第一篇:老少皆可读三国水浒杂文随笔
在中国传统看法和观点中,对于一些经典名著,时常是有适读的“年龄范围”的。有关“年龄范围”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那句古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这句古话有一定道理。首先,少年人血气未定、最易冲动,而《水浒》中有太多打家劫舍的所谓“豪情壮举”,很容易便引得青少年冲动之下误入歧途,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再者,如孔夫子所云:“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至老年最忌贪得,而《三国演义》中处处勾心斗角、唯利是图,会减少老年人该有的豁达恬淡。
但在现代社会,经典名著真的应该划定适读年龄阶段吗?我认为不然。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可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起到深刻的教化作用。真正的经典在任何时候都会闪烁着时代的精神、人性的光辉,给认真去阅读、思考它的人带来丰富的益处,只是可能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阅读后领悟的人生道理不同罢了。而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本就是在封建统治下对于百姓以安分守己为前提的要求,在思想高度开放的现代社会,这句话无疑已经成为了限制经典传播的藩篱。
大家经常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诚如鲁迅先生所言,阅读经典本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人们对于经典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经典、用心领悟经典中对自己人生起到积极影响的部分。
少年人是血气方刚,但读了《水浒》后若是领悟和获得了“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正义精神与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岂不也是人生宝贵经验?与此类似,老者是应该忌贪得,但其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若是读了《三国演义》后通晓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或是成就了“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旷达心胸,又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每一个时代人对于经典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但经典永远是经过时间长河的萃取而保留下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总会给一代一代人照亮前行的道路。所以应该在全社会上下打造“不论老少皆可读三国、水浒”的经典阅读氛围,进而形成“老少皆读三国、水浒”的社会风气,真正打破年龄限制经典阅读的藩篱,让经典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第二篇:众生皆苦杂文随笔
记忆是个很奇怪的东西。细细想来快乐幸福的事你绞尽脑汁都觉得模糊不清,而悲伤痛苦的事无论多久仍会印象深刻。就像你看到一朵散发着迷人香气的美丽的花朵,但在欣赏的过程中不小心被蜜蜂蛰了一下。许多年之后,你可能无论怎样努力也想不出当年这株花的颜色气味,但对于被蜜蜂蛰到的痛楚无论过多久都会记忆犹新。
“丫啊,快使劲镐啊,没有草跟西瓜秧争营养了,那西瓜就会快快长大,然后卖大钱,你就可以买漂亮的花裙子了。”
父亲抬起了正在西瓜棚里拔草的手,想擦一擦淌得连眼睛都睁不开的汗水。结果发现手上除了青绿的草锈满手潮湿的泥巴竞没有一处可以擦汗的地方。只好麻利地用胳膊擦了擦眼角和额头周围的大滴汗水,继续埋头与难缠的野草做“斗争”。同时还不忘鼓励一下和他“并肩作战”的当时十来岁的我。
父亲身高在一米八左右,曾在新疆当过炮兵。照片里当时的父亲英姿飒爽看起来十分潇洒。退伍之后,却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看着他蹲在田里,高大的身材蜷躬着几乎要贴到地面,样子显得滑稽和无奈。就好像动物园里的老虎,它可以放下曾是百兽之王的高傲和威风进行各种表演取悦观众就为获得一块肉或一份口粮。因为它要活下去而且除此别无选择啊。
西瓜苗和野草比起来简直太娇嫩了。白天怕热,在太阳出来之后就要把每个棚的每两边用藤条撑起来散热通风。左右两边撑起来的通风口的距离大概一步远一个。
晚上怕冷,太阳下山之前就要把白天撑起来的藤条全部放下来,再用土把通风口堵上。
还特别怕旱,我的家乡属于半干旱地区,雨水比较少。但西瓜苗不能缺水,所以通常隔一天就要浇一次水。还好我家这块地靠近河边,灌水浇地也比较方便。
棚里温度适宜,也不缺水,所以草也跟着疯长。从我上学的课本里经常有写小草的韧性的文章。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类。字里行间尽是表扬和赞美。可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小草太坚韧并不是什么好事。这说明为了地里的庄稼可以茁壮成长,我们必须要花更多的劳动和精力去铲除它。
瓜苗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快速成长。瓜秧开过花之后就结出了小西瓜,而且一天一个样的长大。我仿佛看到了丰收的喜悦,看到了漂亮的裙子已经穿在身上了。母亲说如果收成好的话不仅可以买漂亮的花裙子,就连我和哥哥来年的学费也不用操心了。
这一亩多的西瓜地啊!洒下了多少父母的血汗啊!也承载了我们一家人多少小小梦想啊!就等它瓜熟蒂落,卖掉换钱了。
西瓜成熟期进入倒计时了。一个个西瓜长得圆圆滚滚的,特别诱人。那几天,父亲在地头搭了一个简易的草棚。每天吃过晚饭就到地里去看着。第二天,我们吃过早饭再去换他回来。如此循环。
西瓜快成熟了,也意味着开始进入夏季了。夏季是个多雨的季节。这几天,天开始下起了小雨,由小雨变成了中雨最后变成了大雨!河水也慢慢升高,从河底升过河堤再漫过所有靠河边的田地……
天空在下雨,农民的心在滴血。一家人,一夜无眠。默默祈祷雨可以早点停止。可有时老天爷就像小孩一样,悄悄酝酿着令你措不及防的恶作剧。
雨终于停了,看着已经被水漫过头顶看不见影子的西瓜,心疼不已。就像你熬过无数个昼夜,费尽心血画出的一幅画,指望卖掉它吃饭。却突然被一个调皮的小孩给泼了一碗水。心血尽毁,前功尽弃!那是何等的心痛啊!
所以尽管这些事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至今想起来心头仍尽是酸楚,所有细节仍历历在目。
佛曰:众生皆苦。真正的苦,不是你一路走来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得到。而是你一路不停的走最后发现自己哪儿都到不了。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虽然哪里都到不了,但至少可以和所爱的家人一起边走边欣赏早晨晶莹的露珠,夜晚皎洁的月光;还有花朵的芬芳,小溪的清澈和山坡的斜阳。
第三篇:宏观看水浒杂文随笔
平心而论,水浒描写的是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情境下的各色人生状态。往经济上分析,是大宋王朝盘剥老百姓的血汗过狠了点,导致民间反弹,将帝国根基也狠狠摇撞了几下。好在统治者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终究把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结局朝廷获胜,民间重归沉寂。这样的过程,其实是老百姓的忍耐力得到了一次空前的提升。君不见,若不是北方异族的入侵,北宋王朝还可以招摇几百年的吧。
宋江其实是有文人风骨的。但统治者的残酷杀戮,最终灭掉了他写反诗的那份豪情。宋江低估了对手的阴狠,高估了对手的仁慈。这种博弈少有人能看清,而只有几个开国皇帝,多少懂得绝地反击不留后路的道理。宋江走过的路,是一条鲜血铺成的教训之路。或许水浒的历代被禁,就是统治者怕老百姓醒悟出宋江的招安路其实就是条黄泉路。这样一来,老百姓万众一心,统治者自然害怕。
从人性上分析,其实人性恶是很有道理的。人总有恶的因子在潜意识中,只是没有外界因素的引发而呈隐性状态。因为有恶的前提,才能有制度和规则的制约。人总是贪婪的,社会财富如果是个大蛋糕的话,那统治者必然想全部拥有。但留不留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活路?这个就看统治者的贪婪指数了。
水浒的实质是什么?水浒真实再现了血淋淋的社会生存法则。在水浒之前的几乎所有文本,都少有这种底层民众被活生生摧残的大篇幅描写。民间士人正是看到了这真实的现实之路,才将其顶礼膜拜为反抗的教科书。一切的史书都有伪饰的成分在内,而水浒用艺术的笔墨,精准还原和讨论了人的生存之路。
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套。统治者的贪婪和被统治者的忍耐力之间的较量是条长线。现在比较公认的作者施耐庵是体制内的官员,他目光如炬高瞻远瞩,站在历史的高度概括总结了社会发展的矛盾过程,给出了开放式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有三,其一就是招安。配合朝廷的既定政策,合法争取有限度的权益。其二是一反到底,似方腊般血战到死。其三是等待时机,量力而行。这第三点也是作者所迷茫和担心的地方。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很多看似偶然的因素,但归因到底还是矛盾斗争的显性结果。
直到清代还有反水浒的书籍涌现,说明了这种争斗的残酷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水浒一书是给底层的清醒剂,反水浒的书,是想用迷雾掩盖这清洗剂的催化作用而达到重新渔民的目的。
水浒作者是有大情怀的,他的思想光耀千古。人生不能只看到自己身体投影的三尺之内,而应该看到更远的地方,关注更多平凡生命的生存现状,也是在关注我们自己。
第四篇:三国、水浒 1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重点情节 归纳整理
(一)2111.12.2
4《三国演义》重点情节归纳
(一)一、《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自叙的本志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曹操的本志是“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你怎样看待这两个人的说法?(2分)答:诸葛亮是发自真情的道白,真实感人,封侯拜相只是手先帝三顾之恩
和重托。曹操是乱世蜂起的枭雄,此说法只是装作斯文,应运而生的样子。
3、“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曹操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它是指
什么而说的?(2分)答:①曹操权力炙手可热,汉献帝见其都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天
下之人都唾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所以满朝文武皆认为曹操必废汉自立。曹操是指大家揣度而说的。②满朝文官,在进献的诗章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劝谏曹操顺应天
命称帝。(每问1分,共2分)
二、《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许田围猎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1分)
2、刘备、汉献帝、曹操分别射箭,曹操做了哪些令“众皆失色”、“ 云长大怒”的甚为嚣
张之事?(2分)答:与天子并马而行;讨天子弓之用,用后不还,自佩;挡住天子,坦
然接受百官山呼万岁。
3、曹操欺君罔上,篡汉之心在许田围猎中已是昭然若揭,刘备乃汉室宗亲,世称皇叔,为什么要制止关羽斩杀曹操这大好机会?(2分)答:曹操引十万之众,心腹遍布,刘备势单力薄,必是心惊胆裂。关羽若有所行动必殃及
汉献帝,只能是玉石俱焚的结果。
三、《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通过“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的司马徽与刘备的对话,我们认识了一位未出山时、与
《出师表》中迥然不同的诸葛亮。你认为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
答:《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居功至伟而忠心耿耿,老臣谋国,为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此时的诸葛亮恃才而隐居,雄才而高调,年轻而藐视一切。
3、本文写的是欲一顾草庐,往隆中谒诸葛亮出发之前。司马徽对诸葛亮的“介绍”,你认
为对求贤若渴的刘备将会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答:首先有徐庶的推荐,再经司马徽的介绍——其智高于徐庶,认为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并非狂傲,而是保守了,不逊色于姜子牙、张良。刘备更加渴望得到诸葛亮的相助。
四、《三国演义》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本段情节就是著名的“关云长刮骨疗毒”,作者重在塑造关羽的形象,但作者也详细地
描写了华佗疗毒的细节,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侧面描写,烘托出关羽的坚强、刚毅。
3、关羽在这部作品中不仅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豪杰,也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他说“吾
视死如归,有何惧哉”在这部作品中,还有哪一个情节表现了他视死如归这一特点?(2
分)答: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关公败走麦城后,被马忠所擒。孙权劝降,不从。
五、《三国演义》
25、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这部书的作者是罗贯中。(1分)
26、在辅佐后主的十二年中,诸葛亮深切地感到,这位承袭父辈余泽的国君胸无大志,蜀
汉的未来忧患重重,在临终的时候,诸葛亮在病榻上亲自书写遗表,他诚恳地对后主提出
了哪些希望?(2分)
答: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皇,布仁思于宇下;提拔幽隐,以进贤良;屏斥奸
邪,以厚风俗。
27、在死神即将来临之际,诸葛亮有多少事要办,有多少话要说呵!上至国君,下至部属,近至眼前的退军节度,远至今后的方针大计,他都考虑了。在那情真意切而又周到细密的思谋和叹息中,能看出诸葛亮有着怎样的高尚情怀?(2分)
答:围绕“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回答即可
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5、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自叙的本志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曹
操的本志是“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你怎样看待这两个人的说法?(2分)答:诸葛亮是发自真情的道白,真实感人,封侯拜相只是手先帝三顾之
恩和重托。曹操是乱世蜂起的枭雄,此说法只是装作斯文,应运而生的样子。
26、“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曹操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它是指
什么而说的?(2分)答:①曹操权力炙手可热,汉献帝见其都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天
下之人都唾骂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所以满朝文武皆认为曹操必废汉自立。曹操是指大家揣度而说的。②满朝文官,在进献的诗章中多有称颂曹操功德,劝谏曹操顺应天
命称帝。(每问1分,共2分)
七、《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1分)
25、刘备、汉献帝、曹操分别射箭,曹操做了哪些令“众皆失色”、“ 云长大怒”的甚为
嚣张之事?(2分)答:与天子并马而行;讨天子弓之用,用后不还,自佩;挡住天子,坦然接受百官山呼万岁。
26、曹操欺君罔上,篡汉之心在许田围猎中已是昭然若揭,刘备乃汉室宗亲,世称皇叔,为什么要制止关羽斩杀曹操这大好机会?(2分)答:曹操引十万之众,心腹遍布,刘备
势单力薄,必是心惊胆裂。关羽若有所行动必殃及汉献帝,只能是玉石俱焚的结果。
八、《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1分)
25、通过“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的司马徽与刘备的对话,我们认识了一位未出山时、与
《出师表》中迥然不同的诸葛亮。你认为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
答:《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居功至伟而忠心耿耿,老臣谋国,为刘氏父子鞠躬尽瘁,死而
后已;此时的诸葛亮恃才而隐居,雄才而高调,年轻而藐视一切。
26、本文写的是欲一顾草庐,往隆中谒诸葛亮出发之前。司马徽对诸葛亮的“介绍”,你
认为对求贤若渴的刘备将会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答:首先有徐庶的推荐,再经司马徽的介绍——其智高于徐庶,认为诸葛亮“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并非狂傲,而是保守了,不逊色于姜子牙、张良。刘备更加渴望得到诸葛亮的相助。
九、《三国演义》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罗贯中。(1分)
25、本段所体现的赵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2分)答:神勇无比、骁勇善战、忠心耿耿。
26、你如何看待刘备摔阿斗的用意?(2分)答:示例:刘备摔阿斗,是在收买人心。他
在以心驭人上有独到之处,他以摔爱子来爱抚爱将,使之忠心为他效力。
十、《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的人物举例。
24、在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中,还有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与林冲一致,也是“豹头环眼,燕
颔虎须”,你知道这个人物是谁吗?林冲的“豹头环眼”绝非虚言,他的江湖绰号就与此
有关,请你写出来。(1分)答:《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豹子头林冲
25、习武之人相见,没有繁文缛节,三言两语之后,就成莫逆之交。“林冲大喜”,而后就
拜为结义弟兄。那么,林冲“大喜”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英雄惜英雄,看好了鲁智深的一身功夫;更为重要的是鲁智深还认得自己的父亲,有
一种老相识的感觉。
26、林冲和鲁智深邂逅墙里墙外,一个草莽英雄,一个文韬武略,是《水浒传》中两个重
要人物的相会。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他们相识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写出两点即可)
(2分)答:高衙内侮辱林妻,林冲误入白虎节堂,鲁智深野猪林行侠仗义,林冲火烧草料场,林冲雪夜上梁山。
十一、《三国演义》
24、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1分)
25、本段就是著名的凄凄惨惨戚戚的“白帝城托孤”。刘备引圣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之言作托孤开篇,你怎样看待这段话中表现的“善”?(2分)答:事业未竟之憾,子嗣不才之忧,发自肺腑、锥心沥血托付老臣。以善打动诸葛亮;诸
葛亮的泣拜接孤,也会使刘备稍解后忧,稍可瞑目。(主要内容谈出,意思对即可)
26、诸葛亮听了刘备“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 “泣曰”后反响强烈,何至于
“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拜泣于地”,“ 叩头流血”的如此大恸呢?(2分)
答:诸葛亮既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的典范。僭越是历史和人臣所不耻的乱臣贼子行径,更是诸葛亮所不耻的,所以听到刘备的“自为”之说,必是惊恐万状,叩血尽忠。(主要
内容谈出,意思对即可)
十二、《三国演义》
24、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但从他自幼熟读兵法的角度,如果用一句成语概括(本段)的人物形象,这个成语是:(1分)
答: 纸上谈兵(再答“言过其实”,不可)。
25、刘备虽乃天下枭雄,但在运筹帷幄、斡旋危局、识人委用等方面就不止是稍逊诸葛亮
一筹的问题了。那么,在对待马谡其人的使用、评价上,怎样看待刘备“胜”于诸葛亮呢?
(2分)答:示例:诸葛亮爱惜人才,重用人才,且他是在用人之际更晓以利害,以至忽略了马谡
不可更改的本质。刘备是冷眼看人,宏观把握,“旁观者清”;此乃帅才,他的看人之准,使诸葛亮智者千虑,败局一招。
26、诸葛亮无论在君国的砥柱作用,还是在三国争锋中的超强表现,都是巨擘级人物;虽
位居人臣,但智慧、计谋、韬略皆震撼于当时,名垂于后世。那么,在选文中应该怎么看
待诸葛亮“痛哭”时的悔恨?(2分)答:示例:对先帝的感情,对蜀国的尽忠,对自己的苛求、悔恨,对痛失大好形势的肝肠寸断。
十三、《三国演义》
24、文段讲的是袁操官渡之战,请你简要概括文段讲了哪两件事。(1分)
答:焚烧信件;劝降沮授。
25、沮授因反对袁绍此战,被袁绍囚禁。袁绍若胜,或许对他网开一面;若败,必死无疑。
你怎样理解沮授的“君何尚执迷耶”?(2分)
答: 忠臣不事二主,虽然不是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但忠勇可嘉。
26、曹操历来是争议比较大的历史人物,始终在“人杰”和“奸雄”之间争论不休,本文
记的两件事依然如此。请你分析曹操的形象。(2分)答:焚烧信件:以己之心度人度事,通情达理,显示出王者气度。劝降沮授: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杀掉后又后悔不已。或:焚烧信件是权宜之计,杀掉沮授是作秀给人看。
名著阅读
(二)《水浒传》重点情节
一、《水浒传》(第十九回)火并王伦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1分)
2、王伦乃水泊梁山寨主,对于入伙之人收留与拒绝本是分内职责。他因拒绝晁盖等不但
丢了性命,而且落得个千载骂名。你是怎么看王伦这个人的?(2分)
答:林冲斥责他是“村野穷儒”,“落地穷儒,胸中又没文学”,“嫉贤妒能的贼”。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是王伦的主要特点,为保自己的一把交椅坐稳,他不愿收留高于自己的人,更何况是强大的一伙人。
3、《水浒传》中队林冲的评价是“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他落草时遭到王伦的百般
刁难,他忍受了,晁盖等人落草时,王伦终归是婉言相拒,他却冲天一怒,拔刀相向。怎
样理解他的“仗义”和“朴忠”?(2分)答:自己的屈辱也就忍受了,况且自己也身单力薄;而当晁盖等人落草遭拒时,新仇旧恨一起涌起,再不能容忍王伦的嫉贤妒能了。仗义地火并王伦,为梁山日后的发展壮大铲除
了障碍。
二、《水浒传》第七回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1、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1分)
2、“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中“先自手软了”,显示了
林冲性格的重要一面。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高衙内为什么是“见
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的呢?(2分)答:高衙内做坏事,也是色厉内荏的,被“林冲扳将过来”先是害怕,在林冲“先自手软
了”的一瞬间他镇定了下来,感觉到自己身份对林冲的威慑,所以才混横起来。
3、林冲和鲁智深性格差异很大,对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一事,两人态度截然不同。就以
上林冲和鲁智深的言语分析两个人的形象。(2分)
答:林冲虽然义愤填膺,但最终还是软弱的忍受了,以“不认得荆妇,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等理由“阿Q”自己;鲁智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草莽仗义英雄。
三、《水浒传》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1、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1分)
2、“如坐针毡”,“ 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 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济,教小人安身立命”,“ 若蒙周全,死而不忘”:从以上林冲的表现和说法中,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为人?
(2分)
答:林冲报国无门,有家难回,英雄落难。“如坐针毡”,非怕死也,不愿连累柴大官人,遭此大难,深感鼎力相助,救命之恩,以待报答。
3、正在行文叙事之中,插入“豪杰蹉跎运未通,行藏随处被牢笼。不因柴进修书荐,焉
得驰名水浒中”的诗句,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答:介绍林冲,本是豪杰,命运不济,四处躲藏。交代情节进展,因柴进荐书,才得以在水浒有一番作为。
四、《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鲁达听了金氏父女的简单叙述,说“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在文中表现出他说的“道理”究竟是什么?(1分)
答:“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鲁智深让金氏父女拿着所给的银两离开东京,看哪个店家不放你走)
2、向李忠借钱,鲁达因李忠拿钱太少而表示不满,干脆没要他的二两来银子,然后还要
三人在一起吃酒。你怎样看待鲁达的做事方式?(2分)答:爱憎分明,不讲客套,眼睛容不得沙子,瞧不起吝啬之人;但吃酒是吃酒,评价是评
价,也是豪侠的性格。
3、本文是“拳打镇关西”的前奏,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说
出两点即可)(2分)答:热心助人,大方豪爽,说话心直口快,也是粗中有细,在酒家的信誉很好等。
五、《水浒传》
25、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1分)
26、从选文中你看出哪几个人反对宋江招安?请找出依据。(2分)
答: 李逵、武松、鲁智深。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
做粉碎。
27、从宋江所作的《满江红》一词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思想与观念?(2分)
答: 忠君报国、希望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六、《水浒传》
24、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1分)
25、这段文字写人物动作简洁生动,细致传神,只字片语,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写三人
拿银子向动作分别是“摸”、“取”、“摸”试分析动作后的人物心理。(2分)
答:“摸”是慷慨解囊的表现;“取”是爽快大方的表现;“摸”是不情愿、吝啬的表现。
26、鲁达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十分鲜明的人物之一。选文通过写鲁智深救助金氏父
女,生动地再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答: 鲁提辖慷慨大方、重义轻财,对弱者怀有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富有正义感,嫉恶如
仇、性急如火。
七、《水浒传》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 晃盖梁山小夺伯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1分)
25、王伦乃水泊梁山寨主,对于入伙之人收留与拒绝本是分内职责。他因拒绝晁盖等不但
丢了性命,而且落得个千载骂名。你是怎么看王伦这个人的?(2分)答:林冲斥责他是
“村野穷儒”,“落地穷儒,胸中又没文学”,“嫉贤妒能的贼”。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是王伦的主要特点,为保自己的一把交椅坐稳,他不愿收留高于自己的人,更何况是强大的一
伙人。
26、《水浒传》中队林冲的评价是“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他落草时遭到王伦的百般
刁难,他忍受了,晁盖等人落草时,王伦终归是婉言相拒,他却冲天一怒,拔刀相向。怎
样理解他的“仗义”和“朴忠”?(2分)答:自己的屈辱也就忍受了,况且自己也身单力薄;而当晁盖等人落草遭拒时,新仇旧恨一起涌起,再不能容忍王伦的嫉贤妒能了。仗
义地火并王伦,为梁山日后的发展壮大铲除了障碍。
八、《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24、选文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1分)
25、“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中“先自手软了”,显示了
林冲性格的重要一面。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高衙内为什么是“见
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的呢?(2分)答:高衙内做坏事,也是色厉内荏的,被“林冲扳将过来”先是害怕,在林冲“先自手软了”的一瞬间他镇定了下来,感觉到自己身份对
林冲的威慑,所以才混横起来。
26、林冲和鲁智深性格差异很大,对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一事,两人态度截然不同。就以
上林冲和鲁智深的言语分析两个人的形象。(2分)答:林冲虽然义愤填膺,但最终还是软
弱的忍受了,以“不认得荆妇,太尉面上须不好看”等理由“阿Q”自己;鲁智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草莽仗义英雄。
九、《水浒传》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1分)
25、“如坐针毡”,“ 异日不死,当效犬马之报”,“ 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济,教小人安身立
命”,“ 若蒙周全,死而不忘”:从以上林冲的表现和说法中,可以看出林冲具有怎样的为
人?(2分)答:林冲报国无门,有家难回,英雄落难。“如坐针毡”,非怕死也,不愿连
累柴大官人,遭此大难,深感鼎力相助,救命之恩,以待报答。
26、正在行文叙事之中,插入“豪杰蹉跎运未通,行藏随处被牢笼。不因柴进修书荐,焉
得驰名水浒中”的诗句,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2分)答:介绍林冲,本是豪杰,命
运不济,四处躲藏。交代情节进展,因柴进荐书,才得以在水浒有一番作为。
十、《水浒传》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4、鲁达听了金氏父女的简单叙述,说“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在文中表现出他说的“道理”究竟是什么?(1分)答:“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鲁智深让金氏父女拿着所给的银两离开东京,看哪个店家不放你走)
25、向李忠借钱,鲁达因李忠拿钱太少而表示不满,干脆没要他的二两来银子,然后还要
三人在一起吃酒。你怎样看待鲁达的做事方式?(2分)答:爱憎分明,不讲客套,眼睛
容不得沙子,瞧不起吝啬之人;但吃酒是吃酒,评价是评价,也是豪侠的性格。
26、本文是“拳打镇关西”的前奏,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达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说
出两点即可)(2分)答:热心助人,大方豪爽,说话心直口快,也是粗中有细,在酒家的信誉很好等。
十一、《水浒传》
24、以上选段出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 施耐庵。(1分)
25、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答: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26、鲁智深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鲁智深力大无比、艺高胆大。
十二、《水浒传》
24、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核心情节。(1分)答:示例:扈三娘勇捉王矮虎。
25、王矮虎虽算不上出类拔萃的英雄,但在“英雄气短”时还不至于是下作之人,那他为
什么要在生死面前“却要做光起来”?(2分)答:示例:本是“好色”、轻敌而出战,想
捡个大便宜而又立得战功。没想到渐渐处于下风,最后连招架都很困难了。“做光起来”
也是他的一计,意欲干扰对方,或乱中取胜,或侥幸得脱。
26、扈三娘是《水浒传》正面人物中唯一的漂亮女性,本文也是表现她最飒爽英姿、骁勇
善战的章节。他“轻舒猿臂”擒王英表现得干净利索,其实,文中有一句话早就证实了她的“不可了得”,请找出。(2分)答:示例:宋江说的“刚说扈家庄有这个女将好生了得,想来正是此人”。宋江等人的议论侧面烘托了扈三娘的武艺身手非同一般。
十三、《水浒传》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举例。
24、在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中,还有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与林冲一致,也是“豹头环眼,燕
颔虎须”,你知道这个人物是谁吗?林冲的“豹头环眼”绝非虚言,他的江湖绰号就与此
有关,请你写出来。(1分)答:《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豹子头林冲
25、习武之人相见,没有繁文缛节,三言两语之后,就成莫逆之交。“林冲大喜”,而后就
拜为结义弟兄。那么,林冲“大喜”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英雄惜英雄,看好了鲁智深的一身功夫;更为重要的是鲁智深还认得自己的父亲,有
一种老相识的感觉。
26、林冲和鲁智深邂逅墙里墙外,一个草莽英雄,一个文韬武略,是《水浒传》中两个重
要人物的相会。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他们相识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写出两点即可)
(2分)答:高衙内侮辱林妻,林冲误入白虎节堂,鲁智深野猪林行侠仗义,林冲火烧草
料场,林冲雪夜上梁山。
十四、《水浒传》
24、圣上赐酒,那是感恩跪拜地涕零而饮,而且回让天使饮一点。结合宋江的形象,说说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1分)答:皇恩浩荡,只给被赐者的,没有传旨者的份;宋江就是一个谦卑的人,特别是对待官
府里的人,就是这等事也要“嘘嘘呼呼”的。
25、天使有一样反常之处是什么?得知天使“于路馆驿却又饮酒”,宋江为什么就判定已
经中了奸计呢?(2分)答:宋江备礼馈送天使,天使不受而去。哪有不勒索赏钱的使者,而且坚辞拒绝,连客气
也没有。宋江请他品尝的时候,天使推称自己不会饮酒。而在馆驿中却饮酒。
26、宋江不过是区区押司,刀笔小吏而已,他有点美化自己了。他封妻荫子终没做成,在耿耿于怀中她有哪些至死不悟之处?(2分)
答:“不幸失身于罪人”,他还是把落草当作不光彩的事情;“今日天子信听谗佞”,他还是
坚信只是“主上蒙尘”,皇帝是圣明的;不要让李逵损坏自己的名声,所以要“带走”李
逵。
第五篇:众生皆苦的杂文随笔
很巧正好是0:00开始写这一篇算是感悟,或者说是随笔吧。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时间很敏感,是过去挥霍无度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吗?大概吧。其实这也是最近的一些状况的体现吧,就是总是这么的提不起劲。
明明很想很想努力,明明时时刻刻都想着学习了啊,为什么?我都觉得自己快疯了。时间总是这么这么这么快得流逝,我的学习生涯,我的这三年,我的高二,都所剩无几了。可越是焦急,越是这样。仿佛心里有另一个人在掌控这我的行动,今天做数学的时候很不想做,很抗拒。是,我承认我数学不好,但是我平时做数学时还是挺有耐心的。
我一遍遍地提醒自己,作业要做不完了,就越是没有兴致做。今天就开了生物和英语的天窗。
是真的没效率啊。
怎么办
感觉每天一睁开眼就要战斗,真的真的很累。但是又要逼着自己,告诉自己,时间所剩不多,要学习,可是又没什么效率,又等于浪费时间。
如此恶性循环。
我不想像往常一样,告诉自己没关系的。我真的累了。
我远不及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那么坚不可摧。
我是一束在黑暗中的光,但是在黑暗中,我又看不到自己的光芒,在黑暗中,如此绝望,迷茫,无助。我需要另一束光来照亮我,那怕是一面镜子也好,至少可以反射光芒照亮我。
最近真的发生了很多事,可实际上又确实没有发生什么事,我不可能管住所以事,那么的面面俱到。但又渴望如此,最后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
又何必呢,劝不住的人终究劝不住,得不到的东西终究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