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刮风下雨早知道——数字气象站

时间:2019-05-15 08:0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3课 刮风下雨早知道——数字气象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3课 刮风下雨早知道——数字气象站》。

第一篇:第3课 刮风下雨早知道——数字气象站

第3课

刮风下雨早知道——数字气象站

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气象站。

(2)了解数字气象站的基本组成。(3)学习采集、传输和分析气象数据。(4)能够登录校园气象站查询、分析气象数据。(5)能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

教学重点:了解数字气象站及其组成。教学难点:能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感觉今天温度如何呢? 你是怎么知道变冷的呢? 你是通过什么感知的?

师:是的,我们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和生物电,就能够感知到温度的变化,我们的感知精确吗?

有没有精确地仪器能测试出来呢? 二 讲授新知(1)数字气象站

我们学校也有自己的数字气象站,想一想,仪器没有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他们是怎么感知温度的呢? 提问:有哪些传感器呢? 能不能说一下呢

小结:同学们说了很多很多,基本上都概括到了,你们说的这些仪器,就能构成数字气象站了

数字气象站的基本组成 教师展示气象站里的仪器(2)气象信息的采集

(3)气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发布(4)气象信息采集的重要意义 三

课后延伸:

尝试对这些数据进行气象分析与研究。

四、教学反思: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激发学生对气象问题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第3课 检测

第三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姓名:

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会议名称: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年月北京;

2、宪法内容:坚持专政,坚持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和。---------第一部类型的宪法。

3、选举为主席,为国务院总理。

二、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年谈判;(2)倡导:、、三个国家。

(3)内容:;互不侵犯;;平等互利。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总理“”

第三篇:第3课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1、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做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4、结果:到1952年底,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二、土地改革的完成的意义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各有何重要意义?

(1)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共同奋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四篇:第3课 土地改革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程标准】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学习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学习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思考: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出示解放前我国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从这份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哪样一些结论?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互动提高: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___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_______,实行农民的_____。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_____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_____,成为_____的主人。这使_____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___,_____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巩固归纳:

回顾本节内容,和其他同学一起归纳本节要点。

四、能力训练:作业A:(必做题)

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

2、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底D.1953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子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辽宁全县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1)依据材料所述,说说土地改革的意义。

(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法为指导?

(3)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把地主家的土地分给农民?

作业B:(选做题)

你知道我们现在农村施行的是什么政策吗?他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共同作用是什么?你能为党和政府为 “三农”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吗?

第五篇:第3课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以树喻人,描写了一位乡村种树人,在培育桃花心木时的二三事。文章在写作方法的运用上,通过层层渗透,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使我们终于透过种树人在植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怪现象,捕捉到合理的内核,感受到深切的震撼。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四、学情分析:

文章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提高认识水平。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掌握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联系上下文理解等学法自我领悟。同时,学习本课,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谈认识上的提高,以求收到教育内化的效果。

教具准备:林清玄资料介绍、桃花心木图片、电脑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手段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六、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搜集林清玄的作品。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交流与本课有关的课外阅读收获: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台湾着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前老师介绍同学们阅读了几篇林清玄的作品,读懂了吗?谁来跟大家聊一聊? 教师小结: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桃花心木》。

2、板书课题。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提问: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

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作者的笔下进一步了解桃花心木。

教师小结:了解了桃花心木,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一种植物--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育苗人,林清玄会从中悟出什么?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2、交流反馈自学成果: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默读课文,了解“种树”。

(1)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

课件出示:“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2)课文中哪个短语最能说明种树人浇水的特点?(板书:没有规律)

(3)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他怎么个没规律?

(4)引读4——7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奇怪、疑惑不解的语气。引读:看到种树人的举动,作者感到奇怪,奇怪的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

更奇怪的是——

从这几个“有时”中,你体会到什么?

2、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吧。作者也和你们一样有许多问题,看——

课件出示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它该不会枯萎了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疑问。

3、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谜团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种树人,看他是怎样说的?请大家自由地朗读12、13自然段。

4、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了解种树人的用心良苦。

5、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

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6、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件出示): 如果我是一棵()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三、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同学们,学了这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你想到了什么?是否也想针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对你的父母或身旁的人说点什么?大家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

四、总结:

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生活的路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只要我们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我们就能经得起任何磨难与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五、作业设计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2、提炼成名言警句。

3、写成读后感。板书设计

种树人----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

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

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种树喻育人)

下载第3课 刮风下雨早知道——数字气象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3课 刮风下雨早知道——数字气象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3课 宋明理学

    3、宋明理学 1教学目标 评论(0) 1、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第3课抗美援朝教案

    第3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课标对比 2001版: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

    第3课 《丑小鸭》教案

    第3课 《丑小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 生对文学作品的......

    第3课《速写练习》

    第3课《速写练习》 教学课题:《速写练习》 教学类别:设计·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速写训练是对学画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全面训练。速写训练中......

    第3课 编辑文档

    第3课编辑文档 一、导入: 1、课前听歌曲《捉泥鳅》。 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老师听说这首歌大家音乐课上刚学过,这就是它的歌词。(出示:) 捉泥鳅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

    第3课 收复新疆

    第3课 收复新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新疆和残酷剥削、压迫新疆人民。 2、知道左宗棠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新......

    第3课水资源教案

    第3课水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知道我们日常应用的水资源有哪些。2、 了解水资源短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懂得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3、 理解我国水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