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购物教案

时间:2019-05-15 08:1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活与购物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活与购物教案》。

第一篇:生活与购物教案

数学与购物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程非常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能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节课的内容正是体现了这一理念,实际生活中购物计算开支要用到数学知识估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一些购物的策略,会根据购物的多少选择比较优惠的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探索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习估算购买物品的总价,选择比较优惠的购物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合理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例1今天淘气一家也去超市购物了,超市也给他们打印了一张购物账单,你能帮淘气估一估共花了多少钱吗? 三洋超市

果 汁:16.00元 火 腿 肠:13.00元

蔬 菜:8.00元 洗 发 水:23.00元

洗 衣 粉:6.00元 牙 膏 :3.00元

(1)淘气有35元,妈妈有150元,爸爸有75元。

(2)由谁来付款?

例2 出示三家商店为促销一种饮料分别推出的优惠方案:

甲商店 买一大瓶送一小瓶

乙商店 一律九折

丙商店 购物30元以上八折优惠

1、要买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较为合算?

2、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那个商店较为合算?

3、淘气要买3大瓶饮料和3小瓶饮料,他回去那个商店?

4、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200毫升饮料,如果参加联欢的同学共有35人,去那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购物策略

1、甲:2元 乙:1.8元 丙:2元

2、甲:10元 乙:10.8元 丙:12元

3、甲:30元 乙:32.7元 丙:28.8元

例3.某种新品牌的饮料大瓶装(1200mL)售价10元,小瓶装(200mL)售价2元.三家商店为了促销这种饮料,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大瓶1200毫升 10元,小瓶200毫升 2元。甲商店买一大瓶送一小瓶

乙商店一律九折优惠

丙商店30元以上八折优惠

问题:(1)买一小瓶去那个店合算?

(2)买1大瓶和1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买合算?(3)买3大瓶和3小瓶饮料去哪个商店买合算?

(4)班里举办联欢会,要给每位同学准备约200mL饮料,如果参加联欢会的同学共有35人,去哪个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如果要购买30元以下的饮料,去甲商店或乙商店;如果要买30元以上的饮料,去 丙商店.这样购买比较合算.三、课堂练习

1、牛排每千克12.60元,小明买了2千克,店主说一共26.20元,店主算得对吗?

2、某商店春季服装八折优惠,成人上衣每件55元。爸爸带了50元,够吗?

3、计划每天一个人的食宿费是190元,如果住宿5天,估计住宿费约多少元?

4、用150元能买()套单价是15.2元一套的教学用书

5、甲、乙两家商店对同样一双运动鞋打出的促销方案分别是:甲店每双100元,乙店每双120元。甲店八折出售,乙店七折出售。你准备到哪家商店购买?

6、篮球78元、书包68元、小汽车65元、芭芘娃娃32元,电动汽车70元、文具盒22元。捷龙商店:买100元往返现金40元;好惠多商店:全场七折。你想买什么礼物?准备到哪家商店去买?

7、淘气妈妈开了一个花店。一次淘气替他妈妈卖花时,来了一位买花的顾客,看中了正在搞促销活动的(促销策略是“每买满4枝送1枝”)单价为5元一枝的某种鲜花,决定要12枝(含送的)。顾客说:“买4送1不就是八折优惠。”淘气想了想说:“是的。”淘气和顾客一起算了算:5×12×0.8=48(元),共收了48元钱。可淘气妈妈回来说他少收了2元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8、三家商店为了促销同一种新品牌的牛奶,分别推出了优惠策略:

甲店:一律九折优惠

乙店:买两大袋,送一小袋

丙店:累计达到10元,八折优惠

1、要买一大袋牛奶,去那家商店较为合适?

第二篇:消费心理学与购物

消费(consume)--是人们利用某种物品的使用价值或某种劳务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动。

购买行为(purchase、buy)--是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在购买动机的驱使下,以货币换取商品的行动。

消费者--指使用、消耗商品的人。

顾客--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东西的人或服务的对象。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指人们在能力、气质、性格诸方面反映出来的比较固定的个体特点。

生理机制是指有机体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

三、研究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客观外部因素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商业因素、商品因素

四、研究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双向关系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商品会对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消费群体产生不同的心理刺激,从而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则划分出众多不同的消费群体及其各不相同的消费心理特征。

一、感觉(sense)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在消费者购物中的作用

1.感觉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不同的首因效应。

2.对消费者发出的刺激信号强度要适应人的感觉阈限。

3.感觉是引起消费者某种情绪的通道

二、知觉(consciousness)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在消费者购物中的作用

1.知觉的选择性帮助消费者确定购买目标。

2.知觉的理解性帮助消费者合适的商品

三、错觉(illusion)错觉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或知觉。

错觉在消费者购物中的作用

商店利用消费者的错觉进行艺术处理提高推荐商品的艺术,消费者认识到这一点就必须理性购物。

第二节:记忆和注意

一、记忆(memory)记忆是一个人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以及提取和输出的过程。

二、注意(attention)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在消费者购物中的作用

商业营销充分利用注意,消费者必须理性消费。

第三节:想象与情绪、情感

一、想象(imagine)想象是人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第四节: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所谓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的强度、灵活度和稳定度等等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气质表现:

1.胆汁质:情绪变化激烈,主观易于冲动,性急脾气易于暴躁,面部表情丰富,购物行为迅速。

2.多血质:情感易于转换,反映机智灵敏,热情活泼好动,实现沟通迅速,言行举止快捷。

3..粘液质:情感变化缓慢,安静稳重踏实,固执多疑怯懦,反映从容缓慢,言行拘谨自制。

4..抑郁质:心绪消沉于内,反应迟钝犹豫,冷漠孤僻寡欢,言行缓慢腼腆。

第五节:性格(nature)是在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后天形成的一种心理特性,是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

在社会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是一个人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稳定的结合。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性格表现

1.外倾型:性格外向,易受广告宣传、他人购买行为、营业员析求的影响,热情活跃,易于购物。

2.内倾型:性格内向,内心活动丰富而不露声色,面部表情如一,购物细心细致。

3.理智型:善于权衡商品的各种利弊因素,通过周密思考理智地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

4.情绪型:购买行为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易受营业现场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情感反应强烈。

5.意志型:购买目标明确,积极主动,按照自己意图购买商品,购买决断果断、迅速。

第六节:能力(ability)是作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合。

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一般商品只需要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决策力等等),特殊商品则需要特殊能力,如高档商品、高科技商品则需要鉴别能力、评价能力、检验能力等等。

一、购买决策的概念

决策,决定或决断,指从思维到做出决定的过程。易言之,即对几种方案做出合理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购买决策即消费者面对商品和劳务决定买与不买的过程。

三、购买决策方式

1.个人决策2.家庭决策3.社会协商式决策

1.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分:

战略性决策和策略决策

2.按决策目标的性质分:

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3.按决策的效果分:

最优决策和一般决策

4.按决策的风险性分:

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第二节: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一、过程:刺激--感觉需要--搜集信息--评价可供选择的对象--购买--购买后评价

二、影响因素:内部因素:需要、动机、经验等等

第三节: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购买决策

一、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和消费数量的关系

效用:个人从消费某种商品中得到的满足。

总效用: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按等边际原理决策

即在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使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所付的价格比例相同,求效用总和最大化。换言之,即货币总量能提供总效用的最大化。

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在购买动机的驱使下,以货币换取商品的行动。

一、习惯养成理论

1.重复形成爱好与习惯

2.“刺激-反映”的巩固程度决定购买行为习惯的养成3.强化物促进购买行为习惯的养成二、减少风险理论

1.金钱风险2.功能风险3.人身风险4.社会风险

三、认知理论

1.把消费行为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

2.商品刺激消费者——知觉选择——决定购买

四、象征性社会行为理论

1.商品是社会产品,具有某种特定的社会涵义。2.商品在某些情况下象征个人身份。

3.商品可以馈赠,交流情感。4.商品可以表达情趣和追求。

第二节: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一、尼科西亚模式

二、霍华德-谢思模式

三、恩格尔模式四、一般模式

一般模式:

内外因素刺激——购买者心理活动过程——购买行为

一、根据消费者态度划分:

1.习惯型2.理智型3.经济型4.冲动型5.从众型6.疑虑型7.想象型

二、根据消费者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度划分

1.确定型2.半确定型3.不确定型

三、根据消费者在购买现场的情感反映划分

1.沉静型2.温顺型3.活泼型4.反抗型5.傲慢型

第四节: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

一、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

2.情绪过程。喜欢阶段——激情阶段——评估阶段——选定阶段

二、程序过程

1.认识需要2.搜集信息3.分析评价4.决定购买5.购后感受

一、女性消费群的购买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追求时尚与美感,注重商品的外观

(二)注重商品的实惠和便利

(三)具有较强的情感特征,购物喜欢从众与炫耀

(四)消费趋向多样化、个性化

二、女性消费群的特殊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年龄不同,消费倾向呈现出明显差异

(二)由于城乡的环境不同,形成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差异

(三)未婚女性同已婚女性消费有所不同

一、当前儿童消费的心理特点

(一)攀比性.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在群体中突出自我,显示自我,相互攀比,追求自我优越,求得心理满足。

(二)盲从性。花钱不是从需要出发,而是赶时髦、随潮流,毫无目的性。

(三)交际性。花钱交友,搞友情投资。如今独生子女多,孩子为避免孤独,便寻求社会交往,这方面支出越来越多。

(四)娱乐性。网吧、台球厅、公园游乐场是儿童经常光顾的场所,不管花钱多少,只图玩个痛快。再有市场上投儿童所好的各种玩具不断花样翻新,档次也越来越高,对儿童具有强烈吸引力。

(五)刺激性。有的孩子把家里给的零花钱都用在看武打录像上,甚至夜不归宿。有的买内容低下的书刊影像传看,花钱寻求刺激。

(六)投机性。受市场摸奖、摇奖消费的导向,增加了儿童投机心理,不惜大量花钱买运气。比如有的孩子专捡能中奖的小食品买,不管价钱多高,自己是否喜欢也一买再买。有的甚至拿钱参予赌博性活动

(七)开发性。所谓“智力投入”,用金钱换智慧、换技巧。

三、引导儿童正确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一)抓国情教育

(二)抓思想引导

(三)抓行为培养

(四)抓家庭把关

(五)抓市场治理

第三节:中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超前消费心理作为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学生之中。它影响着中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分析和研究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的成因及表现,找出矫正和防范的方法,使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中学教育中刻不容缓。这对中学生和社会无疑都是有益的。

一、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及表现

(一)穿着打扮超前消费

(二)饮食和零嘴超前消费

(三)交际超前消费

二、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二)好奇和攀比心理的作用

(三)父母的过分溺爱、迁就

三、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的后果

(一)影响身体健康。吸烟喝酒,或因追求时髦穿过紧衣裤及高跟鞋,易使大脑及身体发育不正常。目前.气管炎等疾病在青少年中比率越来越大,也和吸烟人数增多相关。

(二)影响思想品德的发展。①易使学生产生享乐心理,过分依赖父母,不懂自食其力,更不懂艰苦朴素,因此丧失心志。②易使学生说谎、不诚实,甚至走向犯罪。

四、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的医治

(一)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为着眼点

(二)加强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应赋予新意

(三)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审美观

(四)家长不要过分溺爱迁就孩子

第四节: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

一是消费需求强烈、多样。二是追求时尚、新颖,强调美观大方。三是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

二、大学生的消费现象

1.追求新颖,关注时尚。大学生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喜欢追求流行和时髦的东西。他们是新商品、新的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男女同学相比,女同学对流行时尚更敏感、更喜欢。另外,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

2.物质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购买力增强,用于独生子女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前许多昂贵的消费品现在已变为日常的必需品。例如,过去的大学生只要能拥有一部随身听就已经满足,但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拥有了各类高新科技产品。

3.精神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

由于大学生基本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他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消费方向转为对商品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异国情调的酒吧、快餐厅以及各地的风景名胜将是大学生追求的新热点。

4.娱乐休闲消费支出

社会流行时尚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趋向,在大学校园里大多数学生追求着一种氛围,一种高档次的精神需求。他们愿意参加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强的各种活动以陶冶情操。如假日旅游、看电影、听音乐会、观看各种演出等。

5.人情消费渐增,互相攀比日盛

大学生由于长时间在校生活,同窗苦读,相互间感情浓厚,因此生日宴会、奖金共享情况日渐增多,形成逢节必过,人人请客,尽管有时囊中羞涩。同时攀比之风日益浓厚。

三、加强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1.就政府方面而言,应当在青少年健康消费方面加大作为:

一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采取切实措施取缔那些与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格格不入的消费领域和场所;

二是各种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用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少年。

三是政府应出台一些事关青少年消费的法规,把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的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2.就家庭方面而言,家庭是影响学生消费取向的重要因素。

学生家长一方面应当对子女的正常消费提供资金,这是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子女的消费情况有所掌握,及时纠正那些不应有的消费。另外,子女在每一个学期的花费数量,家长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费用方面进行一下“预算”,来点“数量控制”实有必要。在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1)时刻不忘勤与俭。2)适当消费,正确理财。3)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2)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筑起理性思维的头脑和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3)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立不同层次的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

1.农民收人消费的选择梯次:一为生产所需,保证明年种田或其他经营所需各种费用;二为生存所需,保障维持生命运动所必须的低水平物资;三为子女日常所需,保证后续家族取得社会平均受教育程度以上学历或水平。先生产后生活、平平常常保上学,是许多农家日常收人打点消费的指南.2.农民收人消费的特点是:一是购置或消费项目几十年一贯制,多为初级品和低级品,不考虑品牌效应、质量效应、保险效应、文化效应和时尚效应;二是消费心理横向认同化,邻里亲友之间对低水平消费持赞同和赏识态度;三是消费同期化,多在年终岁尾集中消费,这与城镇居民按月消费和及时消费形成对比,表现为强大的消费惰性..3.农民日常收人的消费水平。贫困户、一般收人户、中等收人户三者的日常消费惊人的相似,贫困户人均全年消费一般为600元、一般收人户和中等收人户全年平均消费不足700元,如果仅看日常收人消费,几乎没有差别。

(二)储蓄消费的目的性和梯次性。

1储蓄消费的长期目的性多为家族的上进和家族的平安、保障、调查、争到这样的消费梯次:一是子女婚姻、上大学所需;二是父母养老送终所需;三是为自己后路储蓄;四是较重医疗费用;五是欠收和灾年所用。

2储蓄消费的中期目的性多为积少成多办大事,在这方面的消费梯次是:一是购置拖拉机等大型生产设置或用于扩大、新的生产项目;二是用于住房建设;三是用于现代大型家用电器的购置;四是取得利息生值。

3农民的中期目的性多让位于长期目的性,储蓄意识长期化,储蓄消费远期化,许多农户并非盖不起房子购不起家用电器,而是在心理上更崇尚于长期目的性。

4.储蓄收人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分布上约有2/3的人有储蓄,只有不到20o/ed勺人在不紧迫不必要的情况下,动用储蓄消费。

5.储蓄消费有攀比性和条件性,大多数农户有电视机,但只有极少数农户有洗衣机,因为洗衣人工可以替代,而电视机不能,农民储蓄消费有着极强的务实性和必须性。

(三)借贷消费的局限面和迫不得已性

6.一是生产所需,并且不是为扩大再生产才去借贷,而是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才去求借消费;

7.二是生活所需,并且只限制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8.三是生命所需,并且一般只有在危及到生命安危的情况下才借贷用于医疗消费。

三、关于农民消费的几点看法

(一)农民消费近期不可能出现热潮

(二)在启动消费的学习下,农村并没有形成动作.(三)农村消费启动关键在收人

(四)中近期改善消费的办法有限

(五)农民消费的高潮期望来自城市化城镇化进程

第三篇:消费心理学与购物

消费(consume)--是人们利用某种物品的使用价值或某种劳务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动。

购买行为(purchase、buy)--是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在购买动机的驱使下,以货币换取商品的行动。

消费者--指使用、消耗商品的人。

顾客--商店或服务行业称来买东西的人或服务的对象。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是指人们在能力、气质、性格诸方面反映出来的比较固定的个体特点。

生理机制是指有机体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生物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

三、研究影响消费者心理的客观外部因素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商业因素、商品因素

四、研究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双向关系

消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商品会对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消费群体产生不同的心理刺激,从而导致不同的消费行为。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则划分出众多不同的消费群体及其各不相同的消费心理特征。

一、感觉(sense)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 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在消费者购物中的作用

1.感觉使消费者获得对商品不同的首因效应。

2.对消费者发出的刺激信号强度要适应人的感觉阈限。3.感觉是引起消费者某种情绪的通道

二、知觉(consciousness)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在消费者购物中的作用

1.知觉的选择性帮助消费者确定购买目标。2.知觉的理解性帮助消费者合适的商品

三、错觉(illusion)错觉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感觉或知觉。错觉在消费者购物中的作用

商店利用消费者的错觉进行艺术处理提高推荐商品的艺术,消费者认识到这一点就必须理性购物。第二节:记忆和注意

一、记忆(memory)记忆是一个人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记忆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以及提取和输出的过程。

二、注意(attention)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在消费者购物中的作用

商业营销充分利用注意,消费者必须理性消费。第三节:想象与情绪、情感

一、想象(imagine)想象是人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第四节: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所谓动力特征是指心理过程发生的强度、灵活度和稳定度等等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气质表现:

1.胆汁质:情绪变化激烈,主观易于冲动,性急脾气易于暴躁,面部表情丰富,购物行为迅速。2.多血质:情感易于转换,反映机智灵敏,热情活泼好动,实现沟通迅速,言行举止快捷。3..粘液质:情感变化缓慢,安静稳重踏实,固执多疑怯懦,反映从容缓慢,言行拘谨自制。4..抑郁质:心绪消沉于内,反应迟钝犹豫,冷漠孤僻寡欢,言行缓慢腼腆。

第五节:性格(nature)是在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后天形成的一种心理特性,是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在社会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是一个人本质属性的独特的稳定的结合。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性格表现

1.外倾型:性格外向,易受广告宣传、他人购买行为、营业员析求的影响,热情活跃,易于购物。2.内倾型:性格内向,内心活动丰富而不露声色,面部表情如一,购物细心细致。3.理智型:善于权衡商品的各种利弊因素,通过周密思考理智地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4.情绪型:购买行为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易受营业现场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情感反应强烈。5.意志型:购买目标明确,积极主动,按照自己意图购买商品,购买决断果断、迅速。

第六节:能力(ability)是作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合。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一般商品只需要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决策力等等),特殊商品则需要特殊能力,如高档商品、高科技商品则需要鉴别能力、评价能力、检验能力等等。

一、购买决策的概念

决策,决定或决断,指从思维到做出决定的过程。易言之,即对几种方案做出合理的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购买决策即消费者面对商品和劳务决定买与不买的过程。

三、购买决策方式

1.个人决策2.家庭决策3.社会协商式决策

1.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分: 战略性决策和策略决策 2.按决策目标的性质分: 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3.按决策的效果分: 最优决策和一般决策 4.按决策的风险性分:

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第二节: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

一、过程:刺激--感觉需要--搜集信息--评价可供选择的对象--购买--购买后评价

二、影响因素:内部因素:需要、动机、经验等等

第三节: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购买决策

一、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和消费数量的关系 效用:个人从消费某种商品中得到的满足。

总效用: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按等边际原理决策

即在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使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所付的价格比例相同,求效用总和最大化。换言之,即货币总量能提供总效用的最大化。

购买行为是指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在购买动机的驱使下,以货币换取商品的行动。

一、习惯养成理论 1.重复形成爱好与习惯 2.“刺激-反映”的巩固程度决定购买行为习惯的养成 3.强化物促进购买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减少风险理论

1.金钱风险2.功能风险3.人身风险4.社会风险

三、认知理论

1.把消费行为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2.商品刺激消费者——知觉选择——决定购买

四、象征性社会行为理论

1.商品是社会产品,具有某种特定的社会涵义。2.商品在某些情况下象征个人身份。3.商品可以馈赠,交流情感。4.商品可以表达情趣和追求。第二节: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一、尼科西亚模式

二、霍华德-谢思模式

三、恩格尔模式四、一般模式 一般模式:

内外因素刺激——购买者心理活动过程——购买行为

一、根据消费者态度划分:

1.习惯型2.理智型3.经济型4.冲动型5.从众型6.疑虑型7.想象型

二、根据消费者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度划分 1.确定型2.半确定型3.不确定型

三、根据消费者在购买现场的情感反映划分 1.沉静型2.温顺型3.活泼型4.反抗型5.傲慢型 第四节: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

一、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

2.情绪过程。喜欢阶段——激情阶段——评估阶段——选定阶段

二、程序过程

1.认识需要2.搜集信息3.分析评价4.决定购买5.购后感受

一、女性消费群的购买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追求时尚与美感,注重商品的外观

(二)注重商品的实惠和便利

(三)具有较强的情感特征,购物喜欢从众与炫耀

(四)消费趋向多样化、个性化

二、女性消费群的特殊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

(一)年龄不同,消费倾向呈现出明显差异

(二)由于城乡的环境不同,形成消费心理及行为的差异

(三)未婚女性同已婚女性消费有所不同

一、当前儿童消费的心理特点

(一)攀比性.学生生活在群体之中,在群体中突出自我,显示自我,相互攀比,追求自我优越,求得心理满足。

(二)盲从性。花钱不是从需要出发,而是赶时髦、随潮流,毫无目的性。

(三)交际性。花钱交友,搞友情投资。如今独生子女多,孩子为避免孤独,便寻求社会交往,这方面支出越来越多。

(四)娱乐性。网吧、台球厅、公园游乐场是儿童经常光顾的场所,不管花钱多少,只图玩个痛快。再有市场上投儿童所好的各种玩具不断花样翻新,档次也越来越高,对儿童具有强烈吸引力。

(五)刺激性。有的孩子把家里给的零花钱都用在看武打录像上,甚至夜不归宿。有的买内容低下的书刊影像传看,花钱寻求刺激。

(六)投机性。受市场摸奖、摇奖消费的导向,增加了儿童投机心理,不惜大量花钱买运气。比如有的孩子专捡能中奖的小食品买,不管价钱多高,自己是否喜欢也一买再买。有的甚至拿钱参予赌博性活动

(七)开发性。所谓“智力投入”,用金钱换智慧、换技巧。

三、引导儿童正确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一)抓国情教育

(二)抓思想引导

(三)抓行为培养

(四)抓家庭把关

(五)抓市场治理 第三节:中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超前消费心理作为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学生之中。它影响着中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分析和研究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的成因及表现,找出矫正和防范的方法,使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中学教育中刻不容缓。这对中学生和社会无疑都是有益的。

一、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及表现

(一)穿着打扮超前消费

(二)饮食和零嘴超前消费

(三)交际超前消费

二、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二)好奇和攀比心理的作用

(三)父母的过分溺爱、迁就

三、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的后果

(一)影响身体健康。吸烟喝酒,或因追求时髦穿过紧衣裤及高跟鞋,易使大脑及身体发育不正常。目前.气管炎等疾病在青少年中比率越来越大,也和吸烟人数增多相关。

(二)影响思想品德的发展。①易使学生产生享乐心理,过分依赖父母,不懂自食其力,更不懂艰苦朴素,因此丧失心志。②易使学生说谎、不诚实,甚至走向犯罪。

四、中学生超前消费心理的医治

(一)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为着眼点

(二)加强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应赋予新意

(三)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审美观

(四)家长不要过分溺爱迁就孩子

第四节: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

一是消费需求强烈、多样。二是追求时尚、新颖,强调美观大方。三是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

二、大学生的消费现象

1.追求新颖,关注时尚。大学生很在意自己的外表、喜欢追求流行和时髦的东西。他们是新商品、新的消费方式的追求者、尝试者和推广者。男女同学相比,女同学对流行时尚更敏感、更喜欢。另外,他们喜欢拥有独特风格的商品。

2.物质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购买力增强,用于独生子女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前许多昂贵的消费品现在已变为日常的必需品。例如,过去的大学生只要能拥有一部随身听就已经满足,但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拥有了各类高新科技产品。3.精神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

由于大学生基本物质需求已得到满足,他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消费方向转为对商品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异国情调的酒吧、快餐厅以及各地的风景名胜将是大学生追求的新热点。4.娱乐休闲消费支出

社会流行时尚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趋向,在大学校园里大多数学生追求着一种氛围,一种高档次的精神需求。他们愿意参加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强的各种活动以陶冶情操。如假日旅游、看电影、听音乐会、观看各种演出等。

5.人情消费渐增,互相攀比日盛

大学生由于长时间在校生活,同窗苦读,相互间感情浓厚,因此生日宴会、奖金共享情况日渐增多,形成逢节必过,人人请客,尽管有时囊中羞涩。同时攀比之风日益浓厚。

三、加强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1.就政府方面而言,应当在青少年健康消费方面加大作为: 一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采取切实措施取缔那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的消费领域和场所;二是各种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用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青少年。

三是政府应出台一些事关青少年消费的法规,把引导青少年健康消费的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 2.就家庭方面而言,家庭是影响学生消费取向的重要因素。

学生家长一方面应当对子女的正常消费提供资金,这是学生完成学业的经济支柱;另一方面又必须对子女的消费情况有所掌握,及时纠正那些不应有的消费。另外,子女在每一个学期的花费数量,家长也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费用方面进行一下“预算”,来点“数量控制”实有必要。在大学生消费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1)时刻不忘勤与俭。2)适当消费,正确理财。3)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2)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筑起理性思维的头脑和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

(3)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立不同层次的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

1.农民收人消费的选择梯次:一为生产所需,保证明年种田或其他经营所需各种费用;二为生存所需,保障维持生命运动所必须的低水平物资;三为子女日常所需,保证后续家族取得社会平均受教育程度以上学历或水平。先生产后生活、平平常常保上学,是许多农家日常收人打点消费的指南.2.农民收人消费的特点是:一是购置或消费项目几十年一贯制,多为初级品和低级品,不考虑品牌效应、质量效应、保险效应、文化效应和时尚效应;二是消费心理横向认同化,邻里亲友之间对低水平消费持赞同和赏识态度;三是消费同期化,多在年终岁尾集中消费,这与城镇居民按月消费和及时消费形成对比,表现为强大的消费惰性..3.农民日常收人的消费水平。贫困户、一般收人户、中等收人户三者的日常消费惊人的相似,贫困户人均全年消费一般为600元、一般收人户和中

等收人户全年平均消费不足700元,如果仅看日常收人消费,几乎没有差别。

(二)储蓄消费的目的性和梯次性。

1储蓄消费的长期目的性多为家族的上进和家族的平安、保障、调查、争到这样的消费梯次:一是子女婚姻、上大学所需;二是父母养老送终所需;三是为自己后路储蓄;四是较重医疗费用;五是欠收和灾年所用。2储蓄消费的中期目的性多为积少成多办大事,在这方面的消费梯次是:一是购置拖拉机等大型生产设置或用于扩大、新的生产项目;二是用于住房建设;三是用于现代大型家用电器的购置;四是取得利息生值。3农民的中期目的性多让位于长期目的性,储蓄意识长期化,储蓄消费远期化,许多农户并非盖不起房子购不起家用电器,而是在心理上更崇尚于长期目的性。

4.储蓄收人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分布上约有2/3的人有储蓄,只有不到20o/ed勺人在不紧迫不必要的情况下,动用储蓄消费。

5.储蓄消费有攀比性和条件性,大多数农户有电视机,但只有极少数农户有洗衣机,因为洗衣人工可以替代,而电视机不能,农民储蓄消费有着极强的务实性和必须性。(三)借贷消费的局限面和迫不得已性

6.一是生产所需,并且不是为扩大再生产才去借贷,而是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才去求借消费;7.二是生活所需,并且只限制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才能发生;8.三是生命所需,并且一般只有在危及到生命安危的情况下才借贷用于医疗消费。

三、关于农民消费的几点看法

(一)农民消费近期不可能出现热潮

(二)在启动消费的学习下,农村并没有形成动作.(三)农村消费启动关键在收人

(四)中近期改善消费的办法有限

(五)农民消费的高潮期望来自城市化城镇化进程

第四篇:超市购物教案

超市购物教案1

活动目标:

了解大型超市。

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一、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二、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三、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四、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五、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延伸活动: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超市购物教案2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2、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操作练习,进一步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3、初步尝试计划购物,萌发合理消费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钱币(自制)(1元、2元、5元、10元)若干;收集水果、蔬菜、玩具、饮料、学习物品、零食若干(保证物品的卫生)并贴上标签(价格为10元以下);收银机4台。

2、六类物品分类标志,超市货架12个;购物篮每人一个,自制奖品10个。

3、购物计账单、水彩笔、幼儿答题卡,幼儿每人一套。

活动重点:

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得出正确结果。

活动难点:

正确进行购物记录。

活动过程:

1、以超市经理招聘员工的形式,复习物品分类及10以内的加减法,并布置超市。

(1)教师以总经理的身份出现对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正确将超市里的物品进行分类,并按标志将物品放在货架上。

幼儿按要求快速布置好超市,动作又快又好的幼儿可聘为优秀员工。

(2)招聘收银员的形式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师出示加减法答题卡,幼儿抢答。根据幼儿答题情况招聘4~5名收银员。

2、邀请智慧顾客,学习记录购物记账单。

条件:会记录购物记账单,能遵守超市规则,文明购物。

总经理讲故事“马大哈买西瓜”(自编),引导幼儿学习记录购物记账单。

3、游戏:超市购物乐。综合练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玩法:将幼儿分为收银员和智慧顾客两部分,每位顾客发10元钱购物。每次可购1~2件物品,顾客选好物品后,收银员和顾客一起计算一共用了多少钱,收银员将正确钱数找补给顾客。每次购物后,顾客要记录购物记账单,才能第二次到超市购物。

4、交流讨论:我的购物记账单,评选优秀员工和智慧顾客。

(1)组织幼儿交流展示自己的记账单,根据幼儿记账情况,了解幼儿的加减运算情况。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用10元钱买的物品样数多,有的小朋友买的物品样数少?

看看小朋友购买的物品种类是否单一,说说为什么要买这些物品,从而引导幼儿了解计划购物的意义,萌发合理消费意识。

(3)根据记账单的交流展示引导评出优秀员工和智慧顾客。

5、组织幼儿分享自己所购物品,充分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6、师生共同整理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超市作为幼儿学习的环境,以10以内的加减运算练习为主线,孩子们充分运用有生活经验进行模拟活动。在整个游戏中,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基本上每位幼儿都融入活动中,并且在真实的生活游戏情境中解决问题,在算账、找零钱,记录账单等各种新的挑战和不断成功解决新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同时,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巧妙地将幼儿设在不发展水平层次上,每个层次都有新的挑战,随机指导。在分析幼儿记账单时,引导幼儿合理消费、计划购物,自然地将社会与科学两个领域相互渗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将玩学合一,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体验成功前后的情感。

活动评析:

模拟超市购物可以重现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选择它作为学习的载体,是一种聪明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它既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将数学教育与社会性教育有地统一起来,从而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超市购物教案3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模―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反思:

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超市购物教案4

活动设计背景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

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3、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卡通之歌”进入活动室。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这边来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桌子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超市购物教案5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超市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物品吸引着幼儿。为此,我们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题材——“超市”开展主题活动。将幼儿从“课堂”带到“社会情景”中,并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等多种活动形式把孩子零星的经验整合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谈论去超市购物时自己买了多少东西,付了多少钱,但是,对人民币的概念仍较模糊,于是生成了这节数学活动——《超市购物》。旨在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在多次去“超市购物”的过程中认识硬币,学会使用硬币。整个活动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学会处理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增强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当幼儿亲自购物之后,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购物体验,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掌握购物时不同的付钱方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感受购物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活动前幼儿对人民币有初步认识,有“超市购物”的经验。

(2)幼儿认识汉字“角”、“一”。

2、物质准备:

(1)布置“超市”,货架上摆有各种实物,并标明价钱。

(2)装有10个1角、2个5角、1个1元硬币的盒,幼儿人手一份。

(3)付钱方法展示板四块。

(4)直观演示1角、5角、1元硬币之间换算关系的课件。

(5)幼儿人手一张存钱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认识硬币

(1)让幼儿感知、发现硬币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们轻轻地打开盒子,看看里面装着什么。”(幼儿打开盒子。)

师:“哇,好多硬币!小朋友们看看,都有多少钱的硬币?”(1角,5角,1元。)

“好,现在请小朋友把盒子盖起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2)出示1角课件。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钱?”引导幼儿观察硬币上的标志。

教师小结:对了,它的上面写着“1角”,它就是1角钱。

以同样方式分别出示5角、1元课件,让幼儿认识。

师小结:5角的硬币是金色的,上面写着5角;硬币中最大的是1元的硬币,它的上面写着1元。

游戏:取硬币

师:“我们一起玩一个取硬币的游戏:老师说出多少钱的硬币,请小朋友快速地举起这个硬币,看谁举得又快又准确。”

老师发布命令:“请举起1角(5角、1元)的硬币。”幼儿取相应的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有这么多钱,想不想去超市购物?”(想。)

“去超市购物时,小朋友要先看看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价格是多少,然后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到收银台付钱。”“老师先请小朋友拿着钱盒到1号货架购物。”

评析: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整理。幼儿在活动前对硬币有了粗浅认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实物,通过游戏,从1角、5角、l元三种硬币最明显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准确认识l角、5角、1元硬币,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

2、幼儿第一次购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幼儿带着钱盒,到超市1号货架选商品(师设计的每一件商品均为5角钱或1元钱),并到收银员处付钱。(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幼儿只有付钱正确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经验,知道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提问:“谁愿意来说说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5角钱的两种付钱方式:用1个5角来付钱;用5个1角付钱。

师小结:“这些小朋友买的都是5角钱的东西。有的小朋友用1个5角付钱,有的用5个1角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5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是5角钱,1个5角的硬币也是5角钱。

提问:“谁买的是1元的东西?你是怎么付钱的.?”

幼儿分别说出1元钱的多种付钱方式:“我买了一个1元的××,用一个1元的硬币付钱。”“用10个1角的硬币付钱。”“用2个5角的硬币付钱。”“用5个1角和1个5角的硬币付钱。”

出示课件,梳理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2个5角的硬币合起来是1元钱;10个1角合起来是1元钱;5个1角和1个5角合起来也是1元钱。

师:“原来硬币里还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刚才只买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还有很多不同价格的商品,你们想买吗?购物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上面的标价,想想怎样付钱简便些?好,请大家拿着钱盒去购物吧!”

评析:教师在幼儿认识了1角、5角、1元三种硬币的基础上,给幼儿提供了亲身购物的机会,进一步探索1角、5角、1元三种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每个幼儿都只有在付钱正确的情况下才能买到商品。幼儿必须先观察商品的价格,然后思考该如伺正确付钱,并将付钱方法粘贴在展板上,最后通过课件梳理幼儿经验,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3、幼儿第二次购物,发现多种付钱方法

幼儿到超市选商品,教师观察。收银员由老师担任,展示幼儿付钱方法。

集中讨论,梳理多种付钱方法。

师提问:“你买的是什么?多少钱?你是怎样付钱的?”(幼儿边讲,教师边演示课件。)

(1)6角钱的商品的两种付钱方式:用6个1角的硬币来付钱;用1个5角和1个1角合起来也是6角,这种付钱方法只用了2个硬币,简便多了。

(2)8角钱的咪咪虾条付钱方式:用了8个1角来付钱;用1个5角的硬币和3个1角的硬币合起来也是8角钱。

(3)如果我买的东西是1元,请小朋友帮我想想怎样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币来付钱呢?”

小结: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币来付,也可以用2个5角的硬币来付,因为他们合起来是1元,还可以用10个1角来付。还可以用1个5角和5个1角来付。”

师:“原来同样的价钱可以有多种付钱方法。”(请小朋友将商品放进桌子底下的篮子里。)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巧妙设计,让幼儿在一次次购物游戏中发现多种付钱方法,既拓展了幼儿思维,又进一步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探究学习、发现学习的特色。

4、第三次购物,巩固幼儿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

(1)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样神秘的礼物——存钱卡(出示存钱卡)。这回要请小朋友将你的付钱方法存在存钱卡里。去超市购物时,请小朋友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商品,看看多少钱,然后回到座位上,将你的付钱方法粘在银行卡的背面。

(2)幼儿自由购物,将付钱方法黏贴在存钱卡上。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付钱方法。

5、分享商品,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角、5角、1元的硬币,学会了不同的付钱方法,到超市里买了这么多的商品,真开心!今天也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她们一起来品尝我们购买的商品好吗?请小朋友把自己购买的商品送与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超市购物”这一主线,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在不断的超市购物中认识1角、5角、1元的硬币。从认识硬币到探索1角、5角、1元硬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再引导幼儿发现多种付钱方法,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超市购物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教具:橙边大卡片4张、红边大卡片16张(4组,每组4张)、小猴大卡片1张、磁铁(自备)。

幼儿材料:《超市购物》游戏图、《购物单》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介绍新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有一位客人来这里,它是谁?”

2、欢迎新朋友。

师:“哦!我们对它表示欢迎吧!”(师带领幼儿一起鼓掌)

3、为新朋友起名字。

师:(拿起小猴子大卡片遮住脸,声音稍变,模仿小猴子)说:“你们好,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帮我取一个吧?”(老师挑一个幼儿起的名字运用,如‘花花’等)

4、和“花花”一起去超市购物。

1)师:“花花想去超市买东西,你们去过超市吗?”

2)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花花去超市逛一逛,为D家人购买他们想要的物品。”

二、游戏“买东西”

1、为爷爷买毛巾。

1)师: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毛巾。“观察四条毛巾哪里D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毛巾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毛巾?”

4)师:(同幼儿一起总结)爷爷想要买的是“旁边两条蓝色条纹,中间一条橘黄色条纹”的毛巾。

2、为奶奶买鞋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双鞋子D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师:(同幼儿D起总结)奶奶想要买的鞋子是“鞋面淡黄色,鞋面上方的边是红色、下方的边是绿色”。

3、为爸爸买包。

1)师:请幼儿找出爸爸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爸爸想要买什么?”

2)师:请幼儿直接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爸爸想要买的包,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D起总结)爸爸想要买的包是“中间红色的、上下为绿色的”。

4、为妈妈买围裙。

1)师:请幼儿找出妈妈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妈妈想要买什么?”(为幼儿介绍围裙)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妈妈想要买的围裙,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3)师:(同幼儿D起总结)妈妈想要买的围裙上狗的颜色是“脚和耳朵中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其它都是黄色的”。

三、集体游戏“一样的商品”

1、为老师买毛巾。

1)师:“小朋友找到了一家人想要买的物品,真棒!现在老师碰到了困难,请你们帮助一下!帮老师找出这条毛巾。”(出示任意一条红边毛巾大卡片)

2)师: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帮助老师找一样的包。

师:(任意出示一张包的红边大卡片)请幼儿在《超市购物》游戏图里找出一模一样的并说出寻找的方法。

3、帮老师找鞋子和围裙。

师:教师逐一出示鞋和围裙的橙边大卡片和相应的4张红边大卡片,让幼儿分组分别从红边大卡片中找出与橙边大卡片D模D样的鞋和围裙,然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其它三张红边的与橙边大卡片之间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新本领,帮助大家在超市里找到了与想要买的一模一样的物品,花花和老师都很感谢你们。”

点评: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超市购物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并会灵活运用。

2、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产生购物的兴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超市购物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人民币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币、标签、物品三者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情

2、投影仪1台

3、人民币学具每个幼儿1套

4、实物若干、标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进入活动室随音乐“卡通之。

师:“宝宝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嘟嘟超市的门前,你们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吗?(幼儿:卖东西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逛超市吧!

(激发幼儿购买的欲望。)

二、幼儿进超市购物

1、师:“宝宝们看,超市里摆放的东西多整齐呀!你们看这里摆放的是什么(教师指向文具区)(幼儿会说:“这里有铅笔、棒棒胶、橡皮、尺子”等),这里是卖学习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区。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绍生活用品区、图书区、食品区。

(让幼儿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

2、师:“宝宝们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个标签,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钱,我们在卖东西的时候要看好价格和手中的钱再买,下面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钱包,自己去卖东西好吗?

(分发钱包,幼儿自己去购物)告诉幼儿买完东西要到收印台去交钱。买东西时不推、不挤,做一个文明的小顾客。(保育员老师扮演收印员)

3、幼儿在卖东西的时候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只是旁观,不给予帮助。

4、师:“宝宝们到老师这边来,老师看看你们买到什么东西了?”

幼儿围到教师身边,师问:“你买到什么了?”“你为什么没买到东西?”

有的幼儿没买到东西可能活说:“我不认识钱。”“我不认识上面的字。”“我不会花钱。”等,这时教师让买到东西的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买到东西的。

(此环节让幼儿认识到不认识钱不会花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从而激发幼儿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欲望。)

步骤2

三、交流比较

请买到东西的幼儿到投影仪前演示并说说自己买的是什么、怎样付的款。

如:用1角钱买了一根铅笔。就在投影仪上摆出一根铅笔、1角的标签和一个1角的硬币,从而让幼儿认识1角钱。

用同样的方法认识5角及1元的硬币,并了解5个1角和1个5角一样多,2个5角和1个1元一样多,10个1角和1个1元一样多。

(在幼儿叙述的过程中不认识人民币的幼儿学到了本领,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怎么使用,他们会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此来展示自己的本领)

四、再次去超市购物

师:“宝宝们现在认识钱了吗?知道怎样买东西了吗?我们现在再次进入超市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吧!如果不小心把东西碰到了地上该怎么办?(幼儿:“把它捡起来”)对,捡起来放回原处。好,现在出发吧!

幼儿自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收印台交款。

师:“宝宝们快开告诉老师这次你买到什么东西了?用了多少钱?”

幼儿个个会非常兴奋的向老师说自己买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幼儿的本领得到了展示,他们会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儿不乱花钱

师:“宝宝们手中还有钱吗?(幼儿:“有”)我们剩下的钱不能乱花,应该把它积攒起来留到以后有用的时候再用。今天我们学会了购物,以后我们要做家长的小帮手,帮他们去买东西好吗?(幼儿:“好”)现在宝宝们把剩下的钱放在存钱罐中吧!”

收学具,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超市购物教案8

设计意图:

最近,我班正在开展《我们的城市》这个主题,孩子们积累了很多关于超市的经验,其中储物箱就是他们关注的一个点。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孩子谈到了储物箱打不开的话题,孩子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本次活动,这个内容隐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活动的主要立足点就是运用数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密码的情景中感知3个数字不同的排列组合。

2、在活动中体验大家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排列卡、PPT、密码箱、礼物(博士帽)

活动过程:

一、交流(回忆超市购物的经验)

1、这是什么地方?(乐购超市)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你们真聪明,看到汉字、看到标志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2、这是乐购超市里的什么呢?有什么用?怎样打开储物箱?

小结:超市的储物箱是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密码条是为了让我们能打开储物箱。

3、看,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原来他的密码条弄丢了,箱子打不开了。但打只记得密码条上的3个数字,是2、4、6,到底哪个数字排在前,哪个数字排在后,她忘记了,怎么办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幼儿排排看,有几种排发?)

二、幼儿操作(在情景中感知数的排列组合)

1、分散操作,教师观察。

2、交流:请一名幼儿将操作结果介绍给大家,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展示。(当场来试一试能否打开)

3、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知道了3个数字排列出6个密码。密码一个也不能漏,漏掉了一个密码就有可能会打不开。

三、幼儿再次操作(运用数经验来解决问题)

1、你们本领真大,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品就在这个箱子里。想要得到奖品一定要打开箱子。告诉你们这三个箱子的密码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数字都是一样的,是3、5、7。你们知道三个数字可以排除几个密码吗?好,我们赶紧把6个密码排出来。

2、幼儿个体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运用经验的情况。

3、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四、延伸

投放三个数字和四个数字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兴趣。(区域中进行)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超市购物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难点: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活动延伸: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活动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超市购物教案10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平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超市购物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手偶、不同花纹的(帽子、裙子、水杯)、幼儿购物单

活动重点:

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活动难点:

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老爷爷手偶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为爷爷买帽子。

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超市购物》游戏图上的4条帽子。“观察四顶帽子哪里―样,哪里不一样?”

3)师:“爷爷想要买的帽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帽子?”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帽子的特征

2、为奶奶买杯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购物单》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

2)师:“《超市购物》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个杯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师:“奶奶想要买的杯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

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杯子特点

3、逛超市

1)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买东西。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幼儿了解购物单的使用方法。

2)教师介绍超市,讲述物品的摆放,幼儿根据购物单的要求购买商品,引导幼儿自管观察,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来。

3)引导幼儿回座位将物品匹配好,再次观察是否一模一样。

4)同伴之间互相查看。

三、结束部分

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很感谢小朋友们为他们购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为了表示感谢,他们邀请你们到羊村里做客,邀请你们跳舞~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紧扣目标“发展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会比较和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别”。同时又十分重视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反复提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为什么说这是XX想要买的呢?”从中隐含着让孩子逐步学会观察的方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明显到不明显的)。在方法上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先集体帮助爷爷、奶奶购物,后个别操作,最后大家自由选择,为老师购买商品,幼儿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本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教师的语言尚且不够规范、简练,“一模一样”这个词组应该多重复,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

第五篇:大班购物教案

大班购物教案

大班购物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与团队成员合作的快乐。

2、感知“钱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能用多种方法进行10以内凑数购物的活动。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会用多种方法进行凑数购物的活动。

活动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教具:

各种玩具、价格标签、人民币代用券、白色即时贴、地垫2块

学具: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经验准备:

幼儿有用替代物进行游戏的经验。

环境准备:

布置成玩具店的情景。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集体谈话讨论“玩具店”。

(1)师:你们有愿望吗?你的愿望是什么?

(2)师:彭老师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够拥有一个“玩具店”。

(3)师:我希望我的玩具店可以卖“毛绒兔子玩偶”,“益智玩具魔方”……你们呢?

2、自主参与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准备出售。

(1)师:在我们的教室周围也有一些玩具请你们帮我把他找出来放在我们的柜台上。

(2)师:根据玩具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

二、尝试参与

1、教师引导小朋友自主分组。

(1)师:在玩游戏之前教师要求小朋友分成两组。

(2)要求:每组7个人,两组人数相同;每组都要有男孩和女孩。分组完成后在白线后举手示意。(幼儿自主分组。)

(3)师:分组完成了吗?请每组的排头点一下人数。现在人数都一样多,你们两队在人数上是公平的。

2、初步尝试凑数购物。

(1)师:我们要玩的游戏叫“凑钱买玩具”。女孩表示2元,男孩表示1元,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代表“钱”的代用券。

(2)游戏规则:听到我报出“×元钱”以后,能凑出这些钱数的人站到自己组的垫子上,其他队员站回线后,全队举手示意才算确定答案;先举手且凑数正确的队才算优胜队,才能拿走商品

3、师幼共同游戏。

(1)教师任意出示,观察幼儿的凑数方式,指导幼儿相互检查别组情况,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依次完成玩具价格为“6元”的玩具。

(2)对于两队凑数方法不同、但都正确的情况。

师:现在已经出现两种正确的凑数方法了,如果哪一队还能想出第三种方法,就有权利确定下一回合出售什么商品。

师:对于两队凑数方法、速度相同的情况。

师:我说“变”以后,如果哪组先变化出另外一种凑数方法,就获胜。

三、巩固提升

1、师:现在,还剩下不少商品。接下来,我准备两件商品一起卖。

规则是:每队站到垫子上的队员凑出的钱数要正好能买下两件商品,其他规则跟前面一样。

(教师同时报出两个数字,要求先计算总数再凑数。第一次的要求是:两件商品的总价为9。幼儿分出胜负后,教师引导。)

师:虽然这组已经赢了,但我要对你们两队继续提出要求: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

师:如果你们两队组合起来凑数会怎么样呢?(将两块垫子合在一起,让幼儿继续游戏,尝试9的几种凑数方法。)

师(小结):你们任何一个人凭借自己的力量都不能买走我这里的玩具,必须有同伴的帮助。请你们先和自己小组的队友拥抱一下。同时,我们后来遇到的比较大的数字,是依靠所有同伴的力量才找到这么多方法的。今天的游戏不仅需要本组队员的'合作,也需要所有同伴的力量。所以也请你们和今天的对手拥抱一下。

2、拍卖游戏

(1)准备材料:数字骰子(5~10),物品骰子(印有六件剩余玩具);象征玩具的卡牌六种,每种相同的若干张;按铃;两盒人民币币,分别为5个“1元”、5个“2元”。

(2)幼儿在桌子两边面对面而坐,中间一侧放玩具卡牌,人民币盒置于各人面前,按铃摆放在两人中间。

(3)两人互相商量,一人拿数字骰子、一人拿物品骰子,共同发出口令将自己的骰子投到按铃两侧。

(4)迅速观察骰子上的数字,例如,数字骰子上显示“6”、物品骰子上显示“玩具卡车”,则说明只要一方先凑出6元,就可以得到“玩具卡车”卡牌。

(5)确定答案后迅速按下按铃。没有按铃或后按铃的一方检查对方所拿出的代币是否符合凑数要求。

(6)检查确认后,最先按铃的一方获得一张玩具卡牌。最先获得4种不同玩具卡的为胜利方。

四、活动延伸:

1、将本节活动延伸至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

2不断更新物品调整价格,加强各活动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3、逐步投放10元以上的商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活动总结

活动开始时,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教师没有直接把每一件物品都标上价格而是让孩子根据物品的大小、质地贴上相对应的价格标签。在钱币的运用上教师没有把10元、5元、2元、1元钱发给孩子而让幼儿自主去取,既照顾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使幼儿能够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

活动中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这说明教师确实做到了心中有孩子,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将当前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点有机结合。此外,多种方式的凑数游戏体现了教师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引发了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尤其是两件10元以上玩具的投放,引发了新的认知冲突,促进了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不断进步。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整合了社会及语言领域的多个教育目标。

整个活动中教师将角色游戏与幼儿的学习自然融合,使幼儿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游戏性的操作过程中。游戏情景的创设使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的意义及趣味性。教师对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正确地认识,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数学,而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数学。

大班购物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网上购物的简单过程,知道网购是一种方便的购物方式。

2、能较清楚地和同伴交流自己参与的购物经验。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父母共同购物的经验。

物质经验:

PPT;字卡;幼儿操作图片等。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购物经验

——出示文字“购物”,什么是购物?可以到哪里去购物?

——怎么才能不出门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出示文字“网上购物”)

提示:孩子直接讲到“网上购物”,追问:什么叫网上购物?

——小结:购物有许多方法,网上购物就是一种购物的好方法。

——在网上能买到什么东西?(食品、服装、玩具、生活用品等)

——小结:网上购物让我们不出门,买到自己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东西,有食品、服装、玩具和生活用品等。

2、了解网上购物过程

——那你们知道在网上是怎么购物的吗?(幼儿自由交流)

——说到付款时,可以追问:网上买东西怎样付钱?(网上银行、货到付款)

——小结:购物付款有二种方法 ,网上购物就是一种购物的好方法。

——你们想不想去网上购物?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网上购物的图片,请你们和好朋友一起商量商量网上购物先要做什么,然后做什么,试着将图片按顺序排列在板上。最后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人来介绍自己的购物过程。

——幼儿介绍自己购物的顺序。(2种方式)

你们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网上购物付款方式和商场里买东西付钱是不一样的。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在网上购买巧克力的图片,看看和你们刚才排的顺序一样不一样?

——幼儿观看老师网上购物的PPT。

——师:你们刚才看到老师是怎样在网上购物的`?

——幼儿回答,师出示相应的PPT并随机解释。

打开电脑——进入网站——选择商品——确定购买——网银支付——耐心等待——送货上门

——小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脑网络在任何地方轻点鼠标,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真方便。

3、感受体验

——出示快递,这是什么?(大家分享)

——小结:网购购物真方便。

——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购物方法吗?(商场购物,超市购物,电话购物)

大班购物教案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2、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重点幼儿学习运用货币。

难点幼儿能说出要购买的物品与数量。

活动准备

玩具卡,教室中的小东西,价格牌,骰子,分类表。我的'数学操作材料,加减法操作材料,附加题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请幼儿三人一组。其中两人各拿一张分类表。第三人开银行,将钱币摆在桌子中间。

--幼儿轮流掷骰子,按骰子上的点数拿出钱币。

--请幼儿将自己的钱币分类放在分类表上。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我的数学材料。

第三、四组:加减法材料。

第五、六组:附加题材料。

3、活动评价。

请幼儿口述作业单,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幼儿多参与操作活动,提高幼儿操作的能力。

大班购物教案4

设计思路:

“数学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数学是有用的”,作为幼儿园的数学活动,其主旨是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引导幼儿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货币后,结合幼儿的关注点和对超市游戏的兴趣,我们决定以“超市购物”这一实践活动为主线,组织幼儿进行“活动前的讨论——活动前的准备——超市中的交流——购物时的合作——快乐的分享——活动后的感受”,使之在实际的操作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交流的主动性。

2、使幼儿在尝试交流、选择购物中懂得做出决定需要考虑诸多方面问题,并在购物过程中体验交流、选择、合作、分享的快乐。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组织讨论,选择购物区域。

2、具体准备由幼儿与老师一起讨论决定。

活动进程:

(一)活动前的讨论

1.选择购物区域:

师:明天,我们要去大统华超市购物,因为地方大,而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超市中的一个区域,下面请大家讲一讲,超市里有哪些区域?

幼:洗涤用品区,日常用品区,餐具区,儿童食品区,糕点区,蔬菜区……

师:选择那个区域呢?请小朋友决定。

(教师贴区域名称,准备好粘贴画“苹果娃”,以便幼儿决定后在其名称下贴一标志。)

师:请小朋友说一下作出准备的理由。

2.选择路线:

师:去大统华超市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步行街穿过,另一条是从城中菜场穿过;距离差不多,小朋友愿意走那条路呢?

师:请小朋友说出理由。

(大家各抒己见,发表选择路线的理由,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决定步行街到超市。)

(二)活动前的准备:

师:我们去大统华超市购物,需要准备什么呢?

幼:要穿园服,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准备钱。

师:准备多少钱?

(结合幼儿刚刚接触了5以内的加减运算,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明天穿园服,带5元钱,自己保存好。)

(三)超市中的交流:

1 .认标签(认识价格):

幼:老师,我想买这包饼干,我的钱够不够?

幼:老师,我想要这个魔方,我的钱够不够?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类食品,真得很诱人,然而,马上出现了问题:小朋友大多数不认识价格标签。)

师:不认识标签上的价格,是吗?那么你们想一下,除了问老师还可以去请教谁呢?

幼:我知道了,我去问问售货员阿姨吧,请他教我。

幼:我可以问问买东西的顾客。

(日常生活中,购物的经验并不缺乏,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去教孩子认识价格标签,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尝试与周围的顾客、服务员去交流,并注意到使用了“谢谢、请、再见”等文明用语。)

2.同伴间的合作:

选择购物时有幼儿发现了自己的5元钱买不到自己喜欢的那种物品,怎么办?

师:那你们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

幼:我可以找好朋友和我一起买,重新换新的商品买。

(自己喜欢的东西已经拿在手中,可是钱不够,确实挺可惜的,但是,在老师稍加启发下,聪明的孩子们马上想到了合作,并迅速的找到了合作伙伴,共同商议买什么,有的还计划好了怎样比较公平的分享。这一过程,是一个合作意识到合作行动的尝试,他们能从尝试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四)美食大家分享:

师:小朋友带回这么多好吃的,真能干!这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吃了呢还是与别人分享呢?

鹏鹏:给老师吃,老师最辛苦。

婷婷: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小钰:我给奶奶吃,因为她每天都来接我送我。

文文:我给爷爷吃,因为他年纪大了。

(五)活动后的感想: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本活动通过“超市购物”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不仅仅尝试着自己的选择,合作购买,而且通过尝试与周围人的文明交流解决问题,其中的心理体验远远大于外在的活动本身。真正体现了让孩子“走进社会、开拓视野”的理念。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大班购物教案5

活动目标:

幼儿感受老师结婚之前的忙碌,愿意为老师出谋划策,制定出婚前购买物品的清单。

活动准备:

1、幼儿采访过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一些有关婚前的购买准备。

2、幼儿为教师绘画的一张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

活动过程:

1、出示漫画象,引入主题

2、说说忙碌的事

提问:你们知道结婚之前要做些什么事吗?

结婚前要买些什么东西呢?

3、帮助老师制定婚前购物清单

效果分析:“老师要结婚啦”这个主题,我们开展地非常顺利,同时又非常有趣。由于,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已经经历过这件事情,所以,他们自然而然成了我们最直接的“大军师”——孩子们在活动前,都已经请教过自己的爸爸妈妈,获得了很多有趣又实用的信息,使得本次活动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高潮1:忙碌的李老师——引起孩子强烈的同情感……

当我把喻喻的.漫画象——忙碌的李老师出示后,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这个就是可怜的李老师,瞧她都已经忙得晕头转向,脑袋周围都飞出很多调皮的小星星了……李老师为什么会那么忙呢——

孩子们给我总结出三大点:幼儿园里的工作;团员工作;结婚的事。

说到在幼儿园的工作时,孩子们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辛苦,感觉他们好象一下子长大了很多,没有想到,平时顽皮的孩子竟会那么懂事,也使孩子进一步了解幼儿园老师的工作。“结婚的事”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他们趣味盎然地告诉我很多结婚需要忙碌的事情——如拍婚纱照;邀请别人来喝喜酒;布置新房间;买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结婚——虽然忙,但是很幸福!孩子们还把这三大点的内容巧妙的联系起来——李老师真辛苦,又要关心我们小朋友,又要结婚!不过,李老师,不要紧张,我们小朋友都已经长大了,我们会一起帮助你!真是令我感动……

高潮2:婚前大购物——呈现出百花齐放……

结婚需要买很多东西,孩子们已经采访过爸爸妈妈了,所以,他们说起来是一套又一套——戒指;可乐;雪碧;老酒;李老师漂亮的裙子、衣服、裤子、袜子、鞋子、头上的发夹、项链;化妆品;香水;子孙碗;婚纱;旗袍;桌布;喜糖……

高潮3:

活动中——出现了很多小亮点

亮点1——关心老师(好感动);

亮点2——制定购买清单的时候,孩子们分成若干版块(结婚必需品;化妆品;服装)

亮点3——为李老师布置新房,孩子们准备画很多画,剪窗花,做小玩具把李老师的新家布置得很漂亮,当然,李老师也可以省力些……

大班购物教案6

设计意图:

最近,我班正在开展《我们的城市》这个主题,孩子们积累了很多关于超市的经验,其中储物箱就是他们关注的一个点。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孩子谈到了储物箱打不开的话题,孩子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本次活动,这个内容隐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活动的主要立足点就是运用数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密码的情景中感知3个数字不同的排列组合。

2、在活动中体验大家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排列卡、PPT、密码箱、礼物(博士帽)

活动过程:

一、交流(回忆超市购物的经验)

1、这是什么地方?(乐购超市)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你们真聪明,看到汉字、看到标志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2、这是乐购超市里的什么呢?有什么用?怎样打开储物箱?

小结:超市的储物箱是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密码条是为了让我们能打开储物箱。

3、看,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原来他的密码条弄丢了,箱子打不开了。但打只记得密码条上的3个数字,是2、4、6,到底哪个数字排在前,哪个数字排在后,她忘记了,怎么办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幼儿排排看,有几种排发?)

二、幼儿操作(在情景中感知数的排列组合)

1、分散操作,教师观察。

2、交流:请一名幼儿将操作结果介绍给大家,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展示。(当场来试一试能否打开)

3、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知道了3个数字排列出6个密码。密码一个也不能漏,漏掉了一个密码就有可能会打不开。

三、幼儿再次操作(运用数经验来解决问题)

1、你们本领真大,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品就在这个箱子里。想要得到奖品一定要打开箱子。告诉你们这三个箱子的密码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数字都是一样的,是3、5、7。你们知道三个数字可以排除几个密码吗?好,我们赶紧把6个密码排出来。

2、幼儿个体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运用经验的情况。

3、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四、延伸

投放三个数字和四个数字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兴趣。(区域中进行)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大班购物教案7

教育价值

1、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的硬币及纸币),了解钱币与货物之间的等价交换。

2、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丰富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运用有关组成、加减的数学经验,解决超市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理解超市购物中存在的数学关系。

4、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

系列活动

活动一:参观超市

活动准备:到附近的超市联系参观的事项,准备摄像机、照相机。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参观的目的与内容。(2)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参观活动。

活动二:超市里的商品真多

活动准备:观看参观超市的录像、照片。

组织策略:(1)教师和幼儿回忆所参观的超市名称。(2)幼儿讲述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商品、货架、收银台等)。(3)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超市物品的种类。

活动三:自己开超市

组织策略:(1)教师以前一天的游戏引出“开超市”的话题。(2)组织幼儿讨论:我们的超市中可以有哪些商品?这些商品从何而来?

活动四:商品分类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小商品及商品的外包装。

组织策略:(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各种物品。(2)幼儿将小商品及外包装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分类。(3)同伴间相互介绍分类的标准及结果。(4)将分类好的物品分别装入游戏箱中。

活动五:制作商品价码标签

活动准备:分好类的各种物品、即时贴标签、笔。

组织策略:(1)引出给每种商品标上价格的话题。(2)幼儿讨论确定每种商品的价格。(3)幼儿给每种商品制作价格标签。

活动六:到“银行”取钱——认识人民币

活动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与硬币若干,实物投影仪。

组织策略:(1)利用实物投影仪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请每位幼儿到“银行”取5元钱。(3)请幼儿相互介绍各自取5元钱的不同策略。

活动七:做钱包、装饰钱包

活动准备:幼儿自己收集制作钱包的材料,各种纸张、透明胶、双面胶、浆糊、蜡笔、水彩笔等。事先请幼儿回家观察父母的钱包,了解其形状、内部结构及外表的样式。

组织策略:(1)请幼儿讲:述自己了解的钱包的式样。(2)幼儿谈谈自己想制作的钱包的形状、式样、颜色等。(3)鼓励幼儿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同伴之间相互欣赏、介绍各自制作的钱包。

活动八:买两样东西

活动准备:“银行”里准备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买两样商品。(3)请幼儿介绍用5元钱买了两样多少钱的什么商品。(4)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买东西的事情。(·5)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记录,相互交流记录。

活动九:你还剩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购物筐、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请幼儿到“银行”去取5元钱。(2)幼儿用这5元钱到“超市”里买一样商品,算算还剩下多少钱。(3)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还剩下多少钱。(4)幼儿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记录,相互介绍。

活动十: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

活动准备:“银行”里有1元、2元和5元的硬币与纸币若干,幼儿人手一个自己制作的钱包,记录纸、笔若干。

组织策略:(1)教师交代活动的要求:先到超市去挑选两样商品,看看它们各是多少钱,算算一共需要多少钱,并进行记录。再到“银行”去取相应数目的钱币,最后到超市去购买这两样商品。(2)幼儿活动:挑选商品记录价格、到银行取钱、购买商品。(3)请幼儿相互介绍购物的情况。

活动十一:猜猜买了什么(此游戏可进行多次)

活动准备:超市场景图一幅,上面画有班级“超市”中的各种商品并标有价格。

组织策略:(1)教师出示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的商品以及各种商品的价格。(2)教师说出自己所买的两种商品的价格或类别,让幼儿推理猜测。如:教师说自己在“超市”买了一种玩具一种食物,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合起来是5元钱。猜猜老师买了什么?(3)在幼儿明确如何说清猜测条件后,请个别幼儿让同伴猜他在“超市”中买了哪两样东西。

活动十二:我和老师买东西(真实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给每个幼儿提供2元钱的硬币。

组织策略:(1)给每个幼儿发两元钱。(2)讨论:如果钱不够可以怎么办?(3)带领幼儿前往附近的超市购物。(4)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大班购物教案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5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钱币的简单换算。

2、培养钱币换算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一起运用事先收集好的饮料瓶子布置好成超市的情景,并在每样物品前放好价格标签(1-5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并叙述买东西的经历。

1)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去超市买过东西?

2)教师:超市里的东西很多,不同种类的东西价格也不同。你都买过什么东西?知道是多少钱吗?你是从哪里知道它的价格?

2、亲身体验,情景游戏“超市购物”。

今天梁老师在路上碰到了熊猫老板,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说的他的商场今天刚开张,商店粒所有的东西都打折,你们想去大采购吗?哦!熊猫老板他还麻烦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两名服务员,谁想去?(然后教师对想去当服务员的小朋友进行了简单的面试,如认识钱、各种物品的价钱、买几种物品要收多少钱等,每次游戏后可轮流做服务员)

1)幼儿进行游戏,自由购物,每人一元的硬币共8元,第一次购物只能买一样东西,买好后到柜台结账才能离开。

2)第二次购物,幼儿随意买两样东西自己计算要付多少钱?

3)第三次购物,熊猫老板为了答谢大家,他给每人一张5元的购物卷,小朋友用这5元钱去购物,必须卖完,不能找零钱。

4)完成购物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购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计算方法。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引导。

5)最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大家游戏的难度,引导幼儿多买几件物品,提高幼儿的兴趣。

3、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活动反思:

今天的数学活动孩子的兴趣都很高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但在第一组的活动中,孩子比较躁动,课后我作了分析,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一组上课时我的`准备不够充分,各个环节的过度没有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另一个原因课前没有让孩子完全安静下来再开始活动。

在第二组的活动中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整,中间也加入了一些情景,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高,如面试当服务员,在面试的服务员的过程中无意地加入了如何购物、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的知识。而且整个活动我都是在进行购物游戏,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这样能较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活动的整个过程孩子都在购物时间中完成,不会的孩子都是在购物的过程中进行引导,而不是停下来要求全部的孩子都要学习。这样避免了会的孩子重复学习,在购物的过程中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更有针对性,特别是能力较弱孩子的指导更加到位。从结果看,第一、二次游戏,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第三次游戏,只有两个孩子没有完成任务,一个孩子5元买了一支一元的水,两外一个用5元买了2元的月饼,最后在服务员和老师的帮助下也操作成功。

大班购物教案9

活动目标:

1.积极动脑,与老师、同伴互动交流解决问题,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2.综合运用6的计数、加减以及食物营养等知识经验进行合理计划,发展理性、逻辑思维能力。

3.能将6元钱自主的进行合理分配,并运用图画、数字记录自己的购物计划。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超市购物和食物营养相关经验

2.超市商品图片和写有“六元钱”的图片;幼儿用记录表;板夹;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1.谈话:天气越来越暖和了,什么季节来到了?我们一起去春游吧!春游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小结:春游前要准备合适的衣服鞋子,以及食物、饮料、玩具等。2.出示超市商品图,分类认识各种商品及商品价钱超市里有什么?数字代表什么?哪些是你喜欢的?3.出示图片“6元钱”,引出购物计划

每人只准备6元钱,要准备一顿午餐及春游需要的东西,该怎样选择商品?我们先来做一个购物计划。

二、幼儿综合运用6的计数、加减以及食物营养等知识经验制定购物计划

1.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表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总结出有购物篮的一栏记录所买商品,有数字的一栏记录所用钱数。

2.幼儿第一次计划,运用图画、数字进行记录

强调要求:只有6元钱不能花超,要准备一顿午餐,再买些其它春游需要的东西。

3.幼儿展示计划:我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午餐是什么?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一起计算钱数,并分析计划的合理性。分析重点:(1)花了多少钱,怎样花的正合适;(2)午餐是什么?营养是否合理;饮料是否健康;(3)除了食物,还准备了什么;(4)记录是否清晰条理。

4.幼儿进一步明确要求,进行第二次计划

请幼儿分析自己第一次计划存在的不足,结合教师的要求进行更合理的计划。

个别幼儿展示第二次计划,教师引导分析,让幼儿感受第二次计划的更合理性。

三、结合春游需要对幼儿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春游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大班音乐活动《小鸟落落》

活动目标: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萌发幼儿爱鸟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2、幼儿能理解歌词,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重点)

3、演唱时能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难点)活动准备:图片、节奏图、钢琴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鸟唱歌,做发声练习。

1、幼儿随伴奏一起学小鸟叫:叽喳叽喳叽叽喳。

2、幼儿和教师一起前面轻轻的学小鸟叫,后面高兴的连贯的学小鸟叫。

二、给小鸟选地方安家。

1、春天来了,小鸟喜欢把家安在什么地方呢?

2、出示图片,幼儿说出老师给小鸟选的地方都有什么?三、理解歌词,感受三拍子歌曲的优美旋律。

1、幼儿欣赏歌曲,说说老师都告诉小鸟什么了?2、再次欣赏歌曲,说说歌曲是几拍子的?

3、边打节奏边演唱歌曲,幼儿用身体动作突出三拍子的特点。四、学唱歌曲,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1、幼儿欣赏歌曲,说说每一句前面和后面的不同感受。2、出示节奏图,帮助幼儿幼儿唱好休止符和连音处。每一句前面唱的轻巧、跳跃表示很喜欢小鸟,后面把爱鸟用连贯、舒展的声音表现出来。

3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休止符和连音处。

重点指导幼儿唱好最后一句,用渐弱的声音来表达爱鸟的亲切感情。

4、这里不但风景美,人也很好,很自然的学习第二段。5、接唱。幼儿分组演唱,表现休止符处的跳跃以及旋律的连贯。

五、加上一定的动作快乐的演唱歌曲。

1、幼儿根据歌词每一句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唱时有什么不同?根据歌曲内容自由表现对小鸟的爱。2、学小鸟快乐的飞出活动室。

大班购物教案10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体验同伴间关爱的友情,愿意关心别人。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是谁给你们准备的?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春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春游,好吗?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4/个别幼儿包包检查:你们有没有想到为好朋友准备呀?准备的东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欢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4.教师小结:用了几元钱?水都带了吗?给好朋友带东西了吗?真好,春游的时候不仅想到了自己,还考虑了好朋友。下一次,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春游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准备物品,因为我们能准备得很好,说不定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还要爸爸妈妈准备吗?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 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大班购物教案11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购物游戏,感受自己准备春游物品的快乐。

2、有初步合理的购物计划,并能根据外出情况挑选适量、适当及必须的物品。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16个小钱包(每个内存放10元硬币)。

2、超市场景布置(货柜若干、提示卡、价目表)。

3、购物篮若干(16个)。

4、大量物品。(奶制品类、饮料类、水果类、零食类、点心类、其它类)。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购物

1、引子:上次春游,你们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这些东西都

是谁给你们准备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又要去春游了!这次我们不请爸爸妈妈帮忙,自己来准备春游的物品,行不行?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做个超市的游戏。请你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最需要的物品带去春游,好吗?

2、幼儿第一次购物,教师观察。(主要观察幼儿购物的量是否

合适)

3、讨论:

(1)先数一数,你买了几样东西?

(2)观察讨论个别幼儿的篮子:(带多少比较合适?)

(3)重点讨论:如果外出春游把这些东西都带去,你们觉得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说理由。

(4)教师小结:春游外出带的食物应该是适量的。如果带的太少会吃不饱。如果带的太多,小包包放不下、小朋友背不动、回来的时候还会吃不完。那就太浪费了!

(5)幼儿退货,个别或共同检查。

(点评:活动从生活中选材,但它毕竟不同与生活。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使他们埋下了探索和了解生活的种子。第一次的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也在帮助幼儿建立适量购物的正确价值观。)

二、第二次购物:

1、引子:刚才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这次购物的时候想想看,你要买多少东西比较合适,而且有些东西必须要带的?

2、幼儿第二次购物,教师观察(重点观察幼儿量的合适性、幼儿购物的种类及个别幼儿情感的关注)

3、讨论:

(1)这次你买了几样?差不多了吗?你们都买了些什么?

(2)找出一个类别相对较全的包,观察讨论。

1、类别观察。

2、重点讨论: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如餐巾纸、饮料、水果等)

3、讨论:餐巾纸有什么用?

为什么你们都要带饮料?你喜欢喝什么饮料?天热时,哪种饮料比较解渴?

带些水果有什么用?

(点评:第二次的购物,教师从类别化入手,帮助幼儿从生活经验讲述开始、由浅入深,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须要带的。也帮助幼儿从感性感受到较理性的思考,理解物品本身的内涵。)

4、个别幼儿包包检查:你们有没有想到为好朋友准备呀?准备的`东西可是要好朋友喜欢吃的?知道你好朋友喜欢吃什么吗?

(3)幼儿再次退货。

(点评:教师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关心同伴的教育,使幼儿理解购物过程的另一种社会价值,不但激发了幼儿的情感、也促使幼儿更全面整体地考虑购物过程、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目的性。)

三、第三次购物。

1、看来秋游购物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考虑周到。呆会儿,我么要看一看,想一想,带的东西是多还是少、还是正正好好。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什么东西是不合适的?最后还要想想你的好朋友。有点难,能行吗?这次我们真的要发钱了!怎么样把10元钱用好?自己要算好!

2、教师发钱,个别指导。(大手大脚的孩子:花钱的时候可要节约一些。)(节约的孩子:你别太节约了,用吧!大方点。)

3、幼儿购物。

4、教师小结:用了几元钱?水都带了吗?给好朋友带东西了吗?真好,春游的时候不仅想到了自己,还考虑了好朋友。下一次,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春游的时候让我们自己准备物品,因为我们能准备得很好,说不定想得比爸爸妈妈还周到呢!还要爸爸妈妈准备吗?

(点评:课堂上加入真实钱币的运用,形成了这一活动的一个高潮。也体现了教师教育目标的整合性。包括语言在交往中的使用,幼儿对各种内容的取舍、有目的选择、对钱币的使用等。它成为幼儿表现的一个大舞台、也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依据。)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孩子有了足够的自由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购买,积极性特别高,同伴间也有了足够的交流,孩子将这次活动的经验同以往相比,归纳总结出如何又好又快的购物,对以后的的良好购物习惯铺好路。

大班购物教案12

活动目标:

了解大型超市。

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一、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二、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三、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四、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五、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延伸活动: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大班购物教案13

设计意图:

小朋友们都喜欢逛超市,好吃好玩的尽管往篮子里拿,从不需要考虑今天要买什么,买多少。这堂课我让小朋友们做一次“今天我当家”,通过故事小熊果果搬新家需要购买物品说起,从分析清单、归类、整理清单到购买物品、校对清单、统计数据,步步深入。让孩子们学习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并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从小养成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计数。

2、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

3、培养孩子养成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活动准备:

1、小图片若干,大图片若干,并在反面粘上磁铁,,签字笔一支。

2、空白的三份表格,“洗漱用品”,“文具”,“水果蔬菜”中文字牌。

3、零乱的购物清单一份,《三只熊》的音乐,二维图的作业单。

4、教室布置成超市样子,三块黑板用于分类摆放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购物清单,启发幼儿将清单整理归类

师:小熊果果搬新家了。星期天,果果和爸爸妈 妈到超市大采购。要买的东西可多啦。因为怕忘记,妈 妈特意列了一张购物清单,我们一起来看看。

物品名称

牙膏 数量

苹果 3

铅笔 8

牙刷 10

西瓜 3

茶杯 6

茄子 5

笔袋 5

毛巾 2

剪刀 4

胡萝卜 4

作业本 3

直尺 9

师:要买的东西可真不少,果果得跑多少地方啊。买完牙膏,买苹果,买完苹果,买铅笔,买完铅笔,买牙刷······累死了!小朋友们帮果果想想办法,怎样让果果买得又快又好呢?

二、回忆超市购物经验,并将物品归类

1、提问:超市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呢?小朋友到超市是怎样购物的呢?(引导并启发幼儿超市物品是按照物品的功能分类摆放的,例如:水果和蔬菜会放了靠在

一起,饼干薯片这些零食会放在一起······我们购物时会有一个计划,在同一个地方买好

想要的东西 ,再到另一个地方买别的'东西,要不然跑来跑去费时又费力。)

2、帮妈 妈归类物品并整理清单

师:现在我们帮果果整理一下清单吧。哪些东西可以在同一个地方买呢?

幼:牙膏、牙刷、在同一个地方买。买完后去买毛巾和茶杯。

铅笔、剪刀、作业本、直尺、笔袋在同一个地方买。

苹果、香蕉、花菜、胡萝卜在同一个地方买。

师:牙膏、牙刷、毛巾、茶杯是洗漱用品,(教师出示表格一,并将物品放在表格内)。苹果、西瓜、茄子、胡萝卜是水果蔬菜,(教师出示表格二,并将物品放在表格内)。铅笔、剪刀、作业本、直尺、笔袋是文具(教师出示表格三,并将物品放在表格内)。老师将这份购物清单按照小朋友的想法重新排列了一下,我们一起看看。(表格一)

洗漱用品 数量

牙膏 3

牙刷 3

毛巾 4

茶杯 5

(表格二)

水果蔬菜 数量

胡萝卜 3

茄子 5

西瓜 6

苹果 8

(表格三)

文具 数量

直尺 2

笔袋 2

剪刀 7

作业本 9

铅笔 10

三、师:小熊的一家去超市购买物品,老师也想考考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按照购物清单去买这些东西呢?(将幼儿分组,商量各自买什么,买多少,按照购物单购买,看哪一组最先完成)。买完后,将你购买的东西贴在购物单下面。

四、校对购物单和实物,并请每组的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统计结果。

五、师:我们顺利地帮小熊一家完成了购物的任务,为了感谢我们,果果和妈 妈决定好好招待我们,用我们今天买的水果蔬菜为我们做一顿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出示统计图,引导小朋友横过来看),这是我们今天买的蔬菜水果,这是茄子,几个?(记录数量)什么颜色?(引导小朋友竖过来看,做上标记),可以做一个鱼香茄子。这是胡萝卜,几个?(记录数量)什么颜色?(做上标记),熬一锅胡萝卜白米粥。这是西瓜,几个?(记录数量),什么颜色?(做上标记)来一个冰镇西瓜。这是苹果,几个?(记录数量)什么颜色?(做上标记)来一个拔丝苹果。

六、师:小朋友吃饱了吗?让我们一起做个轻松的运动吧。(舞蹈三只熊)

附统计图:

茄子 胡萝卜 苹果 西瓜

橙色

紫色

绿色

红色

教学反思: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根据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今天我当家“这一活动内容,在游戏中溶入了数学教育,更好的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让我始料未及。当我出示购物清单时,小朋友们立即被琳琅满目的物品吸引,热烈地讨论起来。我提问:“购物单上要买哪些东西呢?”小朋友们都抢着回答,“四个毛巾”,“三个牙刷”“三个牙膏”,“十个铅笔”……“个”成了许多物品的量词,我只好一一纠正,重复练习。看样子,量词的使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多练习。

分析清单时,我让小朋友们想一个又快又好的购物办法。有的说开汽车,有的说推购物车,完全没答到点子上。于是我换了一种方法引导:“超市里饼干和薯条是放在一起的,牛奶和饮料放在一起卖,购物单上的哪些东西是放一起卖的呢?”小朋友们一下明白过来,纷纷说出了我想要的答案。

进行物品归类并整理清单这个环节时,我只想着抓紧时间,能让课顺利进行,没有提供让小朋友主动学习,动手操作的机会,而是一手包揽,全权代办,剥夺了小朋友们探索的好奇心。

购买物品的任务布置下去,小朋友们一下兴奋起来,对我提出的要求置若罔闻,“轰”的全都跑到货架前,拿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只好让他们回到座位上,重新讲了要求,但还有小朋友出错。我想:如果我在提要求时将要求细化,并请个别小朋友复述要求,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同时小朋友的分工协作能力欠缺,只想着个人,没有融入到小组的活动中,这方面的教育亟待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

用语言表达统计结果的环节中,我提出要求:“我们这组买的是xx,我买了1个(1只、1条、1把……)xx。”小朋友都能用完整地语言表述。

最后一个环节——做统计图,二维图训练了孩子们的观察、思维和推理能力,统计数量,小朋友个个拿手。在为物品的颜色做标记时,既要观察物品所在的那一列,又要兼顾颜色那一行,经过我的讲解引导,小朋友的操作质量很高。怎样让做统计图和结束部分衔接自然,我考虑了很久,最后想到了小熊一家请我们吃美味大餐,这样既解决了统计图,又能让买的水果蔬菜有所作用,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小朋友也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备好一节课不等于上好一堂课,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各有不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因势利导,注意细节方面的教学,学会放手,让每个孩子在快乐、健康中成长!

大班购物教案14

【设计思路】

数概念,其实对幼儿来说是十分抽象的,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但数又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纲要》也提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在今天的活动中,我调动幼儿已有的数的组成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景,在购物、猜想等游戏中体验、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在购物游戏中了解数的关系,熟练加减运算;

2、尝试运用推理、排除的方法猜测商品与价格,体验成功乐趣。

【材料创设】

幼儿绘制的超市物品若干(标有价格);模拟小超市;猜测用价目表(大、小)若干;记录笔数支;

【观察与指导】

一、数学接龙游戏

1、老师说一数字,幼儿接龙说出答案为该数的试题。

2、小结:大家的一个答案可以用这么多试题算出,你们的本领真大啊!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

二、快乐购物

1、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好吗?

2、看看,有哪些商品,可以分成哪几类?(生活用品、服装、玩具、食物等)

3、根据要求进行购物

(1)每人买2件你喜欢的'东西,总价不能超过10元。

(2)2人合作购物,随意买几件物品,和起来的总价为10元。

(3)小结:原来不仅两数相加可以得出10,三数或四个数也能得出10。

三、想一想猜一猜

1、我也喜欢买东西,看看我的网上购物价目表上有哪几类物品?

2、这些物品中最便宜的是几元?最贵的是几元?

3、游戏:猜一猜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通过提问式的猜测来推理出是什么东西,老师只回答“是”或“否”。

如:幼儿:是学习用品吗?老师:是;

幼儿:有一个是5元吗?老师:不是;

……依次类推,最终得出具体购买商品的名称。

(2)我买了2件东西,总价为8元,猜猜是什么?

(3)再来猜一猜:买了3件物品,总价为10元,猜猜是什么?

4、幼儿两两合作游戏(每人一张价目表,把想买的东西记在心里,并把物品的数量及总价告诉同伴后,让同伴来猜。

5、检验个别幼儿的游戏正确性。

大班购物教案15

活动目标:

1、了解购物时的购物规则,初步树立购物的行为规范。如:超市里的东西谢绝品尝,物品要放回原位、进出超市要排队、不偷窃、付款后才能吃或使用等。

2、培养幼儿观察社会事物的能力、尊重商业工作者的情感,感谢他们提供的服务。

3、培养幼儿的良好购物礼仪习惯和公德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一元购物币;超市商品(生活区、玩具区、蔬菜区、水果区、学习用品区、服装区);音乐(进出场、逛超市);超市工作人员牌子;桌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导入活动:

教师:“宝贝们,你们有没有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呢?”

幼儿:“有。”(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对了,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对吗?”

二、基本部分:

教师:“倒霉熊呢,它今天也去超市购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超市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看看她那样做对不对?我们要不要向她学习?”(播放倒霉熊超市购物视频。)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倒霉熊它在购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它做的那些事对不对?”(幼儿自由回答。主要引导幼儿说出:乱动超市的东西、推别人的'车子、在超市吵架、损害超市东西)

教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看过哪些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幼儿自由回答。主要引导小朋友说出:乱动东西、拆包装、插队、物品没有放回原位、偷窃、乱扔垃圾等。)

教师:“罗老师这里呢有一些超市购物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逐一播放:文明与不文明购物照片。)

教师小结:“超市里面糖果香,物品多彩又多样,排队付款才能吃或品尝,不要的物品放回原位、不偷窃。”

教师:“宝贝们,罗老师呀也开了一家一元超市,名字叫《小燕子超市》。我想请2位小朋友站在超市门口迎宾。”

教师:“宝贝们,当有客人来了,要说什么呢?”

幼儿:“欢迎光临!”

教师:“呀,xx宝贝真有礼貌,我请你来。”

教师:“如果客人要离开超市了,我们要怎样说呢?”

幼儿:“再见。”

教师:“对了,要说‘再见,欢迎下次光临!’”

教师:“xx宝贝表现真好,来,罗老师请你来迎宾。”

教师:“我还要请6位小朋友来当导购员,导购员的任务就是帮我管理商品以及促销我的商品。因为今天罗老师的超市刚开业,所以有我还设有一个特价区,在特价区里面,你可以用一元购物币购买两件商品。”

教师:“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帮负责特价区商品,我请谁?”

幼儿:……

教师:“我还要请5位导购员,看看请谁来呢?”

幼儿:……

教师:“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防损员,责任是看看有没人损害超市里面的东西。”

教师:“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来当收银员,来帮我收钱,没给钱是不能让他把东西带走的哦。”

教师:“我还要请两位保安,保安的任务就是帮我维持超市秩序,看看有没有人打架等等。”

教师:“今天罗老师还请了一位记者,专门为我们拍照呢。”(记者出场)

教师:“其他没有选到的小朋友,不要灰心,罗老师等下邀请你来当逛超市,好吗?”

教师:“现在罗老师超市快要开业了,先请我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我先请我的迎宾人员到超市入口来站好。”

教师:“请我的导购员也站到自己的位置上。我请我的收银员站到收银处。请我的保安站到超市出口,帮我维持超市秩序。”

教师:“宝贝们,罗老师超市等下就邀请你们去逛超市了,但罗老师有两条规则:1、每人限购一件商品,特价区的除外,特价区可以买两件。”

教师:“每人只能买几样东西?”

幼儿:“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

教师:“特价区可以买两样。”

教师:“规则2:等下逛超市的时候我会放音乐,我的音乐结束了,请你回到座位上坐好,并把买好的东西放在自己的凳子下面。”

教师:“宝贝们,当我的音乐停了,你们要干嘛?”

幼儿:“当音乐结束了,就要回到位置上做好,并把买好的东西放在凳子下面。”

教师:“对了,宝贝们真棒!”

教师:“现在罗老师一元超市开业啦!”(把柜子布拿掉)

教师:“请宝贝们来购物吧!”(购物音乐响起教师作为老板进行监督。记者拍照。)

(音乐结束,请宝贝们回到坐位上,并把买的东西放在凳子下面。)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是不是文明购物的?”

(逐一讲解图片)

教师:“刚才呀,有的宝贝表现非常棒,有的小朋友可能没有把我们购物时要注意的事项记清楚。所以呀,罗老师把我们购物时要注意的事项遍写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学学吧!《购物歌》:超市里面糖果香,排队付款后品尝。物品多彩又多样,选购轻拿又轻放,公共场所讲秩序,你先我后不推挤。文明购物靠大家,个个都是顶呱呱,顶呱呱!”

教师:“呀,xx小朋友表现得的真好,我请他到上面来跟罗老师一起来表演。”

教师:“呀,宝贝们,她表现棒不棒?”

幼儿:“棒。”

教师:“宝贝们,你们会这了吗?”

幼儿:“会了。”

教师:“那你们自己来一遍好不好?”

幼儿:“好。”

教师:“《购物歌》一备齐。”

教师:“大三宝贝们真是太棒了,你们会文明购物了吗?”

幼儿:“会了。”

教师:“那现在罗老师邀请你们一起去春游,想不想去?”

幼儿:“想。”

教师:“那请你们拿起你们刚才买好的东西,跟罗老师一起出发吧。(音乐想起,有序退场)

三、结束部分:出场音乐响起,大家排好队有序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幼儿作出选择尝试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常识、自己的努力积极参与超市的购物、快乐分享时,相信他们会从中获得思考、交流、合作、认知等很多很多,更会体会到购物带来的成功喜悦。

下载生活与购物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活与购物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购物教案

    大班购物教案 大班购物教案1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幼儿初步懂得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喜好需要选购不同的礼物,激发幼儿真挚的情感并用行动来表达他们对熟悉和喜爱的人的一份心意......

    三年级 购物 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购物》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老师:武方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8日课题: 《购物》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P28~29购物(两、三位数乘一......

    小熊购物教案

    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小熊购物教案

    第二小学数学教学用案 学情分析:首次把加减和乘除混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遇到或经历过这些混合运算的原型,只是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数学......

    购物作文教案

    《购物》 成都市王贾桥小学 牟琳娜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鼓励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购物策略教案

    第 1 页 共 5 页 《购物策略》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114页《购物策略》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 2、体会解......

    品德与生活教案

    品德与生活教案 品德与生活教案1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玩具的采访调查活动,了解玩具的发现变化、玩具的种类与特点、保护和收藏玩具的方法。2、通过搜集玩具,发展、......

    《音乐与生活》教案

    《音乐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的: 1、 通过欣赏音乐,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音乐经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我终生”的道理; 2、 学习有关实用音乐,背景音乐的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