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品生品社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随笔
在小学品生品社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随笔
在品生品社课堂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当前市场经济下个别社会现象带来的负面效应,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其实我们每个教师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包括兴趣爱好,知识阅历等。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身丰富的资源作为动力,去感染和激发学生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我对于中国风的歌曲情有独钟,课堂上会积极利用,来配合教学,在讲《千年瓷都》一课时,先播放了歌曲《青花瓷》,接下来我跟他们一起揣摩这首歌:歌曲用“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汇让我们感觉青花瓷就像一位细腻典雅的古代美女,用她的长袖舒展出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向我们款款走来。今天我们就要隔着千山万水,隔着重重历史一同走进被誉为千年瓷都的景德镇,静静观赏那里传世瓷器不变的魅丽。
导入后的课堂,行云流水,诗情画意起来。另外,一些老师书法功底深厚,不妨变化板书字体,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潜移默化汉字的魅力。学生也乐于模仿,这都是信手拈来的传统文化养成教育资源。
第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们品生品社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现于教材各个具体的章节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知识,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做教学的有心人。这样才能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的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渗透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品生课中有《我们的节日》,《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等课程,都可以及时进行节日习俗,和民族平等团结,风俗习惯等的教育;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利用一些 成语故事、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等,这些故事内涵丰富、语言精炼,积淀了祖先的聪明才智。运用这些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又能深深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如:六年品德与社会《勇于担当》一课,在提出“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之后,面对社会出现的抗震救灾,抢救儿童等各类舍己救人的现象,有同学说:这么高尚的人救了别人的同时,却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究竟谁的生命更重要?这时,我讲了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天一位禅师在森林里打坐。,遇见一只老鹰在追一只鸽子,禅师让老鹰放过鸽子。但老鹰说,如果我放了它,我就会饿死的,谁能救我呢?禅师于是对老鹰说愿用自己的肉来代替这只鸽子。于是,老鹰拿来一个天平,禅师将鸽子放在平的一边,便用刀去割自己身上的肉去放在平的另一边,直到他把整个自己都放在上面,天平才终于平衡了。之后,引导学生探究故事的内涵,学生自然会领悟到生命是不能取代的,不管它以什么样的面目呈现出来,生命的天平上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会感到思维的挑战,思考的深度和探究的收获,同时更能萃取到传统民间故事中蕴藏的一些博大精深的哲学精神。
第三,有效利用生活经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品生、品社这种内涵广泛,信息量大的综合学科,要求学科教师对社会生活有着敏锐的嗅觉和极强的观察力。如果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和现象带到课堂上来,就会使传统文化的触角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讲品社《宋代五大名窑》时,可以把现代生活中的手工瓷碗拿到课堂上来,通过观察,学生自然会发现每种瓷器生就的时代气息。相比之下会感悟到:那些沧海桑田之后才出土的宋代瓷器,连每一块开裂的纹片都细致得耐人寻味„„这样,通过传统文化在具体的历史时代的表现和在今天的表现,用对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并端正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在品生品社课堂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但是我们应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只偏重知识,不注重精神内涵的把握,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让孩子掌握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却不注意让孩子把握这些传统文化的特色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当学习到京剧,茶艺等一些民间艺术时,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囿于生活环境的限制,想从中体会祖先的智慧,感悟民族精神并不容易,所以,传统文化的渗透并非朝夕之间可一蹴而就的,它还需要结合学校、社区等部门组织的丰富的民间文化活动,结合祖国的传统节日等, 指导学生作材料搜集、归类、分析、提炼工作。通过辩论会、演讲赛、讨论会等形式,激发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感想,从而把传统文化的养分默化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水准。
总之,教师只有热爱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积极从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中寻找切入点,才能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构筑出富有传统民族风的特色课堂,从而培养出具有民族气节和道德修养的中国式新少年。
第二篇:品社教学随笔
小学品社教学随笔
这学期本人承担了五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中,我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缺少主体参与。本学期五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
4、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我们的作业设计要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5、与少先队活动紧密结合。学生的天性是乐于自己探索,好游戏、活动,课堂上的说教再生动也缺乏形象性、参与性,而少先队活动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参与性于一炉,要求学生诚实友爱,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品德与生活教学,我制定了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篇:品社随笔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随笔
白云新村小学
王含芳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一年多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成了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
体验:与老师做游戏,味道好极了。
上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对我来说,似乎是小菜一碟,因为我已经有将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啦!似乎是胸有成竹,但第一堂课就有几个同学给我一个“下马威”。他们根本不吃我这一套,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老是动个不停,似乎安顿不下来。一节课在我的“要守纪律”声中终于结束了,我感到特别的郁闷。
反复琢磨,我想到了一点:把玩的权利还给孩子。因为爱玩不仅是童心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天性。当儿童玩的时候,思维情绪和兴致都会处于自觉的、积极的状态之中,此时可以说是“黄金时机”。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只有在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时,其角色迁移才能迅速增进师生的感情,学生会把教师当作“跟我们一样的人”。我乐意做和学生一样的人。
于是我从班主任那拿来一张名单,反复看名字,17人的名字全记在脑中。第二次去上课,我早早来到他们的教室门口,和他们做起游戏来。“炒黄豆”、“老鹰捉小鸡”、“石头剪子布”,传统的游戏把我和学生融合在一起,听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我心中暗喜——有门!有了课前的情感交融,上课时,师生距离近了,整堂课感觉好极了。以后的每一节课,我总是早早去教室,我特别在意和他们互动的每一刻。
第四篇: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我校共有6个年级11个教学班,承担品生(品社)教学改革的专职教师1人,兼职教师3人。我校全面开设科学、品德、地方、校本课程,成立了常识教研组,通过教研活动,全面提高常识课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成绩显著。
我校立足于课改精神,立足于教学研究,在实践中求得进步,在教改中创新理念,稳步推进课堂改革。课程改革除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外,还自编了适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本教材。
现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总结如下:
一、优化课堂教学操作规范。
依据品生(品社)学科的特点,我校积极探索“观察与探究相结合课型”:导入新课——自主观察——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表达交流——应用拓展。
1、导入新课,明确观察任务。
2、自主观察,确定观察计划和方案;分组实验,合作观察,教师及时组织和引导,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观察教学对象和重点上。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筛选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4、合作探究大致分三步:开展探究、数据搜集和整理、得出结论。
5、表达交流分两步:第一步组内交流,第二步班内交流,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
6、应用拓展。
创新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生活实践要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学习天地。
依据品社、地方特点,我校采用的基本流程是:
1、激趣导入:猜谜、故事、游戏、实例导入等,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交流:这一阶段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小组交流三个步骤进行。
3、展示汇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在总结的基础上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方式多样,如语言陈述、操作演示、板书演示等。
4、归纳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提升,形成系统规范的道德意识,激励学生思考,探究,想象,联想。
5、测试达标:教师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检测。
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的主要成绩
我校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有多名教师参加了教学大比武活动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编写了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校本研发再上新台阶,学校的电脑绘画、舞蹈、足球等取得了理想的成绩,形成了浓厚的人文环境氛围。
三、新课改下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下,开放的课堂使学生敢说、敢问,课堂教学硕果累累,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学形式化,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说一说,看一看,做一做,但目标不够明确,内容掌握不够充分,把握不准知识点。
2、教学绝对性,许多好模式被引进,但没有把自己真正的实际情况分析透彻,没有客观的、实实在在地进行改革。
3、学生科学实践能力低,品社、地方不能很好的联系实际。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加强教研组教研:探索如何把内容与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
2、加强教法、学法研究,真正把着力点放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上。
3、制定我校品生(品社)学科课堂教学方案,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督促实施。
4、本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原则,安排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筛选,优化教学内容。一个学期以来,我校品生(品社)学科课堂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提高,创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但仍有许多的不足,但是我们相信只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品生(品社)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我们会加倍努力,力争使我校的品生(品社)教学成为课改排头兵!
第五篇:品生品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日益富强的祖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益富强的祖国》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的第二课。本课通过“餐 桌 上 的 变 化”“从 无 到 有”“中 国 的 第 一”这三方面了解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生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的情感。教学目标:
1、从“餐桌上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将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整理、归纳,并制成表格。
3、了解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
1、播放视频,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和进步。
2、刚才我们观看的就是2009年国庆60周年的阅兵仪式。相信许多人对当时壮观而恢弘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谁来说说你的观后感。
活动二:从“吃”谈起
一)看视频,初步感知“吃”的变化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围绕《日益富强的祖国》这个话题来交流。
2、(板书“吃”)同学们,谈到“吃”这个字,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不管什么年代,吃,永远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我们现在每天不仅能吃饱饭,而且能吃好饭,吃出各种花样来,这在过去想也想不到。下面我们来听听吕奶奶是怎样谈“吃”这个话题的。
2、播放新闻采访视频《餐桌上的变化——从吃啥没啥到吃啥有啥》
3、对照自己的生活,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生活越来越好了;吃的越来越丰富和营养了;过去吃啥没啥,我们要珍惜现在等)
师小结:正如吕奶奶说的——我们在饮食上历经了从吃啥没啥到有啥吃啥,直到现在的吃啥有啥。(板书)
二)通过听老故事、看老照片,今昔对比,感受“吃啥没啥”
1、正如奶奶所说,过去真是吃啥没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饿”。那是一个严重缺乏物质的年代。什么东西都需要“票”,布票、粮票、油票„„有一段时间闹饥荒,没东西可以吃,树皮树根也吃过,有些人没熬过去便活活饿死了。(师讲故事)
2、通过各种“票”,感受“吃”的变化。1)知道这些票是干什么用的吗?
2)结合拥挤购物人群的老照片谈感受。(物资缺乏,没票就买不到东西,有票的也不一定能买到。)
3、结合课本64页,你们知道250克的肉有多少吗?你们看,这是250克的猪肉,也就是半斤。根据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谁来说说大概几顿吃完,怎么吃?(炒菜可以用两盘,红烧一顿就没了)
吃完这一顿之后,你打算怎么过?让你回到过去,你怎么安排?
小结:要知道,这在我们父辈或祖辈的那个年代,这可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一个月凭粮票所得的供应啊!平时舍不得吃,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人,才做一点带肉的菜。而生活在农村的人们,连想也也不敢想啊!真是——吃啥没啥。
4、再看这张肉票,(0.02市斤)是多少?(10克,也就是2钱)我们现在常吃的这么大一个肉丸子大概要用掉1两肉,在过去,要用5张这样的肉票才可以做成一个肉丸子啊!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看着这张票你还会说:太少了,不要吗?相信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谈感受)
三)学习并了解有关“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资料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并没有出现粮食匮乏的问题。现在我们用占全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占全世界约21%人口的吃饭问题。你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师引导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
说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农业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袁隆平。请大家打开书67页,自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一信息材料。
小结:有了袁隆平,有了杂交水稻种子,粮食总产量也在不断提升。袁隆平也因此被世界誉为“水稻之父”。
过渡:日子越过越好了,人们终于告别了“吃啥没啥”的日子,越来越丰富的物资,越来越先进的植物种植基地、动物生产和养殖基地,越来越快捷的物流输送,也让我们生活逐渐走向“有啥吃啥”,直到现在的“吃啥有啥”,你们看。
四)参观农贸市场、超市和粮店,感受“吃啥有啥”
1、播放图片,配以文字。帮助学生感知现在的物资丰富与其背后反映出的农业科技、各类科学养殖基地、物流配送等发展。
2、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3、以上资料表明,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就有农民伯伯开玩笑说:“我们能吃饱,主要靠两平”,一个是袁隆平,那另一个是(邓小平),1978年,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为我们描绘了美好未来的宏伟蓝图。(出示图片)
活动三:从“穿、住、行”方面深入生活,学习资料,整理信息,完成表格。
1、出示温馨提示(先自读各自材料,然后组内讨论,再由记录员负责记录并完成感悟。)
2、分发资料及调查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3、分组从各方面汇报,师生相互补充。
4、师及时小结,并展示相关图片。(板书:穿、住、行)
活动四:拓展。你还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正在日益富强?(展示我国在航天科技、计算机领域、武器制造、承办国际大型活动等方面图片)
结课:同学们,当你看到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用不上,到现在的吃得好、用的好时,你最想说些什么?(生答)是呀,我们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正以稳健的步伐,飞速前进着,相信以后,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为了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踏着坚实的脚步,树立百倍的信心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迈进更美好的明天„„
播放音乐,结束全课。
附:板书设计
日益富强的祖国
吃啥没啥 有啥吃啥 吃啥有啥
穿 住 行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第二课: 日益富强的祖国
西青区东兰坨中心小学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