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生品社教学设计体例

时间:2019-05-12 23:2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生品社教学设计体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生品社教学设计体例》。

第一篇:品生品社教学设计体例

品生、品社学科教学设计

基本体例

【教学内容】所执教教材、版本、年级、册、单元主题、课题等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1.动宾结构表述,如知道„„;了解„„;初步学会„„等等。2.三类目标综合表述,不给目标贴三类标签。

3.表述中不须出现“使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等字词。【教学重、难点】 目标中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含师、生两方面的准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尽量详细,避免过于简单的提纲式设计。2.各环节的导入、衔接、小结应该齐全。3.学生活动内容、形式与规则应有所体现。

4.“活动意图”或“设计意图”应在目标、方式、氛围、趣味、情境创设等方面切入。

5.各环节(或活动名称)设计的表述,尽量以孩子为第一人称,如“小眼睛,大发现”; “我们来交流”;“给大洲大洋来找家”等等

„„

一、【活动意图】或【设计意图】

二、【活动意图】或【设计意图】

三、【活动意图】或【设计意图】 ……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反思,2.教学中的亮点 3.教学中的不足

4.再教之改进措施或设想

第二篇:品生品社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日益富强的祖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益富强的祖国》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的第二课。本课通过“餐 桌 上 的 变 化”“从 无 到 有”“中 国 的 第 一”这三方面了解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生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的情感。教学目标:

1、从“餐桌上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将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整理、归纳,并制成表格。

3、了解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前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

1、播放视频,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和进步。

2、刚才我们观看的就是2009年国庆60周年的阅兵仪式。相信许多人对当时壮观而恢弘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谁来说说你的观后感。

活动二:从“吃”谈起

一)看视频,初步感知“吃”的变化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围绕《日益富强的祖国》这个话题来交流。

2、(板书“吃”)同学们,谈到“吃”这个字,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不管什么年代,吃,永远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我们现在每天不仅能吃饱饭,而且能吃好饭,吃出各种花样来,这在过去想也想不到。下面我们来听听吕奶奶是怎样谈“吃”这个话题的。

2、播放新闻采访视频《餐桌上的变化——从吃啥没啥到吃啥有啥》

3、对照自己的生活,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生活越来越好了;吃的越来越丰富和营养了;过去吃啥没啥,我们要珍惜现在等)

师小结:正如吕奶奶说的——我们在饮食上历经了从吃啥没啥到有啥吃啥,直到现在的吃啥有啥。(板书)

二)通过听老故事、看老照片,今昔对比,感受“吃啥没啥”

1、正如奶奶所说,过去真是吃啥没啥。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饿”。那是一个严重缺乏物质的年代。什么东西都需要“票”,布票、粮票、油票„„有一段时间闹饥荒,没东西可以吃,树皮树根也吃过,有些人没熬过去便活活饿死了。(师讲故事)

2、通过各种“票”,感受“吃”的变化。1)知道这些票是干什么用的吗?

2)结合拥挤购物人群的老照片谈感受。(物资缺乏,没票就买不到东西,有票的也不一定能买到。)

3、结合课本64页,你们知道250克的肉有多少吗?你们看,这是250克的猪肉,也就是半斤。根据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谁来说说大概几顿吃完,怎么吃?(炒菜可以用两盘,红烧一顿就没了)

吃完这一顿之后,你打算怎么过?让你回到过去,你怎么安排?

小结:要知道,这在我们父辈或祖辈的那个年代,这可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一个月凭粮票所得的供应啊!平时舍不得吃,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人,才做一点带肉的菜。而生活在农村的人们,连想也也不敢想啊!真是——吃啥没啥。

4、再看这张肉票,(0.02市斤)是多少?(10克,也就是2钱)我们现在常吃的这么大一个肉丸子大概要用掉1两肉,在过去,要用5张这样的肉票才可以做成一个肉丸子啊!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看着这张票你还会说:太少了,不要吗?相信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谈感受)

三)学习并了解有关“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资料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并没有出现粮食匮乏的问题。现在我们用占全世界不到10%的耕地解决了占全世界约21%人口的吃饭问题。你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师引导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

说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农业科学家,他的名字叫袁隆平。请大家打开书67页,自读《袁隆平与杂交水稻》这一信息材料。

小结:有了袁隆平,有了杂交水稻种子,粮食总产量也在不断提升。袁隆平也因此被世界誉为“水稻之父”。

过渡:日子越过越好了,人们终于告别了“吃啥没啥”的日子,越来越丰富的物资,越来越先进的植物种植基地、动物生产和养殖基地,越来越快捷的物流输送,也让我们生活逐渐走向“有啥吃啥”,直到现在的“吃啥有啥”,你们看。

四)参观农贸市场、超市和粮店,感受“吃啥有啥”

1、播放图片,配以文字。帮助学生感知现在的物资丰富与其背后反映出的农业科技、各类科学养殖基地、物流配送等发展。

2、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3、以上资料表明,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就有农民伯伯开玩笑说:“我们能吃饱,主要靠两平”,一个是袁隆平,那另一个是(邓小平),1978年,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为我们描绘了美好未来的宏伟蓝图。(出示图片)

活动三:从“穿、住、行”方面深入生活,学习资料,整理信息,完成表格。

1、出示温馨提示(先自读各自材料,然后组内讨论,再由记录员负责记录并完成感悟。)

2、分发资料及调查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3、分组从各方面汇报,师生相互补充。

4、师及时小结,并展示相关图片。(板书:穿、住、行)

活动四:拓展。你还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我们的国家正在日益富强?(展示我国在航天科技、计算机领域、武器制造、承办国际大型活动等方面图片)

结课:同学们,当你看到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用不上,到现在的吃得好、用的好时,你最想说些什么?(生答)是呀,我们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正以稳健的步伐,飞速前进着,相信以后,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为了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踏着坚实的脚步,树立百倍的信心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迈进更美好的明天„„

播放音乐,结束全课。

附:板书设计

日益富强的祖国

吃啥没啥 有啥吃啥 吃啥有啥

穿 住 行 „„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第二课: 日益富强的祖国

西青区东兰坨中心小学

李蕊

第三篇:快乐教学品生品社

快乐教学品生品社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其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的道理,培养一些做人的基本行为习惯。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这一主线,串连如孝亲敬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等这些做人最起码的基础道德行为规范的“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确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乐学其中,做到知行统一,这需要教师深思熟率,如何让学生做到乐、知、行。乐学其中,知行统一呢?

一、兴趣是快乐学习的前提。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兴趣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到去进行学习,从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的知识。可见,激发学生的品生品社学习兴趣,有助于激活品生品社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因素,使品生品社课堂成为学生的快乐学习乐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和巩固道德认识。如教学《我和我的小伙伴》(一下),在导入新课时,开展“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在与伙伴的玩耍中体验伙伴间的友情和快乐,在游戏中揭示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理,这样的游戏导入,既调动起了学生的愉快情绪,又在快乐中增强了合群意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可见,教师应充分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共同开展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关注生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导行准确、实用、巧妙,必能有效地落实教学目。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是快乐学习的关键。

小学品生品社课包括了日常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如此丰富的知识,必须突破课堂局限,采取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1、直观教学法。利用图表进行课堂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寓于直观的图表之中。我在教《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调查记录表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调查、填写表格,知道了价格变化的原因,知道了包装袋上的有什么学问。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画,也是直观教学的好形式。在教《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时,利用课本上的图画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并利用图画编故事、讲故事,从而很清晰的明白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受益的是大家的道理。

2、趣味教学法。通过短剧、哑剧、小品、快板、表演唱等文艺形式,多给学生自我表现机会,突出和深化主题。如学生发言可变举手点名式为不举手的自由式,有些行为规范要由语言表述改为表演等,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如在教《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一文时,就让学生头戴图标扮演交通标志,进行小品表演。学生们通过观看直观、有趣的表演认识了交通标志及作用。我在教《当危险发生的时候》一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了解110、120、119各是主管什么工作的,上课时,同学们分别扮演服务号码,向大家介绍各自主管的是什么工作,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扮演角色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社会实践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则需要通过课外的调查来进行补充和考证,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我在教《我的邻里乡亲》一文时,学生通过学习,要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并能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何使学生能真正作到呢?这就需要通过接触社会、参与实践这一途径,因此我组织学生对自己邻居进行访问调查,让他们简单了解熟悉的邻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邻里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比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强上百倍。有些知识也要亲身体验才能明白,如《走进残疾人》一课中,只有自己扮演残疾人去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才能感受到残疾人的不便。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快乐学习的途径。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针对传统教学思想的弊端,注重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别注意在学习空间、学习方法、学习地位上适应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在课堂的学习空间中,让学生有更多互动交流

如《行动起来敬孝心》一文的教学中,开始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借助一首诗感染学生,问:你想说什么?你的奶奶还为呢做了什么?我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用自由组合小组进行交流。这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互动,并能从中体会到老人为我们付出很多很多,明白老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要让他们高兴,最后制定“孝心计划”。这些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作到知行统一。

为了便于师生互动交流,在课堂座位的分布上可将传统的“秧田式”的课堂组合方式调整为小组式、“U”形式等。如《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文中,同学们自由组合小组,在学习中共同讨论:本小组将共同完成什么事情,应如何去做,小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的机会,而且可以在活动化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和道德的认知水平。

2、从课堂的学习地位上,让学生有自由驾驭教材的权利

教师要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的“配角”与“主角”的关系。课堂上,师生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不应该是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权威,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为学生学习教材铺路搭桥,解疑排难。如我看过的《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的案例,开课揭题让学生质疑:同学们,你们想通过本课的学习弄清与课题相关的哪些问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整起来。有的说“我想弄明白为什么要尊重学校工作人员?”有的说:“我想知道怎样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学生以教材主人的身份,带着问题和学习目标很快进入到学习中。课中教师借助教材的典型人物与事例,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引导学生育情明理。课尾导行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难或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讨论解决的呢?”一名学生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要尊重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劳动成果,可我的妈妈总是说陈老师在经济社会给学生补课却不收钱可真傻,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让妈妈也尊重老师。”这是一个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二难问题,教师没有正面作答,而是启发学生们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解决这个疑难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角色。再如我教学《我想要与我能要》一课,起初由“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所有想要的都能要?”着一问题出发。由学生想开去,想出更多的问题,(例如:应考虑价格,应考虑家庭情况,应考虑是否急需等。)并能自由组合、讨论、生成答案。使他们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消费。

总之,教师要敢于把学生从传统的“做听话守规矩的好孩子”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创设宽松学习环境,让学生愿学、乐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受约束,有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既可活跃学生身心,表现学生内心世界,保持学生积极乐学的情绪,又可活跃思维,深化道德认识。

在这种快乐的学习中,孩子们始终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参加学习活动,愿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让他们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品生品社课,转化成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那就是: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真正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第四篇:品社教学设计

工作单位:旧

姓 名:

联系电话: 铺 小 学

吴 梅 萍 ***

北师大版 四年级 下册《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

[教材分析] 《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中第一个主题《生活中的交通与安全》中的一个小课题。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调查、采访、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对于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增强生命安全的自护意识,树立珍爱生命与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

[学情分析] 交通安全是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四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活动增多,与交通的联系日益紧密。尽管一、二、三年级也进行过交通安全的教育,学生也已初步懂得要多加了解和掌握一些生活安全知识。但是从学生实际看,不少学生对交通安全的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交通规则普遍生疏。交通事故的频频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幸,但由于农村的孩子缺乏对现代交通安全意识以及对珍爱生命的感悟。因此,要对学生反复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其自身的保护能力,防止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设计思路] 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思想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为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教学活动的内容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有效地利用课外教学资源,扩大课堂教学活动的空间,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现象集中到一起讨论,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潜能。在活动中采用实践调查、小组互助、交流汇报、情境体验和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思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改变单一的师生信息交流方式,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向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既有真切的情感体验,又能促进其内化所学知识,从而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与珍爱生命的密切联系,树立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目标]

1、收集身边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情况,进一步了解掌握与自己有关的基本交通常识和法规。

2、深刻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初步形成珍爱生命的态度,做一名遵守交通法规的小公民。[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自觉遵守交通法则,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充分感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与真爱生命的内在联系,从而树立维护自己与他人生命安全的意识。[活动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知交通安全与生命健康的密切联系 1.播放图片,感受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温暖和煦的阳光、幸福美满的家庭,亲人的关爱,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生命赋予的一切。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遭遇一场意外或一起车祸,珍贵的生命就会被无情地扼杀,给家庭和社会制造一幕幕生活悲剧。因此,珍爱生命,要从关注生命安全开始!珍爱生命,要从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开始!课前,你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违反交通法规与交通事故的案例。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遵守交通法规与珍爱生命的关系吧!(板书课题)

2、学生交流反馈收集的资料,直视交通事故。

有人无视交通法规,肆意横行;有人心存侥幸心理,车速过快„„

(各小组代表积极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板书:自觉遵守)

3、播放交通事故视频、图片及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图,强化感知。

师:据专家研究发现:世界上所有的死亡事故中,交通事故约占37﹪,因此,人们把交通事故称为“第一公害”。每年因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中小学生近2万人,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个班级的学生因车祸而消失了。

(大屏幕出示统计图,近10年来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统计)出行若不遵守交通规则,便很有可能遭遇交通事故,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4、组织学生讨论

师:看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和惨不忍睹的一幕幕,你们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5、小结

师相机小结:生命对于每个人都仅有一次,是何等的宝贵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教师播放视频、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深切体会生命的脆弱,遵守规则势在必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二、学习规则,加深认识。

1、师:说到交通规则,你知道哪些呢?生自由回答。

(师指导学生从行人、乘车人及其他方面应遵守的交通规则来归类回答)

2、师: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怎样规定呢?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章第四节:行人和乘车人通行规定。学生自由读进行了解。

3、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交流,看来大家对交通规则了解得挺多的。可我们生活在农村的好伙伴虎子可遇到问题了,大家能帮帮他吗?

4、师出示虎子的问题:有的马路没有人行横道,应该怎么过?

5、同桌讨论后,指名做示范。(先向左边看,到中线后再向右边看)并说出这样做的原因。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对交通规则原有的经验认识上,从法律规定的角度进行补充和强化,从经验→法规→行为,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进一步地深化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师:生命确实来不得半点儿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多么重要啊!可有的人却心存侥幸心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说法对不对?(大屏幕出示第71页三种看法)我觉得,偶尔不遵守交通规则也没有事。我看到许多成年人,也包括我父母都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也没发生交通事故啊?

有一次,小刚为了捡被风吹掉的小黄帽,不顾一切地冲上马路,幸亏被一位家长一把拉住,才避免一场车祸,真是太危险了!

我给大家提个醒,过马路时,不要只看前面的车辆,也要当心旁边被遮挡的车辆;再有,不要以为头戴小黄帽、手举“让”字牌就安全无事了,要多加小心啊!

师:交通规则不少人都明白,但总有有不愿意遵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你看到的、听到的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

师:你自己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以后你还会那样做吗?(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现身说法,能更深刻地理解本主题,并践行。]

四、共同制定“我们的约定”

1、师:同学们,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时时处处都遵守交通规则,才是对生命的珍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珍爱生命,遵守规则。让我们共同制定一个约定,一起遵守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约定。

3、学生在展示台上汇报展示。

师小结:同学们,希望你们能把制定的约定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真正做到珍爱生命,遵守规则。

五、总结延伸

1、作业布置:把今天学到的这些交通规则,向家人、朋友宣传,让身边的所有人都遵守规则。

2、总结:孩子们,牢记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平安。

3、唱《交通安全歌》。(机动环节)

[设计意图:课后的延伸,鼓励孩子课后继续去学习、实践、促使学生把课堂的知识带向家庭、带向社会,回归学生的生活。这些形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实践,远远超过了教材的本身。] [板书设计] 活动主题:珍爱生命 遵守规则

牢记交通规则

自觉遵守法规 文明生活 珍爱生命健康 尊重他人生命

第五篇:品生品社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思品的课程标准》为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任务与目标

1、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2、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用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教育和规范学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三、具体措施

1、在认真学习《课标》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2、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4、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6、除学好《课标》之外,还要学习本校、外校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下载品生品社教学设计体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生品社教学设计体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生品社典型材料

    以美育人,构建德育新天地 ——沂水县黄山铺镇中心小学品生品社学科建设典型材料 我们学校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81人。近年来,随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

    品生品社学习心得

    品生品社学习心得 9月18日,参加了《品德与社会》送课下乡活动,聆听了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感觉三节课都很精彩,很有新意,每节课都有精彩与独到之处,在看到教师用真情演绎精彩的课......

    品生教学设计

    2、国庆节 教学目标: 1、知道国庆节是新中**亲的诞生日。了解全国各地为祖**亲庆祝生日 的庄严、热闹、隆重的场面。 2、以“ 童心唱祖国”的表达形式,体现少年儿童对我们......

    《品生、品社》教学现象反思

    《品生、品社》教学现象反思 渠县望溪乡第二中心小学 代庆忠 近段时间以来,我在网上认真听读了一些专题讲座,同时我再次阅读了新课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就在我们农村小......

    一年级品社教学设计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整体目标: 1、体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

    品社教学设计及反思

    《安全才能回家》教学设计 孙黎黎 【教学内容】: (鄂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 第八课:安全才能回家 【教学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学......

    .中秋节品社教学设计

    中秋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课“中秋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了解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四年级品社教学设计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四年级品社《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大昌汗学校 刘勇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它共有三方面的内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