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

时间:2019-05-15 08:0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

第一篇: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

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

衢州市常山县五里中心小学 陈新强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中“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素质教育已成教育改革的核心,而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做到不写错别字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在儿童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中,由于识字量大,加上形近、同音、多义等复杂情况,产生错别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特别是中低年级)。本文主要从教育教学角度来阐述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一些纠正的策略。

关键词:错别字 原因

纠正

策略

素质教育已成为各国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许多专家提出:抓素质教育要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入手,而新课程标准中又指出:“小学1—2阶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可见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汉字,做到不写错别字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小学的识字教学要求把识字和写字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小学生的空间辨认能力差,识了字如果不书写,就很容易遗忘。但在写字过程中又非常普遍而又严重地出现了错别字现象(特别是中低年级)。只要随手翻开学生的作文、日记或作业,各种各样的错别字随处可见,有的还很严重,一句话竟出现四五个错别字。错别字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交流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它亦使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教育教学角度对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一些纠正策略作阐述。

一、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就是写得不成字,多笔少画,无中生有;别字则是把甲字当作乙字写,字形不错,但用错了地方或读错,这种情况发生的更多一些。小学生写的错别字,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错别字产生的内因具体又可以划分为小学生的感知能力较差、理解能力较差、情感比较脆弱、迁移作用影响、思维定势影响等多种类型。

1、感知能力较差

小学生思维虽然不断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渡,但知觉的精确性仍然不够,知觉的分化水平低。儿童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都较差。也就是说,在识字过程中小学生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往往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往往会忽略。因此,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以至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最易出错:1、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未—末”,“土—士”;2、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如“陪—部”;3、字或偏旁的状态相似,或笔画相似,而结构单位局部不同,像“闭—闲”、“因—困”;4、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笔形不同,像“己—已—巳”、“外—处”、“辨—辩” 等。

2、理解能力较差

我们的方块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因课外阅读量较少而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对同音字的字义理解含糊是导致学生写别字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学生作

...业中常会出现:“我们去工园完”、“请你在说一遍”等等。

3、情感比较脆弱

年龄特点决定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意志较薄弱。写作业时浮躁,做完不检查,粗枝大叶,急于求成,这是学生作业中出现错别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迁移作用影响

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包括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顺向迁移。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迁移就其性质来分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都叫正迁移。凡是一种学 2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都是负迁移。有些错别字的产生原因就是一种负迁移。例如,教小学生学写汉字时先教会他们写“戚”“或”“成”“戏”等以“戈”为部首的字,再学写“贰”“武”“斌”等字,结果写错了(在“弋”上加了一撇)。这其实就是先前学写以“戈”为部首的字对后继学写相类似的字所产生的一种“负迁移”。当然也可能出现后学习的字,对以前学的字的干扰。如,教师在教写 “迎”“尤”等字时,尽管强调不要画蛇添足多一撇,但学生已经学过“柳”“龙”等字,结果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迎”“尤”写作“柳”“龙”了。

5、思维定势影响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都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在这样的状态中,错别字现象就有可能产生了。我们大多数人将它归结为是自己的粗心大意,一不小心就写了错别字。例如,当学生甲把“临”错写成“监”字时,只要提醒他一下,他马上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了。

此外,产生错别字的内部因素,也可能是受有意注意的影响和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的制约等等。

然而一个事物的产生不可能全是由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它的产生通常还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外部因素

产生错别字的外在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将主要讨论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问题、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意识问题等。

1、汉字的性质和特点问题

汉字众多,结构复杂,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同音字、形近字多,这些是汉字的特点,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课外阅读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自然这些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往往就变成了错字或别字。如把“乞”写成“气”,把“末”写成“未”等等。同一音节里绝大多数有几个到几十个同音字,其中意义接近的同 3 音字,更容易发生以同音关系替换字和词之间的规定关系的现象,而出现别字。如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把“急躁”写成“急燥”等等。

2、家庭和社会环境问题

小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导致错别字的产生,那是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如果父母或亲密的同伴经常要写错的字,那么小学生极有可能受他们的影响而要写错那些字。社会上错别字现象就更加严重。小学生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时也会导致错别字的产生。在现在杂志、书刊、报纸、广告中,出现错别字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教科书上也会出现错别字,而小学生又不可避免的会与这些接触。这势必会对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小学生的字储备量是有限的,因而无法能够很好地辨别一个字到底是不是错别字,所以就导致了一些错别字的产生。

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意识问题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写错别字现象产生影响。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如果对汉字的音、形、义没有全面掌握,那么它就成了错别字产生的根源。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帮学生建构合理的音、形、义结合的字型模式,这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识字教学要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而在现时的小学识字教学中,有些教师不重视识字质量,求多求快,对学生出现的错别字,思想上不够重视,订正不严格,有的有纠正,但方法又不得要领,这就直接影响到了识字的效果。再加上一些教师文字学基础较薄弱,很难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所以识字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也就有可能导致错别字的产生。

二、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纠正策略

了解了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预防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可以采用运用行为主义,贯彻强化训练;重视课堂教学,巩固练习及时;运用规律识字,指导轻松识记;养成良好习惯,规范书写要求;开展各种活动,发挥能动作用等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减少错别字。

(一)运用行为主义,贯彻强化训练。

强化是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运用行为主义的强化训练来解决小学生的错别字问题,就是要他们对自己写的错别字不断的练习、强化,最终形成稳固的字型构建模式(这方法应对思维定势的错误效果特明显)。但这里的方式不是只让学生反复的去写,而要运用行为主义的理念来矫正小学生的错别字。例如,可以采用让学生反复写的单调的办法;也可以在班级里开展活动使学生自己自愿强化,比如说“比比谁最不会写错别字”;可以运用在造词造句中,在写作中进行;也可以采用“榜样”(即对不写错别字的同学进行表扬)这一强化物对学生进行强化,来矫正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总之,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二)重视课堂教学,巩固练习及时。

识字教学是错别字产生的根源之一。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运用组织者(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原则)在识字教学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学生第一次感知新材料,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长驱直入,印象深刻。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便难以清除。因此在教学新字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言语运用器官的相互联合,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和字义的探求。同时针对学生的感知特点,突出容易忽视的成分。例如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时把容易错的部分或笔画用彩笔书写,并让学生书空几次,以强化感知。另外,纠正错别字可以“防患于未然”,在首次感知时就注意预防。

小学生虽然求知欲望强,记忆能力好,但他们年龄小,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复习巩固在识字教学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复习巩固工作,让学生能更好地识记生字。除了可运用抄写、听写、默写的方法进行巩固外,教师应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学生记忆的热情和欲望。比如变字练习:添一笔变一个字,像“乌—鸟”、“日—白”;笔画长短也会改变一个字,像“土—士”、“甲—申”;改变某一笔的形状变一个字,像“贝—见”“犬—尤”;改变某一笔的位置变一个字,像“压—庄”“太——犬”等。这些方法可帮助学生辨别、巩固记忆相似字形。再如“找朋友”游戏:把几个同音字和可与这些同音字分别组成词的其它字制成卡 5 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出来拼成词语。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辨析、巩固运用同音字。总之,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巩固识字的积极性和兴趣,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三)运用规律识字,指导轻松识记。

文字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汉字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探索识字方法和纠错方法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规律和原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1、形旁辨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字源字义比较清楚的汉字。如“杭州(洲)—亚洲(州)”,有三点水的“洲”表示由河砂堆积成的水中的陆地。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亚洲也像大海中的一块陆地似的,所以也用“洲”。而无三点的“州”只能表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比如繁荣开放的广州市,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形旁分析法主要是抓住了字义和形旁的相应联系,分析形旁,解析字理,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用这个形旁而不用那个形旁。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识记,准确率就高。如教“睛—晴—情—清”这类字,就要让学生找出形旁进行辨析。

2.声旁辨析法。“形旁能表义,声旁能表音。”由于语言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演变。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正在弱化,据专家统计,现代汉字的声旁的有效表音率为39%。但是,声旁对于识记汉字,区别字形还是有很大帮助。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只有一笔之差,学生很容易出错,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为了增强趣味性,可编些顺口溜。如:“包”字有“书包”,遇“火”成大“炮”,遇“足”善长“跑”,遇“水”吹“泡泡”,遇“雨”下“冰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就会大增。

3.动作演示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细微的易忽视的笔画。一般来说,小学生年龄小,感知力差,观察力弱。所以,教师用形体动作演示后,学生印象自然深刻。如教师在教“林”、“和”时故意把“木字旁”和“禾字旁”的“点”写成捺,然后做动作(一脚使劲踢出去),并告诉学生脚把右边的“木、口”踢飞了,左右两边就不和好了,快快把脚收回来,左右两部分又成了好朋友。

4、形式对比法。少数汉字的字形很相似,只是笔画的长短和位置不同,读音和意义就不同了。这些汉字学生最容易认错写错。如:“土—士,己—已—巳,未—末”等,这类汉字让学生把它们的笔画长短进行比较,分别组词,以意义来记形体,也可编顺口溜来记字形。如“关巳不关己,半关变成已”。

5、归类记忆法。有些汉字的字形相似,容易混淆,要把这些汉字集中起来,通过比较,找出特殊性,再进行归类,告诉学生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来记忆。如“底、低、抵”和“纸”字的“氏”字下面没有点(因为一张白纸,上面是没有黑点的),其它凡是音节di的汉字都有点(丶)。

6.趣味联想法。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十分悠久。有些汉字因时代演变或简化,现已很难析解字理,探求字源。这时,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如识记“碧”字:(联想)“王先生”和“白先生”一起坐在一块“石头”上看着山羊吃着“碧绿”的、鲜嫩的小草。趣味联想法,或联想成一幅画,或联想成一种景象,或联想成一个故事情节。经过趣味的联想,把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并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法巩固识字效果。

7.趣味笔顺法。“写字的基本要求是,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熟练。”“正确,指的是字形规范”,还必须“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有不少学生,字形书写正确,然而笔顺却不准确,从动态角度看,严格来说也属于错别字范畴。讲解笔顺时一定要注意几点:(1)静态观察指导。(2)动态观察指导。(3)趣味性。如“山” 正确的笔顺是:先画中间一座高高的大山(丨),再画左边的矮山,要注意和山脚的土地一起画(└),最后,在大山的右边再画上一座矮山(丨),两边对称。

识字的方法很多,比如字族文法(由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等1960年开始探索、1980年成型并开始实验的一种识字方法)、猜字谜法、编故事法等等,在此就不做阐述了。

(四)养成良好习惯,规范书写要求。

一些常出现的错别字,虽被纠正多遍,可为何有的学生仍出错呢?原因是有些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记不清的字,往往不求甚解,既不查字典,也 7 不请教别人,对错别字视而不见或习以为常。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规范书写汉字(据调查“勤查字典”和“认真书写”被学生认为是减少错别字的好方法)。

1、勤查字典。纠正错别字,勤查字典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读书或写话,常会遇到一些生字,念不准音也不了解它的意义;有的字虽然认识,可念不准音;有的字能读出音却不了解意义。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让学生养成查字典来正音辨字的习惯,从而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2、认真书写,杜绝自造。有的学生信笔写来或受到社会不规范用字的影响,任意造字。如把“步”“烧”多写一点,这是画蛇添足;把“底”“令”少写一点,这是残足断臂;把“数”的左边写成“由”、“倪”的右边写成“儿”,这是用不规范字。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首先应端正他们的态度,严格要求他们的写得规范。同时帮助学生弄清楚这类错别字的特点,有效地消灭该类错别字。平时,教师对批改试卷、练习中出现的错别字应严格要求认真订正,对没有错别字的或消灭错别字较快的学生及时给以表扬。

其实,避免错别字,工夫在平时,必须自觉,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行。主观上对错别字设了防,就能有效防止错别字的出现。

(五)开展各种活动,发挥能动作用。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找错别字”、“与错别字说„再见‟”等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上社会,寻找宣传板报、宣传窗、宣传标语、广告词中的错别字,并将改正前后的字进行比较,制成表格。然后开展“与错别字说„再见‟”的活动,并请作业中不出现错别字的同学做老师的小助手,协助老师帮助其他同学纠正错别字。这样的活动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使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以及纠正错别字的重要。

当然,小学生错别字的纠正策略还有很多,以上介绍的可以说“挂一漏万”。另外论文观点肤浅,需要进一步调查论证,其本意主要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广大语文教师对错别字问题的关注。此乃论文的主要目的。

参考书目:

1、《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小学学科教学论》,苏立康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教学心理学原理》,骆伯巍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篇: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举措

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举措

2011年秋季期 刘玉兰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令师生双方都头疼。而造成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导致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认知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学生在认字和写字的时候,往往对一些字形相似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以致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

1、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不同:如未-末、己-已、处-外;

2、字的笔画相同,但位置不同:如上-下、干-土、庄-压;

3、字的结构相同,但位置不同:如陪一部。

二、一字多音,一字多义,同音字、形近字多,这些是汉字的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上的难点。理解字义,在某种程度上比识字更复杂。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课外阅读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对字义理解含糊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小学生的视、听、知觉是有选择的,所接受信息的强弱程度,影响他们的思考。强化了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而这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容易掩盖其他信息。如教师在教 “迎”字时,强调不要画蛇添足多一撇,而学生在学到“柳”字时就容易受到先前的影响,而将“迎”字错写为“柳” 字了。

四、由于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自控力不强,写作业时浮躁,做完不检查,粗枝大叶,急于求成,也是学生写作业中出现错别字的另一重要因素。

了解了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一、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汉字的字形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每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识记器官,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思维,进行识字教学,巧教、巧记。再则可借助已学过的汉字学习新字,既复习了旧知,又巩固了所学,还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能力。如熟字加部首组成生字;给熟字换偏旁组成生字。还可以将猜迷、顺口溜融入识字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如教“金”字时编成顺口溜: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有两块糖。“回”字:四四方方两座城,大城套在小城中。

二、注意复习巩固

巩固汉字不能单靠机械记忆,或反复单调的练习。除了抄写、听写、默写等方法,还应采用不同形式,多渠道地进行复习。如安排一些“找朋友”游戏,即要求学生把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了解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掌握;“贴树皮”游戏: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干上贴拼着,请学生把写有生字的小卡片贴上去,还有配对子,添砖加瓦等游戏。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时,教师还应教育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自觉检查、及时订正的习惯,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和自觉查字典的习惯,为他们消灭错别字创造条件。

四、培养学生改错意识学生在作业中写错别字,一般说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改错意识。批改作业时,一般不直接帮学生圈出错别字,而是在有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学生这里出现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并且还让他们成立错字本,让他们留心,在别人的作业、书籍、报刊、大街上的招牌中有没有错别字,将错字记入错字本里,每周汇报,看谁找得最多。这样培养学生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错别字,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基础。

纠正学生写错别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将教材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治理,长抓不懈,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随着汉语言文字规范工作日益深入地开展,对小学生识字写字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受小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受社会环境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在运用文字的过程中产生了错别字的现象(特别是中低年级)。就此,本文在探究小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力求找出积极的预防措施及减少“错别

字”发生的对策。

一、错别字成因:

汉字大多数是形、音、意的统一体,有其结构规律、书写规则,使用时不能同音替代,而汉字中同音不同形、义的字特别多,形近字,义近字也很多,还有一字多义的特点。因而,识字既要求学习者具备准确而完整的知觉,牢固的记忆,又要具备精密的分析、综合能力。而小学生识字受到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动不断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是低年级学生,在知觉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特点。例如:常把b、d、p、q相混淆。在观察的精确性方面,低年级学生的水平较低,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而且随意性较大,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观察错误较多,常因注意于各种无意义的特征而忽略了有意义的特征。因此,在识字过程中,只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会忽略。如自己的“己”,往往写成“已”或“巳”。在学习中又会受到负迁移的影响,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先教会写“栽”“或”“成”“戏”等以戈为部首的字,后继学习即学写“贰”“武”“式”等字产生负迁移作用,弋旁都误写成戈旁。当然也可能出现后学习的字,对以前学的字产生一种干扰。而在记忆方面,低年级学生对很多材料的识记以机械识记为主,对形象材料的识记效果较好,对抽象材料(如汉字)的识记较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才逐渐缓慢。其中无意义不理解的内容容易遗忘,细微直接的容易遗忘 „„这样看来小学生即使在字型构建时不失败,可当他提取时,也就是说他写出来的时候,会失去线索,这样就可能产生错别字。如果记忆中存储的词汇量不足,写作时则容易出现用同音字替代等错误。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极大。学生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况且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与学生亲近的教师、父母、亲密的同伴经常会写错的那些字,小学生本身也会写错那些字。社会生活中那些对学生感官刺激大的电视广告,商业招牌中出现的错别字学生喜欢去模仿。如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药品广告(“咳”不容缓)„„特别是那些网络语言对学生汉语学习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网络语言不讲究用语的规范,大量的怪词、错字、别字,而小学生对网络语言不仅好奇而且竟相模仿,逐渐形成一种语言规范无关重要,可随意生造、篡改的不良心态。语言是一个积累运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规范用语,需要反复不断地强化才能保持。而学生频频接受和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减少规范用语对大脑的刺激,干扰了学生的言语习得,也使错别字更加根深蒂固。

二、教学策略:

(一)自主发现 合理竞赛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教师是儿童发展的支持者,他们的基本任务是教给儿童某些知识,但这种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除非儿童能够理解它,也就是说,除非儿童能够把他同化到他已有的意图中去而这种同化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建构时才可能发生。各种教学法中能促使儿童主动学习的应该首推发现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大力提倡发现法,他认为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而且有利于

记忆。

1、自主识字: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急于讲出某一课生字的特点及识字的方法,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充分利用直观的汉字教材造成新奇、诱惑,引起学生主动探求汉字特点的兴趣,并逐渐培养起辨析汉字的能力,从而掌握识记的方法。(1)自主发现联系:汉字是意音文字,有“字形藏理,字音通意”的总规律。了解了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可以避免错别字的产生。如出示“跑、跳、踢、跨”,朗读后讨论发现了什么,借助动作演示,学生发现这些字都与“足”有关,让学生从中悟出形旁可表意。如教学“清、请、情、晴、蜻”一组字,让学生通过朗读、观察,发现其共同点是都有表音的声旁“青”,加上不同的表意形旁构成,从而让学生认识形声构字规律。(2)自主发现差别:当学生遇到难于辨别的细微特征时,这些特征就是区分不同事物的关键特征,这时加强辨别的最好方法是,突出关键特征加强对比。如教学 “戌、戍、戊、戎”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后,要在每个字的关键部位用彩笔标出,在学生辨别后,要及时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反馈,对于由于能力问题而产生的错误辨别不能随意批评,而应该鼓励引导进一步辨别,鼓励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最后师生共同得出正确的答案,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平时多讨论“你是怎么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形近字的?”“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个部分?”。辨别后还可以编成顺口溜来加强记忆。平时还要多开展比一比,评一评“辨字高手”等活动。

2、自主纠错:(1)发现方法:形别字从读音入手,如作祟(suì)不是作崇(chónɡ); 音别字从意义上加以判断,如“不计其数”意为数目多得无法计算,不是无法记忆或记录,当然不能写作“记”;义别字之间不能混写的主要原因是约定俗成,如“丰富多彩”不能写作“丰富多采”,像这种只能“死记硬背”了。(2)合理竞赛: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可以改变传统做法,不对错别字一一圈出,也不要写范字,但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引导自主发现,自主改正,可以批示“发现地雷,请立即进行扫雷行动”“扫雷结果汇报”,这样不但不会给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加强记忆。在同学之间开展竞赛活动,互挑对方各项作业中的错别字,然后将这些错别字的规范字记录到专用的本子上,记录的方式鼓励个性化,比如在关键部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加上提示语,页面装饰„„这样的作品一定要给展示的机会,并及时反馈评比。这种纠错的竞赛活动要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去。比如开展寻找课外积累错别字的活动,让学生平时查看报刊杂志,在家庭、学校附近的广告牌、商店招牌上寻找错别字,找到后主动帮助主人改正。每月评比“火眼金睛”“汉字小卫士”还可以在“美化汉字角”张贴他们的照片,介绍事迹,展示成果。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规范汉语的责任感而且提高了纠错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识写结合 强化训练

从心理学角度讲,多种知觉系统参与知觉,有利于加强记忆,提高辨别能力。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要让小学生看字,还要让他们动口念,用手写。写字教学也要求“看、听、想、说、写”相结合。在目前的低年级教学中,老师们普遍重“识”轻“写”,一堂课40分钟几乎都用在了“识”上,把“写”放在了课外,其实,练写的过程既是对“识”进一步巩固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体会汉字形体美的过程,如果任由学生在课下练写,学生容易写错笔画或写错笔顺,造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1、观察领悟、鉴赏激趣: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说一说这个字每一个笔画、部件分别写在田字格哪里才显得好看,写时应注意什么,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哪,关键部分可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如“春”在记字形前先引导学生想一想,春天有些什么特征(阳光明媚,天气暖和,植物开始生长),学生悟出“春”字的下面应是 “日”字,这样就不会写成“目”字。编顺口溜“春天到,太阳暖”以加强记忆。也可以讲汉字的造字故事给他们听,如光字上面为什么是小字头,因为它是根据小儿手拿烛台的样子造字的,这样学生就不会误写成学字头了。教师的范写也比较直观,也是最直接的指导,要引导学生看清每一笔的运笔方法。教师的书写要力求美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字的美,激发写好字的内在需求。要经常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学的书写,学会评价。评价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学习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纠错能力、鉴赏能力,还可以激发兴趣,有利于良好习

惯的养成。

2、循序渐进、强化训练:写字按描摹---临写--背帖默写循序渐进。临前要求学生认真读帖,思索字形特点,看准主要笔画起收的位置。临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临完后还须与范字比较,找出差距再临,再比较,再临„„直至达到形似,形成技能。鼓励学生背帖默写,并展示成果。练字时还要注意创设安静的环境(如播放轻音乐),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境。练字不能贪多求快,而是贵在持之以恒。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教学中特别是易写错的字要让学生不断练习、强化。强化可以在造词造句中进行,在作文中进行,在其他学科作业中进行,“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时”。通过发展性评价,开展各级各类书法竞赛,给学生表现的舞台,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

格和意志力的发展.

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不断探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途径,应该不断地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提高识字写字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

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及教学策略的结题报告

龙潭学校 黄清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小学阶段,老师是十分重视识字教学的,总是花相当长的时间,一字一字的认真教。可是听写时写不对的情况时有发生;学过的常用字运用情况更让人担心,要么多笔少画,要么写成别字。可以说,学生写错别字成了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事之一。(尤其是作文)情况来看,当前小学生正确书写、运用汉字的能力不容乐观。

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四五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识字既要求学习者具备准确而完整的知觉,牢固的记忆,又要具备精密的分析、综合能力。而小学生识字受到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小学生虽然思维能动不断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是低年级学生,在知觉过程中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特点。在观察的精确性方面,低年级学生的水平较低,不能全面细致地感知客体的细节,而且随意性较大,集中注意力时间短,观察错误较多,常因注意于各种无意义的特征而忽略了有意义的特征。因此,在识字过程中,只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非常细微的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会忽略。

而在记忆方面,低年级学生对很多材料的识记以机械识记为主,对形象材料的识记效果较好,对抽象材料(如汉字)的识记较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才逐渐缓慢。其中无意义不理解的内容容易遗忘,细微直接的容易遗忘 „„这样看来小学生即使在字型构建时不失败,可当他提取时,也就是说他写出来的时候,会失去线索,这样就可能产生错别字。如果记忆中存储的词汇量不足,写作时则容易出现用同音字替代等错误。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极大。学生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况且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与学生亲近的教师、父母、亲密的同伴经常会写错的那些字,小学生本身也会写错那些字。社会生活中那些对学生感官刺激大的电视广告,商业招牌中出现的错别字学生喜欢去模仿。如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药品广告(“咳”不容缓)„„特别是那些网络语言对学生汉语学习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网络语言不讲究用语的规范,大量的怪词、错字、别字,而小学生对网络语言不仅好奇而且竟相模仿,逐渐形成一种语言规范无关重要,可随意生造、篡改的不良心态。语言是一个积累运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规范用语,需要反复不断地强化才能保持。而学生频频接受和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减少规范用语对大脑的刺激,干扰了学生的言语习得,也使错别字更加根深蒂固。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研究找出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成因以帮助他们纠正错别字、杜绝错别字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把好学校教育这个源头,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能注重汉字的正确书写,根本上减少、杜绝错别字的现象,使我们的母语更加规范化纯洁化。

3、减少、杜绝因错别字的书写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不和谐,让我们的社会因此而更和谐健康。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大纲》为依据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稿)对小学生识字写字提出如下要求:“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从心理学角度认为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又可以划分为小学生的知觉水平、迁移作用、提取失败理论、有意注意等。外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问题。

3、以识字教学法为依据

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如果对汉字的音形义全面掌握,那么就可以准确地把字写出来,否则,它就可能成了错别字产生的根源。识字教学要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要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寻找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教学策略;

2、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力求把规范汉字的意识撒播到学生、家长、社会之中,为规范汉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作贡献。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生产生错别字原因的研究

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字上面的“艹”;结果把“苹果”错写成“苹菓”,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4)思维的定势影响。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准备在研究前期,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错别字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记录。

(2).个案研究法:分析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选择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建档分析。(3).文献研究法: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专著,增强教师对实施本课题研究的自觉性及课题研究意识。(4).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不断地阶段交流、总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并把研究成果变成理论。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10.9至2011.9,为期一年。

1、研究准备阶段(2010.9——2010.11):

(1)进行宣传学习;(2)了解学生作业书写错别字的情况。

2、初步研究阶段(2010.11——2011.2):

(1)学生写错别字成因的分析研究;(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兴趣的研究;(3)收集学生优秀作品;(4)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初步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下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3、深入研究阶段(2011.3——2011.6):

(1)进行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3)收集学生优秀作品 ;(4)继续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下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4、研究总结阶段(2011.7——2011.9):(1)进行后测,得出研究结果;(2)整理、撰写有关专题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语言是交际工具,错别字的产生影响语文基础的提高,对终身发展有害无益。如何防止小学生写错别字?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文教师不能怨天尤人,必须主动作为。

在研究准备阶段,我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思考,认为要做好两方面的宣传工作:一是教师的教学。二是重视学生的书写。

在初步研究阶段时,通过学生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成因分析,并采取一些措施:1.调动学生的多种识记器官,巧教、巧记。识字教学形象化、识字教学游戏化、识字教学生活化。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识字。2.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小学阶段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学习的一个重点,让学生养成字典随身带,遇到问题及时查字典的习惯。长期下去,学生的错别字也就会逐步减少了。3.培养学生纠错意识。学生在作业中写错别字,一般说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纠错意识。可让学生准备一个“错别字订正本”,每周做一个汇总,把这些错字再总默写一遍,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基础。接着由我们的低段教师进行识字写字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一些巧妙的认字方法,养成正确书写的好习。

在深入研究阶段,各班开展了一些活动,中低语文教师布置学生收集平时经常出现的错字、别字,出示在班级的学习园地里进行温馨提醒。高段语文教师暑假布置了一道课外实践活动,收集大街广告宣传板上或是爸妈亲戚朋友经常写错的字,开学初,经过收集,讲评,让学生心中牢记正确的字,并回家当“宣传员”,推广一些常用的汉字用法。为了能减少错别字,结合课题,我们全校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一次语文小比赛,低段学生举行读拼音写词语,中段学生举行听写成语,高段学生举行改错别字。

总结阶段,通过我的实践与研究,概括总结出关于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一些改正策略,并总结出关于一些写字教学,识字方面的论文及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明白,作为教学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汉字修养和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了解汉字的结构规律,从笔画,笔顺、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剖析、讲解。整体上贯彻各学段对学生汉字学习的要求,如:1-2年级打好硬笔字的书写基础,包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基本结构,能把硬笔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觉汉字的形体美。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字帖。5-6年级用硬笔字写楷书,要又好又快,布局美观,能用毛笔书写。总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不会写或记不清的字,不会敷衍了事,而是向同学、老师问,或是查字典,随意乱写或错写现象明显少了,错别字现象得到了严格地控制。总之,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的整体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在平时教学中也注意了学生认字、识字、记字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养成了正确书写的好习惯。教师本身在基本功上:写字、课堂教学上有一个质的改变,这在学生的心目中无形起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老师重视了,学生也跟着改变,重视了。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强调,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识字写字教学理论,本人撰写了一篇关于《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三步法》,在《济源教育》上发表。此外,还有多篇教育经验、教育总结论文。这一年,我不但虚心好学,在课堂实践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努力钻研,教学理论上也有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取得了较出色的成绩。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小学生错别字现象的成因及教学策略,这项工作是长期的,艰难的。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不会因课题的结束而终止这个课题的延续。我们将继续研究并坚持这项工作,在实施、推广中达到减少、杜绝错别字,规范汉字地书写。

文献摘要:

(1)《学生汉字纠错字典》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小学生课堂写字》 浙江教育出版社(3)论文:《浅谈对小学生写字教学的点滴认识》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识字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汉字书写出错是中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错误一旦产生,影响往往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要求把识字和写字相结合起来。因为,小学生的空间辨认能力差。识了字如果不书写,就很容易遗忘。然而在这个写字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错别字现象(特别是中低年级)。错别字现象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交流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它亦使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进行检查的方法之一。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发现学生作业中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错误大多非知识性错误,均是由于粗心,态度不端正等原因造成,而我们教育的目标,不但是要使学生学会文化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降低学生错别字的发生率是当务之急,且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篇:如何纠正学生写错别字

如何纠正学生写错别字

为了让学生尽量避免写错别字,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我对他们开展了纠正错别字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我给学生们讲了写错别字的害处。据报载,根据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透露的信息,明年广东将实施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对错别字扣分的情况会更严格,由原来的“每3字扣1分直到扣满5分为止”改为“每字扣1分且不封顶”。这项规定实施后,经常写错别字的同学以后参加高考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我还给同学们讲与错别字有关的笑话。其中有一个老笑话是这样的:有一个胆量很小的女同学在外地读书,一次给家人写信谈到自己的胆量时写了一句这样的话,“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的肚子渐渐地大了,也不怕陌生人了”。她的家人为此大发雷霆,后来才知道是错别字惹的祸:“胆”字写成了“肚”字。

其次,在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害处后应着重引导纠正错别字。

1、把好生字教学关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不可忽视的,一旦识字这一关把握不好,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学生字时,我严格要求学生要把每个字的一笔一画写端正,引导学生熟悉掌握好所学的生字。例如,“千”不能写成“干”,“秃”不能写成“秀”„„写错的字要求重做,直到写正确为止。

2、把好作业、考试关

在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发现错别字,我都会将错别字用红笔圈出来,再由学生改正,必要时还要求重抄写易写错、常写错的字。

3、培养反复检查作业的习惯

学生做完作业后,我要求他们仔细反复检查作业中是否有错别字,发现错别字,马上改正。坚持这样做下去,学生自然就会养成反复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4、学生互相监督

除了让同学自己检查自己的作业之外,我还在平时的学习中,让学生互相审阅作业,发现错别字,马上给对方指正。开展这一活动,学生们的兴趣极浓,找出了错别字的学生就像警察捉住了小偷一样高兴。

5、要求学生勤查字典

在上学期期间,我要求学生坚持带字典回校。课堂遇到容易混淆、容易写错、难写难记的字时,我都让学生们查字典,使他们认清笔画、牢记字形。这样记忆的效果比老师教还要好,这还可以从字典上了解到这些字的意思和字的用法,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渐渐地,学生们就养成了勤查字典的习惯。

6、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错别字

日常生活离不开使用文字,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错别字,会使学生重视正确使用文字,认识到正确使用文字的重要性。例如,让学生观察商店的价格牌,路边的广告牌,墙上的报告栏、商品说明书等,如果发现错别字要记下来并改正。

第四篇:小学生容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容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分析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总称,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写成不成其为字的字,而别字则是用其他字代替应写的字。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四五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

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1.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字上面的“艹”;结果把“苹果”错写成“平果”,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4)思维的定势影响。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

对错别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着眼点应放在预防上,防重于纠。那么,怎样防止学生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个方法。

1.根据字音特点记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区别开来。如“今——令”,这两类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记住声母是“l”往往都可写成“令”。例如:铃、岭、怜,那么其余的都写成“今”。例如:“吟、念、贪”等。还有的字可用韵母来鉴别,如“舀——臽”很相似,韵母是“ɑo”应写成“舀”,如 “稻、蹈、滔”,其余的只能写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大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如果孩子懂得汉字的构字规律,老师把形声字的有关规律知识教给他们,别字就会大大减少。例如 “急躁”的“躁”和“干燥”的“燥”字的区别:“躁”是足字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顿足跳脚的,而“燥”则是火字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又如,对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说出其标义,理解其释义,错误就会减少,例如:“冫”与“氵”常常混淆,我们要讲清楚,凡用“两点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关系,如“冻、冷、凛、冽、凝”等,而用“三点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关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3.发挥想象记字形。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的,一个圆圈,他们可以认为它是一张嘴,一只饼,一个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个铁环。因此,根据孩子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在比较隐蔽的部位中的点、横、钩等,除用彩笔加以标明外,还可让孩子合理地想象,使这

个隐蔽的弱成分变成强刺激。如“鸟”字中的“点”像什么?有的孩子说像一条吃到肚里的虫子,有的说像啄木鸟尖尖的嘴巴,还有的说像啄木鸟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说“横折折钩”像奶奶的“驼背”,“撇”像她拄着的拐杖。有时,我们可以根据汉字的组成关系编顺口溜,如“辛”,有位学生说:“妈妈是个营业员,每天立上十小时真辛苦。”这样,他不会把“辛苦”写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学生说:“到商店买东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许多钱。”既生动有趣,又减少了孩子识记生字的心理活动过程,孩子记得牢,甚至终身难忘。

4.采用螺旋式复习法。

小学低年段的孩子还缺乏精细的分析能力,短时记忆占优势。为了减少错别字,必须经常性地复习巩固,以便达到长时记忆的效果。螺旋式的识字复习法是较有成效的识字巩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对的时间内,复习前面教过的生字,如今天复习昨天的,下周复习上周的。如此波浪式地前进,到下一个阶段(如期中)再复习一次。反复练习可使儿童更好地识记,保持记忆,但不能盲目多练。实验证明,一般一个生字平均练习3次,在默写中就足以使错误率降低到7%以下,与生字练习抄8遍的效果基本相同。除此之外,最值得提倡的是多阅读课外读物,开拓识字领域,在阅读中增加生字复现的频率。

二〇一〇年一月

第五篇:低年级学生易写错别字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易写错别字》小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

《低年级学生易写错别字》小课题研究

研究的对象:本班36名学生。

研究的背景: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是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同时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但通过平时本人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错别字现象很多,这对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多障碍,为此,我想针对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找到其出错原因,并研究相应的解决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找到学生易字错别字的原因并探究其对策,改掉学生易写错别字的行为习惯;

2.通过研究,培养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研究的内容:

1.学生在识字与写字中易出现哪些错误;

2.根据错误,找出原因;

3.找到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

研究思路与方法:

1.调查分析法:在课题研究中,通过调查测试,分析了解学生识字能力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并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提高;

3.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3月)准备阶段。

1.制定研究方案。

2.对学生的现有的识字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第二阶段(2013.4—2013.6)实施阶段。

1.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以平时的生字教学为契机,利用多种形式教学生字,加强学生识字训练,针对学生易错生字,研究并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巩固学生识字,培养识字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第三阶段(2013.7)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进行总结提炼和研究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整理汇编研究成果。

下载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原因及其纠正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错别字的代价

    写错别字的代价 写错别字有什么了不起,顶多不就是扣0.5分吗?什么代价?不就是这么吗?这是同学们的体验。其实,在社会生活中,凑巧了,错写一个字就可能造成大经济损失,甚至酿成大祸,这决......

    论文《如何纠正小学生爱写错别字的习惯》

    如何纠正小学生爱写错别字的习惯 一次下课时无意中看到学校新增的宣传标语上写着“轻声漫语”, 出于语文教师的直觉,这个词语中好像有错别字。究竟该“漫语”还是“慢语”呢?立......

    克服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五法(五篇)

    克服和纠正学生写错别字五法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上村小学 刘炳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每当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不免对学生错别字连篇而感到遗憾,也曾几次三番五次提及它。但......

    减少写错别字的个案研究

    南康庄小学 减少写错别字的个案分析 任丽霞 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六日 减少写错别字的个案研究 一、个案简述与分析 (一)个案简述 该生:庞吉静,性别:女,漂亮文静。上课时发言积极,课......

    打死不写错别字[精选]

    1、“憧憬” 2、“泱泱大学止至善,巍巍黉宫立东南” 3、“哗众取宠。“哗众取宠”、“受宠若惊”中的“宠”与“庞”的字形非常相似,很容易写错。 4、泸州老窖、窑 5、病恹恹......

    因写错别字闹的笑话

    1、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 2、某单位的清洁工阿梅聪明勤快,但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经常会写些错别......

    浅谈学生写错别字教学对策

    浅谈学生写错别字教学对策 低年级是识字的主要阶段,识字量很大。由 于低年级学生受自身行为、习惯、性格等各种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的几率也就......

    容易写错别字的词语或成语

    容易写错的词语或成语 1.按(安)装 35.不落巢(窠)臼 69.有持(恃)无恐 2.甘败(拜)下风 36.烩(脍)炙人口 70.额首(手)称庆 3.自抱(暴)自弃 37.打腊(蜡) 71.追朔(溯) 4.针贬(砭) 38.死皮癞(赖)脸 72.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