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8:1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促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促织》》。

第一篇:《促织》

《促织》

一、教材分析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以明代皇室尚斗促织,并征之于民间,给百姓带来深重苦难为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曲折地表现了对清代黑暗现实的强烈愤慨。

《促织》揭露社会的黑暗,锋芒所向,从皇帝直到里胥,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是一篇血泪的控诉,却编写成一出悲喜剧,以喜写悲,叫人开心不起来,反而更让人觉得沉痛。至于艺术成就方面有三大特点:第一,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第二,描写细腻生动,情态毕现;第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中语文第四册,所选文言文着重以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和欣赏水平为宗旨。此篇文言文选自第四册的最后一单元,时代较我们接近,浅显易懂,有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和文学欣赏价值。教学此篇文言文能达到《大纲》的规定要求。)2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文学常识,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特点。(知识目标的设定有利于帮助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培养对作家作品的兴趣。)

能力:归纳文言现象,掌握学习规律。(能力教学目标 的设定正是体现了语文学科性质的“科学性”。)

情感: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这个教学目标 体现了“人文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观。)

3教学重点

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探讨此教学重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组织概括语言的能力和鉴赏名篇名著的方法。)4教学难点

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掌握了此心理描写方法对学生作文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方法

讲解法(重点放在引领学生把握课文的特点与基础知识上)疏通法(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文言词句的疏通上)讨论分析法(重点放在对课文的情节线索整理上)总结归纳法(重点放在对具体段落的分析归纳上)

三、教学手段

1提供与本课有关的资料。2借助电教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设想

由于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平行班的学生,所以整个过程注重以基础知识为主,抓住全文的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熟悉故事大概内容。从分析情节结构开始入手,弄清全文线索,以及围绕“促织”所展开的人物悲欢情感故事。

五、教学过程 设计(第一课时)导语 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加他们对古代文学人物的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清代邹弢的《三借庐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了所有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但他不收一分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遵照一位驼背老人说的“甜、酸、苦、辣”四个字去做。“甜”就是嘴巴要甜,对人和气,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他就跟着落泪;

“苦”指写作吃苦,不管条件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锋芒,尖锐泼辣,能警世醒人。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解题(遵循“回到原著去”的原则,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能阅读《聊斋志异》,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的修养。也正是完成教学目标 中的“知识”目标。)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天资聪明,学问深厚,十九岁时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忧郁自伤,穷愁潦倒。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写作,历时二十余年,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另有诗、文集《聊斋诗集》、《聊斋文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力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轶事。作者巧妙地通过这些离经虚幻的故事,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赞美了青年男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抒发了作者自己满腔的“孤愤”。郭沫若曾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题联:“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通过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地讽刺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疏通文章重点词句(是对教学目标 中的“能力目标”的体现。)假此科敛丁口 假:借,利用 成然之 然之:以之为然,然:是

靡计不施,迄无济 靡:没有 迄:最终,终究 两股间脓血流离 离:通“漓” 流淌的样子。

展玩不可晓 展:展转,翻来覆去。玩:玩味,细细体会。循陵而走 走:行走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而:通“尔” 如披冰雪 披:盖上,披着

思试之斗以觇之 之:代蟋蟀 之:角斗的本领。径造庐访成 径:径直 造:到 虫跃去尺有咫 有:通“又” 虫尽靡 靡:失败

抚军亦厚赉成 赉:赏赐,赐予

天子一跬步 跬:跨出一大步的距离,两跬为一步,这指“一举一动”的意思。信夫 信:确实,的确 理清故事的情节线索(完成此课教学的重点,体现第一课时的高潮。)指导学生根据课内注释通读全文,编写情节结构。[明确] 《促织》一文以“促织”为线索,情节概括如下: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

其中,“征虫——觅虫”是故事的开端;“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失虫——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献虫”是故事的结局。最后一段是一段评述性的文字,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类似于司马迁的《史记》里每篇文章后有一段:“太史公曰”。5 围绕主线,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是什么?(此环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名著的能力与分析文章的能力。)

[明确] 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

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丰满了故事,深化了主题,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情节的变化曲折,再现了生活的需要,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充满波澜的。阅读重点段落“未几,成归„„”从文中选出成名的心理变化的单音节词语,填入括号内。(以此练习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赏析本文人物心理的细腻,指导完成教学难点。)

成名听说他儿子误毙促织则(怒),得儿子尸则转为(悲)。见儿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喜),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为(愁)。忽闻门外虫鸣则既(惊)且(喜),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劣);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喜)。将献公堂,不只能否符合官老爷之意,心中又(恐)。

可见,一只小小的蟋蟀竟然牵动着主人公的心,主宰着主人公的命运,这细致入微,曲折变化的心理描写与动作描写熔于一炉,有力地揭示了皇帝的荒淫,官贪吏虐致使百姓的罪恶现实。

7作业 布置(锻炼学生的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想象力。)思考:如果让你来安排故事的结局,你会安排这样的结尾吗?为什么?

[1]

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

②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③展玩不可晓:翻来复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④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觇”,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⑥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讨论:①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②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参考: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可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

(情节提纲编写的指导:

具体进程:先用幻片放映学生编写的两份提纲,让同学们略作评判,教师简要点拨: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所编写的提纲,供学生修改自己的提纲时参照。要强调教师的提纲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只供借览,不可照搬。)

教师的点拨,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发展”与“高潮”两个阶段的区别。高潮,表现为矛盾比发展阶段更趋尖锐,往往形成一种新起的,惊心动魄的或更奇异的波澜。成名“虫死子亡”,就是这种矛盾更趋尖锐,别起波澜的重要标志。

2.情节的每一阶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细节,主要细节间带有由一事向另一事发展或转化的性质。细节可单独成段,也可分属上下两段,还可一段包括几个细节,不要机械地按自然段划分细节。

3.每一阶段的线索提示,要兼顾“事”与“情”两个方面。单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构思思路。

4.用语要注意简炼,语句的长短要大体一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创作意图,情节构思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局限性;补充点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入手,导入课文分析

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情节提纲的编写任务。指名学生,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段;并用三言两语说明本文的创作意图和情节特点。导入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表现手法。

二、作者创作意图和情节虚构分析

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为了把探讨推进一步,请大家再思考并回答如下的问题:“促织之戏,唐代天宝年间就已盛行,作者为什么把故事的背景选定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德年间是‘治世’,还是‘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估计学生会以为宣德年间是封建时代的“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教师板书下面的几句话,并进行点拨:

“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

这是跟作者同时代,当时诗坛的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预习提示”说这篇“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本文的情节虚构: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知道,本文的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现在请大家再考虑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这么曲折离奇?它与创作意图到底有什么关系?(2)情节的虚构,是否有史料作依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如下明清笔记,然后进一步提问、点拨。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伤其妻,亦自经焉。”

(《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则史料在《促织》里是否都用上了?第二则史料和成名一家的遭遇很相似,并已具备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为什么不按照这个故事的轮廓来展开情节,而要另外虚构一些离奇、虚幻的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点拨性小结: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

②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③展玩不可晓:翻来复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④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觇”,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⑥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讨论:①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②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参考: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可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

(情节提纲编写的指导:

具体进程:先用幻片放映学生编写的两份提纲,让同学们略作评判,教师简要点拨: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所编写的提纲,供学生修改自己的提纲时参照。要强调教师的提纲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只供借览,不可照搬。)

教师的点拨,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发展”与“高潮”两个阶段的区别。高潮,表现为矛盾比发展阶段更趋尖锐,往往形成一种新起的,惊心动魄的或更奇异的波澜。成名“虫死子亡”,就是这种矛盾更趋尖锐,别起波澜的重要标志。

2.情节的每一阶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细节,主要细节间带有由一事向另一事发展或转化的性质。细节可单独成段,也可分属上下两段,还可一段包括几个细节,不要机械地按自然段划分细节。

3.每一阶段的线索提示,要兼顾“事”与“情”两个方面。单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构思思路。

4.用语要注意简炼,语句的长短要大体一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创作意图,情节构思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局限性;补充点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入手,导入课文分析

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情节提纲的编写任务。指名学生,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段;并用三言两语说明本文的创作意图和情节特点。导入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表现手法。

二、作者创作意图和情节虚构分析

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为了把探讨推进一步,请大家再思考并回答如下的问题:“促织之戏,唐代天宝年间就已盛行,作者为什么把故事的背景选定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德年间是‘治世’,还是‘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估计学生会以为宣德年间是封建时代的“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教师板书下面的几句话,并进行点拨:

“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

这是跟作者同时代,当时诗坛的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预习提示”说这篇“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本文的情节虚构: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知道,本文的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现在请大家再考虑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这么曲折离奇?它与创作意图到底有什么关系?(2)情节的虚构,是否有史料作依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如下明清笔记,然后进一步提问、点拨。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伤其妻,亦自经焉。”

(《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则史料在《促织》里是否都用上了?第二则史料和成名一家的遭遇很相似,并已具备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为什么不按照这个故事的轮廓来展开情节,而要另外虚构一些离奇、虚幻的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点拨性小结:

正如同学们说的,这两个材料《促织》里都运用上了,只是进行了改造。这就说明作者借讲前明宣德年间事来揭露现实黑暗,不是毫无根据的,把一些“烂污”泼在明宣宗头上,而是有历史真实作依据。但也正如同学说的,《明朝小史》中那条记载,虽然事情典型,情节轮廓完备,但仅仅按它的轮廓去写,要写得像《促织》这样既引人入胜,又具有强烈揭露、谴责的力量,似乎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来逐个分析作者所虚构的的离奇、虚幻的情节:

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而得佳品——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读者读了,自会想到这点。

成名九岁的儿子魂化蟋蟀而且轻捷善斗——这个情节也有现实因素,在旧时代,孩子惹祸自杀,是常有的事。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绝境,更使读者感到心情沉重。

结尾的的喜剧结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但这个情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读者读了,自会联系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

由上可见,作者虚构这些虚幻情节,不是仅仅为了引人入胜,也不是为离奇而离奇,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以上所说,“预习提示”第三段有精要概括,要充分注意。

作者表现手法的分析

启发、提问:要把上述情节构思完美地表达出来,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必须讲究表现手法,你们看,本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特点;

估计学生会提到两点:一,情节描述细致生动;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

进一步点拨、提问:同学们提出的这两点是对的。但不能满足于这种笼统的提法,要深入具体地分析。请再思考并回答下述问题:(1)情节描写是否都很细致?怎样显出跌宕起伏?(2)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的用笔是否也有变化?(3)怎样做到“虚幻之状,如在目前”?

学生回答,教师作如下点拨性小结:

情节的描写并非都很细致,而是有详有略,用详反跌略。详写成名一家觅求蟋蟀的忽得忽失,忽忧忽喜过程,略写皇上喜悦、抚宰“蒙荫”的结局,前者的“详”,就反跌出后者已荒唐、腐朽到了怎样的程度。不但全文,每个细节的描写也常用详来反跌略,如村中少年找成名斗蟋蟀,详写少年三次嘲笑的情状,略写虫斗过程,前面的详就有充分的反跌作用。

这种反跌作用,不但反映在详略安排上,还反映在同类性质细节描写的处理上。如成名三次捕捉蟋蟀,二、三两次都详写,但前者详在“执图冥搜”,后者详在迷离恍惚,前者突出视若珍宝,后者突出“惴惴恐不当意”,而实际上后一次获得的蟋蟀更有异能。这就不但互相反跌,而且跌宕多姿。

随着情节变幻和内容性质的不同,作者运笔也有变化。写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用工笔描绘;写故事的开端和结局,用粗笔勾勒。同样是粗笔勾勒,文笔的感情色调又有区别。前者饱含对成名一家的深切同情,后者饱含对皇上、抚、宰的辛辣嘲讽。这种工笔与粗笔的交替使用和感情色彩的变化,就使作者的文笔,也同详略处理一样,显得跌宕多姿。

心理描写的真实细腻,突出表现在虚幻情景的描绘上。其成功之处,一在心理上的细微曲折的变化,符合人之常情;一在情景虽然虚幻,却逼似生活真实。如成名看到神示画图,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好像出现了希望;“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希望又近了一步;“执图诣寺”后,看到“俨然类画”,希望更近了一步。这事本来荒诞不经,但人物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加以“蹑迹披求”,发现“虫伏草根”后的“扑”、“掭”、“灌”、“逐”的描写逼似实际生活情景,就使人只觉情状“如在目前”,而忘了它的荒诞。又如成名捕捉九岁儿子魂魄所化蟋蟀,为什么听到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觉得原先那条虫“宛然尚在”?这是他一夜僵卧长愁、神思昏乱的错觉。“见虫伏壁上”,“审谛之”,为什么“以其小,劣之”?因为上品蟋蟀,形体上必须“头项肥,脚腿长,身背阔大”,色彩上则是“白逊黑,黑逊赤,赤逊黄,黄逊青”。为什么后来又觉得“意似良”?因为它“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而按明刘侗《促织志》,这些正是一等上品的标志。但到底有缺陷,所以“将献公堂”,又“惴惴恐不当意”。事虽神秘,但结合蟋蟀的鉴别,写出了人物心理细微的曲折变化,就仍使读者感到真实。

随着上述分析,逐步写出如下板书,并对这节课略作小结。

作者思想局限性的分析

主要在下述两点上点拨:一是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二是揭露黑暗现实,虽尖锐,目的仍只是为了讽劝天子,并没有否定整个封建制度,这仅是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

学生如果指出成名一家“不数岁”就“田百顷,楼阁万椽,牛马蹄躈各千计”,“裘马过世家”的结局,是作者的庸俗幻想,不应否定这种看法。但要指出,因献异虫或善于斗鸡走马而贵显的现象,在封建时代是屡见不鲜的,这正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三、四题,把课文读到接近能背诵的程度

第二篇:《促织》读后感

《促织》读后感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优秀篇章,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可谓是文学精品。记得高中时候就被选为课文,但是那时候的认识能力不高,无法发现此文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近日偶读,拟从情节、语言、人物三方面对其略作赏析。

首先,情节曲折,构思严谨。我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因此形成的艺术传统是,非常注重故事的情节,善于营造跌宕起伏的曲折性和起承转合的完整性。《促织》一文以“促织”为线索,叙述清晰,又曲折动人。它的情节可以概括如下: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其中“征虫—觅虫”可看成是故事的开端,“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失虫—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献虫”是故事的结局。这样,全文的情节特征已经一目了然。但本文的曲折性还体现在每一个发展过程:成名初次觅虫不得,转侧床头,唯思自尽,走到了山穷水尽,是为一波;而巫婆的适时出现,让成名能按图索骥,于村东大佛阁后得虫,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为一波;刚刚得虫,举家庆贺,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成子好奇,“窃发盆”,虫得而复失,再起一波;成名归,“怒索儿”,却不料儿子也已跳井自尽,人物两空,祸不单行,是为推波助澜;其后,成子竟然“半夜复苏”,又身化促织,虽令人匪夷所思,但文章也就从此得以急转直下,豁然开朗;此后,小说极力地以其貌不扬,来反衬促织的轻捷善斗,突出其奇异功能,斗虫,斗鸡,无不胜,又能“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也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最后

以大团圆结局,让人于紧张之后,可以长舒一口气,但淡然一笑后,不由得要掩卷三思„„ 故事情节曲折,却构思严谨。纵观全文,起承转合,前呼后应,结构完整。关于起承转合,上面已经叙述过了。至于前呼后应,至少有两处照应非常好,一是故事起因于“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以“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为终,应了“解铃还需系铃人”的古话;二是成名始“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且家中“薄产累尽”,而终能“入邑庠”,且“田万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跷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可谓善有善报。

其次,语言精炼,生动形象。《聊斋志异》一书历数十年乃成,且不断修改增补,其语言来自民间,又经艺术加工,自然十分的精炼、生动。用词精炼主要表现在对动词的运用,十分恰当,而且经济。如

第三段:“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二十余字,就清楚地记叙了成妻求虫的全过程。又如第四段:“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这是一段细节描写,作者去芜存杂,突出动作性,通过“逐”、“蹑 ”、“扑”、“掭”、“灌”、“视”等词,把成名捕虫的全过程描绘得纤细毕现,如在眼前。文章在精炼处惜字如金,但在形象处却又泼墨如水,细致入微,生动感人。如第六段:“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以儿为念。自昏达曙,目不交睫。

再次,神态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前面我已经讲过,我国古代小说十分注重情节性,甚至到了刻意的地步,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略显不足。但《促织》不但主人公形象刻画得很成功,就连次要人物也塑造得栩栩如生,确属独树一帜。本文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神态描写。关于对成名的神态描写,前面已经提及,不再累述。让我们来看看对“游侠儿”的描绘吧。第七段:“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弟子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强之。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纥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这一段中,少年共有三笑:第一次是他看见成名的促织“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不由地“掩口胡卢而笑”,这一笑很形象地刻画出少年一副轻狂傲少的神态;第二次是他看见成名的促织“蠢若木鸡”,禁不住“又大笑”;第三次是他用猪鬣来挑逗促织,但“仍不动”,于是“又笑”,得意至极。通过这“三笑”的描写,一个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游侠儿形象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总之,《促织》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优秀传统,十分注重情节结构的营造;又能在语言方面推敲斟酌,做到精炼生动;并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所突破,使文中的人物都能栩栩如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一篇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的短篇小说精品。

第三篇:促织练习

促织

教学过程:一《聊斋志异》介绍,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异是记载的全是奇闻异事。作者以民间流传的故事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以谈狐说鬼的形式,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颇多暴露,对科举制度有所批判,并以同情的笔调描绘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

二.根据小说的起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诸过程给课文分段。

参考: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故事的起因。第二部分(第二段)故事的开端,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痛苦。第三部分(3,4)段故事的发展,求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的希望。第四部分(5 6 7)段故事的高潮,写成名失虫失儿再得异虫异虫胜利。第五部分(8)段故事结局,小虫的突出才能使成名因祸得福。第六部分(9)作者发议论。全文中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批判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三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根据故事的发展填出下表,(用两个字概括)并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情节:征虫——()

———()———()——-()———()———()——()

参考:本文以促织为线索,情节可概括为征虫——觅虫(开端)——求虫——得虫(发展)——失虫——化虫——斗虫(高潮)——献虫(结局)情节曲折,构思严谨。成名为人迂讷,所以被滑胥报充里正役;因为很善良,所以不愿与里胥同流合污,他先是百计营谋不能脱,又因不敢敛户口,以致薄产累尽,如此善良竟然屡遭劫难,似乎天理不公,所以作者让他过上富贵荣华的生活,虽然具有一定讽刺意味,但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无疑在宣示一种因果报应。

四 当成名得到“意似良”小虫后,人们稍稍为他松了口气,那小虫究竟如何呢?请阅读第七段。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虫之异的?体现了怎样的表现技巧?

(1)与“蟹壳青”斗:(A)蟹壳青的战绩(B)蟹壳青的外貌

(C)小虫的外貌(D)小虫的神态(先抑后扬,暴怒后的胜利神态)——对比

(E)少年“掩口胡卢而笑”“又大笑”“又笑”“大骇”——侧面烘托描写

(2)

与鸡斗:力叮不释——绘其机智勇敢

(3)

遍试一切异状,无出其右。且“应节而舞”——概述其异 表现技巧:以夸张手法与细节描写来显示促织的才能,写促织的善斗,采用了衬托与对比的表现技巧。

五 学生理解课文语法知识 重点词语:(1)翼日进宰 通假字 翼——翌

(2)翘然矜鸣 矜:夸耀(如现代汉语“自矜”)

(3)虫尽靡 靡:失败(4)俾入邑庠 俾:使(5)厚赉成 赉:赏赐(6)高其值 高:使动用法,使„„抬高

(7)细疏其能 疏:名词用如动词,陈述(8)成然之 以其小,劣之 益奇之(9)民日贴妇卖儿 日:名词作状语

(10)试使斗而(才)

(11)(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12)(上)于盆而养之(13)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14)儿(涕)而去

(15)一人飞升,(仙)及鸡犬(1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17)自(名)“蟹壳青”(18)以促织富,(裘马)扬扬(19)早出(暮)归(20)(岁)征民间

(2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22)取儿(藁)葬

(23)虫集冠上,(力)叮不释(24)民(日)贴妇卖儿(25)(昂)其值动)

(26)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27)成(然)之(28)成以其小,(劣)之(29)益(奇)之(30)(而)(31)手裁((32)两股间浓血六流离((33)假((34)薄产累尽(赔光,形作动)(35)(形作使

翁归)举))此科敛丁口

成子精神复旧(原状,形作名)特殊句式:

(1)村中少年好事者:定语后置(2)试与他虫斗,虫尽靡:被动句(3)此物故非西产。(4)非字而画

(5)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6)杖至百,两股间浓血流离(7)令以责之()里正(8)昂其值,居()为奇货(9)()扑之,()入石穴中(10)又试之()鸡 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归纳: 少间 食顷 斯须 未几 无何 俄 旋 既而

请用上述词语填空: 1()成归,闻妻言,如被冰血 2()得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 3()见鸡伸颈摆扑

4抚臣不忘所自,()宰以卓异闻 5已股落腹裂,()就毙 6(),帘动,片纸抛落 参考:未几,既而,旋,无何,斯须,食顷。

六 分析文章内容,落实教学重点之一并点明现实意义:(1)小虫有勇有谋,战胜强大对手,成名一家结局如何?对此你有何感慨?作者怎样议论? 参考:(1)免役、入邑庠、得殊宠、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各千计、裘马过世家。

(2)从“杖至百”的“两股间脓血流离”,到神卜后的“扶杖”苦寻,从得促织的“举家庆贺”,到儿误毙促织的投井自尽,从“抢呼欲决绝”的“不复聊赖”,到儿幻化促织后“裘马扬扬”,说明了什么?(猾黠之徒得意,老实之人吃亏;媚上欺下之风盛行;贪图享乐的风气很浓)(3)A、天子偶用一物,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之官贪吏虐,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寄讽谏之旨。B、天将酬长厚者——“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C、“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愤懑不平之感。

(2)这个故事是喜剧结局吗?为什么?

参考:虫,是逐级献上去,奖,是逐级赏下去,似乎从上到下皆大欢喜。从故事的结局看,成名一家经历灾难后,终于过上了好日子,但这个结局是儿子幻化促织获得的,现实生活中可能吗?那么如成名样的天下百姓,结局会如何呢?真是挥洒出一把辛酸的眼泪。而逐级的赏赐乃至政绩的考核,竟然都是因为献虫有功,而不是国计民生的政绩,社会秩序的错乱,折射出朝廷的荒唐无道,多么可悲可叹。这不是个人的悲剧,这是社会的悲剧。“宫中尚促织之戏”这是“祸根”,而县令、里胥这些下属和爪牙趁机搜刮,其结果是善良百姓倾家荡产,命运飘摇不定。

作者批判的锋芒所向,从皇帝直到里胥,谴责了整个统治阶级和各级行政官员。《促织》是血泪的控诉,这是喜剧吗?是悲剧,大大的悲剧,读者怎能不掬一把同情之泪呢?《促织》跟《卖炭翁》《石壕吏》《捕蛇者说》等作品一样,告诉我们——苛政猛于虎。可恨的统治者,可笑的政绩考核标准,悲苦的百姓!今天的我们除了愤怒、同情外,还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的和平的好时代,珍惜今天的发展机遇。

三、布置练习:

(一)、归纳一词多义词

1、靡 ①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②靡计不施,迄无计 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

2、固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②少年固强之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3、顾 ①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②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④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⑤顾人之常情,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4、信 ①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②余固笑而不信也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④欲信大义于天下

5、数 ①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

③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一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蹄噭()薄产累尽()滑黠()裨益()靡技不施()迂讷()惭怍()迄无计(蔚起()觇视()邑庠()

不啻()

(2)解释句中括号中句子: 宫中尚()促织之戏 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又劣弱不中于款()遂于蒿莱中徐()行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闻妻言,如被()冰雪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 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冥搜()未已 掩口胡卢()而笑 裘马过世家()焉 不复聊赖()

蹑迹()披求

急逐趁()之

掭()尖草

巨()身修()尾

故天子一跬步()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旋()见鸡伸颈摆扑

无何(),宰()以卓异()闻 而()翁归 斯须()就毙 取儿藁()葬 如被()冰雪 每责()一头 假()此科敛()丁口()冀()万一之得 妻具()资诣()问

唇吻翕辟()青麻头伏焉()隐中()胸怀 既而()的其尸于井 抢呼()欲绝()气息惙然()审()谛()之 东曦()既驾 手裁()举 惴惴()恐不当()意 不如拚博()一笑 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尺又()咫()掇()置笼中 楼阁万椽()献诸()抚军 裘马()过世家 翻译:

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

里胥滑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荆轲刺秦王 加点字解释: 1进兵北略()地 2微()太子 3臣愿拜谒()之

4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5秦王购()之金千斤 6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7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8顾()计不知所出尔 9右手揕()其胸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1樊淤期偏袒()扼腕()12切齿拊心()13以试人,血濡缕()14人不敢与忤视()

15太子迟()之16为变藢()之声17士皆瞋()目 18发尽上指()冠 19厚遗()秦王

20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21原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22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拜送书于庭23请辞决()矣 24乃朝服(),设九宾()25荆轲顾()笑武阳 26愿大王少假借()之

27发图,图穷()匕首见()28剑长,操起室(),剑坚()故不可立拔 29秦王还()拄而走 30不得持尺兵()31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32以其所奉()药提()轲 33王负()剑

34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王

3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36轲自知事不就(),37箕距()以骂 38乃欲生劫()之

答案:1侵占2没有3拜见4凭借5悬赏6用来——方法7太刻毒8只是9刺10被——欺负11解衣裸露臂,手握右碗 12捶胸痛恨13一屡血丝

第四篇:促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②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③展玩不可晓:翻来复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④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觇”,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⑥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讨论:①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②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参考: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可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

(情节提纲编写的指导:

具体进程:先用幻片放映学生编写的两份提纲,让同学们略作评判,教师简要点拨: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所编写的提纲,供学生修改自己的提纲时参照。要强调教师的提纲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只供借览,不可照搬。)

教师的点拨,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发展”与“高潮”两个阶段的区别。高潮,表现为矛盾比发展阶段更趋尖锐,往往形成一种新起的,惊心动魄的或更奇异的波澜。成名“虫死子亡”,就是这种矛盾更趋尖锐,别起波澜的重要标志。

2.情节的每一阶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细节,主要细节间带有由一事向另一事发展或转化的性质。细节可单独成段,也可分属上下两段,还可一段包括几个细节,不要机械地按自然段划分细节。

3.每一阶段的线索提示,要兼顾“事”与“情”两个方面。单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构思思路。

4.用语要注意简炼,语句的长短要大体一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创作意图,情节构思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局限性;补充点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入手,导入课文分析

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情节提纲的编写任务。指名学生,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段;并用三言两语说明本文的创作意图和情节特点。导入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表现手法。

二、作者创作意图和情节虚构分析

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为了把探讨推进一步,请大家再思考并回答如下的问题:“促织之戏,唐代天宝年间就已盛行,作者为什么把故事的背景选定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德年间是„治世‟,还是„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估计学生会以为宣德年间是封建时代的“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教师板书下面的几句话,并进行点拨:

“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

这是跟作者同时代,当时诗坛的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预习提示“说这篇”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本文的情节虚构: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知道,本文的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现在请大家再考虑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这么曲折离奇?它与创作意图到底有什么关系?(2)情节的虚构,是否有史料作依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如下明清笔记,然后进一步提问、点拨。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伤其妻,亦自经焉。”

(《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则史料在《促织》里是否都用上了?第二则史料和成名一家的遭遇很相似,并已具备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为什么不按照这个故事的轮廓来展开情节,而要另外虚构一些离奇、虚幻的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点拨性小结:

正如同学们说的,这两个材料《促织》里都运用上了,只是进行了改造。这就说明作者借讲前明宣德年间事来揭露现实黑暗,不是毫无根据的,把一些“烂污”泼在明宣宗头上,而是有历史真实作依据。但也正如同学说的,《明朝小史》中那条记载,虽然事情典型,情节轮廓完备,但仅仅按它的轮廓去写,要写得像《促织》这样既引人入胜,又具有强烈揭露、谴责的力量,似乎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来逐个分析作者所虚构的的离奇、虚幻的情节:

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而得佳品——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读者读了,自会想到这点。

成名九岁的儿子魂化蟋蟀而且轻捷善斗——这个情节也有现实因素,在旧时代,孩子惹祸自杀,是常有的事。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绝境,更使读者感到心情沉重。

结尾的的喜剧结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但这个情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读者读了,自会联系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

由上可见,作者虚构这些虚幻情节,不是仅仅为了引人入胜,也不是为离奇而离奇,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以上所说,“预习提示”第三段有精要概括,要充分注意。

作者表现手法的分析

启发、提问:要把上述情节构思完美地表达出来,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必须讲究表现手法,你们看,本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特点;

估计学生会提到两点:一,情节描述细致生动;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

进一步点拨、提问:同学们提出的这两点是对的。但不能满足于这种笼统的提法,要深入具体地分析。请再思考并回答下述问题:(1)情节描写是否都很细致?怎样显出跌宕起伏?(2)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的用笔是否也有变化?(3)怎样做到“虚幻之状,如在目前”?

学生回答,教师作如下点拨性小结:

情节的描写并非都很细致,而是有详有略,用详反跌略。详写成名一家觅求蟋蟀的忽得忽失,忽忧忽喜过程,略写皇上喜悦、抚宰“蒙荫”的结局,前者的“详”,就反跌出后者已荒唐、腐朽到了怎样的程度。不但全文,每个细节的描写也常用详来反跌略,如村中少年找成名斗蟋蟀,详写少年三次嘲笑的情状,略写虫斗过程,前面的详就有充分的反跌作用。

这种反跌作用,不但反映在详略安排上,还反映在同类性质细节描写的处理上。如成名三次捕捉蟋蟀,二、三两次都详写,但前者详在“执图冥搜”,后者详在迷离恍惚,前者突出视若珍宝,后者突出“惴惴恐不当意”,而实际上后一次获得的蟋蟀更有异能。这就不但互相反跌,而且跌宕多姿。

随着情节变幻和内容性质的不同,作者运笔也有变化。写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用工笔描绘;写故事的开端和结局,用粗笔勾勒。同样是粗笔勾勒,文笔的感情色调又有区别。前者饱含对成名一家的深切同情,后者饱含对皇上、抚、宰的辛辣嘲讽。这种工笔与粗笔的交替使用和感情色彩的变化,就使作者的文笔,也同详略处理一样,显得跌宕多姿。

心理描写的真实细腻,突出表现在虚幻情景的描绘上。其成功之处,一在心理上的细微曲折的变化,符合人之常情;一在情景虽然虚幻,却逼似生活真实。如成名看到神示画图,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好像出现了希望:“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希望又近了一步:”执图诣寺“后,看到”俨然类画“,希望更近了一步。这事本来荒诞不经,但人物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加以”蹑迹披求“,发现”虫伏草根“后的”扑“、”掭“、”灌“、”逐“的描写逼似实际生活情景,就使人只觉情状”如在目前“,而忘了它的荒诞。又如成名捕捉九岁儿子魂魄所化蟋蟀,为什么听到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觉得原先那条虫”宛然尚在“?这是他一夜僵卧长愁、神思昏乱的错觉。”见虫伏壁上“,”审谛之“,为什么”以其小,劣之“?因为上品蟋蟀,形体上必须”头项肥,脚腿长,身背阔大“,色彩上则是”白逊黑,黑逊赤,赤逊黄,黄逊青“。为什么后来又觉得”意似良“?因为它”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而按明刘侗《促织志》,这些正是一等上品的标志。但到底有缺陷,所以”将献公堂“,又”惴惴恐不当意“。事虽神秘,但结合蟋蟀的鉴别,写出了人物心理细微的曲折变化,就仍使读者感到真实。

随着上述分析,逐步写出如下板书,并对这节课略作小结。

作者思想局限性的分析

主要在下述两点上点拨:一是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二是揭露黑暗现实,虽尖锐,目的仍只是为了讽劝天子,并没有否定整个封建制度,这仅是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

学生如果指出成名一家“不数岁”就“田百顷,楼阁万椽,牛马蹄躈各千计”,“裘马过世家”的结局,是作者的庸俗幻想,不应否定这种看法。但要指出,因献异虫或善于斗鸡走马而贵显的现象,在封建时代是屡见不鲜的,这正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三、四题,把课文读到接近能背诵的程度。

第五篇:促织教案

《促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文学常识,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特点。能力:归纳文言现象,掌握学习规律。

情感: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重点

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三、教学难点

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设计之一:以蒲松龄搜集写作素材的逸事。

清代邹弢的《三借庐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了所有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但他不收一分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遵照一位驼背老人说的“甜、酸、苦、辣”四个字去做。“甜”就是嘴巴甜,对人和气,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他就跟着落泪;“苦”指写作吃苦,不管条件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锋芒,尖锐泼辣,能警世醒人。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终于创作了《聊斋志异》。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设计之

二、以杨万里之《促织》导入。

“一声能遣万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不能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本诗以蟋蟀一叫,秋凉了,提醒人们赶快织,故实为孰促纺织之意。解题

(1)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天资聪明,学问深厚,十九岁时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忧郁自伤,穷愁潦倒。他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写作,历时二十余载,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另有诗、文集《聊斋诗集》、《聊斋文集》。

(2)关于作品:《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力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轶事。作者巧妙地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托笔幻想,寄意现实,批评当时,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赞美了青年男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抒发了作者自己满腔的“孤愤”。郭沫若曾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题联:“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这些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3)关于本文:《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通过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地讽刺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浏览全文,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迂讷 裨益 龁 抢呼欲绝 爇香 翕辟 蹄躈 惙然 掭 不啻 觇视 俾入邑庠

(2)全班齐读,读出文意和节奏,而后思考下列列问题: ①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促织,即“虫”)

②指名一学生讲故事,(提示:围绕标题“促织”展开复述,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他同学边听,边紧扣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注意,每个小标题限于两三个字,其中一字或两字必须是“虫”或“促织”)

学生讲故事,最后明确:征促织——捕(觅)促织——(求)卜促织——(获)得促织——(丢)失促织——(变)化促织——斗促织——进(献)促织——(评)议促织

③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特点。

阅读课文,编写情节提纲 情节起止段所写内容 序幕(起因)第1段朝廷征促织 开端第2段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

发展第3~4段成妻卜促织 成名按图索促织 高潮第5~7段成子毙促织 化促织 斗促织 结局第8段成名献促织 尾声第9段作者评促织

或解说②其中,“征虫——觅虫”是故事的开端;“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失虫——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献虫”是故事的结局。最后一段是一段评述性的文字,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类似于司马迁的《史记》里每篇文章后有一段:“太史公曰”。要说明的是,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其情感变化可用如下曲线表示: 提问: 围绕这条主线,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是什么?

[明确] 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

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丰满了故事,深化了主题,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情节的变化曲折,再现了生活的需要,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充满波澜的。阅读重点段落“未几,成归„„”从文中选出成名的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括号内,鉴赏心理描写的好处。

成名听说他儿子误毙促织则(怒),得儿子尸则转为(悲)。见儿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喜),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为(愁)。忽闻门外虫鸣则既(惊)且(喜),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劣);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喜)。将献公堂,不只能否符合官老爷之意,心中又(恐)。

可见,一只小小蟋蟀竟然牵动着主人公的心,主宰着主人公的命运,这细致入微、曲折变化的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融于一炉,有力揭示了皇帝荒淫,官贪吏虐,致使老百姓家 破人亡的罪恶现实。作业布置 思考:喜剧结局有什么深意

这个结局是虚幻的,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 你如何理解?如果让你来安排故事的结局,你会安排这样的结尾吗?为什么?

一:从全文看,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读者,成名一家之所以家破人亡,正是统治者为一小虫而逼迫所致。

二:成子化虫的虚幻情节,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人命如草虫,草菅人命。

三:既然魂化促织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退一步讲,“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的,也是偶然的,这样便更有力的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于区区小虫,可见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了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作者结尾的虚幻情节,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美好的愿望,也不仅仅是为了引人入胜,更不仅是为了离奇而离奇,而是通过这种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下载《促织》(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促织》(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织》 文言总集(共5则)

    【一】《促织》文言文字词知识整理归纳一、重点词语 1、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2、居:居为奇货(积,储存。)3、比:宰严限追比(追征) 4、啻: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比)5、造:径造庐访成(......

    《促织》教学实录

    执教 刘建松 记录 马秀芝 时间6月15日下午第三节 班级 上虞丰惠中学高二(2)班 《促织》作为一篇传统老篇目,老树能发新芽。要理解蒲翁的一片苦心,这对现代的中学生来说是有隔膜......

    促织 精品教案

    促织 教案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教学重点:曲折跌宕的情......

    《促织》练习题五篇

    《促织》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东曦(xī)裨益(bì)蹑迹以求(niè)B、觇视(chān)惙然(cuò)掭以尖草(tiàn)C、抢呼(qiǎng)竦立(sǒng)直龁敌领(hé)D、滑黠(xié......

    《促织》[五篇范文]

    《促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积累重点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赏析作品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理解作者借古说今......

    最新《促织》读后感

    前几天,我读了《促织》一文,读后深有感触。《促织》选自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名著《聊斋志异》。《促织》讲的是:明朝宣德年间,皇宫里很流行斗蛐蛐儿,陕西华阴县的县官因送献了......

    原创精品教案 《促织》教案

    《促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

    促织练习五篇范文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