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册 促织·教案示例之二高中三年级教案
促织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教学设想
《促织》是一篇长篇文言课文。但学习起来有两个便利条件:一是该文的故事,大多学生已相当熟悉;一是课文注释相当详细,高三学生大多数能独立读懂课文。教学应走在学生智能发展的前头,而高三学生的思维发展趋向,已比较注重研讨的探索性、深刻性和广阔性,因此本文的教学必须具有适当的难度,无论词语解析、内容和写法分析,都要带有往深一层探究的因素。有些问题的探讨,要介绍一些有关文史知识,来丰富学生头脑,开拓学生的思路。
具体设想如下:
1.不在课堂上通读全文,不逐字逐句逐段串释,以免把有限课时过多用在这两方面。初读阶段的词句理解,只重点挑出一批词句、语段来引导解析,并交给解析方法,力求使学生能获得较深的印象。其他词语容许学生“不求甚解”。
2.贯彻教师指导下的独立自学原则,不追求课堂讨论的热闹,师生问答也适可而止,以免耗时过多而学生所得有限。词语解析、情节提纲的编写、创作构思和手法分析,是本课教学的三个重点。或问题导路,或提供样例,或介绍有关知识,目的都在使学生的每一步探讨都有门径可循,不致茫无头绪。
3.用3课时教完。
一、二两课时着眼于课文本身的理解和情节分析,并着重拓展学生的语言知识。第三课时则进一步探讨作者的创作构思和手法,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写。
课前两天,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1.细读“预习提示”,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逐段读完课文。读完后试作课文内容的口头概述。
2.用比较舒缓的节奏朗读课文一遍。
3.解析下面两组常用实词(用板书出示):
a岁、顾、报、令——根据“思考和练习”第六题解析;
b邑、靡、纳、复——联系以前所学课文,想一想,各有几种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进行常用解析和朗读指导,介绍作者和《聊斋志异》,提出研读任务和研读方法;提供疑难词句解析和情节提纲编写的样例,为下一节课的研读导路。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指导常用词解析和课文朗读、概述。(控制在20分钟内)
具体进程是:先布置几个学生解答常用词解析题,布置完后指名学生朗读,然后回过头来订正常用词解析的正误,最后进行概述指导。每一步都注重知识拓展和方法指导。
常用词解析情况的检查和点拨:
指名四个学生按“思考和练习”第六题四组例句板书“岁”、“顾”、“报”、“令”的常用义。
参考答案:
“岁”:a年;b每年;c年龄;d年。“顾”:a但、但是;b回头;c顾念、顾惜;d回头。“报”;a报告、告知;b报复;c报答;d报仇。“令”:a命令;b时令;c美好的;d命令。
点拨:上述常用词,均不止题中那几种意义。如“令”,就还有“一县长官名称”一义。特别是“顾”,意义用法复杂,除题中三种外,就还有:“看”(“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赢得仓皇北顾”);“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等等,此外,与“视”,“玩”合用,有“仔细端详”意,如:“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订鬼》)
出示幻灯片,指四个学生快速解析:
参考答案:
a旧时县的别称;b古代与都城对称的县镇,一说指未筑城墙的县城。
参考答案:a败退;b无、没有;c不;d浪费;e倒下、披靡
参考答案:a放进;b接纳、收留;c交纳;d采纳
参考答案:
a回过来;b再;c又;d恢复;e回答、回复;f同“覆”,覆盖。
点拨:要特别注意“复”与“再”的区别。在古代,说“复”,着眼在重复;说“再”着眼在次数。如“再拜”,拜了两次”;“三年再会”,三年内两次会面,不是三年后再会面。
朗读情况的检查和点拨:
指名三个学生依次朗读第1段、第6段、第8段。
读前点拨:一是指出文言文的朗读要读得舒缓、从容,方法是要注意把句中词语稍为拓展开,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中间横线表示略带拖音,并读出抑扬顿挫来。二是每读一段,教师先三言两语提示一下该段在文中的作用(如第1段)或前面的情节。
读后点拨:一是纠正读音,特别是容易误读的字音,如:“如被冰雪”的“被”与“披”通假,读“披”;“抢呼欲绝”的“抢”,读qiāng;“亦厚赍成”的“赍”,读jī,不要读成“赉”(lài),等等。二是重提读得舒缓,从容,有抑扬顿挫的要求。
口头概述的检查与点拨:
指名一成绩中上而又口齿清晰的学生在5分钟内概述完课文内容。
点拨:概述前指出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述时如有错误、缺漏,及时指出。概述后,重提概述前提出的要求,以引起学生注意。
二、介绍作者和《聊斋志异》,提出进一步的研读任务和研读方法。
关于作者和《聊斋志异》:
教师:为了深入研读课文,有必要先讲点有关作者和《聊斋志异》的知识。
作者蒲松龄生于明代末年,一生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康熙年间。他本是一个有多方面文学才华的人,诗、文、俚曲都有作品传世。但他一生的遭遇却很不幸运,连个举人都没考上,做了近40年的清苦塾师。
为什么叫《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奇闻异事?因为通过这些离奇虚幻的故事,便于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便于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也便于抒发作者自己的满腔“孤愤”。至于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传奇,指唐代传奇小说)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中的作品,我们初中时读过一篇《狼》,但它并不是作者的代表作。现在要研读的《促织》,才是作者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扬露当时的黑暗现实。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天子。特别是篇末,作者仿效《史记》每篇篇末有“太史公曰”的体例,用“异史氏曰”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自己这一创作意图,这在古典小说中是很罕见的。《聊斋志异》起初以抄本流传,乾隆年间正式付刻时,刻印者为了避免文字狱之祸,特意删去“异史氏曰”中指斥天子的那几句话,就可见它明显地触犯了“时忌”。至于艺术手法,它也典型地反映了《聊斋志异》中一些名篇的特色,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迭伏,运笔跌宕多姿。这些都是我们研读时要注意体会和分析的。
关于研读任务和研读方法。
先让学生根据上述关于作者、《聊斋志异》的介绍谈点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直截了当地提出来,目的是为研读导向。
关于研读任务,教师板书为下述三项。
一、重点解析若干疑难词句、语段。
二、故事情节部分的要点和线索分析。
三、作者创作意图、创作构思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关于研读方法,教师指出:重点疑难词句、语段的解析要注意词句、语段的挑选,要挑选出典型的,能带动其他词语理解的,其他可暂“不求甚解”。具体解析方法见下面示例。情节分析,要抓住编提纲一环,具体编法也见下面示例。创作意图、艺术构思、表现手法的分析,要以创作意图为纲,运用前面所介绍的知识来观察、探讨。
三、疑难词句解析和情节提纲编写示例。
关于疑难词句解析示例:
“令以责之里正”、“里胥猾黠”——“里正”、“里胥”,课本均有注释,你是否觉得还有疑问?下一段的“猾胥”是否就是指的“里胥”?课本是这么理解的。
点拨:国内已有人对课本上“里胥”的解释提出怀疑,认为“里胥”就是“里正”,胥是小吏,“里正”也是一种小吏,至于下一段的“猾胥”,是别指县城负责征收工作的胥吏,这样的解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别的“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为什么成名却“不敢敛户口”?二是成名既这么“迂讷”,为什么县里“猾胥”要上报他充当“里正”?为了解答这两个问题,解说者提供了如下史料:原来明清时代的“里正”,又叫“富户役”,负有替官府征收捐税、摊派徭役,以及驿递、供应的责任。许多富户不愿充任,结果就落到“中等人家”。“中等人家”当上“里正”的,有的就和官府、豪绅勾结,共同鱼肉人民,而像成名那样忠厚、“迂讷”的,就只好倾家荡产“赔偿”。这一说虽然顺通,但还不足以推翻课本上的注释,因为把“里正”看成“胥吏”,似乎抬高了它的品级。当然,“里胥”也不能看成是吏职的一个专有名称。这两种解释可以并存。提出来讨论,是要让大家明白,对课本上的注释是可以怀疑、商讨的。
关于情节提纲编写的示例:
提问:我们前面说过,小说的情节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第二篇:促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②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③展玩不可晓:翻来复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④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觇”,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⑥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讨论:①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②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参考: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可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
(情节提纲编写的指导:
具体进程:先用幻片放映学生编写的两份提纲,让同学们略作评判,教师简要点拨: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所编写的提纲,供学生修改自己的提纲时参照。要强调教师的提纲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只供借览,不可照搬。)
教师的点拨,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发展”与“高潮”两个阶段的区别。高潮,表现为矛盾比发展阶段更趋尖锐,往往形成一种新起的,惊心动魄的或更奇异的波澜。成名“虫死子亡”,就是这种矛盾更趋尖锐,别起波澜的重要标志。
2.情节的每一阶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细节,主要细节间带有由一事向另一事发展或转化的性质。细节可单独成段,也可分属上下两段,还可一段包括几个细节,不要机械地按自然段划分细节。
3.每一阶段的线索提示,要兼顾“事”与“情”两个方面。单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构思思路。
4.用语要注意简炼,语句的长短要大体一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创作意图,情节构思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局限性;补充点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入手,导入课文分析
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情节提纲的编写任务。指名学生,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段;并用三言两语说明本文的创作意图和情节特点。导入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表现手法。
二、作者创作意图和情节虚构分析
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为了把探讨推进一步,请大家再思考并回答如下的问题:“促织之戏,唐代天宝年间就已盛行,作者为什么把故事的背景选定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德年间是„治世‟,还是„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估计学生会以为宣德年间是封建时代的“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教师板书下面的几句话,并进行点拨:
“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
这是跟作者同时代,当时诗坛的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预习提示“说这篇”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本文的情节虚构: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知道,本文的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现在请大家再考虑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这么曲折离奇?它与创作意图到底有什么关系?(2)情节的虚构,是否有史料作依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如下明清笔记,然后进一步提问、点拨。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伤其妻,亦自经焉。”
(《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则史料在《促织》里是否都用上了?第二则史料和成名一家的遭遇很相似,并已具备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为什么不按照这个故事的轮廓来展开情节,而要另外虚构一些离奇、虚幻的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点拨性小结:
正如同学们说的,这两个材料《促织》里都运用上了,只是进行了改造。这就说明作者借讲前明宣德年间事来揭露现实黑暗,不是毫无根据的,把一些“烂污”泼在明宣宗头上,而是有历史真实作依据。但也正如同学说的,《明朝小史》中那条记载,虽然事情典型,情节轮廓完备,但仅仅按它的轮廓去写,要写得像《促织》这样既引人入胜,又具有强烈揭露、谴责的力量,似乎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来逐个分析作者所虚构的的离奇、虚幻的情节:
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而得佳品——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读者读了,自会想到这点。
成名九岁的儿子魂化蟋蟀而且轻捷善斗——这个情节也有现实因素,在旧时代,孩子惹祸自杀,是常有的事。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绝境,更使读者感到心情沉重。
结尾的的喜剧结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但这个情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读者读了,自会联系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
由上可见,作者虚构这些虚幻情节,不是仅仅为了引人入胜,也不是为离奇而离奇,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以上所说,“预习提示”第三段有精要概括,要充分注意。
作者表现手法的分析
启发、提问:要把上述情节构思完美地表达出来,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必须讲究表现手法,你们看,本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特点;
估计学生会提到两点:一,情节描述细致生动;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
进一步点拨、提问:同学们提出的这两点是对的。但不能满足于这种笼统的提法,要深入具体地分析。请再思考并回答下述问题:(1)情节描写是否都很细致?怎样显出跌宕起伏?(2)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的用笔是否也有变化?(3)怎样做到“虚幻之状,如在目前”?
学生回答,教师作如下点拨性小结:
情节的描写并非都很细致,而是有详有略,用详反跌略。详写成名一家觅求蟋蟀的忽得忽失,忽忧忽喜过程,略写皇上喜悦、抚宰“蒙荫”的结局,前者的“详”,就反跌出后者已荒唐、腐朽到了怎样的程度。不但全文,每个细节的描写也常用详来反跌略,如村中少年找成名斗蟋蟀,详写少年三次嘲笑的情状,略写虫斗过程,前面的详就有充分的反跌作用。
这种反跌作用,不但反映在详略安排上,还反映在同类性质细节描写的处理上。如成名三次捕捉蟋蟀,二、三两次都详写,但前者详在“执图冥搜”,后者详在迷离恍惚,前者突出视若珍宝,后者突出“惴惴恐不当意”,而实际上后一次获得的蟋蟀更有异能。这就不但互相反跌,而且跌宕多姿。
随着情节变幻和内容性质的不同,作者运笔也有变化。写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用工笔描绘;写故事的开端和结局,用粗笔勾勒。同样是粗笔勾勒,文笔的感情色调又有区别。前者饱含对成名一家的深切同情,后者饱含对皇上、抚、宰的辛辣嘲讽。这种工笔与粗笔的交替使用和感情色彩的变化,就使作者的文笔,也同详略处理一样,显得跌宕多姿。
心理描写的真实细腻,突出表现在虚幻情景的描绘上。其成功之处,一在心理上的细微曲折的变化,符合人之常情;一在情景虽然虚幻,却逼似生活真实。如成名看到神示画图,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好像出现了希望:“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希望又近了一步:”执图诣寺“后,看到”俨然类画“,希望更近了一步。这事本来荒诞不经,但人物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加以”蹑迹披求“,发现”虫伏草根“后的”扑“、”掭“、”灌“、”逐“的描写逼似实际生活情景,就使人只觉情状”如在目前“,而忘了它的荒诞。又如成名捕捉九岁儿子魂魄所化蟋蟀,为什么听到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觉得原先那条虫”宛然尚在“?这是他一夜僵卧长愁、神思昏乱的错觉。”见虫伏壁上“,”审谛之“,为什么”以其小,劣之“?因为上品蟋蟀,形体上必须”头项肥,脚腿长,身背阔大“,色彩上则是”白逊黑,黑逊赤,赤逊黄,黄逊青“。为什么后来又觉得”意似良“?因为它”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而按明刘侗《促织志》,这些正是一等上品的标志。但到底有缺陷,所以”将献公堂“,又”惴惴恐不当意“。事虽神秘,但结合蟋蟀的鉴别,写出了人物心理细微的曲折变化,就仍使读者感到真实。
随着上述分析,逐步写出如下板书,并对这节课略作小结。
作者思想局限性的分析
主要在下述两点上点拨:一是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二是揭露黑暗现实,虽尖锐,目的仍只是为了讽劝天子,并没有否定整个封建制度,这仅是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
学生如果指出成名一家“不数岁”就“田百顷,楼阁万椽,牛马蹄躈各千计”,“裘马过世家”的结局,是作者的庸俗幻想,不应否定这种看法。但要指出,因献异虫或善于斗鸡走马而贵显的现象,在封建时代是屡见不鲜的,这正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三、四题,把课文读到接近能背诵的程度。
第三篇:促织教案
《促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文学常识,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特点。能力:归纳文言现象,掌握学习规律。
情感: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重点
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三、教学难点
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设计之一:以蒲松龄搜集写作素材的逸事。
清代邹弢的《三借庐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了所有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但他不收一分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遵照一位驼背老人说的“甜、酸、苦、辣”四个字去做。“甜”就是嘴巴甜,对人和气,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他就跟着落泪;“苦”指写作吃苦,不管条件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锋芒,尖锐泼辣,能警世醒人。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终于创作了《聊斋志异》。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设计之
二、以杨万里之《促织》导入。
“一声能遣万人愁,终夕声声晓未休。不能缫丝替人织,强来出口促衣裘。”本诗以蟋蟀一叫,秋凉了,提醒人们赶快织,故实为孰促纺织之意。解题
(1)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家庭。天资聪明,学问深厚,十九岁时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忧郁自伤,穷愁潦倒。他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写作,历时二十余载,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另有诗、文集《聊斋诗集》、《聊斋文集》。
(2)关于作品:《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力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轶事。作者巧妙地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托笔幻想,寄意现实,批评当时,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赞美了青年男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抒发了作者自己满腔的“孤愤”。郭沫若曾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题联:“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这些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3)关于本文:《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者通过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地讽刺了“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浏览全文,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迂讷 裨益 龁 抢呼欲绝 爇香 翕辟 蹄躈 惙然 掭 不啻 觇视 俾入邑庠
(2)全班齐读,读出文意和节奏,而后思考下列列问题: ①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促织,即“虫”)
②指名一学生讲故事,(提示:围绕标题“促织”展开复述,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他同学边听,边紧扣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注意,每个小标题限于两三个字,其中一字或两字必须是“虫”或“促织”)
学生讲故事,最后明确:征促织——捕(觅)促织——(求)卜促织——(获)得促织——(丢)失促织——(变)化促织——斗促织——进(献)促织——(评)议促织
③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特点。
阅读课文,编写情节提纲 情节起止段所写内容 序幕(起因)第1段朝廷征促织 开端第2段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
发展第3~4段成妻卜促织 成名按图索促织 高潮第5~7段成子毙促织 化促织 斗促织 结局第8段成名献促织 尾声第9段作者评促织
或解说②其中,“征虫——觅虫”是故事的开端;“求虫——得虫”是故事的发展;“失虫——化虫——斗虫”是故事的高潮;“献虫”是故事的结局。最后一段是一段评述性的文字,这也是笔记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类似于司马迁的《史记》里每篇文章后有一段:“太史公曰”。要说明的是,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其情感变化可用如下曲线表示: 提问: 围绕这条主线,情节经历了几次波折?作者这样安排的妙处是什么?
[明确] 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
这样的安排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它的跌宕起伏,丰满了故事,深化了主题,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情节的变化曲折,再现了生活的需要,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充满波澜的。阅读重点段落“未几,成归„„”从文中选出成名的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入括号内,鉴赏心理描写的好处。
成名听说他儿子误毙促织则(怒),得儿子尸则转为(悲)。见儿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喜),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为(愁)。忽闻门外虫鸣则既(惊)且(喜),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劣);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喜)。将献公堂,不只能否符合官老爷之意,心中又(恐)。
可见,一只小小蟋蟀竟然牵动着主人公的心,主宰着主人公的命运,这细致入微、曲折变化的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融于一炉,有力揭示了皇帝荒淫,官贪吏虐,致使老百姓家 破人亡的罪恶现实。作业布置 思考:喜剧结局有什么深意
这个结局是虚幻的,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 你如何理解?如果让你来安排故事的结局,你会安排这样的结尾吗?为什么?
一:从全文看,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读者,成名一家之所以家破人亡,正是统治者为一小虫而逼迫所致。
二:成子化虫的虚幻情节,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人命如草虫,草菅人命。
三:既然魂化促织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退一步讲,“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的,也是偶然的,这样便更有力的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于区区小虫,可见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了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作者结尾的虚幻情节,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美好的愿望,也不仅仅是为了引人入胜,更不仅是为了离奇而离奇,而是通过这种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第四篇:促织 精品教案
促织
教案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教学重点:曲折跌宕的情节、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教学难点:“神示佳虫”和“魂化促织”的理解和评价。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蒲松龄的自勉诗(科举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郭沫若题联
(话聊斋)
写人写鬼,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讲故事,知内容
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促织,即“虫”)
2、指名一学生讲故事,(提示:围绕标题“促织”展开复述,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其他同学边听,边紧扣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学生讲故事,最后明确:征促织——捕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进促织——议促织
3、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特点。阅读课文,编写情节提纲
情节起止段所写内容
序幕(起因)第1段朝廷征促织 开端第2段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
发展第3~4段成妻卜促织
成名按图索促织 高潮第5~7段成子毙促织
化促织
斗促织 结局第8段成名献促织 尾声第9段作者评促织
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其情感变化可用如下曲线表示:
喜
促织
喜征虫受刑 神卜得虫 儿毙促织 魂化促织 悲 悲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作者如此安排,让成名的命运(独是成氏子以蠹贫(操童子业,久不售),以促织富。)随着促织的得失而起伏不定,意在揭示封建社会中百姓的命运行同草芥一般任人宰割,让读者在惊心动魄的陡转中体会到统治阶级的残酷。
4、细读课文第六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成名心理变化的词依次填入横线上,并体会心理描写的妙处和作用(每条横线只填一个字)。
成名听说儿子误毙促织则 怒,得子尸于井则转而为 悲,见子气息惙然则转而为 喜,但顾蟋蟀笼虚则又转而为 愁。忽闻门外虫鸣则既 惊
且 喜,然见促织短小则认为它 劣 ;视之,意似良,又转而为 喜。将献公堂,不知能否合官老爷意,心中又 恐。可见,一只小小蟋蟀竟然 牵
动 着主人公的心,主
宰 着主人公的命运,这 细
致
入
微、曲
折
变
化 的心理描写与行动描写融于一炉,有力揭示了皇帝 荒
淫,官 贪 吏 虐,致使老百姓 家
破
人
亡 的罪恶现实。
三、鉴赏、讨论: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第9段,再对照朗读第1段。读后提问:“每责一头,辄尽数家家产。”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祸首是谁?请从第1段和第9段中找出证据。
讨论。明确:造成这种后果的罪魁,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第1段提出“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说明祸患起宫廷,统治者为满足宫中享乐而“岁征民间”。未段尖锐地指出:“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荒淫无耻,贪官对上的阿谀奉承,“科敛丁口”,老百姓就只能落入“贴妇卖儿”、倾家荡产的悲惨命运。
2、既然如此,为什么作者给故事安排一个喜剧的结局?要从课文中找出佐证的句子说明所以。
讨论。明确:
①这个结局是虚幻的,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其一,从全文看,作者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读者:成名因无法纳贡而“忧闷欲死”,继又“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甚至“转侧床头,唯思自尽”;接着成名子因死一蟋蟀而吓得投井自尽,成名夫妇“抢呼欲绝”,“茅舍无烟,相对默然”,这正是统治者为一小虫而逼得成名家破人亡。其二,成子化蟋蟀,大家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作者写此虚幻的事实,其意图在于证明,成子以自身性命化小虫去让皇帝玩赏,这正是鞭笞皇帝视民命如玩小虫。这个“结局”非但没有削弱本文的批判力量,而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强化了批判力量。
②退一步讲,成名“因祸得福”即使是真,也是偶然的。结尾明明指出“独是”以促织富,“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这有力地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之于区区小虫,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何种程度!
③“喜剧”的结局,实际上是嘲讽了一出丑剧,请看“成名裘马扬扬”,连“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思泽”,这岂不荒唐可笑!
综上所述,本文结尾以及异史氏的评论,是在揭露封建统治的罪恶和当时政治的腐败黑暗。有人把异史氏的一段评论说为“以因果报应来规劝人,无异是愚民,无异是助纣为虐”。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
四、归纳文言现象:
1、通假字
(1)昂其直
“直”通“值”
(2)手裁举
“裁”通“才”(3)翼日进宰
“翼”通”“翌”
2、词语活用 岁征民间
名作状,每年
得佳者笼养之
名作状,用笼子 早出暮归
名作状,早上、晚上
取儿稿葬
名作状,用草席 日与子弟角
名作状,每天
旬余,杖至百
名作动,打板子
大喜,笼归
名作动,用笼子装 上于盆而养之
名作动,放
仙及鸡犬
名作动,成仙 此物故非西产
名作动,特产
试使斗而才
名作动,显示才能 裘马扬扬
名作动,穿着皮衣、骑着高头骏马
昂其直
形容使动,使„„高
而高其直
形容使动,使„„高 辄倾数家之产
动词使动,使„„倾尽
成然之
形容意动,认为„„对
益奇之
形容意动,觉得„„奇特 成以其小,劣之形容意动,认为„„劣
而心目耳力俱穷形作动,用尽
近抚之
形作动,走近
蟹白栗黄
形作名,白肉、黄粉
成述其异 形作名,非凡本领 以塞官责
动作名,差役
3、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2)被动句
如,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3)省略句
如,“又试之鸡” “试之鸡”
即“试之以鸡”或“以鸡试之”
4、一词多义
①
回头看,如“成顾蟋蟀笼虚”(《促织》)
② 看,环视,如“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促织》)(1)顾
③ 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如“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④ 顾虑,考虑,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⑤探望,拜访,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① 索取,如“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2)责
② 责任,差使,如“留待期限,以塞官责”(《促织》)
③ 责令,如“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
④ 责罚,如“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促织》
① 无,没有,如”靡计不施,讫无计”。(《促织》)(3)靡
② 败退,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促织》)
③ 倒下,如“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① 打开,如“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② 挖,如“于败堵丛草中,探石发穴”。(《促织》)(4)发
③ 丝毫,如“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
④ 射出,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⑤ 抒发,如“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⑥征发,派遣,如“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5、归纳本课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找出下列表时间的词并解释其含义
1、俄见小虫跃起。俄:不久,一会儿
2、旋见鸡伸颈摆扑。旋:随即,跟着就。
3、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少间:一会儿。
4、斯须就毙。斯须:一会儿。
5、未几,成归。未几:没多久。
6、无何,宰以卓异闻。无何:没多久。
7、既而得尸于井。既而:不久,随后。
8、食顷,帘动。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
五、总结拓展 读下面一则与《促织》相关的《野史》,与课文作比较,有哪几处不同?
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吕毖《明朝小史》)
① 《野史》是一大悲剧,蒲松龄改写的《促织》却是“喜剧” ; ② 《野史》为骏马来换蟋蟀; ③妻失促织,惧而自缢; ④鸡啄食促织;⑤夫亦自经
第五篇:原创精品教案 《促织》教案
《促织》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教学设想
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题解: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
(1)提出要求:
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
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
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
(2)通读课文: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教师指导,一些简单的疑难,随时个别解决;困难较大,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板书,准备讨论答疑。
(3)解释疑难词语句子:
学生通读课文结束,教师根据板书,解释疑难词语句子(限于课本未加注释或虽有解释但不够恰切的)。
①不终岁,薄产累尽:累尽,课文注释“受累而赔尽”。按:累,音lèi,这里作亏损讲,就是“赔”的意思,“累尽”应作“赔光”讲。②成然之:成名(认为)很对。然,是;然之,以之为然。
③展玩不可晓:翻来复去的细看,却不明(是什么意思)。展,展转,翻来复去;玩,玩味,细细地体会。
④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句中“复算”,课文注释“算帐,追究”,细味“复”字没有落实。这句应该是两句话两层意思,第1层是母亲骂,第2层是父亲再算帐。
⑤思试之斗以觇之:前一“之”代“蟋蟀”,后一“之”代“蟋蟀角斗的本领”。“以”,连词“而”。“觇”,窥视,此处是“看”的意思。
⑥又试之鸡:(接着)又(拿它)跟鸡试斗一次。“试之鸡”即“试之以鸡”、“以鸡试之”。
3.分段:
(1)讨论:①贯串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促织)②以“促织”为线索,本文可分几部分?
参考:全文9段,前面8段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评论,属作品的附带部分。可有两种分法:一种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这四个部分来分的;另一种是按段紧扣“促织”这条线索划分的,建议把这两种分法,编写一个简单而又清楚的结构提纲。
(情节提纲编写的指导:
具体进程:先用幻片放映学生编写的两份提纲,让同学们略作评判,教师简要点拨: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所编写的提纲,供学生修改自己的提纲时参照。要强调教师的提纲不是唯一正确的标准,只供借览,不可照搬。)
教师的点拨,注意如下几点:
1.要注意“发展”与“高潮”两个阶段的区别。高潮,表现为矛盾比发展阶段更趋尖锐,往往形成一种新起的,惊心动魄的或更奇异的波澜。成名“虫死子亡”,就是这种矛盾更趋尖锐,别起波澜的重要标志。
2.情节的每一阶段都包含若干主要细节,主要细节间带有由一事向另一事发展或转化的性质。细节可单独成段,也可分属上下两段,还可一段包括几个细节,不要机械地按自然段划分细节。
3.每一阶段的线索提示,要兼顾“事”与“情”两个方面。单提“事”,不能完整地反映作者的构思思路。
4.用语要注意简炼,语句的长短要大体一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创作意图,情节构思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的思想局限性;补充点作业,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入手,导入课文分析
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情节提纲的编写任务。指名学生,要求流畅地朗读课文第7段;并用三言两语说明本文的创作意图和情节特点。导入本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表现手法。
二、作者创作意图和情节虚构分析
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本文的创作意图,是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黑暗现实,批判的针芒直指天子。为了把探讨推进一步,请大家再思考并回答如下的问题:“促织之戏,唐代天宝年间就已盛行,作者为什么把故事的背景选定在明朝宣德年间?宣德年间是‘治世’,还是‘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估计学生会以为宣德年间是封建时代的“衰世”,明宣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
教师板书下面的几句话,并进行点拨:
“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顾以草虫纤物殃民至此耶?抑传闻失实耶?
这是跟作者同时代,当时诗坛的宗师王渔洋,写在《聊斋志异》手稿本上的一条评语。王渔洋为什么要强调宣德年间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显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读者读《促织》时要联系眼前的现实。康熙年间正是清代的“盛世”,康熙本人正被目为“英主”。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康熙本人同样追求“声色狗马”,酷爱“斗鸡戏虫”、至今传下来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间制作最精,康熙时更有以制盆扬名于世的。可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实际上是在借讲前朝“令主”当政的“治世”时代的事,来揭露“当时”“英主”当政的“盛世”的黑暗现实。“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当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议论。这正反映了蒲松龄思想的深刻处,“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当政的“衰世”就不用说了。“预习提示”说这篇“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是很有道理的。
关于本文的情节虚构:
启发、提问:同学们已知道,本文的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现在请大家再考虑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这么曲折离奇?它与创作意图到底有什么关系?(2)情节的虚构,是否有史料作依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幻灯出示如下明清笔记,然后进一步提问、点拨。
“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四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此语至今犹存。”(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妇,伤其妻,亦自经焉。”
(《梅村诗集笺注》转引吕毖《明朝小史》)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则史料在《促织》里是否都用上了?第二则史料和成名一家的遭遇很相似,并已具备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为什么不按照这个故事的轮廓来展开情节,而要另外虚构一些离奇、虚幻的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点拨性小结:
正如同学们说的,这两个材料《促织》里都运用上了,只是进行了改造。这就说明作者借讲前明宣德年间事来揭露现实黑暗,不是毫无根据的,把一些“烂污”泼在明宣宗头上,而是有历史真实作依据。但也正如同学说的,《明朝小史》中那条记载,虽然事情典型,情节轮廓完备,但仅仅按它的轮廓去写,要写得像《促织》这样既引人入胜,又具有强烈揭露、谴责的力量,似乎是很困难的。现在我们来逐个分析作者所虚构的的离奇、虚幻的情节:
成名夫妻由求神问卜而得佳品——这个情节提炼了现实生活、旧时人们陷入绝境,往往寄希望于求神问卜。但神图那么灵验却是虚幻的。作者虚构这个虚幻情节,正曲折地反映了成名夫妇实际上已无生路,读者读了,自会想到这点。
成名九岁的儿子魂化蟋蟀而且轻捷善斗——这个情节也有现实因素,在旧时代,孩子惹祸自杀,是常有的事。魂化蟋蟀则不可能。但这个虚幻情节却有着强烈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试想,一个九岁孩子,经历着多么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这比成名夫妻的身陷绝境,更使读者感到心情沉重。
结尾的的喜剧结局——既然魂化蟋蟀不可能,那成名一家的摆脱厄运,裘马扬扬也就纯属幻想。但这个情节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读者读了,自会联系当时官场的黑暗现象。
由上可见,作者虚构这些虚幻情节,不是仅仅为了引人入胜,也不是为离奇而离奇,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曲折离奇、波澜迭起的情节,来强有力地揭露社会的黑暗,统治集团的腐朽,从而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以上所说,“预习提示”第三段有精要概括,要充分注意。
作者表现手法的分析
启发、提问:要把上述情节构思完美地表达出来,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必须讲究表现手法,你们看,本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特点;
估计学生会提到两点:一,情节描述细致生动;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
进一步点拨、提问:同学们提出的这两点是对的。但不能满足于这种笼统的提法,要深入具体地分析。请再思考并回答下述问题:(1)情节描写是否都很细致?怎样显出跌宕起伏?(2)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的用笔是否也有变化?(3)怎样做到“虚幻之状,如在目前”?
学生回答,教师作如下点拨性小结:
情节的描写并非都很细致,而是有详有略,用详反跌略。详写成名一家觅求蟋蟀的忽得忽失,忽忧忽喜过程,略写皇上喜悦、抚宰“蒙荫”的结局,前者的“详”,就反跌出后者已荒唐、腐朽到了怎样的程度。不但全文,每个细节的描写也常用详来反跌略,如村中少年找成名斗蟋蟀,详写少年三次嘲笑的情状,略写虫斗过程,前面的详就有充分的反跌作用。
这种反跌作用,不但反映在详略安排上,还反映在同类性质细节描写的处理上。如成名三次捕捉蟋蟀,二、三两次都详写,但前者详在“执图冥搜”,后者详在迷离恍惚,前者突出视若珍宝,后者突出“惴惴恐不当意”,而实际上后一次获得的蟋蟀更有异能。这就不但互相反跌,而且跌宕多姿。
随着情节变幻和内容性质的不同,作者运笔也有变化。写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用工笔描绘;写故事的开端和结局,用粗笔勾勒。同样是粗笔勾勒,文笔的感情色调又有区别。前者饱含对成名一家的深切同情,后者饱含对皇上、抚、宰的辛辣嘲讽。这种工笔与粗笔的交替使用和感情色彩的变化,就使作者的文笔,也同详略处理一样,显得跌宕多姿。
心理描写的真实细腻,突出表现在虚幻情景的描绘上。其成功之处,一在心理上的细微曲折的变化,符合人之常情;一在情景虽然虚幻,却逼似生活真实。如成名看到神示画图,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好像出现了希望;“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希望又近了一步;“执图诣寺”后,看到“俨然类画”,希望更近了一步。这事本来荒诞不经,但人物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加以“蹑迹披求”,发现“虫伏草根”后的“扑”、“掭”、“灌”、“逐”的描写逼似实际生活情景,就使人只觉情状“如在目前”,而忘了它的荒诞。又如成名捕捉九岁儿子魂魄所化蟋蟀,为什么听到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觉得原先那条虫“宛然尚在”?这是他一夜僵卧长愁、神思昏乱的错觉。“见虫伏壁上”,“审谛之”,为什么“以其小,劣之”?因为上品蟋蟀,形体上必须“头项肥,脚腿长,身背阔大”,色彩上则是“白逊黑,黑逊赤,赤逊黄,黄逊青”。为什么后来又觉得“意似良”?因为它“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而按明刘侗《促织志》,这些正是一等上品的标志。但到底有缺陷,所以“将献公堂”,又“惴惴恐不当意”。事虽神秘,但结合蟋蟀的鉴别,写出了人物心理细微的曲折变化,就仍使读者感到真实。
随着上述分析,逐步写出如下板书,并对这节课略作小结。
作者思想局限性的分析
主要在下述两点上点拨:一是有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二是揭露黑暗现实,虽尖锐,目的仍只是为了讽劝天子,并没有否定整个封建制度,这仅是一种民主思想的萌芽。
学生如果指出成名一家“不数岁”就“田百顷,楼阁万椽,牛马蹄躈各千计”,“裘马过世家”的结局,是作者的庸俗幻想,不应否定这种看法。但要指出,因献异虫或善于斗鸡走马而贵显的现象,在封建时代是屡见不鲜的,这正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
五、疏通——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文言词句的疏通上
①古今异义。如“两股间脓血流离”中的“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儿涕而去”中的“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中的“是”:古义这(代词);今义判断词。“信夫”中的“信”:古义确实;今义书信。
②一词多义。如“杖至百”与“乃强起扶杖”中的“杖”:前者为动词,解释“杖责”;后者为名词,解释“拐杖”。“举家庆贺”和“手裁举”中“举”:前者解释“全”;后者解释“举起”。“成顾蟋蟀笼虚”和“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前者解释“看”;后者解释“但是”。
③通假字。如:直—值;而—尔;被—披;裁—才;翼—翌。
④动词的特殊用法。属意动用法的如:“成然之”中的“然”;“成以其小,劣之”中的“劣”。属使动用法的如:“昂其直”中的“昂”;“辄倾数家之产”中的“倾”。
⑤其他词类活用的现象。如名词作动词的有:“细疏其能”中的“疏”;“仙有鸡犬”中的“仙”。形容词作动词的有“欲媚上官”中的“媚”;“近抚之”中的“近”。名词用作状语的有“得佳者笼养之”中的“笼”。
⑥各类倒装句式。如谓语前置句(例:“问者爇香于鼎”;“覆之以掌”);宾语后置句(例:“村中少年好事者”)
⑦各类省略句。如“()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极俊健。()逐()而得之”。(这一语段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省略等现象。)
以上仅是举些大概,此外文中的文言虚词的用法、被动句式、各类文言固定句式都可找到大量实例,进行归类、疏通。
3.训练——重点放在文言句译的训练上
文言句译要求做到三点:①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译文要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没有错误。因此要避免胖译(随便增加意思)、漏译、误译等毛病。②译文要明白通顺,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直接按原文的词义和词序进行翻译,做到字字落实。但有的文言语句,如果直译,意思反而不明确,语句反而不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意译,也就是按照原文的意思译写,千万不要硬译。③译文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古今汉语有许多不同之处,翻译时词序排列往往要作调整,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这里所讲的是文言句译的一般原则,而《促织》一文的文言句译则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作好省略句的翻译。《促织》中的文言省略句较多,句译时应注意补上省略的成分,且要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和过渡。②准确作好前置或倒装句的翻译,译文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对词句顺序予以调整。③凡出现古地名、年号、职官、器物的词语,一般可予保留,不必翻译,但必须明了它的意思,必要时可用括号作解释。
六、布置作业
1、解释重点字词
2、翻译全文
3、梳理本文的文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