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五教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增强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周长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坦步提高动手操作水平,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3厘米、5厘米长的小棒。一个信封,内装一个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印有表格的纸、手巾纸、图片、线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白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是什么呢?屏幕展示: 请你从组长那里去领一个吧!
请你想一想,你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 指名回答。谈话:为了得到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用线围一围再量出线的长度,也可以测量出图形的边长,再计算出周长,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围一围、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估一估五项活动,继续探讨周长问题。(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
1、围一围。
谈话:我们先进行围一围的活动。把书翻到68页,看一看上面一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也能用线围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吗?围好后想一想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让学生围图形量周长在小组内交流。并指名回答最后一个问题。
2、摆一摆,谈话:我们再进行摆一摆的活动,请看课本第68页,要求我们用什么摆,摆成什么图形?请拿出发给你们的小棒,检查一下4根短的长度是不是3厘米,4根长的长度是不是5厘米。
你打算怎样用这些小棒摆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先想一想。想好了,在四人小组里摆一摆
①说说你是怎样摆的?②周长是多少?③请组长填表。引导学生说:我们摆的是长方形(正方形),它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3、拼一拼。
智慧爷爷给我们小朋友寄来了一封信,你们收到了吗?
里面是什么?这12个小正方形请你猜猜智慧爷爷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猜一猜。
读要求,先想一想,商量一下怎样拼,同桌合作,可以一个人摆另一个人记录填表格。指名学生交流。
一排摆几个?摆几排?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填好了这张表格。请你观察一下表格里的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周长怎么会不一样呢? 提问:周长与什么有关?在我们拼出的3种长方形里,它们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把你记录的结果和小正方形放回信封里,老师帮你们把回信寄给智慧爷爷。
4、量一量
青菜老师还给我们同学准备了一个挺有挑战性的题目。读一读,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样量的?周长是多少?可能有不同的相法。(1)一条一条量的。
(2)移一移,只需要量一条长和一条宽。(用课件演示一下这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以后练习时可以先观察,找找有没有简单一些的方法再动手,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
5、估一估。你利用估计餐巾纸和课桌面的周长是多少?
三、总结
艺术节上,我们全体学生和老师准备了一台精彩的节目。体育老师围了一个长方形的舞台,你怎样测量它的周长是多少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课后去实践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是否可行。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七(5—9题)
教学过程:
一、找规律。
1、练习七第五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每组题的得数,并观察算式。
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从算题的数据特点、计算特点,自主探索规律,交流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发现)
2、第六题。
分组计算。
根据算题的数据特点、结构特点以及计算结果,找找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你会接着写算式吗?(激发兴趣,锻炼数学思维)
交流,介绍方法。
(通过题组对比,让学生在计算中体会或发现蕴含其中的一些规律)
二、练习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1、第7、8题
细心观察,组合、运用信息。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但要说出每一步的算理。
2、第9题可利用线段图解答,交流思考过程。
3、思考题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观察、假设、试验、推理,寻找合适的答案,提高对乘法笔算方法的理解水平。
(左题可以从乘数的个位想起,右题难度更大,关键要考虑第一个乘数百位上的数与第二个乘数相乘,积应该在40左右,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试验和调整。)
三、课内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有什么地方想对老师说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七(第二课时)
200×4×2100×3×3300×2×3
200×8100×9300×6
说说每组中的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七(5—9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通过几天细心的观察,一定找到了不少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结合学生发言,相机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第7题
提问:从图中你能得到那些信息?
你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3、完成第9题
讨论:根据图你能得到那些信息,怎么样算才能求出一共有多少箱苹果?
4、完成第6题
先找规律在算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四、作业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4-45页“想想做做”第5-9题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习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2、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综合法分析两步应用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开火车
15-76+949-918-98+57+712-3
11-25+913-64+811-63+88+72、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再算一算
37+5783-2655+1391-34
37+5183-2255+1997-34
二、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中的第7-8题
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并尝试画线段图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2、想想做做中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比较,两道题有什么异同点?
三、拓展练习
1、卡车34辆客车比卡车多17辆轿车的辆数是卡车的4倍
多少辆?
学生补充一个条件,成为一道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尝试完成思考题
学生看图,从图上收集信息。
女儿:妈妈比我大27岁
妈妈:我的年龄是女儿的4倍。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向同学们说说好吗?
五布置作业:第44页第5、6题 轿车比卡车多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47-48页。第6-9题
教学目的:
着重练习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的能力。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受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明确思路。
教学难点:
进一步感受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明确思路。
教具准备:
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补条件,提问题
(1)大汽车有45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2)白兔有15只,白兔和灰兔一共有几只?
学生先独立解决在集体订正。
二、揭示课题师:这节课我们着重练习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三、解决问题
1、练习五的第6-7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在交流分析解答问题的方法。
2、练习五的第8题
师: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并交流。全班解答。
3、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出相应的线段图,指明板演。
独立解答,集体反馈。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教科书77页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