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有多长》修改教案(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8: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铅笔有多长》修改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铅笔有多长》修改教案》。

第一篇:《铅笔有多长》修改教案

《铅笔有多长》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关于长度测量单位的内容,是涉及到分米、毫米、和千米的新知识。对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因此,要通过设计测量等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的实际体验,构成表象,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建立分米、毫米的概念,充分感知1分米、1毫米有多长,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毫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知道有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是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 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四、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五、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米尺、10厘米长的彩带、6.3厘米的彩带

四、教学流程设计

情境导入——探索新知——运用新知——总结反思——课后延伸

(一)情景导入——2分钟

1、猜谜语: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铅笔)

2、课件出示两只铅笔。

(1)师:这样的小小谜语果然难不倒大家!今天课堂上来了好多新老师,同时,也来了两只铅笔朋友,他们两个要比比谁更高,你能帮帮它们吗? 学生交流想法,判断哪只铅笔更长。(2)师:同学们各有各的看法,出现了分歧,那么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这两只铅笔谁更长谁更短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比、尺子量的方法。

(3)师:看来方法可真多呀,那么今天咱们就来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铅笔有多长。

(二)、探索新知

1、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以及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师:咱们在测量长度单位时,都必须要用上长度单位,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生:米、厘米 师:米和厘米之间又什么关系吗? 生:1米等于100厘米。

2、认识分米

(1)估一估,这只绿色的铅笔有多长?

师:为了方便大家估计测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跟绿色铅笔一样长的纸条,请你拿出来,在测量之前,老师想请你们为这只铅笔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2)测量验证

师:要想知道铅笔到底有多长,仅仅靠估一估还不行,还得拿出尺子进行量一量。你知道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引导学生注意到测量时应要对起,从0刻度开始等等细节。并组织学生进行测量。(3)汇报测量结果——10厘米

(4)介绍分米——2分钟师:同学的速度真快,一下子测量出了这只铅笔的长度正好是10厘米。瞧,智慧老爷爷有话要对我们说呢。请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智慧老爷爷“这个铅笔的长度正好是10厘米,也可以说这根铅笔的长度是1分米,因为10厘米就是1分米。”)师:智慧老爷爷告诉了你什么新知识? 生:10厘米就是1分米

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在国际单位上,咱们的10厘米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那就是1分米。也就是说,1分米=10厘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也就是1dm=1cm.(5)感知1分米的长度

师:通过刚刚智慧爷爷的介绍呀,都知道了1分米就是10厘米,那么你能在你的尺子上找到1分米吗?(组织同桌两人一起找一找,说一说。)请生汇报。

师小结:只要我们能在尺子上找到10厘米,就能用1分米来表示。师: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到这么多1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吗?(6)了解米和分米的关系

师:刚刚同学们都测量出这绿色的小彩带的长度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么,如果两个这样的绿彩带链接起来,是多少?3个呢?10个呢?(10分米还可以用多少来表示呢?)教师演示:老师手中是重叠的1分米的彩带,现在将它慢慢展开,1、2组的同学1分米1分米的数,3、4组的同学10厘米10厘米的数。

总结发现:10分米=100厘米=1米,也就是说1米=10分米。(板书)用字母表示1m=1dm。

3、认识毫米(1)测量第二只铅笔的长度,说说你的测量结果。

师:刚刚咱们对绿色的铅笔进行了测量,学习到了这么多新的知识。想不想知道红色的这支铅笔要带给咱们什么惊喜呀?请你拿出尺子,量一量,这红色的铅笔到底有多长。生:这只铅笔的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再多3个小格。(2)介绍毫米

师:咱们在用厘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不能正好读到几厘米,有时会多出几个小格,这是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毫米”。X像这样的一小格表示1毫米(结合课件体介绍),那么比6厘米再多出3小格就是3毫米。(3)观察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尺子,找一找1厘米中间有几个这样的小格。有什么发现。

师小结: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长1毫米。10个小格就有10毫米。也就是说1厘米=(10)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1cm=10mm(4)感受1毫米有多长。(利用1毛钱的硬币感受)师: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

4、呈现两只铅笔的尺子测量图,总结比较,谁更长谁更短。

师:咱们刚刚通过测量发现,绿色的铅笔长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红色的铅笔长6厘米还多3毫米,谁更长?

5、寻找生活中的分米、毫米

师:通过刚才为两只铅笔测量,咱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测量单位,分米和毫米。还记得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1毫米呢?(学生用手势表现)想一想,找一找,量一量,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1分米,又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三)运用新知,巩固提升(1)填一填、想一想: 今天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吗?1厘米呢?1分米呢?1米呢?

(2)游戏,对儿歌

(3)读一读,淘气的日记。

(4)下列的测量方法是不是正确,为什么?量一量北斗星。思考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填一填。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1米=()分米 3分米=()厘米 40毫米=()厘米(5).动动脑,拓展练习

(五)、作业布置:

1.让学生回去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1毫米,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分米?毫米?

2.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这节课中,自己哪些方面表现的出色,说给大家听一听。

六、板书设计:

分米 dm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米 m 1米=10分米 1m=10dm 毫米 cm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从大到小排列:米,分米,厘米,毫米

第二篇:《铅笔有多长》教案

《铅笔有多长》教案

《铅笔有多长》教案1

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尝试完成。

教学策略:

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学会正确测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自学,然后,分组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单位化聚也是本课时的难点,先让学生完成练习,再讨论单位化聚的规律,突破了这个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资源:

两人一把米尺,直尺、借书卡、1元硬币、一张光碟。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老师带来了你们的'两个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米和厘米并贴在黑板上。问:这两个老朋友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学生比画)

同学们还想认识多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帮助我们测量物体长度吗?下面来进行一个小组比赛,在比赛中认识长度单位朋友。

设计思路: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一、活动一:估一估、量一量。

(要求:合作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同时不影响其它小组的思考,最后小组评比出优秀成员)

1、我们还学过了用尺子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同学们还记得测量的方法吗?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准确地测量出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在测量每条线段之前,先来估计线段的长度写在里,再用尺子进行测量,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活动:测量线段。

3、汇报发现(出现不够整厘米数怎么办?)

导入:第三条线段比2厘米多出了5个小格,但是又不够3厘米,我们写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准确,有办法解决吗?(用毫米表示)

板书:毫米mm

4、揭示长度单位:毫米

同学知道得真多!你能汇报你的发现吗?(由学生说出:当

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由老师引导)。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动二:找毫米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厘米=10毫米

小结: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由于毫米非常短,你能借助铅笔进行比画,在尺子上找出1mm有多长,告诉你的同桌吗?

3、请找出3mm的长度与同桌互相判断找对了没有。再找5mm,8mm呢?你能找出10mm的长度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板书: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动手测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长度。

请每组的组长从学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书卡、1元硬币、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组织本组同学先估一估每种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进行测量。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测量能力,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三、活动三:找分米

1、引入:除了米和厘米外,我们今天又学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那如果要测量书桌面的长,我们选择毫米做单位,大家认为合适吗?有更好的选择吗?

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

板书: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画出1分米大概有多长。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吗?请四人小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绍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窝的长度。

5、闭眼回想四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再听老师口令比画它们的长度。

四、活动四:说一说、排一排、选一选。

1、说一说: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

2、排一排:请四个学生扮演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几兄弟,让学生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

3、选一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五、活动五:说一说,评一评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本节课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2、估一估,量一量。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3、选一选: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铅笔有多长》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资源”,如发现不从尺子0刻度开始量的学生要加以表扬或奖励,如没有发现学生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可进行启发引导,体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案3

昨天我执教了《铅笔有多长》这一课,课下后有如下一些思考。

《铅笔有多长》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极容易混淆。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过程,使其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实的理解水平,还要抓住学生心理、思维的形象性、直观性特征,在创设情境以及教学过中,要贴进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思考,从而获取知识。

本课从估计老师的身高,到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还有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等,都为学生建立长度的观念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2、灵活地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遵照教材所提供的课题,适当地调整了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使教学环节衍接更合理、自然。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认识毫米,能与教材所提供课题结合的更巧妙和紧密。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更有帮助。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同时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因为学生在活动中脑、手的结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合作、自主性的学习又能促进个性的发展。我让学生多次在合作中操作和探究,讨论和交流。如:观察、探究直尺厘米间的小格的长度、数量,测量铅笔长度、橡皮长度、课桌高度,一分钱硬币的厚度,在米尺上每1分米处系绳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从而把握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关系。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编排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也是我们每个人要认真领会和遵循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充满活力。我也坚信我将继续为我的学生们奉献我的活力和智慧。

《铅笔有多长》教案4

教学内容:

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

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有多长?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

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6、小组活动:(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你知道了什么?

揭示:1米=10分米 1m=10dm

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习用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三、自学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2)部分内容。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

2、听取汇报,质疑。

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尝试练习

1、游戏: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课件出示:(1)填出适当的单位。(2)解决问题:小猴一家比身高。

《铅笔有多长》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1dm和1mm的长度。

2、1dm=10cm 1m=10dm 1cm=10mm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米和厘米的长度

师:一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米和厘米,你还记得1米、1厘米有多长吗?

生1:1米大约是小林的身高。(小林的身高大约1米)

生2: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的宽。

……

师:这两个单位“娃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1:教室的门高大约2米。

生2:我的文具盒的长大约是18厘米。

……

2、设疑

师: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老师想考考你们,谁知道我们的课桌高大约是7( )吗?

生1:7米。

生2:不可能,那不比姚明还高了吗?

生3:是啊,那人怎么能坐上去呢?

生4:米和厘米都不行,如果用米太长了,如果用厘米又太小了坐不了。

……

(学生经过一会儿争论后,大部分学生处于沉思状态)

师:别急,今天我们学了以后你就能解决了。

〔反思: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快,遗忘也快。特别是不常用的数学知识或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更容易回生,所以在学习新的`长度单位以前复习旧知是必要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争论课桌的高大约7( ),目的是让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一种新的长度单位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拿出一支吸管,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的。(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1:大约8厘米,我是一小节一小节的数的。(用手比1厘米)

生2:大约10厘米,我是感觉出来的。

师: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

生:10厘米。

师:你知道吗,像这样10厘米长的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就是1分米,用字母dm表示。(带学生读三遍,书空一遍)

2、感知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你能用食指和拇指比一比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并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同桌同学互相验证)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小组中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谁知道1分米=( )厘米?

生:1分米=10厘米

师:可以用字母表示为:1dm=10cm(引导学生读一读)

3、体验1分米的长度(加深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

师:分米这个单位“娃娃”现在也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给找出来吗?

生1:我的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

生2:我的学具盒长大约是1分米。

……

4、感知米和分米的关系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拿出米尺来,你能从米尺中找出1分米吗?(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生1:从0―10厘米。

生2:从20-30厘米。

生3:只要它们相差10厘米,这一段就是1分米。(掌声)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谁知道1米=( )分米

生:1米=10分米

师:用字母1m=10dm表示。(学生读一读)

5、解决问题

师:现在谁知道我们的课桌的高大约是7( )?

生:7分米。

(反思:通过以上的活动,同学们基本上都能认识1分米的长度。)

活动二:认识毫米

1、铅笔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枝铅笔来,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然后量一量。(同桌同学互相交流验证,师参与引导)

生1:我的铅笔长15厘米。

生2:我的铅笔长10厘米多一些。

生3:我的铅笔长13厘米又3小格。

师:是啊,有时我们在量的时候发现不是整厘米数的怎么办呢?(让学生想一想)

生:是不是也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呢?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用字母mm表示。(学生读一读)1小格就是1毫米,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生:10个。

师:我们就说1厘米=( )毫米,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1厘米=10毫米,用字母1cm=10mm表示。

师:现在谁能读出它的铅笔有多长吗?(请那些不是整厘米长的同学读一读)

2、感悟1毫米的长度

师:请学生拿出一枚一分硬币,像老师这样量一量它的厚度(由于学生对“厚度”这个词可能不理解,所以教师做示范是必要的)有多长?

生:1毫米。

师:把一分硬币用拇指和食指捏一捏,并轻轻地把它从手指中抽出来,看一看它在我们的手指中有多长。(让学生把自己比出来的长度与同桌交流加深对1毫米的感性认识)

3、加深对1毫米的感性认识

师: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的呢?找一找并与同桌交流。

生1:我的本子的厚度大约1毫米。

生2:尺子的厚度大约1毫米。

生3:蚂蚁的长度大约3毫米。

……

〔反思〕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依据这一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我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通过捏一捏,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让学生体验并感悟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本节课学生学得非常积极,主动参与面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表达,感受到了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生活中,培养了学生“做数学”的乐趣。

三、梳理长度单位

师:通过这次活动,你认识了些什么?你觉得你的表现怎样?哪一位同学表现最棒?

(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并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发展学生反思评价能力。)

四、游戏:“火眼金睛”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从你手的物品中找出几条不同长度的边吗?再估一估各条边的长分别是多少?(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物品)

(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都能找出不同长度的边来,并能恰当地选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

全文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都能认识分米和毫米,并能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具体长度。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还不是很好,有待今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培养。

《铅笔有多长》教案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2、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分米

(一)估一估,量一量

1、今天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测量。图上这支铅笔,你有什么办法,说说这支铅笔有多长?

2、你估计它有多长呢?把你估计的填在表格里。你怎么估计的?

3、量量看吧,把你量的结果也填在表格里。

4、量得铅笔有多长呢?

5、10厘米还有个名称是什么?

对!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可以反过来说,1分米等于10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dm=10cm

(二)找一找

1、在尺子上找找10厘米,用手比划一下,看看有多长?这么长就是1分米。

2、在尺子上找其它的1分米。

3、画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

4、量量看你的手掌,大约有多长呢?

5、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有1分米?

(三)想一想

1、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呢?说想法,在尺子上数一数。

2、分米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3、当量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就可以用分米做单位来测量了。

4、估计一下,数学课本大约有多少分米呢?

5、量量看吧

活动二:认识毫米

我们认识了1分米的长度和用字母表示,知道分米与厘米和米的关系。现在来看第二支铅笔,自学第二支铅笔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些什么?(字母表示、长度、与厘米的关系等)教师梳理:

1、毫米的'作用。

2、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拿出你的一分硬币,你发现什么了?象这样的长度就大约有1毫米。

3、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有1毫米。

4、估计数学课本的厚度有多少毫米呢?量量看。

5、画一条长二十毫米的线段。

6、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毫米呢?1分米里呢?1米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7、到现在为止,一共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活动三:练一练(第一题),小组互助。

《铅笔在多长》教学反思

一、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铅笔有多长》一课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认识分米、毫米,体验并建构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它们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在体验长度单位的意义活动中,学生的回答极其精彩。分米可以用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毫米太小了,可以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在体验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讨论出 10厘米就是1分米,10分米就是1米,1米里面有1000个1毫米。

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化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的掌握数学有效的学习途径,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而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过程。

在《铅笔有多长》教学时,认识1分米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吗?学生有的说从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还有的学生发现不一定是整十数的,还可以1到11、2到12、5到15等,最后还有学生总结出起点到终点的个位都是相同的,这样刚好就是10厘米。至此,教师再进行一个定论:也就是说,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

再如,体验1毫米的长,伸出你的手,比划1毫米的感觉,学生说太小了,比蚂蚁还小呢,蚂蚁都有几毫米呢 ,这些感觉就说明了学生在脑中已经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了。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毫米的作用,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度,还有当不是整厘米时,认识毫米就知道多几小格就是几毫米了,教师理解了,适时进行点拨:也就是能帮助我们测量更精确,对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随时会闪现与众不同的想法,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从中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本节课的不足

《铅笔有多长》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并能进行估计、测量。除了让学生说和想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深他们的感受。本节课就在这方面忽视了,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操作训练,以致学生建立的观念不够扎实,两个单位的作用只停留在理论上,不会学以致用。

四、困惑

本节课没有能够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最主要因为让学生探索和交流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练习的时间就无法达到充分。那么,如何处理好探索交流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呢?

《铅笔有多长》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钢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

学具:格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它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对了,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量一量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2、提问引入。

看看谁有超强的记忆力,想一想,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一起拿出格尺,看看除了厘米外,还有发现什么?

学生:我发现尺子上还有1小格1小格,仅有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是显然不够的,在测量或表示物体长度的时候,有时还需要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有时也需要更大的单位,你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二、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1、估一估。

(1)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课前老师都让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枝铅笔,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

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枝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里。

(设计意图:教师课前富有神秘感的设计安排,学生会感到新奇有趣,估算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给予学生独立观察估计的时间和空间.)

(2)交流、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

生:我的手从拇指到中指大约是10厘米,我的铅笔有两个这样子的

长,所以我估计这根铅笔20厘米长。

生:我估计这根铅笔的一半是10厘米,所以我估计我根铅笔有20

厘米长。

生:老师,我是用中指估计的,我的中指大约有6厘米,这根铅笔大

约有3个这样的长还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根铅笔有19厘米长。

生:老师,我看了看,这么长(他用手比了比),我就觉得铅笔大约是

20厘米。

生:1厘米是这么长,我看这根铅笔这么长,应该有18个这样的1

厘米,我也觉得这根铅笔大约有18厘米长。

(设计意图:学生意见可能会不统一,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会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自己的意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

2、量一量。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枝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好办法吗?这们大家就不会再有争论了。(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大家都把尺子拿出来,量一量,并把结果填在书中

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

(4)说一说你估计的跟你量出来的数据相差多少,以后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测来看看估测验结果,让学生感受测量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说一说。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比给老师看一下。

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用手比出来的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认识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知道吗?

(学生质疑。)

生:我知道,我看书本的,是dm。

生:老师,分米是什么呢?

生:分米要怎么量呢?

师介绍。

师: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知道怎么表示吗?

生:1分米=10厘米。(还有的的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还知道3分米是30厘米。

生:我也知道70厘米是7分米。

生:我想1米=100厘米,那1米=10分米,老师你说对吗?

生:老师,我看到10厘米是1分米,10分米是1米,我想厘米满10向分米进1,要是分米满10就向米进1。那米满10要向什么进1?

师:你们能把这些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10 10

全班齐读公式。

(3)实践活动。

A、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生:从1-10。

生:我有意见,应该是从1-11,这样才是10厘米。

生:我是从3数到13的。

B、让我们用分米作单位量一量教室里物体的长度。

D、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在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出分米和厘米间进率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结合测量具体物体的实践,体验出1分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三、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你们有橡皮吗,请你用尺子量一量橡皮有多长?

生汇报。

生:我量出来,比2厘米还多一点点。

生:我也是,我量出来不是刚好4厘米,还多一些。

师小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小的物体,有时不是整厘米数,这样子量出来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了。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一议。

i.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作中获得这些知识吧。(出示表格)

观察刻度 厘米数 中间小格个数 每小格长度 共有几毫米

0-1

4-5

9-8

ii. 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1组,再让学生自己实践。

生:我发现,从4-5也是1厘米,所以就跟第一行一样了。

生:我也发现了,从0-1、4-5、9-8相减一下,就全都是1

厘米了,也就全部一样了。

3、说一说。

师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用手比一比。

生:就像两个手指的那条缝。

师: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

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b)量一量。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学生汇报。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c)想一想。

师:再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也是1毫米。

生:扣子的厚度。本子的厚度。鸡蛋的厚度。铅笔中间那根铅。指

甲的厚度。衣服的厚度。玻璃

(设计意图:认识毫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针对操作中的存疑,而进行巧妙的设颖,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动力,向未知领域探索、冲击。)

《铅笔有多长》教案8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

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

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

四、教学准备:

2分钱硬币、直尺、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谜语:身穿花衣裳,身体细又长。写字和画画,都要用到它。(谜底:铅笔)

引入课题《铅笔有多长》(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教师出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测量。

(2)教师讲授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

2、认识毫米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先估自己最喜欢的铅笔的长度,再测量。

2)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

3)教师讲授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

4)借助2分硬币启发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

5)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

(2)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

2)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3、引导小组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其中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

4、填一填,说一说。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课后习题练习。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1、师生交流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2、观看《钱市胡同》的视频。

《铅笔有多长》教案9

教学内容: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有多长?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

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6、小组活动:(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你知道了什么?

揭示:1米=10分米1m=10dm

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用具,养成节约的好—惯。

三、自学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2)部分内容。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

2、听取汇报,质疑。

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尝试练—

1、游戏: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课件出示:(1)填出适当的单位。(2)解决问题:小猴一家比身高。

《铅笔有多长》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举偶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活动。

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指名汇报。

(4)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表象。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2)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2.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判断

4.请为同一种物体选择不同的单位。

《铅笔有多长》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 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师:老师的身高,用到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米和厘米) 谁还记得米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厘米呢?你们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长吗?那一厘米有多长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师:(出示吸管)小朋友们都有一根吸管,拿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估计一下。吸管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铅笔有多长》教案12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 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m) 厘米(cm)

2. 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

3. 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1)房子高约4( ); (2)一支铅笔长18( );

(3)米尺长100( ); (4)课桌高约7( );

二、互动解疑

1. 认识分米

(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

板书:分米dm

(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长度……)

(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2分米)

2. 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

①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 1m=10dm

3. 认识毫米

(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2)讲述: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①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 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

B: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 阶段性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三、实践运用

1. 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 画线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的长约( ); 课桌宽约( ); 一栋楼高( );

数学书厚5( ); 小亮身高135( ); 课桌高9( )。

四、总结评价

比划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通过教学使学生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材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操作学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此外,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估测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位于市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班级配备有电脑、电视及投影等电教设施,便于日常教学工作的使用。此外,学生对数学有着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

〖教学设计〗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年龄、体重及身高。(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动手操作:用“米”或“厘米”作单位量自己课桌的宽。(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量得很麻烦。)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 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分米=10厘米,1 dm=10 cm,1 m=100 cm,1 m=10 dm。)

(二)认识毫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多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使学生了解: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如:1分硬币的厚度,IC卡的厚度,3张扑克牌的厚度,1分硬币上表示年份的小数字“1992”中“1”下面的“”长,扑克牌中“K”一竖的宽度,胶带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课件演示:11月份上旬全国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图、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图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数学博士认为: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用“快板”的形式说出来。)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自己测量树叶标本的长度和宽度。

4、剪出长度为30 mm,2 cm,5 mm,1dm的彩带。

5、先估测各种实物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再进行实际测量。

6、淘气的日记

(1)20xx年9月11日星期四天气:小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改正用错的长度单位。淘气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20xx年10月14日星期二天气:晴

下课了,我发现教室里的一块玻璃坏了,于是,我赶紧量好玻璃的尺寸记下来,让爸爸帮我们重新安好。可是,爸爸拿着玻璃来到学校时,却安不了,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忘记加上窗框的宽度。)

(3)20xx年10月29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可是,我怎么想也做不出来。我想,老师大概出错题了吧?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思考题,不作全班要求。)

1—9()=1()

1()—59()=1()

1()—99()=1()

1()—999()=1()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学中,我将两个简单的问题“测量桌子的宽度”与“测量铅笔的长度”让学生观察讨论,由此激起学生探寻除米和厘米以外其他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IC卡、胶带、铅笔、橡皮和一些扑克牌等,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3、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上,一名学生在测量实物时发现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多一点、2毫米不到。于是,我对学生说:“那对于不是整毫米数的物体,如果我们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怎么办呢?”学生感觉应该有一个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我又告诉他们:“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找。”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出了新问题,教师也让学生在允许范围内加以讨论,这些看似对教学不利的“突发事件”,实际上把它利用起来,让学生再一次产生探寻课本以外新知的欲望,让他们知道知无止境,也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课外创造了机会。

4、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这一过程,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学时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5、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在使用多媒体演示格尺上的'1分米、1毫米时,没有向学生强调说明屏幕上的1分米或1毫米是放大了的1分米或1毫米,容易使学生对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产生误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尽量做到合理准确。

〖案例点评〗

刘老师设计的“铅笔有多长”一课,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导入部分“以疑引学”,新授部分“以探引学”,练习部分“以趣引学”,努力引导学生完成对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探索、认知和应用过程。

1、展示知识,关注过程

本节课的新授部分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由于在教授本节课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教师没有枯燥地讲授1毫米有多长,而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毫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找1毫米的实际长度,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2、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在本设计中,教师创设多种富有实效性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设计的导入部分,教师安排“动手操作情境”――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由此激起学生探寻米、厘米以外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新授部分设计“故事情境”――淘气与笑笑的争执,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此外,设计的其他部分,也创设了多种情境。如,活动情境――让学生找长度是1分米、1毫米的物体;交流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淘气的爸爸为什么安不上玻璃;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毫米有关的信息;问题情境――猜一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体重……

以上这些教学设计,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受数学,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

3、立足教材,活用教材

《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数学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数学实践,培养数学能力,促进主动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教材为本,活用教材,积极开发教材以外的资源。

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了恰当的加工。例如,在教学分米的认识时,教师活用教材,将教材中的量铅笔变为量课桌,避免了形式上的重复。再如,教材中练一练的第2题是画线段,而教师将其改为剪彩带,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4、营造氛围,体验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还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感和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真是其乐无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中,不仅真正建立1分米、1毫米的空间观念,而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铅笔有多长》教案14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课件、尺子、学具、铅笔、A4白纸

〖教学设计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身高。(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用合适的单位填空。课桌高7()。(用m和cm填都不合适,激发学习需要。)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板书)

3.对儿歌:巩固。嗨嗨,让我们大家来比一比,比什么?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学生用手势表示)

(二)认识毫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帮助淘气量一量他的铅笔有多长。(尺子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使学生了解: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如:一块七巧板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课件演示:近10天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和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比较、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比较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数学博士认为: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估一估,量一量。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画出折出宽度为30mm,2cm,5mm,1dm的长方形。

4.淘气的日记

(1)20xx年9月11日星期四天气:小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改正用错的长度单位。淘气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20xx年10月14日星期二天气:晴

下课了,我发现教室里的一块玻璃坏了,于是,我赶紧量好玻璃的尺寸记下来,让爸爸帮我们重新安好。可是,爸爸拿着玻璃来到学校时,却安不了,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忘记加上窗框的宽度。)

(3)20xx年10月29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可是,我怎么想也做不出来。我想,老师大概出错题了吧?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思考题,不作全班要求。)

1-9()=1()1()-59()=1()1()-99()=1()1()-999()=1()

5.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

《铅笔有多长》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米尺、学生尺、1分米长的铅笔3、4支

学具准备:每人一条学生尺、每人一枚1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课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师;铅笔是大家的好朋友,陪伴同学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你知道吗?在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呢?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发现的知识最多。

二、创设问题情景

1、估一估。

(每人拿出1枝铅笔,师把准备好的1分米长的铅笔发下去。)我们先来估计一下,手里的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铅笔有多长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你估计的结果和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汇报。(渗透估计方法的多样性)

2、量一量

同学们估计的结果是不是接近铅笔的实际长度呢?快拿出尺子来量一量吧。

3、写一写。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去?

4、质疑:“12厘米多一点”是什么意思?闭上眼睛想一想“一点”是多长?能想象的出来吗?看来呀,“12厘米多一点”不能准确地表示出铅笔的长度。想一想,有没有更准确一些的表示方法?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毫米

1、认一认。

仔细观察尺子,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以用毫米来帮忙。

师:你还知道毫米,真了不起,快给大家说一说,毫米是什么意思?1毫米有多长?

生:1厘米中间的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请大家看着自己的尺子,他说的你发现了吗?你认为有道理吗?现在谁也认识毫米了,再来说一说吧。

2、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细心数一数,还能发现关于毫米的什么秘密?

生: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10个1毫米。

师:那我们可以说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读刻度

师:我都数花眼了,有没有好办法?

生:我发现从0到1的中间有一条长一些的线。

师:大家都看到了吗?其他1厘米的中间有长刻度线吗?

生:有,我还发现长刻度线的前面是5个小格,后面也是5个小格。

师:你的发现很有意义!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个发现来更快地读出长度?

小练习:投影出示直尺,师指生读。

6厘米5毫米、10厘米4毫米、15厘米7毫米。

3、感知1毫米的长度。

(1)(生拿出1分硬币)估计一下,这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

再量一量。

师:生活中银行卡、电话卡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

(2)师示范: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地捏住硬币,另一只手慢慢抽出,看一看留在两个手指中间的1毫米有多长?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

生:短、小。

师:对呀,1毫米比较短,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段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仔细!

4、估一估

观察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估一估大约是几毫米?

※活动二:认识分米

1、揭示分米

师:在这些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一个很特别的,是哪一个呢?(稍停)师指出:是“10厘米”,因为10厘米的长度还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1分米。(板书:分米)

分米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1分米也就是10厘米那么长。板书:1分米=10厘米

2、感知1分米的长度

(1)找一找。

你能从尺子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吗?指给你小组的同学看看。谁愿意说一说你找的是从刻度几到几的长度是1分米?

(2)量一量。

请同学们量一量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掌哪个位置的长是1分米?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看,我们的`手掌上又多了一把1分米长的小尺子,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忙估计长度了。

(3)画一画。

你能用尺子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画完后同桌交换过来量一量画的是不是准确?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从刻度几画到几?

师质疑:尺子上没有0刻度,我该怎样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生:从1画到11,从2画到12……

3、分米和米的关系

出示米尺:你能在这条米尺上找出从哪到哪的长度是1分米吗?这条尺子上一共有多少个1分米?

生:这条尺子上一共有10个1分米。

师板书:1米=10分米

4、感知几分米

(1)从0到20的长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2分米有多长?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2分米?

生:文具盒、20厘米长的尺子、脚。

(2)同桌合作:量出从中指的指尖到胳膊肘窝之间的长度。

生:3分米。

师:看,我们的身体上又多了一把3分米长的小尺子,有了这些尺子的帮助,同学们估计的本领就更大了!

5、观察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可以用分米做单位,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分米?

※字母表示:

1、复习:米用哪个字母表示?厘米呢?

2、师介绍:分米用字母d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三个等式。师板书:1cm=10mm

1dm=10cm 1m=10dm

※解决问题:现在可不可以比较准确地量出铅笔的长度?赶快量一量吧,把测量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同桌交换测量,检验是否准确。

三、系统整理所学单位名称

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并说一说为什么?

四、游戏:看谁估计本领高。

每4人一个小组,先选好要估计的物体,每人都来估计出长度,说出估计结果。然后进行测量,谁估计的结果最接近实际长度,谁就得胜一次。最后,谁胜出的次数最多,谁的本领高。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觉还有哪些不足?你还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三篇:《铅笔有多长》教案

《铅笔有多长》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举偶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活动。

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指名汇报。

(4)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表象。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2)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2.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判断

4.请为同一种物体选择不同的单位。

《铅笔有多长》教案2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

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

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

四、教学准备:

2分钱硬币、直尺、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谜语:身穿花衣裳,身体细又长。写字和画画,都要用到它。(谜底:铅笔)

引入课题《铅笔有多长》(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教师出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测量。

(2)教师讲授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

2、认识毫米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先估自己最喜欢的铅笔的长度,再测量。

2)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

3)教师讲授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

4)借助2分硬币启发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

5)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

(2)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

2)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3、引导小组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其中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

4、填一填,说一说。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课后习题练习。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1、师生交流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2、观看《钱市胡同》的视频。

《铅笔有多长》教案3

教学内容:

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

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有多长?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

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6、小组活动:(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你知道了什么?

揭示:1米=10分米 1m=10dm

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习用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三、自学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2)部分内容。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

2、听取汇报,质疑。

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尝试练习

1、游戏: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课件出示:(1)填出适当的单位。(2)解决问题:小猴一家比身高。

《铅笔有多长》教案4

教学内容: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分米、1毫米的认识,“估一估”实物的长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米尺、1分硬币、10厘米铅笔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直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写出漂亮字,需要它帮忙。请同学们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铅笔不仅仅可以写出漂亮字,还可以帮我们学—数学知识呢?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测量铅笔有多长。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有关长度单位,用手势比一比,1m、1cm大约有多长?

二、探索分米

1、估:老师给同学们发了1支铅笔,请你估测这枝铅笔有多长?说说你是怎样估测的?(听取汇报)

2、量:同学们估测的结果不一样?怎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呢?请你们用直尺量一量这支铅笔的长度,边量边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抽生一边汇报,一边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3、知:你们知道吗?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1分米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用字母dm表示,即1dm=10cm。

4、比: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用手势表示出来?我们的身体是一把尺,从中指尖开始量手掌,到哪儿长1dm,再用手比一比。

5、找:找一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6、小组活动:(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用长1分米的铅笔去量1米的长度,能量几次?你知道了什么?

揭示:1米=10分米1m=10dm

7、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铅笔是你们丢掉的,为自己算一算,每人丢一分米长的`铅笔,10人丢了多长的铅笔?全班50人,共丢了多长的铅笔?大约有几个小朋友那么高?多浪费呀!希望同学们爱惜学—用具,养成节约的好—惯。

三、自学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用认识分米的方法:估、量、知、比、找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遇到困难时,请书这位好朋友来帮忙,自学书40页(2)部分内容。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自己学到的知识最多?

2、听取汇报,质疑。

3、课件演示,得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四、尝试练—

1、游戏:用手势比一比下列长度:1米、1毫米、10厘米、1厘米、1分米、10毫米、10分米。

2、课件出示:(1)填出适当的单位。(2)解决问题:小猴一家比身高。

《铅笔有多长》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钢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

学具:格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它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

对了,这节数学课我们一起量一量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2、提问引入。

看看谁有超强的记忆力,想一想,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一起拿出格尺,看看除了厘米外,还有发现什么?

学生:我发现尺子上还有1小格1小格,仅有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是显然不够的,在测量或表示物体长度的时候,有时还需要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有时也需要更大的单位,你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

二、动手实践,小组合作。

1、估一估。

(1)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课前老师都让每个小组准备了一枝铅笔,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

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枝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里。

(设计意图:教师课前富有神秘感的设计安排,学生会感到新奇有趣,估算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师给予学生独立观察估计的时间和空间.)

(2)交流、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

生:我的手从拇指到中指大约是10厘米,我的铅笔有两个这样子的

长,所以我估计这根铅笔20厘米长。

生:我估计这根铅笔的一半是10厘米,所以我估计我根铅笔有20

厘米长。

生:老师,我是用中指估计的,我的中指大约有6厘米,这根铅笔大

约有3个这样的长还多一点,所以我觉得这根铅笔有19厘米长。

生:老师,我看了看,这么长(他用手比了比),我就觉得铅笔大约是

20厘米。

生:1厘米是这么长,我看这根铅笔这么长,应该有18个这样的1

厘米,我也觉得这根铅笔大约有18厘米长。

(设计意图:学生意见可能会不统一,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会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自己的意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

2、量一量。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枝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好办法吗?这们大家就不会再有争论了。(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大家都把尺子拿出来,量一量,并把结果填在书中

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

(4)说一说你估计的跟你量出来的数据相差多少,以后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实测来看看估测验结果,让学生感受测量的过程、思想和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3、说一说。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比给老师看一下。

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用手比出来的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认识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知道吗?

(学生质疑。)

生:我知道,我看书本的.,是dm。

生:老师,分米是什么呢?

生:分米要怎么量呢?

师介绍。

师: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知道怎么表示吗?

生:1分米=10厘米。(还有的的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还知道3分米是30厘米。

生:我也知道70厘米是7分米。

生:我想1米=100厘米,那1米=10分米,老师你说对吗?

生:老师,我看到10厘米是1分米,10分米是1米,我想厘米满10向分米进1,要是分米满10就向米进1。那米满10要向什么进1?

师:你们能把这些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吗?

板书:米 分米 厘米

10 10

全班齐读公式。

(3)实践活动。

A、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生:从1-10。

生:我有意见,应该是从1-11,这样才是10厘米。

生:我是从3数到13的。

B、让我们用分米作单位量一量教室里物体的长度。

D、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在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出分米和厘米间进率关系的基础上,又让学生结合测量具体物体的实践,体验出1分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三、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你们有橡皮吗,请你用尺子量一量橡皮有多长?

生汇报。

生:我量出来,比2厘米还多一点点。

生:我也是,我量出来不是刚好4厘米,还多一些。

师小结: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小的物体,有时不是整厘米数,这样子量出来就得不到准确的结果了。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一议。

i.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作中获得这些知识吧。(出示表格)

观察刻度 厘米数 中间小格个数 每小格长度 共有几毫米

0-1

4-5

9-8

ii. 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师生共同完成1组,再让学生自己实践。

生:我发现,从4-5也是1厘米,所以就跟第一行一样了。

生:我也发现了,从0-1、4-5、9-8相减一下,就全都是1

厘米了,也就全部一样了。

3、说一说。

师请大家继续观察直尺,1毫米到底有多长?用手比一比。

生:就像两个手指的那条缝。

师:估计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动手量一

量,检验一下你的判断准确吗?

b)量一量。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学生汇报。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c)想一想。

师:再想一想生活中,什么东西也是1毫米。

生:扣子的厚度。本子的厚度。鸡蛋的厚度。铅笔中间那根铅。指

甲的厚度。衣服的厚度。玻璃

(设计意图:认识毫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针对操作中的存疑,而进行巧妙的设颖,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动力,向未知领域探索、冲击。)

《铅笔有多长》教案6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 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师:老师的身高,用到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米和厘米) 谁还记得米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厘米呢?你们能用手比比一米有多长吗?那一厘米有多长呢?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师:(出示吸管)小朋友们都有一根吸管,拿起来看一看,想一想,估计一下。吸管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铅笔有多长》教案7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

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 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米(m) 厘米(cm)

2. 用手比一比1米和一厘米有多长?

3. 你能正确使用这些长度单位了吗?

(1)房子高约4( ); (2)一支铅笔长18( );

(3)米尺长100( ); (4)课桌高约7( );

二、互动解疑

1. 认识分米

(1)猜一猜课桌高约7什么呢?

板书:分米dm

(2)探究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对分米还有哪些了解?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3)剪一剪,1分米到底有多长?你能从纸条上找出1分米,并把它剪下来吗?

(4)想一想,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分米?

(小棒、光碟盒的长度……)

(5)我们的直尺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2分米)

2. 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

(1)请同学们在米尺上找出几个1分米,并汇报

0——10 10——20 40——50 90——100

(2)1分米与1米之间的关系

①在米尺上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1米=10分米。

②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

所以1米=10分米 1m=10dm

3. 认识毫米

(1)请你先估算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2)讲述: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得更精确,我们要用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①关于毫米,你都知道些什么?

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所以1厘米=10毫米 1cm=10mm

②建立1毫米的表象

A:一张IC卡,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它的长、厚度。

B:课堂练习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4. 阶段性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精确,我们还可以用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三、实践运用

1. 填一填

2dm=( )cm 70mm=( )cmm 800cm=( )m

6m=( )dm 80cm=( )dm 3m=( )cm

2. 画线段

①20mm ②3cm5mm ③2dm

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的长约( ); 课桌宽约( ); 一栋楼高( );

数学书厚5( ); 小亮身高135( ); 课桌高9( )。

四、总结评价

比划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铅笔有多长》教案8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2、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1dm和1mm的长度。

2、1dm=10cm 1m=10dm 1cm=10mm

教学难点: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米和厘米的长度

师:一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米和厘米,你还记得1米、1厘米有多长吗?

生1:1米大约是小林的身高。(小林的身高大约1米)

生2:1厘米大约是一个手指的宽。

……

师:这两个单位“娃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1:教室的门高大约2米。

生2:我的文具盒的长大约是18厘米。

……

2、设疑

师:同学们都非常善于观察。老师想考考你们,谁知道我们的课桌高大约是7( )吗?

生1:7米。

生2:不可能,那不比姚明还高了吗?

生3:是啊,那人怎么能坐上去呢?

生4:米和厘米都不行,如果用米太长了,如果用厘米又太小了坐不了。

……

(学生经过一会儿争论后,大部分学生处于沉思状态)

师:别急,今天我们学了以后你就能解决了。

〔反思:低年级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快,遗忘也快。特别是不常用的数学知识或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更容易回生,所以在学习新的长度单位以前复习旧知是必要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争论课桌的高大约7( ),目的是让学生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一种新的长度单位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拿出一支吸管,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的。(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1:大约8厘米,我是一小节一小节的数的。(用手比1厘米)

生2:大约10厘米,我是感觉出来的。

师: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

生:10厘米。

师:你知道吗,像这样10厘米长的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就是1分米,用字母dm表示。(带学生读三遍,书空一遍)

2、感知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你能用食指和拇指比一比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并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的线段。(同桌同学互相验证)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小组中指导)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谁知道1分米=( )厘米?

生:1分米=10厘米

师:可以用字母表示为:1dm=10cm(引导学生读一读)

3、体验1分米的长度(加深学生对1分米的认识)

师:分米这个单位“娃娃”现在也在我们的身边你能把它给找出来吗?

生1:我的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

生2:我的学具盒长大约是1分米。

……

4、感知米和分米的关系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请同学们从学具盒中拿出米尺来,你能从米尺中找出1分米吗?(同桌同学互相交流)

生1:从0―10厘米。

生2:从20-30厘米。

生3:只要它们相差10厘米,这一段就是1分米。(掌声)

师:你观察得很认真。谁知道1米=( )分米

生:1米=10分米

师:用字母1m=10dm表示。(学生读一读)

5、解决问题

师:现在谁知道我们的课桌的高大约是7( )?

生:7分米。

(反思:通过以上的活动,同学们基本上都能认识1分米的长度。)

活动二:认识毫米

1、铅笔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枝铅笔来,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然后量一量。(同桌同学互相交流验证,师参与引导)

生1:我的铅笔长15厘米。

生2:我的铅笔长10厘米多一些。

生3:我的铅笔长13厘米又3小格。

师:是啊,有时我们在量的时候发现不是整厘米数的怎么办呢?(让学生想一想)

生:是不是也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来表示呢?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毫米”来表示,用字母mm表示。(学生读一读)1小格就是1毫米,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生:10个。

师:我们就说1厘米=( )毫米,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1厘米=10毫米,用字母1cm=10mm表示。

师:现在谁能读出它的铅笔有多长吗?(请那些不是整厘米长的同学读一读)

2、感悟1毫米的长度

师:请学生拿出一枚一分硬币,像老师这样量一量它的厚度(由于学生对“厚度”这个词可能不理解,所以教师做示范是必要的)有多长?

生:1毫米。

师:把一分硬币用拇指和食指捏一捏,并轻轻地把它从手指中抽出来,看一看它在我们的手指中有多长。(让学生把自己比出来的长度与同桌交流加深对1毫米的感性认识)

3、加深对1毫米的感性认识

师: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的呢?找一找并与同桌交流。

生1:我的本子的厚度大约1毫米。

生2:尺子的厚度大约1毫米。

生3:蚂蚁的长度大约3毫米。

……

〔反思〕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依据这一理念,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我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两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通过捏一捏,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让学生体验并感悟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本节课学生学得非常积极,主动参与面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束缚。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表达,感受到了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生活中,培养了学生“做数学”的乐趣。

三、梳理长度单位

师:通过这次活动,你认识了些什么?你觉得你的表现怎样?哪一位同学表现最棒?

(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并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发展学生反思评价能力。)

四、游戏:“火眼金睛”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从你手的物品中找出几条不同长度的边吗?再估一估各条边的长分别是多少?(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物品)

(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学生都能找出不同长度的边来,并能恰当地选用分米和毫米作单位。)

全文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都能认识分米和毫米,并能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具体长度。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还不是很好,有待今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培养。

《铅笔有多长》教案9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课件、尺子、学具、铅笔、A4白纸

〖教学设计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身高。(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用合适的单位填空。课桌高7。(用m和cm填都不合适,激发学习需要。)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板书)

3.对儿歌:巩固。嗨嗨,让我们大家来比一比,比什么?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学生用手势表示)

(二)认识毫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帮助淘气量一量他的铅笔有多长。(尺子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使学生了解: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如:一块七巧板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课件演示:近10天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和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比较、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比较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数学博士认为: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估一估,量一量。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画出折出宽度为30mm,2cm,5mm,1dm的长方形。

4.淘气的日记

(1)20xx年9月11日星期四天气:小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改正用错的长度单位。淘气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20xx年10月14日星期二天气:晴

下课了,我发现教室里的一块玻璃坏了,于是,我赶紧量好玻璃的尺寸记下来,让爸爸帮我们重新安好。可是,爸爸拿着玻璃来到学校时,却安不了,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忘记加上窗框的宽度。)

(3)20xx年10月29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可是,我怎么想也做不出来。我想,老师大概出错题了吧?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思考题,不作全班要求。)

1-9()=1()1()-59()=1()1()-99()=1()1()-999()=1()

5.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

《铅笔有多长》教案10

教学内容: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测量 第40-41页 的内容,实际上是《毫米、分米的认识》。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材料,但不是唯一材料,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弱点,教师都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适当引入课堂。本课就是力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达到课程整合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2、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学具1组,教师准备米尺每组一把,每人自备一把透明直尺,多媒体课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情景导入)小红:一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了米和厘米,你还记得1米、1厘米有多长吗?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吗?

(多次教学说明: 1年前学的知识,学生已经比较模糊了,如果开放式的问题导入会出现许多问题,不利于本课教学,开门见山的导入是比较好的选择,选用小卡通的形式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我考考你:请估计下面物品大约有多长?(课件演示)

1、家里房门高约2( )

2、1枝铅笔的长度是18( )

3、米尺长度是100( )

你估计老师手里的纸条是( )厘米。(出示10厘米纸条,先让学生估计长度,再分组量长度。)

过渡:你们知道纸条的长度是多少吗?知道它有两个“名字”吗?它还可以叫做1( )

(本段不仅复习了必须的旧知,还巧妙的`导入到了新课学习,过渡自然,思维流畅)

二、加强感知、理解进率、形成表象

(1)认识分米

1、学习1分米=10厘米

2、也可以表示为:1dm=10cm

3、感知1分米的长度:

①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

4、比一比

5、看看和身体(周围)哪里差不

6、多长?

②找出生活中大约1分米长度的东西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7、再全班交流。(教师准备

8、常见物品备

9、用

(量的教学应该体验为主,所以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体验,让学生知道10厘米和什么大约相同,学生需要一些常见的参照物,这比记住进率重要多了)

10、学习1米=10分米:

①老师出示米尺问:你认为它有几分米长?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容许学生用推算、数有几个10厘米、用10厘米掐有几段等方法) 最后在米尺上数一数。②揭示1米=10分米 也可以表示为1m=10dm

11、梳理长度知识:

我们现在学习了几个长度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归纳

板书如下:

米 1m

分米 1dm

厘米 1cm

12、问题解决:(多媒体出示)

①估计我们数学书宽大约( )分米。饭桌高7( )

②小猴一家身高分别是: 1米 、12分米、90厘米 你知道谁最高?谁最矮吗?

③我是估计小能手,评比要求:每人说出估计长度,再量线段的实际长度,每组评一人(见练习题纸): 2分米; 8厘米; 6厘米5毫米

过渡:从量第3条线段量的多媒体演示,可以知道用已经学的单位不能准确表示6厘米5毫米,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毫米。

(练习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出示和验证,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练习2增加了趣味性,练习3体现了细小的东西可以用电脑放大看得清楚)

(二)认识毫米

1、引入单位毫米。师:你知道在厘米间的小格是什么长度单位吗?

2、定义1毫米 课件演示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通过多媒体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学生数1厘米中有10小格。再缩小。让全体学生非常清楚的看到了1厘米=10毫米,这是传统方法不能达到的)

3、感知1毫米长度。

①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

4、数一数中间的小格有几个

5、比一比每个小格多长。

②找大约1毫米的物品 光盘的厚度 比一比 再量1角硬币的厚度

6、梳理长度知识:

我们现在学习了几个长度单位?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归纳 板书如下:

米 1m

分米 1dm

厘米 1cm

毫米 1mm ·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按故事情节填空 (把本课知识溶入到一个小红请爸爸买文具,爸爸考小红的动画里进行练习见课件)

①一栋大楼高50( )

②文具盒大约长20( )

③小红最多能摸到高15分米,2米柜子里的东西怎样才能拿到?最少要搭多高的椅子?

④没有0刻度尺子怎样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这应该是一个创新,把一节课的枯燥知识,放到一个动画故事里练习,学生非常有兴趣,解答的愿望很强烈)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比划一下1dm、1 mm有多长。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能和大家介绍你怎样掌握今天的知识吗?

案例评述:

本节课有3点值得一提:

1、注重创设情境。在导入新课时,充分运用多媒体,用拟人化的手法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复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电脑演示,清晰的展现相关知识点,能使学生感受深刻。

2、重视动手操作。本设计在导入新课后,就让学生“操作探究,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比一比1分米(毫米)的长度,在自己身上,在生活中找长大约1分米(毫米)的物品,练习里估计和量线段长度等。这样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它有利于学生形成长度概念,培养空间观念。重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正是《标准》中十分强调的数学教学观念。

3、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设计中,多处用到了多媒体技术,很好的起到了激趣、节约时间以及让学生看得清楚等作用,体现了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铅笔有多长》教案11

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演一演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动口说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每次测量时,都要先估计,再测量,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设计思路: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尝试完成。

教学策略:

本课时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学会正确测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自学,然后,分组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单位化聚也是本课时的难点,先让学生完成练习,再讨论单位化聚的规律,突破了这个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资源:

两人一把米尺,直尺、借书卡、1元硬币、一张光碟。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老师带来了你们的两个老朋友,大家想知道它们是谁吗?出示米和厘米并贴在黑板上。问:这两个老朋友能帮助我们做什么?这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米和厘米用什么字母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学生比画)

同学们还想认识多几个长度单位朋友,帮助我们测量物体长度吗?下面来进行一个小组比赛,在比赛中认识长度单位朋友。

设计思路: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一、活动一:估一估、量一量。

(要求:合作把结果填在表格中,同时不影响其它小组的思考,最后小组评比出优秀成员)

1、我们还学过了用尺子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同学们还记得测量的方法吗?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谁能准确地测量出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不过老师有个小要求:就是在测量每条线段之前,先来估计线段的长度写在里,再用尺子进行测量,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活动:测量线段。

3、汇报发现(出现不够整厘米数怎么办?)

导入:第三条线段比2厘米多出了5个小格,但是又不够3厘米,我们写2厘米或3厘米都不太准确,有办法解决吗?(用毫米表示)

板书:毫米mm

4、揭示长度单位:毫米

同学知道得真多!你能汇报你的发现吗?(由学生说出:当

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如果学生不能说出,由老师引导)。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活动二:找毫米

1、感知毫米

1m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厘米=10毫米

小结: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直尺上任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由于毫米非常短,你能借助铅笔进行比画,在尺子上找出1mm有多长,告诉你的同桌吗?

3、请找出3mm的长度与同桌互相判断找对了没有。再找5mm,8mm呢?你能找出10mm的长度吗?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板书:1厘米=10毫米

1m=10mm

4、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么2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3厘米?

5、动手测量,再次感受毫米的长度。

请每组的组长从学具盒中迅速地拿出(借书卡、1元硬币、光碟盒等)放在桌面上,组织本组同学先估一估每种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进行测量。

设计思路: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测量能力,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三、活动三:找分米

1、引入:除了米和厘米外,我们今天又学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量比较短或者比较精确的物体时,我们需要用到毫米,那如果要测量书桌面的长,我们选择毫米做单位,大家认为合适吗?有更好的选择吗?

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

板书:分米dm

1、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mm

2、用手比画出1分米大概有多长。

3、1分米=10厘米,即10厘米就是1分米,你能找出1米有多少分米吗?请四人小组在米尺上找一找。

4、介绍1柞和中指尖到手臂肘窝的长度。

5、闭眼回想四个长度单位有多长,再听老师口令比画它们的长度。

四、活动四:说一说、排一排、选一选。

1、说一说: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

2、排一排:请四个学生扮演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几兄弟,让学生把他们从大到小排一排。

3、选一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五、活动五:说一说,评一评

1、你有哪些收获?

2、你觉得本节课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为什么?

2、估一估,量一量。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名称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借书卡厚度

1元硬币厚度

1张光盘厚度

3、选一选:小组评价(在选中的脸旁边打:)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

练习本长约2()课桌宽约4()

一栋楼房高24()数学书厚约5()

小亮身高是135()一把直尺长约20()

4、下面的说法对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铅笔有多长》教案12

说教材

本节课是《测量》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够用米和厘米为单位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这节课是有关长度测量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教材借助“铅笔有多长”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必要性,感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为后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学习打下基础。

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同时具备了怎样估测和测量物体,会比较物体的'长短等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调控能力差,因此,我在本节课设计上不仅考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活动经验为基础,而且创设具体、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探究和发现,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说教学目标

1.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本班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并知道1分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2)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4)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并知道1分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难点: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教具:幻灯片、米尺、硬币、

说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导入法法、问题引导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合作探究法。

说教学流程

一、温故互查:

(出了几个上学期学过内容,很好的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教室门的高度约2()

(2)一支铅笔长约18()

3.用尺子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带着目标学习,有针对性的学)

三、设问导读:

(一)认识分米和毫米(认真看课本第一部分)

1.(1)绿色铅笔的长度是()。

(2)10厘米也就是1()。

(3)分米用字母()表示。

(4)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从某刻度到某刻度)

2.(1)1厘米中有()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是1()。

(2)毫米用字母()表示。

(3)红色铅笔比6厘米多3小格,所以它的长是()厘米()毫米。

(二)找一找,说一说。(认真看课本第二部分)

1拃长大约是()2分硬币厚度约()

(三)找一找、想一想、填一填。(课本第三部分)

1分米=()厘米1厘米=()毫米1米=()分米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四)单位换算(课本第三部分)

3分米=()厘米40毫米=()厘米

四、自我检测和巩固练习

我采用的是课本35页的2—4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用于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

让孩子们说说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

六、课堂小结:

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让孩子参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畅所欲言,真正做到了有始有终,让孩子知道自己一节课学到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同时老师也做到了心中有数。

七、说教学效果:

整节课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堂中充分利用了二人小组和四人小组,让孩子在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认识了分米、毫米,并知道了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铅笔有多长》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通过教学使学生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材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操作学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此外,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估测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位于市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班级配备有电脑、电视及投影等电教设施,便于日常教学工作的使用。此外,学生对数学有着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

〖教学设计〗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年龄、体重及身高。(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动手操作:用“米”或“厘米”作单位量自己课桌的宽。(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量得很麻烦。)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 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分米=10厘米,1 dm=10 cm,1 m=100 cm,1 m=10 dm。)

(二)认识毫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多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使学生了解: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如:1分硬币的厚度,IC卡的厚度,3张扑克牌的厚度,1分硬币上表示年份的小数字“1992”中“1”下面的“”长,扑克牌中“K”一竖的宽度,胶带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课件演示:11月份上旬全国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图、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图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数学博士认为: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用“快板”的形式说出来。)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自己测量树叶标本的长度和宽度。

4、剪出长度为30 mm,2 cm,5 mm,1dm的彩带。

5、先估测各种实物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再进行实际测量。

6、淘气的日记

(1)20xx年9月11日星期四天气:小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改正用错的长度单位。淘气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20xx年10月14日星期二天气:晴

下课了,我发现教室里的一块玻璃坏了,于是,我赶紧量好玻璃的尺寸记下来,让爸爸帮我们重新安好。可是,爸爸拿着玻璃来到学校时,却安不了,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忘记加上窗框的宽度。)

(3)20xx年10月29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可是,我怎么想也做不出来。我想,老师大概出错题了吧?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思考题,不作全班要求。)

1—9()=1()

1()—59()=1()

1()—99()=1()

1()—999()=1()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学中,我将两个简单的问题“测量桌子的宽度”与“测量铅笔的长度”让学生观察讨论,由此激起学生探寻除米和厘米以外其他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

2、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IC卡、胶带、铅笔、橡皮和一些扑克牌等,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3、鼓励学生质疑,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堂上,一名学生在测量实物时发现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多一点、2毫米不到。于是,我对学生说:“那对于不是整毫米数的物体,如果我们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怎么办呢?”学生感觉应该有一个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我又告诉他们:“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请同学们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找。”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出了新问题,教师也让学生在允许范围内加以讨论,这些看似对教学不利的“突发事件”,实际上把它利用起来,让学生再一次产生探寻课本以外新知的欲望,让他们知道知无止境,也为学生走出课本、走向课外创造了机会。

4、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学中,我始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这一过程,我认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学时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5、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我在使用多媒体演示格尺上的1分米、1毫米时,没有向学生强调说明屏幕上的1分米或1毫米是放大了的1分米或1毫米,容易使学生对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概念产生误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尽量做到合理准确。

〖案例点评〗

刘老师设计的“铅笔有多长”一课,对“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导入部分“以疑引学”,新授部分“以探引学”,练习部分“以趣引学”,努力引导学生完成对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探索、认知和应用过程。

1、展示知识,关注过程

本节课的新授部分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探索的机会。由于在教授本节课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教师没有枯燥地讲授1毫米有多长,而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毫米”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表象――找1毫米的实际长度,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扩大学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发现、讨论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

2、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在本设计中,教师创设多种富有实效性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设计的导入部分,教师安排“动手操作情境”――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由此激起学生探寻米、厘米以外的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新授部分设计“故事情境”――淘气与笑笑的争执,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此外,设计的其他部分,也创设了多种情境。如,活动情境――让学生找长度是1分米、1毫米的物体;交流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淘气的爸爸为什么安不上玻璃;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毫米有关的信息;问题情境――猜一猜老师的年龄、身高、体重……

以上这些教学设计,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感受数学,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

3、立足教材,活用教材

《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数学资源,来引导学生投身数学实践,培养数学能力,促进主动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教材为本,活用教材,积极开发教材以外的资源。

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进行了恰当的加工。例如,在教学分米的认识时,教师活用教材,将教材中的量铅笔变为量课桌,避免了形式上的重复。再如,教材中练一练的第2题是画线段,而教师将其改为剪彩带,这样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4、营造氛围,体验情感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还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情感和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真是其乐无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中,不仅真正建立1分米、1毫米的空间观念,而且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铅笔有多长》教案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2、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分米

(一)估一估,量一量

1、今天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测量。图上这支铅笔,你有什么办法,说说这支铅笔有多长?

2、你估计它有多长呢?把你估计的填在表格里。你怎么估计的?

3、量量看吧,把你量的结果也填在表格里。

4、量得铅笔有多长呢?

5、10厘米还有个名称是什么?

对!10厘米就是1分米。也可以反过来说,1分米等于10厘米。用字母表示就是:1dm=10cm

(二)找一找

1、在尺子上找找10厘米,用手比划一下,看看有多长?这么长就是1分米。

2、在尺子上找其它的1分米。

3、画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

4、量量看你的手掌,大约有多长呢?

5、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有1分米?

(三)想一想

1、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呢?说想法,在尺子上数一数。

2、分米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3、当量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就可以用分米做单位来测量了。

4、估计一下,数学课本大约有多少分米呢?

5、量量看吧

活动二:认识毫米

我们认识了1分米的长度和用字母表示,知道分米与厘米和米的关系。现在来看第二支铅笔,自学第二支铅笔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些什么?(字母表示、长度、与厘米的关系等)教师梳理:

1、毫米的作用。

2、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拿出你的一分硬币,你发现什么了?象这样的`长度就大约有1毫米。

3、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有1毫米。

4、估计数学课本的厚度有多少毫米呢?量量看。

5、画一条长二十毫米的线段。

6、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毫米呢?1分米里呢?1米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7、到现在为止,一共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活动三:练一练(第一题),小组互助。

《铅笔在多长》教学反思

一、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铅笔有多长》一课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认识分米、毫米,体验并建构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它们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在体验长度单位的意义活动中,学生的回答极其精彩。分米可以用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毫米太小了,可以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在体验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讨论出 10厘米就是1分米,10分米就是1米,1米里面有1000个1毫米。

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化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的掌握数学有效的学习途径,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而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过程。

在《铅笔有多长》教学时,认识1分米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吗?学生有的说从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还有的学生发现不一定是整十数的,还可以1到11、2到12、5到15等,最后还有学生总结出起点到终点的个位都是相同的,这样刚好就是10厘米。至此,教师再进行一个定论:也就是说,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

再如,体验1毫米的长,伸出你的手,比划1毫米的感觉,学生说太小了,比蚂蚁还小呢,蚂蚁都有几毫米呢 ,这些感觉就说明了学生在脑中已经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了。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毫米的作用,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度,还有当不是整厘米时,认识毫米就知道多几小格就是几毫米了,教师理解了,适时进行点拨:也就是能帮助我们测量更精确,对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随时会闪现与众不同的想法,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从中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本节课的不足

《铅笔有多长》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并能进行估计、测量。除了让学生说和想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深他们的感受。本节课就在这方面忽视了,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操作训练,以致学生建立的观念不够扎实,两个单位的作用只停留在理论上,不会学以致用。

四、困惑

本节课没有能够加强针对性的练习,最主要因为让学生探索和交流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于是练习的时间就无法达到充分。那么,如何处理好探索交流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呢?

《铅笔有多长》教案15

昨天我执教了《铅笔有多长》这一课,课下后有如下一些思考。

《铅笔有多长》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极容易混淆。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过程,使其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实的理解水平,还要抓住学生心理、思维的形象性、直观性特征,在创设情境以及教学过中,要贴进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思考,从而获取知识。

本课从估计老师的身高,到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还有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等,都为学生建立长度的观念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2、灵活地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安排教学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遵照教材所提供的课题,适当地调整了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使教学环节衍接更合理、自然。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认识毫米,能与教材所提供课题结合的更巧妙和紧密。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更有帮助。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同时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因为学生在活动中脑、手的结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合作、自主性的学习又能促进个性的发展。我让学生多次在合作中操作和探究,讨论和交流。如:观察、探究直尺厘米间的小格的'长度、数量,测量铅笔长度、橡皮长度、课桌高度,一分钱硬币的厚度,在米尺上每1分米处系绳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从而把握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关系。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编排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也是我们每个人要认真领会和遵循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充满活力。我也坚信我将继续为我的学生们奉献我的活力和智慧。

第四篇:《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出处:《铅笔有多长》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内容。

2、重难点确立:本节内容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结合生活实际,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由于学生空间观念比较薄弱,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出1分米、1毫米有多长是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本节内容主要以动手操作、亲自感受的实践为主,辅以谈话、练习、游戏等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练一练等。

三、说学法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动起来,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练习。总之,能让学生做的、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自己想,最终将所学知识点内化。

2、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说过程

1、引入阶段尽量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游戏环节是为了缓解学生在接受新知过程中的疲劳感。

3、第一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分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让学生先估计再进行测量那根10厘米左右的铅笔,当学生测量出铅笔有10厘米左右时,顺势引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4、第二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毫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测量6厘米多一点的小木棒,当学生对“多一点”都说不出所以然时,我乘机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当学生说是10小格时,我给学生介绍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

5、为了让学生加深对1分米、1毫米的认识,我又让学生实际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有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有的测量自己文具盒的长、宽、高,还有的测量硬币的厚度等等,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得到了应用。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2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我努力为学生提供学生所熟悉的情境,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让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学习数学真正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同时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学习过的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让他们说一说米和厘米分别用什么英文字母表示,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并在自己的本子上分别画出一条1米长和1厘米长的线段,再说一说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创设了估计、测量铅笔长度的情境,引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及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我事先准备55根长约10厘米长的.树枝和55根6厘米多一些的小棒依次分给班上的55位同学,让他们先估计树枝的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当学生说出测量的结果是10厘米时,我就直接告诉他们,10厘米就是1分米,让他们看一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再者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用铅笔画一画1分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从而使学生逐渐建立“分米”这个概念。最后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1米=100厘米,推出1米=10分米。

这一课的第二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毫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我也是让学生先估计再进行测量那根6厘米多一点的小棒,当学生测量出那根小棒有6厘米多一点时,我说:“多一点,你们能不能用一个具体数字来表示呢?”同学们都说不出所以然,我乘机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当学生说是10小格时,我给学生介绍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1分米、1毫米的认识,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实际测量生活中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有的同学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自己文具盒的长、宽、高,硬币的厚度等,他们不仅能准确进行测量,并且能恰当地使用长度单位,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应用得更加灵活。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当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3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课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探究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应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新课程改变单纯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学习的途径,变暗示性复习铺垫“迁移”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探究学习。本课针对学生对1分米、1毫米长度的无意识感知状态,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米、厘米等有关知识,运用估计与测量等方法,让学生在两次测量不同长度铅笔的活动中产生内需,萌发探究动机,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

2、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事物注重整体感知。遵循这一特点,本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捏一捏、画一画等具体操作活动中体验1分米、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分米与毫米的长度观念。由于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印象深刻。本课还通过学生喜爱游戏的特点,利用游戏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已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进行再认识,从而促使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有梯度的课堂练习,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第五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通过教学使学生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材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做一做等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初步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中,教师尽量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目标设置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态度几方面出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正确运用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法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依据这一理念,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米、厘米经验,在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以操作活动为主线,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设计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从而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通过估一估、比一比、量一量、找一找等操作感知1分米、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学法指导

本课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探索。

(2)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特点,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明明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红红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

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吗?(米、厘米)

2、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

另一方面复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探究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再出示谜语:“身体细又长,身穿花衣裳,要想写好字,请我来帮忙”,让学生猜出“今天的学习伙伴”――铅笔,这时请他们拿出自己最喜欢的铅笔,问:你知道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吗,进而揭示课题。创设这样的情景,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将学习用品带入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建立1分米的表象

教师拿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请学生也来估一估老师的铅笔的长度,接着请学生拿出来量一量它的长度,同时让学生到展示台前实际测量。当量出是10厘米后,教师告诉学生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然后感知1分米的长度,要求学生找一找尺子上从哪到哪之间的长度是1分米,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最后引导同桌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争论、补充、交流中找到正确的答案。教师配合课件展示: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米=()分米加以引导。

利用学生已有的测量经验,以活动为主线,设计了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认一认、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会到数学好学,数学真有趣。这时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活动二、建立1毫米的表象

用课件出示不是整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观察,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有的学生可能懂得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及时给予表扬,同时告诉全班学生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实际测量进一步认识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然后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这样把毫米与这些熟悉的物品联系起来,毫米这样一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就变得具体了。

活动三、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先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三道练习题:

1、小马虎日记(找错纠错)

小马虎的日记

20xx年3月10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2、完成填一填(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7m=( )dm 3cm=( )mm 90dm=( )m

60cm=( )dm 2m=( )cm 800cm=( )m

3、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练习本长约2( )。 小明身高是135( )。

一栋楼高约24( )。 数学书厚约5( )。

课桌宽约4( )。 一拃长约15( )。

有梯度的练习设计,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全课小结,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利用好朋友铅笔学到了哪些知识?你都知道些什么?你认为自己表现怎么样?(学生交流)

第五篇: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

八堡寄宿制小学

高平平

本 北师大版 学

科 数学 册

数 第四册 单

元 四单元 课

题 铅笔有多长 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感受实际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建立1分米、1毫米的概念,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 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教学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板块 教与学预设(师生活动)教学重构(修改意见)前置性作业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长度单位的由来

人类为了找到一个适用的长度单位,费了不少周折。人们很早就想找到一种可靠的,不变的尺度,作为量度距离大小的统一标准。最初是以人体作为标准,从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发现了人前臂的图形,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

公元前6世纪将一个人向两侧伸展手臂,两个中指尖的距离定为长度单位1呎。古罗马凯撒大帝时代规定,把罗马士兵行军时的1000双步定为1哩。

公元8世纪末,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把他一只脚长定为1呎。

9世纪,撒克逊王朝亨利一世规定,他的手臂向前平伸,从鼻尖到指尖的距离定为1码。

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把他的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定为1呎。

相传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曾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走一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并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的一节定为1寸。

到了18世纪,人们开始感到这种用人体作为长度标准缺点很多,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不变的度量单位,终于想到了地球。

一、故事激趣,温故引新

小朋友们,喜欢当警察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当警察的机会,请看(播放录像)。在作案现场,黑猫警长发现了小象的脚印,究竟是哪一只小象干的坏事呢?咦,警长拿着尺子准备做什么呢?

测量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测量脚印的长度呢?从哪里开始量,量到哪里呢?测量时要特别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量一量。(课件演示)这个脚印的长是—10厘米。

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单位来表示,谁知道?

二、猜一猜,认识分米

1.认识分米

分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d的写法和汉语拼音小写“的”的写法一样,小朋友一边读一边书空。(贴出:分米dm)

2.理解1分米=10厘米

刚才我们量出了这个脚印的长度是几厘米?(板书:10厘米),也就是1分米,(板书:1分米)可以说1分米就等于10厘米。(板书:=)你能用字母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你带大家齐读一遍。(板书:1dm=10cm)。

3.感受1分米

(1)在尺子上找1分米

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在尺子上,从0刻度到10这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现在请小朋友拿出尺子,左手轻轻的抓住0刻度,右手再轻轻的抓住10,认真的看一看1分米有多长,把它记住,记住没有?那么尺子上除了这段的长度是1分米之外,还有哪段长度同样也是1分米呢?谁来说?

师:其他同学找到了没有?找到了就和同桌一起说一说吧。

(2)感受1分米有多长

学生估计:猜一猜这根吸管大约有多少厘米?

学生测量:大家猜的都不一样,现在请你们拿出文具盒里的吸管,动手量一量。看看谁猜得最准?

(3)在生活中找1分米

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也是1分米的?(师生交流)

4.测量脚印

(1)测量脚印长度

师:现在你们想不想知道谁是偷吃红土的小偷?在你们的抽屉里有小象们的脚印,请你拿出来,量一量。看看谁是小偷?(小象嘟嘟)

(2)渗透科学知识

你们知道小象为什么要偷吃红土吗?(需要补充含有铜和盐的矿物质)

(3)进行品德教育

我们能不能像嘟嘟学习呀?偷东西是可耻的行为,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就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劳而获是要不得的。

三、议一议,理解进率

1.抓住了小偷,黑猫警长可开心了,听,录音:哈哈,小朋友们的本领可

真大,抓住了偷吃红土的坏家伙,还和分米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三个长度单位:米、分米和厘米,想一想,这三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哪个小组先来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谁愿意把米和分米的关系在说一说?(板书:1米=10分米)你会用字母来表示吗?(1m=10dm)齐读。

四、数一数,认识毫米

1.认识毫米

真不错,听,黑猫警长也表扬你们了。录音:小朋友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三个长度单位之间的秘密,现在,让我来考考你们,瞧,这是小象飞飞写字用的铅笔,你们知道这枝铅笔有多长吗?

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米、整分米和整厘米准确的表示出这枝铅笔的长度呢?为什么?(多出了3个小格),2.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的情况,这时候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知道它是谁吗?(毫米)你怎么知道?

毫米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还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小朋友一边读一边书空。(出示:毫米mm,并贴在黑板上。)

3.理解1厘米=10毫米

1毫米有多长呢?(尺子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

你们能在尺子上先找出一个1厘米吗?你找的是„„其他同学找好没有?现在睁大眼睛,认真的数一数1厘米之间有几个小格?

老师也选了两个数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通过刚才的数格子活动,你发现了什么?你们的发现和数学家的一样,小小数学家们,快将自己的发现齐读两遍,(板书:1厘米=10毫米)你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1cm=10mm),齐读。

4.测量铅笔

(1)测量飞飞的铅笔:现在你知道飞飞的铅笔有多长了吗?(6厘米3毫米)用字母怎么表示?(6cm3mm)

(2)测量自己的铅笔:看来你们已经学会测量铅笔了,拿出你们自己的铅笔,动手量一量,量好后同桌互相检查。(出示课题:铅笔有多长)

5.感受1毫米有多长

量完了铅笔,你们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大约有多长?你能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形容1毫米的特点吗?(小、短、薄、扁„„)

6.在生活中找1毫米。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长度

约也是1毫米的?(师生交流)

五、情境练习,解决问题

1.填空

小朋友们学得真快,现在让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

(1)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一张光盘厚约1()

淘气高1()多一点

一枝铅笔长约10(),也可以说是1()。

(2)简单的换算。

7m =()dm

3dm =()cm

500cm =()m

40mm =()cm

2.断尺量铅笔

小朋友们的本领可真高,飞飞呀,也想和你们比一比测量的本领,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来飞飞不愿意和嘟嘟一起偷吃红土,嘟嘟很生气一口就把飞飞的尺子给咬断了,怎么办呢?断尺子怎么参加测量比赛呢?你们愿意帮助它吗?还有其他办法吗?

只要掌握了测量方法,就算是断尺子,也能测量出物体的长度。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从0刻度开始量,还是从其他刻度开始量?为什么?

六、比划长度,评价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1)你们能不能用手比划一下他们大约有多长。

(2)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那么这四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还有其他关系吗?

(3)你们能不能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大声整齐的读出来?。

2.你觉得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用一句话来评评你的伙伴。

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分米、毫米的认识

分米dm

毫米mm

1米 = 100厘米

m = 100 cm

1米=10分米

1m =10 dm

1分米=10厘米

dm = 10 cm

1厘米=10毫米cm =10 mm

下载《铅笔有多长》修改教案(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铅笔有多长》修改教案(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二年级下册第第四单元《铅笔有多长》。 教材分析: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 识,学生......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5篇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

    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

    《铅 笔 有 多 长》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教学目标〗 1. 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 《铅笔有多长》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新课标北师大版第四册铅笔有多长;教材P40、P41。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1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新......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5篇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一......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