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实施(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8:0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实施》。

第一篇: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实施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实施

提倡学科综合”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一条基本理念。“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正确认识新型的音乐教学体制,是正确实施音乐中学科综合的基础。缺乏或没有这种正确的认识,不仅在教学中有可能“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有误入歧途的可能。单纯的歌曲学唱和热闹的学科拼盘并不是课标所提倡的学科综合,以下就将我在教学实施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进行阐述,但愿能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得到指正和提高。

一、“提倡学科综合”的意义和可能性:

1、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间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学科是在横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边缘学科。以审美教育为主旨的基础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根本的要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发展,有益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艺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辅德、益智等功能,在当今素质教育主旋律下,艺术素养成了人的素质修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用的载体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的不同内容之间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二、学科综合的做法:

1、把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演奏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和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在音乐教学中要避免“难、繁、偏、旧”的现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音乐,引向音乐的艺术内容、艺术形式及音乐的情感内涵。课堂中,把听、唱、动、奏有机融合,从中渗透创作能力的培养。例如:一年级教学歌曲《龙咚锵》一课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歌唱、介绍歌曲知识、打击乐器的演奏,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进行。我在教学中就设计以下几个主要的环节:

1、聆听音乐,学跳秧歌舞,熟悉旋律。

2、边跳边自由的学唱歌曲。

3、认识锣鼓镲,学习演奏方法。

4、成立“锣鼓班”创作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这样的活动简单易行,并且学生能积极自主的参与各项唱、奏、演等探索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现自我。

2、把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舞蹈、美术、戏剧等姐妹艺术在本质上与音乐艺术相通,把各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我国早期的“乐教”也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的结合。而今新课标中也写到:“认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如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让学生通过线条、色彩来表现音乐,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音乐。例:在音乐课上,欣赏乐曲时,可以让学生用色彩和表现自己听到音乐后的心情和对音乐的感受;听旋律音程时,可以让学生画出所听音符旋律的线条,说出旋律的路线走向,再读谱和跟琴唱一唱。这样一来,学生的听、说、读、写、唱歌谱能力可同时得到协调训练,有利于整体艺术素质的提高。又例:在欣赏或学唱民族类的音乐时,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表演一些民族的特色舞蹈动作,如蒙族的骑马放牧,藏族的甩袖、颤膝,汉族的秧歌等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还可以培养其创造才能。

3、音乐与其他非艺术课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最主要的门类,同广泛的文化领域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这也使得音乐课程同其他非艺术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可能。如在小学各门课程中,音乐可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结合、一定的音乐与地方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与科学、历史等课程的结合等等都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可能。例如:“《小雨沙沙》这节课,形式就可以多种多样。原来的音乐课最多扩展到歌表演与打击乐器,现在上《小雨沙沙》可以创编情景,学生表演,伴唱声部;学科综合朗诵古诗,朗诵儿歌,欣赏雨中景色,欣赏美术家笔下的雨,欣赏小朋友自己观察后画的画,甚至上网查找关于雨的其他歌曲。其中有很多用到的都是非艺术的学科综合。从而拓展了教师的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观察能力,激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实施音乐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的融合,从表面上看是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学科教学内容的矛盾,实际上更本质的问题:是习惯了的“学科顺序”、“书本编就”单

一、封闭的教学定势与丰富、开放、自主开发的新课标之间的矛盾。

三、学科综合的实施建议:

1、思考选择的综合性材料是否具有音乐性。

以《银杯》为例,可教性的材料有很多,如蒙古的生活、民居、服饰、挤奶、骑马、放牧、人文、风情、音乐、民族语言、风俗等等,而要挖掘它的音乐性就需要老师的再加工。比如同样让学生了解蒙古的生活这一环节,如果上地理课,教师只需要口头的介绍或者让学生欣赏一些蒙古的风光片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如果在音乐课上,教师就必须把它用音乐化的手法融合到教学中去。比如在熟悉歌曲的环节来运用,就可以一边欣赏歌曲《银杯》一边来介绍;而如果在巩固歌曲的环节来运用,就可以一边唱着《银杯》,一边来学习蒙古人骑马、挤奶等表演律动;如果还想在歌曲的拓展学习中运用,那就可以再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蒙古歌曲,如《草原夜色美》、《蓝色的蒙古高原》等,让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来感受歌曲中所描绘的辽阔、美丽的大草原,感受热情、好客的蒙古人。

2、思考选择的综合性材料是否会喧宾夺主。

选择综合性材料的时候应该是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既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以音乐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在决定用某个综合性材料前,先想清楚:(1)选择的材料是否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2)选择的材料是否能为你的教学目标服务,(3)选择的材料是否具有可教性;(4)选择的材料在教学中是否能用与音乐相结合的手段来表现。思考最后一个问题:我把这些综合性材料都用了以后,学生学唱歌曲的时间还有多少?在这个时间内,我能不能保证大部分学会这首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可以大胆的尝试,如果是否定的,那就必须忍痛割爱去掉一些综合性的材料,还音乐本位。

3、思考选择的综合性材料是否有利于展示自己的特长。

由于每位教师本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情感内涵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也会展示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在选择综合性的材料来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特长来组织。比如有一次我上《快乐的泼水节》一课时,刚好嗓子不舒服,医生交代不能唱歌,而领导又来随堂听课,怎么办?我就结合自身的特长,设计了一堂舞蹈性很强的课,首先让学生听着《快乐的泼水节》跟我做孔雀走的律动进教室,接着就让学生跟着我的手势边听歌曲《快乐的泼水节》边打拍子,还用葫芦丝吹奏旋律,学生在不停的聆听中自主的学会了歌曲,最后我示范表演了自编的傣族舞,让学生唱着歌学一学。整节课我的话很少,始终都用舞蹈性的动作和手势提醒学生,学生的兴趣很高,教学效果也不错。

总之,提倡学科综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技巧.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学科综合技巧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仅要和舞蹈、戏剧、美术等姊妹艺术进行综合,还要和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进行综合教学。结合新课标,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应该多方面的掌握知识。把音乐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我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体验感受音乐,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同时通过创编歌词,创编舞蹈动作,创编节奏等。让我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给学生真正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一、音乐与美术的结合

音乐和美术学科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主线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我觉得美术是流动的音乐,而音乐是流动的画面,两者应紧密相连。尤其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入美术的创作,会让学生把音乐美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在聆听《飞来的花瓣》,让学生感受美好的师生情谊,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的心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对老师的无比热爱,我的学生们边听边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把自己的感想画了出来,边听边用自己的动作把旋律表现了出来,有几个同学还为自己的作品作了首小诗,歌颂自己的老师平淡而伟大,无私的奉献.一时间,我的音乐课成了欣赏课,成了文学课,美术课,诗歌朗诵课等。我非常感谢我的学生们和我一起陶醉在美妙的情景中。我们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刻,最后全班轻轻的哼唱起这首旋律,他们说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音乐离不开听,更离不开思考和投入,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一定的意境。这就注重了音乐与更多艺术的联系,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带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

二、音乐与语文的结合 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多少的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令无数中华儿女惊叹羡慕。自古以来,文学和艺术两者息息相关,文学用音乐去演绎,去升华。音乐让文学更耀眼,许多歌曲本来就是一首诗,如我们课本中的《春晓》,《我们的田野》等。当欣赏这些乐曲时,我让学生们先朗诵歌词,领会歌词的含义,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再让学生聆听并哼唱旋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受益匪浅,收获很多。我给学生讲时代背景,讲歌曲产生的年代的特点,以及作者当时创作的时代环境,讲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在这样一个类型的学科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课堂内的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作用。在聆听欣赏时,我总是利用时间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作品,并能很快的投入到我的欣赏课堂中。

三、音乐与历史、地理的结合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多少音乐让全世界人民为之传唱。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在我的教学中,经常把历史、地理知识贯穿于其中。不同的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各不相同,如在欣赏乐曲《红梅赞》时,我把学生带入解放前夕,给学生讲述我地下党员与国民党统治者作殊死斗争、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给学生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地下党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和敌人斗争的崇高品质。再欣赏乐曲,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最后让学生谈体会,谈感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或者用笔画下来。又如在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把学生带入抗日战争时期的1942年,让学生体会一个放牛娃大智大勇,诱敌就歼并为之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再让学生去体会富有民歌风,旋律起伏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对小英雄的绵绵哀思和深深叹息。又如在欣赏《过雪山草地》时,我大致介绍了我国的地形,介绍雪山的气候特点,如我国的阿坝 州,海拔高,气温低,干燥少雨等。我还制作了精美的这方面的课件,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角色。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辛,更让学生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总是创设情景,让我的学生如身临其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这样,我的欣赏课成了学生喜欢的综合课,更有效的把历史和地理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四、音乐与现代教育信息的结合

在我的音乐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优化了欣赏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更多的音乐知识。我利用很多的休息时间,制作了许多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精美动画和flas等,不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让学生很快的进入乐曲所创设的情景中。如在欣赏藤格尔演唱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我在网上找了许多草原风光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查找了草原人民的生活习惯,感受草原人的热情和草原人的好客。让学生感受成群的牛羊,奔驰的骏马,辽阔的草原以及草原骑士组成的美丽画面。学生们很快的进入了角色,我制作的课件的最后是一匹骏马载着牧民慢慢的消失在茫茫草原上。最后我还有拓展练习,让学生去表演,去发挥,去完善。拓展练习是孩子们回忆会唱哪些关于草原的歌,让一个小组同学表演。会跳哪个民族的舞蹈,让孩子们自己自由的去表演,哪些孩子会画草原的美景,用手中的笔、简单的勾勒出草原的轮廓。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欣赏课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得非常好,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也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音乐理论家修海林曾说过:“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形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再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这样的意境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我在我的教学中经常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制作课件,运用录象投影等使声像结合,来创设教学意境。对我的学生进行熏陶。其实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要运用语言、实物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课程,我觉得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大胆的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很快的进入作品的意境。这样就能逐步的让学生去理解作品,感受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的去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我们要和新课标紧密结合,大胆实践,更新观念,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为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小学综合学科教学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小学综合学科教学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落实课程计划 开足开齐课程

为全面落实课程计划,确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根据《关于龙岩市中小学综合学科教学实施情况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对照《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的通知》和《漳平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小学课程计划管理的意见》,我校对办学行为、管理水平、课程计划的落实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简介

我校前身为漳平官立高等小学堂,创办于1906年。学校几度易名,校址也几经搬迁。1991年3月,学校升格为漳平市直属小学,命名为“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2012年7月,市政府将漳平职业中专校园整体划归附小,把原西园中心学校定为附小西园校区;2014年9月,又把原南洋中心学校定为附小南洋校区。自此,学校发展成为“一校三区”。我校本部校园占地面积1363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643平方米。教室、专用馆室和塑胶运动场等设施齐全,设备完善。全校现有35个教学班,在校生 2169人,在岗教职工105人。教师中有福建省学科带头人2人,龙岩市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5人,漳平市名师、骨干教师37人。

多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精细管理、质量第一、科学育人、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书香校园育学子 经典诗书谱人生”的办学特色,努力培育书香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办学质量。

二、课程计划的落实 我校依据《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修订)》和《漳平市普通小学课程设置计划表》,开足开齐综合学科课时。开设的综合学科课程有品生(品社)、科学(3-6年级)、英语(3-6年级)、体育(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3-6年级)、综合实践、校本、书法教育(3-6年级)、少队活动。

学校根据教师编制、专长,合理进行综合学科课时分配。品生(品社):1-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3节 科学:3-6年级每周3节 英语:3-6年级每周2节

体育(体育与健康):1-2年级每周4节(其中一节是体育与健康课),3-6年级每周3节(其中一节是体育与健康课)

音乐:1-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1节 美术:1-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1节 信息技术:3-6年级每周1节

综合实践:1-2年级每周1节,3-6年级每周2节 校本:1-6年级每周1节 书法教育:3-6年级每周1节。少队活动:1-6年级每周1节

此外,为真正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我校还每天安排35分钟的做操、跑操活动。

目前,我校专职品生(品社)教师 6名,专职科学教师4名,专职英语教师4名,专职体育教师8名,专职音乐教师5名,专职美术教师6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2名,综合实践、校本、书法教育、少队活动课程由兼职教师担任。

三、教学常规的管理 为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我校制定了《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对语、数及综合学科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教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课前准备

新学期开始,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通读全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及在学段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拟定学期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进度表。

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规定:只担任一个年级和一个科目的综合学科教师,备详案;担任两个(含两个)以上年级或科目的综合学科教师,选择一个年级或科目备详案,一个年级或科目备简案,其余可在教材上批注。《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还明确规定了详案、简案、教材批注的不同要求。教务处每月组织教研组长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检查,并如实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督促其改进,下个月进行重点复查。

2.课堂教学

要求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不得随意调课或增减课时,要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标准、使用教材。活动类课程要坚持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原则,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场地、有指导,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及时了解综合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动态,学校值日行政每天对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巡查,并走进教师课堂,随堂听课,有效杜绝了随意调课、让课、占课和无人上课的现象,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作业与辅导

作业管理立足于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弹性,以适应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综合学科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科学、英语、综合实践等学科经审定的教学辅助用书《学生活动手册》,应作为教师设计课堂练习和学生实践操作的主要依据。

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作业采用等级制评价。教务处每月组织人员对学生作业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我们还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来了解教师布置作业情况及批改情况。

教师辅导要求侧重于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要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

4.教学评价

综合学科可以通过平时考查评定成绩,或比语文数学提前两周进行考查。对学生考查结果评定应采用等级制,分别用“A、B、C、D”表示优秀、良好、合格、有待合格。教师要登记考查成绩,并统计出每班学生的合格率和优秀率。综合学科的期末考查也要进行质量分析。

5.教研工作

成立综合学科教研组,学期初由教研组长制定出教研组工作计划。计划要体现本学期教研组工作的目标,措施、步骤和具体安排。教研组长按计划组织落实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的材料,如教学设计、讲座稿、评课记录等,要按顺序整理归档。学期末,教研组长对照期初计划,认真反思,总结经验。

四、校本教材的的开发

我校使用的校本教材主要有:《漳平童谣》《古诗新唱》《漳平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读本》。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学期,我校依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编印了校本教材《漳平童谣》。本册教材,本着立足家乡、宣传家乡、弘扬家乡民间文化为基本理念,融文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可读性为一体,从各个方面对漳平童谣进行整理和发掘,力求教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另外,我校开发编印的《古诗新唱》《漳平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读本》也是校本教材的组成部分。我校还编印了《漳平附小古诗文背诵及课外阅读晋级手册》。每学期,要求各年级语文教师利用晋级手册对学生古诗文背诵和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检测。我们认为,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是有特色、有意义的。

五、循环教材的使用

学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循环教材使用特点,指定了每册循环教材的管理教师。教材如出现破损或丢失,管理教师负全责。由于学校管理得力,自循环教材使用以来,很少发生教材破损或丢失情况。目前,我校使用的循环教材有《音乐》《科学》《美术》《信息技术》等。鉴于每学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学生人数进行增订。

六、专用馆室的建设

为了把综合学科课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许多专用馆室。目前,我校有音乐室5间、舞蹈室1间、美术室2间、乒乓球室1间、电脑室2间、科学实验室2间、综合实践活动室1间、书法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阶梯教室1间、直录播室1间、图书阅览室2间。此外,学校还改造了风雨操场,建设了蓓蕾书吧,并指定责任心强的教师专人管理各个馆室。这些专用馆室的建设使综合学科课程按计划开足开齐得到了有效保障。

七、目前存在的问题

1.开足开齐综合学科所需物质保障的配置力度还需加大。2.一些学科师资不配套,缺少专职教师,影响了教学质量。

3.有些综合学科是非考试、考查类学科,所以考评教师的方法还不够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克服困难,尽最大的努力去改进,去完善。我们相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我们的工作会越做越实,越做越好。

第四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随着“课改”在常规教学中的开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因此,关注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部分老师已经在这方面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过于重视多媒体的材料展示,而忽视了教师自身技术素质及教学能力的体现,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新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 小学音乐课

正确应用

引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充分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何谓多媒体音乐课

多媒体音乐课,即指“多种电教多媒体组合优化的音乐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音乐课”。尤其是后者,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具有突破时空的局限,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1、德育、美育作用。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素材的组合、融入,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看与听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体验。

2、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中,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状况。教者可通过多媒体在课前或课后制作好谱列,上课时用投影大屏幕既清晰又新奇地分步或同步地展示和分析谱例和音响,有的课程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音视频)结合演示授课。并通过音响感受择选出最佳效果。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因此有利于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为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帮助学生组织、建构和完成多项音乐学习任务,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其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取音乐知识,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信息,网络在计算机室或家中等场所朝进行个别化学习。

三、音乐课中多媒体应用的一些误区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机械性。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讲究以情动人,因而它需要音乐教师的情绪投入,并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胜任的。有的音乐教师却走进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一节课所涵含的文化面越广,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教具越多,就越能显示出教师思路的新颖和教学水平的高超,于是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调研课,或者评优课,课堂上几乎都有电教媒体,而且更换频繁,看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一节音乐公开课,课题为《小乌鸦爱妈妈》,由于歌曲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就把整个教学过程编成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再配上音乐播放,学生津津有味地一会儿看动画片、欣赏图片,一会儿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角色表演等等,这样的课,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以至于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只是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歌曲的主旋律却不熟悉,这样的音乐课能说是成功的吗?我不由大惑:为什么一定要用多媒体?又有表演和创作?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画面,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去仔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学生又哪来表演的激情和创作的灵感?课后询问这位教师,她说:“这是公开课,要有教学形式的创新,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呀!”恍然大悟,原来她把新课程改革仅仅理解为在传统教学手段上加入多媒体,仅仅理解为教学形式的创新!

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 首先、一定要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

1、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和水平,进入教学艺术境界,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抛弃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的错误倾向。现代化教学媒体,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教学媒体必须依靠教师精心设计,操作,才能发挥它的效能,它是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工作的。

2、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刘德昌老师他在课例点评中强调:“要适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师不要忘记自身教学能力的体现,不要完全借助音响;教师教学语言在逐步散色,脱离了与学生交流情感的过程。师生对话很有必要,人—机对话代替不了人—人对话。作为情感教育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比如:在教授五年级第九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对歌曲旋律也许略知一二,但对于歌中唱到的人和景就不太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于是我将台湾的地理﹑风土人情及澎湖湾的美丽风光等录象资料做进了课件,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画面了解宝岛台湾的人与景,并且结合教师精心组织的语言导入本课课题。在让学生欣赏澎湖湾风光的时候,我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进行声情并茂的现场范唱,而不是让他们听磁带里的范唱。当时,我发现同学们似乎被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感染,也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基于这是一首来自台湾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热爱祖国,为祖国大一统事业祝福!我让学生也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从现在就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看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豪情壮语,我也被感动了。最后全体师生共同唱响《我的中国心》结束课堂,课堂顿时被浓浓的爱国情包围着,每个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其次、要分辨主体与辅助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只能起辅助教师教学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著名教育家刘德昌老师也曾告之我们:“教师应当把握住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只作为音乐课堂的辅助工具,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象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使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教学质量。例如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教师上课不停地按键边放边讲,成了一个“解说员”这不仅以计算机的思路限制和取代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人成了机器的奴隶,而且改变了音乐教学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取代。

再次、使用多媒体要服从教学实际需要,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为教学媒体而教学媒体,而是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音乐性,不搞“花架子”,更不可喧宾夺主。例如:在学习一年级第一册第7课欣赏曲《小青蛙》中,我设计了小青蛙、荷叶、月亮、狂风、暴雨、公鸡等不同形象。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地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又根据音乐力度的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地展现了故事的起始、经过和结果,学生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预先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确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的、方法,来达到辅助教学,获得实效的最终目的。最后、要认清优势与局限的关系

选择制作多媒体时要从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那些符合教学上实用,内容上正确,形式上美观,制作上经济,手法上创新等要求的多媒体,以实现整体优化的目标。比如,第三册“音的高低”一课,学生最容易把声音的大小和音的高低混淆起来。在教学中,我就把“音的高低”概念讲解交给了《音乐殿堂》来完成。软件中有一个活泼有趣的卡通小精灵,就是他带领孩子们畅游音乐的宫殿。打开“知识的宫殿”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间布置得较为凌乱的卡通房间,小精灵告诉我们:这间屋子里放的都是与音乐有关的物品。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点击了放在暖炉上的一个娃娃,这是娃娃一边向上跳,一边讲解什么样的音是高音,并用女声尖叫声为例子,既生动又形象:点击了放在暖炉下的一个娃娃,他一边向下跳,一边讲解,并以大提琴浑厚的低音效果来示范。学生在学习时有如看动画片,兴致十分高。演示结束后,学生能很快并且准确回答“高音”与“低音”的概念。优秀的媒体教学作品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学设计,更需要优秀的二维动画片、三维形象美工制作人员,需要高配置的电脑与大型制作软件。可以这样说:需要各种非常专业的人士共同参与。由于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基层学校无法实现大家理想中课件的各种表达形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考察市场上已有的教育软件着手,认清优势和局限的关系,将其对学习活动极具价值的部分引入教学活动,各取所长,整体优化。总之,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多媒体音乐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和排斥,而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⑴《音乐课程标准》 ⑵《中小学音乐教育》 ⑶《中国音乐教育》

第五篇:四海小学综合版画在教学中分段实施策略

四海小学综合版画在教学中分段实施策略

版画作为美术课程中的必修课,每个人在校期间都会制作过版画作品。版画教育并不是要以培养出多少杰出的版画家为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素质和创造力。

综合版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策略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综合版画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在小学的三个学习阶段,设置递进式的学习内容。

(一)一、二年级开展以实物拓印为主的综合版画教学策略

1.学生特征分析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每件事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不复杂的活动和经验,本能的设计师和创造者,喜欢运用想象力。正处于图形的写实主义阶段的学生,画是理论而非视觉的,画出的图像是他知道的、联想到的,而并不是他所看见的。注重表现他所记忆的或者感兴趣的,试图趋于细节,但是观念的联想多于视觉分析。所以,在这个阶段,开展以拓印实物为主的综合版画教学,在教学使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加深认识,通过多种动手体验来增强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尽量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实验、发现和总结,而且要与学生共同经历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探索过程。这个阶段的儿童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容易趋同与成人的观点,导致不能完全的表达自我,教师应尊重学生自然发展,适当予以指导。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创建各种教学情境还要有意识地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2.教学内容及教法策略

(1)体验材料

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是收集表面不光滑的各种适合拓印的材料,比如树叶、蕾丝、布料、硬币、砖墙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触摸感受材料的性质。选择印制这些实物可能用到的工具并熟悉他们的性质,比如铅笔、蜡笔、复写纸等。

体验材料的学习中教师应注意游戏在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生动性。鼓励学生探索新事物,用手真正的感触物体,增加学生的触觉经验。激发学生多尝试各种工具的功能和属性,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培养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适当予以指导。

(2)拓印实物

学生可以将纸张扑在有突起的花纹、刻花,或者之地粗糙的表面上,然后用蜡笔、铅笔、粉笔或者其他有色材料在纸上摩。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对印技法。研究欣赏对称图形,利用水性材料,制作对称图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印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不直接给出解决的办法,而是启发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解决。在对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颜料混合会发生的变化。增加学生的色彩体验。

(3)版画学习研究

学生开展版画学习研究,通过拓印研究为什么会产生印痕,印痕带来的感觉,如何运用蜡笔、铅笔等工具。总结对称图形的特征,如何避免对印时发生的特殊问题。在版画学习研究中教师可以报着与学生一同成长的心情倾听学生的总结,即使有错误之处也不要急于纠正,试着在学生之间引发讨论,让学生们自己发掘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4)利用印痕创作

学生可以根据印痕的感觉,来进行创作。利用对印来创作对称图形。将班级学生制作的对称的花纹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作品。

教师在学生利用印痕创作的过程中应注意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画面的控制能力还很弱,不要对学生的作品强加太多成人化的观点。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综合版画的学习中寻求自信,以及勇敢、积极表达自我的能力。

(5)展示作品

学生在班级内展示做好的作品,介绍自己作品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拓印、如何组合印痕进行创作。简单的评价他人的作品。教师在低年级学生展示作品阶段应让学生使用简洁的美术专业词汇来解释和评价作品,让学生对这些词汇有一定印象,慢慢形成美术专业素养。

3.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神奇的实物拓印》

年级:一年级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各种工具的性质,研究各种可以拓印的实物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用不同的工具拓印实物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美好的实物,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用多种形式来感受材料,熟悉工具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研究可以拓印出印痕的材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

蜡笔、铅笔、绘画纸、硬币、蕾丝布料、树叶、学生准备的可以用来拓印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在上课之前将可以拓印的蕾丝布料粘贴再黑板上,并在蕾丝布料上粘好绘画纸。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变一个魔术!看见老师在黑板上的画纸,老师只要用蜡笔简单的涂抹就会形成很漂亮的图案!大家相信么?

学生:不相信!

老师演示拓印的过程。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

老师:同学们,猜想一下,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

学生猜想作答。

(2)讲授新课:

老师:同学们真的非常聪明,一下子就猜到了。那么同学们自己来动手试一试吧!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学生活动,组织教学秩序。观察学生在拓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展示实验画面。

老师:大家用手感受一下被拓印的这些实物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思考一下是所有的物体表面都能被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拓印出来么?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用手感受可以拓印的实物的触感。研究、讨论形成印痕的原因。

老师:同学们都说的很好。那些表面粗糙,有纹理的物体比较容易被拓印出来。那么同学们除了现在手边的材料还能列举一些可以用来拓印的材料么?

学生思考、作答。(3)学生练习:

老师:那么下面同学们可以试着用这些漂亮的印痕来做一幅漂亮的装 饰画吧。

学生练习制作。

(4)教学评价:

老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请学生给同学展示自己作品,让其他同学猜这名学生印制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制作的是一个什么的画面。

请学生展示作品,并由自己说明画面画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做出的作品,然后再由其他同学来评价他的画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5)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拓印了身边的实物,发现了这些身边的材料,可以通过拓印的方式更清晰的看到他们身上的纹理,我们还用这些印痕制作了漂亮的画,所以我们想要画画也不只是直接的在画纸上画,我们也可以通过拓印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画面。

(二)三、四年级开展以吹塑版为载体的综合版画教学策略

1.学生特征分析

在学生到 9 岁到 10 岁的学习阶段,在人格发展上会跳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走上以社会为中心的舞台,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学习的独立性和灵活性更强,他们对朋友有认同和喜爱的情感需要,喜欢合作,乐于发表意见同时愿意听见相反的观点。在绘画方面会根据记忆及想象作画发展到根据自然作画,有用表面轮廓发展到尝试立体,有了远近的概念,空间意识在这个时期会产生飞跃的变化。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要强调自己的个性表达和个人在群体中的身份意识,要学会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有意识的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合作学习。通过以吹塑版为载体的综合版画的合作学习,明确个人在团队中的分工和作用,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吹塑版的灵活性较强,但是需要学生实验各种不同的材料制造的划痕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创作,也需要拼贴等实验和技巧。在技能方面应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构图方式,让学生体会线、形、明暗等美术元素在构图中的效果。在画稿的教学中应强调空间感在综合版画中的表现。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并将有意义的成果加以展示和总结,形成教学资料,用于交流以及以后的教学。利用橡皮或者胡萝卜、土豆等制作印章,让学生初步体验刻制,以及刀法的运用,这样的练习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同时又可以感受类似木版的艺术 风格。

学生的艺术风格也会在这个时期慢慢显露,作为教师可以从学习艺术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艺术风格,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介绍艺术家的故事和艺术作品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及教法策略

(1)体验材料

学生需要熟悉吹塑板和颜料的特征,两种材料在使用时需要的技巧。发掘新的材料用于吹塑板的拼贴制版。练习在吹塑板上实验各种划痕,掌握各种痕迹的印痕效果,以便在创作中运用。尝试纸版、橡皮版等材料的印制效果,比较各种版材的印痕效果特点。在橡皮版制作的时候,练习使用木刻刀。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发掘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创作不同图案和质感的功能。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印痕的实验,并总结交流各自的实验结论。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合作学习。

(2)创作画稿

学生在创作画稿的时候腰注意印制作品与画稿是左右对称相反的,要通过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从生活不断积累收集创作的素材,在画面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用综合版画的方式来模仿其他艺术作品的构图或者配色。

教师要培养学生使用专门的图画本来记录想法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发现构图的重要性,和一些基本原则;要让学生了解水平对称的画面构图之间有怎么的区别。引导学生利用镜面来创作反向的画稿。

(3)综合版画制版

学生可以选择吹塑版、纸版、玻璃版等综合版来练习创作。在吹塑版和纸版制作都可以通过刻制、粘贴等方法然后印制;而玻璃版则是通过把一种色彩的颜料涂抹在玻璃板上,直接在颜料上画画,或者把纸铺在涂了墨的玻璃上,然后在纸上画画。教师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制作综合版画是要对学生画面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尽量符合版画作品要求。版画的印制需要学生们合作完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印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4)设计印章

学生在这个印章要符合设计原则且有创意。利用海绵和颜料制作简易的印台。制作简单的印章后印制自己设计的信封、明信片、书签等用品。教师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既要注意学生对设计环节的创新思维的发挥又要把握学生对于刻刀技法的掌握。一定要注意工具的安全使用。

(5)展示、评价作品

学生要阐释作品的主题、创作思路、创作过程等内容。尝试从画面感觉、主题表达、构图、色彩搭配、想象力等方面来评价他人的作品,并尽可能用美术专业术语。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顺序相互交替进行,使得评价更有趣味性。学生要从中体会作品更广泛的意义。教师应对学生的作品有客观、积极的评价,同时需要看到学生在能力允许下的提高空间。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过程有评价,肯定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个人价值,也要肯定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

3.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快了的回忆——纸版画》

年级:四年级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版画这种艺术形式,研究凸版画的印制原理,掌握剪贴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版画的印制感受在二维平面上的空间感,把握颜料薄厚和水分控制,锻炼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美术形式记录生活中美好的回忆,通过合作建立群体意识。

教学重点:

如何制作纸版画。

教学难点:

在印制过程中对压力的掌握以及在印制过程中出现的剪贴版与画面左右对称的现象理解构图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吹塑板、复印纸、各种材质的纸、油墨、磨滚、剪刀、胶毛笔、小刀、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剪贴纸版画的制作,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些纸版画作品。播放 PPT。同学们看到这些画和我们以往做的美术作品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个画种在创作的过程中很神奇,做出来的作品和我们想象中的画稿有一定的差距,会有偶然的效果出现,老师今天就带大家来体验一下神奇的版画的艺术形式。我们今天要用到的工具主要有:吹塑板、复印纸、各种材质的纸、油墨、磨滚、剪刀、胶毛笔、小刀等

(2)讲授新课:

老师:给大家展示了这些纸版画,那么同学们知道到底什么是版画么?“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只要艺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金属、石板、木板、纸板、塑料板等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的制版过程,再通过印刷而完成的艺术作品均被认为是版画。”

大家知道了这个概念可能觉得这个画种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不像油画、国画、水彩画那样随处可见,其实不是这样的。(老师拿出人民币)这是我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这上面的画就是印制出来的,就是运用版画的技法印制出来的。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记?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些防伪标记的制作,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版画的技法才得以实现的,比如说我们摸人民币的凹凸感,就是版画的凹版和凸版的不同印制方法,才出来的效果。所以说版画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个画种。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去查一下人民币的制作过程,下一节课和大家分享一下。现在,老师就先请同学来体验一下版画的制作过程,同学请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简单的制作。

播放 PPT 中的问题。

同学们在印制的过程有问题么?有哪位同学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做才能印的更好、更干净?谁又能总结一下做好纸版画的注意事项呢?

同学们请用笔杆或者牙签在吹塑板上画出一些简单的线条、图案或者你喜欢痕迹也可以使用粘贴的形式做一些图案,然后再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再用白纸在上面印制一下。学生动手做。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的问题。同学经过实践总结出老师在 PPT 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一起总结:调色的过程中水分要适量,尽量让颜料保持粘稠的状态,在涂抹到版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抹到凹槽中;经过印制我们发现印制出来的图案和我们在版上刻制的图案是成左右对称相反的,所以在绘制画稿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如何才能最后印制出来的也是正向的图案;水性颜料会干的比较快,所以在印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时间。那同学们还记得老师刚才说过的凹版凸版平版么?通过印制,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问题。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这个问题,在这简单的凹凸中,就已经得到了解答。大家看刚才我们印制的时候,颜色附着在版的哪个部分呢?我们来把吹塑板切出横截面来看一下。(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很截图来 展示各个版种)

在做之前,请同学们再看老师演示一遍,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请仔细观察。

老师演示。

一会儿我们就要进行正式的创作了,我们今天画的内容是什么呢?还记得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快乐的回忆!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件曾经你自己觉得最快乐的一件事情!有哪位同学愿意跟同学分享一下,讲一讲让你最快乐的一件事?

同学讲述自己关于“快乐的回忆”的故事。

很好,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最快乐的一件事,一会儿就请同学们分成小组来选择一个主题,制作一幅或者几幅来说出一个故事。

(3)学生练习:

以“快乐的回忆”为主题进行创作。鼓励学生使用曾经尝试过的印痕效果以及发现新的技法,老师巡视辅导。

(4)教学评价: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作品,并解说作品的内容、制作方法等。老师围绕主题,表现方式,用了什么样的创新技法,造型等方面来评价作品。并且要对学生制作过程中的行为做出评价。

(5)总结:

老师:今天的课程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既有同学做出了很好的作品又有同学发现了一些新的印痕效果,我们还一起分享了彼此快乐的回忆。这节课我们主要来了解什么是“版画”,相信大家都亲手感受了版画的特有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用版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快乐的故事。

(三)五六年级开展以木版为载体的综合版画教学策略

1.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到了五六年级的学习阶段会对艺术的理解日趋成熟,要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在艺术才能方面发展到更高的层次,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美术经验和感知经验、有机会进行艺术创作、将艺术史看作人类遗产的一部分来进行艺术史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索“艺术是什么”等问题。“艺术的公用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和美化。艺术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讲述人类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是谁、我们的信仰是什么。这一功能认定美学形式能够表情达意。”

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让学生从技能和技巧进行构思创造版画作品,向人们传达他们的一些体验。教师应适当地渗透版画的历史,让学生了解版画的文化传承作用。利用多种途径收集现代国内外版画资料开阔学生的视觉视野和思维,从生活情感的抒发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创作。同时,更系统地向学生介绍艺术家,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和艺术家的作品产生联系,让学生个人作品也性格独特的个人风格。

学生对美术学习进入抑制阶段,他们会因为画的不像而感到沮丧。在五六年级的学习阶段为了更好的使学生利用好综合版画表达,应加强对素描的练习。为了达到学生对工具的掌握和控制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这个阶段开展以木版为载体的综合版画,对学生来说是深一层的挑战。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技法的同时,学会控制技法的使用,根据画面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技法。

2.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

(1)体验材料

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要接触更加复杂的材料和工具;实验各种木刻刀在木版上的印痕特征;实验可以用于木版上的综合创作材料,研究印制的方法;尝试带有电脑版元素的综合版创作。

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勇于发现、实验、创新的精神,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讨论中去。

(2)画稿创作

学生要在造型表现这个领域在五六年级逐步提高,尽量详细的用画稿来表现要制作的综合版画。有意识的通过画画稿来锻炼素描和色彩的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的优秀版画作品,与学生一起鉴赏版画作品,为学生开拓眼界。启发学生在画中表达生活和个人情感。

(3)综合版画的制版、印制

学生尝试结合地域文化资源的综合版画创作;在综合版画的基础上装置艺术的创想;其他带有版画元素的综合活动。

教师要提醒学生印制过程要保证足够干净,让学生养成高品质作品的作画习惯。由于偶然出现的画面效果,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在询问过学生对偶然效果的感受后,在尊重学生选择和保证个人审美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适当的建议。对于其他综合性的活动,教师要有方向性的引领,多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展示作品

学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展示作品。结合学校和社区的环境,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策划、设计展示作品;通过网络展示作品,取得更广泛的交流经验;积极参加各种画展等。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同时也能真实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意识,通过学生自己组织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活动总结活动经验,让学生感受现在的学习对文化传承作用和社会主体意识。

3.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年级:六年级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悉综合版画技法,可以结合木刻版画的技法 创作综合版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发挥创新意识,探索可以在版画中使用的材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版画史的学习,了解个人成长对 于文化传承的价值,在学习中对参与交流。

教学重点:

结合过去所学知识整合对综合版画的认知,如何制作在木版为载体制作综合版画。教学难点:

如何鉴赏综合版画以及如何理解综合版画中抽象元素。教学准备:

木板、胶、刻刀、剪刀、复写纸、绘画纸以及其他可以用于综合版画创作的材料。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我们来回顾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关于版画的课程。观看 PPT

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版画的课程以及作品。

老师:同学们对这些以前做过的版画已经很熟悉了,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版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么?

展示综合版的 PPT。

学生:猜想、回答老师提问。

老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些都是综合版,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是动手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2)讲授新课:

播放关于版画史的 PPT。

老师: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一下,在做之前,老师要先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关于版画的历史。版画是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画种,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刻版画是中国的金刚般若经的扉页面,后来发展到国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发明了铜版、石版、丝网版等画种。在我国古代时期的版画属于印刷功能的复制版画,从 1931 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我国有创作版画。那个时代的版画家是既是艺术家又是革命战士,他们创作的版画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教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的木版年画也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被传承下来,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各式各样的版画作品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产生的,每一幅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所以,同学们做的作品也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产物,你们也肩负这传承文化的责任。

今天,我们要根据以前学过的技法和大家的创意,来完成木版载体上的综合版画创作,题材不限。而且同学们要自己策划一次画展活动。

(3)学生练习:创作画稿,实验材料,用材料制版,印制版画。教师应适当提供如何运用材料的指导开拓学生思路,适当的在画稿造型等方面提出建议,但要尊重学生的想法。(4)教学评价:学生展示并阐释作品。教师和其他同学相互评价。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举办画展。

(5)总结:教师和同学相互评价在制作版画到版画展览过程中的经验。

下载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实施(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学科综合的实施(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学科教学经验总结

    音乐学科教学经验总结 伊滨区寇店一中 宫怡霞 有人说音乐课最好上,乐谱一拿,钢琴一弹,学生跟唱,一节课,完成了。学生和教师都没有负担。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其实是外行看热......

    音乐学科教学思想方法

    音乐学科思想方法 学科思想方法的实质就是体现和反映学科本质的思想和方法,它是学科的精髓和灵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自......

    二年音乐学科教学

    二年音乐学科教学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计划及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提高学生审美方面的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总结1 这一年,我担任初一年级的音乐鉴赏教学工作。无病假与事假。下面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以下小结:一、思想政治方面我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遵守工作......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音乐学科教学工作总结1 我在本期的音乐教学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时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

    音乐学科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注重培养学生认识过程,发展思维能力。3注重“教”与“学”的结合,培养创造思维能力。4。注重课外活动,深化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