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实践美

时间:2019-05-12 23:3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音乐教学中实践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音乐教学中实践美》。

第一篇:在音乐教学中实践美

127599574.doc

在音乐教学中实践美

施模容(重庆市江津区几江中学)

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音乐教学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至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狭隘与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美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教育,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

一、美在音乐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音乐的魅力千姿百态、奥妙无穷,谁也无法用三言两语来概括音乐的内在感染力、思想深度、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它所具有的哲学意义上的含义。音乐界有一句箴言:“音乐的本质是科学,音乐的内容是哲学,音乐的表现是艺术,音乐的功能是教育。”音乐能够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它不仅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宣泄、一种寄托,还能启迪智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催人奋发、提高素质。因此,学习音乐不仅有助于欣赏音乐美,还有助于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美,有助于激发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对美的创造力。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爱因斯坦在年轻的时候喜欢音乐,会钢琴和小提琴,音乐是他的爱好,音乐赋予了他更多的创意和感觉。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

二、美在音乐教学

音乐是美的,探求美的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是每位音乐教师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与教学之美举足轻重。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一)为人师表展示美

记得语文教育家汪广仁曾经说过:“教师是美的使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新时期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应具有较高的素质教育理论水平。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2)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要当好一个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挚诚的爱,其次要爱学生,不但要钟爱成绩好、音乐素质高的学生,对成绩差、音乐素质低的学生更要“偏爱”。(3)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不仅要能歌善舞,还要对主要音乐家的生平事迹,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等也切实掌握。(4)教师还要掌握跨学科跨门类的知识。如文学的、史学的、心理学、美术等的知识。这样,学识渊博的老师讲起课来才能旁征博引、生动有趣,使学生能把各学科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起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5)要有良好的职业才能。那就是要有较好的口才和得当的教学方法。

(二)音乐教学传递美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学又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学则是教艺术的艺术,是实现美的过程。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一首好的歌(乐)曲,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这是因为学生愉悦地进入构成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音乐教师要以高度的

责任感,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把听、视、动、唱、念等感知通道同时开放,充分运用音乐的多样变化性发展更多的教学形式,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推广器乐进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如口风琴、竖笛);用音像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1、理解歌曲情感美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尝试地采用了以下系列方法:(1)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点是“视听”结合,两者相得益彰。“视听”两方面所引起的想象、联想丰富而深刻,欣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优化课堂结构,以欣赏格局为中心,适当穿插学生的演奏、演唱,形成“听、唱、奏”多元欣赏格局,促使学生转换角色,由“听众”成“演员”,活跃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充分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3)抓住时机,让学生创作歌词、创编歌曲、即兴舞蹈表演等,以拓展学生思维与创造能力。例如:我在教《牧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草原的景色,然后播放草原美景图片和不同乐器演奏的录音,再让学生哼唱此曲,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于美的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2、感受旋律节奏美

音乐是时间性、动态性最强的艺术,而它的时间性、动态性又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的。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大量的随音乐合拍动作的机会,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发展其音乐才能,还可在感受旋律节奏美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感染。

3、创造育人环境美

曾几何时,学校已听不到刺耳、烦躁的电铃声,而是《牧童短笛》、《步步高》等名曲,用名曲代替铃声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充满高雅音乐的文化氛围,对身心大有裨益。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作为音乐教师要真正明确音乐对人的成长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活动,实践着当一名美的使者的誓言。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都用爱心和信心把音乐教学作到美仑美奂,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者邮编:402260;详细地址:重庆市江津区几江镇东部新城鼎山大道51号几江中学;电话::023-47552855;信箱:904790445@qq.com)(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2年10期,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一、在节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节奏教学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师把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所体验到的节奏引导到音乐种,通过拍击实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针对二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性,选择有趣味性、学生广泛喜爱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充分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角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例如:学习《大鹿》一课时,课前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头饰分别代表“大鹿”、“小兔”、“大象”、“小鸟”、“狐狸”等。请几位同学架起一座房子,大鹿站在房子里,教师分别按先后弹奏小兔、大象等的旋律,弹到谁,谁就学做自己所代表的动物的动作走到大鹿门前、用木鱼的敲击声作为敲门声(不同的动物敲门声的轻重、强弱都不同),在进门前还得过一关,大鹿在门内大打一个节奏,要求门外的小动物变换其中一个小节节奏,打一个新的节奏才能进门。每一个小动物打的节奏尽量不要重复,等所有的小动物都进了门,大家才能一起欢快地唱《大鹿》这首歌。全体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活动中学会听辩旋律,又能自立创造出新的节奏,也能控制好强弱,还能玩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欣赏教学是让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去感受音乐。这样,才能把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变为实际的音乐音响,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在欣赏教学中,采用听、想、视、画、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置身于音乐的美好境界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教学中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动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如欣赏《森吉德玛》时,让学生随音乐进行表演,当听到欢快的旋律时,学蒙古少年做骑马的动作,当听到优美抒情的旋律时,模仿蒙古小姑娘做应肩、耸肩、挤奶等的动作。通过表演,乐曲的情绪、速度很容易地被学生掌握。

三、在歌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教学是重头戏。在歌曲教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打击乐器,即可以起到辅助伴奏歌曲的动作,又可以在伴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如《我是小骑兵》的教学,可加上骑马、瞄准、行军礼动作,以舞代词,让学生边读边演,一切都在愉快的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培养了乐感美感,而且也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如《看龙船》这首歌曲,宛如一幅画,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端阳节竟渡龙舟的热烈场面。在教唱时,先准备好打击乐器,一部分学生边唱边做划船的动作;另一部分学生按歌曲节奏敲击锣鼓进行伴奏。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曲、边伴奏。这样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场面和意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歌曲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创造,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妙用。总之,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很多,在教学中只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探索恰当的教学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随着“课改”在常规教学中的开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因此,关注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的有机整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部分老师已经在这方面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过于重视多媒体的材料展示,而忽视了教师自身技术素质及教学能力的体现,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新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 小学音乐课

正确应用

引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应该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其充分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何谓多媒体音乐课

多媒体音乐课,即指“多种电教多媒体组合优化的音乐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音乐课”。尤其是后者,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具有突破时空的局限,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

1、德育、美育作用。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素材的组合、融入,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看与听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体验。

2、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中,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可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状况。教者可通过多媒体在课前或课后制作好谱列,上课时用投影大屏幕既清晰又新奇地分步或同步地展示和分析谱例和音响,有的课程还可采用多媒体手段(音视频)结合演示授课。并通过音响感受择选出最佳效果。可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于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为师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提供了条件和环境,而且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因此有利于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的音乐学习目标提供了便利工具,为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打开了大门,帮助学生组织、建构和完成多项音乐学习任务,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其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径发展,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获取音乐知识,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或信息,网络在计算机室或家中等场所朝进行个别化学习。

三、音乐课中多媒体应用的一些误区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机械性。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讲究以情动人,因而它需要音乐教师的情绪投入,并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的情感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胜任的。有的音乐教师却走进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一节课所涵含的文化面越广,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教具越多,就越能显示出教师思路的新颖和教学水平的高超,于是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调研课,或者评优课,课堂上几乎都有电教媒体,而且更换频繁,看得学生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听了一节音乐公开课,课题为《小乌鸦爱妈妈》,由于歌曲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就把整个教学过程编成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再配上音乐播放,学生津津有味地一会儿看动画片、欣赏图片,一会儿还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角色表演等等,这样的课,学生的兴趣是调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以至于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只是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歌曲的主旋律却不熟悉,这样的音乐课能说是成功的吗?我不由大惑:为什么一定要用多媒体?又有表演和创作?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画面,根本没有时间让学生去仔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学生又哪来表演的激情和创作的灵感?课后询问这位教师,她说:“这是公开课,要有教学形式的创新,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呀!”恍然大悟,原来她把新课程改革仅仅理解为在传统教学手段上加入多媒体,仅仅理解为教学形式的创新!

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 首先、一定要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

1、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和水平,进入教学艺术境界,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抛弃过分夸大多媒体的作用的错误倾向。现代化教学媒体,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教学媒体必须依靠教师精心设计,操作,才能发挥它的效能,它是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工作的。

2、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刘德昌老师他在课例点评中强调:“要适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师不要忘记自身教学能力的体现,不要完全借助音响;教师教学语言在逐步散色,脱离了与学生交流情感的过程。师生对话很有必要,人—机对话代替不了人—人对话。作为情感教育的音乐教育更是如此。比如:在教授五年级第九册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对歌曲旋律也许略知一二,但对于歌中唱到的人和景就不太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于是我将台湾的地理﹑风土人情及澎湖湾的美丽风光等录象资料做进了课件,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画面了解宝岛台湾的人与景,并且结合教师精心组织的语言导入本课课题。在让学生欣赏澎湖湾风光的时候,我将《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曲进行声情并茂的现场范唱,而不是让他们听磁带里的范唱。当时,我发现同学们似乎被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感染,也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基于这是一首来自台湾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热爱祖国,为祖国大一统事业祝福!我让学生也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从现在就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了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看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豪情壮语,我也被感动了。最后全体师生共同唱响《我的中国心》结束课堂,课堂顿时被浓浓的爱国情包围着,每个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静。其次、要分辨主体与辅助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只能起辅助教师教学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著名教育家刘德昌老师也曾告之我们:“教师应当把握住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多媒体只作为音乐课堂的辅助工具,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象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使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教学质量。例如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教师上课不停地按键边放边讲,成了一个“解说员”这不仅以计算机的思路限制和取代了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人成了机器的奴隶,而且改变了音乐教学作为人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师生间和谐的人性关系被冰冷的人机关系所取代。

再次、使用多媒体要服从教学实际需要,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为教学媒体而教学媒体,而是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突出音乐性,不搞“花架子”,更不可喧宾夺主。例如:在学习一年级第一册第7课欣赏曲《小青蛙》中,我设计了小青蛙、荷叶、月亮、狂风、暴雨、公鸡等不同形象。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地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劳动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又根据音乐力度的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完整地展现了故事的起始、经过和结果,学生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预先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确定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的、方法,来达到辅助教学,获得实效的最终目的。最后、要认清优势与局限的关系

选择制作多媒体时要从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那些符合教学上实用,内容上正确,形式上美观,制作上经济,手法上创新等要求的多媒体,以实现整体优化的目标。比如,第三册“音的高低”一课,学生最容易把声音的大小和音的高低混淆起来。在教学中,我就把“音的高低”概念讲解交给了《音乐殿堂》来完成。软件中有一个活泼有趣的卡通小精灵,就是他带领孩子们畅游音乐的宫殿。打开“知识的宫殿”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间布置得较为凌乱的卡通房间,小精灵告诉我们:这间屋子里放的都是与音乐有关的物品。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点击了放在暖炉上的一个娃娃,这是娃娃一边向上跳,一边讲解什么样的音是高音,并用女声尖叫声为例子,既生动又形象:点击了放在暖炉下的一个娃娃,他一边向下跳,一边讲解,并以大提琴浑厚的低音效果来示范。学生在学习时有如看动画片,兴致十分高。演示结束后,学生能很快并且准确回答“高音”与“低音”的概念。优秀的媒体教学作品不仅需要优秀的教学设计,更需要优秀的二维动画片、三维形象美工制作人员,需要高配置的电脑与大型制作软件。可以这样说:需要各种非常专业的人士共同参与。由于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基层学校无法实现大家理想中课件的各种表达形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考察市场上已有的教育软件着手,认清优势和局限的关系,将其对学习活动极具价值的部分引入教学活动,各取所长,整体优化。总之,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多媒体音乐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和排斥,而应该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的生动启发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⑴《音乐课程标准》 ⑵《中小学音乐教育》 ⑶《中国音乐教育》

第四篇:在地理教学中感受美

在地理教学中感受美

摘要: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科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学习地理也就是学习与我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知识,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认识美、感受美、享受美、并创造美、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并萌发保护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关键词:地理教学;自然美;人文美;生活美

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及人地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虽然比一般学科更重于理性,以说理为主,但一味追求理性的东西,会把课堂变成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一潭死水,要让地理教学过程变成一弘活水,必须注入美的情感,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理性观念的同时,能感受美,享受美,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地理教学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引人入胜的活动。下面我就几方面谈谈地理教学过程中怎样感受生活美。

一、努力发掘地理教材中的自然美

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自然美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的热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为“雄伟”:即壮美,阳刚之美。如劈地摩天,气冠群仑的东岳泰山;“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瞿塘峡等;二为“秀丽”:清新、柔和、阴柔之美。如苍秀涵幽的江西庐山;秀美多姿的桂林山水等;三为“奇美”: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的景象,曲折离奇,变幻莫测,令人感到怪异。如山东的“蓬莱仙境”,四川峨嵋的“金顶宝光”等等,不胜枚举。

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高二地理选修一册,第三单元文化景观和第四单元旅游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的好机会。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精心选择一些高清晰的风景图片,制作课件,带领学生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并萌发保护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努力创设地理教学过程的行程美

地理教学过程决不应归结为讲、抄、背、考枯燥死板的模式,而应是一种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美的行程。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感到上地理课,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令人感到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1、创设友爱、融洽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要使学生乐学关键在于教师乐教。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感情在于: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所教专业的爱,对学生诚挚的爱。以这种美的情感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学生,使学生乐于受教,乐于学习。我时常告诉我的学生,地理是一门最简单的科学,因为它所讲述的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

比如;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地球非常好奇,第一单元就讲述宇宙中的地球,使大家对自己生活的地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着第二单元回到地球上了解一下引起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大气,在就是陆地和海洋。以后我们的地理更关注我们自己,如我们关注吃、穿、住、用、行等,吃的我们学习了农业,穿的学习了工业,住的学习城市和村落,行的学习交通运输等。始终让学生感到地理是一门简单、适用的科学,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习地理。

2、创设愉快、优美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惊奇、刺激、疑惑、悬念,产生“ 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从而打动学生的感情,诱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上高中第一堂地理课时,我利用一节课带领学生观看《人类与宇宙》这部影片,展示了宇宙太?系中的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各个成员,那浩瀚空荡的宇宙、千姿百态的星球,在诡谲变幻的音乐背景衬托下,使学生感到神奇、刺激、有趣,同时也获得了强烈的美感。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悬念,引发学生思考。

三、充分准备好每一堂课,追求知识内容美

地理本身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学,所以每一节课我都会告诉学生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最新的和地理有联系的东西,比如上第一单元时我就介绍宇宙最新探索发现,中国以及国外探索太空的进展,他们感兴趣的火箭、航天飞机、卫星、航天站等等;第二单元时呢我就介绍天气预报,一些城市发生的沙尘天气,那时正好一则消息报道中国一座城市夏季白天突降暴雨,白天一下变成了黑夜,街道上亮起了路灯,这些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要想每节课都有亮点,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获取更多的,最新发生的和地理有关的事情。敏锐的洞察力洞悉发生的事情是不是和地理有关,所以我的课余时间绝大部分花在上网查阅新闻资料上。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心。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

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活动中,除了要扩大和加深地理学习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训练,同时又可以在活动中进行形象生动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 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天文兴趣小组的活动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美的活动形式:①组织观看《飞碟之迷》、《地球奥秘》、《月球探索》等等录像资料,使学生对宇宙的浩渺、宏大产生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美感。②组织学生翻拍天文照片,并形成“天文奇观”、“九大行星”、等几个天文知识系列,让学生在选择、整理、翻拍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天文知识,并且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外,开展气象小组活动、设立地理橱窗、制作“神州风采”的地理资料卡、组织用黑板报的形式探索地理新知。这些多彩、自主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使学生直接、间接地去领略自然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中认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能感受美,享受美并最终创造美,我想这就是地理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学基础知识》曹利华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学四讲》李泽厚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4]《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5]《中学地理教育中的美育》西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编著(黄京鸿主编)等。

第五篇:在古诗教学中感受美

在古诗教学中感受美

单 位:栾川县陶湾镇初级中学

姓 名:常 莹

2010.3.25.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颗心灵去感受。古诗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在古诗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美,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古诗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如创设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进行美的古诗教学研究,利用网络进行古诗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等,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且只留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在这里,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创设情境,获得体验 语文古诗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要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教师学生讲读,指名朗读和熟读成诵,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例如:在教《江南逢李龟年》一诗时,首先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然后前两句可以通过老师讲故事、讲背景,让学生进入角色来创设情景;后两句通过体会杜甫和李龟年二人的感情获得自己的感情体验,从而深入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根据诗情,描绘画意

在古诗教学中,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用笔在纸上画出诗的内容。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所以,老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以诗作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美。例如:在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时,先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的意境,老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写法。然后根据诗中描绘的景物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作画,以此来感受诗情画意和古诗文化的美,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表演古诗,探究诗意

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例如:在教《过故人庄》一诗时,通过学生朗读,体会诗中的意境,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农家的劳动生活和回归自然的生活情趣。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表演诗的内容,体会其中人物的劳动生活和恬淡的情趣,从而感受诗的艺术美。四、体悟情理,品味语言

在古诗教学中,进一步启示和激发学生深入地体验和审美感受,领悟诗句中蕴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引导学生放宽思维,说自己想说的,不要盲从于书本。例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中,通过让学生朗读体会诗中的意境:明明是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的离情,足见这离情是何等深沉。在语言上,有景入情,实景虚景相结合,再现了诗人的绵绵愁思。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理解、体会,品味诗句的意蕴,感受其中的妙处。

五、运用网络,体会美感

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美,获得艺术享受,让学生明白“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李清照《如梦令》一词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女词人,并欣赏一些有关她的图片。再欣赏画家描绘词中意境的一些作品,来加深对这首词的理解。通过诗情画意的艺术享受,让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六、学唱歌曲,感觉艺术

很多古诗词,现在已经被谱写成优美动听的歌曲进行传唱。可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于已经被谱写成歌曲的内容,让学生学唱,以此来体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现在已被谱写成优美动听的歌曲。在学习这些诗词时,可以通过学唱歌曲的方式,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动听的音乐中感受诗词的意蕴美,从而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

七、改写古诗,体验创新

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可以把古诗编成一个故事,进行续写,或者写成一篇散文,或者写一篇读后感,或者根据诗的写法和形式,再创造一首。例如:杜甫的《石壕吏》,在学习本诗后,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把它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学习后,让学生根据内容画一幅画,或者根据这首元曲的形式,再创造一首《天净沙。春思》或《天净沙。冬思》,以此来感受古诗词的意蕴美和形式美。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引导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享受美;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以热爱古诗词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下载在音乐教学中实践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音乐教学中实践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数学教学中采撷美

    在数学教学中采撷美 常志杰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应用的普遍性和逻辑上的严密性。这三个特性使学生对数学的印象是单调、枯燥、冷......

    音乐基本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音乐基本理论在钢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毛奉奉 【摘要】音乐基本理论包括乐理、和声、复调、曲式等多方面内容。它作为人们认识音乐作品、弹奏音乐作品的方法在音乐活动中占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寻找数学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寻找数学美 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美的世界,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

    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专业化”和“非艺术化”的不良倾向突出,使得音乐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 “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渑池县城关镇xx学校xxx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涵。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策略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策略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策略 我在音乐教学中,为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

    谈幼儿园音乐欣赏课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谈幼儿园音乐欣赏课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摘 要 音乐欣赏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度较大的一部分,应选择什么样的教材、采用何种方法,如理解幼儿在欣赏音乐中......

    音乐的美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音乐是以一种副课的形式存在于教育体系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作为实施美育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所具备的想象、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