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进入音乐课堂[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8:0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教育进入音乐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教育进入音乐课堂》。

第一篇:德育教育进入音乐课堂

德育教育进入音乐课堂

定制服务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

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

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一、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收获德育

1、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选用了丰富、鲜活的教学内容,例如分析作品歌词的含义及旋律的变化,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创作的背景。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人们早已熟悉的,作品完成于1939年3月21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是现代中国音乐史中一部“里程碑”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当我们唱起《保卫黄河》,聆听《黄河颂》时,依然是情绪饱满。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

2、老师选择了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空间,不断培养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德育内容。如在欣赏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老师用骄傲自豪的神情告诉我们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从而激起我们心中的自豪感。老师利用课上直观形象的插图,帮助我们来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音乐要素的变化,通过对旋律、音色、节奏、速度的对比分析,使我们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牛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让我们为之陶醉,仿佛置身其中,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我们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选择具有德育教育作用的教材

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对广大青少年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我们的老师在传授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同时,也注意到完成德育的渗透内容。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进行民族性、思想性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重要的,老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始终。

1、从音乐的标题分析:我们的老师选择了音乐标题鲜明,民族性、思想性、概括性、革命性强音乐作品对我们进行德育教育。如: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作品标题有很强的民族性和革命性。在学唱《歌唱祖国》时我们从音乐标题上看就知道是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等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从标题上看就能分析出这些歌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革命性。

2、音乐作品中从音乐的历史背景分析:《黄河大合唱》是唤起中国人民决定抗战的决心作品。歌曲《歌唱祖国》是1950年9月的作品,歌曲充满着对新中国深厚的感情,全曲具有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歌曲《我爱你,中国》表达了改革开发的中国正在迈向新世纪。由此看来每一部音乐作品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从音乐的教学目的分析:很多音乐作品能使我们了解历史,增强我们学习的信心,启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我们广大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尊师重教的歌曲有:《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校园灯光》等,当我们演唱这些歌曲时,我仿佛看到了微弱灯光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从而充满了对老师无比的爱戴。在音乐作品中表现热爱党、热爱祖国有:《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长江之歌》、《黄河颂》、《八月桂花遍地开》这些作品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音乐作品中表现热爱劳动方面的歌曲有:《打起手鼓唱起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反映对大自然、生活热爱之情的作品有:《春之歌》、《我爱水乡美》。表现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作品有:《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竹竿容易弯》等,通过演唱这些作品能唤起我们团结互助、热爱集体思想情操。音乐与德育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些音乐作品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音乐作品不仅有着艺术性,更重要的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同时又使德育内容贯穿于全部教育的始终。

三、加强课堂上的音乐实践、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的感受到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要给学生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相互学习,磨练毅力是必不可缺的。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音乐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们从中得到更新颖的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尤其在中小学教育中这一点更为重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音乐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们可以根据所学歌曲的民族特点用常见的几种舞蹈如:新疆舞、西藏舞、傣族舞、秧歌舞、蒙古舞等进行律动歌曲表演,这样能培养学生们坚强不屈、奋发向上、自信乐观的民族性格。在集体舞表演中更是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德育教育进入音乐课堂责任编辑:陈老师

第二篇:礼仪进入课堂

礼仪进入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龙王李中学 杨宁

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作为初中学生,除了学好文化外,掌握丰富的礼仪知识,使自己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气质风度与众不同,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好地打开工作局面是非常必要的。并直接关系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

那么,让礼仪进入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上课中,不知不觉地养成文明礼仪的素养。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过程中,更能很好的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呢?这对政治教师来说,节节课都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和培养,任务是艰巨的。我个人认为,作为政治教师平时这样做就很好。

第一,政治教师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礼仪也是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的,一个好老师,一本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式都可以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明白什么叫“礼仪”。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提高礼仪教学水平,注重教师自身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有效地进行礼仪教育。在学校,教师对学生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在做人、做事方面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洛克认为“导师的重大的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因此,自己在加强初中生礼仪修养的同时,更要加强自己的礼仪修养。

第二,认真研究,选择合适的礼仪教学内容

礼仪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基本现状,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在明确这一教学任务后,方可以此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政治教师,要在自己的思品课堂上,能够很好的节节课都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就必须提前把各种岗位礼仪规则进行科学的整合,精选出一些最普遍、最适用的礼仪规范和习俗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我认为:礼仪教学首要的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个人生活基本礼仪素养,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礼仪的本质与核心内容,即对他人的尊敬。在教学内容上,不要把礼仪搞得高深莫测,这样会使礼仪脱离现实社会生活。

第三,选择恰当合适的教学方法

礼仪并不是深奥的东西,它涉及面广,生活气息浓,实用性强。学好礼仪的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用礼仪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礼仪修养得到提高,并养成习惯。例如,采用实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在导入具体现实生活实例,将课堂设定为职业场所,要求每名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投入到该角色当中,对教师引出的实例及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处置。

就拿“握手礼”这一习已见惯的礼节来说吧!

.政治教师要做到古代现代相结合,中西方对照开眼界。其实现代礼仪是在传统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发展的过程,不是“西方化”的过程,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在此教学中吸取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及一些好的观点、礼节。学生倘若理解了为什么有些礼节逐渐消失,也自然明白礼仪的宗旨和时代对礼仪的要求。如要学生理解“握手礼”所代表的文明,就得让他们知道和封建等级社会密切相关的“跪拜礼”的取消是中国走向文明的一大步。此外,我们还可以将中国的现代礼仪和西方礼仪相对照、比较,让学生在纵横交错的礼仪知识体系中有更多的收获。“握手礼”“脱帽礼”“吻手礼”等等同样是西方的礼节,为什么只有“握手礼”在中国盛行,而其它礼节却没有什么“市场”呢?这样的对照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可见一斑。这样教学既能让大学生明白各种礼仪规则又能了解其本质,并能在各种场合运用自如。

.巧创情景提问题,角色扮演体会多。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礼仪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实用性这些特点。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了解它是一回事,而进行实际操作又是一回事。如果把礼仪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同时,礼仪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要求,学习礼仪,知道了礼仪的规范和要求,就应该付诸行动,按礼仪的规范、要求去做。如果学习了礼仪之后,掌握了有关礼仪知识,并且也会实际操作,但就是不愿身体力行;学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则是另一套,这样的礼仪教育肯定是不成功的。”

要想学生能够知行统一,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可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常带领学生到各种场合去练习又不太可能,这就需要教师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虽然身处教室,但却犹如处于各种交际场景,可以饰演不同的交际角色。在这样的交际场景和角色体验中,学生既能巩固所学到的礼仪规则,又能自如的运用这些规则于各种场合。

第三篇:京剧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

京剧进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 上海市回民中学赵莉 摘要:2008年教育部出台“京剧进课堂”的通知,上海市作为其中之一的试点城市,于2008年5月公布了20所“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学校名单。“京剧进课堂”作为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已是大势所趋,在全市和全国范围内铺开也必定是音乐教学的大趋势。作为音乐教师,必须提前酝酿和贮备,才可能在京剧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全线铺开后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本研究从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如何利用初中音乐课堂资源进行有效的京剧教学。关键词:京剧;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一、多种途径激发京剧学习的兴趣

要使学生能真正对京剧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拒绝”京剧的原因。客观地说这是由京剧的某些特殊性所决定的。如何对症引导学生接受京剧,是京剧教学的首要问题。

1、欣赏为先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们对京剧“好之”、“乐之”,从欣赏入手是一个好的选择,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京剧深而博大的内涵,在这方面培养认同感和情感是非常关键的。

学生对京剧的认同感偏低,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因为看得少、听的少、不了解。因此在音乐课堂上首先要营造出京剧教学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京剧欣赏剧目和片段,尽可能多的创设京剧欣赏的机会。面对没有太多京剧学习经验的普通中学学生,在教学伊始应注重以各种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手段,引导学生走近京剧: ⑴从京剧的头饰、服饰、扮相入手。⑵从感人、曲折的故事情节入手。

⑶从欣赏当代新秀演唱的京剧名段入手。⑷从京剧喧闹热烈的武场伴奏乐器入手。⑸从身边的“小小艺术家”的表演入手。

2、经典入手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每个人在儿时所形成的爱好、习性常常最稳固、最深刻和最持久,往往可以影响他一生。初中六、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期,针对这一时期学生进行京剧的教学,使他们了解并喜爱京剧不能以“填鸭式”的灌输为主,而应以提高孩子兴趣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认同和接受。要在课堂上达到此目的,教师在京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反复的斟酌、认真的选材,提高京剧艺术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京剧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重中之重。鉴于六、七年级学生模仿力强、崇拜偶像的身心特点,我遵循“经典为先”的原则,激发学生对京剧学习的兴趣: ⑴经典曲目入手。⑵经典名角入手

⑶经典表演形式入手。

二、多种手段搭建京剧学习的桥梁,随着对京剧了解的逐步深入,学生不只是满足于听和看了,在整个课堂氛围的感染下,他们也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但是,因为大多学生从来没有唱过戏,所以难免有害羞、自卑心理。要消除学生的羞涩心理,使他们敢唱、敢表演,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丰富的教学手段,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搭建好京剧学习的桥梁。

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京剧艺术的百年传承靠的是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教师自己在课堂上的亲身示范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京剧的关键。

在《苏三起解》的教学中,笔者事先请教了京剧院的老师关于演唱中的行腔和身段问题,接着对照梅兰芳大师的表演录像不断模仿练习,自我感觉唱的像那么回事了,于是在正式上课时,我放弃了原有的让学生欣赏演唱视频的教学设计,而是在伴奏响起后走起小台步,亮起兰花指,面对着准备欣赏唱段的学生出其不意的亮起嗓子唱出来、演出来。学生们被我的表演吸引住了,目不转睛的看着我。当我提出让学生们跟着一起学唱时,全班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的跟着我学了起来。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演唱表演的模仿活动,既提高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京剧素养,又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自然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2、挖掘流行音乐的京剧元素

由于学生平时演唱京剧的实践机会比较少,即便是对京剧有了兴趣,仍很难把握住京剧唱腔中的行腔和演唱。学生们对流行歌曲都是很熟悉的,演唱起来个个得心应手。如何用好这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来为京剧教学服务呢?

在六年级的教学实践伊始,我选用了当代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京歌入手,从《唱脸谱》、《我是中国人》到陈升的《北京一夜》等近几年流行的带京味的通俗歌曲,让学生边学唱边体味京剧的韵味,学生们很快就能学会,并能唱的有声有色,蛮有京剧的韵味。在《苏三起解》的教学中,我先请学生学唱了几句陶喆的《苏三说》,在此基础上将歌曲的伴奏进行调整:从电声乐队转变成京剧文武场,从京歌导到京戏,将京歌《苏三说》作为京剧《苏三起解》学唱的桥梁。实践证明,这种教学策略在京剧课堂教学的早期,不仅能较顺利的解决学生“开口唱”问题,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京剧有关的知识,挖掘京剧艺术的内涵。

3、借助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多媒体手段、CD、VCD、投影仪等相继进入课堂,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京剧在音乐课堂最佳教学效果的实现搭建了实用平台。

除此之外,一些专业的音乐软件同样可以用在京剧教学中。笔者在教授《智取威虎山》选段《干洒热血写春秋》时,首先请学生欣赏了此唱段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唱腔与行当(老生),接着笔者借助音频制作软件对此音频的音色稍作处理,请学生再次听辨唱腔的特点与行当(旦角),在对唱腔音色对比听辨的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京剧行当的知识。除此之外,在七年级大部分男生经历变声期期间,笔者尝试借助此软件将某些唱段作相应的降调处理,以降低演唱的难度,帮助学生增强京剧演唱的信心。

4、综合多学科的相关资源

京剧艺术是一门融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历史、地里、武术、杂耍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因此,在京剧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结合其它学科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历史学科中的相关历史背景、美术学科中的色彩和造型艺术、体育学科中的武术动作等等。这样的综合不但是对相关知识的巩固,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戏曲艺术,加深感悟。

笔者在介绍京剧净角行当的知识时,指导学生用油彩在脸上绘制京剧脸谱,用毛线、塑料纸自制髯口和马鞭等,将手工和绘画溶入到京剧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和巩固了对京剧中净角的行当知识。

三、强化分年级、分层次的目标化京剧教学 针对实践研究的两个不同年级的教学对象,我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段,以达到两个实验年级学生京剧学习的预期目的。

1、按年级选定教学材料 这两个年级的教学内容部分是教材中指定的欣赏曲目和京剧相关知识,另外一部分是笔者根据实际的教学实验研究的需要补充进去的,例如六年级音乐教材(上教版)中选用的是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我一剑能挡百万兵》。为了便于学生加深对京剧相关认识的理解,我加入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干洒热血写春秋》,引导学生分别从京剧的行当——生角与旦角的唱腔、手部代表动作、行当知识等,以及京剧发展历史——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演唱、服饰、场面(伴奏)的对比等。从多层次、多角度诠释京剧。七年级同样也选用了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唱段对比,在学生已有京剧知识的基础上,从京剧的唱(两大声腔)、念(京白与韵白)、做(京剧功夫)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京剧艺术。

2、按年级制定教学目标

基于两个教学实验年级学生不同的京剧学习基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京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年级是中学学段的起始年级,因此在京剧教学中除了要考虑到学生的京剧知识的基础外,还要兼顾到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六年级学生对于音乐要素以及相关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七年级略显薄弱,因此在京剧教学时主要将较为直观的京剧行当知识、场面知识、历史知识等作为教学重点。七年级学生相对而言已掌握了一定音乐欣赏的基础和音乐语汇,能够更多的从音乐的角度(行腔特点、调式调性等)感受京剧。同时基于七年级大多数男生经历变声期这一特点,将学唱的教学要求相应降低,加入对京剧表演中念功和做功的学习要求,丰富学生的京剧体验手段。

2、分年级实施教学策略

笔者选用的这两个实验班级的学生各有特点: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七年级则较沉稳,逆反心强。在充分研究了教学实验对象心理之后,笔者“对症下药”,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我一剑能挡百万兵》的学唱过程中,我选用了不同京剧名家演唱的版本,让学生们“拜师学艺”——根据自己选择的演唱视频进行模仿学习。学生们大多数是依葫芦画瓢的将京剧演员的表演动作模仿出来,但是很少有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演唱上。笔者让学生对比欣赏了京剧演员的演唱音频和笔者的现场演唱,引导学生关注笔者与京剧演员的的演唱有何不同?这一下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齐找茬”——有的说笔者不像唱戏像唱歌;有的说京剧演员的吐字咬字不对,普通话不标准„„在学生们的争议声中,笔者从京剧的行腔和吐字咬字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引导示范,再看学生们:一个个像模像样的跟着我模仿起来,俨然一个个京剧小票友模样。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一副“这有什么”的心态。针对这种学习心理,在教学试验中我采用了“碰钉子”

策略。在京剧功夫的教学中,我请学生们先欣赏了京剧丑角的表演视频,接着让学生上来模仿演员的表演。三人中有一个学生一副很不屑的神情,然而在绕教室一周的“矮子功”体验活动之后,我趁机“采访”了他,请他说说体验后的感受时,这个学生自嘲的说:“好累呀,真不简单!”顺着他的话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让学生们在挫折中设身处地的感受京剧演员的不易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认同感。

四、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实效 在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切实感受到:中学课堂京剧教学既不同于普通的音乐教学教学,也有别与专业的京剧训练。不仅要体现中学音乐教学的特色,还应遵循戏曲教学的一般规律,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1、借鉴“梨园式”式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中国传统戏曲、曲艺等艺术代代相传靠的就是梨园式“口传心授”的方法,这种方法省时高效。当教师以“口传”这种形式在课堂上教唱京剧唱段时,实际上已经把京剧的音乐旋律连同教师自身所领悟到的意境美、线条美、语言美、韵味美等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心领神会了,也就是已做到了“心授”,为学生的京剧学唱提供了一条捷径。教唱时,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拉近了, 师生间的交流也频繁了。教师教唱时生动的表情、优美的唱腔、细致的讲解, 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在逐句的跟唱中体味到了京剧的韵味美之后, 也将对京剧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京剧教与学的双赢。

2、运用“对比法”的教学策略, 巩固教学成果。

“对比”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辩识能力、举一反三整合知识的能力、从事物表面现象找出本质差异的深层分析探究的能力。对与京剧教学而言,“对比法”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听的深入。

对学生而言, 通过对比才能真正获得对唱腔、表演特点、行当分类、场面类别的京剧知识的感性认识。如当学生学会某一唱段后, 我用音乐软件为他们现场录音, 录唱完毕让全班学生共赏录音效果;接着再放专业京剧演员唱段来欣赏对比,引导学生细听品味、对比辨析。通过对比法听觉训练,让学生真实、迅速地获得反馈信息,找出差距,及时进行调整,进一步学习演唱。在对比中使学生对京剧的行腔有了进一步的感受与理解,同时也在对比中提高了学生感受和鉴赏的能力。

3、引进“竞争”的学习机制, 发展学生个性

为了激发学生京剧学习的参与热情,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表演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抓学生心理,引进竞争机制,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表演, 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欣赏了京剧的“唱、念、做、打”之后, 我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比赛。比赛分三项进行: 演唱京剧片段、模仿京剧韵白、表演京剧的“做”与“打”(二者择其一),要求组内成员每人至少参加其中的一项,每项活动每组参赛者得少于三人,而后根据小组表现进行评分。在集体荣誉感驱使下,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全能型”的选择了多项表演;擅长歌唱的选择了“唱”;擅长朗诵的选择了“念”;擅长动作表演的选择了“做”与“打”,全员投入,不亦乐乎!

4、鼓励“推陈出新”, 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最具魅力、最有教育价值的层面,在京剧的学习中同样要予以重视。在京剧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⑴老调新唱

⑵为唱段设计动作

5、探索“内外结合”的教学领域,扩展课外大本营 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开展京剧教学不能仅靠课堂。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与巩固,因此京剧的教学还要结合课外活动,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⑴充分利用课间广播。⑵充分利用宣传征地。⑶充分利用展示机会。结束语:

此课题研究还将进一步进行,回首过去研究经历,反思教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

1、实验前后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科学评价数据收集的落实与细化;

2、实验统计数据数据分析和整理有待加强;

3、成果展示、教师与学生访淡、优秀案例有特整理加工;

4、个案研究与分析有待细化与完善;

5、教师京剧教学所需的基本功有待加强学习与提高。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开展国粹——京剧的传播和渗透,多途径、多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京剧教学,使学生了解京剧、熟悉京剧、进而喜爱京剧,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京剧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让京剧走进初中音乐课堂并真正收到实效,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和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这一工作的实践者,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主要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艺术》课本(六——七年级)及教学参考丛书(试用本)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郁文武、王月萍.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解读[S].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李心等.京剧名唱[M].北京市: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6、余汉东.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

7、孙倩.多途径开展戏曲教学 [J].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10月.

8、杨立梅.艺术课程中戏曲内容学习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9年3月.

第四篇:地方性民族歌曲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探究

地方性民族音乐进入课堂的探究

11级学3班 11210308 胡 珍

4月2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化山歌传承人、新化县文化馆馆长辜红卫先生一行,来到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山歌讲座,展示了新化山歌的无穷魅力。一曲《神仙下凡实难猜》迷倒了无数俊男靓女,受到了90后学子们的激情热捧。新化山歌,是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民间的民歌。新化山歌,其内容广泛、调式古老、风格独特、音韵简朴、结构多变,音乐特色鲜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句式长短有致,俚俗方言衬词较多,说唱风味很浓。山歌以口头创作、传唱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其曲调、节奏、结构、句式都很自由,音调依新化方言按字行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艺。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青少年中受到普遍的漠视,这是十分遗憾和悲哀的。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用民族音乐感染、熏陶青少年。让独具特色的地方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看到新化山歌进校园的活动,对民族音乐进中小学课堂进行了思考探索。

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不可能将它们照单全收地一股脑儿搬进课堂,必须根据教学需要加以筛选和提炼;其次,地方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原生态音乐,是精华与糟粕共生共荣,必须对它进行系统地整理归类后,才能将那些

格调健康、旋律优美的东西引入课堂。(一)教唱民歌——“山珍野味”入课堂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多姿多彩,五峰被誉为山歌之乡。教唱民歌,就是把散发出地方民族气息的“山珍野味”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耳目一新地感受到山地民歌在悲情中的浪漫,从而对民族生存状态中的多灾多难和不屈抗争产生认同和共鸣。

2.从多姿多彩的体裁样式中发掘精品,兼容并包。本地民歌的体裁形式有山歌、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新民歌等。在教学这些不同体裁样式的民歌中,注意营造与这些民歌实际发生相仿佛的场景,如教唱《采茶歌》,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向当地茶园,一边从事勤工俭学劳动一边演练这些歌调,学生们兴致盎然,不仅歌唱得有滋有味,而且领略了采茶劳动的艰辛不易,从实践中懂得了音乐可以放松心情、减轻疲劳、振奋精神的功效。

3.传授民间乐理,让学生体味古朴优雅的徵羽乐风。从艺术技巧和表演手法上看,本地民歌也有显而易见的地域特色。它曲体玲珑,宫、商、角、徵、羽调式齐备,尤以徵、羽两个调式为主打,体现了巴楚文化中的“徵羽乐风”。有选择地把这些地方民族的乐理常识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摇曳多姿、瑰丽神奇。

(二)民间歌谣——清风徐来耳目新

民间歌谣是地方民众生产生活劳动中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血,有的叙人叙事,有的言情言志。总体来说,民间歌谣在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一般都有怡人性情、教化一方的功能。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教点儿民间歌谣也是一个不应该忽视的选择。

(三)唢呐声声——民间吹打动地来

学习民间器乐演奏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的挑战性课题之一。五峰民间吹打乐有两种:由吹奏乐和击乐组合演奏称之为“吹打乐”;由各种击乐组合演奏称之为“锣鼓乐”,俗称“打家业”、“打溜子”。它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为它与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相连,并依附于民俗活动生存和发展,根植于泥土,流传于民间,其艺术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郁,表现力丰富,艺术感染力强,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世代相袭,历久不衰。本地民间乐器主要有唢呐、直笛、皮鼓、大锣、钹、云锣等。

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是一个相当大的母课题,从理论到实践都还亟需有识之士思索与探究,它既牵涉到我们的文化观和教育观(我们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究竟有着一个怎样的重视程度,我们的思想认识无不源自于我们内在的观念),也触及我们在教育体制、教材和教学法上的诸多敏感神经。笔者提出如下的思考与困惑:

(一)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支撑。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担负起直接传承文化的重任。教育者只有把它提升到民族文化重新建构的高度,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课堂才会跨越重重障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务必意识到自己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责无旁贷。

(二)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呼唤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春天来临。只要硬式教育还存在,地方民族音乐就不可能大面积地呈强势地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三)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祈福于教材改革的区域化。教材的“大一统”格局必须突破,各地应当组织教育专家和文艺专家们编辑出版自己的乡土教材,开发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教材。

(四)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呼唤高水准的双师型音乐专业教师。他不仅要做音乐专业教师,传授乐理常识和一般性音乐技巧,也必须力求使自己变成谙熟和精通这一地方文艺的民族文艺家。除了他自身朝着这一目标做不懈的努力外,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观摩学习和民间采风的机会。

(五)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渴盼教学形式的变革。封闭式学校管理再也不能搞封闭式教学,学生必须关心社会,关心地方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把民间艺人请到学校传经送宝,让部分音乐特长生深入乡间访问民间艺人都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形式。

(六)让地方民族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说到底是社会系统工程,是民族文化工程,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必然势单力薄,孤掌难鸣。

为了更好地继承、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广大青少年一带的民族音乐素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同时也是为了贯彻落实好新课标,当今中小学音乐教育有责任负担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任务。

新化山歌最为国家地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我过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萌芽,衍变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新化深入到民众的每一个角落,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新化山歌有其自己独特的曲调,如《神仙下凡实难猜》《溜溜歌》等等歌曲,在当地是非常受欢迎的,流传甚广。新化山歌的传承就受到政府的重视,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录音摄像,强求了不少的新化山歌,为新化山歌的传承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习让地方性民歌进入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来,来陶冶我们的情操。

第五篇:关于器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探究

关于器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探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深入,乐器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默默地探讨和不断实践中,充分证明了:乐器进课堂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必由之路,它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良好情操。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展开了对乐器进课堂对中学音乐教学影响的探索。

【关键词】乐器进课堂音乐课堂作用 问题 对策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精辟地指出:“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下面是本人对乐器进课堂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器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作用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在音乐教学课堂上以器乐教学为基本,在教学合一的有趣演奏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乐器带来的真实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对优美声音的感受,这样对培养中学生亲近音乐的良好态度具有重大作用。

(二)提高中学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效果

在中学的音乐课堂中,如果还是单一的老师唱学生跟的方法,时间久了中学生难免会产生倦怠心理。但是引入乐器教学,中学生就会产生对学习乐器的向往,这样学生就会为了掌握乐器技能而努力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提高基本的音乐识谱技能,这样就让中学的音乐课堂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促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发展

器乐是音乐课堂中表现音乐美、艺术美的重要手段。通过器乐欣赏,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改变音乐课堂氛围。同时,乐器还可以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一条简单的发声练习,学生可能很难唱准确,但是老师利用乐器来进行引导,这样就很容易让中学生把握音准,大大增强学习信心。

(四)提高学生参与音乐的积极性。

音乐爱好的同学显得尤为突出,课间活动时学生会拿出乐器自己演奏,他们喜欢这项活动,听到自己演奏的优美动听的乐曲时,他们会感到成功的喜悦。我们组织的器乐小组活动,爱好器乐的同学一到活动课就会带着乐器去音乐教室集合练习。

(五)器乐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意志力,养成坚持的习惯。我们说不管什么的学习都要有恒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一点从我们每次上课带乐器,并坚持练习就可以看得出来,上音乐课乐器就像我们的纸和笔一样重要。只要坚持练习就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就能提高自己的技能。

(六)器乐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高度的注意力。我们通过课上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水平,再通过课堂展示吧演奏水平高的学生组织到我们的乐队中来,乐队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乐队由几十人组成,他们要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演奏,乐曲是否优美、和谐,表现得如何,是和整个乐队每个成员的密切合作分不开的,有时一个人走神,出了差错,就会影响整个乐队的演奏水平和效果。因此,学生参加器乐学习,有助于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我们乐器的练习一般是按种类练习,当他们把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的很熟练时,再把所有的乐器组织到一起。他们听到的音响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当学生听到自己演奏的曲子成型时那种喜悦之情是很难形容的。

(七)器乐学习掌握一项技能增加自身竞争力。

初四级部每年都有艺术特长生,其中必须有一项是器乐演奏,通过我们的器乐学习学生就能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这样有时就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升入高中。再就是通过学习每位同学可以会一样乐器,这对学生一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当我们的同学升入高中后可能在也没有机会在教室里跟着老师的琴声去唱歌去演奏。

二、器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方法把握不够导致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尽管现在很多中学音乐教师尝试采用乐器进课堂的教学方式来打破传统的音乐讲授式教学,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在运用乐器进课堂活动时由于没有准确把握中学生的音乐水平或者是过分地脱离教科书而没有达到音乐课堂的学习目标。很多教师的原意是希望通过乐器能加深学生对这歌曲的理解和体验,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乐器教学却成了败笔。

(二)脱离学生实际导致学生兴趣的缺失

在运用乐器进课堂教学时,如果应用的乐器脱离了教学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学生对乐器展现的情境就没有办法理解。例如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运用中学生都无法理解的古代乐器为演奏对象,而这些手段的运用又完全脱离了学生理解的实际,让学生处于一种莫名其妙的状态中,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

三、促进乐器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对策

(一)利用课前几分钟分种类集中学习,掌握乐器演奏基本知识。

自从我要求学生每次上课都带乐器以来,我们就坚持课上器乐练习的方针。练习音阶,节奏型。(节奏型尽量练习本节唱歌课或欣赏课中出现的节奏,为学生后面的演奏做铺垫。)在同学们大体掌握自己乐器的演奏方法后再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利用手中乐器进行歌曲试奏,为学唱旋律服务。我们在学习新的歌曲时,我会让同学们用乐器进行试奏,让学生把音符演奏出来,前面我们已经对本课中用到的节奏型进行了练习,聪明细心同学能够奏出骨架,有的同学只能演奏音符,等他们对歌曲旋律有了了解,再进行歌曲视唱的练习,课进行的比较顺利了。当演唱旋律唱不准时我会让学生用乐器进行演奏,经过自己的演奏很多同学都能唱对旋律。学生通过器乐的练习更能深刻的体会节奏型,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会想到以前练习的节奏型,我们学习的节奏型是有限的,几乎每首歌曲都有。通过亲身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节奏型,通过器乐练习提高歌曲学唱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丁宋兴,《中学器乐教学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音乐教育,2008.

下载德育教育进入音乐课堂[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教育进入音乐课堂[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

    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学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新世纪里,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试验研究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展与深入,它使......

    如何让探究进入课堂

    立足数学课堂 培养探究能力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温伯格曾说,现在最好的学生与次好的学生的区别不在知识的多少,而在有无对未知领域的探究能力。那么,教师如何将探究之水引入数学......

    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对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在数学......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

    物理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物理課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墩镇中心学校理化组 孙翰林 德育教育,从本质上讲,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德育的......

    物理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2014-2015金台区课堂蕴徳案例征文 物理课堂中的德育教育 艾叶 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教师:“你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库,善于把理智财富传授给年......

    体育论文——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

    体育论文——让多媒体进入体育课堂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校体育室内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认知的发展,体育观念的更新,体育技能的提高以及思维......

    新课改如何顺利进入体育课堂

    新课改如何顺利进入体育课堂 新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