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19-05-15 08:2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第一篇:《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倾听,可以使说话者会因为对方聆听的态度而感到心情舒畅,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了基础;倾听,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赖,表露内心的事,可以消除两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不信任与敌对,使两人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倾听,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气氛,有利于获得身心健康与成功。倾听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往往是教师明明指出这样说是不可以的,可学生发言时却是我行我素,照说不误;一个同学发言结束,让别人复述时他却是不知所以然,只好硬着头皮另起炉灶乱说一通;有时老师苦口婆心说上个三五遍,问大家是否明白时,大家是异口同声说明白,但当老师叫起其中的某位同学问他明白了什么时,他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即使回答了,也是胡编乱造,前言不对后语。以上种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是屡见不鲜,纠其原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惹的祸。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功。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将“注意听他人讲话”当作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决定因素——社交技能之一。在如今活跃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光会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只有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既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又能让学生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他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的今天,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倾听,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倾听能力”,真正 掌握“倾听”这种金钥匙,从而深切体会到学习语文的

无穷乐趣,真正地爱上语文。倾听是我们接受社会、学习,取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正确的语言表达,更需要人们用心地倾听。它也曾给人类感情的沟通产生了巨大的魅力。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一半的时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听与说同样重要。在新课程大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孩子会表达了,课堂热闹了,但我们也该清醒地看到:在经历了这么一场深刻的改革之后,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和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想的要求吗?是否给课堂教学、课堂效应、教学效果产生了下面的影响吗?是否给孩子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良好的时机吗?我想其实不然。纵观如今课堂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归结:孩子们很活泼,胆子很大,课堂非常地活跃。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趣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指名一个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老师的赏识.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当老师布置作业时,学生往往审错题意,没有按要求做.更让人担忧和伤心的是:有些课堂还存在着乱班现象,即使老师敲破了讲台,也还是无济于事.一个没有倾听质量的课堂,不是好课堂;一个不能让孩子们用心倾听的课堂,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会很理想.同一个班的学生刚入学,学校提供了两样的师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贫富"差距之大,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对策,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不倾听或不会倾听的不良习惯.必然影响他的学习,甚至终身的发展.所以提高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势在必行,义不容辞。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当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时,学生们有的总爱插话,抢着说自己的想法,有的不甘示弱,在下面悄悄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表情沮丧,在唉声叹气中遗憾,有的好像与自己无关,在那玩弄文具、学具等,有的端端正正的坐着却从不发言,还有的站起来发言的内容是重复的。这些不正确的倾听方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迫在眉睫。一个会倾听的学生能在瞬间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想象,形成个人评价。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均需在瞬间完成,这种能力也是必须经过训练 的。学生听力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差别,教者应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听说差异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从而缩短这一集体环境下的学生之间倾听水平的差距,促其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国外研究者认为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国内研究者把新课程改革与倾听习惯教育实验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形成了许多相关的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从本质上讲,本课题的研究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是一脉相通的。根本目的都是培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有创造性的人。不同之处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学科、内容、方法具有个体性。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教师方面

通过研究,了解影响学生倾听的因素(学生自身方面的、学习环境方面的、教师教学方面的),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掌握指引学生倾听的教学策略。

2、学生方面

在老师的训练与指导之下,了解影响自己倾听的各种不良因素并加以克服,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有一定的倾听能力,并通过有效倾听,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有意注意品质的培养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有意注意品质的形成,帮助学生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克服并尽可能避免注意的分散性。帮助学生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形成有意后注意。

2、教师的语言魅力研究

教师的语言魅力是影响学生倾听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要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语调的变化等引起学生倾听。幽默风趣的教师语言,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表达能力;语调的变化既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也应有琅琅上口韵脚等。

3、倾听能力的专项训练

复述式倾听。重点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话或者同学的发言,然后进行复述。

转述式倾听。重点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话或者同学的发言,然后用第三人称进行转述。

评价式倾听。重点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话或者同学的发言,然后对他们的话语进行评论(尤其是同学的发言)。

倾听弦外之音。教师选择一些内涵较为丰富的词句内容,通过不同方式的表述,要求学生理解表达内容的含义,提高学生倾听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文献研究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在班级进行实践运用,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辨别与选择,选择适合班级学生的成果,实现以很少的时间达到促进学生倾听的效果的目的。

个案分析法

选择学习效果好、学习效果一般、学习效果差的三类学生的典型代表,运用个案分析法,建立个人档案,对其进行跟踪分析研究,探究其产生不同倾听效果的根源,推广倾听效果好的学生的经验和方法,帮助效果较差的同学学会倾听。

实验法

对对学生倾听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积极假设,根据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按照实验方案运用假设结果在学生中开展实验研究,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或推翻、或肯定。对不利的、消极的因素予以克服与屏弃,对有效的、积极的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总结提炼为教学策略并加以推广应用,以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倾听。

(一)了解学生倾听习惯、倾听能力的差异。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是否学会倾听,直接影响了各种认知信息吸收的效果和效率,简单地讲,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首先应从了解每一位学生倾听能力的差异入手。

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教育方法的不同,使得孩子一进校门,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学生角色,表现为坐不住,腿、眼睛、耳朵、手都随自己的喜欢而去注意自己的东西,跟不上课堂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深层次地了解孩子在家里、在低年级学段的表现,分析产生上述表现的症结所在。如有的学生在上幼儿园期间,一贯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去上学,每学期在幼儿园的时间还不如在家的多。上了小学,他们还是一副老样子,上课无精打采,经常不听也不看,说自己不舒服,呆呆地坐着。连基本常规都不懂,不知道听,不知道写,不知道记,上课经常眼睛看窗外或玩自己的东西……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根据调查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制止像在幼儿园时的放任自流,提出要严要求,杜绝惰性;因生活环境所致的,提醒父母多与孩子接触、引导;因身体健康引起的注意力特别差的,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营养,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二)进行耐心、专心倾听的专项训练

1、听说一句话训练

让学生听说一句话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把自己编的学生喜欢听的、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的句子报两、三句。说一句,让学生马上复述。如:“我是一(1)班小学生。”“我爱我的班级。”“学校是 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小鸟在林间唱着动听的歌。”“我是校园的春天。”“我看见花儿张开了笑脸。”等等,句子由如前面较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给听得认真、说得好的学生及时奖给五角星。

通过操作,发现学生在听记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努力记忆的学生面在不断扩大。

(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谦虚、积极的倾听态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良好的行为。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养成教育的前提。因而进行广泛的形象化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白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让学生引起重视。如讲生活中的小故事:一个小孩,家里没醋了,妈妈让他去买,他接过妈妈递过来的钱拔腿就往小店跑。可跑到小店,想不起妈妈刚才说要买什么。因为没有认真听妈妈讲话,只好回家再问妈妈。搜集发生在家里或学校里的正反两方面的故事,让学生听听评评说说,强化思想教育,有助于促使学生认真倾听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上好每一节课,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

1、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

作为学生,他们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每一节课教师都面带微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这时候的孩子们笑得是多么的甜。营造的充满师生情感的课堂,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

2、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低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借助文章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

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的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全体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五)开展活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1、角色换位,让学生当好小老师。

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当同伴的小老师,同桌或小小组成员相互倾听同伴朗读、背诵、读词语、讨论回答问题等等,及时纠正同伴的错误,提出自己的意见。被给予帮助的同伴要向小老师说声“谢谢××老师”,及时表扬负责

任的小老师。孩子们觉得自己是一位小老师,觉得特别光荣和骄傲,听得也特别认真。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也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学生上讲台介绍他们的方法时讲的头头是道,下面的学生听得十分认真。

2、实行奖励制度,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很多课堂纪律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优良行为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优良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设立奖励措施,满足学生被肯定的需要,刺激强化,巩固良好的行为。如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活动,评选“倾听小绅士”“倾听小淑女”等有效的激励手段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长期强化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

(六)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习惯

初入学的孩子,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客观因素容易在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下,对他们步入人生的思想品德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生心目中偶像的老师,从第一天上学接触起,老师就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而,一开始,老师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当学生找老师谈话或是课堂上学生发言时,老师首先要认真倾听,诚恳地提出意见,做学生的好榜样,以产生良好的模仿效应。同时在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同伴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在班中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老师对这些学生多表扬,多鼓励,树立他们在同伴中的威信。让这些孩子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学习的榜样。不知不觉中,其他学生的行为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七)以活动为载体,落实目标

针对学生特点,把规范化的行为训练搞得灵活多样,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受到熏陶和锻炼。如组织学生举行“捎口信”“击鼓传话”等活动,比比谁捎的口信最准确。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认真听记同伴要他带的口信,而且也从中明白了要是不养成认真听的习惯,在生活中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或产生严重的后果。

(八)家校联系

在认真倾听习惯训练和养成过程中,注意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共同培养。第一步,把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重要性,说给家长听,在思想上认识一致。第二步,请家长紧密配合,在家里也要注意培养孩

子学会倾听。父母跟孩子讲话时,要求孩子要用心听。孩子在跟父母说话时,请父母也要认真倾听,做孩子的表率。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1.准备阶段(.11—.12)

确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和实验,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2.实施阶段(.1—.12)

(1)年1月---6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把握学生外在的倾听表现,培养良好的倾听品质。

(2)年7月---12,月研究教师语言魅力,通过幽默风趣的教师语言和语调的变化等,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乐意倾听,促进倾听能力、学习能力和谐发展与提高。

(3)年1月---6月,进行提高倾听能力的专项训练,具体包括复述式倾听、转述式倾听、评价式倾听以及倾听弦外之音,让学生在不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就能专注课堂,倾听师生交流,形成倾听能力。

(4)年7月---11月,综合运用研究的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倾听,提高学习效果。

3、总结阶段:年11月,形成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推广引导学生有效倾听的策略。将实验报告上报有关教科研部门,接受上级教科所的鉴定。

八、课题具体落实措施 低年级(活动创意:)

1、开展以“说说倾听的好处”“学会倾听践行动”为主题的讨论会(树立倾听的意识,明确应该怎样去做)

2、课堂上做个“会倾听的学生”,开展“老师讲课我会听”“我是神耳朵”“我是文明小听众”等活动,看谁得的红旗多,调动学生认真倾听的积极性。

3、课外做个“会倾听的好伙伴”,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做“击鼓传话”“学说绕口令”“猜谜语”“听故事讲故事”等游戏,虚心、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4、在家做个“会倾听的好孩子”,以问卷调查、倡议书、反馈表等形式取得家长的配合,发动家长监督、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帮助孩子形成倾听的好习惯。

5、定期开展“学会倾听我最棒”的评比活动,根据上述表现进行表彰奖励。

中年级(活动创意:)

1、前期问卷调查(就倾听的态度、习惯设计问题,学生填写)

2、评选“安静倾听小绅士、小淑女”(培养“课前做好上课准备,上课铃响在教室内安静做好”的好习惯)

2、活动课“你说我评”(自觉地用客观标准去评判对方的语言,或者用自己的观点与之比较)

4、课堂倾听笔记展评(能摘抄老师和同学的讲述重点,学会做笔记)高年级(活动创意:)

1、开展听写速记比赛(听写学生感兴趣的诗词、数学公式、英文短语等,培养学生调集最大潜力去倾听的能力)

2开设英语角,组织诗文诵读及角色扮演朗读比赛,进行听说训练。

3、开展主题演讲比赛:你会“倾听”吗?(组织学生进行评议、交流,与演讲人一起对内容进行质疑、评论。)

4、开辩论会。(就校园新闻、热点问题进行辩论会,评选最佳听众、最佳评论员)

5、角色互换:我当一次老师(5——10分钟,科目自选)

九、课题研究的成效

1、学生学会了认真倾听,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践操作,参与实验的五个实验班,通过听课、学生家长反馈等评价手段的实施,我们发现,学生的倾听习惯在逐渐养成,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保证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2、学生学会了尊重,懂得了谦虚礼貌。在倾听习惯的养成训练过程中,学生渐渐懂得了尊重,当别人说话时,有耐心地听完,再发表意见,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养成了良好的交往习惯。

3、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倾听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善待每一个学生,用激励的措施巩固行为,开发潜能。学生不仅能做到认真倾听,还能做到边听边思考,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在高年级体现的尤其明显。

4、语文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力的培养,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

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5、更加关注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质量。当前,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学生生命的灵性,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孩子们动(脑、口、手)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课堂上讨论声、表扬声、鼓掌声不绝于耳。然而,在悉心洞察和静心思忖之后,我们也发现一些课堂“热闹”现象之下隐藏着放任、随意与“急功近利”。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太过于强调新颖,强调不拘一格。试问,在某些气氛热烈的课堂上,学生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质量究竟有多高呢?经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们均对此引起了重视。我们认为对小学生来说,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十、存在问题与反思

1、面临问题

课题研究两年多来,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但我们知道还需进一步作深入的研究,有些问题还有待于大家讨论:“小学生活泼好动,特别是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课堂上根本就没有注意听课的意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愿意听,乐意听,成了现在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2、反思

上课专心听讲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作为自控力不强的小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长期的指导、训练。

3、措施

(1)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训练,培养良好的听话习惯。

(2)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话听完整,把握主要内容,提出疑问。(3)鼓励学生多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在实践中培养听话能力。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科研能兴校的信心。在对本课题结题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

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同时我们更期待专家对我们的研究给予关注和指导。

平阳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组

年7月

第二篇:《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能力的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辉县市实验学校 刘素云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倾听,可以使说话者会因为对方聆听的态度而感到心情舒畅,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了基础;倾听,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赖,表露内心的事,可以消除两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不信任与敌对,使两人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倾听,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气氛,有利于获得身心健康与成功。倾听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往往是教师明明指出这样说是不可以的,可学生发言时却是我行我素,照说不误;一个同学发言结束,让别人复述时他却是不知所以然,只好硬着头皮另起炉灶乱说一通;有时老师苦口婆心说上个三五遍,问大家是否明白时,大家是异口同声说明白,但当老师叫起其中的某位同学问他明白了什么时,他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即使回答了,也是胡编乱造,前言不对后语。以上种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是屡见不

鲜,纠其原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惹的祸。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功。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将“注意听他人讲话”当作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决定因素——社交技能之一。在如今活跃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光会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只有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既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又能让学生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他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的今天,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倾听,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倾听能力”,真正 掌握“倾听”这种金钥匙,从而深切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真正地爱上语文。倾听是我们接受社会、学习,取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正确的语言表达,更需要人们用心地倾听。它也曾给人类感情的沟通产生了巨大的魅力。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一半的时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向的互动过程,学生要学会文明地进行沟通和社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倾听。听与说同样重要。在新课程大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孩子会表达了,课堂热闹了,但我们也该清醒地看到:在经历了这么一场深刻的改革之后,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和水平是否达到了预想的要求吗?是否给课堂教学、课堂效应、教学效果产生了下面的影响吗?是否给孩子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良好的时机吗?我想其实不然。纵观如今课堂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归结:孩子们很活泼,胆子很大,课堂非常地活跃。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趣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指名一个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老师的赏识.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当老师布臵作业时,学生往往审错题意,没有按要求做.更让人担忧和伤心的是:有些课堂还存在着乱班现象,即使老师敲破了讲台,也还是无济于事.一个没有倾听质量的课堂,不是好课堂;一个不能让孩子们用心倾听的课堂,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会很理想.同一个班的学生刚入学,学校提供了两样的师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贫富"差距之大,倾听是一个重要的

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对策,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不倾听或不会倾听的不良习惯.必然影响他的学习,甚至终身的发展.所以提高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势在必行,义不容辞。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当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时,学生们有的总爱插话,抢着说自己的想法,有的不甘示弱,在下面悄悄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表情沮丧,在唉声叹气中遗憾,有的好像与自己无关,在那玩弄文具、学具等,有的端端正正的坐着却从不发言,还有的站起来发言的内容是重复的。这些不正确的倾听方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迫在眉睫。一个会倾听的学生能在瞬间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想象,形成个人评价。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均需在瞬间完成,这种能力也是必须经过训练的。学生听力理解、记忆方面的能力差别,教者应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听说差异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从而缩短这一集体环境下的学生之间倾听水平的差距,促其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国外研究者认为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国内研究者把新课程改革与倾听习惯教育实验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进

行教学方式的变革,形成了许多相关的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借鉴。从本质上讲,本课题的研究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是一脉相通的。根本目的都是培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有创造性的人。不同之处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学科、内容、方法具有个体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生课堂上倾听能力的现状与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听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行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教师的语言魅力研究。教师的语言魅力是影响学生倾听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教师要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语调的变化等引起学生倾听。幽默风趣的教师语言,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表达能力;语调的变化既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也应有琅琅上口韵脚等。

(三)探索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专项训练策略。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4.5至2014.7))

确立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和实验,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为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4.8至2015.3)

1.2014年5月---6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把握学生外在的倾听表现,培养良好的倾听品质。

2.2014年7月---8月,研究教师语言魅力,通过幽默风趣的教师语言和语调的变化等,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乐意倾听,促进倾听能力、学习能力和谐发展与提高。

3.2014年9月---12月,进行提高倾听能力的专项训练,具体包括复述式倾听、转述式倾听、评价式倾听以及倾听弦外之音,让学生在不做任何努力的情况下就能专注课堂,倾听师生交流,形成倾听能力。

4.2015年1月---4月,综合运用研究的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倾听,提高学习效果。

(三)总结阶段:2015年5月,形成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推广引导学生有效倾听的策略。将实验报告上报有关教科研部门,接受上级教科所的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制定了小学生语文课堂听课情况问卷调查,并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调查、访问等形式,我们认为部分学生不太喜欢语文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是小学一门基础课程,但是仍然没有引起家长、教师和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家长和部分教师认为只要上好语文课就行。而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正是这种心理在作怪,所以学生才学习不专心。没有

引起他们思想上的重视。2.教师教学中的偷懒现象。

由于部分教师也在思想上存在上述认识,所以就表现在教学上敷衍了事,能偷懒则偷懒,还在采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殊不知这样的课堂学生又怎么会喜欢呢?有些教师虽然也采用了一些灵活的教学方法,但形式单一,不能够吸引学生,长此以往就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二)更加关注了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师通过不断学习丰富了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语调的变化等引起了学生的倾听。

1.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忌用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2.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

感。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3.教师的语言要有激励性,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4.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让学生臵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三)探索了学生倾听能力的专项训练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倾听能力。

1.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模仿训练中形成良好习惯。2.实行奖励制度,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3.以活动为载体,落实目标。

(1)听说一句话训练。让学生听说一句话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把自己编的学生喜欢听的、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的句子报两、三句。说一句,让学生马上复述。

(2)开展了以“说说倾听的好处”“学会倾听践行动”

为主题的讨论会(树立倾听的意识,明确应该怎样去做),课堂上做个“会倾听的学生”。

(3)开展“老师讲课我会听”“我是神耳朵”“我是文明小听众”等活动,看谁得的红旗多,调动学生认真倾听的积极性。

(4)课外做个“会倾听的好伙伴”,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做“击鼓传话”“学说绕口令”“猜谜语”“听故事讲故事”等游戏,虚心、认真倾听别人说话。

(5)在家做个“会倾听的好孩子”,以问卷调查、倡议书、反馈表等形式取得家长的配合,发动家长监督、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帮助孩子形成倾听的好习惯。

(6)定期开展“学会倾听我最棒”的评比活动,根据上述表现进行表彰奖励。

(7)开展课堂倾听笔记展评(能摘抄老师和同学的讲述重点,学会做笔记)

(8)开展听写速记比赛(听写学生感兴趣的诗词、数学公式、英文短语等,培养学生调集最大潜力去倾听的能力)(9)角色互换:我当一次老师(5——10分钟,科目自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会了认真倾听,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践操作,参与实验的五个实验班,通过听课、学生家长反馈等评价手段的实施,我们发现,学

生的倾听习惯在逐渐养成,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保证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学会了尊重,懂得了谦虚礼貌。在倾听习惯的养成训练过程中,学生渐渐懂得了尊重,当别人说话时,有耐心地听完,再发表意见,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养成了良好的交往习惯。

七、课题的结论

(一)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倾听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善待每一个学生,用激励的措施巩固行为,开发潜能。学生不仅能做到认真倾听,还能做到边听边思考,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点在高年级体现的尤其明显。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听力的培养使语文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提高了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质量。当前,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学生生命的灵性,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内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孩子们动(脑、口、手)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课堂上讨论声、表扬声、鼓掌声不绝于耳。然而,在悉心洞察和静心思忖之后,我们也发现一些课堂“热闹”现象之下隐藏着放任、随意与“急功近利”。我们的语文教学似乎太过于强调新颖,强调不拘一格。试问,在某些气氛热烈的课堂上,学生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的质量究竟有多高呢?经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们均对此引起了重视。我们认为对小学生来说,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八、研究后的思考

(一)面临问题

课题研究一年以来,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但我们知道还需进一步作深入的研究,有些问题还有待于大家讨论:“小学生活泼好动,特别是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课堂上根本就没有注意听课的意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愿意听,乐意听,成了现在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反思

上课专心听讲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作为自控力不强的小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长期的指导、训练。

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更坚定了我们科研能兴校的信心。在对本课题结题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同时我们更期待专家对我们的研究给予关注和指导。

九、参考文献

(一)于漪主编:《语文教育艺术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版。

(二)李朝辉:《小学语文教育》 2002年第5期。

(三)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主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版。

(四)李晓文、王莹著:《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

(五)张全祥:《教师如何引领课堂》,《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4期。

(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的《倾听着的教育》。

第三篇:加强低段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加强低段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实验小学刘艳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理解掌握知识和学会欣赏他人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之一。

有很多寓意短小的故事,用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耐心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作为小学低段年级的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养成的初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中,倾听,是教师容易忽视也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重要性和有意识地将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与课堂教育有机结合。“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就是针对小学低年段学生的特点,运用调查培养的方法深入了解学生课堂倾听情况,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1.加强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

对于教师来说,在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有很多,和同事们在一起研讨时也不约而同的谈到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学生倾听能力不容乐观”是令人比较头疼的事。因此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强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掌握提高学生倾听能力的方法和技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2.加强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良好载体。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和数学检测手段的单一性,很多家长和老师曾一度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搞题海战术,结果使得学生们身心疲惫。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成绩可能机械的有所提高,可这样做也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跟提倡的高效课堂背道而驰。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掌握当堂内容,做起来练习题来才能事半功倍。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良好载体。

3.加强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乃至未来人才目标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学生是课堂上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小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大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而且对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也是一种财富。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教育心理学理论

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学会倾听,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地位。

2.有意注意理论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有意注意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意注意又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有意注意的集中和保持,对于倾听很重要。

3.主体性教育理论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会倾听,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更健全的主体人格。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相互倾听评价,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爱护了每个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理念。

4、教学法理论

课堂教学的进行需要学生学会倾听。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为倾听的机会人人都有。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是要揭示小学生数学课堂上倾听的现状、成因以及对策。

1.调查低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造成倾听能力滞后的原因。

2.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3.教师要善于研究、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进行专项训练研究,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4.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使学生会表达、学会倾听。如听后复述、听思训练、小组合作听动训练、小组讨论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我们班级共有81名学生,班级学生的年龄都在7周岁,只有两名同学是7周岁。学生的年龄太小,表现欲又很强。上课发言踊跃,气氛很活跃,但是,实际他们大多并没有听懂老师提的问题。等老师提问到他们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他们更不懂得去倾听别人的回答。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总结反思法,并辅以个案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

1、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谈话,分析总结等方式,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养成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和开展培养活动,并对活动不断总结、反思、调整。

2、个案研究法:选择学习效果一般、学习效果差的学生典型代表,运用个案分析法,对其进行跟踪分析研究,探究其产生不同倾听效果的根源,帮助学困生学会倾听。

3、总结反思法:在研究实践中,教师通过综合分析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4、文献研究法:为找到课题中最有价值的研究点,制定可操作的研究策略。教师要广泛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学习理论,阅读与课题内容相关的书籍,写出读书心得,进而对课题研究其指导作用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主动利用书中的理论或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针,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并及时总结反思,本课题研究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1)培养孩子静心倾听的习惯,与课堂周边环境密切相关。教室外面其他班级上体育课发出的吵闹声,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传出的喇叭声,窗户外面的美景等等,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干扰。作为老师,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关起门来上课”,必要时甚至拉上窗帘,切断了与外界相通的渠道,学生的心就乖乖地收回来。

第四篇:小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安全教育研究》是马家堡小学2017年9月立项的校级课题,从立项至今已历时一年,在这一年里,我采用问卷调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我校学生安全教育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校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1、大部分学生安全知识、自救能力掌握不够。

2、大部分学生、家长安全观念淡薄。

3、部分教师安全责任心不强。

二、目前我校安全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校,由于受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学校条件、教师教育方法等的局限,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多数家长安全观念淡薄,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不重视,不参与,总认为那是学校的事,忽视了家长应有的监护(安全)职责。

第二,学生安全、法制、卫生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应急避险、自护自救技能差,无良好安全养成,致使学生表现出来的日常安全行为不规范,有隐患。

第三,少数教师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心存侥幸,不潜心抓安全教育防范,一旦发生事故才悔不当初。

三、研究结果 我主要从三个角度研究了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一是学校管理能力的角度,二是教师教育能力的角度,三是学生自治能力的角度。

(一)营造学校安全氛围,保证学生有切实的安全感 环境在教育中的重大影响力是公认的。一个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能促进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满足学生的安全的心理需要。同时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途径。因此,我校非常重视安全环境的营造,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下大力气营造安全氛围。

1、监控与维护,硬件设施到位校园电子监控系统完备

2、我学校已经安装了全覆盖电子监控系统,从硬件设施上保证了校园师生的财产安全。

3、合理规划行走楼道,校内交通有序

我校有8个班级,学生总数332人。上下楼梯时如果不分流、不合理安排、不在平时养成行走习惯,易造成冲撞、拥塞,在紧急状况下还可能出现踩踏。我们利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养成习惯。要求每班在教室外排好队,由体育委员带领走楼道,迅速到达操场。经过一周的训练后,从下课到操场全部集合完毕只需要3分钟,做到了迅速有序安全。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有条不紊地撤离教学区抵达安全地带。

4、学校、家长共建校园安全防线

(1)学校、家长共建。我们加强与家长委员会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人员也经常在校外社区内巡视,一发现疑是不良人员马上与学校联系。

(2)学校、警察共建

我校与派出所联系密切,应我校要求,值班民警常常在校园周边巡视,一旦有异常情况,派出所民警到位迅速,为我校学生提供了警力保障。

总之,我校已做到了以学校为基点,联合家长、派出所等社会力量,建立了社会安全保障网络,达到了动员社会力量关心小学生安全问题的目的。

(二)占据“三课一会”主渠道,全面渗透安全知识 安全意识是指人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在安全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人的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因此,我校十分重视通过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1、开展主题班会,做安全知识试卷

每年我们都在全校定期召开以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学习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2、开展专题安全教育,传授学生安全方法与技巧 一次强大的自然灾害,是一次全方位的生命教育。它让所有的人都感悟到,活着就是幸福,应该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生存是如此不易,在强势的自然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关爱、互相温暖。还让所有人都警觉到生命会遭遇不期而至的各种灾难,唯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救技能才有可能在灾难中生存。因此,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不仅让自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而且从各个角度强化了学习这种知识和技能的动机,在升华情感的同时提高了学习实效。

3、放学前温馨提示

学生校外的交通安全,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关注、揪心之处。为了使学生做到“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在下午放学时,设置了一段有关交通安全的温馨提示。

4、邀请民警开设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我校每学年邀请一到二位警察同志来校举办各类安全讲座。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法规教育,详实的数据、真实的事件、详细实用的自救自护知识使讲座富有吸引力。

5、开展自救自护技能演练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6、我校充分运用各种平台,确定每期安全教育主题,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自主编辑,自主设计,自主完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学生自主教育、互相教育的效果。

8、坚持体育锻炼活动

给学生安全感是生命教育的心理基础。那么,使学生具有强健体魄则是安全教育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此,大力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日常的除体育课之外,还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周一次活动,每学期一次体育运动会,就这样形成一个提升学生体质的教育循环圈。

(三)提升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也是学校的主人。我们认为,学生既是规则的遵守者,还应该是规则的监督者,在遵守与监督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我校学生的安全知识量明显增加,安全文明习惯明显好转,应急避险、自护自救技能明显增强。家长观念转变,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参与管理,教师责任意识明显增强,自觉、扎实做好安全教育防范工作。

四、对学校或教师及家长的建议

1、学校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及管理。

2、学校每位教师都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

3、家长要增强安全意识,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参与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贞科.不容忽视的校外安全问题——对当前农村中小学安全问题的一点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2(12)。

[2]马国杰.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3]刘静.浅谈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2)。

[4] 何自奉《对农村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农村教育,2009,(7-8).[5]邹文强《中小学校安全管理研究初探》2004.6。

第五篇: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南岗中心小学

徐丹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关系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老话题,早有定论。阅读多、阅读广泛促进学生口头、笔头表达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也必须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第二学段中指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中指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时代在发展,电视、录像、广播、网络等媒体对学生深深吸引,造成学生对文本的不喜欢。因而学生厌读课外书的现象普遍存在。

学校老师比较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但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不问不管。即使向学生发出课外阅读的号召,也不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

当前,对课外阅读指导与培养学生口头、笔头表达能力的相关研究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教师无从下手,也就畏而避之。

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较差。因此,与城市学生相比,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较差。

二、课题研究目标

(一)我们知道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即增加语言文字摄入量,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通过哪些有效途径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哪些阅读材料或内容?采取哪些阅读方式以及给学生多少阅读量,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而在读与写之间,如何借助读提高写的能力?这里有许许多认识上和实际操作上的模糊之处。同时,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内容、方法在各年级段上如何侧重?特别是高年级段写作能力的培养如何实施,课外阅读与语文课教学如何相兼容?如何结合?如何与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结合?寻找有效的途径,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

(二)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要求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在两年内突破认识1173个常用字的界限,达到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常用字,大幅度增加识字量,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每学年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阅读浅显的儿童读物,能大致了解内容。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

第二阶段(中年级):以阅读教学为重点,辅以作文教学。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年阅读量达到300篇左右)来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包括理解水平、记忆水平与阅读速度),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每学年背诵30篇左右优秀诗文。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

第三阶段(高年级):以作文教学为重点,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其他文章,稍作准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每学年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在听、说、读、写过程中能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做到在40分钟内写出400字左右的文章,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三、实验对象、实验方法和理论依据

(一)实验对象的确定

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所有的学生都是我们的实验对象。但是,考虑到师资、时间与精力以及操作方便等问题,我们决定分阶段定班级进行实验。实验班级是随机抽样确定的,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各确定一个实验班,即一(1)班、三(1)班、五(1)班。实验班与对照班级情况基本一致。

(二)实验方法

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为主,并与教育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相结合,通过制定研究计划、实践、反思、分析、不断调整,使课题研究稳步实施。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了解各阶段的初步成果,并通过文献了解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以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

(三)理论依据

我们提出实验课题的理论假设就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分阶段(低年级段、中年级段、高年级段)突破阅读关。这个实验构想的理论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许多矛盾,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低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矛盾是识字。如果在这个阶段集中解决了识字问题,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矛盾则是阅读。当阅读突破一定数量,学生具备阅读的能力以后,作文就成了主要矛盾,所以高年级以作文训练为重点。

2、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涨落导致有序。涨落是指系统某个变量和行为对平均值发生的偏离,它使系统离开原来的状态或轨道。系统处于不同状态时,涨落起着迥然不同的作用。当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涨落是一种干扰,它引起了系统运动轨道的混乱,导致了无序。此时,系统具有抗干扰的能力,它迫使涨落逐步衰减,使系统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和轨道。如果系统处于不稳定的临界状态,涨落不仅不衰减,反而放大成为“巨涨落”,使系统从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还认为:远离平衡(即非平衡)的开放系统,才能不断地获取和消散外界的能力和分子,才能维持系统的生存,并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稳定化的、高度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是: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要成为宏观有序的耗散结构,必须要形成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巨涨落。在涨落的过程中,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的训练要远离平衡态,使各个子系统之间产生相干效应。识字教学高潮阶段,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要为识字服务;阅读教学高潮阶段,识字教学、作文教学要为阅读服务;作文教学高潮阶段,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要为作文服务。此外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课内带课外,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3、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博览课外书籍,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例如,利用晨会课,借用讲故事或内容简介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一本好书。在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到最紧张的时候,突然刹车。学生总催促教师讲下去,这时可把书借给他们看,学生一拿到书就会如饥似渴地去读,教师可趁势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其它作品。这样一来,课外阅读也就成为同学们的一件乐事,一种享受。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读书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实验教师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就能变“要我阅读” 为“我要阅读”。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蓄了足够的内存,还怕大量而快速的输出吗?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与措施

(一)研究的主要阶段 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7年11月至12月,即课题立项之前。这一阶段是课题研究及课题立项的准备阶段,主要是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作一些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法和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为2008年1月至2月。这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工作是建立课题研究组,进行课题成员培训,各实验班级拟定各自的实验计划,进行初步的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为2008年3月至6月。这是深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为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定期开展实验研究课,研究交流实验计划、实施办法,定期进行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小结,并在实验基础上汇总并修订学生使用的阅读材料,以及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第四阶段为2008年9月至12月。这是总结思考阶段,主要工作是课题组整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识字教学——一字带多字。

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尽快掌握2500多个常用字,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学生从阅读带注音、图文并茂的作品入手,以逐步认识与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展开丰富的联想,带出并学习多个生字。多次反复运用与巩固,熟能生巧,通过已会的汉字带出一些常用字,突破识字关,提高阅读能力。

2、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

阅读材料大量涌现,而现行语文课本课文少,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又有限。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改革阅读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内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就配合着阅读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写法相近的文章。例如,《一个苹果》是以一物为主要线索贯穿全文,配合这篇课文,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片松叶的来历》《一把军用小刀》等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

为了使学生在小学中年级段突破阅读关,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重点,教师教学一篇课文后,带出类似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自学运用,大大地增加阅读量。

(1)基本程序:在阅读教学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根据“一篇带多篇”的特点,建立了这样的教学基本程序。第一步示范学习一篇(段),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第二步尝试学习一篇,巩固前面所学到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第三步带动自学同类的文章一篇或几篇,运用和发展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带动课外阅读:每周开设1节课外读书课,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增强阅读能力。

(3)带动语文实践:定期开设语文实践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3、作文教学——读多篇写一篇。

从教学法的角度看,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由此可见,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之所在。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突破作文关,我们主要采取了“读多篇写一篇”的作文教学方法。按照状物、记事、写景、写人的顺序进行分类训练。低年级以句段状物为主,写写花草树木、瓜果蔬菜、家畜动物、庄稼食物、房间教室等;中年级以段与篇为主,写一些熟悉的人、感兴趣的事、喜欢的物、四季景色、家乡山水、美丽校园等;高年级则以想象作文为主,比如:二十年后的世界、正从东方崛起的中国、十年后的苏州、腾飞的苏州高新区、展望浒关工业园等。再如写一些感想作文,读后感和观后感,剧评和影评等。

以读带写,读多篇写一篇。即读完在内容上或写作方法上相类似的几篇文章,指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方法写一篇。

4、把握课外阅读的时机。

学生对课外阅读光有兴趣还不行,我们还得通过课外阅读这一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抓住以下两大时机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机会。

(1)着眼课文学习进行的课外阅读。

从课文这个出发点,可以走向四面八方,精读一篇课文,可以带读许多相关的书,如《麻雀》一文,它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语言精练,文字优美。要想体会他的风格,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他的代表作《猎人笔记》。从另一方面,《麻雀》一文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我国古代有位诗人也写了一首诗来歌颂母爱,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如此引导,足可见围绕课文进行课外阅读,天地是多么广阔。

(2)围绕课内写作进行的课外阅读。

作文,多少学生对它朝思暮想,多少学生为它伤透了脑筋。但是作文的道理和方法,光靠老师讲,学生是掌握不了的,只有在完成一定阅读量后,学生才能悟出来。因而,围绕课堂上的写作训练,辅之以适当的课外阅读,以读来促写。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范文中的写作因素,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构思的,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出自己的差距等等。安排学生的习作练习要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每次作文后,让学生把优秀作文誊写出来,装订成册,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特别好的学生习作向外投稿,既鼓励作者,又鞭策读者。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开展图画作文、音乐作文、活动作文训练;组织学生学当小记者,开展采访活动,为广播电台、报刊写稿;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小报告,举行“与好书交朋友,做有理想的人”等读书活动。(1)举办“图书展览会”。

每学期举办一两次“图书展览会”,比如展出记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振兴中华而斗争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同时受到他们为祖国的忘我精神的鼓舞;展出有关我国和外国科学家的故事,学习他们专心致志于科学事业的精神。除了图书以外还陈列上述人物的照片、名言、警句;还有生动有趣的文艺读物,启发阅读兴趣。

(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

阅览室定期开放,由专人负责,创设阅读氛围。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

(3)订阅报刊、设立“中队图书角”。

低年级至少人手一刊,中年级至少一人两刊。各班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带到班级,办好“班级图书角”。可在图书角上张贴“爱护书籍公约”,教育学生爱护图书,并选好图书管理员认真负责借书还书,另外教学生修理书的本领,学会给书包皮、制作美丽的书签,小书架等,从小培养队员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4)背诵优秀的诗文。

背诵优秀诗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赛诗会、故事会等,并评出每期“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

(5)分阶段定类别增加语言积累。

老师利用晨会课、班队课、活动课等有利时机,启发、引导学生阅读,以增加语言积累。低年级:阅读儿歌、谜语、童话故事和神话故事;

中年级:阅读歇后语、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以及一些古今名著; 高年级:阅读现代诗歌、名人故事和历史故事以及一些中外名著。

各班在黑板报上开辟“每周一诗”(三年级起改为“每周两诗”)、“名言警句”等栏目,定期定时更换,由课代表带学生阅读、背诵。黑板一侧开设“好词佳句”栏,内容可有老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轮流提供。

(6)写读书笔记。

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会分析和思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写读书笔记。学生语文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低年级只要求简单地记下读书年月日、书名、书籍作者。三年级增加一栏,简要讲述书的内容和自己喜欢的地方。四五年级写读后感,摘录书中精彩的词句,摘抄佳作写一两句点评,写读后感。班级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7)开展“读书讨论会”。

在班里举办读书讨论会、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阅读方法交流会、知识竞赛等,可以从知识、能力等角度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正英国作家肖伯纳所说:我的思想交流给你,你把你的思想交流给我,那么我们俩人同时掌握了两种思想。实际上,这也是把个体阅读纳入群体阅读的一种努力。选择能引起朗读兴趣,又有不同看法的著作,如一些古典作品,确定书籍后,出好讨论题,讨论前,每个学生读完并写出感想、体会,作为会上主要发言。

(8)“红领巾读书月”活动。

为引起队员对书的热爱,举办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我们爱祖国读书月活动”,以阅读科普读物为主题的“十万个为什么读书月活动”,以学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的“学习雷锋读书月活动”等等。

五、研究的成效

(一)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了写作能力,提高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1、课题的实践研究,促进了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教师在阅读与写作关系处理上意识增强,摸索到了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教师学会了课题研究方法,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三)在语文教学上形成了敬恩小学的学校特色

通过课题研究,语文教师善于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善于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使阅读、作文、课堂教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六、存在的问题与结改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师生文章大胆地向外投稿方面还比较欠缺与保守。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努力,下大力气改善。

实验中,我们应该让教师稳定,跟班教学。这样,实验的条理性、层次性、循序渐进性会更强,取得的实验效果也就会更好。

要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特色化的理论与实验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科学性。

下载《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好的提问......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以课文为载体,通过“五步教学”指导学生正确掌握学法形成自主学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批准号: GS[2013]GHB1098 负 责人: 朱彦文工 作 单 位:嘉峪关市育才学校 课题组成员......

    《小学生倾听与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小学生倾听与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 负责人:XXX 成 员:XXX 郑州市上街区夏侯小学 2010年6月30日 引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最近我发现在课堂上,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小手如......

    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题结题报告相城区东桥中心小学 蒋建忠 2003年9月,我向学校教科室申请了“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个研究课题,至今已历时两年的课题研究。......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柳城县大埔镇南村小学邬寿权 张雪琼、范彩珍、韦吕凤、刘凤群、陈明文、罗小彦 内容提要:我校许多小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因......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终身学习观”虽早就提出,但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

    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结题报告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目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现在有许多学生写完作文后就不愿修改了,即使部分学生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