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19小品二则 胸中之竹》教案 长春版
《19小品二则 胸中之竹》教案
郑燮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题跋”的特点、作用。
2、景、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目标
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在阅读中体悟道理,提高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短文的学习,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灵感的出现或问题来临,只是一瞬,必须随机应变,不能固执成局。
教学重点 夹叙夹议,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 景中含理,寓理于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关键
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发挥想象,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艺术主张。
教学方法 启发与点拨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 具 多媒体
课 时 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寒微,幼丧母,由后母抚养。康熙时秀才,雍正时举人,乾隆时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被罢官。郑板桥为政清廉,有才干,关心人民疾苦。去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兰、竹、松、菊、石等,尤以兰、竹著称。其画取法石涛,又吸取徐渭、高其佩等人的创作思想和笔意。其画构图注重剪裁,崇尚简洁,以侧锋画兰、竹,笔墨潇洒纵逸,苍劲豪迈。其画通过题跋诗文,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具有新意。论画主张对所绘对象作直接观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艺术的创作过程。其书法在行、隶之间,以画法作书、结体,行款纵横错落,整整斜斜,人称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郑板桥工诗文,为文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其诗能反映、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其文直率自然。有《郑板
桥集》行世。
三、解题
题跋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体,指的是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后的文字。写在画幅上的叫题画。题画或文或诗,一般比较简短。从内容上看,有的叙写作画缘由,有的点拨墨情画意,有的借题寄意写志,涉笔相当宽泛自由,然均追求画面与题词相互补充之用和相映成趣之妙。
据载,有一次郑板桥画了一幅《墨竹图》,非常满意,同时又觉意犹未尽,遂握笔题画,成此名文。
四、听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语速、语调。
五、疏通文意
1、解释词语
勃勃 遂 倏 趣
意 笔 定则 化机
2、通译全文
六、小结 这是一则题画竹的小品文。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做《练习册》。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所学内容。
1、介绍作者。
2、解释词语。
二、新课
学生齐读后,思考:
1、作者在清秋的早晨,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你根据文中的描写,再加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来。
2、文中引发了作者作画的愿望和冲动的句子是那一句?
3、从凝神构思到挥笔落墨,画竹过程中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1)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先是观察,晨起看竹,得“眼中之竹”;次是画意勃勃,有绘画的欲望和思路,生“胸中之竹”;最后是落笔作画,成“手中之竹”。
(2)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眼、心、手的作用,竹子发生了多次“变相”:由现实之象,到心中之象,再到画幅之象。在叙写中点明:胸中竹不同于眼中竹,手中竹又不同于胸中竹。表明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精于生活的道理。
(3)最后总结说:“意在笔先”是“定则”,“趣在法外”是“化机”。“意在笔先”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在这里,“意在笔先”是必须先有“胸中之竹”然后才能有“手中之竹”的意思,故而作者称之为“定则”。“趣在法外”是艺术创作的特有规律。这里的“趣”,指的是渗透、展现在画面中的审美情趣。“趣在法外”的大致意思是说,艺术创造虽有一定的理,但没有固定的法,审美情趣的有无、大小、浓淡、雅俗,不是由法框定的,全凭作者 3 心灵的妙运,即在深切领悟创作规律后的巧妙运化,故而作者称之为“化机”,而“化机”的大小,则取决于作者的智能和才养,即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4、作者由画竹的经验总结出了怎样的创作原则?你这样理解?
5、《胸中之竹》中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又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可是郑板桥在另一则题画中又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两者之间是否矛盾?
参考答案:不矛盾。胸有成竹,并不是胸有定竹。虽有成竹,也只是初步的构思,是一片朦胧不甚明晰的印象,及至下笔一画,可能又会有灵感出现或问题来临,这时必须随机应变,不能固执成局。先有成竹,后无成竹是境界的提升;后无成竹,必须从先有成竹的熟练而来。所以说都是一个道理。
6、作者在结尾说:“独画云乎哉!”看来,作者的意图并不止于就事论事,而是要借题发挥。请结合你的切身经历或者读书积累,说说你对郑板桥这一创作原则的理解。
三、小结 本文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1)寓理于生动的形象描绘之中。
(2)将理融化在亲切微妙的情致之中。
(3)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四、课堂练习
五、拓展延伸
郑板桥既是书画家又是文学家,《胸中之竹》就是他的题画之作。本文在章法上很有特点:先就画竹之事稍事渲染——这是本文的主体,接着以“总之”归纳“定则”与“化机”的不同——这是就事论事,最后拓展题旨(独画云乎哉)——这是触类旁通。这样的章法对你的作文构思有何启迪?
参考答案:《胸中之竹》借画竹论艺,它的章法是写感悟类作文常用的好方法。它启迪我们写作此类文章,构思时就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借题”,二是“发挥”。借题一定要借其精髓、内涵;发挥一定要发己之创新见解、深刻见解或具有普遍意义的见解。
六、总结
郑板桥画竹,画了一辈子,他有继承,更有创造,他勇于探索,也善于总结。他的画竹题记里面就记载了丰富的经验和精辟的见解。同时,他的画竹题记又往往是优美的小品散文,短短数语,写得那么清新自然,活泼生动,有记事,有抒情,也有议论。他的人品、画风、生活情趣、艺术主张都包含在其中,文笔简净,含意深闳。他的画竹既然早已在艺林中享 4 有盛名,那么他的题记,也应该被我们看做是文坛上的一朵艳丽的小花。
七、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郑板桥其人其事。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眼中之竹——客观世界——形
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主观感受——灵感
手中之竹——艺术创造——神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教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麻林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竹影》教案 新人教
版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用简洁概括的语言复述课文,理清思路。2).品析文中充满情趣的描写,把握课文主旨。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2、难点:研读有关国画常识的语句,体会画竹的内涵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了解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4、了解课文大意,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小组内试着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北宋有个画竹的名家叫文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都有不少人登门求画,他画竹的妙诀在于: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经常观察,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刻于心。诗人晁补之称:“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同学们,你们对这一节课作好了准备吗?有信心和我一起上好这节课吗?
2、请学生板书课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
1、扫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以“竹影”为题,主要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写人物活动?(活动)
2、自由读课文,看一看课文写了哪些活动?(合作探究,同桌讨论.)
3、根据学生发言归纳、板书:看天 看影 描影 谈画画
4、重点字词:
恺(kǎi)
丰硕(shuò)
徘徊(pái huái)
撇(piě)
口头禅(chán)参差不齐(cēn cī)
惬意(qiâ)水门汀(tīnɡ)
⑵释义: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幽暗:昏暗。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三、品读课文 :
1、听录音读1——3自然段,边听边在文中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小伙伴们充满童趣天真烂漫的句子。
2、学生说句子,感知童趣。
3、投影出示句子,齐读、品味。
A、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跳将过来。B、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地摇他的两脚。
C、我和华明都不相信,于是大家走出竹林外,蹲下来看水门汀上的人影。
D、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他从身边摸出一枝半寸长的铅笔来,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4、佳句赏析。
导语:通过这些生动的语句我们感受到了三个小伙伴的天真可爱,作为一篇散文,文章的所表现的意境美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下面我们一块来欣赏一下这段话: A、出示投影: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这段话其实就是交待时间的,但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美的意境,仿佛身临其境。)B、通过指导理解、赏析、朗读,品味语言的生动性,感受意境之美。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爸爸看在眼里,并且参与其中指导了一番,使孩子们对中国画技法了解不少。那么中国画在画法上和西洋画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5、6自然段,直接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5、学生小声朗读5、6自然段,回答问题: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是什么?
6、投影出示句子:“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像照相。”指导理解。
7、比较鉴赏。(进一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四、课时小结:
其实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就能发现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寻找美、发现美。
作者通过童年描画“竹影”的游戏悟出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看来艺术并不是一件神圣、遥不可及的事情。也许童年的你也曾经有过与作者相似的经历,从游戏中获得了一些艺术上的启示,谁能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1.说童年。指名学生叙说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用语简洁,尽表现童真、童趣。)2.说说游戏与艺术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
1、小练笔:写童趣。(要求: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童真童趣。)
2、课后练习
附补充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惬()意
丰硕()
参差()()水门汀()
蘸墨()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撇()___
禅()___
差()___()___
()___
()___ 3.填写恰当的量词:
一()细烟
一()黑影
一()竹叶
一()油灯 4.在括号中写出相应加粗字的反义词:
⑴院子里的光景由()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音阶了。⑵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⑶其实竹叶的方向,疏()、浓()、肥(),以及集合的形体,都要讲究。5.在下面横线上填一组同义词构成成语:
东____西____
熟____无____
手____脚____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札记
天____地____
生____死____
____听____说 6.用“/”断句,准确表达出括号里的意思: ⑴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贝贝着急)⑵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妈妈着急)⑶贝贝找不到爸爸妈妈非常着急。(爸妈着急)参考答案
1.qiâ shuò cēn cī tīnɡ zhàn 2.piē 撇开
piě 撇捺
chán 禅师
shàn 禅让
chā 差价
chāi 出差 3.缕
个
丛
盏
4.⑴暖 短 ⑵容易
⑶密 淡 瘦
5.张 望
视 睹
忙 乱
长 久
离 别
道 途 6.⑴妈妈/非常 ⑵爸爸/妈妈 ⑶找不到/爸爸 附竹趣:
1)名人与竹:搜集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同学甲: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
尔东西南北风。
同学乙: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师:这种写竹的诗还有许多,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上网去的搜一搜,将你喜欢的写到你的积累本上。许多人喜欢竹,因为他不仅喜欢竹的外形,更喜欢竹的气节。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认识就不同,如:有这样一幅对联: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的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现在你能从正反两方面谈对竹的 3 感悟吗?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
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同学丙:竹,总是虚心向上;
竹,你是一个厚脸皮的家伙。
师:请同学们选取两种事物,分别从正反两面三刀方面来谈对这个事物的认识
教学后记: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下册19小品二则教案1
19.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顾问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2、熟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新课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导入切题而留有悬念,也是研讨与练习三的要求】
二、走近作者 多媒体摘要显示:
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 1 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布置了预习,可让学生介绍,也可中途由老师切出】
三、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虽有预习,课堂毕竟是课堂,尤其是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切基础的基础】
四、品读文本 ㈠三读蓄势
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痴”)
【三次朗读,要求不一,同时是为深入文本蓄势。】 ㈡三痴解意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1)“痴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可有类似“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想象)
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2)“痴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生读,有感情地读,说说此景异在哪里。教师提示:
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茫的景象。
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
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教师明确: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可多媒体摘要显示: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细腻的品读,读出内涵,读出妙处。并理解本文的白描手法】(3)“痴心”
1.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坏了? ①一生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A.“此人”是哪种人?用文言文说说看。(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B.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最好有神态?(彼此彼此„„)
②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 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留电话、地址、QQ号,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现在我们重新来看我们最初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
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是不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现在,同学们知道“张岱心中有寒冰”的谜底了吗?
【围绕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
五、练习拓展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吧。
(可比较它们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或者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借助恰当的练习资源拓展,通过比较进一步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朗诵留白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动情的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巧借曹诗,再吟文本,余音不绝】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就“我看古人之痴”为话题,课后练笔。附: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痴行 痴景 痴心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竹影》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竹影》教案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检验了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情就会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语文学习要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的体验,应避免围绕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说教,而应注重对艺术发现的认识,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演示板书。)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学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就能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深的体会,教师的寄语,让课堂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让学生由课堂走入生活去进行语文学习,拓宽了语文课堂的宽度。)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3《黄河颂》教案2 长春版1
黄河颂
教学目的: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2.积累与本课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课文的表达技巧。3.理解歌词大意,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有关基础知识。2.熟读并背诵课文。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周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河对口曲》5.《黄水谣》6.《黄河怨》7.《保卫黄河》 8.《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㈡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写作的对象,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的结构与中心。
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
(1)巅:山顶。(2)澎湃;本课形容波浪互相撞击。(3)狂澜:本课指巨大的波浪,猛烈的潮流。(4)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5)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6)体魄:体格和精力。(7)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第二步,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一、教师范读。
二、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三、学生齐读。
朗读指导:《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
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因此,朗读时要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 强的精神。
四、概括大意: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望黄河、颂黄河
四、背诵
总结固趣:
布置作业
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2.理解课文的写法。教学内容与步聚
情景激趣
《黄河颂》运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它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
本节课我们深入理解课文,看看我们能受到怎样的感染,得到怎样的启示。探究生趣
一、探究主旨与情感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并归纳:关键词是“颂”,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美。
2.课文的第一节是朗诵词,是作品的序曲部分,这部分开宗明义地说出了“歌颂黄河”的主题,请同学们归纳作者歌颂黄河的什么?
讨论并归纳: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歌颂黄河所表现的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
3.课文的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讨论并归纳: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点以及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三个方面赞美。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讨论并归纳: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二、探究内容
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讨论并归纳:
(1)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暗喻),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2)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暗喻),因为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万里长城。这是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的。
2.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讨论并归纳:这是一个比喻句(暗喻),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这是从表面上理解。从深层理解,黄河如一个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三、探究写法
1.课文第二节主要是“颂黄河”,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讨论并归纳:望。
2.“望”字管到哪里?“望”的内容是什么?怎么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管到“劈成南北两面”。“望”的内容有远镜头全景——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有近镜头特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收回俯瞰全景———“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歌词中“颂黄河”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讨论并归纳:“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4.《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⑴音节美。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在用韵上隔句押韵,构成自然和谐的韵律。
(2)画面美。歌词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一幅幅地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四、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课堂探究:
1.你对本课有怎样新的见解?
2.学了本课有怎样的收获?
总结固趣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诗歌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就是歌颂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布置作业:
预习《最后一课》,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趣味教学资料
光未然简介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
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5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
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1944年光未然在云南与李公朴、闻一多一道从事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1945年10月,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离开昆明。次年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光未然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于2002年1月28日16时15分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