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和毕业的烦恼

时间:2019-05-15 09:0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和毕业的烦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和毕业的烦恼》。

第一篇:我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和毕业的烦恼

我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和毕业的烦恼

大家好,很感谢您阅读本帖!我是一名地方性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2006年5月下旬,原本并不打算那么早出去工作的我突然决定出去工作,经过2个星期的找寻之后,我发现找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现实面前,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不得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下面的一些文字,是我对自己在过去的2年学习电子技术的经历的一次回顾。在这里我声明,我发此帖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在这里得到各位前辈的指点和与大家交流经验,如果可以给初学单片机的读者提供一些借鉴的话我将十分高兴。

2003年,我读大二。那时我在图书馆勤工俭学,我的工作就是将读者还返的图书重新上架。因为我负责的库是计算机等信息科学类的,所以我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单片机这一类图书。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单片机的书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而且读者大多数是电类专业的。因为我从小就对电子电路很感兴趣,看到那么多学电的人在学单片机,自然就好奇的去了解什么是单片机。不看不知道,一看一发不可收拾--自幼就对电子喜欢的不得了的我发现了新大陆!从此,单片机的走进了我的世界,也可以说我的大学生活乃至人生道路由此而改变。

因为是大二,我们还没有相关的课程,所以我只好自学单片机。一开始在图书馆借了本入门书《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这本书使我对单片机有了初步的认识,至少知道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拿来干什么的,有什么功能、特点等等。网上丰富的资料也很大程度的帮助了我入单片机这个门,那时我觉得最有用的就是磁动力工作室这个网站,正是她,使我知道学习单片机需要那些工具,一般选择哪种型号的单片机入门等等。我天生就对电子有特殊的爱好,所以越学越来劲,于是我就想法设法去学。虽然我们学校有专门的单片机实验室,但由于是90年代的机器,落后得不得了,只能用汇编而且只能在DOS环境下使用,相当地不方便。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筹备了2个月之后,2004年国庆,我登上了上广州的汽车--我的目的地是新赛格电子城和陶街二手市场。去赛格主要是买入门芯片ATMEL89C51和那时网上很流行的做仿真器的芯片SST89C58,还有就是一些基本的如MAX232,AT24C02等等。那时候我下了很大决心,那是我第一次去广州买东西,以前都是路过。当我在经过一番周折到达新赛格时,门口的告示让我心凉了半截--国庆放假3天!我只好直接去陶街。陶街是我一个广州的同学绍给我的,后来我在那里买了一些蓄电池,工具等,然后就回学校了。这次去广州没买到我要的芯片,所以很遗憾。那时候歌手刀郎刚刚走红,当我走在街上、坐在公车里、进到店铺里,耳中充斥的几乎都是刀郎的歌声--《冲动的惩罚》,所以,现在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那次去广州的情形,心中荡起的自然是阵阵辛酸。因为去广州的车费来回要80多,所以我每次去广州都要仔细计划,从而缩减成本。

钱用完了,我又筹备了一个月。我筹钱的方式只有一种--做家教。2004年11月,我再次来到广州。因为有上次的经验,这次我的行程就轻松一点,不会担心走错路,眼中再也不会有初来乍到的民工一样的迷茫和焦急。另外,我这次去广州得到了学校电子电工实验中心材料科的老师的指点,她给我介绍了一个专门卖单片机等芯片的铺头。还好,这次赛格的门是打开的!在新赛格,我沉浸于电子零件的世界中,每个柜台我都要逗留一下,看看有什么卖的。在逛了3个小时后,我买了元件清单上大多数的零件。其实,我心中想买的东西何其多啊,只是我口袋里的钱不够了。但是,那时心里还是满足的,充满希望的。坐在地铁里的时候还会美滋滋的拿出新买的实验板来看看,看一看,身上的疲倦就消散了许多。这一次,我买到2块AT89C51,一块AT89S52,还有2块实验裸板和一些外围零件。一回到宿舍我就马不停蹄的开始焊接实验板。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令我哭笑不得的经验。在实验板焊好之后,我写了个流水灯程序。我在试验时发现芯片总是正常运行一下就又不行了,在瞎折腾了几天以后,我的发现让我啼笑皆非――实验板上的EA脚没有接高电平!我想这个问题好多初学者都会遇到。弄好了实验板,我就开始参照书上的例子做实验。从流水灯到串口通信、液晶显示……慢慢的,我走进了单片机的世界。

随着岁月的增长,我学的越来越深,实验也越做越多,我对单片机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这样心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想法。

2004年,12月份,一次偶然的机会,触发了我一年的奋斗的开始。

某一天,我在本地一个准二手市场看到一个废旧的电话计费器,是广州自动化研究所的产品。上面有26个LED数码管。我的直觉告诉我,那个机器里面有我需要的东西。最后我以十几元买下的那个计费器(当时的想法是一个数码管要1元,即使只有数码管可用那也有26个,合算!)。回到宿舍,我马上通电试了一下,发现数码管是可以显示的,接着就马上把它拆了。打开机壳,我看到的是一个灰尘掩盖的电路板和一个变压器(后来发现是97年左右的产品,所以电路板比较旧)。这时,我紧张的呼吸都屏息了。我用刮彩票似的心情用手擦去一个很像C52的芯片上的灰尘。当那几个字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是何等的激动!--INTEL 80C31BH @1982!几乎所有教科书上的样板芯片!然后,激动一波随一波,我依次发现了8279D、MC146818、MT8880、74hc373……。从此,这块电路板开始霸占了我长达一年的时间。

2005年,我把一年的精力都放在研究那块电路板上。从读懂板上各个芯片的数据手册,到电路原理图的绘制,然后到电路原理的分析,到编写程序控制板上各个芯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并实践了单片机总线的原理,数码管的驱动等,并从汇编语言过渡到C51。在抄板的时候,由于是双层板,特别不好画,我要在阳光下或日光灯下才能完成(足够的亮度才能从下面透过板看到上面的布线),这个板我抄了足足一个星期。后来,我根据那块电路板的特点,决心把它改造成一个电话报警器。由此,我开始了一轮关于电话报警方面的研究。因为一开始学的是汇编,我就用汇编语言编写了一个基本的驱动程序,这个驱动程序实现了对板上各个芯片的基本功能的测试,还好,所有的芯片都正常!后来有用程序量大,所以就转而学习KEIL C51。学习了C51后我就将所有的驱动用C51改写,当成功过渡后,我体会到了C的强大功能,于是就有给板子做个可视化的菜单操作的LCD系统的想法。这样,我就开始了液晶驱动程序的编写,字库原理,菜单原理的学习,第一次接触FLASH芯片……

2005年11月,我参加了学校的电子设计大赛。我一个人一组,而其他都是3个人以上,然后我同时有2个作品进入决赛。我的作品一个是基于isd4003的智能语音系统,一个是电话报警器。事实上基于isd4003的智能语音系统的产生是因为我在做电话报警器时要用到语音芯片我才去研究它的。我这人喜欢玩技术,于是就把ISD4003这个芯片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我那个语言系统功能真的强大,有液晶显示界面,功能类似于MP3,以致评委老师说:这么强大的功能往哪用?而我的电话报警器则是花了我大部分心血。这个电话报警器上,我模仿手机构建了一个强大的菜单。这是我的认为最得意的地方。里面有200多个菜单项对各个参数进行设置。就一个菜单,花了我不知多少时间,其中包括C语言的学习,字库的构建,菜单算法的实现,板上芯片的IO地址的重新分配等。另外,我把人机交互界面做的尽可能的友好,主要是仿照文曲星的模式来做的,例如实现弹跳对话框等。因为要实现智能化,例如要判断输入的数字是否合法,前面的数字对后面的数字有何影响等,看起来简介单单的一个修改时间日期的功能也就变得复杂了。所以,软件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最后,我的两个作品都只得了三等奖。为了这次大赛,我足足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在那3个多月里,我没有周末,也没有黄金周。每天都是下课后匆匆忙忙回宿舍,有时在兴头上时直接就旷课。那时不知有多少次忘记了吃午饭,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是想着程序、电路板入睡,不知有多少个清晨是想到程序、电路然后从床上蹦起来。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段为单片机痴迷和疯狂的日子,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我参加比赛的前几天,我的同学跟我说:“你现在这么疯狂,在比赛结束后你就会感到莫名的空虚!这是我的参加“高校杯”的经验!”一开始我不相信,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话是对的。比赛是在晚上进行的,比赛完后,当我躺在床上时,一种莫名奇妙的空虚突袭而来,几乎使我感到惊恐,那时我感到好像要崩溃了,以致我都不敢去想那方面的事情。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共同的现象,到现在我都还不清楚其中的缘由。

在比赛完后,正值期末考试和春节,我暂停了3个月时间。

2006年春节回来,我又重新开始了新的学习。并下决心要把那个报警器改造为一个家居监控器。到现在,改造工作仍然在进行。

期间,我又学习了单片机操作系统SMORT RTOS51。

到现在,我即将毕业了,我的努力还在继续……

现在我把我的能力描述如下:

1、对MCS51系列单片机架构有较清晰的认识

2、c51语言编程水平有一定的深度,对KEIL软件有深入的了解,懂得KEIL在编译方面的特色。

3、从小就抓电烙铁,有很好的焊接水平,动手能力出色

4、学习了单片机操作系统

5、学习并实践了单片机串行主从多机通信,IIC通信,spi通信协议,菜单编制,液晶显示技术,led显示屏技术,单片机字库原理,单片机usb数据传输,基于2262/2272的遥控器,单片机总线技术,逻辑加密ic卡的读写等等,(凡是有条件实践 的我都努力去做)

6、懂得PROTEL DXP/99的使用。

7、有相当的求知欲,有志于在嵌入式方面发展。

8、有VB编程的基础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是就业,在这里,我想请教各位前辈,我想在嵌入式方面发展,那么应选择怎样的公司?我现在需要做的是什么?

写作水平不好,见谅。谢谢大家!

补充1:小时候跟电的故事

读幼儿园的时候和小孩子一齐玩,看到邻居家的电线断了一根,因为我那时知道他的电是从哪到哪的,于是我就逞强跟我的同伴们说我敢摸那根电线,我拿起那根通往邻居家的而不是从电源方向来的就用手去摸,结果我一下子失去了控制能力并且知觉变得模糊,整个人像被一个东西牵引着一样东倒西歪,后来还掉进水沟里。那时手不知为什么会紧紧抓住电线不放。后来是大人救了我。从此,我对电有一种怕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我被电的原因:虽然我摸的不是电源那端,但由于断的这根是零线,火线没断,然后邻居家至少有一个灯的开关是打开的!然后,从小学2年级玩电动机,把他装在泡沫底,再用铁皮剪个螺旋桨,装上

舵,就成了电动船了。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姐姐买了把电烙铁给我,就开始了焊接的历史。到初中,我都不知道电阻电容的作用。到了大学,我才用电脑,以前一直以为电脑就一个显示器,根本不知道有主机这回事。

补充2:我压缩学习成本的方法

大家都搞过硬件,都知道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成本是比较大的,例如买实验板,买芯片,买电子元件。就我来说,在开始学单片机时我平均每个星期都要花70多元在上面。还好,我有稳定的家教收入以支持我的这一兴趣和爱好。现在,在我的宿舍,我的电子零件能装几箱,那些电路板堆成一个小堆。别看我那么多电子类的东东,其实有一半以上是二手的。买二手的零件或电路板是我压缩学习成本的最有用的方法!

江门有条街是专门卖二手货品的,那里的东西很杂,有些是垃圾,但运气好的话就会碰上好的东西。到现在为止,我觉得在我学习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如下几件东西:一台电话计费器(2004年买的),4台电子支付密码器,一台超市收银机。其中那台电话计费器是我学习单片机的最大助手,这在前面已经讲述。然后是电子支付密码器,这个东西是银行用的,但到底怎么用我也不知道,同样的,我根据PCB手工将电路图画出来,然后分析原理后就进行修改。因为那个电子支付密码器是手持设备,单节电池供电,上面带有4×4键盘,SSD1815液晶显示器,然后板载有29LE010,外扩32K RAM,实时时钟芯片DS1302,所以我就把它改装成类似于PDA的东东,在上面构建贪吃蛇游戏,构建菜单,构建万年历,构建电子书等,还同时学了VB,写上位机软件,以用PC进行资料下载。就学这个东东就花了我3个月的时间。不过,就是这个电子支付密码器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知道如何进行手持设备的设计例如1.5V升压到3V,如何选用低压芯片,如何设计单键开关机电路。顺便指出,这个电子支付密码器是深圳一家大公司生产的,质量不错,所以改装起来容易。另外一个是超市的刷卡机。这部机器给我带来的好处是让我拆到一个质量一流的液晶显示器。我以前也买过128×64点阵的,但质量远不如它好,可惜的是那个液晶不自带负压驱动,所以我必须自己做过负压,于是又对照的原配的电路板做了一个。在这部机上拆到很多有用的芯片,最有用的就是上面的防雷电路,一流!后来我把它的防雷电路移植到我的电话报警器上,我好不得意。这里再说一下我的那个电话报警器。一开始真的是想做报警用,我还为此设计了2个从机,一个播放语音信息&采集防区信号,另外一个是继电器模块,负责家电的控制。为了设计的报警器的功能符合市场的要求,我还走遍了江门城区大部分卖监控器材的店铺,去了解他们的产品信息,向他们索要宣传彩页等。后来终于在11月份有了雏形并参加了比赛。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尝试使用GSM通信,于是又玩了西门子的手机(3518i)一个月,学习了手机的AT指令集。

尽量找二手的有用的电路来分析改装是我学习单片机的主要方法。实实在在的,我的2年时间就是在不停地拆旧电路然后查找资料分析原理最后是改装并总结别人的经验。我觉得这样可以省下很多银子并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毕竟那些都是成熟的产品,技术也应该可靠。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1年前买到的ISD4004实验电路板。那个二手市场可以说是我看着她成长的,因为从她的成形到现在的比较繁荣,我都是几乎每个星期去一次。有一次到一个档,我看到有一堆的电路裸板,上面只标有元件的形状但没有型号,突然间,我天才般发现有块电路板很可能是用于ISD4004的,于是就1块钱买了2块。回去一查ISD4004的数据手册和对比电路板,我发现这个电路板居然是数据手册上给出的典型驱动电路。当时的兴奋真的难以形容。后来我从那个电路板上学到一个知识:ISD4004的数据手册说,为了保证音质,最好数字电路的地&模拟电路的地分开并在离电源不远处汇合。结果N个月以后我才发现我的那个电路板严格遵守了这一建议!从此,我对电磁干扰书上说的数字地&模拟地的分开有了直接的认识。

最后,我突然想起我当初学单片机时最大的梦想:做一个智能机器人。一开始我是冲着机器人&工控类的应用而来,但现在我接受了消费类电子。

补充3:入门时的一些自制装备

在我初学时,用的单片机是C51系列,需要用到烧录器,因为没钱买,我就参照网上的例子做了一个,网上有很多类似功能的,我用的是聂宗强老师的,这个烧录器使我入门时想尽办法做出来的,它的成功给了我很强的信心,也为我后来学习和实践创造了条件。再后来,我改用S51/52系列的芯片,用下载线下载程序,相当方便。而现在,我就用SST的芯片,用串口下载程序。至今,我都没买烧录器。另外,我的仿真器也是根据网上的资料做的,功能一般,但足够我用了。现在我都建议我的师弟们用SST的芯片或ATMEL的S51系列的芯片入门。

现在觉得时间都不够用,很多东西想学,例如cpld,arm等,也想玩射频卡,单片机控制网卡等。

我做了2年的家教,赚了8000多块,但大多数钱都用到单片机身上了。买电路板,买芯片,买零件,买书...除了生活费以外,我从不向家里要钱。

2年了,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心情相当的复杂。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每个周末,其他人在上网,看电影时,我往往是在一阵阵松香烟中……

心太高,到不了。

第二篇:谈谈我大学学习单片机的一点经历(给后来者一点启示)

谈谈我大学学习单片机的一点经历(给后来者一点启示)

两年以前,怀着复杂的心情我踏入了大学的校门。刚入大学的我,因为换了一个不同的环境,而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人不知所措。时间悄悄地流逝,而我依旧不知道大学究竟学什么,自己这个专业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也许,这一段时间就是别人常常说的迷茫期吧。一个很看似偶然的其实必然的机会,让我结识了“单片机”这个东西。记得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去图书馆一楼看杂志。在2007年第十一期的无线电杂志上有一篇介绍单片机入门的专题文章。从小对电子有兴趣的我,马上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记得那时看的时候我很激动,有一种感觉就是,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大学要学的东西是什么了,自己这几年大学生活的奋斗方向是什么。尤其是书中作者的一句话更是让我铭记在心“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对单片机的向往”这句话成了我的座右铭。从图书馆走出来的那一刻,我认定了自己大学这两年一定要把单片机学精通。那时候,我对电阻和电容的作用一无所知,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更是零基础(这些课要到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才开)。凭着对单片机的兴趣,我开始到图书馆找相应的书籍学习。由于没有基础,又没有老师和同学的指引,我只能自己一个人摸索着学习,那时候,我身边好多同学都知道我在学习单片机,但是没有一个人加入进来,独自一个人,常常抱着几本书默默的看,默默的想。那些单片机里面的概念,让一无所知的我痛苦了很长的时间。找了几本入门级的书,好好的看了一下,但是脑子里还是一团糟,根本没有能够建立一个单片机的模型起来(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而且是没什么基础)放寒假的时候,又从图书馆借了几本单片机方面的书籍回去好好看了一下。回到学校后,终于对单片机有一点了解了。寒假的时候,跟爸妈提出过要买电脑,因为要学习单片机,没有电脑可以说基本上学不了什么。

大一下学期开始了,三月份的时候,终于买电脑了。开始练习写程序。刚开始的时候用汇编语言,那时候,晚自习我基本上都没怎么去上了,独自一个人在宿舍练习程序的写法。依稀记得第一次成功让单片机运行自己写的程序时候的兴奋。点亮一个LED。虽然现在看来,那个程序简单的根本提都不值得提,但是正是这个程序的成功让我入了单片机的门。入门之后,再学习就相对简单多了,而且进步也快。那些独自在寝室写程序的晚上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觉很温馨。后来,经常和班上的一位同学聊起单片机,他模拟电子方面确实胜过我许多。他也是从小就玩电子,抓烙铁。后来他也开始学习单片机了。终于不再一个人学习了。呵呵,终于有人可以和我一起聊聊单片机了。5月份的时候,学校有一个“毕昇杯”电子设计大赛。我毫不犹豫的报名了。确定的题目是环境监测系统。主要是实时检测温度,光照强度。刚开始确定题目时我还想加一个湿度的检测上去。离比赛越来越近了。究竟是用汇编语言写程序,还是用C语言写程序。我想了很久,用汇编的话,我已经有一点基础了。如果用C语言的话,没有什么把握,以前的时候只看过一点C语言方面的书籍,没有正式用C语言写过单片机的程序。想了很久最终决定用C语言来写这个程序。想好之后,计划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程序。于是向老师请假(其实有时候根本就没请假,直接就旷课了,感觉对不起老师~~)那些天,同学们白天都去上课了,我就一个人在寝室用C写这个程序。先是1602液晶,然后是DS18B20温度传感器最后是DS1302时钟芯片,这几个芯片差不多花了我三天的时间去搞定。那个时候有不懂的问题根本就不知道去问老师,根本原因是不知道问哪个老师,只能自己一个人到网上到处去搜索问题的答案。

因为好多东西不知道,譬如光线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有哪些器件可以选择。最后迫不得矣,放弃当初的想法,做一个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系统。在最后做菜单界面的时候卡壳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用C语言去实现。那两天很苦恼,看了别人不少的程序,依旧是一点头绪都没有。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我不甘心。好好的休息一下之后,我又开始向这个难题努力。一有什么新的想法,就马上写出来,然后写成程序烧写进单片机看看有没有效果。失败,失败,一次又一次,不记得有多少次了。终于我试出了一种完全可以实现我要的功能的方法。很快,程序的主体框架全部完成了。剩下的任务就是完善一些其它的附属功能,测试程序的BUG。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那一个星期,我没有去班上上过一节课。对着满屏幕的代码,一次次的改,一次次的实验.......最后比赛的时候,因为离题目规定的完成范围有点远,所以最终拿了一个省三等奖。

比赛已然离去,可是从那一个星期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在那个星期之前我没有用C语言写过单片机的程序,从那个星期之后我正式转向C语言写程序。可以说经过这次比赛让我对单片机的理解和应用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以上就是我从进入大学到现在的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写这么多,只是想告诉那些还在犹豫不决,没有奋斗方向的朋友们,只要你努力,一切都会成功。

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爱好单片机或者电子或者编程,那么让我们走到一起吧,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和朋友,麻烦你们告诉他一声,让他加入我们

我知道一个人学习的痛苦,因为我经历过那个过程,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的过程,我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朋友一起学习单片机。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同学和朋友找到自己奋斗的方向。大学的时间很短,转眼间一年就已经过去了你是觉得又浪费了一年的时间?还是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近?回首过去,我奋斗过,我无悔,以后的日子,我依旧会为了我的单片机而不断努力下去。

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环境改变不了,那么就改变自己。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让我们拒绝沉沦,拒绝堕落,拒绝无聊,在大学里,不管我们剩下的时间还有多少,趁年轻,多学习一点东西!

我们的单片机,我们的嵌入式。你还在犹豫吗?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对单片机的向往,你还在犹豫?

第三篇:我的单片机学习之路

ǒ〃朋ヴ 2011年04月10日 22:52 阅读(31)分类:个人日记

今天一个同学对我说“ 我感觉我都落后了,我机子还装不好......” 然后就要退出学习。

碰到这个情况,我有些隐忍,今天就写下我的学习心得。

总是听到有人大喊:“我想学单片机”,“我要学单片机”,“如何入门啊?”,“你们怎么这么厉害,是怎样学的??”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实在是看多了也感到烦了。同时,我也为我的那些个同学们写写我个人的经历,仅供参考。

说到单片机的学习上了,很多人抱怨自己学校没有单片机课上,所以自己不会单片机。其实并不然,以我为例,我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开始接触单片机,那个时候,我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连C语言都不会,更别谈汇编语言,单片机内部结构,单片机C语言编程了。那个时候,我只知道单片机是个很好玩的东西。后来?后来是完全的自学,自己研究走出来的,如果等到学校教一点所谓单片机,我该捡破烂去了!所以对于我们这类非名校的学生而言,技术离不开自学。偶然:

我的单片机起步于2010年10月1日,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当时我正在看电视剧《雪豹》,呵呵,那个时候我跟着三维杨总的网络班学习,因为10月3号杨总开始考核我们在网络班学到了什么,其实,我是啥都没学到,考试的前5分钟,我还在看《雪豹》,看到精彩处就不想断了,结果那次考试成绩是23分,显然,我是淘汰者了。对了,我应该说说,我起初学习单片机的动机了,正如我的副标题“偶然”一样,我知道“单片机”这三个字,也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2010年8月底的一份《武汉晚报》上,看到了一篇报道,里面写道二师陈磊,因为学习单片机三学期挂了16门课程,连他学的单片机课程都挂了,他研究单片机可以三天三夜呆在实验室里面,后来做出了很大的成就,技术入股一个公司。看了这样的报道之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单片机这东西居然能让一个人三天三夜不出实验室,于是乎,我开始慢慢了解什么是单片机。后来到学校后,闲来无事就在网上查查什么是单片机,然后了解到,要学单片机就必须买一块实验板,就这样我就在网上漫无目的的寻找单片机开发板方面的东西,就看到武汉一个卖实验板的网站,进去之后联系了一下,结果,他不是卖实验板的,那哥们为人很好(后来我称他“曹哥”)就向我介绍了他一个朋友在搞单片机培训,也有实验板

卖。这样我就欣喜若狂的得到了他给我的号码——杨总的号码。我就给杨总打电话啦,详聊之下,觉得很不错啊,就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了。由于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从哪里学起,就在杨总的空间里面闲逛,看他写的日志,看他传的视频。日志中写道“要让中国的农民的能学会单片机”嘿嘿,我兴趣更加浓厚了,我至少比一个农民懂的东西多一点吧。巧合也在这里开始了,我在杨的空间里面看到了“陈磊”,因为对这个名字印象特深刻,就下意识地进去看了看,不看不知道,原来,我报纸上看到的陈磊就在这里,就在三维。

奋斗的开始:

可能我写的这故事索然无味,看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但是,我真切地希望你能读完它,因为它可能对产生些许感悟。

我学习单片机也是从仿真开始的,当初对单片机一无所知,一个proteus仿真软件就装了4天,不怕大家好笑,我是装了又卸,卸了又装,迅雷上面都下了十几次了。每天晚上都是装到转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个转钟之后,我终于安装成功了。欣喜!!上面讲过,我没事的时候就在杨的空间闲逛,那个时候,我把他空间放到了我的收藏夹里面,觉得里面到处都是宝。看多了之后就慢慢了解了有关单片机方面的知识了,记得,当时他里面讲解单片机是从汇编语言开始讲起的,我那时对汇编语言是一无所知的,没办法啊,背呗!我很用心的将里面所提到的指令一一记录下来,没事了就模仿一下,慢慢的,我就在keil里面编译了一个小程序——点亮一盏LED灯,在仿真上看到效果之后,当时的心情激动啊。慢慢的,我看到了延时子函数,就学会了让一盏LED灯闪烁起来,我很认真地将每一个子函数,每一个指令记下。后来就是交通灯实验啊,动态扫描啊 等。上面提到十一假期,当我看完《雪豹》之后,就开始认真地看起单片机知识了,把每一个程序都亲手编写一遍,大量阅读有关资料。都说单片机入门难啊,这样说,自然有它的道理了,不过,只要你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就会有奇迹。对单片机的学习中,有时候得到杨的肯定,但更多的时候是让他失望。期间,我拜访了杨,在他那里求得一块实验板,就是我现在用的这块。2010年11月份,我一直在忙低碳宣传的活动,没多少时间顾及学习单片机,我给杨说,我活动结束之后就开始学,他第一次沉默。等等11月11日之后,我的活动圆满成功,把喜讯告知他时,他冷冷地说道:一个星期做不出红外感应出来,就叫我把东西送回去。我的那个去哦,红外是什么?我不知道,怎么感应?我不知道。我对这个题目完全是什么都不明白。当我询问他时,他再次沉默。我几近迷失了。在网上

查阅大量的资料,寻找大量的信息,终于找到了一点眉目了,然后再一个讲解中,我发现了红外线发送和接收,我就去问他,他才对我“嗯”了一声,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肯定。眉目是有了,但是真正搭建起电路来就有很大的问题了,什么接收到红外线时有很大的电阻,相当于断路等等,一头雾水的。花了好几个晚上时间,终于整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搭建电路,当然,我有求助唐同学。说道唐同学,我最佩服他了,我的单片机学习道路上,他可是占住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还有另一个引路人——何兄,是他带着我怎么用C语言来编程的。言归正传,在几个晚上的努力之下,终于把硬件搭建好了,剩下的就是编程问题了。前面讲到,何兄一直帮助我学习C语言编程,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给我讲解。在这个程序上,何兄,和唐同学也给了我不少帮助,这里我真心感谢他们俩。经过有一个晚上的努力,程序也编好了。看效果!哈哈,实现啦!我手指档过一次,数码管计数一次,很神奇的感觉!嘿嘿,做出这个我花了四天时间,比杨规定的一个星期还提前了,我高兴地把我的作品给杨看,他才开始和我讲话。为此,我得出的结论就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会有奇迹!尝试成功:

在取得上面的成功之后,对我的单片机有了进一步的兴趣,我相继自学了C语言,定时器中断,外部中断,杨给我新的任务,要我写一个和北京时间同步的程序出了,我虽然是看了有关定时器中断,外部中断的资料,但是却不会用啊。就这样我模仿,我修改,终于在两天之内搞定了这个,说实话,那个时候,我虽然做出了效果,却对中断还不是很清楚。再就是看到唐同学解码了遥控器,并且还写了相关的论文,我好生羡慕啊,看了他的论文,看了他的程序,还是不知所云,管它的,先用了再说,就这样,我就把他的果实拿过来用了。嘿嘿,还不说,确实能够用了,我用遥控器控制了数码管的现实,用遥控器控制了单片机的计数。但是说到底,我对解码过程还是不知道。大二上学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寻找资料,不断模仿,不断改进,不断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就这样度过去了。这段期间,我不断更新视频,用以记录我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8x8点阵,16x16点阵,自动售邮票机等等相继诞生了。第一次又科学家般得成就感。真正的开始:

真正的开始始于2011年1月13日,这天我背着电脑来到三维,开始了为期10天的集训。。。

来到这里,我结识了几个单片机爱好者,我觉得我的生涯是从这里开始的,这里我之所以称之为“生涯”,而是由前面的“兴趣”产生而来,“生涯”是将它作为我今后的全部,为之付出终身的,我不否认,我以后可能会从事其他行业,但是这种学习精神将会贯穿我生命的始终。

说回来,我时常沉迷于单片机的研究中,也经常省下点生活费跑跑电子市场,买些小元件回来,自己摆弄得好玩。好了,还是说回来,继续开始我在三维的日子,那段时间,被我称之为“真正的开始”,因为我是觉得这十天里,是将我前面所有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这里学习的是做项目,和我前面做的东西完全不同,但也不是没有联系,我敢说的是,我前面的基础做得还算满意,所以,这段时间的集训,进步也很快。因为项目里面会有很多个部分,而其中任意的一个部分都是由前面的基础演变而来,在前面的基础上加深了,如此众多的部分便成为了一个项目。实验得做,我觉得在开始阶段,很多东西都要亲身经历过才能积累经验的,单看书上说的是一回事,自己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实践中,我学到的绝对不止是实验中的一个程序,更加地我学会了如何去解决问题和如何利用实验成果进入下一个更复杂的实验中。

不过想做的太多,时间却太少,那时候还是处于刚进门什么都想学的阶段。但不管时间够不够,做的多少得多少嘛,每天十五六个小时的写程序,调试硬件,结果现在手里就一大堆东西了,呵呵。

记得我做“可调恒温治疗仪”实验的时候,花费了我两个十五六个小时,现在将以这个实验为例,进行阐述。

我覚的要想做好这实验要注意一下几个知识点:

1、对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的认识,了解它的技术性能描述、接线说明、主要数据部件的工作原理、DS18B20的初始化、存储器的性能、复位时序定义、写数据时序定义、读取数据时序定义等。

2、单片机内部定时器中断的应用,了解不同型号的芯片内部定时器的方式寄存器(选用适当的工作方式),控制寄存器(选用适当工作方式后的如何控制)。

3、对数码管的认识,了解实验板上的数码管的硬件特性,它的线路连接方式,以及程序中的数据如何在数码管上显示。

4、对动态扫描的掌握及其应用,明白其内部是如何扫描的,如何通过程序来控制数码管的动态扫描(要求数码管不能闪烁)。

5、对按键电路的应用,不同按键的按下控制不同的程序,以及一键多功能的应用。

6、最重要的就是对编写语言的熟练应用,笔者是以C语言编写程序来控制的。这里就需要对C语言的为定义、变量的定义、子程序的调用以及各种语句的应用的掌握了。

调试心得:

1、对单一的温度采集时,根据不同单片机设置不同的初始化值。

2、对一个四位数码管同时显示不同的数据,这里的四位数码管是现实倒计时时间、低两位显示设置温度值和采集到的当前温度值,这里的关键就是如何在同一个数组里面放入两组不断变化的不同数据。

期间,就是因为对芯片的认识不够,导致我的温度计在空气中测量是很正常的,一旦下水测试就出现了乱码,我一度认为是程序有问题,在那里做排列组合工作,一做就是一天,那的那个去哦,几近崩溃了!!可还是没有结果,最后肖老师帮助调试,结果是少了一个上拉电阻的缘故,这就是我说说的对芯片的认识还不够,当时我用的P1端口,我就没意识到,STC12C5A08S2芯片里面,P1端口是没有上拉电阻的,当然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

狂热:

2011年的寒假就这样让我度过了近一半的时间。集训回来,我发现我的视野宽阔了不少,我的同学们啊,真是难得的一个寒假,疯狂的在游戏,电影,沉醉于除夕,春节的气氛中,那么我觉得这个寒假是虚度了,还亏损了不少电费。当然,我也快乐地玩了几天,其实回想起来,我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下在技术研究上,这样的话我现在的技术应该会更好一些。因为工作后自己研究的时间就少很多了嘛。。

说到这个寒假,学会的东西还真不少,主要是不玩游戏啊,就省下了很多很多时间了。我在不做实验的时候,基本时间都花在网上,找找资料,看看技术类的东西,从网上我得到了很多新信息,包括很多单片机的应用,重要的是这些应用远超越我自己做的那些小试验,小电路板。另一个方面,应用思维也很重要。举个例子:在我没有实际材料的情况下,我用proteus进行仿真实验,做了一个小游戏程序。当然正如我当初想的那样,并不仅仅是为了做游戏而做的,何况现在自己还没能力做游戏出来。寒假期间主要做的是贪吃蛇小游戏,当然我是想了解一下编程思想,它是怎么运动起来的,它是怎么转弯的,它是怎么食果子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不过很可惜,我到现在为止,手上没多少成品,也有很多想法没有实现。升级:

一次和朋友聊天,从他那里得知了嵌入式,当然,我在而后的时间了解了一下嵌入式,觉得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东东,就这样,我把我最后的私房钱也割舍出来了,在网上买了资料回来学习,想想前前后后,花在学习,买材料,买资料上面已有几千元了。

当然,我现在也开始看一些有关嵌入式的东西了,觉得这东东特难,花了上百个小时了,还是一头雾水,迷失了方向。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仍然会在高中时候,老师为了要我们努力应付高考,这样说过:你们应该在高中这段时间好好努力,当你们升上大学的时候就会觉得很幸福的了,因为比现在高中自由的多知道吗?所以想以后过快乐的大学生活,就应该现在好好努力上进,再拼搏多一些时间,你们就可以上大学了,自由了!

于是一片期待中,我就上了大学,发现高中老师在骗人啊,大学原来还要努力复习,考试,不然重修要给钱的,很惨!!但是我的初期的大学生活还是用来玩,后期才开始明白要学点东西。看到这里,各位还在读大学的兄弟姐妹们是否觉得这样的生活似曾相识??如果你们有同感的话,请你们马上结束这样的生活吧,不然,到你们在离开大学回首当年的时候,恐怕会追悔莫及,无比痛心!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大学4年间,你们都有好好地享受了吗?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是认为大学生活是幸福的,愉快的。因为我们在这个个时间享受年轻的快乐,毫无拘束,不用承担任何社会责任,不用面对社会的压力,不用为生活而烦恼。说到这里,大家是否都有那么一点余味还在脑海中游荡,感觉到一股难得的轻松的快感?

第四篇:我学习数学的经历和感受

我学习数学的经历和感受

所有学生都花了很多年学习数学,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思考过学习它的意义呢?我从幼稚园开始到现在,仍然在不停的接触数学,可是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它的意义究竟在何处?我却没有真正的思考过。

幼稚园的时候,接触数学应该是从数数和一些儿歌开始的,老师会让我们认数,学习一些简单的加减数,会教我们一些儿歌“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那是只是妈妈要送我上镇里的小学,需要我会一些简单的算术,所以才会学习数学,可是并未想过为什么学它。

小学的时候每年都会被迫考奥数班,可是因为我那是好玩,每次都与其无缘,我很庆幸我没有考进去,因为那是我看奥数班做的题目实在是太难了,即使是现在的我做那些题目,也会有些吃力。对于小学的数学学习,我记忆最清楚的是在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很不幸的原因,我被老师选进了珠算兴趣班学习珠算,学习了几个星期可是最后什么都没学会,还要去做汇报演出,结果在台上吓拨算盘糊弄过去了。知道六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为了帮助成绩较差的同学进步,安排较好成绩的同学进行一对二的帮助,结果老师也给我安排了两个同学让我帮助他们,这是我感觉有些许骄傲,因为这表明老师认可我的数学成绩,认为我是个好学生,作为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其实是很自豪的事。那是的我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考一个好成绩,可以拿到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结果小学六年中只有两年拿了奖而且还是“进步奖”到小升初的考试时,家里人带我到县里所有招生的学校报名参加,那是因为家里人希望我进入好的初中所以很是努力的考,结果那是考了全县第三的初中,感觉还是不错的。我记得那时我的数学成绩好像还不错,只是那是的语文成绩太差,结果在初中的排名却在后面一点。

上初中了,在发下的新书中没有发现《数学》,取而代之的是一本名为《代数》的书,那时开始知道有负数这些数学概念,那是也没有思考为什么学数学,只是认为这好像是很自然的事,就是应该的事,在那是学习数学也并没有什么激情,到初二时开始有了《几何》那时感觉教育局的人真是一群无聊的人,好好的数学还拆分成两个科目,也是在初中的时候,我开始喜欢上数学,因为每当一个难题目被我解开时,就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很开心。有时会因为一个题目解不开而苦恼,就是因为这样数学的魅力越发的体现了出来,在初三的时候,我记得很清楚,在一次月考中全年级只有6个人得了满分,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名,老师公布成绩时,全班级都很羡慕我,甚至连其他班级的同学都知道了我,此时数学使我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了,感觉自己很是优秀,因此我对数学的热情急剧高涨,之后老师一直很看重我,就在中考前不久的复习课上,有一题很难,班级就我一个会的,当我在发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我的身上,感觉自己成了焦点。那是并没有想过学习数学是为了上好的高中,只是因为这个可以是我被别人羡慕。可能正是因为这样,中考是数学并没有考到很出色。

高一时,我开始有点讨厌数学,因为全县的优秀生都在我们学校,我发现自己的优越感都没了,现在想想那是还是因为自己太贪玩,所以成绩没有上去,那时一直感觉自己的优越感没了,自己和芸芸众生一样了,可是当我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成绩上来了,在班级排名也上升了。数学成绩好像也提升了,可到现在我感觉并不是自己成绩变好了,而是有人在大二的时候没坚持的下来,而我挺了过来。这时的我学数学是为了可以考上大学,因为家里人都在不断的鞭策,老师们也不断的督促,所以自己也没有太放松自己的学习。

我自己学习数学最充实是在大学,因为大学里所学到的不仅包含以前的还有我们未发现的奥秘,线性代数、积分变换、复变函数…在大学里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刻苦,为了一个难题可以想一天,但是感觉数学变得简单的多了,因为学校对于数学的要求一般,所以我学起来时感觉很容易,而且自己的成绩还是不错,我回家时,看到邻家小学生在做题目时一副很难的样子,自己一看觉得很简单,就想发笑,可是细细想来自己那是也是一样为一个现在看似简单的题目,苦恼半天。

其实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的本质联系很紧,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将数学生活化启迪和诱导儿童的多种智能,为今后在不同领域充分展示其才能作好准备;而中学数学主要是在培养我们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对于大学数学,它与前两者不一样,它是科学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课程,而且更加抽象,我们在学习线性代数、微积分时可以发现。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数学不一定要成为数学家,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培养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维方式。它对培养人的思维、创新、分析、计算、归纳、推理能力都有好处。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许很少直接用到数学中的某个公式和定理,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中体现出的精神,却是他终身受用的。

每个学生都接触着数学,但是有多少人停下脚步去思考一下,学习数学对我们的意义呢?我们都多多少少用了好几年去学习它,除了会做题目以外,请留意题目之间蕴含的奇妙的思维和想法。数学是个变幻的东西,我们要去琢磨它,数学传达的不是书面的题目,而是智慧,是思想。数学和我们所学的很多学科息息相关,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和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我而言,数学即让我喜欢,也让我讨厌,喜欢是因为我可以探究数学蕴含的魅力和吸引力,讨厌是因为他总是变幻出无数的难题困扰着我。

第五篇:我的经济学学习经历和体会

小弟三年磨一剑,这篇文章的字字句句皆为肺腑之语,涉及小弟所思所想,凝结小弟接受众师教诲之精华,小弟对此文修改再三,望版主能考虑加为精华,将此文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本人经济学大四,在坛中各位前辈面前当属小弟,所以现在想谈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只是希望在毕业前夕做一回顾,思过、总结以明志,绝无班门弄斧之意。若能供各位初学朋友参考,或受到各位前辈的指点批评,则是小弟之最大荣幸。

首先,我不知道各位朋友当初是如何走进了经济学的殿堂的,但我自己当初选择经济学,完全处于功利目的,认为经济类以后就业好,而且经济类的高考分数也是最高的,不报可惜。然而现在看来,这些理由对我来说都已无意义了,在这三年多的学习中,经过多次的试错、悔恨、纠结和最后的顿悟之后,现在我已经决定走学术道路,我觉得是经济学本身吸引了我,而非其他。

1、如何读经济学 经典原著读不读?

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难以回答的,我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通论》(各位博学同仁可能还听说过马歇尔、熊彼特、庇古等人的著作),但初做尝试之后,实在有摸不着头脑之感,于是便无奈放弃了,后来逐渐体会到读这类著作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素养积淀的,否则的话的确很难比较深入地理解,甚至很有可能产生误解,更何况著作中的有些内容也是值得批判的,作为初学者当然不知道如何鉴别,所以如果不是对原著有很强烈的兴趣,最好在初学的时候不要去看原著,只要看看一些“导读”知道其大略即可,比如你知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提出了分工的重要性就够了,至于原著中其他的丰富思想,当然是一座宝库,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挖掘的工具罢了。

陆铭老师有一句话,并不能说肯定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经济学最前沿,最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在paper中,经典原著都是几十年上百年前的思想,这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已经有很多的进展了。即便是教科书也已经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前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汇总,所以要了解前沿理论、问题、方法,还得从paper开始。当然这并不是说初学者开始看paper,教科书实际上是很好的入门读物,教科书可以提供学科的整个框架、体系和发展脉络,而且又比较亲善易懂,所以各位初学经济学的同学一定要好好研读教科书。这又涉及到下面一个问题了。教科书怎么读?

在“怎么读”这个问题之前应该现有一个“读什么”的问题,“读什么”一般又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读外国经典教科书还是读中国学者的教科书?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读国外的了,国内的教科书不值一读。其实这个观点还是有些片面的。的确,不可否认现在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并不在中国,外国老头们写的入门的教科书又很“亲善”,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高级的教科书则更是需要大师级的功底才可以胜任,而国内此类大师数量不多,实力超群的又往往没有精力和时间写教科书,所以读国外的经典教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另一方面,国外教材多是以美国作为例证,有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国情不同,列举的中国例子和数据也比较少,这不利于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经济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有时读一读中国学者的教科书也会有所收获。然而并不是随便挑一本国内的书就读,这里面我个人觉得是有些窍门的。

首先,选青年教授的,不选老教授的。这样做并不是对老教授的学术能力质疑和不尊重,而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有些著名老教授们在他们同辈中研究中是相当出色的,但是囿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他们最初接受的往往是带有批判性质的西方经济学。就如已经过

世的高老,他的《西方经济学》销量在全国都是排在很前面的,但各位读过高老的书的同学都会发现,在每一章“结束语”中,高老都要对本章的内容进行批判,同时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实际上,这些质疑和批判在西方经济学的进程中大部分已经都有改进和解决了,这样的批判有时不免稍显脱离时代,而且容易让初学者糊涂:怎么好不容易才搞懂的理论,这会儿又被大肆批判呢?究竟应该怎么学呢?所以我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选青年教授的书。

其次,选知名院校的,不一定选自己院校的。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本身就与世界前沿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国内的研究水平就更是差距颇大了,基本上大师级的人物很难在一所普通的院校出现(大家可以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是出于我浅薄的认识,无意冒犯),那么即使从概率上讲,选择知名院校的知名青年教授的书,你的风险是最小的对吧?当然各位同学如果本校有很牛的老师,用他的课本也会有特别的好处,因为本人讲自己的教材,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我也不怕广告的嫌疑了,有几本入门的书确实不错,微观的有陈钊、陆铭合著的《微观经济学》、宏观有易纲的《宏观经济学》,当然袁志刚老师的《宏观经济学》也是不错的。陈钊、陆铭是复旦大学的青年教授,易纲我就不用介绍了,袁志刚是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院长。大家在图书馆看就行了,不用买。

二、读英文版还是中文版?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困惑很久,读中文翻译版的好处是比较快,效率比较高,坏处是怕翻译出错,造成理解困难或者干脆学到错误的东西。读英文版的好处是原汁原味地与大师交流,不必担心翻译错误,“坏处”是读的慢,而且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不一定比翻译者好。

那么怎么办呢?我这么建议大家:

首先如果各位英语水平比较好,一定读原版,其实教科书中的英语并不是非常难的,读上几页,后面的感觉就好多了,实在不能理解的句子再看翻译。当然我个人觉得读英文版的教科书有些记不住,所以做一些阅读笔记,以及反复阅读还是比较必要的。

对于英语并不是很强的同学们也不用气馁,可以先读翻译版,如果觉得翻译版读不懂,再去看英文版。这听上去很奇怪,其实不然,往往你看不懂的句子是因为译者的错译,所以有时候直接看看原版中的这句句子反而可以知道意思。当你对中文版中的内容比较熟悉了之后,再一次全文阅读英文版,并借此机会锻炼英语的阅读能力,由于你对书中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那么即使是读英文版也比之前要轻松许多。

三、具体读那些书呢?

论坛中经常看到有同学问:我想学经济学,应该读什么书?数学读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并不困难,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你去逛一遍书店,发现人大出版社或者北大、清华出版社引进的国外教材一般都不错,当然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去问问老师了。我在这里只推荐一些基础的书,曼昆的《原理》就不用说了,读完之后可以读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宏观可以继续读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这几本书学得烂熟,你已经很厉害(作为初学的本科生来说),其他的教材也很多,比如平迪克的微观、尼克尔森的微观、巴罗的宏观、布兰查德德宏观等等各有各的特点,不宜贪多,将一本搞熟搞透。至于具体读哪些,我以前也发过一些帖子,回复过一些帖子,论坛中也有很多回答了,在此不赘述。扯了这么半天刚刚扯完“读什么”的问题,对于“怎么读”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思考一些的。这个我想各位自己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说说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读一本书要观其大略。先把目录看一遍,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内容,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联系呢?试着去看看,想想,这对于接下来阅读这本书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你知道了大概各个章节是讲什么的,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现在正在阅读的这个章节到底占整个框架的哪个部分,起到什么作用,这样一来对于阅读就有了整体把握,不会迷失方向,不会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章学这个,下一章又学那个,这样就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其次,我觉得读书要读到烂熟的境界,不能只是模糊大概知道内容,这样一段时间内一定会忘记。那么怎么读到烂熟呢?第一,肯定要多读几遍,这是必要的。第二,主动阅读,当读到第二遍时,就可以想一想,书接下来要讲什么?记不住没关系,只要你这么想了,然后再去阅读,印象就会深刻。第三,合上书本,自己能不能写出书中内容提纲、主要模型的推导?如果不能,那么在哪一步卡住了呢?再回过头去翻翻书看看,会加深印象。这三点只是能够保证你记住和初步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并不能保证你真正理解和能够灵活应用。那么最后一招就是做书后的题目了,一般国外的教科书书后都有丰富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国外教授们精心编制的,非常有价值,所以做习题不但是一种检验,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最后,如果你在完成了上述的步骤之后,还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么恭喜你,你对于书本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刻了。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讲述一个模型的时候把所有情况都考虑上去,自然会有漏掉的情况,如果你想到了,那么这是非常不错的信号,它有可能意味着:你可以开始试着做研究了。你怀疑吗?认为自己离做研究还太远吗?“不要等所有的基础都打好了才开始做研究,只要有一些基本扎实的基础,就可以边做研究边学,这样效率更高”。田国强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么接下来我就稍稍谈谈自己对于做经济学研究的理解。

现在可以读paper了吗?

很多同学都还一直停留在读教科书的阶段,一提到读论文,往往就说,我现在才本科,不用读论文的。这其实是不对的。正如陆铭老师说的,教科书的内容已经不是前沿,如果希望做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研究,还是得看论文。通过对于论文的阅读,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乐趣。所以如果对于做经济学研究有一些兴趣的话,即使是本科生也可以多读一些论文。大家对于顶尖的期刊应该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国际上最好的:AER、JPE、QJE、RES还有阅读难度比较大的econometrica,国内如果要看的话,《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还都是不错的,当然还有一些也可以看看。

谈谈做学术研究:

一、如何决定题目?

陆铭老师在做实证研究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他曾经告诉过我们一个原则,就是你有topic还不够,要有question。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曾经说我想研究教育不平等的问题。陆铭老师一听就问了,你想研究教育不平等的那个方面?是机会不平等还是结果不平等?如果是机会不平等,那么你要解释的是什么?是机会不平等造成的后果还是机会不平等的原因?你为什么要研究它呢?你的研究有哪些创新?是用了新的理论模型?新的计量方法?还是新的数据?或者其他什么?有多大的贡献?当然任何一篇文章都不可能没有贡献,你把pai从3.141592算到3.1415926多算一位也是贡献,但是你必须考虑贡献的大小对吧?陆老师的这一番话将我点醒,我再此给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有所悟。

二、paper读到何时方可休?

我们都知道做论文肯定是要阅读大量文献的,一是可以了解前人对你所研究的问题的成果和来龙去脉,二是可以避免自己做重复性的工作,三是可以学到很多相关的知识。但是paper这么多,每篇paper都有各自的参考文献,各自的参考文献又分别有自己的参考文献,这么像金字塔一样追溯上去,恐怕一辈子都读不完,那么究竟该何时停止读文献了呢? 就这个问题我有幸请教过数学系的陈恕行老教授,老教授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这就是你的导师应该做的工作。也就是说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就是找到这个领域的老师,向他咨询一下,就可以事半功倍。第二个方法,是方汉明老师说的,就是把和自己研究最相近的几篇论文背得滚瓜烂熟,就好像是自己的论文一样,其他的相关文章,一般的只要看看摘

要、结论就可以了,感觉有用的再去读全文。并且方汉明老师说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实际上你的研究思路恰好与前人相同的概率是很小的,所以并不用在意要把所有论文都看一遍,生怕出现重复,这是没有必要的。

三、自己做model,可以吗?

其实像我们这种血气方刚的学生很希望快点展示出自己的水平,一听说哪个诺奖得主或者名家大师做了一个某某模型就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和成就,我们就按耐不住自己内心波涛汹涌和海涛澎湃,就像摩拳擦掌一显身手。用自己刚刚学的某某定理,某某优化方法上来就建一个复杂的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模型,满怀信心和希望的去找老师,结果被骂的像泄气的皮球一样回来。

做模型,不是那么简单的。也许我们觉得自己的模型很不错,但是当我遇到以下这些老师可能会经常问道的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

你这个模型有文献支持吗?

你这个模型有微观基础吗?

你这个模型就解决了这一个问题?能不能推广?如果只能解决这一个问题,那我一句话不就解释了要模型干什么?

你这个模型背后的经济学含义在哪里?

你这个模型表达的意思早就有人做过更一般的模型了,你这个只是其中一种情况。如果各位同学能够对于上面的这些问题都能够应付,那么,你的model已经非常棒了,但是理论的东西,有时并不是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的。

四、“显著”有什么用?!

我曾经做过一个学术资助项目,在中期答辩的时候,我很自信的说:我用了面板数据方法估计了这个联立方程组模型,结果是我需要检验的变量都在1%的程度上显著了。。。某青年教授(呵呵,也是我比较崇拜的老师吧)打断我的话,说了一句:显著有什么用?!我当时都惊呆了,的确我的这个计量模型在某些因果关系上面缺少必要的理论支持,我自己也还没有找到可以解释的方法,但是这么一做,清清楚楚的显著啊,而且判定系数还接近0.7,我自我感觉是很良好的。但是后来回来一想,的确是这样,理论上解释不清,显著有什么用,且不谈伪回归的问题,就算是变量真有关系,那么到底是一种机制造成的,还是几种机制叠加造成的呢?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做出来的显著,意义就不那么大了。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些我一直以来也深受困惑的东西,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更好的见解。

一、经济学和数学的关系:

说起这个话题,恐怕将是一场论战爆发的开始,有些人非常反对数学,觉得是在经济学中的滥用,有些人却十分支持,而且还强调经济学想要成为严谨的“科学”离不开数学。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好处:

1、数学逼迫你列出问题的前提假设

我们都知道任何经济理论,或者更广的来说其他科学的理论都是有一定的前提的,自由落体定律的一个前提是真空,经济学的讨论也必须要有前提假设,不然大家都在争论政策应该怎么实施,理论应该是怎么样的,表面看似各有各的道理,逻辑都对,其实到最后发现,原来是假设条件不一样啊。所以数学的一个好处就是逼迫你写出前提假设,因为数学推理的严谨是要建立在很多已知条件上的,这些在平常的文字推理过程中就容易被忽略。

2、数学提供方便的手段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

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比较实在的,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逻辑学的天才,能在大脑中展开对n个变量的互相影响的推理,能凭借大脑进行m个步骤的推理,即便推理能力可以,记忆能

力也不够啊,刚想出一个方面,要想另外一个方面,前面的东西就忘了,所以数学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比较复杂的推理演绎的一种方法。

3、数学提供统一的语言

有时候读哲学名著,发现这位学者和那位学者虽然在讨论一个问题,但为什么就是看不懂呢?我想这个能是因为语言不统一。各国之间的学者更是这样,各自有各自的研究的渊源和路径,学术语言当然不尽统一。但是数学却给经济学的讨论提供了一种统一的语言,通过数学式子可以让一些不完全相同的领域的学者迅速了解到对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样其实也是一种效率的提高。

4、数学带来精确的实证

这点我也不多说了,如果没有计量经济学,现在的经济学讨论还要更加热闹很多,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理论是不对的,因为很难接受科学的现实的检验。

除了以上这些有点,数学也当然会有一些不足。

1、数学定义和抽象可能会遗漏掉重要的解释因素,这也是社会学家一直指责经济学的一个方面,你怎么知道抽象掉的那些东西不重要呢?所以有时候建模不但是科学了,可能也是一种艺术,通过巧妙地方法,规避了遗漏的可能性。

2、经济学是数学吗?这个问题有点傻,但是我相信有一部分学过“三高”的同学都会点头,到最后的感觉就是微观被抽象成非线性规划,宏观被抽象成最优控制理论,计量更是矩阵、分布满天飞。这么看来经济学难道不是数学吗?

我的回答是:不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你如果能说出这个公式背后的经济学含义,那么经济学就不是数学,就比如垄断定价的一阶条件:P+P’Q=C’ 在数学上读出来很简单:p加上p对q的导数乘以q等于c对q的导数。这就是数学,你完全不觉得是经济学。那么经济学怎么解释呢?如果你在两边都乘以dQ: PdQ+dpQ=dC,你可以看到,等是左边第一项是说多生产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收益,第二项是说由于多生产单位产量造成价格下降所带来的从所有商品上面造成的损失,等式右边是多生产单位产量的成本,那么这么一来,左边就是多生产单位产量的收益,右边是成本,这么解释就比较像经济学了。如果再变一下形状:(P-C’)/p=1/e,你会看到左边是价格高出边际成本的比例,右边是弹性的倒数,这就成了众所周知的逆弹性法则,这就是经济学了,你用数学去解释永远都想不到这个。

我啰啰嗦嗦讲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也都看烦了,我就此打住。希望大家给我一些反馈,特别欢迎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大家觉得我讲的不对或者觉得我哪方面比较无知尽管提出来,我会很认真的思考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我说的这些,大家也就当一个参考,不用过分当真。我还有几篇谈经济学学习的文章,那可都是大牛写的呢,我分享与下,大家可以下载:分别有钱颖

一、许成钢、田国强、王勇的文章。王勇大家可能不很熟悉,他是刚拿到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现在在香港科技大学执教,他的文章也很有帮助,我很喜欢。

(附:有些同学不了解一些经典的教材,我在这里再次列出一些经典,供大家参考: 推荐一些经济数学书籍:(主要针对微观)初级:蒋中一《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中级:《经济学的结构-数量分析方法》 高级:高山晟《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

中级微观的书也会有帮助:

范的现代观点一定要结合看

另外非常推荐尼克尔森的那本书,但不推荐最新的第十版,好像把一些数学内容删除了 另外周慧中的《微观经济学》也很不错,范的书中关于垄断市场那部分讲的不清楚但周的书就讲的比较明白

其他的高微书籍也可以结合着一起看 MWG太经典了,但比较厚

财大出的JR的《高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的消费者理论部分十分不错,可以参考

宏观的话应该掌握微分方程、变分法和动态优化、动态规划等 参考书目有龚六堂的《动态经济学方法》、蒋中一的《动态最优化基础》)

最后送大家几句克鲁格曼关于做研究的体会,很有感触,大家细细品味:

1.Listen to the Gentiles 2.Question the question 3.Dare to be silly 4.Simplify, simplify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http://www.xiexieb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679057&page=1&fromuid=153990

考:

下载我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和毕业的烦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学习单片机的经历和毕业的烦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单片机学习

    培训总结 为期二十五天的单片机培训今天就要告一个段落了,回想起来,还有点舍不得。从第一天进来,看见单片机时的好奇及茫然,到之后的点滴学习的辛酸和喜悦:点亮第一个放光二极管,......

    我的经济学学习经历和心得(转)

    我的经济学学习经历和心得(转) 还是几天前,一个刚刚考取了外校法律系的小同学问我经济学的学习方法,因为她的学习热情,我一口应承下来。这几天,一直比较忙,只能在间歇中整理经济......

    我的网上学习经历

    我的网上学习经历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常年忙碌于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然而随着社会及医疗科学的飞速发展,我感受到我的知识是越来越匮乏,越来越跟不上这个学习型和谐社会......

    我学习房地产估价师经历

    我学习房地产估价师经历 2009年7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一家房地产评估所工作,开始接触到房地产评估,当时领导让我考房地产估价师,说这样既能提高自己的技能,又能增加工资。我......

    我的语文学习经历

    虽然现在语文成绩也不是很好,但学习语文也是件蛮好玩的事。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坎坷,但坚持一下,熬过去后,变回收到回报。 我也有过经历:以前,四年级的时候,我语文很不好,......

    我的周易学习经历

    我的周易学习经历,记我24岁生日(上篇) 最近很多朋友问有关周易方面的问题,想了想也不知怎么回答,在今天生日的最后一小时,写篇文章回顾下这几年自己的学易历程! 本人从07年开始接......

    我的JAVA学习经历

    刚开始学JAVA时,是因为我们班有几个人选修了这门课,而且还经常在讨论一些JAVA的问题,我在一边听的似懂非懂的,就开始有了学JAVA的想法。那几位同学是我们班学习相对较好的,而且逻......

    我学习英语的经历

    My experience of learning English I have learned English for more than one year. At first, I left it was hard to learn. I have to remember many words and phr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