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爆竹声中迎新春:新年习俗大观(范文模版)
爆竹声中迎新春:新年习俗大观
爆竹声中迎新春:新年习俗大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一首《元日》,极尽新春佳节的热烈气氛。的确,千百年来,每到春节,中国大地上总是喜气洋洋,火红的灯笼,欢庆的锣鼓,热闹的鞭炮,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都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来庆贺这传统的新春节日,以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美好企盼与祝愿。春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首,备受人们的重视,因而,围绕着这一节日,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鲜明色彩的风俗习惯。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被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之首(另两种为端午、中秋)。春节,古时也称“元旦”,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曾这样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老百姓为什么要称之为“过年”呢?这里面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年”是一种怪物,每年的冬尽春来的时候,就要出来吃人,人们为了对付它,就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将肉放在自己家的门口,同时,人们还要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并将竹子放入火中,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将来叼肉的“年”吓跑。第二天一早,人们为此互道平安,彼此祝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节日了。传说毕竟是传说,当然无法证明。其实,关于“元旦”(过年),我国古代早就有了“四始”之说了:“正月旦,岁之始,时之始,月之始,日之始。”顾名思义,就是说正月里的第一天是一年的开始,因而人们将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贺,人们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留下自己的希望与祝愿。
起初,由于各个朝代历法不一样,一年之首的日子也不一样,夏朝将岁首定在正月初一,商朝则定于十二月初一,周朝则定于十一月初一,而秦及汉代初年则以十月初一为一年之首。一直到了汉武帝元年,才正式改用了夏历,以后便历代沿用了。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开始采用公历纪年法,因而便把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而将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传统习俗上,我国民间都以春节作为一年的开始,并开展多种多样的庆贺活动。
要说春节风俗,就不能不从前一年的腊月说起,特别是每年的除夕夜(俗称大年三十)。传统习俗上,一进腊月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北京就有这样的歌谣:“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了河南沘源类似的民谣: 二十三,点灶灯;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去插花;二十九,去沽酒;三十,刷门;正月初一,俯着髀骨作揖。我们从这些民间歌谣中,就可见春节风俗之一斑了。首先,家家户户都要为新年的来到而做各色各样的准备,备齐各色吃穿用的“年货”,大人小孩都要准备好新年穿的新衣服,所谓“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同时,腊月里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各家各户还要进行扫尘、贴春联、挂年画、祭灶等等。《清嘉录》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其实讲的就是一次卫生大扫除。早在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已经有这样的记载了:“十二月尽……不论大小户,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目的是“以祈新岁之安”。这种扫尘风俗一直保存到今天,也反映出我国人民讲卫生的好传统。
另外,作为全国比较普遍的风俗,春节前家家都贴春联、挂年画,这些最初都与传说中的怪物“年”有关,人们贴于门上的对联,是为了镇住“年”,将它吓跑。久而久之,春节贴春联、挂年画,变成了一种喜庆的象征。《清嘉录》中也说:“居人更换春帖,曰春联。先除夕一二十日,塾师与学书儿书写以卖,榜于门曰春联处。多写千金百顺、宜春迪吉、一财二喜及家声世泽等语为门联,或集《葩经》吉语、唐宋人诗句为楹联。”
腊月二十三,民间许多地方都有祭灶的习俗。因为相传腊月二十四,灶神将要回天界向玉皇大帝复命去,百姓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都要举行祭灶仪式。这时人们就要在灶神像前放上年糕、糖、瓜果等供品,意谓使灶神吃了以后不再讲人间的坏话。有的地方在祭毕后还要将灶神像烧掉,意谓升天。而有的地方则让小孩拣细秫秸,扎成马与狗的形状,意谓让灶王乘坐上天。《中华全国风俗志》记安徽地区此俗时说:
十二月二十三日,家家具酒果饴糖,送灶神上天。置刍豆于灶前,以秣神马。其置饴糖者,俗意为塞满其口,使之上天不得多言也。
宋代诗人范成大就祭灶这一风俗,曾有这样一段文字: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迎新年之俗,当以除夕为最重。除夕,是指夏历十二月的最后一日,意谓旧的一年至此夕而除。人们为了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就格外地看中这一天。吴自牧的《梦粱录》载: 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户,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打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年之安。
万历《嘉兴府志》也有这样的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碨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欢,锣鼓彻夜。”人们为新年的到来,而做着各种准备。这一日的白天,街市上张灯结彩,一派喜气,店铺生意可谓一年中最红火的日子,这其中尤以香烛、爆竹、年画店为最盛。大街小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十分热闹。太阳还未落山,鞭炮声已响成一片了。这一日在外求学、做活的人都会赶回家中,与自己的父母姐妹兄弟团聚,故有“守岁家筵多旅客”的诗句。
此日一入夜,家家户户便围坐在摆满丰盛菜肴的桌前,举杯互祝,共吃团圆饭(年夜饭)。《清嘉录》载:“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妻孥一室话团,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箸频教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
除夕之夜守岁、辞岁,当是全国各地都有的风俗。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写北方除夕夜时说:“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待旦,名曰守岁。”而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则记载了南方人于此夜守岁的情况:“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夕不眠,谓之守岁。”守岁既是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留恋,也是对即将到来的一年的希望。席振起有一首《守岁》诗道:“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其实,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都作过守岁诗,这可见守岁的风俗由来已久了。唐代的另一位诗人张说也作过一首《岳州守岁诗》:“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佛,醉坐合声歌。”家家户户在年夜饭后,围炉而坐,或饮守岁酒,或吃瓜果,或闲话,或开展各种诸如下棋、猜字谜、解九连环、打相思结等活动,总之,“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江苏一些地方,有些人家除夕夜半就睡了,这时就在卧室内点燃一对红烛,谓之守岁烛。另外,在守岁之时,有些地区,如安徽的一些地方,还认为此夕是诸神下降之夕,所以禁恶声谩语及弃污水于地。
除夕夜有些地方还有“辞岁”的风俗,意谓辞别旧岁。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北京一带的这类风俗:“凡除夕,蟒袍补褂走谒亲友者,谓之辞岁。家人叩谒尊长,亦曰辞岁。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中国地域广大,民俗风情各有不同,各地风俗都有一些本地区的特点。有的风俗在今天看来,多少都具有一点迷信或愚昧的色彩,或已成为陋习,但大多数的风俗,都是当时人们生活的一种现实反映,它们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愿望与企盼,有的是为了讨个口彩,有的是为了图个吉利,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例如,过去河南一带,除夕这一天,各家都要用红纸裹两根木炭,把它放在门框两旁,贫穷之家,则以一根棍子,放在门槛外面,称“拦门杠”。因为相传每年春节,诸鬼怪相率而出,到人家索食。若见此杠,便不挥自去。另外,有的人家在院中竖桅杆,上面悬挂灯笼,谓之天灯。因为相传每至除夕,便有九头恶鸟出现,其血滴于谁家院中,下一年必有祸事,唯见有灯光,九头鸟便远避自去。江苏泰县一带,除夕这一天,家家都要买石灰,到了晚上,就将石灰放入蒲包内,在家中各个地方印下蒲包的印子,并称之为元宝墩。晚上睡觉时要将鞋底朝上,第二天一早起来穿上后,要奔跑几步,意谓让落在鞋底上的灾祸落掉。湖南一些地方有在除夕将大蒜放在各种食物上面的习俗,意谓可防止瘟神放毒。而东北地区的妇女,在除夕这天都要在头上、身上戴上各种各样的花,以图喜气与吉利,这也可见东北民风之淳朴。
除夕之夜,全国各地还有一些比较普遍的风俗,如给压岁钱、迎新灶、烧秦桧等。
压岁钱,亦称“压祟钱”。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除夕年夜饭后,由尊长向晚辈分赠钱币,并以红线穿成串,挂于小孩胸前,谓能压邪驱鬼。此俗从汉代开始就有了。山东的一些地方,人们还以芝麻壳代替铜钱,按小孩岁数取之,早起,系于衣带,取“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口彩。
迎新灶之俗,都于除夕夜举行,相传灶神腊月二十四上天复命,除夕这一天返回,故民间都于此日在厨房内贴上新的灶神像,像前摆上供品,并焚香燃烛。清顺治《招远县志》载:“除日,乃于灶前具香灯,焚楮锭,放火炮,谓之接灶。” 陕西蓝田一带,除夕有“烧秦桧”的风俗。这一日,百姓集中在门外,点上一堆柴火,谓之“烧秦桧”。这也可见中国百姓对卖国者的憎恨。
总之,中华大地上的家家户户,“至除夕达旦不眠”,以迎新年。除夕一过,人们便迎来了新年的钟声。
正月初一是新年,中国百姓在红红火火的灯笼下,在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中,开始了新年多种多样的庆祝与娱乐活动,从而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新年风俗。
“爆竹声声辞旧岁,银花朵朵庆新春。”这副春联描绘的是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盛景。在我国,新年燃放烟花鞭炮,是各地都有的风俗。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说:“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人们就是在鞭炮声中辞旧岁迎新年的。
每年的春节,各地燃放鞭炮的景象都十分壮观。清人百一居士的《壶天录》中,有一段记载北京地区新年放鞭炮的情况:“富家竞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乏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亟,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炷,除旧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由此可见,春节放鞭炮是何等的普遍。爆竹声不仅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节日喜庆,更包含着人们的希望。江苏仪征一带,正月初一这天天还未亮的时候,便爆竹声不断,而且要一直放到中午方止。其中放得最多的是一种里外都用纸糊的爆竹,炸开后散落一地,当地称为“满堂红”,以此来讨新年的口彩与吉利。
在我国,春节放鞭炮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起初,人们在春节燃放鞭炮,是为了吓跑传说中吃人的怪物以及驱避疫病。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清人顾禄的《清嘉录》中也说:“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界等的逐步认识,春节燃放爆竹这种传统习俗中多少所具有的一点迷信色彩便逐渐退去了,而更多的是为了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以及对新一年的祝福,在图吉利的同时,更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新春佳节,特别是正月初一一早,人们一见面,都要作揖道喜,互相祝福,这就是“拜年”。拜年是主要的春节风俗之一,人们互道平安,互道吉祥,共享节日的喜悦。康熙《宛平县志》载:“正月元旦,五鼓时,百官之朝,行庆贺礼。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姻友,投刺互答,曰拜年。”过去许多地方的人家,正月初一一早,首先要拜天地神祇,其次拜祖先,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尊卑长幼依次相拜。对辈分高的,晚辈要行大礼,而长辈则要给孩童压岁钱。一家人拜毕后,还要出门拜亲朋好友,甚至一年中无多来往的人,也在节日期间拜访一下,以示未忘。顾禄《清嘉录》中有描述苏州人春节拜年的一段:
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年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哄市。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故俗有“有心拜节,寒食未迟”之谑。琳宫梵宇,亦交相贺岁。或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曰代僮。
春节的拜年活动可持续到正月十五日,即在此日之前,人们都可相互拜年。湖北的一些地方有“拜迟年”的说法,即拜年者以不出正月初九为亲厚,过了初九再拜年,就称“拜迟年”了。而安徽的一些地区则有“拜年拜到三月三”的习俗。现代社会所举行的“团拜”,其实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清代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这种形式有一定范围,或同僚,或同乡等。拜年的种种形式中,过去的一种“投帖拜”也是很流行的。有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士大夫,有感互相拜年费时太多,且四处拜年,分身无术,另外,有一些人也多为场面上的交往,无多厚谊,于是在节日期间,就遣仆人带上主人的名帖,送往所拜人家,以此来庆祝新年,互道吉祥。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中就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种拜年形式一直到明清仍很盛行。明代文徵明就有一首《拜年》诗,写的就是这种“投帖拜”:“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所投名帖大小尺寸不等,精美程度也不一样,但上面一般都是写上主人的姓名与住址。另外,有的即使主人亲自前往人家拜年,往往也要准备好名帖,如遇所拜者家中无人,就从门缝中将名帖放入,以示来过。
新年之中,真可谓是“爆竹声中开万户,簇新衣帽拜新年”。如今社会,已发展成以贺卡、电话、电报拜年了。旧时由于对妇女的歧视,有些地方是禁止妇女正月初一到人家拜年的,此种陋习今已废除了。另外,过去京城官场,虽也盛行拜年,但多为虚伪之举,不如百姓之真心。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中就有关于其时京城官场虚情假义的记述: 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结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其父母。
贺年之俗,当然不仅限于正月初一这一天,其后的数日,全国各地都有丰富的庆贺活动,当然也有各种各样的新年风俗。正月初一到初五,南方许多地方都有点岁灯的风俗。乾隆时《平阳县志》记载:“正月初一至初五,每夜寝室燃灯彻晓,名曰岁灯。”通常在屋柱脚、床下、桌下、灶下点灯。灯一般都以红萝卜切段作盘,插以小蜡烛,也有用陶器盛油点灯的。另外,正月初二,全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回门”的习俗,即出嫁的女儿要与丈夫一起回到娘家拜年。
而新年中的祭祀活动则更是少不了的,人们除了要祭祖以外,许多地方都有迎新灶、祭财神、拜星君、拜玉皇大帝的风俗。《清嘉录》中就讲:“元旦为岁朝,比户悬神轴于堂中,陈设几案,具香蜡,以祈一岁之安……比户悬挂祖先画像,具香蜡茶果粉丸糍糕,肃衣冠,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而收者。”这其间还有不少的禁忌:“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瀽粪,讳啜粥及汤茶淘饭,天明未起,戒促唤。”
很多地方以正月初五为迎财神的日子,因为相传此日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家家在这天一大早就将门窗打开,供桌上放好供品,并燃放爆竹,故有民谣曰:“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而在北方,这一风俗活动一般是在正月初二举行,所以也有俗曲曰:“新正初二,大祭财神,点上香蜡把酒斟,供上了公鸡猪头活鲤鱼,一家老幼行礼毕,鞭炮一响惊天地。”
正月初七,民间百姓有“人日”之说。《清嘉录》说:“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祥。”初七这一日,许多地方都有吃七宝羹的风俗。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人们相传,此日吃七宝羹可终年无疾病。在正月初八,还有一些地方有祭拜星君的风俗。民间传说,每人每年都有一个星宿值年,掌握人的命运,正月初八是星君聚会的日子,这日祭拜是想让掌握自己的星君能保佑自己一年平安。清人汪启淑《水曹清暇录》中载:“正月初八,俗传诸星下界,京城内外,庵观寺院僧道,多揽檀越施主年庚,陈设祭品,为坛而禳,冀得香仪。亦有本家庭院自祭,燃灯自祭,灯数以百零八为度,间亦用四十九盏。”其俗显然是十分迷信的。但此日人们以看参星来预测一年的水旱,则多少可谓是一种生活经验的总结。《清嘉录》说:“八日昏时看参星,占岁中之水旱。谚云:‘参星参在月背上,鲤鱼跳在镬上。参星参在月口里,种田种在石臼里。’人又以是日参星之隐见,卜上元日晴雨。谚云:‘上八不见参星,月半不见华灯。’” 年以后,都被禁止或废除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如举行大型游园会、歌舞戏曲会等。民间百姓也从传统风俗活动中继承了一些有益的部分,在每年春节,各地百姓都自发地组织舞狮子、扭秧歌、踩高跷、猜字谜等活动。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交通的发达,利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谓是新风俗了。新春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在民间大约有两样食品是春节中所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年糕”与“饺子”。前者多为南方地区的食品,因为年糕是以南方特产糯米磨粉而制的,“年糕”实际上是从“黏糕”的谐音而来,而在春节之际食用,显然是取“年高”之意,从所食之中讨得口彩。年糕的制作,多以糯米磨粉后加水蒸,形状也不尽相同,其中还放上枣、红绿丝等,讲究的还做出图案来。饺子最初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春节食品。人们为什么要在春节吃饺子呢?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饺子的形状如元宝,人们在节日中吃饺子有取“招财进宝”的意思。二是饺子是裹馅的,人们就将表达美好愿望的东西作馅裹于其中,如花生(长生之意)、枣子(早得贵子之意)等,以此来寄托人们的一种心愿与理想。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谈到河南沘源春节风俗时说:“元旦日早餐,仍为扁食(饺子也称扁食),唯添扁条少许,美其名曰‘金丝穿元宝’。面食内预包制钱一文,若食得之者,本年内必有大庆。”
新年,带给人们的是新的希望。年版)
第二篇:爆竹声中辞旧迎新
宝鸡过大年调查报告
专业:09级旅游管理
姓名:王静
学号:1030509014016
爆竹声中辞旧迎新,辛卯兔年宝鸡一瞥
一.调查目的探索宝鸡过年习俗于民间美
二.调查对象
宝鸡过年景象与宝鸡人民
三.调查方式
实地走访和询问方式
四.调查时间
2011年1月28日-----2011年20日
五.调查内容 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亦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和“佛骨胜地”的美誉。今日的宝鸡更是自然风光秀丽怡人,境内有9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如享誉中外的太白山是中国南北水域的分界和气候分水岭,被称为“生物基因库”和“地质博物馆”。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宝鸡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 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其实在进入腊月时,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具体的工作有:
粘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过去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扫房: 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过去的童谣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除夕守岁: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吃饺子: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饺的原名叫“角”。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一是取其谐音,“更岁交子”,辞旧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饺子酷似元宝,喻“招财进宝”。
“福”字倒贴: 民间传说,朱元璋当年用“福”字做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
这些年人们又特别钟爱起“福”字来,连新建小区的物业,也自觉地将“福”字请到业主们的门上。
贴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对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将春联贴在楼房的门口,也别有情趣。
拜年: 民间拜年形式多样,如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母家拜年,其他近亲则不限前后。如今拜年的时间已经很灵活,只是“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祝词还保留至今。压岁钱: 每逢春节,长者往往要给晚辈们压岁钱,它预示着镇岁、祛病、避邪、祈福等,是长者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放鞭炮: 关于鞭炮,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后来驱鬼的成分逐渐淡化。
最为有趣的是宝鸡岐山的人民很早的时候就写了几首《祀神歌》:
祭门神
清早起,念真经,家宅六神你细听:
门里门外你知晓,门神替我操大心。
祭土地神
土地老人本姓韩,你把凶神往出赶:
踏动墙土你甭管,一家大小都平安。
祭仓神
仓神老儿你姓邓,手里拿的盘子秤;
你把老鼠拴绑紧,甭到家里打洞洞。
说到宝鸡的过年习俗不得不介绍以下宝鸡的十大美食:
宝鸡美食第一碗,老少皆宜臊子面;
酸辣薄筋嚼口美,油光五彩都叫谄。
宝鸡美食第二碗,岐山面皮理当先;
洗粉过罗出美味,酸醋油辣提味蒜。
宝鸡美食第三碗,醒软拉细棒棒面;
巧手婆娘个个会,好吃全在啪啪拌。
宝鸡美食第四碗,粗粮细作数搅团;
七十二搅黄金羹,热蘸凉鱼鳖叫唤。
宝鸡美食第五碗,豆花泡馍最保健;
白汤雪花红油转,不觉吃了九十年。
宝鸡美食第六碗,荞面凉粉吃兮谄;
切块掳条酸辣好,酷暑大夏降燥烦。
宝鸡美食第七碗,羊肉泡馍味道典;
肉烂汤浓骨头酥,数九一碗脱毛衫。
宝鸡美食第八碗,碓窝砸的洋芋粘;
酸醋辣子油泼蒜,吃的妹子乱跳团。
宝鸡美食第九篇,文王锅盔一搂圆;
皮酥里筋香四舍,三天五昼味如先。
宝鸡美食第十篇,油面茶酥黄金煎;
在这块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上,民间文化多姿多彩,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流传至今的西府社火、大型庙会、木版年画、彩绘泥塑、草编、皮影、焰火等民俗文化古朴淳厚,富有浓郁的地方气息,也构成了宝鸡人过大年的传统文化风俗。
耍社火、走高跷:耍社火、走高跷、赶犟驴、扭秧歌争奇斗艳,群众自乐班、腰鼓、扇舞表演等高潮迭起,热闹非凡。虎年新春,陇州、凤县的社火,千阳县、太白县的灯展,金台区、扶风县、岐山县的锣鼓大赛等民俗活动红红火火,让来到这里的游客感受到关中西府的浓浓年味。
精彩游事:
千载佛家圣地法门寺是春节期间去宝鸡的首选旅游目的地。新春期间,法门寺景区将举行首届迎春纳福灯会,以佛教题材及中华传统文化题材为主题,将中华传统的花灯艺术完美地结合在景区佛教小品内容中,让游客在游览之中感受佛文化的熏陶。此外法门寺春节期间还特别为游客准备了迎宾洒净活动,让游客在入园时体验到佛家故事、洒净仪式,感受佛文化景区的与众不同。
其他游乐:
在法门寺景区静心礼佛和祈福之后,可以前往炎帝陵寻根祭祖,春节期间,炎帝陵景区会开展民间祭祀炎帝活动。然后可以前往周公庙景区,大年初一开始,周公庙景区和诸葛亮庙博物馆将分别举行祭祀周公和诸葛亮等民间活动。逛累了可可以去西岐民俗园,除了西府特色小吃外,春节期间这里还会有民间剪纸、刺绣、脸谱等活动。
就这样,送春的人,一路辛苦着,从乡间来到城市,又从城市回到乡间,把祝福和春天送到了每一户人家,送进了每一个人的心里。新的一年,就此开始。新年的春天,定会像花儿一样,灿烂,和鲜艳。
宝鸡的春节,就这样过完了。宝鸡的年味,就这样留在了民间。那些花草,那些果木,那些庄稼,那些城门,那些所有美好的事物和希望,都会在新年的心眼眼里长出来,染绿宝鸡生动春天。热热闹闹的,有滋有味的,美在世界,醉在人间。
六.调查结果
宝鸡过大年,红红火火,不虚一年。
第三篇:傣族新年习俗
傣族新年习俗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真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心中的祝福。泼水有文泼水和武泼水之分。文泼水是对长者,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水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盆、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迎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越感到高兴。
第四篇:新年民间习俗
新年民间习俗的感想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五篇:拉萨新年习俗
拉萨新年习俗
在拉萨,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顶上树起新的经幡,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经幡由蓝、白、红、绿、黄五色布连接而成,寓有蓝天、白云、红火、绿水、黄土之意,上面印有藏经经文。树经幡时.一般先将五色经文布披挂在树枝上,而后将挂满五色布的树枝插于房顶。树好经幡后,还要在房顶上摆上青稞酒、炸面果等供品,燃起香草,然后边舞边歌。在市中心大昭寺前,经幡在十多米高的经幡柱上飘扬。转经的人络绎不绝,信徒们绕着经幡柱,虔诚地、默默地走着。祝愿一年风调雨顺,好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