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9:5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孙中山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孙中山读后感》。

第一篇:孙中山读后感

《三国演义》和《悲惨世界》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我捧起书籍的时候,千滋百味涌上心头。

《三国演义》,一个谱写了中国人们的智慧斗争的一本书,无论中外的军事家都会阅读的一本书,近日,我读完了。

或许,是伤心,又或许,是惋惜。

伤心,是因为周瑜,惋惜,是诸葛亮,惋惜他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未能完成主公刘备的遗愿。另外,还有一些讨厌,讨厌刘备的儿子刘禅不务正业,贪恋女色„„

如若,你是因为经验不足而失败,那么你会知道自己的漏洞所在。但是,如果像刘禅那样,就死不足惜。

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侠肝义胆的英雄。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国,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而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人物。

这里的主人公冉阿让是一个苦刑役,或许你们会想,一个苦刑役会好到哪里去,无非是杀人放火之类的。但是,你们错了,这里的冉阿让只是因为偷过一个面包并且为之不甘而逃狱多次,就这样,他的自由就消失了。

因为他的大力气,他再次逃狱,他走过很多的地方,没有人敢收留他,只因为他是一个看似恐怖的苦刑役,冉阿让绝望了,当他经人介绍走到教父的家时,教父收留了他,给他吃的,为他准备住的地方。当他看见教父家中的银餐具时,不由自主地想偷走他们,但是当他看到教父的时候,犹豫了,教父对他这么好,不应该。当他躺在床上作激烈的思想斗争的时候,利欲终究是充斥了他的心,他偷走了它们——那些银餐具。当他被抓回来的时候,教父不但没有因为他的偷窃而生气,反而是理所当然地把他们送给了冉阿让,并没有丝毫的厌恶。冉阿让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是第一次,第一次当他以苦刑役的身份站在世人面前而没有受到他人的鄙夷、恐惧会不耐烦,这是第一次。冉阿让精神恍惚,直到他把一个孩子的东西踩到脚下而被警察追捕的时候,他清醒了。

他为了报答教父,开始行善积德,甚至帮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舞女他的女儿。直到要有一个老头替他受死,由于受到良心的谴责,他承认了,又回到了那个牢狱生活,禁锢了终身的幸福,于是,他再一次的逃狱。

他找到了那个舞女的女儿并且将她抚养成人,直到嫁人,直到冉阿让死去。

人的一生,并不需要轰轰烈烈,众人皆知。只求能够无愧于心。不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也要的自己的人生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第二篇:《孙中山传》读后感

《孙中山传》读后感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爱过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敬仰。《孙中山传》一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真实记录了孙中山宏伟的人生历程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在广东省南部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享村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孙中山的童年时代生活艰辛,没有鞋子穿,很难吃上米饭;6岁就上山砍柴下地割草。再大点后,他就要插秧、除草、打禾,牵牛放牧,有时还要出海捞蚝。小时候的孙中山不仅忙于各种农活,他还常听老人们讲太平天国的故事,并且对洪秀全非常地敬慕。由此,可看出,小小年纪的孙中山就已经表现出了对革命和民生的极大关注。

后来,孙中山出走香港,学习医学专业,以后曾在澳门和广州行医。在此期间,孙中山开始了革命活动。在上书李鸿章未受理睬后,孙中山于 1894年11月24号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驱除鞑虏,回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从此以后,他就从事实际的革命活动,先后失败达10次之多。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与70余留学生和旅日华侨成立了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意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简历国民政府;平均地权。在此期间,他策划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虽多次遭受挫折但斗志弥坚。

1911年孙中山带领发动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也是后任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了袁世凯,从此以后,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境地,民不聊生。之后,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均遭失败。

孙中山一生刚强不屈,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后更是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

纵观孙中山的一生,最让我敬佩是孙中山始终坚守“一心为公”的信念,他一生操劳,鞠躬尽瘁,所为的都是振兴中华。鲁迅曾评价孙中山: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这样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是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学习的。

第三篇:《孙中山传》读后感

《孙中山传》读后感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先驱,他有着前无古人后来无来者的伟大功绩,从而结束了中国上千年的封建统治,可尊称为“国父”。直到现在,孙先生仍然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孙中山是一位大公无私的爱国者。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孙中山由一个怀揣强烈的爱国之情的热血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定执着的革命者,并由此登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舞台。作为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他以政治家卓越的组织才能,倡导建立并壮大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和中国国民党。民国初建,他将临时大总统的崇高地位让给袁世凯,固有“知人不明”之憾,但同时不也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公,视个人权位如敝屣的博大胸怀吗?

孙中山还是一位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革命家。他以他的大无畏气概,策划并指挥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此后为保卫共和制度,他又带领人民进行了维护统一、反对封建军阀割据的长期不懈的斗争。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晚年,他通过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不断追求真理,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中国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的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共合作,从而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发展进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

有的人,不仅其生前活动为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其去世后,仍保有着持久、强大的影响,人们会从他的遗产中汲取教益,获得力量,继续推动社会和历史向前。孙中山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有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愈挫愈奋的坚强斗志、永不停顿的进取精神和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这就是孙中山。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说道:“我们越南人民,深切崇敬孙中山献身的奋斗精神和崇高道德。孙中山毕生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曾大大地鼓舞了越南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曾说“孙中山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作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 我想“孙中山”这三个字将烙印在所有为了平等自由而奋斗的人的心中。

高三(3)班

李子龙

第四篇:孙中山全传读后感

《孙中山全传》读后感

通读《孙中山全传》被伟人孙中山的人格魄力和领袖才能所折服。孙中山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先行者。致力于中国革命他是付出了艰辛而毕生的努力,他身体力行,规划富国强民的《建国方略》,且号召和付之实践,虽然当时是空想,或者说是不现实的,但多年后人们把孙中山总理的梦想个个都变成了现实,说明孙中山的远见卓识和雄才伟略。

孙中山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一直处于急先锋的位臵。初期,孙中山浪迹和游历海外20年,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停顿过,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民主义”,并贯穿在自己的斗争纲颔中,兴中会、同盟会到国民党。

中期,也就是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打碎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遗憾的是新政权拱手让给窃国大盗的袁世凯,从此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直到孙中山逝世也无法辗转结局,就是在这种内外交困的状况下,既要反帝反封建,又要反复辟、反军阀,他仍能致力于推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感染和唤醒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战南北,发动革命,潜心开发和研究实业救国,但是,这种愿望与现实相差太远。孙中山的梦想和努力,以至于使治国方略一次次化为泡影。挫折和失败经常伴随着他,他的亲密战友相继离他而去,宋教人、黄兴、陈其美等等革命义士和领袖的失去,对他的打击最大。甚至无数次的失败,他从没有灰心丧气过,就是这样,他虽身处逆境,也曾多次流亡,然而他的革命意志从未因此而衰退过,反而更加强烈。

后期,他致力于北伐、护法、护国以及民生问题的运动。同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张勋、陈炯明、冯国璋等军阀,甚至一大批革命的败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此同时还要对付革命阵营中的投机分子、旧官僚卖办,丧失民族气节的革命败类。可以说出生入死,面对威胁从不退缩,与政敌、与封建主义、与封建残余,与军阀、与帝国主义、与自己阵营中的动摇分子斗争,表现出他超然脱俗的伟人风采。他缔造了中华民国,并为之奋斗,最后死在斗争的最前列。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忠诚朋友。他的逝世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通过这本书,我认为:他爱读书,学识渊博,口才和表达能力多数人不能企及,具有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这与他的学习精神有直接的关系。知识就是力量,是他成就伟业的巨大动力。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振兴中华的意志始终不渝,人格精神和奋斗意志值得我们学习一生。

《孙中山全传》读后感

三 年 二 班

周 宏 宇

第五篇:纪念孙中山读后感1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江泽民同志说过,在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引导中华民族英勇奋斗,走向振兴的有3个领袖人物,其中,三大人物之首便是孙中山先生,他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1956年11月12日,在孙中山诞辰9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以革命继承者的身份对革命先行者作出了科学的历史评价,指导我们更正确地理解历史,更好地继往开来。文章短小精悍,仅700来字,行文一如毛泽东的风格,汪洋恣肆,挥洒自如,气势磅礴,但又蕴含着无尽的深刻内涵。

毛泽东在文对孙中山先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文中开篇第一段,毛泽东高呼“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毛泽东称孙中山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在其他文章中,毛泽东对孙中山也有“伟大领袖”、“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伟大革命家”、“中华民族革命的领袖”、“中国最早的革命民主派”、“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中国大革命家”、“我们的先辈”等称谓。但无论称呼如何多变,毛泽东均是在伟大人物这个层面上评价孙中山,而且从中可看出,孙中山一生与中国革命紧紧相连。是的,正如梵高一生为其绘画而生,孙中山一生也是为其革命而生。一世人,一场革命。追寻孙中山的生命轨迹,孙中山“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

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894年5月,青年时代的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广州起义,事败,流亡海外,宣传革命。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改良派围绕革命与保皇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1911年10月,听闻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即离美赴欧进行外交活动。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同年8月,孙中山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1913年,因“宋教仁案”,发动“二次革命”讨袁世凯,宣告失败。1914年,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旗帜。1915年发表《讨袁宣言》,进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后又发表《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为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成护法军政府,进行“护法运动”。被推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1920年重返广东,次年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组织大本营,准备北伐。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列宁的帮助下,他与时俱进,毅然决定改组国民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促成实现第一次

国共合作。同年11月,应北京政府邀请,扶病北上讨论国事,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以谋中国的统一与建设的主张,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势力作不懈斗争。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同年10月在镇压 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因积劳病剧,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甚至临终前仍不忘在遗嘱里写到“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短短数百字写不尽孙中山的革命史,更道不尽孙中山的革命情,孙中山为革命奋斗终生,革命已然融入其血肉,深入其骨髓,使其每一次选择,每一步脚印,都深深烙上“革命”二字。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贡献巨大,毛泽东也赞叹“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但在同时,毛泽东亦指出“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由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不可否认,孙中山对旧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状态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特点缺乏深入认识,他对袁世凯、段祺瑞、陈炯明、蒋介石等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有失洞察,他对革命党内部严重的矛盾分歧团结失效,他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迟钝模糊,他没有真正发动起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力量,他没有最终成功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这些都是孙中山个人的局限性,但是,当把孙中山放在当时旧中国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的客观现实中相比较时,他个人的这些局限性皆属局部性的和微不足道的失误,无碍于整个旧民主主义革

命的方向大局和历史轨迹,同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也是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决非孙中山个人局限性所致,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况且,抛开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开辟道路的贡献不谈,单讲孙中山先生“夺权不为掌权,掌权不为弄权”,一心一意为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革命斗争中不懈奋斗的矢志不渝的精神;敢于凭一己之身与整个旧社会、旧势力对抗的英勇无畏的气概;孜孜不倦探索革命真理,谋求革命思想进步的创新精神;他那以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有哪一种不值得我们深深敬佩呢?他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足以让我们仰视。

毛泽东在文中除了指出孙中山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更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真正继承者,无论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还是在革命取得胜利之时和胜利之后。“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这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一面振兴中华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有强烈的孙中山情结:在庄严的筹备建立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 ;在1961年9月毛泽东同蒙哥马利谈话中,蒙哥马利问:“你所讲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不是指由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毛泽东答:“对,孙中

山所领导的革命。孙中山没有完成这个革命,我们接过来,到1949年把它完成了。”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不仅在革命道路上继承孙中山未完成的事业,更是在思想上传承着孙中山英勇无畏、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毛泽东等人从孙中山奋斗的失败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把它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努力把中国建设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以使中国能够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并且在对外方面,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的独立。从本质上讲,毛泽东始终是从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的历史接力运动的意义上,把自己、把中国共产党人看作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的。

总的来说,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对孙中山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无论是毛泽东还是孙中山,他们都有功有过,但从时代意义上讲,他们都是功大于过。我们不仅要辩证地看待他们,更要对他们的“过”引以为鉴,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同时,在距离毛泽东写这篇文章55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毛泽东对中国的一些美好设想,中国也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不可忽略中国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台湾台独势力依旧猖獗,藏独问题,新疆问题,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中国社会内部各种问题等等都威胁着中国的和平与稳定。所以,我们也要从为振兴中华奋斗的意义上高举孙中山的大旗,继承孙中山先生的事业,为建设民主、独立、富强的美好新中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们是在新中国出生、成长起来的新一辈,我们比孙中山、毛泽

东等革命先辈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外在环境,当然,相对应的,我们也处于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矛盾更加尖锐的国际大局势中,所以,我们有责任承担起振兴中国的重任,同时,我们也要坚信,我们有能力建设出一个富强的中国。高举革命先辈的伟大旗帜,让东方巨龙腾飞九天!

下载孙中山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孙中山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孙中山传的读后感

    孙中山传的读后感 有的人,不仅其生前活动为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其去世后,仍保有着持久、强大的影响,人们会从他的遗产中汲取教益,获得力量,继续推动社会和历史......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读后感

    天下为公------读《孙中山传》有感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题记千万年后,那个拄着手杖,在风雨中疾行的医生,该是怎样的形象?有些人......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活动 “读文献·勤思考” 题 目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年 11月3日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人固......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

    《纪念孙中山先生》读后感《纪念孙中山先生》是1956年毛泽东同志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写的。在这一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华大地上破......

    孙中山人物传记读后感[推荐5篇]

    孙中山传的读后感 《孙中山》讲述了中国伟大的人物孙中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事,讲述了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奔走一生,最后为救国救民而鞠躬精粹的曲折历程。《孙中山......

    《孙中山》读后感1500字(共5篇)

    《孙中山》读后感1500字《孙中山》讲述了中国伟大的人物孙中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事,讲述了他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奔走一生,最后为救国救民而鞠躬精粹的曲折历程。《孙......

    《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起源》读后感

    《孙中山和中国革命的起源》读后感 也许是我阅读的书籍不多,又或者研究和撰写此方面的书籍不多。总感觉写孙中山早期活动的书籍较少,大多数是写1905年同盟会成立之后的事迹。......

    孙中山事迹读后感[小编整理]

    孙中山事迹读后感/r/n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爱过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敬仰。《孙中山传》一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真实记录了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