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叩问《西游记》中的中国文化
叩问《西游记》之中国文化
学号:200804020021
专业: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姓名:张定
摘 要:作为传统积累型小说的《西游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集体创作的痕迹,但在其内蕴上却保留着由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智慧和精华。本文试图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来解读《西游记》当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刚健自强的人生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以期来指导现实生活。
关键词:《西游记》;天人合一;以人文本;刚健自强;贵和尚中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既不是直接地叙写现实的生活,又不类于史前的原始神话,在它神幻奇异的故事之中,诙谐滑稽的笔墨之外,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表达着作者的某种思想,其中就蕴涵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郭豫适指出:“《西游记》全书虽说是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但同时它又是一部具有深厚的社会性现实性的文学作品,讽刺揶揄取诸人生世态,许多人物故事包含有丰富的哲理性启悟性,这也正是《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高于那些仅供消闲发噱而没有多少思想底蕴之作的地方。”本文竭力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刚健自强的人生观和贵和尚中的价值观四个方面来解读《西游记》中所内蕴的中国文化。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的“制天说”。三是《周易》提出的“天人调谐说”。宋代的张载在继承先人关于“天人观”诸多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四字成语。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亦即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不可割裂的联系。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主张人既要顺应自然,亦要改造不利于人生存的恶劣环境,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西游记》描绘自然环境,有美境,亦有恶境。对美境,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去描绘它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充满赞美之情。如第1回对花果山的描写:“丹崖怪石,峭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书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没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神猴孙悟空就是在这样的胜境中,受天地之真秀,吸日月的精华孕育而生。这是对“天人合一”境界最完美的阐释。
《西游记》不但描写了自然之胜景、圣境,对恶境的描写也不遗余力。在描写恶境的同时却着力凸显了人对自然恶境的改造,以达到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即天与人的合一。在第59-61回中,唐僧师徒四众途遇火焰山:“八百里火焰山,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这环境是何等的恶劣。面对恶劣的环境,吴承恩为唐僧师徒采取的对策是三调芭蕉扇灭火。只见:“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进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搧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 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故国,本乱则国危”。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与天人合一一样历史悠久,其承接着“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而来,以“天”为终极依据,是外在的理论框架,是理性和道德的化身。以人为本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的外延,是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也就是说,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就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西游记》在第8回阐述唐僧取经的缘起时,就说道:“„„;但那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这样就让读者明白了唐僧师徒的取经事业是出于“劝人为善”,教化人类的目的。我们在字里行间就可以解读到吴承恩的“人本”思想。
众所周知,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最大的特色就是贪食、贪色,这本是佛门弟子最大的禁忌。可作者在猪八戒的取经过程当中,不但没有使其有所收敛和改进,反而一味地给予强化。连到最后如来封佛的时候,如来佛祖也顺应猪八戒的秉性,封他为“净坛使者”。有文道:“ „„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赡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西游记》就是这样利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演绎了作者“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刚健自强的人生观 先秦儒家曾提出“刚健”、“自强”的人生准则。孔子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孔子弟子说的“临大节而不可夺”,即是刚毅的表现。《周易大传》提出“刚健”、“自强不息”的生活准则。《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日月星辰运行不已,从不间断,称之曰健,亦曰刚健。人应效法天之运行不已,而自强不息。自强即是努力向上,积极进取。饱读古代圣贤书的吴承恩是无法不受到儒家这种“自强不息”思想的影响,其“刚健自强”的人生观我们也可以从《西游记》得到印证。
唐僧师徒为了求取三藏真经,教化东土人民,在往西天的取经路上经历了无数次的“逢山遇妖,临水撞怪”的危险境地。他们没有被西天路上那无数的妖魔鬼怪所吓倒,相反,为了完成拯救天下苍生的使命,他们不畏生死,百折不挠与妖魔鬼怪作斗争。在遭遇九九八十 一难,苦度十四寒秋,历尽十万八千里的艰辛之后,他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以上是从《西游记》的整个框架上来解读吴承恩的“自强不息”思想,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把目光缩小至第59-61回。为了能熄灭火焰山上的大火,顺利往西,唐僧师徒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上演了“三调芭蕉扇”精彩的一幕。
(四)“贵和尚中”的价值观
“贵和尚中”的价值观承接以人为本而来,就是贵和谐,尚中道,这不仅是伦理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贵和尚中” 思想史一个动态的意识过程,其中的“和”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这种和谐并不是排除矛盾,而是蕴含着浮沉、升降、动静等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相互消长及转化过程中的和谐,是一种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动态的和谐。吴承恩就是恪守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在《西游记》中独具匠心的设置人物和经营人物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多样性的统一。
沙僧,一直被后世研究者认为是《西游记》中最微不足道的人物,但细细掂量,他在书中的出现以及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折射出“贵和尚中”价值观的光辉。自观音劝化后,他就取名为法名沙悟净。等到他剃头拜师以后,三藏又赐名与他“沙和尚”。“沙”指其居处;流沙是没有定性的“土”。“和尚”二字分开来说,“和”字有调节、不争、谐应等义;“尚”字则可解为掌理、超越。合起来说,“沙和尚”意指发挥“土”掌理和谐,或以合为尚的功能。唐僧师徒当然都是和尚,却只有沙僧一人取了“和尚”之名,可见他明明是被委以“和事佬”的重任,去排解取经人之间的纠纷。
再者,我们可以从五行生克的观点来看,就更能明了这一点。在取经人当中,唐僧配“水”,悟空配“金”配“火”,八戒配“木”,而沙僧配“土”。三藏离京后,在两界山遇悟空,接着在高家庄收伏猪八戒,最后才在流沙河降伏沙僧:五行依相克的顺序结合,以“水”为首,以“土“垫末,其中的含义,除了借相克来制造冲突,以活跃情节外,还欲以“土”来调适五行间的关系,尤其是掺合“水”、“火”的冲突。事实也如此,西天路上,沙僧总是在调节孙悟空以唐僧、猪 八戒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们取得了最后的“功德圆满”。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蕴涵了无穷的意蕴和智慧。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与其进行对话和解读,以指导后世的生活。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刚健自强的人生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西游记》在其神幻的故事情节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刘耿大.西游记迷境探幽[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2]吴承恩.西游记[M] .长沙:岳麓书社,1987 [3]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 .党的文献.2006,1:94 [5]梅新林,崔小敬.20世纪《西游记》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6
第二篇:叩问生命
叩问生命
生命有多长?没有人知道。
生命的空间有多大?更没有人知道。
生命是在很懵懂的状态下行进。
一个人一生要干多少事,如何去安排这些事,如何很好的给这些事划分出恰当的时间段,这都是一个难题,因为,我们无法测算生命的长短。
也许,生命会像潺潺小溪,悠悠的唱着行云流水的歌拍;
也许,生命会像绷紧的琴弦,半夜里来个嘎然而止。
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初生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感叹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接力。
当我们面对一个个垂暮之人的时候,我们无奈生命的凋零和悲哀。
走在原野上,看满眼的绿色,都是生命。一棵草、一朵花都是生命,他们静静的站在那里,不知道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只知道这是生命在守护在这里。满眼的生命呀,你累吗?你苦吗?你寂寞吗?
走在田埂上,看满野的黄土和黄土上辛苦的昆虫们,我知道,这也是生命。黄土是不会说话的生命,静静的生命和地球同岁。昆虫是不要思维的生命,你们忙什么,想什么,为什么?没有人知道。
走进河床,水是生命,石块是生命
仰望天空,星星是生命,白云是生命。
大自然一切皆是生命
大自然的生命是永恒的。
村中的那个碾盘在我是孩童的时候就静静的卧在村子东头,它很古老很沧桑,没有人知道它的年龄,和碾盘相比,孩童的我朝气蓬勃。可如今,当我再一次走进碾盘的时候,我发现,碾盘的容颜似乎没有任何改变,而只有我,却是两鬓苍苍。
村中的那条小河,很古老,很有传说,当我站在和的沿岸的时候,我曾经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调侃小河多伤情,而今,当我又一次漫步在小河旁边的时候,小河容颜依旧,而我已走向垂暮之沿。
多少我们曾经熟悉的生命有幸与我们为伴,但是,我们去总要先行一步和他们告别。
曾经美丽的天空
曾经绚烂的花园
曾经征服的高山
曾经跨越的栅栏
曾经烦嚣的人生
曾经五彩的梦幻
生命终于要从升起走向落幕
我们忙忙碌碌一生。
曾经劳作
曾经苦恼
曾经享受
曾经争斗
曾经无奈
曾经愤慨
曾经嫉妒
曾经艳羡
不患寡而患不均
而实际上,等到生命嘎然而止的时候,贫与富又有什么区别。一捧黄土便又淹没了高贵贫贱。
我有时候很羡慕人类生命之外的那些生命。
比如小草,从来没有见过生命争宠,不论扎根哪里,只有土有水,便有生命。
比如石块,从来没有生命的生与死之说,一生都是静静的,没有过任何奢望和要求。
大自然里的生命都是大智慧
不苛求,生命反而永恒,期求过多,生命反而多了负担,负担多了、累了,反容易病了伤了嘎然而止了。
叩问生命,我们应该向大自然学习些什么?
学习大自然的恬静
学习大自然的沉着
学习大自然的包容
我们无法计算生命的长短,我们只有充实的生活好每一天。
上天给我们的时间有限,面对于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的宇宙而言,我们人类的生命演绎实在是过于短暂。
叩问生命,我们应该过好我们现在的每一天,不敢浪费丝毫的时间哪怕是一分一秒的时间。
叩问生命,就要让生命充实。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叩问生命,我们不期望为宇宙留下什么,我们只希求为宇宙留下我们些许的精神和生活奋斗的痕迹。
第三篇:叩问心灵深处
叩问心灵深处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如何让今天的孩子感动,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没有标准答案,而对00后的孩子们,物质高度发达,衣食无忧却四肢不勤,手脚不动,唯我独尊。让他们为别人着想几乎不可能,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感动呢?我想只有内心深处的震憾,激起情愫的涟漪,漾起感动的波纹,达到心灵的碰撞。
在人教版语文十一册的第七组课文,讲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与可爱、聪明、善良,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在这个世界上。其中,《老人与海鸥》讲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深厚情谊,课文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与海鸥亲切交谈。后半部分通过老人去世,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肃立不动。展示了老人与海鸥之间令人震憾的情感。如何让学生来体会、感悟这份人鸥情呢?通过三课时的教学,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并得到以下启示。
一、与文本深度对话
对话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应该是一种协调、沟通。在前半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老人为海鸥做了什么?哪儿体现了老人与海鸥的亲密相处?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深刻思考、与他人讨论,得出老人给海鸥喂食、取名、与海鸥交谈。特别是“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了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动人的乐谱是老人与海鸥演奏的,是一种动感的美、和谐的美、信任的美。进一步引导学生,这种美是一天两天建立起来的吗?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建立呢?学生深入文本后,从“褪了色的塑料袋”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当然,哪个都有名”„„体会到这种美是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照料海鸥中建立起来的,通过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让学生更加明白文本内容。
二、在朗读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如果你通过朗读能让别人流泪,那么你们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就达到情感的共鸣”这句话说得有点牵强,但说明朗读对于理解文本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情感教学目标重点体现在朗读上,学生在朗读中,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体会到海鸥们对老人的逝世感到悲痛万分,从“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体会到海鸥们对老人的深切悼念,从“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体会到海鸥们对老人的难舍难分。为了更加深入地体现海鸥对老人的情感,学生朗读完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老人的逝世感动悲痛万分、深切悼念、难舍难分的海鸥中一定有„„?” 学生齐答,有独脚、老沙、红嘴„„ 在全班的呼唤声中更加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
文本的价值取向是文本最核心的内容,在本文中,通过老人与海鸥建立的深情厚谊告诉读者,要爱护小鸟、爱护动物、爱护身边的一切。如何正确把握这一文本价值呢?引导学生默读: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们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 ”老人的注视里的什么呢?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有对海鸥亲切关怀:“独脚,我不在了,你今后的生活会更难”“老沙,明年冬天你还会来这里过冬吗?” “我不在了,你们群吉祥鸟、幸福鸟还会来这里过冬吗” 通过这些回答,在学生心里更加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难舍难分,也唤醒了同学们关爱小生命的意识。老人走了,曾经目睹老人喂海鸥的人们在老人走后是怎样做的呢?通过最后句话“他的心里一定有飞翔的欧群”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人们与老人素不相识、无亲无故,却送走老人最后一程。他们是被老人的行为感动,人们在送走老人后,会背起老人的蓝布包、拿起老人的塑料袋在翠湖边喂海鸥,让海鸥飞翔在老人的心里,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挥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旨在通过阅读加以简单的点拨,让学生走进文本展开与文本深度对话,在学生欣赏一个真实的、美丽的、童话般的感人故事之余,会留心身边的世界,多给身边的小生命一些关怀,叩问心灵深处,学会关爱。
第四篇:叩问课堂 读后感
叩问课堂读后感
经学校推荐,我拜读了周彬博士写的《叩问课堂》第二版一书,这本书写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的许多心声,这使我有些激动,可是继续看下去后,我又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与反思中。
周博士的一句“为课堂而沉沦的教师”是那么的写实,他写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及我们的可悲的发展趋势甚至是可悲的职业结局。每当我们提到教师,就会联想到无私与奉献。
“当我们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时,强调的是如何通过燃烧自己来达到照亮别人的目的,而不是去追问,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在照亮别人时,还在使用如此落伍的‘蜡烛’;为什么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没有开发出一种既让自己得到成长,又让学生得到发展的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来。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吗?”确实值得我们反思,这么多年来我们也只是倾其所有一味的付出,并未曾更好的塑造自身的专业修养,更广泛的开拓自我的视野,更全面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丰富的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精彩的内涵,又怎么去感染自己的学生呢?自己的积淀都不深,又拿什么来输送给学生呢?人们常说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可是,教师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桶里的水给完了,却没有及时补给,这不是面临枯竭吗?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在拥有无私与奉献的精神的同时,更要有注重自己、提升自我、充实自身的意识。
“上一堂课,并不是什么莫大的牺牲,上一天课,也不是什么莫大的牺牲,但天天都上课,教师牺牲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还有自己的专业与未来。当教师始终以为了学生的心态日复一日地上课时,上课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只要把课上完了,也就对得起学生了。如果只是一堂课,或者一天的课,教师有这种想法,那么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堂堂课都是为了学生,天天上课都是为了学生,那就意味着教师除了享受‘为了学生’这点道德优越感之外,将一无所获。如果把每堂课都上了,把每天的课都上了,就应该对得起学生了,但如果每堂课、每天的课都没有对自己产生影响,那就意味着每堂课都只是对前面课堂的重复,每天的课都只是对昨天的课的重复。这样,不但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大助益,而且会让自己的教学生涯在每堂课、每天的课的重复中沉沦下去。”想想任英语教师的自己,一天要在几个班上同一节课,这是机械的‘重复’呢?还是各有收获呢?自己只是清晰的记得在各个班上完课后的心情不同,有时是哼着儿歌回去的,有时是满脸通红、眉毛都拧到一处回去的。每当学生没有达到自己的期许时、每当学生课上调皮捣乱时,我同样会用这样唐僧似得口吻语重心长的对学生说着‘都是为了你’,其实自己更应该意识到每上一堂课,都是对自己备课的实践,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检验,对自己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应急能力的培养,更是自己学习、巩固知识的很好的机会。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相长’贯穿于每一堂课,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样的,每堂课都要有收获,这样我们的教学生涯才不会沉沦。
总之,这本书,不仅是对课堂的叩问,更是对我们教师心灵的叩问,我们要在它的引领与指导下去实践中认真去揣摸、思考、探索,进而无愧于我们的职业,并能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片美丽的天空。
第五篇:叩问传统
《叩问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讲演录》书摘
序:
1、我不能容忍,不能容忍中国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中国历史给我的感觉就是千年轮回!黑格尔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我们总是自诩为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可是这五千年的时间远没有带给我们本应该有的文明与发展,同西欧相比,同美利坚、同日本相比,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实在是太浮于表面了。
马克思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当我们批判殖民者给原著居民带来的种种灾难时,可曾想过,被圣人思想润泽的这片土地上,就屡屡有屠城、食人、将自己同胞以各种残忍方式虐待致死等惨不忍睹的事件,而这些是历史书本上不曾记载的。
2、长期的研究促使我认定,导致中国历史轮回的原始动力就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乃制度之母,中国古代那种超稳定的封建制度系统之所以能坚持两千多年,以及这种系统下社会各个层面的消极因素在清王朝被推翻后的继续存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反省、重估、与清点。所以新思想对一个人、一个国家的是可以起到决定生死存亡的作用,就像启蒙运动文艺复兴之于欧洲、五四运动之于中国。
3、怀疑不是否定,而是一种实证精神。真理不在任何人手中,真理实质上就是个人在面对所谓的真理或谬误时所应持有的怀疑态度和理性思维以及辨别二者的基本方法!有了这么可贵的一步,历史上的某些悲剧应是可以避免的!比如昏君暴君政治、比如文革······唯有此,才可避免政府的愚民政策。
4、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丰富,注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弹性与无所不在的影响力,即,传统文化的负面绝不会因为一次革命、一次运动、就能完全改观、消失的。制度上的改革只是治疗肌肤之病,思想文化层面的革新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治本。否则,人的解放仍只是一纸空谈。
第一章 中国文化漫谈
我之态度
西方学者赫根汉认为,人类的自尊心已连受三次打击。第一次来自哥白尼,他论证地球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宇宙的中心,第二次来自达尔文,他论证人类不是由造物主所造,而是
由所谓的“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第三次打击来自佛洛依德,他论证人们的行为是由本能和潜在意识机制所激发,更为严重的是,他把这种本能归之于性本能!
我之眼光
1、学文重在独思,更在于独特的眼光与视点。长期教育导致的定性思维就是,一看到“中国领土同整个欧洲面积差不多”就神经反射般的自豪起来,一提到大一统、想到集权,就傻高兴,其实历史上,这些东西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帝王思维。
不过这确实对执政者有利,集权苛政下的百姓,其生存状态比战时好不到哪里去的。
2、严格来说,历史经常不是记忆的工具,而是遗忘的工具。历史与其说是让我们记住过去的事实,不如说是“规定”了哪些事实应该让我们忘掉,有些历史,几成盲点。而历史片段的选择总会由当政者来决定,成王败寇的另一种诠释。
3、参考书目:吴思《潜规则》、《血酬定律》、何清涟《中国现代化的陷阱》《我们仍在仰望星空》、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关于文化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学得深,才能看得真。比如中英鸦片战争,了解了其中的中西文化冲突,对这场战争就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再比如了解了基督教文化,就知道为什么西方热衷于向中国推广他们的人权理念,参考《刮痧》······文化可能是所有冲突的根源。
第二章 中国文化中国人
看不懂的中国人
松本一男 《中国人与日本人》
明恩溥 《中国人的气质》
利玛窦 《利玛窦中国札记》
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
柏杨 《丑陋的中国人》
金紫千 《中华文化之魂--研究中国人》
中国人所谓的不可理解,是中国文化的丰富复杂决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人是多种文化交融的载体。
农业经济与中国人
1、缺乏公德意识--生产方式导致,男耕女织的个体经营方式,使得国人前天缺乏合作意识。发展到今天,则导致了诚信的缺失。
2、饱受精神,缺乏探险精神。郑和下西洋出动200多艘大船,随行27000多人;哥伦布只有3只帆船,90名随员。
(举例有参考性:20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探险热,尧的探险、某地的首漂权上升到关乎民族尊严的大事;某年春晚小品“等以后咱中国怎么样了,也让老美来咱国家洗碗端盘子”·····莫名其妙的民族情绪)
3、重天命,轻人力---项羽自刎乌江事例
余华《活着》
4、稳重实在--农业经济决定的
中国现今的吃文化,其实是渗透了饥饿时代的遗传信息
宇宙观与中国人
1、宇宙观方面,中国人信奉的是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因此视周边如夷狄,视边远为鬼邦,而产生的最大后果是:中国人没有国家观念。
中国人只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所以百姓也就相应的没有了爱国情感,至于朝廷天下,那是肉食者们考虑的,而肉食者们也相应地认为天下就是他的家,百姓只是他家的奴才,他的家才是宁赠友邦,也不给家奴。(举例:清政府为了剿灭台湾的郑氏家族,试图联系荷兰殖民者共同歼灭郑氏的海上势力,然后把台湾作为奖品赠与荷兰)
2、政府不爱人民,人民也不会爱政府,1841年鸦片战争中,英国舰队沿江北上时,当地居民只是平静的观看朝廷与外夷的战事。
第三章 中国文化中国男人
古典文学作品、戏曲里的男性形象
一.男性之女性化
《梁祝》、《红楼梦》、《聊斋》的“灰男人”情节。
原因:
1、小农经济的农业基础明显缺少性特征,需要精细与忍耐。
2、专制的政治体制,斩人阳气的三纲五常直接导致了皇帝君父化、大臣臣妾化····(太监现象)
3、意识形态上,佛无性、道阴柔、儒家后来的发展如同被阉割的文化。
4、心理学上,中国普遍有“小白脸”情节,源于自身的过度弱化。
5、生活方式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弱书生”
二、男性之傻气化
三、男性之无性化
《水浒传》《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
历史层面上的男性本质特征和社会层面上男性的生存状态
一.男性之自私
男性天生的群婚倾向与雄性嫉妒之间的矛盾
二.男性之懦弱
和亲政策
“海伦背后的是爱情,相形之下,王昭君背后的是苟安、是交易,是男性集体的懦弱。
三.男性之无奈
男性的俄狄浦斯情节与婆媳关系的不相容
第四章 中国文化中国女人
对女人普遍看法不好
孔子、尼采、莎士比亚······
女性的黄金时代
《诗经》的记载
女性角色之定位
《易经》: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辟户谓之乾,阖户谓之坤;乾,健也,坤,顺也;乾,天也,故称呼父;坤,地也,故称呼母。
传统女孩子的素质教育
一、男女授受不亲的男女有别之礼
二、唯务贞洁之贞操礼
三、女性之美仪
四、无才是德的妇德礼
为人妻之后要守的妇礼 一、三从四德之礼
二、夫死无再嫁之礼 三、七出三不出之礼
四、婆媳之礼
结语:不容乐观的现实
一、解放后女性解放之变种
二、传统的回归
三、当代女性之地位
七项测量指标:
1、妇女就业率
2、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
3、男女青少年入学比例
4、男女青年就业比例
5、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
6、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7、妇女个人财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例
思考题:为什么反人性的东西,比如缠足、一夫多妻,能在中国这样一个所谓的文明古国里长久通行???
第七章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概说
一、“知识分子”词源
二、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的概念界定
路易斯·科塞:“知识分子必须是为了思想而不是靠了思想而生活的人”。
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公众以及为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信息、观点、态度、哲学或者意见的个人,在扮演这个角色时必须意识到其处境就是公开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对抗而不是产生正统与教条,不能轻易被政府或集团收编,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代表所有那些惯常被遗忘或弃之不顾的人们和议题。”
福柯:“知识分子的工作不是去塑造他人的政治意志,而是去打扰人们的精神习惯、他
们行事与思想的方式,去驱散那些熟悉和已被接受下来的东西。”
·······························
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的界定:
1、具有专业知识
2、拥有公共关怀
三.中国对于知识分子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
《辞海》
五.小结:知识分子应有的特性
1、启蒙性。陈寅恪“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2、批判性。“保持对传统的永恒批判的姿态”
对“反动"诠释
3、颠覆性
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集体趴下的
1、秦始皇焚书坑儒
2、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3、古已有之的文字狱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理学分析
1、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招安情节
学而优则仕
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悲剧
2、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臣妾心理
3、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怨妇心理
4、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争宠心理
5、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好女不嫁二夫“的贞洁心态
第八章 中国传统外交文化
中国传统外交文化简说
一、站在政治角度看朝贡外交
讲究秩序
重视仪式,仪式决定了政治上的象征意义
二、站在经济角度看朝贡外交
重政治轻经济。入不敷出
三、站在文化角度看朝贡外交
多是一种单向交流
有关鸦片战争的文化思考
(一)政府禁止鸦片,鸦片何以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西方鸦片贩子深谙中国特色---贿赂
使得海关形同虚设
(二)中国人在吸毒时,都有一种大国风度
鸦片贸易在全球没有受到任何限制,而在中国却泛滥成灾,形成一个广大的需求市场
墨尔本居民反对华人登陆本土
美国的排华法案
与此有关???
鸦片导致了中国的衰弱与腐败?还是中国的腐败与衰弱给了鸦片泛滥的机会???
中国禁鸦片 英国禁酒
(三)禁烟时候,林则徐写给英国国王的“威胁”外交信
(四)美国医生伯驾给林则徐送礼物(文化冲突)
中英开战,基本上属于盲人骑瞎马,有些冲突甚至是中国水师昧于西方战争游戏规则而引起的
(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内部反战呼声很高
查尔斯·义律
(六)义律与中国建交的失败
(七)林则徐禁烟时,要求义律等代表夷商与中国签订一个永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
中国对自由主义的不理解
(八)1939年7月7日
林维喜与英国水手冲突,被打死
中英处理方式的矛盾
领事裁判权
(九)战争初期,中国捷报不断,自欺欺人
(十)战术问题
疑兵计?尿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