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化中的“度”
中国文化中的“度”
悠悠五千载,文明代代传。中国文化就像太极,博大精深、兼容并蓄。而太极双鱼分阴阳,阴阳之间有边界,阴阳相对,阴阳相包,一旦超越了阴阳边界,就会阴阳颠倒,成为对立面,阴变阳,阳变阴。这个边界就是“度”。
“度”是一种时间,岁月短暂,几度光阴;“度”是一种空间,经纬交错,国度相隔;“度”是一种标准,既有温度湿度,又有长度角度;“度”是一种境界,既有高度深度,又有风度气度。说“度”是汉语里最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词并不为过。“度”是一个界限,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本质的幅度和范围。“度”是关键节点,在这个“度”里面,事事如意,超出了这个“度”,万般皆废。
中国文化留下了千千万万的俗语,包含着古人的思想和经验,是千百年智慧的结晶。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许多俗话说的正好相反。而这里恰恰包含着古人辨析阴阳的智慧与对“度”的把握,阴与阳、是与非的把握要根据时机、环境而改变。
俗话说: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宁死不屈、宁为玉碎说的是做人之方,坚持原则,绝不妥协。而能屈能伸、留青山在说的是做人之圆,适当的时候可以妥协。方圆是一种智慧,方则棱角分明、处处扎人,圆则太过圆滑、迷失自身。人
不能太过方,否则是个愣头青,也不能太过圆,否则是个马屁精。在伸与屈之间有个度,能把握住这个度,就能做好方圆。
“金钱不是万能的”说有些东西是钱买不到的。金钱能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能买到馅媚,但买不到尊敬;金钱能买到药材,但买不到健康。而“有钱能使鬼推磨”又说明金钱的作用很大,能做很多事情。在世上,金钱的作用也是有度的,没有金钱,无法生存,对于其作用范围之外的东西,空有金钱也无法买到。
中庸之道,在于不偏不倚。“度”是一种中庸之道,不到度不行,超了度又过犹不及。就像酒桌文化,国人生意多在酒桌上谈成,酒喝到度,生意自然就成了,没喝到度或者喝的过多,都是不好的。
对“度”的拿捏与把握是一种高深的智慧,需要时间、空间的相互配合,把握好了则水到渠成,把握不好则处处受阻。如何把握,则要我们深思。
第二篇:对外汉语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探讨
李夙云:对外汉语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探讨(2010-07-13 09:00:01)
转载
随着近年来华学习、工作和旅游的外国人急剧增加,对外汉语教学担负的任务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其主要体现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上。虽然留学生来华学习一种可能与自己母语完全不同的汉语言,但是无论语言如何多样性,都是传播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精神、习俗、政治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体现,在教授语言知识的时候就必然会联系到文化的教授。西方特别是英美国家的语言学家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开始作此研究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和在教学第一线的汉语教师也关注和研究汉语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注意把教授汉语言知识和讲解语言材料的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
一、深厚的汉语言文化底蕴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
虽然“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E.B.Taylor)认为“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合体;这里所说的中国文化既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是汉民族的主流文化,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则是指外国人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因素教学(周思源)。正因为汉语言知识和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教授语言知识时就不可能孤立其中一项,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汉语言知识或文化,否则要么留学生感觉到语言学习枯燥无味,要么接受的信息不全面,在交际时难以理解和接受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引起更多的文化冲突和交际障碍。丁迪蒙教授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言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得越多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时候,必须要把语言知识所蕴涵丰富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或潜移默化或直接教授给学生,帮助留学生理解汉语的起源和精髓,使他们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和灵活运用言语技巧,顺利渡过“文化休克期”。
周思源教授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包含两部分: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前者为汉语教学内容,后者为文化教学内容。丁迪蒙也认为文化教学主要是对于目的语理解和运用密切的文化因素的教学和在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教授时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那么,先要了解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哪些体现。
1.语音
从语音上看,喜欢讲究两音间的对称、和谐、节奏、连贯和响亮明快的乐感,如“桃之夭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成语、诗词、对联等的对称和押韵,“此起彼伏”,“三心二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红日当头,春风扑面;福星照户,喜气盈门”
2.汉字构字
从汉字构字和意义上看,的方块汉字是对称的,让人有一种四平八稳、平衡和协调的感觉但不失呆板,平中见动。楷书、篆书和隶书的写法是这样,就连线条优美,风格飘逸洒脱行书和草书也一样遵循了对称平稳,强调重心的原则;中国书画作品在篇章布局上亦然。中国是表意汉字,它们见证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制度变迁。如农业和畜牧业在中国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如“牛”字旁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45个,“马”字旁有94个;古时“钱”是用金属做的,所以有金字旁,如果留学生学习繁体字那就更清楚了。
3.词汇
从词汇上看,有反映过去男尊女卑观念的,比如“妻子”的别称“内人”、“贱内”、“女客”等;很多外来词汇反映中国人文化包容性强的特点,“沙发”、“马杀鸡”(massage)等。
4.审美标准
从中国的房屋设计、园林公园的建筑格局都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标准,喜好和谐、天人合一大融合的集中表现,同时反映出中国人的友善热情处事态度和内敛的秉性。这些是留学生在明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才可能掌握有规律性的语言知识。
5.背景文化
从背景文化上看,背景文化是受说话人或作者所处的时代、教育、年龄和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的体现,还涉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科技、哲学等,如中国名著里的语料的成语、谚语都是特定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和社会地位等文化背景的体现,“它们是独立完整、系统的构成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庞大群落。(周思源)”对外汉语的教学只教授语言知识,留学生死记硬背,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在学习和使用那些成语、谚语时不但不能理解其深层涵义甚至会引起误会。如电影《刮痧》里美国人心目中“孙悟空”的形象就好斗,好管闲事,以至于歪曲到暴力和邪恶的人物代表。生活里中国人常使用谚语,如“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香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在中国人与中国人只需要说上半句就明白了,外国人则是云里雾里的。教师只有把成语、俗语或谚语出处来历或典故简单描述一遍,再把中国文化与留学生的母语文化的差异区别开来,他们才可能恍然大悟。
6.语用知识
从文化在语用知识上看,留学生只有先理解语料中背景或规律性的知识,才能根据功能和语境进一步学习和运用。因此留学生要掌握中国常用的、特有的语用文化。1)称谓用语。虽然家族家谱里的关系很复杂,但是光从字面上就能掌握很多信息。如女性都有“女”字旁:妈、姐、妹、嫂、媳妇、姑、姨,“夫”是某某的丈夫:姐夫、妹夫。与英语不同,中国人的姓置于名前,妇女结婚了也
不随夫姓。另外尊称和敬称体现了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你”和“您”的区别,“你多少岁了?”和“您高寿了?”的区别,“你姓什么?”和“您贵姓”的区别。2)打招呼用语。中国人与熟人见面常问“你去哪?”,“吃过饭了吗?”这是中国人热情关心他人的表现,虽然留学生觉得隐私被侵犯了,但了解中国古时候的房屋结构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他们就能理解了。中国喜欢送客,一边送一边聊,不知不觉就送了很远,这也是中国热情好客的表现。3)禁忌语用。中国人在喜庆的时候不说不吉利的话,不做不吉利的事;不在老人面前说“死”“病”之类的话;数字“4”和其他与不吉利相关谐音字词的使用;不送“伞”做礼物,不分“梨”等。4)谦词语用。中国人对他人的赞美总是不正面承认,喜欢偏低自己抬高别人,如“您的到来真是让鄙人的寒舍蓬荜生辉啊”,“哪里哪里,你的字比我的好”等。5)非语言信息。这里主要指常用的肢体语言和各种面部表情。中国人握手可能被视为“政客式”的握手方式,即一手握着他人的手,一手搭着他人的肩并且握很长时间以示亲密友好。还有各种手势和头部动作的使用都是很有讲究的,它们虽然是无声的语言但同样传递了不同的、丰富的信息。
二、留学生汉语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特征,它直接或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到某一段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它既离不开物质基础,也离不开政治大环境。现在各种文艺作品里都在反映稳定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和一些社会问题,这和某些留学生所了解到的仅限于“文化大革命时代”、“中山装时代”有极大的偏差。这需要教师对留学生讲解中国的历史、国情和国策。教师必须让留学生知道语料中所表述的内容可能是历史当中的一部分,对于整个历史阶段来说,它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不能代表整体,所以需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发展和变化及其规律。教师可以在讲解语料或作专题讲座时选择有代表性的、与中国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及正面形象的事物,如住房建筑的变化所引起邻里间的社会关系变化,人们对服饰审美变化,城市建设和人们的观念等。还要注意有的文化现象与世界文化接轨,形成文化趋同,比如词汇系统开放,交际的表达变化,可以在正式场合上听到初次见面时打招呼使用“你好”或“认识你很高兴”等;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婚姻观等也渐渐产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地域广阔,留学生不仅选择中国大城市,也在小城市里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衣着、节日、地方语言也不同,如“方言岛——成片方言区域中存在着一个讲不同方言的人口居住地”(苏新春)。虽然这些语言文化属于地方性的,但也形成了强势影响,尤其是香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很多影视歌作品大量流行开来,如“的士”、“巴士”、“埋单”、“冲凉”等,在文化教学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些背景;只有教师要把主流文化和本地区的文化特点结合起来,才使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不会脱节。另外,网络语言的出现,尽管不是规范的官方语言但其影响也不能忽视。教师平时要注意搜集这些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词汇和交际用语,使教材内容得到丰富,与时代接轨。
2.注重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差异性
留学生来华的学习的目的不一,国籍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教师不能划统一对待留学生。有的属于亚洲或汉语文化圈,很容易接受教授的内容,而其他文化圈就不一定能理解中国的思维和行为,如遇到节假日要换休息日;中国人拒绝主人送行时常用手往外扇表示“不用送了”或翘起大拇指表示“赞扬”,希腊人则都认为叫他“滚蛋”;中国人用“点头”表“同意”,尼泊尔人则用摇头表示。如果在和留学生教学或交际前不了解留学生本国的文化,不做“一对一的文化差异比较”(周思源),就很难得到留学生的文化理解或认同。教师要有意识的指出与母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文化差异,让留学生有概括性的认识,再今后学习时逐步加深印象并在交际时准确运用。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肢体语言的使用,教态、用词和情绪的表达,这些无声的语言可能会影响教师人格魅力。
3.注意文化依附性矛盾问题
文化的依附性矛盾是在教师因教学对象为异文化群体成员时而进行文化选择时和留学生因学习内容为汉语言文化而进行选择是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周思源)。实际与留学生交往时教师处于这种矛盾之中,有的教师为了避免冒犯留学生,迁就留学生的文化和习惯,就学习他们的习俗,教师自身行为和习惯已经没有中国式的特点了,这样留学生不但没法从老师那儿学习到地道的中国文化,还导致他们同别的中国人交际时闹笑话。教师需要在了解留学生的本国文化的同时,引导他们入乡随俗,融入中国文化而不要强制他们接受中国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比如印度教的人不吃猪肉,就不要总是介绍与猪肉的菜肴;留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是他们母语国社会的表现,教师不能以一个留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判定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建议教师鼓励留学生间“文化协同”的方法,相互吸取学习方式和文化(科泰齐和金Cortazzi,&Jin,1996)。
4.注意教授课程的内容设置
首先教授中国的基本国情,国策和历史发展,然后分类介绍;教授语言知识时还要把各类知识融入到课堂中。再则国内关于中国文化的教材也日渐多起来,教师选用时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取长补短,搜集一些适合本校留学生特点的内容作专题讲座,在视听说课里把大容量的文化知识直观的、动态的表现出来,让留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到地道的文化。当然,教师还要利用汉语母语国环境,让留学生多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中国文化,练习语言技巧。初级阶段文化课留学生需要知道语言知识、语料基本的文化因素或文化背景,到了高级阶段,留学生需要有各种文化知识和背景的储备,对语言材料有更深的理解。刚刚学习汉语的时候可以开设书写课,然后过渡到中国书画课;学习了中国京剧的理论知识后再学习实践课。教师根据留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开设多种文化课供留学生选择。开设必修或正式的文化课注意要有助于其他汉语课程学习,也不能占用太多时间。
文化的渗透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能操之过急的,要想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播到世界各地需要对外汉语教师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知识,既要学习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实际,有条件的还要走出校门,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原载《湘潮》2009年第8期
第三篇:中国文化中的“天”
成语和历史典故中的文化意蕴
摘要:汉语中“天”字的使用频率极高,其语义也很多。成语以其简练的格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广泛运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以带“天”字的成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成语中“天”的语义,进而探讨语义背后的文化意蕴。关键词:天成语典故文化
汉语中“天”字的语义一分丰富,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频率极高。提及中国古典哲学,“‘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中国古代的所有信仰中,可以认为天地是最神圣的”图,提及中国史学,会想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提及中国医学,“可以认为中医学是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核心”圈。可见,“天”的语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文、史、哲等领域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同时在政治范畴层面,儒家提出“天人感应”,“天子以德配天”,君权神授,君王的权力来源于上天的授予,君王当有德才可王天下,民众的生活,对君王的评论评价都是上天对君王的启示。
李学勤主编的《字源》对“天”字有详细的解释:“象形字。本像人形,突出头部,以示人之顶颠。《说文》:‘天,颠也。’即其本义。”因此,“天”的本义为“头,头顶”,但是这一语义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成语是语言的活化石,随着历史的变迁,它仍能承载最古老的信息,向人们传达语义的本相。前文提到的关于“天”字的第一类成语“刑天争神”中“天”字用的就是其本义。一个简单的四字成语,不仅承载了古老的神话故事,而且含蓄地保留了“天”的本义。
成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根据成语中“天”的语义分析情况,可以注意到语义背后蕴藏的文化观念,并且可以由此探索“天”字成语的来源。下面便探讨论述有关于“天”的成语背后的文化观念。
第一,天人感应说。如“天怒人怨”等等成语,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西汉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说。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董仲舒借时学(阴阳五行学)发挥或者说发展《春秋》天人感应思想,其说固然奇伟怪谲,难以思议,但决非无中生有,而是本于《春秋》穷天人之变的精神。
第二,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天道观。先秦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是商代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天道”的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所谓天道,即万物的规则、万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规则。如天公地道、天道无亲古人认为有主宰万事万物、创造管理世问人事的“天神”,肯定了“天”是有意志的,可以制定“天理”,人们应该顺应“天道”。天道观念源于原始社会。当时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总认为有一种超人的力量在支配着自然界,支配着人类。这超人的力量便是天。天是至高无上的神。商人迷信,凡事占卜,就是天道观的反映。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出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产生了国王。反映在人们的意识上。便是在天道观的基础上产生了“帝”和“上帝”的观念。“帝”和“上帝”是和天具有同样权威的人格神,是万物的主宰。人世间的一切都要遵照上帝的意志,而代表上帝的便是国王。他是上帝的子孙,是“受命于天”,“替天行道”。假借天神的意志,赋予国王无上的权利,以行使统治权。人民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统治,这就是商代的统治思想,即所谓天道观。
第三,宿命论。听天由命、乐天知命、天命有归等成语反映了我国上古时期的天命论、宿命论,认为人的命运由天神所主宰,天神有威力、有恩泽,可以护庇人也可以惩罚人,人应该听从“天意”的安排,顺从“天命”的摆布。乐天知命,旧谓乐从天道的安排,安守命运的分限。现大多引申为安于现状,乐守本分。此外乐天有知道宇宙的法则,合于自然的意思;知命有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谛,乃至生命的价值的意思。知道了宇宙的法则与生命的含义,自然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可见乐天知命是一种大修养、大境界,不可一味当做悲观地顺从命运安排。中国古老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原则就可以浓缩为乐天知命的精髓。
第四,君权神授论。“挟天子以令诸侯”,出自于《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挟:挟制;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诸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据《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记载,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杀,其部将李傕等人便遣使诣长安求赦。当时掌权的司徒王允为人刚直,没有同意,李傕等人更加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贾诩当时因为是董卓所部的官吏,在李傕军中任职,为求自保,便出面阻止了他们,对李傕等人说:“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汉献帝为天子,王权神授,虽曹操手握兵权,掌国之大器,却不敢僭越半分,惟奉天子以号令天下群雄,不敢取彼而代之。而“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两个成语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认为天意对于皇权来说有生杀予夺的功用,称皇帝为上天安排来管理万民的人。朝代的更替、制度的变迁都有所谓的“天意”在主管。据传,秦大士,南京士子,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23岁考中举人,是大宋朝奸臣秦桧的后裔。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被乾隆皇帝御笔钦点为状元。由于秦桧奸臣名声实在太大。乾隆皇帝在不了解秦大士是否是秦桧后人的情况下,不能御笔钦点,左思右想后,决定亲自召见秦大士,见到秦大士,乾隆皇帝开门见山地问:“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秦大士满心欢喜而来,万没想到,皇上竟会有此一问。秦大士趴在地上,汗如雨下,不知该如何回答:如实相告,前程就完;如矢口否认,就是出卖祖宗,这是大不孝,也是欺君,要砍头。当此生死抉择关头,秦大士壮起胆子高声说到:“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大士不愧是大才子,机智过人,此言一出,便流传后世。乾隆皇帝何等聪明,岂能不知此话的弦外之音,也更加欣赏其过人才智,当即龙颜大悦,欣然御笔钦点为大清朝第43位状元。秦大士高中状元后,为保住皇颜,更是改变数百年来,人们对秦氏后人的看法,竟前往杭州西湖祭拜岳飞。
根据成语中“天”的语义分析,人们对“天”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对“天空”这一客观物质的认识和对“天神”这一主观想象的认识两大类。其中“天”表示“天空”这一语义的成语远远多于表示“天神,主宰者”及“神所居住的地方”的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认知水平的发展,“天”表示“天神”这一类的语义正在逐渐淡化,人们对“天”的认识更倾向于客观的“天空”。“天”表示“天神”类的语义是中国古代“天道观”的一个缩影。古人畏天、顺天、乐天知命,这一点已r片刊i.1召兰人}5};L车n }n今素日习匕二目二舟开
第四篇:战争中的中国文化散文
战争,在众多数人眼中是野蛮的,是无情的,可是战争再令人讨厌,但也是世上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解释,战争就是一个文化与另一个文化的激烈碰撞。
中国文化的开始
在遥远的东方大路上,有着几个部落的分裂统治。不同的部落代表着他们不同的文化,其中最为强盛的是黄帝的轩辕氏部落,它代表着人人平等的民主文化;炎帝的神农氏部落它代表着与人为善的和平文化;蚩尤的九黎部落,它代表着铁血的杀戮文化。当着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碰撞时,产生的火花就是被时代淘汰的文化;虽然绚丽,但却无用。而留下来的就是新的文化,新的开始,最先失败的是从不会战斗的和平文化,他们太过于和平,就变相的成为了一种懦弱;然后失败的是杀戮文化,他们不知人心只知杀戮,这注定要失败,最终胜利的平等文化吸取了这两种的文化精髓,产生了一种新的复杂的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进阶
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化总在不断的变旧,刷新,变旧,刷新。时代不允许文化落后,不过是在夏商周汉晋,还是唐宋元明清,文化总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当诸侯制用不了时,就是全国统一,当封建皇朝不行时,就是民主社会。这就是中国文化的进阶。
中国文化的衰败
一个文化既然有鼎盛时期,那也就有衰败的时候,中国文化衰败时就在清朝末年。当时清政府的骄傲自大,竟自称为天国,不肯与其他国家平等交际。当乾隆说出“我乃天朝帝国,尔等怎能与我平起平坐呢。”就注定了中国文化的衰败,然而乾隆之后的帝王竟一个比一个傲慢。当不好的东西第一次进入中国后,就如疯狂生长的野草,一发不可收拾。中国文化开始从内由外的腐朽,白银不断地从国内流出,同是中国人的健康也开始不断的消失,最终的收获就是“东亚病夫”这四个字。当外国人用洋枪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文化开始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文化的新生
即使中国文化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也有人会努力去阻止它的退出。有句古话叫“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个旧文化的退出就是另一个文化的重生,而帮助中国文化的有大文豪鲁迅、艾青、巴金、江河等人;有共产党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有科学钱学森等人,也有千千万万个有尊严的中国人。他们用笔墨战斗,用枪炮战斗,用生命战斗。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国文化就如同凤凰,以新的文化站在历史的舞台上。
所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中,文化常常伴随着战争来升华的。文化是战争的源头,战争是文化的传播。然而战争结束的时候就是新的文化诞生的时候。
第五篇:叩问《西游记》中的中国文化
叩问《西游记》之中国文化
学号:200804020021
专业: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姓名:张定
摘 要:作为传统积累型小说的《西游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集体创作的痕迹,但在其内蕴上却保留着由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智慧和精华。本文试图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来解读《西游记》当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刚健自强的人生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以期来指导现实生活。
关键词:《西游记》;天人合一;以人文本;刚健自强;贵和尚中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既不是直接地叙写现实的生活,又不类于史前的原始神话,在它神幻奇异的故事之中,诙谐滑稽的笔墨之外,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表达着作者的某种思想,其中就蕴涵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郭豫适指出:“《西游记》全书虽说是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但同时它又是一部具有深厚的社会性现实性的文学作品,讽刺揶揄取诸人生世态,许多人物故事包含有丰富的哲理性启悟性,这也正是《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高于那些仅供消闲发噱而没有多少思想底蕴之作的地方。”本文竭力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刚健自强的人生观和贵和尚中的价值观四个方面来解读《西游记》中所内蕴的中国文化。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纵观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的“制天说”。三是《周易》提出的“天人调谐说”。宋代的张载在继承先人关于“天人观”诸多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四字成语。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亦即认为人与自然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不可割裂的联系。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主张人既要顺应自然,亦要改造不利于人生存的恶劣环境,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西游记》描绘自然环境,有美境,亦有恶境。对美境,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去描绘它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充满赞美之情。如第1回对花果山的描写:“丹崖怪石,峭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书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没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神猴孙悟空就是在这样的胜境中,受天地之真秀,吸日月的精华孕育而生。这是对“天人合一”境界最完美的阐释。
《西游记》不但描写了自然之胜景、圣境,对恶境的描写也不遗余力。在描写恶境的同时却着力凸显了人对自然恶境的改造,以达到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即天与人的合一。在第59-61回中,唐僧师徒四众途遇火焰山:“八百里火焰山,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这环境是何等的恶劣。面对恶劣的环境,吴承恩为唐僧师徒采取的对策是三调芭蕉扇灭火。只见:“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进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搧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 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二)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故国,本乱则国危”。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与天人合一一样历史悠久,其承接着“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而来,以“天”为终极依据,是外在的理论框架,是理性和道德的化身。以人为本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的外延,是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也就是说,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就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西游记》在第8回阐述唐僧取经的缘起时,就说道:“„„;但那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这样就让读者明白了唐僧师徒的取经事业是出于“劝人为善”,教化人类的目的。我们在字里行间就可以解读到吴承恩的“人本”思想。
众所周知,猪八戒在《西游记》中最大的特色就是贪食、贪色,这本是佛门弟子最大的禁忌。可作者在猪八戒的取经过程当中,不但没有使其有所收敛和改进,反而一味地给予强化。连到最后如来封佛的时候,如来佛祖也顺应猪八戒的秉性,封他为“净坛使者”。有文道:“ „„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赡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西游记》就是这样利用一种反讽的手法演绎了作者“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刚健自强的人生观 先秦儒家曾提出“刚健”、“自强”的人生准则。孔子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刚毅即是具有坚定性。孔子弟子说的“临大节而不可夺”,即是刚毅的表现。《周易大传》提出“刚健”、“自强不息”的生活准则。《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日月星辰运行不已,从不间断,称之曰健,亦曰刚健。人应效法天之运行不已,而自强不息。自强即是努力向上,积极进取。饱读古代圣贤书的吴承恩是无法不受到儒家这种“自强不息”思想的影响,其“刚健自强”的人生观我们也可以从《西游记》得到印证。
唐僧师徒为了求取三藏真经,教化东土人民,在往西天的取经路上经历了无数次的“逢山遇妖,临水撞怪”的危险境地。他们没有被西天路上那无数的妖魔鬼怪所吓倒,相反,为了完成拯救天下苍生的使命,他们不畏生死,百折不挠与妖魔鬼怪作斗争。在遭遇九九八十 一难,苦度十四寒秋,历尽十万八千里的艰辛之后,他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以上是从《西游记》的整个框架上来解读吴承恩的“自强不息”思想,除此以外,我们也可以把目光缩小至第59-61回。为了能熄灭火焰山上的大火,顺利往西,唐僧师徒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上演了“三调芭蕉扇”精彩的一幕。
(四)“贵和尚中”的价值观
“贵和尚中”的价值观承接以人为本而来,就是贵和谐,尚中道,这不仅是伦理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贵和尚中” 思想史一个动态的意识过程,其中的“和”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这种和谐并不是排除矛盾,而是蕴含着浮沉、升降、动静等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相互消长及转化过程中的和谐,是一种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动态的和谐。吴承恩就是恪守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在《西游记》中独具匠心的设置人物和经营人物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多样性的统一。
沙僧,一直被后世研究者认为是《西游记》中最微不足道的人物,但细细掂量,他在书中的出现以及在西天取经的途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折射出“贵和尚中”价值观的光辉。自观音劝化后,他就取名为法名沙悟净。等到他剃头拜师以后,三藏又赐名与他“沙和尚”。“沙”指其居处;流沙是没有定性的“土”。“和尚”二字分开来说,“和”字有调节、不争、谐应等义;“尚”字则可解为掌理、超越。合起来说,“沙和尚”意指发挥“土”掌理和谐,或以合为尚的功能。唐僧师徒当然都是和尚,却只有沙僧一人取了“和尚”之名,可见他明明是被委以“和事佬”的重任,去排解取经人之间的纠纷。
再者,我们可以从五行生克的观点来看,就更能明了这一点。在取经人当中,唐僧配“水”,悟空配“金”配“火”,八戒配“木”,而沙僧配“土”。三藏离京后,在两界山遇悟空,接着在高家庄收伏猪八戒,最后才在流沙河降伏沙僧:五行依相克的顺序结合,以“水”为首,以“土“垫末,其中的含义,除了借相克来制造冲突,以活跃情节外,还欲以“土”来调适五行间的关系,尤其是掺合“水”、“火”的冲突。事实也如此,西天路上,沙僧总是在调节孙悟空以唐僧、猪 八戒之间的矛盾,使得他们取得了最后的“功德圆满”。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蕴涵了无穷的意蕴和智慧。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与其进行对话和解读,以指导后世的生活。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刚健自强的人生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西游记》在其神幻的故事情节背后所折射出来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刘耿大.西游记迷境探幽[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2]吴承恩.西游记[M] .长沙:岳麓书社,1987 [3]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 .党的文献.2006,1:94 [5]梅新林,崔小敬.20世纪《西游记》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