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测试题

时间:2019-05-14 04:0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文化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文化测试题》。

第一篇:中国文化测试题

【测试题】

1.()、()、()和()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实用艺术(要略P7)。2.维系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纽带的是()观念。3.简述中国文化的外在特性和内在特性。【要略之要略】

1.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2.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3.甲骨文最早是由(王懿荣)首先发现的。

4.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

5.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

6.研究汉字的书,有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到汉代,三书合一成为(《仓颉篇》)。

7.“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后世文字学家多采用(许慎)的说法定名、(班固)的说法定序。

8.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1)写实主义精神;2)人体本位精神;3)原始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要略之要略】

1.(元谋猿人)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北京猿人)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

4.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又称(黑陶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

5.关于古代文明起源的四大区域以及各自的代表文化以及具体地点:(1)黄河流域文化区: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2)长江流域文化区:河姆渡文化、三峡文化

(3)珠江流域文化区:百越文化

(4)辽河、内蒙古地区文化区(北方和东北草原文化区):红山文化

6.三皇五帝: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7.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8.中国人远祖的大体分类:西方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与南方的苗蛮集团。9.(夏代)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10.(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1.卜辞: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

12.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3.西周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

14.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有渴望,无实绩)15.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16.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7.清朝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18.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军事优势给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恭亲王奕欣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主张利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用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科学技术,举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及新式学校,史称“洋务运动”。19.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时出现的(《梁皇帝实录》)。20.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杜佑)。

21.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22.会要: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的性质。(苏冕)首作会要。23.(刘向)的(《列女传》),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测试题】 =1.填写对应空白

黄 帝——()——颛 顼——()—— 尧 ——()——()有熊氏 金天氏()高辛氏()有虞氏-----()五帝 五帝 五帝 五帝 五帝 三王

2.春秋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是()事件。

3.春秋五霸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4.彩陶文化指的是(),黑陶文化指的是()。5.在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表中填写空白: 时 间: 1842 1856 1856 1860 1895 1900 条约名称 :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签约国(外): 英 俄 俄美英法 日 八国

6.史书中的“三通”指的是()、()和(),作者分别是()、()和()。7.《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属于()体史书。8.汉族政权最早主动接受异族文化的事件是()。

9.将有关系的上下两组用直线联接起来:

裴李岗文化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 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 石峡遗址

黄河流域文化区 长江流域文化区 珠江流域文化区 北方和东北文化区

10.填写下列王朝对应的开国君主,如,秦(秦始皇):西汉()北宋()商()西周()清()明()西晋()隋()东汉()唐()

11.红巾军起义发生在()代末期,黄巾军起义发生在()代末期,绿林起义发生在()代末期,赤眉起义发生在()代末期,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在()代晚期,宋江、方腊起义发生在()代。

12.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出现的时期有()

A.隋文帝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唐玄宗后期 E.乾隆时期

13.《洛阳伽蓝记》记录了北魏时期的佛教发展状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的作者是 14.属于纪传体史书的是()

A.陈寿《三国志》 B. 二十五史 C.班固《汉书》 D.《清史稿》

15.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A.谈迁《国榷》 B.毕沅《续资治通鉴》 C.《春秋》 D.《左传》

16.清代阮元的()是我国古代唯一的科学家传记汇编。

17.史书的体裁,除了纪传体、编年体还有()体,第一部此类史书是(),其作者是 【要略之要略】

1.中国人的三大崇拜是对(天地)、(祖先)和(君师)的崇拜。2.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

3.中国文化中的五岳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4.五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5.四渎指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6.四海指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

7.从(秦始皇)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8.庙号:即帝王死后在太庙受祭时享有的称号。如:明太祖、明成祖、清世祖、清圣祖 9.帝王祭祀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10.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11.北京阜成门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

12.(汉高祖刘邦)亲祭孔子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汉文帝)追封孔子(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东汉光武帝刘秀)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到(唐贞观四年),开始全国性的祭孔。

13.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叫(释子)。

14.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15.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

16.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1)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2)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庐山等地;(3)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4)西行求法活动成风。

17.(鸠摩罗什)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金刚经及妙法莲花经对中国佛学理论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18.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朱士行),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

19.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突出发展的原因:一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都遭受了无穷的苦难,于是都想在痛苦中寻求一种寄托和安宁,佛教所主张的自我解脱和超度求生等教义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二是这一时期,社会上流行玄学,热衷清淡;三是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

20.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一是佛学大盛,唐代的佛经翻译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超越前代而达到最高成就;二是寺产丰肥;三是宗派林立。

21.佛教宗派有三论宗、三阶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以及禅宗。其中,(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产物。

22.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种的仪式和神持,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密),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蒙藏附近的国家)等地。

23.(葛举派)又称(白教),是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转世制度的;(萨迦派)为西藏政教合一的宗派;(格鲁派)用**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承问题。24.(**)和(**)是黄教两大**转世系统的称号。25.(无常)和(无我)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26.小乘佛教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讲修炼成(阿修罗);大乘佛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追求修炼成(菩萨)。

27.历史上的灭佛事件主要有四次,被称为“三武一宗”,是中外文化冲突的一种反映,也是三教对立、斗争的一种表现。“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28.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29.中国佛教属于(大乘佛教),尊崇(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菩萨。30.佛教四大禅林是灵岩寺、国清寺、玉泉寺、栖霞寺。31.四大石窟:云冈、敦煌、龙门、麦积山。32.(乐山大佛)是中国第一大佛。

33.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是(太原西山大佛)。

34.大藏经是以佛教经典为主,包括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

35.(佛指灵骨)指释迦牟尼的真身遗骨。

26.道教的基本特点:一是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二是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

三、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的几个层次;

四、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27.道教发展的原因:1.道教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产生的;2.道教的传播手段与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有关;3.入道成仙的口号有相当的诱惑力。

28.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符录派是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特点。29.道教一般把(楼观台)作为最早的道观。

30.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保护神。

31.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32.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1)信安拉是唯一的神;(2)信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3)信天神;(4)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5)信一切都是由安拉决定的;(6)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33.伊斯兰教的五功是:(1)念功;(2)拜功;(3)斋功(回历9月);(4)课功(“课功”的“课”的意思:信徒要交纳课税。);(5)朝功(回历12月)34.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一般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中国的伊斯兰教

属于(前)者。

35.番坊:唐宋时期,来华的阿拉伯商人逐渐增多,他们在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中不少人就侨居在中国的京城和沿海城市。由于他们信仰伊斯兰教,需要经常做礼拜,就比较集中地住在一起,形成“番坊”。

35.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它的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成分,促成离回族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融合;(2)随着阿拉伯人的东来和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如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6.伊斯兰教的四大清真寺是: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杭州凤凰寺。37.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艾提尕清真寺)。【测试题】

1.曾被成吉思汗接见,封为“长春真人”的是()。

2.在道教历史上,有天师道派、楼观派、茅山派、上清派和灵宝派,在元代被正一道吸收的是()、()、()和(),被全真道吸收的是()。

3.天师道的创始人是(),他的儿子()、孙子()都被尊为天师,称为“三张”,道教中与“三张”并名的是“二葛”,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和晋代的(),后者著有道家经典()。三张”中的()在依靠信徒众多,在太平道“三张”——()、()和()发起的黄巾军起义后,乘乱夺取了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达30多年,最后被()剿灭。张姓天师历代世袭,到元代时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被元政府封为(),主领“三山符箓”。北魏时期,4 提出“除去三张伪法”,改革天师道的道士是(),他创立了新的道教派别——()道,而与此相对,南朝道士()“祖述三张”,整理道教经典,完善了天师道,也创立了新派别()道。这两个派别在元代合流,形成新的道教流派——()。4.下列各项中,属于道教的三天尊的是:

A.元始天尊 B.上清天尊 C.灵宝天尊 D.道德天尊

5.下列哪些不属于道教人物:

A.〈金〉孙不二 B.〈南〉陆修静 C.〈金〉丘处机 D.〈三国〉葛玄

E.〈南〉陶弘景 F.〈北宋〉陈抟 G.〈北魏〉寇谦之 H.〈金〉王重阳 I.〈东汉〉张角 J.〈东汉〉于吉 K.〈元〉张与材 L.〈东汉〉张衡

6.历史上第一个登坛受戒、正式成为和尚的是(),第一个西行求法的是()。7.佛教天台宗所奉的基本经典是:

A.《妙法莲花经》 B.《法华经》 C.《无量寿经》 D.《金刚顶经》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佛教的著名偈子,其作者是: A.弘忍 B.神秀 C.道信 D.慧能

9.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转世制度的是: A.噶举派 B.噶当派 C.萨迦派 D.格鲁派

10.历史上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第二个是(),最后一个是(),改封嵩山的是()。11.历史上树木第一次受封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发生在()。

12.中国人常说的“五湖四海”中的“四海”指的是()、()、()、()。13.下列词语中源于佛教的典故有:

A.想入非非 B.恍然大悟 C.现身说法 D.火烧眉毛

14.佛教四大石窟是:

A.敦煌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云岗石窟 D.龙门石窟

15.道教中()派提出“老子化胡”说,认为佛是老子出关化成胡人才形成佛教。16.元代的()重修了杭州凤凰寺,其曾孙()是元代著名的回回诗人。17.伊斯兰教最初有四大哈里发,其中()被什叶派称为“永不犯错的超人”。18.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是在公元()世纪传入中国的。

19.天主教指的是罗马公教,其教廷设今在(),而东正教指的是()教,16世纪又出现了马丁?路德创立的()教,此时期来中国传教的利马窦,传播的是()教,而在唐代传入我国的基督教被称为()教,元代传入我国的叫()教,17世纪俄国人传入我国的是()教,而最晚传入我国的是()教。

20.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指的是()、()、()、(),其中禁佛不禁道的是(),禁佛又禁道的是()。

21.历史上第一次儒道联合制佛的事件是()。

22.下列人物中属于反佛人士的有:

A.〈唐〉狄仁杰 B.〈唐〉韩昌黎 C.〈南北〉范缜 D.〈北周〉拓拔焘 【测试题】

1.我国古代法律形式,除了律、令、格、式外,()与例占有重要地位。2我国古代兵源制度主要有:府兵制,募兵制和()。

3.清朝满族的“旗”大约________人。

4.最初只分四个固山,有黄、白、蓝、红四种颜色,分别为()()()()。5.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前以车战为主: A.春秋前 B.宋代 C.战国 D.汉代 6.()朝火药广泛用于军事。)7.天平在我国()历史时期普及,“斤”始创于()朝。

8.国家四维指的是()()()()。

9.填空题:宋朝的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是()提出的。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提出的。10.简答题:两税法的作用

【答】1)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3)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测试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商人列为“五蠹”之一。

2.古代的“五不娶”指逆家女、乱家女、()、()、世有恶疾和丧母之女。3.古代的嫁娶六礼指纳()、问名、纳()、纳()、请期和亲迎。

4.“三教”在古代指儒、释、道;而“九流”指的是儒、道、()。

5.汉晁错第一个提出“农本商末“的理论,向皇帝提出了()的建议,士商工农之间的平等地位从此分出高低贵贱。

6.以下哪些是商代君王的名:

A.辛 B.丑 C.戌 D.戊

7.汉魏至唐,中国姓氏文产生了两种文化现象——()制度与()意识。

8.中国的复姓中,长孙姓的渊源是(),南宫姓的渊源是(),司空姓的渊源是(),公孙姓的渊源是()。

9.孔子得子,鲁朝公送鲤鱼一条以为贺礼,孔子遂名其子曰:鲤,孔子的这个命名符合〈左传〉中“五名”原则中的()原则。

10.明成祖到明宪宗的连续五代皇帝的名字依次为: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祈镇与朱见深,从最后一字看,这些名字的文化内涵是()。

11.〈三国志〉中的人物绝大多数是单名,如刘备、赵云、曹操、关羽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巧合 B.社会风俗 C.法律制度 D.后人简化

12.()的号是“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号是“八大山人”,()的号是“青藤门下走狗”,祝枝山的号是(),郑樵的号是(),杜甫的号是()。【要略之要略】

1.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1)“礼乐一体”的原则:有礼必乐,乐附于礼;乐在诸多艺术中独具至尊地位;(2)融合互通的精神:即中国艺术的主门类不是各自为域、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相通、融合为一的;

(3)注重神韵的技法:即中国艺术注重表现事物的意趣和人的内在感情,要求在 艺术创作中突出神似;

(4)用于教化的目的:即传统艺术很重视艺术的目的性和社会功能。

2.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从(汉魏时期)才真正开始形成的。

3.隶书:秦代由于官狱多事,奏章繁多,为了求得速决速用,官府让隶人(奴隶)们省易抄写,遂称“隶书”。

4.隶变:隶书到汉代逐步定型为横扁形的,从起笔到结体,都有一定的规格,到东汉,隶书成为官定标准字体。这一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叫做“隶变”。

5.(钟繇)完成了楷书的定型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6.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7.唐初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8.(欧阳询)被尊为唐人楷书第一。9.(薛稷)实开后世瘦体的先河。10.颜肥柳瘦:(01年名解)

11.帖学:就是辗转翻刻前代名帖,然后又师法于帖。12.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3.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14.宋徽宗赵佶的字体是(瘦金体)。

15.晚明四大家: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

16.所谓运笔起势指起笔要注意(逆),结体要注意(违),章法要注意(侧)。17.数量很多、阵容最大的雕塑作品是(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8.汉代采用寓意手法雕塑作品代表作时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以表现(佛教内容)为题材。20.(灵岩寺千佛殿的40尊罗汉彩塑)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21.秦汉时期,出现(百戏),包括杂技和歌舞。22.唐代开设(教坊),管理宫廷歌舞。

23.梨园:(97年名解)

24.(唐玄宗)被奉为戏曲祖师。

25.杂剧的角色一般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角色扮演。

26.杂剧流行于元代,以(元大都)、(山西平阳)、(杭州)为演出中心,现存最早的戏台保存在(山西)省。

27.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议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了新的唱腔,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

28.雅部:昆腔曲调高雅,词章优美,为封建士大夫所欣赏,被称之为“雅部”

29.花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因为风格粗犷,语言通俗,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被贬称为“花部”。30.(京剧)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水平,分为(京、海)两派。31.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32.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1)虚拟的时空环境;(2)严格的表演程式;

(3)夸张的艺术形象。

33.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与西洋画的区别):

(1)从艺术特征上讲:西洋画注重“形似”,以写生为主;中国画注重“神似”,以写意为主。画人物,着力表现他们的形态特点和意趣。因此,中国画在构图时特别讲究“立意”,即确立画家所表现的那个意境,而这种意境也正是画家所追求的情趣所在。

(2)在色彩的运用上

西洋画大多是依据一定的光源,表现客观事物的色彩变化,明暗的对比比较强烈,感性的描绘比较突出;

中国画运用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事物的特征,并不依照自然的光源,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作品的情调和气氛,追求一定的装饰效果,因此有时采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色,形成所谓的工笔重彩。

7(3)在画法上:

西洋画注意描写对象的比例,高低远近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中国画却只注意线条的运用,以线条的疏密、繁简、曲直、刚柔来体现华中丰富的韵律节奏,从而造成一种空灵的艺术效果。

34.绘画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是成熟而又独立的艺术门类; 35.(汉代)绘画成为政治统治和封建教化的一种手段; 36.(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取得支配地位。37.没骨法: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38.画龙点睛的故事指(张僧繇)。

39.东晋时期的(顾恺之)被称为“三绝”(画绝、才绝、痴绝)。

40.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41.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反应了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42.画圣(吴道子)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他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发展(“线描”),创造了(“兰叶描”)的线形。

43.在(张萱)和(周昉)的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

44.金碧山水: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喜用强烈而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整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煌,世称“金碧山水”。

45.泼墨山水:王维丛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表现在画面上,他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被称为“水墨山水”。

46.(五代)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

47.西蜀画家(黄荃、黄居寀)父子采用(勾现)的填色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 48.江南以徐熙为代表的徐体采用(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的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49.院体画:宋代时,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学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50.南宋画院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51.元代四大画家: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

52.明写意山水画的代表(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采用(泼墨勾勒)的技法画牡丹 53.清代末年的画家以(任颐即任伯年)和(吴昌硕)为代表。

54.形神问题:中国画注重气韵和神似,注重表现对事物的神态,抒发艺术家所获得的意趣,至于对象的形态则是在其次。

55.“心师造化”是南朝(陈代姚)在(《续画品录》)中首先提出来的;“迁想妙得”是(顾恺之)提出来的。

56.“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和批评的标准。57.(莫是龙)首先提出南北画宗的理论。

58.早期的音乐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巫术祭祀)。59.周朝音乐的特点:

(1)等级化,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拥有的乐队、编排和人数都有等级差别;(2)音乐成为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课程;

(3)音乐的功能用于祭祀转向主要为政治服务。

60.清商曲(《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廷花》、《子夜四时歌》)。

61.唐代的(燕乐)、(曲子)、(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

62.到唐玄宗的时候,燕乐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他所选的梨园子弟都属于(坐部伎)。

63.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北宋的(姜夔)和南宋(张炎)为代表。

64.(变文)后来发展成为宋元时期的诸宫调。65.勾栏(艺人)和瓦子(舍)。

66.北宋(陈旸)的(《乐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应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67.明代的(鼓词)和(弹词)相当流行,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朱载堉)的(《乐律全书》),提出了十二平均律。

68.五音:也称“五声”,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状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

69.七音:也称“七律”,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

70.编钟是(商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乐器。【要略之要略】

1.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02年大题)(1)被视为“旁门左道”

(2)具有强烈的实用性

(3)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2. 二十八星宿:古代的天文家在观测天象时,选取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的标志,其中每个星宿由若干颗星组合。二十八星宿又以东、北、西、南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方保护神苍龙、玄武、白虎、朱雀相配。古人认为二十八宿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是永恒不变的,因而可以用来作为观测行星的坐标。

3. 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中的重要概念。4.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把一年十二个月分成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处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制定的,它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5. 圭表:圭:是地面上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子;

表: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

圭、表两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是中国古代观测日、月变化的方法 6. 天干地支: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次序结合,组成60个单位用的纪年。其组合时,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双数,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称作“六十甲子”,分别代表六十年。之后再予以重复,如此周而复始,用以纪年。此外,也可以用于纪日。

7.(《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著作。

8.《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阐述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不违农时”的生产规律。

9.《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一。

10.《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系统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11.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先进了(一千)年。

12.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且运用(割圆术)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

13.北宋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提出的“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这比欧洲早了(四百年)年。

14.数学家(秦九韶)由于在(《数学九章》)中提出“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而被美国科学史家称为“所有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15.流行最广且影响巨大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16.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17.四诊:望、闻、问、切。

18.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19.(《皇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0.“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两个成语都出自(扁鹊)治病的故事。21.(仓公)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

22.(扁鹊、仓公)两人一直是中国药王庙里供奉的鼻祖。23.《伤寒杂病论》: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法、方、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至今仍为人们所应用。

24.(华佗)首创中医病历,《三国演义》中为关羽刮骨疗伤的故事写的就是他。25.晋代(王叔和)编写的(《脉经》)一书详细描述了脉象所反映的各种病状。

26.隋代(巢元方)等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

27.唐政府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28.金元四大家(派别名称以及代表人物):(1)泻火派,代表人物:刘河间(2)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恒(3)攻邪派,代表人物:张子河

(4)养阴派,代表人物:朱丹溪。

29.针灸:用针、灸的两种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消除病因的目的。

30.针灸依据的理论是(经络学说)。

31.(黄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专著。32.明代三大针灸巨著:《针灸大成》、《针灸大全》、《针灸聚英》。33.(《尚书?洛诰》)记载西周初年在建造洛阳城时绘有洛邑一带的地图。

34.(《管子?地图篇》)已经将山川、道路、城郭的位置与大小列入了地图绘制必备的内容。

35.晋代制图学家(裴秀)确定“以一寸为百里”,把十进位应用于制图方面,中国人比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早了(一千年)。

36.《徐霞客游记》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面貌进行了深入考察和描写。

37.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38.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侯纸”。

39.《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了我国人民发现的天然磁石吸铁的性质和指示南北的性状。40.司南: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象一把小勺子,底部 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以测方向难以准确。

41.罗盘:人们将指南针于二十四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盘。42.(《梦溪笔谈》)一书记载了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这一事实。43.最迟在(唐代),火药已经被发现和利用。

44.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开始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字。45.(唐代《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印刷品。46.(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47.胶泥活字(宋庆历年间毕昇)木活字(元代农学家王祯)铜活字(明代)铅活字(16世纪)

48.释菜:旧时学校,在建校或开学之初,都要举行祭祀先圣之礼,“释菜”只供奉蔬菜,礼比较轻,49.释奠:除蔬菜外,又供奉牲牢布帛,礼比较重。50.(重农)和(重教)是中国文化的两大传统特点。

51.最早把教育二字联系起来的是(孟子),(《孟子?尽心篇》)一文中提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2.学校的发展: 夏代:庠、序、学、校。西周:国学和乡学。

汉代:官学和私学。隋炀帝:六学二馆。

53.(《劝学篇》)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学论文。54.束脩: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必须奉敬礼物。

55.明清国子监:国子监最初只是管理教学的行政机关,后来在发展演变中与国子学合 一,到明代已取代国子学,成为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性质的东西。到清代又取代太学,成为国家唯一的最高学府,但其职权已经大大缩小,不再是教育行政领导机关。56.明清国子监的学生分类:

(1)在京会试落地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监就读的叫“举监”;(2)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拨入监就读叫“贡监”;

(3)三品以上官员子弟靠父荫入监就读的叫“荫监”;

(4)因监生缺额由普通人家捐资而特许其子弟入监就读的叫“例监”;(5)外国留学生在监就读,称为“夷生”。

57.我国书院教育的三大高潮:(1)宋初:统治者看到民办书院为政府解决了文化教育问题,培养的人才也有助于维护统治,所以从政策和物资两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出现了宋初四大书院

(2)南宋:官学腐败,州县学校有名无实,而兴盛起来的理学又需要宣讲的场所。这时,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相继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教学活动,并亲自讲课,各地纷纷效法,出现南宋四大书院;

(3)明代中叶以后:政治黑暗,科举腐败,一些儒学名士借书院宣传学术思想和政治主张,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书院教育重又兴起。

58.宋初四大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另说: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睢阳书院、白鹿洞书院

59.南宋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60.历代书院都以研究和讲解(理学)为根本,基本教材是(《四书》)和(《五经》)。61.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62.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学规》)。63.我国的家庭教育应该最早始于(西周)。64.(孔子)是理所当然的家庭教育的鼻祖。

65.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最早的家庭教育学专著。66.家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代(朱柏庐)的(《治家格言》)。67.清代民间小学的办学形式(蒙馆、家塾、族学)。

68.(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中国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 69.中国科举制度的特点:

(1)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的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育密不可分

(2)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

(3)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黄的工具和奴仆。(4)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

70.察举:就是由公卿、列候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经过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他们官职。

71.征辟:就是由皇帝和官府直接聘请有名望的人来做官。

72.策问:被察举的人,朝廷有时也要进行考试,方法是由皇帝提出政治或经义方面的问题 73.(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

74.九品中正制:将被选者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由朝廷任命的“中正官”通过品评,然后按等录用。

75.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

76.常科:就是每年举行的考试;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科目,也叫“特科”,其内容也相当庞杂,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办法。

77.生徒:参加常科考试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称为“生徒”。78.乡贡:不在学校的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经州县考试合格后到京城参加考试,这些人称为“乡贡”。

79.三舍法:就是把国子监的学生分为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三个等级。80.(宋太祖)建立了殿试制度。

81.明清时代的三级考试:院试、乡试、会试。

82.恩科:朝廷为了延揽人才,常在皇帝即位或其他国家大典时特别增加一次考试。83.科举制度的流弊:

唐:(1)使一般读书人养成侥幸进取的心理,认为只要一登龙门,便可身价百倍,因而寻章摘句,死记硬背,并不在实际本领上下功夫

(2)全国举子甚多,而录取的名额又十分有限,考中实在不易,与试举子们不得不找靠山,行贿赂,通观节,走后门,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比较正直的人往往屡试不中。

明清:(1)明清科举考试采用八股取士,其流弊更甚于前代。八股文形式死板,束缚思想,不能发挥一个人的真正才智;

(2)明清科举考试益发腐败,考官和考生试场作弊层出不穷;

(3)即使是殿试,皇帝有时也胡乱取士,并不真正按确定的标准。【要略之要略】

1.中国很早就与美洲有来往,影响巨大的早期中外交往就是(“周穆王西游会见王母的故事”),这在《史记》和晋代的《穆天子传》中都有生动的记载。2.晋代陈寿的《三国志·吴书》记载徐福东渡到达的是(亶州)。3.日本至少在(明代)开始祭祀徐福。

4.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印度洋的海路。

5.(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6.为适应海上贸易的需要,宋代设置(“市舶使”),负责管理海外贸易。7.元代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实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文化。8.(鉴真)是日本律宗的始祖。

9.日本的平安二宗是(天台宗)和(真言宗)。

10.唐代的(义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描述了东南亚和印度佛教、地理、民俗以及医方。

11.李白的《哭晁衡》写的是日本人(阿倍仲麻吕)。

1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13.(《马克?波罗游记》)是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传教士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利马窦)于公元16世纪来到澳门。

14.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备受信任,以一外国人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

15.介绍中国历史最早的一部著作的是西班牙人(多萨)在罗马出版的西班牙文(《中华大帝国史》),随后法国人(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志》),于1735年在巴黎印行,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要略之要略補充】

1.编年体: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2.纪传体:纪传体以人为纲,穿插史实,并用专章记载典章制度。

3.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按类组织史料,每一类记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可以单独成篇。

4.实录:忠实记录帝王言行的史书。

5.我国最早的实录是南朝时出现的(《梁皇帝实录》)。6.制度史的首创者是唐代史学家(杜佑)。

7.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8.会要:记述一朝一代的典章,具有断代史的性质。(苏冕)首作会要。9.(刘向)的(《列女传》),首开为中国妇女立传的先河。

10.(《尚书》)著作里面的(《禹贡》)一文,是我国地方志的雏形。

11.现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东晋(常琚)的(《华阳国志》)。

12.(《大元一统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巨大的全国一统志,为明清两代编修大一统制提供了范例和模式。

13.方志学的代表人物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章学诚),他的史学著作有(《文史通义》)。

14.方志的两大流派:

(1)历史学派:以章学诚为代表,主张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志属信使”(2)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为代表,主张方志主要记述地理状况。15.地方志的作用:

(1)是社会制度之隐微不见于正史者,往往于方之中得其梗概;(2)是前代人物不能登名于正史者,往往于方志中存其姓氏;(3)是遗文佚事散在某部者,赖方志然后能以地为纲有所统摄;(4)方志多详物产税额物价等类事实,可以窥见经济状态之变迁;(5)方志多详建置兴废,可以窥见文化升降之迹;

(6)方志多详族姓之分和、门第之隆衰,往往可与其它史实互证。

附录: 按列入名录时间先后排序的中国世界遗产列表

在这个列表中,c代表文化遗产,n代表自然遗产,nc代表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目前,中国拥有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4项,双重遗产4项。泰山(nc,1987年)长城(c,1987年)

明清皇家宫殿(c,1987年,2004年):北京故宫(1987年)-沈阳故宫(2004年)敦煌莫高窟(c,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c,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1987年)黄山(nc,1990年)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n,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n,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n,1992年)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c,1994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c,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c,1994年)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c,1994年,2000年,2001年):布达拉宫(1994年)-大昭寺(2000年)-罗布林卡(2001年)庐山国家公园(c,1996年)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nc,1996年)丽江古城(c,1997年)平遥古城(c,1997年)

苏州古典园林(c,1997年,2000年):网师园、环秀山庄、留园、拙政园(1997年)-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2000年)颐和园(c,1998年)天坛(c,1998年)武夷山(nc,1999年)大足石刻(c,1999年)

青城山与都江堰(c,2000年)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c,2000年)龙门石窟(c,2000年)

明清皇家陵寝(c,2000年,2003年,2004年):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2000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3年)-盛京三陵(2004年)云冈石窟(c,2001年)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n,2003年)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c,2004年)澳门历史城区(c,2005年)

中国共拥有31项世界遗产,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0项)和西班牙(38项),与德国相同。

中国世界遗产分省列表

在不考虑只有长城一项世界遗产的省份的情况下,中国共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拥有世界遗产。而考虑长城的话(根据UNESCO官方资料,长城分布在中国的17个省市自治区),会增加5个省份。

北京市(6项)长城

明清皇家宫殿(北京故宫)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颐和园

天坛

明清皇家陵寝#(明十三陵)

天津市(1项)长城

河北省(3项)长城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明清皇家陵寝(清东陵、清西陵)

山西省(3项)长城平遥古城

云冈石窟

内蒙古自治区(1项)长城

辽宁省(4项)

长城

明清皇家宫殿(沈阳故宫)

明清皇家陵寝(盛京三陵)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吉林省(2项)长城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江苏省(2项)苏州古典园林

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

安徽省(2项)

黄山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福建省(1项)武夷山

江西省(1项)庐山国家公园

山东省(3项)泰山

长城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河南省(2项)长城

龙门石窟

湖北省(3项)长城

武当山古建筑群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

湖南省(2项)长城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重庆市(1项)大足石刻

四川省(5项)长城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

青城山与都江堰

云南省(2项)丽江古城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西藏自治区(1项)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区

陕西省(2项)长城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甘肃省(2项)长城

敦煌莫高窟

青海省(1项)长城

宁夏回族自治区(1项)长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项)长城

澳门特别行政区(1项)澳门历史城区

第二篇:中国文化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摘要】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类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却暴露出它的弊端:闭关自守,缺乏逻辑、思辩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兼容并蓄,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补充、改革、创新自己,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国文化,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化只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而言的。而广义的文化,则比文明还广泛,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所以文化的内容很难绝对地加以划分和界定。至于中国文化又是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化的内容,多指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汉族文化,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中国文化还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以上所说,是指一般概念的文化,自然也包括传统文化在内。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呢?

根据蔡尚思先生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九大支柱的:

第一是儒家。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随后还有 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等。

第二是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主张实验,反对空谈;主张厚今薄古,贵今贱古,反对厚古薄今,今不如昔。这些方面可以说法家长于儒家。法家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愚民政策,倡导以史为师,不要知识文化,甚至主张焚书。这些方面可视做法家的短处。法家里面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的极端君权愚民的政治思想,是韩非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为:

实行君主专制以天下统一为先决条件——爱统一重于爱祖国;

专制的无比重要性与绝对固定性——君权与臣权、民权势不两立,必须严防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

以专制而兼法治与礼治、心治——对于前期法家与孔子儒家都各有取舍; 以法家实现无为而治——在君主专制前提下的法治与“无为而治”的合一。

第三是墨家。,墨子主张亲疏、贵贱、贫富、贤愚、强弱等一切平等,提倡“兼相爱”、“非天命”,具有“摩肩接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是先秦乃至中国古代唯一的反对宗法血统论与宿命论的伟大思想家,其弟子重艰苦实践,遵守纪律。

第四是道家。老庄的自然主义、相对主义、清高远观、绝对自由、注重精神修养等是道家思想的最大特色。道家在先秦诸子中最大的特点,是它首先注重本体论与辨证法。在思想意识上积极的并非全是好的,如积极作恶;消极也非全是不好,如消极不为恶。道家思想消极方面好的多,积极方面好的少。道家要人们倒退到原始社会去,消灭各种文明,身在放内而心游方外,以生前之苦而思死后之乐,这不能不说是它最大的缺点,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第五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从两千年前的汉末传到我国,与本土文化融汇为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佛教倡导鬼神迷信,盛行于民间,给平民百姓以最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

所谓的第六大支柱就是范缜的神灭论;第七大支柱是李贽的反孔思想;第八大支柱是黄宗羲的反君权思想;第九大支柱是袁枚的情感哲学。这里所罗列的几点均蔡先生本人的观点。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以此来了解一下传统文化是如何沉淀的:(1)春秋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 的独尊儒术;(3)佛教的输入;(4)理学的兴起(理学成为南宋、元以至明清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到了明清之际,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精湛思想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理论达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峰)。仅从这些我们就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是卷帙浩繁了,但是马克思说过:“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够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为此我决定从广博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里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事物都有其兴衰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自从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大量的外国翻译书籍,大量的外国生冷词汇渐渐地代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和词汇。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在发展道路上,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集权。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由此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缺陷的。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但要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第三篇:中国文化

红山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在璀璨多彩的中国文化中如果要选出一个来讲述,那么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发源于我家乡的“红山文化”。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9.0275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34万,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赤峰的意思也就是红色的山峰,这是因为在赤峰市有一座整个山体都是有红色岩石构成的山峰,红色岩石构成的山峰很多人可能未曾听说,更未曾谋面,而我居住在赤峰市,很幸运的能够亲眼见到这样的奇观,并多次与同学攀登。也许在外人眼里,红色的山峰很罕见,甚至可以说是奇观,但在每一个赤峰人眼里,似乎再平常不过,每一个居住在赤峰市的人,应该都曾攀登过,都曾在山顶俯视过整座小城。离开家乡后,没有再爬过山,也不曾再有机会看到火一样的岩石,也不再有火一般激情了,此时才开始真正的怀念起在家乡的日子,怀念起抚摸着如同洒满买一个赤峰人鲜血的红色岩石的感觉。

说起红山文化,我虽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赤峰人,但是对于红山文化的了解,也仅限于电视上与书本上的介绍,未曾真正的去查阅有关资料,所以,在这里也就简单的谈一下我所了解到得几点。

红山文化中闻名中外的要数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神秘精美的玉器,如现在众所周知的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的“c”型玉龙,就是红山文化的遗物,由于它已经具备了龙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龙文化的实物,因此被喻为“中华第一龙”。红山出土c形玉雕龙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它代表了早期中国龙的形象。玉龙的形状,有人推测来源于马,野猪,熊等形象。红山文化玉龙,第一,是多种动物特征的组合。神话了动物形象进行加工的。那么这件玉器是做什么用的呢?许多学者认为是氏族首领在祭祀活动中,进行礼仪活动的神器。巫师通神通天地使用的。玉龙的发现非常重要,是原始文化原始崇拜的表现。反映了早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从此“c”字的玉龙,也为许多杂志的压题照片,成为华夏银行的标志,更成为红山文化的象征。

红山文化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第四篇:中国文化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十大名医】秦越人〖战国〗、华佗〖汉末〗、张仲景〖汉末〗、孙思邈〖唐代〗、刘河间〖金代〗、李东恒〖金代〗、张子和〖金代〗、朱丹溪〖元代〗、李时珍〖明代〗、王肯堂〖明代〗

【中国历史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史万岁〖隋〗、杨再兴〖南宋〗、李文忠〖明〗 【隋唐名将】〖四猛〗罗世信·来忽尔·尚师徒·辛文礼、〖八大锤〗李元霸·裴元庆·秦用·梁士泰、〖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武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杨义臣·秦用·梁士泰·秦琼+尉迟恭 【名将十哲】田穰苴〖春秋〗、孙武〖春秋〗、吴起〖战国〗、乐毅〖战国〗、白起〖战国〗、张良〖汉初〗、韩信〖汉初〗、诸葛亮〖三国〗、李靖〖唐初〗、李勣〖唐初〗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蜀三关】阳平关、江关、白水关 【义阳三关】平靖关、黄岘关、武阳关 【古代内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 【古代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 【北京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 【福州三山】屏山、乌山、九仙山 【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 【盘山三胜】松、泉、石

【晋祠三绝】圣母殿、周柏、难老泉 【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 【西江小三峡】大鼎峡、三榕峡、羚羊峡 【岷江小三峡】平羌峡、背城峡、犁头峡 【嘉陵江小三峡】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七大藏书楼】文渊阁〖北京〗、文源阁〖北京〗、文津阁〖承德〗、文溯阁〖沈阳〗、文汇阁〖扬州〗、文淙阁〖镇江〗、文澜阁〖杭州〗

【九大名关】山海关〖河北〗、居庸关〖北京〗、紫荆关〖河北〗、娘子关〖山西〗、平型关〖山西〗、雁门关〖山西〗、嘉峪关〖甘肃〗、武胜关〖河南〗、镇南关(今名友谊关)〖广西〗

一. 春节 春节简介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一种方式。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有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守岁、爆竹、拜年、压岁钱、蒸年糕、包饺子。

其实这些习俗有的还得到了拓展,演变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事物: 比如贺年片: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

又如挂历: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早就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春节的诗歌(精选)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二.元宵节 元宵节简介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其实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因为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肤浅臆想的七夕。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此为例证。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是描述元宵夜的情感经历。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其中欧阳修的《生查子 元夕》体现了中国诗词的高境界,中国传统诗词不讲究华丽的辞藻,而注重意境,作为唐宋八大家中最有成就的著者,欧阳修这首词文字浅显但感情丰富,是我最喜欢的词之一。

以下是痞子的品评,与我心有戚戚焉: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街道上会张悬着花灯,因此灯火辉煌,把夜晚照亮如同白昼,既繁华又热闹。因为这天是农历十五月圆时刻,月亮特别明媚照人。趁着月亮刚升上柳梢头,街道上正要开始热闹时,两人相约到街上瞎逛。

柳在中国诗词中,常常是爱情的象征,因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两句很含蓄的写出了两人的情意,以及相约时的愉悦。这是作者追忆去年元宵夜温馨甜蜜的景象。

谁知道过了一年,两人大概因为不可抗拒的因素而各分西东。当作者又在元宵夜来到热闹的街市,看到月亮依旧明媚照人,灯火仍然满街辉煌,但是穿梭拥挤的人群中,却没有去年相聚的人。作者在街道上看着灿烂夺目的七彩花灯,在热闹的气氛中更觉得孤单和伤感。于是在不知不觉中,眼泪已沾满并弄湿了衣袖,这个“满”字把作者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且整首词并没有说明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是网友见面?或是两情相阅的恋人约会?)也没交代女主角为何离开(难道是网友的见光死?还是两人性格不合吵嘴后女方负气出走?)更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和无奈。

本词借着两年元宵夜的景物相同,但人事已有很大的改变,在今与昔、悲与欢的对比之下,抒发心中的情意和感叹。意境让人深受触动。

就到这里吧,学生的表情已经毫无保留的告诉了我他们对中国节日的兴趣正在不断积蓄和膨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的美就留给他们自己去寻找和体会吧,追寻的过程,不就是中国文化在他们心底沉淀的过程吗?至于留在心底的烙印有多深刻和久远,和这些对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我想要等他们长大了才能真正体会到。

现在我心里舒坦多了。并不是因为阴谋得逞,而是觉得终于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一点点微薄的贡献。我这个并不具备叱吒风云改变世界能力的小人物,终于从身边做起,将祖国的花朵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忽悠起来了!

于是这个圣诞节心情变的美丽。在大家准备过圣诞的前一天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比跟美国队踢球,在决定胜负的最后时刻晃过对方门将直接带球入门的感觉还痛快淋漓!

......然而,我其实只是在自己的国土向自己的同胞推崇自己的文化;就象比赛时球还在自己的半场,根本没能给对手造成威胁,而对方却早已将球踢进我们的门里了,我又何乐之有呢?原来刚才那决定胜负的时刻只是我的幻觉,比赛,真的还没有结束;而我们正处于绝对的劣势。

中国传统文化真的是弱势文化吗?中华民族真的是弱势民族吗? 渴望我中华上国早日崛起,渴望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第五篇: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要治理国家,运用武力是不能使众人信服的,如果文化没有改变,之后会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压倒。我们生活成长在文化之中,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民族的品格。我们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由我们体现和创造。那么,我们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什么是文化。“文

()”,是个象形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特别放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其意义是“外界客观事物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在甲骨文中,“文”的本义是指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化()”,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化”的本义为变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等。“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天道的变化,从中看出要发生的变化;注重人的文化发展规律,来治理好天下。”中国古代的“文化”二字,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多年来,许多学者专家有关“文化”的定义数以百计,但笔者认为,文化是人所独有的,时时处处体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在探索阶段的创造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有形成果。

宗教与人文精神中道德价值相结合是周时宗教的一大特色。中国的宗教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政治保持联系,宗教不是独立的。甚至有一部分宗教成为了统治者进行意识统治的工具,因此宗教的神圣性与神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被淡化了。在周之前,因为神与统治者是直接的关系,统治者的失德被看作是神的意志,因此天命权威在周代及其以后是衰落的,于是宗教力量逐渐淡去,人文精神与民本思想则不断演进,中国自此缺少宗教发展的动力。因此,中国人开始追求理性的事实,道德自律就是理性之事。儒家也讲天命,只不过由神性变成了道德法则性。孔子成为圣人,而不成为神人,打破了阶级上人的高低之分,转而从仁德上,把人为分为君子与小人。子曰:“仁者,爱人”,这种“仁”的思想,是“礼”的思想的内化。孔子讲求慎独的工夫,是一种由己身出发,逐步向外推演的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中国人的伦理秩序、长幼尊卑。孔子讲求个人如何塑造自己,从小的方面是服从于家庭间的伦理关系,从大的方面是要明确社会分工,规定各种社会角色。由此看来,从孔子起,中国的个人就是渺小的、不被发现的、个性被压抑的,这一点明显有别于西方。重文轻武、向自己内心用功、圆熟老到、重面子等中国人的人性特征与儒家是有密切联系的。孔子之后,儒家理论进一步发展,孟子与荀子分别从德性与知性两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的性善说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只认为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孟子则认为人性皆有善端,四端与四心一一对应———“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又认为,之所以人与禽兽有区别,正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端:“人之所以异于禽善者,几希。庶民古之,君子存之”。孟子并不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善,人有的是善端,承认后天的作用。孟子的性善论最终要落实在社会的整合上,他的社会整合思想即是以民为本、上下兼顾,孟子的理论体现着人人平等之义。最接近当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是荀子的思想,他的性恶论虽在中国不占主流,但是他天人分途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使他成为了一个人本主义者,其社会分析的起点是人而不是神。荀子认为善由“伪”而成,强

调了礼义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在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中这样说道:“孔子思想之中心在仁,而荀子学说之中心在礼。且孔子将礼内化于仁,而荀子则将礼外化而法”。

看来,孟子重注内在修养,荀子重师法教化,这也影响了法家的思想。孟子与荀子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大体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孟子为劳心活动辩护,认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是与生产领域内的社会分工同样重要或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分工。当然这是有一定意义的,他宣扬了学术文化。荀子则更重视“分”的功能,认为这是使“群”有秩序不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荀子曰:“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土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同时,荀子还主张要选一些“大儒”作为社会管理者,显然又是把劳心与劳力区分开来。荀子孟子这样论述社会分工的后果是,过早的将劳心与劳力这两者区分开来,使劳心的知识分子不关注于生产的事情(劳力)。这是由于中国人过早的向里用力,忽视了经济生产领域,心思全放在人生的问题上。生产技术、机械进步一直被知识分子(劳心者)当作“奇技淫巧”而不予重视。这样,劳力者心智不比劳心者高,又无闲暇可以思考。劳心者却只务于人事,便断了科学技术发展之路,西方机械工业的发达,正是因为劳心者又劳力,对自然界是一种求取生存与发展的态度,发明创造便由此产生。

儒家思想发展到董仲舒时代取得了正统地位。董仲舒糅和了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作了许多新的诠释。至此儒家思想不仅巩固了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后世的影响,思想的初步统一也在此完成。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些法家的思想,法家思想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法家将政治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理想社会只有富强的社会,伦理、道德是无地位的。这在一个本来就已经形成了伦理本位且阶级对立不强的中国过于偏离现实。中国自古“以孝治天下”,无论立法、执法都考虑伦理的因素。中国虽是一个强权政府社会,但单靠法治是远远不够的。“(法家)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不太关心人的终极理想和精神超越,不太过问历史和理性的价值与依据,而是更关心一种思想、学说如何‘物化’为可以操作和实现的技术与制度,从而去解决日益迫切和紧张的社会秩序问题”。法家的这种实用性与功利性,有一定的现实积极意义,但中国的秩序是远远不能仅用这些法家理论来解释和规范的。

下载中国文化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文化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专题课写作 浅谈中国文化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乔瑞瑞 学号 0121122766 中心词:中国文化 发展 特性 进步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

    1、 人们历来重视城市而轻视农村。2、政策总是倾向城市而忽略农村。3、有点知 识和本事的都拒绝去或回农村。4、身强力壮的都去了城市,留下老弱病残在农村。5、城市把自然灾......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3-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瓷器: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

    中国文化

    一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在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地理环境所起作用很大,往往具有决定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克服地理......

    浅谈中国文化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摘 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我们吹响了“......

    中国文化经典

    姓名:杨秋玄 学号:26520131154519 《关雎》教学教案 搞要:《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将《关雎》实现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古......

    中国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文化常识集锦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四大......

    中国文化单词

    。满分的前提呢,像学武术一样,要有:硬功+招式!而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硬功的部分:四六级考前必会的汉译英常考表达。 学习建议: 每天一张图,浏览,扫读,在考前尽可能过更多的遍数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