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游记中128个细节
西游记中128个你没注意到的事实
2014-10-29 这里列举出那些令人吃惊的事实,却都是西游记原著所描述的,可能会颠覆人们过去某些固有的观念。比方说,孙悟空自己亲口说自己曾在花果山变化成美女吃人,和白骨精所作所为基本上差不多,属于倩女幽魂一类的情节。而他是在加入佛门之前是做男女之事的。
1、四大部洲的正确念法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应该是——>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其中瞻部意思指当时的中国。
2、花果山不是普通的仙山,不但孕育了神猴孙悟空,而且是十洲三岛的祖脉,大地之根,比如来所在的灵山,以及须弥山要强大的多,花果山经常有龙、麒麟和凤凰出现,但因为后来孙悟空和天兵天将对抗,最终被二郎神和手下付之一炬。
3、孙悟空不是花果山的那块石头整个变化的,而是石头产了一个石卵,然后变成了石猴,和人类的生产过程类似。
4、孙悟空刚出生时不久看到水帘洞外石碣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几个字是楷书,而楷书始于汉末,但是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是王莽篡汉时也就是公元9年发生的事情,那时孙悟空已经近五百岁了。
5、水帘洞曾经有人居住过,而且规模不小,可以容纳上千人。
6、椰子酒是花果山最常提到的酒。
7、孙悟空到西牛贺洲是走的海路,这与后来他和师徒几人走的陆路有所不同。
8、菩提老祖的斜月三星洞是个字谜,谜底是:“心”字
9、唐僧要取的大乘佛经,悟空早在菩提祖师那里就已经听过,应该说孙悟空的佛学根基和启蒙时间要远远早于其师傅唐三藏。
10、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打了悟空脑袋三下,从而启发他来学艺的故事起源于佛教五祖弘忍传授启迪六祖慧能的的传授衣钵的故事。
11、孙悟空开始在菩提那里七年都是在扫地打水,真正学艺只有三年,就变成如此厉害的角色,而红孩儿在火焰山整整修炼了三百年。
12、悟空并没有学到想要的长生不老之术,而是靠自己凭借暴力获得除去死籍。
13、孙悟空学艺后回花果山做的第一件事是到附近的国家抢劫。
14、孙悟空在花果山曾经变化成美女勾引人吃人。
15、在孙悟空去龙宫抢兵器前,金箍棒突然放光,好像和孙悟空有心灵感应。而且从后来看,只有孙悟空叫金箍棒变化才灵。
16、金箍棒的重量斤数13500斤,这和一个肺活量不错的成年男子人一天的呼吸次数接 1近。
17、孙悟空的其他六个结拜兄弟,除了后来牛魔王还出现过,其他五人都在他大闹天宫后不见了踪影,并且,在孙悟空和天兵天将争斗时,没有一个人出手,只是在他第一次打赢时过来一起喝酒庆祝,是典型的酒肉朋友。
18、孙悟空牛魔王等七个大圣的兄弟排名是按照身材大小,孙悟空最小,因此排最后第七,牛魔王个头最大排老大。
19、阎王只是十个冥王之一。
20、养猴子是为了让马常活动吃草,后传成可防止马儿得瘟疫,“弼马温”的确是“避马瘟”的意思。可见玉帝对悟空是量才施用。
21、孙悟空的真正形象是:两耳过肩,尖嘴龇牙。想象一下。
22、哪咤有一样兵器是绣球,但却是用来打人用的。
23、在孙悟空还没有看管蟠桃园之前,他的齐天大圣府就造在蟠桃园的右边,这一切似乎是事先早已安排好的。
24、蟠桃的确十分稀少,平均每年仅结73只,计算方法:按照每株桃树每次能结100只蟠桃,前面1200株每3千年结12万只,中间1200株每6千年结12万只,后面每9千年结12万只,在1.8万年间总计结132万只,平均每年共73只。
25、孙悟空当上了齐天大圣之后,与如来等五方五老曾经互相以兄弟相称。
26、在天庭,如来和观音的地位相等,同属五方五老。
27、龙的肝、凤的髓,熊掌与猩唇是蟠桃宴会上的菜肴食品。
28、赤脚大仙参加蟠桃宴被孙悟空骗到了通明殿足足呆了一整天,才反应过来跑到玉帝那里告状。
29、悟空的瞌睡虫是与增长天王打赌猜数字时赢的。30、鬼怪也是可以为天庭正式效力,如:大力鬼王。
31、玉帝许诺二郎神剿除孙悟空成功之后,高升重赏,但实际上后来并没有兑现,只重赏而没有高升,而且二郎神在孙悟空从八卦炉中逃出后再也没有出面捉拿孙悟空,而巨灵神后来还曾再次出现过参与捉拿牛魔王。
32、托塔天王李靖的宝塔是如来给的。
33、佛教的四大天王在道教的玉帝门下供职。
34、火眼金睛”只是眼睛被熏红了,是个老害眼病,后来被当作具有观察力的代名词,本身不是什么本事。
35、孙悟空被投入老君炉时,并没有夺取他的如意金箍棒。
36、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和孙悟空打斗胜负不分。
37、北天门是真武大帝镇守,孙悟空闹天宫时从未敢走过北天门。
38、如来在玉帝面前称自己的称呼是:老僧。
39、如来给观音三个金箍是有三篇不同的咒语,一个人不能同时念,因此观音只给了取经队伍的人员一个戴。
40、沙僧胸前的佛珠是九个人骷髅。
41、猪八戒的兵器九齿钉钯是龙探爪形状,不是耙地的耙子形状。一开始是太上老君造出来给玉帝用作镇殿之宝,后来封天蓬元帅才又给了猪八戒作为兵器,九齿钉钯十分精美。
42、观音常用的武器是莲花。
43、被形容为:五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救苦寻声,万称万应的观音到长安城,把当地土地吓得心惊胆颤。
44、八戒和沙僧的法号悟能和悟净和将近七八百年前的悟空是同一辈份称号。
45、观音的日常打扮可以说是珠光宝气: 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
46、唐僧刚出长安没多久遇到五六十个妖怪,捉住他和两个随从之后,五六十个妖怪只吃了他的两个随从,却把他给放了。
47、在西游记里,观音虽然身份是菩萨,但却是七佛之师。
48、小白龙原来脖子底下戴着一个明珠,后来被观音收服时摘去了。
49、观音禅院,是整部西游记里唯一以神仙的名字直接命名的寺院。
50、黑风山的黑熊精第一次见孙悟空早就知道他闹天宫和当弼马温的经历,并且黑熊精是一个喜欢过生日的妖怪。
51、猪八戒在高老庄曾经以长嘴大耳朵,脑后又有一溜鬃毛的猪的形象长期出现,而和高老庄的人长期一直相处,并没有什么异样。
52、猪八戒真要和孙悟空打可以从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
53、孙悟空想用金箍棒打乌巢禅师,不能碰到其半点毫毛。
54、不是所有的佛门信徒念的都是西天的佛经,有人念的是东天的佛经 :只见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的念佛。那老儿摆手摇头道:“去不得,西天难取经。要取经,往东天去罢。”
55、黄风怪手下的虎先锋捉了唐僧送给他,他的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吃惊。
56、一路上孙悟空变成小虫子悄悄飞到妖怪的洞中,从未趁妖怪熟睡把妖怪打死。
57、沙僧的兵器是降妖杖,是一根内趁金属的木杖,比棍棒短。
58、五庄观门口写着: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花果山水帘洞门口写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二者几乎一致。
59、镇元大仙的两个徒弟清风、明月,在孙悟空出生以前几百年就出生了,论年纪是孙悟空的长辈。
60、人参树高达300多米。
61、镇元大仙捉住师徒四人只需一招,具有同等功力的还有九灵元圣。
62、镇元子和悟空结拜后感情深厚,惺惺相惜,舍不得他走,留悟空呆了五天才放他走,但后来悟空再也没提及这个法力无边的结拜兄弟,也没请他帮过忙。
63、西王母的老公东华大帝君经常去灵山参见如来,东方朔是其童子。64、白骨精确实是女的。
65、孙悟空第一次回花果山就杀死了上千人,后来成佛,位列大慈大悲的观音之前。66、奎木狼在唐僧到来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吃唐僧,在后来百花公主一句话说放就放了。67、黄袍怪奎木狼的武力等于二十个八戒加上沙僧,八戒可以和悟空单独斗上一夜。68、没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暗中保护,唐僧在第三十回就死了。
69、八戒和沙僧曾经将奎木狼和百花公主生的两个无辜的孩子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活活摔成肉饼,后来分别成为菩萨。
70、道家讲究炼丹,奎木狼炼丹,佛门不炼丹,黑熊精是唯一属于佛门并且会炼丹的。71、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早就拿着师徒几人的画像专门在等他们。
72、平顶山,孙悟空第一次遭遇了生死危机,被银角差点用泰山峨眉山和须弥山压死,几乎丧命。
73、孙悟空第一次感到绝望是在平顶山,当时听到两个魔头把山水土地当值班使唤时,心惊肉跳,仰天长叹:苍天!苍天!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
74、孙悟空虽擅长变化,但是唯一不能变化的是猴尾巴。
75、西游记中拿着葫芦喊一声别人的名字就把人装进去的故事也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尤其是姓名文化。这个故事就不太可能发生在如西班牙这样的国家。
例如:毕加索的全名是: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
试想一下,银角大王拿着葫芦说: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毕加索:你叫吧。于是银角: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算了你走吧。76、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唯一一次出手展示法力是在平顶山,把已经化为仙气的两个童子用手一指就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可见其法术十分厉害。
77、道家的修炼诀窍心法是悟空和沙僧传授给唐僧的。
78、斗红孩儿时孙悟空被火烧是第二次差点送命,但原因并不是因为怕火,而是被火烧后被冷水一激造成的。
79、红孩儿和金角银角一样具有使唤山神土地的特征,这也是令悟空曾经极度绝望的因素。
80、观音的力气有多大?菩萨道:“常时是个空瓶,如今是净瓶抛下海去,这一时间,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海四渎,溪源潭洞之间,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那菩萨走上前,将右手轻轻的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4亿立方公里,其中97%在海洋中,四海各分四分之一约有34亿立方公里,合计约34亿亿吨。相比较而言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实在是小儿科中的小儿科。
81、十分了解孙猴子的观音曾经担心孙悟空因为龙女美貌而骚扰她。
82、孙悟空在加入佛门之前有过男女生活。见原著第四十二回:观音说: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行者道:“可怜!菩萨这等多心,弟子我自秉入沙门,就一向不干那样的事了。
83、在手心里写一个字,然后去勾引别人,别人就会上当是佛门内部公开的法术,观音和弥勒佛都曾经使用过,观音写的是“谜”,弥勒佛写的是“禁”字。
84、红孩儿的善财童子职务是龙女让给他当的。观音原本有个善财龙女,后来又收红孩儿做善财童子,原本的善财龙女变成了捧珠龙女。
85、红孩儿受佛门之戒,却没有剃光头,还留有部分头发。86、四海龙王曾经对调过,原来西海龙王是敖闰,后来是敖顺。
87、车迟国各府州县乡村店集,都有一张和尚图,捉拿和尚,秃子也要被抓,但有观音吃童男童女的金鱼所在的车迟国会元县却还有和尚。
88、被孙悟空斗法杀死的车迟国三个大仙把车迟国治理得风调雨顺,而且礼贤下士,凡是敬道的人,都要出大门迎接,但是见了国外却不行礼。原文:我师父却又好道爱贤,只听见说个道字,就也接出大门。
89、虎力大仙做法,玉帝就得马上颁旨依照行事。
90、观音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灵感 观世音菩萨,而观音下凡做妖怪吃人的金鱼起名叫:灵感大王。
91、通天河老鼋自己修行就活了一千三百余年,不需要吃任何蟠桃人参果长生。
92、老君的芭蕉扇比金刚琢厉害。
93、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认为孙悟空让红孩儿做观音的善财童子是给人做奴隶坑害红孩儿,包括后来的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也是这样认为。
94、通关文牒上本来没有唐僧的几个徒弟名姓,直到女儿国才由女儿国王亲手补上。95、唐僧在女儿国面对风情万种的女儿国女王,是动了心的。96、蝎子精认得孙悟空,而孙悟空当时却不认得她。
97、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和天蓬元帅猪八戒两个人加一起打不过蝎子精,后来被昴日星官叫了两声就叫死了。
98、孙悟空在去铁扇公主那里借芭蕉扇之前有人建议不要提及往事,以免生事,但孙悟空到了铁扇公主那里就说了自己的往事,因此是故意去挑事。
99、牛魔王是个文化牛,有自己的书房。
100、牛魔王曾经去见过已经被贬下界的猪八戒沙僧,但是却没有去见过被压在五行山下自己的结拜兄弟孙悟空。
101、九头虫是西游记里唯一即没被打死,也没被收服并且逃走的妖怪。
102、荆棘岭的十八公,孤直公,号凌空子,拂云叟,杏仙是唯一不想吃唐僧肉也没有阻碍师徒去路并且主要是吟诗做赋而被打死的妖精。
103、黄眉怪是唯一主动捉了唐僧又没准备吃唐僧肉的男妖怪。104、观音的坐骑金毛吼脖子上的紫金铃是太上老君造的。
105、黎山老姆是文殊普贤观音的长辈,但是指点悟空请毗蓝婆菩萨降伏蜈蚣精却不敢让悟空说出是她指点的。
106、佛门的毗蓝婆菩萨的儿子在道家的天庭谋事
107、蜈蚣精是唯一即不是神仙的坐骑也没被打死又没逃走而被收服的妖精。(它跟九头虫有区别啊)
108、大鹏精是具有国家总理能力的,他在狮驼国管理具有完备的国家机构和有条理的运行组织。
109、经小钻风的口提到过,文殊的坐骑青狮曾经一口吞了十万天兵。(具体情况见开篇网友评论里补充的内容)
110、如来认为大鹏是最难对付的人物,收服大鹏出动了灵山所有的人力。111、如来最终降伏大鹏是靠哄骗的方法,而不是直接以法力降伏。
112、比丘国用一千多个小孩做药引是暗指明朝皇帝用一千多个少女的初经血做长生药。113、金鼻白毛老鼠精十分擅长勾引男子,她也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干女儿。114、白鼠精勾引唐僧时,唐僧没有动心。
115、一路上时不时嚷着分行李散伙的八戒在隐雾山被骗唐僧被吃后并没有要求分行李,而是首先想到去报仇。
116、黄狮精开的是钉钯宴却不是金箍棒宴。
117、九灵元圣捉师徒几人的目的是给自己的孙子报仇。118、九灵元圣捉拿孙悟空猪八戒只需要一招。119、九灵元圣是唯一受到主人默许的惩罚的坐骑。
120、金平府三个犀牛精下场十分悲惨,一个被活吃了,两只被捉后被八戒用刀砍死,都被锯了角,剥了皮。
121、孙悟空私藏了一只可以避水的犀牛角,本来说是献给佛祖。122、西游记里嫦娥是一大群人的称呼。123、降伏玉兔的不是嫦娥,而是太阴星君。
124、佛教灵山脚下的必经之路是一个道观,里面住着金顶大仙。
125、如果不是燃灯古佛,师徒几人取回去的是空白没有内容的经书。燃灯塔现在在北京通州。
126、佛门去给人念回经收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并且还嫌少,按今天(2014.10.24)的黄金价格250元/克计算约值一亿六千万元人民币。
127、西行途中挑担的是八戒,最辛苦,因此他到哪里吃得最多,沙僧主要工作是牵马。128、孙悟空一生之中绝大部分时间脾气都很好,在出生到成为斗战胜佛之前的一千年左右生命过程中,仅有大闹天宫和取经前期的总共十几年的时间脾气比较暴躁,学艺之前无性,别人打骂都不还手,经过六耳猕猴一事后回归本性与师傅师弟和睦共处再无矛盾。
第二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小故事1个
我的历史教学小故事
第四中学 刘越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与历史对话,师生共同探讨,互动学习。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体会到角色的转换,还能培养学习兴趣。置身于课堂,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紧张、沉闷,反而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这种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大胆尝试,从而有效促进能力的发展。
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历史剧,如“左宗棠收复新疆”,“五四运动”等,课堂历史剧,由于学生必须先读教材,理解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再动脑编,动笔写,动情演。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历史,还会学会获取知识,表达情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创造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大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讲小故事。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课堂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第三篇:《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西游记》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重点分析其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将唐初玄奘只身一人去天竺取经的真人真事结撰为极富文学匠心和艺术品位的小说。本文将重点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一、《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极富哲理性的,它启发人们思考自己的人生。
1、本我、自我和超我统一于人的现实生活状态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快乐的本我、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它依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超我”也称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它被认为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1]我们可以借用这三个概念来分析一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唐僧师徒四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艺术塑造,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统一。篇幅所限,仅以孙悟空为例说明。
孙悟空的本我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尤其是其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已达到登峰造
极的程度,可谓上天入地,无拘无束。但是,绝对自由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当他的个人自由威胁到社会秩序后,他便失去了个人的自由,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直到他的恩师唐僧将他解救出来,为的是完成他们的共同历史使命——去西天取经。其实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已使他的放纵的心性被大大的约束拘管起来。事实上,直到修成了正果,他仍然要求自己的自由。这体现了悟空的超我。
2、分工协作,各得其所
《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师徒四人各有所长,他们是一个互相合作、积极奋斗的团队。个人不能孤立地在社会中存在,他总要和他人形成一定的关系。为了追求一个共同的理想,唐僧师徒四人组成了和谐互助的团队。唐僧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他饱读经书、斋戒苦行、意志坚如磐石,虽然他手无缚鸡之力,但取经途中的妖魔鬼怪不能把他吓倒,美女画皮不能将他诱惑,荣华富贵对于他不屑一顾。而且他身怀仁爱之心、悲天悯人。他的意志、仁爱和执着是徒弟的表率,可谓为人师表,令人折服。大徒弟孙悟空拥有火眼金睛和七十二变的本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争强好胜、好打抱不平、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惩恶扬善。是护送唐僧取经的关键人物。令人赞叹和佩服。二徒弟猪八戒虽然贪吃贪睡、贪恋财色,但他快乐的本性和天生的幽默感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是这个团队中的开心果。三徒弟沙僧宽厚仁慈、沉默寡言、不计得失、勤勤恳恳、光明磊落。虽无悟空的本领大,但他识大局、顾大体,从不惹是生非。关键时刻他能调和这个团队的关系,能够维系这个团队的凝聚力。他默默无闻地奉献,令人尊敬。师徒四人在这个取经的团队中各显其能、历尽艰险,最后终于取得真经、修得正果,且各得其所。在战胜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后,唐三藏被如来佛祖封为“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悟能被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被封为“金身罗汉”。
3、存在先于本质,人生是一种修行
存在主义的前期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以“此在”的概念表示“存在于此”,认为“此在”就是真正的存在者,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他的本质是由他的存在过程决定的。一个人在他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存在主义的后期代表人物萨特则明确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萨
特认为人的本性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的本质、人的各种特征都是后来由主观能动性自行选择而形成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经历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唐僧在取经前就是一个饱读经文的僧人;孙悟空是一个崇尚自由,桀骜不驯,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神通广大的猴子;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沙和尚本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当妖怪。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砺最后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二、《西游记》中的教育哲学
1、言传身教、生命教育
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为师傅的唐僧是如何教徒弟的呢?唐僧并没有强迫徒弟学习佛经,而是让徒弟们在取经的途中逐渐悟道。唐僧根据各个徒弟的特点,为他们取了名字,分别是悟空、悟能、悟净;又根据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分工,悟空负责降妖除魔,悟能负责牵马,悟净负责挑担。师徒四人踏上向西天取经的漫漫征途。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为何能做师傅呢?因为他是意志最坚定的取经者。功、名、利、禄、情、才、色都不能诱惑他,他为了取得真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唐僧是用他的命和灵魂去取经的,取经途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都矢志不渝。唐僧的远大理想、坚强意志、和仁爱之心都体现在西天取经的行动上。唐僧对徒弟的教育可谓言传身教、生命教育。
2、灵魂碰撞、心灵感悟
一个学生曾这样评价他的一位老师:“老师一路影响的,是无数个灵魂,不是强加的价值取向,而是以诚相待的心灵交付,这就够了。正因为我们灵魂都在场,你认真地付出过,我们认真地感受过,一切才那么值得珍惜,才给人真实的撞击,留下永远的美好回忆。”[2]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至高评价,也道出了教与学的真谛。老师应用灵魂去教,学生要用灵魂去学,心灵经过碰撞,才能有所感悟。笔者认为,取经胜利不在于最后从如来佛祖那里取回的经书,而在于取经过程中的学习、磨砺、成长和超越。
3、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认为:人生按其觉解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不同的境
界,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因此,学习的目的应该是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做到了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唐僧没有给徒弟讲如何提高境界,也没有传授任何技巧,而是给徒弟们在取经中实践的机会,并用自己的情志去感染徒弟,激发徒弟们学习、探索的热情,激励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唐僧巧妙地引导着徒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境界提升的过程。而且,教学相长,最后师徒四人都修成正果,超越了自我。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就是不断超越的人生。人生即学习,学习即人生。人生在于修行,学习就是取经,这是《西游记》中蕴涵的深刻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陈雷、于伟.冯友兰“境界说”与弗洛伊德“人格说”之比较[J].中州学刊,2005.6。
[2]陈晓华.班主任突围[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四篇:《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孙悟空吃仙桃——正合口味
孙悟空变土地庙——藏不住尾巴
孙悟空跳出水帘洞——好戏还在后头 孙悟空的金箍棒——随心所欲
孙悟空劝猪八戒——少吃少喝
孙悟空的脸——说变就变
孙悟空过流沙河——有力使不上
孙悟空住在水帘洞——称王称霸
孙悟空拔猴毛——七十二变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里——折腾个没完 孙悟空封了弼马温——不知道自己是多大的官儿 孙悟空回花果山——一个跟头栽回家 孙悟空碰着如来佛——跳不出手掌心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炼结实了
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戴上去容易,取下来难 唐三藏取经——全靠孙猴子
唐僧的马——任重道远
唐僧的书——一本正(真)经
唐僧的肚皮——慈悲为怀
唐僧的袈裟——白(百)拿(纳)
唐僧进了和尚庙——都是吃斋的唐僧念紧箍咒——猴急
唐僧愚昧——人妖不分
唐僧赶走孙行者——没咒儿可念了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猪八戒摔耙子——倒打一耙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坐在冷宫里——丑得没对儿
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翻跟头——耍鬼把戏
白骨精请客——尽是妖
白骨精化美女——人面鬼心
白骨精给唐僧磕头——假心假意
第五篇:《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猪八戒见高小姐 —— 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 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 —— 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 —— 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 —— 不想走了
蛇头上苍蝇 —— 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芦芋 —— 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3皮笊篱 —— 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 —— 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 —— 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6尖担担柴 —— 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 —— 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8狗咬尿泡 —— 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 —— 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 —— 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 —— 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 —— 识货(第86回 小妖)
13苍蝇包网儿 —— 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 —— 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 —— 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二郎神斗孙悟空 —— 你变我也垄
二郎神斗孙悟空 —— 以变应变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 —— 现原形了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 —— 炼结实了
孙悟空上天 —— 忘了自己从哪块石头蹦出来的掖着个孙悟空 —— 憋出个猴来
不负责任 孙悟空坐金銮殿 —— 毛手毛脚
敢想敢干 孙悟空赴蟠桃会 —— 自己闯进去
机动灵活 孙悟空的金箍棒 —— 能大能小
骄傲自大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 —— 自封为王
满意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 —— 称心如意 孙悟空大闹天宫 —— 慌了神
孙悟空的毫毛 —— 随便(变)如来佛捉孙大圣 —— 易如反掌
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孙猴子坐天下——有点不像 孙悟空的眼睛——火眼金睛 唐三藏的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唐僧上西天——取经 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猪八戒看唱本——冒充识字人 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孙大圣听见紧箍——头痛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孙悟空的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