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张慰宪法学笔记+原题

时间:2019-05-15 09:3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大学张慰宪法学笔记+原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大学张慰宪法学笔记+原题》。

第一篇:南京大学张慰宪法学笔记+原题

一、导 论 走近宪法

教学内容与安排

授课教师:张慰 zhangwei930@163.com *** 案例分析类: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1辑):基本权利总论》(张翔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任东来等),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 《中国宪法事例研究》(韩大元主编),法律出版社;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评析》(胡锦光主编),法律出版社。法律公共微信平台推荐: 1.雅理读书 2.法律读品 3.法学学术前沿 4.法律博客

2015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 1.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宪法宣誓制度

2.广东某校女生因高校教材“污名”同性恋起诉教育部及类似案件

3.《浙江省宗教建筑规范》公开征求意见引发涉嫌侵犯宗教信仰自由争议事件 4.习近平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签署特赦部分罪犯的命令 5.香港立法会否决特首普选方案 6.国家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进行户籍改革 7.南充公款拉票贿选案

8.河南商丘五名青年拒服兵役被处罚事件 9.《刑法修正案》(九)中的宪法争议

10.安徽省政府发文件取消花炮生产企业行政诉讼案及类似典型个案 二、三、宪法是什么?宪法的概念与宪法的历史

一、宪法概念及其特征

(一)宪法词义的演变

Constitution词义演变:

1.1 英国的政治实践首先将constitution这个古老词汇固化为一个确定的政治概念; 1.2 美国的政治实验使它称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法律学概念;

1.3 社会契约论的信奉者则通过运用“社会契约论”方法重构了这个概念的含义。1.4立宪主义型宪法简史(近代立宪主义型市民宪法--现代市民宪法--苏联型的社会主义宪法)【翻译的概念,能指:其本身的含义;所指:使用过程中叠加的含义】

2.“宪法”词义的演变

2.1 中国古籍和古代立法文献中“法令”的意思【宪法一词的能指,“宪”,明确,严明】; 2.2 1889年,日本最早引入西方“Constitution”并使用“宪法”一词;

2.3 19世纪80年代,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首先使用“宪法”一词;

2.4 1908年,清政府正式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

2.5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外的“宪法”含义,强调权威、正当性的部分是相同的,但西方宪法的权威性不是由某个机构或人制定,重要的是其中的理念,中国“宪法权威”则来源于权威人物】【我国古代“宪法”有两重含义,一是泛指典章制度,二是法令的公布。近代意义上的宪法与古代意义上的宪法有本质上的区别,近代宪法是法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位置,是国家的根本法,且是人权保障法。古代宪法仅仅是法的表现形式,与保障人权无关。】

(二)宪法概念的表述

林来梵《宪法学讲义》:a形式意义上的宪法(以“宪法”命名的法律文件)b实质意义上的宪法(包含固有意义上的宪法—规定国家统治之基本的法;立宪意义上的宪法—通过限制专断性权力以广泛保障人权的国家基本法)通说 : 宪法是规范国家与人民关系(基本权利保障)及国家组织的分权与制衡具有最高位阶的所有规范总和。【规范:形式性要件+实质性要件,两个基本内容,横向:国家组织分权制衡;纵向:国家与人民/公民(载体:人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a原始意义上的宪法:指国家组织法,规定国家机关的构成、职权和相互关系等政治制度。b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立宪主义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宪法来限制国家权力而保障人权,即实质意义上的宪法,是指一个国家存在的通过限制国家权力来保障人权的法。只要本质上是对国家权力予以限制的法,而且该法的核心价值是保障人权,则该国存在宪法。

c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调整国家与公民之间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规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宪法和宪法性法律。

d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制定了成文法典,且在该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树立宪法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实行法治是宪政的基石。

(一)宪政以宪法为前提

(二)宪法与宪政的概念不同

(三)有宪法不等于有宪政

总之,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离开宪政,宪法就成了一纸空文。宪政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应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

人类社会法律时代发展阶段:刑法时代,民法时代,宪法时代(公民要求保障权利)。

(三)宪法特征

宪法的本质特征是反映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公法、最高性【效力的最高性,其来源不是法律力,而是政治力,通过政治活动来确立,是一种统治力,文本确认的最高性是表现】

权利性【权利性与授权性不同,权利性指法律文本确认公民权利,用文字固定下来,宪法不能成为享有或不享有权利的阻碍。宪法中列举的权利内容是有限的,文字是有边界的,但权利是开放的,要依赖宪法的解释技术把新型的权利解释进去。授权性的含义是宪法授予公民权利,但公民权利应该是原本存在的,不是国家授予的】

基本法【宪法涉及的问题都是最基本、基础的问题,只有最基本的问题才能成为宪法问题,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大多都在一般法律的层面被解决,无法解决时则可上升到宪法层面,成为宪法问题。德国基本法和宪法有替代性,在于宪法有基本法的特征】 稳定性 “限法”(限制公权力为核心内容),“显法”(地位高,社会问题的最高解决机制),“先法”(效力关系先于其他法),“闲法”(中国宪法的现状,很少发生实质意义、规范意义的作用,学习中要重视合宪性解释的思考方法)

【宪法是母法,承载的概念是宪法对立法者制约,而不是产生的先后】 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来自于三个特征:

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重大原则问题,确认了社会核心价值观、规定了该国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国家的基本理念。

2、宪法有着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1)制定:要成立专门的制宪机构,通过程序一般要求绝对多数。2)修改:必须是有限的特定主体才可以提出修订议案,通过程序一般要求大多数,有些国家明确规定某些内容不得修改或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修改。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普通法律的制定基础和依据2)普通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的无效。

二、宪法分类与宪法渊源

(一)宪法分类

1.传统宪法分类学

1.1 以独立文书形式为标准: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区别在于是否有“宪法典”。不成文宪法包括三部分(宪法性法律文件,法院的宪法判例,宪法惯例)

1.2 以修宪难易程度为标准: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不成文宪法才是柔性宪法,指该宪法的制定修订程序、法律效力上和普通法律完全相同。刚性宪法,不同国家的修宪难度是不一样的,最难的修宪程序是全民公决)

1.3 以制定机关为标准: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1215大宪章)2.现代宪法分类学(不细讲,见韩大元《宪法学原理》)2.1 双重论的宪法分类(社会学意义和法学意义)2.2 变革论的宪法分类(普莱斯-维尔模式)

2.3 存在论的宪法分类(罗文斯坦-阿杰模式):功能意义上的分类,A规范宪法—为政治权力所能适应并服从的立宪主义意义上的宪法。B只是在名义上存在,但在现实中不能发挥其规范性的宪法。C语义宪法,即使被使用,也是掌握权力者的宣言手段或点缀品的宪法。2.4 综合论的宪法分类(普利普斯模式)

传统宪法学关注点是宪法的文本,现代宪法关注的是宪法文本和规范+宪法与现实、社会的结合效果,增加了多种因素。

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的区分点是1918年苏俄宪法和1919年魏玛宪法,近代宪法立足传统的自由主义,倾向于保护自由;现代宪法则更重视平等和社会权利的保障。

(二)宪法的渊源

1.宪法典

2.宪法性法律【a不成文宪法国家中,被认为一般属于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内容的法律 b成文宪法国家中有关调整宪法关系的普通法律】3.国际条约4.宪法解释

7.宪法惯例(辽宁省人大代表贿选案)【前提是书面的宪法文件对某些宪法事项没有作出规定,违反宪法惯例不构成违宪。宪法惯例可以使宪法条文实际上没有法律效力,使宪法规定更利于实施,可以弥补宪法规定的不足】

8.宪法判例【只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条件:普通法院拥有宪法解释权,先例约束原则】 我国的宪法渊源:宪法典、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

宪法历史所体现出来的发展规律与趋势:a类型: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相互借鉴,不断完善和发展;b形式:以成文宪法替代不成文宪法是大势所趋;c内容:重视人权保障,扩大公民权利(出现了集体人权的概念)、重视宪法实施保障,维护宪法权威、重视国际协作,维护世界和平。

三、宪法的历史 制度史

英国的不成文宪法

近代宪法(成文、身份、主权、权力)

1、近代立宪主义型的市民宪法(法国宪法/美国宪法)【美国宪法在制定之初,没有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规定,后来增加了十条权利法案】【美法的宪法所确定的内容和形式为日后宪法发展奠定基础,标志着宪法作为法的一个独立部门已经形成】

2、徒有立宪主义其表的市民宪法【以近代德国日本为代表,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比较少,主要目的是维护旧有统治】

现代宪法(资/社、人权保障)共同特点:都注重人权保障,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宪法在构成上有不同。近代宪法权利强调自由(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宪法主要保障自由与社会权利(失业保障、劳动保障,保障人的最低生存限度,资本家在经济活动中受到国家的干预)。

1、魏玛宪法:不再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财产要承担社会义务,财产权利要受到限制,相比近代宪法,概念已经在转变。财产对社会共同体有义务。

2、苏联型的社会主义宪法 未来的宪法

“三代人权理论”: 消极权利、积极权利和连带关系权利

“Charta08””苹果宪草”

宪法中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近代—人是孤立的。现代—人是社会的人(依然强调个体,不抹杀人的个体性,个体权利还是权利的出发点)。人不是原子般存在的人,而存在社会共同体中,人的权利要在社会中实现。

大部分国家的立宪:首先是个体的人,是基本公民。(例如宪法53条,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篇章的结尾部分,是概括性限制,与前文分总关系,总括前文的义务,应用体系化思维。对前文列举公民基本权利的边界限制是义务。核心是公共的利益)(这是一种立法技术,特别的基本权利有专门的限制,但普遍性的基本权利在最后加以限制)受宪法保护的公民的形象存在契约共同体中,要受到公共准则的限制。

宪法上人的形象决定了宪法上人的权利内容。透过宪法看宪法的最终使命,即国家希望国民是什么样的

现代宪法最核心的两个部分:权力的构成,权利的保障。一开始偏重权力的构成,发展的过程中权利的保障越来越重要。未来宪法将越加注重权利的部分:群体的权利可以成为基本权利(例如方言的保护,宪法中没有语言权利)。

是否存在宪法未明定的权利?比如语言的权利。可否通过宪法解释把没有明定的权利解释为宪法权利?宪法是权利法,能够成为宪法明定权利的,才是重要的基本权利。是否是重要权利就一定要上升为宪法权利?(说法:这个权利很重要,所以它应该进入宪法权利。)有学者呼吁把大量重要权利加入宪法权利。其实可以通过宪法解释讲他们涵摄进来,不能随便滥用立法。所以不一定所有的基本权利都要成为宪法权利。私法领域重要的权利,不一定在公法中也重要。应该考虑民间对宪法改进的呼声。

中国近代宪法发展史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重大信条十九条》

五大臣出洋考察: 1905年,第一次代表团出访了日本、美国、欧洲等地;1907年,第二次代表团出访了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地。

钦定宪法大纲:2 部分, 23 条。第一部分(第1条-第14条):君上大权。第二部分(第1条-第9条):臣民的权利和义务。只写了君主的权力,但没有限制。只是概括性列举,将等真正宪法加以细化。臣民的权利很少,义务很多。怎么评价《钦定》?第一个宪法立法文件;虚位立宪,强化皇权,与近代西方宪法偏差大;但在中国环境下,对国民有启蒙意义,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原本没有对皇权的限制观念,但在大纲中皇帝只享有法定的权力,所以权力是有边界的,皇帝没有无限的权力,这是最初步的限权)

重大信条十九条:19 条。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皇帝的权力由宪法规定进行限制(首次出现限制),将建立类似英国的议会内阁制,没有规定臣民的自由权利。

民国时期宪法(民国很多宪法冠以人名,原因是由某个人主导制定,服务于其利益。)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7章 56条。制定机构: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赋予人民较广泛的权利和自由。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宪法”

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曹锟宪法”,旧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正式宪法,实际上有很大进步意义,是第一部完整宪法形态的宪法,最接近西方的宪法。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是反民主的宪法性文件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共十四章。机构: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真正的中华民国宪法,以《训政约法》为基础,经过了宪法草案,由蒋介石颁布。“蒋记宪法”确立高度专制的政治体制,形式上确立了人民部分权利和自由。

民国时期的宪法都强调了民主共和制,基本具备完整的宪法文本结构。

地方政权和伪政权的宪法性文件:如1934年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共抗日根据地在边区“施政纲领”、伪满洲国的“宪法性文件”等等。

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是理解“中华民国时期宪法”的关键——“三”“五”“三”: 第一个“三”是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

第二个的“五”是“五权宪法”的学说,其前提是权能分开,“权”归人民,“能”归政府: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

第三个“三”,是有关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论。

第12章对应了孙中山训政思想,对公民政治素养的训练。民族-总纲、民权-第二章人民权利义务、民生-第13章基本国策。

民国宪法单列了宪法的施行和修改。我国现在没有单列宪法的施行与修改,放在人大的权力中。广州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展现了孙中山的宪政思想。三民主义与五权制度是民国宪法的基本特点。

四、宪法的一般理论--宪法的制定、修改与解释

一、宪法的制定

(一)宪法的制定,又称制宪或立宪,是指宪法制定主体依照一定的理念、原则和程序并通过制宪机关创制宪法的活动。

宪法的制定仅指一个国家在社会形态发生变革时创制首部宪法的活动。宪法制定与法律制定的主要区别:

1、依据不同,宪法制定一句的是宪政理念体现的制宪权,法律制定依据的是宪法本身规定的立法权。

2、宪法制定的具体行使主体是制宪机关,法律制定的主体是立法机关,有些国家两者是重合的。

(二)宪法的制定程序

宪法制定程序:制宪机构的设立——宪法草案的提出——宪法草案通过——宪法公布 制宪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制宪机关(制宪行使主体)、宪法起草机构(制宪工作部门)、制宪权主体(制宪权利主体)

看得见的主体:制宪机关、宪法起草机构,引申的主体、看不见的主体是享有制宪权的主体。制宪的重点不在表面性的东西,而在背后的制宪权主体。制宪权是主权的具体表现形式。人民主权原则使制宪权归属于人民。其他两个主体(制宪机关、宪法起草机构)是对理念的实践。制宪权属于全体人民,具体行使制宪权的是制宪机关,制宪权不需要任何实定法上的依据,具有原创性。制宪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

制宪机关不是制宪权的主体,其主体是全体人民,制宪机关通常是宪法的通过机关。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二十次会议, 一致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并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以朱德、宋庆龄、李济深、邓小平、李维汉等32人为委员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此后,由中共中央指定了一个宪法起草小组,成员有陈伯达、李维汉、胡乔木和田家英等,由毛泽东主席亲自领导。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执行:宪法起草小组 机关名称涉及对机关的性质的认识,现行许多国家机关与名称都可以追溯到54宪法中,可以利用宪法解释,特别是历史解释,作用于现在。

宪法制定是宪法理论与实践的起点、宪法行为的起点、逻辑价值的起点,是宪法的基石。权力来源决定宪法的正当性。西耶斯《论特权 第三等级是什么》,第一次关注宪法应该怎么制定,最早提出了制宪权的问题。从宪法是怎样的,转移到宪法应该怎么制定。

西耶斯:政治体怎样形成,1、从人到民族,形成民族意义共同体。

2、制宪过程,形成国家权力。

3、日常政治活动,日常政治运行。制宪权体现在第二个阶段。

(三)制宪权理论(Sieyes西耶斯)

1、制宪权主体是国民,但制宪权可委托不同于立法机关代表的特别代表来行使。国民主权,特别代表有制宪的特别目的,往往是一次性的,仅以制宪为目的,区别于一般代表。)

2、制宪权没有界限,因为制宪权是国民意志的体现。(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没有界限)(王建学:《法语系国家的宪政》,研究制宪权和人权的关系,认为西耶斯的制宪权是有界限的:无界限只是政治领域,由国民决定政体;但在人权部分,应该是有界限的,必须有人的权利保障,没有人权理念的制宪权是危险的,后果是可怕的,人权不能服从于民主意志,人权的价值追求可能高于制宪权,人权是最基本的价值设定)

3、宪法制定权力(pouvoir constituant)与被宪法制定的权力(宪定权)(pouvoir constitute)不同。(西耶斯首次提出该观点。制宪权【来源于政治力】与宪定权【来源于法律力】)国家的基本权力的三个部分(立法行政司法),由宪法制定出法律,制宪权赋予了法律效力(制定权和宪定权的边界不一样)权力来源决定了权力边界。

4、宪法修正权是制宪权的作用,修宪权是制宪权的一部分(分支),是制宪权的一种残留。制宪权属于第二阶段,但修宪权属于第三阶段。修宪权的性质是什么?有争议,有人认为属于宪定权,是一种法律力,要受法律的限制(如果属于制宪权则可能突破宪法)。涉及宪法修改有没有边界的问题,如果没有边界则修宪和制宪没有区别。

卡尔施密特把宪法分为了两种:

1、宪章,强调原则、概括性,是宪法的核心与灵魂

2、宪法,是具体规则。修宪能修改的是宪法的部分,而不是宪章。在德国基本法中体现:第79条确定了德国基本法的永久条款(国家性质不许修改,人权保障不可修改)。其他国家很少有为自己的宪法设限。历史的教训:魏玛宪法没有为自己宪法设定防卫,被以修宪的形式完全替换,宽泛的修宪空间可能会被利用,以修宪来替换宪法,制定出一部新的宪法。修宪要体现宪法的同一性,同一性体现于宪章。

但大部分国家宪法复杂很多,没有设定同一性标准,没有在宪法条文中体现,无法得知最根本的精神是什么,这些需要在宪法实践中逐渐达成共识。中国欠缺宪法实践环节,只能由学者的学理分析达成(陈端洪,发掘中国宪法最基本的原则是什么,其研究认为中国宪法的“宪章”大部分在序言和总纲中)。

(四)宪法制定权(制宪权)

是指宪政权力主体所享有的,并通过宪法制定机关根据特别程序行使的,旨在制定宪法性规范以调整国家基本社会关系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权力。

是规范性的、价值性的概念,对宪法正当性的预设,而非事实性的

制宪权来源于人们对宪法服从与宪法忠诚的正当性的忧虑,它的目的就是缓解人民对宪法正当性的担忧,涵盖了近代人民主权的基本观念,宣告整个法律体系产生存在的正当性,并且对事实的制宪、行宪以及修宪,包括整个法治秩序运作提出了价值上的要求。宪法制定权力/制宪权(政治力)与被宪法制定的权力/宪定权(法律力)[修宪权]

二、宪法的修改

卡尔施密特提出宪法的5种变动形式:

1.宪法的废弃,指宪法被废除且制宪权主体也被改变。(例民国到新中国)

2.宪法的废止,指宪法被废除但制宪权主体未变。例54到82宪法的发展,中间两部宪法没有内在联系)

3.宪法的修改,是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改变。

4.宪法的破弃,是指统治者或部分宪法关键主体有意识的违背宪法当中的某些条文,公开违宪。(只在德国历史中出现,魏玛宪法制定后制宪者发现其中有部分条文不适应社会,通过一个普通法律去修改了宪法,仅发生一次,其实质上是违宪的)

5.宪法的临时停止,主要发生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宪法中的一部分条文被暂时停止。例我国宪法中第67条(名称改变:戒严→紧急状态),是国家机关享有的职权。紧急状态意味着宪法原本的部分秩序、权利被暂停。卡尔施密特认为紧急状态的权力要受到限制,否则可能成为政治工具。宪法的修改:指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活动。(宪法修改是常态的宪法变动形式。其他为非常态的变动形式)

宪法修改是成文宪法国家宪法修改机关的特定活动。(在不成文国家,宪法性法律的修改属于修改法律的范畴。)国家权力的性质决定制宪权。制宪权是一种原生性权力,不依赖于任何其他权力而产生、形成。从实质上说,制宪权源于不同性质的国家权力某种更迭的事实。修宪权是一种派生性的权力,通常由宪法设定其主体、行使的程序。

宪法修改的必要性:

1、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和变化。

2、弥补宪法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漏洞。

以前认为宪法被制定后不能被修改,其理由是契约论与自然法原则(宪法提供自然正义),该观点存在很大缺陷,不适应社会的变化。问题关键不在于能不能修改宪法,而在于修宪的界限。

宪法修改的限制理论:

一、无限制说,已经过时。

二、有限制说,宪法修改必须不触及宪法的基本精神。理由:

1、任何宪法都有其根本精神,宪法条文以根本精神为基础,根本精神高于宪法条文,这种根本精神不能成为修宪的对象。

2、宪法是制宪权的产物,修宪权是制宪权派生的。

3、一些国家宪法规定了宪法修改有界限。宪法修改的限制内容:

1、限制宪法修改内容: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国家领土范围,共和政体。

2、限制宪法修改时间:消极限制,不得修改宪法的时间限制;积极限制,明确规定宪法应当定期修改。宪法修改的方式:

1、全面修改:大部分内容的修改,特征a依据原宪法的修改程序,b修宪机关通过或者批准整部宪法并重新予以颁布

2、部分修改:特征a依据宪法修改程序进行,b修宪机关并不通过或批准整部宪法,而是以决议或宪法修正案的形式。

3、无形修改:又称宪法变迁,指宪法条文未作变动,由于社会发展等,宪法条文本来含义发生了变化。

宪法修改程序:提议、先决投票、公告、决议、公布。

我国宪法修改的程序规定在64条。提议之前的前置条件:中共中央提出具体建议。四次修宪都是由中共中央提出建议、人大常委会提议,再进入程序。一般前一年开过党代会,党代会的决议成为宪法修正案。

修宪的方式,各个国家不同,我国以修正案的方式,在原文基础上修改,重新排序,第次上升。这种修改方式造成了问题:引用宪法条文要对照当时的文本。德国的方式:修改法律时,增加删减在原条文后加上某条之

一、之二。

82宪法的历次修改(两多一少): 88年2条,99年6条 集中在经济部分,人权部分比较少,修改集中在序言和总纲:总纲中的经济部分,序言中的指导思想。思考题:日本修改宪法第九条

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日本天皇签署了新的《日本宪法》也叫《日本和平宪法》该宪法于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实施,新宪法共11章103条,其中第二章“放弃战争”中俗称《和平条款》的第九条 【放弃战争,战争力量及交战权的否认】① 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② 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五、宪法的一般理论--宪法的制定、修改与解释

三、宪法的解释

(一)宪法解释的概念及分类

宪法解释是一种探求宪法规范客观内涵的活动,具体是指一定主体对宪法内容、含义及其界限所作的说明。根据主体不同:

广义的宪法解释,主体广泛,除有权机关外,还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学者等对宪法的解释。狭义的宪法解释,专指有权机关对宪法规范内涵所作的说明。根据解释效力不同,宪法解释可分为有权解释与无权解释

根据解释主体不同可以分为立法机关解释、司法机关解释以及专门机关解释(制度职权功能:立法-英国,司法-美国,专门-机关德国法国。前两种是附随司法案件产生的解释。中国属于立法机关解释的形式)

根据宪法解释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补充解释,在没有具体争议的情况下,主动补充、完善宪法)

根据宪法解释的方法不同,把宪法解释分为语义、体系、历史、目的解释。

根据宪法解释尺度不同,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以字面解释为参照系,从解释结果来看)

我国宪法中,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常,宪法的监督是通过宪法的解释实现的,但不等于。宪法解释的思维方法被广泛应用,合宪性解释使宪法发挥作用,本质上是一种法律解释。用一般解释的方法解释出来的答案常常不相同,应该怎样选择?应该选择和宪法内容、内涵相一致的答案。合宪性解释成为其他解释方法的标准。

(二)一般法律解释的方法

立法者意图—(符码化)法律文本—(解释者解码)解释者的理解

1、文义解释 :普通法律的起点是条款的文字,一般是指制定法律时文字词句的通常含义。

2、体系解释:诉诸于法律文件的整体结构、逻辑,从法律文件的上下文来考察以帮助澄清条文的含义。

3、历史解释:是指通过对法律文件制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历史背景材料的研究,阐明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含义。

4、目的解释 :是指从制定某一法律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5、比较解释:是指一项法律的规定,如果各国均有共通或类似的规定,即大多数国家都有这些法律规定时,在遇到解释我国法律发生困难时,若外国对此问题有所研究或有相关意见,就可以参考外国宪法文件、学界理论及司法裁判等内容,从而获得答案。

(三)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

立法者与解释者的立场可能是不一样的,解释结果易产生偏差。此涉及主观解释论和客观解释论的分歧。萨维尼体现的是立法者意志说,认为立法者意图是最重要的。

萨维尼发展出古典的法解释方法:文法、逻辑、历史、体系,其目的是为了确定立法者的意图。

立法者意志说——法律规范意志说(法律一旦产生,就成为独立的个体,不再是立法者的意志,而是客观化为国家的意志等。后人应该在法律文意的范围内发挥解释能力)

立法者意志说无疑与历史解释法在精神上最为契合,但存在缺陷:意志的复杂(立法者不是个人,而是群体)、意志的瑕疵(代际差异,其本身很难被揭示,也难以指导当下)等。如果严格遵循立法者意志说,后人则相当于考古,发掘立法者的意图。历史解释说即是再发现立法者在其情境中的意图,来约束规范当代人。

能否一一对应:法律解释→宪法解释;弱的立宪者意志说→宪法规范意志说

利益法学的代表人物海克教授(P.Von Heck)第一次将原旨主义的解释(立法者意志说)立场上升到宪法层面(用法律解释来解释宪法,要遵循立法者意志的立场,关注立宪者意图。法律解释中,原旨主义采用强的立法者意志说,但宪法解释中,采用的是弱的立宪者意志说,是把立宪者拉到现实,为现实解释服务)——为什么在宪法解释中只能采取弱的立法者意志说?本质差别在于法律和宪法的不同,宪法规定的是基础的重要的内容,覆盖面很广,又要求宪法稳定性,不可能用强的立法者意志说。【美国的宪法解释重视立法者意志,法院判例常常引用立宪的文件,但其他国家经常采用目的解释】 大部分国家倾向于采用客观规范意志说(客观解释说)

客观解释说的缺陷:赋予司法者更大解释权力,可能将立法者意志弃之不问,在法律文本不能直接给予明确指引的时候,使得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同时还违背法治国的权力分立的诫命。可能使法官任意造法。无法比较哪一种解释方法优于另一种,而是要适合该阶段的国情。

(五)宪法解释的特别方法【法律解释和宪法解释的关系】

绝对区别说(萨维尼,认为不可以把法律解释的方法应用于宪法解释,公私法解释应严格区分,当时的私法有应用和解释的必要,而公法没有应用)——相同使用说(福斯多夫)——独特方法说(鲁道夫·斯门德,认识到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不同之处,提出特别方法)【这三个发展阶段的侧重点不一样,重视形式性则认为一样,重视实质性特征则认为区别,要采用独特方法】

宪法:有作为普通法律的形式性特征;

也有作为区别于普通法律的国家根本法具有独特的结构性特征:规范结构、法律功能、规制领域与规制方式、发展程度以及与政治的距离等。宪法的特征:

1、宪法规范的结构特殊性 :宪法条文的模糊性、抽象性、概括性、开放性。

一般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组成,宪法规范往往不具备或者缺乏以上三个要素:第一种是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在宪法条文中得到完整的体现,宪法规定的有关国家机关职权的规定往往属于这种情况。第二种是假定与制裁隐含在处理部分,并不具体表现在条文之中。第三种是宪法规范三要素各自独立或分散的形式表现。第四种是具体的宪法规范中只表现处理部分,假定和制裁部分在规范中没有具体表述(可能是通过部门法来规定)。

2、宪法解释与法律解释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原则与规则(法律是规则,是确定性的命令,全有全无,要么适用,要么不适用;宪法是原则,是最优化的命令,适用的程度,需要衡量,产生冲突时,有一方需要退让,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3、宪法规范的功能与规制领域的特殊性:把宪法规范适用于现实生活的解释过程与国家的政治共同体、与社会基本价值体系有着密切关系,而一般法律的解释并不必然与之相关。

以《宪法》第39条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条文清楚,但含义需要解释,从宪法的根本追求来看,应该认为主语是国家,把公民权扩展为人权;住宅指的是个人居住的空间,是个人自治的空间)传统解释学之外的方法:(也是在借助文字、体系等解释方法的基础上)

1、价值溯源解释法:此种藉由追溯规范价值来确定规范意义的解释方法是指对于宪法规范的解释须对其所保障之价值作追根溯源的理解,并基于对充分实现此种价值所必要者的认识,设定该宪法规范的意义范围。

2、个案衡量性解释:是指适用于个案的个别规范之构成要件的析出过程并非仅关涉某一宪法条款,毋宁需要结合争议案件的规范需求,在与相关宪法条款的价值与意义做密切对照衡量的过程中予以确定。【不能简单给基本权利来排位】

六、宪法保障和宪法监督

宪法保障的概念和范围

(一)宪法保障的概念

广义的宪法保障主要是指维护宪政秩序和公民基本权利、保证宪法实施的一切措施、理念、惯例、文化等制度的总和。

中义的宪法保障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而包含的宪法解释、宪法监督、违宪审查等一系列制度的总和。(集中关注法律措施)

狭义的宪法保障是指依照一定的程序,审查和裁决一切法律、法令和命令和处分是否符合宪法,以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的制度。(最有效的、具体的保障措施。可以等同于违宪审查制度。)从这个概念出发,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宪法保障要维护的对象与目的是宪法的尊严与最高的法律效力(目标是特定的),另一个是宪法保障的具体制度支撑(依靠具体制度来实现目标)。

(二)宪法保障的类型

1、事前保障和事后保障;(地方法规报全国人大备案,有审查的功能则符合事前保障。规范制定、发挥效力后,再判断是否和宪法冲突,即事后保障)

2、法律保障、组织保障、政治保障和思想保障(最广义);

3、宪法自身规定的和基于超宪法性质的根据而被肯定的制度(前者包含宪法审查制度等;后者包括抵抗权、紧急状态权,是比较例外的情况)。

抵抗权(公民抗命权,也称政治不服从;英语:Civil disobedience),即人们抵抗暴政的权利,既是按照良心的、又是政治性的违反法律的行为,其目的通常是为了使政府的法律或政策发生一种改变。是在宪政体制下处于少数地位的公民表达异议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反对权的政治权利。通过这种方式的行动,一个人诉诸共同体多数人的正义感,宣称按照他们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自由和平等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合作原则此刻没有受到尊重。它是一种政治行为,是向拥有政治权力的多数提出来的,是由一些政治原则而非个人的道德原则和宗教理论来指导和证明的,它诉诸的是构成政治秩序基础的共有正义观。抗议者之所以采取这种违法行为,而不是在守法的框架下寻求问题的解决,常常是因为违法者觉得在法律的框架内已很难解决问题,或者说需要旷日持久的时间和程序,已经让人难以等待。【实质上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可以诉诸公民共有的正义观阻却其违法性而不受制裁。】

紧急状态,是指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国家机关行使紧急权力予以控制、消除其社会危害和威胁时,有关国家机关按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决定并宣布局部地区或者全国实行的一种临时性的严重危急状态。在紧急状态下,各国的法律都有相应规定,政府可以采取特别措施,来限制社会成员一定的行动,政府还有权强制有关公民有偿提供一定劳务或者财物,社会成员也有义务配合政府紧急状态下采取的措施,来应对和解除突发事件。公民不服从——以台北地方法院对”太阳花学运”的判决为例

2014年因台“立法院”审查《海峡两岸服贸协议》争议引爆的历时1个月的“318太阳花学运”,包括“3`18占领立法院”、“3`23攻占行政院”、“4`11路过中正一分局”案。2015年起,台北地检署分别依妨害公务、煽惑他人犯罪、煽惑无故侵入建筑物、违反集游法、侮辱公署等多罪起诉“学运”领袖“时代力量立委”黄国昌及“学运”主要人物林飞帆、陈为廷等22人,检察官论告进一步指出,所有行为不能逾越法律界限,但考虑其特定犯罪动机,在重要议题上对多元表达应予以最大限度的维护与尊重,建议法官从轻量刑;

被告声称,“学运”是必要的运动,并以公民不服从、公民可抵抗权为阻却违法的事由而作无罪答辩;2017年3月31日台北地方法院审结,判定22人全部无罪,全案仍可上诉。

“公民不服从”的7项理论要件分别是:

①抗议对象系与政府或公众事务有关之重大违法或不义行为; ②须基于关切公共利益或公众事务之目的为;

③抗议行为须与抗议对象间具有可得认识之关联性;

④须为公开及非暴力行为;

⑤适当性原则,即抗议手段须有助于达成要求目的;

⑥必要性原则:无其他合法、有效之替代手段可资使用;

⑦抗议行动所造成之危害须小于要求目的所带来之利益,且局限于最小可能之限度。公法(主要是宪法和行政法)的核心原则:比例原则,用来衡量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主要针对国家的行政行为和立法行为,检验其合法性、合宪性。应该采取对当事人影响最小的行为。狭义的比例原则:保护利益和损害利益的比较。

(三)我国宪法确立的保障制度

1、宣告宪法是最高法规范地位的条款,其他一切法律都不能与之相抵触,一旦抵触就没有法律效力;(序言)(宪法的自我宣称)

2、维护、遵守宪法的义务,义务主体很广泛;(序言)

3、宪法修改的刚性制度;(第六十四条)

4、明确规定由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监督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宪法解释权 ;以及严密完整的法律监督体系 ;(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人大一年一次,常委会作为常设机关,时效性更高,更适合行使解释权)

5、规定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第四十五条)(可能成为宪法诉愿制度,基本权利受损,打开宪法诉讼的路径)

以上制度很少发挥现实作用。确定国家宪法日(2014.12.4开始)、国家机关人员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开始),宣传宪法文化,强化宪法权威。

(四)宪法保障的范围

宪法保障既包括宪法上权力分立、法治国、宪法修改、宪法遵守等制度性内容,也包括宪法意识、宪法文化等非制度性内容。

宪法监督只是宪法保障的一种形式,是指国家依据法定权限、程序对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等的宪法实施才取各种监督措施。

宪法审查制度作为宪法监督的一种经常性的、专业化的形式已成为世界宪政实践中普遍采用的基本形式 之一,即狭义的宪法监督。通常是指法定专职机关所进行的监督,其内涵与外延与违宪审查大致相同。宪法监督制度(P298)

(一)监督宪法实施的原因

(二)宪法监督的概念

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对与宪法有关的所有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在监督主体上除了专职机关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和公民。

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由国家专司宪法监督的机关实行的监督,在监督对象上偏重于对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和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现代宪法审查体制

宪法审查,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一定的程序和特定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判断并作出处理的活动或制度。(司法审查/违宪审查,前者是司法机关进行的审查活动,以美国为代表,其宪法审查等于司法审查,其他国家不同。所以一般两者不能划等号)最高代表机关审查制(议会至上与民主集中制:英国中国,拟制民意,形成公意,成为宪法解释的代表性)

司法机关审查制(从下级法院到上级法院一直到最高法院都有审查权,附随审查,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考察宪法:美国)

宪法法院审查制(专门机构司法审查:德国)

宪法委员会审查制(专门机构【隶属于行政机关】、事前审查【不需要诉讼】:法国)区分不同审查体制的标准:以宪法审查的主体(审查机关)的不同区分了不同宪法审查体制。普通法院审查制:美国 马伯里vs 麦迪逊案(作业:1.基本案情;2.宪法司法审查制)宪法法院审查制:德国

欧陆国家长期对普通法院态度谨慎,因为须避免某一权力部门因之取得相对于其他部门的优势地位,否则它就成了“宪法的主宰”,所以不应使其他的国家活动领域取得单纯补充性的随附效应,而是要组织一个特别的设置或机制,另设一个专职护宪机构。1831年德意志境内的萨克森邦宪法规定国事法院为其守护者,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承袭此制而创立联邦国事法院。1920年,奥地利法学家汉斯·凯尔森为本国宪法设计宪法法院作为其守护者,后被称为“宪法法院之父”。凯尔森不赞成美国式宪法保障模式:其一,美国式的由一般法院实施的分散审查模式;其二,美国式的司法审查模式在审查启动程序上具有偶然性;其三,美国式的违宪审查容易造成社会秩序的失范。其主张建立一个与代议机关平行的专门性的违宪审查机关来保障宪法权威,此即在奥地利首创的宪法法院违宪审查模式。二战后,为守护宪法、保障人权,欧陆的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如今的东欧诸国均纷纷仿效奥国建制设立了专职护宪的宪法法院。

司法审查制度的重要原则

合宪推定原则基本含义:当判断某一项法律或行为是否违宪时,如没有十分确定、有效的依据认定其违宪时应尽可能推定其合宪,做出合宪性判断以避免违宪判决。即使审查对象存在一定的违宪性因素,但其仍存在合宪性判断余地时不应宣布为违宪而应做出合宪性判决.任何一个违宪审查机关的权力都是相对的,当特定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或进行宪法解释时应考虑审查对象涉及的各种因素,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节制地行使违宪审查权以减少可能引起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震动。合宪性推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宪法规范最高性价值体系 立法权的尊重 宪政秩序的稳定

合宪性解释:主要是指对于法律作合乎宪法的解释。

“合宪性解释”大体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违宪审查中的合宪解释,为数居多。在实际上就是违宪审查中对法律的“合宪性推定”;另一类是法律适用中的合宪解释,是指法律适用者在法律适用时应当依据宪法的规定和精神来解释阶位较低的法律的一种法律解释方法。“合宪性解释”有三种情形:一是单纯的解释规则,指宪法的相关规定应当在法律解释时直接发生一定的影响;二是冲突规则,指在数种可能的法律解释中应当优先选择与宪法内容相符的解释;三是保全规则,指当法律有违宪之嫌而有数解释可能性时,应选择不违宪的解释。我国的宪法审查制度——立法机关解释制度

历史沿革:1954年宪法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宪法实施监督制度,但1975年宪法没有规定,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又恢复了1954年宪法规定的这一制度。

规范依据:《宪法》、《立法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等。

《宪法》第62条、第67条:我国对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权,主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来行使。

《立法法》第 97 条、99条、100 条又具体规定了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审查的组织机构和审查程序。

我国采立法机关解释制度的原因:人民代表的意志来拟制人民的公意。我国的宪法审查制度

1、审查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第62条第2款、宪法第67条第1款)

2、审查启动程序:审查建议与审查要求(立法法第99条第1、2、3款)

第1款: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第2款: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第3款: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

3、审查对象:法律?规章?(立法法第97条)

4、审查方式 :主动+被动。加强备案审查制度 党的领导下的宪法审查 孙志刚事件

2003年2月原籍湖北黄冈的孙志刚被广州市政府执法机关以三无人员的理由收押,拘禁期间被收容所员工等人殴打身亡的事件。

2003年5月14日三名法学博士俞江(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滕彪(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许志永(北京邮电大学文法学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认为收容遣送办法中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规定,与中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相抵触,应予以改变或撤销。

同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公布标志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

一、违宪审查还是违法审查?

二、审查建议与审查要求有什么区别?

三、审查的实效性问题? 作业:

齐玉苓案:中国宪政第一案、宪法司法化(基本案情,相关法律争议,涉及的法律问题)我国宪法审查机构之争

一元立法模式的演化:立法机关对于建立违宪审查机构的进一步努力,可分为三种分支:1.工作委员会模式,2.专门委员会模式,3.与人大常委会平行的宪法委员会模式。宪法法院模式

立法-司法模式:由人大(常委会)与司法性违宪审查机关分别行使非诉讼的、事先的审查和违宪侵权诉讼、附带性审查,共同监督宪法的实施。

英国议会主权下的弱型违宪审查:赋予了法院“解释权”和“宣告权”,但法院无权撤销议会立法,议会仍然享有终极立法权。法官做出的“不一致宣告”仅允许识别出不一致,但并没有赋予法官主动解决问题的权力。换言之,法官仅能表明对相关法律的态度,而无权否定法律本身的效力,更无权强迫议会修改法律。李惠娟事件【种子案】 宪法适用

有的学者认为宪法的适用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宪法适用包括公民和国家机关对宪法的遵守和适用;而狭义的宪法适用仅指宪法在司法活动中的适用,即司法机关依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处理案件,将宪法规范适用于具体案件或对象的活动。宪法的司法适用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对违宪案件的司法审查和处理,即违宪审查;

二是依据宪法来裁决其他的具体纠纷案件,即审判适用。

总体而言,我国存在广义上的宪法适用,包括将宪法作为部分立法的依据以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违宪审查的依据。

也存在少量个别性的狭义的宪法适用,“宪法司法化”。我国司法机关不能适用宪法对普通案件中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作出是否违宪的判断;目前不能直接适用宪法对案件作出判决,如果将宪法作为辅助性的依据补强其他规范依据则是可以的。

齐案批复废止后,最高人民法院对“法院能否援用宪法判案”这一问题保持沉默,但相关实证研究显示:齐案批复的废止对于地方法院的影响力有限,地方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仍不断援用宪法。

法院大多在民事判决中援用宪法,但在个别刑事判决和行政判决中亦有援用宪法的可能。法院援用的宪法附随于法律而发挥作用,但宪法可以影响甚至决定判决的结果。法院援用的宪法规范集中在《宪法》第一章的个别条款和第二章绝大多数条款。

我国法院引用宪法规范具有独特的法理逻辑:从法律规范中引申出宪法规范,而不是从宪法规范中去引申法律规范,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判决依据的说理论证以及当事人对判决书的可接受性。

区分几个概念:提到宪法、引用宪法、适用宪法。所谓提到宪法,则指的是宪法条文仅仅在判决书中出现,但既没有作为下一步推理的法律依据,也没有决定判决的结论。所谓引用宪法,主要表现为法院在判决书的推理过程中,引用宪法作为下一步推理的法律依据;适用宪法,主要表现为在法院的判决书的结论部分是依据宪法得出的。

齐玉苓案以及所提到的援用宪法的案例,其判决书都仅仅是提到宪法而已,而导出下一步推理乃至决定最终判决结论皆由其他现成的部门法条文来完成,齐玉苓案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民法通则》120条、134条以及《教育法》9条、81条。由此可以推出两个结论:

1.援用宪法或可作为提到宪法、引用宪法和适用宪法的上位概念

2.虽然齐玉玲案的司法解释已经被废止,但由于齐玉玲案并没有做到引用宪法和适用宪法,其被废止也就起不到任何“杜绝宪法条文在判决书中出现”的作用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在该解释被废以后,依然有判决书援引宪法条文(但仅仅是提到),最近的例子便是中行成都高新支行诉被告沙某某信用卡纠纷案。宪法适用与宪法解释的关系

宪法解释的制度性行为:在司法审查体制下,司法机关有权对审理过程中作为裁判依据的法律是否违宪作出判断并宣布违宪的法律无效。在不实行司法审查制度的国家,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如果怀疑法律、法规违宪时应停止审理案件,把有关法律、法规送交有解释权的机关判断。

宪法解释的理解性行为:理解性的解释是一种法律适用的前提性要件,不注重形式的表达,更强调意识形态的层面,强调心理作用,心理层面的理解解释。

七、认真对待宪法(文本)——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体例,是指构筑(宪)法典的全部条文分别由相应的文字符号排列而成的形式结构被划分为大小不同、层次各异的部分。这些文字符号有篇、章、节、条、款、项、目等等。(我国)宪法结构

以章观宪:中国百年宪政可分三个阶段:从无章到有章,从章少到章多,从章多到章少。

1、《钦定宪法大纲》以及《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设置章。

2、中华民国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京政府阶段,第二阶段是北伐战争胜利后的南京政府阶段。从宪法史来看,第一阶段立宪积极,立宪成果多;第二阶段以“训政”为重,立宪消极,立宪成果少。

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曹锟宪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宪法,章的数目再攀新高,共十三章,依次是:第一章“国体”,第二章“主权”,第三章“国土”,第四章“国民”,第五章“国权”,第六章“国会”,第七章“大总统”,第八章“国务院”,第九章“法院”,第十章“法律”,第十一章“会计”第十二章“地方制度”,第十三章“宪法之修正解释及其效力”。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有十四章,各章名称依次是:总纲,人民之权利义务,国民大会,总统,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中央与地方之权限,地方制度,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基本国策,宪法之施行及修改。

中国宪法在篇章结构上的特点:序言、总纲、国旗等国家标志的内容 宪法序言

美国宪法的序言:更完善的联邦,人民的福祉,追求自由的权利

法国宪法的序言:把以前的法律文件吸入其中,提到了人权宣言、1946年宪法,把其中确立的原则继续生效,具体化的表达。第五共和国是经过多次变动而建立,遵循传统对于国家的稳定有很大作用,吸收原有的原则有利于现有宪法的稳定。

德国:现行基本法是两德统一之后修订的。第一段强调了欧洲联合与和平、人民制宪权、对上帝与人类的责任。对上帝的责任、西方基督教与宪法的关系,不是确定基督教的特定地位、宪法地位,而是确定一种事实:社会公认,基督教伦理是宪法的价值前提。

中国是全新建立的意识形态、建设任务、目标、价值追求等,需要大篇幅的序言来说明。中华民国宪法序言:强调了制宪权来源于中华民国国民,委托给制宪机关国民大会,依据是孙中山的宪政思想。(民国宪法之父,张君劢,大量内容和精神参照了魏玛宪法)国家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阶段部分决定了宪法序言的任务。世界三分之一的国家没有序言,宪法序言不是必要的宪法结构。我国1954年、75年、78年及82年宪法序言内容的变化: 1954年宪法序言为例:

【过渡时期的特点】第一自然段,宪法确认了人民革命已取得伟大胜利的事实,指明人民民主制度是建成社会主义的保证。第二自然段规定了过渡时期的时间界限,以宪法的形式确认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客观基础与具体标准。第三自然段记叙了1954年宪法的通过,实际上说明这部宪法诞生的制宪权主体与正当性基础。第四自然段规定了实现过渡时期总任务的基本条件。第五自然段讲民族团结。第六自然段提出我国的外交政策的总路线。

1982年中国宪法序言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阶级斗争、统一大业、民族团结、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等指导思想。

1982年宪法序言及其变化(主要涉及第7及第10自然段): 【与54宪法有承接关系】

(1)第7自然段:

1982年:“······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目标】 1993年增加并修改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99年增加并修改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

2004年增加并修改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增加了三个代表的思想】(2)第10自然段:

1993年修正案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政协制度在宪法中唯一出现的地方】

2004年修正案增加:“包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只能在宪法序言中找到,唯一的宪法依据,其他地方没有规定】

序言:1-6段历史事实【受到很多批评,法律应该是应然的,而这部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再确认,对人们行为没有指导性。应当理解为政治性功能:从革命合法性、意识形态合理性、绩效和制度规范四个方面论证新中国的历史合理性】7-12段具体制度【对基本原则、制度做了具体化的规定。第7段,基本原则、基本目标,修改频繁,最重要。8-12段是这些原则目标的具体化。】13段效力依据【我国法律规范效力的理由根据】

西方国家的序言,没有确认自己宪法的最高效力【西方有宪法传统,强烈的宪法观念,获得人民公认,而中国没有,所以需要宪法自己确认】 宪法序言法律效力的学说:

全部无效说:(1)宪法序言因其过于抽象而不具有规范性效力。(2)宪法序言事实性的叙述不具效力。(3)宪法序言不具备法规范的结构要件而无效力。【把宪法序言看作宣言,只有政治性效力】

全部有效说:(1)序言作为宪法的组成部分,应当具有法律效力。(2)宪法序言的通过、修改和解释程序,与宪法的正文是完全相同的。这在各国是个通例。(3)宪法序言承担着重要职能,具有构成宪法法规的规范性基础。

部分效力说:(1)它记载历史事实的部分完全没有法律效力。(2)确认基本原则的部分须和宪法正文的规范结合起来才有法律效力。(3)属于规范性的部分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对宪法序言条文分别对待,事实部分无法律效力,只具有政治效力。确立基本原则的部分,要和宪法正文结合才产生效力】

强于正文效力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宪法序言是国家的宣言书、总纲领,是宪法正文的基础,其效力当然要强于宪法正文。【不是附随的效力,而是独立的效力。不同于部分效力说。如果和正文产生冲突,应该以序言为依据。】

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中提出 “五大根本法”:【宪法五个最根本原则,强于宪法正文效力】

1.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社会主义3.现代化建设4.民主集中制5.基本权利保障

“高级法”(Higher Law)这一概念主要来源于英美宪政史。,在英美宪政史中,哪些“法”敢于自称“高级”(higher)?一般而言,在成文宪法与实证主义兴起之前的法律世界,英国人推崇两种形式的高级法律渊源:一是自然法与自然权利传统下的“自然正义”(natural justice);二是诉诸“不可追忆之习惯”的古代宪法观念,也就是普通法。英美宪政思想推崇“自然权利”与“理性”,将之作为超越实证法(国王之法或议会之法)的更高的法律。这就构成了“高级法”观念的历史来源与思想基础。

美国承续英国宪政基本思想与制度,但却引入了成文宪法,对英国式的“高级法”予以改造,使得英国法中“ 普通的”(common)、“ 根本的”(fundamental)、“ 高级的”(higher)、“ 古代的”(an⁃cient)等复杂交互的宪制性概念均汇流入“人民主权”与“制宪权”的整合性逻辑之中,美国宪法序言依然保留着某种自然法与普通法观念混杂的痕迹,而其法律解释与实践更是受到英国法制传统的体系化影响。八、九、宪法的总纲

Jellinek国家三要素说:国民(Staatsvolk)、领土(Staatsgebiet)、主权(Staatsgewalt)宪法规范的二/三种结构:

一、基本权利规范:主要通过防御权的形式在主观面向上设定了国家与公民间的基本关系 ;

二、国家机关规范:由客观面向在立法、司法、行政权的分配上界定了中央与地方的机构与权限 ;

三、国家政策规范? 其他国家:两种宪法结构:最基本受到认可的两种:基本权利的规范,国家机关的规范。中国:三种宪法规范的结构。

宪政国家有着两种不同的态度或取向:

1、宪法是建构国家权力并规制其行使的架构性规范(Rahmenordnung),仅规范国家权力行使之形式、程序及范围,至于具体国家任务为何、如何进行应根据民主原则由该国的权力机制尤其是代表民意的立法权决定。以立法行为为首的国家行为在本质上并非是执行宪法的命令。

2、第二种态度则认为宪法须反映政治统一体内的价值共识,且宪法如果要发挥其作为整体国家社会之基本规范(Grundordnung)的功能,必须具有对于国家权力主要是对决定国家政策之立法权与政府之实质性指导功能。针对国家任务具有强制力的宪法规范,其本质可谓是透过宪法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法社会具有普遍效力的价值决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

(一)政治制度

1、中国特色的国家权力来源与国家权力关系:第2条主权来源,第3条国家的权力关系。

2、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第1条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3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第4条民族区域自治,第31条的特别行政区。

(二)文化制度

第19条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第20条国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第21条医疗卫生事业以及体育事业;第22条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第24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经济制度

第6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础、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第7条国有经济的政策;第8条农村集体经济的地位和经营体制;第9条确认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第10条土地制度;第11条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第12条规定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3条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14条生产、积累、消费及社会保障;第15条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第16条赋予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和规定民主管理形式;第17条集体企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等;第18条外资经济等。

与宪法序言的关系:序言的国家根本任务与总纲之间是一般与特别条款的关系

1)《总纲》第一条是我国学界公认的国体条款,它极为鲜明地凸显了宪法的政治性意涵。该条款是对宪法序言第六自然段所陈述的政治性事实——“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宪法上的确认,同时,该条款也是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在国家根本任务中所表述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之规范性要求以及第八自然段所表述的“阶级斗争条款”的明晰化与具体化。

2)《总纲》第二条(政体条款)以及第三条(民主集中制原则)乃是对我国统治机构之架构作出的原则性规定。内中蕴含着人民主权原则以及代议制原则。这是国家根本任务所确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以及“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之规范性诉求的具体化与规范化。以上这两条原则乃是立国的基本原则。

3)《总纲》第四条是规范民族关系的宪法条款。该条款是对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关于民族政策规定的具体化。《总纲》第四条以强制性规范具体落实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即“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与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关于民族政策的规定中所使用的“大汉族主义”以及“地方民族主义”等政治性话语相比,其规范性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同时,该条还从制度上确保少数民族拥有平等发展的自治权,国家亦在宪法层次上承担“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义务。

4)《总纲》第六至十八条集中规定我国的经济秩序,这些条款是对国家根本任务中规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以及建设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等内容的具体化与规范化。

5)《总纲》第十九至二十六条规定了国家在发展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与体育、文化、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以及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方面所负有的极其广泛的职责。可以将这些条款视为是对国家根本任务中规定的“推动精神文明发展,建设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等内容的具体化与规范化。

6)《总纲》第二十七至三十二条所涉及到的内容则相对杂乱。其中第二十八条与二十九条分别是维护国内秩序的条款与保障国家安全的军事制度条款,宪法序言没有与之直接相对应的规定。当然,从二十九条的规范内涵看,也可以将之视为是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具体化,因为该条不仅表明国家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而且军队的存在也是为了保卫人民。余下的四个条款放在《总纲》里不恰当,其中第二十七条关于国家机关与工作人员的规定调整到第三章的第一个条款(在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之前)比较合适;第三十一条并入第六十二条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规定中较为协调;第三十二条并入第三十三条或调整至三十三条之后则更符合宪法的体系性要求。

国家目标条款(Staatszielbestimmung):是宪法中对国家目标的明文规定,它具体是指那些为现在以及未来的国家行为设定任务与方向的具有拘束性的宪法规范。

第一,通常采用抽象、模糊与开放的语言结构。

第二,通常设置了国家存在所要致力实现的一系列目标,以及这些目标被实现后国家与社会所处的理想状态,因此其具有宏观理想的特性。

第三,通常包含有描述促进目标实现之手段、方式性质的各种具有动态特征的词汇,从而表现出具有发展动态的文本性格。

第四,通常在字面上为国家设定了推进目标的积极性义务,因而具有某种“受益权功能”,能反射出公民所应享有的积极利益。

基本国策的宪法效力是指宪法中规定的基本国策是否对宪法主体产生拘束力,如违反宪法规定的基本国策条款是否应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的问题。

一、方针条款 ?对未来行为的方向性指示,类似于“期待与建议”,不具法律规范约束力。缺少具体明晰的内容,为此难作为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直接适用的规范依据。

二、宪法委托 ? 宪法通过国家目标、任务、政策等的规定对国家机关发出的指示与委托,其实施有待立法机关进一步制定法律,以明确具体概念、实施的标准与程序。

作为第三种结构的国家目标条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宪法实质规范,其本质是透过宪法表现出整体法社会的价值决定。它既拘束立法者,又保留了其广泛的形成空间,因而在司法审查的介入上则相应的应该选择弱违宪审查的模式。小结:

国家与社会融合是国家政策入宪的社会现实基础。决定传统政治宪法内容二分性结构即公民基本权利义务与政府组织和职权的现实基础是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在政治宪法的结构之下,宪法只规范政治生活,对市民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活动则保持沉默。但是,国家与社会的融合改变了政治宪法所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政治宪法进而开始调整传统其不予介入的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宪法范式遂出现了相应的改变。传统政治宪法属于限制宪法或者消极宪法,调整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宪法则为干预宪法或者积极宪法。国家政策入宪的实质是国家责任的扩大。古典政治宪法所体现的是消极国家责任,表现为只要国家不靠近市民社会,只被动履行维护秩序的责任就可保障公民自由。但是,干预宪法与之不同,国家不仅需要被动地履行消极责任,还必须主动采取行动,才能促成纲领性目标的实现,这一过程也是国家责任扩大的过程。具体表现为立法机关得制定法律,行政机关须采取措施。

考察宪法文本,其中国家政策多以这样的方式表述国家责任,如“国家促进……”、“国家发展……”、“国家鼓励……”、“国家培育……”、“国家指导……”、“国家保护……”、“国家推行……”等字样。“促进”、“发展”、“鼓励”、“培育”、“指导”、“保护”与“推行”都意味着需要国家的积极作为。不同于传统自由宪法为国家行为设置界限,宪法通过国家目标、任务、政策等的规定对国家机关发出的指示与委托,其实施有待立法机关进一步制定法律,以明确具体概念、实施的标准与程序。政治制度——国体与政体的问题等

经济制度——宪法财产权的问题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部分没有出现财产权,而是规定在总纲中】【在中国谈财产权必须在特定经济制度下】

国体指的是国家的性质,亦称国家的阶级性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我国现行宪法第1条第1款的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通说认为国家性质主要受以下三要素制约:第一,国家政权的阶级本质,第二,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第三,社会精神文明状态。

政体又被称为国家形式,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象征。

(一)政权组织形式:根据主流学说,具体指的是国家权力的横向分配及其应用。

1、君主制与共和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国家结构形式:根据主流学说,具体指的是国家权力的纵向分配及其应用。

1、单一制与复合制【我国采用单一制】

2、我国的行政区划:宪法第30条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宪法第4条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第31条

(三)国家象征:又叫国家标志,是以宪法或专门法律规定的,象征国家主权代表国家尊严的标志物,主要指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国体与政体问题——从概念到概念装置

1、西方轻国体重政体【更关注国家怎样组织构成与运行,而非阶级性质,很多宪法都没有规定国家性质】

2、日本的宪法国体学说。穗积八束:神权主义倾向的天皇主权说【最早研究该问题,最先开始区分国体与政体的概念,该学说服务于“天皇至上”的政治】

3、中国重国体轻政体:毛泽东:将马列主义阶级国家论的基本观点引入国体概念中,而将国体断定为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独创性与颠覆性;其有关国体概念的定义仍设计了国家主权的归属问题,即归属于哪一个阶级。

特定政治权威正当化以及参与国家统合原理的形成等重要的功能,【用理论服务政治环境和目的】

政治制度条款:

1、国体

2、政体 经济制度条款:

1、国家经济体制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条款:第6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础、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第9条第10条确认自然资源、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第15条的国家经济体制。

2、经济政策性条款:第7条国有经济的政策,第8条农村集体经济的地位和经营体制,第11条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以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第14条技术水平、推广先进技术、完善相关体制、制度、责任制和合理安排积累与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第16条赋予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和规定民主管理形式,第17条决定经营重大问题权等。

3、经济活动主体权利条款:第11条第2款确认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12条规定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3条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18条第2款保护外国企业、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中外合资企业合法权利和利益。

宪法规范的结构与种类:

宪法条文与宪法规范的关系:宪法条文是宪法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宪法规范是宪法条文的内在本质和内容。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组成。宪法规范与具体宪法条文间的逻辑关系:

1、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在宪法条文中完整体现;(国家机关职权)

2、宪法规范中的假定与制裁要素隐含在处理部分;(大部分)

3、宪法规范的三要素各自以独立或分散的形式表现;(制裁部分在其它部门法中)

4、具体的宪法规范中只表现处理部分,假定与制裁部分在规范中没有具体表述。(原则条款)(举例:宪法第39条住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

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宪法财产权

结构框架:

为什么是总纲确定财产权与所有制?

总纲中与经济相关的条款/修正案(从第6条到第18条)内部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内容起点: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与公共财产/私有财产)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如何理解宪法财产权(公共财产与私有财产)?【每个国家的宪法对经济有不同的切入点,外国注重财产保护来解决经济问题。我国规定了经济制度。中国:在经济制度之下的经济权利,个人的经济权利更多受到国家的干预。特定的经济制度导致国家的手更宽泛,但其干预在宪法上有正当性。同样的经济权利,被放置在不同位置即是不同地位。】

如何理解自然资源和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权)?【公有制的变化:体现的不是量上的公有制,而是质上的公有制。公有制度落实到具体法律关系中即是所有权。】

【只规定劳动自由,没有规定经营的自由,但承认非公经济就是允许经营的自由,不成文地承认了迁徙、结社的自由。】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宪法依据:第六条第1款第1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六条第2款: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归谁支配的基本经济制度,构成社会关系基础和核心,属于经济范畴。所有权是由所有制所决定的,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属于法律范畴。财产产生方式:洛克的劳动财产说; 马克思认为劳动必须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最终产生财产;支配所有权的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是一群人普遍的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它实际上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从而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围绕生产资料所形成的关系,即所有制。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由生产关系三项基本内容构成,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间的关系及产品的分配形式。因此,作为经济基础的法律形式的经济制度也必然反映这三项基本内容,而与之相应的就是所有制、财产权和分配制度三项基本经济制度。宪法对经济的调整区分为三种层次:从“所有制”到“经济形式”再到“企业形式”;从 “国家经济体制”到“经济政策”再到“经济活动主体权利” 宪法中的经济条款:

1、国家经济体制和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条款:第6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础、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第9条及第10条确认自然资源、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和第15条的国家经济体制等。

2、经济政策性条款:第7条国有经济的政策,第8条农村集体经济的地位和经营体制,第11条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以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第14条技术水平、推广先进技术、完善相关体制、制度、责任制和合理安排积累与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第16条赋予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和规定民主管理形式,第17条决定经营重大问题权等。

3、经济活动主体权利条款:第11条第2款确认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第12条规定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13条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18条第2款保护外国企业、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中外合资企业合法权利和利益。———经济权利构成??

第十五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经济制度条款的竞合

宪法经济制度条款的法律适用:以德国的经济宪法之争为例,“投资补助案” 以及“药店案”。德国基本法反思了魏玛宪法规定太多,减少国家的干预。

投资补助案:反对者认为违反了市场经济秩序,法院认为宪法没有规定市场经济制度。学者认为,宪法中确定的经济相关权利最终导向的是市场经济。“德国是一个社会国家”,决定了德国基于宪法规定可以干预经济、进行社会救济。法院认为宪法是中立的,经济制度不能成为判决依据。

药店案:违宪只能以侵犯自己权利为主张依据,不能以经济制度不合理为主张依据。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1982年宪法以前,我国宪法中对私人财产一般不用财产表述,而是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公共财产与私有财产

国家所有(国有企业、国有自然资源、国有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土地)

宪法第13条的宪法财产权——从所有权到财产权【所有权强调对物的占有,财产权强调物的流转】

1982年宪法以前,我国宪法中对私人财产一般不用财产表述,而是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比如54宪法:第十一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第十二条: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82年宪法: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04年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于补偿。宪法财产权的保护范围

(一)私法权利作为宪法财产权: 在私法权利中,所有权和继承权得到现行宪法的直接规范。2004 年修改宪法第13 条时,用“财产权”代替原条文中的“所有权”,是为了“在权利含义上更加准确、全面。由此看来,宪法财产权具有开放性,包括、但不限于所有权,应当根据宪法保障财产权的目的,来判断哪些私法权利构成财产权。私法上的财产权其核心特征是对经济利益提供保护:人身权原则上不具有经济价值,因此不可能构成宪法财产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等包含经济利益的内容,可能构成宪法财产权。

总而言之,2004 年修宪之后,所有保护经济利益的私法权利都被纳入了宪法第13 条的保护范围。

(二)公法权利作为宪法财产权:财产权的目的是为个人生存与自由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提供保护。因此,在物质上保障个人生存与自由的公法权利可以构成宪法财产权。1.受教育权

在美国,受教育权构成财产。在Goss v. Lopez 案中,一所俄亥俄州公立中学的几名学生因为表现欠佳,未经听证,被处以停学十天以下的处罚。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学生接受公共教育的合法权利,构成了正当程序条款保护的财产利益,剥夺这一权利,必须满足正当程序条款所设定的要求。

2.公职

美国最高法院在佩里诉辛德曼(Perry v. Sindermann)案中,讨论了大学教师职位否构成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意义上的财产。最高法院认为,继续受聘,是辛德曼的财产利益,其剥夺要遵守正当法律程序条款。

3.允许进行经济活动的行政许可

非公职人员从事经济活动,通常需要各种行政许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和各种职业资格许可证。行政许可分为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排他性许可,由于并非所有具备法定条件的申请者都可以获得许可,此类许可构成稀缺资源。持有排他性许可的人,掌握了相应的市场资源和机会,可以从事有关活动获取利益。符合条件的所有申请者都能够获得非排他性许可,但对持有者而言,依据合法获得的非排他性许可,才可以从事有关活动盈利,如果该许可事后被变更或者撤回,通常将导致经济损失。非排他性许可也具有经济价值,从而具有在物质上保障公民自由的功能,应作为财产受到保护。

4.社会保障权利

现代社会通常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赋予个人相应的权利,个人据此有权获得实物、货币、或者服务方面的给付。我国宪法第14 条第4 款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第44条、第45条规定了多项社会基本权利。在美国,宪法传统上适用权利(right)、特权(privilege)的二分,即权利作为财产受到正当程序的保护,而特权是政府单方面授予的,可以单方面取消,不受正当法律程序的限制。在戈德博格诉凯利(Goldberg v. Kelly)案中,美国最高法院改变了其观点,在脚注中援引查尔斯·瑞克(Charles A. Reich)的“新财产权”理论,指出了福利待遇的重要性,这些福利待遇,是法定的权利,受到第十四条修正案中正当法律程序条款的保护。德国宪法上进行较为细致的区分。德国的社会保障权利分两个层次:在最低限度上,国家有义务提供符合人的尊严的最低生存保障。基本权利主体享有这一权利,不以自己的付出为前提。除此以外,在社会保障领域,被保险人还可以再缴纳了保险金之后取得社会保障请求权。个人越是基于其所交纳的保险金而取得这项权利,则越应当将其作为财产予以保障;完全由国家单方面授予、个人没有付出代价的权利,如社会救济和补贴,不构成宪法意义上的财产。

宪法第13条的宪法财产权:第1款规定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私有财产权。第3款调整私有财产的征收和征用。(唇齿条款)

私人财产的征收征用:征收是最为传统和典型的财产权限制。在传统上,征收是指公权力剥夺对物的所有权的行为。所有权移转是其基本特征,由于所有权被转移相应的补偿就相当于交换中的对价因而是理所当然的。私人财产权的社会义务

无补偿的单纯限制在各种法律制度中是大量存在的,试举数例如下:

1.房屋租金。《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14条规定,居住房屋租赁期限为一年以上的,房屋租金每年只能调整一次。

2.古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33、35条规定,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负有维护和修缮的义务,而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必须经过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3.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条例》第32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4.交通管理。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机动车按车牌尾号在工作日高峰时段限行,每周限行一天。

5.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对于作品的“合理使用”,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私人财产权的社会义务——机动车限行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的理念:为了维护社会正义的目的,财产权应当作自我限缩。在个人张扬其财产自由的同时应使其财产亦有助于社会公共福祉的实现,即能够促进合乎人类尊严的人类整体生存的实现。

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乃是基于社会关联性而对财产的使用、收益等的限制,是财产出于公共福利的原因而应该承担的负担,故不需要进行补偿。

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的法律依据:宪法第1条第2款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宪法第51条关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的规定,也可理解为是从权利的一般性限制的角度对权利的行使应考虑社会适应性的宣告。我国宪法中还有着大量的社会权条款,而这些条款本身就隐含着要求私人财产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内容。例如,我国宪法第42条第2款要求国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等。单双号限行

私有财产权的社会义务?征收?

财产权的限制(介于社会义务与传统征收之间):准收征、管制性征收

随着福利国、行政国的发展,征收的概念却发生了扩张,这是因为存在一些虽然没有转移所有权,但却对财产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而实际上构成“ 征收效果” 的情形各国学说多认为,这种造成实际征收效果的限制措施,也应该适用宪法上的征收条款予以补偿。如何区分“ 征收” 和“ 社会义务” 的财产权限制?学理上发展出了 “ 特别牺牲理论”和“ 期待可能性理论” 两种标准。

“ 特别牺牲理论” 认为,财产权的社会义务是对所涉及到的所有财产的普遍性限制,而征收则是针对特定人的财产限制。基于平等原则,由于征收是特定人为了公共利益而做出的牺牲,就必须由国家动用公带对“ 特别牺牲者” 予以补偿。

“ 期待可能性理论”则从对财产权的限制程度来区分征收和社会义务,征收是对财产权的重大侵害,而社会义务则是对财产权的轻微限制。

“ 特别牺牲理论” 和“ 期待可能性理论” 之间并非不可沟通,可综合两种理论将财产权的社会义务和征收的区别标准描述为: 是否违反平等原则,造成了个别人或者人群的财产权的特别牺牲,并且这种损害是严重的和不可期待的。国家所有(权)

法律依据:宪法第12条、第16条以及第9条第1款,第10条第1、2款:

第12条规定“公共财产”。刑法第91条规定了“公共财产”的范围:国有财产、集体所有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等。第16条规定了“国有企业”。

第9条第1款规定“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第10条第1款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第2款中作为例外的“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为什么是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所有:具有战略意义的生产资料的属性,而非生活资料;不可再生性;与领土相关。

自然资源、土地的集体所有与国家所有:

作为国家权力的土地集体所有与农民土地所有对应,目的是改造农民土地所有权;作为国家政策的土地集体所有服务于公共目标,即农民的社会保障、国家的城市化和粮食安全;作为基本权利的土地集体所有防御国家权力,目前主要体现为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宪法规定的国家所有不仅是一种所有制,而且是一种所有权。“宪法上的国家所有(权)”与“民法上的国家所有权” 国家所有的权利体系和收益分配机制的两层结构:

首先,宪法上的国家所有是私法权能,国家通过占有自然资源而直接获得其中的利益; 其次,宪法上的国家所有是公法权能,应理解为国家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一定的规制手段,包括国家对资源的立法权、管理权、收益分配权,确保社会成员持续共享资源。

宪法上国家所有的内涵:

1、合理利用;(第9条第2款、第10条第5款)

2、收益共享;(第9条第1款)

3、任何人不得侵占和破坏;(第9条第2款、第10条第3款、第12条第1款、第2款)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黑龙江条例规定风能太阳能属国有被指违宪

2012年6月14日,黑龙江省人大审议通过《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下称《条例》),规定“气候资源归国家所有,对气候资源探测将实行探测许可制度”,“从事气候资源探测活动,应当经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等。

乌木案、狗头金案等

2012年2月,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村民吴高亮在河道意外挖掘出7根乌木,后经鉴定是“金丝楠木”,市场估价在1200万以上。通济镇政府口头宣称其所挖掘出的乌木属于埋藏物,归国家所有,将该批乌木封存,并贴上《国有资产管理登记表》。2012年彭州市以及通济镇政府决定奖励吴高亮7万元。吴高亮不服,于7月26日将通济镇政府告上法庭。

土地国家所有

温州住宅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

2016年4月,部分温州市民发现持有的土地证上土地使用权的20年年限到期或即将到期,经国土部门排查,温州鹿城区内大约有600余套房屋属于这种情形。随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是否自动续期问题成为了社会热门话题。住宅建设用地到期后是否补交土地出让金及补交具体金额。

《物权法》第149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40条:“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应当交还土地使用证,并依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第41条:“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者可以申请续期。需要续期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章的规定重新签订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

《物权法》草案第一次审议稿未作规定;二审稿、三审稿明确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应支付土地出让金;四审稿、五审稿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后,使用权人应支付土地使用费,续期的期限、土地使用费支付的标准和方法有国务院规定;六审稿中,由于争议过未达成共识,删除了续期应当支付土地出让金或使用费的规定。

“自动续期”——无需申请、无需报批

“自动免费续期”理由:

1、房地一体原则;

2、土地所有权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是公民赋予国家的一种管理权力,应“以满足公民基本生存需要”为出发点。(公共信托理论:一些特定资源天生就是公共的,不可让渡。由于它们对于公共福祉的重要性,不可授予私人享有所有权。政府作为资源的所有人,是作为受托人,为全体公众管理与保护。)

“自动不免费续期”理由:

1、《暂行条例》第41条规定;

2、用益物权的基本法理,永久的使用权即所有权;

3、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有偿续期是对一部分人财富的社会转移,在未开征遗产税的情况下,鼓励人们通过努力和劳动创造财富,同时有偿使用可以给地方财政提供经济支撑,是社会公平理念的体现。

土地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意味着所有国民都有机会获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或者至少应该可以有机会分享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带来的收益。

国家从实质性的所有权中剥离出土地使用权,将其出让给个人,国家的实质性土地所有权转化为名义上的土地所有权,而公民所享有的城市土地使用权应给纳入宪法财产权的保障范围之中。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属于宪法财产权,那么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续期权也应属于公民的财产性权益,受到宪法财产权的保障。

宪法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的衡量:自住性住房和非自住性住房,私人使用性与社会关联性。财产权、税制平衡、社会公平、代际公平、国家治理等。

十一、基本权利的一般理论——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个层次:

1宪法基本义务清单

2理论上的反思:宪法应该规定义务吗?(立法论的视角:对宪法本质的反思,宪法应该作为权利法,宪法中不应该有义务的空间)3已经规定了义务,所以最后落实到的问题: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应当从解释论的角度看:如何被看待,如何被适用,如何被解释,两者是不矛盾的,两者应当一起理解。)

采取规范宪法学的立场,从解释论的角度来看,更有建设性。我国宪法的基本义务清单: 第42条:劳动

第46条:受教育

第49条:计划生育抚养及赡养

第52条: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第53条: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54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第55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第56条:依法纳税

基本义务是个人在宪法上所承担的、向国家共同体履行的义务。并不要求在宪法上明确列举,存在没被列举的宪法义务,例如财产权的社会义务。确定义务的形式性、实质性标准 直接义务:直接规定为义务。

间接义务:以权利的方式规定,要求个人对共同体承担。形式性的标准:文字确定。

实质性标准:本质上的义务,范围比形式性义务大。基本义务的四个特征:

(1)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不同于法律上规定的义务。(2)基本义务的主体是公民,或者说是权利享有者。

(3)基本义务的对象是国家,不同于针对国家机关或者公共行政的义务。(4)基本义务既包括宪法所明确规定的,也包括从宪法中间接推导出来的。在基本义务关系中,(1)直接参与人是公民和国家。公民是义务主体,国家是权利主体。同基本权利区分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样,基本义务也有必要区分义务能力和义务履行能力。义务能力就是成为基本义务主体的资格,义务履行能力就是能够独立和自负其责地履行基本义务的可能性。义务能力原则上与权利能力是相关的,义务履行能力则取决于年龄。比如儿童要承担纳税义务,但是只有成年人才需要缴纳。(2)间接参与人包括负担人和受益人。负担人是指履行义务将导致经济上受损的人,原则上国家是基本义务的受益人,但是除了国家之外,基本义务还会使其他公民受益。宪法应该规定义务吗?

张千帆:不应该,四个理由:1宪法的本质是社会契约的实证化。(让渡权利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宪法应该成为完全的权利法,才能服务于个体的最大权利)2各国宪法的规定(发达国家都没有规定公民的义务——是否真的都没有规定?能否论证宪法就不应该有、中国就不应该有。不同的宪法类型,不同的立宪理念——美国1787直接没规定权利。——外国没有规定直接义务,但也有间接义务,例如财产权利的社会义务,在基本权利中规定服兵役的义务——表明上是有不服兵役的权利,但实质是有服兵役的义务。权利的实现过程中的义务)。3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是纯粹的权利法,义务交给法律去解决。日常生活中违反宪法义务,但最多承担法律义务,而没有承担宪法后果。所以只需要法律义务就足够了。把权利留给宪法,把义务留给法律,没有宪法义务存在的空间。)4宪法义务含糊和难以实施 宪法义务与法律义务 规范性义务与道德性义务

涉及公民规范性义务:纳税义务(第 56 条)、服兵役义务(第 55 条)、父母的教养义务与子女的赡养义务(第49条第3款)、劳动义务(第 42 条,同时兼为权利)和受教育义务(第 46 条,同时兼为权利)。涉及公民道德性义务:计划生育义务(第 49 条第 2 款)、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义务(第 52 条)、遵纪守法义务(第 53 条)、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义务第 54 条。宪法义务的理论基础

1为了国家的存在(义务存在的前提是国家的存在,国家的存在依赖于个人的义务)

2来源以社会国原则(人不是原子化的人,而是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团体中,为了社会的共存需要义务)3来源于与基本权利的对等性。(自由不是绝对的,基本权利不是绝对的,对他人有容忍的义务)4来源于人性尊严。(来自于德国法,宪法要实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公民为此要承担义务)计划生育的义务:《宪法》:第25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第49条第2款: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地方立法

服兵役义务(宪法第55条)2015年十大宪法事例之“河南商丘五名青年拒服兵役被处罚事件”:

2015年12月24日,微信公众号“虞城县征兵办公室”发布《虞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对丁军华等5人拒服兵役行为的处理公告》,丁军华、魏朝阳、牛浩、郭文武、马旭等5名“90后”自愿报名参军到部队服役。但在部队服役期间因怕苦怕累、不愿受部队纪律约束,以各种理由逃避服兵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被处以各单位禁招、两年内禁止出国(境)和升学等6条严肃处理。

第六十七条现役军人以逃避服兵役为目的,拒绝履行职责或者逃离部队的,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现役军人有前款行为被军队除名、开除军籍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明知是逃离部队的军人而雇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关系——基本义务的宪法定位

最早对基本义务进行宪法定位的是耶利内克(Georg Jellinek),他在《主观公权利体系》一书中将基本义务界定为一种公民对国家的被动地位,从而与基本权利作为公民对国家的消极、积极、主动地位相对应。首先,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是非对称关系。其次,基本义务和主动地位的基本权利一样具有高度的政治内涵,它关系到国家目的——法律和谐、社会均衡、后代教育、满足国家的财政和土地需求——的实现。

再次,基本义务并非基本权利的反面。

最后,关于基本义务与基本权利限制的关系。传统上认为,基本义务是作为基本权利的限制而存在。基本义务的三种功能

(1)对国家来说,基本义务意味着自我证明和自我维护。它使国家教育的目标变得可能,唤醒公民并形成公民意识。基本义务作为整合的手段,使公民形成宪法理解和宪法意识。基本义务在国家权力的所有领域发挥作用,它赋予立法者立法义务、为行政和司法提供解释指引。

(2)对于国家和公民来说,基本义务将宪法中的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部分连接在一起。它使公民直接与国家发生联系,排除了中介的权力。如果说基本权利是国家权力行使的消极规定,那么基本义务就构建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积极规定。它敦促基本权利行使的节制、减少个人的放任。就此而言,它提醒公民注意在国家中的共同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基本义务的承担,强化了负责任的民主参与的政治要求。鉴于公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基本义务构建了集体生活的规则样板。(3)在国际法领域,通过公民的和平义务,国家承担起维护国际和平的任务,侵略战争被禁止,国际法义务也被接纳成为宪法的一部分。

十二、基本权利的一般理论 基本权利的概念与特征

一、基本权利的定义:由宪法所规定的作为人针对公权力所享有的固有权利。

二、基本权利的特征:

1、基本权利是实定法上的权利。

2、基本权利是个人权利。

3、基本权利是个人对国家的要求。

4、基本权利是个人要求国家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最开始是防御,要求国家不干预;发展后,要求国家做出社会保障、救济,对此,国家是谨慎的,国家不会积极地作为】

5、基本权利依赖于司法救济。

什么是“权利”?【宪法的直接权利与间接权利】 权利的本质:

1、意思说

2、利益说

3、意思力说

4、法力说:按照权利的法力说,法律权利被认为是由特定的利益和法律上之力两种因素构成的,特定利益为权利的内容,法律上之力为权利的外形。基本权利与权利:

第一,我们之所以需要权利,乃是因为我们用“权利”这个法律技术构件来分解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并通过“权利”来描述这个世界、表达这个世界,来构建我们法律人头脑中的世界并改造之。基本权利也是法律人用以描述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表达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的一个法律技术工具。第二,权利的本质是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上之力,权利是关键词是特定利益与法律力。基本权利的关键词同样是特定的利益与法律力。只是体现为不同于一般权利所针对的利益并体现为宪法法律力。什么是“权利”?

权利是法理学上带有普遍意义的概念,是个人对客体包括公民与国家提出的要求和个人主张。个人权利有可能受到双重侵犯:其一是来自公民的侵犯,其二是来自国家的侵犯。权利遭受双重侵犯的可能需要给予权利的双重法律保护。防止公民间相互侵犯构成普通法律的内容;防止国家或政府机构侵犯权利构成宪法的内容,基本权利是个人在宪法上针对国家提出的消极或积极主张。基本权利是宪法上所规定的权利,也有学者称其为“宪法权利”。宪法的确认是基本权利的形式要素。但是基本权利是否还受到其它限制? 什么是“基本”?

一项公法权利要在“宪法上”寻得依据至少应具备如下四项要件:

(一)该权利在本质上已具备人权或基本权利的品质,即“该权利已具备普遍性及不可侵害性,而值得以宪法保障之。”;

(二)该权利的行使不妨害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

(三)该权利的实践契合宪政秩序的形式与实质。即“指合于宪法价值体系, 该体系则由宪法价值决定、国家目的、宪法原则所建构而成”;

(四)该权利在“宪法”上有其依据,即其或具宪法规范之明白规定, 或可从相关条文中推衍出而具备宪法默示权利之特性。基本权利与人权:

基本权利不同于人权,它是获得国家实定法承认的,具有法的效力的权利;人权则是道德意义上个人抽象的权利主张。不同之处:

首先,二者产生的时间不同,人权产生时间早于基本权利;

其次,二者的表现方式不同。人前是应然层面抽象的权利主张,基本权利是获得国家实定法承认的权利。人权是基本权利的道德表现,是基本权利获得法律地位的道德基础和思想根源;基本权利是人权的实证化形式,即基本权利是人权的法律表现。人权常以宣言的方式出现,表面某一国家或特定人权的政治主张和宣示。基本权利是获得国家法律认可的权利,表现为一国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制宪机关经过制宪程序制定出来的法律文件。

再次,二者的主体不同。人权是普遍的权利要求,其主体和适用对象是所有人,即人权是在所有时间和所有空间都有效的权利主张和要求,带有普遍性。基本权利则不然,其主体一般是特定国家的公民。

复次,二者内容不同。人权是人所主张的权利,时间上的易变性和空间上的开放性都高于基本权利,内容和范围大于基本权利。与人权相比,基本权利无论在时间上的变化还是空间的开放程度方面都低于人权。虽然基本权利的内容和范围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总体而言,其内容较之人权而言相对固定,范围也小于人权。

最后,二者的法律效力不同。人权仅为某一国家和群体的政治宣示,可成为一国基本权利内容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但并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力。基本权利则具有法律约束力。基本权利的主体:

第一类是一般主体:公民【德国基本法中的主体:德国人、所有人,前者为德国公民。在中国的外国人能否主张宪法权利?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一般主体包括外国人,例如33-56条】从立法到适用都需要平等。

第二类叫特殊主体:外国人,法人【私法人可以成为。但公法人能否成为,有争议】【部分权利非所有人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仅适用于该国籍人】

第三类成为特定主体:妇女儿童华侨残疾人等,在特定事项上享有特定权利,得到特别保障。基本权利的分类:

耶林内克消极地位:公民要求国家不作为。积极地位:要求作为。被动地位:被国家要求去做,义务。主动地位:公民为国家去做,权利。

(二)解释学上的分类: 四分法;五分法;

八分法(平等权、人格权、人身自由权、精神自由权、经济自由权、政治权、社会权、权利救济权)基本权利的保障与限制 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1、国家是否可以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

2、国家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有限制吗? 是否成为宪法事例的二步骤:

一、是宪法问题吗?

1、宪法判断回避原则【穷尽法律救济:所有的问题都跟宪法相关,但应该找就近的法来解决】

2、政治问题不审查原则【部分问题不适宜纳入宪法审查,例如内政外交、官员认命、签订国际条约、紧急状态等】

二、是合宪的吗?

1、确定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法益)德国基本权利法教义学中的保护范围(Schutzbereich)是指基本权利的构成(Tatbestand)或者保护对象、保护法益。保护范围的出发点是基本权利在事实和行为方面对其起作用的生活范围(Lebensbereich)。——对事、对人

2、基本权保护范围是否受侵犯 传统的基本权利侵犯(Grundrechtseingriff)的概念是由四个特征构成:目的性(Finalitaet)、直接性(Unmittelbarkiet)、命令性(Imperativitaet)和Normativitaet(规范性)。

3、从形式的规范面看限制的合宪性

(一)宪法的直接限制:宪法保留原则

(二)法律的限制:法律保留原则

(三)宪法的内在限制:无法律保留

4、从实质的手段面看限制的合宪性 比例原则:

1、目的正当性审查:要求限制人民基本权利所追求的目的必须具备合宪性 ,立法目的是否具有正当性应按照事务本质和客观第三人的标准来认定。

2、适当性/有效性审查:当国家采取措施要限制人民的基本权利时,国家采取的措施必须能适合与达到它所欲追求的目的。

3、必要性审查:也被称为最小侵害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国家如果为了达成特定的目的,有两个以上符合适当性原则的措施可以选择时,必须选择对人民利益侵害最小的措施。基本权利三阶段审查模式 基本权利规范的构造模式(以集会自由为例)

1、我国宪法第35条(基本政治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德国基本法第8条“集会自由”:(1)所有德国人均享有无需登记和批准和平及非武装(直译为:不携带武器的)集会的自由。

(2)露天集会自由可由法律或根据法律而作出限制。

合比例性审查:也被称为狭义的比例原则。是指国家采取措施可能侵害的利益与它所欲追求的公益间必须要合比例。也就是说,国家不可以为了追求一个很小的公益而牺牲一个很大的人民利益。

考试:简答四道,案例分析四道。今天的内容很可能成为实例分析。越到后面的内容越可能案例分析。按步骤分析!不是细的知识点。

十次专题,一个专题对应一个。理论——简答。实践性的内容——案例分析。主要在ppt中。大框架的内容。强调思路,不要求知识点的精确

2015届原题 宪法:

论述题:5题,每题10分; 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25分。

(一)简答题:

1.首都条款的宪法内涵; 2.我国宪法序言的效力;

3.根据宪法司法化分析齐玉苓案; 4.简述合宪性原则; 5.简述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案例分析:

1.(1)用宪法知识和理论分析单双号限行和按尾号每周限行一天的区别;(2)单双号限行是否违宪;

2.(1)独生子女政策制定的法律依据;(2)失独老人请求救济的宪法依据。

第二篇:宪法学整理笔记

宪法学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上)

1.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首次使用宪法一次。近代中国最早使用宪法一词的是马建忠的《适可斋记言》,中国最早在法律文件中使用近现代意义的“宪法”一语,则是1908年清政府制定的《钦定宪法大纲》。

2.宪法的界定:①实质意义的宪法:是从法律规范的内容来界定宪法的。包括成文宪法、威敏斯特模式的宪法性文件、独立于宪法文件本身之外的具有根本性质的宪法性法律、普通法系或大陆法系宪法判例以及因历史或传统而形成的宪法管理。②形式意义的宪法:是根据宪法作为法律的形式特征来界定宪法的。即宪法是指其指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并在效力上高于普通法律的成文法典。3.宪法的特征:包括

形式特征 ⑴: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异于普通法律:①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机关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的制定机关也称制宪机关,一般为一个专门机构,职责就是起草或制定宪法。②宪法的通过和修改程序不同于其他法律。宪法草案及修正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⑵: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实质特征:⑴对人权的基本保障,尤其是保护少数派特别是易受歧视的弱势群体。⑵对国家权利的限制:①由于宪法规定了主要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活动原则和方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因此宪法实际上成为授予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据;②由于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序与方式,因此宪法同时也是对国家权力行使的限制。

4.宪法的根本目的即在于限制政府的权力,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保障公民权利在宪法中居于核心的支配地位。

5.宪法的渊源:①成文宪法典(宪法修正案是宪法典的组成部分之一);②宪法性法律(不是我国宪法的渊源);③宪法惯例(是不成文法国家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宪法判例。(宪法判例是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普通法院或专门机构在适用宪法审判案件时形成的具有约束力的先例。)——不是我国宪法的渊源;⑤宪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宪法的职权);⑥国际条约。

一、宪法的分类

1.宪法概念:宪法分类是指按照一定标准把宪法划分和归纳为不同类别的活动,是宪法与宪法学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宪法学:是以宪法现象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的法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科学。

3.传统分类(旧的分类)————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钦定宪法、民定宪法与协定宪法,实质意义的宪法与形式意义的宪法。★⑴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

①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②不成文宪法:是指既有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又有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构成,而没有统一的书面形式的宪法,如英国。③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 ④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1791年法国宪法;

⑤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成文宪法——1918年苏俄宪法; ⑥我国四次颁布成文宪法——即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⑦一方面,成文宪法日益和不成文宪法、宪法惯例相结合;另一方面,不成文宪法也日益和成文宪法相结合、渗透,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宪法发展的趋势。(★2006年简答:比较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⑵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是英国学者詹姆斯·布赖斯与1884年在《历史与法学研究》一书中最早提出的。

根据宪法的法律效力和制定修改程序的不同,宪法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柔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比较:①刚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而柔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完全相同。

②刚性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而柔性宪法与普通法律的法律效力相同。③刚性宪法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而柔性宪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容易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

④不成文宪法一般都属于柔性宪法,成文宪法未必都属于刚性宪法。

⑶钦定宪法、协定宪法与民定宪法——是以制定宪法的主体为标准而划分的 ①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②协定宪法:是指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③民定宪法:是指由民选议会、制宪会议或公民投票表决制定的宪法。(其中①钦定宪法是基于君主主权思想,民定宪法基于人民主权思想产生的。②从正当性来看,钦定宪法和协定宪法只是存在于一定的历史阶段,民定宪法是趋势并且现如今仍在蓬勃发展。

★▲ 第三节 宪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是指形成宪法规则和规制宪法行为之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它是宪法的灵魂或宪法的精神实质。)

2.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宪法在调整基本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时所依据的并反映其根本价值和作用的罪基本的准则,是贯穿于立宪和行宪之中的基本精神。

一、人民主权原则:

1.又可成为“主权在民”原则、国民主权原则。其理论上所要解决的是国家权力即主权的归属问题。人民主权来源于资产阶级启蒙家率先倡导的“主权在民”学说,认为国家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因此国家的最高权力应该属于人民。

2.人民主权学说的历史发展:最早提出“主权”概念的是法国的布丹,他认为,主权就是“不受法约束,统辖公民或臣民的最高权力”,资产阶级在主权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将主权的归属由君主转向社会全体(国民)。开始从理论上阐释人们主权的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洛克,明确提出人民主权并且系统阐述人们主权理论的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卢梭: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都吸收了人们主权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人民主权思想进一步阐发,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武器。

3.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体现:人民主权学说、思想和原则的制度的体现为代议制,议会至上和议会主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制度体现。1792年法国宪法将《人权宣言》作为序言记载下来议会,人民主权原则成为资产阶级宪法的最一般的原则。从世界各国的宪法内容上看,一般从三个方面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第一,明确规定人们主权原则;第二,通过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来保障人民主权;第三,通过规定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4.我国的宪法的规定。《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二、基本人权原则

1.我国《宪法》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专章规定和列举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1991年《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的发表标志着我国人权观念的根本转变,2004年我国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具有重要意义: ①意味着国家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方向转变;②昭示着人权条款对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形成约束;③为我国当代宪法的实施,宪法解释以及危险审查提供了价值尺度。④为我国宪法观念从工具主义向宪政主义转变提供了契机。

三、法治原则 1.法治的基本涵义

法治原则的中心和实质含义是对国家权力的约束与对个人权力的尊重。法治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提出的,对应的概念是“人治”。法治权威与个人权威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凡是法治权威高于个人权威的是法治,法律权威服从于个人权威的是人治,法律权威高于个人权威,法律支配权力是国家实行法治的根本。

其中,法治的核心内容是:①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②一切国家机关及官员都必须依法治理国家;③宪法和法律必须符合正义,是良法;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⑤司法独立,只服从于宪法和法律。

其中,法治的重要原则是:①依据法律约束政府——要求国家和政府必须服从法律;②平等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法治理论的历史发展:

最早提出法治思想的是亚里士多德,近代法治理论的创建过程中,卢梭作为近代法治理论的奠基人贡献最大,他主张:人民拥有立法权,法治与共和政体相结合,法治意味着平等。进入二十世纪后,《德里宣言》将法治概括为三个方面,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自然法学家富勒提出了法治的八项原则。3.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和制度中的体现

法国《人权宣言》首创先例,当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时,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法治原则。尔后世界各国资本主义国家在制定宪法时普遍接受法治原则。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中主要存在以下表现形式:

①在宪法条文中明文宣布为宪法国家;②在宪法序言中宣告为法治国家;③不直接使用法治字样,从其他文字中比较清楚地表明该宪法以法治为基本原则;④用基本原则为章名或者在其他各章中体现法治的政治体制。

4.法治原则在我国的规定: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在宪法上正式确立了法治原则。

四、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 1.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涵义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又称分权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是人权保障的具体制度和辅助机制,通过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来防止国家权力的不当行使,从而确保人权的具体实现。2.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内涵:

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包含了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是专制与集权。为了确保人权的彻底实现,资产阶级采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思想,作为政权机构组织和运行的指导原则。权力分立与制衡是指国家权力按性质分成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由三种机构分别行使,彼此之间相互制约,并达到平衡。

3.权力分立与制衡学说的历史发展

①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家最早阐述了分权的必要性,近代思想家在古罗马、古希腊分权制衡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

②英国洛克提出分权理论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③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分权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做了系统的阐述,按认为应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机关行使;④孙中山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五权宪法”思想,增加了考试权和监察权,分别由五个机关行使。4.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①1787年《美国宪法》就按照典型的分权、制衡原则,明确了国家的政权体制。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法院。

②法国《人权宣言》称:“凡权力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也确立了分权原则。

③《日本宪法》虽没有明确规定分权原则,但是相关条文却体现了这一思想。5.我国关于权力分立与制衡原则的体现:

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否认权力之间可以进行分工,各权力相互之间也需要监督。我国现行《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同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5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第四节、宪法的效力 1.宪法的效力:具体是指宪法的法律强制性和约束力,是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对整个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进行调整所具有的最高法律效力。2.宪法效力的基本特征: ①宪法效力的最高性。②宪法效力的稳定性。③宪法效力的全面性。

④宪法效力保障的专门化和多元化。3.宪法效力的范围

①对人效力:宪法适用于所有中国人和外国人(自然人和法人)②空间效力:宪法效力及于国家行使主权的全部领域。

③我国的“四部宪法说”被普遍接受,效力关系是新宪法取代旧宪法,即适用1982年宪法。4.宪法效力的适用 ⑴宪法效力与国家权力

①宪法效力与立法权: 在任何国家,立法权都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宪法直接约束立法权的行使,体现在宪法规定立法的基本目标与基本原则,规定立法的程序,对立法者的活动进行必要的限制。宪法是其他法律规范的效力来源,立法者制定任何法律法规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违宪审查机构有权直接适用宪法审查普通法律规范的合法性。

②宪法效力与行政权: 行政权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着出现大量行政立法,但是行政权作为执法权的本质没有改变,受宪法效力直接约束的原则仍然贯彻在法治建设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强化宪法尤其是基本权利条款在行政权活动领域中的效力。

③宪法效力与司法权: 宪法对司法权的行使具有直接的约束效力,司法审判必须遵循宪法。在实行司法审查制的国家中,司法机关还有权在司法程序中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保证宪法效力的实现。

⑵宪法效力与私人行为

从宪法文本上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义务条款,在公民基本权利条款中,也存在直接对抗私人的内容,这样就将个人治愈宪法直接效力的约束下。同时宪法序言也明确规定,公民负有遵守宪法的义务,公民构成违宪的主体,宪法权利也可以对抗个人。在这种条件下,宪法似乎对私人行为具有直接效力。

第五节 宪法和宪政

1.宪政的本质是“限政”,立宪政体应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整体,一切国家权力都必须根植于宪法当中,必须建立有限政府,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首要精神: ①国家权力是人们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授予和禁止行使的权力; ②国家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2.宪政的要素

确认宪政要素的核心就是,如何创制一个好的宪法,如何使一个好的宪法得到具体的实施和如何保障在实施中的宪法充分发挥其相应的功能。据此,宪政要素包括:①宪法必须是“良法”具有正当性。宪法的正当性要求宪法必须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产物。

②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权威,实质在于真正确立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奉行法治。

③以人权和人的自由为本位,也是宪政主义最根本的原则,强调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目的。④以宪法和法制约束权力为重心。

⑤是以司法审查为保障,或者称宪法的调控性。3.宪政的历史发展 ⑴历史溯源

①宪政最早起源于西方的古希腊与罗马;

②宪政真正产生于中世纪的十二世纪后期诺曼底诸国开始由混乱到秩序的过渡。③近代宪政的出现大体上从17世纪开始,⑵现代宪政的发展

①近代宪政向现代宪政的转变是二十世纪初完成的,主要标志是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德意志共和国宪法》)中确立的限制原理的一系列变化。★4.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⑴宪法和宪政之间相辅相成

①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起点,没有宪法便谈不上宪政,而离开宪政,宪法则成为一纸空文。

②从内容上看,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宪政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必须服从于纸上的宪法成为现实的宪法的目的。

③从价值取向上看,宪法和宪政都是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

因此,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知道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

⑵宪政可以先于宪法而存在,宪政的观念和思想对良宪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通过宪法惯例、宪法解释的方式,在现实中矫正宪法内容的偏差。②根据客观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变迁,对宪法进行修改。③通过宪法诉讼或者违宪审查,监督宪法的正确实施。5.宪政主义与法治的关系

宪政主义存在于限制政府的法治之中。宪政主义对法治有更为精确的要求,宪政主义说明政府存在的合法性,而法治则表明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法治是宪政主义的必然逻辑推论。★6.宪法与依法治国

宪法是法治的前提条件和法律依据,良性宪法是依宪治国的基础,实际上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宪法的内容是实现法治的直接依据,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的核心。宪法在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作用:

①宪法及以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准则和程序。②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准则和程序。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最高的法律效力和至上权威,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首先要求全面准确地实施宪法,不实施宪法,依法治国就丧失了法律正当性的大前提,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必须要加强宪法的实施。事实上,宪法和依法治国是一种互动关系,依法治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准则,而依法治国的时间必然会推导宪法的发展与完善而形成的不断向前发展的互动过程。宪法和依法治国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并非不可能自发实现,由宪法不必然导致依法治国,关键是宪政制度的建立,只有良宪才能作为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和准则。7.宪法解释原则

①合目的性原则:在解释过程中尊重制宪目的,回归宪法的历史性,按照指定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进行解释。

②依法解释原则:在解释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按照规定进行宪法解释活动,使得宪法解释的结果是一个依法解释的结果。

③统一性原则:宪法的解释应当统一于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宪法的解释应当保证宪法规范之间的统一性。④利益衡量原则

⑤稳定性原则:宪法解释者应该保持稳健的姿态尽量保证宪法的稳定。8.违宪审查制度:是指“对立法及特定组织行为是否合宪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违宪审查制度的特征:①只有适格主体才能依法行使违宪审查权;②违宪审查内容包括立法与特定组织行为;③违宪审查以确认审查内容是否合宪为目的;④违宪审查以裁决的方式作出审查结论,一经作出立即生效。9.违宪审查类型 ⑴立法机关审查

⑵司法机关审查:特征是①只能在具体案件中对立法的合宪性进行附带审查;②对违宪立法的裁决产生具体而并非普遍的效;③联邦法院存在纵向和横向两种违宪审查方式。

⑶专门机构审查:特征有①抽象性的原则审查,专门机构不受理民事、刑事和行政等普通具体案件,其审查方式主要是抽象性的神法法律和特定组织行为的合宪性。只要在宪法规定的特定机关和人员的申请下,即可以进行合宪性审查。②一审终审制,专门机构仅拥有违宪立法审查权,宪法争议裁决权和弹劾权的审判权等,而不享有司法权。宪法法院独立于一般司法审级制度,实行一审终审。③专门机构的裁决具有一般效力,各国宪法都赋予专门机构的判决以一般效力,判决只具有优先的溯及力,违宪的法律或者行政命令通常自判决宣告之后失效。10.美国式的普通司法机关进行违宪审查的主要特点:

①只在具体案件中对立法的合宪性进行附带性审查。司法机关对立法的违宪审查必须与具体案件有关,法官在审理具体案件中对争议行为适用的法律依据进行附带性审查,这体现了司法权力被动性特征与司法权力自我克制的意图。②对违宪立法的判决产生具体而非普遍的效力。经普通法院审查并被裁定为违宪的立法只在具体的案件中失去其法律效力。

③联邦法院的纵向与横向审查方式。在美国,纵向审查是为了统一司法决定,联邦法院对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横向审查方式实现了对其他权利的平衡与制约。形式上,任何一级联邦法院都享有对联邦宪法的违宪审查权,联邦最高法院只是终审法院。而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司法机关审查制国家,大多规定只有最高法院有违宪审查权。第三章、略

第四章 国家性质

1.国家性质——国体:就是国家的本质,国家性质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2.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具有以下特点:①人民民主专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②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③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是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3.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团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么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经济制度与宪法:宪法与经济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制度时宪法的基础,而宪法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确认和保护有利于主权者的经济制度。近代宪法主要是从公民权利角度间接反映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而现代宪法则比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经济制度的各个方面。

①宪法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一定的经济制度是宪法赖以产生和生存的基础。一方面,近代宪法产生于商品经济的确立,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自由竞争必然导致自由观念的产生,商品经济制度孕育了平等自由的政治理念。所以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达是宪法生存的经济基础。

②宪法对经济制度的规范:经济制度是一国法律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基础。自宪法产生以来,经济制度便被纳入宪法规范的事业,从宪法发展史角度言,经济制度的各方面内容都曾经或当下正成为宪法规范的对象。

③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开创了宪法经济规范的新的体例。★

一、我国宪法确立的经济制度

(一)所有制形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或者劳动者集体所有的形式。

(1)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又称“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指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①依宪法规定,除国有经济属于全民所有制经济以外,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此外,城市的土地、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以及国家依法征收的土地都属于国家所有。但宪法规定,国家在为了公共利益对提低实行征收或征用时,必须依法进行并给予补偿。(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集体单位内的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现行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2.非公有制经济(1)劳动者个体经济:是指城乡劳动者个人占有少量生产资料和产品,从事不剥削他人的劳动,收益归己的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是指以雇工经营为特征、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形式。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3)外商投资企业

二、我国宪法关于财产的规定 1.我国宪法关于公共财产的规定

①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哦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2.我国宪法关于私有财产的规定

①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③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与补偿。

★私有财产入宪的意义:①扩大了公民财产权的保护范围。②加强了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力度。③建立了对私有财产征收和征用补偿制度。

三、我国宪法关于土地的规定

1.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2.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使用土地。

第五章 国家形式

1.政权组织形式:是指一定社会的人民,为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实现社会的有效治理而建立不同类型的国家机关,以及由此形成的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它主要关注横向的国家权力划分,把国家机关划分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并相应赋之以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2.国家结构形式:是国家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对国家机构体系进行纵向权利配置并且规范其运用的国家形式。

它着眼于纵向的国家权力划分,即把国家机关按行政区域或组成单位划分为不同层级和职权的国家机关。3.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①在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原则划分上,遵循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全国性事务由中央统一管理,地方性事务由地方管理,中央有权监督。

②在普通行政区域,为了整体利益的需要或者为了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国家可以在不同地区实行差别政策。

③对民族自治地方,我国灵活的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在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行使民族自治权。

④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更加带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特殊性。

⑤对于台湾问题,坚持国家主体实行单一制的前提下,给予统一后的台湾更大的发展空间,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一、特别行政区制度

1.设立特别行政区制度的理论依据:“一国两制”是特别行政区设立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2.法律依据:《宪法》第31条和第62条第13项是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①《宪法》第31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②《宪法》第62条第13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形式下列职权„„

(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第六章 选举制度

一、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是指依照法律,公民除依年龄规定和依法剥夺政治权利外,在法律上不受其他限制而享有选举权的一项选举原则。

①《宪法》第34条:“中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选举法》也做了相同的规定。

1.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条件:①具有中国国籍;②年满十八周岁;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2.选举权的内容包括:资格确认权、提名权、被选举权和投票表决权。3.关于选举权行使的限制性规定:①精神病患者本身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是由于病患之故无能行使其政治权利,故此暂不行使其选举权。②因反革命案或者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案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人,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在被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

但!!下列人员:①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剥夺政治权利的;②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其行使政治权利的;③正在取保候审或被监视居住的;④正在劳动教养的;⑤正在受拘留处罚的,均准予行使选举权。

(二)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是指在选举中,一切选民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其所投选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一项选举原则。

表现为:①除法律规定当选人应当具备的条件外,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相同的投票权。③每一个代表所代表的选民数相同。④一切代表在待议机关中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⑤对于在选举中处于弱势地位的选民给予特殊保护。

但我国的复数选权的情形不否定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①《选举法》第四章专门规定了少数民族的选举办法,给予少数民族以特别照顾。②《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

③《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归侨人数较多地区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归侨代表.”

④《选举法》规定: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选举办法另订。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间接选举:凡人民代表官员的选举,不由选民直接选定,而由选民选出的代表选定,为间接选举,反之为直接选举。

1.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四)秘密投票原则:包括秘密写票和无记名投票两个程序。

(五)差额选举原则

1.等额选举是指候选人人数与应选人人数相同。差额选举则是指候选人的人数多于应选人的人数。

一、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的组织和程序

(一)选举的组织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市的区、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机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不设市的区、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的选举委员会,主持本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二、我国选举权的保障和选举权的救济制度

1.选举权的保障:①2010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应当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并接受监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敢于选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

②选举权的物质保障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

2.选举权的救济制度:是指因为选举事宜发生纠纷或冲突时选举权受到侵害,从而寻求法律途径对选举权及其行使予以维护和补救——有选举罢免、选举检察和选举诉讼三种途径。第七章 略

第八章 公民基本权利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 公民基本权利的相关概念

1.国籍:是指人属于某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2.中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我国采用的是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方式。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的,本人出生在中国的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的,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居住在外国的,本人出生时具有外国国籍的,则不具有中国国籍;父母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居住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3.国籍取得方式:原始取得——因出生而取得;继受取得——是因加入而取得。原始取得:①血统主义: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以他出生时父母的国籍为准,不管其出生地为何国;②出生地主义:确定一个人的国籍以他的出生地所属的国家为依据,而不问他的父母属于何种国籍;③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继受取得: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申请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法律;②中国公民的近亲属或定居在中国或者具有其他正当理由的也可以申请。

4.人权:就是人作为人具有的尊严和价值应受到尊重和保障的权利。

★第九章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012年简答:简述我国宪法中公民平等权保障的主要内容)

一、平等权

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有:

①《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我国现行宪法对我国公民平等权保障的原则性规定。

②5条5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③第4条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④第48条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

⑤第36条第2款规定: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一)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应包括如下含义:

①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地位、财产状况等因素,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自由,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国家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平等地予以保护,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平等地予以追究和制裁;

③国家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无论什么人都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平等权的基本特征:①平等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②平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的基本义务;③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④平等权是贯穿于公民其他权利中的一项权利;⑤平等权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二、政治权利

1.概念:政治权利亦称参政权,它是指依照宪法规定,公民参加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和在政治上享有的表达个人简介和意愿的自由权。(2001年简答:简述我国剥夺政治权利的依据和范围)

2.《刑法》第54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机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③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④担任国有公司去也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根据刑法规定,对危害国家安全以及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可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另外,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选举权: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头、书面及电影、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方式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权利。广义的言论自由包括出版自由、学术自由、新闻自由等。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言论自由必须受到如下限制:①不得用言论进行危害国家的安全的宣传和煽动;②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③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5.出版自由:是指公民有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出版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的权利。

6.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特征是①是公民所举行的活动;②是在露天公共场所所举行的活动;③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

三、宗教信仰自由

(2006年简答:简述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含义)

1.概念:所谓宗教信仰自由就是指,每个公民既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由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而现在不信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现在信的自由;有参加宗教仪式或活动的自由,也有不参加仪式或活动的自由。2.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和保障:

①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②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宗教信仰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③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的活动。

四、人身权利

1.公民的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与人身有关的其他权利和自由受法律保护,不得非法侵犯的权利。

2.人身权利的范围: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一)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基本内容是: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人身权)

①人格尊严不可侵犯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关系存在的基础; ②人格尊严不受侮辱,不得利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③不得诽谤他人,即不得捏造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的人格;

④不得对他人诬告陷害,即为达到陷害他人的目的,向有关机关虚假告发、捏造事实。

(三)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①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②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③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查封;

(四)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五、公民人身权限制的条件:

①作出限制行为的机关必须是合法的国家机关,必须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国家司法机关与公安机关才能有权进行;②作出限制人身权行为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理由,必须由于公民的现行犯罪或者为了搜集犯罪证据或者为了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才能作出限制行为;③作出限制人身权行为必须遵循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程序,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六 监督权

1.监督权的含义:《宪法》第41条规定:“中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2.监督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监督权体现人民主权的宪法原则;②监督权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活动;③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具有约束力;④监督权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公民可以选择行使。3.监督权的内容

(2010年简答:试比较公民批评建议权与申诉控告权的异同)

(1)批评建议权:批评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和错误,有权提出要求克服改正的意见。建议权则是公民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有权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2)申诉权:是指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可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请求,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其中申诉分为诉讼上的申诉和非诉讼的申诉两类————①诉讼上的申诉:主要是指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判决或裁定不服,认为确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审查处理的行为。

②非诉讼的申诉主要是指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向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3)控告检举权:控告权是指公民对违法失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提出指控,请求有关机关对违法失职者给予制裁的权利。检举权是公民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机关进行检举的权利。

(4)取得赔偿权:失职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第六节 社会经济权利

1.概念:是指公民依照宪法所享有的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

2.特征:①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的一项积极权利;②社会经济权利是由经济的自由权与经济社会生活的权利共同构成;③社会经济权利体现宪法正义;④社会经济权利的内容、范围及其保障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3.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财产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

(一)劳动权

1.概念: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工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特征:①劳动权的平等性:凡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权平等地参加社会劳动,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

②参加社会劳动的公民有权根据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得相应的报酬。③劳动权具有双重性,劳动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宪法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3.劳动权主要包括劳动就业权和取得报酬权。劳动就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内容,是公民行使劳动权的前提。劳动报酬是公民付出一定劳动后所获得的物质补偿。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我国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同时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二)休息权:是指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它是劳动者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

(三)财产权

①.我国《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③“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四)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国家实行离退休制度。

(五)物质帮助权

1.概念:物质帮助权是公民享有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指公民在特定情况下,不能以自己的劳动获得物质生活资料,或以获得的劳动报酬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时,享有由国家和社会给予金钱或事物帮助的权利。

2.《宪法》第45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3.国家采取的措施:①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②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③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④对无依无靠的残老孤幼,由政府收容救济,农村集体组织还实行“五保户”制度。4.公民物质帮助权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七节 文化教育权利

1.概念:文化教育是公民按照宪法规定,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2.包括:(1)受教育权: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教育训练的权利。(2)基本内容包括:①按照能力受教育的权利;②享受教育机会的平等;③受教育权通过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得到实现。

(2)文化权利:①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②文艺创造的权利;③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权利。

第八节 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

一、妇女的权利保护

1.《宪法》第48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2.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包括:①在政治权利方面,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各项政治权利;②社会经济权利,妇女在广泛的经济生活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同工同酬权、平等就业权、特殊劳动保护权以及生育权等。妇女与男子享有同等的劳动权利,同等的就业机会,并且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制度。并且由于妇女生理上的特殊情况,在享有劳动权方面需要强调特殊保护。③妇女在家庭生活中平等权利的保护,我国法律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包办、买办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3.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享有受庇护的权利。第九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公民必须爱护公共财产;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公民必须遵守社会秩序;公民必须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祖国安全是指: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国家各项机密得以保守,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②祖国的荣誉是指: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信誉不受破坏;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

4.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5.依法纳税;6.劳动的义务——既是权利又是义务;7.受教育的义务——既是权利又是义务;8.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9.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由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第十章 国家机构(上)

1.国家机构:是指国家的统治者为实现统治职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国家机关的总和。

2.我国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和社会主义法治为三项基本原则。

3.民主集中制:含义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而侧重点在集中。民主集中制作为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的一种制度,表现形式是以人民代表大会来“代民作主”和“为民做主”,而非直接意义上的“人民亲自自主”。其实质依然是一种由上到下的间接民主,也就是民主的集中。

①从宪法依据的角度看,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表现为:《共同纲领》及前后四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它作为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原则。

②从实践看,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程序是先生产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产生行政、司法、军事等其他国家机关。而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组织的模式是人民按照现行的选举制度,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再依照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最终产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全国人大在全部国家机关中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高度统一和集中掌握全部国家权力,不仅享有最高立法权,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还有权产生其他中央国家机关,有权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领导权分别委托其他国家机关行使并监督它们的工作。

④这种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性、统一性正是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现行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4.社会主义法治: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贯彻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表现在:

①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现行《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明确列出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的组成规范,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的组建都必须符合这些规范。

③除宪法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与国家机构组织有关的基本法律,使全部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有法可依。

③此外,现行宪法和法律关于国家机构组织活动的内容也都体现、实行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

第二节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性质上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

2.全国人大是由全国人民在普选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在整个国家范围内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3.全国人大的组成: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由适当名额的代表。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妇女代表应当占据相当比例;现行宪法规定代表名额不超过3000人。4.全国人大的任期: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每届任期5年;宪法规定每届全国人大任期届满的两个月前,全国人大常务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如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会议可以推迟选举,延长本届全国人大的任期。5.全国人大的责任制:实行集体负责制,★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①制定、修改宪法,监督宪法实施:全国人大有制宪权;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全体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从现行宪法的内容上一是对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种规章是否符合宪法的原则和条文规定,进行审查监督;二是对其他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以及所有公民的行为是否违宪进行监督。

②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基本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设立特别行政区管理制度的法律等。

③选举、决定和罢免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全国人大有权组织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总理的提名决定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的人选。罢免案须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出,由主席团交各代表团审议后提请全体会议表决;或者由主席团提议经大会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再由全国人大全体会议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审议,经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同意即获得通过。

④决定国家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决定权——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等国家重大事项的权力。

⑤最高监督权:全国人大有权监督由它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表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要对它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大可以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也要对全国人大负责。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全国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举行会议,通过会议决议形式职权。会议召集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认为必要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时,可以召集临时会议;会议分为预备会议(——由上届人大常委会主持,目的是保证即将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的顺利进行,任务是讨论大会的议程,选举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以及决定其他必须解决的事项)、主席团会议(——任务是①主持本次大会;②提出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的人选和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③组织代表团审议各项议案;④处理个代表团和代表在会议期间提出的议案、罢免案、质询案;⑤草拟大会审议通过的决议草案;⑥决定选举及通过议案的表决方式)、全体会议、代表团会议和小组会议;只有2/3以上的全国人大的代表出席才能举行;必要时,经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决定后,可以召开秘密会议。

二、全国人大工作程序

全国人大会议主要是通过议案以及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

程序为:1.提出议案。——可以提出议案的主体是: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宪法修正案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才有权提出。罢免案按照现行宪法规定的特别程序进行。

2.审议议案。对国家机关提出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交各代表团审议,或者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交大会表决;而对各代表团和代表提出的议案,则有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大会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大会议程。3.表决议案。议案经审议后,由主席团决定提交大会表决,并由主席团决定表决方式。除宪法修正案须全体会议代表2/3以上的多数通过外,其他法律和议案由全体代表过半数赞成就通过。4.公布法律、决议。法律议案通过后即成为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以发布命令的形式加以公布;选举结果及重要议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以公告公布或有国家主席以命令形式公布。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权力,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3.全国人大常委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并且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和妇女代表。

4.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为五年。须在下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产生后才能结束。

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1.立法权——根据宪法规定的范围行使立法权,①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②在全国人大必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2.解释权——宪法和法律解释权

3.监督权,①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听取国务院、最高法和最高检的工作报告。②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性和合法性;——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4.重大事项决定权:①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②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③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④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⑤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⑥决定特赦;⑦决定全国总动员和局部动员;⑧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⑨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5.人事任免权:①总理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②根据军委主席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③根据最高院院长提名,任免最高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④根据最高检检察长提前,任免最高检副检察长、检察院、检查委员会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⑤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由委员长会议提名,可以补充任命专门委员会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任免专门委员会顾问;⑥由委员长提请,任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⑦由委员长提请,任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五、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制度

1.会议内容:①全体会议:全体成员组成;②委员长会议: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任务是处理全国人大常委会重要的日常工作。

2.工作程序:①提出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法、最高检,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②审议议案:法律草案要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审议程序,经过两次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才能付诸表决。

③通过议案:由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④公布议案:由国家主席公布。

六、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可以分为常设性委员会和临时性委员会)1.专门委员会的职责:①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议案; ②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议案。

③审议全国人大交付的被认为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各部委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和规章,并提出报告。

④审议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交付的质询案,听取受质询机关对质询案的答复,必要时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

⑤对属于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同本委员会有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2.临时性委员会:也就是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调查委员会无一定任期,对特定问题的调查任务一经完成,该委员会即予撤销。并且《宪法》规定,其进行调查的时候,一切有关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有义务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七 紧急状态权的行使主体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 ②国务院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③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地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2.产生:全国人大代表制度采取的是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相结合,而以地域代表为主的代表制。

3.全国人大代表暂停职务原因:①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②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的。4.全国人大代表终止职务原因:①地方各级人民爱表大会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②辞职被接受的;③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④被罢免的;⑤丧失中国国籍的;⑥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5.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

①言论免责权: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②人身特别保护权: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没有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司法机关对其采取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也需要经过主席团常委会许可。

③履行职务的时间和物质保障权:全国人大代表在履行职务时,所在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予以时间保障和工资、福利保障,国家给予适当补贴和物质上的便利。国家之处部分由中央财政开支。

④对阻碍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处置。对阻碍全国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置。6.全国人大代表的义务:①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保守国家秘密;③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了解群众意愿,真实反映社情名情,忠实地为人民服务;④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的监督。第三节 国家元首

1.性质和地位: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属于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家主席对外享受国家最高礼遇,代表国家,其行为被视为国家行为。

2.《宪法》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副主席。” 3.国家主席、副主席产生的法定程序:

国家主席、副主席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先由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提出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的候选人名单交各代表团协商,再由会议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名单,最后由会议主席团把确定的候选人名单交付大会表决,由大会选举产生。

实践中,国家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先由中共中央酝酿,在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后,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推荐,由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正式提名。

4.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同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国家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补选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国家主席的职位。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

1.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权。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由国家主席以主席令的形式颁布施行。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发布动员令、宣布战争状态等。

2.人事任免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任免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在内的国务院组成人员和驻外全权代表。3.外交权。国家主席代表国家,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宣布批准或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4.荣典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代表国家向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授予勋章和荣誉称号。第四节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1.性质和地位: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①国务院对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内是中央人民政府。②国务院从属于全国人大,由全国人大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并对其负责。③国务院在全国行政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统领所属各部委及全国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工作,一切国家行政机关都必须服从它的决定和命令。

2.国务院的组成: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总理根据国家主席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其余人员根据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国务院的任期与全国人大任期相同,即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一、总理你负责制:即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国务院总理对其主持的国务院规则有完全的决定权并承担全部责任。具体内容包括:

①由总理提名组织国务院,总理有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提出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议案的权力。

②总理领导国务院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都是在总理领导下工作,向总理负责。

③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总理拥有最后决定权,并对决定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④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法规,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任免国务院有关人员的决定,都得由总理签署。

二、国务院的职权

①执行宪法和法律,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

②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措施,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③提出议案权,即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议案。议案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2.国家预算和预算的执行情况;3.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和废除的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4.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人选;5.在国务院职权范围内的其他必须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决定的事项。

④对所属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权及管理权。国务院有权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职责;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职权的具体划分;统一领导各部、委和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⑤组织、领导和管理全国各项行政工作。国务院负责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国家预算;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制和区域划分;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戒严;审定行政编制,依法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负责组织、领导和管理国家经济、城乡建设、教科文卫、体育、计划生育、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监察、国防建设、民族事务、对外事务、侨务等行政事务。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五节 最高国家军事机关

1.性质和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该规定表明,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有权领导和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第十一章 国家机构(下)

1.地方国家机关的含义:通常是指设立于国家地方层级并行使国家全能的各类国家机关。

2.我国地方国家机关设置的自身特点:

①地方国家机关在设置上是多层次的。(我国地方国家机关设置的层次为四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机关;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国家机关;县、自治县、市的国家机关;乡、民族乡、镇的国家机关。)②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是从属性的。

③地方国家机关在职权的划分上是有区别的。我国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划,即一般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三种不同类型的行政区域内所设立的不同地方国家机关,其职权的大小、职权行使的范围都是不同的。3.我国地方国家机关与中央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隶属关系,具体表现为:

①关涉全国性的重要国家事务的决定权和管理权由中央行使,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

②关涉地方性的国家事务由地方国家机关决定,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③遵循法制原则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

第二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和地位:《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这表明,地方各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处于首要地方,代表本行政区域的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它选举产生,向它负责,受它监督。(地方各级人大之间、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监督关系。)2.主要职权:

①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代表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并由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②重大事务决定权。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地方各级人大有权讨论和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族、民政等重大事项;有权审查批准本行政区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

③监督权:我国地方各级人大有权监督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的工作。县级和县级以上人大:听取和审查本机人大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乡、民族乡和镇人大有权听取本机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撤销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④选举和罢免权:地方各级人大有权选举和罢免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和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县长、副县长、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县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有权选举和罢免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本级人民法院院长或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但选举和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经上已经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机人大常委会批准。

⑤其他职权: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有权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自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等。

3.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程序

(1)提出议案程序: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县级以下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议案一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2)选举程序: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人选,分别由省级的人大代表30人以上联名提出;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20人以上联名提出;县级的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一般进行差额选举,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方式。

(3)质询程序:地方各级举行人大会议时,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提出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4)罢免程序: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时,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或者1/10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本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民政府领导人员、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时,主席团或者1/5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罢免案,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

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

①提出议案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10人以上联名,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大提出属于本级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有权向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工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

②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权

③人身特别保护权: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非经本级人大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如因现行犯被拘留,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向该级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④言论免责权: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⑤物质保障权: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在出席人大会议执行代表职务时,可以享受必要的物质上的便利或者补贴。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性质和地位: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机关,它从属于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①地方性法规制定权;②重大事务决定权;③监督权: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下一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不适当的决议,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受理人民群众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上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④任免权;⑤其他职权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1)性质和地位

我国《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执行机关,从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它必须向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地方各级行政机关都必须接受和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2)主要职权:

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以及人大常委会备案

②执行本级人大或常委会的决议,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执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预算。③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

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⑤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任免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⑥⑦⑧(3)领导制度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行政首长分别主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对上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1.性质和地位:自治机关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自治权的一级地方国家机关。民族自治地方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所设立的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所设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的范畴。2.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建置有全国人大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建置由国务院批准。

一、民族自治机关与其他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异同

相同之处:①各级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通过间接选举或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的代表组成。更急人大常委会作为人大闭会期间经常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大产生同级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政府是本级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均向同级人大负责,受同级人大监督,并向人大报告工作。②各级民族自治机关都要贯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与活动原则。③各级民族自治机关的每届任期为5年。

不同之处: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以及居住在本区域的其他民族公民按人口比例产生的代表组成。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③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主席、州长、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④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以及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二、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职权

民族自治机关,既是一级地方国家机关,又是一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在其行使职权方面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另一方面它还行使民族自治权。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①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制定的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以及自治地方其他有关重大事项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关于某一方面具体事项的规范性文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②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③自主管理地方财政。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④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经济建设事业。

⑤自主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⑥组织本地方的公安部队——须经国务院批准,才可以组织。⑦使用和发展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⑧培养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第四节 特别行政区的政权机关及其政治体制 1.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性质及法律地位

①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脑,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特别行政区负责;同时,他又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首长,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对立法会负责。可见,行政长官具有双重的法律身份。

②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由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其地位高于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的首脑,对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管理事务享有决定权。

2.行政长官的主要职权

①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议案;公布法律。

②决定特别行政区的政策和发布行政命令;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并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支的动议;主持行政会议;处理情愿或申诉事项;根据国家和特别行政区的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决定政府官员是否向立法会或其所属委员会作证和提供证据。

③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员的职务;委任行政会议成员或行政会委员。行政长官有权依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

④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物;有权依法赦免或减轻罪犯的刑罚。3.立法会

(1)立法会的性质、地位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立法会“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由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只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备案不影响法律的生效,表明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真实地、完整地拥有高度的立法自治权。

(2)香港立法会由选举产生,澳门行政区立法会的议员采用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和委任三种方式产生。4.立法会的主要职权

①立法权。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有权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和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其制定的法律须由行政长官签署、公布,方有法律效力,并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将法律发回,立即失效。

②财政权,立法会有权根据政府的提案,审核、通过财政预算;有权批准税收和公共开支;有权审议政府提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由政府承担的债务。③监督权。立法会有权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就公共利益进行辩论。行政长官如有严重违法或渎职行为而不辞职,立法会可以进行弹劾。

④其他职权。立法会有权接受当地居民的申诉并进行处理;有权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

5.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终审法院——享有最终的司法裁判权、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诉法庭。澳门属于大陆法系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设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三级。此外还设行政法院,专门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的案件。6.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的任命程序

(1)香港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他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必须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司法人员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不受法律追究。

一、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比较

相同点:①自治权的设立:都由全国人大依法加以确认和授权,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依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

②自治权的属性:都属于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但一直下地方国家机关的权利,都是来自于中央授权,都是派生性权力;

③自治权适用地域和行使者的属性:权力使用的领域都是中国领土内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一级地方行政区域。自治权的行使者都属于我国的地方国家机关。不同点:①自治权的自治程度不同,民族自治机关享有较高的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自治权产生的基础不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为了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特别行政区自治权视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③自治权行使地域的社会性质不同,民族区域自治在大陆领域内实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等。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是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随时我国一级地方行政区域,但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第五节 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

一、人民法院

1.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专门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2.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3.人民法院的组织系统:是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包括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①基层人民法院包括设在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法院。主要审理刑事、民事和经济类的第一审案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②中级人民法院包括: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各直辖市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省和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自治州分别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有他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对它认为案情重大的,可以请求将案件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③高级人民法院是指设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由他管辖的第一审案件,即本辖区内的重大刑事案件,由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和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下级人民法院移送的第一审案件;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提出上诉和抗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④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审判的案件包括:法律规定由他管辖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进行法律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工作。

⑤专门人民法院指设在特定部门审理特定案件的人民法院。不安行政区划而设立,也不受理一般的刑事、民事、经济案件,主要审理具有专业性、机密性的专门案件。

2.审级制度:两审终审制。

3.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①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②依法独立审判原则;③公开审判原则;④被告有权获得辩护的原则;⑤各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⑥合议制原则;⑦回避原则

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宪法》第19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是国家为维护宪法和法律同一实施而实行的一种专门监督,这种专门监督的权力,称作检察权。在我国,它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各级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实行监督,以保障宪法和法律正确、同一的实施。

2.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系统: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

3.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我国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为双重领导原则 ①从人民检察院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看,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大和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从人民检察院上下级关系看,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人民检察院内部的领导关系是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查委员会,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决定,可以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4.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1)法纪监督。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此种成为特种法纪监督。对于其直接受理的贪污案,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案件和渎职案件等进行侦查,可称为普通法纪监督。

(2)占察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于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3)支持公诉和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出庭支持公诉;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4)监所监督。人民检察院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5.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原则;实事求是,群众路线,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6.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相互关系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是么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国家机器。按照国家机关智能的分工,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公安机关负责国家和社会的治安管理工作。

(2)《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三机关的相互关系为:

①分工负责。对于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批准逮捕和检察、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②互相配合。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公检法三机关应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完成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任务。

③互相制约。——1.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之间:公安机关负责案件的侦查、预审、拘留,但无权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只能由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再由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对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的案件,检察院若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可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的合法性行使法律监督权。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不同意见,可以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复议,还可以要求上级人民检察院复核。2.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之间:对于检察院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人民法院如果认为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可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还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撤诉;人民检察院对法院在审判活动中的合法性有权进行审判监督。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法院和下级人民法院以及生效的判决和裁定认为的确有误,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第十二章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概念: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就是处于基层的城市和农村居民群众提供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进行的、管理自己事务的制度。2.特征: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直接性。

一、村民委员会 1.性质和地位: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体内部的重要自治机关。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设立原则:村委会根据村民的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原则设立。3.组成人员:主任、副主任和委员

4.村委会每届任期3年,届满换届,村委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5.选举办法:村委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撤换村委会成员。选举村民委员会,由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

6.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支持与被支持,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7.村委会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基层党组织不仅需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时需要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即基层党组织通过领导来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动员,组织村民参与选举村委会成员,出席村民大会等自治活动。8.村民会议的职权:①讨论和决定设计村民利益的事项;②村委会的设立、撤销和调整范围的变化必须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同意;③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④对村委会及其组成人员进行监督,有权罢免村委会组成人员.

第三篇:《宪法学》第三章课堂笔记

《宪法学》第三章课堂笔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目标。A.高效.便捷 B.公开.公平C.公正.全面 D.便民.诚信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A.检察 B.法院 C.人事 D.法制

3、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要重依据.重证据.重(),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坚决纠正违法.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A.程序 B.结果 C.过程 D.效果

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A.质量 B.数量 C.总量 D.积累量

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A.质量 B.数量 C.总量 D.积累量

6、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合法 D.高效便民

7、胡某系某个体音像行老板,因为被怀疑出售黄色淫秽光盘,而被县行政执法机关将其全部光盘没收。胡某不服,于是向市一级行政主管机关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经过复议后不仅没有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反而对胡某又处以1000元的罚款。后查明,胡某并没出售黄色淫

秽光盘。胡某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胡某应当向何机关提出行政赔偿?()

A.应当由复议机关赔偿对其造成的全部损失

B.应当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C.县级行政机关应当对其没收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复议机关应当对其加重处罚的部分承担赔偿义务

D.胡某可以向二者中任何一个行政机关要求赔偿损失

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内容的是()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复监察工作

9、刘某1999年4月向某县郊区某村申请建房,经同意后,在该村地界修建了105平方米的平房。同年10月,县城建局认定该建筑为违章建筑,责令刘某强行拆除,并在强拆时将刘某部分财产损坏。刘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城建局的行为合法,不予赔偿

B.城建局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但因所拆建筑属违章建筑,因此不予赔偿 C.城建局的行为合法,只能对刘进行补偿

D.城建局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应对刘某财产权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1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A.检察 B.法院 C.人事 D.法制

1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12、《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1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14、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立法不仅要考虑立法过程成本,还要研究其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A.社会成本 B.守法成本 C.运行成本 D.成本收益

1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16、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A.质量 B.数量 C.总量 D.积累量

17、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不要求做到()A.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18、下列行为中国家应负赔偿责任的是()A.某市公安局的违法拘留行为 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行为 C.某市银行的违法划拨存款行为

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的裁量行为

19、下列行为中国家应负赔偿责任的是()A.某市公安局的违法拘留行为 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行为 C.某市银行的违法划拨存款行为

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的裁量行为 2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不是()A.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B.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

C.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以创造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为指导思想

21、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22、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要求()A.健全行政决策机制 B.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C.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D.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2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小金库”;严格执行()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以各种形式返还。

A.收支两条线 B.罚缴分离

C.执法上审裁分离 D.决策上审裁分离

24、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合法行政 B.合理行政 C.程序合法 D.高效便民

2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形成()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的目标。A.高效.便捷 B.公开.公平C.公正.全面 D.便民.诚信

26、《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27、张某于1998年2月份购买了一辆中巴,从事个体运营,但是并未办理税务登记.营运手续和申报纳税。经乡政府税务干部核对,张某应缴纳税款400元。但张某在限期内未及时缴纳,乡政府于是将张某的中巴扣押,后张某缴清了税款而乡政府仍旧不交还车辆,给张某造成了损失。张某应当如何提出行政赔偿?()

A.张某只能先向乡政府提出,因为乡政府实施了违法行为

B.应当在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时提出,由复议机关一并解决 C.张某只能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D.张某既可以先向乡政府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28、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下列不是依法行政存在的差距的是()

A.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 B.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增强

2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人事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30、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第四篇:宪法学精品课堂笔记

宪法学精品课堂笔记

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 宪法的概念 1. 是国家的根本法。

A. 内容上:规定国家最根本的、最重要的问题。B. 法律效力上:法律效力最高。

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其他法不能与宪法原则精神相违背,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 制定修改程序上:特定机关。

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全国人大全体代表2/3通过。

2.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最核心价值。

3. 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民主事实普遍化-----宪法产生。 宪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首次使用了“宪法”一词。二.宪法历史发展及分类

(一)。历史发展。

1.近代意义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A.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政权建立,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形成-----政治条件; C. 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理论-----思想基础。2. 早期资本主义宪法

A.英国宪法。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判例构成------不成文 1679《人身保护法》、1689《权利法案》、1701《王位继承法》 B.美国宪法。1776 《独立宣言》----第一个人权宣言 1787 《联邦宪法》----第一部成文宪法

C.法国宪法。1791 《法国宪法》-----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

1. 苏俄宪法。1918 《苏俄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 我过宪法三次修正:(1)。1988年 七届一次

A. 增加“允许私经存在发展;私经是社公的补充;保护私经合法利益,引导、监督、管理”

B. 增加“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删“不得出租土地”(2)。1993年 八届一次

A.“处社初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写进宪法。

B.家庭联产承包制确定。

C.增加“共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长期存在和发展”。D.确定社市场经济为基本经济体制。E.县级人大任期:由3年变为5年。(3)。1999年 九届二次 A.明确“长期处社初阶段”、“沿着中国特色社道”、“邓理论指引”、发展“社市经济”写进宪法。

B.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E.将国家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合并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

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A. 将镇压“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二)。分类

1. 是否具有统一法典形式。

成文宪法:具有统一法典形式,又称文书宪法或制定宪法。(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

不成文~:不具有统一法典形式,而是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宪法惯例中。(英国)

2. 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程序

刚性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成文往往刚性)。

柔性~: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同于一般法律的宪法(不成文,英国)。3. 制定机关

钦定宪法:由君主或君主的名义制定和颁布(主权在君)。民定~:由民意机关或全民公决制定(大多数,人民主权)。协定~:由君主与国民或国民的代表机关协商制定(妥协产物)。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1. 人民主权原则。2. 基本人权~。3. 法治~。4. 权力制约~。四.宪法规范

1. 概念:由民主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2. 特点:根本性。宪法规定根本性问题。最高权威性。地位和效力高于其他法律规范。原则性。只规定有关原则。纲领性。对未来目标追求。相对稳定性。一. 宪政

1. 概念: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2. 特征:A。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有宪法不一定有宪政)

B.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宪法核心:权利制约权力)C.树立宪法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体现。二. 宪法实施

1. 宪法规范的贯彻落实,文字上、抽象的权利义务关系→生动、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宪法规范中人民的意志→人们的行为。

2. 基本构成:A。宪法的执行(代议机关、行政机关)和宪法的适用(司法机关)B.宪法的遵守

3. 宪法解释:在宪法实施过程中,人们对宪法的有关条文内容存在不同理解时,由有权机关阐明其含义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4. 宪法修改:在宪法实施过程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出现宪法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时候,由有权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宪法予以补充、调整、删除的活动。

5. 宪法实施的保障体系:A。司法机关负责----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B.立法机关负责-----英国起源,议会 C.专门机关负责-----法国,护法元老院 6. 宪法实施保障方式:

A. 事前审查:在法律、法规颁之前或尚处于立法起草过程中时,由专门的机关对其进行审查,或者

由负责起草的部门自查,审查其有无与宪法相抵触之处。

事后审查:对正式颂生效的法律、法规在适用过程中对它的合宪性产生怀疑而予以审查,或由于特

定的单位和特定的人对有关法律、法规是否合宪提出疑问请求审查时,而做出的审查。

B.附带性审查:以争讼事件为前提,对与此案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合宪性进行的审查。

宪法控诉:公民个人认为某个法律、法规违背了宪法的原则,侵害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向宪法法院 提出指控的一种制度。7. 我国宪法保障体制:

A. 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必须带头模范遵守和执行宪法。B. 法律保障。宪法通过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修改宪法具有特别的程序等,保障宪法的实施。

C. 组织保障:依靠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组织来保障实施。我国行使宪法实施权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全国人大有权改变后撤消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消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决定和命令,有权撤消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D. 依靠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及监督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来实施宪法。第一章 国家制度

一. 国体亦称国家性质,或者说国家的阶级本质。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工农联盟为基础。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爱国统一战线是其主要特色。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 两个联盟:“祖国大陆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组成的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组成的以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联盟”  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二.政体

1. 政体是指实现国家权力的政权体制。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A. 逻辑起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 前提:选民民主选举代表。C. 核心: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国家机构。D. 关键: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多种形式,人大最重要。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人大体现。A. 人大组成:民主选举的人民代表。B. 人大职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C. 人大责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一. 选举制度

1. 是一国统治阶级用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代议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是统治阶级挑选本阶级代表人物和优秀人物进入国家机关实现国家权力的重要手段和步骤。2. 选举原则:

A. 选举普遍性原则:中国公民、年满

18、有政治权利。B. 选举平等性----:一人一票。

C. 直接间接选举并用---:地级及以上→间接;地级以下→直接。直接:选民直接选代表,公职人员

间接:由下一级代表机关或选民代表选举上一级代表或公职人员 D. 秘密投票---:不署名,亲自书写。文盲或残废可委托代写。3. 民主程序:

A. 选举组织:直接→选举委员会; 间接→本级人大常委会。B. 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居住、生产、事业、工作划分。C. 候选人提出:直接:选民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推荐候选人→选举15日前公布→酝酿正式候选 人→选举5日前公布。间接:

D. 投票选举:主持:直接→选举委员会;间接→本级人大主席团。E. 对代表的罢免和补选:罢免:直接选举的代表→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间接选举代表→原选举单位半数代表通过(闭会期,半数人大常委会)地级及地级以下人大代表可以辞职。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人民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

A. 自治地方与国家不可分离,自治机关是地方政权机关。B. 少数民族聚居区。C. 广泛自治权。

2. 自治机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和政府。人大:当地民族主任或副主任 政府:当地民族区主席、州长、县长  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3. 自治权:

A. 制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州县→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B. 根据各地民族情况,执行国家法律政策。→上级批准,可以变通。C. 自主管理地方财政。D. 自主管理地方经济建设。E. 自主管理地方科教文卫。F. 组织公安部队。G. 使用本民族文字。三. 特别行政区

1. 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区域。

A. 享有高度自治权。国防外交除外;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自行处理对外事务。

B. 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C. 行政、立法机关由该区永久性居民组成。D. 原有法律基本不变。2. 中央与特别行政区关系:

一个国家主权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特区管辖,特区在中央监督下高度自治。核心在于中央与特区的权力划分和行使。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外交、防务; 中央政府任命行政长官和行政主要官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紧急状态;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基本法解释权; 全国人大有基本法修改权。第二章 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

1. 由宪法所确认的、作为公民应当享有和履行的最起码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2. 1982年宪法新发展 A. 调整顺序 第三章→第二章 B. 增加条文,充实内容,扩大范围 C. 前掉权利义务一致性 3. 主要特点:

A. 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主体、权利自由范围)B. 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实事求是,物质保障)

C. 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D. 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4. 基本权利

(1)平等权。守法平等、司法平等(2)政治权利自由。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结社(登记)C. 宗教信仰自由。

D. 诉愿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赔偿权统称(3)人身自由。A. 人身自由。不是绝对的 B. 人格尊严。C. 住宅不受侵犯。D.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4)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权利 A. 财产权。继承 B. 劳动权利和义务。C. 劳动者休息权。D.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

E. 物质帮助权。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 F. 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G. 文化权利和自由。* 特定主体的权利 : A. 妇女的权利。

B. 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C. 华侨、归侨、侨眷的权益。* 外国人的权利:

A. 外国人是指自然人,不包括外交豁免人员、法人。B. 庇护权。政治避难权、居留权→政治原因 第三章 我国中央国家机关 一. 中央国家机关组织活动原则

1. 民主集中制原则。A。人大:民主选举产生。B.国家机关权限划分:人大决定。C.中央统一领导:发挥地方主动性。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高法、最高检→集体领导 国务院、中央军委→首长负责制 E.民主决策。

2. 法治原则。依法办事

3. 责任制原则。A。全国人大向人民负责

B.最高行政、审判、检察、军事机关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C.集体负责:少数服从多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高法、最高检

个人负责:首长个人作决定,承担责任→国务院、中央军委 4.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5. 效率----6. 联系群众---7. 党的领导----二.中央国家机关组成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委 性质 国家最高代表 对内:整个国家机构、国家权力

对外:中国和全体中国人民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机关

地位 国家元首,不是指个人,而是指一个国家机关 行政机关中最高 党中央军委经过人大通过→国家中央军委 组成 国家主席、副主席 必须年满45周岁

由全国人大选举和罢免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委长、审计长、秘书长 主席、副主席、委员 全国人大可任免

任期 5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超两届 5年,无届数限制

职权 1. 公布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主席公布。2. 外交权。A. 接受外国使节

B. 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宣布批准或废除条约和重要协定。3. 任免权。

A. 全国人大或常委会确定部长---总理,由国家主席宣布其任职、免职

B. 根据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派出或召回外交代表或驻外使节

4.荣典权。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国家主席授予荣誉奖章和光荣称号。1. 法规制定权。A. 规定行政措施 B. 制定行政法规 C. 发布决定命令 2. 提案权。A. 发展计划执行报告 B. 预算及执行报告 C. 条约、重要协定 D. 国务院组成人员 3. 领导权

所属部委、地方行政机关 4. 管理权。行政工作 5. 任免权。6. 行政区域划分权。A. 批准省级区域划分 B. 批准县级建制、划分 7. 戒严宣布权。省级范围内部分地区戒严 首长负责制 1. 主席负责制 2. 解放军、武警

3. 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第五篇:张境原坐月子的笔记_完整

湖南卫视百科全说坐月子

张境原—女人健康靠调理

一、【常见疾病】

女生生理经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正常例假的表现是每次例假的时间相对固定,每次量也差不多,如果量一直都多或者一直都少,都是正常。不正常的例假是时间不规律,量也不规律。

什么是痛经?那些腹胀等都不算是真正的痛经。但是如果判断真的属于痛经的话,不要以为大家都痛经这就是正常的,痛经如果调理不好的话就会导致疾病,甚至癌症。痛经是因为血块下不来,每次血也排不干净。每个月累计1滴,12个月下来就是12滴囤积在那里,经过10年20年的累计后。早都成凝固在你身体里的一块,然后慢慢被身体肉给包括起来就变成了瘤,所以多数宫颈癌症会在40岁以后出现,其实是这样累积出来。

●调理好生理期

生理期秘方:炒猪肝

1、猪肝切成方块

2、先放置麻油半勺,放姜,猪肝下锅变色就起锅。

3、放水、再放猪肝煮全熟即可。

特别禁忌:

月经期间不能洗头 不能喝绿茶 不能吃冰东西 避免激烈运动或者劳动(不洗头是因为月经期间毛孔张开,着凉,会为以后头痛等买下病根;不喝绿茶是因为绿茶属凉性,所以要喝红茶)。猪肝主要有活血、补血、破血的功效,吃猪肝能够让子宫及时排出经血。

手脚冰凉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血液流通不畅,●调理手脚冰凉

手脚冰冷:姜水泡脚

1、老姜榨汁 100毫升

2、米酒2400 毫升3、100克盐

如果没有米酒的话 可以用别的代替。20度左右的白酒,(白酒加蒸馏水)。姜水泡脚的功效是促进血液循环。这样泡脚也可以有效治疗女性痛经,也可以治疗一般的胃病、失眠、腰酸背疼等问题

二、【怀孕阶段(包括准备阶段)】

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在准备怀孕之前要注意养肝。

养肝汤做法:

(1)用水洗红枣,以剪刀剪七个口子

(2)放在容器中,将热开水冲下,加盖放置一夜

(3)第二天早上温火煮一个小时

红枣有通血脉,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养肝汤适用于所有因为肝功能不好而导致的问题,比如青春痘、湿疹、皮肤瘙痒、熬夜人要喝、经常喝酒的人也要喝。必须要按照这个步骤来做,之前有人偷懒,结果没有起到药效。

【怀孕期间要进补的食物】

1、前两个月跟平常一样,正常饮食,此时注意孕妇保暖,防止感冒。

2、第三个月开始可以进行凉补(猪胆 黄连)功效:去毒素,让宝宝白净可爱。

3、从第三个月开始,服【安胎饮】。

【安胎饮】

●材料:药方共十三味,分别是当归(头)、川芎、菟丝子、川朴、艾药,荆芥、黄芪、枳殼、白芍、川贝(去心)、老姜、甘草(去皮)、羌活。

●用量:归芎钱半与菟丝,七朴艾药八荆芪,枳殼六分一勺贝,姜三草无羌同施。

4、要多吃的食物是:

▲绿豆 红豆 青豌豆 鸡骨汤 大头鱼汤等 —→补钙(张老师介绍 虾皮补钙最有效,最佳的食用方法是虾皮剁碎之后做成水饺或者肉丸才能更好吸收)

▲海带 萝卜 莲藕(绞成汁喝 体重1公斤 10毫升,依次递加)—→ 防止便秘,抑制胀气。(不能偏食,每天吃同样东西不好,不重复)

【怀孕期间千万不能吃的东西】

1、薏仁米—→流产

2、前三个月不能吃猪肝—→猪肝有破血的功能,不能让精子和卵细胞健康结合,导致流产

3、辛香料、味精、花椒、砂糖与盐、酱油等,混合的又甜又咸的食物也不能吃 —→因为这些食物没办法新陈代谢,造成内脏负担

4、烧烤的或者烤焦的食物不吃—→烧烤致癌

5、生鱼片、红花油等。—→因为孕妇的情绪起伏较大,所以绝对禁食这类具有强烈兴奋作用的食物

6、怀孕末期 不能吃麦芽、韭菜、人参—→导致生小孩时 奶水不好

三、【生小孩阶段】

1、不用紧张,开始有反映以后,觉得要生了。可以洗头洗澡后 带着睡衣去医院。分娩前喝蜂蜜水,可以缩短至少四个小时的“折腾”时间,减轻痛苦。

2、顺产比剖腹产要好—→手臂碰伤的形象比喻(恢复快 抵抗力强)90%剖腹产的妈妈和小孩在第一个月都会发烧—→因为抵抗力不好。小孩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的过程,对他发育也不好,长大以后大脑平衡和综合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注意力不集中。

3、不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都要绑腹带

●为什么要绑腹带?

子宫呈倒三角形,宝宝生下之后,子宫腾空,内脏失去支撑,便会自然下垂。除了大肚腩不好看之外,更重要的是,内脏下垂是所有妇女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因此必须要绑腹带。绑附带是为了不要让其他器官那么快的往下走,给肚子回缩的时间。此外,原本为内脏下垂体型的人,也可以趁坐月子期间绑腹带来改善体型。(注意: 只有这种自己绑的腹带才有用,一张完整的是没有用的。)●该挑选什么样的腹带?

质量好的白纱布,纱质须要,须有高度的“透气”“透汗”,否则便会使腹长痱子或湿疹,更容易令腹部因潮湿受凉。长约个人腹围的12圈半,宽度约为30—40厘米。

●捆绑和拆卸时间

1.早晨起床、梳洗、方便完后,即捆上腹带;

2.午、晚餐前若腹带松掉,则须拆下重新绑紧再吃饭;

3.擦澡(或冲澡)前将腹带拆下,擦澡(或冲澡)后再将腹带绑紧;

4.入睡前请将腹带拆下备用。

●注意事项

1.腹带拆卸时,一面松开,一面把布袋卷起来(像使用前一样),以便再使用;

2.夏天很容易出汗,可垫上干毛巾,汗湿后再换下来;如白纱布也汗湿时,则应更换更干燥的,以维护身体卫生及健康。

【关于生产的误区】:

●剖腹产与顺产的问题。剖腹比顺产花费多,医院为了更多人剖腹产,会吓准妈妈,故意说顺产很痛苦,其实顺产没有想象中痛苦,不必恐慌。(通常医院还会说脐带缠绕,宝宝头大等必须要剖腹产,老师解释怎么来判断才是真正脐带缠绕)●宝宝心律不齐问题。宝宝刚生下来,医生说心率不齐。其实,宝宝心率不齐很正常,一定要到四个月之后宝宝的心率才会正常。

●宝宝黄疸问题。医院有时候说宝宝黄疸,其实宝宝皮肤黄是正常的,只要宝宝眼珠没有黄疸,都是正常的。

四、【坐月子阶段】

生了孩子以后,要坐月子,使子宫尽快恢复,因为子宫影响将来的健康状况。因此,在产后一星期内宜多吃肝脏类,可以将怀胎十月沉积在子宫内的废物完全排出体外。这样使得子宫恢复真空状态,荷尔蒙分泌自然特别活跃,对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也有帮助,这样便会让产妇的面貌新鲜润泽,皮肤拥有如少女般光泽且富有弹性。

正因为如此,坐月子可以治病:可以长身高、减少近视视力、减少皮肤黑色素(胎记)、把四环素牙变白等。

反面的例子:国外不重视生小孩之后的护理,在英文词典根本没有“坐月子”一词的翻译,所以国外女性生小孩之后衰老很快,且身上有很多斑,所以女性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幸福开玩笑!

【坐月子注意事项】

1、生完小孩之后要卧床休息14天—→除了吃放和上厕所之外,其余时间均以卧床为佳,利于伤口恢复,子宫收缩。(14天之后依然尽量休息,但不要吹风着凉,否则为以后头痛关节酸疼留下病根)

2、吃猪肝汤 薏仁米 排净子宫的废物

3、忌口:

●千万不能吃人参、韭菜,否则退奶(如果不小心吃了,张老师介绍补救措施,三天之内赶紧补救还有效果)

●忌口:不吃枸杞,一生中只有坐月子不吃枸杞,因为能够提精气,使产妇兴奋躁动,不能静心休养。

●洗澡和洗头注意。

按照传统坐月子不能洗澡洗头。事实上坐月子理论是可以洗头洗澡的,只是不能用阴阳水洗(指的是没有开过的冷热混合水,因为水没有烧开所以有可能带有细菌,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全身毛细血孔都处于开放状态,细菌很容易进入产妇身体引起后患),而是用开过的水(凉至适宜温度)或酒精隔水加热后来洗澡或洗头。●不吃生冷的 酸的 盐及味精 因为不易新陈代谢掉,会增加内脏负担

4、坐月子期间尽量少抱小孩,坐着,站着都不可以(因为坐月子期间 关节是打开的 所以抱小孩会给关节增加负担 为以后疾病留下病根)

5、坐月子时 如果身体浮肿—→红豆粥【道具 示范已经做好的红豆粥】

6、【关于母乳喂养】

●为什么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益处】

营养更丰富 因为普通牛奶只有48种营养物质,而人的母乳有近490种营养物质。每一个妈妈的母乳都是为自己的宝宝定制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九个月已经完全适应了妈妈的体质。剖腹产或者早产儿一定要用母乳喂养 因为宝宝骨骼等都发育不完全,更需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以使宝宝发育更好,抵抗力更好。母乳喂养可以瘦身、防止乳腺癌。母乳喂养可以治好乳腺疾病

●妙招为产妇催奶

【催奶妙招】

妙招一 热毛巾敷产妇腋下,顺时针,每天六次。从生产的第一天开始就做,这样可以让产妇乳腺通畅,挤奶顺利。(此方法能有效治疗乳腺炎,而乳腺炎是很多孕妇最痛苦的烦恼,“痛的时候如火烧,连碰到衣服都痛”)

妙招二 花生猪脚汤—→具体做法(一定要去掉花生中间的胚芽 胚芽有毒 很苦 妙招三 芝麻油鸡—→具体做法

● 母乳喂养常见误区

【宝宝喂奶误区】

误区1:以为自己没有母乳 其实三天左右就都会来,正常的生理是这样。

误区2:小孩生下来第一天就喂奶 其实小孩生下来前两天只能喂温白开水,因为小孩在妈妈肚子里九个月没有排便便,宝宝肠子里有很多毒素,需要用白开水来清洗肠胃,而牛奶在宝宝肠胃起不到排毒、排便的效果。

误区3:担心宝宝饿 喂奶过多其实,刚生下来的宝宝胃很小(只有一个小玻璃球大),不能喂多,让宝宝暴食,宝宝倒奶便是吃多的症状。第一天只要50毫升 第二天190毫升 第三天 310毫升。

【新生儿全日哺乳量】

(因具体情况不同 可略有出入)

出生后时间(天)12345671430 全日哺乳量(毫升)***470500560 误区4:坐着喂奶 其实,正确喂奶姿势是妈妈侧卧喂奶,这样可以保护乳房不下垂。【老师示范动作】产妇要用两个胸罩,一大一小,奶前奶后用。

误区5:用产妇第一天的奶喂宝宝 其实,初奶不能喂宝宝的,为什么?【举例子 好比水龙头第一次使用,刚开始的水不是很干净。】

误区6:乳房有剩奶 每只乳房里一般都是50毫升的奶水,当一边婴儿吃完,另一边还有剩余的时候,应当挤出用容器存入冰箱。乳房的奶都不能有剩余,否则会影响第二次产奶分泌,怎样判断有无剩奶?胸部有硬块,便证明,有剩奶。

误区7:宝宝一哭就喂奶 其实,宝宝哭不一定是饿了,宝宝哭有两种,一种是飙泪的哭,一种是不飙泪的哭。不飙泪的哭是宝宝在运动,不要管他,让他哭就好了,但是要看着,防止他哭得接不上气;飙泪的哭,大人也要用手指放到他的嘴边,来判断是不是饿了。

误区8:阴阳水冲牛奶 从饮水机上接一半开水,一般冷水冲的牛奶便是阴阳水,这样不能起到消毒的效果。

7、【坐月子期间宝宝注意事项】

●宝宝怕冷 在妈妈肚子里宝宝的温度有三十几度,所以宝宝怕冷,传统的中国带宝宝会给他围一个围裙,就是保温

●宝宝前四个月是认气味的,所以妈妈一开始把宝宝放到他自己的床上,宝宝熟悉了那里的气味,他也能够安然入睡

●宝宝打嗝怎么拍打后背?(打嗝对小孩有益,利于小孩讲吸入的空气排出)●保护宝宝囱门(头顶 头盖骨)

五、【传统秘方制作营养月子餐】

一、第一周每日食谱(第一天至第七天)

1、猪肝:用姜、全米酒水、麻油炒成、每日300-500克

2、生化汤:以米酒浸泡后炖成,自然生产者使用7帖(天)、剖腹生产者使用14帖(天)

3、养肝汤:以全米酒水泡成,剖腹生产者每日280ml4、甜糯米粥:以全米酒水煮成,每日两碗

5、红豆汤:以全米酒水煮成,每日两碗

6、乌仔鱼或黄鱼:以低温烘焙麻油、全米酒水、老姜煮成,每日一碗。

7、麦芽或韭菜:欲退奶者使用,每日一碗,连续三日共三碗。(喂母奶者不可食用)

二、第二周每日食谱(第八天至第十四天)

1、猪腰:用姜、全米酒水、麻油炒成、每日使用一副(二颗)

2、生化汤:以全米酒水煮成,剖腹生产者须喝至第14天,自然生产者用7天即可

3、养肝汤:以全米酒水冲泡成,剖腹生产者使用,自然生产者用7天即可,每日280 ml4、油饭或者甜糯米粥:以全米酒水煮成,每日选择一样,油饭一碗或甜糯米粥一碗

5、红豆汤:以全米酒水煮成,每日二碗

6、乌仔鱼或黄鱼:以低温烘焙麻油、全米酒水、老姜煮成,每日一碗

7、蔬菜:红萝卜、红觅菜或者红菜,选择一样,每日二碗

8、荔枝壳或山楂泡水:止渴用,选择一样,每日一碗

9、白饭:用全米酒水煮,每日一碗,若吃不下可不吃

三、第三周以及第四周每日食谱(第十五天至满月)

1、麻油鸡:用全鸡煮成,每日食用半只三大碗,全鸡每次送一天份计三大碗

2、红豆汤:甜糯米粥或者油饭:以全米酒水煮成,任选一样,每日一份

3、鱼类:黑色、红色的鱼均可以全米酒水煮成,(剖腹者可吃鲈鱼),每日一大碗

4、蔬菜:莲花白+红萝卜或菠菜、A菜、红觅菜、发菜。以全米酒水煮成,每日一样二碗

5、荔枝壳或山楂泡水:止渴用,选择一样,每日一碗

6、白饭:用全米酒水煮成,每日一碗。若吃不下可不吃

7、水果:哈密瓜、木瓜、无子葡萄、莲务、樱桃、水蜜桃、每日一样,二餐份

8、面条:每日一份,以全米酒水煮成9、花生猪脚:产妇无奶水或奶水清淡者食用,以全米酒水煮成,计坐月子期间使用三大碗。

中医认为,孕妇在生孩子时气血大耗,劳损阳液,产后容易因气血两虚而经常出现头晕、乏力、眼花、出虚汗等不适,朋子里应该喝米酒,补气补血,调养周身的气血,增加体力。同时,米酒还能增强子宫收缩力,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子宫早日复原,促进乳汗分泌。

建议产后一周内不要饮用。剖腹产的孕妇由于手术关系,在排气后方能少量进食。术后第2天开始,吃清淡流质食物,如蛋汤、米汤等,然后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注:剖腹产产后切忌进食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产气多的食物。

下载南京大学张慰宪法学笔记+原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大学张慰宪法学笔记+原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俊烨南京大学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綦江中学的学生,我的名字叫张俊烨。 我这次写信主要是想要让您给我一个机会,给我一个和那些直接获得笔试资格的考生一个同台竞技的机会。以便我能......

    宪法学材料题(五篇范文)

    一、唐慧案 2012年8月10日,湖南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决定,“永州幼女被迫卖淫案”被害人母亲唐慧的劳动教养决定经复议被依法撤销。唐慧因此提前结束了一年六个月的“牢狱”生......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读书笔记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读书笔记 张千帆,曾任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

    判断题原题

    一、判断题 1.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充装前,充装单位应有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检查,确认瓶内气体并做好记录。(√ ) 2. 气瓶充装站只要具备相当规模,未办理注册登记......

    2013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真题

    2013年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真题 1. 不同于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行为决 策理论对管理者有什么实践启示? 2. 何谓心理契约,请分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对......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法律解释 2.法的渊源 3.修正犯罪构成 4.破坏选举罪 5.要式行为 6.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

    宪法学自考真题汇总(2002-2011)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宪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56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

    世说新语笔记--张夏雨

    世说新语 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日‚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广遂焚之。‛ 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