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与实施

时间:2019-05-15 09:3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与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与实施》。

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与实施

东台市实验小学 倪荣荣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自身特点决定着国家、地方和学校都无法以章节的形式提出课程的内容,而只能从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领域作出相应的规定。这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第一感觉就是: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教。其实,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在整个主题活动中,课堂并不是活动的主阵地,但教师的指导却始终伴随在学生左右。这时的教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

为了便于操作,今天向大家介绍主题统领下的几种课型的实施,即选题指导课——方案设计课——实践活动课——中段指导课——信息整理和成果总结课——成果展示评价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了解这些课型的不同特点并掌握相应的指导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选题指导课

选题指导课就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收集与分析材料,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然后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归纳、整理后确立活动主题,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主题分解、组建实践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或方案的课型。

选题指导课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起始课。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选题指导课,对于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保持持续的活动兴趣和愿望,对于实践活动成果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选题指导课的一般步骤:

(一)创设情景,生成主题。

教师在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的主题生成和确定进行指导时,不论是依托社区资源还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都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以便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进入学习的角色。如临近清明,学生对过清明节的一些时习俗产生了好奇,教师可因势利导,事先收集一部分相关的资料,鼓励学生确定“清明探源”的主题活动。当然,在课程实施初期,主题也可由教师提出、学生 选择,或由学生提出、教师指导,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拟定出“有趣、可行、富有研究性价值”的主题。指导学生在确定研究主题时,要考虑是否具有研究价值,研究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科学性、需要性和创造性。

(二)主题分解,产生研究课题。

主题的表述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概括性,仅依据主题是无法了解活动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的。因此,在确定主题后,还需要对主题进行分解,明确在主题活动中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具体可以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进行归类,而“是什么”的问题往往比较容易找到答案,不作为学生专门的研究问题,而“为什么”和“怎么做”则是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可作为学生在确定主题后的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对小学生早餐的营养研究”的研究,又可产生以下一些问题:我们每天的早餐中需要哪些营养;这些早餐食物从哪儿来;小学生吃早餐时为什么要注意营养的搭配;怎样合理安排饮食,才会使早餐营养均衡„„其中前面两个问题是属于“是什么”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或者网络资料的查阅就可以得到答案,一般不单列为研究问题,可在解决后两个问题时一并解决。

(三)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主题确立后,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研究的课题进行分组,可以是学生自行建组,也可以教师安排小组,还可以学生自行建组后的教师协调建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小组特色确定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等,以增强小组的气势和凝聚力。然后在成立小组的基础上,组员可以在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研究内容后,进行合理的分工。

二、方案设计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的过程逐步学会制定计划、提高规划能力,并使学生从规划活动逐渐走向规划人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便是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课的价值所在。那么应该如何来设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课的教学呢?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定课的教学可分为两个阶段和六个主要环节。

(一)学生自主策划制定活动方案阶段

这一阶段的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在小组内围绕活动主题,通过讨论,自主地进行活动策划。这一阶段的主要教学环节有:

“导入”: 教师可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事例或小故事导入,让学生明白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习”: 为了帮助学生将活动计划做得较规范,教师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如用提供一份成功的活动方案案例作参考的做法,让学生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

“策划”: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策划,初步制定活动计划。

(二)班级交流论证修订活动方案阶段

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一次性制定出完善、周密的计划。因而开展班级交流论证,修订活动方案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通过此过程的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中与人交往的健康人格。在此阶段中我们教师师要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的计划在班上进行汇报,并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再修改、完善计划。本阶段的主要教学环节有:

“汇报”: 在此环节中,每组同学要将本组策划的活动计划在全班进行汇报,与其他同学交流。

“论证”: 在学生小组汇报后,全班师生对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指出方案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明白应从哪些方面去完善自己小组的计划。

“完善”: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在全班讨论、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全班师生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借鉴其他小组好的做法,反思自己计划的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自己小组的活动方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两个阶段和六个主要环节仅提供一种做法和参考,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活动主题的内容、学生实际情况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

在制定、完善活动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制定活动整体方案时,要力求具体细致。活动时间的安排、组织形式、人员的分工合作、活动内容、活动总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最好一一细化,以便在活动中有的放矢。

2.活动方案要确实可行。有时学生确定的活动方案缺乏对主、客观因素的充分估计与分析,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差,无法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指导教师要从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多个方面对活动方案进行审视,适时给予相应的指导。

3.制定活动方案时,要关注小组成员的特点,根据他们的优势、特长协调任务。学生在组成活动小组后,在分配活动任务时,可能有时以喜好或者其他的标准来分,对活动的整体推进不是很有利,教师就应适时介入并予以关注,以“友情提示”为主。

4.指导实践活动“过程与方法”和活动要求等。

教师在学生完善活动方案后,要对进行活动时所要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指导,比如:安全问题;学生遇到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困难时怎么办;每次 进行活动后如何进行自我反思;等等。要加强过程记录,以便学生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和对未来活动的再次计划。

(课例呈现综合实践活动准备阶段)

三、实践活动课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充当幕后指挥角色,或叫“导演”,其关键作用是“精心策划,积极引导、有效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组员参与,但绝不能替学生包办代替。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开展大量的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等活动。这里面就蕴藏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平时,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前,教师要对活动进行精心规划,尽量减少安全隐患。如在学生进行调查、观察、考察前,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商讨,确定活动范围,了解该范围内有哪些机构、单位,这里的地理状况,自然条件如何,要注意什么等。在进行实验、手工制作、生产劳动前,要对一些工具、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必要时,教师或指导者要预先实地考察,了解活动场地的一些安全防护设施配备情况,开展校外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的参加,同时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家长的支持,鼓励他们参与协同教学。

(课例呈现综合实践活动调查研究阶段)

四、中段指导课

所谓中段指导课就是指学生活动实施阶段,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开展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进行阶段性研讨和交流,促进学生实践活动不断持续、有效和深入开展的指导课型。中段指导课也可以称为阶段性成果指导课。

在这一阶段,我们教师也实现了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指导教师要注重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发展自我的实践能力,让自己与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起成长。

中段指导课的一般步骤: 1.引入中段指导课。2.交流阶段性成果。

3.讨论下阶段开展研究的计划。4.指出进一步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段指导课这一阶段,指导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面对着纷繁复杂的资料或信息,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还有对资料作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信息。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如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实验、文献检索、上网、收集信息等不同的方法来收集资料。指导学生之前,教师自己必须要具备自主获取信息、主动收集信息的能力。

3.要指导学生学会统计、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培养学生形成处理信息的能力。

4.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做好在不确定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准备。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

5.通过中段指导课,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6.指导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应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信息整理和成果总结指导课

信息整理和成果总结指导课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进行信息处理和成果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而开展的指导课。

实践证明,总结和交流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学习,使学生有机会整理和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在团体中进行交流和分享,从而更好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而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评价活动,必须以实践活动信息处理和活动总结为前提,因此,教师上好学生实践活动信息处理和成果总结指导课十分重要。在主题确定和实践体验之后,活动进入了信息整理和总结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活动的大致过程为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讨论成果展示方案等几个阶段。1.指导学生整理资料信息。

用各种方法收集到的材料,必须加以整理方能得出结果。整理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评定,登记和统计,编制统计图表和统计检验。

2.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并进行总结。

分析资料的方法可以有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要记住,一个课题中不是只能采用一种分析方法。有时候,根据所获取的资料和指导学生的研究目的,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特别是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阶段,老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形成结论。

3.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在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报告的撰写指导,提出撰写研究总结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这个具体怎么撰写,会后大家可以自行到网上去查一下,在此就不再赘述了。4.指导学生讨论并制定成果展示初步方案。

为了让实践活动成果有效地进行展示和交流,为主题活动评价提供依据,指导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本小组成果展示的活动计划。

(课例呈现综合实践活动成果交流阶段第一次集中)

六、成果展示和评价指导课

成果展示和评价指导课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而开展的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并进行活动评价的活动课型。它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践中起着以下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有利于为评价提供依据。(一)成果展示和评价指导课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和评价指导课的一般过程: 1.教师小结前阶段主题活动开展整个过程与研究情况。2.导入成果展示与评价指导课,布置成果展示要求。3.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展示课题活动成果。4.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5.围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总结和评价。、6.指导教师进行主题活动总结。

成果展示和评价课的指导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依据主题类型特点,指导学生采用针对性和多样化的展示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类型有:主题探究(小课题研究)、项目与应用设计、参观与考察、社会参与和社区服务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展示形式。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展示形式有:实验展示、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结题报告,也可以综合进行;项目与应用设计的展示形式有:作品或模型、小发明与小制作、设计图等;参观与考察项目的展示形式有:活动中的照片及录像带、调查报告、开讨论会或演讲;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主题的展示形式有:现场制作、收集的资料展示、倡议书、办一份小报、形式适宜的文艺演出。

2.依据学生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

成果展示要以交流、激励为目的,要依据学生特点,采用个性化的展示形式。通过展示尽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展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还有,对于同一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和活动反思。

3.依据材料特点,采用最优化的展示形式。

成果展示的材料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的。有些学生的成果展示材料是静态的,如一篇体验文章、一幅绘画作品、一张小报、一件模型、一些观察日记等;而有的成果展示材料则是动态的,如一次口头汇报、一场辩论会或演讲会、一个演示过程、一次心得体会畅谈等。另外,成果展示的范围不同,采用的方式也可不同,按范围可分为对内展示和对外展示两种形式。对内展示是指向本组、本班、本校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的形式有班级辩论会、知识竞赛、制作展、墙报站、交流会等;对外展示是指向家长和社会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的形式有亲子展示、座谈会、宣传会等。4.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成果展示和主题活动评价。

成果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反馈交流的过程,是经验共享的过程,是调整深化的过程,教师不能包办,也不能放任不管或者置身事外,成为局外人,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商量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呈现形式、串联方法、时间安排以及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从而提高成果展示活动的效益。活动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是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最能体现学生探究和学习的质量,因此,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这一阶段来考察其他学生的表现,并为主题评价提供依据。

(课例呈现综合实践活动第二次集中和第三次集中)

七、其他活动课型简述

除了每一个主题不同实施阶段的课内“常态化”指导的各种课型之外,根据实践活动方式不同,实践活动课又包括设计制作课、网络探究课、社区实践课等。另外,为确保所实施主题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派生出一些相关的辅助课型,如知识普及课、专题研讨课、方法指导课等。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中来。说不定在三五年之后,在座的老师当中就能涌现出一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军人物。

八、互动环节

如果请大家以“端午节”为主题,结合今天介绍的这六种课型,设计一节课,课型任选。你打算怎样设计呢?

九、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外活动很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堂应该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一方面,课堂只是学生活动的一个中转站,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合理、更科学。为此,教师应防止进入课程课堂化的误区。另一方面,课堂的教学和指导也很重要,它是保证课外活动不流于形式的基础。因此,教师的指导是有规范的,不能随意和放任。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样态非常丰富,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学科教学。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课型划分,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也是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必然的选择。而且,课型处理应体现生活性与开放性、丰富多样和灵活实效,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对课型进行变通与选择性应用。

最后,愿大家能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切切实实的发展。谢谢大家!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程序

1、综合实践活动课一般一次活动应包括四个基本阶段:引发主题、实践探究、交流回报和总结评价。

2、通常实施的基本程序可分为 一个过程,三个阶段,九个环节。一个过程——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一个主题从引发到解题的全部过程。

三个阶段——是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一个主题从引发到结题只要经历的三个步骤。即: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

1、引发主题(导入课)

这一环节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 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引发主题。

2、确立子课题

确立子课题应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自主性。子课题的确立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围绕主题提出问题。(2)整理合并问题。

(3)选择研究问题,成立活动小组。

3、制定活动计划

4、交流、完善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实践研究:实践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主题而定。它可以包括调查、参观、访问和搜集分析、统计资料;观察、观测、劳动、实验、制作、模拟等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

2、阶段交流:交流活动应贯穿活动过程的始终, 其方式和形态多种多样。包括学生自身与文稿资料的交流, 小组内交流, 小组间的交流以及与指导老师的交流等。

3、再入实践:指在学生听取了别人的建议, 学到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再回到实践中去, 解决个人或小组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推进主题完成进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归纳整理:这一环节学生主要是形成文本资料;剪辑编排录制的音像资料;对实践收获和研制作品进行展前包装;对主题内容展示方式进行演练。

2、展示阶段: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的需要, 以组织汇报会、辩论会、小型展览表演、比赛等方式, 通过图画、表格、模型、实物、小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

3、评价阶段:回顾反思、总结交流, 教师要适时启发, 及时点拨。

综合实践活 一个过程, 三个阶段, 九个环节流程图

计划阶段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引发主题 ↓

确立子课题

制定计划

实践研究

再入实践

归纳总结 ↓ 展示交流 ↓

总结评价

阶段交流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七种基本课型

综合实践活动课七种基本课型

(1)创设情境引导课。

旨在形成探究活动的问题,利用录像或图片展示、故事、谜语、现场新闻事件分析、学生生活见闻等手段,创设谈话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形成活动大主题。

(2)主题生成指导课。

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独立或小组合作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而民主的讨论,形成同一类型或同一主题下的若干活动专题。(2007年7月,书院中学在全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会上展示研究课《心系安全 自救自护》属于此类)

(3)活动方案设计课。

首先由老师将班级主题活动总体方案与学生交流,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自由组合,自行设计方案并在全班交流。

(4)活动方法指导课。

针对形成的活动专题,教师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如何去开展活动。

(5)成果展示汇报课。

活动基本结束后,引导学生将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书面的文字材料(活动过程记录、采访调查资料、活动感想及反思等)、图片及实物资料等进行交流展示,引导评价。(2007年7月,逸夫小学在全州培训会上展示研究课《认识香烟》属于此类)

(6)社区服务实践课。

根据活动主题,依照自我设计的活动方案,参与实践活动,经历、感悟、体验、探索方案的实施价值。老师参与并指导学生活动。

(7)知识拓展普及课。由老师对某一专题活动的实施意义、成果展示的形式以及相关知识,进行专题报告,然后由学生自己构建和运用。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型三句半台词

综合实践活动多样化课型三句半表演词

甲:素质教育倡导多,乙:能力培养人人说。

丙:说起综合实践课,丁:真乐呵!

甲:我们四个台上站

乙:敲锣打鼓三句半

丙:目的只有only one

丁:说课型!

甲:自主选题是开端,乙:关注生活提问题,丙:精心筛选成课题,丁:要规范!

甲:方案设计很关键,乙:内容方法和步骤,丙:合理可行扣主题,合:有分工!

甲:调查问卷有目的,乙:明确特点和对象,丙:问题设计是重点,丁:有针对!

甲:了解对象拟提纲,乙:目的清晰重礼仪,丙:整理摘要再总结,丁:是采访!

甲:研究成果来汇报,乙:特长形式都重要,丙:优化组合为主题,丁:真丰富!

甲:多样课型为实践,乙:课程发展不用愁,丙:灵活操作按需要,丁:是根本!

甲:俺们的节目已演完,乙:大家多多提意见,丙:精彩节目排着队,丁:撤退。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给爷爷奶奶过生日

活动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多了,生活富裕了,讲索取的多了,讲奉献、回报的少了。这是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开展关怀老年人的活动、拉近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距离,在青少年中提倡尊老爱老,弘扬孝道,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基本内容。

一、活动目的1、使学生知道社会是由许许多多家庭组成的;家中的老人曾为社会贡献、付出,在年老力衰时理应得到关怀、帮助。

2、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给爷爷、奶奶过生日的过程,参与家庭、社会生活,培养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感和安排具体活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家里老人和社区敬老院老人生活的音像资料。

2、准备角色表演用的道具、给老人过生日用的礼物等。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活动内容与方法

1、家庭调查:关心爷爷奶奶的生活观察、了解自己爷爷、奶奶的生活。学生在家中受别人照顾惯了,只由他们自己去做调查,不一定有预期的效果。但是学生组成小组研究,制定计划后去调查,情况就会明显不同。此环节也可以是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回忆、记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2讨论:我们能够为爷爷、奶奶做哪些事情。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开始讨论如何履行义务和责任。学生的想法可能不会相同,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增感、意义以及力所能及的角度,讨论大家的想法,归纳出一些可行的做法。3拓展与延伸:为爷爷奶奶过生日在此部分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做法,即给爷爷、奶奶过生日。这是学生能够做到,而且是他们这种年龄的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这里的老人泛指家里的老人或社区敬老院的老人

A确定对象。过生日的对象应是大家公认的,对社会有一定意义的。比如,没有子女或子女远离身边的老人、身有残疾不能自理的老人,及曾经为社会做过突出贡献的老人等。

B思考怎样为老人过生日。这里既可从学生心理出发,比照他们过生日的做法,也要考虑一般老人的特点和具体对象的特殊性。可由学生先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然后小组讨论拟定一个可行的方案

C模拟演示过生日的场景,是一次角色表演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扮演不同角色,尝试实际过生日。学生虽然有想法,但年纪小、缺乏经验,做起来与实际还有距离。对如何语言表达、赠送礼物等事前进行演练,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过程。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与实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与实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

    前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也是学校依法办学的具体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的爸爸妈妈》一、教学目的通过进行《我的爸爸妈妈》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发掘学生与父母相处的细节,与学生真心交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伟大,学会感恩......

    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 认识我自己 一、教材介绍 《认识我自己》选自《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册共五个单元。 二、教学单元主要内容 《认识我自己》在综......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与方法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与方法研究(实验方案)成都师范银都小学根据《成都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点工作方案》以及《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纲要》精神,各校都根据......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的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的心得体会 铁城学区三里辛小学 李雪敏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问题与出路

    ——访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线专家姜平本报记者张圣华姜平,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员,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南省课改领导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设计制作”:内涵、价值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设计制作”:内涵、价值与实施钱旭鸯 设计制作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所规定的四大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它是对当前科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瓮安第六中学八(6)(9)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张洪峰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