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论晁盖之死的背后(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9:3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浒:论晁盖之死的背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浒:论晁盖之死的背后》。

第一篇:水浒:论晁盖之死的背后

晁盖之死

一家之言,不可成说

晁盖的死是梁山的一件大事。

关于这件事的始末,书中交代:宋江破了邙砀山,收降了樊瑞等人,得胜归寨。路遇上梁山献宝马的金毛犬-段景住,所献的宝马“夜照玉狮子”,被曾头市的人夺了去,并扬言要“蕩平梁山,生擒晁盖宋江”。晁盖知道后,大怒,亲率军马争缴曾头市。不想中计,夜袭不成,晁天王面部中了毒箭,奄奄一息,弥留之际留下“遗诏”:捉得那射箭之人,便做梁山之主。故事相当精彩,但仔细想想,我却有三个疑问:第一,先前,三山聚义打青州,高唐州救柴进,祝家庄等等,次次都是宋江下的山,为何这次晁天王不顾众人多次力劝,非要亲往呢?

第二,晁天王虽然政治眼光短浅,却也是心胸开阔,识大局之人,为何不顾梁山日后前途,留下遗命:捉得射箭之人,便做梁山之主。未免太草率了,不合逻辑。第三,晁盖死后,宋江暂做了山寨之主,为何迟迟不替天王报仇,却派吴用去赚取卢俊义上山,一晃一年多时间。

若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梁山的发展轨迹。梁山泊原本的“boss”是白衣秀士王伦,加之宋万,杜迁,朱贵,等梁山三老。王伦此人嫉贤妒能,晁盖等七人因劫生辰刚事泄,不得已前来入伙,却为王伦不容,幸得林冲怒杀王伦。因此林冲本该为梁山之主,但林冲自知“无大贤大德”,便让晁盖做了第一把交椅。加上梁山三老,共计10人算是梁山的元老。阮氏三雄与晁盖最为亲近,是为晁盖心腹嫡系。晁盖取生辰纲事泄之后,是宋江通风报信,才使晁盖等人保住性命,所以宋江对晁盖等人有救命之恩。宋江获罪之后,刺配去了江州又惹下祸了,晁天王几乎举梁山之众来救宋江,宋江也应此入伙梁山做了第二把交椅,也是众望所归的。但仔细看看现在梁山好汉的成员除了之前提到得十人之外,全是因为宋江才上的梁山,诸如此前上梁山的秦明,黄信,花荣,王英,张横,石勇等人,还有此次劫法场救宋江的“江州帮”——李逵,李俊,张顺,李立,戴宗等人。其中,尤以花荣,秦明,李逵,李俊等人是为宋江心腹。宋江上梁山之后,又干了几件大事,为梁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先是三打祝家庄,替梁山扬了威名,还收拢了不少兄弟。紧接着,战高唐州救柴进,杀了高俅的亲信高廉。之后,又战败呼延灼,联合桃花山,二龙山等兵马聚义打青州。梁山的壮大几乎是宋江之人之功,有些功高盖主了。宋江和晁盖毕竟不同,宋江饱读经书,胸怀大志,忠君思想浓厚,想的是出相入将,光宗耀祖,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只是时运不济,在郓城做了押司。晁盖则是典型的无性英雄,只愿和弟兄们在一起大碗吃酒大碗吃肉。虽然宋江势力的壮大,让晁盖越来越不安。这种不安,倒不是晁盖舍不得寨主之位,关键还是两人的政治理想不同。宋江曾多次在晁盖面前提到“梁山的前程”问题,宋江是力主招安的,而晁盖却坚决不同意。可事实上,希望招安的人在梁山上却也是多数。梁山好汉无外乎那么几类人(阵前降将,员外大户,草寇流氓等),阵前降将或是员外大户,他们上梁山纯属被逼无奈,诸如关胜,呼延灼,张清,徐宁,李应等,他们占了很大的比例,宋江在召降他们时,都曾立下招安的诺言。因此,晁盖必须要巩固自己在山寨的地位,建立功勋,树立威信,他才能够避免梁山被宋江用来招安,所以打曾头市晁盖必须去。事实上,梁山内部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就是领导权之争亦或是派系之争,即宋江派系和晁盖派系之争,宋江派系人多势众,共有37之多,甚至包括识时务投靠过去的吴用,而晁盖派系只有10人。晁盖必须通过下山征战建立功勋,笼络人心。

第二个问题,晁盖的遗嘱,诚然晁盖没有政治远见,但毕竟不同与李逵,武松等人,晁盖出身富户,也是一村之长,对宋王朝的腐败也是了解的。可他却留下一道很不负责任的遗嘱,让人生奇。我个人以为,晁盖此遗嘱是有用意的。“捉住射箭之人,便做梁山之主”,现在梁山上谁有能力捉住史文恭,宋江肯定不行,秦明,花荣也不行,其他人就更不行,可有一人可以~林冲,林冲在整本书单挑未尝败绩,即便是和关胜单挑也只是平手。晁盖把寨主之位让给林冲也是有道理,因为林冲也是反对招安,他和高太尉已经势不两立,不可能赞成招安的。而且晁盖的山寨之主怎么得来的,是林冲火并王伦又让给了晁盖,晁盖死后再给林冲当然是应该的,而且林冲原本就是自己派系的人,晁盖死后,林冲便是晁盖派系之首。但又怕众人不服,立下这条遗嘱便顺理成章了。只是,晁盖忽略了林冲的性格,林冲不适合做老大。我想宋江,吴用也明白晁盖的用意,但林冲是否明白,我想也是明白的,最重要的细节是,晁盖死后,第一个拥立宋江的也是林冲,意思很明显,就是“公明哥哥做梁山之主,我林冲无大才大量,不与哥哥争,不可坏了咱兄弟们的意气”。

如此推下去,第三个问题便能解释了,林冲能杀史文恭,可不能让他做寨主,只能找外人,恰好他们物色了卢俊义,卢俊义能上梁山有很多好处。其一,卢俊义“枪棒天下第一”,在整本书中属于独孤求败类型的,自然能杀了史文恭。其二,卢俊义大名府富户,却被宋江硬生生逼上梁山,本不愿和草寇为伍,将来必定是要诏安的,因此可以辅佐宋江完成诏安大计。第三,借卢俊义之手除掉史文恭。而卢俊义刚上梁山没有势力,不可能做梁山之主,没人肯服,必然让位于宋江。卢俊义擒杀史文恭也是宋江的计谋,原书第六十七回《宋公明夜打曾头市,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全文不见林冲的影子,关胜(此时关胜已上梁山)也被派去攻打前来解救曾头市的青州兵,必是怕两军对阵,林冲亦或是关胜捉住史文恭。卢俊义捉住史文恭后,按照晁天王遗言,寨主当是卢俊义,卢俊义自知没有实力,难以服众,便顺水推舟将寨主之位让给宋江,做了第二把交椅。众好汉心想:与其让卢俊义做,倒不如让宋江做,那里还顾得上晁天王的遗言啊。

总觉得林冲是个悲剧,即便是在梁山之上,林冲号称小张飞,万夫不当之勇,单挑未尝败绩,又诗赞曰:豹头环眼威猛汉,金盔银甲丈八矛。枪挑山河惊关羽,名贯五洲震曹操。白虎堂前孤身困,沧州道上一命飘。看破世俗拂袖去,水泊梁山逞英豪!有人统计,梁山之上林冲杀敌将最多,又是梁山元老,立基业功劳最大,却只在梁山排在第六位,实在冤屈。在五虎将之中,更是排在了关胜之后,就因为关胜是小关羽,实在可笑。最合理的原因,还是因为关胜是积极诏安的人。注:关于晁盖之死,后人有很多观点,甚至有宋江密谋花荣射死说,或是宋江密谋林冲下要说。

晁盖有意让位于林冲,之前未尝读到有人提出此类观点,全是小可 一家之言。

第二篇:读名著有感—论水浒传中武松

读名著有感

——论《水浒传》中的武松

栾川县冷水中学八二班薛康乐

小时侯,常听大人讲起《水浒传》中人物的英雄事迹,对他们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行为钦佩不已。近年来,中招考试有关名著阅读的试题,其中就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听说这,暑假里我决定细细的读一遍。

放假后,我从已经上大学的表姐那里借到了《水浒传》这本书。回家后,我马上把自己关到卧室,如饥似渴的阅读起来。一下子,就被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所吸引了。短短的四天,我就读完了全书。可是,心里觉得还是意犹未尽,书中那些英雄好汉形象一个个在我眼前晃动。梁山泊108位好汉,我最喜欢的是武松武二郎。书中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的情节,令我爱不释手。带着这种兴致,我又详细的阅读了这本书。果然与初读不同,再读后,武松的形象在我心里更加鲜活起来。

提起武松,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在《水浒传》中,他景阳冈打虎、怒杀潘金莲、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单臂擒方腊等精彩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认识了这位神勇、刚强、无私无畏、受人敬仰的英雄,也正是这些故事,使武松成为普通人民群众最熟悉和喜爱的人物,成为民间传说中勇敢和力量的化身。

我认为,武松是《水浒传》中描写的相当成功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对他的喜爱程度从《水浒传》的章节中可见一斑,《水浒传》从第二十三回到第三十二回,整整用了十回来叙述武松的故事,可见他在作者心目中的位置。他的人生具有传奇的色彩,我们通过武松的人生轨迹,来充分认识了他和他所处的那个黑暗社会,以及英雄奋起反抗的无畏精神。

景阳冈打虎是《水浒传》中流传最广、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情节。《水浒传》中描写武松打虎情节,先是在景阳冈前的酒店,别人是“三碗不过岗”他倒好,一口气吃了十八碗酒。大显英雄豪气。听酒家说冈上有大虫伤人,武松先是不信,后又说,即使有大虫我也不怕。英雄艺高人胆大,上的冈来,见了官府贴的告示,方知真的有虎。可又怕回去叫酒家笑话,就硬着头皮趁着酒劲上了景阳冈。后酒劲发作,在大青石上就要睡着。打虎的情节写的最精彩:

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稍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听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稍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 1

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紥,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倘着一个锦布袋。

在这个情节中,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把英雄的形象描写的十分传神:老虎一“扑”,武松一“闪”,老虎一“掀”,武松又一“躲”,老虎再一“剪”,武松又一“闪”。这里几个动词,把老虎的威风八面和武松的身手了得写的非常清楚。接着武松“抡”起哨棒,用尽全身力量“劈”将下来,打断了哨棒。老虎又“扑”,武松又一“跳”,就势“揪”住老虎脑袋,一按“按”将下来,先是用脚“踢”,又把老虎“按”进自己前爪“扒”的坑里,左手“揪”住顶花皮,右手“抡”起铁拳头,尽力打了五七十拳,打得老虎七窍出血,再也动弹不得。这一系列的动作,仿佛作者亲眼所见一般,描写的十分传神,令我敬佩不已。

景阳冈打虎,使武松转眼成为威震四方的英雄。在“三碗不过岗”酒家的豪饮,既然是三碗不过岗,武松虽非凡人,也不过饮个六七碗罢了,但作者偏要他饮了十八碗,不但没有想象中的烂醉如泥,而且还在酒家的再三劝阻之下走上冈去,不但走上冈去,还在酣醉之中打死了一只伤人无数的猛虎。真是酒壮英雄胆。我常想,若换做常人,就是喝十八碗水也是有困难的。武松是英雄,当之为愧。

再就是醉打蒋门神、大闹飞去浦、血溅鸳鸯楼的情节,我认为写出了武松的英雄气概和侠义之情。听到施恩说快活林被蒋门神无故夺取,便行侠仗义、抱打不平,打得蒋门神跪地求饶,这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感觉相似。后被张都监设计陷害。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写出了武松嫉恶如仇、英勇豪迈,铁骨铮铮的性格,有恩必报,有仇必报。杀尽心中恶气后,还挥手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真是快意恩仇,令每一个读者都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

武松狮子楼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的情节,写出了武松具有一身凛然正气,守礼法纲常.非好色之徒。在为兄报仇的事情上,他选择亲自手刃仇人,虽犯了杀人罪,但也绝不后悔,报了仇还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说明武松爱憎分明。在查哥哥死亡原因时,一桩复杂的谋杀案,被武松迅速查个水落石出,且查案的途径如此之简洁,做事干净利索。表明了武松精明干练,非一介莽汉,而是智勇双全。

到梁山泊落草,单臂擒方腊、六和寺出家,八十岁而善终。武松的人生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和我一样,之所以武松受到大家的喜爱,完全是因为作者把武松这个人物塑造的十分成功。武松的性格是人们所熟悉的,也是人们所敬佩的,人们所喜爱的。作为普通的布衣百姓,希望自己潜意识中的那个自我,可以像武松一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尽显英雄本色;可以打虎、可以杀人,可以报朋友之恩,也可以雪仇人之恨;可以做光明磊落的英雄,也可以做知恩图报的侠士。但武松毕竟是小说中的理想人物,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要学习武松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一个正直无私的人,一个有英雄气概和侠义心肠的人。

(教师评语):

《水浒传》是我国传统四大名著之一,能列为四大名著,就表明了其在我国崇高的文学地位。《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故事广为流传,大家都耳熟能详。施耐庵在书中描写的108位英雄,个个形象鲜明,竟然无一雷同。可见作者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

武松是我们都很喜爱的一个人物,水浒传中用大量的章节对他进行描述。薛康乐同学读水浒以及他所写的读后感,我认为,首先,他读的非常认真,非常详细。从他对武松所有故事的了解程度可以看出,他对武松的故事每一节都那么清楚,细节描述的那么清晰,武松最精彩的故事当属“景阳冈打虎”,他读得最详细,写的也最清晰。其次,他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他对武松形象、性格的分析都很到位。他对武松的故事都那么清楚,细节描述的十分清晰,特别是他对武松形象的概括是那样精确:“神勇”、“刚强”、“无私无畏”的“英雄”,而作为一名教师也不过总结的如此。我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深刻的认识武松的。再次,该同学也具有很好的语文素养。他所分析的景阳冈打虎一节的细节和动词,真正抓住了重点,分析的头头是道、明明白白。真让人怀疑:他不会是借用别人的吧,不过仔细地再看,再品味,可以看出小作者真的是在用心读书,用心感受人物的。

辅导教师马彦波

2011-11-16

第三篇:论水浒传中的宋江人物形象

浅析《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

写作提纲

一、宋江是一位仗义英雄

1.仗义疏财、济弱扶贫 2.仗义待友、侠名远扬

二、宋江的“忠孝双全”

1、孝亲敬友、忠孝双全

2、孝忠君主、忠贞报国

三、宋江的“反抗”

1、题诗言志

2、聚众梁山

内容摘要:《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有着复杂多重的性格人物形象。施耐庵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 抛弃了历史上的宋江,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原型的差距有着明显的差距, 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本文就围绕宋江上梁山之前曲折过程,以及梁山上后的起义生活,再后来接受朝廷招安,来分析这个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对于我们不断深入了解探索《水浒传》中思想内容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水浒传》 宋江 人物形象

正文:

《水浒传》是一篇悲壮的史诗,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山的遭遇,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展现了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奸佞当权,社会黑暗,人民奋起反抗而最终找不到出路的社会状况,汇集起北宋末年的社会生活画面。在众多的英雄中,作为中心人物的宋江是最复杂的,从刀笔小吏到义军领袖,再从义军领袖转变为封建王朝的走卒,直至兔死狗烹,其悲剧的一生令人扼腕痛惜、催人泪下。作为文学形象,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之一。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宋江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宋江是一位仗义英雄 1.仗义疏财、济弱扶贫

宋江是一名押司,在衙门中管理文书案牍,对老百姓的疾苦有一些体验的,对老百姓是同情的,对他人的困境,均能雪中送炭,给予帮助。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第二十一回叙述他接济唐牛儿,许给卖汤药的王公公一具棺材及送终之资。而阎婆惜这件事可以算是宋江若干行善济弱中比较重要的事件。阎婆惜是东京汴梁人士,她跟着父母到了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郓城县。屋漏偏逢连阴雨,阎家的父亲暴病身亡,却无钱埋葬,阎婆惜和母亲陷入赤贫境地,连父亲的棺材都买不起,更不用安葬了,仗义疏财的宋江在街上听到了

这件事情,就出手相助,给棺材铺打了招呼,让阎家母亲去拿口棺材,又见阎家母女生活无着,随手给了母女十两银子,阎婆惜母女感恩涕零。按理说,宋江与阎婆无亲无故,素不相识,他没有帮助阎婆惜的理由,对阎婆惜的求助可以不理不睬或些许资助,可宋江帮助了她。

仗义的宋江,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因此,天下无论识与不识,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也无不结识宋江为荣。当宋江在江湖上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了名号。对方得到确认以后,定然会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宋大哥”定然都是“纳头便拜,真是个相逢恨晚。众望所归。有人认为宋江这种重义的性格特色,不是宋江单独具备的,在梁山其他英雄身上也表现得很突出,沧州横海郡小旋风柴进就是个代表。相比柴进,宋江只是个押司,出身也只是小地主阶层,可以说他的收入很少,家境也不是相当富有。但比起柴进来,他更能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且周祥细腻,无微不至。如宋江在柴进庄上与武松相遇的情景,宋江一见武松后,就拉着武松去喝酒,看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临分别时,宋江摆酒送行,并拿出十两银子给武松做盘缠;这场景,把英雄盖世的武松感动得五体投地。我们再来看看宋江结交李逵的情景,当时李逵一贫如洗,穷困潦倒,他耿直而粗鲁,贪杯而好赌,好打抱不平,惹事生非,宋江与他刚刚相识见面便给他十两银子,这让李逵感到宋江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关键的时刻,宋江施以钱财,解了李逵燃眉之急,这使李逵非常感激,以致李逵终身相随,矢志不移。

2.仗义待友、侠名远扬

宋江私放晁盖,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都是灭九族的罪,但是他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闪失,私放晁盖,为了义气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生死至交一碗酒”是他人生信条,“急人之所急”是他的做事准则。各路英雄对宋江的顶礼膜拜,正是对他的“义举”的回报;也正因如此,宋江才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将众多好汉团结在他的周围,他也才能够稳坐帅位。当宋江成为梁山义军首领后,他关怀兄弟,对梁山好汉不分上下,一律兄弟相称。作战缴获的东西也合理分配,赏罚分明,《水浒传》里面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都是他为了救自己的兄弟而打。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兄弟,梁山的兄弟被捉,为了救这些兄弟而打仗。这为全军上下团结一致反抗统治阶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征缴方腊,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政治大屠杀。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征方腊的厮杀声中,每死去一个兄弟,宋江都要为之流泪,悲伤;没散去一个兄弟,宋江也要为之痛苦叹息。

二、宋江的“忠孝双全”

1、孝亲敬友、忠孝双全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这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水浒》中宋江的“孝”是有名的,“于家大孝”,“事亲行孝敬”,因为孝,他另立户籍,以免因事连累家人;因为孝,在得到父亲“病故”的信息而大哭昏迷;因为孝,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肯上山落草,以免被人骂为不忠不孝之人。

宋江因阎婆惜案刺配江州牢城,途中被梁山英雄拥上梁山,众英雄挽留宋江,可宋江执意不肯,他不愿做个“上逆天理,下违父命”、“不忠不孝的人”。就是浔阳楼上的反诗揭发后,宋江也不肯采取行动反上梁山,宁愿装疯卖傻,苟且偷安。直到被判劫法场,救宋江、闹江州、大获全胜,宋江才跟随英雄们回梁山泊后摆宴席庆胜利。宋江杀婆惜而逃亡,浔阳楼题反诗而获斩,几经生死,刚上梁山,不料突然接石勇捎来的一封报告父亲死亡的家书,宋江顿时思想波澜陡起,因为心系老父安危,拒绝众人劝阻,独自一人下山到了郓城县。然而,在宋家庄等待他的,不是灵堂哭祭,而是牢狱,脊杖和刺配江州。可见,宋江的所作所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忠义和孝顺,这就是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2、孝忠君主、忠贞报国

由于宋江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学的是孔孟之道,在行事上必是以“忠”、“孝”为先,时时想着忠于君主,处处都要“不违父教”;在他的心里,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反黄帝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勾当,是无论如何不能干的,甚至于“宁可朝廷负我,我心不负朝廷”,宋江在一开始就只反对贪官,不反皇帝;在他思想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对于皇帝和封建秩序始终抱有幻想,在他受官府迫害时,却也不愿反抗,宁愿忍辱受苦也不造反干“灭九族”的勾当。宋江被自己和梁山英雄“逼”上山后,他就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重新定位。受儒学教育的宋江真正的报复是为国家权利服务,赢取功名,荫妻荣后;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以隐为

进,宋江也正是运用了这样的策略,于是接下来他就认真与朝廷“作对”,壮大梁山,以赢得以后接受招安的筹码;他和其他许多英雄的逼上梁山有所不同,宋江缺少李逵、武松等人那种反抗的主动性。他是带着地主阶级的种种偏见,带着孔孟之道,尤其是背着孔孟之道的忠君和造反有罪两个沉重的思想报负登上梁山的。所以,自始至终,宋江的言谈举止中便带有明显的受招安,仕皇帝、做忠臣的意图。即便在梁山起义军和封建王朝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他也经常想着投降重阳节菊花会上,宋江乘着酒兴,写了一首《满江红》词,呼吁“望天王降招安”在他骨子里,透着的是对大宋王朝的忠贞报国的志向;不论是晁盖打曾头市后的私见宿太尉,还是水淹高太尉后的盛情款待,亦或是晁盖死后,替换“聚义厅”为“忠义堂”大匾,处处透着他对朝廷招安的渴望;在把反对意见用兄弟之情压下去之后,他一边不得不抗拒官军的镇压,一边却竭力向起义队伍灌输忠君思想,改变斗争的大方向;在梁山最辉煌的时候,不顾梁山众人强烈反对,接受了朝廷招安;在“忠君”与“仁义”之中,他选择了忠君。

三、宋江的“反抗”

1、题诗言志

宋江本身走上反抗的路子是充满矛盾的,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宋江是反抗的,他在浔阳楼上写的两首反诗就是这个说明。“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谋;恰如猛虎我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江州;他年若得抱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浔阳楼反诗

是宋江对黑暗社会发出的反抗宣言。到了这时候,宋江道德的义士气质和政治的反抗性已交着在一起,成为宋江性格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时已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无病的呻吟,而是强烈反抗思想的自然流露,他公然要效仿黄巢勇敢地站出来造反。但反动统治者宋江还未来得及采取反抗的具体行动时,已经对他暗下毒手了,黄文炳认为是“反诗”,要赛过黄巢的宋江是个极其危险的反叛者。于是,他上窜下跳献计献策,硬是把宋江逼上行刑的法场。闹江州使宋江越过了反抗道路上最后一道障碍之后,彻底结束了逃避和反抗依偎不定的状态,终于走上了水泊梁山,这时宋江已经认清去梁山泊,投入反抗的洪流,才是一条唯一的出路。

2、聚众梁山

宋江一生因为其性格得以成就。但也因其性格而遭遇毁坏,正所谓“成亦萧何,败也萧何”,宋江“忠孝双全,美名远播”,使他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但正所谓树大招风;“杀惜”使宋江与过去诀别,把他推上亡命生活道路;纵使没有阎婆的要挟,在惊惧之下犯下杀人案,他的游走于黑白道之间的“骑墙”行为,也终有一天要将自己“逼上梁山”。宋江从济州到青州,从宋家庄到清风寨,不义之辈总是在迫害他,而义气兄弟则总是在救助他;这是他从现实强烈的对比中,认识到回到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刺配江州,梁山泊兄弟们亲切挽留,义重情长;揭阳岭李俊的衷心规劝,铭心难忘,浔阳江边被赶得走投无路时,面对满目芦花,一派大江,宋江仰天叹道:“早知如此的苦,悔莫先知,只在梁山泊也罢;谁想直断送在这里,丧了

残生!”说来命运往往也是不由人自主的宋江天性豪爽好义,他对名誉的珍视乃至崇尚,他对游走于“两极”之间的快感的迷恋,必然要将自己的生命推向某种“万劫不复”的境地,当命运的马车一旦发动起来,一切就不由自主了;因此,生辰刚案发,宋江在他的复杂性格的驱使下,已开始走向生命里最重要的转折。如果说一开始是宋江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梁山作为他获得利益的一个重要的筹码,那么后来就是梁山选择了宋江。

总之,宋江这个艺术形象,既是作者的产物,也是民间创作的产物,是中国历史特别是元末明初的产物。宋江,有着他们那个阶级、有着他们这类人物的虚伪、奸诈、玩弄权谋、残忍狠毒的属性,也有知人善任、忍辱负重的胆识和胸怀,又有劳动人民讲义气、重信用的优良品质。所以说宋江是一个亦善亦恶的复合体。

参考文献:

1、金圣叹著《读批水浒》 岳麓书社2006年6月。

2、李希凡《略谈〈水浒〉评价问题——读张政烺先生的〈宋江考〉》,《文史哲》1954年第4期

3、马成生:《水浒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4、朱一玄、刘毓忱编:《水浒传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水浒争鸣》(1-5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长江文艺出版社 6、牧惠:《歪批水浒》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第四篇:(全英文论文)论《推销员之死》中美国梦的幻灭

《人鼠之间》中两主人公乔治和雷尼的对比分析 希腊神话在占星学中的体现

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叙述艺术--以《一个明亮干净的地方》为例 图式理论分析中国网络流行词翻译 《傲慢与偏见》中金钱与婚姻的关系 汉语歇后语之英译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抄写员巴特比》, 充满个人符号的故事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

The Study of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小妇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我,机器人》中苏珊卡尔文的女性角色分析 浅析《不存在的人》中主人公的觉醒 Racism in Heart of Darkness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公布英语题目均有原创英文论文 可交流Q:799 75 79 38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从《南方公园》看美国的宗教文化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苔丝悲剧的解读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浅谈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析霍桑罪恶观在《拉帕西尼的女儿》中的体现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浅析丹尼尔笛福《摩尔弗兰德斯》的主题思想 汉英谚语的语意对比

The Effect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Creativity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析《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的人物形象 浅析中美两国隐私观的差异 雅诗兰黛在中国成功原因的分析

试析《远大前程》中匹普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都柏林人》——一座城市的精神瘫痪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the Concept of Dragon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中西饮食文化及其差异

对《草叶集》两个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广告英语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及其翻译

[毕业论文](日语系毕业论文)关于中日赞赏语的比较研究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分析《傲慢与偏见》与《简爱》中觉醒的女性意识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功能对等视角下英汉颜色词的对比与翻译 从礼仪角度谈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乔丹贝克的人物分析 论《哈姆雷特》中的双关语

浅析广告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英语新词汉译原则研究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 解析《红字》中的红与黑

影视字幕翻译原则——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 中西方酒文化之比较研究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语言特征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

象征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分析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 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汉语商标的英译策略 分析简奥斯汀的作品《爱玛》中的理性主义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探析

海斯特—《红字》中一位具有反叛精神的女英雄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风格的影响分析 美国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解析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的叙事策略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 论英语词类转换中的动词化现象 浅析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

英语演讲语篇中的parallelism及其汉译策略—以奥巴马就职演说稿为例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习语的翻译

耐克公司Ps营销策略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启示

Translation of Tourism English in a Cross-Cultral Perspective 《宠儿》中塞斯的性格分析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

英语交际中害羞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其克服方法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以xx学校初一学生为例 《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 房地产广告的英译研究

从安利(中国)的成功看直销模式在我国的发展

On the Differences in Table Manners between Westerners and Chinese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飞屋环游记》的人物设置特色分析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语境顺应视角下英语情景喜剧中幽默字幕翻译--以《生活大爆炸》为例 旅游英语翻译方法

论《围城》的幽默语翻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电影《功夫熊猫》中美文化融合现象分析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 中美电子商务的选择性分析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从《简爱》和《达洛维夫人》浅谈女权主义的发展 从《逃离》解读门罗的女性观

《基督山伯爵》中大仲马性格的显现及其对主人公言语行为的影响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 Translation of the Implied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

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英汉委婉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

双语字幕句法结构研究--《老友记》个案研究 跨文化交际在宝洁公司营销战略中的应用

合作原则在电影《暮光之城》人物心理分析中的应用 《嘉莉妹妹》之悲剧性——基于嘉莉与赫斯特伍德的比较 《爱玛》中身份和同辈的压力

The Narrative Strategy of Wuthering Heights 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分析嘉丽妹妹性格变化的原因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中英寒暄语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对比

T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A Rose for Emily” 中 “Rose” 寓意的新解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赏析 浅析《红字》中的森林意象

《儿子与情人》中女性的爱情心理解读 论合作语言学习在英语精读课上的应用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女性主义视野下林黛玉与简爱的比较研究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的圣经意象原型——从原型批评角度解读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由《克莱默夫妇》思考美国女权运动对美国家庭的影响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umor 中英礼貌用语的对比研究

On Promotion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身势语在初中与高中英语课堂中的不同应用 解析《安娜与国王》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析《道林格雷》中王尔德用来揭示生活与艺术冲突的方法 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从古至今的吸血鬼文化

《雾都孤儿》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中美企业招聘广告文化对比分析 论美国黑人现代流行音乐及其影响

《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开题报告+论)浅析马拉默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伊莉莎白和凯瑟琳不同性格及命运的分析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 爱伦坡侦探小说中恐怖气氛的营造方法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 从模糊性看古典诗词英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浅析英语颜色词的语义特征

On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Type of J.M.Coetzee’s Disgrace 海明威的女性主义思想 论《简爱》中的女性意识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 《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

《白鲸》主人公亚哈的悲剧性格分析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 对比分析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从认知隐喻角度看英语商标翻译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Modern Views on Marriages in Wuthering Heights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探析《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中西方聚会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华兹华斯诗歌的精神生态研究—以《丁登寺》为例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从绝望到适应——鲁滨逊在孤岛上的心理变化 动物委婉语

浅析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分析福尔摩斯的性格特征

Chinese Auto Companies’ Cross-border Acquisi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Influences on the Chinese Auto Industry—A Case Study of Geely’s Acquisition of Volvo 《呼啸山庄》和《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对比

第五篇:论红军长征入滇第一战背后的故事有感

论红军长征入滇第一战背后的故事有感

背景:由于王明等人“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这次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遭到近乎灭顶的灾难,导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至此在1934年十月红军开始了为时两年,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一九三五年四月,红军长征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甩开了前来阻截的川黔地方军和国民党中央军薛岳纵队,迅速挥师入滇。1红军乘虚进入云南后,龙云急命留守滇西的滇军李嵩独立团前来阻截。李嵩独立团于四月二

2十四日上午赶到富源县羊场营,占领了块泽河西岸的白龙山制高点。一师二

团接受了攻打白龙山的任务,在团首长的精心布置和积极动员下,战士们带着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在下午五时打响了白龙山之战。在红军团首长正确的战略指导下,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翻山越岭,迂回包抄,以千钧之势大败敌军,最后以敌军团长李嵩仓皇逃脱结束,几乎全歼敌人。3这就是和红军入滇第一战,打得干净利落,在解决了李嵩独立团这块绊脚石的前提下,还达到了从心理上震慑敌军的效果,为红军顺利过滇奠定了基础。

白龙山之战的胜利于我国工农革命的胜利仅仅是沧海一粟,但是在胜利的背后我们获悉的是一幕幕血浓于水的感动,是当地老百姓的朴实镇定和对工农革命必胜的执着。在富源县营上镇的迤老黑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一家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红军一师二团一个叫邓洪召的红军口述的,它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在他们攻打白龙山时,他受伤了昏倒了,部队将他托付给迤老黑的一个老乡家,这家老乡有母子二人,老人叫叶真莲,儿子叫陶忠明。这家老乡像对待亲人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在国民党反动派挨家逐户搜查时发现了他,情急之中,叶大妈急中生智说他是自己的儿子。由于口音不同,在几近穿帮的情况下,叶大妈以死保护他,并在叶大妈儿子陶忠明的机智下,以他是自己在中央军当兵的哥哥受伤回家为由躲过了反动派的追捕。在之后白色恐怖的日子里,他随时有被杀害的危险,为了瞒过敌人,只好以死为名把他送到山上一个洞里躲避。由于气候炎热,且洞内潮湿,他伤口化脓生蛆,疼痛难忍。叶大妈决定只有冒着危险把他接回家,陶忠明去背他时,山上下着雨,他劝陶忠明不要冒险救他,他快要死了不想连累他们,陶忠明告诉他,就算掉了脑袋也要救他,于是在泥泞的山道里摸黑把他背回家。在叶大妈家的日子里,叶大妈母女起五更,睡半夜,昼夜提防,而且为了他的生活东家1 摘自富源县档案馆《富源文史资料增刊》第59页摘自富源县档案馆《红军长征过富源》第30页参考富源县档案馆《红军长征过富源》第30到33页

找盐,西家找米,自己却食野菜度日。在他伤口化脓生蛆的时候,叶大妈不顾他的反对,用嘴把蛆脓血烂肉等一口一口从伤口里吸出来。在叶大妈一家精心照料下,他的伤口渐渐好了,在他道谢的时候,叶大妈说:“孩子,提这些干嘛,要不是为了我们穷人翻身得解放,你怎么会从山西跑到我们这儿来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要你的伤好了,我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最后他在叶大妈一家的帮助下含着泪离开了“家”。4

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里,叶大妈一家不畏强权,冒着被连累的危险救下了邓洪召,并给与超越亲人般的照顾,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红军战士饿着,这是何等的挚爱仁慈,是何等的无私,这是我国旧社会老百姓继承的最为伟大的传统。他们在贫困潦倒的的生活中煎熬着,他们是没有文化的低等阶级,但他们秉承一颗仁慈的博爱之心,创造了不是一家人而超越一家人的至爱亲情,赵大妈一家的感人行为抛开阶级感情所体现出的是我们中国老百姓的朴实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之心。他们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我国自古的博爱之传统,更有在敌人面前的镇定自若和当机立断,以及誓死保护别人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种超越战场的英勇,是一种超越灵魂的睿智,是一种对幸福的执着追求。

一家人的故事表现出的更是鱼儿离不开水,革命战士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革命真理。有人说如果没有毛主席和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工农战士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人民大众翻身的日子,就没有现在的和谐幸福的生活。可见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日子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意志换来的,工农红军用皑皑白骨为劳动人民铸成了新中国的成立后的幸福堡垒。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真理而战,为天下百姓而战,他们是一只人民的军队,有着铁的纪律和信心。他们在百姓的心目中有着这样的高大形象:他们不进民房,不抢东西,不打扰百姓,并且打土豪,分土地,他们心里装着的是百姓的幸福,天下的幸福。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百姓,他们本身来自天下穷苦劳动人民。他们是一支工农的队伍,是一只日益强壮的队伍,他们为了平等而战,为老百姓谋得了幸福,事实表明,人民群众离不开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的,在党艰苦前进的过程中,也是在广大百姓的拥戴下才得以日益壮大。

共产党战斗为了人民,人民也拥戴我们的革命队伍。无论是在建党初期,还是在红军后期的革命过程中,都得到广大穷苦人民的大力拥戴和支持,像叶大妈母女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从建党初期的20余人到如今千百万的共产党员,特别是革命过程中,大多党员都是从穷苦劳动人民中争取的。红军4 参考富源县档案馆《富源文史资料增刊》第58到62页

曾经一度在王明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下损失惨重,革命力量几乎全部泯灭,红军从原来的30多万人,到长征前期只剩下3万多人。党只好放弃南方根据地进行长征大转移,遵行毛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力量的革命方针,在长征的路途中不断壮大革命队伍。在此过程中,红军并没有像国民党那样考抓壮丁来壮大自己的队伍,但是人民群众还是一拨一拨义无反顾的加入革命队伍中,在他们的心中,革命的胜利高于一切,他们都成为革命队伍中不畏死亡的战士,因为他们在为自己战斗。他们个个都是死士,个个都是精英,个个都有为革命付出生命的决心,如董存瑞,亦如黄继光。最后在千千万万像叶大妈这样的群众支持下,红军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开始了工农革命的新局面。即使在长征之后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过程中,我们的革命队伍也一直深入到人民大众里,利用人民的力量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但是工农战士英勇奋战的结果,也是广大劳动人民用汗水和鲜血浇铸而成的信念大堤,更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的必然趋势。正验证了那句“谁赢得了民心,谁就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的千古名言。

饮水思源,虽然长征已经过去,革命已经胜利,但作为富源人,我们要牢记发生在我们家乡的革命斗争以及宝贵的革命经验,继承红军艰苦奋斗,团结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以及必胜的信心,努力学习和实践,支持党的工作,为建设自己美丽的的家乡,造福家乡人民而奋斗终身。

作为大学生,我们马上要走入社会。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是革命成果的承继者,我们不能得过且过,我们要努力完成学习,艰苦奋斗,时时不忘革命精神,要经常总结革命经验为我所用,懂得居安思危。我们要把祖国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信心且能够终身奋斗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我们要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是军民一心众望所归的最终结果。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恋恋不忘先烈们的革命业绩,秉承他们的革命意志,发扬他们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在今天建设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长征中,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负先烈所托,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载水浒:论晁盖之死的背后(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浒:论晁盖之死的背后(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