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学史习题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目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
2、冯特认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间接经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直接经验)。
3、铁钦纳在身心关系上持()观点,认为虽然心理和生理事件同时发生,但它们彼此并不互为因果。
4、华生对反应进行了具体的分类。根据反应能否直接观察,他把反应划分为(外显反应和内隐反应)。
5、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行为)。
6、精神分析创始人是奥地利的医生(弗洛伊德)。
二、名词解释
1、颅相学
2、phi现象
3、新行为主义
4、第三势力心理学
三、回答题
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冯特心理学体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1.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则是以人类的高级精神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社会心理学。
2、直接经验包括感觉、感情、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主题直接经验到的;间接经验是人类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经验间接推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直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指个体通过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冯特主张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这样才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冯特的内省法称为实验内省法。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景之中,并要求用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做出反映。这样就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与控制性。4.心理元素是指意识的最基本的单位,它们以复合的形式构成人类的各种意识状态。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有两种:5.感觉与感情。情感三维说认为情感存在着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维度:愉快----不愉快;兴奋----沉静;紧张----松弛。在情感三度说中,每一个维度代表了一对感情元素沿相反方向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三个维度相交于零点,每一种具体的情感体验就可以按照这三个维度而确定它所处的位置。6.统觉是指将心理元素通过创造性综合形成了与原来成分不同的、心的心理复合体的过程。受意志的影响,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具有包括关联、比较、综合、分析依次上升的四种统觉组的功能。
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
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内省法是心理学特有的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冯特主张将内省法与实验法结合起来,这样才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所以冯特的内省法称为实验内省法。在实验内省法中,被试被安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中,并要求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做出反应。这样就可以保证心理学研究的确定性和控制性
4、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习题二
一、填空题 1、50年代之前的西方心理学为()所平分秋色。2、1881年冯特创办了心理学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发表莱比锡试验报告
3、铁钦纳将经验分为()。4、1913年,华生发表(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5、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二、简答题
1、概述心理学史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
2、如何评价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
3、阐述实验方法是怎样逐步进入心理学,最终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法的?
三、论述题
1、斯金纳积极推广心理学的应用,阐述其行为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2.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领域中研究的特色及其影响如何?
3、叙述荣格的情结理论。
习题三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1896年冯特提出了感情三度说,他认为存在着三对方向相反的基本感情:()A、愉快—不愉快 B、兴奋—沉静 C、冷静—浮躁 D、紧张—松弛
2、享乐主义哲学主张,人的行为是由趋乐避苦的欲望引起的。享乐主义有三种:()A、现在的享乐主义 B、过去的享乐主义 C、未来的享乐主义 D、即时向享乐主义
3、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有:()A、自由联想法 B、自然观察法 C、梦的解析法 D、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4、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派有:()A、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 B、精神分析的对象关系学派
C、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D、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 E、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5、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如下()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名词解释
1、顿悟说
2、基本焦虑
3、人格面具
4、观察学习
三、简答题
1、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分歧何在?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学习中主张顿悟说,认为当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会产生突然的、迅速的领悟。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顿悟说的最大特点是用顿悟来反对桑代克的试误,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2.区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并叙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3、比较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异同点?
四、论述题
1、分析动物心理学从主观模式向客观模式的发展进程。
2、分析皮亚杰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习题四
一、名词解释
1、原型
2、行为环境
3、集体潜意识
4、潜伏学习
二、论述题
1.本能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华生最后的观点是什么 3.试叙述皮亚杰关于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习题五
一、名词解释
1.神经特殊能学说 2.生活风格 3.群体动力学 4.中介变量
二、回答题
1.格式塔心理学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分析其哲学渊源
格式塔心理学的独特之出在于对直接经验的现象学描述。直接经验就是主体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这个所谓主体把握到的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这里格式塔心理学受整体论思想的影响,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构成的全体要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黑格尔用有机体的整体论来解释人类的历史康德的哲学思想对格式塔心理学影响甚大。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的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康德的这一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也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建构和发展的主要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看来,现象学的方法就是观察者必须摆脱一切预先的假设,把一切已有的经验束之高阁,为此基础上对观察到的东西做如实的描述,从而使观察对象的本质展现出来。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论就是现象学。
2.弗洛伊德是如何论梦的功能的?
3、试析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实质和主要特点,机能主义的命运如何?
4、华生对思维的解释。
.华生对思维的解释是一种外周理论,他强调外周事件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而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在思维中所起的作用,他认为思维就是一种内隐的感官运动,“它不过是生物过程的一部分”思维与语言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思维是一种内隐的语言习惯,是无声的谈话,而且是这种听不见的言语中也仍然有肌肉反应,他以“无声言语”来描述思维,但也承认动觉和情绪在思维中起作用。
三、史料分析
1.舒尔茨指出“德国人的气质比英国人和法国人更爱好细心的分类和描述工作。英国人和法国人喜欢用演绎和数学的方法研究科学,德国人则重视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认真、彻底和谨慎的搜集,他们爱好分类和归纳的方法。”
这段话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在心理学的发展只上具有什么意义?
2.正如某个心理学家指出的那样:“在实验法无能为力的地方,幸而还有另外一种对心理学具有客观价值的辅助手段可供利用。这些辅助手段就是心理的集体生活的产物,这些产物可以使我们推断出一定的心理动机。属于这些产物的,主要是语言、神话和风俗。由于它们不仅依存于一定的历史条件,而且也依存于普遍的心理规律,所以那些引申出普通心理学规律的现象,就成为一个特殊的心理学分支——民族心理学的对象,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给研究复杂心理过程的普通心理学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辅助手段。”
你认为这段话出自谁的观点?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思想? 心理学史讨论题
一、1、简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
2、冯特是怎样区别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
3、讨论冯特对内省法的使用。
4、讨论艾宾浩斯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二、1、卡尔的适应性是指什么?卡尔是如何对机能主义的发展作出贡献的2、阐述杜威的反射弧反射概念?
3、安吉尔对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作了什么重要的区分?
4、如何评价詹姆斯实用主义心理学?
三、1、根据谢切诺夫的观点,应该怎样研究心理现象
2、华生的观点,心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它们与传统心理学有何不同?
四、1.本能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华生最后的观点是什么
2、华生有关情绪的观点。他认为什么情绪是遗传的?情绪怎样与各种刺激或事件联系起来?华生进行了什么样的研究来证实他的观点?
五、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指的是哪段时期,分为几个阶段? 2.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它有什么启示意义?
3、洛莫夫认为的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分析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4、后现代心理学对研究的基本方法的主张是什么?
第二篇:心理学史 简略
第一章
1、为什么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是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这句话是出自德国艾宾浩斯之口,他的意思是说,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19世纪下半期,心理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9世纪属于前科学心理学时期,此时期是科学心理学在哲学内的起源,具体发展包括:古希腊早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古希腊奴隶社会繁荣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中世纪神学中的官能心理学思想,文艺复兴与近代资产阶级的心理学思想。当时心理学是附属于哲学的襁褓的,在心理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时候,人的心理现象已经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了,关于心理现象的思想、观点也已有很多,所以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却为时较短,19世纪至今是科学心理学时期,该时期是科学心理学在自然科学内的起源,包括神经心理学的发展,颅相学和脑机能定位,感觉生理学,人差方程式,心理物理学。在心理学界大家公认的心理学独立是以1879年德国心理学冯物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因此,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即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历史也才不过一百多年,因此,心理学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艾宾浩斯的观点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史观。这种史观认为19世纪下半期出现的“新心理学”才是科学的心理学。在此之前有心理学的存在,但是却没有作为科学的心理学。2、19世纪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创立有什么影响与贡献? 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一些生理学家用物理法和化学法,来解释一些低层次的心理过程。如感觉、反射和运动控制。(1)“贝尔—马戎第定律”:构成神经系统的感觉神经中,电流会向脊椎和大脑的方向传导;而在运动神经中,电流则从大脑和脊椎向肌肉和器官的方向流动。这就是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也称“贝尔—马戎第定律”。这个定律的发现为神经的单向传导、感官神经的特殊能说和反射弧概念的理解奠定了科学的基础。(2)伽伐尼在蛙电效应中发现生物电,奠定了现代生物电化学的基础(3)赫尔姆霍茨第一次对神经传导的速率进行了测量,虽然并没有考虑对心理学的影响,但后来被用于心理活动和反应时间的测量研究。(4)缪勒的神经特殊能说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内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他指出,每种感觉系统的神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或能,感觉所反映的不是外物的性质,而是由神经诱导出来的特殊状态,是关于神经自身的性质或形态的知识。
3、什么是白板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哲学思想?(经验主义哲学)洛克从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出发,坚持经验是人的心理和一切知识的来源,批判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和提出他自己的心灵的“白板说”。他把人的心灵比作一块白板,一切知识观念都是来自后天获得的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有两种:一是外界物体的真实反映如物体的体积、形状、运动和静止等,他们是物体的肖像。另一类感觉观念并不是物体本身的东西,如颜色、声音、味道和疼痛等是我们心中的感觉能力。
第二章
4、实验内省法(作者、理论基础)概念:把被试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之中,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传统的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理论基础:与客观地研究间接经验相比,描述直接经验要困难得多。间接经验可以应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间接经验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可以得到系统的操纵和控制,结果也可以得到评估。冯特用实验内省法的技术研究意识过程,不限于自我报告,还涉及客观的测量包括反应时间和语词联想。规则:一是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的时间,做好心理准备;二是被试必须把注意力集中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和干扰;三是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的过程能重复进行以便于验证;四是经常交换刺激条件,例如减少或增加刺激,或者改变刺激的强度,以便被试把刺激和自身的心理过程分离开,从而对心理内容产生一个普遍的描述。
5、意动、策动心理学,早期德国心理学无意象思维
第三章
6、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一般特征,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区别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一般特征:①反对意识元素的琐碎分析②其任务时理解意识或心理的一般功能③具有实用主义的倾向④研究范围比较广泛⑤方法范围比较广泛⑥意识与行为都是研究对象⑦更关注个体差异⑧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以生物进化观点解释意识和行为的产生
▲区别:①构造主义研究意义的内容并用分析的元素来描述这些经验内容,把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作为理论指导,机能主义研究意识内容怎样进行和为什么进行,并在适应的生物学过程中研究它们,推崇詹姆士的实证主义哲学。②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不讲心理的意义与功能。机能心理学把心理过程看作是有机体适应环境以满足自身生物学需要的过程,因此它具有功利和实用主义。③构造主义认为这些简单和复杂的心理过程与神经系统发生的过程相平行或以神经系统的过程为条件,更重视心理因素分析。机能心理学力图把心理理解为生理过程,而且研究整个心身功能以及有机体与环境的整个关系,主张把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7、达尔文对心理学的贡献,由进化论引出的问题(复衍说)
贡献:第一,达尔文的进化论把心理看作是生物进化赋予人的一种机能,强调心理适应环境的作用,从而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二,达尔文的进化论强调从动物到人类心理进化与发展的连续性,从而直接促进了比较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研究的开展。第三,达尔文的进化论将个体差异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促进了儿童与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以及个体差异心理学的研究。总之,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仅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灵魂”和“精髓”,而且直接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学科分化,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今天,又有一些当代心理学家选择进化论,将其作为反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霸权地位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复衍说: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霍尔提出复演说,即人类个体自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是对人类自原始到现代的整个进化过程的重演。复演论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对“未成熟期”,一方面可以从“尚未成人”的意义上理解,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带有沿着某些方向发展的心理倾向的可塑时期。而教育的意义正在于利用这一可塑时期来促进人的心理的正常发展。他认为①生前胚胎期像蝌蚪形状,代表人类最初在水中生存的时期②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进化的猿猴时期③青年期情绪不稳定代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④成年后身心成熟代表人类进化的文明期
8、早期的心理测验运动(智商、高尔顿词汇联想测验、问卷)智商:斯特恩认为,儿童的心理年龄是由他所通过的智力测验上的那些题目的年龄段所决定的,而用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就会得到了一个智力商数。后来,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又在斯特恩研究的基础上,将智力商数乘以100,以便去掉小数点,并将“智力商数”简化为“智商”(IQ),形成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智商”概念。高尔顿的词汇联想测验:高尔顿以自己为被试,用定量方法研究联想过程。他列了一张写有75个字的表,设计了一个精密的弹簧计时器。实验中,他每次看到一个词,就记录下自己产生联想所需要的时间。他发现,有时联想到的是一个词,有时则可能是一个画面或表象,而联想的内容则大多与童年、少年时期的经历相关。
自我问卷:高尔顿采用调查法对“心理意象”进行了研究,这也是调查表最早在心理学中的广泛使用。高尔顿要求被试就自己的某一具体意象加以判断:意象的明亮度——表象暗淡抑或明亮;意象的清晰度——是否表象中所有东西都能清晰分辨;意象的色彩——表象中各种东西的色彩是否明晰、自然。结果发现心理意象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以视觉意象为主,有的人以听觉意象为主,有的人以肌肉运动觉意象为主。
数学统计方法:他使用“相关”和“回归”两个概念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互相关系。现在心理统计学常用的相关、回归等概念均出自高尔顿的这一统计方法。
第四章
(3)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联系与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性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习得行为最初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刺激出现,也许有刺激但不明显,也许纯粹是一种自发行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某种条件反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它们的不同点在于: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4)早期的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华生是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在研究对象上,华生主张摈弃主观意识而主张研究客观行为。华生指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其构成单位总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他把反应分为外显的习惯反应、内隐的习惯反映、外显的遗传反应和内隐的遗传反应。他强调心理学研究的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从而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从而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支。在研究方法上,华生反对使用内省法而主张采用客观法,包括观察法、条件反射发、言语报告法和测验法。他强调个体的行为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环境决定的,强调后天学习对人的影响,尤其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决定意义,主张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本能论)情绪论(提出了情绪的三维理论,原是情绪模式表现为恐惧、愤怒和爱)、四维论认为思维和言语一样)、人格论 新行为主义
①托尔曼把行为分为分子行为和整体行为,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整体行为而不是分子行为。
②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中介变量是指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因外在刺激而引起的内在变化过程。(P227)在自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还有中介变量,S—O—R,中间变量O在有机体内正在进行的活动。提出三种主要的范畴:需要系统,指有机体当时的生理需要或内驱力情况;信念价值空间和行为空间。③符号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学习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学习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建立一种“符号格式塔”模式或叫“认知地图”,从而达到对整个情境的认知。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有三个关键的概念:期待、认知地图和潜伏学习。(5)格式塔心理学有关学习和行为主义或机能主义之间的区别 格式塔:苛勒通过对黑猩猩的研究实验,在学习理论上提出了顿悟说,把这种“突然的顿悟”叫做理解力,定义它为“某种相对于整个问题的布局而出现的一个完整解决办法”,这种学习称为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不同。试误学习的障碍不是动物所能观察到的,以致他们只能进行盲目尝试。顿悟学习则是动物领会情境的关系而获得成功。在苛勒看来,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为什么和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的关系。
行为主义:认为人类的思维是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机能主义:以桑代克为代表,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认为动物的学习过程既是尝试错误的过程,也是“选择”与“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是动物的本能。在饿猫实验中,猫感受到饥饿的刺激和迷笼的束缚,本能行为被激发,表现出一套抓、挤等动作。作为成功的经验,其中的一种动作被选择出来,与情境形成稳固得分联结,以后当面临同样的情境时,再次使用这一联结解决问题,同一联结被使用的次数越多,联结也越稳定。桑代克承认人类的学习要比动物的学习复杂,但他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基于本能的,当学习者面临一个新的情境时,为了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学习者必须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从多种可能的本能反中,选择一个与情境进行联结,联结的形成意味着学习过程的完成。他还发现学习过程具有渐进性。提出了有关学习的规律即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律。桑代克强调反应结果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了行为主义强化论的形成。
第五章
(6)格式塔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发展有何贡献 ①运用实验结果反对元素主义心理
格式塔心理学最突出的一点是对构造主义为代表的元素主义心理学的批判。认为构造心理学用内省把人的心理还原为分子、原子是人为的,不能揭示心理的任何东西。格式塔心理学家重视整体的观点,重视部分之间动的联系,具有辩证法的因素,这对克服元素主义的机械观点是由一定的贡献的。
②促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论,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整体的组织来代替元素的分析,这一观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人本主义的几个著名的代表人物也都主张研究对象的整体体验和描述,主张心理学应是存在分析的心理学,这些都表明了格式塔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在影响。
③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与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对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贡献。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重视研究心理的内部机制,强调从整体上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输出进行模拟。其次是对广义的认知心理学的贡献,如知觉心理学等 ④奠定了实验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的基础 场的思想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引入心理学的,这一思想后来在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建立都以此为出发点。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卓有成效的实验现象学为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此外,在格式塔心理学的贡献中,也许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把意义和思想恢复到了学习之中。(7)勒温拓扑心理学有关行为的公式 勒温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是随着人和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勒温的心理环境不是纯客观的环境。他提出的行为公式B=f(PE),在这个公式里,B代表这行为,f是指函数关系,P是指具体的一个人,E是指全部的环境。用文字来解释额话,就是说行为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不同的人对同一的环境条件或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甚至同一个人,如果情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对同一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勒温提出:心理环境也就是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这些事实由三部分组成:准物理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准社会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准概念事实(一个人在行为时他当时思想上的某事物的概念,这一概念可能与客观现实中事物的真正概念之间存在差异)。勒温将人与环境描述为生活空间。这个空间不包括人生的一切事实,而仅包括指定的人及其行为在某一时间内的有关事实。
第六章 精神分析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基于本能和潜意识的研究,弗在晚期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的人格学说。本我是潜意识的,是人的心理经验中最原始的那部分,包括了与生俱来的所有遗传素质,与客观事实没有直接的接触,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自我。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人格中的执行机构,常被外部世界、本我、超我威胁,它根据外部的需要来活动,执行超我的任务又要费尽大部分能量压抑和控制本我,说服本我服从显示原则。超我则是良心和自我的结合,是最高的监督和惩罚机构。可用于调解本我和自我的冲突所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弗指出,如果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在个体身上表现出相对的平衡状态,那么可以说儿童完成了他的社会化。
2、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那些方面体现出来人本主义色彩? 个体心理学:所谓“个体”,并不是指个人主义或自我中心,而是强调人的社会情感和一体性,强调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只有通过对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的联系才能理解个体。①运用创造性自我的概念方面
阿德勒认为人类不是环境或遗传影响的简单的消极地接受者。相反,每个人都自由地作用与这些影响,按照他认为合适的方式组合起来。我们在前面看到,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经过补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但另一些人却形成了自卑情结,一事无成。在阿德勒看来,差别在于选择。因而,遗传和环境只是提供了创造性自我塑造人格的原材料。用阿德勒的话说,遗传和环境仅仅提供了“个人按照自己„创造‟的方式用于建造生活态度的砖块而已。正是他应用砖块的的独特方式------或者换言之,正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②社会兴趣概念及早期教育方面 在个体心理学中,社会兴趣是指一个人与他人交往时产生情感和自居作用的一种人类固有的潜能。对于每个人而言,生活的最初任务本质上要社会化,个体的社会兴趣的获得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早期儿童教育方面,阿德勒认为,儿童把自己与母亲连结起来,给予自卑感与追求卓越,要培养儿童的自信与向上意志,而人本主义也主张要把孩子作为一个需要尊重的人来对待,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应当能与之进行真诚、积极的对话,达到移情性理解。
③社会生活方面、人的本性方面 个体心理学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无论是马斯洛的自然人性说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罗杰斯基于尊重、真诚、悦纳的“完人”教育观,都从人性的角度启示我们重新审视儿童的本性与潜能、需要与自我实现,以及早期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问题。
16、新精神分析与古典精神分析有什么区别?(1)否定力比多或性地重要性而取代为社会因素(2)重视发生法,研究发展心理学
(3)倾向于性善论,而不同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意识里装着的是不可告人的欲望(1)大多强调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和变化中所起的作用(2)有些人对整个一生中的人格发展进行了考察(3)对人类的认识持乐观主义态度(4)重视自我的积极功能
(5)引入了一些新概念:出生次序、原始意象等(6)架起了与后来的人格理论之间的桥梁
1,性本能是新精神分析他们纷纷扬弃的第一个概念,新精神分析多侧重于人格中的文化因素,后期到美国的学者也发现了欧美文化间的差异性。
2,自身(self)与自我(ego)不同,自我是个应付于本我和超我间的弱小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潜意识,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大多将自身视为一个强大的自主的整体,可面对现实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负责。
3,传统精神分析在基调上强调本性,潜意识也很多都是物理性无序的冲动,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则将人的自我视为是积极、正面和发展着的。
第七章 人本主义
1、罗杰斯的中心疗法
罗杰斯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创立来访者的中心疗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罗杰斯的治疗观源于他对人性的积极假设,即人性具有积极向上的、自我实现的潜力。治疗者的任务在于创设一种温暖、友谊、令人可以接受的气氛,以使来访者提高对你被尊重的体验。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目标是达到人格的成长,具体表现为:减少内在冲突、增强自我整合与自尊、对生活方式感到满意及变成一个机能完成者。
罗杰斯认为,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关键在于治疗态度和治疗气氛。在他看来,成功的治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真诚一致。真诚既会消除沟通上的障碍,又会使来访者坦率的表露自己,建立真正良好地治疗关系。
第二,无条件积极关注。指治疗者对来访者表示真诚或深切的关心、尊重和接纳。来访者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治疗者对来访者表现出无条件的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疗者完全认可来访者的行为,而是通过无条件接受达到深层治疗。
第三,同情性理解或同理心。指治疗者深入的了解和设身处地的体会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治疗者应该敏感的倾听和设身处地的理解来访者当时的心境、痛苦、恐惧等情绪,帮助和鼓励他更充分的、自由的加以宣泄,表露其隐藏在内心的郁结,即可认识自己问题的所在,又可使自己的人格和行为发生良性的变化。
评价:贡献:1 首创“来访者中心治疗”,并将其发展为一种具有国际影响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2 将其人格理论和心理治疗的理论推广到教育领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批判: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的方法论之上的,存在主义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突出人的“绝对自由”,以及现象学将主观意识及其产物等同于事物的本质的唯心主义倾向,在罗杰斯的观点中都有所反应。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从总体上 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种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因缺乏而产生,故又称缺失性需要。另一类是成长性需要或心理需要,这类最需要时不受本能所支配的。
马斯洛的七层次需要理论:
一、生理需要,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二、安全需要,这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安全感,否则就会引起威胁和恐惧感。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们会产生良好地归属感,否则便会引起强烈的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感觉。
四、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自信,感到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成就,否则就会引起自卑感。软弱感和无能感。
五、认知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的精神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导致心理变态。
六、审美的需要,有强烈审美需要的人,都希望有一个令人愉悦、舒适、美观的环境,若不能得到满足,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他们的活动起不良的影响作用。
七、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马斯洛认为,低层次需要时高层次需要的基础。一般来说,当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能出现。此外,基本需要时分层次的,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时逐级上升的。还指出,各层次需要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第八章
18、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维列鲁三个人)
19、最近发展区 概念: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明确了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启发了对儿童学习潜能的动态评估。
论述题
1、从历史角度看,一种人物决定论,一种是时代精神,你持什么看法,用所学的知识怎样支持你的看法?
人物决定论认为历史是“伟人”创造的。如果没有达尔文,就没有进化论;没有弗洛伊德,就不会有精神分析;没有华生,就不会有行为主义的出现。总之,历史是伟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天才而创造的,没有这些伟人,历史就要改写。以这种观点写出的历史强调的是杰出的科学家所做出的研究和贡献,这些科学家以天才般的智慧揭示世界的奥秘。
从表面上看,人物决定论似乎是很清楚的。科学是那些有智慧的、创造性的和富有能量的科学家的工作。他们个人可以决定个人的发展方向。他们的研究改变了时代,改变了学科的发展方向,影响力随后的科学家。总之,他们改变了历史。
但是,人物决定论足以解释科学或社会的全部发展吗?心理学的发展可以验证人物决定论的观点吗?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的贡献常常是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被忽视或受到压制,只是到了很久以后才得到承认。这时就必须企求时代精神来做出解释。因此,一种发现通常要等待他的时代。这意味着时代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氛围决定着某一观念的接受和拒绝,决定 他是受到赞扬还是遭到讽刺。所以,更多的心理学家主张时代精神说,认为特定时代的思想文化氛围、政治经济的特征决定了伟人能不能出现,决定了这些伟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科学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那些被称之为伟人的心理学家仅仅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如果没有时代精神的支持,在接触的天才人物也会被历史埋没。但是,任务决定论和时代精神说并不一定非此即彼。两者并不一定是对立和不可调和的。组成心理学史的人物和事件可能是伟人的天才贡献和时代需要共同作用的产物。所以,我们主张两者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分析人物的贡献和情境的影响。
论述题
1、从历史角度,人物决定论,时代精神,你持什么看法,用所学心理学史知识支持你的看法
2、无论哪个流派都有其哲学根源,谈谈那个流派可以体现出机械论的哲学思想。
第三篇:心理学史2
实验心理学的开端
1、试分析科学心理学为什么诞生于德国?
德国对心理学的界定比英、法更早;德国大学崇尚学术自由,而英法比较保守;德国人善于纯理论思辨的思维方式。
2、学习了心理学史之后,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心理学家,谈谈你为什么欣赏他(她)?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试评冯特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贡献:使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心理学的促进者(培养了大批人才),创立了实验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首创内容心理学。
局限:理论体系显得庞杂和混乱;将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界定在同一范围,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尽管宣称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但仍未摆脱内省主义的影响; 尽管主张整体的心理学观,但仍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
2.简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实验材料、方法、研究结果,心理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发明了无意义音节,并用无意义音节和诗作材料,自己作被试,用完全记忆法和节省法对记忆做实验研究。他对记忆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对记忆进行严格数量化的测定,二是对记忆的保持规律作了重要研究并绘制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此,记忆成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3.试评布伦塔诺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a.内部知觉:指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观察。行为和不随意的生理指标也是内部状态的指南。他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对象的注意,才能反省我们内部的心理现象;内省是无法知道我们的心理状态的,因为当我们注意我们的发怒时,怒火已经削弱了。
b.观察法:即观察他人的言语报告或自转、动作以及其他表现。
4.学习了心理学史之后,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心理学家,谈谈你为什么欣赏他(她)?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1(广义)欧洲的机能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机能而不是意识的内容;
哥伦比亚学派:美国心理学总倾向的机能主义,重视意识在适应中的作用和个人之间的差异。2(狭义的)芝加哥学派--旗帜鲜明地与构造主义对立的心理学派别 自我:自我分为经验的自我与纯粹的自我。
1.为什么20世纪初心理学的主阵地由德国转移到美国? 20世纪初正值美国工业大发展,急需人才培养、提高效率等; 美国本土没有经历二战;
美国是新大陆,以移民为主体的国民们都要在这个新国度中谋求生存,从而形成了所谓“美国精神”。这种精神同样也会反映到心理学领域。2.机能主义与构造主义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1、研究对象上的分歧
①构造主义研究意识内容和意识构成的要素。②机能主义研究意识的机能。
2、研究方法上的分歧
①铁钦纳采用内省法,是重在内省的实验内省法;
②机能主义重视客观的方法,虽不取消内省法,但不把它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社会研究法等。
3、研究内容上的分歧
①铁钦纳研究意识经验,他把意识经验分析成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基本元素; ②杜威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不能把整个活动分析为反射弧和把反射弧分析为刺激和反应,正像不能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一样。他提出心理学要研究的是动作机能,哥伦比亚学派认为研究意识内容是为研究意识的机能服务的,但后者又要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此外还研究个体差异。
4、身心关系上的分歧 ①铁钦纳主张身心平行论;
②机能主义认为生理与心理交互作用、互相影响。
3.詹姆斯提到的习惯形成的准则有哪些?
习惯形成的准则:⑴把自己置于鼓励好习惯、劝阻坏习惯的环境中;⑵不让自己做出也正在努力养成的新习惯相反的行为;⑶一开始就完全从事积极的习惯,并彻底戒除不良习惯;⑷重要的是实际这么做(不是意向);⑸迫使自己以有益于自己的方式行动。
4.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从研究心理学的共同规律转向个别差异问题--智力和能力、心理测验 从研究意识内容转向研究意识活动。
从重视内省法转向重视客观方法。如测验法、实验法、统计法、等级法和评选法。研究“心理学是什么”是为研究“心理学为什么”服务的。
从主张心理学是纯科学转向应用科学。把芝加哥学派的个体适应环境的一些原理加以具体化,使之适用于生活实际。
5.简述桑代克的系统学习理论?
(一)根据动物实验建构系统学习理论
猫走迷笼的实验。学习即尝试错误。
联结主义理论:他认为;动物学习不存在思维和推理的作用,而是在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就是说,学习是联结的形成和巩固。是华生S-R心理学的蓝本。
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是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的基础。练习律是指学习需要重复,所谓的“业精于勤”,“熟能生巧”可为这条定律的说明。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获得满意的效果而被强化,以后出现同样情境时就容易引起该反应。反之亦然,后来桑代克发现,奖赏比惩罚更有力。
6.吴伟士将行为公式做了怎样的扩展?
将S—R 改成S—O—R 又拓展为W—S—OW—R—W O:代表有机体本身及其能量、经验.OW:W:代表有机体对环境的调整及它对情境目标的定势
认为刺激情境(s)是引起心理事件(r)的原因,但必须存在一种内在运作(o)发生作用才会表现出反应。
7.学习了心理学史之后,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心理学家,谈谈你为什么欣赏他(她)?
行为主义心理学
条件反射:在某种条件下,非属食物的中性刺激也与食物刺激同样引起脑神经反射的现象。行为:就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有机体“反应”,其本质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而刺激、反应是有机体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行为消退: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在其后的刺激条件下如果没有强化相伴随,会逐渐削弱以至消失。
1.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中,就其研究方法主要受到怎样的批判? 研究方法(被试)上受到的批判: 对于心理学来说,这种对客观方法的绝对依赖和对内省法的排斥意味着心理学实验室中人类被试特性和作用的变化。对于冯特和铁钦纳来说,被试既是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因为他们观察的是自己的意识经验。他们的角色无疑比实验者更为重要。在行为主义那里,被试本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他们不再进行观察,相反,他们被实验者观察。有了这种变化,那些原来被称为观察者的被试现在成了真正的被试。真正的观察者是实验者,即那些从事研究的心理学家,他们确立实验条件,记录被试的反应。基于这样的立场,在行为主义者眼中,人类被试的地位降低了。他们不再积极地观察自己的特征,而是仅仅做出行为。每一样东西都有行为: 婴儿、儿童、心理和情绪障碍的人、鸽子或老鼠等等。这种观点强化了“人是机器”的论断。
2.华生如何用恐惧实验来说明情绪也是后天学来的?
华生以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艾尔伯特(Albert)为被试。实验开始时,小艾尔伯特对巨大声响表现出本能的恐惧反应,而对于兔子、白鼠、狗和积木等并不害怕。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反复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巨大声响。在白鼠与声音总共7次的配对呈现后,即使不出现声音时,艾尔伯特也对白鼠表现出极度的恐惧。3.试评价一下经典行为主义的观点?
1.行为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科学进程。巩固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第一,传统上,心理学的目标是描绘和解释意识状态,行为主义把心理学的目标转到了行为的预测和控制上。这一点,直到今天仍然为心理学家所认可,行为的预测和控制是现代心理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第二,行为主义把心理学家的注意力从内在的意识转到了可观察的行为。这一点也对心理学家产生了持持续的影响,行为仍然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2.行为主义促进了心理学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
心理学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华生对此所作的贡献或许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多 3.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传统心理学局限于意识的探讨,而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领域由于难以用意识的术语来解释,因此这些领域很难在传统心理学中站稳脚跟。行为主义以行为的观察取代意识的内省,把心理学从意识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更进一步推进了儿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广告宣传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4.早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生物学化倾向。行为主义主要以猫、白鼠、狗、猩猩等为其研究对象,完全把人的心理动物学化或生物学化。行为主义只看到了人与动物的连续性,抹杀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
第二,客观主义倾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贯彻客观主义原则,抹杀了心理学自身的特点。
第三,机械主义倾向。把行为归结为S-R的简单模式,把人描绘成为一种消极被动而毫无主观能动作用的机械结构,其结果必然又陷入机械主义的境地。
4.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对行为产生过程分别是如何解释的?
提示: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5.程序性学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积极反应 学习者处在积极的状态中。
2、小的步子 小步骤循序渐进
3、即时反馈 行为得以尽快巩固。
4、自定步调 适应个别差异
5、最低的错误率 教材由浅入深,学生少犯错误。不应让学生在发生错误后再去避免错误,无错误的学习能激发学习积极性。
6.托尔曼如何将行为公式做了拓展? 将行为公式S-R拓展为S-O-R(o:中介变量,包括需求变量(驱力和动机等)和认知变量(知觉、回忆和技能)。)
7.新的新行为主义有何特点?
1、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
2、强调行为与认知的结合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4、强调心理过程的积极与主动性
5、坚持客观主义的态度
8.简述班杜拉观察学习论的经典实验(对波波玩偶的观察学习实验)? 实验研究:
班杜拉把儿童分为三组,观看一段攻击行为的录像,在录像的结尾处:第一组儿童看到攻击行为的个体受到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攻击行为的个体受到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攻击行为的个体既没有受到惩罚,也没有受到奖励。
接下来给儿童提供一个表现攻击行为的环境,观察三组儿童的表现。
9.在心理学界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哪些观点?其中班杜拉持什么观点?
个人决定论:个人内部的本能、需要、驱力、特质、认知结构等决定人的行为,强调个体单方面的决定因素,忽视了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环境决定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及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控制了环境就可以控制人的行为。
互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环境和人彼此作为独立的因素,联合起来影响和决定行为。
班杜拉不同意上述三种看法,他认为个人和环境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两者是相互决定的,而且人也不能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他主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10.如果有一个小孩因害怕狗而出现焦虑等不适应行为,试想巴普洛夫、桑代克和班杜拉会如何帮他纠正这一行为?
11.学习了心理学史之后,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心理学家,谈谈你为什么欣赏他(她)?
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本意是指形式、形状或一种被视觉分离出来的整体,它有两种含义: 1.事物具有特定的形状或者形式;
2.指一个实体对知觉所呈现的整体特征,即完形。生活空间:人的心理活动发生于一种心理场中。心理场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后来,勒温称这种心理场为生活空间。
顿悟:理解和领会情境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对情境有了新的认识。即形成了一个新的格式塔。
1.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既研究经验,也研究行为。“构造主义的直接经验”:主体感受到或体验到的一切,是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包括客观经验,主观经验。“行为主义的行为”:不研究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等分子行为,有意义的整体行为。
整体行为具有目的性。产生于环境之内,由(行为)环境所决定的。如学生听课、教师讲学、运动员踢球等等。
分子行为产生于有机体的内部,是刺激及其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神经冲动决定的。2.顿悟说与试误说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看待这两种解释?
(1)顿悟说:苛勒认为动物的学习不是尝试错误的学习,而是“顿悟”式学习。苛勒用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给予解释,认为所谓顿悟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解。
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2)试误说适用于解释机械学习,即问题解决者不具备相关的原有知识情况下的解决方式。顿悟说适用于解释理解性的问题,问题解决者具备解决问题的相关经验。这两种理论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现象的解释,二者其实是统一的(见迁移的学习定势说)。他们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将其理论解释泛化成普遍适用的理论。3.顿悟学习有什么特点?
1)从问题解决前阶段到问题解决阶段的过渡是突然的,飞跃式的,不是一种渐变的过程,而是突发性的质变过程。
2)在问题解决阶段,行为操作通常极为顺利,很少出现错误的行为。3)由顿悟而产生的问题解决方法通常能在记忆中保持较长的时间。4)由顿悟而获得的学习原则通常易于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学习情境。4.谈谈你对岢勒的了解? 苛勒(1887—1967),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学习行为):
1、小鸡视觉辨别的实验:
不是对特殊刺激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格式塔)相对关系的反应。
2、顿悟与猿的智慧:
停顿之后动物在认识上有了一个飞跃,对情境中各种事物的关系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了解了自己的行为与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苛勒的学习观:学习过程并非盲目的尝试,而是对情景和刺激之间整体关系的顿悟而获得成功的。
5.学习了心理学史之后,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心理学家,谈谈你为什么欣赏他(她)?
精神分析心理学
自我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处在挫折与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潜意识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情绪平稳与稳定的适应性心理反应。集体潜意识:是人格或心理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留传下来的原始意象,面对类似的生活情境时,大家都会不自觉地以类似的方法去反应。阿尼玛:男人身上具有的女性特征.阿尼姆斯:女人身上具有的男性特征,即女性中的阳性原型。
1.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压抑?
先天的压抑指的是把某些本能欲望在人出生之前就限制在潜意识中,使它永远不能进入意识领域。这些本能欲望尽管在人出生前已被压抑,但是仍旧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构成行为动力的一部分。
后天的压抑是一种遗忘过程,是把那些能引起痛苦的思想观念、情绪体验从意识中排除出去,被排斥到了心理的最底层,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就是压抑。2.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观点? 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早期以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来分析各种心理事件。后来,他发现这一模式有很多缺点,因此,他修改了他的理论,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概念。
本我--相当于前一理论中的潜意识。它是人类心灵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他的作用是迫使心理指向本能欲望的满足。本我依照快乐原则寻求即刻的满足。本我是冲动的、非理性的、非社会的,自私自恋、自以为是,且纵情享乐的。
超我(superego)--代表着人类心理功能中的道德分枝,是一个人的理想自我。超我依照“理想原则”。它给好的行为提供奖励,给坏的行为提供惩罚。
自我(Ego)--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只是一个执行者和调节者,它要根据本我的愿望、现实条件和社会要求来进行运作。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它要侍候三个苛刻的主人,常常被三种危险所威胁:外部世界、本我、超我。” 3.用自己的话谈谈对弗洛伊德的看法?(主要观点,褒贬等)
主要观点:1.意识、前意识、潜意识2.自由联想3.性本能4.压抑5.恋母情结6.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理论)7.梦的分析8.生本能和死本能9.焦虑与防御机制10.弗洛伊德式疏忽
贡献:
1、探讨了为其它心理学家所忽视的潜意识;
2、探索行为的动力,而不是局限于意识或行为的表面分析;
3、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推动了心理学走向社会;
4、弗洛伊德的思想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缺陷:
1、生物学化倾向,以本能解释行为;
2、泛性论倾向,以性本能的满足解释人类的行为动机;
4.在阿德勒看来,人格的形成受什么因素影响?
1、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追求优越、掌握权力的欲望
自卑与补偿(生理的、精神的、社会的障碍)早年养育方式(帮助、过分娇惯、过分冷落)出生顺序(1忧虑、2野心、3自私)创造性的自我奋斗
5.在弗洛姆看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什么会分裂?
首先,我们可看到两人在思想上的分歧,如对性的态度;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两人性格方面存在的差异。
6.试述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它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部分组成。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自我是人格中的我,是意识的部分。
个体潜意识—人格结构的第二层,即和意识自我最相接近的、比其作用更大的潜意识的表层部分。它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想等。个体潜意识的主要由具有情绪色彩的情结所构成。
集体潜意识–是人格或心理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部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留传下来的原始意象,面对类似的生活情境时,大家都会不自觉地以类似的方法去反应。
7.试述荣格的人格类型说
两种人格态度类型
-内倾....心理能量经常指向内心世界。-外倾....心理能量往往指向外部世界。四种心理机能-感觉....感知。
-直觉....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感知-思维....理解
-情感....权衡和评估的主观过程 人格类型以此两维度分为8种
8.弗洛伊德与荣格对人格动力的解释有何不同?
本能是推动行为的自然力量,弗洛伊德把本能看成是行为的动机和基础,而性本能是所有本能中起主要作用的力量。弗洛伊德给了性本能的力量一个代名词,里比多(libido)。一般把性和生殖看成是同一过程,但在弗洛伊德那里,生殖活动虽然是性的重要表现,但除此之外,性还有其它多种表现形式,如婴儿的吮吸活动、皮肤的触摸等等。总之,一切能导致快感的活动在弗洛伊德那里都带有性的含义。
荣格所说的“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可以说他的里比多包括性的和营养的两大类。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心里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来源。
9.学习了心理学史之后,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心理学家,谈谈你为什么欣赏他(她)?
人本主义心理学
高峰体验:达到自我实现时的片刻体验称为高峰体验,其特点是幸福感和成就感,是一种暂时的、无奋争的、非自我中心的完善和达到目标的状态。约拿情结:就是对成长的恐惧。
1、试分析人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1、当时美国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富足引发对精神提升的渴求。
2、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经济危机
3、文化变迁中的心理冲突事件:反校园文化、嬉皮士、吸毒、性解放、自杀„„ 人们开始思考,社会怎么了?人往哪里走?
4.受哲学中的人道主义,人性论,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影响。
5.行为主义和认知科学的研究在现代科学中立主义(远离道德与价值观)的引导下,忽视了人的价值,甚至机械地把心理活动降低到化学和物理的层次上。(生物——死物)6.新精神分析将研究的对象从精神病与神经症患者拓展到正常人群,从特定年龄段拓展到所有年龄段。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主题是人的本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心理学中出现的人性兽化和机械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要研究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在方法论上,他们反对以动物实验结果推论人的行为,主张对人格发展进行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归属与爱的需要五个方面。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但有例外。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在进入高一级需要之间,低一级地需要无需得到百分之百的满足。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满足而消失,高层次需要发展时,低层次需要仍然存在。
6、简述罗杰斯的人格结构观点。人格结构 1)自我
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可观察的知觉型态。一个健康成熟的人,他的自我概念应当是与他本身的情况相符,也就是与他的真实自我相符合或者相接近。2)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一个人希望自己所具备的样子,是一个人认为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是个人努力追求的发展目标。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是相当接近或相互符合的。
7、简述来访者中心疗法
(三)来访者中心疗法
心理治疗是“释放一个有潜在能力的个人的一种已经存在的能力,而不是专家操纵被动的人格。”
1、治疗目标
帮助当事人减少人格的内部冲突,整合自我与人格,发展积极的生活方式,变成一个功能完善的人。
2、治疗技术 基本假设:
来访者是自己最好的专家,他们有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办法。
治疗者的任务是促进来访者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进一步地了解,以找到解决办法。强调引导当事人的方法,而不是指示或者灌输。治疗者的任务不是改变来访者,而是要努力启发来访者的自我指导能力。
对治疗者的要求:治疗者不给劝告、不作评价、不给资料,也不给予指导或劝说,只是倾听,避免作解释、作批评。治疗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当事人澄清、反映自己的认知特点和感情,使他们能发现被扭曲、被束缚的自我。
3、治疗方法
1)、建立适当的关系:共情,真情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3)、反馈让患者听到自己说的话,分析自己的思想。治疗师从来不告诉患者他们所说的话真正意味着什么。治疗师只是复述他们听到的内容。
8、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中对教师有何要求?
对教师的要求:1)关心学生、了解学生;2)尊重学生的人格;3)建立良好的、真诚的人际关系;4)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5)乐于听取学生的价值观和态度;6)因材施教。
9、学习了心理学史之后,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心理学家,谈谈你为什么欣赏他(她)?
认知心理学
印刻: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
图式: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同化: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发现学习: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方式。
先行组织者:在正式材料学习之前,向学生介绍的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相联系的概括和包摄性引导材料。
1.认知心理学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
涉及领域:1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认知趋势2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学研究3信息加工思想4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5认知心理学的智力理论6认知心理学的心理治疗理论
2、列举一位发展心理学中强调关键期的心理学家?他的主要研究是什么? 劳伦兹。他的主要研究是:在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的印刻现象。
3、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有哪些体现?
(1)发现式学习――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把新学得的信息和以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框架(或现 实的模式)联系起来,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的过程。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生长,他提倡使用发现学习的方法: 强调学习过程(探索)强调直觉思维(顿悟)强调内在动机(求知欲)强调信息提取(学以致用)(2)先行组织者策略――
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伯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 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 是在正式材料学习之前,向学生介绍的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相联系的概括和包摄性引导材料。
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稳定地纳入和保持正式学习材料中更详细和分化的内容,给学习者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从而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
*作用:激活旧知识,概览新知识。
4、学习了心理学史之后,介绍一位你最欣赏的心理学家,谈谈你为什么欣赏他(她)?
第四篇:心理学史笔记
《现代心理学史》读书笔记系列
1本系列之教材为《现代心理学史》,作者D.P.舒尔茨&S.E.舒尔茨,叶浩生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第一版。
系列之一为“第一章 心理学史研究”。
我们怎样在现代心理学与它的根源之间做出区分呢?前者是本书《现代心理学史》涵盖的内容,后者是它先前几个世纪的思想先驱。这种区分更多地与寻求回答人类本性等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有关,而不在于是否追问此类问题。恰恰是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将老的哲学和现代心理学区分开来,并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科学性的一个研究领域而出现。[小宝困惑:对于像我这种心理学的门外汉,如何在心理学与它的思想先驱之间做出区分呢?在过去的几个月当中,我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惑,也因此看书的时候是不着边际,一会儿是哲学,一会儿是心理学,一会儿是历史。我本人看书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溯源,结果发现源头越溯越远,越溯越宽,这样也慢慢地让我彷徨起来。]
只有当研究者依赖于精心控制的观察和实验技术去研究人类的心灵时,心理学才开始获得了独立于其哲学根源的独特身份。新兴的心理学科需要精确的和客观的方式来处理它的研究对象。与哲学分离之后,心理学的大部分历史是为了增加它的精确性和客观性,不断地完善工具、技术和方法的历史。
只有通过探索心理学的起源和研究它的发展过程,我们才能看清今日心理学的性质。[小宝注:只有弄清心理学的发展脉络,才能把握各个理论流派之间的渊源,并在其中做出恰当的区分,以至恰当的选择。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发展轨迹的解读,试图发现学科发展的一些决定性因素并寻求其中的规律。]
历史不能被看成是完成的和完善的,它总是在进步,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
对心理学发展史的理解必须考虑这一学科进化的背景,考虑学科中的流行观念和那个时代的文化,即时代精神或时代的思想氛围,以及那些业已存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小宝注:在中学阶段的教育让我对整个西方世界的历史所知近乎是零。所以,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无论如何都是不健全的。]
可以从两种途径考察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即人物决定论和自然决定论。是否接受或应用一个伟人的发现或观念,可能受到流行思想的限制。但是,对一个时代或地点来说极不正统的观念,可能在下一代或一个世纪之后较易为人们所接受以及得到支持。缓慢的变化通常是科学进步的法则。
在科学领域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点可能会阻碍或阻止对新观点的思考。一种理论可能如此坚定地被大多数科学家所信奉,以至于任何有关新问题和新方法的研究都可能被窒息。[小宝注:这就是所谓的学术霸权或者学术垄断,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学科的止步不前和固步自封。]
一门科学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背景、时代精神之中。它也必须对其加以回应。时代精神是思想的,而不是物理的,但是就像物理环境那样,它也产生着变化。在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我们都可以发现这种演化过程的证据。当时代精神将思辨、沉思和直觉推崇为通向真理的途径时,心理学同样推崇这些方法;后来,当时代的思想氛围将观察和实验方法规定为通向真理的途径时,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朝着那个方向产生了变化。[小宝注:时代精神是孕育学科发展的土壤,当土壤为学科的发展准备了充足的养料时,适时的个人的出现就刚好迎合了这个需要,从而新学科的诞生也就水到渠成了。]
个人的创造性工作不像一个灯塔,而更像一个折光的棱镜,将当时的思想观念加以扩散、衍射和放大。[小宝注:“灯塔”和“棱镜”的比喻很妙,让人想起“巨人的肩膀”。]
17世纪那些发出嗡嗡的声音和沉闷作响的机器、机器人和钟表,体现了人类本性的基本原则,并左右了新心理学的方向。
17世纪到19世纪的时代精神是孕育新心理学的思想土壤。而17世纪的基本哲学观念(基本的背景因素)是机械论精神。机械论精神把宇宙视为一个巨大的机器。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自然过程都是由力学决定的,也都可以通过物理学和化学的定律得到解释。在这段时间里,观察和实验成为科学的显著特点,测量紧随其后。学者们试图通过给每一种现象赋予一个数值,即一个对研究像机器一样的宇宙至关重要的过程,来对这个现象进行界定和描述。时间的精确测量具有科学的实践上的重要性。
由于时钟的规律性、可预测性和精确性,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开始把它们看成物理宇宙的模型。因此,宇宙的时钟比喻包含着决定论的观念。决定论相信每一个动作都是被决定的或者是由过去的事件所引起的。换言之,我们可以预测在时钟的运转中将要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宇宙中将要发生的变化,因为我们了解它的各个部分活动的秩序和规律。另外,钟表这类机器的工作可以通过把它们还原为其组成部件而加以理解。同样地,我们也可以通过把物理宇宙(毕竟,它仅仅是另一种机器)分析或还原为它的最简单的成分,即分子或原子来理解它。最终,还原论成为了每一门科学的特征,其中包括新心理学。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1)如果钟表的比喻和科学的方法可以用来解释物理宇宙的运行,那么它们是否也适合人性的研究呢?(2)如果宇宙是一架机器,即有序,可预测、观察和测量,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看待人?(3)人,乃至动物同样是某种类型的机器吗?
补充:
机械论:一种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其特点是以力学观点解释一切复杂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认识问题,把一切运动归结为简单的机械运动。它原指机械唯物主义,是16—18世纪在西方盛行的唯物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它在反对唯心主义“潜在的质”、活力论、灵魂不死、物质起源于神等理论的斗争中曾起过重要作用。机械论者力图从自然本身,根据当时在物理学中占统治地位的力学原理来了解自然界,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一些机械唯物主义者甚至把世界视为一部巨大的机器,把人视为精妙的小机器,认为人的情感活动也是由纯粹的机械原因引起的。后来人们把机械论加以引伸,用来指一种错误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即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事物简单化,不是联系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而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这是唯物辩证法所坚决反对并彻底摈弃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决定论:(Determinism)决定论是一种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的理论和学说。心理学中的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先前某种原因和几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人的行为是可以根据先前的条件、经历来预测的。非决定论则否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客观规律和必然的因果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不可预测的、事物内在的“自由意志”决定的。心理学中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是由个体的目的所决定的,个体有选择的自由,个体的选择、意向、决定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本贴是集合《西方心理学史》《现代心理学史》《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三书中的若干观点而成的,没有我个人的观点。个人以为,可以较好地说明哲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但是,若要深刻而准确地理解,则不能不深入地去看,不能不了解更多一些。这些天以来,我才慢慢有一点体会,故,东抄一点,西抄一点,集于此。
在2000多年漫长的前科学时期,西方心理学有两条发展的线索,即西方心理学在哲学内的起源和在科学内的起源。科学心理学在独立之前,有关心理问题的阐述主要是由哲学家来完成的。哲学的认识论同心理学的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许多哲学家在阐发认识论的过程中对心理学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他们的理论被称为“哲学心理学”,以便同科学的实验心理学相区别。哲学心理学是思辨的,抽象的,是一种纯理论的推测,是“扶手上的心理学”,缺乏实验的基础。但哲学心理学或哲学起源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提供了概念和理论的基础,它所研究的问题也给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研究对象,划定了研究领域。而且哲学心理学在许多问题上的观点一直影响到现代的西方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最高阶段——联想主义心理学更是为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研究的课题,因而对实验心理学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哲学可以给心理学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思想,但却不能给心理学提供实证的基础。心理学若缺乏实证的基础,则必然不能脱离哲学,将永远作为哲学的附庸。因此,心理学若要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采用观察与实验。恰恰是通过方法的变革,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初,心理学虽然在组织上赢得了独立,但在许多方面仍然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能贯彻科学研究方法,心里学的独立地位就难以巩固。
“重要的心理问题原来是哲学问题,所以,如不理解哲学,特别是认识论,就不可能历史地理解心理学”。小宝注:手头有这三本书(见注),因此在阅读《现代心理学史》时,便常常拿另外两本来比较,阅读篇幅不多,但是却从心中有了对这三本书的一个比较。故,成此帖。当然,读完三本书,可能下面的这些话就要修改了。先录于此,备查。
《西方心理学史》带有作者的诸多评判(进步性和局限性),采取的是一种夹叙夹议的叙述手法,让人更容易从细微处把握每个理论体系,从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中来把握西方心理学的过去,并对未来有一些启迪。更易于我们把握各个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易于
形成一种“史”。《西方心理学史》为我们提供了较深厚的哲学心理学基础,涉及到具体的科学心理学流派时,背景相对细腻很多,而《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的背景叙述则更宽广一些,在每一理论流派客观叙述之后,再给以评价。《现代心理学史》主要是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来叙述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侧重点在历史线索的分析上,重在叙,不在议。
史,是对以往的继承和批判,不能只有继承而没有批判,不能一味地加以批判,也不能以今天的科学发展来强求心理学的过去,任何一种进步都脱离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精神。三本书的结构大致相似,我的阅读顺序则是《现代心理学史》获得一种感性的认识,然后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最后才是《西方心理学史》。更多的时候,三者是互相印证,互相比较。
注:《西方心理学史》,车文博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叶浩生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叶浩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读书笔记《心理学史》
《心理学史》读书笔记之三
心理学启示录——西方古典哲学
心理学有很长的一个过去,但却只有很短的一个历史
——题记
如果德谟克利特作为最后一位“物理学家”标志着古希腊早期哲学结束的话,那么著名的诡辩论者普罗泰哥拉就当之无愧地代表着以人事为中心问题的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的开始。
心理学思想是在哲学中孕育起来的。古代希腊哲学诞生于公元有8-6世纪。那时希腊已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有被奴役的奴隶和掌握生产资料的奴隶主。奴隶困于劳动,不能产生自己的思想家或代言人。奴隶主阶级有开明的民主派,也有顽固的贵族派。前者在哲学上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后者倾向于唯心主义,以柏拉图为代表,形成了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路线的对立。
德谟克利特从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出发,世界的物质性,以为原子构成了万物,人的灵魂是由光滑的圆形的原子构成的,因为是圆形的,所以是能动的。既然灵魂是由原子所构成的,所以必然地要随原子的消灭而消灭。这种互相唯物论与宗教迷信的神秘思想是针锋相对的。
这个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者为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
与此相反,柏拉图则为客观的唯心主义者,认为灵魂先于身体而存在,仿佛灵魂是永生不灭的。当神创造世界时,神就把理性放在灵魂里,把灵魂放在身体里。他以为个别事物的普遍性是个别事物之外,并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他把这些普遍性称为理念。因此,理念不是事物的映象,而是事物的根
源;相反,事物却是理念的一个不完全的影子。很明显,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心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则动摇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他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以为这个理论只是把所要解释的对象加上一倍而已,例如有了一个苏格拉底,却又有一个苏格拉底的理念。但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形式先于质料,引申出“形式的形式”作为宇宙变化的第一动力,这就使他向唯心主义靠拢了。
公元5世纪欧洲开始建立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思想。公元4世纪产生了教父哲学的杰出人物奥 古斯丁,他是禁欲主义的代表。他以柏拉图哲学注释基督教教义,重视灵魂的纯洁,放弃肉体的享受。他认为灵魂具有记忆、理知和意志3种官能,因此,有人以为官能心理学肇始于奥古斯丁。
阿奎那斯是它的主要代表。但是中世纪哲学上不是完全消极的。11世纪中展开了唯名论对唯实论的斗争。唯实论以为一般的东西或共 相可以离开个别的东西而独立存在。不难看出,这正是柏拉图理念论的再版。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独立 存在的,至于共相则只能存在于人的思想或语言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唯名论以相当高的评价。
从15世纪开始,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叫做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包括15、16世纪,按其社会性质来说,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所谓文艺复兴,指的是古希腊文化的再生。在这个时期内,对神的信仰根本动摇,而对人的信仰占了上风。先进的思想家要求人的个性从宗教和封建的专制压迫中解放出 来。这个思潮被称为人文主义。这是一个伟大的时期。这时期的杰出科学家有C.哥白尼、J.刻卜勒和G.伽利略等人,他们都和宗教发生激烈的冲突,受到了迫害。在与心理学有关的思想家中,意大利的达▪芬奇以为外部世界是感觉和印象的源泉,相信自然界的一切都服从客观的规律;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概括对认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B.泰莱西奥主 张着重研究物质灵魂,使后来的心理学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西班牙的L.维韦斯注意观察心理现象,对病理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这个时期的成就为17、18世纪的心理学研究准备了条件.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曙光从此照亮人类。
蒋林
2011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