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写作常识

时间:2019-05-15 09:3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格律诗写作常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格律诗写作常识》。

第一篇:格律诗写作常识

一、诗体

1、古体诗——和绝句、律诗相对的诗体称呼,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四言诗——始于《诗经》,汉代以前的主要诗体形式,音节单纯,表意复杂。代表作《关雎》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不论平仄、对仗、句数、押韵,唐以前的五言诗均称为五古。代表作《述怀》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其它与五古类似。代表作《饮中八仙歌》

杂言诗——句式长短不一,形式自由灵活的一种诗体,不论平仄、对仗等格律。代表作《蜀道难》

乐府诗——最早始于秦,乐府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后来人们把此机构制作的可以和乐而歌的作品,成为乐府诗。代表作《陇西行》

歌行——不入乐,也不沿袭乐府古题,音节、韵律比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代表作《琵琶行》

骚体诗——源于《离骚》,后人把楚辞称为骚。句式不整齐,句数无限制,用韵不严格,句尾多助词。

三言诗——起于先秦。代表作《代春日行》

古绝——只有四句的古体小诗,多押仄韵,不受平仄、对仗等约束。代表作《春晓》

2、格律诗——又名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立,对诗的平仄、对仗、押韵和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字。代表作《春望》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共五十六字。代表作《蜀相》

五言排律——排指铺排。即五言律诗的延长,又称五言长律。每首至少十句。代表作《赋得花发上林》

七言排律——又称七言长律。每首至少十句,其余和七律相同。代表作《清明二首》

三韵小律——每首只有六句,共三韵,五言三十字,七言四十二字。只有中间一联必须对仗。代表作《李员外寄纸笔》

六言律诗——简称六律,每句六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八字。代表作《送万巨》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绝句又称“截句”,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字,无对仗要求。代表作《登鹳雀楼》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八字。代表作《芙蓉楼送辛渐》

六言绝句——每句六字,全篇四句,共二十四字。代表作《蚁蝶图》

3、变体诗

回文诗——诗句可以正读,可以倒读,甚至反复回旋,今所传最早的诗作是东晋时前秦苏蕙的《璇玑图》诗。

顶针诗——本是一种修辞,经过文人加工,逐渐变为一种诗体。是在诗中将有的句子首尾重叠的一种格式。

宝塔诗——又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两句一韵。

集句诗——是游戏诗的一种,在已有诗篇中各摘一句汇集而成一首完整的格律诗或古风歌行。

联句诗——是游戏诗的一种,由二人以上合作,联缀而成。

离合诗——杂体诗的一种,是离合字的偏旁以成文。

嵌字诗——把一类的字或事物包容在一首诗内,又不失其完整的含义。

剥皮诗——游戏诗的一种,指按前人有影响的诗篇的形式,改动部分诗句,赋予诗以新的内容的一种趣味诗体。

双声诗——一句诗或整首诗的字都用同一声母,称为双声诗。代表作《李先生别墅望僧舍宝刹因作双声》

叠韵诗——指一句诗或整首诗用同一韵的字。

二、诗律

1、平仄

平仄在对联中曾讲到过,这里只单独说一下八病。

八病之说过于苛严,不易遵守,只作了解也好。

平头——五言的两句中,第一、二字不得与第六、七字同为平声。如: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朝云、丹池都是平声。

上尾——五言的两句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为上声。

蜂腰——五言的一句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

鹤膝——五言的两联中,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

大韵——五言的两句中,除韵脚外,其余九字不得与韵脚相同。

小韵——五言的两句中,除韵脚外,余九字不得自相同韵。

旁纽——五言的两句中,不得有双声。

正纽——五言的两句中,不得有重韵。

近体诗的平仄规律

五言律诗

平起不入韵——起字一般看首句第二字,入韵是首句最后一字,平韵仄不韵,此为通例,也有例外。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起入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

平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近体诗的对粘规则

对——平仄相反 粘——平仄相同

一联之中,上句与下句的平仄是相反的,平对仄,仄对平,称为对句。

两联之中,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平仄是相同的,称为粘句。

但是对句和粘句之间也不能完全相反或相同,对句之间,五言诗的二、四字平仄相反,七言对句的二、四、六字相反。粘句之间,五言的二、四字平仄相同,七言的二、四、六字相同。

有关孤平、下三连(三连平)在对联中曾提到过,不再重复。

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指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变通,而二、四、六字则是严格规定。这个规律除了防止“孤平”之外,更主要的则是用在上述的对粘之中。当然,这个口诀不是完全适用,要考虑的孤平问题。

其实关于五言七言的平仄,还有一个简便的记法。

将平仄两字一组写出来,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五字一组截取即可。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七言也可如此截取,首字平仄可换。

2、对仗

对仗通则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首联和尾联可用可不用

出句的末字应是仄声,对句的末字应是平声。押仄韵的律诗例外 不能使用同字相对

出句与对句的意义不能相同。(合掌——对仗中的大忌。诗文对仗两句完全同义或者基本同义的现象。)

对仗的种类

工对——相对宽对而言。两句中不仅平仄相对,词意、词性相对,更重要的是名词的门类都要严格相对。

邻对——比工对略逊一筹,介于工对与宽对之间。虽不是同一小类的工对,但还是比较邻近的词类相对,近乎工整。

宽对——只要大类相对,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是宽对。

流水对——指在一联中两句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递进、假设、因果等关系。

借对——指字面看起来并不相对,但通过借音、借意,使得相对。

交错对——工对的一种变通手法。由于平仄、格律等原因,有时词语必须做前后调整,形成了对仗词语的交叉。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

续句对——必须是两联,其中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各为对仗,但意义上第三句承第一句,第四句承第二句。如: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怀金近从利,抚剑远辞亲。

当句对——先是句中自对,而后两句相对。如: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蜂腰格——颔联不对仗,只有颈联对仗的律诗。

偷春体——颔联不对仗,首联对仗。

3、拗救 拗句——凡是句中的平仄声安排不符合格律的,这个句子就称为拗句

拗字——句中不符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

拗句是由拗字造成的。出现拗字的地方,是指句中节拍所在的字,和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其他一些非节拍所在的字,本来就是可平可仄,不可能造成拗句。

拗救——出现拗句时,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称为拗救

拗律——凡是拗句经过拗救的,就算合律,也称为拗律

本句自救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第一个平声用了仄声,后面补偿一个平声。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第三个平字用了仄声,则后一字的仄改为平。

对句相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倒数第二字用了仄声,本句无法补救,对句的倒数第三字改为平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该用平声用了仄声,则对句相应位置改为平声。

但是拗救只是平仄的特殊情况,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拗的。无论五言还是七言,第二字和韵脚字是不能拗的,同时遵守不犯孤平的原则,避免三平调。

三、诗韵

现代汉语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分别对应了我们拼音的四个音调。前两者为平,后两者为仄。

1、诗韵概念

押韵——又称压韵、协韵、叶(xié)韵。作诗或韵文时在句末或句中用韵。

和韵——指和诗时根据原韵来作诗,分三种情况:步韵,用韵,依韵。和韵诗,根据所和对象的时空位置又分“遥和”和“追和”。“遥和”是原诗作者与自己相距甚远,“追和”是指诗作者是古代人或虽是同代人但已去世。

步韵——又称次韵,指用原诗的韵脚字并按次序押韵。步和次都有按照的意思。如:白居易原作为《重题别东楼》,“东楼胜事我偏知,气象多随昏旦移。湖卷衣裳白重叠,山张屏障绿参差。海仙楼塔晴方出,江女笙箫夜始吹。春雨星攒寻蟹火,秋风霞飐弄涛旗。宴宜云髻新梳后,曲爱霓裳未拍时。太守三年嘲不尽,郡斋空作百篇诗。” 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鼓催潮户凌晨击,笛赛婆官彻夜吹。唤客潜挥远红袖,卖垆高挂小青旗。賸铺床席春眠处,乍卷帘帷月上时。光景无因将得去,为郎抄在和郎诗。”

用韵——指用原诗的韵脚字而不按次序押韵。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元稹和诗为《酬乐天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沉沉。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

依韵——指依照原诗的韵脚所在的韵部押韵。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张祜《奉和池州杜员外重阳日齐山登高》,“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转韵——又称换韵。指一首诗中可以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中间由此韵转为彼韵,称为换韵。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每四句一换韵,共九韵。

限韵——指人们群聚作诗时,限定用某韵或某韵中的几个字做韵脚。这类诗在诗题上往往有“探韵”“限韵”等字眼。

分韵——分韵与限韵相类似,指数人相聚时作诗,事先规定用某一些字作韵脚,每人分得一字,然后各按所分得的韵部作诗,古人诗中题称“得某字”或“探得某字”者,都是分韵诗。

宽韵——宽韵指韵书中那些包含字数较多,或字数虽不多,但其中常用字较多的韵部,作诗选用宽韵韵部的字做韵脚,较为省力。

窄韵——指韵书中包含字数较少的韵部。险韵——又称僻韵。指作诗时用冷僻的韵作韵脚,或从包含字数不多的韵部中选取韵脚,使人觉得其险,这一类诗韵比窄韵还要窄。平水韵中江、佳、肴、咸四韵,属于险韵。

叠韵——指用自己所作的诗歌之原韵,再作一诗,就好像是步原韵和自己的诗。

腹韵——也称句中韵。即在句子中间押韵。也有在句子的中间有意的插进一个韵字,称作暗韵,也是腹韵的一种形式。如:《惜分飞》中,“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魂分付潮回去”,语和付就是腹韵。关汉卿的《仙吕·六么遍·晓来雨过》,“乍凉时候西风透”,即为暗韵。

进退格——指邻韵相押的一种形式。即两个相邻韵部用韵。

借韵——又称衬韵。指借用邻韵,五七言近体诗第一句借用旁韵,称为借韵。

重韵——指同一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重复出现。一字两义并押的情况,也是重韵。为近体诗写作的大忌,应尽量避免。

出韵——又称落韵、走韵。指作诗押韵违反格律,用并非韵部的字。

赘韵——本来可以不用韵的地方,作者因为一时方便,就多押了一两个韵脚。

失韵——按诗格律该押韵的地方,没有押韵。

趁韵——又称凑韵、挂韵脚。韵脚字当与全诗命意相关联,如果用不相关联的字强为叶韵,就是趁韵,这在作近体诗时也是不允许的。凑韵是诗家的大忌。

2、押韵规则

古体诗与近体诗在押韵规则上略有不同,这里只简单概括近体诗的押韵规则

韵脚位置固定,除首句外,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必押韵。首句可韵可不韵。一般用平韵,且不能换韵。不能凑韵、重韵与同义押韵。

四、诗法

1、语法

构造格式

五言律诗和绝句

一般的句式是“上二下三式”,可以是主谓关系,也可以是动宾关系、偏正关系或并列关系。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七言律诗和绝句

基本句式是“上四下三式”,也有“上二下五式”和“上三下四式”。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句法特点

倒装

古体诗与近体诗中,往往因为格律规则,在语法方面就不按照正常语序,而使用倒装。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正常语序应该是: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

省略

诗歌是最为精练的语言艺术,加以押韵与格律等各种规则,就不能像一般的文体那样随心所欲的运用文字,省略的现象是常见的。

包括虚词的省略、人称代词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这个句子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连主语与谓语都省略了,只留下了状语,却成了千古名句,便是省略的妙用。

2、用典

用典是指作诗时引用历史故事、名人事迹、神话寓言或者古代的警句名言等。

3、炼字

古人作诗,是很重视字词的锤炼的额,《文心雕龙》也说: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诗中的炼字是多方面的,但以炼动词与形容词为多。所炼的字在诗句中也有特定的位置,一般是五言诗的第三字与七言诗的第五字。当然,也有炼其他位置的字的诗,请勿形而上学。

第二篇: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

一,几个基本概念:

格律诗:既要押韵,又要对仗、平仄,还要限定句数与字数,具备这四项要求的诗歌,就是格律诗。有人将这四大特点概括为4句话12个字:“限篇幅,讲音韵,论平仄,用对仗”。

绝句:每首4句。

每句5字,共20个字,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句7字,共28个字,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律诗:每首8句。

每句5字,共40个字,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每句7字,共56个字,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诗:又称作古风、古体诗。古诗是一种只讲押韵,而不要求平仄、对仗,也不限字数、句数的诗。在唐诗的格律兴起之前,亦即南北朝及以前的诗人们写的诗,都没有平仄和对仗,那样的诗即称之为古诗或叫古风、古体诗。因此,相对于“古体诗”而言,隋唐时期兴起的格律诗,又称之为“近体诗”。唐以后的诗人写的一些不用平仄和对仗的诗,同样也称之为古诗。

古诗每句的字数可以不受五言、七言的限制,三言、四言、六言、杂言等等都有。古诗的句数既可以4句、8句,也可以突破4句、8句的限制,可以更长,句数更多。

以下列举几首实例:

每首4句:

赠范晔 南朝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每首8句:

怨歌行 北周 庾信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每首6句:

七步诗 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每首10句:

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每首14句:

龟虽寿 三国魏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首联:指一首律诗的1、2两句。颔联:指一首律诗的3、4两句。颈联:指一首律诗的5、6两句。尾联:指一首律诗的7、8两句。

二,押韵:

无韵不成诗。只不过现代诗押韵要求较宽泛,格律诗押韵要求则很严格。如前鼻音与后鼻音则分属不同的韵:en in 属“人臣”

韵,eng ing 属“中东”韵,如此等等。还有,格律诗是将古音韵与现代音韵捏在一起的。如:

《客至》 唐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 来、开”与“醅、杯”为同韵,但现代音韵却是分属的。

又如: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 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 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 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词中的“色、彻、雪等”与“说、国、热”均为同韵,而在现代音韵里显然是分属的。这方面,在某些南方地区(如湖南、湖北)的方言中仍保留着古音韵,在他们的方言里,这几个字均为同一音韵。

绝句中,一、二、四句末字押韵。律诗中,一、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第一句的末字也可以不押韵。七律、七绝第一句末字押韵的居多,这是正体;而不用韵的较少,称为变体。五律、五绝第

一句末字不用韵的为正体,用韵的为变体。格律诗中一般押平声韵的居多,押仄声韵的较少。而且押韵必须是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则可以换韵)。如果押错了韵,那叫“出韵”。

首句如果用韵,那就可以通押邻部的韵,这叫“借韵”。如:歌与波、鱼与姑、东与庚、支与儿与齐皆为邻部韵,“借韵”时即可以通押。

例:

秋野 唐 杜甫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首句末字“芜”为平声韵,这种情况下,这首诗就可以“借韵”。“芜”字与后边的“锄”字属“姑”韵部,而“虚、墟、鱼”均属“鱼”韵部。它们出现在同一首诗的韵脚里,就是“借韵”而成。

同一个字在同一首诗里不能重复用作韵脚,那叫做“叠韵”。即使是用同义的字也要尽量避免。如:“忧”与“愁”,“芳”与“香”,“仇”与“讎”,“花”与“葩”等等,那叫做“同义相押”。而且,在同一首诗里,如无特殊需要,还必须尽量避免同一个字几现的现象,那叫做“重字”或“叠字”。

三,对仗:

在格律诗里必须有对仗。对仗,也叫对偶。即一首格律诗的颔联(3、4句)和颈联(5、6句)必须是对仗句。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绝句一般不用对仗,但有的也可以用对仗。

所谓对仗,有点象对联,但又不完全是。它主要要求是上下句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字面相当,平仄相反,结构相同。词性也要求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诸如天对地,雨对风,婆娘对老公之类。

对仗句的上句(也叫出句)的末字应该是仄声,下句(也叫对句)的末字应该是平声,这与对联的要求完全一样,此即“上仄下平”的规则。如果是押仄韵的律诗,平仄格式与押平韵的律诗反过来就是了。对仗的上下两句中不能使用相同的字相对,因为同字相对就无法作到平仄相反了。

对仗有正对,有反对;有工对,有宽对等等。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四首》其三首联,工对,数词、颜色、鸟类、动词均一一相对。)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迭青钱。(杜甫《漫兴》九首之七首联,工对,糁径对点溪,杨花对荷叶,铺对迭,白毡对青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颔联,正对,春蚕吐丝,丝尽而亡;蜡炬自煎,泪尽成烬。都是借以表明对情的执着痴迷,痴情苦意,缠绵沉痛。)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颔联,工对,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动词合对斜。)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其五颈联,正对,都是借以肯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颈联,反对,前句说“能”,后句说“不”。)

以上例句不仅是词义、词性两两相对,平仄对对相反,而且语言结构上或主谓,或联合,或偏正、或动宾、或动补,上下句也都完全一致。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经典范例。因此,对仗是一首格律诗四大特点的基本要求之一。

四,平仄: 1,怎样分平仄:

懂四声就懂平仄。在现代四声里,阴平、阳平字为平声字,上声、去声字为仄声字。但有个特例,即分散在现代四声之中的入声字,都为仄声字。在古四声里,则比较清楚,平、上、去、入四声中,只有发音为平声的字叫平声字,发音为上声、去声、入声的字均为仄声字。古四声改为现代四声时,将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取消了入声,将原属入声的字分散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中。而格律诗的平仄则必须分出入声字。在现代教育里,只学现代四声,而不学古四声。如今的字典、辞典、学校教材都是按现代四声标注的。所以,学平仄时,难点是了解入声字。如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中,在现代四声中,“一、三、七、八”为阴平,“十”为阳平,“

五、九”为上声,“二、四、六”为去声。但“一、七、八、十”为入声字,都属仄声字。这十个数字只有“三”是平声字,其余九个数字都是仄声字。

怎样分入声字呢?有个简单的方法,即单韵母的字,都含有入声字,双韵母的字则不含入声字(只有 ie ue 例外)。至于在单韵母字里哪些字是入声字呢?这就没有简单的方法了,只有去查韵书,要靠死记了。2,格律诗中的平仄:

① 5字句一般是2-3的句式,7字句一般是2-2-3的句式。在 这些句式中,每两个字为一个音节。七言诗中有4个音节单位:“顶节”、“头节”、“腹节”和“脚节”(第七字独立成为一个音节单位)。五言诗中,去掉七言诗中的“顶节”(即第一、第二两字),就是五言诗的音节节奏。

每句律诗中的第二、第四、第六这三个位臵上的字,必须是平仄交替使用,即:或用“平、仄、平”,或用“仄、平、仄”,同一个音节单位的奇数字则用相同的平或仄。偶数位臵上的平仄不能与相邻偶数位臵上的平仄相重复。只有在偶数位臵上交替使用平仄,才能使格律诗中语音的高低长短既和谐又有变化,朗读起来,才会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韵味。“论平仄”,这是格律诗的又一个最大特点之一。

运用平仄时要有对有粘。

1、2句,3、4句,5、6句,7、8句要平仄相对,即上句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则反过来,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叫相对。如若不相对,那叫“失对”。

3与2句,5与4句,7与6句要平仄相粘,即下一联的前句与上一联的后句必须平仄相似。如第二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句也要类似于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叫相粘,如若不粘,那叫“失粘”。

七言律诗的两联之间,第二字和第四字必须要粘;五言律诗两联之间的第二字必须相粘。这几个关键点上的字决不能“失粘”。

总起来说,一首律句中的平仄必须有“四对三粘”,一首绝句中必须有“两对一粘”。

失对和失粘,都是格律诗中不准出现的现象。

奇数位臵上的字(不含末字)平仄可以灵活点,即可平可仄,不强求绝对的一律。偶数位臵上的字则必须平仄分明。

前人总结了两句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五言诗的 口诀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④ 一句之中,必须有两个相连的字是平声字。即在平脚之外,还必须有两个与平脚没有连在一起的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但在仄脚的句子里,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同时,在平脚的句子里,最后三字不得全都用平声字,那叫“三连平”(或叫“三平调”)。“三连平”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常常被人用来作为区分古诗与格律诗的标识之一,只要句末出现“三连平”,那就必定是古诗,而不会是格律诗。因为在格律诗里是不可能在句末出现“三连平”的格式。

五言里“平起平收”的句式(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必须是平声,不能拗。“仄起平收”的句式(仄仄仄平平),第四字必须是平声,也不能拗。七言里“仄起平收”的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必须是平声字,不能拗。这些位臵上如果出现拗字,就容易造成“犯孤平”,这都是诗家之大忌,都是不合格律诗的规则。

有些字由于遣词造句的需要,虽然明知不合平仄,但又不得不用。这就出现了平仄不合规则的病句,这些病句就叫“拗句”。出现了拗句就必须补救,如果不补救,那这首诗就不能成为一首标准的格律诗了。因此,有拗就要有救。救的大原则是“平拗仄救,仄拗平救”,实用中多数为“以平救仄”。诗句中的拗字情况各易,有的是必须救,有的是可救可不救,有的则是无法救而必须另选新字。具体救拗的办法多种多样,那些就不仅仅是入门常识范围之内的问题了。作为初学者,应当尽量避免使用不合平仄的字,等到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研究那些救拗的方法。

不论是五言还是七言,首句第二字不能拗。因为这个字正处在节奏点上,它决定着全诗的平仄格局。首句末字也不能拗,因为它关乎是否押韵,是否相对。

⑤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有4种。即第一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一句如果是平收的格式,必须要用韵;而仄收的格式则可不用

韵。仄收的格式如果用韵,则必须把第五字与第七字的平仄互换,那也就变成了平收的格式了。

例:平起平收: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起仄收: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仄起平收: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仄起仄收:

苏轼

绝句四首其三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只要第一句的平仄定下了,后面句子的平仄则按先对后粘、再对再粘的规则排下去就行了。

五律的平仄格式还是这4种,是把七律格式去掉第一个音节单位,即把最前面那两个字去掉就成了。

⑥ 不管是4句的绝句,还是8句的律句,其首句和末句的平仄必定是基本一致的,特别是第二字与第四字这两个关节点上的字,其平仄必定是一致的。

五,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意境,格调,比兴,修辞,用典,炼字等等,那都属于进一步提高的范畴了。

2014年2月10日

第三篇:格律诗

格律诗

野营之歌 一.行军

穿峡出谷越重峦,雪染眉稍汗不干。军号声声催奋进,红旗漫卷太行山。

二.宿营地

身负药包破晓行,山腰临暮宿军蓬。雾中听得村童唤,随入紫门诊病翁。

题红旗渠青年洞

飞车旋上重霄九,雾落云沉鸟不咻。冰树倒依绝壁险,一河天水绕峰流。

陋室梦

陋室孤帷对玉钩,夜阑梦到小桥头。柳花翻卷天光净,紫燕归飞月色幽。大地风狂同历苦,校园情恶共担愁。三年未忘长别恨,惆怅一怀夏复秋。

夜诊

依稀村野晓鸡啼,一夜床前斗笃疾。心血滴滴濡智胆,灯光灿灿照白衣。

风雪情

北风横扫雪横飞,天若有情欲逗谁? 志在云端勤是路,车声未往又三回。

绿宝石

天时不遇僻厢关,春纳秋滋度九寒。一日得出原野地,碧云翠雨现奇观。

悼毛主席

江河鸣咽山垂首,千里凝云罩九州。哀乐满天天落泪,白天遍地地生愁。导师先去全民恸,基柱猝倾举世忧。国际悲歌歌一曲,危关漫道越从头。

无题

勿为混沌丧心智,世理天纲不可欺。雨暴常袭晴午后,祸生亦许晋冠时。

迎春

小楼昨夜又迎风,笑语欢歌盏不停。大地初苏心已绿,画亭柳畔待东风。

春暮归途

夕阳青岭近黄昏,故里重归岸上行。堤柳先发烟气翠,畦花正放色香浓。河鱼跃跃频翻浪,燕雀翩翩亦动风。惊梦三年无好绪,春光有意慰人生。

春夜吟

重读云梦客居词,知是月临故地时。难眠春宵思未尽,东风柳影又成诗。

送李君赴天津进修

君赴北国翌日行,中原七月壮别情。临风炬?尤红烈,经雨枝头愈翠青。利剑劈开荆蔓路,豪峰绘就锦花程。莫言此去云天远,千里传书有雁鸿。

赠黄君以贺中考

时雨摧芽终破盖,十年寒室掛红裁。愿闻取胜夺关事,铁马金戈入画来。

奋桨

风吹暖岸众芳萋,击水奋桨迅复迟。细品弥觉春色好,只因曾历酷冬时。

游漓江

天光山色一江影,波转峰回隐客踪。风细桂香人欲醉,舟轻水稳骛不惊。

题画

天赐娇容羞皓月,春颜未谢暗凝香。无声微翼悄飞至,情到深时风自芳。

瞻汤阴岳飞庙

报国不吝身先死,气壮山河献伟躯。枭魄忠魂今尚在,踏苔海客竟仰鞠。

西湖游

风荡丝篷桨愈奋,扁舟遥向碧波亭。淡烟轻雨堤边柳,不是梦中似梦中。

红棉树

穗城细雨望如烟,深院锁春水绕山。玉榭琼台游不尽,最迷远客是红棉。

南国掠影

浩渺烟波舰似飞,洛溪桥下野鸭肥。江东一片香蕉地,乡女踏歌绕路归。

《水浒》观感

一时天下是非淆,社稷如同水上飘。无赖小人傍圣坐,护国重将落荒逃。宫中密议除民计,湖畔怒挥造反刀。勿论揭竿难济事,山摇地动几声啸。

晚归

云压林影暮天低,风冷雪积脚印稀。自叹迷茫乡野路,忽闻惊魂夜鹰啼。

题溪边早树图

根扎岩缝干如钧,枉看一溪碧水流。暖雨暂未难久溽,春风不度是残秋。

看《动物世界》

狐盗狼争百计生,苍蝇竞血亦称雄。鸿鹄不为浊食醉,敢对清旻唱大风。

惜咏

一日东风劲洒泼,泼红隔壁满园春。莫言居客不知趣,何故叩门陌姓家。

雾锁春晓

村外茫茫雾锁霄,行人无觅小石桥。顿疑孤旅临仙禁,细雨微微愈寂寥。

江亭

云不化雨枉未风,春意迟临望月亭。身侧琴音难入耳,只缘远近是涛声。

溯江

久知仙域有仙山,千古但愁蜀道难。水远江宽酬壮志,逆波溯浪一征船。

羑里城

古柏枝稀土井残,易文历历映长天。勿因七载说成败,囚寇帝王一槛间。

题云海图

大风来处暮霞收,千里苍蒙水横流。何故惜别秋籁里,云天浪海更行舟。

眺雪景感怀

无声一夜梨花落,万掛千披百态娇。但愿乾坤凝此刻,从今世上少污糟。

登山

横空百仗地天惊,野态矫姿万种情。登去何惜金履破,壮心志在踏云青。

重游长城

仰观天下第一墙,游客如云上太苍。不悔抱膝山路陡,镜头雨后对斜阳。

观海 一

烟水浩茫眼望穿,天涯点点现归帆。滩头鸥鹭三声叫,石上惊魂倦客寒。

碧流万里起云天,潮涌波叠似卷帘。白浪 崖三丈雨,涛声四处荡空山。

拭目崖头望溟茫,青波一带泛鳞光。渔家父子登船去,风顺扬帆助远航。

极目空空一线出,淡分碧镜与苍炉。日前多少烦心事,但到今时有似无。(碧镜:大海。苍炉:苍天)

元宵

锣鼓声潮夜半平,村童街上比花灯。良宵最是蟾华好,却在南天分外明。

春雨

瘦叶无姿秀色迟,潇潇洒洒夜来时。劝君莫把西窗掩,好让雨丝和梦织。

早春游珍珠泉

珍珠泉畔日斜西,百象凋零客步迟。吾信东风颜色有,翠烟悄上柳梢枝。

游三门峡

蜿蜒一路到峡南,车上几惊百丈渊。指点三门说归事,仰瞻电网颂新天。

函谷关

南听岫雨北观潮,函谷道前竖大关。暗马公孙逞辩技,鸣鸡孟子示才贤。汗王夺隘得天下,楚霸烧搂斥寇奸。秉笔欲书怀古意,犹觉腥涩晚风寒。

赠友人

坐饮三杯酒染颔,休言柳子未登科。汉皇自有青竹载,仲景岂无后辈歌。宫隅抚琴听众少,巴乡击木助声多。江河湖海都流水,无处春风不荡波。

桃花潭

桃花谷里看清潭,绝壁三重一袖天。飞瀑悬空八百尺,上如白練下成烟。

小巷

小巷深深彩壁华,朱门碧树映夕霞。钟鸣七点黄昏后,几几接踵到网吧。

老师

年华未老鬓先凋,愿作东风举李桃。待到花红枝满日,笑波悄然上眉梢。

访山庙 一

灵水生虚谷,琴音荡玉山。春风不入内,缘是庙门关。

乞将重愿托,跋涉不言高。人意终无解,愿为一冷雕。

捧至高山上,香烟整日熏。石心难感化,空自叹愁云。

黄河

情自巴山夜雨潇,百川水涨一江潮。九折不改东归志,势比秦邙万里涛。

(秦邙:秦岭和邙山)

三峡游

一、过三峡大坝

乘舟溯水游巴蜀,船到坝前梦境殊。五上闸间天路坦,眼开豁然见平湖。

二 西陵峡

游舟夜到西陵下,一目黛峰挂月华。人去甲台江水静,栏边孤客又思家。

三 神农溪

一船轻雾到巴东,客入神农两换乘。纤父原为巴楚后,秀姑击木送歌声。

四 过巫峡

云雨巫山久负名,次游得看女神峰。江河巨改惊新变,尘事不移是旧情。

五 翟塘峡记

峰入青霄紫气主,夕阳西照半江红。巴山楚水风流地,千古英杰有壁名。

六 白帝城

半世陈旧一日寻,终留壮志上白城。托孤堂外追前事,流水西风亦动情。

七 高峡归舟

踏波圆梦大江中,云畔归舟破晓行。一柱桅杆擎冷月,三峡风远送笛鸣。

秋日

静向秋风觅雨踪,金声落雁梦魂惊。何期佳影来时去。忍把寒栏作灞陵。

踏青

半壁霞光一树风,小桥孤渡踏青人。天高鹭影寻不见,回目绿波慰妒心。

元宵夜寄怀

半天烟火半天星,一路人潮一路虹。遥想当年十五夜,秋千场上月清明。

早春

春霖无意弄春寒,误惹新红一树残。小妹惜花休恼恨,东风又到玉楼前。夏日赠画与小溪

日袭斗室正人忙,无计助君枉自慌.野渡青山生笔下,和风细雨送清凉.情恩

闻说劳燕总分离,回味梦中泪洗衣.但忆君恩深似海,地荒天老泯别期..回张君

君怀鸿雁志,何必过谦轻.昔作千钧聚,今发动地鸣.写山声浩气,勾树隐清风.修字追颜柳,文思比谢卿.但求人久远,长功玉蝉明.秋景小描

长风十里柳轻摇,秋上东堤草欲凋.人在桥头篱落内.心随鹭影到青宵.赠溪

慕君不擅论金银,玉振清喉唱古今.人似高风凌皓月,心如明镜照凡尘.行柔楷正一书秀,竹翠兰幽几卷新.诗赋草成迎六九,春来听雨有知音.酬天

欲酬天意用何珍?无计虚怀问瀚.日月星辰明天物,不如恒世一昆仑.夏晚

雨过碎云高,风定孤烟直。日晚归雀噪,天暑闷蝉嘶。人影相依处,月上柳梢时。

在大姐墓前

不忍重睹旧时物,更哪堪新草生发。一缕纸烟千行泪,西风凄凄摇白花。海恩当以百年报,凭谁恨咫尺天涯。

医者

为择悬壶付此生,何惜心疲贫相随。救急常须三更起,扶伤更待子夜归。一时荒学技低下,四季长读鬓早灰。宁守清节日日度,焉作君子梁上飞。古体诗

释统分

形影难识还烦神?为释统分欲诉君.隆冬防寒居暖室,盛夏避暑入茂林.骑狮须有狮豹胆,抚琴勿乏琴弦心.人若无骨都是肉,才让啼笑破乾坤.寄毅诞辰

吾生匆匆近花甲,心想行随淡表华.恒慕素兰清品质,痴爱明艳一天霞.海棠叹

独怜红萼细施溉,翠茎亭亭蕾不开.欲何老榆向时节,伏风已带秋气来.蝉

留下淡玉衣,赠人医表疾.幽影知何处?寻声秋风里.乡居

何老闲多愈怀旧,不负桐橼常住留.月清风高好坐夜,每闻雁声知春秋.芙蓉

一目碧玉一目雪,娇态惊破天边月。清香熏得游鱼醉,浩荡东风长咨嗟。

朦胧成诗

纤波荡碎水中影,劲风摇乱雾里花。晨曦刷白云边月,朦胧成诗待我发。

击浪

峰拔万仞一涧裂,惊涛卷起百丈雪。人生自当击千里,激流勇退非明哲。

思乡

昨夜梦醒久倚栏,窗外飞絮如飘雪。树影楼廓皆相似,燕都不见殷城月。

榆林步诗

年长庭树晓,日月催鬓凋。闭户守竹节,开卷听松涛。宁静心浩远,淡泊气清高。步诗榆林里,晚霞愈妖娆。

观兵马俑

秦陵侧畔兵马俑,浩荡踏出百顷坑。.万军千骑无同面,刺杀卧射更如生。剑声戈声犹在耳,天骄开世何雄雄。

华清池游感

比翼连理誓如盘,华清池上两共欢。飞双殿里同心镜,海棠汤畔并蒂莲。花红偶燕随春至,叶黄双鸿伴秋还。可怜风雨飘摇日,何择美人与江山。

懿德太子墓

路边石牌卧碑处,森森寂寂太子墓。四十八街到阴府,暝行少年可安否? 从来祸福难料说,生在皇家是大误。

无字碑

非常人间路,坎坷几折回。一朝王天下,女流不可追。功过难评说,是为无字碑。

亲情难沽

喜自额上留朱颜,小疾初愈明镜前。难沽亲情亲如许,一语消得三冬寒。

第四篇:名词解释:格律诗:

名词解释: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今夜诗,与古体诗相对,盛行于唐朝。

反切:也称反语、反言、反音、反纽,或单称反、翻、切、组。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薄喻:用多个喻体来比喻一个本体。例如,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句读: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两者合成“句读”。(识文断句的标记符号)破读:后人在前人的作品时用改变字词读音的方式来区别它的词性和意义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声调变化。

互文: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义相互呼应,互相补充。

判断:

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今夜诗,与古体诗相对,盛行于唐朝。

词是我国诗歌的一种特殊形态,又叫诗余,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交错又称长短句。词是配合音乐曲调而产生的新型文体,有着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属性。

句读:我国古代句读,人为的标记符号,帮助识文断句的标记但不是标点符号,我国今天的标点不是句读演变的。破读:后人在前人的作品时用改变字词读音的方式来区别它的词性和意义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声调变化。

叶音说:古人押韵的作品通过强改字音以求押韵,韵韵和谐。

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例如:顿dun 都 困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上古时期——先秦两汉称古音学(诗经为代表);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以陆发言《切韵》为代表,宋,陈彭年。《广韵》保存了原貌,称今音学;近古时期——元明清,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代表。另外,宋元时期,有些音韵学者以图表形式分析韵书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称为等韵学。如《韵镜》(现存最古的韵图,作者不详,推测成书于五代时期.)

句读: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两者合成“句读”。(识文断句的标记符号)

音韵:破读也叫“读破”。古汉语中把这些通过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来区别词性或词义的方法,叫做“破读”。人们把一个字原来的读音叫做“本音”,把改变后的读音叫做“破读音”。

(主要是声调的变化)

注释:

叶音说:古人押韵的作品通过强改字音以求押韵,韵韵和谐。“叶”也作“协”,指以改读字音的(错误)方式,来读诗经、楚辞等先秦的韵文,叶音这个称呼由朱熹提出。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通过强改字音以求韵律和谐的阅读方式)

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注解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修辞:比喻 对偶 设问 代称 婉言 层递 嬉张 薄喻 并提 互文。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诸葛亮《出师表》)

并提:“侍中”指郭攸之、费祎,“侍郎”指董允,并提为“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

代称:“良实”本都是形容词,这里指代贤良诚实的人,是以事物特征代本体。2.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起义》)

代称:“坚”代“坚固的铠甲”,“锐”代“锐利的武器”,是以性质代本体。3.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对偶:即“鳏寡不闻犬豕之食”对“茕独不见牛马之衣”。

互文:“鳏寡”与“茕独”、“不闻犬豕之食”与“不见牛马之衣”文义互相补充。引用:改引董仲舒语:“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语见《汉书•食货志上》。比喻:“犬豕之食”比喻食物粗劣,“牛马之衣”比喻衣着粗劣破旧。

4.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司马迁《报任安书》)

委婉:“不测之罪”,这里指死罪;“不可为讳”,这里指任安被处死刑。省略:“仆又薄从上雍”句省略述语“之(到……去)”,即“仆又薄从上之雍”。5.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文心雕龙•情采》)

代称:“轩冕”代称官爵,“皋壤”代称隐者居住之地。

引用:“皋壤”见《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

6.未尝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萧统《文选序》)倒置:“心游目想”是“目游心想”的倒置。

代称:以“目游心想”指代读书,以“移晷”指代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

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对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代称:“白首” 代年老。

比喻:用“青云”比喻志向的高远。

引用:二句改引《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8.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枚乘《七发》)对偶:“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对“甘脆肥醲,命曰腐肠之药”。

代称:“皓齿蛾眉”是“美女”的代称,“甘脆肥醲”是“丰盛甘美的酒食”的代称。比喻:将“皓齿蛾眉”的美女比作斧子,将“甘脆肥醲”的酒食比作毒药。9.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赵壹《刺世疾邪赋》)

比喻:“咳唾自成珠”喻言语珍贵,“金玉”喻品德高尚,“兰蕙化为刍”喻贤人不被重用。引用:“披褐怀金玉”一句,语出《老子》七十章:“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代称:“被褐”指穿粗布衣的寒士,是“贫贱之人”的代称。按:教材引文误“咳唾”为“咳吐”,今正。

10.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江淹《别赋》)对偶:“珠与玉兮艳暮秋”对“罗与绮兮娇上春”。

代称:“珠”、“玉”、“罗”、“绮”都是“歌女”的代称。

互文:这两句互文见义,即“珠与玉”、“罗与绮”都“艳暮秋”、“娇上春”。

《许行》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译:“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唐尧暗自为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

填空: 音律学:

诗歌的规律和类型:3类型:律诗 绝句 排律。句型

用韵

平仄

对仗

词的概念和类型:词是配合音乐曲调而产生的新型文体,有着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属性。它的产生和兴起,离不开音乐。由于对词配乐方式理解的不同词究竟产生在什么时代,词学界的意见也不尽相同。

声母系统的研究,唐代参照梵创制字母。梵文字母又叫悉昙分为两种体文,摩多。守温找了30个汉字来代表30个汉字。南唐后梁守温制,到来后来宋代,宋代学者对守温,30个字母进行修订和增补,才变为36个字母。这就代表我国中古时期语言的声母系统。我国声调发现晚南朝

周颙发现四声

从隋朝开始编定韵书:《切韵》陆法言著,我国第一部韵书,称"韵书之祖"。《广韵》宋,陈彭年。历史影响超过了切韵。《平水韵》金元,刘渊。作品分析:

第五篇:剧本写作常识

剧本写作基础:剧本的格式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

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1: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2: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看个例子就明白了。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二剧本写作入门

这是我在大学修读剧本写作课程时所得到的体会。记得当年导师和我们说:「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今天,身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剧本理论知识,如有错漏,还望大家多多包容。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 第 一 节 >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态度(Attitude)>>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主题(Theme)>>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第 二 节 >

创造角色冲突(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方法一: Potogonist Vs Antogonist>>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方法二: 不能分解的关系(unbreakable bonding)>>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 第 三 节 >

创造表面张力(create dramatic tension)

<<方法一: 让你的观众知道一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方法二: 让你的观众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方法三: 时间限制(deadline)>>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方法四:转折点(Turning Point)>>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 第 四 节 >

其它技巧

<< 伏笔(Planting)>>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关键匙(Payoff)>>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蒙太奇(montage)>>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 第 五 节 >

剧本三大忌

<<写剧本变写小说>>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用说话去交待剧情>>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故事太多枝节>>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但是,简单永远是最困难的:「 Simple is difficult。」

下载格律诗写作常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格律诗写作常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一) 2009-11-25 09:30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

    初中英语写作常识

    1.英语的句号是实心点,而汉语句号是小圆圈。2.英语的省略号是3个点,汉语则是6个点。3.英语中无顿号。要表示句中较短词语之间的停顿,汉语习惯用顿号,而英语只能用逗号。在汉语中......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讲座讲稿) 一、 公务文书分为三大类: (一) 事务文书: 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书。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证......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常识 一、公文的基本格式 公文格式是公文的各个部分在页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公文的外观形式。它是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形式上的体现,对公文内容起着重要的保......

    新闻写作常识

    新闻写作常识 新闻写作知识对于记者编辑来说是基础性业务知识,是必须完全掌握的“吃饭知识”。但是,现在不少记者编辑、新闻从业人员却连这些新闻写作的常识性知识都半生不......

    公文写作常识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之材料可靠情况确实(2009-01-08 10:09:58)标签:杂谈 分类:工作日志公文的材料包括形成公文主旨和表达主旨所依据的事实现象、统计数字、政策法规、上级精神等......

    英语写作常识

    外国有句名言:“说能让人变得聪明,写能让人变得严谨”。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对中学毕业生“写”的要求既明确又突出,“写”是必备的技能。但对中学生来说,用英语写作是一件很......

    申论写作常识

    妙词集锦 一、二字动词 注重、狠抓、切实、力争、善于、放眼、突出、注意、讲求、力求、提高、增强、深入、广泛、及时、搞好、深刻、大力、牵引、拉动、统揽、支撑、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