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文字素材2 岳麓版必修1
08版的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之我见
三年下来,新课改的岳麓版教材教了一轮,今年回到高一,发现必修一的第3课变了,课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将原来的第3课和第4课分别讲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机的斗争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合编在了第4课。一开始不知道编者的用意何在。
正好开学初汕头市新课程培训时,金山中学的一位老师选择这一课开课。她的设计是:以制度的成熟为主旨,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将第4课中的中央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的部分,与本课中的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整合在一起,用从中央到地方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再加上选官制和监察制,构成严密的官僚政治体系,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熟这一结论,然后再进一步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方面皇权不断加权,相权不断削弱;另一方面地方不断受到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评课老师在肯定其能大胆整合教材之外,纷纷提出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的意见,莫衷一是,但大体不外乎要整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两条线出来。回来后总感觉不对劲,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仅仅是两对矛盾的斗争吗?于是仔细阅读了教材、教参,并查阅了一些资料。
祝总斌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一书中指出,秦汉时期,“君主握有对一切政务的最后决定权和否决权,但不般不直接统统领百官,处理政务;宰相负责直接统领百官,处,然面原则上只能‘助理万机’,并无最后决定机和否决权。”宰相只是皇帝的助理,不通过皇帝,不经过皇帝的批准,是不能处理和决定任何国家大事的。吴宗国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一书中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统治事务越来越繁杂,适应新的形势,西汉的中朝官与尚书,东汉的尚书诸官,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它们是弥补宰相缺陷的一些重要机构,与宰相是相互配合、并行不悖的。君相之争是这类机构建立、发展的一个原因,但决非主流。西汉尚书的发展,东汉尚书权力的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反映了政务范围的扩大和行政机构的逐步合理化。
尚书长官成为宰相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全国统治事务更加复杂,君主在审批尚书奏请时,不得不在更接近自己的禁中,设立更高档次的秘书、咨询机构——门下与中书,协助皇帝审批决策。
尚书、门下、中书三省发展到隋朝,最后形成了三省体制,在唐朝得到完善。门下和中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书由皇帝身边走了出来,同时也把原来属于皇帝的一部分决策权力带出成为政府机关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
三省体制的形成,反映了决策合理化的进程。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决策也根据性质和重要性的不同,分为若干层次,分别由皇帝、宰相和各级机构来完成。
但唐初的三省体制,设官分职,职掌固定,这种制度只适用于经济不很发达,小农占多数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武则天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临时差遣,并逐步发展为固定的使职,三省六部的权力渐被侵蚀。
所以唐宋以后随着行政事务的增多,在行政权力扩大的同时,宰相的事权开始下移,决策层次增多。因为事情越来越多,日常事务只能分层负责。宰相权力的下移不是单纯的权力转移,而是财政、军事这两大部门事务增加,他们在行政事务中越来越直于突出地位的结果。到宋代终于形成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并存的体制。
行政各部门权力扩大的结果,宰相所需要决定的事情,只剩下军国大事、高级官吏的任免和新出现的重大事务,而这些都是需要皇帝批准的,宰相逐渐变得多余。因此明初取消宰相,表面上是宰相权力太大,而实际上是宰相事权下移,行政各部门权力扩大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中枢机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中,表面上看是相权不断受到削弱,皇权不断集中,而实际上是行政各门权力在扩大,事权下移,决策分层,它体现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决策和行政过程的合理化趋势。其背后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还有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我认为,编者的意图,并不是用本课来说明两对矛盾,用三个方面的制度,即中央行政体制、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构成的官僚体系来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是能有效管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二是能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社会力量。其实教材的最后已经说得很明白,只不过没有得到老师们的重视罢。这样来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即符合客观史实,也符合文明史观。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二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以辛亥革命爆发后的中国社会状况作为切入点,以陈独秀、胡适等激进民主主义者及其思想主张为线索,完整地介绍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内容及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文学革命,在涤荡纲常礼教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高二同学只是耳闻过,至于具体是什么,怎么回事,也并不是很清楚。当然,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把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那就没有创新可言。我根据高二学生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喜欢怀疑,求知欲强,但又缺乏分析、归纳能力等特点,专门设计了导学案,掌握知识体系和自主探讨一些问题,还让其查阅大量的资料,使他们的知识系统化、能力提升,思想升华。【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新文化运动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领袖人物以及发展概况。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所述文化名人的经典著作及其相关内容,得出自己的独到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解读、判断、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以及交往能力。(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本节历史人物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学习,那些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挺身而出的人物所拥有的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热情洋溢的爱国情操。
②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整个过程,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养成关怀民族、国家、社会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发扬的精神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族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学习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学习难点】: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全面评价;归纳近代思想演进 【教学策略】:运用“情境——探究——反思——创新”教学策略,提供情境,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
题。教师要适时进行方法和方向性的引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新思维能力。
【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1)设计导学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学生根据导学案熟读课本,掌握基础知识.(2)、学生课后搜集资料:第一、二小组搜集有关背景的资料(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袁世凯称帝、日本的《二十一条》);第三四小组搜集新文化运动的概况(关于北大、陈独秀、胡适等人物;)第五六小组搜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科学与民主;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导入新课]:
课件“科学”“民主”两面旗帜(设计意图:直切主题,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1、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意图:检查导学案的预习情况,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为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2、一、二小组交流讲解背景的知识点
3、师生探究:阅读教材和下列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
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材料二:面对严酷的现实,陈独秀认为,“吾人于共和国体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他把启蒙视为“救国之要道”。
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另一方面,窃国大盗袁世凯则加紧复辟帝制活动,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
思想方面:一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归纳总结: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
(设计意图:让学生勾勒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者关系内在联系的轨迹,认识其必然性。同时教师还可设置问题“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由学生判断这种说法的正确与否,对运动的兴起进行深层次的体会。)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第三四小组展示查阅的资料
2、教师课件展示陈独秀、胡适、李大钊以及《新青年》书影和北大校园的图片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文化运动氛围,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让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五六组介绍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概况
3、材料一: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这两位先生有何具体所指?
2、“德先生”与“赛先生”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民主”和“科学”的理解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3、设计问题: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口号?你认为当时提出这个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今天?
(设计意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然后3个小组在黑板上展示成果,其他三个小组点评。提升学生合作意识,也给其展示的平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既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也提升了他们的 能力。)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巩固基础知识
2、探究问题“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堂小结】:中国近代西学的历程
由器物阶段到制度阶段到思想阶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到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意图:教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学生对这一单元的主题,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课堂练习】: 1、17世纪上半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说成是变革的“先师”;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则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 是自相矛盾的 B 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 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 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激进
2、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
A 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成立B 各地出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C 陈独秀等人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D 中国共产党成立
【课后作业】把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详细地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好
学生在胡适 的白话文的诗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新文化运动》一课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点多,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掌握好知识点,又能理解好难点,这样我设计了导学案,在课堂上采用了“情境——探究——反思——创新”教学法,既避免了传统的理想教育,又突出新课改的合作意识、自主观念,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气氛,使课堂实现了高效。我也从学生身上享受到了交流思想的愉悦,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幸福。
第三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目标
第一单元第一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知识目标: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概况。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容、关系及其实质、影响。
能力目标: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探究宗法制与分封制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的能力。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高考考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作用、影响及之间的关系。易错点:区分宗法制与分封制。
第一单元第二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目标:了解秦的统一过程。皇帝制度和中央政府的确立。郡县制、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及影响。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分析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
能力目标:利用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情感目标:认识秦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教学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高考考点:秦朝中央制度的内容与影响。易错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第三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教学目标:了解汉代、唐朝三省六部制、北宋、元代中书省等政治制度,说明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及带来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通过理解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体会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
教学重点:汉至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高考考点:汉至元时期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演变的史实。易错点:区分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特点。
第一单元第四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目标: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掌握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掌握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能力目标: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情感目标: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其影响。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教学难点:明清两朝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高考考点:明朝内阁的设立;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易错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第二单元第五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目标: 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及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内涵、表现。城邦的主要特征,其政治体制分类及主要特点。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能力目标:问题探究,通过问题层层展开,学生合作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情感目标:体会到古代希腊罗马的辉煌文化为世界文明所留下的重要遗产,认识到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古代文明各有千秋,都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各有利弊。
教学重点:爱琴文明及其所包含的文明及表现。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内涵、特征及表现。教学难点:理解希腊城邦不同政体的差异及对公民政治的分析。高考考点:古希腊文明的组成,地理环境与城邦形成的关系。易错点: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第二单元第六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目标: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源,发展历程,影响。理解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能力目标:通过对希腊地缘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重要内容,感受古代希腊的辉煌,分析古代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重点:古希腊民主制的内涵。
难点:古希腊民主制产生的根源、实质和历史作用。高考考点:古希腊民主制产生的根源、实质和历史作用。易错点:雅典主要民主机构的产生方式、性质及职能。
第二单元第七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目标:掌握罗马法《十二铜表法》和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产生、主要内容、特点、作用及影响。理解罗马法的演变实质。
能力目标:以案说法、问题探究、情境再现,来全面理解罗马法的重要作用。
情感目标:罗马法不仅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教学重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罗马法的影响。
高考考点:古代罗马法的内容、发展、影响。易错点: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
第三单元第八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知识目标:掌握1688年光荣革命及1689年《权利法案》的内容、实质、影响。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特点及其对英国历史及欧洲乃至世界的影响。
能力目标:探究近代社会民主制度取代专制制度是人类社会的进步,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是国情所致,是历史的必然,树立民主与法制的意识。理解君主立宪制的与封建君主制的明显区别、意义。
情感目标:通过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和 2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注意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特点及影响。《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高考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特点及影响。《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易错点:英国代议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单元第九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知识目标: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了解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能力目标:通过史料研读、问题探究去广泛的联系、对比分析出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情感目标:三权分立体制是防止出现专制独裁的制度安排,它为美国崛起奠定了制度基础。教学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作用、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总统和联邦制。教学难点: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高考考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作用。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易错点:美国1787年宪法遵循的三大原则。
第三单元第十课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知识目标:掌握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理解《法国1875年宪法》和德国1871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影响。了解德国的统一历程。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能力目标:分析材料,通过学习,搭建知识框架;反思历史,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目标:民主制度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长期斗争的信念。
教学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作用、影响。
教学难点: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理解和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的体现。“德意志特色”的历史原因。高考考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作用、影响。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易错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鸦片战争
知识目标:林则徐禁烟。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和结束。《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讲授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林则徐是中华民族英雄的原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高考考点: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易错点: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
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目标:太平天国运动的建立、灭亡、特点、意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作用及影响。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到太平天国企图用基督教改造中国,而洪仁玕企图用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都因为条件不允许而失败。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失败及意义。《天朝田亩制度》。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高考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易错点:区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第四单元第十四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目标: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实。《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内容、作用、影响。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结束。
能力目标:利用史料研读、问题探究的方法,广泛联系历史史实,深入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危害。
情感目标: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民族的灾难和屈辱,加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1894年到1901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史实。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高考考点: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易错点:列强对华侵略的阶段特征。
第四单元第十五课
辛亥革命
知识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掌握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历史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地投身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影响。教学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高考考点: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影响。易错点: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五四爱国运动
知识目标:掌握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精神”。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能力目标:联系中外史实,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国际、国内背景。通过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的分析,理解五四运动的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五四运动作为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民主与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体会民族精神的觉醒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结果及五四精神。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影响。
高考考点: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结果及影响。易错点:认识五四精神。
第四单元第十七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
知识目标: 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抵抗派的思想主张。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的政治思想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的思想核心。《钦定宪法大纲》颁行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内容。“皇族内阁”的形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宋教仁遇刺案”。
能力目标:阅读史料,归纳近代早期探索改革中国政治的代表性意见,并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归纳维新派思想主张的核心,分析其进步性,并比较维新派前后两种不同的主张,探讨在当时改革采取激进方式或渐进方式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主要规定,认识民国时期的宪政与清政府宪政的不同。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宪政之路,让学生认识到:有宪法比无宪法是进步,但有宪法,却未必有宪政。从君主制到君民共主制,再到民主制,是中国政体变化发展的必经的几个阶段,以此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宋教仁为宪政流血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到仁人志士们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认识到中国民主宪政道路之艰难与曲折,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积极进取,不惜牺牲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民国时期的宪政。康有为对君权态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的不同。君民共主制与君主立宪制的差异。
高考考点:早期探索改革中国政治的时代背景、代表意见及带来影响。易错点: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历程。
第五单元第十八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掌握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剖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和经验教训。
情感目标:通过对国际共运史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信心。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教学难点: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高考考点:《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及失败原因。易错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历史条件。
第五单元第十九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目标: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影响以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措施。
高考考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措施。易错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第五单元第二十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二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经过及失败,中共八七会议、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道路的确立的基本史实和历史意义。掌握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日本侵华的开始和国共从对峙转向合作的转变,抗日战争的经过,日军侵华暴行,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内容。了解三大战役和国民政府统治覆灭的历程。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形成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在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准确整理历史发展线索。
情感目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体会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历史的选择,体会新中国得以建立的伟大意义。学习抗战历史,正确认识、评价日本侵华,正确认识国共双方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历史责任感和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井冈山道路、抗日战争及抗战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教学难点:西安事变为何以和平解决。能准确把握本课中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过程。高考考点: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井冈山道路、抗日战争及抗战胜利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影响。易错点: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知识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政协的作用和职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基本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课外资源,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学习,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的深刻体会。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建立。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政治建设的基石。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
高考考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政治建设的基石。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易错点:区分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目标:“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及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完善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和思考题,培养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 6
识的养成和提高。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完善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高考考点:“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与完善的主要内容。
易错点:“文化大革命”的实质。
第六单元第二十三课
祖国统一大业
知识目标:了解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及历史意义。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内容、作用及意义。
能力目标: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气氛,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并让学生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以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教学难点:认识“一国两制”理论和祖国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
高考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易错点:理解“一国两制”。
第七单元第二十四课
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目标:理解“冷战”的概念,分析“冷战”形成的原因。了解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理解“冷战”和“热战”的关系。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学会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辨证地看待“冷战”对世界和平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冲突而形成的遏制和对抗不符合世界发展的需要,只有和平合作才能实现国家间的共赢。
教学重点:“冷战”兴起的原因;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教学难点:“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高考考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表现、影响。易错点:区分“冷战”和“热战”。
第七单元第二十五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知识目标:了解西欧走向联合的背景,并能简述欧共体建立的过程。了解战争对日本经济的破坏,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了解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及过程,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认识到经济发展对各国政治外交的作用,理解国际地位变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情境的思考,体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理解历史学习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情感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国家外交方针的制定,世界政治格局变化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走向和平与稳定的需要。教学重点:各种力量崛起的原因及影响。教学难点:西欧能走向联合的原因。
高考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易错点:各种力量崛起的原因及影响。
第七单元第二十六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成果。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归纳概括出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通过阅读教材,能归纳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目的和意义。能认识到外交活动的目的的出发点,就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情感目标:通过新中国初期外交建树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进程及原因。
教学难点: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确立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对中国的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高考考点: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进程及原因。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易错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第七单元第二十七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知识目标: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波兰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的过程。探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和原因。理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具体内容,探讨在此趋势下国际关系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征。能力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虽然遭受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它是前进道路上的曲折,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教学重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联盟形成与扩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教学难点:东欧为何剧变、苏联为何解体、和平与动荡出现的原因。
高考考点: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易错点:当今世界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四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大一统。秦中央集权制度:A皇帝制度B中央三公九卿制C地方郡县制。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唐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元只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立内阁。
清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
古希腊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古希腊城邦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最为流行。
古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引上民主的轨道。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民主制。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
古罗马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平民维护自身利益,和贵族斗争,设立保民官。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元首制实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戴克里先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罗马法:《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从《大宪章》到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限制国王权力,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人治转向法治。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787年宪法三原则: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实行联邦制的总统制共和国。
美国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
1875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
俾斯麦完成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1842年,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英法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1858年和1860年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一部分官绅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局,主张学习西方“长技”,自强求富,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太平天国运动开始:金田起义。天平天国全盛:
军事上北伐和西征。政权建设上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洪仁玕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发展方案《资政新篇》。天平天国失败:天京陷落。
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内容:A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C开放重庆等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义和团口号:扶清灭洋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宪法。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第一个工人政权。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列宁《四月提纲》是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二大”,奋斗目标是反帝反封反军阀。“三大”确立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革命举行北伐,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和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屠杀共产党,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回到领导岗位,革命转危为安。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6年,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日打下重要的基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开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战场存在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
重庆谈判,国共签署“双十协定”,确立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全面进攻、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河北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开始。
1955年,北约和华约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新中国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第五篇: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三课,它上承第二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梁启超曾说过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俱是秦制,这句话说明秦制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而第三课的内容则是古代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而至成熟。
本课的核心内容实际是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在对这一概念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认识到这一制度内存在的两对矛盾是突破这一问题的关键。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历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实际上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的,而且变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即皇权的不断加强与中央权力的不断加强。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第一目“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讲的是中央官制的演变,其主线是中枢权力不断被分权和制衡,相权逐渐弱化的过程;第二目“选官制度”,主要讲的是选官制度的演变,其主线是官吏选拔由侧重门第出身向侧重能力转变;第三目“监察与谏议制度”,主要讲的是对官员的监督和对皇帝言行及决策的监督,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制。三个子目体现的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逐渐成熟,其目的均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课标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引导学生对各个朝代中枢权利机构设置的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学习,认识其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起到的重要作用。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及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提出问题,设置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3、利用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历史发展过程。
4、利用历史资料和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多样的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这一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2、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从西汉到元朝一千多年,每个朝代都采取了维护中央集权的制度,从而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曾经有的政治文明,了解我国先人的政治上之精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有许多优良的部分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学生了解现在的政治措施有一个基本基础,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3、经济发展不等于国家富强,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革新政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在增强经济、科技实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深化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的改革,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成熟的表现。(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教学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学情
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法
1、教师讲授:定义性的概念、规则或学生集体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讲授。
2、问题试教学法和情境创设法:创设情境——提出疑问——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么,“金榜题名时”这句话反应了历史上那种制度呢?(科举制)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科举制的由来以及其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史。
(二)、新课教学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设计一:知识梳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课“三省六部制的确定及其演变”,填写历代中央官制的确定与演变的表格。(多媒体展示表格。)(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填写促使学生分析概括课本中的信息资料,培养其动脑思考分析的能力。并对演变过程有一直观认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个别指导。
幻灯片展示三则材料,结合教材理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原理: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循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戴胄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设计二:学生活动:按课本隋唐三省六部制结构图的模式,设计出秦朝、汉代、宋代和元代的中央官制结构图。(设计意图)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设计三:创设情境:如果你是一名唐朝的政府官员,为了造福百姓,你想治理淮河,请说明整个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具体实施的过程。(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三省六部职责和处理公务的流程,通过具体历史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还原历史,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及流程。对老师的讲解加以巩固及消化。注意强调最终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但皇帝还不能完全独裁。
思考: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设计四:创设情境:由学生表演历史剧《北征辽朝》:分角色扮演丞相、枢密使、计相和皇帝等角色,就向辽用兵收复疆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提问:归纳总结秦、隋唐、宋、元时期的中枢权利体系,分析其变化趋势的特点?
趋势: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过程中,逐渐取得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相权被分权制衡受命于皇帝。
备注:元朝改为一省制相权扩张,终导致朝局动荡(引导学生比较一省制与三省六部制),成为明太祖废除丞相的一个借鉴。
【过渡】同学们听过“公务员”这个词吗?他们是国家正式的政府官员,现在想在政府担任个一官半职,都要通过公务员考试,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层层筛选,才有可能成为政府里的一员。说不定哪天我们在座的同学也有这样的经历成为我们的公仆。那么古时候的政府官员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选官制度
【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和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多媒体展示问题及答案)
设计一:分组活动:把学生分为六组,分别代表西周、战国、秦及汉初、汉武帝以后、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讨论:假如你是各代的一位平民百姓,你想为国效力,你想成为政府官员,请说出各自最可行的办法。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世卿世禄制度、军功爵制、察举与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探究问题
1、察举制与征辟制的主要区别?
2、察举制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征辟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
材料一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3、思考:结合教材与材料一分析科举制设立的背景。
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
4、根据教材内容概括科举制的建立历程。
设计二:多媒体展示搜集的各种关于科举制的资料,评价科举制。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新意识。(PPT展示材料)
材料一: 科举制在国外的影响
英国:1835年,居留中国人士格尔斯指出:“科举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也许这就是他们所创造出来惟一值得保留的制度,而此制度还未被其他国家所采用。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1847年,曾到过中国的杜麦斯出版了《中国札记》,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1855年5月,经过议会辩论之后,英国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美国: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870年,史皮尔(Spear,汉名施惠廉)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1883年,以平等竞争为原则的文官考试法案获得美国国会通过。1893年,美国文官考试制度完全确立。
其他诸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也在本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大量吸取借鉴了中国科举制精华。
材料二:近代人物对科举制的评价
五四时期重要的科学启蒙者和自由主义思想家杜亚泉在1911年撰文指出:“吾直以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向使当日者,不废科举之制度,但稍稍改易其课试之程式”,另一位在科举废后不久却赞美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各种场合一再称赞中国古代考试的公平性,强调考试在政府选任官员中的重要性。他在《五权宪法》等演说中多次说过: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还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胡适认为现代中国的历史基础之一便是科举制度。他说:“这种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
1955年,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说:“无论如何,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又且由唐迄清绵历了一千年以上的长时期。中间递有改革,递有演变,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这决不是偶然的。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上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气吐弃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可诧怪的事。” 材料三《唐摭言-散序进士》: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王志轩《被阉割的帝国》:隋唐统治者开科取士的后果之一是给了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的希望,后果之二是学术的功利化。使知识分子有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荣身之路,这一政策与儒家的“学而优则仕”一拍即合。从此国家机器不仅为知识分子指定了学术的范围,更进一步指出了学术的目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自主探究:有人说今天的公务员考试是对科举制的批判和继承,对此应该怎样理解?
吸收了科举制公开公平公正和量才录用等因素,舍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增加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
【过渡】选官制度使国家的各个机构得以正常的运行,但这些官员中的一部分人会不会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假公济私呢?古代中国不是现代法治社会,对官员的劣行,缺乏社会的和法律的监督,如果听任官员腐败,势必激化社会矛盾,危及统治,因此需要通过一种制度尽可能地将百官的行为局限在不至于危及统治的范围内。
(三)监察与谏议
【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和问题,学生自主解决。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多媒体展示问题与答案)
设计一,展示幻灯片让学生填出监察及谏议制度的发展历程
门下省
问题
1、比较监察与谏议制度?
学生回答,教师重点点拨:不同:监察是对官员的监督;谏议是对皇帝的权威提出异议。相同:都是国家机器运作的监督机制。
【合作探究】问题
2、监察谏议制度在中国官僚制度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在古代历史上,君主权力至高无上,缺乏健全的,有充分权威的法律背景下,监察和谏议能否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导学生依据教材讨论解答)问题
5、监察与谏议制度的演变史反映了什么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皇权高度加强。【合作探究】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是怎样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四)【课堂小结】
1、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归纳汉唐以来古代政治高度成熟的表现。
2、概括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学生归纳,师生共同总结)
中枢行政体系、选官制度、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和运行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其积极意义在于:首先,这是对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进行有效管理所必不可少的;其次,能够对古代历史上客观的社会变迁作出必要的反应和调整,不断地整合和吸纳新的统治力量,巩固统治基础,保证统治和社会的稳定。
(五)【课后探究,学以致用】
多媒体展示材料:孙中山先生建立民国时倡导“五权分立”,他说:“我所说的五权并非杜撰的,就是将三权再分弹劾及考试两权。” “„„考试权,原来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谏议大夫和清朝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这种御史都是梗直得很,风骨凛然。„„由此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宪法里头是决不可少的。”孙中山先生的态度和政治实践说明了这两种制度的历史价值。
(1)请指出“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两个制度“很好”的依据。(2)上述制度是否完美无缺?为什么?
板书设计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2.宋代:(1)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计相)3.元代的一省制
二、选官制度
战国:军功授爵
汉代:察举和征辟
隋唐:科举制
三、监察与谏议 秦代:御史大夫
汉代:⑴御史大夫;⑵汉武帝时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隋唐:设谏议制度,门下省担当此职。宋代:出现谏院。
明清:监察制度达到顶峰:(1)科道(都察院、六科给事中)(2):按察使司。无专门谏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