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文言文复习 学生版(范文)

时间:2019-05-15 09:2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讲 文言文复习 学生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讲 文言文复习 学生版(范文)》。

第一篇:第六讲 文言文复习 学生版(范文)

第六讲

文言文复习

文言文必考的题型有以下三种:

1、解释加点的字词。

2、翻译某句话或者某两句话。

3、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回答一些与中心相关的问题。如: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本文的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有时还会掺杂一些其他的题,不过只要你能把上面三个问题正确地解答了,基本上能得到6—8分了。

读文言文时,用上以下几个魔法棒,你就会事半功倍:

魔法棒一:必读文中给出的注释。结合这些注释,再用上意译法,就可以了解本文的大意。

魔法棒二:直译法翻译句子。直译法也即一一对应地翻译每个字,然后把它们组成一句通顺的话。特别是遇到一些重难点的字词或者一些常用字词时一定要准确地翻译,否则就得不到分数的。这些重难点词包括:古今异义词、常见的虚词、通假字、易错的字词等等。这些重难点的字词有时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猜出其意思。

小升初常见的一些实词、虚词、通假字

猜猜法:小升初中给出的文言文常常会涉及到一些成语故事,当看到熟悉的名字时,就可以根据自己平时所掌握的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先猜一个文章的大概。若不是自己熟悉的,根据文后的注释,也可以猜文章的大意。知道了文章的大意,就像借到了东风一样,解下面的题就容易多了。

读文三问法:阅读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可以借助“读文三问(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的态度是什么?批评或者赞扬)”来搭桥,更好地明白文章的主旨。

文言文真题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广益中学的文言文试题,一般都在小学的学习范围外,属于课外文言文阅读。而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因此拿到试题时大家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考试中一个“楚人学舟”的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建议考生们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自护其短 北人(1)生而不识菱者,仕(2)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某人自护(3)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雪涛小说·知无涯》)【注释】

(1)[北人]北方人。(2)[仕]做官。(3)[护]掩盖,遮掩。【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席上啖菱()②或曰()③啖菱须去壳()④欲以清热也()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作“因为”解释的一句是(2分)()

A.欲以清热也。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C.以土砾凸者为丘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小题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1)曰:“卿(2)今当涂(3)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事多。权曰:“孤岂欲卿治经(4)为博士邪!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6),非复吴下阿蒙(7)!”蒙曰:“士别三日,即更(8)刮目相待(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司马光《资治通鉴》)【注释】

(1)[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2)[卿]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3)[当涂]当权、当政。(4)[治经]钻研儒家经典(四书五经)。(5)[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7)[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吴下,吴县那地方。阿蒙,名字前面加个“阿”,有亲昵的意味。(8)[更]重新。(9)[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1、选出加点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A、告诉,对……说 B、叫做,称为 C、认为,以为 D、所谓(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拜见 B、见解 C、接触 D、出现(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A、男子 B、士兵 C、读书人 D、具有某种品质或技能的人(4)非复吴下阿蒙()

A、从高处到低处 B、颁布,下达 C、处所 D、攻克,攻下

2、解释加点的词。

过 及鲁肃过寻阳()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更 即更刮目相待()

子能更鸣()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短语和句子:(1)刮目相看:(2)孙权劝学: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方舆胜览》)【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去()方()欲()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胸有成竹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 1 耳,而节叶具焉 2。自 3 蜩蝮蛇 4。以至于剑拔十寻 5 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6,执笔熟视 7,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8,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 9,少纵则逝 10 矣。

赏析:大家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一定了解,但未必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读了上面这则短文,你对这个成语的含义会有进一步理解,同时还能获得其他的启示。

一、文中用了两处比喻,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比喻义。

二、翻译下列句末语气词,说明其表达的语气。1.而节叶具焉。()()2.岂复有竹乎()()3.少纵则逝矣()()4.苛政猛于虎也()()

三、解释加点的词。

1.竹这始生,一寸之萌耳()2.岂复有竹乎()

3.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4.以追其所见()

四、这则短文对你有何启示。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1),熏以桂椒(2),缀以珠玉,饰以玫瑰(3),缉(4)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5)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

(1)[木兰]一种香木。[柜]这里指小匣子。(2)[桂椒]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3)[玫瑰]一种美石。(4)[缉]装饰边沿。(5)[还]退还。

赏析:这个故事启发人们认识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

为()

缀()

饰()

还()

2、指出下列句中“其”的不同用法。

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②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③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3、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① 楚人: ② 郑人: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1)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2),迨(3)能倍讽(4)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

(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赠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2)[下帷绝编]这是两个勤学的故事。“下帷”指东汉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即孔子的“韦编三绝”。(3)[迨]dài,等到。(4)[倍讽]“倍”通“背”,背诵。

赏析: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尤其是“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等观点,确是学习的准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温公尝言 ④众兄弟既成诵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_________

凿壁偷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西京杂记》)

【注释】(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邻居有烛而不逮 主人怪而问衡 2.翻译下列句子。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3.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表现出匡衡的什么精神?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 矣。(《韩诗外传》)

【注释】(1)[诵]背诵。(2)[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3)[讠宣 ]xāun,遗忘。(4)[戒]警告。

赏析: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

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③其母引刀裂其织()

④以此戒之()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3.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

刻舟求剑

楚人有欲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0 分)

(1)涉江()

(2)遽契其舟()

(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4)是吾剑之所从坠()(5)求剑若此()(6)不亦惑乎()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2分)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且(1)有置履者,先自度(2)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3)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4),市罢(5),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且]将要。[置]购置。(2)[度(duó)]量度,动词。下文“宁信度(dù)”的“度”是名词,指量度好的尺码。(3)[至]等到。[之]往,到。(4)[返]同“返”。(5)[罢]结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 而置之其坐。(同)

② 反归取之。(同)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 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 先自度其足 吾忘其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2)何不试之以足()

(3)至之市而忘操之()()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答: 【阅读提示】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或曰 而或长烟一空 B.以子之矛父以足受

C.陷子之盾 吾欲之南海 D.不可同世而立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者:主管祭祀日的官员。②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③卮(zhì):古代酒具。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引酒且饮之:_______(2)夺其卮曰:____(3)遂饮其酒:______(4)终亡其酒: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第二篇:06--第六讲 复习不等式 新课程

第六讲 复习不等式

一、本讲进度

《不等式》复习

二、本讲主要内容

1、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

2、不等式的证明;

3、不等式的解法;

4、不等式的应用。

三、学习指导

1、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基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1)对称性或反身性:a>bbb,b>c,则a>c;

(3)可加性:a>ba+c>b+c,此法则又称为移项法则;(4)可乘性:a>b,当c>0时,ac>bc;当c<0时,ac

(1)同向相加:若a>b,c>d,则a+c>b+d;(2)正数同向相乘:若a>b>0,c>d>0,则ac>bd。

特例:(3)乘方法则:若a>b>0,n∈N+,则anbn;(4)开方法则:若a>b>0,n∈N+

1,则an1bn;

(5)倒数法则:若ab>0,a>b,则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应注意:

11。ab(1)条件与结论间的对应关系,如是“”符号还是“”符号;(2)不等式性质的重点是不等号方向,条件与不等号方向是紧密相连的。

2、均值不等式;利用完全平方式的性质,可得a+b≥2ab(a,b∈R),该不等式可推广为a+b≥2|ab|;或变形a2b2为|ab|≤;

222

ab当a,b≥0时,a+b≥2ab或ab≤.22在具体条件下选择适当的形式。

3、不等式的证明:

(1)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比较法,公式法,分析法,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2)在不等式证明过程中,应注重与不等式的运算性质联合使用;(3)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放大或缩小应适度。

4、不等式的解法:

解不等式是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因此在解不等式过程中应使每一步的变形都要恒等。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是解不等式的基础,一元二次不等式是解不等式的基本题型。利用序轴标根法可以解分式及高次不等式。

含参数的不等式应适当分类讨论。

5、不等式的应用相当广泛,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研究函数单调性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当善于发现具体问题背景下的不等式模型。

用基本不等式求分式函数及多元函数最值是求函数最值的初等数学方法之一。

专业 专注 115号为您服务

研究不等式结合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变换思想等。

四、典型例题

2例

1、已知f(x)=ax-c,-4≤f(1)≤-1,-1≤f(2)≤5,试求f(3)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分析:

从条件和结论相互化归的角度看,用f(1),f(2)的线性组合来表示f(3),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设f(3)=mf(1)+nf(2)∴ 9a-c=m(a-c)+n(4a-c)∴ 9a-c=(m+4n)a-(m+n)c m4n9∴ 

mn15m3∴ 

8n358∴ f(3)=f(1)f(2)

33∵-4≤f(1)≤-1,-1≤f(2)≤5 ∴ 55208840≤f(1)≤,≤f(2)≤ 333333∴-1≤f(3)≤20 说明:

111、本题也可以先用f(1),f(2)表示a,c,即a=[f(2)-f(1)],c=[f(2)-4f(1)],然后代入f(3),达到用f(1),33f(2)表示f(3)的目的。

2、本题典型错误是从-4≤a-c≤-1,-1≤4a-c≤5中解出a,c的范围,然后再用不等式的运算性质求f(3)=9a-c的范围。错误的原因是多次运用不等式的运算性质时,不等式之间出现了不等价变形。

2、本题还可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例

2、设a>0,b>0,求证:解题思路分析:

法一:比差法,当不等式是代数不等式时,常用比差法,比差法的三步骤即为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左-右=abbaababababbbaa(ab)(1b1a)(ab)abababba≥ab。

(ab)2∴ 左≥右 法二:基本不等式 ≥0 根据不等号的方向应自左向右进行缩小,为了出现右边的整式形式,用配方的技巧。∵ abb≥2a

专业 专注 115号为您服务

ba

a≥2b

abba∴ 两式相加得:≥ab

2例

3、设实数x,y满足y+x=0,0

18∴ axay≥2a ∴ loga(axay)≤loga1(2a8)loga21 8说明:本题在放缩过程中,利用了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知识与不等式是紧密相连的。例

4、已知a,b为正常数,x,y为正实数,且解题思路分析:

ab1,求x+y的最小值。xyaybxxyabbxay法一: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xy(xy)()ab≥ab2ab当且仅当,即

xyyxab1xyxaab时等号成立 ybab说明:为了使得等号成立,本题利用了“1”的逆代换。法二:消元为一元函数 途径一:由∴ xyayab1得x xyybaya(yb)abababyyay(yb)ab ybybybyb∵ x>0,y>0,a>0 ∴ 由ay>0得y-b>0 yb∴ x+y≥2abab

abybybybab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abxaab1xy途径二:令bacos2,sin2,∈(0,)

yx专业 专注 115号为您服务

∴ xacos2asec2,ybcsc2

∴ x+y=a(1tan2)b(1cot2)abatan2bcot2≥ab2ab atanbcot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xy1说明:本题从代数消元或三角换元两种途径起到了消元作用。例

5、已知f(x)=-3x2+a(6-a)x+b(1)解关于a的不等式f(1)>0;

(2)当不等式f(x)>0的解集为(-1,3)时,求实数a,b的值。解题思路分析:

(1)f(1)=-3+a(6-a)+b=-a2+6a+b-3 ∵ f(1)>0 ∴ a2-6a+3-b<0 △=24+4b 当b≤-6时,△≤0 ∴ f(1)>0的解集为φ;

当b>-6时,3b6a3b6

∴ f(1)>0的解集为x|3b6a3b6

(2)∵ 不等式-3x2+a(6-a)x+b>0的解集为(-1,3)

∴ f(x)>0与不等式(x+1)(x-3)<0同解 ∵ 3x2-a(6-a)x-b<0解集为(-1,3)a(6a)∴ 23b

33解之得a33b9

例

6、设a,b∈R,关于x方程x

2+ax+b=0的实根为α,β,若|a|+|b|<1,求证: α|<1,|β|<1。

解题思路分析:

在不等式、方程、函数的综合题中,通常以函数为中心。法一:令f(x)=x2+ax+b 则 f(1)=1+a+b>1-(|a|+|b|)>1-1=0 f(-1)=1-a+b>1-(|a|+|b|)>0 又∵ 0<|a|≤|a|+|b|<1 ∴-1

专业 专注 115号为您服务-456

第三篇:热点课程第六讲-学生讲义

我国慈善机制建立与完善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概念解析】

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就是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给人力量。慈善事业则是指,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

【热点回放】

中华慈善总会15年筹善款近百亿元

中华慈善总会成立15年来,累计筹集款物近100亿元人民币,开展了包括救灾、扶贫、安老、助孤、支教、助学、扶残、助医等八大方面几十个慈善项目,使数以千万计的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如2003年共为抗击“非典”筹集款物9000多万元;2005年对印度洋海啸灾区的援助中,近3个月时间里共接受捐赠2.56亿元,为11个海啸受灾国提供了紧急援助;2008年四川大地震后至今年4月30日,接受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共计10.882亿多元。

中华慈善总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旗帜鲜明地以“慈善”二字命名的全国性慈善机构,通过对内宣传慈善理念,开展慈善救助项目,推动地方慈善事业发展,对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中华慈善总会已有273个团体会员单位,分布在内地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初步形成了慈善工作的基本网络。1998年,中华慈善总会加入了国际联合劝募协会,成为该组织在中国大陆的惟一会员。

据了解,作为一个全国性慈善机构,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于1994年,15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中华慈善总会对内宣传慈善理念,开展慈善救助项目,推动地方慈善事业发展,对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中华慈善总会已有273个团体会员单位,分布在内地所有的省区市,已经初步形成了慈善工作的基本网络。在对外交往方面,慈善总会除努力拓展和加强海外募捐,还积极建立慈善事业的国际交流平台,并与相关国际组织、国外慈善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泰安:创新募捐机制建形成泰安慈善特色

我市慈善总会在企业捐赠发动上采取新举措,继续推动以“项目”为依托的劝募和救助,创新募捐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搞好社会捐赠和经常性的捐赠活动,开发社会慈善资源,筹募建立“大额慈善基金”,打好“泰山牌”,拓宽市外捐赠的新路子,捐赠额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形成泰安慈善特色。

建立慈善专项基金。由于各种原因,我市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困难群体,政府财力有限,难以满足各类弱势群体的需要。发展慈善事业,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慈善活动,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设立慈善专项基金,可以有效地利用社会的资源,为亟需救助的困

难群体解燃眉之急。我市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慈善专项基金建设,计划建立慈善专项基金30个以上,市慈善总会直接组织发动市直以上企事业单位设立专项基金10家以上。

鼓励慈善物资捐赠。为了实现灾民和特困群众实物救助,同时也为充实慈善超市救助物品,推动慈善物资储备和慈善超市物资配送中心建设,今年积极动员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群众奉献爱心,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拓展捐赠范围,将部分闲置物品捐赠至慈善机构。由慈善机构根据慈善救助的需求,实施统一的物资配送和困难救助。

扩大市外慈善捐赠。2009年继续打好“泰山牌”,发挥市华侨慈善专项捐赠基金的作用,加强与市外慈善机构合作,拓展市外捐赠的新路子,积极争取市外特别是泰安籍人士对家乡的捐赠,在市外捐赠数量上实现新的增长。

陈光标:把慈善当作一种生活习惯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生活在人们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独僵死在存折上的守财奴,更光荣,更伟大。”这是陈光标的口头禅,也是乐善好施的他心中朴实的信仰。

4月24日上午,由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主办的“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在京发布,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标哥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被评为“最具号召力中国慈善家”。

多年以来,对陈光标而言,慈善几乎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少年极度贫困的经历和父母的谆谆教诲,使成功后的陈光标总是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97年创办公司第一年盈利20万元,陈光标即拿出其中的三万元资助了一名安徽的白血病患者,1998年,公司盈利60万,他又马上拿出28万为老家天岗湖乡修了条4.8公里的乡村公路。致力慈善十几年,陈光标累计捐出的款物保守估计已达7.68亿,受资助人数达30多万。

在去年5.12地震发生仅两小时后,具有军人情结的陈光标又勇赴四川灾区,腰缠万贯地冲锋陷阵。不仅身先士卒组织了由推土机、挖土机、吊车等60辆重型机械设备和120名优秀操作手组成的抢险队,冒险救灾救人修路,而且还第一时间捐助了170吨大米、2.3万台收音机、1500台电风扇、8000个书包以及758万现金。最近,陈光标计划还要再采购2000台电脑支援灾区教育,并启动200万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基金。

40刚出头的陈光标曾多次在各种场合这样说起过他对慈善的理解,“我的钱都是党和人民给我的。当他们需要的时候,我就应该给他们。嗯,这是一种境界。”

海尔集团出资1亿元设立海尔慈善基金

2009年5月19日,“青岛市慈善总会•海尔集团慈善基金”启动仪式在青岛民政大厦11楼青岛市慈善总会会议室隆重举行。青岛市慈善总会长张旭升、海尔集团党委副书记徐立英等出席了仪式。据悉,此项慈善基金由海尔集团出资人民币1亿元设立,每年定向实施捐助,主要用于希望工程建设以及其他慈善项目,以全力支持青岛市慈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跻身国际品牌的海尔,多年来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出色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还有源源不断的爱心回馈。从1984年创业开始海尔就一直关心公益事业,在宣布援建希望小学计划的同时,也先后实施了扶贫救灾、捐款捐物、成立教育发展基金等多项扶危济困计划。北京奥运会期间更是启动了“一枚金牌,一所希望小学”计划,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为中国夺得51枚金牌,相应的海尔也履行承诺将捐建希望小学51所,目前希望小学的捐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其中36所希望小学将在2010年全部建成。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海尔集团迅速启动“抗震救灾应急机制”并制定“重建家园”计划,累计向灾区捐助的款项和物资达3800多万元,以最快的速度支持救灾和灾区重建。据不完全统计,海尔用于社会教育事业、对口支援帮扶、扶贫救灾助残的捐款、捐物共计2.5亿多元;海尔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和物品价值超过5亿元。

在此次启动仪式上,海尔集团党委副书记徐立英表示,海尔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进程中,海尔将继续真诚回馈社会,继续推进和开展自己的爱心事业,在为人们提供优质产品、服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将为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做出更大贡献,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慈善排行榜为何成了慈善忽悠榜

4月24日,2009中国慈善排行榜将在京正式发布。据中国慈善排行榜编制、发布者、中国社工协会副会长刘京透露,不兑现承诺、捐款不到位者,将在此次排行榜发布时被曝光。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慈善,作为一项社会救济福利的光彩事业,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所热衷。2008年,中国冰灾、地震连发,社会各界慷慨解囊,居然创下了捐赠超过1000亿元的慈善神话。为这些不为名不图利的奉献者,建一个慈善排行榜,不只是对这种的义举的一种道德肯定与精神褒奖,更有利于慈善之路走得更远更长。

然而,也有这么一些“伪善人”,别有用心甚至于心怀鬼胎,将慈善排行榜当成了慈善忽悠榜。为了沽名钓誉,有的只诺不捐,有的短斤少两,更有的干脆一毛不拔。1998年我国南方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国众多企业慷慨捐助,然而6亿元募捐款竟然有一半没到位。2008年年初的雪灾,湖北省共接受捐款1.06亿元,而实际到账仅7383万元,有3000多万是空头支票。《慈善家》杂志社社长王立伟曾透露过一个令人咋舌的信息:“诺而不捐”是慈善潜规则,平常年份的到账率也就7%。

【全面解读】

角度一: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的形势

慈善事业在中国内地,是于20世纪90年代重新出现的新兴事业,包括中华慈善总会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慈善公益组织,正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进入新的世纪之初,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亦面临着更加良好的发展机遇。第一,国际大环境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第二,国内经济社会的转型,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三,国家政策面开始创造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环境。

可以说,新世纪之初,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这正是慈善事业获得健康发展所重要的十分重要的条件。

角度二:公信力决定慈善事业兴衰

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如果慈善组织不重塑自己的公信力,那么立法对慈善事业的推动就失去了意义。

公信力是公益慈善事业的生命。公益机构之所以能募得善款,是因为公众相信善款能得到善用,相信公益机构值得托付。社会信任是慈善事业最宝贵的资源,如果公信力不存,公益慈善事业就行之不远。

公益机构的公信力,来自透明的管理,更来自严格的监督。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公益慈善资源拥有相当大的再分配权,如果缺少来自外部的制约和监督,同样存在滥用权力的可能。

慈善组织提高公信力比慈善立法更能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家的慈善行为追求的是精神满足,这一特点使慈善行为极易受到对慈善组织主观印象的影响,慈善组织内部的廉洁与否,慈善组织成员的社会声誉,会极大地影响慈善家的精神满足程度,从而极大地影响慈善行为。

所以,应当努力加强慈善机构的内部约束,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善款使用的透明度,树立慈善机构的良好形象。同时应减少慈善家寻找捐献机会的成本和监督成本。只有立足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才能促使慈善事业的发展。

角度三:民间慈善改变传统慈善格局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财富分配的“第三部门”,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其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创新。民间慈善组织正日益成为中国慈善是否成熟的标志。

现如今,参与到慈善事业和工作的人群已经覆盖到社会的每个阶层。社会知名人士参与到慈善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凭借着社会地位、财富、影响力以及号召力等多种条件,不遗余力的支持着中国慈善事业,纷纷创办各种慈善组织。

对于民间慈善组织,应当给予必要的成长空间和土壤,让它们在灾害的挑战中得以成长。尽管民间慈善作为中国慈善业的新势力,近几年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面临着无名份、慈善腐败等种种现状,与国外的慈善事业相比,我国民间慈善仍有一段漫长的道路。

可以说,面对民间慈善的现状,党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高度重视,国际公益组织运作的成功经验,媒体的持续推动,企业的积极捐赠和民众的普遍参与,必将促成中国公益慈善的新局面。

角度四:慈善文化有利于社会和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涓涓细流的善举逐步发展成为慈善事业;随着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先进文化的引领,慈善事业日益彰显为慈善文化,而且这种慈善文化凸现和谐文化的特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慈善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慈善文化还是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慈善事业的发展固然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但也需要慈善文化的推动和全社会慈善意识的增强,进而营造行善积德的社会氛围。要把人们的慈善本性真正变成慈善行动,并蔚为风尚,就必须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有了这种慈善意识,才谈得上弘扬作为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慈善文化。

因此,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慈善捐赠的平台,扩大和增强慈善事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动员社会公众携手慈善,推动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这样,将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有利于在社会形成支持慈善事业光荣、慈善活动高尚的社会氛围,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问题汇总】

尽管我们确实面临着有利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因素仍然很多,这些因素如果得不到重视并获得化解,新世纪之初出现的发展机遇就可能在无所作为中丧失。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滞后。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氛围就很难真正形成,进而必然影响到慈善事业的发展。

2.法规政策滞后。总体而论,法规政策的滞后事实上已经构成了制约中国慈善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中国慈善组织仍带有某些自由发展或过分依附政府的倾向,很多慈善机构的建设并不完善,难以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特有的社会功能。

3.理论研究滞后。当前,对慈善事业的研究却几乎成了中国理论学术界的一个盲区,相应的研究成果相当罕见,因此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并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具体指导。

4.舆论宣传滞后。人们缺乏认知慈善事业与慈善组织的大众化途径,对慈善事业所知甚少,对慈善组织了解不多,更不要说熟悉参与慈善事业或慈善活动的方式与途径,这种状况很难将人们的注意力尤其是那些在改革发展中新富起来的社会成员的注意力吸引到慈善事业的拥护群体中来。

5.慈善组织自身亦存在着不能适应发展需要的弱点。部分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还不规范,慈善募捐的方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慈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慈善组织的运行还缺乏透明度并接收社会监督,慈善公益系统的自律还有待强化。概括而言,就是慈善组织还面临着规范化、专业化、自律化建设的任务。

【解决对策】

肯定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向好,承认慈善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意味着机遇和挑战从来都是并存的。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抓住机遇,就必须从各方面多加努力。当务之急便是做好如下工作:

1.争取多方努力,弘扬慈善公益价值观,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是中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基础。慈善事业是社会事业,中国慈善组织作为当代社会领域的一个新的组织形式,只有动员社会成员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应当加大对慈善事业宣传的力度。同时,还应努力争取政府及领导同志给予慈善活动道义上的支持,在中国现阶段,由于国力所限,象西方国家和香港地区一样,政府每年拨付大量资金给慈善机构用于慈善公益事业,是不现实的,但是,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政界的推动力量却是无穷的。可见,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合适的社会氛围,即需要有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支撑,而这些均离不开慈善宣传的引导和政府及政府负责人的参与与推动。

2.努力推动慈善法规、政策的完善。慈善事业是一个志愿事业,没有健全的法制环境,很难有大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在各界的推动下,已经颁行过有关法律与政策,但很不完善。因此,迫切需要对慈善法规政策加以完善。有关慈善事业的法规政策环境急切需要改善,除政府与各界推动外,慈善组织尤其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应经常给政府报告工作和提出建议,促进法规政策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在有关全国性法规政策出台条件不太成熟的情形下,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帮助政府早日出台地方性的慈善政策法规。

3.立足社区,推进基层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中国慈善组织,特别是基层社区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社会转型,导致了社会需求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们对单位的依赖,正在逐渐转向对社区的依赖,城乡社会存在的老龄化问题、贫困问题、其他社会服务需求问题等,都在呼唤着基层社区慈善组织的诞生和发展,以便通过发挥慈善组织的特有功能,从源头上稳定社会。发展社区慈善组织,作为缓解社区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已得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因此,各级慈善机构要不失时机地顺应社会的需要,推进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

4.强化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度。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条件下,亦可能出现较为成功的慈善组织;而在慈善组织不良的条件下,即使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慈善事业亦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慈善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决定于慈善组织自身的建设及能否取得公认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强化组织建设、不断提

高社会公信度是慈善事业尤其是每个慈善组织可持续发展、长盛不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总之,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发展慈善事业,慈善事业亦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慈善机构一定要审时度势、挑战自我、开拓进取,努力办成社会认同、政府信赖的民间公益机构,并使自身沿着健康的轨道稳步前进,最终促使中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

第四篇:语文中考复习第六讲 诗词赏析

第六讲 诗词赏析

【考查要点】

课标和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③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④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⑤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知识疏理】

古今诗词欣赏的知识点主要有:诗词曲的形象、诗词曲的情感倾向、诗词曲的思想内容、诗词曲的语言品味、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诗词曲的阅读体验、诗词曲名句的课外积累、诗词曲中的民俗知识、诗词曲的体裁知识等。

【试题特点】

2004年全国各地中考诗词欣赏题的题型主要有:问答题、填写题、填空题、选择题、简述题等,以问答题为主。

【解题导引】

例1.(2002年甘肃省)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1)—(3)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乙女共沾巾。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此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对古诗的赏析,突出了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性。第(1)题考查对诗歌的诵读。诵读是欣赏古诗的前提。只有读清节奏,方能更好地理解诗句意思。B项错在“离别”和“宦游”是一个词语不能分开,在这里它们起修饰作用。第(2)题考查对常识和内容、情感的把握。C项错在对诗句意思的曲解。诗人与朋友已在外做官了。第(3)题考查对名句妙处的品味,属开放性试题。答题时应善于对比,领悟感情基调独具一格。参考答案为: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解答诗词欣赏题,首先是要略知诗词的基本内容,其次是要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第三是要品味诗词的美言妙语,第四是要了解诗词的表达技巧,第五是要揣摩作者的情感倾向。这五点没有先后之分,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选取其中任意一点先行突破。抓住一点,再及其余。在涉及到具体试题时,还要针对题型作答。对于选择题,答题时应首先审读题干要求,看清选正还是选误,然后逐行逐字逐句地审读选项,根据自己的理解逐渐缩小正确答案的范围,直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对于主观表述题,则应准确、简洁地填写,特别是对于开放型的题,要紧扣原诗作答。

【常见失误】 诗词欣赏是近几年中考新增的考试内容。从考试情况来看,考生往往在这样几个方面出现失误:一是难以把握诗词的具体形象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二是难以领悟诗词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三是难以通过诗词具体形象的表面呈现,发掘其深层意蕴。出现这些失误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一个是诗词常识比较欠缺,尤其是古代诗词常识;另一个是接触古今诗词作品太少。

【考点精练】

诗词赏析

1.(2004·海淀)对诗歌赏析有误的是()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2.(2004·遂宁)下面对《望岳》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所见所感。

B.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C.颔联前句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有的“神秀”,而后句则形象的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

D.全诗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格调高昂,气势磅礴,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3.(2004·襄樊)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

4.(2004·无锡)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

别云间

文天祥

夏完淳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过》诗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别》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

5.(2004·临沂)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A.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它歌唱大自然的辽阔壮丽,大草原的肥沃昌盛,反映了牧民们以天地为家的豪迈气概和对草原生活的亲切感情。

B.“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写天空像巨大无比的贺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比喻十分生动形象,充分显示出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色。

C.诗中前几句写平川、大山、天空、四野,意境阔大恢宏,采用了静态勾画,形象逼真;最后一句转入动态描绘,使全诗动静结合,充满了勃勃生机。

D.诗的最后一句堪称点睛之笔,其中的“风”字有极强的表现力。由于风气吹动使牧草低伏,人们才看见了草中洁白的羊群。

6.(2004·温州)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A.这是一首记叙夜泊枫桥的春天景象和感受的诗。B.“江枫”指江边的枫树。

C.“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诗人到半夜没睡着,睡不着的原因是因为漂泊在外羁旅之愁满怀。

D.此诗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中的景物在诗人眼里都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

7.(2004·重庆)下列诗句表现的自然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2004·昆明)品读下面这首古诗,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朝露待日晞”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诗的最后两句堪称点睛之笔,它精炼醒目,与岳飞的《满江红》中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千古名句。

D.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9.(2004·资阳)品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声。

⑴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兴福寺时,旭日初升,光照树林。

B.

三、四两句用“曲”“幽”“深”等字目表现禅房花木扶疏、幽深清净的环境。

C.

五、六两句书写诗人主观感受,—个“悦”字表现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表现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的内心感受。

D.这首诗题为“破山寺后禅院”,可见“破山寺”是全诗重点所在,所以在第一、二句景致刻画后,立即转入对“破山寺”的描述。

⑵这首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流露出了诗人 倾向。

10.(2004·仙桃)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1)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11.(2004·甘肃)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

破陈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下列诗句中选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一句,并说说理由。()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开狼。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D.……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理由: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阵子”是这首词的题目,表达了作者杀敌立功的决心。

B.这首词是写给好友陈同甫的,抒发了作者的抗金壮志。

C.“塞外声”是指塞外边境的悲壮粗犷的战歌。

D.末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遗憾。

(3)请写出两句描写“风”或“雪”的古典诗词名句。

12.(2004·南通)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13.(2004·西宁)阅读下面的诗与散曲,按要求填写相关文字内容。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面的作品同样是写秋景,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而马致远却抒发了。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却是。

14.(2004·宾州)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答:

(2)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答:

(3)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答:

15.(2004·陕西)下面这首古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特点,请选择一个方面赏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骗)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6.(2004·泸州)品读下列古诗,按要求答题。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答: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生的? 答:

(3)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答:

17.(2004·四川)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

(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18.(2004·桂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19.(2004·广州)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0.(2004·河南)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唐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本诗第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燕啄春泥,乱花迷眼。

②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2004·青海)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

(2)“落花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 比喻。“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 效力的思想感情。

22.(2004·玉林)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田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其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字根表,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乐趣。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于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这土贳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

(2)古人往往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

23.比较赏析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甲]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诗)

[乙]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诗)

(1)杜牧、王安石两位诗人对同一历史人物评价的观点不同,请各找一句表达他们不同观点的诗。(用原诗作答)

答:杜诗: 王诗:

(2)①[甲]、[乙]两诗涉及的人物是谁?

②对他的生平事迹有详细记载的是哪部书?

③这部书的作者是谁?

④鲁迅对这部书有两句精辟的评价,请写出来。

24.(2004·黄石)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真义,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出。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山配飞鸟入林的景象。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

25.(2004·绵阳)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者在诗的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其作用。

26.(2004·哈尔滨)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7.(2004·河南)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28.(2004·恩施)下面这首绝句通过淡淡的背景、稀疏的笔意,写出了春夜的生意盎然,读来亲切有味,境界全出。

夜月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选自《唐宋绝句选注析》)

(1)第3句诗中专写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的是哪一个词?

(2)第4句用“新透”写“虫声”,写出了春天来临之妙。请你把这句诗用散文的笔调展现出来。

29.(2004·黄冈)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②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30.(2004·荆州)阅读晏殊的《浣溪沙》,然后答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从季节、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 时的生活和心情。

②词中“,”一联工整流畅,风韵天然,是深受后人赞赏的名句。

31.(2004·宿迁)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①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怡人的风景画,画中分别描写、、、和 四种景物,突出了它们的。

②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第六讲

诗词赏析

1.B 2.A 3.B 4.D 5.D 6.A 7.C 8.D 9.(1)D(2)清晨,破山寺后禅院清幽脱俗的景致

颇为浓厚的禅隐

10.(1)浩荡

(2)D 11.(1)C 理由是:其余三项可看作“豪放派”风格,而C属于婉约派。(2)A(3)示例:①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②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③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如弓。

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⑤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寄托了为培育人才以及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

13.豪放、热情

凄愁

借景抒情

14.(1)知时节(或:当春发生)。(2)第二联从听觉来写,第三联从视觉来写。(3)示例:潜;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的特点。

15.示例:[内容]这是一首哲理诗,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或:启迪人们面对困难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写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拦”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或:用形象的比喻,把“山”比作生活中的困难,寓含着深刻的哲理。

16.(1)选取了莺歌、红花绿柳(树)、水乡、酒店小旗、寺庙、春雨等。

(只要答出四点即可)(2)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或局部景致与概括描写结合等多种方法。(3)①错在不懂得“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数或误解了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方法; ②既然是写江南春色,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17.⑴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2)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

18.(1)“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2)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19.示例:“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20.①早莺争树(莺争暖树)草没马蹄

②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见于方外”的效果。或:诗贵含蓄,这样含蓄地结尾,常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21.(1)鸣鞭、挥鞭

(2)落花

自己

国家(或民族)

22.(1)A(2)“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了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23.(1)卷土重来未可知。肯为君王卷土来?

(2)①项羽

②《史记》

③司马迁

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4.(1)E(2)改“望”不好。“见”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而“望”即有意远看,改“望”此篇神气索然。(3)鸟儿在空中经受了风雨严寒的折磨,倦而知还,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2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权者不理国事,沉溺享乐的批判、忧虑,开篇两个“笼”字写出了水边夜色的迷蒙、冷寂,奠定了全诗感伤、忧愁的基调。

26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27.(1)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答出“怨愤”之意,即可。)

(2)第六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

28.(1)偏知。(2)春风一吹,万物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昆虫在篱笆、墙角发出声声鸣叫,透过绿色窗纱传了过来,这不正是春天来了吗?

29.①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②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0.①春天黄昏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1.①江、鸟、山、花

鲜明的色彩

②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

第五篇:第六讲 知识产权

单选题 第 1 题

2008年,我们国家推出了()战略。(2分)

A.文化强国

B.科技强国

C.知识产权

D.教育强国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第 2 题收藏

发明专利初审()个月,即行公布;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实质审查;实质审查由申请人提出请求。(2分)

A.十八

B.二十

C.十二

D.三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单选题 第 3 题收藏

()不但侵犯私权,还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市场秩序,危害社会,除负民事责任外,还可能负刑事责任。(2分)

A.民事纠纷

B.专利纠纷

C.假冒专利

D.B和C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第 4 题收藏

2012年,在十九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我市专利申请受理量居第()位。(2分)

A.9

B.10

C.11

D.12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第 5 题收藏

()再次明确提出:实施知识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分)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第 6 题收藏

主讲人提到企业或者个人要创造一个新产品,首先要(),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2分)

A.检索知识产权

B.申报知识产权或采取保密措施

C.评价智力成果

D.维护、管理知识产权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第 7 题收藏

()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2分)

A.实用新型专利权

B.发明专利权

C.外观设计专利权

D.以上都是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第 8 题收藏

知识产权的转让有多少种?()(2分)

A.买断许可

B.独家许可

C.同时许可

D.A、B、C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第 9 题收藏

著作人身权中的修改权()受到法律保护。(2分)

A.三年

B.六年

C.五十年

D.永久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单选题 第 10 题收藏

计算机软件登记只能向()申请登记,由国家发给登记证书。(2分)

A.广州市版权协会

B.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软件

C.国家知识产权局

D.工商行政管理局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多选题 第 11 题收藏

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哪些问题?()(4分)

A.知识产权意识不高,文化普及不够

B.知识产权创造不旺

C.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竞争和 维权意识不强

D.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量不够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多选题 第 12 题收藏

申请专利的实质条件是对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来说,应当具备()。

A.新颖性

B.创造性

C.实用性

D.价值性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多选题 第 13 题收藏

著作人身权包括()。(4分)

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D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多选题 第 14 题收藏

目前,我国强制注册商标的商品为()。(4分)

A.人用药品

B.烟草制品

C.食品

D.婴儿用品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多选题 第 15 题收藏

申请专利的种类可分为()。(4分)4分)(A.发明专利

B.实用新型专利

C.外观设计专利

D.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B,C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16 题收藏

一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武器、战法、战略是否先进。(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17 题收藏

专利申请只能采取纸件的形式来进行申请。(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18 题收藏

美国乔西.比林斯说:需要是发明之母,但专利权是发明之父()(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19 题收藏

2012年,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分别为22.5个月、5.1个月和2.6个月。(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20 题收藏

注册商标,申请人需依法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提出商标注册申请。(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21 题收藏

《商标法》第六条规定“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22 题收藏

中国如此辉煌,到了近代却被外国列强如此羞辱是因为技不如人。(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23 题收藏

商标可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A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24 题收藏

1870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动机。(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是非题 第 25 题收藏

申请专利只有一个方法,就只能自己申请不能委托他人。(1分)

A.是

B.否

答题情况: 正确选项:B 你答对了!

解析:

暂无解析!

填空题 第 26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一节“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分类”中提到,知识产权的英文是“intellectual property”,他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信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填空题 第 27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一节“知识产权的特征”中提到,除商业秘密外,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知识产权就自信消灭,相关智力成果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社会共同使用。如我国对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20年,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是10年。

填空题 第 28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三节“专利权的取得”中提到,我国专利法中规定的种类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填空题 第 29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三节“专利权的取得”中提到,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填空题 第 30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四节“知识产权运用的概念”中提到,知识产权运用,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通过自己使用、转让、许可使用、质押等方式行使知识产权财产权利],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行为。

填空题 第 31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根据第六讲第三节“商标权的取得”中,注册商标是指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注册的商标。商标注册后,在右上角或右下角标注“[R]”或则“注”。

填空题 第 32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四节“知识产权运用的概念”中提到,知识产权的转让,即知识产权权利人[依法将享有的知识产权的财权权利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法律行为。通过转让关系,出让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相应的财权权利,受让人得到全部或部分相应的财权权利。填空题 第 33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三节“专利权的取得”中提到,专利申请可以由[专利申请人自己直接]向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或其代办处申请,也可以委托国家审批成立的合法代理机构以委托人的名义按照专利法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局或其代办处办理专利申请。

填空题 第 34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三节“商业秘密的取得”中提到,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填空题 第 35 题收藏

解析:

参考答案:第六讲第三节“著作权的取得”中提到,邻接权,又称作品传播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对其传播作品过程中所作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出版者的权利、表演者的权利、音像制作者的权利]和广播组织者的权利。

下载第六讲   文言文复习 学生版(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讲 文言文复习 学生版(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六讲:电压和

    初中物理总复习——第六讲:电压和电阻 一、 知识网络 二、、复习要点 1.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流,它的两端要有 , 所以 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正确使用......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第六讲 作图)

    第六讲作图 一、特别提示 解答物理问题通常有解析、论述、作图和列表等基本方法。作图是最重要的数学工具之一,也是考查的能力范围。在解答作图题时,要特别注意: (1)仔细审题,按......

    中考复习----第六讲 诗词赏析(合集五篇)

    第六讲 诗词赏析 【考查要点】 课标和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点:①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②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③对......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学生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学生版) 教学目标: 理解并熟记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时间:2课时 一、“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

    团干第六讲心得

    团干培训第六讲心得体会 今天是向咏书记主持的团干培训第六讲,向书记今天讲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自我教育与主题活动的具体实例。他给我们讲到如何策划一个主题活动。策划一场主......

    第六讲心得(范文)

    第六讲心得 对于同一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谈到入党,有人是为了丰富自己找工作时上交的个人简介;有人是盲从潮流,大家都入,他也入;有的是希望自己从思想和情感上得到成长„......

    第六讲讲稿 住房问题

    第六讲讲稿住房问题 第一节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程及相关政策 一、改革之前 ■我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应该说,这种制度模式在当时......

    第六讲素质教育(范文)

    第六讲素质教育第一节 素质教育1.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与“应试教育”相对而提出的概念。 根据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思想,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