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教学中语言技巧的妙用(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09:4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数学课教学中语言技巧的妙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数学课教学中语言技巧的妙用》。

第一篇:浅谈数学课教学中语言技巧的妙用

浅谈数学课教学中语言技巧的妙用

一位名人说:“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课堂教学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其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通过语言。因此讲授的艺术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也有一定的技巧。象人们熟悉的语言的流畅性、生动性、启发性以及概括性等等都是一堂好课所必备的语言“素质”,而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由于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如:抽象、多变、枯燥等等,其教学语言的好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为突出。可以说研究数学教学中的语言技巧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将围绕一些实例来说明几中特色语言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功能及应用技巧。

一、语言的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实践证明,如果教学语言总是那样的刻板、单调而没有趣味性,无论所教的内容是多么的生动重要,都将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就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本身的力量,也就不能得到一个理想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简便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把空洞抽象的推导过程建立在趣味语言的基础上,首先介绍“数学王子”高斯在上小学时的快速解答:1+2+3+„+100=5050的趣味故事,然后要求学生也自己动脑来找一规律,来“发现公式”。这时,学生们一定会兴趣高涨,气氛活跃,都会受趣味故事的启发去积极展开思维,也就能很轻松地发现规律,同时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这一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其趣味性语言的应用。因此说,趣味性语言是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运用的语言之一。

二、语言的过渡性

一堂好的数学课犹如一项高水平的体操表演。无论是哪种教学内容,都不可能在一节课中从头到尾说来说去,即便是一些概念的新课也应该有概念的发生、形成、内涵、实质以及运用诸多方面知识内容的传授。当这些程序之间缺乏语言的支持,就会出现“断层”现象,从而影响学生的接受,而成功运用过渡性语言就能在这几方面内容的组合衔接上产生独到的妙处。例如,在讲述图形全等一课时,讲完全等相关知识后,要引入两个实际问题:(1)通过校园围栏上的全等三角形求校园围栏的总长度。(2)村委会有一块正方形土地,其中的四分之一已经建了养殖场,其余的土地准备平均分给四个农户,想使每个农户获得的土地面积相等,形状相同,该怎么分?请画图表示,帮助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教师可先问:我们学习了全等的知识,那么它有那些实际应用呢?能否用“全等”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在解决了校园围栏问题后,教师再问:校园内的问题我们解决了,那么校园外的这个问题又怎么解决呢?从而引出问题(2)。几句简单的过渡语自然打开了学习的大门,学习“全等”的热情就会高涨。

三、语言的情感性

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过程。而情感交融的过程一旦缺乏了必要的情感性语言,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缺乏活力,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的情感性,学会用心说话,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强调某一定理成立的条件时,教师带有情感语重心长的讲述远比板着脸说“这些条件很重要”的效果好得多。有如一道运算量很大的综合问题,选用这样的例子来分析时,如果教师不注意运用情感性语言,只向学生介绍:“这是中考最后一题,很难、运算量大„„”也许学生不等老师讲完就丧失了信心,他们也会想:既然又难又繁,我能学会吗?会考到吗?这样,不管教师下面讲得多么精彩,其效果都不会理想。而运用情感性语言来分析这一问题,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开头先介绍:“这是一道中考压轴题,是一道很好的能力测试题!让我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道题也感到很吃力,有难度,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本题从哪儿入手最简单呢?”这样,在情感的渲染下,学生们被老师的话所吸引,从而产生迫不急待的心情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语言的评价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动态平衡,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实施评价是调控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而课堂教学中及时评价主要是靠其教学过程中评价性语言的运用。如对学生的每一问,每一答,每一次板书乃至于学生精神状态等都应及时给出正确评价,哪些是错误的和应该改正的,让学生参加评价的全过程,使他们迅速把握成功及失败的原因,对正确回答和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从而进一步刺激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自豪感,对有错的学生也应努力找出一些闪光之处,充分肯定。评价性语言贯穿到分析过程中将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对“对”与“错”的认识,能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五、语言的悬念性

一些单调死板的课堂内容只要在教学语言上稍加留意和改动,就能通过一些悬念去巧妙设计出学习上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心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合并同类项时,通过提问:“谁能很快求出2xyz-3xy+2y+1-2yxz-2xy+2+5xy的值呢?其中x=0.4,y=0.5,z=0.6”学生们一时难以解决,原因是此题计算较繁,接着教师说:“我能!”并指出,它的值为4。甚至可以让学生任意改变x,y,z的值,老师快速给出答案。这样就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悬念,就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处于活跃状态,对老师如何这样快速得到解决产生了迫切的求知心理,对研究其解题规律也产生了极大兴趣。

以上几种特色语言对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的课堂讲授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结构,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数学课的结束语的妙用

数学课的结束语的妙用

结束语与开场白一样,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结束语。可通过对一堂课上教学内容的梳理概括、规律提醒、画龙点睛、提炼升华及引人入胜等形式,把一个完整的知识教给学生,使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简明的语言,肯定有力地在“结束语”上倾注心血呢?梳理内容每一堂的教学内容,都有其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利用授课结束前几分钟与学生对话,把本课的内容进行梳理,把脉络搞清,这对于巩固这堂课程已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其一般方法可以按照下面几个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进行小结。

(1)我们在这节课里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懂得了什么?摸

到了什么规律?

(2)你觉得这堂课上掌握得最好的是哪些知识/

(3)你认为上面的知识中哪些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4)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提出来讨论?

这样,同学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加上老师对反馈信息的及时处理和有序的板书就能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互质数”的课尾就根据上述问题的讨论梳理成互质数的几种情况:两个数都是质数,如5和7;一个是质数,一个是合数,如8和15;最后特别提醒学生注意:1与任何数互质;

连续的两个自然数互质,如30和31。

点明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总是一个一个地逐步展示在面前,如何把众多的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起来,由繁驭简,点明中心,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结束语中力求高度概括。例如,讲完“相向行程问题”以后,就引导学生与过去研究的一个物体在一定距离运动的问题进行比较,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有关行程问题总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距离的数量关系。相向运动问题只是“速度”有些变化,但是只要记住“速度除以时间等于距离‘这个最基本的关系式就可以解决。

揭示规律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往往缺乏有序地迫近目标的思维能力。为此,结束语指明规律,结出思维顺序,促进学生有序的完善与发展。例如,教学“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和“组合图形体积计算”,结束语就归纳其解答步骤为:

1、分解图形;

2、分别求出;

3、求和或差;

4、验算写答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结束语就是突出按三种情况进行有序思维。即:先看它们是不是倍数关系。若是,小数即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若不是,再看它们是不是互质关系。若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若也不是,即用短除法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这样,解题时方法步骤明确,思维操作有序,效果就会更好。

画龙点睛卓有成效的结束语之一,在于画龙点睛,使学生

顿开茅塞。例如:在“求平均数问题”第一课结束时,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选择答案的练习题;哥哥买来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8页,第二天看6页,第三天看10页,第四天上午看5页,下午看7页,平均每天看几页?同时出示两个算式(8+6+10+5+7)/5;(8+6+10+5+7)/4。有不少学生对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五个数,但只除以4还有疑问。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类问题的方法,就抓住这个火候向学生提问:求平均数应用题要找准总数与份数,但关键是找哪个量?为什么?这样指点一下,从平均数的份数出发,由份数去找对应的总数量。一语道破,使学生的疑惑豁然开朗。

提炼升华结束语不是把授过的知识机械重复,而是要用较高的观点来处理教材,提示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达到深化知识,提炼精华。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一课将结束时组织全班学生研讨:

1、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它的形状,大小有没有关系/

2、在一个三角形内,至多能有几个是直角或钝角?为什

么?

3、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者等于60度,对吗?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的认识与理解得到深化,而且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研讨能力。引人入胜这是结束语的较高层次的要求,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发掘教材内在的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使学生

急于求知下面的内容,即起到启发下节课学习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开始课的最后几分钟,教师就出示两个底面是圆形和方形的空心圆柱体,让学生讨论:按一般的方法该怎样计算?为什么这些空心圆柱体的体积可以用V=sh的公式计算?再分别出示直三棱柱,底面是梯形的柱体等告诉学生:计算这些柱体的体积也离不开‘V=sh’的公式。结束语;为什么计算很多柱体的体积都可以用‘V=sh’?在用这个公式时关键是什么?同学们先想想看,我们下节课讨论。老师言毕而意不尽,发人深省,引人入胜。

结束语的设计方法灵活性很大,反正要从教学效果出发,视教材特点、教学方法、教学实际、学舌温暖感状况而定,有时还要随机应变。

第三篇:两种无声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两种无声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课堂教学效果是在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中得以实现的,而课堂信息交流的形式主要言语交流和体态交流构成。教学言语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是师生教学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书面语主要指板书,它与态势语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它们或是伴随口语,或是代替口语,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态势语言

教学态势语包括教师的精神面貌、表情、动作、手势、外表修饰等,对教学口语的表达起着重要的配合、修饰和补充作用,它能使数学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丰富、更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有个传播学者经过大量分析研究,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有声语言的冲击力仅占45%,而无声语言却占55%。教师处在学生注意的中心位置,他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向学生传递着信息,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做呢?

首先,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神饱满、和蔼可亲。实践证明: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气氛的形成和学生的学习情趣。很难想象,一位无精打采、满面倦容的老师,用有气无力的语言,能上好语文课!能带来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用好眼神、表情、动作、服饰等来辅助课堂语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通过这扇“窗户”向学生传达语言不能充分表达得信息。教师对学生的眼神,应该是“有教无类”的,不管对哪个学生都应该是亲切和蔼、充满期待、包含信任和鼓励的。为提醒某个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应投去注视、提醒的目光;学生回答问题时,投去期待的目光,回答正确时投去赞赏的目光,回答错误用鼓励的目光。要坚决克服在“应试教育”中只看重少数学习好的学生而冷淡、歧视大多数学生的弊病,特别不能对缺点较多、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投以嘲笑、鄙夷的目光。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善于运用眼睛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表示态度、组织教学。

表情即从面部或姿态变化上表达的内心情感。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教师的表情既要保持亲切自然的常态,又要具有善变性。善变,不是因自己的心情好坏而变,教师无论遇到什么个人困难,千万不要把心中的愁云摆在脸上,带入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喜怒哀乐要由教材内容而定,讲解高兴的情节内容时则眉开眼笑,讲述愤怒的内容时则咬牙切齿,分析悲伤的内容时则庄严肃穆……至于和蔼可亲,始终微笑则是常态。教师缺少了微笑,就如花园失去了阳光和春风。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态总是和颜悦色,极富吸引力,她一走进课堂,使学生如沐春风,身心愉悦,学生也就对她的课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动作,指教师的身体动作,即体势、手势、头势等。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动作有助于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昂首挺胸,表现的是自信自豪;身体微向前倾,表示谦虚恭敬;伸出拇指,表示赞赏钦佩;举起拳头表示决心、愤怒、警告……这些动作和手势,能化抽象为具体。有时一个动作可以起到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讲《孔乙己》,课文讲完时快下课了,黑板上只剩下课题《孔乙己》三个字,老师一边说着“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咸亨酒店时,不是用脚,而是用手,用一双满是污泥的手走了,走出了咸亨酒店,走出了生活的舞台……”,与此同时,一边随着话音拿起黑板擦把黑板上的孔乙己三个字擦去了,留下一片空白,望着一片空白,学生由沉默而变得戚然。多么巧妙的一擦呀!包含许多的潜台词,留给学生去思考、去体味。可见,一个精妙传神的动作,收到多好的教学效果。

服饰,指教学情景中的服装、发型、化妆等。服饰是一个教师内心修养、品格气质的外部流露,虽然在大多数教学情景中,它不直接传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但它是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若上课时教师不修边幅,衣着不整,头发杂乱,会给学生“不负责任、粗鲁无礼”的印象,从而对这门功课失去信心;若刻意打扮,浓妆艳抹,奇装异服,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使学生对老师形成“轻浮浅薄”的印象。因此教师的服装应该朴素、整洁、雅致,发型应该整齐、美观、大方。

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衣着打扮、风度气质都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地感染和感化着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堂教学起着不小的辅助作用。

二、板书语言

板书,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图像等传递教学信息的一种言语方式,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高低的体现。板书是一种凝固的语言,能体现文章的思路,教者的教路,学者的学路。它往往以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练而直观地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能够节省教学时间。这种浓缩往往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式、点睛之笔、文章思路来设计,能把最重要的信息传给学生。因而语文教学中板书语言,在形式上要新颖精巧,在内容上要精炼传神。

中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发言争辩,而且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固定死板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若我们在板书设计上,力求形式新颖美观,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把直线、曲线、圆、数字、箭头、括号、方格等美术、数学方法合理运用在板书中,同时将归纳式、解析式、串连式、表格式和图表式等多种板书形式交替使用,使学生没有单调、呆板的的感觉。如有位老师在讲《我的叔叔于勒》时,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把故事情节浓缩为四个来自课文的动词,把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势利、虚伪的性格放到“钱”中,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新颖别致的板书中,学生把握了课文的精神实质。

板书语言还要做到画龙点睛、以少胜多的简洁美。在板书设计时,能删除的绝不留下,能用一两个字说明的,绝不用第三个字。板书语言不要求面面俱到,而要求恰到好处,即所谓的“点睛”。这样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筛选提炼,力求达到以简驭繁。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板书仅用“盼”、“赞”、“骂”、“躲”四个准确的动词,便集中概括了菲利普夫妇对自己亲弟弟的情感变化,刻画了两个金钱至上的变色龙形象。再如于漪老师设计的《春》的板书:

整个板书仅用七个字,便把朱自清的散文《春》的全部内容恰当概括出来,学生还可以通过板书中的三个词区别为三大部分内容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突出文章主旨“春”。

精炼传神的板书,有时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有位老师在分析完课文后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孔乙己为什么会走向死亡?”,同学们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丁举人的毒打、群众的冷漠(其表现形式是嘲笑)、自己的麻木、科举制度的抛弃造成了孔乙己的最后死亡。老师把这些分析板书成:

准确传神的表达出孔乙己的死因。

另外,板书还应该具有字迹工整、美观大方的规范美。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板书应该字体工整、笔顺准确、结构匀称、大小适宜、美观俊秀;字与字、疏密得当,字画搭配平衡,版面清洁整齐。切忌错字别字。必要时,为突出主干内容,可适当运用彩色粉笔,能增强色彩美。总之要把新颖性、简洁性、规范性结合在一起,才能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板书,使学生得到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手段。教师通过有声的语言描述、分析、讲授来传授知识,又通过无声语言――态势和板书来强化表达效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既要重视教学口语的锤炼又要重视态势语、板书语表达技巧的提高。

黄悠纯,湖南湘南学院教师。

第四篇:趣味性语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趣味性语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

教师运用语言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那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人格的魅力。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性语言的运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巧用比拟修辞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双关、借代、反语、比拟等修辞方法,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化学讲《碳的单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地了解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同素异形体的特性,可以用拟人化的描述:金刚石和石墨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金刚石生就一副钢筋铁骨,是著名的硬骨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石墨天生柔软,遇事奸滑,形象暗淡无光。但毕竟是同胞兄弟,如果多给石墨以温暖的压力,再辅以催化教育,它是会转变为金刚石的。

接着教育学生应该学习金刚石无坚不摧的精神,谱写光辉灿烂的人生。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可谓“一箭双雕”,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再如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这样总结过氧化钠:

Na2O2的秘密档案(国家机密,请勿泄露)

姓名:过氧化钠国籍:钠的化合物共和国

肤色:淡黄体重:78公斤

性格:活泼好动,团结合群,爱憎分明,一见到二氧化碳,脸色立变,一落水就非常生气。

简历:中学毕业后参军,后调到海军某潜艇当班长,复原后在立白化工厂当工人,曾与次氯酸、双氧水一起,光荣出席全国漂白积极分子群英会。多次获得反黑模范称号。

愿望:有一所坚固密实的房子保护身体,为人民再立新功。

上述档案中,巧妙的总结了Na2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保存,这样总结知识,既风趣易记,又简单明了,变枯燥的知识为趣话,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

二、运用人文化学增强课堂乐趣

学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制取生石灰时,可以介绍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于谦写的《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通过对石灰石的开采,在高温下变成白色的生石灰、生石灰的熟化以及熟石灰在空气中转变为白色固体等现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视死如归、保持民族气节的崇高理想。指出这首诗中第一句话反映的是开采石灰石的物理变化过程,后三句则反映了与石灰有关的三个化学变化:由此引入到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乐趣。这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还进一步教育学生即使身处高位,也应廉洁奉公,为他人着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

在复习“物质的主要成分”这块内容时,老师可结合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出题,要求学生指出诗句中的“丝”和“泪”分别指什么。接着老师可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蚕丝、毛发等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蜡烛的成分是高级烃,还可以幽默的说:“我们人类很伟大,头顶蛋白质,脚踏硅酸盐”。这样,学生不但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有了系统记忆,而且可以进一步体会到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讲到凯库勒发现苯的结构时,可以讲一个“梦中出奇迹”故事,即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从而受到启发,推出苯的结构,让学生懂得发现有时候是偶然的,但偶然和灵感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来源于必然。

对于人们常说的“鬼火”,同学们一直很好奇,学习到磷及化合物时,可以做一实验: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气泡,屋里弥漫着一股臭鱼味。这时你快速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与田野上一样的画面:从玻璃管口冒出了一个又一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气中游荡,宛如“鬼火”。然后讨论,最后揭开“鬼火”之谜:原来白磷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了臭鱼味的气体——PH3。PH3在空气中能自燃放火,就形成了“鬼火”。这样一个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破除封建迷信。

在学习碳酸氢钠、碳酸钠、硫代硫酸钠时,其俗名分别为:小苏打、苏打、大苏打,可以冠之以:“三苏”之称,与历史上的文学家“三苏”遥相呼应,风趣易记。在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可用一句话概括“既不共戴天,又藕断丝连。”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既不能大量共存,又必须同时出现。因为酸碱中和和水的电离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讲臭氧层遭到破坏时,可用:“苍天有眼”四个字来概括,即在南极上空和北极上空分别出现了臭氧空洞,呼吁学生一定要保护环境。

当然,考虑到部分学生偏爱现代诗歌,化学老师在课上也可满足一下他们的口味。譬如,在讲葡萄糖一课时可引入诗歌“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随之提问诗人何以对“绿叶”情有独钟,引出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继而讲述葡萄糖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最后老师还可再回过来讲一下绿叶令人感动的奉献精神,使学生对奉献精神有更深切的感悟。

三、形象的类比学习法

对于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通俗处理,这样可以把抽象的化学原理通俗化,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我们可以这样用类比的方法学习。

处理方法1:“逆反心理”原理。平衡就象人的叛逆心理一样,你想改变条件,它偏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说这是化学反应自身具有的一种修复能力。

处理方法2:“水往低处流”原理。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勒夏特列原理中,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尤其是改变浓度,比较适合“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因为改变浓度无非是增加或减小浓度,当某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就如已经相平的水位出现了失衡,左右出现了落差,那么不管是左高右低还是左低右高,只要水闸门打开,水总是朝低的方向进行流动。

处理方法3:“谁动了我的奶酪”原理。已经平衡的可逆反应中的各种物理量犹如小老鼠的奶酪房间,是熟悉而固定的,突然环境改变了,如温度变了,浓度变了,压强变了,我们的可逆反应就是那只会适应环境的小老鼠,它会积极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褒贬换用法

对学生进行教育,故意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即把褒义的词用在该贬的事物上,或将贬义词用在该褒的事物上,从而带来幽默趣味效应。在上环境保护一课时,讲到大气污染,联想到中学生如何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同学们展开讨论,大都认为不能抽烟,而事实上学生中悄然兴起吸烟“热”,班级中“小烟民”日益增多,对此我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作了一次精彩的总结:提起吸烟,我认为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防小偷,因为吸烟会引起深度咳嗽,小偷不敢上门。二是节省了衣料,咳的时间一长,逐渐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一些。三是可以演包公,从小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惟妙惟肖,就用不着化装了。四是永远不老,据医学资料记载,烟中含有300多种有害物质,烟民的平均寿命要比非烟民短,从小就吸烟的人,当然永远也别想活到老了。这里的好处、防小偷、节省了衣料、永远不老等,或是反话正说,或是褒词贬用,句句击中要害,使学生在一片笑声中受到了深刻教育。

五、随机应变法

这样的情境不知你是否遇到过?夏日午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常常昏昏欲睡,你在讲台上激情飞扬,而学生则在台下反应不冷不热。有一次,我灵机一动,便说:“喂,平日里大家都是氧分子,个个活蹦乱跳,现在怎么都成了惰性气体了?要不要来点催化剂,促使大家快速反应?否则,桃李不言,先生不悦。”学生们哄的一声笑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接着我再上课,学生一个个注意力集中,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讲到甲烷的结构,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时,模型上的氢原子忽然掉了下来。我就说:“哎,这氢原子太活泼了,还没有和氯气接触呢,就想发生取代反应。”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烷烃上的氢原子很活泼,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这再一次证明了,风趣的语言,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着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乐听不厌,欲罢不能。

六、谐音转化法

利用中国汉字的谐音,可巧妙地将一些知识点趣味化,以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这是常用的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材里,演示电解水实验是教学的重点、易错点,我们知道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可总结概括,正氧负氢。在讲解知识点时,我诙谐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只要时刻记住生你养你的父亲,这个知识点你就不会忘记。因为“父亲”与“负氢”谐音。又如,在讲解金属密度知识点时,金属中锂最小,锇最大,我总结“我大你小”,同学们欣然接受了。为了使学生记住王水的成分中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例,我让学生从谐音角度去记:“硝”“小”,即硝酸的比例小,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是1:3,而不是3:1。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注意不断总结,诙谐的趣味语言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七、口诀总结法

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总结讲解,可以编写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口诀,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如讲解酸、碱、盐溶解性表时可以这样总结:“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除去钡和铅,盐酸盐除去银亚汞,其余几乎都不溶。”这样很复杂的图表用压韵的诗词概括,不仅易记而且增趣。再如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总结“关系式,关系量,这是根据不能忘,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量,根据比例列方程,求得未知写答案。”这样的例子还有:在讲解化合价时,可以总结:“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下面列出了几个本人自编和收集的学习口诀,共同商榷。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氢气验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常见化学药品的贮存

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

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碱瓶需用橡皮塞,塑铅存放氟化氢。

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弱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亚硫、磷酸、氢氟酸,甲酸、乙酸和碳酸,氢硫、氢氰和苯酚。

烷烃的命名

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

乙 烯

硫酸乙醇三比一,温计入液一百七。

乙烯分子含双键,氧化加成皆不难。

乙烯聚合好塑料,燃焰明亮出黑烟。

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用短线连。迅速升温防碳化,碱灰除杂最合适。高锰酸钾紫红去,卤素氢气氢卤酸。乙烯水化制乙醇,氧化得醛又得酸。

第五篇:趣味语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趣味性语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许建华 315194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上趣味性语言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活化学生的思维。本文对趣味性语言的妙用从七个方面来论述,包括比拟修辞法、人文化学、类比、褒贬换用、随机应变、谐音转变、口诀总结等。

关键词:幽默;比拟;人文;褒贬换用;随机应变;谐音转变;口诀总结 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枯燥乏味的语言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所造就的效果迥然不同,前者是催眠剂,后者则是兴奋剂。教师运用语言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那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人格的魅力。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性语言的运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巧用比拟修辞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双关、借代、反语、比拟等修辞方法,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化学讲《碳的单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地了解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同素异形体的特性,可以用拟人化的描述:金刚石和石墨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金刚石生就一副钢筋铁骨,是著名的硬骨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石墨天生柔软,遇事奸滑,形象暗淡无光。但毕竟是同胞兄弟,如果多给石墨以温暖的压力,再辅以催化教育,它是会转变为金刚石的。

接着教育学生应该学习金刚石无坚不摧的精神,谱写光辉灿烂的人生。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可谓“一箭双雕”,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再如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这样总结过氧化钠: Na2O2的秘密档案(国家机密,请勿泄露)姓名:过氧化钠 国籍:钠的化合物共和国 肤色:淡黄 体重:78公斤

性格:活泼好动,团结合群,爱憎分明,一见到二氧化碳,脸色立变,一落水就非常生气。

简历:中学毕业后参军,后调到海军某潜艇当班长,复原后在立白化工厂当工人,曾与次氯酸、双氧水一起,光荣出席全国漂白积极分子群英会。多次获得反黑模范称号。

愿望:有一所坚固密实的房子保护身体,为人民再立新功。

上述档案中,巧妙的总结了Na2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保存,这样总结知识,既风趣易记,又简单明了,变枯燥的知识为趣话,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

二、运用人文化学增强课堂乐趣 学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制取生石灰时,可以介绍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于谦写的《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通过对石灰石的开采,在高温下变成白色的生石灰、生石灰的熟化以及熟石灰在空气中转变为白色固体等现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视死如归、保持民族气节的崇高理想。指出这首诗中第一句话反映的是开采石灰石的物理变化过程,后三句则反映了与石灰有关的三个化学变化:由此引入到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乐趣。这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还进一步教育学生即使身处高位,也应廉洁奉公,为他人着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

在复习“物质的主要成分”这块内容时,老师可结合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出题,要求学生指出诗句中的“丝”和“泪”分别指什么。接着老师可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蚕丝、毛发等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蜡烛的成分是高级烃,还可以幽默的说:“我们人类很伟大,头顶蛋白质,脚踏硅酸盐”。这样,学生不但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有了系统记忆,而且可以进一步体会到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讲到凯库勒发现苯的结构时,可以讲一个“梦中出奇迹”故事,即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从而受到启发,推出苯的结构,让学生懂得发现有时候是偶然的,但偶然和灵感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来源于必然。

对于人们常说的“鬼火”,同学们一直很好奇,学习到磷及化合物时,可以做一实验: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气泡,屋里弥漫着一股臭鱼味。这时你快速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与田野上一样的画面:从玻璃管口冒出了一个又一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气中游荡,宛如“鬼火”。然后讨论,最后揭开“鬼火”之谜:原来白磷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了臭鱼味的气体——PH3。PH3在空气中能自燃放火,就形成了“鬼火”。这样一个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破除封建迷信。

在学习碳酸氢钠、碳酸钠、硫代硫酸钠时,其俗名分别为:小苏打、苏打、大苏打,可以冠之以:“三苏”之称,与历史上的文学家“三苏”遥相呼应,风趣易记。在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可用一句话概括“既不共戴天,又藕断丝连。”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既不能大量共存,又必须同时出现。因为酸碱中和和水的电离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讲臭氧层遭到破坏时,可用:“苍天有眼”四个字来概括,即在南极上空和北极上空分别出现了臭氧空洞,呼吁学生一定要保护环境。

当然,考虑到部分学生偏爱现代诗歌,化学老师在课上也可满足一下他们的口味。譬如,在讲葡萄糖一课时可引入诗歌“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随之提问诗人何以对“绿叶”情有独钟,引出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继而讲述葡萄糖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最后老师还可再回过来讲一下绿叶令人感动的奉献 精神,使学生对奉献精神有更深切的感悟。

三、形象的类比学习法

对于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通俗处理,这样可以把抽象的化学原理通俗化,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我们可以这样用类比的方法学习。

处理方法1:“逆反心理”原理。平衡就象人的叛逆心理一样,你想改变条件,它偏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说这是化学反应自身具有的一种修复能力。

处理方法2:“水往低处流”原理。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勒夏特列原理中,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尤其是改变浓度,比较适合“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因为改变浓度无非是增加或减小浓度,当某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就如已经相平的水位出现了失衡,左右出现了落差,那么不管是左高右低还是左低右高,只要水闸门打开,水总是朝低的方向进行流动。

处理方法3:“谁动了我的奶酪”原理。已经平衡的可逆反应中的各种物理量犹如小老鼠的奶酪房间,是熟悉而固定的,突然环境改变了,如温度变了,浓度变了,压强变了,我们的可逆反应就是那只会适应环境的小老鼠,它会积极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褒贬换用法

对学生进行教育,故意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即把褒义的词用在该贬的事物上,或将贬义词用在该褒的事物上,从而带来幽默趣味效应。在上环境保护一课时,讲到大气污染,联想到中学生如何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同学们展开讨论,大都认为不能抽烟,而事实上学生中悄然兴起吸烟“热”,班级中“小烟民”日益增多,对此我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作了一次精彩的总结:提起吸烟,我认为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防小偷,因为吸烟会引起深度咳嗽,小偷不敢上门。二是节省了衣料,咳的时间一长,逐渐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一些。三是可以演包公,从小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惟妙惟肖,就用不着化装了。四是永远不老,据医学资料记载,烟中含有300多种有害物质,烟民的平均寿命要比非烟民短,从小就吸烟的人,当然永远也别想活到老了。这里的好处、防小偷、节省了衣料、永远不老等,或是反话正说,或是褒词贬用,句句击中要害,使学生在一片笑声中受到了深刻教育。

五、随机应变法

这样的情境不知你是否遇到过?夏日午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常常昏昏欲睡,你在讲台上激情飞扬,而学生则在台下反应不冷不热。有一次,我灵机一动,便说:“喂,平日里大家都是氧分子,个个活蹦乱跳,现在怎么都成了惰性气体了?要不要来点催化剂,促使大家快速反应?否则,桃李不言,先生不悦。”学生们哄的一声笑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接着我再上课,学生一个个注意力集中,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讲到甲烷的结构,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时,模型上的氢原子忽然掉了下来。我就说:“哎,这氢原子太活泼了,还没有和氯气接触呢,就想发生取代反应。”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烷烃上的氢原子很活泼,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这再一次证明了,风趣的语言,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着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乐听不厌,欲罢不能。

六、谐音转化法

利用中国汉字的谐音,可巧妙地将一些知识点趣味化,以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这是常用的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材里,演示电解水实验是教学的重点、易错点,我们知道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可总结概括,正氧负氢。在讲解知识点时,我诙谐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只要时刻记住生你养你的父亲,这个知识点你就不会忘记。因为“父亲”与“负氢”谐音。又如,在讲解金属密度知识点时,金属中锂最小,锇最大,我总结“我大你小”,同学们欣然接受了。为了使学生记住王水的成分中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例,我让学生从谐音角度去记:“硝”“小”,即硝酸的比例小,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是1:3,而不是3:1。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注意不断总结,诙谐的趣味语言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七、口诀总结法

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总结讲解,可以编写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口诀,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如讲解酸、碱、盐溶解性表时可以这样总结:“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除去钡和铅,盐酸盐除去银亚汞,其余几乎都不溶。”这样很复杂的图表用压韵的诗词概括,不仅易记而且增趣。再如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总结“关系式,关系量,这是根据不能忘,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量,根据比例列方程,求得未知写答案。”这样的例子还有:在讲解化合价时,可以总结:“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下面列出了几个本人自编和收集的学习口诀,共同商榷。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氢气验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常见化学药品的贮存

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碱瓶需用橡皮塞,塑铅存放氟化氢。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弱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亚硫、磷酸、氢氟酸,甲酸、乙酸和碳酸,氢硫、氢氰和苯酚。

烷烃的命名

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用短线连。

乙 烯

硫酸乙醇三比一,温计入液一百七。迅速升温防碳化,碱灰除杂最合适。乙烯分子含双键,氧化加成皆不难。乙烯聚合好塑料,燃焰明亮出黑烟。高锰酸钾紫红去,卤素氢气氢卤酸。乙烯水化制乙醇,氧化得醛又得酸。

下载浅谈数学课教学中语言技巧的妙用(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数学课教学中语言技巧的妙用(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歌词中的语言技巧

    歌 词 中 的 语 言 技 巧 歌词中的语言技巧 【摘要】目前,流行歌曲的词创作很多。很多词作不但以它的复古化和创新拓宽了流行歌曲表现的内容,而且也为某些阳春白雪的现代新......

    体育教学中“错误”的妙用

    体育教学中“错误”的妙用 (河南省荥阳市第二初级中学,代京安,450100) 在教学中“错误”用得及时、恰当、有针对性,确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做“错误”示范使学生得到针对......

    语言活动《字条的妙用》

    大班语言活动——《字条的妙用》(讲述活动)说课稿 黄慕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讲述活动《字条的妙用》。接下来我将围绕内容、幼儿、目......

    语言技巧

    一、提示引导法(长生剑) 意思是一部车子的引擎,认识只是车子的外壳。当我们现在正在谈提示销售技巧和话术引导的时候,你会注意看以下的文章;当你注意阅读的时候,你会不自觉的吞口......

    ppt动画在教学中的妙用

    PPT动画在教学中的妙用 安阳县职业中专 张 宁 摘要:近年来,PowerPoint(以后简称PPT)这个办公软件在教学当然的应用相当的广泛,它对教学的改变是巨大的,而且教学当中有些科目可以说......

    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语文论文 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2009-09-10 08:57:45 来源:网络 有人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就是一场漂亮的战斗。既是战斗,就不能不讲究战略战术,只有运筹得当,才能稳操胜券......

    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妙用

    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6-09-16 11:38:00 ] 作者:未知 编辑:studa20 【摘要】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

    生物教学中的妙语妙用教学反思

    在生物教学中巧妙地辅以一些与生物知识有关的妙语,往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能起到妙不可言的作用。下面就简单列举几例在生物教学的妙语妙用。(1)诗词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