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精选]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摘要: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用直观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影像及和谐的声音等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获取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另一特点化静为动,使学习直观化。数学学科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兴趣;抽象思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对现代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用直观的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影像及和谐的声音等变得生动而又具体,使数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获取知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如在讲授“负数”时,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老鼠在地下向四周挖洞的动画,并提出问题“减去一个什么数,使得差越来越小”,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如在讲授“概率”时,播放中国福利彩票开奖录像,用贴近实际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并由此深化开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难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化静为动,使学习直观化
数学科学的另一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 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长期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这一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运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和多媒体的互动,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使得教学难点得以化解。以数学教学为例,几何画板是数学教师最喜欢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功能丰富,动感十足,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形象直观的要求。教学实践中通过信息技术课的辅助教学,在学生初步掌握几何画板功能的基础上,开展数学实验研究,通过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够有效地突破数学教学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中平面几何的难点。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课为例,教师设计制作了多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实验,利用网络教室的操作平台及校园网,以具体的数学问题结合“几何画板”有趣的数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的赋值和计算功能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做”,开展数学实验,完成意义建构,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联系,通过实验得出规律。
如在“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教学中,可画出y=3x的图象,在图象上取一动点p(x,y),并用鼠标拖动直线y=3x上的动点p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动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的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体会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减小而减小是什么意思。这种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产生了的兴趣,吸取了知识。
三、化难为易,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有些数学知识抽象性强,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无论教师怎样描述,学生都难以理解掌握。比如在“点的轨迹”教学中,学生最终会知道“轨迹”是一些直线、射线或抛物线等,但学生对“轨迹”却毫无想象。可利用《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 “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射线或抛物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有形的“轨迹”形成过程,比教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或用粉笔做抛物动作要形象具体。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钱表示出来,以体现垂直平分线和用平分线的特点;又比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
又如,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是学习的重点,传统教学往往通过多画图,观察归纳出找对应元素的规律。有了信息技术后,可通过动画形式,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互相重叠,展示全等的过程,指出对应的元素,加深学生印象,让学习具体化,也能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信息技术资源丰富,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在数学教学中,要巧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当然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也不能摒弃,如教具学具的实物感受、空间结构功能,推理演算过程等,是信息技术无法全部代替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能为了应用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要针对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取得最佳期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要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很好地应用,学校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设备和技术的需要。广大教师要改变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用新课标严格要求自己,巧妙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让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第二篇:“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内容提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农村学校的硬件带来了质的飞跃,城市学校所拥有的微机室,我们农村学校也有了,电子白板也进入的农村学校的教室,随着这些现代技术的普及,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多媒体已广泛被用于学校教学活动中,尤其是班班通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活动,给教学带来了活力;而网络课堂、网上信息链接为深化教学,扩展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而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传输教学信息的通道。如何巧妙运用班班通媒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多媒体这时就有了用武之地,它可以形象、直观演示教学内容,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这样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均衡发展
现代技术
班班通
妙用
“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门古中心小学校:田保桂
昝大明
一、妙用班班通资源,方便教学
课堂上使用班班通,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相关视频还是相关资料,都方便快捷,一些立体图形课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多媒体课件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语音和板书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除之后,不能再重现,当一堂课的内容过多时,容易遗忘。多媒体教学使所有的教学信息通过白板工具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在任何时候回放和重播,并且关键点明显,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课堂的授课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能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六年级搭一搭,用班班通学生很容易理解,动态的教学设计更代替老师干巴巴的语言描述。直观展示更有效,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很大的冲击力。妙用班班通这一有效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个有用、有效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有效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利用网络来玩游戏。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轴对称图形、飞机、古建筑图片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再例如:在讲授“圆的周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演示周长的两种测量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演示的方法进行小组测量,可见这样的情景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妙用班班通资源,可以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而班班通的使用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利用动画、音频、视频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动态的、三维的图像加深对新知识的领悟。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制作课件来揭示数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这样做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让比较难学的知识降低了难度,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运用了前面观察比较图形的方法和对数的大小的认识,很快得出了“不相等”的概念。在这里利用多媒体课件解决了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在黑板上通过板书、作图来传递知识,而一些动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教师不得不借助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将动态画面说“动”,而这样抽象的知识学生仍只能够“感受”。
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动态变化的自然科学,而这种动态变化的关系在教材中是以静态的方式呈现的,在教学中如何如何将这种动态变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再现出来呢?借助于班班通进行教学就会达到理想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课件,在教学中进行圆的分割、组合动态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过程,从而理解从圆演变为长方形的过程,知道圆和长方形之间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直观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本质。自“班班通”安装以来,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我们不再因为地区局限而得不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让我们不再局限在“粉笔+黑板”单一的上课模式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师一定要事先备课,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合理利用,删除那些无用或多余的资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班班通的功能,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们能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我们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上课效率。总之,“班班通”的安装将对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妙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凸显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交互性,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必要性与教学内容的可行性,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主动地开展学习。学生在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互动评价中有效地突破数学知识的理解障碍,获得真实的自我成就感。例如,在“长方体棱长”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亲自探究出“长方体长、宽、高和棱长之和的关系”,教师不妨利用“几何画板”形象逼真地展现知识。从而探究“数”与“形”之间的关系。
4、班班通学习资源丰富。做到“温故而知新” 学习资源丰富,既是针对教师,也是针对学生而言。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在网络上,相同的内容,不同教师做的课件的风格、形式及侧重点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学习优秀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总结自己做的多媒体课件的优缺点,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最终制作出既适合自己讲课习惯又适合学生的优秀的多媒体课件。相对学生而言,给学生提供了生动、丰富、快捷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妙用“班班通”,可以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学生最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究其原因有:一是学生刚接触到平面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二是课本采用实验的方法将圆16等份、32等份、64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整个过程复杂,难以操作;三是用实物做教具或学具,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时,学生目睹的是近似的长方形,对把圆分成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学生没有真实的体验,很难想象,从而对“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的面积公式会产生怀疑。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基础上。我用多媒体演示:先把一个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再把一个圆16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接着32、64等份。引导学生观察想象“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样把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得到解决,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的同时,还有机地向学生渗透了极限思想,既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又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五、妙用“班班通”,可以增加课堂信息量
多媒体课堂的知识容量可以达到传统课堂的两倍,也就是说一节多媒体课可以上传统教学两节课的内容。传统的备课,资料主要来自课本、参考书、图片等,信息非常有限,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而多媒体教学的备课,教师将可以通过电脑从网络中得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更加灵活。例如用多媒体进行单元复习教学,就因它容量大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巧妙合理利用班班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好的教育技术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因此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中班班通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能否恰当使用至关重要。其中,合理安排媒体内容出现的时间、时机及播映次数是关键。一般来说,媒体内容出现的较好时机是:在学习重点内容时出现,在突破难点时出现;在学生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时出现;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时出现。教学时,教师先出示思考题,然后播放这一段录像,学生通过视听、图文对照,理解难点就很容易突破了。由于教学中,媒体引入恰当、适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可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件,由于多媒体课件是以文件形式存在的,并且资源丰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预习、复习,消化、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方式,更好地在课堂上充分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互动,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再其次反馈评价贯穿始终,在使用班班通教学过程中,只要组织学生视听,就得要求学生对视听内容做出反馈。学生反馈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有学生的反馈,就得有教师的评价。评价也是一种反馈,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教师或引导,或调控,或鼓励。反馈要做到及时、准确。这样,“视听、思考、反馈、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最后正确处理课堂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 多种媒体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容量的扩展,使课堂教学容量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一对矛盾。所以电教课的课堂容量不是无限扩大,而是要适度,这个度就是要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信息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以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为度。学生对信息的接收能力不是一成不变,它与电教软件的设计,电教课的设计,媒体的恰当安排,软件的趣味性有很大关系。在电教课,电教软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与及时反馈,在电教课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反馈、调控的环节和手段,在课程的进行中教师也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掌握好反馈和调控的过程。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发展的。所以教师也要不断地注意在各个教育过程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信息接受的能力。否则容量的增加不仅不会带来好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
充分发挥班班通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新课标》中强调指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flash软件,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象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教学《什么是周长》,教材只借助一片树叶和趴在树叶边缘的一只小蚂蚁和数学书封面让学生观察周长,这样让学生对周长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再通过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周长,让学生观察周长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屏幕上显示一只小蚂蚁在一片树叶边缘的一点出发,沿着树叶边缘跑一周,最后又回到起点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周长是怎样形成的。再出示树叶让学生动手描线,再演示课件描线过程,一目了然,让学生认识到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才有。然后再通过课件演示量周长。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的概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对更乐意学数学。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_2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妙用
河南省南召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玉峰
摘要: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把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且毫无刻意表现之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现代媒体与实物、图片、黑板等传统媒体结合得天衣无缝;整个学习过程完全是开放、自由和相对宽松,又是十分紧凑的,就能让学生人耳目一新,还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考;有利于设计和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提供内容丰富的素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易于领会传统教学手段,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现代技术 网络教学 情境互动 自主学习
正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是一个新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需要。德国的拉特克说:“教师必须懂得教授的技术。”他当时所说的技术,当然不是指信息技术,但是却是要懂得怎么教,才能使学生最容易、最牢固地掌握的技术。”
我们根据邓小平同志的“猫”论和“摸”论,不管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并且摸着石头过河。只要用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就会探索和实践。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把电脑多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且毫无刻意表现之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现代媒体与实物、图片、黑板等传统媒体结合得天衣无缝;整个学习过程完全是开放、自由和相对宽松,又是十分紧凑的,就能让学生人耳目一新,还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考;有利于设计和演示科学有趣的板书,提供内容丰富的素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帮助学生易于领会传统教学手段,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一、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性
纵观全国的教育改革,正是如火如荼之时:开创校园网站,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网上教学,多媒体课件等等,多种形式齐头并进。在这种探索过程当中,也清楚地让我们看到:现代技术应用于教育是对教育本身一个质的突破。
旧式的教学,课堂是教师的舞台,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要“独揽天下”,没有给学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时间,没有让学生有创新的机会,更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现在我们把它叫做“说教式”、“灌输式”,看来是无可厚非的。那又是不是说只要在教育中应用现代技术就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了呢?我认为也不然,光有现代的技术,没有先进的思想同样是不行的。如今,在我们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这种现象:有教师认为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占用了教学时间,影响升学率;大部分教师对现代技术的驾驶水平还偏低;有的教师虽然会使用现代技术,但不会处理它与教学之间的关系。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只有在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努力的改革教育思想理念。
生物课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串成线、连成网、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围绕着“网络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思想生物课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等,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电子备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手段,能够起到变抽象为形象,增加课堂教学密度和容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电脑多媒体,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启迪思维—引导读书、讨论交流—质疑释疑、理论升华,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例如在讲《唱响自信之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放一首零点乐队的歌曲《相信自己》,通过音乐的魅力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高中生物课注入艺术元素。在讲到高中生物第二册时,由于初二生物主要与法律常识有关,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到案例分析法,在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让学生看书上仅有的一些案例,或者是教师自己搜集的一些案例给学生读一下,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我们不仅可以幻灯给学生直观的展示出来,还可以通过录像播放一些现实案例,或者直接从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网站中下载一些案例让学生现场说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到网上寻找一些和课堂教学有关的案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使学生始终处于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思维状态之中,学习兴趣浓,精神面貌好,对所学内容理解深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注重教学的情感性、民主性
成功教学实践表明,一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生物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其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
捍卫真理时,才谈得上转变为学生的信念。而只有当知识转变为学生的信念时,才谈得上道德教育。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此外,思想生物课的网络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内在的驱动力,使他们更加专心投入学习,“趣学”、“乐学”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情感性和民主性是提高生物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重视情感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是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我巧妙地运用情境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特意、精心安排的,满含兴味、环节紧扣的程序中,自然地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求知网络,从而在学生不自觉中便激起参与的欲望。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形象、直观的电教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加上教师激励性的评价更能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在教初一生物《珍爱生命》这一课时,一开始使用投影仪映出周总理的遗像;同时,教师用哀痛低沉的语调对学生说:“1976年1月8日凌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北京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亿万人民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学生凝视周总理遗像,听着老师舒缓沉痛的话语,其悲痛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实况录像和配乐朗诵录音;那黑色的挽联,那白色的花环,那阴沉寒冷的天气,那缓缓而行的车队,那满面泪痕的老人、青年、小孩……此情此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悲痛之情。通过对生命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生命,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形象直观的电教手段,教师动情的教学,使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到《情趣与志趣》时,先播放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小萝卜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放飞了一只蝴蝶,以他那童真的心灵,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的一段录像来说明人们的爱好、兴趣愈广泛,人们的生活就愈加丰富多彩,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会愈加深刻,人们就会对生活愈加产生浓厚的情趣,人们也就愈加热爱生活。即使是生活中最黑暗的时刻,也一样能找到心灵的安慰。然后在播放一段黄山的自然风光,让同学们陶醉在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中,陶冶一下他们的情趣。然后再让他们看几幅丰子恺漫画,作者对于世事人心的敏感细察,对儿童的热爱,对自然的倾心和对于人生的执着,经由笔端源源地发泄出来,几乎不加雕饰,自然天成,丰子恺漫画的魅力就在这里。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品,是具有教化意义的,又是富有生活情趣的,它们在让人怦然心动的同时体味到了生命的乐趣,这就是高雅情趣的无限魅力。通过这些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新鲜的、美好的事物,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情趣,情趣又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
三、运用网络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教育知名人士卢志文指出:“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生物教学当然也需要改革和创新。美国著名教育学者认为,“网络化教育是各国21世纪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见,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网络资源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网络化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传统的教学形式是学生采用“秧田式”坐法,交往方式主要采用师问生答的师生单一互动的交往方式,这种方式教师的角色地位过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网络化教学通过组建合作探究的学习小组,适当变换师生位置,增加组内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组际互动等网络化交往学习方式进行知识探究,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大量实验表明:在这种和谐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围中,教学教师易于调控,便于调节。对于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实大有好处。
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要以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地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实践表明:教学内容不要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大胆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可以说,网络资源的丰富程度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挖掘网络丰富的资源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必将带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浪潮。我在执教《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就紧紧扣住网上资源——太湖的数据资料,组织学生分析统计表,找出环境污染的情况,并让学生在网上寻找我国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资料。整个一堂课,学生始终沉浸在愉悦情境之中,上课情绪紧张而高效,这种效果是传统教学远远不能实现的。
四、进行网上在线测试,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
目前,教育方式正面临着一场巨大变革,推动这场变革的力量来自通信、网络、多媒体以及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其中,网络考试就是以准确、高速、网络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了练习、测验过程各环节的高度自动化、科学化和教学反馈信息的深度挖掘。与传统课堂考核方式相比,网络考试最重要的特点在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爱动贪玩、渴望成功。传统的、过于呆板的黑字白字的考卷不能吸引学生兴趣,试想孩子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黑字白纸的单调试卷怎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长期从事教学的教师们都知道,参加笔试相当累,学生的考场纪律很成问题,当学生做完试卷之后,甚至还未做完试卷,他们就迫不及待地交头接耳起来,当然,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是一个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试卷对他们毫无吸引力这也是其中一个因素,甚至有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会对试卷产生厌倦的情绪。
而如今一改上述的情况,当孩子们进入语音网络教室,他们就爱不释手,生动的画面,极具鼓励性的表扬语,以及生动故事情节,如我是小法官,购物历险记等故事深深吸引着孩子,在故事的发展中完成了一题有一题有创意性的题目。这样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巩固旧知的同时又开拓了眼界,将所学的知识得到了灵活的运用。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由于试卷产生子系统的智能化,能较快的产生出难度定位准确、知识覆盖全面的高质量的试卷,因此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试卷不再是全年级一张的试卷,而是根据各人情况分层安排的,而且鼓励学生重考。鼓励重考与搞频繁考试是完全不同的,重考是建立在学生自觉自愿基础上的,其目的是通过鼓励学生重考这个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考后,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包括考试成绩很好的学生)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直至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满意为止。由于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不断增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试卷不再是老师的法宝,分数也不再是学生的命根子。打小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从提高教育质量来看,教师付出的这种劳动,是有价值的、高效的。在线测试虽然在实践的时间上还不长,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与传统的考试相比有些地方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综上所述,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将高中生物课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融为一体,做“知—情—意—行”四者的结合。在生物课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采用“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紧迫任务,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充分理解并真正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然而在目前,我们有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利用率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而造成的。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 编著.《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2]丁学儒主编.《电化教育管理》.辽宁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3]吴洪健,倪男奇译.《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7.[4]张建伟,孙燕青.《教育技术心理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美]布兰斯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和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设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浅谈多媒体设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它又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辅助手段,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掀起了一场革命的风暴,几乎席卷了中国教育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近七、八年以来,随着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的建成,“班班通”工程的逐步实施,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应用于教学已成为现实。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达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让你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思想、教学结果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利用“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猎奇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多媒体课件在这一方面就具有其它方式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首先利用课件给同学们展示了一个故事(图略):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 三分之一,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 六分之二。老三分到了这块的九分之三。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然后提问: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呢?他怎么这么大的魅力呢?他给三兄弟讲了哪些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同学们兴趣盎然,这三个分数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一下进入了思考状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想办法证明这三个分数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这个事实可以看出,恰当的运用“班班通”设备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探索、学习知识。
二、帮助学生充分感知,化抽象为直观
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的教学充满形象,声音,色彩,就能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形、声、色、动、静于一体,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材上列举出了三种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方法。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几乎全部学生都能想出这种方法,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
2、把一个梯形从它的中位线处剪成两个小梯形,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也能看懂。
3、把一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求出它们的面积之和就是梯形的面积。第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学生一下就能找出来,可第二个三角形选哪条边为底,高又在哪里,好多学生就糊涂了。这时,我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自己利用鼠标来指,选哪条边为底,它对应的高是哪条线段,同学们一看就明白了。
多媒体课件能将你想说说不明、想画画不准的内容迅速地直观展现出来,既节省了时间,又给教学带来了很多捷径。同学们在欣赏图形的变换过程中不仅潜意识地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还看得清楚,想的明白,学的透彻,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三、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得向45分钟要质量,这是教师一生的追求与信仰,它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底蕴、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等,而“班班通”设备则给你提供了一条这样的渠道。当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教师们凭着一张三寸不乱之舌对同学们苦口婆心最后还是收效甚微;为了给同学们拓宽知识面,加大训练量,靠一枝粉笔,一块黑板写了又擦,擦了又写,累的筋疲力尽,却还没多少收获,许多时间就在这样的反复中消逝。有了“班班通”后,教师只需提前将这一切做成课件,抄题目、订正答案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方便而快捷,既加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传播中国数学文化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运用多媒体的直观新颖的特点,在教学中能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追寻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激励我们沿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努力。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时,我总是利用网上搜集的课件或将书后的“你知道吗?”自制成课件,让学生尽情阅读。每当这时,同学们总是非常投入。然后提出问题:“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辉煌、灿烂与悠久的数学历史的国家”;“那些数学家真了不起!”;“要想完成一项数学证明得付出艰辛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不懈追求;”“我们也应该以我们的祖国为荣,利用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数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同学们不仅学的认真,了解了中国的数学历史,激发了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与热爱,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鞭策他们发扬前辈的奋斗精神。“班班通”设备以它声形俱备的独特性,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对同学们进行了爱国教育。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深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对优化课堂教学起着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要想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高质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