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生经历访谈

时间:2019-05-15 09:4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生经历访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生经历访谈》。

第一篇: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生经历访谈

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生经历访谈

作者:周桦 | 时间:15-01-28 | 来自:《南都周刊》

我相信一个有趣的人是对人生充满了好奇的人,而生命的热情、创意、投入不都来自“好奇”两个字吗?一名敬业的努力的有商业天才的企业家固然容易成功,而一个有趣味的人做企业,他的成功更有别样的境界。

2014年最后一个月,褚时健显得很忙。先后有三间国内国外大学的EMBA学员组队到刚落成的褚橙庄园举办研修班,他每天得和这些大小企业家呆上一个小时左右。这是对方经过各种途径来到这里的唯一目的:见见褚时健,并向他提各种问题。

在接待EMBA学员的时间之余,他还要面对各路媒体,网络的、纸媒的„„褚家一直都很热闹,但这么热闹的景象还是不多。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市面上已经有两本他的传记面世,越来越多有关他的故事流传于各种大众媒体和自媒体。在这个年轻是王道的时代,“褚时健”三个字引起的兴趣程度和他本人86岁的高龄一点也不相衬。

不仅如此,在年底颁奖季,各种奖项也开始纷纷青睐于这位老人,人民网颁发了“企业社会责任特别致敬奖”,腾讯网评他为年度“时代知行者”,一本时尚杂志甚至把他列入“年度先生”的候选名单,候选人照片中他非常不时尚的穿着和白花花的头发显得很不合群。

褚时健为什么这么火?也许诚如万科董事长王石所说,是因为他的人生跌到最低点之后表现出的反弹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褚时健曾经是“亚洲烟王”,让一家曾经财政平平的地方烟厂做到了年纳税超过两百亿人民币,一条生产线贡献的税额几乎是一个贫困省的全年纳税额,并且在中国市场很不客气地把曾经被英美烟草占据的大部分份额重新拿了回来;但是他却在企业最精彩之时锒铛入狱,人生归零;待到走出监狱时,已经是古稀之年的74岁。

按中国人的常理,他应该就此退隐,打发晚年。但他偏偏还创业,而且在短短十年后,竟然把自己种的橙做到了“中国最好吃”,“中国最畅销”,5000多亩的橙子,未到采摘期已经被订购一空,从采摘第一枚橙到最后一枚,采摘季结束,当年的销售季也同时结束。而橙子在市面上的零售价,几乎是同类橙子的3-4倍!如此畅销,几家能够?唯褚橙而已。

仅仅是这励志的传奇在吸引公众吗?在这样一片国家命运尚且跌宕起伏的土地上,从来不缺传奇励志的例子,回顾历史环视周遭,褚时健绝地反弹的故事,只是这类真汉子系列之一。

是他的事业都做得如此辉煌吗?如果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作为国企领导的褚时健曾经做到了令天下侧目,而今天,当世事流转、马云已经跃登亚洲首富的今天,褚时健的褚橙事业已然不是一枝独秀。褚时健的价值,显然不在于这些眩目的光环之中。当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都在纷纷前往云南小镇拜访1928年出生的他时,我更愿意相信,褚时健的故事,是一个有关“这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只有这样的故事,才能触动几代人的心扉。

1、我不喜欢闹哄哄的

“我不喜欢这么闹哄哄的,有点心烦。”刚送走了几家媒体的褚时健说,“我只喜欢静悄悄过日子。”坐在家里二楼的沙发上,他从茶盘里拿起一颗松子,熟练地磕开。

不要以为这是褚时健年老以后的老年心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历来是一个不喜喧闹的人。在担任玉溪烟厂厂长、红塔集团董事长,被称为“亚洲烟王”的那些年,他也很抗拒客来客往的热闹景象。北京是他那些年最不喜欢去的地方,但是又不得不频繁前往。于是想找他的人四处打听他的住处。他们都知道,找到褚时健,就是找到了通往财富的路径。

拿到他签字的一张卷烟批条,意味着拿到了真金白银和厚厚的钞票。褚时健当然知道自己的“作用”,但他显然不太会处理这种热闹局面,“批条给了这个人,不给那个人,总是会弄得有人不高兴。我这个人又不太会拒绝人,所以干脆躲起来,找不到我就没事了。”因此,他每次都躲在总参谋部的一个小宾馆里,不联系任何人、尽量不出门,迅速地把单位的事情办完后,立即回到云南。

云南,这两个字几乎是褚时健名字的前缀。云南人大都“家乡宝”,安于彩云之南的生活,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少有出门闯荡的血液和基因,偏隅云南一方土地执着生活。褚时健亦是如此,他说自己从来没想过要到省外去生活或工作,做云南人,就一直做下去。“而且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没想过去其他地方。”他说。

除了少年时在昆明读书的几年,褚时健的工作生活甚至都没离开过玉溪地区。但他却并非世代云南人,他的老祖,也即褚时健父亲的祖父,清朝年间从河南到云南服兵役,由此而在玉溪地区的华宁县和昆明地区宜良县的交界处扎根下来。王石见到褚时健第二面时,半开玩笑说:“古代时河南曾经聚居过一支犹太人,您如此擅长商业,会不会是犹太人的后裔?”

褚时健笑笑,用云南话说:“怕是不会。”看褚时健年轻时的照片,高鼻深眼,的确有些异族人的长相,但也有人说因为玉溪地区居住了不少彝族人,褚时健的母辈或有彝族血统,只是年月长久,从未有人去考证这一家族出处,褚时健的个人资料上一直注明的民族成分是:汉族。但褚时健还是承认自己的确在商业上有长处,而且是“天生的”。

少年时候,因为父亲过世,母亲忙于家务和地里的农活,家里的小小酒坊就经常要靠褚时健来操持。这个酿酒坊酿出的酒承担了褚时健和弟弟妹妹们的学费和生活费。所以褚时健除了上学,把时间基本都花费在了这里。他印象最深是十四五岁时,每年地里收上来七八百斤包谷(玉米),就要全部用来烤酒换钱。周末放假在家,他必须和母亲一起先把包谷用水泡过,然后再把它们放到甑子(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蒸具)里蒸整夜,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加柴火,还要几次搅拌甑子里的包谷,不然就熄火或者烧糊了。

很少人做到不熄火或者不烧糊,因为很少人整夜不睡或者在烧糊前及时醒过来。但褚时健从来没有过,他说自己大致估算了一下,约两个小时就得加一次柴,搅拌一次包谷,所以他就放心去睡觉,两个小时后,不需要人叫,他一定准时醒过来。褚时健这一本事保留到七十年后的现在,无论多晚入睡,第二天需要几点起,他的生物钟一定准时启动,及时把自己叫醒,长年皆如是,从未失手。他解释这一现象为:心里有事。因为烧糊一甑子,自己的学费就没有了。“其实谁都做得到,就是有没有责任心的区别。任何事上了心,很难做不到。”他说。

做得到,还要比别人做得好。褚时健的酒在出酒率上也比别人高,即便那些“别人”都是酿酒多年,而且是教会他酿酒的大人们。包谷蒸熟后,拌上酒曲,放进发酵箱进行发酵,然后放进瓦缸里糖化,最后蒸馏出酒——基本程序大家都懂,但褚时健自己摸出了门道,大人们只提醒他发酵时要关上门,也不说为什么。褚时健琢磨是温度的缘故,因为他观察靠近灶火边的发酵箱发酵程度总是好一些,酵母菌长得好,出酒率就高。相应的,瓦缸糖化过程也一样。

靠近门边的瓦缸糖化结果总是没那么理想,出酒率要比屋里的瓦缸少20%-30%。几次下来,褚时健开始用自己的方法,他把灶台里烧剩下的还留有余温的柴火用破铁盆装了,放在远离灶台的发酵箱下面和门边的瓦缸边上,使环境温度升高。结果非常明显,别人家三斤包谷烤出一斤酒,褚时健总是两斤包谷甚至更少就烤出一斤酒。而且因为发酵好,他的酒的成色也很不错,拿到市场上很受欢迎。挑酒到市场上卖时,褚时健留了点心思,每次带到市场上的酒都不太多,因为东西好货又少,自然很快就卖完了。大家都记住了褚家老大的酒好喝又好卖,于是下次的销售就一点不操心了。

褚时健前几年屡次从玉溪回华宁,碰到当年教会他酿酒的同乡,对方已经是八十多的老人了,褚时健每次都会给他几千块钱。同乡总是收下,也不问为什么,大概明白褚时健是念及旧情。不过这位同乡也许一直都不明白,同样的事同样的条件,褚家这位大儿子为什么就比自己要做得好。

2、人生底色和人生伴侣

如果不是因为堂哥劝褚时健要多读书,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让褚时健接触到了新兴的思想,如果不是因缘际会帮游击队划船渡江而接近了革命队伍,如果不是战乱纷扰的年代,褚时健大概就会一直在云南省华宁和宜良交界处,昆明开往越南河口的米轨铁路经过的,南盘江边那个叫矣则的小村子里种地、酿酒、娶妻生子„„这个村子是他的老祖当年在这里落户开荒,自己垦荒开出耕地,吸引了周围七八户人家聚拢而来形成的,这里是他的生命基因所在。

但人的命运终究会低头于时代的命运,褚时健在1949年初参加革命队伍成了一名游击队员,作为长子而承担的家庭责任变为了对信仰、对国家的责任,酿酒的手转变为扛枪的手。一次在云南潞西战斗激烈时,一个炮弹落到褚时健和战友中间,战友瞬间踢走炮弹,紧接着褚时健就听到了爆炸声。生死就在一线之间,这是褚时健那一时期经常面临的状况。几乎就在同一时期,褚时健的一个弟弟被土匪捆绑后扔下大桥,不到18岁的生命惨烈结束。可以想见,生死之间,褚时健对生命的理解已经全然不同于常态生活下的人们。

作为长子带来的责任感、必须把日子过好的能力、战火下冶炼的无畏,这些,一一形成了褚时健的人生底色。

当进入和平年代,生活平静下来,这些人生底色让褚时健更加成为一个贴地生活的人,一个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人,一个把人的本分全力尽好的人。这种“求好”态度给他的最大回报就是让他找到了一个最合适自己的妻子。

但他们认识之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这是匹配的一对,甚至马静芬自己也不这么认为。褚时健来自农村,家庭生活艰难;马静芬父亲1949年以前是银行的高管,战乱时逃难的方式是带着一家人坐专机飞到昆明。褚时健沉默寡言,马静芬性格外向。褚时健是一颗红心求上进的玉溪地区行署的人事科长,是作为工作队到马静芬工作的小学进行教改工作的领导,而马静芬是学校里我行我素、不听话的典型。

但褚时健偏偏看上了这个大家认为比较另类的姑娘,“有理由吗?”时隔60年后,我问他,86岁的褚时健竟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说:“最开始是看她填写的档案表格,字写得好,言辞表达也很好。和别人不一样。”大概人事科长看人的视角和别人有些不同,他的选择也出乎当事人马静芬的意料,在褚时健和她表白之后,她在自己的宿舍哭了一下午,为什么哭她也说不清道不明,但最后的句号落在她同意和他结婚。

六十年的光阴证明马静芬的确是最适合褚时健的伴侣,出身大家的她甚至在很多方面引领了褚时健的想法和判断。八十年代初褚时健刚到玉溪烟厂做厂长,很想把在厂里工作的上海知青们的长头发和喇叭裤都剪了,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外表很“不正经”。马静芬很不以为然,“你剪头发倒说得过去,长头发在工作时容易绞进机器,危险。但是你凭什么剪人家裤腿?”褚时健以一贯的言简意赅风格回答:“不好看。”

马静芬更不同意了:“你说人家不好看就不好看?人家自己觉得好看!”褚时健想想,认同了,他承认妻子在这些方面的见解比自己公允。而且接受过很好的基础教育的马静芬在生活细节上的追求与褚时健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不谋而合,看褚家老照片,他们的一对 4 儿女小时候的穿着洁净精致,儿子的每一顶帽子和身上的衣服都搭配成套;女儿任何时候的头发都梳得溜光水滑,身上小围裙的花边褶皱均匀。——这些衣服都出自马静芬自己的双手。这是一位能干的和负责任的母亲。

所以褚时健和马静芬其实是最相似的一对,都有较真的态度,对人对事都有独立的见解,都热爱生活。褚时健业余时间并不像一个工作狂一样单调无趣,他最爱捉鱼打猎,而且技术相当不错;马静芬则爱养花养草,研究各种医疗偏方且乐此不疲。两人看似一个沉默一个外向,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骨子里的幽默。

褚时健经常在马静芬表达对他的不满时,很镇定地看着妻子,待她一通抱怨说完,他非常肯定地说上一句:“是呢嘛!”于是马静芬不说了。在看似不相同的性格下,褚时健和马静芬其实有着最深的默契。所以自1954年两人相识,1955年结婚以来,两人携手一个甲子,婚姻依然不显任何疲态。

3、匠人精神

一句很知音体的话是,一位男性的最高品位就是他选择的女人。马静芬如今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依然在褚橙销售一线操劳,也腾出时间在家里和褚时健一起做上几大罐当下时髦的酵素,同时顺便教会了家里的八哥唱上一句:“学习雷锋好榜样。”她对自己人生的演绎,替褚时健证明了他的人生品位。

褚时健对“极好”的追求,他认为只有一个途径可以实现,就是“认真,恪尽本分”。在1959年被打为右派下放农场,几年后作为摘帽右派进入玉溪地区新平县曼蚌、戛洒糖厂做副厂长后,褚时健对“极好”状态的追求,认真、恪尽本分的性格找到了落地之处。这是一家亏损的糖厂,每年财务上亏损20万元左右不说,厂里的工人为维持生计,在每年非榨糖的季节必须到各处打短工,否则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生存之状异常窘迫。

褚时健到糖厂报道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厂里的工人带着自己到厂里和各公社零散的榨糖点去仔细考察。也许少时酿酒时养成的思维再次启动,几天后他告诉工人们,厂里榨糖太没有技术成分,出一公斤红糖竟要用到12公斤甘蔗,木柴燃料要耗2.6公斤,“没有算好成本。”褚时健说。成本怎么解决?两条路同时走:改设备,改燃料。

燃料方面,褚时健将榨糖后的甘蔗渣蒸发水分后替代木柴,成本一下降下来。他觉得这个就是稍微用用脑子就可以想到了,“甘蔗渣摆着也是摆着了,没有成本意识它们就是一堆废物,有心有意识它们就是节约出来的成本。”

设备方面,褚时健跑到邻县白糖厂,找到对方废弃的生产设备,要求买下来。白糖厂的人索性送给了他,褚时健心下欢喜:对于技术指数要求比白糖厂低的红糖厂,对方设备的极低点完全有可能是自己的极高点。果不其然,白糖厂的设备使褚时健在红糖厂开展了技术革新:把白糖生产技术嫁接到红糖生产上。顿时,厂里的红糖质量高出几个档次。

褚时健到糖厂一年后,糖厂不亏损了,相反,挣了八万的利润。这于1964年边疆云南的小县城新平而言,简直是经济奇迹。

褚时健还想装新锅炉,但工厂负责采买的人都告诉他买不到建烟囱的耐火砖。褚时健对这种回答的一贯态度是:我去做给你们看看。他坐了三天的客车,从新平戛洒摇摇晃晃到昆明,找到耐火材料厂,对方准备要下班,很不耐烦:“你们的人来过了,没有!”褚时健绕着工厂转了一圈,又去找人:“我看见你们堆了一大堆,怎么没有?”对方大概也觉得褚时健能认出耐火砖,不是外行,于是告诉褚时健,那些砖不正,砌起来砖缝很大,不一定能达到锅炉耐火的要求。褚时健又去看了看砖,仔细比画了几下,又回头拉住耐火材料厂的工作人员:“不怕了,我全要。”对方一听高兴了,反正你自己要了,于是很低价卖给了褚时健。

褚时健心里有谱,正常锅炉烟囱的砖缝是两毫米,目前这种形状不正的砖,砖缝会到3毫米。褚时健就在几分钟内做了判断,1毫米之差,不会影响根本效果。于是,当机立断拿下全部的砖,咣当咣当全运回了新平嘎洒。这个烟囱,一直用到了九十年代。

在新平嘎洒16年的时光,应该算是褚时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他的儿子褚一斌就出生在这一阶段,而这十六年里,他和家人一直在一起,在繁忙的工作同时也能尽享家庭的天伦之乐,尽管妻子马静芬不时抱怨他工作太忙不管孩子,但转头也经常正告女儿和儿子:“要尊重你们的爸爸,他的右派帽子是别人乱扣上去的。”

家里的小日子马静芬负责,褚时健则负责工厂里的大生活,生产之外,他也带着工人们种菜养猪捉鱼,在毛泽东“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语录“保护”下,糖厂职工每周杀一头猪的殷实生活着实把全嘎洒人民羡慕了个够。

这段时光最有价值的是,褚时健找到自己人生中最恰当的定位:企业经营者,他的商业思维,他行事作为的风格,在糖厂的工作里找到了最踏实的对应点,而且回报甚丰。这种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他的成本意识、对产品质量的穷究精神,切实地转换成工厂的大改变及工人生活的大改善。从那个时候起,褚时健心里有了一条信条:做企业的天职,就是要争取利润,这是企业管理者的本分,这就是爱国爱民族。

褚时健从未对人讲过新平糖厂时期生活对自己有多重要,但是,也许是后面一段烟草事业的过于辉煌冲淡了这一段生活的记忆;也许是那一时期正好是中国政治环境最为压抑的一段,褚时健对于那顶挂在墙上随时会被戴到自己头上的右派帽子心存阴影,所以他并不愿意在回忆中去享受那段时光。而实际上,他在新平糖厂的16年磨炼,给他下一段玉溪烟厂的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烟厂的辉煌生涯,糖厂的16年基本是一场漫长的演练。某种程度上讲,烟厂的管理其实是延展了新平糖厂的经验。

王石对于褚时健的评价是“匠人精神”,这大概也是这几年对于心无旁骛投入工作,执着于工作的精进,有意或无意把工作作为了日常修行的精神的最高评价。仔细想一想,褚时健的确极有匠人风范。

4、最后一次创业:褚橙

也许新平对于褚时健而言的确是个神奇的地方,1979年他离开新平嘎洒糖厂前往玉溪烟厂任职,没想到23年后的2002年,褚时健又回到新平,开始他的最后一次商业实践:褚橙。

人生如此莫测。褚时健在去玉溪烟厂任职厂长时,内心所想到的也许多数和企业无关,他更多念及的是全家人终于可以离开农村小镇,念及自己的右派帽子终于可以扔出九霄云外。况且在去玉溪烟厂时,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去一个山区的矿上任职,他倒是愿意去矿区工作,“因为可以打猎。”已经51岁的他偶尔也会想照顾一下自己的爱好。但是,因为妻子女儿反对,褚时健也就作罢,他觉得即便作为补偿多年跟随自己吃苦的日子,他也应该让妻子和女儿满意一次。而儿子褚一斌,倒是更愿意留在新平,因为他的伙伴们都在新平。

所以一家人是带着各自不同的心情来到玉溪,谁也不曾想到,接下来的17年会让这个家庭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工作而言,褚时健的心情倒是没有什么起伏,有糖厂的经验打底,他对烟厂的工作多少还是有些把握。两家工厂的生产原料都来自于农田,一个是甘蔗,一个烟叶,褚时健心里有了三分把握。

到进了工厂,他花了几个月密集拜访工人,每天天一亮就到车间去蹲点,看生产,看工人的状况。几个月下来,他心里已经有了七八分把握。这个比例对于褚时健来说,就是有了把这份工作做好的自信了。

关于玉溪烟厂到以后发展为红塔集团的阶段,相信已经有无数的文字进行过介绍,那是一段中国企业史上难以复制的巅峰历史,是一个辉煌连着一个辉煌。这些辉煌的开端,和一台英国制造的型号为MK9-5型烟支卷接机有关。

作为一个在生产一线已经接近二十年的资深企业人来说,褚时健对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切身的体会,更新生产设备对他来说是提升利润的关键点。但这台MK9-5型烟支卷接机不仅价格高需要贷款,也就是说烟厂需要负债经营;而且对于先进机器的操作没把握,也让周围的许多人反对褚时健购买这台机器。褚时健并不自己来解释自己的想法,他把工厂负责一线生产的车间主任叫出来,给大家算一笔账,用一串数字告诉大家,即便贷款,但以这台机器的生产能力,配合工厂的管理,不到三个月,就能把贷款还上,并且收回投资。

MK9-5型烟支卷接机每分钟卷烟5000支,效率是原来设备的5-6倍、单箱卷烟耗烟叶45公斤,能节省超过15公斤,如果每公斤5元,一箱就节省75元„„这一系列数字经过褚时健消化后,经车间主任的口列了出来,说服力很强。褚时健对数字有天生的迷恋,表现为他在解释某一件事情是,总是用大量具体的数字说明,另外他对数字的记忆力极强,半个世纪前一些相关数字,诸如少年时酿酒的各种成本数字,他几乎张口就来。据说在玉溪烟厂、红塔集团期间,财务人员非常害怕某一天会撞上跟褚老板坐在同一辆车上,因为他一开口提问都是有关具体数字的,结果往往是他自己说出准确答案,财务人员则一再擦汗表示要回去看看账本。

这一精算的天分在后来一次重要的设备引进时也派上用场。1984年,褚时健抓住国家允许部分企业可以贷款外汇来引进先进设备的机会,决定申请贷款1000万美元的资格,用于引进一条德国生产线及追加几台英国卷接机。在申请会议现场,褚时健发现其他企业根本没人敢要这些外汇贷款,于是他趁会议中场休息时,把同去出席会议的总工程师拉出会场,冲进附近一家小餐厅,提着筷子蘸着米汤,在餐桌上把如果追加贷款,工厂还贷的各种数据 7 一一列出并计算,当米汤汁铺满了大半个桌子面时,褚时健起身回到会场,告诉上级领导:我们申请2300万美元的贷款资格。

这几乎是一个逆天的申请,全场人都替褚时健担心,只有他自己无畏,在写下了“三年还清贷款,税利每年递增一亿元”的保证书后,褚时健如愿。

这是一次逆天的申请,也是中国烟草生产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规模设备引进。褚时健使玉溪烟厂一步到位成为当时国内技术设备最先进的卷烟厂,从生产能力上开始近距离超越当时的行业老大:中华牌香烟的上海卷烟厂。这设备更新对于市场最直接的影响是,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吸上过滤嘴香烟,70万箱的年产能保证了经济正在腾飞的中国人在吸烟上的体面追求。

褚时健当然清楚地知道设备更新会给烟厂及市场带来何种影响,但从根本上而言,这一次设备更新和当年在新平糖厂更换锅炉是同样性质,他的兴奋度更在于看到优质产品从这些设备上被生产出来的过程以及利润实现后具体数字的刺激,至于伴随而来的声名,并不在他努力范围之内。于匠人而言,有关生产有关产品,本分本能而已。

开始走上高速发展道路的玉溪烟厂一天天繁忙起来。褚时健经常在黎明时分悄悄走进车间,看看交接班时工厂的情况。有一日他走进一车间,大概工人刚刚下班,车间颇为清静,但他竟看到一个人猫在车床下捣鼓,褚时健走过去拍了一下那个人撅着的屁股:“还不回去?”那人一回头:“我检查机器呢!”这个人,就是被称为褚时健徒弟,后来成为红河卷烟总厂厂长的邱建康,那时他是玉溪烟厂的车间主任。

有了先进设备的带动,褚时健开始和原料较劲。这便是为市场津津乐道了几十年的褚时健的“生产第一车间”。原任玉溪地区通海县科委主任的赵德成还记得当时被褚时健调到玉溪烟厂的情形:“没谈话,什么多余的话都没有,就是叫上一连几天看地里的烟叶。”褚时健看烟叶的常态是自己一个人叫上司机就往下面种植烟草的县上去,不通知别人是因为一些相关政府部门一旦知道烟厂有人下去,就会招呼各种规格的接待。褚时健怕麻烦,干脆自己一人去。其他烟厂的人三天看一个县的烟叶,褚时健一天就可以看三个县的烟叶情况。

褚时健在玉溪烟厂制定了关于烟叶生产质量的十条规定,这十条规定如今年逾七十的赵德成依然记得。其中一条便是关于烟叶株距的硬性规定。这十条规定是褚时健几次考察美国烟叶种植后总结出来的,他试图在烟叶种植这一环节上,实现类似生产车间一样的标准化。

事实证明他的努力非常有效。玉溪烟厂的产品在市场上形成抢购的态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它的口感达到了极佳状态,这和烟叶的质量控制有着最密切的关系。褚时健对烟叶成熟后的斑点分布都非常在意,就像小时候他一叩瓦缸就知道酒的度数一样,拿到一张烟叶,随便一摸一闻,他已经知道烟叶的生长时间为多长。

对于产品的熟悉当然源于他对产品质量类似洁癖的严苛,但他对产品的成本也是极尽控制之力。曾经负责烟叶采购的吴四强到通海等地采购,看到一批成色上乘的烟叶,吴四强爱不释手,但对方喊出的每担烟叶的价格远远超过了褚时健规定的价格范围。八十年代末期的通讯很不方便,吴四强一时联系不到褚时健汇报,心一横自己做了主,心想大不了老子不干了换个单位上班去,反正是你要求必须买好东西的。

几天后吴四强回到玉溪,硬着头皮去见褚时健,褚时健黑了脸坐在办公室,吴四强不等褚开口就说:“我知道我超支了,但是你应该表扬我。”然后吴掏出纸笔给褚时健算了一笔账,从各级烟叶每担的淘汰率开始算起,最后总结出来,一担上好的烟叶虽然进价高,但后面带来的香烟成品的利润则更高。“我算了一下,以这种烟叶的成色,实际上我每担还帮厂里省了30元。”此刻褚时健的黑脸已经笑眯眯的了,他伸手在吴四强的肩上大力拍了一下,“对了嘛!工作就要这么干!”

5、失去自由

玉溪烟厂在褚时健的治下,一年比一年渐入佳境。卷烟厂量从1979年的27.5万箱,到1996年,已经增长到225万箱,平均每年递增利税43.93%,最高一年的利税达到228亿人民币,是很多贫困省份的几倍!在市场上,玉溪烟厂生产的“红塔山”香烟成为最为紧俏的商品,它的高价值也成就了许多商人亿万富翁的梦想。玉溪烟厂成为财富的代名词。

褚时健本人,也被冠以“亚洲烟王”的头衔,市面上纷纷传说褚时健一张批条就意味着上百万上千万的利润;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在中国市场耳熟能详的“万宝路”等洋烟品牌因为“红塔山”的崛起,彻底变成了小众品牌。玉溪烟厂在其他行业尚对洋品牌高山仰止的时候,率先实现了国货强大的梦想。

年纪稍长的云南人都记得那个时候市场对于玉溪烟厂和褚时健个人的狂热,在玉溪人云南人心目中,创造了如此市场神话的褚时健如同这块土地的酋长,像人,更像神。褚时健用市场业绩创造了神话,他个人旋即被推入神话的中心,承担了神话的荣耀,和结束。

1996年12月,褚时健被检察机关带走,三年后被正式指控犯有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无期徒刑。褚时健失去了自由,同时也将极度荣耀之时人们加诸于他身上那个神的光环彻底去掉。他重新成为一个最平凡的人。

褚时健在狱中时,他老家的几个同乡去看他,带了几条烟,几箱家乡产的橘子。那个时候褚时健在监狱负责管理图书馆,同乡们看到的褚时健很平静,图书馆整理得井井有条,倒是吃饭的碗筷很不讲究地乱摆。他叫老乡们把橘子留下,烟则叫他们拿了回去。在书架上,同乡们竟然看到一摞摞的现金像书一样摆着,褚时健回头看了一眼,说:“都是来看我的朋友送的,没地方放。你们要是需要就拿去。”同乡自然没有拿。后来褚时健出狱,把钱拢一块算了算,竟有一百多万。联想他的罪名,竟有一些讽刺之感。

6、希望大家忘记我

2001年5月,褚时健保外就医,离开监狱。随后,在经历了各种人生方向的考量后,他和老伴决定在新平县嘎洒镇的水塘镇开始他们的种橙事业。

每一个人都在问“何苦?”,褚时健已年过70有多,马静芬被关押了几年后健康状况也并不理想。一场人生遭难下来,这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了切肤的伤痛,老夫妇牢狱之灾;女儿故去;儿子远走他乡;孙女独自国外求学;外孙女无人照顾,在朋友家生活了几年后也出国读书。这样的境遇,仅仅是舔伤已经足够这个家庭去努力,但是两个家长,两个老人,褚时健和马静芬竟然要创业。

褚时健大概是一旦投入到事业中,就会浑然忘我的人。从两千多亩荒地开发出来种上橙苗开始,他的身份又开始发生变化,他开始成为一个细心钻研各种农业种植书籍的人,一个有空就去地里看土质的人,一个到处请教农科人员,不断改善肥料配比的人。他已经远离了玉溪烟厂时期的褚时健,即便有烟草企业请他去做顾问,他也毫不犹豫回绝。

然后,毫无意外的,他再一次将事业做成功。如果说今天褚橙的抢购热比美当年的红塔山香烟的市场热度,我相信任何一个品尝过褚橙的人都不会不同意。褚时健给自己的橙子取名为“云冠”,但大众却给了橙子另外一个名字:褚橙。这在中国品牌史上,大概绝无仅有。

没有人会怀疑褚时健会把橙子事业做好,这当然是他也已经不需要靠做企业来证明自己。种橙的事业,更多的是他的生活方式,他需要一直在这样的状态中。

“我希望大家忘记我。”2014年12月的一天,当谈到自己的人生时,他说,“我特别希望过自己的生活。”

大概从74岁开始,褚时健才真正找到“回到自己”的感觉。但他似乎注定了要生活在身不由己当中,如今褚橙兴起,86岁的褚时健仿佛又有些回到玉溪烟厂最风光那几年,他的生活似乎又开始不宁静,围绕这褚时健的新一轮造神之势又在开始。

其实很少人知道,褚时健最擅长的是:烹饪。(来源: 南都周刊 作者:周桦)

第二篇:经历人生

经历人生

有人曾说过,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人生态度。凡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则恰恰相反,他们的失败,完全在于他们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别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常常会反省自己,回头审视一下,就会发现人生的许多痛苦来。一方面因为许多欲望而痛苦,另一方面又发现了人世间的丑恶、残酷和无情,于是便会产生厌离人世的态度,此种态度人人都会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至于生命有没有意义另当别论。每天都会看到太阳升起来,看到太阳落下去。你还可以看到朝阳、看到晚霞;看到月亮升起和落下,看到满天的繁星,这就是生活。)

虽然现实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就很大。(自身事例:本人参加工作及在校的思想)。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的普通,其实生命中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答 1相貌、2家庭、3学历,这其实跟我们的幸福、成功没有太大的关系。

比如,(1)有人认为,相貌跟未来的成功会有很多的联系;(2)有人认为,自己的家庭背景会跟成功有必然的联;(3)也有人认为,上名牌大学的人会成功,在大学里成绩好的人比学习成绩差的人更加容易取得成功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可能有部分是对的,但大部分基本无效。

1、比如说相貌。如果说一个人的相貌和成功有关,那就不会有马云和阿里巴巴,因为如果在座的你们认为马云长得好看,我相信那一定是审美出了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相貌好看的人就做不成事情,所以不管相貌如何,都能取得成功,不管是男是女,最重要的是 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定要丰富多彩,也包括自己风度和气质的培养,自己胸怀的扩展以及对理想目标坚定不移的追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会慢慢变成你的智慧,所有这一切才是构成你成功的真正的本质。

(2)那么成功和家庭背景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权贵富贾出身的人,他们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比如,我们可能会看到,自己左边的一些同学穿着名牌服装,右边的拎着名牌的皮包,前面坐着领导的女儿,后面坐着富豪的儿子,而你可能就一个来自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

有的时候你会心存不满,但这个世界本来就存在着这种差异,这种差异常常就在你的眼前闪现。你会说,这个世界怎么会对我这样,为什么他什么都有,而我什么都没有?你会发现你总赶不上他们的状态,倒不如说赶不上他们的脚步。你会发现即使他们停下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他们所拥有的东西还是比你多。我们每个人不用攀比,每个人都会有从无倒也没的一个历程(事例:自己打工经历)

(3)你未来的成功和你上什么大学没有什么联系。一辈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学为你奠定了基础,但不能决定你的一生。首先是一定要坚持走下去,但是,人生总是要有份期待,哪怕是没有希望的期待。可以想一下我们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比如说姜太公在河边钓鱼,到了80岁那一年,周文王在他边上走过,发现这个老头用直的鱼竿钓鱼,跟他一聊便发现这个老头很有智慧,所以把他带回去,两人一起打下了周朝的天下。还有齐白石…,有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有作为,有的人中年时候有作为,有的人老年时候有作为。花儿总是在不同的季节开放,如果所有的鲜花都在春天开放完毕了,到了夏天、秋天、冬天没有任何的花儿开放你还会觉得这个自然界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吗?

所以大家想一想,如果人生所有的精彩都在大学里过完了,后面永远都是平淡,你觉得这人生会完美吗?换句话说,你大学里过的不那么精彩,毕业后却变得越来越精彩是不是更加好呢?事实证明,在社会上,并不是成绩在起作用。成绩只能证明你智商比别人高,但并不能决定你一辈子就一定有出息。最重要的是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各种混乱的人际关系中,寻找机会的能力,以及你最后领导一帮人跟你一起创业的能力。)

我们永远都不要放弃自己。

是不是我们人生的路、走长了就会有成就呢?不是的,因为人生的路有两种:第一种在平原上走,走到90岁,十分的平坦,但是你却看不到周边美丽的景色。因为平原两岸的风景都是一样的。所以,当回顾自己一生的时候发现一片空白。

第二种人生是像连绵不绝的山脉一样,像青藏高原一样。总是有无数的险峰在眼前需要我们去征服,而一旦我们登上险峰后,生命中无限的风光就会展现出来,整个世界都尽收眼底。当然,攀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必须付出很多代价,但这种代价都是值得的。你爬到一座山头,如果要去另外一个山头,必须重新开始攀爬,因为没有任何两座山头是连在一起的。

精彩的人生是到老年的时候能够写出一部回忆录来,自己会因曾经经历过的生命而感动,会感动别人,这时候我才能说我们的生命很充实。但因为容易得到,所以容易失去。因为容易,所以不会珍惜。而生命中最美好的就是珍惜得到的东西,珍惜的前提必定是因为你得来不容易。

所以说只有被自己感动的生命才会精彩。

其实我们都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比如说我们都向往大学生活,所以就拼命读书。当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真的是仰天大笑然后嚎啕大哭,跟范进中举一模一样。但如果当时没有坚持的话,也许我现在仍然只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所以得出两个结论:

1、人必须往前跑,不一定要跑的快,但是要跑的久;

2、不能停下来,你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

所以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去判断你的未来,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获得你所意想不到的东西。

尽管我们出身很平凡,但心中也总是有一种愿望,叫做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的渴望,就是看到眼前的地平线我们总是不满足,总是希望翻开地平线看看另一边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知道,只要你不断的超越地平线一定会有很多的风景在你眼前展示出来。

生命是有各种活法的,所以不管在什么状态下也要像一首诗写的那样“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所以只有当我们的生命有了期待以后,才会有进步。有的时候,我们选择前进,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坚强。有这么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也变成了我的座右铭:“坚持下去不是因为我很坚强,而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没有理由停止不前,否则还有什么希望呢?

我们人生有很多迷茫和痛苦,而只要你坚持往前走,就会迎刃而解。在走的过程中,我们也痛苦得流过泪,也曾经嚎啕大哭过,走到最后你会发现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们生命中总要去追寻一种经历,那我们人生的使命,比如父母为我们献出了青春财富,把你养育成人。而我们未来变成父母后也是一样的。我们孩子的成长就是你的使命,而我们其他的使命感,如何让自己活得更加幸福,如何帮助别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有意义。

如果我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苦涩,没有幸福和甜美,那生命是很遗憾的。

笑话:

偷苹果幸福经历

如何把自己的生命变的更充实,我们要做的几件事情就是:第一,把自己的知识结构打造完整;从此更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二,就是要尽可能的多交朋友……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大学里谈一场比较专一的恋爱,但是,你们已经是过去时了,只能在梦里偷偷的想一想了,但是单位有的人可以…….(例如,未有男朋友的两位女生)第四,为未来的工作做好打算,多读书是必不可少的,多读书就意味着眼界更加的开阔,更加会思考问题,更具有创新精神。(实在不行来不及读,你可以到书店看着那些书,记着那些名字用手摸一下,这样也能增加一点人文气质。)有句话叫做“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那么底蕴的厚度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多读书,读了大量的书你的知识结构自然就会完整,就会产生智慧;第二就是多人生经历。把人生经历的智慧和读书的智慧结合起来就会变成真正的大智慧,就会变成你未来创造事业的无穷无尽的源泉和力量。

我有一个理念,人活着要过一种诗意的生活,我们有多少时候是停下来看看月亮的,在假期看一下漫天的繁星的,有多少人看着朝霞和晚霞时心中感受过生命的涌动的。当然也要身体力行。所以我们说一个人不能只在语言上表达诗意,还要在现实中去表达诗意。所以你必须克服现实中的障碍和挫折。所以,你变成一个让别人相信的人,比做一个让别人防着你的人,得到的好处要多得多。而建立这种信任,要做到以下几个要素:要以别人为中心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要有服务精神,心胸开阔,眼光敏锐。己变成一个别人信赖的人。

还有就是工作问题。工作问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一 个高效、愉悦的工作环境需要我们一个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好。在这个团队中,我们要每天都保持着一种努力工作的强烈欲望。这样就等于我每天都做着许许多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就会觉得很充实,而且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热爱你的工作就会变成一件容易的事。从工作中慢慢积累自己的才能,自己也慢慢变得成熟,个性也慢慢变得稳定、沉稳,这样获得成功的机会也会多很多。

就是我们的生活。我还是那句老话:把生命活得精彩一点。生命的精彩、幸福只靠自己不靠别人。

人生有平凡,有激动,有慢慢长夜,也有美丽的日子,这

第三篇:强面经历

发现HR的漏洞——我的强面经历

因为本人正式面试的公司只有一家,所以说成是面试经验未免显得牵强,只是在这里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希望能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就读于某校机电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专业方向是汽车内燃机。出于大学后产生的对法律的极大兴趣,去年的大半年时间我一直在备考法律硕士,等于是跨专业考研,而且比较孤注一掷,所以一直没有关注自己本专业的就业信息。直到其他同学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我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了自身的情况。经过重新思考,从复习进度,自身年龄和本专业的未来发展来看,考法硕对我来说是一件高风险且收益不明朗的事情。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全国属热门专业,有着良好的就业形势和发展潜力,思考再三之后我决定把握住自己的专业优势,放弃考研。

决定之后我以自己可以达到的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质量完成了求职简历,因为已经时值十一月份,很多公司都已结束校园招聘,心仪的公司已经不多,所以更要快马加鞭。

某国内知名空调企业是我最开始关注的,其在我校计划招聘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生。看到此企业招聘宣传单的时候我觉得很诧异,因为我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汽车内燃机方向,并不是空调企业所需要的制冷方向。虽然如此,我还是想去试一试,权当积攒第一次的面试经验,结果招聘会突然取消了,原因自然是他们的招聘团队出现的重大错误——没有弄清楚我校的专业方向。

第二家公司,就是某柴油发动机厂,此公司位处国家西南,周围的经济环境算不上优越,但正因为如此,其成为了祖国西南大片土地的一枝独秀,且与东南亚诸国有着长期密切的联系,发展机会众多。

一面还是比较顺利的,因为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在这里也不再多说。

笔试的题目较为基础,可因为长时间备考法硕,专业知识遗忘缺失太多,所以笔试卷子答的非常不理想。当天晚上,HR短信通知二面名单,但是没有我。因为好强,不服气,觉得很多得到二面机会的同学综合实力并不如我,所以我决定第二天带着简历去强面。

当天晚上熄灯后,我用手机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一,我的简历做得非常好,我知道我的优势体现在简历上,这是可以给我加分的内容,但是之前因为一些小意外,该公司并没有看到我的简历,所以我有理由恳请主考官阅读我的简历。(这是前一天的小差错,HR遗失了部分简历,在没有看到个人简历的情况下为我安排了一面。)

二,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诚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之前查阅了很多该公司的资料,以及所处地的风土民情,并细致调查了该公司的培训机制,而且第一年的工作并不是像很多应届生一样看重工资,而是看重这个学习机会,毕竟应届毕业生在第一年的工作中,很难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现在的很多应届毕业生太浮躁,好高骛远,常常招致前辈的反感。)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公司计划在十二所学校的热动专业中招聘四十名应届毕业生,因为想到之前的空调公司HR所犯下的错误,该公司会不会犯一样的错误呢?

HR是属于偏文性质的工作,很多人并不了解工科专业的方向问题,热动专业在我国有三个方向,制冷,发电,内燃机,虽然都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但是所学内容完全不同,甚至发电方向还分为火电,水电,内燃机也分为汽车内燃机和飞行器内燃机。

该公司要在十二所高校进行招聘,我校是第一所,在我连夜调查之后,我发现,其他十一所学校,也只有四所学校的热动专业是他们所需的汽车内燃机方向。如果我及时通知HR,则会大大改变他们的行程,为他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弥补了他们的重大错误,这会大大加深人力资源组对我的印象,并博得足够的好感。这也是我强面的最大筹码。

第二天去强面,是等着其他人二面结束,我并没有离开考场,有关工作人员来询问,我才得到了面对主考官的机会。结果证明,恰恰是前一晚准备的第三点,打动了他们的主考官,而第二点,则与他们随行的高级工程师产生了共鸣。在强面结束后的五分钟,我就顺利的得到了offer。

绝对的诚意,足够的实力,流利的口才,加上充分的准备,在我看来是成功面试的四大要素。企业很顾忌人员流失,所以诚意不足,会给主考官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足够的实力,是你的内涵;流利的口才,是你的表达,只有表达清晰明确,才能将你的内涵展现给主考官,如果你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差,在大学期间请多多锻炼。我从小是个内向,不爱说话的人,为了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逼迫自己参加了最不擅长的辩论赛,一打就是三年,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比较大的进展。以上三点再加上充分的准备,就可以自信的面对主考官了。

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如果能从中获益那最好不过。希望大家可以在HR面前展现自信满满的自己,祝愿你们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第四篇:《人生经历》演讲稿

生命,总在我们的前方,慢慢的走着。

一段路程,几多感悟。

风,戏弄着绿色的存在,也吹着我们的衣襟,还滑过我们的额头。

那里,都是它拥有的自由。

我们,是喧哗还是寂静,是豪迈还是消沉。都只是在继续,继续着我们独有的行程。

生命有欢乐有痛苦。

人生百味,味味入心。

无论是想镌刻还是想遗忘,过往的一切依然是过往的真实,现在的真实。

有哭有笑。

生命的悲喜剧不是由我们所能掌控。我们的所有,只是上帝眼中的杂剧。长短,快慢。一切,如风吹过水面,或轻柔或澎湃。对白,如梦呓,唱响着黎明,喧扰着黄昏,浸染着月色。一切,不过如此。

若哭,当是灵魂无所逃避,无所寄托。

眼泪滑下,心亦沉沦。

那长空的雁叫,是那人字的放逐,在秋日的血色残阳寻着归家的路。

路在何方?

心路无涯。

生命的翅膀承载着太多的希望,生命的残缺注定了太多的绝望。

一羽残翼旋转在风中,是无力的流浪还是无心的反抗?

遥远的地平线可是坠落后有着尘埃的埋葬?

若笑,当是心尚未死去,尚未沉沦。

火焰跳跃,燃烧激情。

春风里的呼唤,是花的娇媚,在月圆的如水温柔中沉迷真实的拥有。

把酒当歌。

人生几何?

微醺微醉后的凝视交织着爱与情,且伴风啸的豪气呐喊着天堂的声音。

此时,也当有泪。泪入心扉。

生命的泪凝聚着前生后世的等待,在会心的笑中映着今生的容颜。

人生如梦还是梦如人生?

庄周化蝶还是蝶本庄周?

那超然那脱俗是传说中的极至还是想象中的完美,不知,也无从知晓。

在每个梦醒后的张望中,可曾看透黑夜的心,可曾看到黑暗后那待晓的黎明?

还有那近乎窒息的感觉,是梦中的温暖还是梦魇的延续?

在没有答案的黑暗中,我们还是继续着真实的人生。

人生,本如一张纸。

空白而单纯。

我们用着自己的经历,留下了斑驳的烙印。

血色的红,泪痕的透明,尘土的灰,背影的朦胧,记忆的斑斓,还有那春夏秋冬的轮回,让我们的经历终成那多彩的人生。眼泪无法洗去悲伤,叹息不会褪尽欣喜。我们的人生经历本就是自己导演的一场悲喜剧,在落幕的刹那,才发现观众早已经走尽,我们只是真实而孤单的我们。

闭上眼睛。

默默的用心聆听着生命的声音。

滴答滴答的时钟,一如我们扑通扑通的心跳,低沉而缓慢。

遥远的风,带来了幽幽的香味。

接近,闭着眼睛以心接近。

在路的尽头,脚步踏出。

地狱还是天堂都不再重要。

所有的心,只在那生命的甘愿沉沦。

第五篇:温家宝人生经历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温家宝忆苦难童年谈人心向背 透露父亲过世消

  正文

我来说两句(11人参与)2011年11月03日09:34 来源:中国经济网

  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天津调研时,回到母校南开中学,与师生交流。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这是温家宝在南开中学工艺坊参观。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同学们、老师们:

屈指算来,我阔别南开中学已51年了,正式回母校看望师生,这还是第一次。我愿借此机会同大家谈谈心。

我1942年农历八月出生在天津北郊宜兴埠一个书香门第。我爷爷在村子里办学校,曾祖父是农民。再往以前,我家都是农民。我们家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天津的,至今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据说是从山西来投奔这里的温氏家族的。因为家里穷、没有地位,温氏家谱始终没有把我们家列入其中。

爷爷办的乡村小学,是冲破地主豪绅的阻力,第一个招收女生的学校。我记得,他常年为两件事奔波:一件是招聘教师,一件是为学校筹款。就是这样一所小学,很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解放后当了教授。外婆家也在本村,外公去世很早,外婆靠开一个小药店谋生,家里还种着几亩地。每年秋天收玉米时,我坐在板车上玉米堆里从地里回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出生的年月正是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大扫荡和实行“三光”政策的时期。妈妈对我讲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日本侵略者将全村人集合在村西南的空地上,四周架起机关枪,用刺刀杀死无辜的平民。当时,妈妈把我紧紧搂在怀里。这件事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天津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坚壁清野”放火烧了宜兴埠。我的家连同爷爷办的学校、外婆家和她的小药店,全部化为灰烬。我们家逃难到天津城里,住在救济院。外婆在逃难中生了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她是最疼爱我的人。孩提时代,她抱着我,我常常揪她的头发,她一点儿也不生气。天津解放的那一晚,是一个不眠之夜。解放军包围了驻扎在救济院里的国民党军队,当晚进行了激战,手榴弹扔进了院子里,家里人都害怕地躲在床铺下,我却一点儿也没有害怕。第二天,天津解放了。

我的童年是在战争和苦难中度过的,穷困、动荡、饥荒的往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深知,这不是我们一个家庭的苦难,也不是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的苦难,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我逐渐认识到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极了,唯有科学、求实、民主、奋斗,才能拯救中国。“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只有推翻封建专制和官僚买办的统治,人民才能得到解放;只有不断革新,中国才能进步。

在我上小学、中学期间,家境十分贫寒。父母和我们三兄妹一直租住在一间不到9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每月的房租相当于一袋面粉钱,那时父亲月工资最低时只有37元。我患过一次白喉,父亲把仅有的一块手表卖掉,买药给我打针。此后他多年没有戴过手表。因为经常目睹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我从小就富有同情心,这尤其表现为对普通百姓特别是穷人的同情,对不公道事情的憎恶。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念在我的心中萌生:人人生而平等,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平等相处。

我的中学是在南开上的。从12岁到18岁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南开六年的学习生活,对我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也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南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她的建立、成长和发展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她都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这就是南开的道路。我在这所学校里学习,首先懂得的就是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有崇高的志向。从小就应该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我努力学习知识,坚持锻炼身体,刻苦自励,从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南开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八个字就是南开的灵魂,它提倡的是为公、进步、创新和改革。我上中学时就愿意独立思考,渴望发现问题,探索真知,追求真理。我记得,那时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以外,我还广泛阅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书籍。南开永葆青春,这就是南开精神。在求学期间,我和同学们总是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除了学习以外,我还喜欢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我不仅爱读书,还是体育爱好者。南开永远年轻,她的学生也都充满活力。我们要坚持走南开的道路,崇尚南开的风格,发扬南开的精神。

上高中和大学以后,我家里人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爷爷在1960年因脑溢血去世,是我把他背进医院的。现在他教过书的学校还留着他的档案,里面装了一篇篇的“检查”,小楷字写得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父亲也在1960年因被审查所谓的“历史问题”,不能教书,被送到郊外一个农场养猪,后来到图书馆工作。我考上大学向他告别就是在离城很远的养猪场。父亲告假回家帮我收拾行李。他是个老实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今年他过世了,可谓“生得安分,走得安详”。尽管家里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我仍然追求进步。我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我总是把书本里学到的东西同现实加以比较,立志为改造社会而献身。

因为父亲喜欢自然地理,我从小就对地球科学产生了兴趣。在北京地质学院,我在地质系就读5年。大学期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考取了研究生,专攻大地构造。回忆在地质学院近8年的学习和生活,我曾概括为三句话:母校给了我地质学知识,母校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母校给了我接触群众的机会。那段时期同样是难忘的。

参加工作以后,我有14年时间是在海拔4000到5000米的极其艰苦的祁连山区和北山沙漠戈壁地区工作。这期间,我一边工作一边接触基层群众,更使我深深懂得了民生的疾苦和稼穑的艰难。我来自人民,我也有苦难的童年,我同情每一个穷人,愿为他们的幸福献出自己的一切。到中央工作后,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用整整10年时间,深入农村、厂矿、科研院所调研。在农村,我白天坐在农民家的炕头上了解情况,晚上开座谈会。我住过乡里、住过粮库,经常在一个县一呆就是一个星期。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同科学家交朋友、谈心。我认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而民心向背决定政权的存亡。衡量政策好坏的标准只有一条,就是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我之所以经常讲穷人的经济学、穷人的政治学和穷人的教育学,就是想让人们懂得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穷人占多数。一个政府、一个社会应该更多地关爱穷人,穷人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在中国,不懂得穷人,不懂得农民和城市贫困阶层,也就不会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更不可能树立穷人的教育观。公平的核心是在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机会上人人平等,而不是基于财富或其他特权的平等。一个政府如果忽视民众和民生,就是忽视了根本。而公平和正义是社会的顶梁柱,失去了它,社会这个大厦就会倒塌。“国之命,在人心”,说的就是人心向背决定社会的发展和政权的存亡。政府是穷人最后的希望,民众的贫穷是政府最痛心的事。只有把这些道理真正弄懂,才算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必须充分肯定。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依然存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干部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甚至以权谋私和贪污腐败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合理,有的地方社会矛盾比较突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做好经济发展、社会公正、民主法治和干部廉洁这几件大事。这都是人心所向,无论哪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宁。而要做到这一切,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担任总理已近9年了。这段时期,我们国家遇到许多灾害和困难。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再到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几乎没有中断过。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已持续4年之久,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人民没有畏惧,没有退缩,总是满怀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十分清楚,实现现代化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需要许多代人的长期艰苦奋斗。这一历史任务必将落在你们青年人肩上。未来是属于青年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但愿青年朋友们以青春之人生,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讲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南开,中国没有南开不行,南开不与时俱进不行。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需要教育,更需要有理想、有本领、勇于献身的青年,这是中国命脉之所在。张伯苓先生自创办南开之日起,就善于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坚持自主办学,重视教育改革和创新,提倡个性教育和多样化教育,推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57年前,当我坐在这座礼堂里第一次参加开学典礼的时候,杨坚白校长和杨志行校长穿着一样的米色中山装,并肩站在讲台上,用他们特有的气质给大家讲话,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一幕我至今难以忘怀。南开之所以涌现出一大批志士仁人和科技、文化俊才,是因为她有自己的灵魂。人是要有灵魂的,学校也要有灵魂。让我们牢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共同努力把南开办得更好,使“巍巍我南开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南开培养了我,南开是我心里的一块圣地,我是爱南开的。过去如此,现在依旧,而且愈发强烈。南开精神像一盏明灯,始终照亮着每一个南开人前进的道路。我愿同师生们一起奋斗,做一个无愧于南开的南开人!(天津日报)

下载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生经历访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生经历访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生经历感悟

    全刘大哥人生经历感悟 人生是个既短暂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弥漫着鲜花同时也充盈着风雨的过程里,有许多人来到我们的身边,和你共沐风雨,或者和你一起欢笑歌唱。 当你静坐时,象电......

    人生幸福三碗面

    人生幸福三碗面 “三碗面”一个读者来信说,我结婚已经18年了,考上后,家里只剩下我们夫妻俩,生活中突然多出来一大片空白,不知道如何去填补。以前忙着工作和照顾,日子过得也还好;现......

    卡夫面经面试成功经历

    第一轮面试,预料中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近年来常规的集体面试方式,大家分组讨论一个共同的话题,这个话题可能是对抗性的(有正反两方),可能是合作性的(达到共同的目标或者意见一致)......

    人生经历感悟演讲稿

    人生经历感悟演讲稿 人生经历感悟演讲稿1各位主管、同仁,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悟人生》。“我是谁?”“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虽然我们普通人可能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是,我想......

    雷锋的人生经历

    雷锋的人生经历 雷锋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的一家被万恶的旧社会弄得家破人亡,在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五......

    我的人生经历

    我的人生经历 一转眼,二十年光阴已匆匆而过,告别了幼稚与懵懂时期的我,如今正以新的面貌面对当下和未来的生活,未来充满了希望与各种挑战,在迎接未来生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过......

    李白的人生经历

    李白的人生经历 2007年09月02日 星期日 17:43 作者:李兆振 来源:新语文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

    人生经历的名人名言

    人生经历的名人名言 人生经历的名人名言1 没有一个人,一生没有坎坷;没有一个人,一世没有痛苦。看你的人多,懂你的人少;说你的人多,帮你的人少。理解你的人,毕竟少而又少;帮助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