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务作文 孔子彩票
“孔子彩票”
【作文题】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被出卖的孔子 高三(1)班
饶熙
电影《孔子》票房正创佳绩之时,“孔子彩票”又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如果说这样的举动还不算是在“消遣孔子”的话,那么试想若“孔子彩票”被日本、韩国发行,国人又会有多么激烈的反应呢?幸好,这次出卖孔子的不是“外邦人”,而是山东省福利彩票中心——这想必孔子在焚书坑儒、十年批斗之后也没有料到吧?
我们消遣孔子,表面上说在弘扬传统文化,然而谁又能否认我们在购买彩票甚至是同意彩票上市的时候其实是在消费经典呢?文化和金钱本不对立,然而讽刺的是我们的文化需要用博彩去推广,我们的博彩又需要用《论语》去推动。博彩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多数购买彩票的民众关注的是奖金的数额,而并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奖。人们看到“谢谢参与”时并不是因为没有学习到“有朋自远方来”而失落,反而是因为没有得到从天而降的人民币而黯然神伤。因此,孔子彩票显然不符合其推广的理由以及其想打造的“文化效应”。
给博彩一个高尚的理由其实才是发行这款创新彩票的独到之处。然而我敢肯定,那八个奖符中定没有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句。博彩,谁是冲着文化而去的呢?还不是为了自己那投机取巧的消遣心理,为了那看似容易得到的、不费脑力体力的利益嘛?那么,卖彩票和买彩票的人即都是“喻于利”,都是在所谓“传承经典”的同时狠狠地当了一回“小人”。也不知这彩票发行后我们到底该购买这彩票去当小人,还是该因这彩票感悟《论语》从而放弃求利、抵制这彩票来当君子。
为了钱出卖自己的文化着实说得有些绝对了,但不可否认,当下借文化之名敛财的现象早就一发不可收拾。红楼选秀出卖了《红楼梦》,干脆面中不符史实的三国形象出卖了《三国志》,网络游戏更是接连出卖了《西游记》、《水浒传》,人们抱着“大话”“水煮”的心理一探究竟,直到如今人们甚至更加直白地借论语奖符之名去吸引国民去当孔子所不屑的“小人”——这一切都还是当初弘扬文化的初衷所期翼的吗?这一切都还不是以利益收场,靠文化吸金,模糊了演义与史实之界限,模糊了商业营销与精神信仰之界限的愚昧。更严重地说,是一种模糊了消遣与敬畏之界限的缺失啊。
文化经典可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遍布大街小巷,也可以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然而,只希望我们并不是因为它们背后的金钱和虚构而津津乐道,而是因为它们真正浸入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随时随地被人们想起并予我们智慧的道理和健康的心态。作为被国人称为“缺失信仰一代”的90后中一员,我又可否有资格问——
是谁出卖了孔子们?又是谁让我们“缺失了信仰”?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 高三(1)班
武迎时
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五千年来留给我们的无数文化瑰宝而赞叹、而自豪的。尤其是对于儒家思想,不论赞同与否,我们都会在心底深处为其留下一方净土,这是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敬与深爱。
然而,近日山东省发行了孔子主题彩票后,却引来了纷纷议论。孔子是坐在神坛之上的国学之父,而彩票却是市井间的功利之物。当阳春白雪生生化成了下里巴人时,人们所持的怀疑态度也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对孔子的爱与尊敬,自此纷争之中可见一斑。然而尊爱虽存,我们对于孔子的了解与感悟又实在是太少了。人们把孔子这一文化符号看作是阳春白雪,正是其只可远视而难以亲近的表现。当国学经典终于成了心中一个高尚而模糊的影子,当学者们的提倡与呐喊终于再打不动我们麻木的心,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为孔子的“被贬”而不平?
我们有理由为孔子走下神坛走上彩票而惋惜,也可以认为有关人员是在贩卖孔子贩卖文化。然而,我们终于无法否认现代人尤其广大群众与孔子儒学之间,存在着一条极难逾越极难弥补的深渊。这深渊,便是那下里巴人的琐事——柴米油盐,住房生计。我们的老百姓自是跨不过这深渊的,那么也就只好请孔子屈尊。我们的希望,就在于彩票刮开之时,无论中奖与否,购买者在看到孔子的名言——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是“学而不思则罔”——之时,心底里就有一块柔软,被轻轻触动了一下。这触动便是一个开端,这因文化的冲击而生的感动,便是深渊被填补的开始。让百姓亲近孔子,从这份感触开始。
当百姓讲坛渐渐升温时,我们看着于丹另类地解读孔子,我们耳畔也响起各样反对的声音,然而《论语》的销量却也有了飞跃;当电影《孔子》进行宣传时,多家媒体均对片中孔子与南子的暧昧关系表现出极大兴趣,但当大家走进影院,看到电影中那个正直善良的老人时,我们终于对孔子有了一份了解。我们心目中阳春白雪的孔子,或许会以下里巴人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但他高雅的实质,却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谁又能说这不是件好事呢?
文化的生存
高三(1)班
彭宸光
山东出大汉,想象中的大汉们都应是鲁而直的,可这回却干了件精细而又实用的事。想必,山东彩票的发行部门也是想了很久才决定用孔子来做彩票的形象代言人的,而且,光是选出孔子的八句话来,就非常的费神。这很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借用孔子的文化影响力,以及自己的地缘优势,造势、宣传,来扩大彩票的销路,可谓是一妙招。
是啊,这样的一种彩票,打开了彩票的销路,而那彩票上印着的儒家经典和其代表着的儒家文化“销路”又在哪里呢?
这销路,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播,这其中,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值得我们所探索的。当然,对于这件事来说,有人会提出质疑,毕竟,将孔子这种两千年来被中国人奉若神明的文化宝库与彩票、金钱直接挂钩,好像还不太能为人接受。但想想看,这样的一种方式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孔子及其思想的传播呢?传统文化的缺失,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由于人们的蔑视,反而是因为人们的过于敬仰。孔子在两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已经在人们的心底被捧上神坛。是的,敬若神明带来的结果是被束之高阁,这就是伟大的代价。而这一次,山东人们却换用了一种方式,第一次将孔子与即开型彩票联系在一起,从而当了一次宣传的媒介。
有人说,这样的传播方式会让儒家文化变了味,与现实世界的金钱联系到一起。但是,文化就是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东西,坚强在于其长久而广博的生命力,而脆弱就在于其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修改、润饰,包括与最实际的金钱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儒家文化的坚强是寄寓在其变通的传播方式上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又有多少刚强、不知变通的文化消失了呢?也许亚历山大图书馆中的,那些希罗的被埋没的手稿,能告诉我们高高在上的、骄傲的文化的没落吧。更何况,文化需有其最适合的载体,在特定的社会中,必然有其最适宜的存在形态。于是,所谓的变了味儿,也只是一种人们的主观的看法,并不能说如何做,是对文化好的,抑或是坏的。如果没有适应性的调整,恐怕“至刚易折”这个道理就有要应验了。孔子的“即开型彩票”,这种对儒家文化的操作,可以说是一种尝试,为了儒家文化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尝试。
诚然,文化的转变是无法“即开”的,而且彩票的发行单位也许也不是有我上面讲的文化宣传的想法。但这应是一种趋势,是传统文化自己走下神坛,推销自己的趋势,是文化在找其传播途径的一种尝试。
还记得在电视中看到有一间在魏玛的小酒馆中,服务生扮演浮士德,并于扮演魔鬼的演员进行表演,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令人捧腹。都说德国人死板,但他们不也在进行对文化传播的一种尝试吗?
是的,文化不是一个死的东西,它更像一种生命体,为完成其使命必须做出适应。这就是文化其必然要完成的过程。至于其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走错路的代价,这也是甜蜜的痛苦。
文化渗透可以从点滴做起 高三(1)班
黄鑫
近年来,社会愈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于是掀起一股又一股国学热。可当各位专家学者在各种文化讲坛上滔滔不绝时,人们有没有沐浴在教化的春风之中呢?当电影《孔子》的编剧也对那句著名的“言必信,行必果”理解有误时,人们有胆量挺起胸脯,以为自己真正开始了解传承儒家文化吗?
文化是一种在时间深度和空间广度的精神积淀。按照荣格的说法,文化终将体现为人格。人们传承儒家文化的目的也应当在人格上有所体现,而将之寄托于福利彩票,也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彩票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期间可能会有埋头钻研的学者,也可能会有曝晒在外的民工。而区区一张孔子彩票,就可以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到同一片文化天宇之下,就可以让儒家文化的点点滴滴自然地与百姓会面。《论语》名言作为奖符,人们必会给予他们更多关注,从而自然而然的记住。此时如果政府再配以文化释义与宣传,人们也有可能进一步了解名言的含义以及背后的儒家文化。彩票本身作为一种诱导,就像犹太人在书页上涂蜜水,让孩子尝到甜头,从而喜爱读书一样。人们在尝到中奖甜头的时候,也会在《论语》与生活间建立某种隐藏的联系,从而慢慢运用于实际。
然而担忧也随之而来。将《论语》与金钱勾连,难道不会使其精神在大众化利益化的过程中变质,最终沦落为利益的代名词?《发条橙》中的阿历克斯变“好”只因畏惧痛苦而非道德教化,即使人们真正因此关注儒家文化,是否也仅仅是爱其利益,而非精神实质?的确不能否认其可能性。但无论如何,将儒家文化的点滴渗透到全民中,总比秘而不宣闷在象牙塔中有益。单纯做讲座,一般民众未必有兴趣听;做硬性宣传,恐怕又会使人们在听闻无数次不知所云的重复声中感到厌倦。让全民自愿接受教化,利益诱导确实是一种相对有效地途径,况且《论语》本身并不能与化学亢奋剂相提并论,名言有其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只要我们的后续工作做到位,人们在接触它们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人格也会随之慢慢影响而有所提升。库布里克在对《发条橙》做解释时也曾说“道德应当是一种自主选择”,人们若能因此渐渐真正自主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不也很好吗。
当然,彩票途径是一种新的尝试,其中难免会有偏离正轨的情况发生。但是让儒家文化与民众如此近距离接触,拓宽它的空间影响,总是比终生隐居世外更有社会价值。我虽不敢妄论此举究竟会让全民的精神、人格有多大的提升,但它确实在点滴间渗透着儒家文化,这种情况应当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孔子彩票”只应是个美好开端
高三(1)班
徐皓
发行以孔子为主体的福利彩票应该是件好事。最起码,它让我们看到了官方在发行彩票的同时,对文化的想方设法的传扬和对待文化经典心态的改变。
“孔子彩票”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孔子与我们的距离的,这对现实中的许多人是大有裨益的。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大家,儒学有是中华古代文化精髓,可又有多少人了解孔子的思想是什么?“儒”又究竟是何物?在这种不了解的同时,我们又把孔子越捧越高,让他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把孔子弄得极其玄妙,使得常人无法理解,最终成了我们敬仰的一个“神”。
然而孔子却不应该是拿来供着的,我们的责任也不应该只是到某庙某祠拜几拜而已。孔子与“神”是截然不同的,虽两者都值得敬重,可以给人精神力量,但我们对待孔子的态度不应是迷信的,不应是人们遇到天灾人祸后祈求风调雨顺的那种徒劳的心理慰藉。我们也决不应把他仅当作中华文化的图腾。他不是供国人用来骄傲的象征,更不是什么赚香火赚人气的“大仙”。他的价值在于他的思想可以沿传后人,指导人们迸发出更强大的思想力量,更好的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一点,“孔子彩票”做了好事,就是把孔子从莲花宝座上救了下来,让他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同时我也认为,“孔子彩票”是件好事,也仅仅好在它的目的上——为了让我们与文化接近。它采用彩票这种方式仍然有待商议。暂不提把孔子放在靠运气赚钱的彩票上面是不是对他老人家的大不敬,单从“孔子彩票”所能带来的文化教育效果就有待观察。也许最开始会有人因感兴趣而买张留作纪念,但多数人还是抱着发大财的梦想购买的,对他们来说,“之乎者也”也许和“abcd”没有什么差别,最重要的还是代码背后藏着多少奖金。将带有《论语》名句的彩票放在他们手中,想必没有太令人乐观的效果。孔子回到现实世界后,最重要的是使人们从心底重视儒家思想,但若将思想与金钱放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文化的力量在不断被削弱。
因此,怎样真正把孔子“带回人间”,恐怕是一个彩票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努力思考的问题。“孔子彩票”仅仅做了将孔子请下神坛的贡献,这种快捷方式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我也实在希望“孔子彩票”只是个的开端,后面还会有更多、更带有对先人的敬重感情的措施、方法,使孔子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重新流淌进我们的血液,而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请让文化回归清高 高三(2)班
黄杨心蕊
近日,一则关于山东省发行的以孔子为主题的彩票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此叫好,认为此举可以让中国千年的文化遗产以一种更广泛、更平和的方式走近每一个人,使文化更大程度地得到传播。而我,却为此感到心疼。
山东曲阜,孔子的故乡,一直都是被认为儒家文化的源头。就是这样一个近乎神圣的地方,却能将孔子作为彩票的主题来使用。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张孔子的小画像和一句《论语》的名言而已;他们以为这一张张崭新的彩票只是丰厚盈利的凭证。甚至可能在他们的眼中,连孔子像和名言都没有,只有那奖级后面对应的奖金!这样的一种传承方式,或许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包上了金钱的外衣之下,“文化”的价值无疑大打折扣。
当然,这绝不会是一个特例。一座座外表肃穆的孔庙被先人筑起,用虔诚的心和简单的动作展现着对孔子最崇高的敬意。如今,再走进这一个个孔庙中,没有了香火的烟气,没有了虔诚的礼拜,映入眼帘的是一纸价目表,上书“祈福价目表,……198元,……298元”,传入耳中的也不再是儒家经典的谆谆教诲,而是无数导游的口若悬河之词。一边讲着孔子的历史,一边告诉游客“祈愿心诚则灵,最好是选298元的那种”。在这看似的文化气息背后,是巨大的盈利和无法满足的贪念。这些表面上顶着传承儒家文化,却在背后牟求巨额利润的行径,无疑是对文化最大的不尊重,最大的侮辱。
一个颇有文化历史的国家,最令人痛心的其实并不是没能将一切文化传承下来,而是拿这些当作盈利谋私,甚至犯罪的幌子。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化丧失了,这是国人心中对文化的不敬仰不重视。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够对文化遗产保有敬意与珍视时,那么无论这个国家历史多么悠久,都不可能有能力将它们保护下来。走出去看一看吧,天坛似是而非的祈天大典,雍和宫里鳞次栉比的请香处,长城脚下排队等缆车的人群,雕花楼顶蛮横的卖票员……。那些印着孔子像的彩票,那些立在孔庙中的收银台,那些穿着祈天祈福礼服,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那些把文化踩在脚下把金钱举过头顶的人,到底是如何把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从高处神圣的地位一步步拉下来,一点点染上铜臭味!
文化,应该干净而高贵的,它应该是每个人从心底崇敬而尊重的东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卑微、充满铜臭。文化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是无价的,是用来学习传承发扬下去的,而不是不停地被人践踏的。
请还给文化以它本来的清高吧。
兑奖之后
高三(2)班
郭睿
山东发行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彩票,从某种角度看,是运用了本省的名人效应,同时,出于对孔子的纪念与尊重而发行彩票的出发点也是不可忽视。如今,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早已成为中国、汉文化的代名词,在海外各国建立的孔子学院,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表演中众人喊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都表明孔子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
可是不知你是否察觉到,“孔子”二字,似乎渐渐变成了一种标志,一种宣扬中国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标志。它似乎成了食品包装袋上的便签,在有中国的地方就贴上。变得越来越平面简单而不再立体。
所以自己有个问题很困惑:当那些购买彩票的人兑了奖后,会如何处置这些彩票呢?会否因为彩票上的八句名言及孔子本人,抑或是单纯地因为这是套关于孔子及儒学为主题的彩票,就在买后不论中奖与否,都会把彩票好好收藏起来,张张码好地供奉着?
答案大概也不需多言。在兑奖处的垃圾桶里,应该会找到很多刮过后的彩票。于是自己当初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孔子现在,好像仅仅成为了包装袋,包裹着任何需要对外或对内输出的东西。一个拥有厚实内在的人被压缩,成了包装,成为了一句口号一个代言人,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运用他后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而越来越忽视孔子本身及其思想精华。
我想这绝不是夸张:当我们都在向国外提孔子以示自己文化深远时,有很多人,连孔子是哪个朝代,姓甚名甚都不知道。何其可悲!当你一边边向外输出“孔子”时,却连其根本都不了解,这已不是一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能总结的了。
更可悲的是,这绝不是个别现象。中国人自称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同时,对历史了解程度却少得可怜。在对大学生文言历史知识的调查中,整体平均分低于及格线,仅在二三十分左右徘徊。在为韩国申请端午及愤怒的同时,却又对屈原毫无深入了解。除了五千年这个数字,如今的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还了解些什么?
没有人可以否认自己对中国历史地尊重和敬仰,可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被物质生活困扰着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漠视着中国古文化及历史。不了解,却知道其影响深远,那么就索性用其包装,遮掩下自己的无知吧。
因此我很想这样想:山东发行彩票,也是为了唤醒人们去深入了解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因此,人们对于孔子纪念与尊重,不能仅是通过气势恢弘的祭孔仪式,在学院前缀上“孔子”二字。更重要的不是表面,而是真正懂得孔子,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褪去其中糟粕,升华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最简单的,就是兑奖之后,将这一张彩票、将彩票上的这只言片语,虔心收藏吧。
文化回归需要公众的宽容
高三(4)班
张昕怡
“孔子热”、“庄子热”的高潮未过,易中天、于丹仍是公众普遍关注的文化名人,《百家讲坛》、《寻宝》《鉴宝》覆盖了大面积的收视时段。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峰期,甚至,连一张彩票也要渗透进儒学的气息。山东省发行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选用《论语》中八句名言对应八个等级的奖项。在这个比任何年代都更需文化滋养的时代,文化在不可避免地带上功利色彩之后,也终于放下身段,广泛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这个经历了文化繁荣也经历了文化浩劫的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一场文化回归。只是,在这回归的路上,有很多次尝试看起来并不完美甚至不尽如人意。商业价值、市场潜力、收益率、名誉、地位,诸如此类的社会概念会在一时间成为文化回归的阻碍。我们会将文化和物质联系起来,以至最后已经不知自己是在亲近文化还是在亲近物质财富。在一次次并不漂亮的尝试和一次次的被指责中,这个民族变得不知所措。面对历史的长河与文化的浩海,我们想去呵护却那样力不从心。然而,当我们第一次伸出手,触碰那温暖的水流,第一次踉踉跄跄地迈进它的怀抱——又何尝不是在进行一次可贵的尝试?当福利彩票被印上孔子的名言,即便第一目的不在推广儒学,即便文化的价值成为一种经济手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方式,让文化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微小角落。
文革之后,太多被遗失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重新拾起。这重拾文化的过程几乎与产生文化的道路同等艰难漫长。从这个民族心灵重建的角度讲,它就像一个稚气未消的婴孩,一点点站起身,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他会失去方向,他会跌倒,但却终要向前。它的前进,需要的是公众的宽容,而非冷眼旁观,甚或在他跌倒、在他挣扎着站起来的时候泼来冷水。
在读了彩票发行的新闻之后,我的第一反应便是暗为有关部门捏把冷汗。我几乎可以想象,会有多少在经书古籍里泡出了一千多度近视也未见有所建树的所谓学者专家拍案而起,指责这一行为玷污了儒学文化的纯粹;会有多少日日为文化缺失垂泪、自己却鲜有所为的伪精英发表慷慨的言论为印在彩票上的名言叹息,以此向本就迷惑的民众展示自己的精英水准。这就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我们呼唤它渴求它,但当它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来到我们面前,试图一点点融入这个时代的时候,我们便因为它两脚尚且笨拙,步履有些蹒跚,便给它一阵当头的棒喝。文化,该何去何从?
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文化回归的尝试性开端上,诸多问题的出现是正常而合乎情理的。在讨论文化的纯粹性之前,我们首先要让文化的感召力在群体中壮大起来。面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功利色彩,我们应当用宽容去耐心修正,而非用苛刻的眼光扼杀文化的萌芽和新绿。否则,有一天文化也许是会完全变得纯粹,但那一天,也鲜有人提起它。过多的批判和急迫并无意义,文化回归将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在我们、乃至我们的后代的细心呵护下,这个民族终究会逃离彷徨,这个民族的文化也终究会走出功力——迎来属于它自己的时代。
当文化与商业结合 高三(3)班
赵一桐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冲突似乎正日益加剧。然而,文化与商业是否就一定不能共存?其实文化与商业的结合,也未尝不可。
山东省发行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也许只是一种商业手段,目的是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制造更大的商业利益。但换个角度去看,其积极作用在于让更多人对孔子和儒家文化有更多的关注,这也不失为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手段。孔子彩票、《孔子》电影、孔子学堂,这些方式也许让孔子带上了些许商业化的色彩,甚至成为一种炒作,但如果孔子和儒家文化能就此成为一种流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那么对于我们这个民族也不是一件坏事。虽然这样浅显的方式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对孔子有多么深刻的了解,只要它能起到一种推广的作用,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便已足够。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显然已不能把文化与商业的结合,单一的看作是文化的悲哀。文化与商业相结合,是商业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对文化一种新的理解与运用,其存在有着必然性和合理性。文化与商业之间,不是单方面的利用关系,而是双方面的相互作用。商业借助文化来发展其自身,达到营利的目的。而文化也可以通过商业手段得到更多的推广。在古巴,印有格瓦拉头像的商品风靡市场,年轻人争相购买。这可以说是商家赚钱的手段,但同时也让这位略显遥远的历史人物更加大众化,确实可以起到推广其精神的作用。孔子和格瓦拉虽然完全没有可比性,但这种通过商业来推广某种文化或精神的手段却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如果文化和商业可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将孔子印上彩票,这一行为也关乎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像孔子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已被我们摆在神坛上太久,成为了一个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文化符号。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被我们逐渐的疏远和遗忘。文化与商业相结合,也是将传统文化重新摆在一个我们触手可及的位置上,是让历史名人重回民间、更加贴近大众的契机,使其更容易被一般人所接受。
当然,文化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利润,与商业结合,首先也要把握适当的度,保有对文化的尊重。同时,我们应看到其积极的作用,更好的利用并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
文化清泉该流向何方 高三(4)班
杨岚颖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福利彩票,选用了《论语》中的句子对应彩票的奖级。此事无疑是再一次将文化经典与平民化、庸俗化扯上了关系,并因此站在了争议的风口浪尖。然而,我却认为这是文化清泉正在向下滋润民众的良好体现。
首先,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向下渗入,经典接近大众的行为。中华经典代表的是中国先贤们的智慧,其中不乏高深难懂、常人不可领悟的内在精髓。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阻止经典向广大民众,尤其是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人的传播。而彩票,这一接触大众的媒介则完全可以担此重任。文化正是应该在这一点一滴中渗入人们的生活。也许这又会引来众多专家学者们的热议甚至是非议、斥责。但是又会有多少根本不了解《论语》的人至少记住这几个句子呢﹖难道只有因为将论语印在了彩票上而不是竹筒上就是对经典的不尊重﹖难道用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代替单调的“一等奖”三个字眼就是对圣人的亵渎﹖
其次,这是一次对经典普及的肯定。中国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战乱与伤痛、压迫与苦难,于是经典文化成了我们为数不少的可以令我们重新拾信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以自豪的物质宝藏。于是有人就将经典拾到了不可企及的地位,禁止经典通俗化,于是有了十博士对阵于丹的无硝烟之战。然而经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它也需要通俗化、轻松化的解读。正像正是于丹掀起了一场论语学习热,百家讲堂开始了“红学热”,大众只有接触了像彩票这种日常用品,才能开始发现经典、喜爱经典,从而真正地解读经典,经典也只能凭借大众传播用品才会拉近与大众的关系。民众也许做不到学者般的对于经典的研究,但是他们需要一种自然的凭借去与经典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国民素质便会在这种偶尔的精神会合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也许还会有人指责这种行为是将文化清泉引入了商业的排污场。但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已经几乎找不到不与经济联系的物质,对此我不禁要问,为什么花钱买书就可以,然而买了的彩票上附带了一句《论语》中的句子就不行﹖为什么专家学者在创作之余去电视上讲一次课而收取应得的酬劳就是对文化的利益化和庸俗化?人们应该放下对待文化的那根紧绷的神经,平和地思考一下文化与金钱的关系,只要这种关系不违反道德与法律。
文化的清泉就像天山上的一池泉水,它应有一部分高高在上、圣洁无比,但是也只有当汩汩清流源源流入民众之中,才能不断地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使广袤的中华大地不至于干涸。
中华文化的现实突围 高三(4)班
刘琳君
很早就看到了山东发行孔子彩票的新闻,篇幅很长,大致是讲奖级由《论语》名言设定和民众态度热情高涨。但我总感到可笑、可悲。难道孔子已经卑微到要靠彩票去宣传?其实孔子彩票只是众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例子,一个突围的典型,更多的,要么艰难行进,要么找不到前路,茫然若失。
喧嚣的外壳下总有它的悲哀。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的包装下早已变了味道。
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彩民,买孔子彩票的人自然也不会少,至少它充满了新鲜感。这不但是中国第一款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即开型彩票,更是一次成功的包装和推广。如果它是一款普通彩票,自然不会有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而把把孔子作为主题,同样也是对孔子文化的助推和宣传。看似双赢,实则此时的孔子成为了营销者的工具,商品社会的代言。孔子早已不是代表传统文化的绵延和宝贵,而是现代人炒作的手段,是彩民消遣的方式。谁又敢肯定,这一张张彩票不会在失去其经济价值时成为废纸,被丢弃、遗忘。这是对文化的保护,还是对历史的践踏?
孔子彩票其实是一种畸形的文化回归。我们希望经典重新闪光,传统适应现实,这时很快便我们发现了它的不合时宜: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谁会去学习儒学和道学,谁会有机会体验中庸和无为?因此它们要改头换貌以适应现代人的眼光。于是大众看到的是对传统的肆意曲解,主流媒体传播的是文化的现代形态。结果是电影《孔子》并未得到多少好评,百家讲坛总是惊现雷人之语。殊不知,传统需要的“传承”和“统一”,是对历史足够的尊重与认同。当传统披上光鲜的外衣登上全民娱乐的舞台,我们的文化即使突破重围呈现在世人眼前,但不伦不类的样貌只会让我们更加难堪。
诚然,我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文化现象带来的正面效应,但长此以往,我们的传统毕将依附于商业,而非真正融入我们的内心。国民需要的不是功利的手段,而是我们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任与仰慕。在千年前受到中国深刻影响的日韩地区,传统节日、礼仪文化仍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我们却渐渐忽视甚至淡忘;在世界意义上对汉文化贡献卓著的台湾,每一个孩子仍从小学习文化古籍,而在大陆,文言文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存空间。文化应该生长于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并籍此走进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如法国街道上的门牌号都能流露出对名人的崇敬,当我们摈弃文化传播中急功近利的心理,当我们为文化留下一片净土并辛勤耕耘、用心体味的时候,文化回归也就多了几分把握。
由“孔子彩票”引发的 高三(3)班
吕孟卓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成果似乎大有被其它国家窃取的危险。然而,当有人试图替国民重拾文化成果时,却又遭到了“贬低文化”的炮轰。近日山东发行的“孔子彩票”就是一例。我认为,大可不必在孔老先生的尊严问题上上纲上线,将传统文化精髓应用于福利彩票,也是有其不可估量的益处的。
几年前韩国女星张娜拉祭拜李时珍曾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对此,有人提出我们应该学会“文化宽容”。的确,文化宽容不仅是对多种文化的宽容,也是对多种文化形式的宽容。发行孔子彩票,其实是让孔子和他的闪光思想走下神坛,重新被国民接受的很好手段。即使这种手段不得不让传统文化与经济利益挂钩,也可以让孤独多年的儒家文化走出尴尬境地。面对传统文化的窘境,我们不妨对这种宣传文化的形式多一点宽容。
有人崇尚文化的高雅,但我认为文化被视为经典束之高阁,其实比文化融入市场更加可悲。几年前风靡一时的《百家讲坛》节目被不少专家学者贯以“快餐文化”的帽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一道道“快餐”让沉睡以久的国学重新走入了国民的文化生活。古老的文化若不能与时代的特点结合,就很容易被当成文物被少数人收藏。然而一张看似与高雅儒学格格不入的彩票,却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让孔子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况且它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又累积了社会福利建设的资本,不能不承认市场的力量比艰深的文言文更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当然,当孔夫子与“铜臭味”相联系,不免让人感到有失文化的尊严。但必须承认的是,当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不得不靠别的民族弘扬传播时,文化在这里失去了基本的重视,它的尊严已然缺失。而我们以“孔子彩票”等形式,唤醒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其实是重构文化尊严的第一步。
看到“孔子彩票”的出现,我其实非常欣慰。因为这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人们既没有拥挤于圣诞促销,也没有又一次让韩国抢先使用属于中国的文化成果。但是,如何在让孔子获取公众关注后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
让文化贴近平民 高三(3)班
孙祺
近日,我国首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在山东省发行。继于丹《论语》,电影《孔子》之后,孔子这一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再一次被推到了公众视野中。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一做法再次把文化商业化,大大降低文化其本身的内涵。但不可否认人们再次关注孔子,人们还没有忘记孔子。
像这样把民族历史中伟大的人物用于商品在国外也曾有过。在哈瓦那,古巴革命家格瓦拉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观光商品。年轻人穿着印有格瓦拉头像的衣服,戴着印有格瓦拉头像的徽章,关于格瓦拉的商品泛滥街头。也许商家把这当成他们的摇钱树,只想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我们看到的则是格瓦拉的名字被最大范围的传播开来,外来游客开始知道并想要了解他们的民族英雄。商业化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使精神文化低俗化,但它首先开启了人们对于认识了解民族历史上伟人的一种渴望。
把孔子印到彩票上,也许这并不是我们希望人们重新认识孔子的途径,但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姑且不论商家的目的,这样的做法首先降低了我们了解孔子的门槛。无需在学校中读着晦涩难懂的《论语》,无需死记硬背孔老夫子的名言。以这样一种大众化的方式人们知道了孔子其人。低俗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大众化,孔子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代表者,不应该只是由专家去研究或者是孔子学院中的学生去学习。作为每一个民众我们都有责任去传承这份文化,但这种文化绝不是我们高不可攀的文化。文化平民化,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平民化的平台。即便是将孔子印到彩票上,买彩票的人看到儒家经典,在心中至少会留下些什么,也许他还会思索些什么,这样孔子便不再是我们心中角落里那寂寞而遥远的大圣贤,他真正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这样的做法也许并不值得一直提倡,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毕竟看到了孔子潮流,看到了儒家文化流行。那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曾禁锢了人们的思维,但在今天科技高速发展,道德日益流失的社会我们则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的力量作为道德的准则,心灵的依托。让孔子贴近平民,让文化贴近生活,我们需要的是人们举手投足间的高尚,而不是空洞且高深的理论。
诚然,我们要让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保有其崇高的位置,怀有足够的敬意去仰望他们。但我们更需要让文化降低姿态,贴近平民。
经典文化的复活
高三(3)班
高俊杨
前几年,我们在全世界推广孔子学院。今年,胡玫向全世界奉献了电影《孔子》。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体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孔子和儒家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贴近我们。
不得不说,孔子在我们这个时代日渐复活。无论是电影,还是彩票。都拉进了我们与孔子之间的距离。现在谈论起孔子,在人们心中他也许不再仅仅是那个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大哲学家,一个千年前的称呼与符号,而更多的以一种实体为承载出现在我们面前。孔子不仅仅出现在书籍与学术课堂上,同时还出现在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谈论中。经典文化的普及是经典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努力,通过孔子与儒家文化的复活,人们更加普遍的接触、了解、研究它们,经典文化在当代重获新生。
谈论起经典文化,不得不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跨度。尤其在中国,中华文化的全盛时期据我们千年之久,再加之顾问的晦涩难懂,他在当代的传播就更加艰难。再者,经典文化与广大民众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他不如通俗文化那样易于接受。与其让经典文化站在随时间流逝而类的愈来愈高的神台之上沦为虚无,不如将他请到人间,在人间复活并造福人类。孔子学院,电影《孔子》,孔子彩票,再加之百家讲坛推出的于丹评《论语》节目,就是在用一种普适的方式让孔子与儒家文化复活,尽管有些方式遭到了极大的非议,但事实告诉我们,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孔子,谈论孔子。而关注与讨论就是“孔子”复活的开始。
因此,在当代中国,以孔子彩票为代表的一系列对文化传播的创新活动大都是有益的,有助于经典文化复活的。这些活动相当于给社会大众提供一种契机,给予一种鼓励,让我们轻松地、主动地走近经典文化,接触经典文化。通过这种形式,就能唤起更多的人走上复兴经典文化之路,同时也为那些已上路的有志之士带去温暖与鼓励。我们无法否认经典文化在我们生活中一个较低的位置,若一味保持经典文化的清高,若一味强求经典文化的纯粹反而会适得其反,使经典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活动也是对经典文化的一种抢救与保护,与其让经典文化在现今淡化,为什么不去以一种积极的形式使之传播与发展呢?
当然,文化的复活不应只是形式的复活。以文化为糖衣,而其中包裹的却是贪婪的利益之心,这样不仅会造成文化的空洞,更是对经典文化的一种亵渎。就如(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商业化,他的形象确实是离我们很近,但他更多的却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一种标新立异的装饰。那些身穿切·格瓦拉头像的时尚青年又有多少人可以理解那头像背后体现出的革命精神与博爱精神?彩票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载体,万万不可让他取代了经典文化的位置,让经典文化只成为一串串冰冷的中奖号码。只有让彩票上的孔子进入我们的内心,只有让作为奖符的八句名言,作为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准则,才能更好地促进经典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经典文化的复活仅依靠一个学院,一部电影,一套彩票,一栏节目是无法办到的,他真正需要的是民众的觉醒与感悟。只有我们主动地,真诚地贴近经典文化,它们才能真正的在我们身边复活。
迈出第一步
高三(4)班
赵婧祎
近日,以《论语》作为奖符的彩票在山东发行。不可否认的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文化推广是与传统风尚相悖的。但对于向“钱”看齐的现代人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文化宣传的方式。
文化界频繁强调“文化回归”,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现代人对于中华文化强烈渴求,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商业社会的巨大作用。而《论语》彩票就是一种让文化走近大众、走进大众的有力方式。在这个利益至“尚”的社会里,以利益作为驱动力无疑是较好的促进传播的方式。因为奖金的诱惑或是对于形式的好奇而购买一张又一张彩票,一点一点,每天都接受些许文化的浸染,让文化的身影挤进日复一日干枯冰冷的利益生活,然后由它的带领去领略更加广博的文化世界。
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五千年以来,文化的沉淀深厚而丰沃,浩瀚如烟海。“文化回归”的关键,不是怎样带领我们徜徉其中,而是如何让远离文化生活的国民踏出迈向文化殿堂的第一步。《于丹论论语》、湖南卫视的国学讲堂,一度被网友们批为玷污文化、庸俗化解读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实际上,不论是山东的论语彩票,还是于丹的论语解读,都是在以或轻松易懂,或幽默诙谐的方式,一种接近我们的方式,降低文化相对于我们的高度。它们的作用,不是代替我们的眼睛看文化,而是帮助我们窥视文化的魅力,激发我们探索的热情,帮助我们迈出文化传承的第一步。
我们不愿接近孔子,又因别人“玷污”了他们的神圣而恼怒,是因为我们对文化不够宽容。就像视文化为尊贵优雅的、出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满腹诗书才华,却永远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笑不露齿、闺房之中吟诵经典,直至芳华远逝、衰败凋零,也未曾有人一睹芳容。将文化赋予我们想象中的高贵,束之高阁,远瞻中也就拉远了它在我们心中的距离。也许有一天,我们宽容的看待文化,看待他的存在与传播,“文化才能真正的回归到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
第一步,也许我们仍处在很低的地方,也许离文化还很遥远。但这一步,走出的是无限的勇气与动力,让我们不断地向着先哲们靠近,终有一天,我们能近到可以握住他们的手,感受到他们温暖的存在与真实的脉搏,由衷的发出无限的崇敬。终有一天,曾经绚烂璀璨的中华文化,能回归到我们的身旁,闪烁于苍穹之中,照亮脚下的路,照亮未来的路。
对文化的全新挖掘 高三(4)班
陈楚唯
近期,山东省首次在全国发行了一款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引发众多非议,但我以为这是对文化利用方法的一种创新、发掘探索,无可厚非。
首先,以彩票方式宣传文化,可以使文化迅速得到普及并渗透到生活中去。虽然彩票中只是以《论语》中的八句名言为奖符,但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发行、开奖,让更多的人对此有更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理解更加深入。我认为,这与诸多国家将文化代表者的头像印到钞票上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文化本身也得到宣扬和传播。文化的保持和发展是要建立在广大群众基础之上的,所以普及文化成为当务之急。或许,时下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继续生存。故利用新方法发掘文化,普及文化是可以的。
同时,这也更好地利用了文化的价值,造福社会。福利彩票本就是慈善事业,而以孔子为主题和卖点,正是切合和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为民所想、利于民、造福百姓的精神精髓。我认为这相比于各地搞些隆重的庆典、大型祭奠活动要好得多。文化不应只是人们脑中的空想、时时挂在嘴边的念想,和无数学者苍白无力的号召,而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健康发展的导向。造福于社会,让百姓从中获利。所以,与其让我们的文化停留在歌功颂德、形式大于意义和价值,还不如先尝试让文化发挥其浅层次的价值,随着文化的普及再逐渐深挖其内涵的精神价值。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这是传承文化的最佳方法,但的确是当前较为可行和实用的方式。至少不是错误的,而不应该成为众矢之的。可这件事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以至于招来众多的反对之声?对文化的评论也一时间热了起来。很多人说这是对孔子文化的亵渎、让孔子文化低俗化。他们口口声声说应加大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力度,应通过语言文字等,从精神层面逐渐渗透。但他们平时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仅在这时才以“义士”之态发表心中的不满和“忧虑”?归根到底,他们在平日里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潜意识里又不甘心让文化“沦落”而失去它本来的面目。这就导致了我们可能在特定的时间段表现出对文化的大量关注,却没有长时间的热度和投入。而这时出现一种宣传、利用文化的方法,引发人们对文化的长期关注,或许更好。
文化这东西,光说空想没用,关键要去发掘其中的涵义、价值。以孔子彩票为方法进行试水,并不为过。
将文化纯粹化
高三(3)班
杨帆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彩票的八个奖符分别对应着《论语》中的八句名言。
这件事情可以理解为孔子的家乡人民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而想出的一举两得之法。但是,当“学而时习之”与一等奖这种商气浓重的词汇对应时,当写着“有朋自远方来”的彩票飘落到地上而被践踏的时候,这种与金钱挂钩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不能不引起非议。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当远离商业与金钱,才能回归纯粹,被人们接纳与理解。
当把彩票、电影、漫画这些形式套在传统文化的身上时,它们的确拥有了一身鲜艳的、引人注目的外表,这层外表也的确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但与此同时,过分的注重外表使其内部的精华被漠视,这精华于是就在日久天长的包裹中渐渐变质。这点很符合莎士比亚对于生命的嘲讽:“充满了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经典《论语》竟也成了彩票的一部分,这些难道不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吗?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华丽的形式的确让比较枯燥而艰涩的传统文化变得通俗而有趣味,的确使人们,尤其使孩子们,能够通过比较简易的方式接近这些生涩的文献典籍。但是,当这些文献典籍只是成为了一种用来消遣的、娱乐的工具,只是成为了浅显、幼稚、庸俗的“奶嘴文化”时,变了味的传统文化便丢失了它应有的精神价值。
因此,在想方设法将传统文化发扬、传承之时,还是应当尽量保持它的本色,让它以纯粹的内涵意蕴被人们接纳。
正如近几年来热播的“百家讲坛“节目,虽然它也是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媒介进行商业活动,但这与彩票事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个节目只是通过商业这个渠道对传统文化做原汁原味的讲解,使之为人所知,而不是仅仅将传统文化当成了一个简单的标签,在商业这块板子上贴的到处都是。
传统文化是纯洁的、神圣的,因此我们也应该用一种神圣与一种尊严的情感来面对传统文化,而不是让其在商业的齿轮下面目全非。
体会与领悟传统文化是需要安静的,并且需要秉持一种敬畏之心。若将传统文化当成徒有其表、热闹而无内涵的剪彩仪式一般,那么不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心灵也会遭受贬值。
当孔夫子开始“亲民” 高三(10)班
李若辰
近日,山东发行了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福利彩票。该彩票正面是温煦的孔子像,并选用《论语》中的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八个奖级。一时间,200万彩票被抢购,街头四处可见一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念念有词一边刮奖的人们。我认为,发行孔子彩票将是孔子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最佳途径。多少年来,被誉为“孔圣人”的孔子,高居庙坛之上俯瞰苍生,显得神圣而遥不可及。除了学识渊博的高级知识分子,怕是没有几个老百姓乐于或敢于将头探入圣人周身的云雾中一睹他的尊容。一直在强调提高全民素质,普及传统文化,但是面对众多的老百姓,将文化一味抬高,全部珍藏在厚重的《论语》里或者图书馆的深处,这样的普及有何实质意义?相较而言,用福利彩票这种“亲民”的方式,让民众真真实实地将孔子捧在手中记在心里,甚至背上几句名言警句,不失为搭建老百姓与孔圣人之间沟通桥梁的最佳途经。
要想传播传统文化,首先得让文化走下圣坛,走进寻常百姓家。否则,用所谓的“敬”将其封杀在神殿里,不许它沾一点“人”的味道,时代的气息,只怕孔子终将只能是教科书或者旧典籍中一幅褪色的画,他那些警世格言也少有人问津,被老百姓远远地抛到脑后。
换一个角度讲,用福利彩票推广孔子与儒家文化丝毫没有贬低其令人尊敬的内涵。不要忘了,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是“福利”。福利彩票售得的钱有20%都将作为福利资金捐献给社会慈善机构,帮助困难中的人。“仁”“义”,心系天下苍生,这不正是孔夫子所宣扬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吗?人们怀着期盼与希望买下一张张彩票,又将更多的期盼与希望带给社会中的他人。这条传递爱与希望的纽带,是孔子思想的最好诠释。
当孔子看到自己的小小画像被无数本来不相识的人捧在手中细细打量,并产生认识了解他的念头时,他笑了;当孔子看到学问不高的人因为无意中背下的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开始体谅身边的人时,他笑了;当孔子看到他的思想在几千年后仍源源不断地为苍生送去爱与希望时,他笑了。
当孔子开始“亲民”,我们的社会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儒家文化应该平民化 高三(10)班
索天时
《论语》八句名言被印在彩票上,在我看来,这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化的进步。我们一向把孔子尊为圣人,把《论语》奉为经典,把儒家文化拉高,拉到神坛上去供奉。其实儒家文化本来就是老百姓的文化,它能流传千年至今而不衰,就说明它已经被寻常百姓所接受,并融入了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既然如此,与其把孔子放在神的位置上去祭拜,不如让他回到我们平常人的生活中,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彩票有赌博气息,不登大雅之堂,但它也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面。《论语》印到彩票上,我倒不以为对儒家文化有什么亵渎。美元的每张纸币上都写着“我们信仰上帝”,也没有人觉得亵渎了上帝。现在的问题是它太“雅”,孔子的思想只能在书本里存在,儒学的精神出了书本便不再可见,这倒是文化的大悲哀。其实儒学本是一种普适的思想,没有雅、俗之分,俗人、雅士都能从中受益,这才是儒学真正的伟大之处。只能写在书本上的文化不叫文化,尤其不是儒家这样的普适文化。
儒学现在总被神圣化、崇高化,反而增加了跟普通百姓的距离。我们每年都要搞祭孔大典,把仪式办得很神圣,老百姓不一定看得懂,也不一定爱看。把《论语》印在彩票上,大家觉得亲切,以后还可以印一点儒家的小故事,寓教于乐,而且让彩票也挺有人情味,何乐而不为呢?
在文化上,大家常喜欢唱高调。彩票上印几句孔子就觉得玷污了我们尊贵的传统文化。以这样的心理对待文化,我们的文化必是畸形、错位的。与其把那些有崇高价值的文化封锁在高处,不如尽可能地与普通百姓共享,再高雅的文化也得有个“群众基础”。就像儒家,如果不是为大众所接纳,又怎么可能一直延续到今天呢?
所以说,儒家文化应该平民化。人民的东西就该是人民的。别把孔子抬得太高,够不着,看不见。
文化外衣
高三(10)班
郑一琦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体的即开型彩票,以孔圣人名言为奖符,即开即知。尚不知其销售情况如何,但我对它持乐观态度。我认为这是为经济披上文化外衣,促其发展。
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同文化与经济不再是单纯相互对立的了,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我认为文化对于经济来说,可以是一种点缀,增加吸引力。如孔子彩票一样,现在许多商业活动都为自己披上文化外衣。比如某山水旅游地打出的口号就是孔子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立刻使旅游由娱乐消遣上升为陶冶身心的精神净化了。“孔子彩票”也一样,孔夫子这一文化巨人的号召力使得任何与他有关的东西都增加了一份深厚底蕴。买“孔子彩票”给人的感觉就不单单是中个奖了,更像是花钱触碰了一下中国文化。文化光辉使得人们在进行商业活动时明显有更好的自我感觉,使人们感觉自己不仅拥有物质,更有了些许精神享受,自然,花钱就感觉不那么低俗了。
另外,这种文化外衣经济活动也可以小小的扩大一下文化的影响。这里说小小的是因为虽然把文化推到了最前面,但人们接受不接受,接受多少还是个未知数。这与社会经济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这里的文化也只是起点缀作用,若知其精髓,还是需要静心思考的。“孔子彩票”其本质还是彩票,或许人们都能记住一句名言,但它并不能起到使孔子思想深入人心,使人们心灵得到真正净化的作用。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又怎能奢望这种文化外衣经济使人们知文化之精髓奥义呢?它本身只是利用经济这无处不在的触手宣传文化,充其量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而非理解文化,传承文化。
这样看来,文化外衣经济模式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我们最不可忽视的便是这外衣底下的东西。它是否担当得起这光耀夺目的外衣?若是“孔子彩票”爆出作假,那最尴尬的不是孔子,而是我们这些违背孔子基本思想却硬往自己脸上贴标签沾沾光还想替孔夫子小小地传播一下的伪君子们。
所以说,文化外衣可以穿,但一定要保证真身干净,否则再美的华服也会被虫所蛀,不仅不会使人向往,反而会使人恶心唾弃。
当孔子被踢下神坛 高三(11)班
吴正一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
这样,当你刮开彩票看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可能你得到的只是二块或五块的安慰奖,虽然不多,聊胜于无。如果刮开彩票看到“礼之用,和为贵”,那可就恭喜了,拿着这张“孔大头”,你就可以领取30万回家了。
至此,当年白衣翩翩的“儒圣”,被他的故乡人一脚踢下神坛,成为了引领大家一夜暴富的“赌圣”。
未免有些悲哀。当提到韩国人申遗中国文化时,大家极其愤慨,强烈谴责韩国人不地道。回过头来,又把传统本土文化随意处之,用儒家文化的核心人物作为商业营销的噱头,着实不妥。
并不是说一定不能以传统文化宣传销售,但是彩票其本身就带有赌博性质,如果以儒家文化——古代中国思想核心作为一个宣传的手段、促销的手段,未免显得不伦不类,甚至说是对儒学文化的一次践踏。
如果有一天,“买孔子了吗”代替了“吃了吗”;如果有一天,关于“孔子”的报道只是某某中了30万,或是某某为了追求“礼之用,和为贵”而倾家荡产;外国友人来曲阜参观孔子故里,看到了大街上端着一个框子兜售彩票的人,而彩票上影印着的则是孔子严肃而又正经的神情„„长期以往,不仅官方提到的侧面宣扬儒家文化的目的无法达成,反而使人们对孔子、对儒家的了解形成错误的引导指向,尤其是零零后的新一代们,他们了解到的不是历史上的孔子,而是一张彩票上的孔子。
传统文化的流失,其罪魁祸首正是国人本身。对于本土文化,如果连你自己都随意处之,以轻佻的态度对待它,那么这就是文化的悲哀,就是国人的悲哀。
当孔子被踢下神坛,当孔子在文化界无助地漂泊流浪时,面对的或许是高丽的方向。
莫以文化为工具
高三(10)班
赵扬
近日,中国首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在山东发行。彩票选用《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并与彩票的奖级对应。此举一出,声讨甚是强烈。而我要说:请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份足够的珍视与尊重,不要让它们沦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圣人。无论你认同与否,孔子与儒家文化或多或少地已渗透在一代代中国人思想里,对国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起到主导作用。对于如此一位可敬的圣贤,被大家反复提及或加以宣传似乎合情合理。但以具有娱乐博彩性质的彩票作为“宣传”载体,实属不妥。
这款彩票的发行方曾出言辩解,声称以《论语》名言作为奖符可以推广儒学文化。暂且不论这种想法的由衷与否,我们可以通过彩票自身看出一些问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我们最熟悉的论语名言之一,而在这款彩票中,它所对应的是奖值垫底的10元奖级。以此为例,我们可以想见那些或忠诚,或仅出于好奇而购买彩票的彩民刮开涂层,中奖者看到论语名言后激动地与奖符对应的场景。将论语与奖金一一对应,也许并非发行方所愿所想,但在彩票这一刮一对之间,论语已经略显随意和不尊地被人们的潜意识处理成与金钱直接挂钩的文字,甚至是符号。论语被划分出了“价值高低”,作为奖符,它本身的含义却鲜有人知,鲜有人提,即使算不上“践踏”,又怎能不说是对儒学文化的无意识“贬低”呢?
与之类似,最近因为曹操墓的发现,各省掀起了对刘备,大小乔等古人故里的争夺之战。在这些看似正急于探求文化名人其人其事的争论背后,没有一件不与景区开发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也许新闻背后,的确让更多人回想起了这些古人和尘封历史所承载的文化,但唇枪舌战只是为夺得金钱利益,是让文化蒙辱,国人汗颜的事实。
孔子一向提倡“仁爱”,在以他为主角的彩票之上,主要位置都印有其温和慈爱的画像。或许,当孔圣人对彩票一事地下有知之时,他并不会勃然大怒。但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深知,自作聪明地用文化掩饰对利益的追逐是对传统文化的糟蹋和不当利用,非但起不到弘扬作用,还让最珍贵的部分迷失在了“利益”里。请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不要让孔圣不安与寒心,不要让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迷失在以文化为利益工具的笑柄里。
这是一场危机
高三(10)班
孙易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老夫子在经过历朝皇帝的推崇和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冲击之后,又俨然成为一商业符号,着实命运坎坷。我以为,一个小小的举动折射出的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危机,和中国人淡薄的危机意识。
继韩国人抢注端午节后,韩国明星张娜拉身着韩服祭拜李时珍再度引起轩然大波。而人们对此口诛笔伐似乎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文化被别人崇拜,心里倍感失落。可是,我们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文化呢?曾经让老一辈泪流满面的戏剧“四郎探母”,如今只能让年轻人一头雾水;曾经寄托着一代人对老北京的挚爱的胡同和四合院,如今已是城市现代化的牺牲品;曾经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四书五经,如今只能在大众的摇头里被武侠、言情小说远远甩在身后;就连曾经让无数人为之骄傲的孔老夫子,如今竟然也正式成为了彩票的“代言人”„„古老的华夏文化,不仅被炎黄子孙拒绝接纳,拒绝了解,拒绝严肃地尊重,在别的国家表达尊重的时候,还被国人看成一种侵犯而大力声讨,而我们自己,却在漠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之后,更漠视了文化的尊严。
谁说只有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经济危机才算是危机,这场大规模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尊严的漠视,难道不是最大的危机吗?
《纽约时报》发起的关于美国会不会重蹈罗马帝国覆辙的讨论中,有这样一个声音:“一个国家的自尊不应该源自它在全球的实力,而应该源于它的文化价值和成就。正面临衰退前景的美国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莫过于继续坚持其自身文明所蕴含的高贵传统。”强大如美国,仍然将坚持文化传统视若维护大国自尊最有力的武器,可发展中的中国,却对这场关乎文化尊严的危机毫无感应。圣哲可以戏谑,祖先可以调侃,把《论语》中的八句名言作为奖符,直接与金钱等值,却鲜有人意识到这实际是商业对文化的又一次入侵与摧毁——中国人的危机意识何在?还是说,现代中国需要的仅仅是官场文化、商业文化,传统文化那一套早该作古?
人们没有危机意识,或许并不是因为性格中的贪图安逸,而是维护文化尊严的责任感,已经渐渐退化。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文化资源正在流失,而这种流失不仅会逐渐模糊了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更会让人们逐渐失去传统的民族性格,从而失去民族自豪感。这场危机,其实是蛰伏在人们心灵中鲜有人意识到的隐患。
何时人们的危机意识才能被唤起?何时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被蚕食的时代能够真正到来?何时孔老夫子才能免遭彩票的亵渎,以他真正的思想者的姿态傲视人间,获得他应有的尊严?
第二篇:孔子 作文
圣人孔子
高二(22)班 朱鹏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
时代的开拓者
你的思想之博大如浩瀚星空,给暗无边界的时代带去了一束光辉。点点星斑吸引着无数迷茫的灵魂,光亮迅速蔓延,新的思想时代从此开创。
是你,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你,将“仁”的种子散遍神州大地;是你,将世人引进你崇德尚义的儒学时代。
精神的塑造者
你的形象高大伟岸,“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五千年中华史册上亮丽的一笔,你的精神丰碑屹立华夏大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后人明白了换位思考的真谛;“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让后人知道了钱与义取舍的智慧箴言;“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让后人知晓了生命的担当与责任。
你就如一句精神的摆渡者,将人们带过那条充满贪念的河,让世界万物沐浴人性的光辉。
旅途的倦者
你诚然是一个思想上的圣人,但依旧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驾车从鲁国出发,你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历时十余载,行程数千里,一路风尘仆仆,一路坎坷磨难。暮年之时,你又回到了这个曾经的起点,带着满身的疲惫。
公元前479年,你长眠于家乡,了结了这一生的奔波,离开了这个礼崩乐坏无序又无爱的时代。可是,你的灵魂将继续你未完成的旅程,穿越时光的无涯,去到未知的远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千载之下忆孔子
高二(22)班 饶志峰
德侔天地传四海,道冠古今耀五洲;留将仁义冲霄汉,书写传奇著人心。您是巍峨的高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您是冷月的星光,温暖而又明亮;您是浩瀚的海洋,辽阔而又深远。八千里路,每一寸山河都有您的回响;千年历史,每时每刻都有您的身影。您胸怀天下,奔波十四载,只为天下苍生;您传道授业,堪称“万世师表”。
君子固穷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您是真正的君子,坚守为人的底线,坚持做事的原则,也践行着一代圣人应有的时代史命。面对穷困不得志,您选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的安贫乐道;面对利益的诱惑,您选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良知。您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摆脱穷困应以正义的方式,否则必将为人不耻。
您在清贫中为坚守自己的信念道义而快乐,为自己能豪饮寂寞苦求索而快乐。
君子乐道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您是真正的勇士,持思想的长刀划破时代的暗夜,重制礼乐的道德准则,追求昔日的朴素文明。十四年来,面对如洪水般的乱世,您奔走传道,饱尝艰辛,品尽炎凉,历尽沧桑,但面对长沮桀溺的嘲弄,晨门者、荷赘者的讥刺,您都淡然处之。即使在陈地断粮五日最为艰难的时期,您依然自信满怀,“讲通弦歌不衰,传道授业不息”。您在这延绵的战火中,在颓败的朝代里,您不改初心,力挽狂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往直前。
您一生饱尝寂寞,豪饮孤独,在逆境中执著追求,不变节,不移志,不逐利而行,坚守他的理想信念,至死不渝。
君子善学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您是真正的智者,明白人非生而知之,故敏以善学。您对一切有利的知识都表现出了一种强大的求知欲,而且从不浅尝辄止,而是深入挖掘其根源,由浅及深,循序渐近,琢磨切磋,不耻下问,终成大家。
百年千年万年,昨天今天明天。多少亭台楼阁,早已化作瓦砾一片;多少功名利禄,早已化作过眼云烟;多少显赫人物,早已湮没于历史。千年回眸,您越过褒贬毁誉,您走过尘俗万丈,今天,仍给浮躁的现代人以道德滋养。
您是坦荡的君子,是顽强的勇士,是博学的智者,是时代坚硬的脊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浩然之气传千年
高二(20)班 沈嘉
书香缕缕,我嗅到的是孟子传世千年的浩然之气。
拂开文化长河中那片氤氲,缥缈间渐渐浮现出历史的剪影,他长呼:“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其坦荡,至大至刚,坚若磐的孟子,以正气维护着心中的义,真正的道。他认为仁义所在,利亦往,不利亦往,勇往真前,万死不辞。“大者”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人善养浩然之气.古有苏武以他的民族气节与坚强毅力凛然不降,持节傲立;有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舍生取义;有屈原为了民族的衰亡而跳江自尽,杀身成仁.今有鲁迅弃医从文,用文字拯救人的灵魂,焕起人们心中的光明.这些志士仁人在生命的存亡关头也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可见有了浩然之气就有了一股生命蒸腾的英雄气,有了一脉亢奋激扬的刚烈之气.所以养气能萌发心情的正义,唤起灵魂的激昂.1、孔子,他虽没有庄子的逍遥,但他有自己的深沉;他虽然没有老子的庄严,但他有自己的宽厚。“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他的勇于担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他的虚怀若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他的知取舍。(陈道平)
2、他,一袭布衣,慈眉善目,跨越千年向我们走来。他满腹学识,却能谦逊待人;弟子三千,却能平等待之;意志坚强,却能刚柔并济。(徐正广)当他面对长沮“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的逼问,面对接舆“凤兮凤兮,何德之衰”的轻视,面对荷蓧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冷讽,他依旧坚守自己的信念——将无序的社会改造成有道的天下。他那勇于担当民族重任的悲壮、崇高的人格,千百年之下还让世人肃然起敬。(王佩)
3、他不攀权,不图贵,虽家极贫但不追名逐利,只求逍遥自在,像一只蝴蝶,自由翱翔于天地之间。(吕昭晗)
第三篇:孔子作文
写作练习五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车。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称赞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写作提示】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的故事。
材料的叙述对象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
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
/ 7 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
抓关键就是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原因: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2.道德和利益统一。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
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例文】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
/ 7 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
/ 7 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在许多情况下,只有将个人的“道德和利益”和整个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和利益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社会公德去审视个人的品行,用民族利益去维护社会公德吧!
“道”亦有“道”
第一个“道”是道德,第二个“道”是道理,这样一来,文题便清晰了许多。自古法律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而道德才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的秩序,而对道德的理解和评鉴又总能左右一个社会中普遍的思潮。而真正定义道德的是行为,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既是由于社会的规范,又同时可以改变社会面貌。孔子的两个学生正是一种对社会道德的行为定义,而孔子的指教正在于告诫大众:一种道德的诠释需要更全面地考量对社会的影响。
我想孔子的具体说法读者都能理解,而这种说法的内在缘由我也在上段有了描述,那在这样一个要考量道德方式的前提下,所谓“道”亦有“道”才可以真正展开„„
我便以中国作为背景,随着十年文革动荡与改革开放的骤变,中国人对于道德的思维方式一直在快速地衍变中,同时也不断有因道德影响而产生的争论发生在媒体中,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道德事故都是针对个人的,很多民众总愿想当然地认为某个处于舆论一时焦点的对象该作出什么行为,但正因道德只是一种规范准则而非法律,因此道德只应提倡而非强制。其实即使乌托邦式的道德传扬都要比
/ 7 就事论事地道德说教要聪明得多,前者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后者则是影响了社会心理,心若变,生活则会有所动荡。
道德的道理,在于非原则性的指导,在于社会的尝试和步进,是一种有机的调剂。比如在不久前的大地震后,很多诸如:“某明星身价很高却捐款甚微”的说法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而这样的指责往往能达到孔子指责的第二个学生的行为效果。即是你可以赞颂捐款多的人,但不应把捐款数量作为道德标准去卡所有捐款者的道义指数。这种道德规范便是无道理的,有缺憾的,社会需要的是有更多捐出爱心的人,而不是一个人捐得更多。这其间便存在着道义的选择,亦是“道”亦有“道”。
我想孔子高明就在于看清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标榜个人,而是引守群体,所以道德的铺设方向,是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直接表现。
评论:“道德回报”也需要制度表达
七旬老人15年资助13名贫困学子,晚景生病无人助。75岁老人沈兆骅,自1992年以来,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2006年,他被评为山西十大新闻人物。但他的善举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如今,老人身体每况愈下,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
《吕氏春秋》里有个“子贡赎人”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一个流落国外的鲁国籍奴隶,战国时期人口稀少,国君鼓励大家赎买外国奴隶来本国,5 / 7 因此按规定子贡是可以向鲁国国库“报销”的,但子贡偏自己埋单,孔子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孔子认为他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鲁人以后再也不肯替同胞赎身了。这个逻辑很简单:子贡是大款,绝大多数鲁国人根本没法像他那么“大方”,子贡这么做只会逼得大伙不敢再有行善之举。换句话说,古人早就给正常道德行为确立了经济学的价值准则:即任何道德行为、向善之举都离不开一定的“补偿机制”,道德选择也有一个“成本核算”或者“边际效用”的考量。
我们要反对“道德行为制度化”、倡导“道德回报制度化”。好在沈兆骅老人的遭遇是个例,也好在我们终究可以发现并弥补这种道德回报缺失后的酸涩。道德行为是无法制度化的,它更多地出于一种内心自觉,这个世界可以宣扬“在巨富中死去上一种耻辱”,但我们永远没办法制订一套“行善制度”来归置任何人的社会生活,善行是权利、而不是义务。黑格尔曾提及一种社会现象:有道德的人常常遭受不幸,而不道德的人往往万幸。道德人的不幸在于社会构架与社会秩序本身疏漏四出,即正常的社会安排有了缺失,对遵守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在付出与回报的安排上放任了偏颇;不道德人的幸运则是非制度化社会安排起了作用,一种逆向的激励分配机制为那些失范者提供了更多的获利机会,失范者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有着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与可能,社会结构却没有规范(或有规范却没有力量来限制失范者的作为)——正因如此,“道德回报”尤需要制度化表达,玛丽o道格拉斯在《制度是如何思维的》一书中指出:制度是社会“公义”的体现,它超出了个人功利性或自私性,而建立在人们共同接受的基本理念规范之上。“制度化道德回报”就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理性来纠偏道德行为失衡的成本收益预期——若想使真善美的价值信念被信奉,就得设法让真善美与利益相统一:我们无法强迫他人行善,但我们起码应做到让行善者不吃亏。
/ 7 政府需要成为“道德回报”制度化表达的主导,这也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义。沈兆骅老人所资助的,不正是推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进程的劳动者吗?道德一旦要求直接受益人必须如何,就可能异化为一种值得警惕的道德暴力;但道德若不能从间接受益人(政府、社会)处谋求到基本保障与尊崇,则道德选择的成本必将日益高昂、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必将凌空高蹈而丧失生命力。给“道德回报”一个制度化的出口,就是放“道德行为”一条生路。
/ 7
第四篇:彩票合同
二00二年中国体育彩票即开型
分散销售合同
甲方:
乙方:
根据申请和号通知的精神,同意你地区年计划销售中国体育彩票万元。为认真履行中国体育彩票的有关销售、管理等各项规定,顺利完成销售任务,特签订以下合同:
一、乙方销售体育彩票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体育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及《内蒙古自治区即开型分散销售中国体育彩票实施方案》的规定,并接受甲方的指导、监督和审计。
二、分散销售体育彩票的各项资金分配比例为:
1、返奖比例不低于50%;
2、公益金不低于35%,其中中央公益金为10%,自治区公益金为10%,销售地区公益金为12%,乌盟体育局收取3%的公益金;
3、发行销售成本费为15%,其中,中央印制、管理费为5%,自治区管理费、宣传费为3.5%,盟体彩管理站宣传、管理费用为1.5%,网点销售佣金为5%。1
三、乙方无论销售情况如何,按以下方式同甲方结算:
1、按实际销售额计算交纳28.5%的中央、自治区两级的公益金和印刷费、管理费;
2、按实际销售额计算交纳4.5%的盟体彩管理站的公益金和宣传费、管理费;
3、甲方按实际销售额的12%给乙方留成全民健身计划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维修等项目的专项资金。
四、乙方必须在每月底20日——24日将本月的实际销售情况及销售金额按以上比例上缴盟体彩管理站。
五、对违约的处理:
乙方未按合同条款执行,并在销售过程中有违纪行为的,甲方按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体育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细则的有关条款处罚。
甲方:乙方:
代表:代表:
公章:公章:
年月日2
第五篇:彩票范文
《彩票》教学目标:
1.认识“鄙、夷、兑、蠢”,理解“彩票、光顾、欣喜若狂、鄙夷、恳求、迫切、怦然动心、兑奖、诚信、慕名、真诚、愚蠢、不可思议、犹如、熠熠生辉”等词语。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林海燕诚信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3.能帮助那位中奖人给送给林海燕一面锦旗上设计写的内容,以表达中奖人对林海燕诚信美德的赞颂和感谢。
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林海燕诚信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
帮助那位中奖人给送给林海燕一面锦旗上设计写的内容,以表达中奖人对林海燕诚信美德的赞颂和感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学习这几课你有那些收获?
今天我们用学过的方法学习第二十课《彩票》。(板书课题:*彩票)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你还能围绕题目提出哪些问题?
二、检查预习,解决问题。
1.说说你是怎样预习课文的?
2.指名朗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划出读错的字音。
3.交流读文情况,检查字词。
4.默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解决提出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按照课文后面提出的问题,读书思考、感悟。
(1)边读书边画出林海燕把中奖彩票交给中奖人的过程。想一想林海燕几次打电话给中奖者?
(2)画出描写中奖者的语句和林海燕的心情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中奖者不相信?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体会中奖者和林海燕的心理。
第一次:
中奖者:“你别蒙我了,我怎么可能中大奖呢?即使中了大奖,彩票也在你那里。”“唉,现在的人哪,大家相互不信任。”
第二次:
中奖者:“几百万的巨奖哪能这么轻飘飘地降临在自己头上呢?不可能,还是不可能!再说,这时还在别人手里的彩票就像水中之月,离自己远着呢!”
“你我算是熟人了,我又不会少你钱。”
林海燕:十分焦急,带着点恳求的语气
(3)为什么林海燕十分焦急?此时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有没有想过把彩票归为己有?
第三次:
中奖者:“他看了看手中的彩票,真的中了大奖?他有些反应不过来,半信半疑地到了兑奖中心,等领到了五百一十八万元巨奖时,他仿佛在梦中一般。”
林海燕:激动。
4、出示
林海燕是真诚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
林海燕是真诚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
(1)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从这不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此时你想对林海燕说些什么?
三、实践活动
假如那位中奖的先生要送林海燕一面锦旗,请你帮他设计一下锦旗上写的话吧。比如“诚信无私”“诚实守信的楷模”„„
四、作业
1.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
2.了解周围同学诚信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鄙、夷、兑、蠢”,理解“彩票、光顾、欣喜若狂、鄙夷、恳求、迫切、怦然动心、兑奖、诚信、慕名、真诚、愚蠢、不可思议、犹如、熠熠生辉”等词语。
2、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林海燕诚信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3、能帮助那位中奖人给送给林海燕一面锦旗上设计写的内容,以表达中奖人对林海燕诚信美德的赞颂和感谢。
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林海燕诚信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教学难点:
帮助那位中奖人给送给林海燕一面锦旗上设计写的内容,以表达中奖人对林海燕诚信美德的赞颂和感谢。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到过彩票吗?
如果这上面的号码跟摇奖等所得的号码相同,就可以获得奖金,叫做中奖。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就是关于购买彩票中大奖的故事。
二、自读感悟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字新词,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名朗读,读后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留待进一步阅读时理解。
3、研读课文。按照课文后面提出的问题,读书思考、感悟。
(1)边读书边画出林海燕把中奖彩票交给中奖人的过程。想一想林海燕几次打电话给中奖者?
(2)画出描写中奖者的语句和林海燕的心情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中奖者不相信?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体会中奖者和林海燕的心理。
第一次:
中奖者:“你别蒙我了,我怎么可能中大奖呢?即使中了大奖,彩票也在你那里。”“唉,现在的人哪,大家相互不信任。”
第二次:
中奖者:“几百万的巨奖哪能这么轻飘飘地降临在自己头上呢?不可能,还是不可能!再说,这时还在别人手里的彩票就像水中之月,离自己远着呢!”
“你我算是熟人了,我又不会少你钱。”
林海燕:十分焦急,带着点恳求的语气
(3)为什么林海燕十分焦急?此时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有没有想过把彩票归为己有?
第三次:
中奖者:“他看了看手中的彩票,真的中了大奖?他有些反应不过来,半信半疑地到了兑奖中心,等领到了五百一十八万元巨奖时,他仿佛在梦中一般。”
林海燕:激动。
4、出示
林海燕是真诚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
林海燕是真诚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
(1)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从这不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此时你想对林海燕说些什么?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好描写中奖人前后不同的心态变化的语句。
四、实践活动
假如那位中奖的先生要送林海燕一面锦旗,请你帮他设计一下锦旗上写的话吧。比如“诚信无私”“诚实守信的楷模”„„
五、作业
1、写生字。
2、设计锦旗。
《彩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鉴于对“如何健全和丰盈学生的语文心智”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借助语言再现人物活动场景,在大脑皮层中建构起 “林海燕”丰满的外在和内在形象,丰盈学生“善”之心智。着力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进而凭借语言文字,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主人公林海燕诚信的美德。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特有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丰盈学生的语文心智。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以“真诚”为主题,《彩票》一文讲述了广东省化州市一个在巨奖面前毫无贪念的彩票投注站的工作人员林海燕的真实故事,赞扬了她诚实守信的美德。课文语言朴实,却无处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彩票投注站工作人员林海燕诚信的美德,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二是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本课教学中,重点抓住人物语言、心理等描写,通过创设情境、多种形式的读,力求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提高,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林海燕诚信的美德。
教学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从人物语言入手感受林海燕内心情感及诚信的美德,进而习得这种表现方式,丰盈学生表达心智。
3、学习从次要人物语言、心理入手衬托主要人物的表现方式,丰盈学生谋篇心智。
4、学习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进行语言训练,丰盈语言心智。
课前准备:课件、小锦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见过彩票没有?对于彩票你了解多少呢?
2、是的,彩票分为很多种。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体育彩票(出示彩票)因为彩票具有(点击出示)“不记名,不挂失”的特点,所以彩票是兑奖时的唯一凭证。谁持有中奖彩票,谁便可以领取奖金。
(设计意图:彩票,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通过学生谈对彩票的认识,教师介绍彩票的特点,增加学生对彩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并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彩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写课题(板书:20、彩票),读课题。
二、品味赏析
1、整体感知
(1)教师导语:同学们,按课后提示预习课文了吗?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则报道,这则报道讲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听完之后结合预习我们一起交流(放录音报道)。
学生听报道、交流。(相机板书:林海燕 五百一十八万元 先生)
(2)教师导语:这则报道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谁来说说人们是怎样评价林海燕这一举动的。(说她是位真诚得有些“愚蠢”的普通人。板书“愚蠢”。)
(3)教师引导:为什么人们会用“愚蠢”来评价她呢?
引导学生找到课文相关句段后相机多媒体出示课文句段。
多媒体出示:当彩票没有交给他人,还在自己手上的时候,五百一十八万元归谁只不过是一个说法问题,她只要说是自己购买的,别人就没有权利获得那笔巨款。(让学生齐读后品味。品味要求:她只要说彩票是她自己购买的,她就可以得到这笔巨款;她什么也不要说,拿着彩票领奖就是;这笔巨款就是她腰包里的钱„„)
(4)教师引导:
A五百一十八万元,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呢?(引导学生举身边的例子。)
B那是不是林海燕家非常富有,看不上这五百一十八万元呢?
(从林海燕每月仅有一千多元的收入,一年也就两万元左右,那她需要多少年才能挣到五百多万呢?通过这样的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林也非常需要这笔钱„„)
(5)教师导语过渡:确实,五百一十八万元对于收入微薄的林海燕来说是一笔巨款,是一笔足以让她心动的巨款!因为彩票具有“不记名,不挂失”的特点,引导读“五百一十八万元归谁只不过是一个说法问题,她只要说是自己购买的,别人就没有权利获得那笔巨款。而她偏偏没有这样做。”所以课文中“愚蠢”一词打上了(学生说:“双引号”。),这里“愚蠢”的意思是(学生说:“忠诚”或“诚实”。)是的,她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受到全国人民的称赞,所以人们又说她是(——真诚的)
(6)她的真诚表现在哪?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一读,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她的真诚?你可以边读边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要让学生读起来。教师巡回指导)。
2、细读感悟
预设
(一)——第二个电话
出示:第二个电话又随即而来,打电话的还是那位工作人员„„
(1)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你可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这些词的下面标注起来。
(出示:随即而来、十分焦急、恳求、真的、快。如林海燕替谁焦急?“焦急”一词表现出了什么?)
(2)谁能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3)师引读:林海燕是诚心诚意地想归还中奖彩票,可这位先生却不相信她,于是电话中,她十分焦急地对这位先生说:“------------------------”
她多么希望这位先生快点来领取中奖彩票,她甚至都带着点儿恳求的语气对这位先生说:“------------”
可这位先生是怎样回答的?
(4)这位男孩,你就是这位先生,当你听到林海燕如此焦急,甚至都带着点儿恳求的话语时,你是怎样想的?
(5)教师引导: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要点: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好运:彩标还在别人手上,即使中奖也与自己无关。)
(6)谈话过渡:这是林海燕打的第一个电话吗?那她是怎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这位先生的呢?她在电话中说了些什么呢?
预设
(二)——第一个电话
学生找到相关句段落并言说后相机多媒体出示:“彩票开奖后不久,----------”然后让学生齐读。
(1)教师引导: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第一个电话和第二个电话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吗?你的观察能力很强,那你能把它改成对话的形式吗?(让学生从多种视角练说)
相机出示:林海燕_______地拨通了这位先生的电话,高兴地对他说:“________。”
(2)教师导语:如果你买的彩票中了大奖,而且奖金是五百一十八万元,你的心情
会怎样?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欣喜若狂)林海燕的这个电话让这位先生欣喜若狂了吗?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要点:气愤;鄙夷。)
(3)教师导语:于是他冷冷地说——
(学生读先生说的话)
(4)从先生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要点:不相信现实生活中有这样诚实的人:骗他去投注站缴钱„„)
(5)现在男同学就是这位先生,女同学是林海燕。请做好打电话的手势。当彩票开奖后不久,林海燕便拨通了这位先生的电话„„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为有效地利用文本资源,模拟了这位先生和林海燕打电话的情景,在这样的事物场景中以角色的方式朗读体验。凭借语言文字顺利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林海燕诚信的美德,从而使学生“信”之心智得以丰盈。)
(6)从这两个电话中我们感受到了林海燕的真诚,你还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呢?
预设
(三)归还
出示:三天后,他拿着七百零七元钱到投注站,想结清„„
(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她的真诚?(出示:迎、马上、激动、终于、盼等,重点品味“盼”字)
(2)从这字里行间你还读懂了什么?
(3)谁能来读读林海燕的话?
(4)就让我们也像他那样一起读读这句话!
(5)当那位先生从林海燕手中接过中奖彩票,领到五百一十八万元巨款时,会对林海燕说些什么?
(要点:为自己的胡乱猜测而后悔;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林赞颂„„)
(6)假如你就是哪位获得巨款的先生,会对林海燕说些什么?如果表示感谢,会怎样感谢?如果学生不懂得感恩,老师补充:当时哪位先生拿出20万元给林海燕,可林谢绝了。)
(7)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去写那位先生呢?
(设计意图:在品读中感悟作者反衬的表现手法,从而引导学生将这种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丰盈学生谋篇心智。)
三、情感升华
1、假设你就是林海燕,老师想采访你一下,行吗?
师问:生一:林海燕我想问问你,这位先生如此的不信任你,你为什么还要将这张五百一十八万元的中奖彩票还给他呢?(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生二:五百一十八万哪,这也许是你一辈子也挣不到的钱哪,你为什么要还给他呢?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生三:中奖彩票就在你的手中,五百一十八万归谁只不过是一个说法问题,你为什么要还给他呢?
(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2、假如你们是个小评论家,会怎样评价林海燕?
(引导学生评价)
3、作者是怎样评价她的行为的?(引导学生找到相关句段,然后多媒体出示 相关句段)。
出示:面对这种可贵的行为,我们不得不为人性——————-
4、是啊,面对这种可贵的行为,我们不得不为人性中的闪光点而感动!这“闪光”的是什么?“它们”指的又是什么?
5、林海燕的这份诚信就如夜空中恒久不变的,熠熠生辉的星辰,让人相信世界的美好!你觉得诚信还犹如什么呢?
出示:诚信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仿照文本的语言形式练习说话,将文本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有效地丰盈了学生的语言智慧,同时加深了对文章主题——诚信二字的理解,使情感得以升华。)
四、总结提升
1、林海燕诚信经营的事迹一经报道,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社会各界给予了林海燕高度的评价。她先后被授予“中国体彩发行诚信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还被评选担任08北京奥运火炬手。她的行为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下面我们就把这分感动写下来吧。把你的感动写在给林海燕的锦旗上。出示要求:
(多媒体出示写锦旗要求:要能概括出林海燕的精神品质,也可表达你的学习、敬佩、赞颂之情。语言要精练。)
2、让学生在黑板上贴小锦旗。教师相机挑几幅念念。相机小结下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写锦旗标语中,发展语言心智,开启学生的创作智慧,提高语文素养。与此同时,让学生再次感受林海燕诚信的美德,感悟她身上闪光的人性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教育——“信”之心智得以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