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时间:2019-05-15 09:0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第一篇: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虽然有的流派没有直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述,但其思想的背后却隐含着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某种确定。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模式和中国经济究范式的转型,以供求原理分析国内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解释农业发展的需求和供给现象。通过实例分析经济中的问题,展望宏观调控下经济发展的趋势。【关键词】 经济学 供求关系 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的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结合经济理论和经验数据,从消费者、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等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式进行分析,调查研究中国经济供求关系的变化,并根据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工资利润等相关经济情况,评论中国长期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给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可见供求理论在经济学体系中就如人体的大动脉和大静脉一样,它们俩之间不但有相互辅佐和制约的关系,并且如大动脉和大静脉对全身的毛细血管的意义一样。它是经济学本身的根,是经济学发展与否的关键。

通常,供不应求与供过于求都是短暂的,一旦供给量增加,价格很快下跌,引起需求量增加,产生新的供求平衡;一旦供给量减少,价格很快上涨,引起需求量减少,也能产生新的供求关系。不过,这两种新的供求平衡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价格时所说的供求平衡。例如,当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社会平均的资本利润率时,各种产品的供求平衡才是经济学研究价格时所说的供求平衡。斯密与马克思所说的供求平衡正是经济学研究价格时所说的供求平衡。而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所说的供求平衡则是离开了其他行业,孤立地研究一种商品的供求关系,这种方法不可能发现价格的决定规律。

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导致大多数行业的供给量都呈增长趋势,又因为竞争会要求每个行业只取得社会平均的投资利润率,因此,经济学研究价格时所说的供给量不是一成不变的。

虽然需求量与供给量属于对应关系,但是,需求量主动增加或减少几乎不可能。毕竟,一旦需求量增加得超过了供给量,价格将很快上涨,导致想买而买不起的人增加。最终导致需求量无法增加;反之亦然,一旦需求量减少得低于供给量,价格将很快下跌,导致能买得起的人增加。最终导致需求量无法减少。由于需求量不能主动增加或减少,于是,需求量的重要性不能与供给量相提并论。

弹性理论正是要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和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它的需求弹性的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动情况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价格的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从而就引起了销售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是不同的,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二、供求关系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首先说明一下,需求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需求是消费者购买和欲望的统一。其需求定理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需求可分两个类型,分别是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个别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指所有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

供给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是厂商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其供给定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供给可分为两各类型,分别是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个别供给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个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市场供给指所有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

因此,可以得出供求定理即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需求规律是指,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许求定理。而供给规律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于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三、社会中的供求关系变化的实例分析

其实经济学来自生活,经济学的原理渗透了日常生活、生产的每个角落,经济学原理能够在生活中广泛地运用。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的法则。针对中国的市场的发展,现在所讨论的住房价格问题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就是典型的供求关系实例。

1、对于地价与房价因果关系的解释,要从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运行的不同角度来分析。

(1)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房价上涨导致了低价的提升

地价和房价的本质都是一种产权价格,并且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二者不同的是:在国内目前的轻狂下,土地市场所决定的地价更倾向于是一种需求价格。因为土地的自然供给没有弹性,其实紧急供给受自然攻击的限制,也缺乏弹性。并且,土地的供给是由政府垄断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地价主要由需求一方决定,需求上升则地价上升,需求下降则地价下降。而增量市场1中的房价除了取决于需求方面,还要受供给价格的影响。因为增量的房地产的供给不同于单纯的土地供给,它是一个生产的过程,必须通过销售价格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支出并获得合理利润,才能维持再生产过程。因此增量市场中的房价作为一种供给价格不仅仅是买方愿意购买的价格,更应是卖方愿意出售的价格。

进一步地分析,作为需求价格的地价实际上是由引致需求引起的,即由于对土地产出物的需求导致了对土地的需求,最著名的解释为“玉米法律悖论”。“玉米法律悼论”说明了地价高是因为玉米的价格高,玉米法律提高了玉米的价格,刺激了国内玉米的生产和对种玉米的土地的需求。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地主们就提高地价来满足对七地的需求。地价高是玉米价格高的结果,而不是玉米价格高的原因。“玉米法律悖论”应用到城市房地产市场,我们就可以得出:房价高刺激了对土地的需求,由于土地的供给价格弹性小而导致了地价的升高。地价的地区差异性同样源于各地房价的不同,即不同的城市由于对房地产的需求不同导致了它们各自的地价不同。在各个地区中,由于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导致了各地的建安成本及开发商的利润相差很小,因此可以认为各地地价的差异主要由房价的差异来反映。总之,在任一城市中,对增量房地产的需求增加导致对土地的需求增加,由于土地的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导致地价的上涨。因此,从需求角度看,地价主要是一种需求价格。在同一时点,地价高相对房价高而言。只是结果,不是原因。

(2)从供给角度来看,地价上涨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因素

在房地产增量市场中,房地产是一种生产产品,因此房价不仅仅是一种需求价格,更是一种供给价格。在现实生活中,这主要表现在当有下降压力存在时,房价的变化非常典型,即当市场疲软时,首先减少的是供给数量(开发商不再投人开发建设资金),而不是价格。因为从房价的形成来看,先有地价,然后经过一个建设周期形成最终的房价。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由于土地的开发与经营是整个房地产经济活动的开端和基础,开发商总是先获得土地的使用权,然后才能进行房开发和经营,即先形成地价,然后产生房屋建设成本,最后形成增量房地产的成本价格(包括合理利润)。这个成本价格通过当时市场的供求关系,最后形成真正的增量房地产的交易价格,这个价格一般都高于其成本价格。由此,上涨的地价迸一步推动了房价的上涨,但此时的地价与增量房地产的价格并不在一个时点上,而是经过了一个房地产的建设周期,即从供给的角度上看,地价是房价的成本之一,地价上涨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索。(3)在房地产市场运行过程中地价与房价的转化

作为市场供求作用的信号,地价与房价反映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在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地价与房价的转化体现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相互作用中。

在两个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房价和地价的大小。房价高涨代表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旺盛,当该价格高于房地产产品的成本价格时,便会形成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当市场内的空置房屋不能满足其需求时,对房地产的需求会通过容积率的作用转化为对土地的需求;开发商会依据此时增量市场的价格决定待开发地块的需求价格,当土地的需求价格高于土地的供给价格时,由土地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土地的交易价格,新的地块被开发;这时的地价经过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转为新的房地产增量的价格,土地增量转为房地产增量,当作为供给价格的房价小于或等于房屋当时的需求价格时,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产生。房价相等,表明房地产增量市场与土地市场都达到了均衡状态,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论证;实际市场运行过程中,房价总是不能达到相等,席地产市场总是在波动中运行。

2、我国农业发展的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农业发展情况

当前农业经济市场上存在着供求不平衡问题,进而引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分析产业化的可行性及发展性。农业市场供求很不平衡,具体的有土地,产品,劳动力,资金、技术、人才的不平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入手,改变市场的不平衡状况。小麦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正常的情况下农民增产,供给多于往年,而正常的需求又没有发生增加,使得价格下降,农民总收益减少,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而要么产品的供应大于市场需求,要么市场对特别产品的需求大于供应,在不平衡的市场供求条件下的农业经济发展举步为艰,而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犹显独到。

普通情况下大产量的增加使得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而经过高科技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的农产品则并不如此:总收益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需求弹性,一般的农作物是缺乏弹性的,他们的可替代品比较多,价格比较便宜,而产业化的经营则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其中的高科技投入使得普通的农作物的精华提取,加工从而提高了其附加值,使其需求弹性增加,市场对高科技的农产品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则为保护农民的利益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至于使的大规模的农产品腐烂在仓库中!而高科技的产品则会受的大众的追捧:健康,绿色,营养---------高科技产品。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则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例如: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公斤2元,销售量为1000公斤,该种商品需求弹性系数为2.5。如果该商品降价至每公斤1.8元,总收益情况如何变化?

已知:P1=2 Q1=1000 Ed=2.5 P2=1.8,设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为X。

则由Ed=[(Q2—Q1)÷Q1]÷[(P2—P1)÷P1] 2.5=X×2.0÷(1.8—2.0)

得X=0.25,即价格下降后销售量增加25%,所以Q2=1000×(1+0.25)=1250公斤。

总收益情况:TR1=P1×Q1=2×1000=2000元 TR2=P2×Q2=1.8×1250=2250元 TR2—TR1=250元。

所以降价后商品的总收益增加了250元。这就是富有弹性的商品“薄利多销”的原因所在。

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情况相反。如香烟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因为上了瘾的烟客不会在乎价格的高低,所以价格的高低对香烟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如: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丰收了,由于粮价的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也就是说,人们不因为粮食便宜而多吃粮食,由于丰收了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的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农民蒙受损失。不仅如此,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收入弹性也小,也就是说,人们收入提高了并不因此而增加粮食的消费。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期出现把粮食和农产品毁掉的作法,究其原因也在于粮食这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降价不会增加需求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只会减少总收益,所以资本家把这些农产品毁掉反而会减少损失。

四、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目前房地产不存在全面供给过剩,但是存在供给与需求的错配。如果政府能够引导房地产投资从高端住房供给向大众化住房发展,可以把供需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化建设。同时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组,因此他对解决中国的生产资源不均衡上有着重大作用,而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农业经济市场上存在着供求不平衡问题,进而引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分析产业化的可行性及发展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十分复杂。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供求总量平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更好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要在近些年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比重的基础上,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要更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明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共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经济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尹伯成著:《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2、(英)布托著:《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摘要] 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对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虽然有的流派没有直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述,但其思想的背后却隐含着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某种确定。本文将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的各阶段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观点结合其时代背景进行阐述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在宏观层面上需求和供给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以及在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The rel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has always been a topic in economic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Although the relation was not explicitly analyzed, viewpoint on it behind conclusion and extrapolation can still be found through analysis.In this article, viewpoint on the re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s evolvement will b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economic situation.At last, the conclusion on what the relation should be and what role they play in macroeconomics development will be draw based on the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in our country since the implement of open policy.[关键词] 经济学 供给 需求 供求关系

[Key words] Economics Supply Demand Supply and demand

经济学的一切理论都是在解释现实经济问题中应运而生的。西方经济学从重商主义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再到凯恩斯革命以及现代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融合无一不是对其当时的经济环境的反映。在对待供给和需求之间关系这一问题上,各理论学派在观点上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一、西方经济学对供给和需求关系的理论发展

1、重商主义

15世纪末16世纪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使得商业资本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对外贸易更加速了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壮大,西欧各国的王权和商业资本联盟,出现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各国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和措施,促成了重商主义的流行。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获得金银的途径是开采金银矿和对外贸易,主张对国外贸易实行国家干预,多出口少进口。重商学派也十分注重有效需求,不过更多地着眼于外贸收支平衡,即从流通领域加强国家干预。

从重商主义的观点及政策建议来看,重商主义应该是更加注重供给的。由于地理大发现,更重要的是大规模的国际及地区之间的贸易尚未形成,而同时各国各地区之间又存在着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得各国、各地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对外地、外国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因此,商业资本就存在着广阔的利润空间,对国外或其他地区的需求稍加满足就能够获得巨额利润。因而重商主义的“重商”就显得理所当然了。

2、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

18世纪,由于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以及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重商主义的要求,由此诞生了古典经济学。其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信奉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取消限制经济自由的各种障碍,“看不见的手”即自由竞争下的市场机制可以使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促进社会利益,使两者协调一致,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其后的萨伊把斯密的理论条理化和系统化,并把斯密经济理论中的非科学成分分离出来加以发挥,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己创造需求:从全社会来看总供给一定等于总需求,如果市场上一些产品缺乏销路,那只是暂时现象,自由竞争会进行自动调节,通过价格机制,使得各种产品的供求趋于平衡,产品过剩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马歇尔创建的新古典学派和传统的古典学派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较之旧古典学派有了很大的创新,但是在基本观点上两者却是一致的:崇尚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的自行调节,国民经济可以实现均衡增长;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均衡价格分析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对需求,新古典经济学认为需求的数量变动敏感地反映着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在供给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组织规模以获取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来提高生产效率,在短期内,需求对经济增长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在长期内,则是成本从而是供给起决定性作用,长期的自由竞争可以形成合理而又较低的价格,市场机制能够调节生产,供求之间不可能出现矛盾。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都反对国家干预,崇尚市场调节,认为市场能够解决一切经济问题。从两者的观点和政策建议来看,对于宏观经济的增长,两者都把着眼点放在了供给一方,因为他们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供需不均衡,因此只要尽可能地增加供给,为供给的增长消除经济障碍就可以取得发展。从这两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两者都是在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供给相对不足(当时新的供给一旦产生就会被相对强烈的需求所吸收,原因可以归纳为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破产以及工人运动)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蓬勃发展的大前提下产生的。两者的主张“供给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市场机制能够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3、凯恩斯主义

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主张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西方经济的振兴起了积极作用。然而在1929—1933年特大规模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了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使资本主义经济倒退到19世纪初的水平,同时还产生了严重的失业问题,这就给了一直声称“市场经济是完美的、供需不平衡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的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以致命的打击。取而代之的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革命。凯恩斯主义从根本上否定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基本假设,但并没有否定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而是指出市场机制本身无法使得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有向上的刚性: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下,一国的国民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收入用于消费,因而在短期内消费倾向相对稳定,但在长期中,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将逐步下降,因而单靠消费扩大有效需求比较困难;投资需求也有一定的向上刚性:资本家是否从事新投资取决于重置成本、预期利润率和市场利率,供给价格的上涨和预期收益的下降使得资本的边际效率在长期中呈现下降趋势,利率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关系决定,流动性偏好的考虑往往导致利率和预期利率的失调,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因此在市场机制的三大基本心理定律—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资本收益率下降和流动性偏好的作用下必然导致需求不足、供需失衡,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因而凯恩斯建议:(1)实行收入再分配,用以提高消费水平:富人与穷人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工人占消费者的大多数,收入分配不均会降低消费倾向,采用累进税和财产税的办法来缩小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以增加消费支出,提高就业水平。(2)扩大政府开支,用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在就业不足,资源大量闲置的条件下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可以产生提高物价水平和引诱私人投资两方面的效应,而物价水平的提高则会增强投资欲望,扩大生产,增加雇佣工人。

凯恩斯革命是在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解决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由于西方各国之前奉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观点,过分强调供给一方,导致了供需发展不平衡,并最终导致经济危机。而凯恩斯把目光转向需求一方,从市场机制运行的本身会产生需求不足并导致经济危机,提出用政府干预、扩大财政支出的方法去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如果说全部经济学所作的孜孜不倦的努力,都在于寻求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凯恩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一反传统的司空见惯之见,着力于从需求入手去促成均衡,并且为需求管理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完备的理论体系,使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而随后的凯恩斯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新剑桥学派和新新古典综合派都是在维护凯恩斯对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阐述这一基础上,对经济增长和分配理论进行细化和发展,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的认识上和凯恩斯是一脉相承的。

4、新保守主义

凯恩斯所奉行的国家干预理论的政策被西方国家所运用,使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较快、失业人数减少,通货膨胀率较低的“黄金时代”。在经过长达20年的经济景气之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政府大量开支导致货币数量迅速增长,物价水平加速上涨,持续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使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出现了所谓的“滞胀”。随后,在两次石油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在80年代初期又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滞胀”和危机暴露了凯恩斯主义的种种弱点,为了走出“滞胀”,摆脱危机,新保守主义应运而生。新保守主义是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集合体。供给学派从供给的角度批判凯恩斯主义,分析经济危机的成因:战后的经济危机不是由于生产过剩引起的,而是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和其扩展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使得市场机制遭到破坏。为了加强供给就必须充分依靠市场机制,新保守主义从三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了批判:(1)国家调节。只有鼓励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供求管理取代刺激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的需求管理,才可以最终达到预期目的,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最终后果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和通胀加剧,而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即通过减少国家干预,方可达到控制财政赤字、解决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2)要“小政府”而不是“大政府”。政府扩大开支轻而易举,容易助长通胀。(3)要“效率”而不是“平等”。政府福利开支的扩大不仅使得财政赤字迅猛上升,而且还对就业产生反激励效应,促使人们对国家的依赖有增无减,既不利于积极进取,又扼杀了市场竞争,因而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要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因而,新保守主义建议:减税促进生产、增加供给,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积极性,增加供给促进经济发展。

新保守主义(主要是供给学派)在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增加有效需求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滞胀”的情况下提出减少政府干预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刺激企业积极性特别是刺激投资积极性,扩张就业提高购买力以解决“滞胀”,促进经济发展。在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上,凯恩斯主义将矛盾的重点放在了需求一方,用政府干预经济、扩大政府支出的办法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需求过度增长和有效供给的不足,产生“滞胀”。供给学派则把矛盾的重点放在了供给一方,强调采取措施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供给学派并没有完全忽视需求的力量,而是隐含地强调“供给会创造需求”即强调供给在供需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供给对需求的推动作用。从更深层次来讲,供给学派更注重建立一个能够保证经济运行趋向理想状态的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只会破坏供求互动特别是供给一方的生产投资的市场机制。因而,供给学派认为应放弃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和干预对市场机制的破坏,让供给和需求在市场机制这个外部环境下相互作用,最终趋向平衡。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在美国的运用促使了美国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经济的长期繁荣。

5、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融合

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经济的发展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到了80年代,西方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表现为需求过度和供给不足,为了抑制这种过度需求,凯恩斯主义旨在刺激需求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和政策已不合时宜,因而凯恩斯主义吸收了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思想:通过缩减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办法抑制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加剧;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有效供给。同时,新保守主义根据西方国家的经济实践,在强调增加供给的同时,为了控制过度需求,也吸收了凯恩斯主义的一些核心思想:主张从供需两方面对经济实行干预和调节,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寻求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合理结合。

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融合是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实践的结果。实践表明:过分强调供给因素、忽视需求必将导致有效需求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产生经济危机;过分强调需求、过分进行国家干预、对供给赖以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进行破坏就会出现供给不足和需求过度。因而凯恩斯主义和新保守主义都在坚持自己的理论的同时注意吸收对方的思想,同时注重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这种融合为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许多国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对供需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经济危机发生至少具备大机器工业的生产方式的确定、商品资本的独立化、信用制度的广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再生产比例的严格要求和该比例实现的偶然性等条件。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与消费之间的经济距离变远,不仅增大了市场预测的难度,而且强化了生产与消费脱节的可能性;信用制度和大工业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迅速膨胀的资本和技术条件,使供给能在很大的空间和时间限度内超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呈现扩张的趋势,这就有可能使总供给超越总需求,加剧潜在的失衡。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社会化大生产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及“生产的无限扩大和需求的相对狭小”导致的。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总需求管理之类的概念,但他的分析已经隐含着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是需求管理这一命题,把经济失衡的特征概括为生产过剩,解决问题的方法决不是控制生产的发展,而是改变这种对抗性生产关系及其决定的分配关系。

马克思从阶级对立的视角分析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得出由于资本主义占有生产资料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挤压了工人阶级的收入导致了生产(供给)的无限扩大和消费能力(需求)的相对狭小,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生背景是西方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处于“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马克思批判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论断,指出经济要能够维持均衡发展的条件,即两部类之间应具备的比例关系。实际上,马克思和凯恩斯在对待供给和需求关系这一点上是很相像的:都认为需求不足,不过两者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却大向径庭:马克思是用暴力革命的方法推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凯恩斯则是提出需求管理的政策建议。

三、对供求关系的理解及对我国的启示

1、对供求关系的理解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供给的判断应看其能否满足需求、满足的程度和满足的成本。因而整个经济的起点应该是需求而不是供给:不是基于某种需求的供给或是满足需求的程度差、成本高的供给自身无法维系,无法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供给能够创造需求”的观点,可以这样认识:供给的目的还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即需求在先,有了需求之后才会有供给的动机。在现实经济中考察供求关系及他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必须考察需求的有效性,也就是说要有合理的分配关系和消费环境。同时,供给的发展也需要有合适的外部环境: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可能政府主导供给,集中资源发展生产比较好,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必须依靠市场进行调节。供给和需求必须协调发展,过分强调需求、抑制供给就会产生“滞胀”,过分强调供给、压制需求,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因此,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供给根源于需求,不断创新和发掘潜在需求的供给能够取得持续发展;分配关系对供给的发展起关键性制约作用;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必须协调发展;相对供给而言,需求则具有主观性和灵活性,因此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常常不一致,这就需要供给一方不断调整;供给的能力和水平对需求的满足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在需求的拉动下,这种制约作用又会被冲破,在新的条件下形成新的均衡;供给和需求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外部环境。

通过分析,再对经济学各流派进行理解就变得比较容易:重商主义是在需求(对外地、外国商品)存在巨大缺口而又同时存在现实供给的条件下产生的;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基本上都是在短缺条件下即生产力水平较低,供给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的;凯恩斯主义是在供给过分发展和需求受到不合理的分配关系压缩的条件下诞生的;新保守主义是由于凯恩斯主义过分强调需求、影响了供给的正常发展才出现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对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管理,这就产生了新保守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融合;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则是在西方社会过分追逐供给、挤压消费(需求)的情况下对消费(需求)因素的强调。

2、供求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和需求的一般原理无疑也适合分析我国的情况,但也应考虑到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所面临的特殊的矛盾和具体国情。1997年可以作为我国供求关系转换的分界点,1997年之前是供不应求,1997年之后是供过于求。1997年对消费品市场的抽样调查显示,613种消费品中,供过于求占31.8%,供求平衡的占66.6%,1998年6月底再对这613种消费品进行调查,结果是全部供过于求。然而,这种供过于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供过于求,而是一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符合,低技术含量、重复生产的供给过剩和许多潜在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并存的状态。

供给的主体由于在产权制度上的缺陷(非市场主体)使得供给不能随着需求的转变而转变,导致供给发展的方向偏离需求的变动方向,产生这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从需求方和供给方两个角度来看,在需求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缺乏,吃饭问题一直是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因而就形成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实际上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出于迅速发展经济的需要,实行计划经济,加大积累、抑制消费,消费需求遭到了严重的压制。自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消费品的供给能力也大大增强,加上国外消费理念的传入,需求的状态经历了从压制到满足再到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这种变动是在供给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需求在某一层次上得到满足后,就要求供给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供给方面,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生产落后,供给严重不足,因而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心放在供给一方。这样,供给主体就会只按计划生产,不关心需求和市场。虽然在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变,但由于供给相对需求来讲还是不足,因而这种不关注市场和需求的供给还能支撑下去。到1997年,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供需矛盾开始凸现。在随后的1998年便出现了大量的国企倒闭和工人下岗,以及后来的国企向市场经济主体方向的股份制改革。近几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步伐加快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供给正朝着以需求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供给和需求的良性互动关系正在形成。

在供求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农副产品价格偏低,“谷贱伤农”,许多农民弃农务工、经商,农副产品供给削弱;能源的供给满足不了现有需求;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促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及其转嫁等等,到2003年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显现。而到2004年上半年矛盾更加突出,农副产品和原材料价格升幅过快,在宏观层面上似乎又预示着新一轮的通货膨胀的到来,为此人民银行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如何判断把握当前的供求形势、正确推出新举措,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新一轮经济周期运行能否正常展开。从理论上看,扩张的和紧缩的宏观政策各有利弊,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各有所长,应权衡选择;从现实上看,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中产阶级并未形成,低收入者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消费和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因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在相当长时间内都应立足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刺激需求。而对当前供需结构性失衡最好多用有针对性的选择性政策,少用总量性、一般性政策,保护公众好不容易形成的对经济发展的良好预期。

参考资料:

(1)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李玉平:《搏兴-西方经济新视角》,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

(3)金国利,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健英:《宏观调控理论基础探源》,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1期。

(5)王振强:《增加有效供给是解决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5期。

(6)李义平:《从需求理论到供给理论及其启示》,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

(7)周明生:《在过剩中寻找短缺以供给启动需求》,经济学与经济发展,1998年第10期。

(8)陶一桃:《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选择》,学习与探索,2000第3期。

第二篇:劳动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劳动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学号:10902010123姓名:毛店竹

内容摘要:劳动经济学在中国自兴起以来,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像在迁移理论,人口转型理论及社会保障理论等都有研究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推进,许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此时研究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劳动学在中国的演变趋势,研究现状试论我国劳动经济学在经济转型的时期下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劳动力市场得以逐步建立和形成。作为研究劳动力关系及劳动经济问题的劳动经济学,伴随着市场的演变,其研究模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型。分析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演变过程及现状,对于我们探讨其发展趋势有着重要意义。

1、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演变过程1、1研究模式的演变:从苏联模式向现代劳动力市场经济分析的转变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经济上很多都借鉴苏联的经验,劳动经济学则也是参考了苏联模式,因此研究的更多的是计划劳动管理,对经济现象只限于定性的描述,缺乏现代经济分析的概念体系,也缺乏实证分析,更倾向于传统的逻辑推理和概念演绎。改革开放引入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现代劳动经济分析思想和理论,国内学者借鉴了国外西方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方法,从现代意义上来解释当时国内的劳动问题。现代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更侧重于经济分析与实证研究,因此更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和现实的实践性。

1、2研究主题的演变:反映制度变迁,追踪社会热点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它所研究的也是当下社会经济现象的热点,又由于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市场的运作与结果,因此其所研究对象也受到劳动市场相关制度变迁的影响。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阶段的不同,简单来说,第一阶段的研究仍然有着苏联模式的少许影子,研究课题主要有像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存在“私人劳动”问题等;第二阶段是现代劳动力市场经济分析引入及初步发展期,这时是否建立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公平与否、市场化带来的工资制度改革、劳动力流动尤其是农民工的流动成为了研究热点;第三阶段,我国市场机制开始确立,这一阶段劳动力市场剧烈变革,此时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逐渐接近现代劳动经济学范畴,研究国有企业下岗问题、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投资、收入差距的拉大、劳动力的市场分割等;第四阶段不断拓展了关于就业和收入分配差距为主题的劳动经济学分析。此阶段针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关注制度及政府行为在劳动力市场演化中的作用,同时主要围绕着我国当时的劳动力市场状态,即对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行经济学剖析。

总的说来,实证研究与现代分析的比例越来越大是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演变趋势,同时,研究内容结合制度变迁,注重反映当代热点经济问题,这对于我国的重大经济问题有理论和现实贡献。

2、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现状2、1学术研究的进展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是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贡献,同时,它也是政府制定相应政策及措施的重要参考理论基础。我国学者对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有许多进步,同时也有许多具有重大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因为我国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典型国家,在经济转型及劳动力市场特征及运转机制的研究上,我国学者们更具有优势。像国内已有研究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歧视、劳动力流动、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中不乏独到和深刻的见解,这些研究成果对其他转轨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2研究方法的进步

从研究方法上说,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不少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借鉴了西方先进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如使用“二元经济”的理论来解释当时的“民工潮”现象。第一次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基尼系数和洛仑兹曲线来分析我国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差距等,所有这些,都大大推进了劳动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

2、3教育领域的进展

针对劳动经济学在我国教育的发展,从院校、专业、课程到师资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全国多所高校纷纷设立劳动经济学专业。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劳动经济学在硕士学科中更是市重点学科之一,近期更是有望申报上一级学科。放眼全国,每年劳动经济学的毕业生中大约有300多名硕士,40多名博士。这不仅为我国劳动经济学科补充了大量后备人才,也充分显示了劳动经济学发展的强大后劲。

3、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从前面对我国劳动经济学的演变及现状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述其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3、1宏观层面

研究劳动经济理论与实践,是劳动经济学将一直延续的课题,它主要包括劳动力供求、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劳动报酬、就业与失业、劳动关系等理论与问题。对劳动经济学前沿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可以运用相关理论和政策开展相关研究或实际工作。这对我国当前宏观政策是必需的。目前,我国的劳动经济学研究多集中于就业、收入差距等方面的研究,但因为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改革在不断推进,我国也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失业、劳动力市场发育等问题也成为经济生活中越来越突出的课题。因此,对于就业问题,收入差距等问题的研究仍将是我国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因为国际经济学一直强调经济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的影响,劳工标准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如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等的交互作用,强调劳动力市场政策绩效评估研究,更强调采用更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评估,因此,借鉴先进国家的方法和技术,我国以后以实证为基础的政策评估,以及对政策的跟踪性、系列性的连续研究也将会是研究的发展趋势。此外,研究机构与政府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如蔡昉带头的研究室就将建立服务于转轨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问题政府决策的智力支持系统;实现与研究单位和政府决策部门的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对劳动就业形势进行实时监测的数据库系统和信息平台。

3、2微观层面

人力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资源”,在我国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不仅是重点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保持、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管理,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重点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规划、职务分析、人员招聘与评价、职业技能鉴定、绩效评价、培训与开发、报酬体系等方面的问题。这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同时,将会持续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针对我国新出台的新农保等制度,对其产生的社会影响,成果等将持续关注研究。此外,对于特定群体的研究,青年、妇女、少数民族、残疾人等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权利保护与就业促进也将会是越来越多学者愿意涉猎的方面。

3、3国内需求

借鉴国外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历史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才是我们的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经济学,既要反映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反映不同发展阶段劳动资源配置的特点,因此,我国的劳动经济学研究一直且必须继续经济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4国际需求

近年来,国内劳动经济学主要致力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与国际的接轨。因此,借鉴现代西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组织与劳动有关的重大课题研究、开展国内和国际学术交流以及信息网络的建设,推动中国劳动经济学研究与国际接轨,研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将是我国劳动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综上所述,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是明朗且客观必须的,其在我国的发展趋

势从宏观上将继续深化其理论研究,同时加深对政策的评估与连续研究;微观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保障等社会热点将会深入关注。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劳动经济理论体系是目前也是未来的重要任务,同时,推动研究与国际接轨,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曾湘泉,杨玉梅。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J]。劳动经济评论 2008第1期

[2] 杨河清。劳动经济学第三版[J]。2010年11月 第3版

第三篇: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力量急剧增长,十多年来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一再成倍加大,对外贸易的地域和规模也迅猛扩展。在2009年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后,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9%左右的增长。并且,中国的经济总量于2010年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密切关注,也引来了诸如“中国威胁论”等影响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言论。

从大的格局来说,冷战结束,终结了中国与邻国间的政治分割。各国之间都基于各自长远战略利益与现实实际利益加以考、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的邻国包括了诸多国情差异巨大的国家,在整个世界上是较为少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在与我国相邻或隔海相望的东亚国家中,最为复杂的当属中日关系,其次为中朝与中韩关系。中国与日本关系之间,既有每每引起矛盾和冲突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有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现实关系。钓鱼岛、参拜晋国神社、历史教科书、慰安妇、日军遗留毒气弹、南京大屠杀等等的历史遗留问题。近几年,日本经济持续萎靡不振,而我们在今年年内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引起了日本国内右翼分子的不满与敌视,也使日本政府对我国的态度更加捉摸不定。同时伴随着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中日关系在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隐患。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日之间关系的友好一面。现如今,中国为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商品出口国,索尼、东芝、丰田、本田、马自达,在我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我们的产品也大量销往日本。这都可以说明,我们同日本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这要求我们对待中日关系是要理智、客观、冷静。

我国和朝鲜、韩国之间的关系,虽不如与日本那样复杂,但也是扑朔迷离、纷繁复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抗美援朝,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将“联合国军”赶出了三八线,保卫了自己和朝鲜人民的家园,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可以说,我们与朝鲜本应有着革命战友般的友谊,但是朝鲜核问题也使我们与朝鲜兄弟之间有些不愉快的小矛盾。我国与韩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多变。历史上,虽然我们帮助朝鲜军民抵御了侵略,但在韩国人眼中,我们却是造成朝鲜半岛分裂现状的凶手之一。两国关系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但改革开放后,现如今,我国境内现有超过一百万的韩国公民居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韩国人海外居住地。我国的白菜、葱、蒜等农产品大量销往韩国,我国大量持有着韩国国债,持有量位居前三。同时韩国也向我国大量出口汽车等工业产品,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同日本一样,我们与韩国也日益成为联系密切的利益共同体。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要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代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界线,我国北方边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国家,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我国和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性状态,并且不会在短期内长生重大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对美,虽存在跟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在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和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中俄近年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邻国是把双刃剑,因此,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其它邻国所无法相比的。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有着长期的历史友好往来,苏联解体后,中亚一直是中国所关注的重点地区。中国之所以如此关注中亚地,首先由地缘政治决定的,因为中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无论出于本能的想要了解邻居的动机,还是受到中国整个外交战略的支配,中国都一直将中亚视为必须加以关注的地区。在中亚地区,中国尤其关注哈萨克斯坦,十分重视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关系。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谋求实现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战略利益,谋求实现中亚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谋求实现世界多极化和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利益关系,这尤其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和安全方面。

政治上,就像中亚各国谋求与中国发展关系有其战略考虑一样,中国与中亚各国发展紧密关系也是有战略考虑的,是由中国总体外交战略和政策决定的。

经济上,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合作不断发展,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合作逐步得到发展。能源问题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发展关系的重要议题,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已经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95亿美元的石油开采协议,中国将开发哈萨克斯坦的阿克纠宾斯克油田和乌津油田,这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一笔投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关于管道建设问题已经达成了协议,中国除了开发哈萨克斯坦的油田之外,还承诺修建从哈萨克斯坦到新疆阿拉山口约3000公里管道的建设。不仅如此,中国将来还可以将石油开发与管道建设分开进行。中国大型公司完全可以竞争修建中亚地区的南向管道和西向管道。工程建设也是中国在开发哈萨克斯坦能源资源的有效方式,中国油气技术具有很高水平,完全可以在中亚地区进行竞争,而且中亚地区是一个油气工程承包和油气设备出口的巨大市场。中国必须竞争这块市场,中国在开发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源时已经注意到长期的战略性问题,中国并不急于与西方石油公司展开激烈的竞争,因为有西方石油公司做参照,哈萨克斯坦可以看到与中国石油公司合作的潜力和优势,哈萨克斯坦还可以明确地感到中国是美国与俄罗斯两个竞争对手之间的平衡力量。

在安全合作方面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中亚其他国家特别强调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是六国在深化安全合作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为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公约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概念均作了明确的法律界定。六国承诺将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公约的签署有利于维护各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将为各方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地区环境,对推动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全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在与中亚各国发展关系时最注重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安全这三个大的问题。在政治关系中中国关注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确中亚各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二是确认中亚各国对旨在分裂中国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的立场和态度。在经济关系中,中国更加强化了能源战略,逐渐形成了与哈萨克斯坦发展能源合作的战略构想。在安全方面,中国未来的关注点依然是反对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宗教势力三股势力。当然,中国会随着周边国际局势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外交政策,但针对中亚各国的外交战略不会轻易改变。

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冲突由来已久,已引起三次印巴战争,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和争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冲突直接造成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的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的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安全又重大关系。随着进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胁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阻拦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中国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和经济命脉。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断加强,而中印关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交流日益密切,规模不断扩大,且中印双方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环境,共同的利益决定两国的关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经保持一定程度的密切关系。作为我国的传统友好邻国,我国一直与巴基斯坦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友好密切关系,而且伴随着两国在经贸、军事、科技领域的合作的日益加深,两国的关系将得到不断地加强。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处于比较稳定友好的状态。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收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很大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局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97年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日益增多,而且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非法占领我国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海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我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着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中提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改善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外交充分实现了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的目的,很好的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第四篇: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将呈现七大变化(最终版)

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将呈现七大变化

2004年12月11日,根据加入WTO相关协议,中国零售业市场正式向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零售商在中国的开店数量、股权和选址不再受到限制,零售业领域的中外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在 2005年,零售业发生了哪些变革,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有何新的变化?

中国零售业在这一年的开放市场竞争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秘书长王耀说,中国本土零售企业仍存在竞争无序、营销手段单

一、商品结构趋同;各地发展零售业态不注意保护城市中心商业区可持续发展与繁荣,出现中心商业区空洞、业态落后缺乏创新;零售店过度开发现状有待进一步控制。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零售业未来的发展。

在政策层面,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副司长门晓伟指出:“WTO‘后过渡期’国家在政策导向上将把加快调整商业布局,改善布局失衡的状态作为零售业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门晓伟分析说,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将呈现七大变化:一是零售业始终保持快速发展,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6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3%。二是外资零售业加快进入将使零售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外资企业将从以投资建店为主向批发收购、兼并企业转移。三是企业间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竞争从商品层面逐渐向资本层面发展,零售业的兼并重组形成潮流,更多企业通过上市寻求做大规模。四是零售业态将日益丰富、完善,业态创新和重组速度加快;便利店进入个性化发展,超市业态将进一步细分,专业店也将趋向细化,百货店将向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无店铺销售在经济发达地区将快速发展。五是零售业经营空间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单纯以实物消费为主转变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阶段,娱乐、健身、休闲形成新的服务市场,转向系统化竞争。六是连锁经营在零售业的主导地位将更加突出,形成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的多种连锁经营形式。七是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零售业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门晓伟表示,为抓住零售业新的发展机遇,商务部在政策导向上,一要着力加快商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引导零售业可持续发展。二要加快零售企业改革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政府鼓励大型零售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特许经营、托管等方式扩大规模;鼓励有条件的零售企业到境外发展;努力培育主业突出、内外贸结合、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零售企业集团。三要引导中小零售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技术、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全面提高中小零售企业现代化水平

第五篇:企业劳动关系的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

企业劳动关系的时代特征及发展趋势

http:/// 2010-08-17 21:14来源: 人民网 网友评论(0)

阅读提示 转轨时期作为一个特定阶段,各种新旧制度交叉并行、相互干扰,社会经济不可避免会出现波动、震荡甚至反复,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作为社会关系的核心之一――劳动关系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研究表明,转轨时期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已经从以政治利益为基础、行政控制为手段的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转变为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市场调节为手段的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这种新型的劳动关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呈现出类型复杂化、运行市场化、利益协调化、地位均衡化、调整法制化等发展趋势。虽然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变革带来内在的社会紧张,但是一直没有出现结构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社会冲突,说明中国企业劳动关系内部功能的协调是趋向和谐的。对当代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有学者概括为市场化、契约化、多元化、利益化、法制化;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具有源起的强接续性、性质的准契约性、主体的类公民性、运行的显自协性、规范的弱制度性、走向的趋功能性特征。笔者的研究表明,转轨时期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除了契约化、市场化、法制化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时代特征:

1、经济利益仍然是劳动关系的核心。转轨时期经济利益仍然是劳动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劳动关系形成和调节的杠杆,而工资报酬又是企业劳动关系中经济利益的最直接体现。通过对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调查分析,企业员工工资报酬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资总体水平偏低,相对于近年来物价的上涨,工资水平提高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对于农民工,实际收入在近几年甚至有所下降。二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及企业内部薪酬水平差距逐渐加大,有些收入差距没有合理的依据,引起广大员工不满。三是工资分配公平失衡,不少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缺乏先进理念指导,缺乏长远战略眼光,违背了分配的公平原则。从转轨时期劳资冲突的性质来看,绝大多数是由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经济权益被侵害,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而致。事实证明,经济利益是引发劳动争议的首要问题,是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焦点和核心问题。

2、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力量失衡。转轨时期资本居于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主导地位,而劳动者居于从属的被动地位,企业劳资冲突产生的一般原因都是由于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力量失衡,劳动者的利益被侵害或其合理要求没有达到所导致。从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现状

来看,劳动力买方市场导致劳动者缺少谈判能力,资方在劳动力市场占有相对优势地位。由于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人口禀赋的特殊性,导致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特别是在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劳动力的可替代性很强的情况下,资方有绝对的谈判优势。通过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缺乏一技之长、文化素质较低的那部分劳动者在与资本结合的过程中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缺乏与资本抗衡的力量。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降低了就业者的期望,也增加了用人方的砝码,即使面对用人方的无理要求,劳动者往往只能被动接受。

3、劳动关系存在某些制度障碍。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存在多方面的制度障碍,这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内部管理问题;既有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也有改革深化产生的新问题。通过对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调查分析,劳动关系存在的制度障碍主要有:一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起步较晚,无论是在机制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很不完善。二是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虽然我国社会保险各险种在“十一五”期间覆盖面逐渐扩大,但总体而言覆盖率还很低,特别是对于农村人口,社会保险更是一个陌生概念。多数地区无法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移,造成了雇主和外地务工人员都不愿缴纳养老保险的局面。三是制度现实性不够。当前,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村劳动力不仅要向城镇大量转移,而且还会在不同城镇之间频繁选择工作和居住地点,而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流动和迁移人口缺乏有效保护,存在诸多现实难题。

4、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效性不够。转轨时期由于政府行政权力从传统劳动关系中退出后对劳动关系的引导和监管弱化,而现代市场经济应有的制衡劳动关系的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尚未形成对等的谈判实力,因此导致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不够。通过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分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效性不够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三方协调机制缺少法律保障。虽然目前已形成三方机制立法的基本框架,但我国关于三方机制的法律仍是空白,三方机制的法律地位仍不明确,迫切需要通过立法予以确认和实现。此外,面对日益复杂的劳动关系矛盾和法治建设要求,能够用于具体运行和实际操作的规则也很匮乏。二是协调机制的三方主体地位不明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法律地位在我国并不明确,这直接影响中国企联在三方协调机制中作用的发挥。三是三方协调机制宣传力度不够。协调劳动关系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虽然目前正在广泛宣传和推广三方协调机制,但落实情况还有待提高。

5、劳动争议案件急剧增长。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背离和谐劳动关系的现象,劳动争议案件急剧增长,特别是资本追逐利润和劳动者要求提高劳动报酬的矛盾非常突出。通过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分析,除了企业劳动冲突形式发生显著变化外,企业劳动冲突案件数量也出现逐年递增的特点。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争议案件总量持续较快增长,年均增幅在20%以上,涉及人数较多的集体劳动争议也呈快速上升势头。同时,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案件中,调解结案的比例逐渐下降,裁决结案的比例不断上升,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的难度日益加大。

关于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调研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世界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劳动关系类型从多元化走向复杂化。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劳动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多种类型的劳动关系,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劳动关系等迅速增多,劳动关系的类型从单一化逐步走向多元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劳动关系类型将越来越复杂,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独立就业等就业形式将吸纳大量就业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模糊、松散、多样的复杂态势。

――劳动关系运行方式从行政化走向市场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完全以行政指令来运行劳动关系。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对劳动关系的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用工紧紧围绕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展开,用工数量随着市场需求波动而变化。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中国企业劳动关系运行方式将以劳动合同为载体、以市场价格为导向进行市场化运行。

――劳动关系主体利益从差别化走向协调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趋深入,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利益将从劳资利益一体化到劳资利益差别化,最终在调整的过程中实现对立统一走向劳资利益协调化。

――劳动关系主体地位从单极化走向均衡化。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劳动力供求双方实力不均衡的现象将日趋严重,劳动关系主体地位的单极化态势会越来越明显。但是从劳动关系本身的特征和演变历程可以看出:劳动力所有者及其使用者双方力量的博弈结果必然是使得双方力量趋于均衡、自由平等与互助合作的和谐劳动关系。从长远来看,劳动关系主体双方的地位会逐渐向均衡化调整。

――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从人制化走向法制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必将走向法制化。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身份、地位、权利与义务的确定,劳动关系运行过程和争议处理都将逐渐步入法制轨道。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失衡和调整机制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必须靠政府介入加以调整,实现劳资自治与国家强制之间的平衡是未来中国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发展趋势。

――劳动冲突从隐性化走向显性化。目前中国企业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的基础已基本奠定,但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制体系滞后和法治基础的缺失导致目前有法不依的现象大量存在。由于劳动者迫于就业压力没有将侵权行为公开化,以及受时效、程序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劳动关系存在大量潜在冲突因素,劳动冲突没有进入制度性争议处理渠道,表现为一种隐性化冲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进一步觉醒,传统劳动关系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及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和侵权现象不断涌现,劳动冲突逐渐从隐性化走向显性化,劳动冲突呈现社会化趋势。

综上,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转轨的关键时期,劳动冲突、劳动争议正处于一个迅速上升的阶段,只有平稳度过这个时期,中国的劳资纠纷才有可能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虽然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变革带来内在的社会紧张,但是一直没有出现结构性、全局性、长期性的社会冲突,说明中国企业劳动关系内部功能的协调是趋向和谐的。(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附: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调查

本研究采取分层系统抽样的问卷调查法,对转轨时期中国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500家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进行调查,满意度总分为5。

下载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发展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趋势及未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放缓和消费理念的变化,汽车消费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汽车消费者从一而终的消费理念开始发生变化,理性消费开始主导市场,二手车交易逐渐升温,市场前景被看好。......

    中国铝型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铝型材市场及未来发展趋势铝型材作为铝加工材的主要品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装饰性、优良的隔音、保温及可回收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而又凭借其一次挤压成型及较高的机械物理......

    中国供热采暖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供热采暖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供热采暖技术发展概况 1、城市集中供热 中国采用热电联产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是在1958年由北京市建设第一热电厂开始的,继北京市之后,1968年东......

    中国葡萄酒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葡萄酒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作者:宋启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 要:本文介绍世界葡萄酒行业及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

    论男女地位及相关关系的变化

    论男女地位及相关关系的变化 此处讲的是男女社会地位以及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限于我所亲历或亲见。 在我小时候,我经常在大家庭中见到这样的场景,我外婆六十多岁了,领......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状分析历史回顾及发展趋势 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现状分析 1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类别呈现多层次性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传统的......

    中国重卡轻量化发展趋势及介绍

    中国重卡轻量化发展趋势及介绍 发展趋势 目前,在计重收费法规即将全面推广的情况之下,由于国内油价高位的运行,重型卡车的轻量化改进将会为用户降低可观的使用成本。当下国产重......

    中国呼叫中心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

    中国呼叫中心市场发展趋势及预测 从中国呼叫中心市场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实施方式的多样化。不仅仅是自建呼叫中心能够满足企业的客户服务、电话营销等需求,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