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代史期末论文——抗日战争启示
抗日战争的启示
【摘 要】爱国、团结、民主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之魂,这种民族之魂催生的伟大力量,使中国人民创造了近代第一次抗击外国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辉煌历史。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传承的精髓。通过深入透彻地剖析居安思危的本质。从小到大,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居安思危的必要性。从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居安思危、忧患意识、节俭意识教育的几个关键点。
【关键词】爱国 团结 民主 居安思危 忧患意识 艰苦奋斗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华北事变以后,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彻底垮台。日本法西斯企图继续顽抗,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相互配合的对日作战的坚决打击。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站诏书。日本侵华战争最终遭到彻底失败。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不断重新挑起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的愤恨与不满。卢沟桥,九一八,毒气战,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再次掀起中日之间的仇恨,而是不想再让贪婪无厌侵略者得逞,不想让我们的下一代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欲灭其国,必去其史!”“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每想到这些有关历史的名言警句,内心就无比激动!伟大的教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我想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到那段历史的时候才会发现有些东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或缺的,是至关国家民族存亡的!深刻体会抗日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之后,我心中产生了许多许多想法!
一、爱国之魂,驱动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团结之魂,集结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民主之魂,激励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战。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开始踏入中国,民族空前危机的时候,中国人民弘扬了比起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激昂、更博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之魂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等呼喊。1934年,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发表《对日宣战通电》,宣布要“领导工农红军和全中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华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武装起来,为保卫华北,保卫中国而战”。并且命令共产党员“英勇坚决地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在强敌当前,国难当头之际,团结御敌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他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大团结的壮丽画卷。中国共产党率先发出了团结抗日的号召。在著名的《八一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就强烈呼吁“一切愿意抗日的政治派别,武装部队和群众团体,广泛地联合起来,组织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在《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不管我们相互间有着怎样不相同的主张与信仰,不管我们相互间过去有怎样的冲突与斗争,然而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抗日救国是我们共同的要求。为抗日救国而大家联合起来,为抗日救国而共赴国难,是所有我们中国人的神圣义务”。为了实现团结抗日,中国共产党决然以民族大义为重,以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摒弃血仇,不计前嫌,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主动与国民党联手,共赴国难。能不能实现民主,直接关系能不能动员千百万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系到抗日战争能否胜利的大问题。因此,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争取和实现民主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正是这种民主之魂,激励中国人民勇敢地投身到抗日战争的铁流中,他们把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建立一个民主中国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抗日战争新的意义。
二,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精髓的一部分,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远离当年侵略者引发的硝烟战火,但是却要时刻警惕法西斯主义的复辟。居安思危,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安宁的环境下,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随时都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当日本侵略者悍然人侵我国后,中国共产党人认清形势,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无畏精神扫: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领导组织全国人民广泛参与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全国人民同仇敌汽,共赴国难,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建立、巩固和发展了各抗日根据地,经过8年艰苦的抗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一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这一胜利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添上了珍贵的一笔。虽然说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它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电华民族将这段文化代代相传,而且时时提及,将其作为一面历史真实的镜子,激励世世代代不断奋发图强,壮大民族,免受外族的欺凌。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要知道没有什么是不可能改变的,即使你现在工作稳定,也要做好失去饭碗的思想准备。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为自己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增添取胜的筹码,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生活才会幸福美满,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发展。从这个层面上讲,居安思危是个人幸福生活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居安思危不仅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从中国历朝历代的消亡更迭到苏共的倒台,没有哪一个不是因为忧患意识消亡,追求安逸享乐,不思进取导致的。历史上无数的事例说明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居安思危是一个民族弧盛的必然保证。
三,我们应该向强者虚心学习,从实际出发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国人对于日本人的反感,我是很有感触的,但若深究其反感的本原,便很难于理解.基本上无非是近百年来日本对于中国的欺凌造成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无非是南京大屠杀罢了.诚然,百年来中国的落后很与日本有关,中国在明治维新之际同日本的差距远不如现在这么大, 然而在我认为,所谓物腐虫生,正该好好认识一下自己不足之处,做出改进才好.作为中国人,可以为南京大屠杀恨日本人;而作为日本人,却好象不曾为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而去恨美国人。相反,他们与美国似乎相处的非常好,日本这个国家虽小,却很有学习自己对手的志气,当年,唐朝时被中国打败后,日本曾派了大量人员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现在,他们又在向美国学习。所以我觉的日本虽小,不能被征服啊。虽然日本民族文化单薄又狭隘,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们无论在如何强大的向外国学习的旋风中亦能脱身而出、反省自己、重申本民族文化。日本人固有的优等民族观念、尊崇天皇和尚武的民族精神使日本人只会把适合于他们思维模式以及国家目的的思想成分纳入自己的文化范畴中,而“舶来”的其他成分只限于学者的研究和少数人的玩赏,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作为幅员辽阔又资源丰富的近邻大国,对日本这个军国主义思想浓厚的邻国的防备和督促更是不可松懈和责无旁贷的!
第二篇:近代史论文——抗日战争
广石化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 绩:
谈中华民主之抗日战争
前言: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大环境底下,我们更应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让后日铭记着我们先辈的共荣历史,从而警醒后人。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恶性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然而,日本就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各种各种都是日本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故意制造的虚假事件。日本的残暴的殖民统治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它不仅将宝岛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还在东北扶持了“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祖国怀抱分割出去,最后还诱降汉奸汪精卫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然而,最令人发指的就是日本对中的大规模侵略对中华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慰安妇”,这些词语真是无声地控诉着日本侵略者得无耻的面孔。
除此之外,日本侵略中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成立了“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满洲重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垄断企业,独占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在关内就由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他们还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制和垄断,强迫农民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
廉价出卖给伪政府,除保证侵华日军的需求外,大部分粮食被运往日本国内,为了它那对外扩张的野心作准备。
二、中华民主抗战的转变
众所周知,在反侵略战争的开始,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国民党,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这大大地降低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热情。这时,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又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中央以及东北党组织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中共满洲省委及各级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东北抗联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伟大目标,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进行“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依然实行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紧接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中国内部矛盾有了初步的缓解,开始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民族工商业者踊跃为前线捐赠钱物,一些人还不避艰险,把工厂迁往大后方。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等,一致拥护国共
两党合作抗日。宋庆龄接受中共中央建议,从上海移居香港,于1938年6月成立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呼吁世界人民援助中国抗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起,以各种方式投入抗日斗争。如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就进行大小战斗870多次,歼敌
3.76万余人。在祖国存亡危急的关头,中华儿女表现了空前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成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但是,好景不长,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有利条件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却日益下降。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在这次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队遭到大溃败。军队损失50多万兵力,丢失拥有146座大小城市、6 000万人口的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激起了大后方人民对蒋介石集团的严重不满,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
就在中华民族又一次陷入水深火热当中时,中国共产党站出来了。在毛主席《论持久战》中,提出了持久战战略的思想方针,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八路军不仅取得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更是化被动为主动,发动了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这对停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来关键性的作用。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在1945年8月反攻阶段到来前夕,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了120万人、民兵220万人,抗日根据地达到了19块。敌后军民的大反攻,就是在此基础上层开的。
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等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永远辉耀史册的贡献。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反世界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无可非议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英、美、法还在实行绥靖政策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英勇地抗击这百万日军的进攻。中国的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从而使苏联得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避免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其中在毛主席提出的坚持持久战的方针中,中国军队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
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苏联元帅崔可夫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身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我既感到无限的光荣,也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日益严重的世界大环境底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
1、毛泽东:《论持久战》(节选)(1938年5月)
2、《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8月25日)
3、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节选)(1945年4月)
4、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9月3日)
5、中国近代史纲要(2010年修正版)
BY玮仔
第三篇:论中国近代史之抗日战争
论中国近代史之抗日战争
摘要: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来同侵略者屡战屡败的耻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转折点,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以及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的因素。关键词:九一八事变 伟大复兴 团结抗战 解放战争
一、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在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从卢沟桥事变到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华北事变以后,日本加紧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部署。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相继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彻底垮台。日本法西斯企图继续顽抗,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相互配合的对日作战的坚决打击。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终站诏书。日本侵华战争最终遭到彻底失败。回顾这段屈辱的历史,不断重新挑起我们对日本这个国家的愤恨与不满。卢沟桥,九一八,毒气战,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再次掀起中日之间的仇恨,而是不想再让贪婪无厌侵略者得逞,不想让我们的下一代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欲灭其国,必去其史!”“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每想到这些有关历史的名言警句,内心就无比激动!伟大的教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又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中央以及东北党组织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中共满洲省委及各级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东北抗联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敌人自身
日本侵华的方针是“企图征服中国”,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错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侵华一直都是它的基本国策,日本受西方帝国主义的影响,它目睹了西方列强由于侵略弱小国家而致富,所以它要踵起效尤。殊不知日本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时至二十世纪中叶,全球所有被压迫民族独立图存的风气已如火如荼。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已日益微弱,继起的日本焉能后来居上?所以日本开明人士说:“日本侵略中国,无异于吞下了一颗定时炸弹”。2.眼光短浅,胸襟狭隘
日本既以侵华为国策,田中义一认为征服中国为征服世界的阶梯。但是日本究系岛国,民族眼光短浅,胸襟狭隘,政治、军事领袖皆有大志才疏之弊,徒有成吉思汗的野心,而无成吉思汗的才能和魄力。因而它们侵华的方式,是蚕食而不是鲸吞。既已作了侵略者,又没有勇气承认对华战事为侵略,却硬说是“事变”,而且这些“事变”是土肥原板等少数中下级军官搞起来的,关东军司令官是前竟不知道,事后关东军司令部和日本政府只好为其越轨行为作辩护。侵华战争既已发动,而日本人又没有魄力大举称兵,等到中国民愤达到高潮,以致“卢沟桥事变”无法收场,大规模用兵势在必行时,日本又不愿意倾全国之兵来犯,只在华北、华东用少数兵力与中国作战,到兵力不敷时,才逐次增兵,深入作战。这种逐次增兵法便是犯了兵家大忌。中国地域广阔,日军一个师团一个师团地开进中国,正如把酱油滴进水里,直至把一瓶酱油滴完了,为水吸收于无形而后已。日本人便是一滴一滴的,滴进了六七十个师团在中国大陆,但是还是泥腿深陷,坐以待毙。3.能源短缺,珍珠港事件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严重缺乏,国内生产生活所用的原料主要靠从别国进口,这种状况不利于战略防备更不用说进攻了,粮食、石油等是关系一个国家战略独立自主地位的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这种资源严重不能自给自足的话,一旦国际局势突变,别国切断其资源进口渠道,这个国家将会很快因资源不足而垮掉。日本就是属于这种类型。这就决定了日本不可能来进行大规模的长时间的对外战争,它的战争缺乏长期的不断地物质资源做保证,尤其是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等方面停止了对其包括石油等战略物资方面的支援也加速了日本的崩溃。
4.国际形势高举反日联盟大旗
日本的所作所为是侵犯别国的主权、人权、领土权等的行为,给她们自己以及世界人民带来了生命财产等各方面的损失与灾难。它所进行的战争是野蛮的,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曾做过透彻的分析: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它不能冒险战争,还使它濒临崩溃。
事实证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在国际上失道寡助,其行为必然会得到世界人民的反对,在国际上必然会处于孤立的地位,而且会受到反对,中、法、苏、美、英结成联盟反日就是明证。
以上分析的都是外部因素,真正我们取胜的关键还是我们内部抗战的主力中国共产党。5.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到中华民族的抗战
1)中国共产党是抗战力量的中流砥柱,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力求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2)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抗战胜利。
3)抗日战争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法西斯各国的支持下,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它的形成与作战也决定了二战的胜利,苏美对日作战也给予了抗战胜利的有力配合。
三、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独立自主的、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了长期英勇不屈的斗争。但是,这些英勇的革命斗争最后都在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这一胜利,创造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
四、抗日战争之我见
硝烟早已远去,但战争留给我们的创伤至今仍未平复。今天我们原谅了日本之前的种种恶行,但原谅并不代表着忘记、否认侵略中国的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日益抬头,对华政策越来越硬化„„难道你们日本人忘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吗,又或者还想再来一场世界大战?中国人民已不再软弱,我们誓死捍卫历史,让真相长存。谁还敢挑衅,我们势必坚决还击。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遗留毒气弹问题,你们一再触及中国的底线,请相信,中国人民决不会妥协,中国政府绝不会放弃,希望中国人记住: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身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我既感到无限的光荣,也感受到沉重的压力,在日益严重的世界大环境底下,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的启示
应用化学:陈芳林 学号:201052063
一排
中国近代历史, 一方面记载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结合,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 另一方面又记载着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业绩。一部近代史昭示给我们, 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而终未亡国, 历经战乱磨难而终未分裂, 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难当头, 各阶级各阶层聚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 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英勇抗争。最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走上了强国之路。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屈辱、不幸和失败的历史, 同时又是进行爱国主义反面教材。风云变幻的近代,一方面记载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结合,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 记载着中国人民灾难深重的苦难历;另一方面又记载着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斗争业绩, 为救国救民而进行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探索历程。一部近代史昭示我们, 中国屡遭帝国主义侵略而终未亡国, 历经战乱磨难而终未分裂, 靠的就是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沉沦中奋起的强大精神支柱。正是在这一崇高精神的鼓舞下, 伟大的中华民族奏响了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主旋律,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时代乐章。知耻近勇。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不仅激发着国人的义愤,还时时提醒我们痛定思痛。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武侵略。历次外敌入侵均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 使列强在中国的权力合法化。由此, 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领海等主权丧失。列强迫使清政府付出战争赔款高达115 亿两白银, 割占了中国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及至19 世纪末, 中国 重要的军港、港口都被强租, 绝大部分省份被划定为列强的势力范围。到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签订以后, 清政府成了
洋人的朝廷, 中国的内政外交均被帝国主义列强操纵。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目的是最 大限度地掠夺中国的财富。19 世纪, 列强以商品输出和不平等交换的殖民贸易进行经济掠夺, 又利用协定关税权、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免除子口税、在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运等一系列经济特权, 来高价销售商品、廉价掠夺原料, 掠走了中国500
600 亿两白银。从19 世纪末开始, 列强又大力在中国开设银行、修筑铁路、开发矿山、投资设厂, 以资本输出掠夺中国。到1900 年, 外国在中国直接和间接地控制铁路达9000 多公里, 占中国铁路里程的931%, 开采矿山34 处, 中国十几个省区的主要矿山都被霸占。到1913 年, 外国在华开设银行21 个, 有101 个分支机构, 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业。中国的物质财富倾江倒海般地向外国资本家的腰包流去。近百年中, 列强通过暴力的、非暴力的, 非法的与
合法的手段, 从中国掠去的白银总数达1000 亿两。中国人民的膏血殆尽, 帝国主义的欲壑难平。在外国侵略者的残酷掠夺下, 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 经济极端落后, 越来越深地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而造成近代奇耻大辱的原因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落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不发展或发展缓慢, 被别人抛在后面, 就要遭蹂躏, 受欺辱, 这是近代国耻昭示给我们的一个沉痛教训。二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历经了百年长夜。无数仁人为拯救中华,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近代中国遭受的五 次侵略战争,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五次大规模的抗击侵略的战争。整个中华民族都感到自己已濒临亡国灭种的险境,共同的遭遇, 共同的命运, 强化了中华民族那种内在的凝聚力。国难当头, 各阶级、各阶层聚拢在爱国主义的旗帜 下, 为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英勇抗争。地主阶级中的抵抗派揭开了近代反侵略的序幕。从林则徐的矢志禁烟开始, 出现了许多壮丽感人的历史画面。决战沙场的水师提督关天培、浴血奋战以死报国的两江总督裕谦、定海总督葛云飞、江南提督陈化成、镇江副都统海龄, 他们全都英勇抗敌, 临危不惧, 壮烈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19 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中的左宗棠、中法战争中的冯子才、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邓世昌, 都是地主阶级中的爱国将领。正是他们领导广大爱国士兵的拚死抗争, 使得帝国主义列强进攻中国的锋芒屡屡受挫, 在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农民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在他们中间蕴藏着巨大的反抗力量, 它们是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抗争的主力军。1841 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是中国农民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抗争, 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侵略, 捍卫民族独立的坚强决心和英雄气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随之空前激化, 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席卷大半个中国, 历时十四年, 将旧式农民斗争推到了最高峰。它不仅反封建, 而且反对外敌入侵, 严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9 世纪末,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 农民阶级高举
灭洋
旗帜,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在中国大地上展开。面对 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 义和团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义和团的斗争打乱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它虽然归于失败, 但却通过血的教训, 使中国人民认清了清政府已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不打倒它, 中华民族不可能有振兴之日, 也不可能有清除外患之时。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帝国主义大有瓜分中国之势, 这样的时代背景, 将尚在形成中的民族资产阶级推到了历史前台。他们试图通过改良, 达到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目的, 掀起了具有历史影响的维新运动。但是, 血的事实告 诉人们,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改良只能是一种幻想。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摒弃了改良主义的幻想, 决心以武装斗争的形式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中华民族抗击列强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国近代史的中心内容。一次一次的抗争, 使中华民族度过了一次次危机。正是近百年来, 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 使得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这充分证明, 中华民族是不畏 强暴、百折不挠的伟大民族, 这个民族是永远不可征服的。三
在近代中国, 不同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都曾进行过学习西方的种种尝试和努力, 这些尝试和努力虽然都失败了,但是都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这也表明, 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者, 力图使中国独立富强的种种尝试、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鸦片战争是两种制度、两种文化的冲突。中国的战败警醒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他们看到, 一方面是清政府的愚昧腐败和武器落后;另一方面是英国的船坚炮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
等论著, 标志着他们要重新认识中国和世界。而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是对强国御侮道路的大胆尝试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尽管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国有了已经或正在觉醒的广大人民,有了经历过两次革命的胜利和失败的考验,在政治上达到了成熟的共产党,有了政治上进步的军队即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有了局部的人民政权即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政权。总之,中国已经处于历史上进步的时代,这就是足以战胜日本的主要根据。中国共产党作为处于这个历史上进步的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类社会是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法则前进的。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的。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真正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一,抗战时期党的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基础。抗战初期,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强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条件,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1945年4月,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些都是抗战时期党的建在思想方面的重大成就,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
第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本原因。一个政党能否成为一个国家抵抗外来侵略的中坚力量,关键在于这个政党是为了少数人还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而战斗,这是衡量一个政党是中流砥柱的根本性标准。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它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且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着全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唯有代表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是全民族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认为要战胜强大的敌人要靠人民,兵民是胜利之本,只有动员民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人民才能进行战争,这是毛主席的名言,共产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致力于动员全民族抗战。全民
族抗战发动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和人民战争的路线,主张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代表,并始终为其根本利益而抗战,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本性因素。
第三,中国共产采取的正确的对日作战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采取的正确的对日作战方针。中国共产党把坚持、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视为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基本条件,并以之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和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永放光彩。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共产党人赴汤蹈火,在烽火硝烟中,用鲜血和生命担负起救国救民的责任。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勇敢杀敌、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无所畏惧、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觉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之,经过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不仅空前壮大,党在人民中的政治威信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的最坚强有力的捍卫者,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是不可想象的。抗日战争的历史生动有力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