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关于“阿弥陀佛”的故事
凡是信佛的,念经的,开口说话总要先念一句:阿弥陀佛!这是什么原因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阿弥的小男孩,十岁便没了爹娘,好在阿弥十分懂事,又勤劳又聪明,时常干点零活挣饭吃,加上外乡舅舅和好心邻居的接济,生活倒也勉强过得去。阿弥十三岁那年,正逢舅舅大寿。这天,阿弥左思右想:明天就是舅舅的生日,该送些什么去孝敬他呢?自己实在穷,还是挖一担树兜给他当柴烧,也算是尽了外甥的一片心意吧。第二天一早,阿弥挑粪箕、带镢头上山了。到了山上,就拼命地挖起来。挖着挖着,突然眼前金星迸发,虎口也震麻了。定睛一看,啊,金砖!阿弥顿时来了精神,举锄奋力挖去,一直挖到七七四十九块金砖。这可把阿弥乐坏了。要知道阿弥长这么大了,只听人说过金子银子的,还从来没摸过金子呢。他赶快把金砖挑回家,还拿出些金砖送给贫困的邻居和乡亲,然后带上两块金砖,兴冲冲地往舅舅家走去。再说,阿弥的舅舅见到客宾盈门,热闹非凡,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外甥到来。正想派人去叫,只见阿弥笑嘻嘻地走来,恭恭敬敬地送上一个红包,当舅舅的心中好不喜欢,打开红包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心想:这是哪里弄来的呢?可当着众多客人的面又不好细问。为了显示自己的外甥有用,他干脆把金砖拿给大家看,把那些客人都惊呆了。入席吃饭时,舅舅还特别让阿弥一个人吃一桌酒席。阿弥独自坐着正吃得有味,忽然传来一阵吵骂声,扭头一看,原来一个满身脓疮头发散乱的叫化子正在乞讨,众人嫌他又难看又难闻,不但不给吃的,反而打骂起来,阿弥本是个穷苦的孩子,如何看得惯这等场面?于是,他干脆把叫化子叫来坐在自己桌上吃,要什么吃什么。众宾客一看阿弥这样不懂事,就都嘲笑起阿弥来。有人说:阿弥,如果把他撑死了,就要你驼掉去。谁知语音未了,那叫化子真的倒在地止,乱伸一阵手脚,不一会儿就死了。众人知道不好,一个个呆若木鸡,阿弥却顾不得多想,连衣褂也没穿好,就驼起叫化子的尸体往外走。忽然,他觉得背上动了一下,接着自己的身体了也轻了许多,后来竟飞了起来。众人仔细看时,哪里还有什么叫化子,只有阿弥和一位神仙在空中徐徐上升。原来这是如来佛特意前来托阿弥成仙的。从此以后,信佛的人都把阿弥陀佛这件事情传为佳话,所以开口说话总要先说一句:阿弥陀佛。
第二篇:阿弥陀佛故事【】
《阿弥陀佛的故事》文字稿
[日期:2011-02-05] 来源:大藏经作者:光亮
光亮有言:
这是光亮在十方三世一切如来的加持下耗尽十年时间整理编译出来的文字般若,包含南传、北传之禅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等八大宗派之修法。已经由国家宗教局属下之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形成版权。今日上网发布,弘扬正法,利益群生。请诸位同修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提出赐教,请勿擅自修改。如能因本文而证得无上般若,则功德无量。
作者并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祈愿三涂休息。国泰民安。邪见众生,回归正道,发菩提心。
持此功德,愿共六道一切众生,皆往生无量寿佛国。
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德。皈命礼诸佛。来生到极乐。
光亮合十
阿弥陀佛的故事
香港人生佛教协会光亮会长根据相关经典编译
第一章
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次集结法会上,阿难如是说:我亲自听到佛这样说。
有一段时间,娑婆世界三界导师释迦牟尼如来这位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和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都已圆满具足并且到达无上境界)、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佛陀(智慧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世尊(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所共同尊重者)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他的一万二千位弟子们在一起讲经说法。这些弟子们经过佛的指导,都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天上飞行,在很多佛世界周游,能看到世间众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各种场景,能够清晰地听到世间众生发出的各种声音,知道世间众生心中所想,对自己和其他众生往事历历在目,对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清楚理性的认知,彻底挣断了生死轮回之链,出离了生死苦海。长老憍陈如、长老舍利弗、长老大目犍连、长老迦叶、长老阿难等作为上首弟子位列其中。此外还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以及贤劫时期的所有菩萨,也都来到这里参加这场法会。
还有以贤护为代表的十六位菩萨,他们分别是善思惟菩萨、慧辩
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等,也都赶来参加这场法会。
这些大菩萨对普贤菩萨的德行都很钦佩,纷纷表示向普贤菩萨学习,以普贤菩萨为楷模,广集一切功德,广修一切善法,广结一切善缘,广度一切众生,云游于数不清的佛国之间,将通过修行掌握到的智慧和神通力,帮助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到达各个佛国净土。
这些大菩萨立志要在无量无边的佛国中参访修行,从而成就佛位。他们纷纷发愿要往生到兜率天宫,在那里寿终之后投胎降生来到人间的王宫之中,随后又抛弃王位出家修行,通过种种苦行来磨炼自己的身心以探索脱离苦海之道。为了顺应世间常人的做法,凭借高深莫测的禅定和无穷无尽的智慧,降服了各式各样的魔障,从而得到无上微妙之法,成就了与佛无二无别的大智慧。赢得了天上人间的尊重和敬仰,于是纷纷恭请他们来讲经说法。这些大菩萨常常运用佛法来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真理,破除因种种错误知见为根源的烦恼,引导众生把那些导致轮回在三界的根本毒根(贪、嗔、痴)彻底清除,洗清蒙蔽在众生心灵之上的各种污垢,使他们的清净真如本性显现出来。这些大菩萨以佛法为良药来调理众生,向他们宣讲佛法的精妙真理,使他们明白归依供养佛、法、僧三宝的真正道理,积累一切功德,指引世间真正福田。以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拯救治疗有情众生所遭受到的三界中老病死这三种大苦。这些大菩萨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十方诸佛的赞扬和灌顶,一致授记他们都将成佛。普贤菩萨常常作为菩萨们的
修行导师,教授学习无量无边的相应法门和修为,圆满成就了菩萨们的无量无边的善根功德,受到十方诸佛的爱护与眷顾。
这些大菩萨在十方佛世界中,都能示现种种应身与化身,如同一个很善巧的魔术师,变现种种不同的形像,这些形象实际上都是虚幻不实的,若加以深究的话,是什么也不能得到的。这次来参加法会的各位菩萨也都跟普贤菩萨一样,他们对万事万物的本质都有清醒的认识,清楚明白一切众生的本相。他们也都常常供养十方诸佛,开导有缘众生。菩萨们在度化众生时所变化的种种形象犹如闪电一样,撕裂了一切邪知邪见所构成的网,解脱了种种烦恼的束缚。他们的德行和声名,远远超出了声闻、缘觉这二乘的境界,进入了自性本空,没有任何执著的的境界。菩萨们通过各种善巧方便在一切世间进行教化,向世人全面展现声闻乘、缘觉乘以及菩萨乘这三乘的教法,在声闻和缘觉这二乘中示现灭度涅槃,得到了无生、无灭、超跃生死的无上智慧以及通晓一切陀罗尼法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对一切离苦得乐的方法都清楚掌握,运用自如。菩萨们在进入不可思议的禅定之后,便都能亲眼见到无量无边的佛,在一念之中就能够游遍一切佛国,都能够宣讲佛法,像普贤菩萨那样普度一切众生。善于用各种方言宣说佛法,引导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他们所宣讲开示的种种佛法,远远超越了世间所有的方法,心中常常存念度化众生脱离生死苦海,对万事万物的运用达到应付自如,随意自在。为了那些沉沦在生死苦海的众生,他们常常不请自来,种种方便引导出离生死苦海。这些菩萨们将佛法领受在心中,落实在行动,通过种种善巧方便传授给一切众生,使他
们的菩提之心不致断绝。这些菩萨们大慈大悲之心源源不断,悲悯同情那些还沉沦在生死苦海的有情众生,处处讲经说法,开示万事万物的绝对真相,传授离苦得乐的种种佛法,使他们不致于沦落到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中去,指引开示各方佛国净土。对待世间一切众生,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努力去拯救他们,将他们全部成功地救度到那清静庄严的佛国当中,得到十方诸佛的无量功德,使他们都拥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智慧圣明。这些无量无边的大菩萨们全都来到耆阇崛山释迦牟尼如来的身边,恭听世尊的讲经说法。
当时在弟子七千人,在家的女性弟子五百人。以及那些欲界天中的东南西北四大护世天王;三十三天的天主释提桓因、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施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连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焰轮光天这三十三天之天人,以及欲界的清净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色界中的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的天人也都一同参加了这一次的法会。
第二章
当时,释迦牟尼如来威严庄重,神采奕奕,那身体像熔化的金子聚汇在一起;又像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内外透彻清凉。身体所放射出
来的光非常殊胜明耀广大。并且光的形色不停的转换变化,光中有色,色中有光,互相转换,光的形状不停转变,越变越妙,发出的神光,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阿难长老见此情景,便暗自思忖:今天世尊相貌堂堂,仪表威严庄重,面容和悦清新平静,将这娑婆世界映照得如此恢宏庄重,这是往日所不曾见到的,有此机会见到他这样的殊胜颜容,真是幸运和稀有难逢啊!
想到这里,他站起身来,整理好披在身上的袈裟,双膝跪在佛的面前,合掌对佛说道:“世尊,您今日进入甚深禅定,安住在最奇特的境界中,安住在十方诸佛才有的绝妙境界中。安住在作为三界导师尽心竭力度化苦海众生这最殊胜的境界中,这种境界是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都心心相印的。世尊,您现在是在怀念已经成为过去的,还是未来即将成就的佛呢?还是在想念现阶段已经成就的十方诸佛呢?为什么您今日威神显耀,所放射出的光明是那样的明洁、祥瑞、殊胜、微妙呢?请您为我们开示吧。”
世尊说到:“很好!很好!你出于悲悯众生,希望为他们带来莫大的利益和安乐,才能够问到我如此微妙殊胜的问题。你这一问,其功德比累劫以来供养一天之下的阿罗汉、各方天人以及一切生灵所积累的功德还大百千万倍。为什么呢?从此以后的一切众生都会因为你所问的问题而得以出离生死苦海。阿难,我以无穷无尽的大慈大悲之心,悲悯那些尙在三界生死苦海中沉沦的众生,所以来到这娑婆世界中,传授指引一切离苦得乐的佛法,希望能够将众生救度出生死苦海,使他们能够得到真实利益,这些都是稀有难逢的。就如同优昙花一现难以见到。你今天已经问到的这个问题,对三界众生都有说不尽的益处。你刚才所问的问题,能够为三界众生带来莫大的利益。”
“阿难,你应当知道,佛的智慧境界高深莫测,是无法估量的,没有任何障碍。在一念之间能经历无量无边劫这么长的时间,身体的各个部位仍然没有任何增减。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佛的禅定和智慧,在一切世界中是至高无上的,无以匹敌的。万事万物在佛的境界中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阿难,请你仔细地聆听,并认真地思考,我将向你分别作以解说。”
佛告诉阿难:“在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中,锭光如来出现在这世间,教化度脱无量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然后灭度。在锭光如来之后,光远如来又来到世间,教化度脱无量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之后灭度,先后有月光如来、栴檀香如来、善山王如来、须弥天冠如来、须弥等曜如来、月色如来、正念如来、离垢如来、无著如来、龙天如来、夜光如来、安明顶如来、不动地如来、琉璃妙华如来、琉璃金色如来、金藏如来、炎光如来、炎根如来、地种如来、月像如来、日音如来、解脱华如来、庄严光明如来、海觉神通如来、水光如来、大香如来、离尘垢如来、舍厌意如来、宝炎如来、妙顶如来、勇立如来、功德持慧如来、蔽日月光如来、日月琉璃光如来、无上琉璃光如来、最上首如来、菩提华如来、月明如来、日光如来、华色王如来、水月光如来、除痴冥如来、度盖行如来、净信如来、善宿如来、威神如来、法慧如来、鸾音如来、狮子音如来、龙音如来、处世如来等诸佛如来
先后灭度。接着世间自在王如来到这个世间,他也同样具备了十种德行,分别是: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和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都已圆满具足并且到达无上境界)、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佛陀(智慧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世尊(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所共同尊重者)。他在世的寿命有四十二劫那么长,为当时的诸天及世间众生讲经说法。”
“当时有一位大国的国王,名叫世饶王,听闻了世间自在王如来讲经说法后,非常欢喜,对佛的开示也能心领神会,依教奉行,要成就佛位的伟大理想在心中油然而生。于是舍弃了他治下的王国,出家成了一名比丘,法名法藏。为了尽快实现这一伟大目标,他尽可能的多进行布施;严谨地受持诸佛制定的种种戒律;对于任何众生对他的侮辱欺凌,心中丝毫没有嗔恨之心;在修行路上努力不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成佛路上心念不杂乱,精神高度集中;广修一切法门,更多地学习和积累各种智慧;心中的慈悲喜舍意念从未间断,自己得到利益之后更加广结一切善缘,为有缘众生带来更多的利益,对菩萨道必须的修为都是鞠躬尽瘁,生生不息。”
“法藏比丘才智过人,毅力坚强,善于思考。而且他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坚定信仰和理解在当时所有的修行者中都堪称第一,他将佛的
开示铭记在心,念念不忘,而且身心力行。破除一切邪见妄念,他的这种勤奋精进的修行精神,在当时没有人能够赶得上他。”
第三章
“有一天,法藏比丘来到世间自在王如来的住所,长跪于佛前,大礼参拜,双手合十,用偈颂来赞叹世间自在王如来,并立下宽广宏大的誓愿。他说到: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 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 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智慧广大深如海,内心清净绝尘劳; 超过无边恶趣门,速到菩提究竟岸。无明贪瞋皆永无,惑尽过亡三昧力; 亦如过去无量佛,为彼群生大导师。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常行布施及戒忍,精进定慧六波罗。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生。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能证知;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法藏比丘说完这段偈颂之后,再一次请教世间自在王如来说:“世尊。我今日广行菩萨之道,已树立要成就佛位的伟大理想。希望世尊能够尽可能把一切经典和修行方法都传授给我,我一定要信受奉行,遵照您的开示修行。尽快拔出造成生死轮回的痛苦根本,迅速成就无上佛果。假如有一天我的愿望真能够达成,那么我的智慧和佛身发出的光明,所居住教化的佛世界,以及我成佛后的名号,都能够传遍十方佛国。那些其他世界的天人以及包含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和那些卵生的一切生灵都会争先恐后地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到了我的世界之后全都成为菩萨。世尊,我在此立下这个理想,胜过无数其他的佛国。不知这个理想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世间自在王如来听完法藏比丘的陈述,就开示到:“我为你打一个比方,那浩瀚无边的大海宽广无比,如果一个人要海水舀干,就算是用斗,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哪怕是经过很久远的时间都一定能够使海水见底。只要真心实意立志成就佛位,精进不止,还有什么理想不能实现的呢?你自己深入想想啊,修行什么样的佛法,才能成就佛刹的种种庄严,然后按照这个佛法一直修持下去,你就会自己知道你应该摄受什么样的清静佛国来住持教化众生了。”
法藏说到:“世尊,您所宣讲的义理博大精深,至高无上,依我
目前的境界是难以领会的。世尊。您对世间的万事万物都觉知一切真理,对十方诸佛的无上妙法和清静庄严的佛国都尽力弘扬。如果我知晓诸佛无穷无尽、庄严美妙的佛国净土的修持方法,就会认真地思考,并严格按照这些方法努力修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世间自在王如来知道法藏比丘品德高尚,心智高远,理想宏大,于是便向他详细介绍了二百一十亿个清净、庄严、圆满的诸佛的佛国净土,并将这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净土一一地展现在他的面前。
世间自在王如来为法藏比丘示现这些佛国净土总共经历了一千亿年,法藏比丘详细听闻了佛的开示,并亲眼目睹那二百一十亿个佛国净土的种种庄严盛况,心中不由自主地发出无上殊胜的愿望。法藏比丘从每一个佛国的殊胜与不足之处进行了比较与总结,从而对自己将来成就的佛国有了相当全面的认识和找到了修行的方向。法藏比丘制心一处,精勤修行,并将自己的理想自始至终都保持下去。在长达五劫的时间里,将那二十一亿佛国的清静庄严种种殊胜之处都研究得十分透彻,好比是面对一个佛世界一样。最终他决定他以后摄受的佛国美妙精伦的程度将远远地超过了那二百一十亿个诸佛净土,而这些佛世界的不完美之处在他未来摄受的世界都完全没有。
法藏比丘确立志向志向之后又来到世间自在王如来的面前,顶礼完佛足,又右绕佛身三匝,双手合十,恭恭敬敬站在佛的面前说到:“世尊。我也确立我未来摄受的佛世界的清静庄严。”
世间自在王如来说道:“很好!今天正是时候,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吧。也让今天在场的一切众生都能够分享你的欢喜和无量无边的
利益。也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到你未来的清静佛国中修行,满足他们无量无边的愿望。”
法藏比丘说到:“世尊。您大慈大悲,请听我述说我的理想。世尊。我如果功德圆满,成就佛位,我希望我所摄受教化的佛国净土具足无量无边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哪怕是飞蝇爬虫之类都没有。所有一切众生,包括在阎王界管辖的饿鬼道、地狱道和畜生道这三恶道中饱受痛苦煎熬的众生,只要能够来到我的佛国,接受我的教化,最终都能功德圆满,成就佛位。更不会再一次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去受苦。如果我的这个愿望能够实现,那么我才成佛。如果我的这个愿望不能实现,那么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要让十方世界所有众生都愿意往生我的佛国净土去。他们的身体都是紫磨真金颜色,他们的足下平满,犹如箱底;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一般;手指纤细圆长,端直慵好,指节参差,光润可爱;他们的手足极妙柔软,恰到好处;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的脚一般;每一个人的脚后跟都很圆满;脚的前掌高起,呈真金之色;脚背上的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他们的大腿渐次纤圆,好比鹿王之股,纤好第一;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的;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身上的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身上的毫毛,都右旋向上而偃伏;身体都是真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
身体放出的光明,四面各有一丈;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两肩圆满而且丰腴;他们每一个人都像佛一样有四十颗牙齿;而且这四十颗牙齿都白净齐密,根复深固;四颗门牙齐整大方,莹洁鲜净;两颊丰满,像狮子王一样;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舌头大而且长,柔软红薄,能覆盖整个脸面乃至于到发际间;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眼睛清净明莹,如金精色;眼睫毛殊胜,好比牛王一般;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头顶上有肉,高起如髻。来到我佛国的一切众生,他们都具备只有佛才具备的这三十二相。如果他们之间的形象、相貌还有差异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他们都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对自己的哪怕是无量劫久远的所作所为都清楚明白了知。他们也对十方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洞若观火,了解得十分透彻。如果这个理想达不到的话,那么我就绝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国的众生,他们都能够知晓千千万万亿个佛世界中一切众生心中所想之事。如果不能够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国的众生,他们都能够在一念之间,随心所想,随意遨游亿万万个佛国,供养那些佛国中的佛陀。如果不能够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我佛国的众生,他们都能够远离一切分别之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绝对清静,断除了一切烦恼和忧患。假若他们中还有不愿意树立要成佛的理想,证得大涅槃境界者,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身体放射出的无量光明,照遍十方,胜过其他任何诸佛的光明,而且还比太阳和月亮的光明更明亮千万亿倍。如果众生见到我的光明,或者受到我的光明的照射,没有一个不欢欣鼓舞的。他们都能够心生慈悲,广作一切善事,来到我的佛国。如果不能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寿命无限久远。国中有数不清的出家弟子和天人,而且他们的寿命也无限久远。就算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都证得缘觉果位,历经百千劫也无法知晓我佛国中那些出家弟子和天人的数量。如果不能够这样,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时,如果十方世界的无数佛国中之诸佛不共同称赞我的名号,赞叹我的佛国功德庄严殊胜者,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就会起至诚无上的深信不疑和接受,并十分乐意往生到我的世界,于是就把自己所种的一切善根,以清净诚恳的心,念念相续回向到往生极乐国土,所念佛号,哪怕是临终的十念都可以得到往生。此愿若不成就,我不成佛。但这不包括那些犯杀害父母、杀害阿罗汉、破坏佛法僧三宝形象、毁坏佛像佛经这五逆大罪的众生,以及诽谤佛法的人。”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发菩提之心,积功累德,奉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六种菩萨道的修为严格要求自己,并将所有善根回向到发愿往生到我国,这些众生一心一意念诵我的名号,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将与各位菩萨亲自去迎接他往生到我国。眨眼间,即到我的佛国净土,成为在成佛路上永不退转的菩萨。如果这个誓愿不能实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一心系念我的佛国,发愿要成就佛道并将这意愿坚固不退,广为培植各种善缘和福德,将这些功德一心一意回向要往生到我国,没有不能遂愿的。如果有些众生过去造有恶业,听到我的名号,即时忏悔,为无上道尽力行善,对佛开示的经典和戒律依教奉行,发愿要生到我国,命终之后再也不会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之中,即时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的国土中没有妇女。若有女人听到我的名号,心中清静,发菩提心,厌患女身,发愿要生到我国,命终之后即刻转化为男子生到我国。十方世界所有往生到我佛国的众生,都在那七宝池莲花中化生。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众生中凡听到我名号生出欢喜信乐之心的人,顶礼归依于我,以虔诚清净之心,按照菩萨的慈悲喜舍和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自觉觉他来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天神以及世人的尊敬。在他们寿终之后,便生到尊贵之家,身体健康,时时勤修断淫无欲清净殊胜之行。如果这个誓愿达不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的国土之中不会有不善这一概念。所有往生在我国土中的人,想法和目标高度一致,常常处于禅定之中,永离身心燥热、胡思乱想之苦恼,享受清净无忧,不执不著之心境。他们体会到的快乐,就好像修行达到断尽一切烦恼的阿罗汉一样。如果他们之中还有人仍然能够想念,贪执这身体而烦恼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到我佛国的所有众生,都有无量善根,都能有强健的体魄,像天界中的金刚那罗延身天人一样。头部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辩才无碍,善于宣说诸多佛法的奥妙精深之理,在他们讲经说法之时,声如洪钟。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我佛国的所有众生,他们最终都会达到这一生就可成就佛位。除非他本人自愿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发大愿教化一切众生,使他们萌发对佛法僧的信仰之心以普贤菩萨为榜样而修习菩萨行。虽然身处他方世界,但他们永远不会在恶道之中沉沦。他们或是乐于说法、或是乐于听法、或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随心所欲地修习任何法门,都能够获得圆满成功。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到我佛国的所有众生,所需要的各种饮食、衣服以及其他种种供具,只要他们能想到的,随着意念的出现立刻就会呈现在他们面前。对十方诸佛的供养,他们的一念之间就可完成。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佛国中的万物都庄严清洁,光艳明丽,式样、色彩各不相同,奇特无比,它们的美妙之处难以描述,虽然我国之中的众生都具有无所不见的天眼神通,但如果他们之中有能够说出那些器物的形状、色彩、光泽以及它们的名称或将它们作总的概括来加以论说者,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的佛国中有数不清的大树,那些树高达上百或上千由旬。在道场之中的树高四百万里。在我佛国的菩萨中,虽有一些悟性较差者,也能了知。要想亲眼目睹其他诸佛的佛国净土,在这些宝树当中便可见到,就像人们用镜子观照自身的面貌一样。如果这个誓愿不能达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所居住的佛国,广阔无垠,庄严清净,光洁晶莹,宛如一面明镜,将十方世界无穷无尽、不可言说的诸佛国净土照彻无余。众生看见我国土发出的光照彻十方之后,都会产生稀有难逢之想。如果这个誓愿达不到的话,那么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的国土中,下至地表,上自虚空,宫殿楼观,河流水池,花草树木,都是用无数的宝香来合成的,它们的香气能够散发到十方世界之中,众生闻到这种奇特的香气,也都修行佛道。如果这个誓愿达不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十方佛国之中的菩萨众,听闻我的名号之后,都会立即证得清静解脱普等三昧,知晓诸多甚深总持法门,使心安住于不散乱的三摩地境界之中,直到成就佛位。在这种禅定状态之中,依然能够供养无边无数诸佛,禅定的中的心念依然不会散乱。如果这
个誓愿达不到的话,我就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他方世界之中的诸位菩萨,听闻我的名号之后,便能证得脱离生死之大法,获得陀罗尼神咒,清净欢喜,进入无差别的境界。潜修菩萨行,具足一切佛果所需之功德。如果这些菩萨没有获得音响忍(即听音响而悟道)、柔顺忍(即慧心柔软而悟道)和无生法忍(即离相而悟道)等三忍而悟道;在修成佛道的过程中,不能使这些菩萨们实现不退转而成正觉的功夫,那么我就不成佛。”
释迦牟尼如来接着告诉阿难:“那时,法藏比丘讲完了他的誓愿之后,就作了一段偈颂来总结他的誓愿:
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如佛无碍智,所行慈悯行,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说法师子吼,广度诸有情,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法藏比丘颂完这首偈之后,当时的大地开始震动起来,出现了动、起、涌、震、吼、觉六种现象,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下了无数美妙的花瓣,散落在法藏比丘的身上,空中响起了悠扬的音乐,自然出声赞叹法藏比丘必定会功德圆满,成就佛位。”
第四章
“阿难啊,那法藏比丘在世间自在王如来以及那些在场的天人大众面前发出了如此宏大的志向,于是安住在真实智慧之中,勇猛无所畏惧,精进修持,一心一意庄严自己的净妙国土。经过多劫的积功累德,所修成的佛国,开通无碍,广大无边,殊胜超众,微妙无比,安然建立,永劫常然,永无任何衰坏异变。在无量劫的修行中,积极培植各种德行,心中不起贪嗔痴等欲望,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等感受,只是专心致志忆念过去诸佛所修行的所有善根。行寂静行,远离一切虚妄,依照第一义谛的门路,来培植众德的根本。不去计较一切苦难,少欲知足,专求一切善法,利益一切众生,对自己的志愿孜孜不倦地追求,对于世间一切恶缘,能忍,能受。对于所有众生,常怀慈悲,和颜悦色,劝谕鼓励恭敬佛法僧三宝,尊师重教。没有虚伪之心,庄严规范自己的一切行为。观察万事万物如梦如幻,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笑他人的过错。善护身业,对佛制定的戒律不折不扣的贯彻和执行,善护意业,清静无染。对自己所在之处的国家城市村落,六亲眷属,都不染着。持之以恒将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和智慧这六度之菩萨行教化安立众生,安住于成佛之道。由于这些善根发动的缘故,法藏比丘无论在哪里转世,数不清的宝藏也随之发应。他有时候转世为名门望族的子孙,有时候又转世成为大国之王,有时候又成为六欲天的天主,有时候又转世成为大梵天王,遇到诸佛出世,尊重供养,从来就不会间断。如此殊胜的功德,说不可尽,身体和口中常常散发出不可思议的旃檀和优钵罗花香味,那些香味在无量无边的世界中都能够闻到。不管他在哪里转世,色相都是十分端正庄严,只有佛才具备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法藏比丘生生世世都如影随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切宝物都会在手中自然而然呈现,法藏比丘都把这些宝物都拿来赈济世人,利乐一切有情众生,也由于这些因缘,让当时的人天等众生都发出要成就佛道的无上之心。”
释迦牟尼如来接着告诉阿难:“那法藏比丘修菩萨行,所积累的功德无量无边,在一切有为和无为法中得到真正的大自在,用言语是无法说清楚的。法藏比丘的理想最终都得以实现,功德终于圆满,四十八大愿终于得以成就,清静庄严佛国终于圆满达成。”
阿难听到这里,不禁问道:“世尊。那法藏比丘成就了无上佛果,他是过去佛呢?还是现在佛?还是尚未成就的未来佛?或者是其他世界的现在佛呢?”
佛说道:“佛又名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并非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类的时间概念所能表述的,但以自己的愿力广度众生,如今在我们现处的娑婆世界的西方过十万亿个佛世界的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以后,佛号阿弥陀。自他成佛以来,娑婆世界已经过了十劫了。现在那无比庄严的极乐世界里被无量无边的菩萨和出家弟子恭敬围绕,讲经说法。”
释迦牟尼如来说到此处,阿阇世王的儿子与五百多位长者的儿子不禁欢欣鼓舞,皆大欢喜,各持一副黄金打造的华盖来到佛的面前,将华盖供养给世尊,顶礼完毕之后,就坐在一旁听世尊讲经说法。各自都在心中发起誓愿:如果有一天我们也成了佛,也要像阿弥陀佛那样。
释迦牟尼如来立即知道了他们心中所想之事,便对比丘们说道:“王子以及这五百位长者子,以后都将成佛。他们在无数劫以来总共供养四百亿尊佛。在迦叶佛时代,他们都是我的弟子,现在又供养我,再度相逢了。”
当时会上一万二千大比丘听佛所说,没有一个人不替阿阇王子等五百多人感到由衷的高兴。
释迦牟尼如来又告诉阿难:“那极乐世界,是无量无边的功德积聚而成,应有的庄严殊胜都全部具备。那里没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相逼,永远也都没有任何灾难发生,永远都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和一切魔障的阻挠,甚至连这些名称在那里都没有听说过。没有春夏秋冬的交替和寒冷炎热雨季的存在,没有江湖河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也没有铁围山、须弥山等土石所成的种种高山峻岭,那宽广平整的大地一望无垠,那大地都是以金、银、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玛瑙这七宝组合而成,微妙奇丽,清静庄严,超过宇宙中任何一个佛世界。”
阿难听到这里,十分不解,便问释迦牟尼如来道:“世尊。如果极乐世界之中没有须弥山,那么四天王天以及忉利天这些天神又居住在哪里呢?”
佛反问阿难道:“你说说,我们现处的娑婆世界中的那夜摩天、兜率天以及色界、无色界这一切诸天,它们是依靠什么地方居住的呢?”
阿难回答说:“它们是靠不可思议的业力而居住的。”
佛告诉阿难:“不可思议的业力你知道多少呢?你自身因过去所行的善恶果报不可思议;众生的业报不可思议;众生的善根不可思议,诸佛神力、诸佛世界也是不可思议的。那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功德善力很是深厚的,又有阿弥陀佛的无边神力,而不需要须弥山之类,极乐世界中的诸天神也能安隐居住在那里。”
阿难说道:“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对此没有任何疑惑,只是为了将来一切众生能够破除这种疑虑的束缚,明白其中的奥妙,才会向
您提出这个疑问。”
佛又告诉阿难:“阿弥陀佛的神威光明,是至尊第一的,是十方世界所有诸佛所不及的。这光明照遍了东南西北上下十方像恒河沙一样多的佛国世界,他头部的顶光可以照耀一、二、三、四由旬这么近的地方,也可以照到百、千、万、亿由旬那么遥远。而其他诸佛所发出的光明,有的可以照耀到一两个佛国之中,或者照耀到百千个佛国。只有阿弥陀佛发出的光明才能普照无量无边的佛国世界。诸佛光明照射的远近,是根据他们前世求道时所立志向所得功德的大小不同来决定的,到了他们成佛的时候,得到相应的光明。这是自然成就,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阿弥陀佛所发出的光明是绝好的,那光明胜过日月光明千亿万倍,它是光明中最尊贵宏大的,在诸佛中也是一等一的。所以那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为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解脱光佛、安隐光佛、超日月光佛以及不思议光佛。这种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这些世界中的众生,有受到这些光明照耀的,所有贪、瞋、痴之污垢便得以彻底清除,所有善根油然而生,身意柔软。如果有人在那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这三途极苦之地,只要见到阿弥陀佛发出的光明,所有苦难都会即时停止,命终之后都得以解脱出来。如果众生中有听到阿弥陀佛的光明、威神、功德,又时时刻刻都在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专心致志,从不间断,就可以随着他的意愿,往生到极乐世界。”
“那阿弥陀佛寿命的长久,是难以说清难以计算的。在他的佛国
里的声闻弟子,同样是难以说清难以计算的。阿弥陀佛的神通智慧通达一切。他的神威法力自在无碍,他能用一只手掌托起一切世界。在我的弟子中大目犍连是神通第一的,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星辰及众生的数目,他能在一昼夜之间全部计算清楚。如果十方世界中的众生都都成为缘觉,每一位缘觉的寿命都是万亿岁,每一位的神通都像大目犍连一样,即使他们的寿命完结,竭尽全力,智力取尽,一同来推算阿弥陀佛国中的声闻弟子之人数无论如何也算不出来的,他们计算出的数目与实际的人数相比还是千万分中不及其一。好比大海浩瀚无边,假如取一根毫毛,将这根毫毛又分作一百份,用这微尘大小的一毛尘来沾一滴海水,这一滴海水与大海相比,谁多谁少呢?”
“阿难,刚才我所说大目犍连以及所有缘觉所计算出的阿弥陀佛国中众弟子的人数,就好像是那毛尘沾到的那一滴海水,他们还没有计算出来的数目,就像是大海中的水。阿弥陀佛以及在其极乐世界中的诸位菩萨、声闻、天人的寿命长久以及数量多少,不是通过计算比喻等方法所能知道的。”
“在那西方极乐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各类宝树,有的是纯黄金树,有的是纯白银树,有的是琉璃树,有的是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它们都是用一种宝物组合而成,不掺杂任何的杂质。有的树是用两种、三种、七种宝物组合而成的。根茎枝干用这些宝物组成,花叶果实则用其他任何一种宝物形成。还有其他的宝树,是用黄金作根、白银作树干,琉璃作树枝,水晶作树梢,琥珀为叶,美玉为花,玛瑙为果。其他的宝树,也是用七宝形成的,只不过它们互为根
干枝叶花果罢了。这些不同的宝树,各自按类排成行,茎茎相望,枝叶相向,花朵果实,各展风姿,繁茂的妙色,光明照耀,美不胜收,使人目不暇接。清凉微风应时而发,风摇枝叶,自然发出微妙的乐章,五音相和,非常悦耳。这些宝树,在他的国土里比比皆是。”
“那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讲经说法道场中的菩提树,树高达四百万里。树干粗壮周长五千由旬,枝繁叶茂向四面八方延伸了二十万里。这菩提树都是由宇宙中所有的宝物自然生成的,那树上的花朵与果实繁茂旺盛,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花与果实还放大光明,射向四面八方。还有那五颜六色的摩尼宝珠相互串联,密密麻麻地装点着那菩提树的枝叶主干。金珠铃铎以及珍妙宝网流放百千万的光明,彼此相照,互为庄严,交相辉映,那些各式各样的宝物都发出无量光明照亮十方。那一切切的庄严殊胜的景象,都根据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意念而变换。”
“那树枝随着微妙清风的徐徐拂来,发出无数美妙的音乐之声,那声音传遍了许许多多的佛国世界,那音声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在十方世界的音声之中最为第一。如果有众生看见那伟岸微妙的菩提树,听到那菩提树发出的美妙之声,嗅到了那花果发出的香味,品尝了果实的滋味,被那发出的光彩照到,想念那菩提树的无量功德,那众生立即就会六根清净,再也不会有什么烦恼与忧患了,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终成佛道。又因为见到那菩提树的缘故,获得三种忍:第一是音响忍,二是柔顺忍,三种是无生法忍。”
佛告诉阿难:“极乐世界的花果树木跟那无量众生一样都能够广
作佛事,这都是因为阿弥陀佛的的神威之力的缘故,本愿之力的缘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力的缘故。”
“那阿弥陀佛的讲堂、精舍、楼台等一切建筑景观,也全是七宝自然生化而成。又以白色的摩尼珠交织缠绕在一起,美妙无比。其他诸位菩萨所居住的宫殿也是这样。在这些精美的堂舍楼观之中,有人在讲经、诵经。有人受经、听经;有人在那里来回走动读诵经文;有的修习禅定。在虚空之中的人也大抵如此。有的证得了须陀洹的果位,有的证得了斯陀含果位,有的证得了阿那含果位,有的证得了阿罗汉果位。原来在成佛路上有些徘徊的,现在也不再退转了。那里的每个人都在各自念道、说道、行道,莫不欢喜。”
“在讲堂的左右两边,清泉池水纵横交流,它们的宽广深浅都不尽相同,有的十由旬、有的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这么宽广的都有。那水质湛净芬芳,具有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等八种特性。那岸边的栴檩香树,吉祥果树数量繁多,总是开满了鲜花,结满了果实,闪耀着光芒,散发出迷人的芳香。那修长的枝条,茂密的树叶,交织覆盖在那池水之上,发出的香气美妙绝伦,无与伦比。随著清风散布本体的香气,沿著池水流送花味的芬芳。”
“那极乐世界里的水池周边都是由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镶嵌而成,那池子里的水质地洁净,清净温凉,口感甘美,轻柔醇软,滋润滑泽,那水洒在身上使人清凉适意;水质不只可以止渴亦可治病。喝了此水,还可以增长善根。”
“池底铺满金沙,各色莲花五彩缤纷,竞相开放在水面之上。那里的众生在那水中,那水位会随着他的意愿升高或下降,想要水淹至脚背,或者膝盖处,或者腰部,或者颈部,或者水位到头顶,或者要水温清凉些,或者温热些,或者要水流湍急些,或者缓慢些,这些都能够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这池水开显神智,愉悦身心,水质清澈干净如同虚空,水清彻见底,仿佛无形,池底的宝沙不论多深都映照了出来。这些水面微波安和的徐慢旋回,互相倾注,流水中演义出无数清新悦耳的声音,有些听到诵念佛、法、僧三宝,有些听到是演说到彼岸的声音,有些是屏息寂静进入至深禅定的声音,有些是法界无生无灭的音声,有些是讲述只有佛才具有的十力(处非处智力、业异熟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上下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四无畏(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苦道无畏)的声音,有些是本性空无、无作者、无我的声音,有些是大慈大悲喜舍的音声,有些是甘露灌顶受位声。听见这种种声音,众生心境得以清净,没有那些虚妄的分别心,正直平等,成熟种种善根。根据他们所听到的音声,与佛法相应,自己想了解什么,就会听见相应的开示。不愿意听的,就一点也听不到。他们在成佛道路上永无退转之心。来自十方世界的往生者,都在七宝池莲花中自然化生,得到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再也听不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以及烦恼、苦难这些名称,在这里甚至连概念都没有了,哪里还有什么苦难呢?这里有的只是自然快乐的声音,因而这里被称作极乐世界。”
“在那极乐世界里还有很多的珍禽异鸟,也有我们现在所处世界大家都能看到的白鹤、孔雀、鹦鹉、舍利、杜鹃,以及一个身子两个脑袋的共命鸟。这些禽鸟,日夜不停地鸣唱着优美和雅的歌声;从他们的鸣声中,大家都能感受到对佛法僧的信仰,对修成佛道的精进,在生活中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任何事都必须一心一意和专心致志,以及五种能产生善法的根源(五根:(1)信仰根(2)精进根(3)正念根(4)禅定根(5)智慧根)。感受到五种可以破除恶法的力量,那就是:坚定信仰的力量,努力精进的力量,正确的思想观念力量,一心一意的力量以及智慧的力量。(五力:(1)信仰力(2)精进力(3)正念力(4)禅定力(5)智慧力。)”
“从那些禽鸟的鸣唱中,那里的人们都能够以智慧来选择修行法门的真伪。以努力精进的态度来力行实践正确的修行方法,得到正确的修行方法而欢欣鼓舞,没有烦恼,身心愉快,一切行为都与正确的修行方法十分吻合,也常常处在禅定之中,心意丝毫不散乱。舍弃一切错误的见解,而力行正法。”
“从那些禽鸟的鸣唱里,那里的人们都能够正确认识真理,走向正道,断除恶的念头,产生正当的念头,说出的语言都是善与真实,身、口、意的行为都符合佛的教导,以正当的收入来维持生命,不断地向真理及善的方向去努力,忆念正道,不使思想及行为有所错误,没有烦恼,常入禅定。”
“那些禽鸟的鸣唱声中传出种种微妙的道理,使那个世界的人们听了,都会自然而然地发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念。”
“舍利弗啊,这些禽鸟是都不是因罪业果报而投生的。为什么呢?因为极乐世界里根本上就没有畜生、饿鬼及地狱的这三恶道,甚至连三恶道的名称都没有听说过。这些禽鸟都是依阿弥陀如来的愿力变化而成,用歌声来感化教育那里的人们的。(佛说阿弥陀经)”
“那极乐世界中所有众生的容貌和身体特征都十分微妙,超越世间所有众生,是稀有难逢的。他们都是同一类别的众生,没有任何差别。但为了适应世人的习俗,才会有天神或人众的概念以便能够区分。”
释迦牟尼如来告诉阿难:“比如世上的乞丐,如果让他们与人间帝王们站在一起,从他们的面貌气质来看,都是不同的,怎么可能属同类人呢?如果人间帝王与转轮王站在一起,那么帝王就显得很鄙陋渺小了,就如同乞丐与帝王相比一样。转轮圣王的威武相貌虽在人类之中是第一位的,但与忉利天天主(玉皇大帝)相比,则又显得丑陋卑劣了。假如让帝释天与欲界最高天的他化自在天的天王相比,其间的差别就有千倍之大了,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较。那他化自在天的天王如果与极乐世界中的菩萨、声闻弟子相比,其容貌、气质更是相差了万亿倍。这些菩萨、声闻弟子所居住的宫殿、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饮食,都像欲界之顶的第六天王他化自在天王一样。而他们的威德、阶位,以及神通变化却是一切天神和众生所不能相比的,二者之间相差了百千万亿甚至不可数计的倍数。阿难,你应该明白,那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样的功德庄严,真是不可思议的。”
“极乐世界的所有众生,不管已经出生的,还是正在出生的,或
者是以后出生的,他们的容貌端庄威严,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各种用品,一应俱全。宫殿、衣物、香花、幡盖等,都随心所欲出现。如果想吃东西时,那七宝合成的钵具便会自然出现在眼前,百味饮食装满钵中。虽然有这么多的美味佳肴,但却没有人真正地去吃它们。只是看看它们的颜色,闻闻它们的香味,这些印象进入各人的意念之中便是饱餐了。这些以意念吃进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强壮,不会产生大小便这样的污秽,而且还能使身心柔软,不会有其他的味道。吃完之后,钵具、食物自然消失,到下次用餐时便又自然会出现。”
“还有许多宝物做成的精美的衣服、帽子、腰带、璎珞,耀耀生辉,色彩斑斓,极乐世界中的众生全都拥有这些东西,而且依照他们的意念,全都自然地穿在了身上。”
“极乐人民所居住的房舍与宅院,它们的形状同色彩都非常相称,调配巧妙,并且也同居住的人的大小色貌相称。房舍上面宝网覆盖,宝铃悬挂,装饰着各种美妙珍奇的宝物,使房屋的光彩明艳照人,壮丽夺目极尽庄严华丽。楼台栏杆,堂宇房阁,宽窄方圆,或大或小,或建在空中,或建在平地,全都清静安稳,建造微妙,使人看了欢欣鼓舞,快乐无极。人们想要什么样的房屋,便会随着这一意念出现什么样的房屋。”
“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每到吃饭的时候,自然德风便会徐徐吹起,那罗网及众宝树,发出微妙悦耳的声音,这声音不断地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以及成佛的修行方法,那音声散发出万种温雅的德香。闻到这种香气,风尘劳苦、不良习性自然消失,不再生起。那风轻抚
身上,温柔舒适,就好像比丘进入灭尽禅定状态中的感觉一样。微风吹拂下的七宝树林,鲜花飘飘洒洒,纷纷落下聚在一起,那花发出种种的色光,笼罩在整个佛土。各种各样的鲜花,根据不同的颜色分类组合,色泽协调而不杂乱。柔软光洁,就像棉花一样,脚踩在上面,淹没脚面有四指之深,脚走开以后,鲜花又重新回复为原来的样子,完好无损。吃饭的时间过去以后,这些鲜花便会自然消失。大地重新一片清静,天上重又飘下新的花雨。随着时令的变化,这种现象循环往复,与前面所说的情景没有什么差异,在一天之中要重复六次。”
“数不清的宝莲花布满了整个极乐世界,每一朵莲花都有百千亿片花叶,都发出轻柔明亮的光明,幻化出数不清的颜色,青色的莲花发出青色的光,白色的莲花发出白色光,其他玄、黄、朱、紫等色的花也都发出各自相应的光明,色彩斑斓,炫丽悦目。还有无数珍稀宝物,百千摩尼宝珠与这些宝莲花相互辉映,那光明亮丽更甚于日月。莲花的大小,或是半由旬,或是一、二、三、四由旬,或是百千由旬,大小不等。每朵花中,放射出三十六百千亿种光;每一种光中,又示现出三十六百千亿位佛,佛身呈紫色金身,相貌端庄,更是无与伦比。每一位佛,又放射出百千光明,广为十方世界演说微妙佛法。这样众多的佛,每位都是通过演说微妙佛法,每一位佛都使无量众生都安立在成佛路上。”
“阿难,那阿弥陀佛的国土之中,没有昏暗、火光、日月、星辰以及昼夜等现象,也没有岁月、劫数这些时间的概念,更没有对家庭的执着。无论什么地方,既没有标志名称,也没有取舍分别的行为,惟一感受的就是清净之心所带来的最无上的快乐。若有善男信女,无论过去往生极乐净土的,还是现在要往生极乐净土的,全都安处在正确的修行方式,这是正定之聚,注定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位。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处在邪正聚或不定聚之中,那么必定不明白正确的修行方式以及积功累德的作用。”
“宇宙中不只是我在赞叹称颂阿弥陀佛那不可思议的功德,在我们娑婆世界东方的阿閦鞞如来、须弥相如来、大须弥如来、妙音如来等,南方的日月灯如来、名闻光如来、大焰肩如来、须弥灯如来、无量精进如来,西方的无量寿如来、无量相如来、无量幢如来、大光如来、大明如来、宝相如来、净光如来等,北方的焰肩如来、最胜音如来、难沮如来、日生如来、网明如来,下方的师子如来、名闻如来、名光如来、达摩如来、法幢如来、持法如来等;上方的梵音如来、宿王如来、香上如来、香光如来、大焰肩如来、杂色宝华严身如来、娑罗树王如来、宝华德如来、见一切义如来、如须弥山如来等等十方多得像恒河沙一般数不清的如来都在各自的世界里,以自己的舌头覆盖各自的佛国中的三千大千世界,向当地的一切众生介绍极乐世界和阿弥陀如来种种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劝慰大家要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为什么呢?因他们都想让其他世界中的一切众生闻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发清净心,忆念受持,皈依供养,乃至能发一清静信仰,把所作的一切功德都一心一意回向到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能随其意愿得到往生,并继续修行,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最终成就佛道。”
第五章
“十方世界的一切诸天人民,凡是诚心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大致可分为三种人。上等的往生者是舍弃家庭,抛弃世俗的一切欲望,出家作为佛弟子,发愿成佛,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广集一切功德,一心一意想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这类众生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圣众即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弹指一挥间,即跟随阿弥陀佛一行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在那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以,阿难,众生若想在今世见到阿弥陀佛的话,应发愿成就佛道这一无上菩提之心,并一心一意真心实意忆念那西方极乐世界,尽可能地积累更多的善根,并将这些功德回向到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件事,这样,就能见到阿弥陀佛,往生到那极乐世界,并从此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直至最后成佛。”
“中等的往生者是:不能舍离家庭出家做沙门大修功德的人。应当发愿要成就佛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尽力修行及做功德;奉持斋戒;建造佛塔、佛像;供养出家僧众;在佛殿悬挂彩幡,燃烧灯烛、散花烧香;并把这些功德回向誓愿往生极乐世界。这等人临终之时,阿弥陀佛的与真身无二无别的化身在极乐世界诸多众人围绕下出现在这等人面前,接引他们顺利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类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虽然在功德智慧方面比上等往生者略低一筹,但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了。”
“第三类下辈者是怎么样的呢?有些众生不能够作各种功德,但也发愿要上求佛道,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对阿弥陀佛始终保持
欢喜、信仰、爱乐,毫不疑惑,以至诚之心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等人临终之时,便能够梦见阿弥陀佛,得以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这辈人的功德、智慧又不如中等的往生者。”
“如果有众生安住在菩萨道,以清净之心至心向往阿弥陀佛,修行念佛、念法、念僧(谓菩萨、罗汉、圣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这十念,发愿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人听闻了深奥的佛法,深信不疑,领悟至深,乃至于获得一念的清静心,诵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那么,在他临终的时候,如同在梦中一样,见到阿弥陀佛,并将他接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中,从此以后,在成佛路上再也不会退转,直至最终成佛。”
“阿难,如有一定善根的众生听到这部经,指对于经中的义理,能够了解而谨记于心,念念不忘,并且实践于日常生活中,读诵书写并供养这部经典,日日夜夜都不间断,只求能够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要成就佛道,对佛制定的戒律坚固护持,丝毫不犯,饶益一切众生,将自己所得的一切功德善根,全部毫无保留地布施给众生,让他们得到安乐,教化众生忆念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那么,当这个人临终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其容貌将会像阿弥陀佛一样,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真金色身。种种庄严,迅速闻听相应佛法,在成佛路上永不退转。”
“阿难,如果众生想要往生极乐世界,虽然在禅定的修行方面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但他始终遵守佛制定的清规戒律,尽心竭力广作善事,不伤害一切众生,不偷盗他人财物、不乱搞男女关系,不说假话
欺骗别人,不饮酒,不说他人的长短优劣,不污言秽语辱骂众生,不说那些华而不实的话语讨别人的欢心,对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起贪念,对自己所谓不利的一切人和事都不会有嗔恨心,也没有痴心妄想。再加上昼夜思维那清静庄严殊胜无比的极乐世界和慈悲无限的阿弥陀佛那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发自内心的顶礼归依供养阿弥陀佛,这人在临终的时候就不会惊恐害怕,心里清楚明白而不是迷迷糊糊,即得以顺利往生到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如果有的人俗事缠身而不能出家修行,也无没有闲暇时间去大修斋戒来使身心达到清净无忧的境界,那么,他在有空闲的时候,可以端正身心,断绝一切世俗的欲念干扰和烦恼,以慈悲之心勇猛精进修行;不生愤怒、憎恨、嫉妒之心;不贪婪悭吝;对所进行的修行不怀疑、不后悔;对父母孝顺;对国家忠诚;对亲友信义;对佛语和因果深信不疑;对这些佛法信受奉行,不得损减亏失。思索脱离生死苦海的种种方法,昼夜常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此十日十夜,乃至于一日一夜都能够不间断者,命终之后都得以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些人到了极乐世界之后,都行菩萨道,在成佛路上都不会再退转,都获得黄金般色身以及佛的三十二种大人相,而且都能成佛。至于想在哪个世界成佛,都是根据他们的心愿来决定。随其修行精进程度的不同,那么成佛的时间也就有所不同。但只要精进努力修行,就一定能得到佛果,达成各自的宿愿。”
“所以,阿难,由于这个法门能带给众生这么多的实际利益,使得宇宙中十方所有世界中的诸佛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阿弥陀佛所有不
可思议的功德。”
“阿难!十方世界的诸位菩萨,为了想瞻仰礼拜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每一位都以香、花、幢、幡、宝盖,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住处,恭敬地供养,聆听、接受他所讲授的经法,宣布道化,称赞佛国净土的功德庄严。”
释迦牟尼如来接着便一首颂来总结前面的开示: 东方诸佛刹,数如恒河沙; 恒沙菩萨众,往礼无量寿。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 咸以尊重心,奉诸珍妙供。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闻佛圣德名,安隐得大利; 种种供养中,勤修无懈倦。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 功德普庄严,诸佛国难比。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 应时无量尊,微笑现金容。光明从口出,遍照十方国; 回光还绕佛,三匝从顶入。菩萨见此光,即证不退位; 时会一切众,互庆生欢喜。
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授记当作佛;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心。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 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 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 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菩萨兴至愿,愿已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各发菩提心。舍彼轮回身,俱令登彼岸; 奉事万亿佛,飞化遍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第六章
释迦牟尼如来接着告诉阿难:“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们,由于仰承着阿弥陀佛的神威之力,在一顿饭的时间里,就能够来往于十方世
界的无边净土之中去供养诸佛,他们供养佛所用的花、香、幢、幡等供品,都会随着他们的意愿,出现在他们的手中。那些供品之珍奇、美妙、奇特的程度都是稀有难逢的,在娑婆世界是看不到的。他们供养的花瓣,飘扬在空中聚成一朵鲜花,这些鲜花的花心都向下张开,顶部浑圆,聚成一个大花盖,那花盖放射出百千种光芒,那光芒汇聚着百千种色彩,每种色彩又各散发出奇异不同的香气,那香气弥漫着整个世界。那小的花盖有十由旬大,大的花盖则是它的一倍或数倍,乃至大得可以覆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这些花随着落下来的先后顺序依次隐没,如果不重新洒下新的花瓣,那么前面所洒下的花瓣是不会落下的,飘飘洒洒,悬浮在虚空之中。菩萨们在虚空中伴随着来自虚空的美妙音乐,歌颂佛的无量功德。供养完毕之后只需片刻的时间,菩萨们便又返回到了极乐世界之中,全部聚积在七宝讲堂,聆听阿弥陀佛的讲经说法。菩萨们听闻了他的开示之后,莫不欢欣鼓舞,心开意解,得道真谛。每当这时,一阵阵香风便会微微地吹拂七宝圣树,发出五种柔美和谐的音乐,无数神奇美妙的鲜花随风而舞,供养于佛。这样的情景,总是循环没有间断地进行着。一切的诸天人众,全都捧着百千种鲜花和妙香,演奏出万种伎乐,供养阿弥陀佛及佛国中的菩萨们。众人前后往来,熙熙攘攘,充满了欢欣、快乐之感。这些都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施予众生的缘故,也是因为这些天人在过去世中曾供养过佛所积累功德善根的延续,这些善根从未缺减过的缘故,善于摄取的缘故,善于成就的缘故。是圣众善于修习、善于摄取、善于成就的缘故。”
“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中的所有菩萨都能彻底洞察、全面闻听到来自四面八方过去现在的一切事情。对于诸天人民以至于飞蝇爬虫之类心中所想和善业恶业,口中想说之事,以及何时能够得以解脱苦海,何时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等事情,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还有,在阿弥陀佛世界中的那些声闻弟子身上发出的光芒,能照到一由旬远。而菩萨们的光芒,则可照亮百由旬远的地方。其中有两位是最为至尊的,他们的威严神光能够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问道:“那两位菩萨的名号叫什么呢?”
释迦牟尼如来回答说:“一位名叫观世音菩萨,另一位名叫大势至菩萨。这两位菩萨曾经在娑婆世界中修习菩萨行,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便伴随在阿弥陀佛的左右。如果他们想到其他十方世界供养诸佛的话,都会随心而至的。现在他们就居住在我们所居住的娑婆世界之中,救度这里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的善男信女们一旦有危急、困难、恐怖之事,只要一心顶礼归依观世音菩萨,没有不立刻便得到解脱的。”
“再有,阿难,在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中,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一切菩萨,他们都在这一生中成就佛位。还有一些菩萨发下宏大誓愿,自愿重入生死苦海,为救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而鞠躬尽瘁。这些菩萨们时时刻刻以自己的誓愿为铠甲,在各个世界中演说佛法,以智慧和功德来庄严自己。他们虽然也出生在五浊恶世,示现跟那里的众生一模一样,但他们直到成佛,也不会堕入三恶道去受苦。不管他们生到哪个世界,对自己的过去知道得一清二楚。阿弥陀佛欲
度脱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都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使他们都能够得到究竟的快乐,那些行菩萨道的众生都能够顺利成佛,他们成佛以后,在辗转到十方世界传授佛法,救度苦海众生都能够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如此辗转,不可复计,十方世界中的声闻弟子、菩萨圣众以及其他众生都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得到了究竟的快乐。已经和即将成佛的不可胜数。那极乐世界虽然接纳了无量无边的不可胜数的十方众生,但也不会增多,为什么呢?好比大海,为水中之王,长江大河,涓涓溪流都流入了大海,那大海也不见增减。八方上下佛国无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殊胜,这些都是那阿弥陀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的志愿和功德所致。那阿弥陀佛的恩德广布十方佛国世界,无穷无极,深大无量,是任何语言和形容都无法表达于万一的。”
“极乐世界中的所有菩萨,他们的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具足圆满。连诸佛所演说的深奥玄秘的一切法门,也都研究领悟得透彻深入,没有一处不明了通达的。他们以这些深奥玄妙的佛法来规范调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身心柔软,深入真正智慧,对外道的教法再也不会用心,都依照诸佛的教导。在修习念、择去、精进、喜、猗、定和舍这七觉支方面不遗余力。修行五眼,照真达俗,使肉眼简择;天眼通达十方,无论远近;法眼清静;慧眼见真如;佛眼具足,对一切之法性通达觉了,辩才总持,得大自在,了解世间一切众生的根性与好恶,而且因人而宜、随其机宜,广说佛法。所说之法,至诚真实,深入佛法精髓,度化众生,演说正法,无假有
之相,无造作之为,无烦恼之缚,无涅槃之念,没有种种分别,远离种种颠倒。对一切所用之物从不摄取;游历十方诸佛世界,从不产生喜爱或厌烦的感觉。无所希求,甚至连这个念头也不曾有过。也没有你我的分别,更无亲疏恩怨的计较。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皆怀有大慈大悲为一切众生谋利益之心,舍离了一切执著,成就了无量的功德,以圆融无碍的智慧通达彻悟诸法本如,彻底明了世出世间的因果、事理,以种种音声方便弘法利生,对世间一切言语都不染着于心,以追求一切正法为究竟的快乐,了知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是虚妄。毕竟无所有,了不可得,平等空寂。生身的苦报与烦恼两种余习都已断尽,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圆满的一乘教法,从而达到涅盘彼岸。决断一切疑惑的束缚,证无所得。以方便权巧的智慧增长了知教化一切众生的方法,从本性中流露出的智慧和神通都能够安住。他们所证得的一乘佛果,也是从他们自性中自然显现,决不是从外面求得领悟到的。”
“极乐世界的菩萨们智慧宏大深广,就像那宽广甚深的大海;功德高广,好比须弥山;从他们身上散射出的威神之光,远远超过了太阳和月亮。他们的内心世界纯洁得犹如雪山;菩萨们忍受侮辱、屈辱的精神,好比承载万物的大地。对世间中的一切都平等心对待,心中清静好比那洁净的水,对心田中一切尘垢都洗刷得干干净净,一尘难染。他们度化众生的热情如火,烧尽一切烦恼,对万事万物从不执着,犹清风一般,没有任何障碍。宣讲佛法的音声,如同清雷霹雳,唤醒那些还沉迷于苦海的众生,这些菩萨传授的佛法犹如甘露,滋润众生 的心田;菩萨们的平等慈悲之心,就像那虚空般广大无边;菩萨们好比那洁净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胸怀犹如尼拘树般宽广,护庇着广大众生;智慧锐利犹如金刚杵,能够斩断一切邪知邪见,降服烦恼等恶魔;信念坚定犹如铁围山一样坚固,一切邪魔外道都不能动摇;心智方广正直,善于顺遂机宜,做各种决断;研究佛法,不知厌烦,求法不知疲倦,守戒严谨犹如琉璃,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菩萨们所说之法,大家无不心悦诚服;他们到处传播佛法,建立道场,以智慧之光,冲破愚痴带来的黑暗。那些大菩萨谆净温和,寂定明察,为大导师,调伏自身和他人的各种欲望,引导广大众生舍弃一切爱欲执著,彻底清除导致沉沦苦海的贪、瞋、痴这三大毒根。他们游戏神通,以愿力因缘出生广大善根,摧伏一切魔众,尊重供养侍奉一切诸佛,为世间之明灯,最胜之福田,殊胜吉祥,堪受人天供养。他们威光显赫,神采奕奕,法喜充满,雄健勇猛,无所畏惧,音容相貌十分庄严,具足无量的功德和无碍的雄辩才能,无与伦比。极乐世界的各位菩萨们常常得到诸佛共同的称赞。他们通晓一切菩萨智慧,常常安住在不生不灭诸三摩地境界,巡游一切道场,远离声闻、缘觉二乘的境界。阿难!我刚才所讲的只是对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中的广大菩萨的真实功德略说一二,如果要面面俱到,即使说上百千万个时劫也难以说完啊!”
第七章
释迦牟尼如来又告知弥勒菩萨及在座的天人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中的声闻弟子及菩萨们的功德智慧无量,说不可尽,那国土的奇妙、安乐、清净也同样妙不可言,他们勤力善念,尽力供养十方诸
佛,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信心坚定不退,意念终不松懈。外相迟缓,内心驶急。心容虚空,包罗万象。奉行中道,内外一致,表里如一,自然严整,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没有贪爱。他们的志向誓愿从不改变,他们所追求的佛法,平和中正,永远不会误入歧路;他们对佛经中约令总是兢兢业业不折不扣的执行,好比工匠手中的墨线,依线施工,不敢稍有怠慢。心中所想,全为佛法,没有其他任何杂念私欲,心中空旷没有任何忧虑。随缘行事,安住在无为境界之中。淡泊明志,没有任何欲望。所作所得,皆是善事,以大慈大悲之心哀愍一切众生。所作所为都符合礼义。包罗万相事理,摄受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永得解脱。保守自性的清净,所立志愿至高无上,净化身心,保持禅定,得到究竟的安乐。一旦开悟,明心见性,清净本性中,自自然然流露出无量无边的事相。这些声闻、菩萨之心好像神奇的摩尼宝珠一样,将自然之光和色相互渗入,往复变化,超过十方。他们的自然之心,使国中自然生出七宝,空中自然涌出万物,光明、精妙、明净齐显并现,诸善众好无与伦比。这都是极乐世界会众和清净心所生出的,他们的智慧没有上下之分,对万事万物洞察的深广程度可谓无边无际。你们应当各自精进勤修,努力自求自身的功德,断除生死,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之中。到了那时,你们自然会完全舍弃了娑婆世界的六道轮回,恶道之门自然关闭。那极乐世界是最胜之道,简单易行。那极乐世界的往生者都不逆不违,为本性所牵随,志向如虚空,勤修成佛道,可以得到长生不老,寿命和快乐都没有极限。为什么非要贪着这娑婆世界中世俗所谓的利益,烦恼无尽,为世
间无常所折磨呢?”
“这娑婆世界中的人们都去争本也无关的事和物,在此痛苦不堪的五浊恶世之中,他们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以求自给。尊贵的、卑贱的、贫穷的、富裕的、年少的、年长的、男的、女的,处心积虑,甘愿被自己的贪欲之心驱使,没有田地的想得到田地,没有房屋的想得到房屋,没有家眷财物的想得到家眷财物。不管是没有得到的,还是已经得到的,都在忧愁苦恼。得到了一件,还想再要两件,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担心失去,担心遇到水灾、火灾、盗贼等等。又害怕冤家的仇杀,债主的催逼。忧惧之中,悭吝之心随之增长,越来越顽固,难以弃舍。等到他们死去的时候,所有的财物都不会跟随他们而去,穷人与富人完全是没有区别的,个中忧苦,万端无尽。”
“这娑婆世界中的人民,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亲属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应当互相憎恨,嫉妒;应当互相帮助、救济,不要贪婪吝惜任何财物;互相之间的言谈应当和颜悦色,互尊互敬,不要相互冲撞斗狠;如果产生争吵,心里就会愤恨不已,如果这愤恨愈演愈烈,最终必然结成深仇大恨。世间之事,如果总是冤冤相报,更会没完没了,导致双方都受到伤害。即便有时报应没有立刻显现出来,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岂不知因果昭彰,丝毫不爽,一旦报应现前,后悔也来不及了。”
“人类沉迷在情爱贪欲之中,孤独而来,孤独而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受,无人能够代替。善恶果报,如影随形。每个人在世上所作所为各不相同,要想再见,遥遥无期。何不趁身体强健,努力行善,难道等到有心无力之时再哀嚎么?”
“这世间的人分不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而常常凭借着各自的见解,去做各种招致吉凶祸福之事。这些人身心愚昧,神志昏暗,听从接受那些外道邪说,这样的颠倒见解相续不绝,成为生死轮回的源动力,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常为根本。由于不能够对佛法产生信仰,心无远虑,被各种欲望所驱使,而一心只追求眼前的世俗快乐,沉迷于瞋恚愤怒,贪恋于财物和各类喜爱的有形之物而永无休止。真是替他们悲哀怜惜啊!”
“这世间之人,其先辈愚痴,不知佛法、不懂道德,不对他的后辈进行教导,世世代代恶业相袭,以致造成生生世世作恶受报的结果,这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这些人对生死轮回于六道,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这宇宙真理规律都不相信,还以为因果报应是不存在的。他们也常常看到或者听说有人生老病死,或者儿子死亡父母痛哭,或者父母死亡子女痛哭,兄弟夫妇,其悲伤程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生一死,相互眷恋,被恩爱忧伤之结牢牢捆缚,没有解开的时候,想念之前的恩恩爱爱,亲善友谊,其实都是情欲在支配,不能深思熟虑了解世事真相而专心精勤地修行佛法,人生苦短,眨眼间第二世都再一次地开始,等到年寿将尽的时候,则会感到无可奈何,空自哀叹!”
“这世间之人对佛所开示的种种离苦得乐的方法不能够正确理解,迷惑的人很多很多,真正明白世事真相得到究竟解脱的人却凤毛麟角。这些人时时刻刻都在算计如何损害他人,恶气昭彰,妄生事端,违背天地之德,作恶多端,他们的既定阳寿就会被剥脱堕落辗转于地
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中,永无出期。”
“你们应当深思熟虑,远离各种恶业,选择善事,勤奋苦修。富贵荣华不可能长久,缘份一尽便会弃人而去,实在是没有快乐可言。你们应当勤奋精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你们的智慧才会明达,功德才会殊胜。千万不要随心所欲。亏负于经教戒行,落在人后啊!
弥勒菩萨说:“佛的教导非常深刻,非常善妙。我等承蒙佛的慈悲大恩才得以脱离生死苦海。佛作为三界法王,超过一切诸天圣人而为至尊。佛所说之法,光明彻照,洞达无极。佛是一切天人之师,今生能够遇到佛驻世教化,又亲耳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都感到莫大的欢喜,我们的心也因此得到开明。”
释迦牟尼如来告诉弥勒菩萨:“对佛恭敬的人,是大善之人。他应当称念佛的名号,观想佛的十大无上德行: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和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都已圆满具足并且到达无上境界)、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佛陀(智慧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世尊(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所共同尊重者),断除狐疑猜忌,拔除各种爱欲,杜绝各种恶意恶念的源头,就算他奔走于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世间秽土之中,也能无所障碍。也能够向众生指引佛法正道,度化还未度化的有
情众生。你们应当知道,十方世界的众生,从无量劫以来就辗转往返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之中,忧苦不绝,被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痛苦时时刻刻折磨缠绕,这身体恶臭其中而不洁净,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称得上快乐的。你们应当自己果敢决断,洗除心中的污垢,言谈举止符合忠、孝、仁、义,心口如一。自度之后,再转相拯济苦海众生。至心发愿,积累功德善本,虽然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勤奋精进地修行,但往生却是弹指一挥间的事。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享受那无穷无极的快乐,彻底清除生死痛苦的根本恶因,再没有苦恼忧愁的纠缠;能够使寿命长达千万劫,自在神通,一切所行随心所欲。因而你们应当精进修行,一如既往地努力实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愿望。不要怀疑,不要反悔,以免自己错过时机,造成罪业,以至往生时却到了那西方极乐世界的边地之国,在怀疑佛智的众生聚集的七宝城中,在五百年的时间内都见不到佛、法、僧三宝,听不见诸经佛法,承受诸多的不幸过患。”
弥勒菩萨听到这里,说道:“如今听了佛明确的教诲,我等众人一定会专心修行,精进学习,按佛的教导诚心奉行,不敢有半点疑惑。”
佛告诉弥勒菩萨说:“你们能在这个五浊恶世之中,端正自己的心意,不做种种恶业,堪称为‘大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十方诸佛世界之中,善多恶少,容易接受开导教化。惟有这个五恶充满的娑婆世界,是苦最多的。我现在这个世界做佛,教化众生,欲使他们舍弃‘五恶’、‘五痛’、‘五烧’,降服他们的痴迷之心,让他们持守五善,获得福德。这‘五’分别是指什么呢?”
“第一,这世界的众生,一心专做种种恶事,以强凌弱,更强者又欺凌强者,这样辗转相欺,残害杀伤,弱肉强食,不知行善,以后必定受到各种惩罚,遭受相应果报。因而就有贫穷、乞丐,有的无儿无女或无父少母,有聋子、瞎子、哑巴、痴呆,有的愚痴,有的残废,有的癫狂,这全都是因为前世不信佛,不行善,不积德所受到的应有惩罚。但这世界中也有人尊贵,有人富饶,有人贤明,有人受众人尊敬,有人智勇双全,有人福慧双具,这也是由于他们前世慈悲孝顺,修善积德的结果。现实世界有这种可以见到的丑恶行为,因而在寿终之后,便会在冥界转生投胎,重获色身,根据其作恶的轻重,改变原来的形象,在六道中轮回,沉沦在更低的层次当中,因而便有地狱、禽兽、飞蝇、爬虫之类。好比世间的法律一样,对于不同的罪业便会有不同的判罚,有的关在牢狱之中饱受极刑的痛苦。神识随着业力的运转不断奔赴于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中,不管他的寿命短长,总是如影随形,交相报偿,业报未尽,终不会分离。”
“这些业力使他辗转往返于恶道之中,经过众多漫长的时劫,也很难得到解脱,苦不堪言。因果定律是宇宙运行的最基本的法则,即使在短时间内不能见到这种报应,但这报应总有相聚的时候。”
“第二,这世间的众生不遵守法律和制度,奢侈淫乐,骄横放纵,放情纵欲。居于上层的众生不能贤明,在位却不能正己之身,诬陷冤枉他人,陷害忠良,口是心非,投机取巧,虚伪且诡计多端。那些身处高位的人,卑贱的人,以及其他各类人等,都是尔虞我诈,嗔恚愚痴,总想损人利已,占更多的便宜。为着利、害、胜、负,互相算计,结下怨恨,转而化为仇,直至最终家破人亡。丝毫不顾忌前后报应。那些富有的人,悭吝贪惜,不肯施与他人。爱欲坚固,贪心深重,劳身苦心,就这样一直到死,而所有的财物又不会随他而去。但善恶祸福这相应业力,却追随着他的生生世世,这业力使他在三善道中享乐,或使他陷入三恶道中煎熬。再有,有的人见人行善,不但不学习,还要憎恶诽谤别人。常怀盗心,总是算计别人的财物供自己享用,享用完了再次去盗取。这当然逃不出业力的牵引,最终会将这人引入恶道之中,使他承受三途恶道的无量苦恼,辗转其中,苦不堪言,难有出期。”
“第三,这娑婆世界的众生,由于相互之间的业因来到这个世界又能够活得多久呢?那些不良之人,心术不正,常怀邪恶之心,常沉迷于淫欲放纵,烦满胸中,淫邪放荡邪恶的行为流露于外表,其所作所为不但导致家产耗损,而且这些事情还不合法度,违犯法律,必遭恶报。应当追求、奋斗的事,他们却不愿去做。再有,有的热衷于交朋结友参加各种聚会,发动战争,互相攻击,杀戮侵掠,以武力胁迫强夺他人之物,将抢夺来的财物拿回去取悦妻室儿女,不知疲倦地寻欢作乐,被世人憎恨厌恶,最终也得到灾患而深深苦恼。这类恶人,虽当下是人而已步入恶鬼行列,神明将会记着他们的恶行,一旦因缘际会,就会堕入三恶道中,受到那无边无尽的苦痛的折磨,辗转于三恶道之中,痛苦不堪言说,了无出期。”
“第四,这娑婆世界的众生不思行善,却好拨弄是非,言辞粗鄙、说假话、大话,阿谀奉承,憎恨嫉妒善人的才德,败坏贤明之人的名
声;不孝顺父母,不尊重师长;对朋友不讲信义,难得诚实;妄自尊大,以为自己是得道高人。横行霸道,仗势欺人,想使大众对自己产生敬畏;不知羞惭,难可降服教化。骄横傲慢,只因前世所修的福德的营护,才未马上受难;今生今世作恶多端,前世修来的福德终究会被消耗殆尽。在他寿终之时,所作的各种恶业拥着他的神识去到冥界,他的恶名和作的恶业,都记录在神明那里,这些恶业和罪过牵引着他,使他不能脱身,只好随着前往,进入到狱火汤镬之中,身心被摧毁,支离破碎,精神和肉体都遭受到无极痛苦。到了这个时候,他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第五,这娑婆世界的众生不知努力,总是松懈懒散,不肯行善,也不肯修治身心,从事正当的职业。儿女对父母师长的教诲置若罔闻,爱理不理。二者好像是冤家对头一般,这样的儿女有不如无。忘恩负义,对父母的恩德不知回报。有的人放纵自己,游乐散漫,沉迷于酒色,鲁莽无知,专横跋扈,胡作非为,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仁义礼貌,也不听从他人的劝告。有的人对父母兄妹、亲戚眷属的生活困难丝毫也不关心,不思报效父母的养育之恩,不顾及朋友和老师之间的情义,言谈举止,没有一点善意可言,不相信诸佛的经言法教,不相信生死因果,善恶有报。妄想害惑圣人,离间僧众,蒙昧愚痴,反认为自己很聪明。不知生从何处来,死后又往何处去,不知仁爱和顺,妄想长生。对慈悲之人的教诲却不肯相信,苦口婆心地给他以劝勉,但他却无动于衷。这些人心意闭塞,对善意良言不能够领悟。在他们寿命将要终结之时,才感到后悔、害怕。不预先修善,到这时才后悔,
第三篇:阿弥陀佛赞(模版)
《阿弥陀佛赞》: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 大慈大悲 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欢迎传颂,功德无量。
第四篇:阿弥陀佛心经启示
阿弥陀佛心经启示
《心经》的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该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短精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经典。自古以来,此经一直在佛教界广泛流传,每个朝代的很多信徒都能流利地背诵。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高僧翻译和注解了这部经典。据不完全统计,《心经》共有七种译本,对本经的注疏至少有百家之多。该经也是汉传佛教寺院每天晚课必诵的经典。全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二个字,却涵盖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内容精华。《心经》所揭示的缘起性空之理,是大乘一切经教建立的理论基石。如实准确地把握此经的思想内涵,对于学习经教,指导修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心经》不仅对人的修行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还对人的为人处世有多方面的启示。《心经》对人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使人看破世事;
二、劝人心无挂碍。现分别简析如下。
一、使人看破世事《心经》主要是讲般若空性的经典。在经中说,观世音菩萨以般若之智,观察到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皆是一种假有,最后都归于空无。此经所说的“空”,是性空,是本来空,是与一切万有相和合的,不是相对的,不是没有的,是有而空的。所谓宇宙间一切形形色色,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下至一切用物,植物、动物和我的身体,都是有相的;我们的思想、道理、人事、人情、喜怒哀乐,都是无相的;这一切有相无相的东西在因地上总是空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成;因为是因缘生,所以无有实体,求其究竟相,毕竟不可得。所以一切一切,无自性,无实体,因缘生,不可得的,所以是性空。观世音菩萨在修般若空观之时,观照到五蕴都是空幻不实的。所以,在后面经文中佛陀告诉舍利弗,既然五蕴皆空,那么色也就是空的,受、想、行、识也都是虚幻不实的。在此基础上,佛陀进一步对舍利弗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最终都将变为虚无。也就是说,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本性是空。经文所讲的一切法,如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法、六度万行的智得等,都是无相,都是性空的。《心经》启示我们要看破一切身外之物,无论是亲眷、财色,名利,地位等各种身外之物,最后都是虚幻不实的,我们不能执着于假有,而舍不得,放不下。只有你能看破这一点后,才能够去掉参透世事的苦空无常,从而放下对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执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这种心态来对待世事,那么我们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来为人处世,尘世之间也会少很多纷争,则人世间也会成为一片净土。
二、劝人心无挂碍菩萨能够以般若之智而修六度,达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目的。菩萨正是由于依靠般若之智,能够做到心无挂碍。因为菩萨心中没有挂碍,也就没有恐怖,并且远离各种颠倒梦想,从而达到不生不灭的究竟涅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此般若之智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为菩萨修观照般若,心常清净,远离杂念妄想,就超越了世俗名利的困扰,因而能做到心无挂碍,自然不会有恐怖和颠倒梦想。觉者看破了世间的是非、得失、荣辱,无牵无挂,自然不会有任何恐怖。就象死亡这样大的事,在世人看来是最为可怕的,而禅者却也一样自在洒脱。
三、做到心无挂碍方法究竟如何做到心无挂碍,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善于把握当下。时光流逝很快,世事变化多端。我们正在做的或者已经做过的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去。过去的事我们无法去把握,将来的事还没有到来,我们也无法预测。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孔子曾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说,已经成为事实的事就不要劝说了,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劝诫了,对已经过去的过失或过错不要去责备了。如果我们能够不为过去的事而后悔,也不为未来的事而忧心,只是将心思关注于现在,那么我们就会少很多牵挂。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现在,就不可能创造光辉灿烂的未来,所以,对任何人来说,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了现在就没有过去和未来。其次,正确面对得失。在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有很多人一旦在某方面取得成功,他就会得意忘形,盛气凌人。因此,一个人在春风得意之时,应当保持平淡的心志,这样才不会挂碍太多。一个人若是心中没有闲事挂碍了,你就会每天过得闲适自在,这样你会感到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没有了世事的牵挂,你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你就可以去过一种闲云野鹤般洒脱自然的生活。正如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第五篇:阿弥陀佛圣诞由来
永明延寿大师(公元九○四——九七五),唐末五代临安府余杭(浙江杭县)人,大师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他一生著述等甚,尤其是其佛学巨著《宗镜录》乃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影响的典籍之一。
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佛法在那个时期经过唐武宗“会昌法难”的灭佛运动之后,呈现衰微的现象,已经见不到盛唐时期的八宗共荣的兴盛景象,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在佛法衰败等待重建的时代兴出于世。
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有一天,吴越王想开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在谦让不下的情况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师是皇帝的老师,当然请永明大师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师也很谦虚,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在这么推推拉拉,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认识,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
打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吴越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
永明大师说:“有啊!”他说:“什么人啊?”“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那一个?”“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就是。”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
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那一条路走了?”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分!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长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
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于是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