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 优秀获奖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9:2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吻火 优秀获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吻火 优秀获奖教案》。

第一篇:吻火 优秀获奖教案

吻 火 梁遇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 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诵读法

点拨与探究结合。

3、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理解并学习徐志摩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并学习徐志摩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吻火”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首《再别康桥》让我们认识了志摩。他才华横溢,他浪漫多情,他是爱、美、自由的信徒。但天意弄人、命运残酷,过早地让他飞升吻天,化作飘逸的云朵。在志摩意外身亡之后,许多作家纷纷写文悼念。其中有一篇不足六百字的散文成为永恒的名篇,它就是梁遇春的《吻火》。

二、速读文章,理清思路

这是一篇怀人的散文,写人可以抓住人物外部的典型特征,来展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使人物血肉丰满,形神兼备。大家快速阅读,找出文中能体现诗人个性气质的两个“特写镜头”。明确:(板书:银灰色的眸子、吻火的动作)

三、品读文章,合作探究

从银灰色的眸子、吻火的动作的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徐志摩?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围绕问题,结合导学案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展示PPT)

【学生自读、讨论、交流】

(一)“银灰色的眼眸”的内涵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归纳:银灰色的眼眸是惊奇的眼睛,惊奇的态度使诗人时刻对生活充满了好奇,探寻人世的美好。哪怕说出悲哀的话时,也不垂头丧气,选择积极面对。(板书:积极乐观)(二)“吻火”的诗意

欣赏了眼睛,再来品品吻火的动作。【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归纳:火是有象征意义的。火有温暖、光明、热烈、轰轰烈烈的一面,也会给人带来不幸与毁灭。亲吻火焰是危险的,敢于吻火是勇敢的。徐志摩敢于吻火不正体现了他对光明的追求,对灾祸的坦然吗,我们能感受到他飞蛾扑火般的热情与勇敢。(板书:热情勇敢)

(三)写法突破 我们从徐志摩的“眼睛”和“吻火”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精神世界。这种小处着墨,大处着眼的写法叫什么呢?(板书:以小见大)

提问:什么是“以小见大”?“小”指什么?“大”指什么? 【学生回答】 归纳:“小”即日常生活琐碎之事,大千世界寻常之景,浩浩宇宙普通之物,芸芸众生平凡之人。“大”是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展示PPT)

四、品味语言,感悟情感

提问:在刚才的讨论交流中,有2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既然是悼文,可是作者语言很朴素,就写了两个细节,怎么表达悲痛的情感? 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自己读读最后一段。

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这一句单独成段,它有什么样的内涵和作用呢?

【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归纳:浓烈的情感并非一定是歇斯底里的宣泄、呼天抢地的喊叫、悲痛欲绝的哭泣。内敛克制含蓄同样动人心弦。可谓情到深处,每说不出。道是无情却有情。(板书:含蓄浪漫)

五、总结主旨

用朴素的笔墨刻画了徐志摩的眼睛和动作,并以此来透视诗人的个性灵魂和精神风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实现了与诗人心灵的共鸣和深层次沟通,含蓄地表现了一位精神知音对徐志摩的特殊情感,对“吻火”的人生态度的赞美。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迷茫、彷徨、失意的时刻,也会与挫折不期而遇,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心声。【学生回答,师生互动】

2、听了大家的话,我非常的高兴。让我们怀着热情,用动情的声音激情地朗读作者的另一篇《观火》吧。(展示PPT)【学生齐读】

3、教师寄语

七、作业布置

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求写出人物的神韵和精神面貌,字数600字左右。

附原文:

吻 火 梁遇春

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其实他的眸子当然不是银灰色的,可是我每次看见他那种惊奇的眼神,好像正在猜人生的谜,又好像正在一叶一叶揭开宇宙的神秘,我就觉得他的眼睛真带了一些银灰色。他的眼睛又有点像希腊雕像那两片光滑的,仿佛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我所说银灰色的感觉也就是这个意思罢。

他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以及日常的琐事,他都觉得是很古怪的,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所以他天天都是那么有兴致(Gusto),就是说出悲哀话的时候,也不是垂头丧气,厌倦于一切了,却是像发现了一朵“恶之花”,在那儿惊奇着。

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他说道:“Kissing the fire”。这句话真可以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人世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的光辉,数十年的光阴就在计算怎么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去了,结果上了个大当。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出人生的神奇。

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

第二篇:吻火教案

【导入】吻火

《吻火》这一标题新颖大胆,给人深情激烈的感觉,让我们在文章里体会

活动2【讲授】介绍作者和背景

梁遇春(1904-1932),福建福州人。1924年就读北京大学英文系,1928年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大学期间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译作二十余种,其中《英国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尤为当时青年读者喜爱。

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新月派”的代表人物。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在济南郊外党家庄附近的开山失事。其意外死亡曾引起巨大反响,在文学界、教育界和新闻界都掀起过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新月》月刊、《诗刊》等杂志先后推出过《志摩纪念号》专刊。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众多作家都发表过悼念文章或哀辞挽联,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新月派”的灵魂人物。胡适的《悼念志摩》、凌叔华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都是其中颇具影响的代表性文章。

活动3【活动】问题探究

(1)徐志摩的眼睛不是银灰色的,作者为什么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公的眸子”? 答:这是作者的感觉。作者看到他的眼神总是惊奇的,好好像是猜人生之迷,揭开宇宙的神秘;他的眼睛像希腊雕像那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2)说说“吻火”的为深层含义

答:“吻火”象征徐志摩先生人生的态度,就是诗人亲“吻”生活之“火”、投身生活烈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无论是对“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还是“日常的琐事”,诗人都对其充满“惊奇”,探索人生的真谛。

3.“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有什么联系?

答:文章前两节主要写诗人的眼睛,后两节主要写“吻火”的动作。对诗人徐志摩而言,“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行为是互为表里的,对人生的“惊奇”是“吻火”的动力,“吻火”的行动是“惊奇”最彻底的表现。没有“惊奇”的眼睛,就没有“吻火”的惊人之举。文章前后两部分在“人生态度”的层面上实现了有机“对接”。

活动4【练习】对比阅读

《吻火》和《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对比两文情感表达的不同?

《吻火》作者在文章中却仿佛要做“冷血动物”,并没有放任内心情感自由流淌,只是以素朴无华的笔墨“不动声色”地刻画了徐志摩的眼睛和动作,并以此来透视诗人的个性灵魂和精神风采,实现了与诗人心灵的共鸣和深层次沟通,表现了一位精神知音对徐志摩的特殊情感。古语云:“情到深处,每说不出。”《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文章表现对痛失好友的锥心刻骨之痛,情感浓烈直接。活动5【作业】延伸阅读

课外阅读《合欢树》,体会散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第三篇:32《吻火》教案

3.2《吻火》教案1(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品通过“小”事物展示“大”境界,通过“灰色”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来表现徐志摩的个性风采;学习本文想象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课文结构;诵读法点拨与探究结合读写结合。情感态度与世界观理解徐志摩的人生态度;欣赏本文由一个微小的动作细节入手,展现人物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的表现技巧,理解现代散文“小”与“大”的关系。

走近作者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文学活动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他的散文虽然总数不过五十篇,但是另辟蹊径,独具一格,在现代散文史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堪称一家。认识人物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1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和胡适、闻一多等人创立“新月书店”、创办《新月》杂志。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东),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济南号”。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新月》月刊、《诗刊》等杂志先后推出过《志摩纪念号》专刊。甚至对新文学颇有成见的《学衡》杂志也出版过纪念专辑。陆小曼、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杨振声、韩湘君、方令孺、储安平、何家槐、赵景深、张若谷、陈梦家、方玮德、梁镇、朱湘、程鼎鑫、虞岫云、陆费逵、舒新城等众多作家都发表过悼念文章或哀辞挽联,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新月派”的灵魂人物。胡适的《悼念志摩》、凌叔华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都是其中颇具影响的代表性文章。

学习词语眸(móu)子

// 琐(suǒ)事 // 估量(liáng)

// 火焰(yàn)//

相似(sì)// 垂头丧(sànɡ)气

{《吻火》撷取两个特写镜头,展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风采。品读这两个特写镜头的深层含义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 预习:通读全文,理清思路。说说,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精选了两个典型的侧面来展示诗人灵魂和风采。快速准确地找出文中写了哪两个特写镜头。【明确】1.首先作者在一二段中描写徐志摩的一双银灰色的眸子,和他那种惊奇的眼神。2.在第三段作者又截取了徐志摩点烟时向人借火的细节。【点拨】本文在选材方面有何特色?本文短小精悍,采用了遗形取神的速写式技巧来表现人物,笔法洗练简洁而富含表现力。作者在选材方面显然是经过缜密思考的,既没有描写徐志摩的外在形象,也没有醉心于诗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而是精选了两个典型的侧面——“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来展示诗人灵魂和风采。另外,文章在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方面也很成功。“Kissing the fire”是徐志摩在日常生活中脱口而出的幽默玩笑语言,却能很好地展示徐志摩的个性风采,如出洋留学时间较长,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比较“洋化”,对英语造诣颇高,从口头到文字时常常穿插英文等等,都非常形象地刻画了徐志摩潇洒自如的生活和风度。

徐志摩的眼睛不是银灰色的,作者为什么说“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 【明确】这是作者的感觉。作者看到他的眼神总是惊奇的,好好像是猜人生之迷,揭开宇宙的神秘;他的眼睛像希腊雕像那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透过那“惊奇的眼神”,作者揭示了徐志摩怎样的个性特征?

【明确】这惊奇的眼神反映出徐志摩对待生活的一种心态,对人世的悲欢,对自然的美景,对未知世界,他都是惊奇着,天天都有兴致。这种生活态度使这位浪漫的诗人时时刻刻对生活充满热情,探索人生的美好、新鲜。哪怕是面对悲哀,他也不垂头丧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点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者写人首选眼睛:“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文章开篇即告诉我们,作者是通过对与诗人交往的所有情景进行筛选后,才把聚光镜头对准了诗人眼睛的。那么诗人的眼睛究竟有何魅力呢?作者先说诗人的眼睛是“银灰色的”,紧接着又予以否定。其实,这既是作者的错觉,又是作者最真实的感觉。参详人生真谛、探索宇宙奥秘的“惊奇的眼神”是诗人眼睛的“神韵”,也是导致作者产生错觉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对“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还是“日常的琐事”,诗人都对其充满“惊奇”,这是诗人不同于常人之处。

在徐志摩“吻火”的动作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到诗人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吻火”有什么深层含义 【明确】“火”的形象在文中可以象征生活中明亮、温暖、热烈的事物,也代表生活中毁灭一切的力量。通常人面对这“火”,往往敬而远之,隔岸观火。而徐志摩却肯亲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这个动作不仅表现出徐志摩对光明、热烈的挚爱,也表现出他对灾难、毁灭的坦然,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如此浪漫、壮烈、新奇,它被作者化做“吻火”这一形象的比喻,表现出作者对诗人的由衷赞美。“吻火”象征徐志摩先生人生的态度,就是诗人亲“吻”生活之“火”、投身生活烈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无论是对“人世的悲欢”“自然的美景”还是“日常的琐事”,诗人都对其充满“惊奇”,探索人生的真谛。

【点拨】作者用了一半篇幅写徐志摩的眼睛之后,接着,作者又从记忆的仓库出提取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动作:吻火。这本是诗人玩笑时的幽默语言。作者却慧眼独具,认为“这句话真可以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这就是诗人亲“吻”生活之“火”、投身生活烈焰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态度。可见作者的写作角度、选材、结构确实与别人不一般。“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动作有什么联系?文章在结构方面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前两节主要写诗人的眼睛,后两节主要写“吻火”的动作。对诗人徐志摩而言,“惊奇”的眼睛和“吻火”的行为是互为表里的,对人生的“惊奇”是“吻火”的原动力,“吻火”是“惊奇”最彻底的表现。正如文中所写:“难怪他天天惊奇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了,歌唱出人生的神奇。”没有充满“惊奇”的迷人之眼,就没有“吻火”的惊人之举。文章前后两部分在“人生态度”的层面上实现了有机“对接”。文章结构严谨,构思严密。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

【提示】最后一节,作者以极为奇特的想象,为第三节的理性思考做出了最佳注脚,诗人徐志摩最终死于坠机事故,那惨烈的情景让人目不忍视。但本文却独出新意,把意外失事的悲惨事件想象为徐志摩诗意人生的最壮丽的升华和最彻底的“圆满”,将那毁灭的一刻化做吻火的壮美,让吻火这一主题发挥到极致,诗人人生的壮美也发挥到极致。可谓“化腐臭为神奇”,表现了对徐志摩人生态度的高度赞美。《吻火》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何特色?

【提示】与众多怀念亲友的文章有所不同,本文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克制。可以肯定,徐志摩的意外死亡对作者的震撼也是很强烈的,否则他不会撰文纪念。但作者在文章中却仿佛要做“冷血动物”,并没有放任内心情感自由流淌,只是以素朴无华的笔墨“不动声色”地刻画了徐志摩的眼睛和动作,并以此来透视诗人的个性灵魂和精神风采,实现了与诗人心灵的共鸣和深层次沟通,表现了一位精神知音对徐志摩的特殊情感。古语云:“情到深处,每说不出。”(沈德潜《说诗晬(zuì)语》【一部诗论专著,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诗学思想。他对《诗经》到明末的诗歌作品作了精辟的评析,对后人极有启发,极可借鉴。】)本文正收到了“道是无情却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品味语言 《吻火》这篇散文并不像很多纪念散文一样充满伤感与沉痛,可以让学生谈一谈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冷静质朴,没有歌功颂德的热情赞美,而是透过两个真实可感的生活细节让读者去品味其中的内涵,含蓄隽永,让人深思、遐想。

语言质朴无华,平实自然,这是本文在语言方面的最大特色。《贞一斋诗话》云:“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这个观点很有见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是诗歌语言的追求,也是散文语言的高境界。谢榛《四溟诗话》曰:“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本文的语言质朴无华,平实自然,遣词造句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语,但这丝毫没有妨碍文章的表达效果。作者创作此文时,还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却在语言方面达到如此境界,可谓笔墨老辣,造诣不俗。正应了巴金先生那句名言:“文学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从更深层次而言,本文这种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与徐志摩自然天真、了无心机的生活风格倒非常吻合的。有关资料

悼念志摩(节选)胡适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

志摩这一回真走了!可不是悄悄的走。在那淋漓的大雨里,在那迷蒙的大雾里,一个猛烈的大震动,三百匹马力的飞机碰在一座终古不动的山上,我们的朋友额上受了一下致命的撞伤,大概立刻失去了知觉。半空中起了一团天火,像天上陨了一颗大星似的直掉下地去。我们的志摩和他的两个同伴就死在那烈焰里了!

我们初得着他的死信,都不肯相信,都不信志摩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会死的这么惨酷。但在那几天的精神大震撼稍稍过去之后,我们忍不住要想,那样的死法也许只有志摩最配。我们不相信志摩会“悄悄的走了”,也不忍想志摩会死一个“平凡的死”,死在天空之中,大雨淋着,大雾笼罩着,大火焚烧着,那撞不倒的山头在旁边冷眼瞧着,我们新时代的新诗人,就是要自己挑一种死法,也挑不出更合式,更悲壮的了。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他常说: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们也不知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去了,永远不回来了!

这十几天里,常有朋友到家里来谈志摩,谈起来常常有人痛哭,在别处痛哭他的,一定还不睡。志摩所以能使朋友之样哀念他,只是因为他的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叶公超先生说:“他对于任何人,任何事,从未有过绝对的怨恨,甚至于无意中都没有表示过一些憎嫉的神气。”陈通伯先生说:“尤其朋友里缺不了他。他是我们的连素,他是粘着性的,发酵性的。在这七八年中,国内文艺界里起了不少的**,吵了不少的架,许多很熟的朋友往往弄的不能见面。但我没有听见有人怨恨过志摩。谁也不能抵抗志摩的同情心,谁也不能避开他的粘着性。他才是和事老,他有无穷的同情,他总是朋友蹭的‘连索’。他从没有疑心,他从不会妒忌,使这些多疑善妒的人们十分惭愧,又十分羡慕。” 《吻火》赏析之一(吴福辉)

本篇在梁遇春所有的散文中是最短的,而且不属于纯议论性的散文,它是为追悼一个朋友、追悼一个作家所写的特殊的文字。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一点作者与被记写人之间的关系。梁遇春同徐志摩好像并无很深的来往。从年纪上看,两人相差有十岁光景。梁遇春还在念书的时候,徐志摩已经是声名显赫的诗人。这本身就决定了当全国的文人圈子,或者具体地说是文学界、新闻界、教育界被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在济南郊外党家庄附近的开山失事的消息所震惊,后来,胡适、梁实秋甚至沈从文都写有较长的回忆文时,梁遇春却只能写如此短短的悼文。梁遇春散文的发表刊物主要是《语丝》《骆驼草》和《新月》三家。单是为《新月》,他在1928年到1929年间就写了20 篇左右的东西,关系不能说不密。徐志摩在上海担任《新月》的第一任主编也正是1928年3月至1929年7月期间。本文提到“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他们两人的见面即是《新月》在中间扯的线,并且能说明写《吻火》时梁遇春已经离开上海回到北平了。回忆往往因“距离”而增添色彩,这是一个证明。梁遇春病故是在1932年6月25日,两人只有半年的睽隔,之后,梁的灵魂也飞升去吻天了。但是在所有悼念徐志摩的文章里,梁遇春此篇永远为人注目。文章一共只四段。上来就写“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明明中国人是没有银灰色眼珠的,作者紧接着也否定了,但偏偏这么说,使你不能不注意到徐志摩给人的第一印象:他对人生保持的那份“惊奇”和“探索”的目光。他总是充满天真,要揭开宇宙间的一切“神秘”。“银灰色”似乎是一种迷茫的、幻想的颜色,正带有诗意。作者再加上一个比喻来强化这一印象,说徐志摩的眼睛像希腊雕像眼晴,“两片光滑”,这真是空灵的、含无穷情调的味道。第二段是进一步延神,既然“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他就天天有“兴致”。这是徐志摩的生活风格,开朗,明丽,富生气。悲哀的时候就是悲哀,也不会垂头丧气,不会表示厌倦。就是面对丑恶,也不缺少探索的、要弄清究竟的精神。“恶之华”,即“恶之花”,由于我们曾将波特莱尔的著名诗集翻译成《恶之华》,这里也是一种借喻。丑的、恶的、悲的、哀的,都用勃勃的朝气去对待,让人想起鲁迅说的即便是“颓唐”也是“活人的颓唐”那句名言来。到第三段,点出“吻火”的题目。从眼神到处事,再到人生的态度,一层层排进。“吻火”的词语,得之于作者的亲历,他听到徐志摩向人借火的时候说出来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现在拿来作徐志摩“人生态度”的一个代表。把人生比作是“火”,看似平常,实在包含了深意。因为“火”不仅象征了人世的明亮、温暖、热烈、轰轰烈烈的一面,还有烧灼、破坏、毁灭的一面。所以,作者说有两种对待“火”(人生)的态度:一种是害怕它灼伤自己,于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结果过的是“暗淡的生活”;一种是投身于火,“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结果是生活中哪怕遇到“腐臭”,烈火也会化它为神奇,人生就会“开满了春花”。徐志摩是肯“吻”人生之火的人,所以他天生“惊奇”,眼睛像希腊雕像的眼睛,同前面的两段意思作了总的照应。这里赞美的显然已经超出了徐志摩,而是包括一切达到如此人生境界的人。

文章写到这里,虽然漂亮,究竟许多人也是可以写得出的。惟有最后一段别人想不到,而且只一句:“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突然作结,仿佛留下了绕梁的余音,久久不息。这确实是一种奇想,借火抽烟是与火亲近,用嘴用舌,现在是轰隆一声巨响,徐志摩全身在烈火中腾空而起,是与火融为一体了!这种壮烈的场而,如果作者不是一样具有“吻火”精神的人,那就单见火葬的酷烈,哪里能联想出人生的神奇,铺陈出这样一篇火热的文字呢。

全文建筑在“吻火”这一比喻之上。借纪念徐志摩,赞颂一种人生精神。梁遇春对徐志摩的印象和感觉,纯是他个人的。是别人心里能感应到的徐志摩,却不是人人能写出的徐志摩。而且这里的徐志摩,并不是他的完整的人格,现实生活里的徐志摩,我们现在根据有关的传记材料,可以描绘出比本文复杂得多的一个诗人的面目来。比如徐志摩的自由主义的立场,他的重友情和广交朋友的性格,富同情心,随和,对女性的浪漫主义和想象力等等。但梁遇春这篇纪念文字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单写他与“火”的关系,单写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当说,徐志摩的人生态度也不是那么单纯、单一的),构成一篇美丽的足够传世的散文。在散文的运思方面,表层上似乎是记写人物,实际也没有使用多少叙述,如同梁遇春大部分的议论性美文,本文作为非议论文,内在的脉路依然是埋藏着一个庄严的理念,即人应当如何生活,对人生应当抱何态度,表明作者对人的很高的期望。不过,题旨尽管严肃,写起来,梁遇春仍然是真正的小品文好手,可以潇洒自如,能够想象飞腾。特别是本篇又做到了干净、简练,逗人遐想,所谓笑谈真理,是他文字的绝大好处。(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标题是编者加的)

第四篇:爸爸的吻教案

爸爸的吻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

2、学会感恩,懂得表达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给爸爸的吻》绘本PPT、熊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样的?小朋友是怎样对爸爸表达爱的?

教师: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爸爸妈妈。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样的呢?小朋友有没有给过爸爸吻呢?

二、讲述故事《给爸爸的吻》。

1、学前过渡:教师展示熊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动物?你们喜欢熊吗?

教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听一听有关两只熊的故事。

(铺垫:小朋友认真听,听听都出现了哪些动物)

2、分页展示图片请幼儿观看,教师讲述故事。

3、教师提问:

(1)这篇故事讲的是什么呢?这两只熊是谁和谁呀?

(2)小熊睡觉时爸爸想要一个吻,小熊有没有答应?

(3)爸爸提到了哪些小动物给自己爸爸的吻?这些吻分别都是怎样的?

(4)最后小熊有没有吻自己的爸爸?

(5)听完这篇故事后有什么体会呢?

三、爸爸的爱。

1、讨论:

请幼儿分别说一说,生活中爸爸是怎样对自己表达爱的,自己又是怎样对爸爸表达爱的'。

2、引导、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对自己的爸爸表达爱。

教师总结:除了人会爱以外,今天我们还了解到了动物之间的爱,是熊爸爸与小熊之间浓浓的父子之爱。无论我们在哪,其实我们一直都有爸爸和妈妈的爱保护着我们。这爱,在他们的目光中,谈话里,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里。如果小朋友们也爱爸爸妈妈,那么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作业给大家,那就是回家后给爸爸妈妈一个吻,好不好。

活动反思:

《给爸爸的吻》是一本温暖的亲子故事。它的温暖来自小熊的爸爸那柔和、细致和耐心的父爱。

幼儿绘本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其中的内容充满了童趣,情感,知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努力学习如何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吸引幼儿,还要认真理解图画书内在所蕴含的寓意并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容易的领悟、接受。

爸爸的吻教案2

设计意图:

我们常说,母爱是圣洁和伟大的。其实,来自父亲的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而且它往往比母爱又多了一些机智、雅谑和风趣。好父亲和好母亲一样,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给爸爸的吻》这个故事里的小熊的爸爸,他对自己孩子的心理、个性和倾向了如指掌,因而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看似游戏和玩闹中,完成了对孩子的照料、鼓励与引导。贯穿着整个故事的,是那暖暖的亲子之爱。这种爱从小熊爸爸的心灵里、目光里、谈话里,还有那机智的行动举止中,轻轻地、缓缓地流露出来,如涓涓清泉,滋润着小熊幼小的生命和单纯的心灵。而小熊献给爸爸的那个甜甜的吻,还有那个大大的拥抱,就是对这温暖的、无私的舔犊之爱的最好的回报。在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我们也觉得在平时孩子们都在说妈妈的爱,往往忽略了爸爸的爱,看到这个绘本作品后我们认为可以作为一个活动来进行,于是就有了今天这样一节集体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了解爸爸的关爱,增进与爸爸的情感。

重点: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利用绘本来帮助幼儿理解爸爸独特的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增加孩子对父亲的认识,了解父亲平时生活中对自己的关心。

环境准备:媒体课件、爸爸与孩子生活中互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书——激发阅读兴趣

(一)播放课件,观看第1页:孩子们,今天我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你看到了些什么?

1、这么好看的图片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就叫《给爸爸的吻》,

2、重点提问:那“吻”是什么意思啊?什么叫吻呢?

小结:原来吻就是亲一亲的意思,可以亲亲小脸蛋、小鼻子、小额头,表示他很喜欢你。爸爸妈妈吻过你们吗?那你们吻过爸爸妈妈吗?怎么吻的?

(二)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理解故事内容——互动体验情感

(一)第2—3页:到了该睡觉的时候,熊宝宝他可不想这么早就上床睡觉去。他也不愿意去洗澡,也不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晚安吻。“嘿,小家伙,去给妈妈一个晚安吻好吗?也吻爸爸一个,然后,乖乖洗澡,上床睡觉去吧。”“我才不要呢!”不过熊宝宝还是慢吞吞的走到妈妈面前,给了妈妈一个深深的吻。

提问:那猜猜看熊宝宝会去吻熊爸爸吗?你们都猜对了吗?我们接着听故事。

(二)观看第4页:

重点提问:咦,发生什么事情啦?熊宝宝吻爸爸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那熊宝宝不肯吻爸爸,爸爸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三)观看第5页

小结:是呀,熊宝宝没有吻爸爸,爸爸心里有一点点伤心有一点点不高兴了,熊爸爸心想:宝宝为什么不肯吻我呀,难道是宝宝觉得我对他不好吗?宝宝不爱我了吗,我真有点搞不懂啦,你们觉得呢?

熊爸爸到底对小熊好不好呢,让我们接着往下听故事

(四)观看第6—8页:

1、观看第6页:你看到了些什么?旁边都是雨,小熊的身上有雨吗?爸爸情愿自己淋雨也不让宝宝淋雨,爸爸好吗?

2、观看第7页:小熊在干什么?爸爸在一旁做什么呢?(学学爸爸的动作)

爸爸会说些什么?

小结:对的呀,就是因为爸爸在一旁为他加油,鼓励着他,宝宝终于会爬树啦。

3、观看第8页:发生什么事情啦?没有扶他爸爸对小熊好吗?

4、小结:原来熊爸爸是爱熊宝宝的,爸爸知道熊宝宝总有一天会长大,爸爸就鼓励着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加爱宝宝,所以表面上看爸爸对我们的严厉也是对我们的爱哦!

(五)观看第9页:

重点提问:那熊宝宝到底爱熊爸爸吗?我们来看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是呀,熊宝宝爱熊爸爸的,他吻了爸爸,还给了爸爸一个大大的,大大的拥抱!

(六)这个故事好听吗?(拍拍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呀?

熊宝宝給爸爸一个吻和大大的拥抱,你们有没有給自己的爸爸这样的吻和拥抱呢?(幼儿自由发挥)

三、感情延伸——观察爸爸与孩子生活中互动的照片

(一)播放生活中爸爸关爱宝宝的照片,爸爸爱你们吗?请你说一说。

小结:爸爸爱我,我爱爸爸。

(二)怎么让爸爸知道你有多爱他?(鼓励幼儿想象并表达关爱爸爸的方式)

(三)你们知道吗我们班级沈妤言小朋友的爸爸是一名医生,现在正在很远的地方云南为那里的病人治病,每天看不到爸爸,沈妤言,你想爸爸吗?那平时你是怎样和爸爸联系的呢?

(四)沈妤言告诉大家她平时都是打电话来和爸爸联系的,只能听听爸爸的声音看不到爸爸,还是很想爸爸的。

(五)我们一起帮助沈妤言想办法,想想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和远在云南上班的的爸爸联系来呢?

(六)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办法(打电话、坐飞机去看爸爸、发电报、写信、上网上qq和爸爸聊天)

(七)这么多的好办法可以告诉爸爸我们很爱你,今天就有个小任务,我们回家都去和爸爸说一句:爸爸我爱你,并且給爸爸一个吻和一个大大的拥抱,好吗?

活动评析:

“爱”,可能我们每天在说在听的,但毕竟是一个很抽象的字,“父爱”,恐怕更难理解。如何让中班幼儿理解呢?活动《给爸爸的吻》就是借助绘本故事,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体会熊宝宝和熊爸爸之间的父子情、父子爱。活动并不以此为最终目的,而是让小朋友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与爸爸之间的情和爱(爸爸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再进一步辐射到对同伴爸爸的爱……。

选材的视角独特,内容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借助生活中爸爸与小朋友的照片等让她们自己说出与爸爸之间的关系,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同时,既有对幼儿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又有情感方面的要求。

活动三个环节非常的'清晰,首先是对绘本作品的理解,观察图片并引发幼儿兴趣,第二环节是在理解故事内容中了解爸爸一些爱的方式,第三环节就是进一步体验爸爸的关爱并尝试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活动过程中出现了2次高潮,一次在理解故事内容后把“熊爸爸到底对熊宝宝好不好”这样的一个问题上让孩子们来理解分析,三张图片当刮风下雨的时候爸爸是怎样保护着宝宝,情愿自己淋雨也不让孩子淋到雨爸爸,孩子们马上明白了爸爸真好;熊宝宝爬树爬不上去的时候爸爸在一旁鼓励着它,当孩子们学着爸爸的样子翘起了大拇指还模仿了爸爸在一旁说着鼓励加油的话,让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原来爸爸的爱是这样的;后一幅图是个难点,当宝宝摔跤呜呜大哭的时候,爸爸也没有去扶它,难道是爸爸不好吗?本想这个环节有个争议,但是实际上孩子们都能理解,爸爸让宝宝自己爬起来,因为爸爸知道宝宝总有一天要长大的,所以爸爸在一旁鼓励着宝宝自己爬起来。还有一次就是活动的第三环节,也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高潮,当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好伙伴沈妤言的爸爸在很远的云南工作,平时都不能回家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于是大家就帮助沈妤言想办法怎样和爸爸联系,孩子们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想出了坐飞机去看爸爸、打电话、写信、发短信、上网等联系方法,告诉爸爸自己有多爱他。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父母不同的爱,明白妈妈温暖的爱和爸爸严厉的爱同样是非常珍贵的。

爸爸的吻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

2、学会感恩,懂得表达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给爸爸的吻》绘本PPT、熊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样的?小朋友是怎样对爸爸表达爱的?

师: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爸爸妈妈。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样的呢?小朋友有没有给过爸爸吻呢?

二、讲述故事《给爸爸的吻》。

1、学前过渡:教师展示熊图片。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动物?(——)你们喜欢熊吗?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听一听有关两只熊的故事。

(铺垫:小朋友认真听,听听都出现了哪些动物)

2、分页展示图片请幼儿观看,教师讲述故事。

3、教师提问:

(1)这故事讲的是什么呢?这两只熊是谁和谁呀?

(2)小熊睡觉时爸爸想要一个吻,小熊有没有答应?

(3)爸爸提到了哪些小动物给自己爸爸的吻?这些吻分别都是怎样的?

(4)最后小熊有没有吻自己的爸爸?

(5)听完这故事后有什么体会呢?

三、爸爸的爱。

1、讨论:

请幼儿分别说一说,生活中爸爸是怎样对自己表达爱的,自己又是怎样对爸爸表达爱的。

2、引导、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行动对自己的爸爸表达爱。

教师:除了人会爱以外,今天我们还了解到了动物之间的爱,是熊爸爸与小熊之间浓浓的.父子之爱。无论我们在哪,其实我们一直都有爸爸和妈妈的爱保护着我们。这爱,在他们的目光中,谈话里,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里。如果小朋友们也爱爸爸妈妈,那么今天老师布置一个作业,那就是回家后给爸爸妈妈一个吻,好不好。

爸爸的吻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图画,借助图画丰富想象力,享受发现的乐趣。

2、学习使用绘本中的语言复述故事,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3、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温情,体验家的幸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阅读封面

1、欣赏乐曲:《摇篮曲》。

2、谈话:每天晚上临睡前,你和爸爸妈妈会做些什么?

3、揭题:今天,老师就要给你们讲一个小熊睡觉前的故事。

二、读封面和扉页

1、出示封面,提问:谁来读读书名?认读、理解“吻”,齐读书名。

2、除了书名,你还看见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爸爸在吻小熊,可我们的书名却是《给爸爸的吻》,你来猜猜:小熊会不会也吻爸爸呢?

3、要记住这个封面呀,看看它在绘本里的什么地方又出现了。下面我们再看看扉页告诉我们什么了?

4、从扉页,你又猜出了什么呢?(小熊要睡觉了,爸爸在给他换睡衣)小熊有什么表现?(乖乖的)平时爸爸妈妈让你睡觉,你又是怎么做的呢?(……)小熊真会乖乖地去睡觉吗?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来看一看吧!

(三)师生共读故事,想象体会故事

图1:指导看图——老师有感情地讲故事。

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呢?(原来小熊和我一样,也会耍赖啊!)

图2、图3:老师继续读故事。

图4、图5:小熊为什么不愿意吻爸爸呢?他是怎么说的啊?

图6、图7(长颈鹿):你发现了什么?(与孩子们进行角色对话)想一想,什么时候你也会像熊宝宝那样对爸爸妈妈说“才不要呢!”

图8、图9(考拉):

图10、图11(鳄鱼):

图12、图13(蝙蝠):根据图画设问,与孩子进行角色对话

图14、图15(老虎):

图16、图17(小猴):

图18、图19(老鼠):

图20、图21:熊宝宝要为爸爸做一件什么事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熊宝宝到底做了些什么呢?老师要卖一个小关子。老师为每一个小朋友都准备了这本《给爸爸的'吻》,请你们回家之后,跟你们的爸爸一起分享这个好听的故事,好吗?

四、拓展延伸

讨论交流:

1、介绍爸爸的本领。提问:你的爸爸有哪些本领?你觉得爸爸什么时候本领最大?

2、说说爱爸爸的理由:你爱爸爸吗?为什么?

3、想想看,今天回家以后,你能为爸爸做点什么?让你的爸爸露出笑脸?

爸爸的吻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爸爸”的好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三、教学教具:

挂图、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小朋友的爸爸,边说边板书:爸爸他爸爸非常,边说边板书:好学的。

2、读好“好”第四声,“好”还有什么读音?分别组词。

3、解题,(二)指导看图,学习生字词。

1、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课文会怎样写呢?自读课文。

3、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

5、指导读好长句子。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再次开火车朗读课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讨论:课文写了“爸爸”的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读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字音。

2、教学新偏旁。

3、看课后生字的笔顺表,自学笔顺。

4、反馈,检查。

5、字义区别。

(五)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正确、美观?

2、师作适当补充。

3、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学习第1自然段。

1、爸爸的好学体现在什么地方?自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能把爸爸要学习的.那种迫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七)学习第2至6自然段。

1、同学们,课文的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叫“充电”,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

2、请你们仔细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充电”到底是什么意思?

3、大家往下看,爸爸在学习什么呀?

4、你还知道电脑能帮我们什么忙吗?

5、指导父女对话。(同座位互读对话)

(八)教学第7自然段。

1、在“我”的心中,爸爸怎样呢?齐读第7自然段。

2、从哪儿可以看出爸爸是个电脑高手?

3、现在你能说说“高手”的意思吗?

4、从这个自然段中,我们已经读出了孩子对爸爸一种什么之情?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你也能用“真是”来造句吗?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九)总结课文。

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爸爸的吻教案6

设计意图: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幼儿通常是通过父母的教育状态和教育行为来了解社会,学会成长,并与家庭成员相互接触过程中学习理解与尊重,关爱与感恩。但在实际家庭生活中,教育子女的任务大多落在了母亲的肩上,爸爸的角色很容易被忽视。本次活动以《给爸爸的吻》这一绘本进行展开,行通过这一绘本故事内容说明好父亲和好母亲一样,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就像这个故事里的小熊的爸爸,他对自己孩子的心理、个性和倾向了如指掌,因而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看似游戏和玩闹中,完成了对孩子的照料、鼓励与引导。贯穿着整个故事的,是那暖暖的、怡怡的亲子之爱。

活动目标:

1、语言目标:欣赏、理解图画书的内容,体验故事中人物情感。

2、情感目标:激发对自己爸爸的感恩和尊敬,尝试大胆表达。

活动重点:理解图画书内容,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活动难点:感受爸爸对孩子特别的爱,萌发爱爸爸的情感。

解决策略:

1、自主阅读,集体共读

2、角色扮演,情境体验

活动过程:

一、节目引入,经验唤起。

1、。观看《爸爸去哪儿》中温馨时刻照片与音乐的欣赏,感受父亲对子女的爱。

师:这是什么节目你们看过吗?《爸爸去哪儿》

你看了这个节目,给你怎么样的感受?

小结:这里面的爸爸都十分爱自己的孩子,而且还有许多感人感动的画面。

2、师: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爱自己孩子的爸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他又是怎么爱自己的孩子的?

二、教师导读,引发猜想

1、出示PPT1、2、3提问:小熊给妈妈吻之后有没有给爸爸一个晚安吻?

2、出示PPT4、5

提问1:小熊是怎么做的?

提问2:为什么不想吻熊爸爸?小朋友平时会不会亲吻自己的爸爸?

(为什么不想亲吻自己的爸爸?脏、胡子)

小结:其实我们每一个爸爸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爸爸有他爱自己孩子的方式。接下来熊爸爸是怎么做的那,我们一起自己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自主阅读四张故事内容图片)

三、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幼儿自主阅读故事书里的四个场景(节选4个情景)

提问:故事里熊爸爸是怎么爱他的熊宝宝的'?

2、分组演戏四个情境,幼儿进一步的体验与爸爸之间的感情

情景一:幼儿饰演熊爸爸扮演的长颈鹿爸爸(举起熊宝宝)

情景二:幼儿饰演熊爸爸扮演的考拉爸爸(背起熊宝宝)

情景三:幼儿饰演熊爸爸扮演的鳄鱼爸爸(帮熊宝宝洗澡)

情景四:老师饰演熊爸爸扮演的老师爸爸,全体幼儿饰演熊宝宝扮演的老师宝宝(哄熊宝宝睡觉)

师:熊爸爸用了这么多办法熊宝宝有没有给他一个晚安吻那?(没有)

四、师幼共读,激发情感

1、集体阅读,感知情境

师:熊爸爸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还是没有得到熊宝宝的吻,最后他转身要离开了,小朋友们觉得这个时候爸爸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伤心、失望)

2、故事转折,情感升华

师:熊宝宝突然叫住了爸爸,想为他做一件事件,你们猜是什么事情?(吻爸爸)

小结:听完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其实小熊也是十分爱自己的爸爸,只是有时候没有很好的去表达对爸爸的爱。

五、、出示题目,情感延伸

1、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PPT展示爱心)

师:下面谁愿意大胆的说出对爸爸的爱那?

3、爸爸的笑脸

小结:看,爸爸听到我们大声的喊出爱爸爸的话,都开心的露出了笑脸。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的同时也要大胆的表达出对爸爸的爱,他们会很开心的。这本好听的故事书就出自于《给爸爸的吻》这本绘本,让我们一起回家与我们的爸爸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本好听的绘本故事吧。

爸爸的吻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绘本中的语言复述故事,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2、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温情,体验家的幸福。

3、能细致观察图画,借助图画丰富想象力,享受发现的乐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摇篮曲》音乐、熊爸爸和熊宝宝的头饰每人一个,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音乐(播放音乐《摇篮曲》),人们一般喜欢什么时候来播放这首音乐?

2、《摇篮曲》一般在睡觉前播放的,那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每天晚上睡觉前,你会做些什么?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小熊睡觉前的故事。

二、幼儿自由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看故事的名字,让幼儿读出来,并出示字卡“吻”。

2、幼儿拿出自己的书,自由阅读,教师讲清注意事项。

3、幼儿读完之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猜一猜它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小朋友觉得小熊最后乖乖的睡觉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与幼儿共同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1、2页)猜一猜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之后教师进行讲述。

2、(出示第3页)你啊猜一猜小熊会说什么?

3、(出示第4页)爸爸也想得到小熊的吻,可是小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4、小朋友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熊爸爸没有得到吻,心情怎么样?(看第4、5页)熊爸爸让小熊学哪种小动物吻自己?(教师出示长颈鹿的图片)那熊爸爸是怎么说的?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熊为什么这么高兴还不让爸爸吻呢?(因为他还想跟爸爸一起玩)

5、(出示第5页)教师讲并进行提问:熊爸爸想让小熊学哪种动物吻自己?(出示小考拉图片)那熊爸爸是怎么说的?小熊是怎么说的?

6、(出示第6页)读前半部分教师提问:熊爸爸又想让小熊学哪种小动物吻自己?(出示小鳄鱼图片)那猜一猜爸爸是怎么说的?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猜测故事)那小熊为什么还说“才不要呢”。小熊和巴巴爸爸边说边吻已经洗完了澡

7、(出示第7——10页)分别出示小蝙蝠、小老虎、小猴子、小老鼠的图片让幼儿猜测:熊爸爸是怎么说的?熊宝宝是怎么说的?为什么每次都说“才不要呢”

8、(出示第11页)熊爸爸正要出去,小熊叫住了爸爸,你猜小熊会对爸爸说什么?

9、咱们刚刚说小熊为什么总是说“才不要呢”?教师总结:文卫他还不想睡觉,想跟爸爸玩一会儿,爸爸也很了解孩子,在游戏和玩闹钟完成了洗澡、刷牙、穿衣服等一系列的事情。

四、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带领幼儿再次欣赏故事。

小朋友表现的很棒,很多地方不用老是讲就能猜出来了。那小朋友咱们一起再来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小故事吧

五、分角色朗诵故事

教师为幼儿准备头饰让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一组扮演熊爸爸,一组表演熊宝宝。

六、请小朋友拿着自己到头饰,咱们一起到操场上接着表演吧。

活动反思:

《给爸爸的吻》是一本温暖的亲子故事。它的温暖来自小熊的爸爸那柔和、细致和耐心的父爱。

幼儿绘本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其中的内容充满了童趣,情感,知识。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努力学习如何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吸引幼儿,还要认真理解图画书内在所蕴含的寓意并能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容易的领悟、接受。

第五篇:再别康桥优秀教案获奖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优秀的教案是如何的吧。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⑴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⑵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

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五、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⑴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⑵ 全诗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⑶ 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⑷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六、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形式:四行一节、错落排列、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语言: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3、意境:金柳、新娘、招摇、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

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拓展阅读:课文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 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下载吻火 优秀获奖教案[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吻火 优秀获奖教案[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掌声》获奖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 “残、犹、豫”等10个生字,积累“掌声”等7个词语。正确书写6个汉字。方法与过程:1、通过对描写两次掌声句子的朗读,体会到小英情感的变化。2、学......

    吻火 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赏析5篇

    吻 火 梁遇春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和主旨,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和主旨,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徐志摩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做阅读训练。......

    爸爸的吻故事+教案

    故事《给爸爸的吻》+教案 熊宝宝正在那里咕咕哝哝的,他可不想这么早就上床睡觉去,他也不愿意去洗澡,也不想给爸爸妈妈晚安吻。 “嘿,发牢骚的小家伙,”爸爸说道,“去给妈妈一个......

    给爸爸的吻 语言教案

    给爸爸的吻第一课时-故事欣赏 活动目标: 1. 能细致观察图画,借助图画丰富想象力,享受发现的乐趣。 2. 理解内容并简单讲述。 3. 学会感恩,懂得表达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 《给爸......

    教案狼大叔和100个吻

    语言活动:狼大叔和一百个吻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展开合理想象,理解故事内涵。 2、体验文学作品角色的情感变化,进一步感受爱的力量。 活动准备: 故事多媒体、音乐、亲吻的......

    教案:给爸爸的吻(精选)

    教案:《给爸爸的吻》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图画,借助图画丰富想象力,享受发现的乐趣。 2、学习使用绘本中的语言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获奖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获奖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获奖教案:认识时钟 发布者:www.xiexiebang.com 阅读:8042 次 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