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年
少年,我可能不再等你了
爱情,有很多种,青梅竹马,日久生情,至死靡它。
而我爱上你却是最烂俗的一种,一见钟情。
那是个尚有余温的午后,夕阳有些下沉,你坐在窗边,托着下巴很认真的在听老师讲课,窗外透过树影斑驳下来的阳光恰好洒在你的红格子衬衣上,星星点点,我在你的斜后方,或许是对格子衬衫情有独钟,或许是对温暖的事物惜惜相心,就像这幅画。
当你侧身,清瘦的面庞架着一副斯文的眼镜,犹如漫画里缓缓走来的少年。
那一刻,一个背影,一张侧脸,就那样触动了我的心弦。
一眼万年。
说来有些可笑,我竟会因你的背影而喜欢上你,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我开始关注你,旁敲侧击的打听你的一切,默默关心你,努力走进你,可你,没有言语,没有回答,就像自顾自的对着一面墙说了好多话,自己满心欢喜,却回头只听到墙的回音。
后来,我们鬼使神差的进了同一个部门,阴差阳错的分到了同一个组别,这样,我们的交流才渐渐的多了起来。可即便这般,我们说过的话也可以用十个指头数清。
你沉思的样子,你疯起来像个孩童的样子,你专注摄影的样子,你安静看书的样子,都深深的烙在了我脑海中。那时候的我是个很单纯的人,单纯的认为爱情是一个人的事,单纯的认为背后默默做的一切你会在乎,单纯的认为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殊不知得不到回应的爱情才是最伤人的,撕心裂肺,连皮带筋,却没半丝血色。
春去秋来,花开了又谢,草绿了又枯,这期间,我为你写过的字,发过的消息,问候过的心,努力改变的点滴,不计其数。
不过我没有放弃,想着你还给的一丝光亮就总会有希望,没有拒绝那就说明一切还是有希望,只是到后来才发现,你的不拒绝,你的沉默,只是不想伤害。
你不爱发动态,自然我也就翻遍好友也找不到你的只言片语,我倒是经常会发一些心情,既然我找不到你那就让你看到我吧,这样就算你记不住我,至少也不会忘了我。
不疼不痒的过去了一年多,再没有遇到过像你一样让我心动的人,你还是没有选择和我在一起,朋友都劝我放弃你,可我固执的认为只要等下去就会有结果,固执的认为你是我唯一的抉择。
等待或许是这世上最磨人的东西,这种尴尬的局面让我心生绝望,于是我跟你说,我要学打游戏,我要陪你做完你想做的事,陪你走完你想走的路,你狠心拒绝了我,义正言辞,你说你有你的世界,让我不要如此,让我不要影响你的生活。呵呵,我是多么多余,多余到让你都心生嫌弃。
这一次,我才渐渐明白,原来你是心里真的没有我,一丁点都没有。
可我又是个犯贱的人,犯贱的爱着你,犯贱的关心着你,犯贱到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理喻。就这样,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冷淡,一次次的沉默,一次次的相对无言,终于浇凉了我的心,碎后成灰。
那一天,和好友洽谈了好久,信誓旦旦的我说一定要放下你,不要再爱你,可放弃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回去的时候走在路上愈发的感伤,痛到不能自已,半杯就醉的我买了一堆啤酒回到宿舍,自顾自的喝,最后喝到酩汀大醉,喝到边哭边笑边闹,那是我人生第一次醉酒,更是第一次为一个男孩子醉酒。
多么没出息。
即便这样,我还是没能忘掉你,只能一如既往,只是这一次,是以朋友的身份继续待在了你身边,以朋友的身份继续爱你,于是好似什么都变了,又好似什么都没变,变了的是你的态度,越来越淡漠,越来越若即若离,不变的,是我的初心,只是好像没有了当初的狂热,安静的爱着,安心的等待着。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我们,就这样不疼不痒的走着,渐渐的,越来越远。
南下的路途,像极各自两安的序曲,不愿多说半句的你,这一次,和其他女生却聊的热火朝天,在我这里,连个只字半言都是吝啬,我的话语,再也没有了回应,我是个没安全感却自找暗夜的人,不敢呼气不敢大叫,在你心底的那个暗夜,卑微的连颗尘粒都散开灰,是啊,终于,你把我当空气了。
你心里的不复存在,让我徒生了寻觅另一种不把你当成全部重心的方式,于是我开始写文,开始创作,当然,很多题材依旧是以你为背景,想把你写进我的文字里,一世记怀。
曾经你说过你要不分手的恋爱,一生一世,于是我等在原地,直等到咫尺天涯,你不懂我,我怎可怪你。曾经我说过,太过死心塌地爱一个人便是另一种作死,只能到一个临界点死透了才会甘愿放手,而现在,好像到了这个临界点,死透了,便心甘了。
你是我全心全意爱过的人,你是我曾经爱到绝望的人,你是我长久以来固执的选择单身的原因。然而如今我不会再选择和你一起,现在未来。
时间,真的很好,让痛的不再痛了,让放不下的也终于放下了……三年的时光,不长不短,一切想我也都已了然,我的执著也不复当初,只是偶尔还会不小心发呆,不小心想起,但我已能接受这个事实,你已经和时间一起,都封藏了。
所以,少年,我可能不再等你了,不再爱你了,原谅我这一次,是真的要食言了。
所以愿你找到那个可以让你觉得温暖,可以陪你到世界尽头的人。
愿你安好,和照片里一样好。
而这段故事里,那个渺小的我,已为过客,氤氲着雾气,缱倦远去。
第二篇:少年中国
《少年中国》观后感
摘要:《少年中国》是一部以鸦片战争之后的历史为背景创造的纪录片,整部《少年中国》使用电脑特效技术制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时刻唤醒少年们爱国的热血,不忘历史的教训,同时理解到自己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梦是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关键词:少年、中国、青春、梦想、共产党、中国梦
《少年中国》共5集,每集30分钟。该片创意灵感源于青年毛泽东谱写的千古绝唱《沁园春·长沙》,以苍茫大地—激扬文字—书生意气—指点江山—谁主沉浮五句词意建构全篇。五句话对应五个阶段,形象而生动地演绎出中国青年和早期共产党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
在表现手法上,整部《少年中国》使用电脑特效技术制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每一集将分成三种呈现板块——情景再现、实景拍摄以及三维动画特效,既有强大的演员阵容进行表演再现当时情景,又有对名人、领导者二代的现实采访,追溯过往故事,同时运用炫目的三维动画特效,重现20世纪初的中国图景。纪录片制作充分考虑当下“80后”、“90后”的观影感受,以明快的剪辑节奏提供一道视觉盛宴。
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经历了这样救亡存国腥风雪雨,青年在这场救亡图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了救亡图存的学习与抗争。我们记得的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等,每一个阶级每一个人都参与了这场亡图存的运动。只是青年在这场运动的胜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记得五四青年们是如何起先锋的作用,如何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在《少年中国》中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一幕幕引发共鸣的场景,时刻提醒我们是中国的少年。当我们看到逃亡日本的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时,我们全身的热血都沸腾了。在看到陈独秀在北大的演讲时,真想出生在那个时代为了救亡中国而出份自己的力,想做一个力挽狂澜的人,为积贫积弱的中国找到希望。虽然有时知道每一场运动的结果,却时常想去改变他。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在别人欺凌,作为了一个中国的少年我们不能平静自己的内心。我们要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我们都是中国的少年。
今日的中国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少年的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国。即梁启超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作为一个“少年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愧对这称谓呢? 首先,少年要有理想,有知识。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孜孜不倦、勤勤恳恳,而且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这样,知识才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扎下根,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少年还要有进取心和创造力。少年的精力是旺盛的,他是初升的太阳,他是才华发源的长河,他是一团能燃烧世界也能燃烧自己的烈火!少年来到这个世界上,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总想凭自己的本事改造它们,有时对一切都感到不甚满意,虽然有些目空一切,然而,这正是少年所特有的性格争强好胜,我们尤其要保持少年人特有的性格!古人云:时间如同东流水。是的,时间过得很快。所以,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要珍惜光阴,加倍努力。现在的中国,一切都在快节奏、高效率地行进。生活在这样一个飞跃的时代,我们少年人更要做时间的主人,用掌握的知识、实践和创造去开拓生活。
我们古老文明的国度有不少的英雄出自少年。“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著名的诗人。自幼聪颖过人,才华出众。但是年近28岁就死去。这说明旧时代的有为少年缺乏用武之地,所以,只有今天的少年才是未来历史的主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智则国智。我们少年要做到智,首先就应该好好学习,积极上进了。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多思考,多实践。很多时候,简单的一件事,每个人都能够完成,而有些人完成了只是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做到了,另一些人,则会从这件事中学到些什么。而这些人,便是少年中国所需要的少年,所需要的智。一切智都体现在所作所为中。
少年富则中独立。少年如何富足?让少年富足的有智,也有强。少年强则国强。强需要坚持,需要毅力。有些挫折,有些艰难,要相信挺一挺,努力去战胜,便能飞越那重重叠叠的障碍。强,也需要有实力。这里的实力便又体现在智了。当然,也不要忘记,自信是强的源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甚至能够吓跑困难。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独立很容易,一些能够办的到的,能独立;一些渴望办到的,更要独立地去尝试。多“独立”,发现独立并不难。当能够正确完成每一件事的时候,少年便独立了。国便独立了。独立的实力,来自于尝试——而独立的这一天,一定不会让人等待很久。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独立便是自由的前提条件,独立了,再要自由,完成不困难,不过,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走来这一步的每一步的不容易,保证那些精神依然永存心中。管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它们。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源源不断的进步,需要一颗上进心和不断的动力。进步,让少年,让国家渐渐完善。智、富、强、独立、自由都是进步不可缺的条件。上面的情形一定不难实现。在每个中国少年的努力下,进步着的中国便是少年中国!雄于地球的少年中国朝气蓬勃,自信自律,永远年轻,永远不败——中国少年们的努力,不会让人失望!
从纪录片中回到现实生活,每一代都有自己的使命。在风雨飘摇的时期,他们的使命是救亡图存;而在和平时期,我们的使命是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无法像他们一样用血来创建一个新中国,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汗水使这个新中国崛起。当中国梦别提出时,我们这个时代的任务也就出现了。我们的使命承载着他们的愿望与我们的责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时刻要记住中国的风雨历程与上一代青年们救亡图存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风中立起一面中国少年不倒的旗帜。
参考文献:《少年中国》
第三篇:少年中国
少年精神--永不停止的飞翔
--《少年中国》观后感
12级中文2班 李洪慧 12401040212
摘要: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是一个民族意识面临异族泯灭而迸发的岁月;那是一群知识分子奔走呼告的岁月;那是各种思潮涌进的岁月。上世纪初,一群中国少年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从觉醒到成长,从追寻到升华,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真理的脚步。我们所确信的是,这群有着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的的少年,将带着这种“少年精神”,不断努力,不断追寻,不断复兴,不断建立。这是一种永不停止的飞翔。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那是一个民族意识面临异族泯灭而迸发的岁月;那是一群知识分子奔走呼告的岁月;那是各种思潮涌进的岁月。上世纪初,一群中国少年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面对黑暗,有的人沉沦,有的人反抗,还有的人,向着黑暗中依稀那一点光明,进行永不停止的飞翔。
开国领袖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其言简意赅,意义深远。这个“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这是中华民族之精神,是中国少年之精神!
一、觉醒:恰同学少年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外部是西方列强环伺,内部则是腐朽、衰败、纷争的政权格局。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让革命之火势不可挡地蔓延全国,开启了中国一个新的时代。在辛亥革命的新旧交替之际,在知识青年惶惑徘徊之际,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号召青年担当起救亡图存的重任,并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基本口号。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的隧道。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到陈独秀李大钊的青春中国,时代在呼唤一种狂飙突进的运动,历史的使命,也必将落在新一代青年人的身世。
而此时,19岁的毛泽东在离开军营后无处读书,无所适从,精神上也十分空虚迷茫,最后,在机缘巧合之下,他走进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邓中夏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恽代英考入武汉中华大学哲学系,罗家伦在复旦大学读预科,许德珩从走进了北京大学,还有傅斯年,朱自清,张国焘„他们都开始接受新知,感受着时代的新变化。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属于中国少年的时代,已经拉开了帷幕。
一、成长:书生意气,舍我其谁
上世纪初的中国,有这么一群少年:瓢泼大雨中,他们脱下上衣,尽情呐喊;毒辣的阳光下,他们接受烈日的炙烤,闲庭信步;早春的大风中,他们顶着刺骨的江水,畅游湘江„他们以近乎自虐的方式,锻炼着自己的意志和体魄。风浴、雨浴、日光浴,一批热血青年,就这样在风浪里成长着。
以《新青年》为先声,1919年,中国先后出现了四百余种白话报刊,到1921年全国新出版报刊有1000种以上。这些报纸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的问号。当时在华讲学的美国思想家杜威感叹道:“在一个信仰既有权威的教条,又使人感觉满足的国家里,这种提出疑
问的热潮,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这个新时代,属于毛泽东、邓中夏,属于周恩来、恽代英„属于那一个个年轻的名字,属于万千中国少年。正如毛泽东在他自己主编的《湘江评论》中宣言的那样—“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天下是我们的天下,国家是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种舍我其谁的气势,标志着一个属于少年的崭新的时代的来临。
二、追寻: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1918年,协约国取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民主战胜了专制,公理战胜了强权。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中国人以这样一个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胜利者。然而,当中国人还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中时,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却又把整个民族再度陷于水火之中。期望既殷,失望愈烈。经历过新文化运动启蒙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的莘莘学子长久以来积累的能量,瞬间爆发了。五四运动的热血呼喊,点燃了全中国的爱国热情,罢课、罢工、罢市,民族危机的加深,促使四万万中国人团结起来,寻求一切可能的救亡图存之路。
然而这时候,只有一个人经过理性思考,觉悟到了只有争取民族的自决,民族的独立,中国才有可能重新站立起来—他就是李大钊。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让很多先进的知识分子觉醒了,应该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以俄罗斯共产党为榜样,走俄国人的路,去寻求解决中国的根本出路问题。
如果说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那么紧随其后的就是陈独秀。他激励青年人“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如研究室。”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努力,不断斗争。这样志同道合的两个人注定了终将携手奋斗,共同实现理想。于是,1919年,陈独秀、李大钊,两位北京文坛领袖,年龄相差十岁,一个善辩好斗,言语尖刻,一个温文尔雅,颇有君子之风,在这个岁末,一个南下,一个北上,从此就有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传奇。
除了陈、李二位,毛泽东等人也在向着理想不断追寻。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与25名湖南青年人从长沙北上京城,第一次踏入了这个苍茫而博大的城市。他们背井离乡,半工半读,在勤工俭学的同时不断从书本中汲取养分。正是在这时候,毛泽东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建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赴法留学,在自由的发源地寻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可以说,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因为中华民族遇到了空前屈辱,一批进步的中国人开始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之道,特别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与资产阶级改良式的救国主张彻底决裂,探索用更为宽广的世界眼光来观察中国的命运。
三、升华:少年精神,与国无疆
1921年夏天,十几个青年来到上海,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这次会议宣告了一个新兴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十几个青年分别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李汉俊、何叔衡、陈潭秋、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这群年轻人一定想不到,这场略显狼狈的会议在历史上将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它标志着日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虽然此时它的力量如此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越的斗争
历程。我们所确信的是,这群有着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的的少年,将带着这种“少年精神”,不断努力,不断追寻,不断复兴,不断建立。
这是一种永不停止的飞翔。
第四篇:青铜少年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时间瞬时凝固 一尊青铜的雕像
起点出的发令枪声 一次力量的爆发
青春 活力 阳光 和永远向上的精神
铸成了 一尊青铜的塑像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第五篇:少年鲁迅
少年鲁迅:
光溜溜滑滑的皮肤,大大俏皮的眼睛,白白的脸颊,乌黑的长辫,头戴一顶小小的棉帽,构成了一个聪明活泼的他——少年鲁迅。他穿着光亮的丝绸长袍,衣服上绣着龙凤图案,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人,希望自家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时,他还是一个少爷——人称小皇帝。鲁迅背起书来真是摇头晃脑的,他闭着眼睛,连头上的辫子都跟着晃起来。当有人说了新鲜的话,少年鲁迅的眼睛立刻睁得大大的,眼里放射出奇异的光芒。他笑起来,也只是淡淡地抿嘴一笑。如此可见,他可真是一个周家大少爷啊!
中年鲁迅:
瘦瘦的身体,黄里带白的皮肤,似乎如同大病愈初的病人一样脸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炯炯有神。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没一根是耷拉着的,都那么长,头顶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须——浓密极了,而且极其像隶书的“一”字。都知道他是谁了吧——中年鲁迅。鲁迅先生一向习惯穿长衫,手里经常拿着一支安烟。当有人说了可笑的话,鲁迅先生就发出发自内心的笑声,他的笑十分明朗,常常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常三根半夜写文章,用笔战斗一生,被命为“民族魂”。
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精神很好;再写头发,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鲁迅之相貌:这张脸有点不买账,有点无所谓,有点酷,有点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基本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这样!”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非常的摩登,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配他的,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
脸:黄里带白,很瘦很瘦。
头发:寸把长,直竖着。
长衫:牙黄色,羽纱做的。
胡须:隶书“一”字形
个性:正直、严肃、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