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如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张永年 贾文军 樊畠利 鲁文潇
重视和善于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基础,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必然要求,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是我们党重要的优良传统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各种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推进科学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迫切要求我们自觉的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更加主动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努力探索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
一、为何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毛泽东同志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那么任何天才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也 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更没有决策权”。所有这些,都深刻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把调查研究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定的基本前提,通过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努力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调查研究是传家宝。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的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他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陈云同志也曾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最后讨论做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从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科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始 终是以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为前提和依据的。也就是说,我们党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深化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和统一,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进而不断推动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之一,是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搞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仍然离不开调查研究。
第二,调查研究是方法论。调查研究是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具体表现。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是认识的最高目的和最终归宿。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毛泽东同志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是真理,不是以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以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结果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调查研究本身是实践观的反映,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就是坚持实践第一观点的具体体现。调查研究是为了 认识世界,目的在于用认识来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才能使我们的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必然要求重视搞好调查研究。
第三,调查研究是基本功。对我们党来说,搞好调查研究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会不会搞调查研究,是衡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力作风的重要标志。只有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收集、储存和处理大量的社会信息,才能有更多的感性、理性、悟性和灵性认识,才能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作出科学的判断,才能找到更多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才能防止和减少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搞好调查研究是增强本领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个人的历练提高、成长成功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大凡有志于成就大业、有所作为的人,有志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人,都必须苦练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在持之以恒的调查研究中锤炼思想品德、汲取思想营 养、提高综合能力。
二、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一方面,搞调查研究的学问、知识和经验全在实践之中获得,也就是说没有多少捷径可走。凡是富有成效的调查研究,无一不是调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谁要进入调查研究这个大门,谁就要准备进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调查研究有它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必须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努力探索和把握它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调查研究准备要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是调查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具体应当把握这样几点。一是要围绕调研目的正确选题。选题首先目的要明确,了解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围绕了解和解决的问题,既可以选择个别事物的单一过程,也可以对特殊系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二是要围绕调研选题进行初步思考。围绕调查研究任务,注意收集积累相关资料,对了解的问题、主要观 点和分歧意见等要有一个大致了解,提高主动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同时,要避免先入为主,防止用主观想象去套现实问题,克服调查研究中的主观主义。三是要对调研对象有所了解和掌握。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掌握调研对象的新情况新线索,避免调研时产生生疏感和距离感,以便能够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使调研对象能说出心里话和真实情况,确保调研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要拟定切实可行的调研提纲。调研提纲应简明扼要,符合调研主题和工作实际,明确调研的指导思想、调研目的、调研内容、调研方式和相关要求,使调研人员和调研对象能够一目了然,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第二,调查研究方法要创新。根据调查研究的主题,采取恰当的调研方法,是搞好调查研究的重要保证。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好的调研方法,像座谈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具有 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的优点,对这些传统的好方法应当继承和发扬。同时,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调查研究的渠道,丰富调查研究的手段,创新调查研究的方式。一个是要积极采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另一个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全面、翔实和快捷的信息资料。再一个是要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预测与评价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观点,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第三,调查研究过程要细致。调查研究的过程,实际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既是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又是我们获取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更是我们检验和深化认识的客观依据。调查研究的第一要义是向群众学习,必须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甘当小学 生的态度,虚心向群众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唯有如此,才能了解和掌握客观真实的情况。从事调查研究的同志,要把调研工作做深做细,至少要做到这样两点:一个是要扑下身子,经常深入基层,拜群众为师,同群众交友,多问问家长里短事,多听听鸡毛蒜皮言,同群众一起讨论大家关心的事情,从而发现新问题、了解新情况、获得新认识。一个是要放下架子,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倾听群众意见,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什么;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让群众提出意见。特别是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紧抓不放,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第四,调查研究结论要升华。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与研究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承的。调查是研究的基础,没有调查就谈不上研究,也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研究是调查的深化,没有研究感性认识就不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不可能形成指导工 作的政策措施。调查研究工作中,调查与研究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要注重经验的总结升华,调研不能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罗列上,更不能对调研对象提供的材料囫囵吞枣、照单接收,而要对调查得来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深加工,通过科学分析和对比论证总结出新鲜经验。要注重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调研要在掌握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发现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在搞清事情原由和把握本质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对策建议,使调查研究工作更富有成效。
第五,调查研究报告要详实。调研报告是调研成果的反映和体现。调研报告的起草过程是对调研内容进行盘点整理、分析思考和综合研究的过程。一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围绕调查研究的主题,实事求是地分析调研获得的信息资料,提出有见地、有价值、有新意的观点。二要内容翔实、言之有据。反映的情况、问题和经验,必须以准确的事实为依据,掺不得半点的虚假水分,来不得 任何的道听途说,容不下丝毫的脱离实际。三要深入分析、把握本质。在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周密的研究分析,把握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四要坚持原则、求真务实。对调查研究形成的观点,应如实秉笔直书,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遮遮掩掩,更不能屈从于权威。五要文风严谨、表述准确。调研报告要把事实写清,把道理说透,把观点讲明,力求文字准确、简洁、生动、朴实,尽可能反映群众鲜活的语言,避免材料堆砌、词藻华丽、官话套话大话连篇,既做到客观再现调研的素材,又要条理十分清晰,使人愿意看,看后给人以启迪。
三、怎样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是一门科学。同样是搞调查研究,有的人就能抓住要害,摸索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人则不得要领,费时多而收获甚微。调查研究的能力,是学识与见识的统一,是态度与方法的结合,是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没有别的途径可走,只能在学习和实践上下功夫。第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搞好调查研究的活力源泉。实践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适应新形势、新实践、新发展的要求,才能使调查研究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一是要通过学习吸取新知识。研有所成,必是学有所得;学有所得,必是读有所获。如果不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难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为此,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尤其要多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更多的储备调查研究所需的知识。二是要通过学习激发新思想。思想不解放,搞好调查研究就是一句空话。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新问题,发现新矛盾,提出新见解,揭示新真理。要敢于突破传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前人,始终保持思想认识的与时俱进。三是要通过学习保持新视角。调查研究问题的视角越多,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只有刻苦地学习,摒弃用老眼光老思维看问题的习惯,保持视角的新颖和眼光的敏锐,善于从不同角度用 不同方法观察事物,才能把问题调查的更全面、研究的更透彻。四是要通过学习多出新成果。文可载道,以用为贵。通过学习可得到鲜活而不陈旧的认识,可得到管用而不迂腐的经验。唯有学习,才能获得创新的、有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成果,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二,要掌握科学方法。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辨证法,是我们调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搞调查研究,必须学会运用科学辩证的方法。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以外在的现象存在的,本质的东西往往隐藏于现象之中。调查研究问题时,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这样才能拨云见日、把握规律、求得真理。二是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调查研究问题时,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联系和统一,更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善于从劣势中看到优势,从 危机中看到机遇,从落后中看到潜力,这样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办法。三是要坚持“对症下药”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调查研究问题时,要善于区别不同事物,学会在发展变化中观察和分析问题,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四是要坚持“抓主抓重”的方法。调查研究问题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分析事物的特殊性来把握普遍性,通过研究解决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促进其它问题的迎刃而解。五是要坚持“解剖麻雀”的方法。对同一类别或相同性质的问题,要抓住典型解剖麻雀,既要选择好的典型总结经验,又要解剖坏的典型吸取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加深对规律性的认识,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新对策。六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调查研究要学会“弹钢琴”,既要围绕中心任务来调查研究问题,又要调查研究与中心任务相关的其他工作,把上情和下情相结合,把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使调查研究忙中有序和散而不乱。
第三,要汲取群众智慧。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高低,调研形成的对策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脱离群众生活的调查研究是空中楼阁,离开群众智慧的调查研究是海市蜃楼。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序言中说:“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懂得中国的事情的”。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只有首先善于做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引导群众前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不断迸发着新经验新办法,是我们学习的根基和创造的源泉。搞调查研究工作,既要向群众问需,更要向群众问计,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主动向群众学习,虚心向群众请教,总结群众的经验,从群众中汲取营养、汲取智慧、汲取力量。特别是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想法,把群众零散的和不系统的意见收集起来,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概括提炼和整理加工,转化为集中的、系统的和有效的意见。只有这样,调查研究的成果才能符合民意,也才能保证调查研究的质量。
第四,要善于思考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是分析研究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搞调查研究,只是了解具体情况和占有资料,而不对问题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就不可能归纳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一定意义上说,能不能思考问题,会不会思考问题,是决定调查研究成败的关键。一是要勤思考。业精于勤而废于惰,调查研究更是如此。搞调查研究,就是了解事实真相,弄清事物内部结构,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这就要把思考贯穿于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勤于动脑、反复琢磨、仔细思量。二是要会思考。对调查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要辩证的看待、科学的分析、理性的把握,切实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三是要敢思考。调查研究贵在有自己独到的见 解。这就需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精神。对调查研究中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问题,要敢于较真和碰硬,勇于突破认识上的局限,勇于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四是要广思考。调查研究不能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克服狭隘的传统思维定式,跳出地域、跳出部门、跳出行业来思考问题,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一切有益的调研方法、调研成果和调研经验,完善调查研究的思路,充实调查研究的成果,提出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
第二篇:县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
调查研究是拓宽政协工作的基础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工作方法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察实情,求真知,出良策,促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也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识的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政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基础和前提,是调动委员积极性的有效形式,也是活跃政协工作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高调研水平,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政协履行职能才能落到点子上。下面,我就近两年来我县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我们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这是做好调研工作包括其他一切工作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的思想武器,有了这个思想武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 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坚决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抓住实质,搞调研做结论,才会有科学性、原则性。
二是要加强学习。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其次在每次调研之前都要学习与调研课题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专题调研的专业性。确保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高度、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真正起到发现问题促进工作的作用。
三是树立人民意识。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生动体现,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们在日理万机、操劳国事的同时,总是到基层去体察民情,到人民群众中问寒问暖,使百姓心中始终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可见“人民”二字重千斤。人民政协作为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的代表,更要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经常深入实际,了解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自己的直接服务对象,找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信号,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二、围绕中心展开调研
坚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的热点、难点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针对性、务实性的调研是我们搞好调查研究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注意要抓住那些带有一定苗头倾向性问题,抓住那些当务之急,当务之重的问题,深入调查,认真研究,而不是把主要精力去搞那些枝枝节节的细小问题。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点:
一是围绕重大课题开展调研。(1)围绕中心抓调研。在经济发展中心上,调研人员要唱好三步曲。一是始终关心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思路,突出战略性调研,回答好“下一步做什么”的问题;二是始终注意对县域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把握主流和趋势,回答好“当前怎么做”的问题,为县委、政府进一步调整完善决策提供依据和思路;三是始终瞄准未来,对县委、政府一时还未注意到,但必须予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先做一些了解、研究,促成领导的重视,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2)突出重点抓调研。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和突出全县的工作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如针对涞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实际,组织人员采取深入农村,与种植户座谈等形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抓龙头、带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更新观念,规模发展,加快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等调研报告,提出了“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力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大突破;加大资金、科技扶持力度,强化服务,向高科技高品质要效益;内引外联,发展龙头企业规模要效益”等建议,得到县委主要领导认可,并在县委《决策参考》中全文转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3)针对问题抓调研。我们围绕全县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针对近年来涞水大部分乡镇干旱少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农户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的《科学利用、有序开采,推动农村集中供水站建设》调查报告,被县委领导批转全县,水利部门和乡镇认真研究调查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县农村实行信中供水站建设做了更好的规划。
二是突出出台政策开展调研。围绕县委、政府工作思路抓调研。思路决定出路,如200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大力度,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我们积极展开调查研究,写出了《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调研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得到县委、政府领导的认可。在此基础上,2004年我们又撰写了《项目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对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几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有利于项目建设的建议,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肯定,调研报告被市政协全文转发。
三是围绕成果转化促进调研。在调研成果的转化上,我们始终抓住“融、扩”两字不放松。融,就是融进去。我们在对农业产业化调整的过程中,坚持把调研内容和提出的建议融入农户、村、镇乃至全县发展规划中来,真正达到促进作用。在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调研后,我们积极通过关系为明义乡大力发展食用菌项目引进1000万元资金,有力地促进了该乡食用菌基础建设。扩,就是扩影响。有的调研报告,内容重要事关全局,提出的思路、对策、措施对全局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性。由于我们在调研工作上始终坚持一抓一个大系列,一抓一个全过程,抓就抓深层次,抓就抓高质量,形成了一批有份量、有指导全局作用、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调研报告,以及与之共生的办法、规定、意见等,对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调研要讲究艺术和方法
(一)要深入耐心。政协组织调研很难,有关部门和人员可以配合也可以不配合,有时还会碰钉子。要采取多种办法,促使问题解决。一是走出院门,深入基层搞调研。我们要经常抽出时间,深入乡镇、农户、企业、学校搞调研。根据实际情况,下企业、下后进村组、下困难农户,解决农民缺种子、缺电、缺油、缺水的忧心,企业调整缺信息的忧愁,农民增收缺门路的忧虑,通过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困难企业和贫困村农民解“扣子”、指路子、出点子、挣票子。二是 跑出县门,到先进地区学经验。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办公室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外地的好经验、好作法,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三是挤进书门,搜寻观点促调研。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多读书看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收集著名经济学家的最新观点,领会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介绍,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调研水平。
(二)要抓住时机。争取较快地拿出调研成果,这一点非常重要。毛泽东同志说过,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要注意克服只调查不研究或只研究不调查的倾向。搞调研有一个时机问题,如果能够及时提出一些好的办法和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会较快地进入决策系统,正所谓文当其时,一字千金。否则,等领导和群众关心的焦点转移了,你才慢腾腾地拿出调研报告,即使你写出的调研报告再全面、再系统、再深刻,得到领导的关注和在实际中可能起到作用,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搞调研写文章,要讲究时效。特别对那些领导督办的一些重要调研课题,要咬住不放,集中全力,不分昼夜,一气呵成。
(三)要精心写作。讲究词章,熟练驾驭文字。这是写好调查报告,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条件。一个好的调查报告,首先要有独到的见解,其次又要条理分明。调研文章是用来指导工作的,价值如何,不在于用了多少华丽语言,抄了多少名人警句,编了多少顺口溜,关键在于与实际工作贴近度如何,针对性如何,超前性如何,可靠性如何。怎么写能让大家看得懂,注意看,看了以后还津津乐道,这样才会产生好的效果。
总之,如何搞好调查研究,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要我们从讲政治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夜以继日的干劲、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开展调查研究,我们就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调研任务,为党委、政府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地有价值的情况和建设性的意见,发挥好政协的参谋、助手作用。
第三篇:县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
文章标题:县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
调查研究是拓宽政协工作的基础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工作方法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察实情,求真知,出良策,促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也指出:“离开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识的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
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江泽民同志进一步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政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基础和前提,是调动委员积极性的有效形式,也是活跃政协工作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高调研水平,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政协履行职能才能落到点子上。下面,我就近两年来我县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我们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这是做好调研工作包括其他一切工作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的思想武器,有了这个思想武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 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敏锐性,坚决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社会,分析问题,抓住实质,搞调研做结论,才会有科学性、原则性。
二是要加强学习。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其次在每次调研之前都要学习与调研课题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做到专题调研的专业性。确保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高度、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真正起到发现问题促进工作的作用。
三是树立人民意识。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生动体现,在这方面,我们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们在日理万机、操劳国事的同时,总是到基层去体察民情,到人民群众中问寒问暖,使百姓心中始终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可见“人民”二字重千斤。人民政协作为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的代表,更要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经常深入实际,了解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为自己的直接服务对象,找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难,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第一信号,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二、围绕中心展开调研
坚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的热点、难点和重大现实问题,进行针对性、务实性的调研是我们搞好调查研究的生命力所在。尤其是注意要抓住那些带有一定苗头倾向性问题,抓住那些当务之急,当务之重的问题,深入调查,认真研究,而不是把主要精力去搞那些枝枝节节的细小问题。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点:
一是围绕重大课题开展调研。(1)围绕中心抓调研。在经济发展中心上,调研人员要唱好三步曲。一是始终关心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思路,突出战略性调研,回答好“下一步做什么”的问题;二是始终注意对县域经济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把握主流和趋势,回答好“当前怎么做”的问题,为县委、政府进一步调整完善决策提供依据和思路;三是始终瞄准未来,对县委、政府一时还未注意到,但必须予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先做一些了解、研究,促成领导的重视,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2)突出重点抓调研。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和突出全县的工作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如针对涞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实际,组织人员采取深入农村,与种植户座谈等形式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先后撰写了《抓龙头、带基地,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更新观念,规模发展,加快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等调研报告,提出了“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力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大突破;加大资金、科技扶持力度,强化服务,向高科技高品质要效益;内引外联,发展龙头企业规模要效益”等建议,得到县委主要领导认可,并在县委《决策参考》中全文转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3)针对问题抓调研。我们围绕全县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针对近年来涞水大部分乡镇干旱少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农户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的《科学利用、有序开采,推动农村集中供水站建设》调查报告,被县委领导批转全县,水利部门和乡镇认真研究调查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县农村实行信中供水站建设做了更好的规划。
二是突出出台政策开展调研。围绕县委、政府工作思路抓调研。思路决定出路,如200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大力度,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我们积极展开调查研究,写出了《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调研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得到县
委、政府领导的认可。在此基础上,2004年我们又撰写了《项目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对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几个环节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有利于项目建设的建议,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肯定,调研报告被市政协全文转发。
三是围绕成果转化促进调研。在调研成果的转化上,我们始终抓住“融、扩”两字不放松。融,就是融进去。我们在对农业产业化
调整的过程中,坚持把调研内容和提出的建议融入农户、村、镇乃至全县发展规划中来,真正达到促进作用。在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调研后,我们积极通过关系为明义乡大力发展食用菌项目引进1000万元资金,有力地促进了该乡食用菌基础建设。扩,就是扩影响。有的调研报告,内容重要事关全局,提出的思路、对策、措施对全局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性。由于我们在调研工作上始终坚持一抓一个大系列,一抓一个全过程,抓就抓深层次,抓就抓高质量,形成了一批有份量、有指导全局作用、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调研报告,以及与之共生的办法、规定、意见等,对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调研要讲究艺术和方法
(一)要深入耐心。政协组织调研很难,有关部门和人员可以配合也可以不配合,有时还会碰钉子。要采取多种办法,促使问题解决。一是走出院门,深入基层搞调研。我们要经常抽出时间,深入乡镇、农户、企业、学校搞调研。根据实际情况,下企业、下后进村组、下困难农户,解决农民缺种子、缺电、缺油、缺水的忧心,企业调整缺信息的忧愁,农民增收缺门路的忧虑,通过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困难企业和贫困村农民解“扣子”、指路子、出点子、挣票子。二是跑出县门,到先进地区学经验。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办公室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学习外地的好经验、好作法,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三是挤进书门,搜寻观点促调研。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多读书看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收集著名经济学家的最新观点,领会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介绍,不断开阔视野,提高调研水平。
(二)要抓住时机。争取较快地拿出调研成果,这一点非常重要。毛泽东同志说过,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要注意克服只调查不研究或只研究不调查的倾向。搞调研有一个时机问题,如果能够及时提出一些好的办法和建议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会较快地进入决策系统,正所谓文当其时,一字千金。否则,等领导和群众关心的焦点转移了,你才慢腾腾地拿出调研报告,即使你写出的调研报告再全面、再系统、再深刻,得到领导的关注和在实际中可能起到作用,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搞调研写文章,要讲究时效。特别对那些领导督办的一些重要调研课题,要咬住不放,集中全力,不分昼夜,一气呵成。
(三)要精心写作。讲究词章,熟练驾驭文字。这是写好调查报告,搞好调查研究的基础条件。一个好的调查报告,首先要有独到的见解,其次又要条理分明。调研文章是用来指导工作的,价值如何,不在于用了多少华丽语言,抄了多少名人警句,编了多少顺口溜,关键在于与实际工作贴近度如何,针对性如何,超前性如何,可靠性如何。怎么写能让大家看得懂,注意看,看了以后还津津乐道,这样才会产生好的效果。
总之,如何搞好调查研究,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只要我们从讲政治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夜以继日的干劲、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开展调查研究,我们就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调研任务,为党委、政府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地有价值的情况和建设性的意见,发挥好政协的参谋、助手作用。
《县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政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心得体会。
第四篇:关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几点体会
文章标题:关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几点体会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若想
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决策,或者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必须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笔者参加工作以来,有幸参与了几次调查研究,对这项工作有了感性认识,有所体会,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若对初次接触调查研究工作的同志有一些启发,将是笔者最大的愿望。
一、选择合适的人员,是调查研究成功的关键
调查研究能否深入,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参与人员的能力、态度和经验。因此,选择那些责任心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同志组成调查研究班子,是保证提出高水平调查研究成果的关键。调查研究班子可以由一人负总责,分若干小组同时进行。每个调查研究小组成员必须搭配合理,原则上应该至少有一位经验丰富且有分量的领导,一名熟悉具体工作的业务骨干和一名了解全局工作的“笔杆子”。有分量的领导带队,才能让接受调查的单位高度重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听到基层领导对要调查的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熟悉具体工作的业务骨干,能够把握具体工作的细枝末节,使调查细致入微,有利于调查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了解全局的“笔杆子”,具体主笔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有利于写出的东西既有深度又符合大局,保证文笔流畅。搭配好调研班子之后,小组成员尤其是组长的态度决定一切!小组成员都应该抱着对调查研究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可能挖掘问题的本质和基层工作者对解决问题的建议哪怕是不成熟的零星想法。
二、充分做好准备,是调查研究深入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想通过调查研究,认清一个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下去调查之前,调查研究负责人应指定一名熟悉业务的同志先搜集一些省内外的相关资料,认真分析,做到对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定性的认识,对大的形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供研究讨论的调查研究草案。然后,组织调查研究小组成员围绕草案展开广泛讨论,吸收众人意见,达成共识,制定出详细的调查研究方案和调查研究提纲。调查研究方案,应该包括调查研究目的、参加人员、大致行程、联系人等。调查研究目的要明确。比如,有次为筹备现场会议所作的调查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考察现场,我们在调查研究方案里明确要求对方提供现场参观线路,结果每到一地他们都准备了精致的线路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调查研究提纲,应该简洁明了,主次分明。对所关心的问题必须表述准确,避免歧义,让人容易理解、容易回答。调查研究方案和提纲必须提前发送到调查研究所在地,让有关人员做好准备,并形成书面材料。惟有如此,才能让双方人员都能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大大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三、调查研究程序合理,是工作高效的保障
合理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到达目的地后,最好首先召开一个座谈会,讲明调查研究的目的和大致的打算。座谈会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让接待方领导理解透彻。然后,会商后形成一个大致合理容易操作的具体方案。方案里面,应该有参观地点,到哪个点具体做什么,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必须心中有数。切不可认为,到达目的地后就可以放手不管,完全听从对方的安排,必须始终坚持以我为主,才能提高效率。比如,想召开一个座谈会,就要明确提出座谈的主题、需要参加座谈的人员等。有次调查研究,我们提出让有关的乡镇长、政策调查研究室的同志参加,顺利达到了事前的目的。想参观现场,就要明确提出到现场想了解的主要内容,避免现场接待人员介绍情况时重点不突出。想和老百姓交流,最好在参观现场随便找一个人聊天,如果把他们带到一个相对严肃的场合,他们会很拘束,难以说出真心话。总之,每一个环节,都要事前考虑一个合理的程序,抓住了程序,就抓住了主动,抓住了效率。
四、营造良好的气氛,是挖掘群众智慧的法宝
我国素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古谚。可见,让对方觉得大家是一家人,可以放开说话,非常重要。创造一个宽松的谈话环境,让参与者畅所欲言,毫无顾虑,才能调动每个人员的情绪和智慧,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毕竟,人的大脑在兴奋的时候才最具有创造力。在这方面,调研组组长的亲和力、烘托现场气氛的能力,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调研组长应该首先声明,讨论采取随时发问的方式,有了问题,不论年龄长幼、职务高低,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提出来。这并不代表对长者和职务高者的不尊重,而是调查研究工作的需要。这些声明在习惯了按顺序发言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当中非常重要
第五篇: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一、课题前期准备工作
本课题前期准备工作比较扎实,为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方小教副教授,长期从事高中政治教师的培训教学工作,特别是经济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历届成人本科班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对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是我省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学政治学科国家级培训班成员,已经在省级新课程培训班主讲20余次,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主持和参与省厅级课题多项,对课题的操作过程和要求比较熟悉。有3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其中国家重点级3篇,国家级9篇。
主持人管琳副教授,长期担任高中政治教师培训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高中政治课教学过程和方法比较熟悉。参与省级中学教师新课程培训班的教学工作,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比较了解,有20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其中国家级4篇。
课题组其他人员全部从事高中政治教师的培训和教学工作,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都比较了解。其中,两位同志是高中思想政治课一线教师。
本课题先期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料积累,包括高中政治课标解读、相关专题研究论文、疑难问题解答汇编、《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介绍、《经济生活》模块教学内容新旧对比表等。与相关专家朱明光、韩震、郝京华、沙福敏、姚蓉儿等保持长期联系。
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组织申报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认真填写《立项申请书》,并于2006年下半年得到省教育厅批准立项,项目批准号:JG06299。
二、课题研究的组织与计划
本课题被批准立项后,随即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研讨,最终确定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根据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特长进行了科学分工。具体研究内容和工作分工如下: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
1、教学内容变化的新旧对比:未良莉
2、教学内容更新所需要的新资源:方小教
本部分负责人:方小教
第二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的资源开发
1、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学方法的改革:黄石卫
2、《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的特点:秦德胜
3、教学方法改革所需要的新资源:孙艺
本部分负责人:黄石卫
第三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手段的资源开发
1、《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手段的特点和要求:管琳
2、教学手段改革所需要的新资源:姚垚、吴克宏
本部分负责人:管琳
本课题总体负责与整合:方小教、管琳
三、课题主要研究阶段
本课题研究从2006年8月到2008年3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8月前:完成课题框架结构认定、课题组成员分工、原始资料收集。
第二阶段、2006年8月-12月:实地抽样调查和走访(合肥、六安、巢湖)、原始资料整理。
第三阶段、2007年1月-6月:各子项目完成初稿,并由各部分统稿人整合成文。(以上为中期成果)
第四阶段、2007年7月-12月:初稿内部讨论、初稿专家论证、初稿修改、定稿、论文投稿。
第五阶段、2008年1月-3月:论文发表、资料汇编、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与旧教学资源的衔接,旨在帮助广大高中政治课教师顺利完成从原来的《思想政治(经济常识)》向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的过渡。通过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从旧教学大纲向新课程标准、从旧教材向新教材、从传统教学方法向探究式教学方法、从落后教学手段向先进教学手段转换的可行路径。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对我省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本课题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细化研究,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当中,实际上起到了对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进行新课程业务培训的作用。
2、本课题具有原创性。目前,对高中政治课程分模块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的,在我省还没有广泛开展;对《经济生活》模块进行教学资源开发研究的,还没有发现。
3、本课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正好迎合了新课程改革推广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运用问卷法和深入访谈法实地调查现有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调查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运用比较研究法研究课程改革前后《经济生活》模块的异同。在研究过程中,做到专项分工与集中整合相结合,实践调查与理论论证相结合,共性总结与个性展示相结合,课堂教学需要与理论提升相结合。
五、课题最终研究成果与自我评价
本课题根据《立项申请书》中规定的研究内容认真组织相关研究工作,如期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现将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介绍如下:
1、研究报告:《高中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本研究报告4万字左右,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合作完成。研究报告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
第二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资源开发模式;
第三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的资源开发;
第四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手段的资源开发。
本研究报告帮助广大高中政治课教师顺利完成从原来的《思想政治(经济常识)》向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的过渡,探索出从传统教学方法向探究式教学方法、从落后教学手段向先进教学手段转换的可行路径。
2、资料汇编:《高中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教学资源汇编》。本资料汇编15万字左右,由课题组全体成员合作完成。资料汇编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高中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教学相关政策性文献;
第二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
第三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方法的资源开发;
第四部分——《经济生活》模块教学手段的资源开发。
本资料汇编向广大高中政治课教师全方位提供《经济生活》模块所需的教学资源,既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又能使广大高中政治课教师完整准确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政策和要求。
3、学术论文:《高中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的资源开发路径》。作者方小教,公开发表在《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全文共分三个部分:激活《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拓展《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空间;完善《经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机制。本文围绕《经济生活》课程标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努力探寻《经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的可行路径,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范例,对课程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学术论文:《高中政治新课程〈经济生活〉模块资源整合与开发》。作者管琳、吴克宏,公开发表在《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全文共分三个部分:整合《经济生活》课程教学的人力资源;拓展《经济生活》课程的教材资源;巧用《经济生活》课程的信息资源。本文唤醒了人们的“课程资源意识”,赋予了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开发和整合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经济生活》课程资源作为教学过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本课题研究的突破点
本课题研究从我省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实际出发,以《经济生活》模块的教学资源开发为中心,从全新的视角对高中政治课程分模块进行教学模式研究。具体创新点与突破点如下:
1、帮助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准确把握《经济生活》模块的课程标准;
2、为新增加和新拓展的知识点及时提供教学所需的新资源,方便了教师的教学;
3、展示了《经济生活》模块自身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帮助广大高中政治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4、为《经济生活》模块推荐适用的教学课件、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课外辅助材料、经典案例等教学资源。
七、几点建议
本课题研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有些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不少是主观原因造成的。结合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经费保障。本课题经费来源有限,小部分来源于主持人所在学校配套科研经费,大部分来源于主持人自筹科研经费、其它成员单位配套科研经费等。希望今后省规划办能够从批准立项的项目中,选择一部分研究价值比较大的项目适当给予经费支持。
2、研究成果评奖。由于每年批准立项的项目较多,可从中选择应用价值或理论价值较大的项目进行评奖,得奖的项目成果可以汇编成册,特别优秀的可以资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