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和审美特征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和审美特征
——阮桂源
摘要:在中国,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发展之中,才得以逐渐积淀而成。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固然有其文化的特征与性质,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浅析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及其审美特征。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内涵着重的表现在“品”、“味”两字,其美学思想始终围绕着对“品”与“味”的追求,从而创造和极大的丰富着饮食文化本身的领域。其审美特征也主要表现在对“品”与“味”极致追求上。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 美学思想 美学思维 审美特征 品味
正文: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饮食是作为中国民生的重要组成,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刻,因而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展之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今天中国博大而又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融合体,包含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蕴含着人们不同的哲学思维、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所选取的不同饮食行为,真正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巨大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
中国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固然也有其文化的特征与性质,本文尝试从美学的角度,来浅析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维及其审美特征。然而由于饮食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要真正全面的阐述好本文的论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总而言之,以我的认识层面和知识水平,我认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内涵着重的表现在“品”、“味”两字,其美学思维始终围绕着对“品”与“味”的追求,从而创造和极大的丰富着饮食文化本身的领域。其审美特征也主要的表现在对“品”与“味”的极致追求上。
谈到美学思想,应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美学思想的具体内容,二是对具体内容怎样进行思维。因而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可表述为以下:人们对于饮食审美思维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是怎样思维的。而审美特征,指就是人们饮食审美行为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
我们知道,中国人历来是讲求“品味”的,“品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析为尝试滋味和仔细体会,玩味的意思。关于“品味”的由来在此无从考证,但把“品味”拆开来就是“品”和“味”;“品”是一种行为,“味”是“品”的对象,“品”与“味”反映的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这似乎不是一种巧合,与中国饮食文化的美学思想或许有着很大的关系。
所谓的“品”既指一种高水平的饮食行为(高雅行为),体现出行为的水平。如“品茶”中的“品”,仔细体会,细细玩味的意思。又可简单的理解为一种享受,“品”即享受,是一种对于外界感官刺激的美好体会,因为备受人们追求。另外“品”还可以理解为广义的解析,即对美好食物的追求的行为,为认真体味、领会的意思。这些恰好就是中国人在饮食上所思维的。人们长时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怎样认真的来体味领会好饮和食呢?这样就形成了一股力量,促使人们按照他们的哲学思维方式、人生观来往美而好的饮食行为发展,开创出“品”的行为水平,积淀出中国的饮食文化。
与“品”对应着的是“味”。“味”产生于饮食,本身就含有“美”的意思,同样也是人们饮食美学思维的重要内容。那么人们是怎样对“味”进行思维的呢?如果是日常的味,有好味与不好的味之分,人们想的自然是要好味的,舍弃不好味的,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根据地域性的差异和人们的习惯,人们又对本地(或家乡)风味又特别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之情和分明的生存环境状况,具体可反映在不同菜系风味特点上;第三,中国人的“味”,反映出明显的哲学思维和人生观念。中国人讲求“调味”,任何一种物料都有阴阳两性,调阴阳以达其味性,这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维之一,追求味“淡”则与“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味”与“和”也是紧密联系着的,“和”是融和,和睦之意,既指菜式的制作上,也指人生道理的领悟上,反映出人生的大道理,一局餐宴,在美味的饭菜基础上,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气氛更加融洽、和睦。
“品”与“味”的结合,那就是一个很美的“品味”,也即中国人对于饮食的美学思想。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品”与“味”后就发现,人们对于饮食,他们的审美特征具有很大程度的共性。主要是表现在对“品”和“味”的极致追求上,中国人民对此两字的关注和追求都胜过其它任何国家的人民,人们似乎对美而好的“品”、“味”都乐此不彼,津津乐道。每当谈起吃,人们总是那样的开心,总会畅所欲谈。因此可简单的概括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享受“品”,追求“味”。
参考文献
[1] 赵荣光,谢定源 《饮食文化概论》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 陈诏 《饮食趣谈》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 《中华文化通志 饮食志.第9典:宗教与民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4] 吕叔湘 《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
第二篇: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摘 要
纵观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其明显的继承性、层次性、地域性等特征。饮食除了满足人类发展的营养功能外,在社会文化中还具有饮食成礼、激发艺术思维、陶冶性情、和谐人际关系等功用。新时期,对于饮食文化中的一负面因素应该引起注意。
关键词:饮食文化 文化差异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et
Abstrac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ood culture development, can be found its obvious inheritance, hierarchy, regional and other features.In addition to meeting the nutritional diet function of human development, but also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ritual with diet to stimulate artistic thinking, the yardsticks,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other functions.New Era, the food culture in a negative factor should attract attention.Keywords: Food Culture Cultural differences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ⅱ 第一章 绪论................................................................1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2 1.2论文主要研究内容.....................................................3 第二章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和功能..............................................4 2.1中国饮食文化特点.....................................................5 2.2中国饮食文化功能.....................................................5 第三章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6 参考文献..................................................................6 致谢........................................................................6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纵观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其明显的继承性、层次性、地域性等特征。饮食除了满足人类发展的营养功能外,在社会文化中还具有饮食成礼、激发艺术思维、陶冶性情、和谐人际关系等功用。新时期,对于饮食文化中的一负面因素应该引起注意。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功能
第三章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第二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和功能
2.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承继性和发展性.纵观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自原始社会发端以来,一直保持着发展势头,经久不衰。无论是朝代的更迭,还是社会制度的变更,都未对它产生太大的影响,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正如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总结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中国传统上是宗法制国家,其结果便是等级森严,相应等级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在具体的饮食活动中,就表现为等级礼制,因而在中国有“看人下菜碟”之俗语,在宏观文化层面就表现为文化的层次性。这些层面彼此之间在用料、技艺、条件、排场、风格及总的文化特征诸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果腹层:其主体是最广大的底层民众,他们没有或很少有超出.小农经济丰年以上的饮食要求,基本水准经常在“果腹线”上下波动。这一阶层还不具备充分体现饮食生活的文化和艺术、思想和哲学特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
中国地域广大,食物原料分布地域性强,各地发展程度不一,在文化悠久和封闭程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尽相同的饮食文化区,从宏观上讲有苏、粤、川、鲁四大菜系,而在微观上,这些菜系又分出许多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又相互交融、排斥、形成严格的地方性特点。
(四)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宗教性
中国共有 56 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他 55 个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传统文化、发展水平等差异的存在,在饮食文化上又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此外,某些民族或一部分人由于宗教原因,禁忌一些饮食,长期坚持就会在制度化的基础上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特质,如中国的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以回族饮食文化为核心形成的伊斯兰菜系;部分信仰佛教的民族当中又形成食素菜系。
2.1中国饮食文化的功能
中国饮食文化的功能,除了其果腹、营养和医疗功能以外,还有许多特有的文化功能。
(一)饮食成礼
《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由饮食活动引出食礼、酒礼、茶礼等相关礼仪。首先食礼引出等级人伦之礼。在中国古代饮食内容、礼仪、规模等方面都有严格的等级礼制,如周代天子食宴要有十二鼎,其他诸候依次递减,到普通百姓时,连食肉都受到限制;在家庭内,父子不同席,并且家长的饮食内容要比晚辈丰盛一些;其次,美食、美器的结合也要体现“礼”。从食器的质地、造型、使用,到各种宴会的规格、座次、食具的安排,均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从而体现出森严的等级性和伦理规范。因而,中国人只要一进入饮食活动的氛围就开始别昭穆、分长幼,然后再以“长幼有序”、“卑尊有等”的原则,按规定秩序相互挟菜、敬酒。
(二)激发灵感
饮食之美是中国美学的重要根源之一,在饮食的口腹之欲的刺激下,激发出人们的灵感。激发艺术灵感是中国饮食文化追求色、香、味、形、器五美俱备的必然结果,它使饮食文化成为包含饮食、饮食心态、美器与礼仪、食享与食用等多重文化内涵的一门“综合艺术”。
(三)陶冶性情
中国古代的饮品可划为酒和茶两大类,堪称饮品中之阴阳。酒在饮品中表现为阳,它激发人兴奋发狂,可、产生灵感,同时,也可以排解忧愁。
(四)饮食合欢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合欢。”聚餐和宴饮往往是中国一切年节活动的最高潮。婚礼上,新人要喝“合卮”酒,以示感情融洽。除夕、春节、元宵节要吃“团圆饭”,端午节吃粽子、冬至吃汤圆等,在大家共食、共同敬神的过程中,调和了人际关系,用饮食来敦睦亲友、邻里,并通过对菜品的安排、环境的设计、气氛的烘托,去敦睦感情,进而推行教化。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各民族饮食文化也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在 21 世纪的今天,深入研究中国的饮食文化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将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中国人民饮食生活上的物质享受和文化享受的水平和层次,将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协调.第三章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一、中西饮食文化观念差异
(一)中国饮食的艺术倾向性。自古以来,中国的饮食比较注重形、色、香、味的结合,注重菜肴的外部表现,强调视觉、味觉等感官感受往重菜的口味、形态,享受饮食的美性。中国人将烹调称为一种艺术沽今流行的“美食”则进一步将烹调纳入美学范畴在中国的习俗中,不论婚丧嫁娶、走亲访友总是以吃作为重要内容和活动高潮。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人们对美味的追求远远大于对营养的追求,对营养方面的考虑相对较少。饮食的美味追求压倒了理性,因此营养问题也就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外国人也开始注意饮食的营养结构问题。
(二)西方饮食的科学倾向性。相对于强调“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更加注重科学性他们烹饪美食的出发点是营养,而将美味作为目的。西方人全力研究食物在不同情况下的营养差异特别注重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同时会考虑饮食的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等含量是否搭配适宜食物供给的热量是否恰到好处以及食物所包含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否都能被吃的人充分吸收是否有副作用等方面。
二、中西餐具与用餐形式差异
餐具差异。中国人以筷子作为主要餐具。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餐具。因为筷子没有戳、插的行为,因而中国人对待食物的态度也显得温文尔雅。这也反映出中国人在世界观方面与西方人的差异。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著名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在谈到筷子的使用时曾经说:筷子不像是刀叉被用来切、刺或戳食物因此食物不再是人类暴力下的牺牲品而变成了迈进这样说来要增快这种系统的创造和研讨,让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提升产出速度。
三、智能系统的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智能体统是用机器人来模仿和取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种比较主要的方面智能系统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没有人类参与的背景下智能器械可以主动满足人们的需求。计算机技术中的智能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分等级递阶和神经网络调控系统等,用这些系统来让对计算机的调控变成现实,可以在很多方面和某些意义上很有力度地推进科技的进步,使用在市场的生活中和生产中。计算机的这种系统到现在为止仅仅在比较浅显的方面对人的大脑活动进行模拟制造出一些机器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生活提供了便利。经过进一步的发明和研讨,就能够实现对人类思想和各种计算的调控这种系统的发明创造会伴随着计算机技能的进步而得到长久的发展,同时,计算机的发展也不能脱离了智能系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 考 文 献
[1] 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2] 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3] 杜莉,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篇: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目
录
1中国饮食具有悠久的历史性...................................1 2中国饮食具有风味多样性.....................................2 3中国饮食具有独特的饮食制作方法.............................2 4中国饮食讲究食医结合.......................................3 参考文献.....................................................4
中国饮食文化特征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蕴藏着我国先人留下的许多宝贵遗产。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先人就提出“民以食为天”,在多方探讨食品原料的同时,也在关注食品的滋味以及营养价值,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从先秦到现在随着朝代的更替,中国的饮食情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关键词:历史的传承性
风格特色
医食结合
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集中了全国各民族烹饪技艺的精华,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丰富的民族性、特定的地域性、历史的传承性和多种文化现象的综合性。中国美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在选料、口味、制法和风格上都形成了不同的区域差异和风格特色。不同地区的烹饪美食在一定的时空中延续,构成了中华美食文化时空系统的基本要素。国人对食物有许多独特的鉴别方式是医食结合,比如从阴阳的角度,分析出各种食物是热性还是凉性,热性的食之有火,凉性的食之有寒。一般说来,物性相反的不可同食,但如热、寒太过,则热上不可再加热,寒上不可再加寒;从营养的角度,又分出是大补还是大损,补品有益,损则不宜。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蕴藏着我国先人留下的许多宝贵遗产。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先人就提出“民以食为天”,在多方探讨食品原料的同时,也在关注食品的滋味以及营养价值,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从先秦到现在随着朝代的更替,中国的饮食情况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1中国饮食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自山西猿人和云南猿人用火进行熟食开始,中国已有170-180万年的熟食历史。如从确切有用火熟食的北京猿人算起,也有50-60万年的历史。从火在下水在上的“烹饪”算起,中国至少也有1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绝无仅有的。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中国饮食往往还兼具敦睦群体情感、整合人际关系的强大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仅取决于饮食的物质功能,更取决于饮食的人际调合功能,这种人际调合功能实际上就是一个“和”字。在中国人看来,饮食之和即是人和,人与人在一起吃饭,可以提供联络并交流感情的机会:亲戚朋友之间送往迎来,都习惯于在餐桌上表达心情;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往往借饮酒聚餐而得以化解;与陌生人交往,也总以饮食为媒介得到融合,建立良好的关系。
2中国饮食具有风味多样性
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千差万别的地理条件所制约的气候、物产等又为各地人们的饮食制作工艺、产品及口味、嗜好、和饮食习惯等的形成发生巨大的影响。除汉族外,中国有55个民族。各民族所居地域和生活方式以及信仰、风俗习惯不同,产生的饮食风味也不同。在一些多民族聚居地,形成了多民族风味相互融会、新的、独特的风味。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十万年前,祖先开始了原始的食品制作。历史上几次大变迁,发生了数次规模庞大的民众南迁、北移,以及持续不断的中外文化大交流等因素使中国饮食产生并发展为众多的风味流派。在我国烹饪生产中,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乃至每一个自然村镇,都有着特色性的美食品,这是人类饮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这些食品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更有独特的加工技艺,那些多变的形式,丰富的品种,鲜明的文化风格,是各地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晶。
3中国饮食具有独特的饮食制作方法
蒸、炒、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蒸法已有6000年,爆法已有2000多年,至今仍为华人所独有。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它以极强烈的趣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 引着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的中国人。烹调之于中国,简直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一样,拥有提高人生境界的伟大意义。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
4中国饮食讲究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传统医学认为食物以“五味”形式表现,如麻李、狗肉属味酸;稻、枣牛肉属味甘;麦、杏、羊肉属味苦;黍、桃、鸡肉味辛;大豆、粟、猪肉属味咸。这里的“味”不是指自然味,而是指食物的“药性”。五味中咸有软化作用;苦有干燥、泻、坚化作用;酸有收敛作用;甘有缓和作用;辛有润泽、疏散作用。
治病的各种方法,不外是达到让人体内部阴阳平衡的目的。除用药、针炙、调节情绪、调整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外,饮食的调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食疗的大原则是,根据人体内部阴阳、五行不调的具体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对症进食。虚症者补之,实症者泻之;寒症者温之,热症者凉之;病在表者使之散,病在里者使之出。进食要适量不能过饱,不饥不饱的程度最为适中。《管子·内业》“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藏;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谓之和成。”
参考文献
[1] 姚伟钧.中国饮食文化探源[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2]贾思勰,《齐民要术》,174页,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10月.[3] 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简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第四篇: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作者:王娜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中的“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折射出结构、韵趣和意境等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书法无疑是最具民族特色,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的一门艺术。因此,传统书法艺术关于结构、韵趣、意境等方面的审美观念。也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特征的缩影。
关键词:书法;艺术;审美;特征
我国文字的产生,基础是“象形”。最初“写字就是画画”。人们写字,是为了用文字来记载事情,传达和交流思想,但中国文字的书写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又逐渐地发展为一种艺术。“中国的笔墨、中国的书法的传统、中国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这一点就有艺术性”。书法艺术同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一样,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
这里所谈的书法艺术的美,“即是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体和动态的美在书法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在这种反映的同时,书法家又表现出他们一定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当然也是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其源泉的”。毛笔在以写为主的文字系统中扮演主角。而线条的书写和字形的结构是书法艺术造型的两大基本要素。也是构成书法艺术美的两大基本要素。
一、中国书法艺术的线条美
线条是书法的基础、灵魂,是书法赖以延续生命的重要媒介,也是书法家表情达意,精神、气质和学养得以流露的媒介。汉隶的出现是书法艺术中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没有一种书体的表现力能与它相抗衡。当然,更为直接的则是在于汉隶的主要贡献——解放线条,它对于我们研究线条美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在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首先被欣赏者感觉到的也是线条,所以它也是欣赏者沟通书家的桥梁。通过线条,欣赏者可以获得精神上美的享受,心灵上的慰藉、净化和震撼。中国书法的毛笔工具为线条美的高层次塑造提供了极理想的支持。欣赏者可以把线条作为审美对象,从视觉上把握作品的深层内涵,书法家们也把线条看成其作品的一种生命象征。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碑评第十八》中,有过这样的一段论述:“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逆,可谓美矣”。在这里,“筋”、“骨”、“血”、“肉”四者,都是针对书法线条而言。康有为认为书法线条美犹如一个人生命体的美,它体现出书法美的最高原则。在中国书法艺术领域中,书法线条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量感
这里所谈的力量感,是书法中的一种巧力,是掌、指、腕、臂在人的意识协调和控制下且融合了书写者审美观念、书写经验的自然运动。中国书法一贯强调笔力,卫夫人的《笔阵图》有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东汉蔡邕则在《九势》中指出:“下笔用力,肌肤之丽”。肌肤就是线条美的形式感觉。一般而言,下笔有力,线条就美,就有丰富的肌肤内涵。“在技巧之力中仍然有明和暗的对比关系:线条头尾顿挫转折者是谓‘明’,线条中截平稳运动的貌不惊人的力是谓‘暗’”。这段话指出了线条力度美的真正所在。富有力度的书法艺术作品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能使观赏者在这种凝固而静止的字形中领略到生
命的风采、心灵的律动。如果笔力弱薄,书法美就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
(二)立体感
对于书法这一平面的艺术形式而言,立体感是一个矛盾的说法。因为线条本身是平面化的存在,根本不可能符合三维空间的物理标准。但是一副书法作品如果缺乏立体感,线条就单薄乏味,不耐看。真正的立体感应是沉着、浑厚的并能让人感受到线条中蕴藏的丰富信息。简要地说,书法所强调的立体感是一种抽象地经过提炼的空间。在创作具体的书法作品中,又因书体不同以及书者的审美趣味各异而自具形态。强调线条要具有立体感,当然与中国人的传统精神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审美意识都离不开社会内容的制约,书法自也不例外。如女书家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指出:“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这段话的推理公式是:书法——用笔为先;用笔——中锋居重;线条——要有立体感才美。
从书法美的角度来看,中锋技巧是绝对的。而侧锋技巧是相对的,它无法独立运用,只能与中锋互相交替补充。而且不能处于主要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书法讲求笔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线条美,而线条美中最主要的一条是立体感要强,要有厚度。我们可以改造用笔的方法,但却无法跨过这个终极的书法美的目标。它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实质上是一个美的问题。
(三)节奏感
我们从书法作品的节奏感里可发现一种活力,然后在活力里面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节奏的原则就是对比的交叉。落实在书法形式上,则是空白与墨迹之比,空白大小之比,空白形状之比,墨迹点线之比,乃至墨迹粗细、干湿、方圆、转折之比。大凡构成一种对比,都含有节奏的元素。“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便是节奏之本。线条在构成过程中笔的运动特征——松紧、轻重、快慢,就是线条节奏的具体内容。种种运动的性质和种类也有不同,不管是何种性质的节奏,都是对比着而存在。毛笔书法能够表现出很多书法家的个性。每位书家生命的活力都体现了线条节奏感的审美价值。如:空间节奏、用笔起伏节奏、空白节奏、方向节奏等。
节奏的原则相对于力量感、立体感的原则而言,似乎显得较为简单。因为对力度和线条的厚度,我们都能从一个实际的起点出发,在外观形态上对此作深层次的描述。但对于节奏而言,可视的形态比比皆是,不可视的深层内容又不仅仅是书法方面的内容,还牵涉到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立体感、力量感与节奏感基本上囊括了线条审美意识的全部内容。不仅如此,即便是在书法的运笔技巧方面,“三感”的存在也已经包括了技巧的全部空间内容。
力量感的构成是依靠提、按、顿、挫、转、折、方、圆,强调的是一种用笔的起伏——上下运动;立体感的构成,则依靠中锋为主的用笔,而笔法则落实到线条美的具体范围,追求的不只是在平的纸面上画出线,而是要塑造出立体效果;节奏感的构成是依靠速度的控制、断续连贯、轻重徐疾,有个推移过程,因此具有时间属性。立体感与力量感,平面运动与上下运动,构成了立体的动作空间,再加上一个节奏感,又构成了时空对比,三者互相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书法技巧的最为广阔的艺术天地。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结构美
所谓结构的美,也就是字形的结构如何能反映出现实中各种事物形体结构美的问题。汉字虽然早已不是原始的象形文字了,但由“象形”发展而来的汉字形体,却仍具有造型的意义,形象的艺术。字的结构之美离不开五个方面,即平正、匀 称、参差、连贯、飞动。
一要平正。它是书法形式美的一个基本要素。它能给人以稳定感,舒适感和完整感。书法与人的一般审美心理相一致,人通过社会实践,逐步形成这样的审美观念;整齐为美,芜杂为丑;秩序为美,混乱为丑;妥帖为美,不妥帖为丑等等。所以古来的书法家们都十分强调字的平正,西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指出写隶书要“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
二要匀称。就是字的笔画之间,各部分之间所形成的合适感、整齐感。一般地说,字的匀称只须注意实线的疏密长短适当便能达到。但书法家还常从无实线的白处着眼来使黑白得宜,虚实相成,这叫“计白当黑”。在各体书法中,最讲匀称和黑自得宜的是篆书。
三要参差。事物还以参差错落为美。山峦的起伏,海浪的翻滚,树木的槎牙,卷云的叠秀,皆为参差之美。在书法方面,即使是法度较严的隶书、楷书,也强调结字、布白要有参差错落之美。
书法的平正、匀称与参差错落看来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平正、匀称是常。是法,讲的主要是结字的基本要求;参差错落是变是势,讲的主要是各部分的灵活奇巧之美。写字不能光讲常和法,那样得不到生动活泼的书法形象;写字还要讲奇变,那样才能得到姿态横生、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品。
四要连贯。指一字的笔画之间,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照应、映带,甚至要衔接在一起。连贯能使字的各部分更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唐太宗李世民在王羲之传论中对连贯所造成的书法魅力作了这样的表述:“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这里的“若”和“似”字,就是说线条不是真断,绝对的断,而只是“若断”。王羲之善于运用创作和欣赏中的一个审美原理:艺术品在“似有若无”之间能表现出最大的美。
五要飞动。这是书法具有活泼形象的最重要方法。不但能创造出静态的美,还能生成动态的美,似乎还看到生气勃勃的有生命之物,听到旋律美妙的乐声,生成种种联想和想象。艺术动态美,往往要胜过静态美。
我们审视每一个字的结构。不论是上下式的,还是左右式的笔画搭配都应协调有序,每个字的构成都得浑然天成。同时,这种结构美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而是在统一的气氛和格调中又有变化,违而不反,和而不同,充满了率意天趣。当然不同的书法家对结构美的理解不同,作品的风格差异也很大。同是写楷书,欧体结构瘦劲险绝,中宫内敛,颜体则宽博雄浑,中宫外放。米芾和苏东坡都以行书名世,但前者结构欹侧生动,充满奇趣,后者则平和冲淡,典雅秀润。这就需要我们在审美过程中用开阔的视野去审视,去品评,切不可一概而论。
在中国书法里没有孤立的线条和结构。一切都是有机的结合,一切也都是互为因果的存在着。更甚而,在研究线条美时也不应忽略精神、情感的价值所在。它们是互相区别而又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个字的造型。都离不开这两个基本要素,而且这两个要素又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任何一个字形的结构,处处都要考虑到线条的粗
细、方圆、曲直、刚柔等。
三、中国书法艺术的章法美
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幅与幅之间的结构问题,是古人所谓的“章法”的问题。如清代的刘熙载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唐张怀瑾在书论中称书法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他讲的是章法的对称,穿插,呼应,断连,犹如一首旋律优美、动人心魄的乐曲。
章法美之要领可以归纳为体势承接,虚实相成,错落有致。它们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三种联络方式。有了这样的章法,一幅书法就会具有混成一体的风情和活泼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说,既有秩序感,又有节奏感,还有飞动感。当然这三种联络方式的每一种所起的上述美感效果是各不同的。
第一,体势承接。它所追求的是字与字、行与行间的贯通和秩序。如清代周星莲在《临池管见》中所说的“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
第二,虚实相成。书法中的实主要指有线条、有字之处;虚,就是字间、行间的空白处。虚实相成的章法,从书写的过程来看,是临时制宜、一次完成的。治书艺者以其眼和手来掌握黑自的分布,使黑处达到如“金刀之割净”;与此同时,线条以外的白要达到如“玉尺之量齐”。书法作品一般都有题识。它既是正文的延续和发展,更是以虚实相成求得章法美的又一点睛之处。另外,题款上的字体变化也能形成虚实相成等章法之美。
第三,错落有致。这是一种在法度中求突破,于缤纷中求奇趣,于变易中求和谐的章法。主要表现在:字与字之间产生错位,字的中轴线有时与行的中线重合,有时则形成一定的角度。这些错位和斜侧有意形成字里行间的不齐整,不均衡,不协调。但是善书法者随后又用技巧来进行救正,于是作品的整体在变化中造成美感,在矛盾中显出灵性。有意识的运用错落有致章法的圣手要数唐代怀素,他的代表作《自叙贴》的章法特色就表现在参差变化,牵丝映带,欹侧救正。
体势承接,虚实相成,错落有致是书法章法美的体现。“唐人狂草恣肆纵横,貌似无法,其实无法中自有法度,纷纭狼籍的点画莫不皆中绳”。“唐人尚法”在书法史上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狂草方面表现出的突出成就,更加确立了书法章法的审美标准。书法艺术创作在结体、章法上的一个审美观念是:整齐,有序。统一,追求井然之美。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已平正,务追险绝,复归平正”。
四、中国书法艺术的意境美
在书法中,古人称之为“神”、“神采”、“神气”、“精神”,等等,都是讲的书法的意境美。唐代的张怀壤说:“神采之至,几于玄微”;宋代的黄庭坚说“观之入神”。一件书法作品,如果总体上缺乏一种贯穿全幅的气质和精神,就难以形成一种美的意境;成功的书法艺术,应该是每个字的线条和结构是美的,同时全幅又组成为一个整体,集中体现出某一种美的意境。也就是由全幅各个字的用笔和结构所共同体现出来的某种美的理想或美的境界。宋人追求笔墨意态,强调字中有笔,妙用侧锋,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线条,更崇尚以全篇书法的生动气韵、强烈节奏、丰富变化来表现逸态奇出的个人审美趣味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他们尚
意,但也不是不要法,而是讲求在法度范围之内探索自己的创作道路与方法,写出具有个人意趣的作品。书法意境美的创造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神采。它是对在书法创作活动中个性的强调。它的对立面,是外观的形。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早就有形神兼备的提法。在书法理论中,神作为形的对立面,是非常清晰的、不可含混的。南齐王僧虔《笔意赞》有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唐代张怀璀《评书药石论》则云:“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
此中所论的“神采”,都是作为形的对立面而 言的,也是更高层次上的对立面而存在的。神采的范畴是意境、情感的笼统范畴。而当神采作为一种构成元素置于意境这个书法美感的大范畴时。它应该侧重书家的精神内容——具体到作品则指书家的个性、精神风貌等等实际内容。神采,就是书家个性美在作品中的成功表现。
二是韵趣。如果说在书法的书者与作品最基本的创造关系中,“神采”偏于精神的人的个性显示的话,那么“韵趣”则是偏于精神的作品格调的展开。它的对立面,是标准的形。韵是指比较平和、比较内含、比较蕴藉的自然形态的一种格调。最典型的如“晋人尚韵”的说法,即是指王羲之等东晋士大夫在艺术观念上的萧散、简淡、雅逸的格局。而趣,则是指比较夸张、比较外观、比较浪漫的主观外在的一种风姿。最典型的诸如“文人墨戏”,“戏”的追求结果主要是指“趣味”而不是指“韵味”。站在特定的历史立场上看,趣的表现成分更浓郁一些。
韵趣是一种作品的个性化。与人的神采的个性相协调,它以作品趣尚的个性为立足点。一般而言,作品的个性与作家的个性(神采)的趋向应该是统一的,反映在艺术形式中,则韵趣与神采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三是诗情。在诗的国度里,诗的审美决定了其他艺术的审美。书法中意境的审美内容之明显地靠向诗,是一种心甘情愿还是一种无可奈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它导致艺术无论是在精神观念上还是在具体形式上都具有极明显的渗透痕迹,当然是一种较单向的渗透:以诗去影响书法。
王羲之之所以在几千年来先是受皇帝的崇拜,后是受子孙后辈的供奉。香火旺盛,不一日稍衰,其原因即在于他那种萧散简远、淡雅柔逸的魏晋风度一无例外地符合诗的目标而已,从中可见中国艺术审美中万变不离其宗的意境观。它的基本特征则是诗的介入,和诗对书法“小道”在审美意识上的绝对控制。严格来说,前述的“神采”、“韵趣”之标准,其实都是诗的潜在统治的表象。于是,书法美的意境范畴又多了一个具体的内容:从欣赏者的审美角度上看,他们用来判断一幅作品成败的,除了形式处理之外的,还有一个诗意的标准。大凡在形式上不分上下的两幅作品,如能在“诗情”上略胜一筹,则其受青睐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凡作品能使欣赏者再造出诗的意境,就意味着作品的成功。诗的意境有多少厚度就意味着书法的意境有多少厚度。“诗情”多面多维的审美意识的结构,给我们提供了书法意境的丰富内涵。
在意境美的探讨中,分别总结出意境的神采、韵趣、诗情等三大内容,并且发现它具有结构的有序性。在意境的主观范畴中:“神采”是从创作的人的角度出发,“韵趣”是从作品这一媒介的效果出发,而“诗情”则是从欣赏者的人的角度出发。三者的目的是一个:强调意境作为艺术个性的绝对价值,但三者的侧重点却正好贯串书法审美活动的三个主要环节:创作
一作品一欣赏。从一张白纸到结体、章法、用笔的呈现,是一个书法过程的完成,但还不是作品的最终完成。作品的最终完成是以美的完整性作为标志的。这似乎是一种巧合,但它绝不是偶然的。因为正是在这种似乎巧合但并非巧合的有序性中,我们发现了书法的美一意境美的无所不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其实书法美的表现,不外有“实”与“虚”两个方面。“实”的方面是有形的。它包括线条、结构、章法等内容;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结合起来便是一种和谐美,都是可见的形体美。线条美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正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要讲求笔力与笔势;结构美有奇正、疏密、违和等法理;章法美有宾主、虚实、避就、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三者之间既区别又相辅相成。“虚”的方面是无形的,它包含的神采、韵趣、诗情都是无形之物,要通过有形的用笔,结构与章法加以表现。古人评论书法,早有“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说法,指出神采是书法艺术的灵魂。“实”、“虚”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总而言之,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不再寻绎单一意境和风格,不再只津津乐道于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趣,而是将前人的韵、法、意、趣熔为一炉,并从传统书法的境、韵、气、神、理等哲学内容本质上加以拓展和创新,以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拼搏与腾飞的时代精神,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书法作品风貌。
第五篇: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美学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的美学特征
段 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相互影响彼此渗透,既有相同的共性,又有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个性,并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少数民族节日作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载体,在各自不同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及多种形态中不断发展,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节日文化。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这一文化形态特征。
少数民族节日美学界说
探讨少数民族节日美学问题,就要对少数民族节日美学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里首先要涉及的是一个民族学概念。民族,即是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其中包括多民族共有的节日和各民族或某些地区甚至是某些村寨特别独有的节日,是民族共同体在共同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民族心理、民族情感并具有民族认同性和内聚性的民族文化形态。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美学,作为一门研究民族节日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已经超越了作为艺术哲学这一传统观念的美学范畴。新技术革命的飞跃,物质和精神价值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引发了美学研究向跨文化研究的延伸,形成美学文化系统。美学文化学,是美学与文化学的结合体,就是审美文化学。它是指一切具有审美因素并可以进行审美分析和评价的广义的审美文化学研究,是在各种文化模式的整体中探寻内在的和谐和审美的情感寄托的新兴学科。少数民族节日美学是从审美的视点揭示少数民族节日与各民族现实生活形态之间的关系,研究各民族节日的功用,探讨民族节日给人的感官所带来的愉悦性,对人的情感和心理的调动以及使人所产生的审美享受的程度和性质也就是审美反映,进而对其审美价值作出评判的一门学科研究。
民族节日丰富多样性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历史源远流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关于中国各民族节日活动的统计,目前尚未有全国性调查精确数字,“但仅就曾经普查过的贵州一省来看,民族的节日集会每年达一千多次。”① 少数民族节日的内容,春有踏青插木、夏有歌舞游艺、秋有丰收庆典、冬有祈祥祭祀,可谓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在节日形式上,民间多以村寨为单位,有的是村 注释:①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1997年版,第453页。
寨、地区间联合举行的集会,开展传统文体娱乐或竞赛活动,也有的借此时机进行物资交流商贸交易,传统节日早已成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节日带有明显的地域及乡土文化特征。地域环境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由此产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及其文化形态,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制约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民族地区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态和特征通过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即各民族所独具的思维意识方式鲜明地表现出来,形成了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活在相同或邻近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民族,在文化发展上相互影响,不断融合,可以有相同或近似的风俗文化,而同一民族或其中的几个支系又会因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地方性体现在民族和民族之间、同一民族和同族不同支系之间。从总体上来说,汉族人口众多,遍布全国各地,其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主体文化,影响深且远。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居住环境愈闭塞,其传统文化保持得愈加完整,因而也愈具特色。民族节日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现象,不仅直接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面貌,而且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在原始时期多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兼有纪念性、社交性、娱乐性和商贸性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架上的各民族传统节日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同中有异,异中见同,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渗透力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少数民族节日大体上可分为节气时令性节日、宗教祭祀性节日、祈祝丰收性节日、传说纪念性节日以及社交娱乐性节日等。民族节日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时令节日的传承性
节气时令性节日在民族传统节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而最具普遍性。节日,又叫节令,即通常所说的节气时令。古代的节气,有时指一段时间,而现在都是指时刻。从小寒开始,太阳黄经每增加三十度,便是一个节气。时令,也称月令,即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的政令,后来又作为岁时节令的称谓。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先人运用圭表测日影的方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大节气。以后,通过农业实践逐渐充实改善,又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夏和秋分、夏至、冬至定为八节。到秦汉年间,已完全确立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这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个段落,即二十四个节气。它表明了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是进行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因此叫作农历,这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平年每月有两个节气,月初叫节气,月中 2 以后叫中气,闰月没有中气。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民间所说的立春正月节、立夏四月节,立秋七月节,立冬十月节等皆出于此。史书中就有“夫阴阳四时、春分、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② 的明确记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节气的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时间绝大多数都依照农历或本民族历法,也有的根据天象或农事生产活动安排择期或不定期举行。
春节,古称“元旦”,最早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尔雅》言之“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传说每逢此时,人们都要杀猪宰羊,祭祀祖先上天,祈丰纳吉。还要用朱砂涂脸,鸟羽作饰,高歌起舞,以示庆祝。史书有载:“正月
③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许多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习俗,保留着祭祀祈福纳吉、家人团圆欢聚、举办娱乐活动等传统。此外,藏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羌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仡佬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还要庆祝本民族的新年。节气时令性节日对于农业生产适时耕作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赫哲族、壮族、土家族、白族、羌族、彝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侗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还有过上元节、二月
二、清明节、六月
六、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这些节日尽管内容形式各有不同,但都是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体现出一种祈盼天地鬼神人间世界和谐的审美观念,从而使节日这一文化形态,能够穿越历史的长河,跨过民族、地域界限,世代传承地保存下来,充分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深刻渗透力和相互共通性。
祈祝丰收节日的寄托性
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少数民族大多从事的是农、牧、渔业生产,丰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希望,于是有了祈祝丰收性节日。早在周代一年之始就要祭祀田地,歌舞娱神,祈求当年的丰收。《周礼》记载:“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峻。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④ 这里说的田祖,是传说中的农耕始祖神农。田峻,是管理农事耕种的官。人们击鼓奏乐,歌舞祈年,主旨是祈求先祖农官保佑农业丰收,人畜兴旺。纵观少数民族节日风俗,其中也不乏有这样的内容。
鄂温克族每年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鲁节,土族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六日的纳顿节,西藏拉萨、江孜、日喀则及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河谷等地区的藏族秋收前择吉日举行的望果节,哈尼族农历六月的枯咂咂节,云南陇川、梁河等地阿昌族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的会街,贵州东南部苗族农历六月或七月举行的吃新节,广西浔江沿岸壮族、瑶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和农历七月二十日预祝欢庆渔业丰收的的鱼花节,还有景颇族、傈僳族、②③ 参见《史记 太史公自序》。
参见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④ 参见宋 王昭禹《周礼详解》卷二十一。
拉祜族的新米节,阿昌族、基诺族的尝新节、高山族的丰年祭等都属于这类节日。在这些节日中少数民族祭天地娱鬼神,欢歌起舞举行庆宴,寄托了对丰年的期盼,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它带给人的是无限想象和愉悦,同时人们也从中得到心际的满足与安宁。
宗教祭祀节日的多元性
少数民族宗教祭祀性节日是宗教文化现象的一种直接反映。宗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以虚幻方式为特征来反映现实生活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体系,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意识,规范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支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渗透深入到人们精神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域和层次。少数民族在各民族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历史进程中,保持吸收了本土和外来的各种文化和宗教信仰,形成了多元化的宗教祭祀性节日。
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散居在各地的回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和甘肃、青海等省的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各民族重要的三大宗教节日。聚居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的藏族,内蒙古自治区的蒙族,青海、甘肃等省的土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喇嘛教,也就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传大召、传小召、瞻佛节、燃灯节、萨噶达瓦节、雪顿节等传统节日在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和部分纳西族、拉祜族、门巴族中有广泛的影响。聚居在云南省的傣族和部分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景颇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小乘佛教,主要赕佛节日如农历十月中旬的开门节、农历七月中旬的关门节和清明后第七天开始的泼水节浴佛等都是这些少数民族的宗教性节日。苗族主要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宗教节日有鼓社祭、祭山节等。土家族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七举行的调年会,又称社巴节,是土家人特有的一种祭祀和文化娱乐活动。羌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又叫转山会的祭山会,是羌民传统的祭祀节日。怒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信奉仙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仙女节是怒族的传统宗教祭祀节日。
少数民族宗教祭祀性节日还有四川康定藏族等民族的四月八转山会,云南大理白族的绕三灵,纳西族的三朵节,佤族的拉木鼓日,布朗族的祭童、堆沙节,普米族的转山会,壮族的中元节、牛魂节,瑶族的盘王节、七月祭祖,仫佬族的依饭节、牛生日,毛南族的分龙节,布依族的六月六祭田公田母,侗族的祭牛神,水族的敬霞节,仡佬族的三月三、六月
六、祭牛王,畲族的三月三祭祖,俄罗斯族的复活节,高山族的五年节等。早期的宗教祭祀性节日是出于信仰和崇拜的需要,并未有自觉的审美意识,只是一种将崇拜和联想汇融在一起的人类精神的物化形式。伴随“人性”的介入,使原本为“神性”的宗教活动带有了世俗情趣的娱乐色彩,祭祀节日活动中的敬神仪式同时也是庆典娱乐节目,达到人、神同乐的目的。“在宗教仪式上载歌载舞,4 这不仅表现了人的宗教需要,而且也表现了人的审美要求。人的行为的各个不同方面在这里融为一体。人在崇拜活动中,不仅对宗教情绪而且对情感和审美体验乃至充沛的精力,都可以加以‘调节’。”⑤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决定了宗教祭祀性节日的多元化审美需求,人们从这些节日中不仅得到宗教的感应,也享受到节日的快乐,或肃穆、或凝重、或超然、或虚幻、或玄妙,人们将各自的领悟及情感融入无限的审美创造,音乐、歌舞、服饰、器物无不蕴涵交织着审美的韵味。
传说纪念节日的象征性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节日的起源,大都伴有美丽动人的传说,还有一些是为了纪念历史事件或本民族的英雄。锡伯族的四·一八节,是纪念清代锡伯族数千余官兵及其眷属奉命西迁屯垦戍边的传统节日。西藏江孜地区藏族的达玛节,相传原是为庆祝江孜白居寺和八角塔的落成而举办的赛马、射箭集会,以后逐渐演变为的传统节日。藏族的沐浴节,传说是纪念观音用仙水为救黎民百姓疗伤治病消除瘟疫的节日。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阿昌族、拉祜族、佤族等民族的火把节,是多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有说是纪念古时彝族英雄阿提拉巴的节日。云南楚雄一带彝族的插花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古时为民除害献身的彝家姑娘咪依鲁的节日。广西那坡和云南文山一带彝族的跳公节,传说是纪念古代彝族首领九公感念金竹救命之恩沿习形成的节日。云南大理一带白族的三月街,相传是观音菩萨下凡制服恶魔普救众生的庆典节日,以后又发展成集文艺体育娱乐贸易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云南红河一带哈尼族的里马主节,传说是纪念哈尼族的崇奉传达春天信息的使者布谷鸟天神的节日。云南德宏景颇村寨的木脑纵歌节,传说是景颇先民宁娃为父母的送魂仪式,后来世代相传形成了盛大的节日。贵州台江、施秉两县交界的清水江两岸苗族村寨苗族的龙舟节,相传是纪念打鱼老人杀死恶龙的节日。此外还有藏族的采花节、俄喜节,彝族的牟定三月会、白族的耍海节,纳西族的三月会,苗族的四月
八、吃姐妹饭节、拉龙节、爬山节、踩鼓节,布依族的牛王节、毛杉树节、查白歌节、六月六,黔南水族六月六洗澡节,壮族的吃立节、娅拜节,京族的唱哈歌节,高山族的船节等。这些节日是各民族审美理想的具体体现,包含了情感的回忆与追求,风格上带有史诗性的壮美。纪念的主体大都是各民族的崇高代表,救世济民的英雄。节日中举办的定型化、程式化活动,多借助想象再现本民族的历史或是圣贤们感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大量富有象征意象动作、模式及各种隐喻创造,在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形成暗示,左右着人们的审美取向,使人们在对英雄崇拜中得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享受。
社交娱乐节日的抒情性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社交娱乐性节日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⑤ [苏]约·阿·克雷维列夫《宗教史》上卷,第3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分。这些节日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的六月六莲花山花儿会,维吾尔族的麦西莱甫,藏族的林卡节、曼拉节、赏花节,彝族的杨梅街跳歌节、玩花山、赶花街、赛装节,傈僳族的拉歌节、刀杆节,纳西族的牧童节,苗族的芦笙节、赶歌节、跳花场,水族的卯节,侗族的赶社节、斗牛节、三月三歌会、大雾梁歌会、圣德山歌场、赶歌场、花炮节,壮族的阿宝节、三月三歌圩节、陀螺节,仫佬族的走坡节、后生节,仡佬族的“跳姑娘”,畲族的歌节,哈尼族的姑娘节,土家族的“女儿会”和黎族的爱情节等。节日中人们唱歌跳舞,开展各项体育娱乐活动,展现出少数民族浪漫热烈欢快生活景象和优美多姿的风俗民情,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勇敢强悍和积极进取精神。这些节日有相当一部分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社交活动。悠扬的琴声,欢快的歌舞以及在清山绿水花前月下映照的缠绵细语,构成了节日的亮丽景观。这些节日风格上带有抒情性的优美,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娱悦亲切,激发青年男女内心的美好情感,折射出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少数民族节日是各民族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的融合体,其范围几乎涵盖了少数民族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中国少数民族的舞蹈、雕刻、绘画、音乐、美术、工艺品等多种类别,也涉及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等广泛领域。少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厚重积淀,凝聚了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对美的真谛的寻求,美的境域的开拓和美的价值的创造,探寻少数民族节日的美学特征对于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