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专注》.......阅读答案
阅读《论专注》一文,完成题。(共8分)
论专注
①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青年人挖井找水,在挖了四五个深浅不一的坑都没有出水后,又开始挖新的“井”。这幅漫画下面的文字说明是:这下面没有水,换个地方再挖。实际上,在漫画中,他先前挖的那几个井下面,只要再深挖一些,就能够得到丰富的水源。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找到成功之源,除了肯花力气外,目标专注是非常重要的。
②对一个企业来讲,专注于一个领域,或用心地去做一个品牌,能带来巨大的好处。联想集团是我国计算机行业的著名企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他们在很多领域都具备赚钱的机会,但都因与联想集团所专注的计算机领域不相符,就没有去做,正是这种专注,使联想避免了资金链断裂的危险,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资金做好计算机,让联想成为国内计算机行业的第一品牌。相反,某些企业贪大求多,总想延伸自己的产品线,似乎越多越好,推出成套产品的营销路线,企图拉动旗下几十个门类上万个规格产品的销售,结果不但不成功,反而透支了自己的品牌,大家也不知道这个企业到底是干什么的了!可见,企业专注做事就会成为行业的领先者,更能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获得更好的发展。
③对个人来讲,专注能让我们更有突破力,更容易走向成功。||每个人在学习或做事时都会遭遇“瓶颈”,突破“瓶颈”需要专注的力量。如果我们不停地向一个方向加力,这些力就会被叠加,“瓶颈”就会被突破,就会获得成功;反之,如果方向不一样,叠加到突破“瓶颈”方向上的力就会减少,“瓶颈”就突破不了,就不能取得成功。||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对专注有深切的体会,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大凡成功人士,都能专注于一个目标。王选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凭着一股专注的精神和毅力,创建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沈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专注于中国航空事业,30年如一日。为了歼-15飞机早日腾飞,罗阳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加快了研制进程,终于让歼-15飞上了蓝天。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是他们懂得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去做好一件事,以有限的生命完成一流的事业。他们所有付出的努力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突破力,从而获得了成功。
④总之,无论什么行业,无论什么人,都要认准自己的方向,并且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做到专注,那样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才能成就生命的伟大。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2: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某些企业”的事例,为什么能证明“专注于一个领域,或用心地去做一个品牌,能带来巨大的好处”?(2分)
小题3: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要想成功,就要目标专注
小题2:“某些企业”贪大求多的做法,导致了他们不专注于一个领域、一个品牌,而没有取得成功的结果,从反面证明了“只有专注于一个领域,或用心地去做一个品牌,能带来巨大的好处”。
小题3:首先提出“对个人来讲,专注能让我们更有突破力,更容易走向成功”的分论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突破“瓶颈”需要专注的力量;再引用荀子的话来证明观点;最后列举王选和罗阳的事例并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来证明观点。
小题1:试题分析:作者在文章第1段举了一个青年挖井,费了很大的尽,却没有守着一个地方坚持不懈地挖下去,当然他也不可能找到水源的实例,然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要想找到成功之源,除了肯花力气外,目标专注是非常重要的。
小题2:试题分析:“某些企业”贪大求多,总想延伸自己的产品线的做法结果不但不成功,反而透支了自己的品牌,大家也不知道这个企业到底是干什么的了!导致了他们不专注于一个领域、一个品牌,而没有取得成功的结果,这个例子从反面证明了“只有专注于一个领域,或用心地去做一个品牌,能带来巨大的好处”。
小题3:试题分析:本段的分论点是“对个人来讲,专注能让我们更有突破力,更容易走向成功”,提出分论点之后,作者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突破“瓶颈”需要专注的力量”,接着引用荀子的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列举王选凭着一股专注的精神和毅力,创建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和罗阳专注于中国航空事业终于让歼-15飞上了蓝天的事例并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来证明观点。
第二篇:专注读后感
读《巴菲特: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专注》有感
今天读了这篇文章,我的感触特别多,这篇文章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一边读着文中的一字一句,我一边回忆着自己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心中不断地起伏波动着,很多的共鸣不约而同的产生了,我特别认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专注”这句话,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只要做到了专注,都会学有所得,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专注不但是做事情成功的关键,也是健康心灵的一个特质。专注就是注意力全力集中到某事物上面,与你所关注的事物融为一体,不被其它外物所吸引,不会萦绕于焦虑之中。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仔细观察也会发现,能专注的做一件事情的人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在班里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孩子往往都具有一种特质,就是上课会听讲,会听讲就是专注地听讲,这些孩子会紧紧的跟随老师讲课的思路,结合大家的发言,自己在头脑中不断地思考,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分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相反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他们关注学习的时间不长,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分心,使学习没有连贯性,对于知识的理解不透彻,才不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仔细想想,要想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做到专注,还应该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孩子们感兴趣了,学习做事自然也就专注了,孩子们在与大家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尊重,学会欣赏,学会质疑,学会补充…“课堂四声”的引入,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对于学习有兴趣自然就专注了,专注了成绩一定会提高。
我很欣赏这句话,与大家共勉“一个人对一件事只有专注投入,才会带来乐趣。对于一件事情,无论你过去对它有什么成见,觉得它多么枯燥,一旦你专注地投入进去,它立刻就变得活生生起来!而一个人最美丽的状态,就是进入那个活生生的状态。”
《莫比乌斯带》教学反思
一.备课中收获感动
《莫比乌斯带》这节活动课隶属于综合实践这个领域,因为这是新世纪教材上出现的新内容,这节活动课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新奇的,选择这个内容上展示课对于我来说是很有挑战性的,为了备好这节课,“开心小伙伴”杨晓英老师给我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让我参考,帮我分析本课内容,如应关注的重点难点,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等,集体备课时六年级的赵娣老师带领着全组的数学老师一起帮助我梳理每一个教学环节,在精炼课堂提问的语言,在课堂上应重点关注哪些问题等方面给予了我细致入微的帮助,试讲后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给我提出很多改进的建议及调整的方法,使我受益良多。这次备课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我的内心却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和感动,特别感谢附小老师们给予我无私地、热情地帮助与支持。二.在课堂上实践
上完这节课之后,我的感触也挺多的,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引入简洁,贴近生活
这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用一张纸条首尾相接做出不同的纸环,这对于学生来说很简单,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很快就做出了好多种纸环,发现莫比乌斯带就藏在其中,重点交流莫比乌斯环的做法,感受到制作简单,为进一步感受神奇做好铺垫。
2.在猜测、尝试、验证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节课并没有直接给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课前让学生先猜测“为什么会用数学家的名字命名?”学习探究后用“现在你能用一个新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莫比乌斯带吗?”这个问题来回应课前的猜测;接着让学生在研究前思考:我们可以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当学生明确想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后,自主地开始研究,孩子们在不断地猜测、尝试,验证的过程中,慢慢地感受到了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之处。
3.多给机会和空间,孩子们潜力无限
莫比乌斯带的神奇之处很多,孩子们在实践探究之后,特别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与交流,孩子们之间不断的质疑与补偿,他们十分投入,自由地表达自己想法,分享他人的喜悦,他们有困惑、有遗憾、有惊喜、有自豪。孩子的思考角度不同,发现的结果也会不同,尽管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孩子的发现还是有我预想不到的,由于时间有限,有的孩子的发现没有和大家交流,下课了还跑到我面前说个不停,看着他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我不由得感叹孩子的潜力无限呀!三.回味中成长
整理完自己的课堂实录,我发现这节课中有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以后还需不断地努力。1.大胆放手,相信孩子
我觉得自己在课上说的话还是太多,尽管已经努力的想少说话,但是当学生说的不太到位的时候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去补充,其实当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课堂节奏慢一些,大胆地放手,相信孩子,他们会表现得更精彩。
2.要抓住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
在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最具有教学价值,这些资源来自于课堂本身,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如:课上有孩子提出折几次还是不是莫比乌斯带的问题,我只是让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便把它留作课后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我觉得这样处理不够恰当,当时孩子们兴趣很浓,不妨就给孩子们几分钟的时间尝试验证一下,我顺势把结果列举在黑板上,初步判断一下猜测的合理性,这样处理可能会更好,我觉得这是这节课上留给我的一点遗憾,今后还要不断地锻炼自己把控课堂的能力,想方设法的利用这种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睿智地进行处理。
3.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面对一天天不断成长的孩子们,我深深地感受到现有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课外知识越来越丰富,不学习很难跟上他们前进的步伐,今后我会继续借助附小给我们搭建的平台,多像开心伙伴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听课活动,抓住各种机会多学习,广闻博览,不断地充实自己!
第三篇:专注心得体会
读《小学体育新课程》心得体会
徐 晖
我读了一本对体育教学帮助很大的书——《小学体育新课程》,让我知道实施体育和健康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转变,首先是教学观念的转变,让我知道了四条基本理念,分别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和能力;(3)关注地区差异和个别差异,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有了这个教学观念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在上课时能融入在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进行各种游戏活动,有了这个转变,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时,教师在游戏中失败了,也认真的执行游戏的规则,接受处罚,这样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例如:我把武术教学从单纯的技术传授转向身心愉悦的活动,充分展现武术的魅力,把整节课用武术活动、游戏的方式贯穿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后,95%以上的学生表示满意,反映出这样的课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方面获得了成功。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而且儿童的身心发展又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中的学生。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采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读了这书我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使我跟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篇:专注美文
范文集锦-----专注篇
让生命携手专注⑵班陈雪松
正如卑微的水滴与阳光邂逅,便折射出旖旎温柔的七色光芒;抑或是轻柔的柳臂与清风相拥,便舞出姿态万方的舞蹈;当我们平凡的人生与专注携手,便将不再平凡。
轻轻地翻阅着厚重的古籍,那泛着东方典雅气质的一屋一檐、一树一草,或是关于古人的一喜一怒,一离一合,无不给我们以不尽的遐思和启迪。还记得那悄然伫立的六角凉亭吗?三百多年前,一个个由辛劳,汗水浇铸的刚硬苍劲的古字,构成了蒲松龄对生活的全部记忆,他把对生命的全部热情倾注到对《聊斋志异》的创作中,几十年如一日的笔耕不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生的付出,化作一则则美丽的神鬼传说,萦绕在后人的耳边.用专注书写人生,人生会因此而彰显出独特的价值。
琴声悠扬,缕缕不绝,将思绪带回到几千年前的那个悲风瑟瑟的刑场,正中央那位文雅的书生轻抚琴弦,一曲已罢,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御着清风,离开了这纷扰的尘世。
还有什么能比嵇康的归宿更令人神往呢?他醉心于琴艺,朝廷的征召,官吏的威胁,挚友的规劝,这些都于己何干呢。个人的生命已经和这段传世的《广陵散》完美地融合。王权,富贵,功名,再也不能阻挡他的脚步,这是何等的豪迈与飘逸!
嵇康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专注,他的名字,他的执着,将和那一曲《广陵》一起镌刻在人类精神的纪念碑上,永不褪色。
是的,人不能缺少一颗专注的心。否则,哪怕是拥有惊采绝艳的天赋,也只能是“泯然众人矣”。而王羲之凭着“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专注,才成就了一代书圣的辉煌;刘勰靠着佛殿夜读苦学不辍的专注,才创出了《文心雕龙》的美文华章;宋濂因着雪谷跋涉刻苦求学的专注,才留下了盛世儒名。
古之贤者有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可见,专注之于人生,确实是如疾风之于大鹏,不可或缺。那就让我们用生命拥抱专注,用行动诠释专注,让人生携手专注吧!
第五篇:毛论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并且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2)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3)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第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邓.江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答:邓:一是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5.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第一,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旗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建国立国的思想基础。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四,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主要阶段。五,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永远是完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5.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答:首先,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以理论创新为载体和表现的.6.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答: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7.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从十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1)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3)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问题: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而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4)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动力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国际条件,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是我们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保证。
8)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我国从本世纪80年代起到下世纪中叶实行分“三步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步骤: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9)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0)关于祖国统一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新时期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创造性构想。8.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第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第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10.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11.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答: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飞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站内思想.1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当前世界大战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借鉴 13.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质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一致性,体现了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的有机统一 与时俱进是党坚持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
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一致.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
江:他强调要在不断的创新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十六大以来.胡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答: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以实际出发,列宁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因为.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4.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
答: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的内容.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提前和条件.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总之,他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5如何做到实事求是?
答: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7.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所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8.为什么说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1)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2)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3)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9.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就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国际局势新变化的关系,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趋势,为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依据,为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提供借鉴。把握规律性,就要把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与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把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富于创造性,就要直面现实的矛盾,依据对时代、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对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适时地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解决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商业.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新旧民族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文化上的区别在于指导思想不同。遵义会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敌强我弱,中共领导,土地革命的展开。1.为什么说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及意义?
答: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第二,红色政权的存在,还因为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的客观现实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政治基础.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五.共产党的组织领导和正确的决策,着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管条件.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解放斗争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建立巩固的统一战线,必须掌握以下基本原则: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党与资产阶级的关系.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武装斗争的历史经验:必须建立一支军队服从党的领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新型人民军队.形成一套合乎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坚持武装斗争和其他斗争形式结合起来,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但必须与其他斗争相结合.关于党的建设方面.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第二,党的建设必须密切结合党的政治联系,第三,必须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第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新道路。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宝贵财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力的推动和鼓舞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政治纲: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的主要特点是:(1)从国体上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力量,必然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构成的基本成分,其中,无产阶级是领导。这是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所决定的。(2)从政体上说,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它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并组织政府,在各级政权组织中实行民主集中制。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1947年,毛泽东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共产党人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6.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
三大法宝之间是有机地联系、辩证统一的。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总路线的基本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3.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基本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但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而且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执行了毛泽东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3.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开放沿边河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中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首先,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在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新特点。其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其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4.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自由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5.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
(3)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密切联系在一起。
(4)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答: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唯一途径.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手段,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它的基本含义是:(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答: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第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基本依据.第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排除”左”和右的错误干扰,夺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武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一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3.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代最低纲领。
(2)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3)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4.“三步走”的涵义是什么?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在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的要求,既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相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式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它将引领文明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基础.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2.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强得多.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是什么?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理论突破和创新?(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对所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
(3)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只能以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4.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这表现在:
(1)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2)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3)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创新提供借鉴。5.怎样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是实现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当然,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实现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的。“先富”与“共富”时统一的,不是矛盾的,是消灭贫穷和防止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上,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强调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发展到一定时期,就应该逐步把“共富”作为重点。改革开放初期着重点是尽快地摆脱贫穷,因而强调先富。当前出现分配差距悬殊,人们反映强烈,因而党和国家强调要更多地体现公平,消除分配差别过大,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共富的目标。6.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7.为什么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泽基础强,农民富则更加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一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占有大多数人口。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二是当前农业问题矛盾突出。三是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均收入的增长,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乡风文明:农民素质的反映;村容整洁: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9.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涵义和举措是什么?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是什么?
十七大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1)是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重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2)是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已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3)是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分配制度?
答: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实践证明.只有建立这种分配结构才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