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闽侯竹岐中学开展农村中小学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项应用研究工作实施方案
一、前期准备
(一)、现已具备条件
1、我校是闽侯县“农远”工程应用研究实验校之一,07年4月份开始“农运”应用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并培养出一批“农运”应用骨干教师队伍。
2、我校已有多媒体教室两间,计算机教室一间,电子备课室一间(可用电脑6台),已接入广电光纤。
3、已设立校内服务器,建成校园局域网。并已搭建起校共享资源框架,分学科整合了一定数量的共享资源。
(二)拟应配备条件
1、改装计算机教室,建成网络教室供“农运”“模式三”应用研究使用。
2、增添原电子备课室的电脑等设施,拟建成“温馨电子备课室”,为“农运”应用研究试点工作提供必备条件。3、08年拟再增添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各一间。
二、实施方案
1、严密组织,明确分工。“应用研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林锦白(主持全面工作)
副组长:林金珠(组织实施)张小明(后勤保障)
成员: 兰孝辉、陈仁亮、连增强(课程安排调度)黄瑞彬(后勤保障)张学浩(技术指导与保障)
2、分步培训,专家引领。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模式三”应用培训,充分发挥省、市、县各级指导试点校专家的资源优势,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3、建表立制,规范管理。
建立“一表三册”(专用课程总表,资源应用登记册,教学应用记录册,资源建立、储备情况登记册)。
订立: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网络教室管理使用制度,电子备课室管理使用制度,培训制度,应用考核制度。
4、应用研究,4个策略:
(1)骨干引路,整体跟进的策略。确定骨干教师为张学浩、连增强、程秀钦、董燕、兰孝辉、陆军、邓秋金、陈玉华、陈仁亮、郑东、郭雪芳、黄玲、林锦、苏丹、卓丽娜、叶兆谋、林钦、吴家兴。黄新才。这些教师在前头“摸着石头过河”,为整体跟进探路引路。
(2)巧排课程,提高设备使用率的策略。教务处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巧安排、勤微调,力争做到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堂堂用”。
(3)边用边研,形成应用模式的策略。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方式开展应用研究,分学科形成各种应用教学的模式。并以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形式呈现出来。
(4)“众人拾柴”,不断充实完善校内资源中心建设的策略。
三、预期成果:
1、通过应用实践与总结,形成一套切合农村中学实际的“农运”应用与管理制度。
2、培养一批能正确运用“农远”等教育资源,熟练掌握多媒体、网络运用等教育教学的技术的教师队伍。
3、“农远”应用进入常态轨道,并形成长效机制,基本实现有关设施“堂堂用”的目标。
4、探索总结出各学科应用“农用”的各种教学模式,以教学案例,课堂实录等形式呈现,供同类型学校借鉴参考。
第二篇:省浦口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浦口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8年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为了探索普查对象排查、认定、数据处理等有效措施,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江北新区管理体制调整的要求,同时为全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前期准备,根据新区有关单位清查先行先试的有关安排,结合浦口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清查试点的目的
通过单位核实和入户清查,摸清浦口辖区内的各类法人、产业活动单位与个体经营户的单位数量、经营规模及区域分布;为探索普查对象排查认定、数据处理等有效措施和科学合理的统计核算提供依据。
二、清查试点的组织方式
在市统计局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浦口区政府及下辖各街道、园区按照分工负责,分级实施,开展单位清查试点工作。
三、清查试点的调查对象与范围
清查试点的调查对象为浦口行政区内剔除江北新区直管区以外的区域内除农户以外的全部一、二、三产业法人单位及附属的产业活动单位与从事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
清查试点的调查范围:浦口区负责行政区内剔除直管区以外的地区内单位、个体经营户数量及主要经济活动。
四、清查试点的原则和方法
单位清查试点按照在地原则(指单位的主要生产经营地,建筑业单位除外)和不重不漏原则组织实施。
按照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浦口区统计局依据市(区)编办、民政、税务、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单位信息和统计基本单位名录库信息,建立单位清查底册,依此开展清查、登记和上报工作。
五、清查试点的工作内容
1、清查底册单位是否存在,了解登记清查单位情况。
2、确定单位类型(单位类型是指:法人,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查看被调查单位有关证照,结合《单位划分及具体处理规定》确定。
3、根据确认的单位类型分别登记《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清查表》和《个体经营户清查表》。
六、清查试点的时间安排
单位清查试点工作从2017年12月1日开始,至12月20日结束。单位清查登记的时点为2017年11月30日,数量指标数据填报时期为2016年全年和2017年1-9月。
七、清查试点的步骤和要求
(一)生成《清查单位底册》
市、区、街道三级统计机构整理完善清查底册。
南京市统计局:
1、负责向同级具有单位审批、登记职能的有关部门收集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名录资料:
2、市统计局普查中心以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和登记注册号为关联,比对各部门数据和统计单位名录库数据,形成全市清查数据库,然后选取部分字段,生成《清查单位底册》,供江北新区管委会以及浦口区、六合区、六合区统计机构在清查试点工作中使用。
浦口区统计局:
1、各专业科室比对《清查单位底册》。对市级下发的清查单位底册,以组织机构代码、单位名称为关联与本级名录库进行比对清查核对,确保体量大的单位、重要单位、必须有的单位一个不能少,“四上”单位如有变化要及时与市局专业处联系,对新增与减少单位要关注,要下发至街道进一步核实,拾遗补漏,确保清查单位底册基本有效。
2、区统计局名录库部门组织分解《清查单位底册》。组织区、街道、社区清查人员在《清查单位底册》有关地址信息基础上,将《清查单位底册》分解到街道、社区。
浦口区相关职能部门:
区编办、工商(市场监督)、民政、国地税、城管等有关职能部门提供清查单位(个体户)的区级行政登记信息,作为区级清查底册的必要补充和校验。有条件的职能部门,按照街道层级分支的设置情况,将本部门登记信息按街道(辖区)进行分解。
街道、场、园区统计部门:
结合所辖区域地理情况、单位分布情况,明确工作人员分解《清查单位底册》并布置到具体的清查人员,确保所有单位、所有地域分工到人。
(二)清查方式
“四上”以清查核实比对的方式:
“四上”单位采取核实比对方式:即依据《清查单位底册》中已按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四上”单位标注的单位信息,对企业基本信息情况核对登记。
“四下”采用上门入户登记方式:
在规定的单位清查期限内,街道清查人员按照清查底册单位信息,对所负责的区域内的单位(个体户)进行“地毯式”逐个上门入户清查登记。
(三)清查情况整理和报送
单位清查采取纸质登记填报,电子录入整理方式报送。在清查过程中,要做好清查情况记录,特别是清查单位底册中找不到或新增单位情况的了解和记录,在清查工作结束时,形成一套完整的《清查单位信息》资料。各街道统计机构严格按照清查制度和调查内容,将单位清查登记信息以电子方式录入计算机,逐级上报统计机构。
八、清查人员的组成
由于此次清查工作时间紧、任务急,原则上清查人员由街道统计机构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不单独组织大规模的外部人员选聘。如遇特殊情况,可申请组织一定范围的外部人员抽调或选聘。
九、数据处理
各级统计机构可借助数据处理软件或基本单位名录库平台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分级审核、验收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
十、组织保障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清查试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和保障工作。区政府以及各街道、园区要成立清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体负责清查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各街道、场、园区要建立基层统计部门与职能部门共同组成清查工作机构,善于调动和运用统计部门的主导作用、职能部门的协助功能,推动清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各基层单位要做好清查试点工作经费预算申请、落实和使用监督,保障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区统计局将根据清查试点工作需要和经费安排情况,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1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切实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目标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及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二、试点内容
(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职责、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实行多种招生考试办法,为接受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学徒提供机会。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程序,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按照双向选择原则,学徒、学校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对于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三)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按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双导师职责和待遇,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相应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
三、试点单位
现代学徒制试点采取自愿申报原则。申报试点的单位应是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级市、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
(一)以地级市为申报单位进行试点。地级市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辖区内职业院校和企业,立足辖区内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合理确定试点专业和学生规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重点探索地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以行业系统为申报单位进行试点。行业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行业内职业院校和企业,选择行业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是开发现代学徒制的各类标准。
(三)以职业院校为申报单位进行试点。职业院校作为试点单位,选择学校主干专业作为试点专业,联合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重点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四)以企业为申报单位进行试点。具有多年校企一体化育人经验的大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重点探索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有效途径、运作方式和支持政策。
四、工作安排
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统一部署等程序确定,试点工作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开展。
(一)项目申报。各申报单位须填写项目申报书,申报材料要求一式2份(附电子版光盘),并于2015年1月30日前报我司。地级市、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申报材料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统一组织报送(企业申报材料由合作院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报送),行业申报材料可单独直接报送。
(二)评审遴选。我部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方案进行评审、遴选,优先选择目标明确、方案完善、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申报单位,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单位。
(三)组织实施。经我部批准的试点单位,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制订详细的试点工作任务书,以专业学制为一个试点周期,开展各项试点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好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总结推广。试点期间,我部将组织专家对试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建立报告和周期总结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试点结束后,试点单位要做好试点总结。在总结各地经验基础上,我部将逐步扩大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范围和规模,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保障措施
各地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指导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落实责任制,建立跨部门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试点工作重大问题。要有专人负责,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试点工作。要制订试点工作的扶持政策,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扩大试点院校的招生自主权;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助、政府购买等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二)科学制订试点方案。各试点单位要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发挥现代学徒制多元主体作用,把试点工作细化、具体化,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针对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明确试点目标、试点措施、进度安排、配套政策、保障条件、责任主体、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预期成果及推广价值等内容。
(三)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各试点单位要坚持边试点边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把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上升成为理论,形成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积极开展国际比较研究,系统总结相关国家(地区)开展学徒制的经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条件保障等。
第四篇: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半工半读”试点工作,探索 “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我校根据市教委《关于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津教委职 [2007]15号)文件之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本市经济特点、行业需求等因素,制定《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半工半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魏贺平
副组长:冯克岭、于忠武
成员:张俊库、张玉芳、周润萍、曹福国、孙屹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管理监督试点工作执行情况。
(二)“半工半读”试点工作小组 组长:冯克岭 副组长:孙屹
成员:张俊库、张玉芳、周润萍、曹福国 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前期宣传、发动,试点成果宣传等。
2、负责企业联系工作,联络实习企业,协调与企业关系。
3、负责常规管理,管理学籍、重新编班、安排带队教师、管理顶岗实习学生、日常教学管理、考试考核。
4、负责制度建设,制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等。
二、加强开展“半工半读”学习制度宣传,营造“半工半读”的 良好氛围
“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有效学习形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来完成学业。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成才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的宣传工作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学校新入学教育过程中添加“半工半读”学习制度的宣传介绍内容,使学生及家长对“半工半读”等相关制度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利用学校的网站、学校招生宣传对外开展“半工半读”制度的号召和宣传,扩大宣传力;第三,在校园内利用学校广播、电视以及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半工半读”政策的宣传;最后,以召开学生家长会为契机,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可以就“半工半读”的概念、特点、好处等,逐一向家长、学生介绍,让他们充分了解到“半工半读”学习方式的优点。
三、实施“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模式
我校通过以下两种模式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
(一)“2+1”学制“半工半读”模式
“2+1”学制即学生入学后,在学校学习2年时间,第3学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进行文化课、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在企业实习期间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当顶岗实习结束考核合格后,学生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可以与企业签订工作劳动合同,继续在该企业工作,从而走上工作岗位,完成学校向企业的过渡。这种形式的“半工半读”模式在 我校已开展4年,目前已在全校所有专业、面向所有在校生推广,比较成熟,其优点是学生便于管理、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已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比较顺利。学校为各专业主要岗位制定了顶岗实习教学计划,并针对不同岗位,结合不同的能力要求,制定了不同的实训教学方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二)多次“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
多次“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到企业顶岗实习交替进行。学生轮流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践技能训练,顶岗为企业生产产品,并获得一定的报酬。实行此模式后,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可以交替地进行,让学生在学校提前体验到了企业(工厂)里工作、生活氛围,为学生今后真正进入企业作好铺垫。
我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教学模式:一方面,学校计划利用天津津泊轴瓦厂,作为校内机电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实现多次工学交替;另一方面,学校利用地处西青区汽车工业基地的优势,计划利用先达汽车工贸公司、建塑管道公司数控加工车间和模具车间,作为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外“生产/训练”基地,实现课堂进车间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在车间内上课、车间内实训、车间内劳动,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时间分配大体上各占50%。
为配合“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开展,我校计划扩大学分制试点工作范围,计划在2007级机电技术与应用专业实行学分制试点工作。
四、开展“半工半读”工作试点的具体步骤
目前我校已在全校所有专业范围内实行“2+1”学制式“半工半读”模式。我校计划在今年内组织开展多次“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的试点工作。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第一阶段:2007年7—9月,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联系相关 企业。
2、第二阶段:2007年9—10月,组织、发动、宣传和方案制定,确定专业、班级、学生人数以及企业单位。
3、第三阶段:2007年10—12月,开始实施试点方案。
4、第四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月,阶段总结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以来的经验,根据试点工作经验修订相应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确立学校“半工半读”的最佳模式。
五、做好“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相协调
“半工半读”模式与 “定单式培养”相结合,在招生时结合企业招工标准,实现招工招生一体化。
(二)企业的用人标准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结合
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用人标准,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知识及相应的能力,并确定课程体系。
(三)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学校在实行“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努力适应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结构。
(四)实习、实训设备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一致
学校制定的实习、实训教学内容,购置实验、实习设备,充分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注重行业技术水平变动趋势,科学预测,强调前瞻,与社会整体技术进步水平保持一致。
(五)实习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
学校制定的实习管理制度,充分考虑企业的管理需求,兼顾企业的生产要求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半工半读”试点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相信,在市教委和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不断开拓创新,“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实现职业教育的新跨越。
二○○八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八字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赫山区八字哨镇试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
实 施 方 案
(送 审 稿)
为认真落实全市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试点镇定为八字哨镇,试点村定为八字哨镇观音阁村、岭湖村(或其中一个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宣传发动(2012年3月15日—2012年4月15日)宣传发动的形式:一是会议宣传发动。通过召开镇、村干部会议,党员组长会议、户主代表会议、村民大会等各层次会议宣讲法律政策,讨论研究统筹发展工作。二是印发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宣传栏等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引导和教育广大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确保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三是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发动,通过全方位、主体式的广泛宣传发动,让干部群众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意义、目的、要求、任务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实施步骤(2012年3月15日—2012年12月30日)
(一)规划编制的调研和制定。3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的调研摸底;6月30日前完成八字哨镇区建设规划、农民试点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试点村建设规划,包括农民建房和墓地建设应 纳入规划控制范围;12月30日前完成八字哨镇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土地整治规划。
(二)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的确权颁证。6月底前全面完成试点村的“四权”确权颁证工作;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八字哨11个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的确权颁证工作。
(三)土地流转和土地信托流转。在八字哨镇已完成土地信托流转7100亩的基础上,2012年12月30日前,通过新增土地信托流转耕地3000亩(以种养植业为主),实现土地信托流转率45%。进一步全面规范完善土地信托流转运行机制、定价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规范托管公司与农户信托流转合同的签订。同时,根据通过土地信托流转为主要形式的土地流转,巩固和扩大蔬菜、湘米、养殖、蜜柚四大产业。
(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3月15日至12月30日,在八字哨镇以中技桩业拆迁安置区为主体开展集中居住区建设,并按照集中居住区建设要求,加强公共服务和设施建设。
(五)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八字哨镇基本完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增加耕地面积2300亩。
(六)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清洁工程长效机制,全面完成11个村清洁工程工作目标任务,确保全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制定全镇农村污染防治工程的方案;加快全镇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化等基础建设和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农民参与新农保、新农合率均达99%以上,农村特困家庭低保做到应保尽保。
(七)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完善农村党员和干部管理监督、考核评议学习培训等制度,注重在优秀农民中发展党员;制定并实施以村党支部、村民议事会、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主要构架的新型民主治理机制建设方案,抓好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确保11个村公开率达100%、规范率达80%。
(八)工作机制创新。完善全镇产业布局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着力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流转;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创新,通过耕地占补平衡,挂钩转换的方式,促进全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一定范围内异地高效集中利用;根据全镇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实施项目资金整合的方案及建议。
三、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八字哨镇试点工作在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开展工作,区统筹办下设7各小组,明确专人集中办公,并认真指导、协调、督促。八字哨镇党委、政府要明确专门领导、专门队伍具体抓,各有关站所、行政村要安排专人落实每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二)部门联动保障。区直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安排专人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工作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到位,任务落实到位。
(三)经费保障。区统筹办工作经费,区财政要予以专项安排,设立财政专户,做到专款专用;八字哨镇及有关行政村也要安排专项经费,保证试点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办公条件保障。区统筹办办公室暂设八字哨政府机关,并添置必要的办公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