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格拉底哲理对我人生的启示
韩春燕
09112105
苏格拉底哲理对我人生的启示
他原本可以子承父业,成为希腊历史上杰出的雕刻家,他没有向母亲学习助产术,却成为了希腊城邦远近闻名的精神助产士。他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却有无数人崇拜他,因为他太突出,也遭到无数人反对,他从未著书立说,却有无数人记住了他伟大的名字以及他的哲学思想,他曾是一个士兵,没有战死沙场,却因为他的思想“腐蚀青年”而被当局判处死刑,他放弃了一切逃跑的机会饮鸠而亡,微笑着以死来维护国家法律的威严,去坚持自己的“真理”,他就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哲学当中给我启发最深的不是他的“伦理哲学”,也不是他的“灵魂不灭说”、更不是他的“教育思想”。而是苏氏助产术及他的辩证法思维!苏格拉底是智慧的助产士,他通过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自己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人本身是无知的,却又是具备知识的。这看似矛盾的东西,却是最早的辩证法。究其背后深意我得出了一种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自尝一尝”。知识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自己思考之后才会溶于血液,所以我们要勇于思考生活,勤于思考自我,善于思考人生。
生活在现在的社会,这个被柏杨先生称之为“腐臭的大染缸”的圈子里,物欲横流,利浪拍天。人们在追逐利禄的沟渠里“徜徉”,却不知道自身已是铜臭满身,生活在灯红酒绿的日子里,却不知今夕是何年?现代社会的速食文化,文化方便面,也助长了人们的这种惰性,吃着这种“嗟来之食”,却嚼的津津有味。人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人生如流水,在这脚步匆忙、灯火辉煌的世界里,转眼间我们已到了二十几岁的年纪,可在这些年里,除了匆匆,我们又做了些什么呢?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这才是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目
韩春燕
09112105
标,可在这之前,首先我们必需要学会思考生活。
思考生活是人生的基础,生活就是就像万花筒,每天我们见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同时充满了喜怒哀乐。我们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儿童,也不再是花季雨季的少年,而是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面对生活,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打算,有了自己的所要追求的生活,不再无忧无虑,不再玩世不恭,不在浑浑噩噩,不再依靠父母。虽然生活中常常充满考验,也常常令你措手不及,但是生活不仅考验着你的耐心,也考验着你的意志,也许今天的你还在求学创业的道路上苦苦挣扎,可明天也许就成为你报喜的日子了,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绝不能对生活失去信心,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俗话说得好:“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我们意志坚定,就会结出成功的“花朵”,所谓苦尽甘来,相信成功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
人生的境界是自己的意识组成,只有自我的认识才是自己人生的基点,浮华的世界仿佛越来越模糊这一点,太多的外人期望,众目已待,太多的众望所归充实进我们的生命,造成了自己理想世界的空白,这样的空白太宽太大,如栖鸟飞过汪洋,使人言语起来陷入了犹豫,在夜阑时分清醒地想象,真正的自我到底在何方?
俗话说:一个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战胜这个最大的敌人首先要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但,究竟有多少人想过你了解自我有几分。当你为了风度而故作潇洒,为了成熟而故作深沉,为了迎合他人而人云亦云,你是否暗地里想过,我了解自己吗?当你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徒劳奔忙时,你是否记得那句话:不是你的,就别再勉强。我们固然渴望潇洒的外表,和谐的人际关系;顽强的毅力,进取的精神我们也不能少。但我们不能因盲目地追求而失去自我;不必因没有闭月羞花之貌而自惭形愧。找到自我,重要的不在于虚有其表,而在于丰富的内涵,在于自自然然如行云流水般的一言一行。寻找自我,树立自我,相信自我。迷茫时不必祈求神灵,忧愁时不必寄情于深邃的夜空,最好的依靠自我。应当确信,上帝就是我!
认识自己,就是把自己放在历史的社会中,把自己看作是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链条的一个环节,并冷静客观地分析判断自己是一
韩春燕
09112105
个什么样的环节,需要怎样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从容地游刃于这个社会。认识自己是人生的第一步,是发展自己、贡献自己的基石,这需要知识、智慧和心灵的感知,需要作出正确判断。只有认清自我,才能正确的思考人生,引导自己走向光明的人生大路!
对人来说,最大或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思考人生的学问。现代的社会节奏加快,意味着又很少的时间来细细品味这个社会基本问题,说到底是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彻底颠倒了人们的常识。如果一个连“我是谁”“我的价值在哪”都回答不了,那还谈何去学习那些高深的理论与专业知识。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哲学,那么,它在人文社科方面最就难免是残缺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人生哲学,那么,它在整体修养方面是难免残缺的,就像一座庙没有神一样,一个没有经历过现代人生哲学洗礼的当代人,没有资格宣称自己的理性和心智是彻底成熟的,健全的。
“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要求,时时刻刻要定位去思考,这种态度岂不是今天的我们缺少的?
现在我们只是在校园里生活学习,但是校园外的生活离我们真的很近。现在我已经大三了,面临着明年的抉择,这将关系到我今后的命运,而我究竟会怎样抉择,也应该是真诚面对自己的选择。这一路走到大学校园,好像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根本少有时间去思考,为什么现在的我们会选择今天这样生活,如果当时还年轻,不能自己做那么多的决定,那么现在就是我们自己做决定的时刻到了,是时候思考自己的生活了。活着可以没有别人有的那样成功,但是至少要超越自己,做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要求在时间的记录里留下什么痕迹,只求在我生存的这一刻,在我们还能够思考的这一刻,能够放下所有心中的芥蒂,好好的生活。如果问我什么样的人生算是比较完美的人生,那么问我会说不后悔的人生!不是因为没有犯过错误,不是因为没有选择错过,而是知道今天对于自己的选择还是持有肯定的态度,不会因此而哀叹终生,不会因此而对生活绝望。没有人会做出完美的决定,如果很是完美,那么这个世界就会让他失望甚至是绝望,所以不完美的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韩春燕
09112105
认知是一切人为事件的开始。生命是最大的人为事件,知己,是生命起码的本能,知彼(他人以及万物),开阔视野增加阅历,认识自己,过理性的生活,人生的意义的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国度有着优良的传统,比苏格拉底时代更早些,孔子就诞生了,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孔子告诫弟子不仅要学习,而且还要善于思考,学习如此,生活亦然。现代社会,人类变得异常忙碌,忙碌且思考着,在忙碌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做的和所需要的,忙碌才更有价值,人生才更有意义。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这便是我从苏格拉底的哲学中所领悟到的!
第二篇: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对教学方法的启示
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虽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对现实的教育教学仍然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作为基层的教师,学习、了解了“产婆术”后不禁要把它与现时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反思的同时,感悟“产婆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弊端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的时期符合了特定的历史政治背景,但是经过实践检验却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革新!需要革新是因为其存在的弊端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与“学生为本”的课堂理念之间有着较大的背离。
1、教师的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课堂的决策者。课堂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教师高高凌驾在课堂之上。对于学生的对问题回答,教师掌握着生杀大权,不加引导,评价方式单一。教学犹如在给学生喂食,不管学生要不要,不管要多少,一股脑儿全倒进去,至于消化吸收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的学。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把知识作为饲料,不加分析理解地倒入学生的“口”中,学生记住了很多的“知识”,从文字上是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但是真正理解多少,明白多少,不得而知。与其说学生学到了知识,还不如说是背上了“知识”,与其说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还不如说是知识的奴隶。学生的学法变得单一,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与课堂学习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二、苏格拉底及其“产婆术”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奴隶主阶级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苏格拉底对当时及后世的贡献不仅是在哲学思想上,更多的是表现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上。他收授弟子,悉心教诲,造就了有利于雅典社会乃至整个欧洲社会发展的人才,是古希腊教师的楷模。在世界教育史上,素有“西方的孔子”之称。
苏格拉底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的人,教育目的就在于“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他聚徒讲学前后长达二十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独辟蹊径,首创了问答式的教学方式——“产婆术”,也称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认为“理智源于人的心灵,可是人的头脑中往往充斥许多模糊的、杂乱的概念,如果碰到问题,不经周密的思考而轻易作答,其答案中必定存在片面或差错的东西。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澄清思想观念上的是非曲直,将那些建立在沙丘上的‘知识大厦’推倒推垮,让真理显现在自己的眼前,使学生从中获取切实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是由他先以无知的样子开始发问,当被问者的答案不完整或不正确时,他并不立即纠正,而是顺其思路引出新的问题,使其答案越来越趋向荒谬。最终,使被问者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肤浅和无知,进而从苏格拉底的启迪中得出完善的结论。这种通过质疑、推理、归纳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可说是西方盛行的“启发式”教育方法的起源。
三、苏格拉底“产婆术”对教学的启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注重由内而外的激发,过程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产婆术”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这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知识结构以及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反馈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启发、指导作用。
1、对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思考
“产婆术”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认知的提问方式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无论面对何人进行知识传授,都需要根据对方的心理发展水平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当然,苏格拉底当时并不了解什么叫心理学,但是当今的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研究的是双胞胎在不同时期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双胞胎一个是从48周开始学爬梯,练了6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学会了。后者尽管用的时间段,但效果不差,而却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实验说明了,任何一项训练或者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进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在她的文章中曾提到过一个关于低年级学生作文的典型例子:“法国阿姨是女的”。这样的句子要不要为学生修改?老师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低年级儿童对阿姨这个词还不是完全理解,他们惟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这么一句“法国阿姨是女的”,这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不是根本性错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自我纠正。相反,如果教师不遗余力地指正孩子,不仅浪费了精力,同时还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思考
“产婆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已有认知有清楚的了解。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过高或过低,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生涩难懂,甚至有的教学环节简易无效,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状况了解不够。
比如在四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教师把“因为„„所以„„”的句式作为语言训练点让学生练习说话。很显然,该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学生在二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该句式就已经作为重点练习过,而在四年级仍然对该句式进行训练显然过于简单,这样的教学环节显然是重复无效的。其实教师不妨通过变换句式的方法让学生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说一说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知的构建,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诚如吴庆麟教授所说,专家的头脑中对专业知识层次认识是非常清晰的。作为教师,要成为教学岗位上的能手、专家,需要我们要努力地去了解自己所教授学科的知识结构,在头脑中梳理出该学科在不同年级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已有的认知传授新的知识并进行更高层次的练习,这样才能避免教学行为的简单、重复、无效,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学。
3、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反馈的思考
“产婆术”通过教师不断地提问使学生认识陷入自我矛盾的境地,并且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见解,逐步掌握正确的知识概念。“产婆术”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尤其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课堂因细节而精彩,细节因评价而生动。语文课堂,“对”或“错”的是非定性评价显然无法获得生存的空间,更多是被“你回答得真好!”之类的鼓励性评价所代替。但深究一下,难道教师就仅能在精神层面进行评价?苏格拉底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能够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我们是否能够使评价更加深入,更具指导意义(可以是对回答者本人,也可以是对倾听的其他学生)呢?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方法、认知、能力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启发。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螳螂捕蝉》一课时问“孩子的智慧体现在哪里?”一学生提到了“弹弓”,说弹弓是孩子的道具,是为了吸引吴王的注意,同时也使得吴王能够相信自己的的确确是在打鸟,而不是故意来劝说吴王的。教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道:“ 你真会发现,就要像这样读书呀!”再如《镜泊湖奇观》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请学生说说“消灾弭祸”的意思时(该词语在辞典中没有直接的解释),一学生回答十分完整、正确。此时,教师反馈道:“你的回答很准确。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学生道出了他是采用词素合成的方法查找的,教师又评价道:“你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真不错!”试想,如果教师提问后得到了想要的正确答案后就让学生坐下,或者以“你回答得真棒!”这样简单的反馈“打发”了学生,那么不仅该学生失去了“炫耀”自己“成功秘笈”的机会,其他的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当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适切的评价反馈,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但只要教师形成及时、适切评价反馈的意识,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别有一番洞天”。
4、对学习过程中练习设计的思考
“产婆术”注重由内而外的激发,需要教师提出具有逻辑性和层递性的问题进行引导。注重问题的逻辑性和层递性这对学科教学中的练习作业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相关的练习才能巩固新知。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随便找到相关的练习就迫不及待地拿给学生操练,这种操练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对于某些学困生而言是“竹篮打水”。问题在于教师没有给学生的练习铺设台阶,希翼学生“一步登天”那真的是比登天还难的一件事情。
练习的设计要注重逻辑性和层递性,如在教学生缩句的时候,教师可从简单的句子如“松鼠的尾巴高高地翘着”入手,首先让学生练习最基本的句型,巩固“的”和“地”前面部分要去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复杂点的句子,如“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进而延伸到“身着迷彩服的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刻苦地练习射击。”等复杂句子的缩句练习。练习之间存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同时难度上也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与运用。结束语:
“产婆术”的提出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产婆术”存在局限和弊端是在所难免的,这里我们且不去讨论它。但是,“产婆术”对现时教学的积极意义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教学工作者去探究和深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不断学习、借鉴,融会贯通,方能开辟教育教学新的天地!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的人生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给我的人生启示
大连民族学院
自动化刘长江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接着以当代大学生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带给我的人生启示。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启示
1938年,毛泽东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简单的来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一点的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党对于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的大量成功与失败进行了总结,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工农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在艰苦的环境下,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经过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了全党的共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国问题的需要。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将这些普遍的真理应用于中国的实际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与前苏联也存在区别,如果想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具体化,同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长期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与失败。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在面对如今来至各个方面的挑战下,我们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凝聚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丰富和扩展,并且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对此我得到了很多启示:
1、公认的真理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不一定可以解决所有的事情,我们应该联合自己的实际,发展创新的精神,做到与时俱进,找到适合自己的且能够指导自己一生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要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正如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问题,首先也是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符合自己的实际,才能变得强大起来。
3、我们应该学会坚持,不要轻易的半途而废。正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正因为这样才收获了许多的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当代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好地发展。
第四篇:六个幽默哲理故事,六种人生启示
1、神迹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启示: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2、河边的苹果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启示: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3、爱人之心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启示: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4、留个缺口给别人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启示: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5、情况不同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启示: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
6、提升心性有一家牙膏厂,产品优良,包装精美,受到顾客的喜爱,营业额连续10年递增,每年的增长率在10%~20%。可到了第11年,业绩停滞下来,以后两年也如此。公司经理召开高级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中,公司总裁许诺说: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公司的业绩增长,重奖10万元。有位年轻经理站起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给了这位经理。那张纸条上写着:将现在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消费者每天早晨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开口扩大了l毫米,每个消费者就多用1毫米宽的牙膏,每天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呢!公司立即更改包装。第14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启示: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我们常常习惯过去的思维方法。其实只要你把心径扩大1毫米,你就会看到生活中的变化都有它积极的一面,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第五篇: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启示
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启示
【摘要】
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多深刻的思想和有价值的问题追随他的门徒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有柏拉图、色诺芬等当时最著名的奴隶主贵说要人认识“真正的我”这个我是指我的灵魂心灵也就是“理智”。他认为一个人应当关心自己的灵魂因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一个把自己的灵魂或理智看做至高无上的人自然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且能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苏格拉底把他的伦理学说建立在一种知识论上。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而不道德便是无知的同义语。一个人没有知识也就是不懂得善的概念是什么他就不可能为善而一个人有了知识就决不会为恶。善出于知恶则出于无知。那么为什么往往一个人明知某种事情是不道德的却偏偏会去做呢苏格拉底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你真知道是不道德的你就决不会去做你之所以去做就完全证明你是无知的就说明你没有真正的知识。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基点。这种有价值的思想对以后伦理学说的发展影响特别大。既然美德即关于善的知识那么善这个概念的含义究竟又是什么呢苏格拉底的回答并不很明确。有时他认为善就是对人有用的、有益的诸如健康、有力、有财富、有地位、有荣誉等等此外还有节制、正义、勇敢、敏悟、强记、豪爽等所谓“灵魂的善”。这些行为有时有益有时亦有害究竟有益或有害主要取决于是由智慧的灵魂还是由愚蠢的灵魂来指导它们。所以善可以说系于智慧美德也就是智慧。这样便又回到了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由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又推出了一个“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苏格拉底是借一个神话故事来“论证”他的这一学说的。故事说德尔斐的传神谕的女祭司告诉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说苏格拉底是人间最聪明的人。苏格拉底说他感到自己并不聪明于是就去证实这个“神谕”因为神谕是不能轻视的“我应该首先考虑神的话”。为了证实神谕他就到处去找有知识的人谈话其中有政治家有诗人有工匠等等。他想看看他们的知识在哪里是否比他更智慧更聪明。结果证明这些人并没有知识因而发现“那个神谕是驳不倒的”。于是他反躬自问他的聪明究竟表现在哪里。他觉得自己其实毫无所知因而就推论到“自知自己无知”正是他的聪明 1 所在。苏格拉底以自知自己“无知”而自豪并要人人都“自知自己无知”。苏格拉底把知识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他认为知识与工匠的技艺是不同的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则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认为人们的认识不应停留在个别、具体而应提高到一般。这种看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进步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苏格拉底又过分夸大了一般有很大的片面性。
着要直面人生、要感悟人之生命的重要。因为如果没有了生命那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作为人的生命与一般动物的生命有所不同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人而动物则没有社会性。但人的生命又具有个体性我们必须重视个体的存在因为社会的整体依靠个体生命的合成无数个体生命凝聚成整体。正是个体的有效聚合才产生巨大的改造世界的能量。既然人是社会的人那么人的生命就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自然生命是人之生命的根本是生命
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的存在方式强健的体魄是生命的源泉。精神生命是人之生命的升华它赋予人灵性使人有了灵魂健全的人格是精神生命的意义所在。价值生命是对人之生命的取向它使人有了价值标准与判断使人的主观性、目的性与客观性、实践性统一起来。真善美的完美结合是生命的内在尺度是价值性的追求。智慧生命是人之生命的创造与超越它使人的认识更加理性、科学与艺术使人类的精神更加健康、崇高使生命的意蕴更加丰富、完美智慧生命是人发展的动力之源。这四种生命体现出人的身体、心理、智慧、价值、道德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它们是生命系统的不同要素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这四种生命构成一个整体人若离开
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可以传授的。道德的可教性在于它的普遍性。正因为道德原则普遍地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与人之间才能在道德问题上互相沟通通过对话相互交流发现普遍的道德原则。苏格拉底教导的中心是“德性”。他用这个词表示人的生活的完好或完善。他告诉雅典人说他的使命是“关注你们的道德完善”。他还说“人的完好并不来自金钱反之个人的和城邦的金钱和其他好处来自他们的完好”。当今世界惟利是图、弄虚作假、以权谋私、损人利己的人面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是否会感到汗颜苏格拉底努力使人们相信这样的道理德性是值得为之而生活的最高的价值通过道德的完善人们将会得到最大的好处。正如苏格拉底 2 所说“再没有什么比每天谈论人的完善更为幸福的了没有经过如此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苏格拉底把“好生活”、“公正的生活”和“幸福”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他还使用“心灵上的好处或坏处”和“身体上的好处或坏处”的类比来证明他的幸福观。他说正如每一个人都想要身体上的好处避免身体上的坏处每一个人和城邦也要选择心灵上的好处避免心灵上的坏处或者说趋善避恶是最大的好处这也是幸福。苏格拉底强调幸福归根到底是心灵的、无形的、精神的好处今天大体上我们也这样定义幸福。德性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追随德性也就是“关注自己的心灵”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说他以前的自然哲学家想要找到一个比撑天神阿特拉斯更伟大的本原但却没有想到这个本原正是
把关注的对象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心灵在心灵中寻找一个“最强的原则”。那么这个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什么呢苏格拉底说这个原则就是德性。我们知道没有道德自律没有普遍的规范也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苏格拉底的“德性”标志着人类的道德意识上升到自觉的普遍性的高度。他用“德性”鼓舞人们为不断获得完好的生活而净化心灵。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应不断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净化自己的心灵以求做一个高尚的人。、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既然人具有社会性那么人对自己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在认识生命的重要阶段而要向更高的阶段迈进那就要思考生命的意义即人生的价值问题。在当今科技发达、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二是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人都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十六大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会中必须具有良好的、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否则谈不上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在劳动还是谋生手段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那社会就无法获得物质财富就无法保证社会的进步就更不可能建成我们富裕的小康社会。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奉献的精神追求那人类社会就无所谓文明。没有知识没有德性又何谈人生价值。温·辛格在《我们的迷惘》中说“人生必须超越了它的庸常、重复和机械的因素必须凭籍想象进行有目标的活动用新的展望刺激我们的思想磨砺我们的感觉并且尽量满足它们唤醒我们的激情并寻求新的表达的可能性从总体上说还必须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意识探索人类存在的未知能力。否则人生便是无意义的。令人厌倦的或者毫无新鲜感的人生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无意义的人生。”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人满脑子只想金钱有的人则把探索人类未知领域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有的人则渴望拥有权力、高高在上等等。我要说的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方法、途径 3 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你在什么工己。
求”。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人们在精神生活人们在理想、信念、追求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强调珍爱生命的今天却会发生伪劣婴儿奶粉致婴儿死亡的事件为什么国家一再强调矿井的安全却总有事故发生为什么天天讲廉政建设却总有腐败案例等等。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的道德是否有些滑坡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灵是否有些空虚、有些孤寂。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乌托邦”哪里去了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小我们接受的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教育。我们有陶渊明的“桃花源”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有康有为的“大同世界”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为建立新中国有无数的先烈为之浴血奋斗。现在我们必须多付出一点关心、一点同情心、一点责任感、一点爱否则如何面对我们的古人、我们的前辈先烈斯宾格勒在回顾了西方的精神文化史之后感慨地说自从古罗马以后任何远大的生活理想就大部分变成了一个金钱问题。他断定那是西方的没落。但愿如此。人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作为
个体的人人是孤独的。自然界中最大最深的鸿沟是个人与个人在心灵间存在的那道裂隙这道裂隙我们只能用关心、只能用爱去弥补、去填平。我们要尽力做到面对自身要了解自我做到与自身的和谐面对自然要认识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面对社会要融入社会做到与社会和谐面对他人要协调沟通做到与人和谐共处。只有断地反省自己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工作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他
在于人们思想中的“
骄妄”所提出的诘问。但实际上却是苏氏对人类自身困境的一种焦虑与深省其真实涵义
知道什么是真理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然而拿人自己的自我意识拿每一个人的思维的普遍意识来代替神谕 ———这乃是一个变革” 1 96
。苏格拉底对于传统精神法则的这种变革唤醒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深刻触是人类探索自身存在的本质而不是客观外在的一条曲径。智者们宣称自己知道一切懂得一切知识他们可以很快地教授学生以实际的技能和知识可是他们却恰恰缺少了知识的知识他们自称懂得一切却不知这些知识应当正确地用在何处因为他们没有关于认识主体自身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主体的知识他们的认识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呈现在表面的、使用上的“技术”而非真正的认知主体的“知识”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作为认识主体是自明的存在本体无需去认识。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术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是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的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时刻甚至可以有截然相反的论点。这样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同标准对待任何事情都没有了一个普遍的基准人们不断迷失于远离自我本心的外在知识而对最重要的“我”
却视而不见从而逐渐被
则他就会迷失于外在性这种外在性幻觉如此强烈引导人去把他自己和他人视为物结果是把自己和他人视为手段而非目的” 2 75。外在的知识不断侵占人们的心灵人对自身缺乏认识导致人逐渐被“物”化生命的尊严在主体的“无知”中被遗弃了。对于苏格拉底而言令人痛苦且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人对自己知道得很少但是这些人并没有意识到仍旧在“沉睡”中知足。而作为“牛虻”的苏格拉底所要
“叮”的正是这些沉睡中的人们使他们从沉睡的状态中苏醒从只关注外在的知识返回到自身以看清那些他错误地以为属己的思想、信念、渴望需要这样的智慧即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只有“
聪明人或有节制的人才能够认识自己能够考察他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情还能够明白其他人知道些什么” 3 153。问题是一个人如何才能知既是关于认识主体知道他所知道的事情以及认识他不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的智慧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苏格拉底也不能对此给予明确的回答。即便“认识自己”虽然困难但是并不排除这种认识的可能性。苏格
拉底说“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要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其中折射出来的真正涵义实际上正是苏格拉底所要强调的“反思”所谓省察的哲学的生活这样一种反思的生活“反思”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其强调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应然的状态。这种反思的平衡这种度量的技艺让人们拥有对“过度”和“不足”的估量避免表象的偏见解除“影像”的蒙蔽从而认识到什么对自己才是真正合适的以达到生活与生命的和谐。正是在这种智慧的指引下对自己具有充分的了解不自以为是不狂妄自大。这样经由理性不断反思“认识自己”
什么这两个方面在苏格拉底看来主观上认知方面要求人们须“承认自己无知”而在身体力行方面需要“节制”的智慧。“无知”使心灵得到释放从而开拓了主体无限认知的空间自我的认识便有了充分的前提而节制的智慧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反省自身认识自己。1.承认自己无知 智者们自认为自己是聪明的可是苏格拉底却认为他其实并不聪明。苏格拉底认为他自己和这些自认为聪明的人一样都是没有什么知识可以值得自吹自擂的但是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却认为自己知道某些他不知道的事情苏格拉底对自己的无知相当清楚他认为他在这一点上确实比那些人要稍微聪明一点因为他不认为自己知道那些他不知道的事情:“我想这是我惟一可取之处因为我从头到脚都是缺点总是把事情弄错。事实上每当我遇到你们这种拥有智慧名声的人我的缺点就被证实了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但我拥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这是我的救星。我不怕羞耻地学习我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对那些回答我的问题的人抱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从来不会忘了对他们表示感谢” 3 288。苏格拉底的“无知”主要是对一直困扰着人类的诸如正义、节制、勇敢、善、神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惑。苏格拉底不认为自己知道也就意味着会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究而不是停止不前因而“智慧”也就相应地被认为是一个追求智慧的过程一个永不停息的探究哲学的过程所以苏格拉底宣称“我不想装出一副有知识的样子 而想和你们一道探索” 3 400。苏格拉底宣称“我非常明白我是没有智慧的无论大小都没有” 3 7。正是这种认识到“无知”的智慧才真正开启了通往认识自己“本真”之门。可是苏格拉底却“放弃了这一独特优势开始帮助别人以便使他们认识到他们的知识实际上是多么贫乏
我们知道我们没有知识因此我们必须共同探索去发现我人们才有真正认识自己的“空间”。承认自己无知而不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因此这正说明了人贵在有“自知之
个重要的途径。2.节制的智慧 “节制”是人对自身的一种清晰的认识经由理性的反思、度量之后进而做出符合自己本心的选择既要“勿过”亦不能“不足”这是“认识自己”一个充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苏格拉底认为凡缺乏自制节制的人无论对自己或者对别人都不适当也没有好处不能自制也就不能做出任何有恰当效果的事情来。因为“一个不能自制的人并不是损害别人而有利于自己像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掠夺别人的财物来饱足自己的私囊那样而是对人既有损对己更有害的确最大的害处是不仅毁坏自己的家庭而且还毁坏自己的身体和灵 6 魂”。苏格拉底本人不仅持这种节制的理念而且在实践上还以身作则“他的实际行动比他的言论更好地表现了他是一个能自制的人” 5 33。因为他能够制服身体上的私欲从而达到灵魂的快乐和无纷扰。一方面唯有自制的人方能体会到最大的快乐。相反如果不能自制就不能忍饥、耐渴、忍受瞌睡等等然而这一切正是吃、喝、睡眠之所以有乐趣的原因有了“渴”的感觉才有喝水时的快乐有了“饿”的感觉才有进食时的快乐有了自制才更能体会到自制后的快乐如果不能自制就阻碍了人们对于这种最必要和最经常的乐趣之享受人们只有在经过了一段期待和克制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些事的真正快乐“惟有自制能使人忍受我所讲的这一切因此惟有自制才能使人享受我所提到的这些值得称道的快乐” 5 172 一个不能自制的人只是竭尽全力追求过度快感的人和最愚蠢的牲畜并没有什么分别而能自制的人就截然相反了。苏格拉底不仅自己实践着“节制”而且还教导和他在一起的人也要有“节制”因为他认为“对于任何希望有高尚成就的人来说自制都是必要的因此首先他使那些和他交游的人清楚地看出在一切人当中他自己对这方面是躬行实践的。然后他又借着他的言论劝勉他的门人 要他们把自制看得比什么都更重要”就这样苏格拉底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使那些和他在一起的人生活得更有节制通过节制更加认识自己从而选择合适于自身的事物以使行为更为良好。另一方面那些自认为自己拥有任何知识的人他们或许拥有各种机智、才学、技巧口才流利心思巧妙等等可是他们并不拥有“节制”的德性那么这些才识就走到了反面并且呈反比例增长越具有才能作恶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最大的善而不能自制的人就和智慧远离也就是和善远离并驱使人走向其相反的方向。他认为“由于不能自制使人对于快乐留连忘返常常使那些本来能分辨好坏的人感觉迟钝以致他们不但不去选择较好的事反而选择较坏的事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