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离婚调解过程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5 09:4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干预在离婚调解过程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干预在离婚调解过程中的运用》。

第一篇:心理干预在离婚调解过程中的运用

心理干预在离婚调解过程中的运用

作者: 黄鸣鹤 发布时间: 2011-05-05 10:29:56

引子

2011年2月17日,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海沧区人民法院傅远平院长与厦门市一家心理咨询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对未成年被告人提供心理辅导、对离婚案件当事人提供婚姻关系指导、感情评估报告及其它法学与心理学交叉部分的探索合作。

一、离婚案件中心理咨询工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确定的福建省唯一的司法改革联系点法院,良好的学术氛围也使法官们形成了在审判实践中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一)由一份司法统计分析引起的思考 2010年,海沧区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在对本院受理的136个离婚案件 进行分析时发现:诉讼离婚夫妻婚龄在5年内的计67件,占总数的49.26%;婚龄在5年以上10年以内的计36件,占总数的26.47%;婚龄10年以上的计33件,占总数的24.26%。这个数据足以说明,结婚10年内是离婚诉讼高发的时间段,也符合婚姻家庭心理中的“十年之痒”的说法。

在统计样本中,原告年龄在35岁以下的计79件,占统计样本总数的58.08%,其中原告在30岁以下的计45件,占统计样本总数的33.08%。在后面的样本中,我们发现这些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年轻人“闪婚”、“闪离”的现象较为严重。

这份司法统计分析引起了法官的思考。离婚率的不断攀高固然与社会转型时期的观念转变有关系。但离婚成本的降低也是离婚率攀高的原因之一:首先是案件受理费,按《诉讼费交纳办法》第十三条之规定,离婚案件受理费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收费。在大部分的离婚案件中,当事人一般就财产分割自行达成协议,以节约诉讼成本。其次是审判期间的快捷,目前法院采用繁简分流的方式,对于无财产纠纷且双方同意调解离婚的案件,法院在若干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三是法官办案观念的转变。在一个小型调查 中,3名年纪超过35岁的法官认为离婚案件应多次调解,劝和不劝离,持“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亲”的传统理念;而5名年纪不到35岁的法官则认为,在法院案件压力大的客观情况下,对离婚案件进行多次调解是不现实的,多数法官承认对离婚案件一般只进行简单调解,如双方仍坚持离婚的,更倾向于尊重其意愿。在婚姻伦理方面,部分青年法官认为“让不幸福的婚姻延续更是一种残忍”,认为离婚诉讼审理的重心应该是无过错方的权益保护和未成年子女的抚育问题,而不是刻意去维持业已死亡的婚姻。诸多因素使得一些“感情尚未完全破裂”的婚姻在当事人冷静时离婚已成事实。

(二)国外“冷静期”规定及中国社会对离婚的态度转变

在法官们的讨论过程中,笔者向讨论者们介绍了国外离婚冷静期制度。

冷静期,也称熟虑期,指的是在离婚诉讼中,为避免当事人感情用事草率离婚,法律强制性规定在法院对诉讼进行实体审查前,设立一定时间段的准却期。冷却期内,法官一般会建议离婚双方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婚姻关系辅导。冷静期因各国法律规定而长短不同:美国法律规定冷静期一般为6个月;英国法律规定为9个月;韩国规定有子女者为3个月,无子女者为1个月。

冷静期的立法规定,其立法背景是对于西方社会过度“离婚自由”的反省。西方社会强调个性自由并将离婚自由当成个性彰显,其结果却是单亲家庭及组合家庭 的大量存在,还有儿童成长环境 的恶化及社会福利开支 的增加。也正是基于这种现实,一向视个人自由如生命的西方社会,在法律建构时设计了“冷静期”制度对离婚自由进行限制,其目的不仅在于防止草率离婚、拯救并未真正死亡的婚姻,也在于从制度上增大离婚的成本,使当事人在决定离婚或溯源到决定结婚时,就可以预测并充分评估离婚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包括物质成本、时间成本 和社会成本)。

从社会伦理方面,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所宣扬的核心价值观和公众心理对离婚持相对保守的态度,许多在情感上已经事实死亡的婚姻在法律上得以延续,更多考虑的是对子女成长环境的顾虑和因离婚所造成的社会评价的降低,“懒得离婚”(指夫妻双方在感情上已经完全破裂,但由于现实顾虑而保持法律上的婚姻关系)就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姻状态。但随着社会转型及观念转变,公众对离婚持相对宽容的心态,离婚甚至被视为一种个性解放或时尚行为(如一些阶层的人聚会时打招呼从“吃饭了没”改为“离了没”)。同时,法律制度的设计也在微妙地配合这种社会心理的嬗变,具体表现为2003年《婚姻登记条例》颁布时取消了民政登记离婚“一个月”审批期的规定,使得民政登记离婚更加便捷,还有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所在单位介绍信、不强制婚前体检等宽松性政策等,都说明立法价值取向与公众心理的相互影响。在其它缓冲机制中,由于强调个人的隐私权,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调解、社区劝导、当事人所在单位工会的介入调解等机制日益弱化,基层组织及单位逐渐接受“婚姻系个人隐私”的观念,除非当事人主动要求或纠纷上升为公共事件,一般不介入调解,审理离婚诉讼的法官也无法从上述传统调解机制中得到助力。

于是,讨论后,法官们认为,将心理咨询师引入法院的离婚诉讼调解,在法理基础上是成立的。

二、工作机制建构及存在问题

(一)合作伙伴的寻找

我们的设想必须心理学的认同及积极参加,因为在尝试阶段,我们无法为心理咨询师提供相应的报酬,向当事人收费不仅无法可依也可能使当事人产生排斥心理,我们必须找到理念相同的志愿者。后来我们找到了厦门市美丽心灵咨询机构的戴仕梅女士并达成了合作意向。

(二)制度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改革必须依法进行。在制度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改革哪怕是工作机制创新也必须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在“人民法院一五改革”期间,“司法改革是否能够突破现行法律规定”成为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哲学命题引起各方激辩。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对司法改革工作进行规范,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必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行,所以,即使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联系点有着“改革试验田”的试错功能,我们的摸索也必须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

审限管理障碍。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必须在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的必须在六个月内审结。由于基层法院的一审民事案件在立案后大部分适用简易程序,而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必须在三个月内审结且无法报延,而按照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模式,一个完整的心理干预疗程,心理咨询师与咨询对象“面对面”及“背靠背”的交流模式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且单次治疗间隔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婚姻关系的修复。于是,我们决定的工作流程是:征得双方当事人同--向心理咨询机构出具书面委托函—当事人与心理咨询师约定治疗时间。进入婚姻关系辅导的案件,我们则将其转为适用普通程序(六个月),加上本院院长可以批准延长六个月,一年的审解期限基本能够满足心理咨询所需要的时间。第二个模式是在不转为普通程序的情况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4]12号)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法发[2010]6号)的文件精神,经当事人同意的和解、调解所需要的时间不计入审限,且在调解期间,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相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这两个文件帮助我们解决了审限障碍的问题。

当事人自愿原则的遵循。由于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冷静期”制度,离婚诉讼具有个人隐私的属性,与外国法官可以由法官指令当事人必须接受心理咨询不同的是,中国法律目前尚未赋予法官或合议庭这项权利。所以在工作流程设计中,我们要求审判人员必须向当事人详细说明这项制度的目的、法律依据、对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以告知笔录的方式征得当事同意后方可进行。同时规定,当事人在接受婚姻关系辅导过程中,可随时要求中止辅导。(在我们的先期尝试中此类情形从未发生)

(三)心理咨询师能做些什么?

首先当然是调解员的角色。心理咨询师能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从婚姻基础、性格配对、成长经历、对婚姻的认知度及包容度诸多方面,其工作方法包括交谈、问题测试甚至催眠,对咨询对象的婚姻状况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估,最终形成独立专业判断,并针对咨询对象婚姻关系的破裂点或冲突点进行修复或引导当事人自行修复。实践证明,婚姻关系辅导对于闹离婚的夫妻的帮助作用是明显的。2004年开始,上海普陀区、闸北区、松江区等地民政局率先在婚姻登记处设立“离婚劝和工作室”,聘请心理咨询师为前来登记离婚的夫妇提供帮助,有三分之一的夫妻愿意接受心理辅导,其中70%的夫妻终被劝和。而在海沧法院委托调解的案件中,所有当事人均表示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建议对他们是有帮助的。而在一起当事人一方为马来西亚人的涉外离婚案中,被告(女方)在诉讼过程中以宗教原因(天主教徒)坚决不肯离婚,而在接受婚姻辅导之后,被告表示已经意识到双方婚姻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是无法通过努力弥补了,主动同意离婚。因此,离婚诉讼中,心理咨询师除了起到调和的作用,即使最终双方仍选择离婚,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帮助当事人从失败的婚姻中发现自己的性格缺陷、与异性的互动、对家庭的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到心平气和地分手,并对进入下一次婚姻也有所裨益。

其次是专家证人的角色。法官是否判决准许当事人离婚其考量的衡量标准是“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但感情毕竟是一种人类的心理活动,较难判断。目前中国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法官普遍存在年纪较轻、婚姻时间较短、生活阅历不够等现象,由法官独立完成“当事人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的判断,确有困难,甚至可能形成误判。

心理咨询师在与离婚当事人的互动过程中,除了充当导师和调解员的角色外,同时以中立第三方的视角,根据辅导过程中掌握的情况,结合心理学科标准对当事人的情感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估。在我们委托的案件中,对于未能调解和好当事人坚持离婚的案件,我们一般会要求心理咨询师根据婚姻辅导的情况向法庭出具一份“当事人情感状况评估报告”,供法官在判决时参考(无法律上的强制力,在证据归类上,我们一般将其视为专家证言而非鉴定结论)。

(四)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冲突及其解决

在一起委托婚姻辅导的案件中,我们很快发现这一机制存在的“角色冲突问题”。在婚姻关系辅导阶段,心理咨询师被定位为一个夫妻相处艺术的导师(教导咨询对象如何相处)和调解员(发现冲突的根源并解决问题、修复关系),而在当事人坚持离婚时,法庭会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交一份专业报告,对“当事人间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出中立第三方评估,这份评估报告在民事证据上大体可以归入“专家证言”类。但问题同时浮出水面,“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五条),专家证人是证人的特殊类型,“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一条)于是,在这起离婚诉讼中,当事人经调解仍坚持离婚的诉讼请求,心理咨询师向法庭提交了第三方中立评估报告所涉及的问题,若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是否应出庭作证的问题,心理咨询师认为,依照职业规范,心理咨询师对委托人陈述的内容负有保密义务,而证人宣誓词中有着“如实陈述,决不隐瞒”的要求,二者之间可能形成冲突。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事实上,在制度设计中,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要求心理咨询师在向法庭提供“第三方中立评估报告”时,只需说明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接触时间、按心理学职业规范允许公开的内容及最后的评估结论即可,不要求对细节进行展开性论述,目的之一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同时尊重心理咨询师作证义务的特免权(在国外,医生、心理咨询师与病人间的交流被视为职业保密的需要,除非涉及国家安全及重大公共安全,相关人员可以援引特免权向法庭请求免除出庭作证的义务)。因此,在制度设计中,我们要求除非经当事人同意,否则心理咨询师无需出庭作证。即使出庭作证,在公开开庭的案件中,其证人宣誓词则被设计成有别于普通证人的“对于可以涉及职业保密要求的问题,证人可以请求法官准许免于回答”。

三、前景展望及制度设计

(一)心理学知识在中国古代审判中的运用

心理学的知识被运用到司法审判活动中,最早的文字记载见诸于《周礼???秋官?小司寇》。西周时,统治者设立大小司寇的官职,掌管全国的司法审判工作,同时规定“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即“五听之制”。就现代心理学而言,“五听之制”或许属心理学观察的皮毛之术,但远在三千多年前,在西方社会仍处于蒙昧时期和神灵裁判的同时代,中国的司法审判已经通过对当事人神情和语言的观察来判断其言辞的真实性,不能不说有其独到之处。

(二)离婚诉讼冷静期的立法确立

存在就是合理。无论是大陆法律还是英美法系,无论是主张“个性至上”的西方社会还是强调“家庭伦理”的儒家文化圈国家,众多国家在离婚制度中设置了“冷静期”制度,足以说明这项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普遍有浮躁心态,在《婚姻法》及《婚姻登记条例》的修订中,在登记离婚及离婚诉讼中增设“冷静期”的制度规定,有利于减少因草率离婚对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痛苦。

(三)重构离婚调解的公益组织及自助模式

对于夫妻双方提出离婚时,无论走行政登记的路径还是向法院提起判决,应该坚持调解是必经程序。本文所提出的委托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是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也有着不足之处,就是其成本较为昂贵。在试验阶段,合作机构为我们提供的是免费服务,而按惯常的收费标准,完整流程的婚姻辅导收费高达数千元,这是普通当事人较难承受或接受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基层自治组织、当事人所在单位介入婚姻调解比较容易被接受,但在社会由“熟人”向“陌生人”转变的今天,这种调解模式的式微不仅在于当事人隐私意识的提升和调解员积极性的弱化,传统调解模式那种简单说教的方式也明显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而在西方,除共同会见心理医生外,碰到婚姻问题的夫妻也可以加入一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组织或宗教组织举办的活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参加者可以通过倾诉、交流和宗教仪式来发现婚姻家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诊疗和修复。这是一种成本较低且效果较好的婚姻治疗模式,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法官的心理学知识培训

调解员和裁判法官身份混同是中国法官的特色之一。与裁判者的明法析理不同的是,调解员应该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和局面的掌控者,在当事人犹豫不决时以建议的方式将其朝解决的方向推动:在谈判出现冲突时是消防员,在谈判陷入僵局时是破冰船,在当事人执着于眼前得失时提醒其考虑长远利益。

调解员的角色定位要求其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也是中国有丰富调解经验的法官在主持调解时通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知识的原因,无论是“宋鱼水工作法”还是“陈燕萍工作法”,我们都可以看到心理学知识在调解过程中的运用。因此,对法官进行心理学知识的专项培训,有助于法官更好地掌握调解的技巧。

结语

社会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想像力最丰富的故事讲述者。心理咨询师在离婚调解过程中引入,源于实践而最终形成一种工作机制,作为基层法官,我们无需用成败得失来评价,无非是“在见证和记录历史发展的同时,力所能及地推动中国法治的进程”,若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好。(

第二篇:离婚调解协议书

离婚调解协议书

法院离婚调解书范本

男方:年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女方:年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男女双方因感情问题本着友好的态度达成如下协议:

1、男、女双方同意离婚。

2、婚生女___由男方抚养,女方每月支付抚养费___元整(¥:___元)。抚养费以半年为单位支付,支付时间不迟于当年___日、___。

3、女方有探视___的权利,每周末可视情况接女儿回女方处居住。

4、双方所欠___元整(¥:___元)债务,男女双方各承担___元整(¥:___元)。男方应承担的份额交女方归还债权人。

5、现住址处电器归男方所有,男方自愿补偿女方___元整(¥:___元)。

6、男、女双方位于__区的房产一处,双方同意由女方配合男方在3个月之内出售,出售后10日内男方支付给女方___元整(¥:___元)。

7、本协议第4项、第5项、第6项约定的款项在男方售房后10日内支付给女方。如男方到期后未支付,女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8、男方自愿承担本案诉讼费用___元。

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本调解协议的内容,自双方在调解协议笔录上签名或捺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男方: 女方: 日期:

深圳王平安律师 133 600 72417 广东惠邦律师事务所 南山区南海大道保利大厦 年 日 日

深圳王平安律师 133 600 72417 广东惠邦律师事务所 南山区南海大道保利大厦

第三篇:法院离婚调解协议书

离婚调解协议书

法院离婚调解书范本

男方:年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

男女双方因感情问题本着友好的态度达成如下协议:

1、男、女双方同意离婚。

2、婚生女___由男方抚养,女方每月支付抚养费___元整(¥:___元)。抚养费以半年为单位支付,支付时间不迟于当年___日、___。

3、女方有探视___的权利,每周末可视情况接女儿回女方处居住。

4、双方所欠___元整(¥:___元)债务,男女双方各承担___元整(¥:___元)。男方应承担的份额交女方归还债权人。

5、现住址处电器归男方所有,男方自愿补偿女方___元整(¥:___元)。

6、男、女双方位于__区的房产一处,双方同意由女方配合男方在3个月之内出售,出售后10日内男方支付给女方___元整(¥:___元)。

7、本协议第4项、第5项、第6项约定的款项在男方售房后10日内支付给女方。如男方到期后未支付,女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8、男方自愿承担本案诉讼费用___元。

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本调解协议的内容,自双方在调解协议笔录上签名或捺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男方:

女方:

日期:

年 日 日篇二:民政局协议离婚与法院调解协议离婚有什么区别

一、民政局协议离婚优点是比较方便,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即可随时领取离婚证。而在法院达成调解协议则程序较繁琐,需先立案后开庭再判决,上海地区大部分法院已经把此类案件列为速裁庭,一周即可处理结案。如适用简易程序案件,办理所需时间一般是十五天至三十天,时间相对较长。

二、民政局协议离婚经济成本低,而法院调解离婚,无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需按照财产标的收费。因此,如果夫妻共同财产有价值几十万元的房产,所缴的诉讼费也需几千元,相对成本较高。

三、从协议的履行方面来看,民政局协议离婚所备案的离婚协议书虽然有效,但是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当一方不履行协议内容时,另一方必须向法院另行起诉解决,而协议书中所约定的内容,并不是百分之百得到法律的支持。一旦产生纠纷,仍需法院判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通过法院达成的调解协议离婚,有法院下达的调解书,具有可强制执行的效力。任何一方不履行法院的调解协议,对方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通过查封、冻结、甚至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使对方必须遵守协议,更有保障。

四、从协议内容来看,民政局对于离婚协议的内容基本不审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因此,协议书中涉及对财产、子女、债权债务的处分,往往是根据当事人对法律的认识,措词不规范,考虑不周全,极易产生纠纷,留下隐患。

而法院协议离婚,经过律师、法官的层层把关,调解书的每一条款都会逐条进行审查,合法、严谨,并确保今后可供强制执行,没有隐患,更彻底的解决问题。

基本上,民政协议离婚的优点是省时省钱,但一旦产生纠纷,仍需再次诉讼。而法院调解离婚虽成本较高,但优点是有强制执行依据,没有再次纠纷的可能性,一次性根本解决问题。在我们办理的案件中,有三成比例的案件是来自离婚后纠纷,原因多是一方不遵守协议,不履行义务;或是离婚协议本身制定时就有缺陷,如约定不明双方有争议,只得再次提起诉讼。

因此,如果当事人不是必须立即办理离婚,对必要的经济支出有能力承受,有共同财产需要分割、有子女需要约定抚养及探视权,符合以上情形的,律师建议应当在法院协议离婚,对双方权利、义务都是一种保障,这一点对保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更为重要。篇三:2015年法院离婚调解书范本

2015年法院离婚调解书范本()民字第号

原告:xxx,性别____,年龄____,姓名______,身份证__________,汉族,工作单位__________,居住地址___________ 原告:xxx,性别____,年龄____,姓名______,身份证__________,汉族,工作单位__________,居住地址___________ 本院于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立案受理了原告诉被告 ___________(写明案由)一案。依法由审判员xxx适用简易程序公开(或不公开)进行了审理。(写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简要事实)本案在审理过程中,经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1、原告xxx与被告xxx同意离婚

2、婚生子/女xxx由原告xxx/被告xxx抚养,原告xxx/被告xxx每月支付抚养费___元整(大写¥:___元)。抚养费以半年为单位支付,支付时间不迟于当年___日。

3、原告xxx/被告xxx有探视___的权利,每周末可视情况接子/女xxx回原告xxx/被告xxx处居住。

4、双方所欠___元整(大写¥:___元)债务,原告xxx与被告xxx各承担___元整(大写¥:___元)。原告xxx/被告xxx应承担的份额交原告xxx/被告xxx归还债权人。

5、现住址处_(动产)__归男方/女方所有,原告xxx/被告xxx自愿补偿原告xxx/被告xxx___元整(大写¥:___元)。

6、原告xxx/被告xxx双方位于______区_____路_____号的房产一处,双方同意由原告xxx/被告xxx配合原告xxx/被告xxx在___个月之内出售,出售后____日内原告xxx/被告xxx支付给原告xxx/被告xxx___元整(大写¥:___元)。

7、本协议第4项、第5项、第6项约定的款项在原告xxx/被告xxx售房后____日内支付给原告xxx/被告xxx。如原告xxx/被告xxx到期后未支付,原告xxx/被告xxx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8、原告xxx/被告xxx自愿承担本案诉讼费用___元。

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本调解协议的内容,自双方在调解协议笔录上签名或捺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上述协议,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审判员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院印)书记员___________ 注:

1、本样式供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一方要求调解而达成调解协议时制作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书时使用。

2、“协议内容”,是指当事人自愿达成解决争讼的协议条款。“诉讼费用的负担”,如果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的,可以作为调解协议的最后一项内容予以写明;如果诉讼费用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应当在协议内容之后另起一行写明。

3、离婚调解书经书记员核对无异后,加盖“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章。

第四篇:运用心理干预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择业预期

运用心理干预 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择业预期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赵振义

摘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式有所回暖,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一直以来仍然存在着“就业难,招工也难”的怪现象。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过高的择业预期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异所致。为了缓解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这一怪象,提高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减少毕业生就业初期盲目的频繁跳槽。我们通过在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经两年来的心理干预尝试,努力探索出一个有效缓解“就业难,招工也难”的快捷途径。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择业预期 心理干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持续回暖。但我们仍不难看到,“就业难、招工也难”的怪象一直存在。本文以我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心理干预对高校毕业生择业预期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预期,为改变这一怪象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出新的解决思路,也为我省高校毕业生科学择业、合理就业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1.我省高校毕业生择业预期的调查分析。

择业预期,是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在薪酬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地点、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心理需求预期。影响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学生自身的错位认知、同学间的盲目攀比、来自家庭和亲朋的过高期望和要求、学生自身对上大学的投资与回报期望等。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道障碍,从而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就业难、招工也难”的怪象。

1.1.薪酬福利

为了能够对毕业生首要关注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客观的了解,采用随机问卷的方法,对我省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三所院校的150名准毕业生,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对他们的随机不记名调查问卷发现,薪酬福利是我省高校毕业生首要关注的就业因素。(如表一)而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100名本科生和郑州成功财经学院100名专科生第一年薪资期望标准进行的调研发现,专科生的薪资期望值,基本上集中在3000元左右;本科生的薪资期望值主要集中在4000元左右。根据郑州成功财经学院2013届毕业生双选会上,对246家用人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一般单位提供的月薪大致集中于专科生2000元左右,本科生3000元左右;实习期所提供的薪资水平更低。同时,也有个别单位给的会偏高或者偏低些。这些期望值和现实之间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招聘现场的冷热不均现象。

表一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因素统计

表二我省高校专科毕业生第一年期望月薪统计

表三我省高校本科毕业生第一年期望月薪统计

1.2.职业发展

职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引导方向。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将职业发展放在了求职的第一位置。说明我们的日常教育引导工作,对学生的择业意愿,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做。从而也为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心理干预,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1.3.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是指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场所和人文环境。在受访者当中,有近五分之一的毕业生将工作环境作为自己就业时的第一考虑要素。在采访时,随机问询部分学生,发现他们最多的主要是关心环境的安逸性和人文关怀。而在选择人文关怀时,他们往往要求的是单位对他们的关怀和照顾。这些表现,也正是目前高校毕业生中的一种主流思想,“想到自己的多,想到别人的少”。一厢情愿地期望单位的人文关怀、追求安逸的工作环境、期待着融洽的团队关系,却对自己的忠诚度极不负责。这也正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的普遍问题:高估自己的能力,自我为中心,对工作环境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表四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环境因素统计表

高校毕业生对工作地点选择比较多样性,但归结起来无非为三种情况:一是到大城市谋求发展;二是退而求其次,到二三线城市寻找机会;三是宁愿守在家门口,据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的资料:“在对部分高校在校生调查时,当问及工作地点的选择时,选择大城市的占24.2%;选择离家近的单位的占21.0%,选择边远地区的只占极少数。甚至有为了全家团聚,屈就当一名更夫的情况出现。”为了生活的方便,为了所谓的人生价值体现,总认为“离家近了好办事”、“在大城市、大单位更易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预期与自身实际能力是否相匹配,最终反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1.5.社会地位

在求职过程中,过于强调工作的社会地位,在目前高校毕业生中也有一定的市场。考取各类各级公务员似乎成为了流行,一部分毕业生却执着于考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终也错过了寻找其他工作的最佳时机。

2、心理干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期调整的途径。

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及时调整毕业生就业预期、促进大学生就业,对我们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毕业生心理干预机制为例来加以阐述。

2.1.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的毕业生心理干预机制,已于2011年9月份正式启动,包含院、系、专业三个层级,并辅之于心理咨询室的单独辅导,建立辅导员、院系就业专员的专人负责制度。通过与专业教育相匹配的就业指导课程、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通过“两证多照”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竞争实力;通过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的单独辅导、谈心,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认知职业,进而能够理性择业。

2.2.及时有效的干预、引导、帮助,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合理预期

通过学院的三级心理干预机制体系,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于不能正确认知自我和职业的同学,首先由辅导员个别跟进,详细了解,把握其思想动态基础,了解毕业工作价值取向,结合电话家访,单独进行交流谈话,帮助分析自身实力(包括家庭、专业知识、人际技能、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五个方面),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寻找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契合点,确立合理择业预期。同时,辅导员将情况汇报至系部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及时建立学生心理帮扶档案,便于日后的跟进观察、帮扶、引导。

2.3.寓教于平时,全面提升毕业生素质和综合竞争实力

在对12、13届毕业生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引导的同时,对14、15、16届毕业生开始结合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等课程,从大一抓起,使学生从入校那天起,就能有职业规划意识。结合所自身学专业特色,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前提下,对自己未来所可能要从事的行业加以了解和认知(包括行业现状、未来走向、社会地位、职业需求、所需技能等)。不断增加自身能力与行业的匹配程度,提升自己未来的竞争优势,并能为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及时主动调整就业预期,最终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在我省高校毕业生中有效推行心理干预机制的现实意义。

运用心理干预机制,引导我省高校毕业生了解和把握我省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顺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做到既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又能最大限度服务于社会。在我省高校进行普遍推广,有着更为广泛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3.1.心理干预对提升我省高校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有良好帮助。

通过对郑州成功财经学院12届、13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分析,经过心理干预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成功率普遍偏高。根据学院就业处提供数据显示,接受过系统心理干预的同学,初次就业率为53%,在就业初期的六个月内,跳槽率仅为5%;一年之内,跳槽率为21%。与11届毕业生同时期12%就业率、47%、76%的跳槽率相比,有着非常明显差异。从而进一步证明,建立长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建立完善的心理干预体系,在高校毕业生中,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毕业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行业认知能力、以及自我能力与行业需求的匹配认知能力,从而有效帮助毕业生尽快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跳槽,为毕业生的行业经验积累提供必要的保障,同时,也能为用人单位减少不必要的人才培养流失。

3.2.心理干预机制,能够有效完善毕业生择业预期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契合,减少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通过对毕业生的心理干预,影响甚至改变毕业生的不良就业期望,帮助他们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能就业就好业”的就业观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期望的匹配偏差问题。根据两年来的对比试验和跟踪调研、帮扶,12、13两届毕业生对个人和职业认知的客观性明显提高、职业选择更趋于理性、对企业的忠诚度明显提高、一次性就业率明显增加。既能让毕业生尽快适应和成长,又使企业能够对人才的培养放心,提高企业内的帮扶和引导,从而减少了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时的那种盲目自信和迷茫,减少应届毕业生初入职场时的频繁跳槽,为企业节省人才的遴选和培养成本,减少我省社会资源的浪费,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快捷的人才培养通道。

结语:以系统、完善的心理档案为基础,建立完善的层级制预警体系,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降低不必要的、过高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心理预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理性地对待择业过程中各种问题和诱惑,正确地进行自我和职业认知,恰当地把握个人与企业间的平衡点,选择真正适合自己、有利自己发展的工作,为企业创造利润,为我省经济发展增砖添瓦,更为自己打造出一个辉煌灿烂的职业天地。

另外,如何在我省所有本专科高校毕业生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引导和调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为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辅导及帮扶工作的开展,提供一种全新的工作思路和可操作的工作模式。在本文中未能详尽探讨,期待兄弟院校就业心理辅导同仁们的共同努力和探讨,以促使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能够达到实现个人价值和服从区域经济建设的良好结合。

参考文献:

[1]时勘,刘长江,张淑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M].青年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5)

[2]杨德山.王勉.徐立波.论大学生的职业选择[J].教育与教学,2006(1).[3]蒋夫尔.大学生找工作出现角色错位,中国教育报,2005(12)

[4]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5]王永珍,苏煜,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作者简介:赵振义(1973--),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巩义紫荆路136号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赵振义收,电话:***邮编: 451200

《太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期 总第152期

第五篇:心理干预调研报告

新坝镇中心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调研报告

在素质教育稳步推进的今天,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新时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重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新坝镇中心小学收到 张掖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调研的通知后,高度重视,做了周密部署,安排分管安全的副校长专门负责该项工作,成立了调研小组,向各校区下达了调研任务。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各校区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为及时疏导、有效干预校园师生心理危机,避免或减少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稳妥地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奠定了基础,中心校总结了各校区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经验,形成了该心理干预机制。

一、预防教育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心理辅导室通过课程、广播、讲座等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干预对象 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是我们关注与干预的对象。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或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存在诸如学业失败、躯体疾病、家庭变故、人际冲突等明显的动机冲突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

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 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的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等。

三、早期预警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每届新生入校后,由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观察,安排进行心理测试,在四年级建立心理档案,并对重点学生进行特别跟踪,掌握其心理动向。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

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在学生层面,培养班级心理委员,负责本班同学心理健康健康方面的联络,对班级内出现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初步判断,并报告班主任或心理辅导老师。

在班主任层面,心理辅导站根据工作需要对班主任进行基本的心理健康水平甄别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增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

(三)建立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 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期间发现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危机、超出学校心理咨询范围的,应在当天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学校相关领导,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做好转介工作。

四、干预措施

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一)建立支持系统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

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辅导员、学生干部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心理辅导站站长负责与个别学生的谈话和跟踪访问,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二)建立治疗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辅导为主。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建议到相关医院的心理门诊接受咨询、治疗(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医院等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三)建立阻控系统

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学校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

(四)建立监护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五)后期跟踪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学校出具学校认可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学生复学后,学校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班主任对其要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心理咨询老师每月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

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学校要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安排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干部等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对他们保持密切的关注,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各工作人员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教育为主、及时干预、跟踪服务的原则,畅通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通道,经常性地对本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逐一分析。对学习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适应困难学生、突然遭受重大打击等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随时掌握心理危机高危学生的心理变化。

下载心理干预在离婚调解过程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干预在离婚调解过程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干预

    为进一步有效干预公安民警心理危机,及时疏导、避免或减少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伤害事件发生,保障公安民警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成各项公安工作,省厅专门制定了《全省公安民警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汇报自己参加培训后不成熟的感悟与思考。这次的培训是在华中师范大学,以讲座学习为主,参观了华师大的......

    深化心理干预机制

    新闻发布会材料 深化心理干预机制 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上海法院少年法庭心理干预工作新闻发布稿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邹碧华 (2013年5月30日) 各位记者朋友: 上午好!刚......

    法庭调解离婚要不要诉讼费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婚姻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法庭调解离婚要不要诉讼费 诉讼离婚在受理了案件之后还会先进行调解,有些夫妻就应......

    离婚调解协议书五篇范文

    离婚调解协议书 王显文与徐莉娟离婚一事甲方:王显文,男,现年24岁,住店集镇镇东行政村王桥自然村。 乙方:徐莉娟,女,两年24岁,住店集镇姚湾行政村徐楼自然村。 2008年王显文与徐莉娟......

    1月份离婚调解和好案例

    离婚调解和好案例 离婚双方基本情况 男方:许某生日:1975年8月29日家庭地址: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红旗村25号 女方:李某生日:1976年10月09日 家庭地址: 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红旗村25......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1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

    心理危机干预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危机干预学习心得体会本次学习的收获: 1、通过这次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