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浅谈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在体育考生面试过程中,时常采取三种形式:试讲、说课、答辩。当然,试讲和说课在面试过程中是直接考察考生在上课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运用,答辩环节,考官也会问一些相对体育学科专业知识,考察你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无论怎样,掌握教学方法,对教师招聘面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面试过程中懂得灵活巧妙的运用教学方法,会为你的面试增添色彩也会让考官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面试的本质还是考察考生是否能上好一堂高质量的体育课。那么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呢?当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教学中介,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为了更好的展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教师、学生、教育中介三者的融会贯通,即教法、学法和教学媒体的运用。今天主要谈下教法和学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法和学法比较繁杂,如: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情境法、比赛法、游戏法、发现法等。我将这些常用的教学分为以身体练习为主、以语言传递为主、以直接感知为主、以比赛活动为主和以探究活动为主。下面依次进行介绍:
一、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重复练习法。
1、分解训练法:是从掌握完整动作出发,运用于技术动作结构相对复杂,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把完整的动作按其技术结构分成几段或按身体活动的部位分成几个部分,逐段或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的方法。如:一个完整的背跃式跳高动作可将其分解为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进行学习,当然,分解是为了更好的完整学习运动技术动作,所以在分解练习时要注意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
2、完整练习法:是从动作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此方法多运用于技术动作能难度不高,在考生介于会与不会之间常运用的方法。如:三十米快速跑、武术当中一些动作。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法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贯通,有分解,有完整两者相结合方能融会贯通。
3、循环教学法:是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循环练习的方法。该方法不是教学方法,而主要是练习方法。但它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组织的方法。在课堂上,为了达到全身肌肉协调发展,可以将一些身体素质进行循环练习如:上肢、腰腹、下肢,把他们设置为一个训练站依次完成。
4、领会教学法:从强调动作技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领会教学法是以“项目介绍”和比赛概述作为球类运动的开始重复练习法:针对学习任务的需要,为加深肌肉的定形,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下反复练习某一动作,在体育课中用重复训练法,可以体现对某个动作的掌握程度。
二、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讲解法:通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知道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讲解法是经常用到的,但要注意在讲解时,一定要做到简洁、精炼,讲解技术动作时应结合动作示范进行,这样既可以做到简单明了,同时也易于学生掌握。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问答法同样比较常用,同时也是重点掌握的内容。运用得好,无疑是加分亮点,在运用问答法时注意要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同时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讨论法: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术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能够很好的发挥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在课程中设计学生讨论中,也不能设计太多的学生讨论环节,这样也会产生华而不实。一般在一节课设计一到二个大型讨论即可,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最重要是教师应该及时予以评价总结。
三、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法、保护与帮助法。示范法分为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镜面示范。示范法常与语言讲解法结合运用,通个示范法能够使学生形成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同时也是展现自己运动技能和专业水平。保护与帮助法,在体育课程中一些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中应用,如体操中的单双杠等。在课程中使用保护与帮住法是体育在体育课程中保护学生,避免损伤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考官在课堂中观察的一个重要点。
四、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游戏法、比赛法、情境法。游戏法:游戏中的情节和竞争、合作等要素可以帮助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运用的方法。在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让学生体会在乐中学得课程理念。比赛法:是组织学生比赛进行技能学习和练习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性,并且在比赛中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也能展现教师在比赛过程中的组织能力。情景法:是一种适合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模仿,想象能力丰富,进行生动活波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景教学法主要是注意关注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关注学生这个阶段所关注事物,如:动画片、喜欢的明星、喜欢的游戏等,这些都可以设计为情景,同时在设计情景时也要注意情景的引入,层层递进。
五、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小群体学习法。发现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能力。在课程中,运用发现法,要与讨论法,问答法结合,并且教师对学生探究的过程必须有着全程的把控。在学生讨论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现学生讨论的过程。
第二篇:体育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语言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处方法、学法和心理调控法等。
一、语言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清晰而准确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信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语言法主要包括有:讲解法、口令和指示以及口头评定等。这里重点谈谈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讲解应有教育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通过讲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动作的要领、重点和难点。
2、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清楚、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教师讲解时口齿要清晰,要用普通话讲解;用词要准确,讲解要简明扼要,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口诀。
3、讲解要富于启发性
教师讲解时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出的问题深浅适度,既有兴趣性,又有启发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4、讲解应注意时机和效果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讲解的时机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应首先讲清本次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做到语言简明、声音洪亮有力。对于新教材,一般都在练习前进行讲解,在讲解动作重点、难点的时候可配合手势和语调的变化,以提高讲解的效果。当学生正在做练习的时候,特别是做静止用力和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一般不进行讲解,必要时可简短提示。
5、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特别是对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内的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一定要与示范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语言刺激的同时,感受到直观的动作形象,以促进其较快地形成运动表象。
二、示范法(含有:正面、侧面、背面等)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结构、过程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的种类较多,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
(一)按照示范的速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常速示范和慢速示范
常速示范一般在某种教材教学的开始阶段,为使学生建立物完整的动作概念时使用。
慢速示范通常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动作的结构和时空特征时使用。
(二)按照教师示范的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
正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左右移动。
侧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侧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前后移动。
背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背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较为复杂的身体练习技术。
镜面示范是指教师在与学生做同一个身体练习同一个节拍的条件下,以自身所出的左或右肢体与学生正好相反,同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用于技术结构简单,又需要学生模仿的身体练习。例如,徒手体操或广播体操。
示范还可分为完整示范和重点示范、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高位示范和低位示范等。
无论是那一种示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时,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要正确
良好的示范应该准确、熟练、放松、优美。它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前,体育教师应当认真地准备示范动作,以确保教学中示范的质量。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每次示范前,应根据教学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示范什么和采用那种示范形式(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示范),以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到他们应观察的东西,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3、示范位置要适当
示范的位置与教学的效果也有重要的关联。它与身体练习的特点、学生的队形、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教师示范的位置应以全体学生在无干扰、易观察,同时教师又易于控制学生的条件下进行。
4、示范要紧密结合讲解
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已如前述。示范与讲解结合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先讲解后示范,此法多用于对新教材的教学;二是先示范后讲解,此法一般在复习旧教材时使用;三是边讲解边示范,此法多用于技术简单或学生较熟悉的身体练习。
三、完整法和分解法
(一)完整法
完整法是将一个动作的所有技术环节,在不予以分割的条件下,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或练习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能保持身体练习结构的完整性,不易割裂身体练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缺点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较复杂的身体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完整法适用于技术比较简单,或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
运用完整法时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对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应通过适当降低身体练习要素的水平,或选择适宜的诱导性练习和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开始可以降低身体练习的难度,忽略技术细节等方式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泛化期。
2、诱导性练习是与所学动作技术相似而又简单的专门性练习。诱导性练习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应注意它所使用的肌肉以及用力的顺序与所学身体练习的一致性。
(二)分解法
分解法是把一个身体练习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环节),按部分逐次进行教学,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对于较难的身体练习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过渡难点,简化教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其缺点是容易破坏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影响完整动作技术概念的形成。
运用分解法时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1、在分解身体练习和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破坏动作结构。
2、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重点与其他环节的衔接,最后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3、注意完整法与分解法的关系。分解地进行教学则是手段,完整地进行教学才是目的;完整法降低练习要求到一定程度就是分解法,而分解法要求练习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是完整法。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例如,进行先完整、后分解、再完整地进行教学,或先进行诱导性练习,后分解、完整、分解,最后完整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在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上述两种结合形式时,最后都要使用完整法。因此,可以这样说,能使用完整法进行教学就不要用分解法进行教学。
四、练习法(含有:重复、变换、循环等)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有目的地反复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感知和建立所学身体练习的表象后,还需要通过反复而大量的运动实践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纠正错误动作,巩固所学技术,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因此,练习法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方法。
练习法有若干的调节因素,通过调节因素的调节,练习法可以适用于学生做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以达到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的目的。主要的调节因素有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重量,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强度、练习的间歇时间和休息的方式等。由此可见,练习法对达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具有特殊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法又可分为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三种形式。
(一)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在不改变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和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它是学习技术,发展体能的最基本的方法。
重复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重复练习法(或称为持续练习法)和间歇重复练习法。一些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和发展耐力的身体练习,有如游泳和中长跑,通常采用连续重复练习法。对于一些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篮球的连续传接球练习等,可以赋予它周期性的特点,从而运用连续重复练习法。运用间歇重复练习法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间歇的时间,有如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重复跑,在练习中不仅应对其运动负荷的外部数据和技术提出要求,还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对练习与练习之间的休息形式和间歇的时间提出具体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间歇重复练习法的间歇时间应以学生的身体恢复为标准,这一点与运动训练学中讲的间歇训练法上有很大区别的。
(二)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在变化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变换练习法中所讲的条件是指身体练习的要素、身体练习的组合、器械的高度与重量,以及练习的环节等。通过变换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刺激人体更快的适应,从而有效地提高人的体能。变换练习法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良好的作用。
变换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变换练习法和间歇变换练习法。连续变换练习法普遍适用于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变速跑。在中、小学校,对提高同一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器械和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如把平时在练习场地内的耐力跑改变成越野跑,把举哑铃变为双杠的屈臂撑,等等。
(三)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和需要,教师预先选定若干练习手段作为练习的站(点),学生按规定的顺序和练习的要求,依次逐站(点)进行练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把单个的身体练习内容,按一定的要求科学地组合,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不停顿地进行练习。
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循环、运动负荷较大、练习的程序和要求可根据练习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条件进行各种设计。即让练习者以一个“作业点”到另一个“作业点”按预先规定的具有局部性和针对性的简单练习手段,用一定的重复次数,逐项循环练习下去,以达到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能,巩固技术、技能目的的同时,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循环练习法既是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的结合形式,又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身体练习,确定练习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点)的数量和循环顺序都应服从练习的任务。例如,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时,以4—6练习站(点)为宜;如果是为了发展体能,一般采用8个以上的练习站(点)进行练习。
2、选择的练习方法和教材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如,选用一些复习教材或学生练习过的辅助性练习;因为只有学生比较熟悉这些练习,循环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也才较易组织。因此,循环练习法一般在学生掌握了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锻炼的内容之后选用。
3、选择的练习应当是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注重练习之上下肢的搭配,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教材的搭配和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
4、各练习站(点)身体练习的难度应适当搭配。
5、安排好运动负荷。循环练习的总负荷应适当,即各练习站(点)的负荷,以及练习站(点)与练习站(点)之间的休息时间也应合理安排。一般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再逐渐增加,但是,不要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二。站(点)的练习量较大时,强度应小一些;反之,强度较大时,练习的量就应小一些。各站(点)之间可安排适当的休息,各站(点)的运动负荷应大小间隔搭配。练习循环的次数也可视教学的任务、学生的条件及其需求而定。
6、严密组织。循环练习法是众多的学生同时做不同的练习,如果设计、组织的不好,就容易发生教学事故。例如,应当考虑每个组在各站(点)的练习时间大体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从练习时间短的站(点)向练习时间长的站(点)扎堆。
五、游戏法和比赛法
(一)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 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游戏的方式。其特点是不仅有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思想性、娱乐性;还具有竞赛因素和趣味性、观赏性,能引人入胜。游戏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因此,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最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游戏法虽然有一定的规则要求,但是,它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体能、智能和品行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而有效的辅助手段。
(二)比赛法
比赛法是按照比赛的规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通过相互竞争以决定胜负的练习方法。其特点是规则清楚,竞赛激烈,能充分动员学生的体力、智力,发挥学生的技能和潜能,以及心理适应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
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应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选用并周密细致地组织活动。
2、调控好运动负荷。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学生大多都比较兴奋,运动负荷较易超量(个别学生可能例外)。因此,教师应根据规则及其要求、教学的内容、时间、场地的大小等条件,调节和控制好学生的运动负荷。
3、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和智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活动前,应讲清楚具体的要求;在活动中,应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并能适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活动结束的时候必须进行讲评。及时地指出好的、应当倡导和发扬的地方;同时,明确地指出不足的、今后要认真加以改进的地方。
六、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地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由于小学生运动中枢神经控制肌肉运动的能力较差,运动技能的积累较少,所以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错误的动作,教师应注意及时地进行预防和纠正。因为错误的动作若不及时地加以纠正,就会产生和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同时还可能发生运动性损伤,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体育教师应善于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教育心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练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怕苦怕累、怕伤怕痛的畏难情绪,缺乏完成练习的勇气和信心。
2、运动生物力学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和掌握得不好,动作技术运用不合理。
3、运动生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或体能没有达到学习并掌握动作技术所应具备的水平。
4、教学环境和条件因素。这主要是指场地的布置,卫生条件,体育器材的稳定性,环境的干扰和气候因素等。
5、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组织教法。这应当包括有教师的讲解能力、示范水平,以及的教材的选用和教学的要求是否合理、恰当,教法步骤是否循序渐进、合乎规律,等等。
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大体上也包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严寒和酷暑,给学生作出表率,通过讲解和运用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建立起“我要练”的动机。
2、改进组织教法。教师通过提高讲解和示范的水平,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同时,要合理、恰当地选用诱导性练习,正确安排教学步骤,是产生错误动作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的程度。3、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能,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抓紧抓好。
4、科学而合理地确定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对于每一节课技术、技能的学习任务和体能锻炼的要求,应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5、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了解学生情况,钻研教材教法,苦练教学的基本功。同时,应加强教学的总结、交流工作,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有如限制矫正法、诱导矫正法、自我暗示矫正法、消退矫正法等。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体育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对学生要耐心启发,热情帮助。
2、预防和纠正错误应首先抓准主要矛盾,抓住共性的问题进行解决。
3、预防和纠正错误要以预防为主,纠正错误应选用最适宜的方法。
七、处方法
处方法是指通过开运动处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能和健康水平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首先进行“运动诊断”,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个体的练习次数、练习强度、练习时间,以及练习的间隔时间等。最后好应该通过终结性的“运动诊断”,观察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能发展的情况。处方法的运用可能是在一节课,也可能是若干节课。这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处方法对于贯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处方法适应对象主要是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
八、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获取信息,提高学科能力的方法。学法包括有自我定向法、自我处方法、自我评价法、自我调节法和自我恢复法等。这些学习方法适用于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一般使用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这里着重谈一谈自我定向法、自我评价法和自我调节法。
(一)自我定向法
自我定向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练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目标的设定应有学生的认同性和心理信息的反馈,同时目标的公开化和多极化也是教师应十分注意的问题。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获取练习前后身体机能及技术等方面信息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三)自我调节法
自我调节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体育锻炼的实际效果,对锻炼计划进行科学而适宜调整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九、心理调控法
心理调控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施加影响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心理调控法有心理放松法、表象练习法和条件限制练习法等。
(一)心理放松法
心理放松法是以一定的暗示语(或利用优美而轻松的音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一种方法。心理放松法的运用应注意教师暗示语的针对性和语气。如果选用音乐,应注意乐曲的旋律。
(二)表象练习法
表象练习法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学生头脑中反复想象某一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调控能力的一种方法。运用表象练习法时,教师应注意表象练习的程序,应在学生有一定放松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活化动员,进行表象练习。在表象练习中,可以逐渐从视觉表象过渡到动觉表象,语言的提示应准确简练。
(三)条件限制练习法
条件限制练习法是指通过教师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范围要求或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教师所设置的限制条件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篇: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体育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给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正确理解、选择和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对于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对体育教学方法含义的几点分析
在我们界定了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之后,我们还要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含义记性几点讨论
1、体育教学方法与其他行为方法的关系
既然是体育教学方法,按理说它是为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而存在的独有的方法,它应有别于日常活动的方法,甚至有别于一般的教学方法。就象木工、铁工等方法一样,但在现实中,由于人的学习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多的,学习行为与人的日常行为非常接近,因此一些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方法与日常的行为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如我们过去列入体育教学方法中的“语言法”“示范法”等就是如此。
2、教学行为不全是与教学法
教学行为与教学法应有所区别。如“讲解”是某个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而“讲解法”则是教师们所采用的技术。教学行为与教学法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教学行为中有的是教学法,有的不是教学法,不能把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归纳成教学法,有的教学行为可能还是不科学的,乃至错误的。
(2)教学法是归纳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教学技法,而有的教学行为则是偶然和随意的行为。
(3)有的教学行为是某个教学法的组成部分,如某个提问和讲解是“问题发现法”的手段,因此不可都用教学法来理解。
在过去的一些教材中,有简单地把教学行为与教学方法混同理解的,这会导致忽略对教学方法中技术成分的分析和研究,降低教学方法的地位。
3、体育教学方法的结构
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有其结构,结构有目标、媒介、技术、工具等。(1)目标。
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而运用的。根据体育教学中“懂”、“会”“乐”三个方面的目标左右着体育教学方法的性质、用法、时机和分量等。
(2)媒介。由于体育学习也是认知的学习,因此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媒介是教学方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即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依托听(耳)、看(眼)、想(脑)、触(本体感受器)等身体媒介来认知的,媒体主要根据教材的性质而不同。
(3)教学手法(教学技术)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法,或称教学技术,如教师的提问、黑板的板书、适宜的启发、组织讨论等,这些有效的手法激发学生的媒体去更好地认知和学习,教学技术主要根据教师的条件而不同。
(4)教学手段(教学工具)
在科技发展和教学运用科技的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或称教学工具,在体育教学中如各种训练设备(保护绳、辅助器材等)多媒体设备(幻灯、录象、电影和计算机等)形象工具(挂图、卡片)去更好地认知和学习,教学手段主要根据时代和教学条件而不同。
4、好的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完美结合
好的教学方法必须是,也必然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完美结合。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有可以区分的一面,可以区分是因为教的行为主体和学的行为主体是分开的,如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是分开的;难以区分是因为在教学行为上两个行为是互动的、相互依存的、相互成立,也是随时转化的,如讨论法就很难区别是教法还是学法,很难区别其中哪是教法哪是学法。现在提倡学法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去区分哪些是教法哪些是学法,而在于在研究教法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
5、教学方法的可学性和不可学性
教学方法存在着可学性和不可学性两个方面,可学性是指教法中的技术和手段的方面,如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动作示范的方法、运用录象和计算机的方法、运用挂图讲解的方法等;还有在攀岩教学中用保险绳的方法、游泳教学中使用浮板的方法、在滑冰滑雪教学中与学习者同时滑行的方法、在体操教学中进行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等都是可学的东西;
而不可学性是指教法中与教学风格有关的方面,教学风格与教师的性格和一些先天性的技能有密切关系。如语言诱导的方法、幽默的方法等则往往是不可学的东西;
第四篇: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摘要】体育作为一门学科与其它课程的教学一样,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又有自己的独有特征,体育课具有极为广泛的活动空间和比较独特的教学方式,尤其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故此,教师在小学体育课教学时教学方法不但要灵活多变,并且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正如常言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文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浅析体育课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合理运用
近几年,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都不够,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数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已成为了今天社会关注的焦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
一、情境教学法
小学体育教学中往往采用“学习→复习→再学习→再复习”的简单重复法进行教学,其实这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不适用,如果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法,对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题材进行加工提炼,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和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让学生融入情境亲身体验,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动作技能,达到身体锻炼目的。例如在小学武术教学中,可以结合武术运动攻防实用性的特点,借鉴此种教学方法设置模拟场景,当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怎样进行正当防卫、练习挣脱与反击,寓教学于具体场景。同样,小学武术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对武术影片的热爱和对武侠人物的崇拜,选择动作影星简单动作为榜样,让学生模仿。例如,李连杰在电影《黄飞鸿》精彩的招牌动作,学生大多有较深印象,其实那就是一个简单的高虚步亮掌动作,稍加训练,学生都能做到,再让学生注意眼神、表现力,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
二、游戏化教学法
游戏化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各样游戏教学的形式来使学生进行学习,并培养多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情感和活动的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以它特有的活动形式吸引着儿童,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个人的品质和活动能力。运用“游戏化”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使学生既能广泛地获取运动知识,又能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音乐教学法
利用音乐的作用,活跃课堂氛围,很多人认为体育课是用单调的、重复的练习来锻炼身体的,在这里我要对大家说,体育的锻炼可以不这样的。在体育课上我们仍然有美的享受。这就是让音乐走进课堂。比如:随着教师的讲解、示范,播放轻音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配播儿童轻快乐曲,在体育课结束部分用音乐舞蹈的形式来结束课程。这样除了增加课堂的愉快气氛外,还能减轻学生运动的疲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不仅是优质体育课的需要,也是未来体育课的需要。因此,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乏味,教师一定要创设欢乐轻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
四、儿歌教学法
教师的语言修养,是体育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体育运动生活气息很浓,从客观上给体育教学的讲解提供了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简练的语言讲清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儿歌教学法正是如此。它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深受学生喜爱。如齐步走的儿歌:挺胸抬头,摆臂有力,横排对齐,竖行对正,自视前方,先迈左脚。前滚翻儿歌:下蹲低头手撑垫,蹬地提臀向前翻,肩背着垫抱小 腿,蹬地团身是关键。当然,教法绝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方面。教师应该是集各家教法之所长,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涌现更多和更新的、有助于吸引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教学方法。
五、比赛法教学法。
结合小学生表现欲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将游戏、比赛、奖励等环节设计教学,可以很好地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并且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比赛法最常用的组织方法则是分组比赛,划分小组集体比赛,这种教学方法一般用于教学监测评价阶段,例如一个动作学完后,可以进行教学效果监测。
六、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避免模式化、成人化以及教学中直奔主题等缺陷,应通过实践探索开展适合儿童心理的体育课堂教育。为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和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自身体育教育实践,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融娱乐、趣味、情感、教法、学法等为一体,使之符合小学生体育活动心理特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素质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捷临.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析[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0(1).[2] 李永灿.对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分层次理论”的认识和应用[J].体育教学,2005(4).[3] 丁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4]张细谦.体育课程的本质涵义[J].体育与科学,2007(2).
第五篇:体育教学方法论文-浅谈简笔画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方法论文-浅谈简笔画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简笔画是以简练、形象的线条描绘各种运动及相关规则等的示意图形。这种图画主题突出、线条简洁,形态逼真,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不可缺少的体育教学手段。由于它具有如此独特的表现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绘制各种简笔画反映人体运动的特征。有时还可以边讲边画,紧扣教材,以图释意,使教学效果更佳。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加强体育简笔画这种基本技能的训练,并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服务。
一、体育简笔画的种类
1、轮廓图。是以最简单的线条表现人体运动形态和运动路线等和图形。它的特点是简明扼要,绘制迅速,易于掌握。这类图一般可反映各类运动的人体形态,路线以及运动场地设计等。如跑步、踢球、技战术演变。
2、分解图。是反映单个动作的运动特征的一种简笔画。它能起到定格、局部放大的作用。
3、动态图。一般是多图的集合,能把反映出运动的发展,变化这一动态 化特征及过程。这种图一般从始到末、循序渐进、表现出人体在运动时不同时间序列中的状态。
4、统计图。是反映人体各种生理指标之间和数量关系和示意图。通常是根据各种上不同的数据,分析出其间的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再用图形表现出来。
二、体育简笔画的教学功能
体育简笔画笔法简易,形象鲜明,是体育教学中获取感性知识和主要直观手段之一。它的教学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示体育 运动的形象特征 体育教材中各种运动的展示只反映了少数运动的形象特征,不适应教学需要,又加之体育课限于条件,录相、幻灯、教学挂图不便于在室外使用,以及教师年龄偏大和女教师妊娠不便天做示范,体育简笔画则是弥补上述不足的良方妙药。它可表现 运动的表象特征,帮助学生在头脑建立起生动、鲜明、真实的运动形象概念。尤其是稍纵即逝学生难以感知的动作,更起到特殊的教学作用。如学习立定跳远、跳高的空中动作,教师示范时不能在空中停留,甚至于肢解动作,也不能建立完整印象,往往只起到“盲人摸象”的效果。如在小黑板上将其描绘成体育简笔画,寥寥数笔,它们的表象特征便展示眼前,学生便可迅速获取感知形象特征。这种方法具体而形象。
2、激发学生兴趣。体育简笔画是一种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图画,是体育运动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具体体现。生动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真实的形象无不展示它的吸引人的魅力。调节教学气氛,唤起学生的注意与情趣,进一步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许多体育简笔画所表现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考性,加之画面直观、生动。
4、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体育简笔画在体育 教学中运用,可产生一种潜在的“心里效应”。可展现出教师的业务水平与艺术修养和艺术魅力,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它可起到传授知识以外的作用,并可带来神奇般的效果,如学生圣对老师好印象的形成,驱动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改变学生的不良心态……
5、简笔画可以突出体育教学重点。简笔画不仅能帮助学生具体而生动地感知人体运动与运动规律,而且可以根据教材突出重点,强化主题,通过图将学生的耳听、眼看双重感觉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熟练、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主要知识。
三、运用体育简笔画的几点做法
体育简笔画在教学中虽然具备如此重要的功能,而用好体育简笔画并非易事。我以为:精心设计、灵活运用、对症下药、讲画结合,应是我们遵循的原则。几点做法大致如下:
1、巧设简画,以画释意。
在体育教学中离不开直观教学手段,对于一些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内容,更需要结合各类形象的教具进行教学。实践证明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简画、以画释意、以画代讲,用形象的线条语言代替文字语言来辅助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有独特的辅助的作用。
2、画讲结合,加强识记。
体育理论知识,颇为枯燥,学生不太感兴趣,而体育简笔画可反映多种体育知识,且概括、醒目、表现力极强,形象地反映人体运动规律,能够通过人的感官强化记忆,使学生较为容易牢记体育知识。
3、画中寓意,设置悬念。
体育简笔画略而不谬,内容丰富,不仅在直观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能够抛出悬念,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更深的层次。体育 教师应在教学中抓住简笔画的这一优势,让简笔画不断抛出耐人寻味的疑问,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
4、多画勤练,培养能力。
运用体育简笔画进行教学活动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是知识传授,而且是学生建立运动形象特征的依据之一。所以教师掌握不同形式各种体育运动图的绘制方法,日积月累,终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加强体育简笔画技能的训练,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为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