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党委发„2011‟ 号
中共定宁镇委员会
关于印发《定宁镇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村委会、镇属各单位:
现将《定宁镇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定宁镇委员会
2011年9月 日
主题词:机构编制 实施方案 通知
定宁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9月 日印发
定宁镇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意见》(甘办[2010]88号)和省编委《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甘机编发[2010]67号)、《关于在全省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甘机编发[2011]42号)精神,为切实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要求,从我镇实际出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镇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逐步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全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坚持标准,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
二是严格管理、按编定员的原则。严肃机构编制纪律,从严管理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和人员结构,按编定岗,按岗定员,切实做到实际设臵的机构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
三是正视问题、妥善处理原则。对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尊重历史,妥善处理,不转移和激化矛盾。
四是以人为本、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坚持公正、公开的理念,妥善消化超编人员,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干部职工队伍稳定。
三、总体目标
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到2012年6月,基本建立起覆盖全镇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起运转顺畅、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实名制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起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工作联动的部门配合制约机制,形成机构编制与实有机构、人员相对应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格局,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四、实施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实施范围
全镇各党政机关,镇属各单位(简称机关事业单位)。
(二)主要内容
1.机构方面:单位名称、性质、规格、隶属关系、内设机构、经费来源、批准文号、主要职责、组织机构代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号等。
2.编制方面:编制类别、编制数量、编制结构、领导职数(单位领导职数、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批注文号等。
3.人员方面:人员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使用编制类型、用编时间等。
四、时间安排和步骤方法
全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从2011年9月1日开始。2012年6月底结束,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检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15日)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为成员的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 兼任。负责传达学习实名制管理相关文件,重点对调查摸底、按编定员、信息采集、数据汇总、信息录入等具体事宜进行培训,讲解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和软件应用,提高全镇机关事业单位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制定实施方案。按照省、市、县部署要求,结合实际
研究制定《定宁镇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3.召开动员会议。镇党委、镇政府召开动员会议,传达学xxx省、市、县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印发《实施方案》,对全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广泛动员,使各级领导干部明确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目标任务、范围内容、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各机关事业单位要认真安排,动员本部门本单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9月15日至2011年12月31日)
1.开展调查摸底。按照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对全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名称、规格建制、隶属关系、内设机构、经费来源、编制类别、领导职数、编制数量、实有人员等情况开展调查摸底。各机关事业单位以“三定”规定和相关文件为依据,认真填报调查表册,逐级审核上报。
2.按编定岗定员。根据审批核定的机构编制,各机关事业单位对机构设臵、编制与领导职数、实有人员对应情况进行核实,确定在编在岗人员。确定的编制、岗位,人员情况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3.采集审核信息。各机关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要求,采集录入本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人员信息,经本单位
党组织审核,组织、人社部门审核确认后,报送机构编制部门。各机关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口径采集录入信息,做到实事求是、应录尽录,不重不混不漏。机构编制部门要对各单位上报的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保客观、真实、准确无误。
4.建立管理系统。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建立集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动态管理、实时监控、快速查询、综合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搭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平台。同时,按规定口径认真汇总录入各机关党事业单位信息数据,并对录入信息进行复核复审,建立起全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1.检查评估。各机关事业单位对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资料整理归档,认真自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情况,形成自查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力量,对各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
2.整改落实。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操作规程,查漏补缺,加以整改,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各项任务和工作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3.完善系统。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进行省市县乡四级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的连接、汇总、检测、调试、完善工作、实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的开通和安全运行。
4.健全制度。推行机构编制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完善机构编制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约束机制,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实行《结构编制管理证》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事业单位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法人登记、编制使用,人员补充、工资核定、医疗保险、经费核拨等事项的凭证和依据。机关事业单位按照《机构编制管理证》的规定,对本单位的单位名称、机构性质、机构规格、经费来源、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实有人员等信息进行如实登记,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确认。
经批准新设立的机关事业单位,自批准之日起30日内按规定程序办理《机构编制管理证》。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发生变化时,应持《机构编制管理证》及时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变更手续。每年年底,机构编制部门要对本级机关事业单位持有的《机构编制管理证》进行年度审验校核,同时对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维护更新。
(二)实行编制审核制度。《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实
行后,凡机关事业单位出现空编,确需补充工作人员时,由编制使用单位携《机构编制管理证》及《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申请表》到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编制使用核准手续,经审核同意后,由机构编制部门开具《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单》。编制使用单位持机构编制部门开具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单》,到组织、人社部门申请办理考录(聘用)、调入人员手续;办理工资审批、公费医疗和社会保险等手续。编制使用单位持机构编制部门开具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单》和组织、人社部门办理的人员准入手续,到财政部门申请经费预算。
县委管理干部的编制使用手续,由县机构编制部门凭正式任职通知和组织部门相关手续办理。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性人员安臵计划,需要使用较大数量的编制时,应事先征求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意见。
(三)健全部门配合制约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制约机制、规范相关工作流程。对无《机构编制管理证》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单》的,组织、人社部门不予办理考录(聘用)、调配人员、审批工资和社会医疗保险等手续,财政部门不予安排增加预算和核拨经费。组织、机构编制、财
政、人社等部门要建立人员编制信息定期核对制度,确保编制、实有人员及财政供养人员等信息相一致。
(四)建立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软件,分级建库、分级管理,自行维护、信息共享的原则,加快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步伐。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软件为载体,建立实名制管理数据信息系统,构建便捷高效,规范有序的实名制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机构编制信息与组织、财政、人社等相关信息的衔接,实现机构编制信息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实现与中央机构编制信息的实时对接,实现机构编制情况的实时监控以及机构编制信息数据的及时统计和快速查询。
六、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在省、市、县机构编织部门的指导和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进行。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实名制管理各项工作负总责,切实抓好组织实施。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机构编制部门是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负责做好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系统维护、把关审核和具体实施等工作。
2.严肃工作纪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标准要求高,要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的要求,不折不
扣地抓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落实,不得在实施过程中乱开口子,更不得弄虚作假、自行其是。
3.强化监督检查。纪检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中纪委《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09]15号)等有关规定,防治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确保全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
第二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
实名制管理工作(试点)实施方案(折扣版)
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意见‣(甘政办发„2010‟88号)和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机编发„2010‟67号)精神,为了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试点)在我县顺利实施,取得实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试点)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改革、管理、法制化“三位一体”协调推进工作格局的要求,从我县实际出发,采取先易后难,先行试点,全面推开的方式,积极稳妥地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起运转顺畅、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实名制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起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工作联动的部门配合制约机制,形成机构编制与实有机构、人员相对应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格局,逐步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总体目标
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到2013年,基本建立覆盖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预算管理的协调配合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县机构编制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基本原则
1、统一领导、协调配合的原则。全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试点)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县机构编制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工作。
2、严格管理、按编定员原则。认真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到实际设置的机构与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核定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
3、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则。采取先易后难、先行试点、全面推开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4、以人为本、公正公开原则。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坚持公正、公开的理念,妥善消化超编人员,切实维护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干部职工队伍稳定。
三、实施范围和主要内容(一)实施范围
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试点乡镇为:木耳镇、完冒乡、康多乡三个乡镇,县直部门单位为:县审计局、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二)主要内容
1、机构方面:单位名称、性质、规格、隶属关系、内设机构、经费来源、批准文号、主要职责、组织机构代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号等。
2、编制方面:编制类别、编制数量、编制结构、领导职数(单位领导职数、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批准文号等。
3、人员方面:人员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使用编制类型、用编时间等。
四、实施步骤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试点工作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实施过程按照调查摸底、组织实施、总结完善三个阶段安排。
(一)调查摸底阶段(2011年4月25日至5月15日)试点乡镇、单位对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认真安排部署,要制定措施,加强宣传,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县机构编制部门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系统软 件、信息采集、录入要求及相关操作程序进行培训,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没有开展试点工作的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要按照中央、省、州、县有关机构编制管理方面的规定,及早清理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使用,积极做好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1、调查摸底。主要任务是:试点乡镇、单位对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对乡镇、单位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的名称、机构规格、内设机构、隶属关系、经费来源、编制类别、编制数量、领导职数、批准文号、实有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底数。
2、基础建设。主要任务是:县编办根据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订购安装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软件,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加快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5月16至6月15日)摸底工作结束后,各试点乡镇、单位根据本乡镇、单位机构设置、编制类别、编制数量、实有人员等情况,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所属行政事业机构的按编定员、人员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
1、按编定员。主要任务是:试点乡镇、单位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构编制,对机构设置、编制与领导职数、实 有人员情况进行核实,确定在编人员,做到定编到人,使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和实有机构、人员名实相符。并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2、信息采集。主要任务是:试点乡镇、单位按照规定要求,采集本单位的机构、编制、领导职数、人员等信息,经本乡镇、单位党委(总支、支部)审核,组织、人社部门审核确认后,报送县机构编制部门审核。要严格按照规定口径采集录入信息,做到实事求是、应录尽录,不重不混不漏。机构编制部门要对各单位上报的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保客观、真实、准确无误。
3、数据汇总。主要任务是: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建立本级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试点)信息库,做好数据汇总工作。
(三)总结完善阶段(2011年6月16日至6月底)试点乡镇、单位和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要全面总结试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梳理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意见建议。为2011年7月起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五、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试点工作结束后,各试点单位要建立健全实行实名制管理的各项制度,切实维护试点工作成果。
(一)实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实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事业单位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法人登记、编制使用、人员补充、工资核定、医疗保险、经费核拔等事项的凭证和依据。各试点乡镇、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的信息由本单位如实登记后,由县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确认。试点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发生变动时,应持•机构编制管理证‣及时到机构编制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年底到机构编制部门对•机构编制管理证‣进行审验校核。
(二)规范编制使用程序。•机构编制管理证‣使用后,试点单位需要使用编制时,按以下程序办理。
凡试点单位出现空编,需要补充工作人员时,由编制使用单位携•机构编制管理证‣及•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申请表‣到县机构编制部门办理编制使用核准手续,经审核同意后,由机构编制部门开具•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单‣。
编制使用单位持机构编制部门开具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单‣,到组织、人社部门申请办理考录(聘用)、调入人员手续;办理工资审批、社会保险等手续。
编制使用单位持机构编制部门开具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单‣和组织、人社部门办理的人员准入手续,到财政部门申请经费预算。
(三)健全部门配合制约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制约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对无•机构编制管理证‣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单‣的,组织、人社部门不予办理考录(聘用)、调配人员、审批工资等手续,财政部门不予安排增加预算和核拔经费。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建立人员编制信息定期核对制度,确保编制、实有人员及财政供养人员等信息相一致。
六、组织领导与监督检查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量大面宽、情况复杂,各试点乡镇、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试点乡镇、单位党委(党组、支部)、政府和县编委要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试点的实施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织、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机构编制部门是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试点)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负责做好组织协调、业务指导、系统安装与维护、把关审核、试点总结和具体实施等工作。组织、人 社部门要做好试点乡镇、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身份等信息的确认工作。
(二)严肃工作纪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试点)政策性强,标准要求高,各试点乡镇、单位和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不折不扣地抓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试点)的落实,不得在工作中乱开口子,更不得弄虚作假。要认真落实地方党政群机关消化超编人员的工作要求,加大消化超编人员力度,为全面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创造条件、积累经验。
(三)强化监督检查。县级纪检监察、机构编制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会同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试点)检查通报制度,对各试点乡镇、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确保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试点)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
第三篇:关于全省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
关于全省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 鲁编[2007]18号
各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省直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相协调的控制约束机制,强化对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选配工作的社会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厅字[2007]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厅字[2007]11号)精神,现就全省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将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额和人事管理的政策规定,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实行定编到人,并将编制数额和配备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的一种管理制度。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与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践证明,实行实名制有利于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有利于强化社会监督,有利于防止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选配上的不正之风。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和省直部门要充分认识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意义,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
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范围是: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工商联机关(以下简称党政群机关)和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事业单位。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机构编制情况: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规格、批准机关及文号、组织机构代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主要职责、内设机构、经费形式、编制种类、编制数额、实有人数、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数、非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数等。
(二)配备人员情况: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职务、是否在编、使用编制性质等。
凡按规定批准设立的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定编定员,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
三、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公示的内容和方式
为了便于社会监督,根据政务公开的要求,凡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事项和人员配备情况,都要通过有效形式向社会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机构名称、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对应配备的实有人员名单等。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公示内容审核无误后,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向社会公示。同时,各部门(单位)要利用电子显示屏、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在本部门(单位)进行公示。
要加强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凡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事项不予公开。
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各级机构编部门负责本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并对下级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省直各部门(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由省编委办公室组织实施。具体程序是:省直各部门(单位)按照省编委办公室规定的用户权限,通过山东省电子政务专网登陆“山东省人事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如实填报本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经省编委办公室审核后,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库,并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
各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由设区的市机构编制部门根据本通在精神和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市、县(市、区)人事编制部门要分别按照批准的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数额,对使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在职工作人员逐一审核,将已纳入编制管理并按照公务员管理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定配备的工作人员,列入编制实名制管理。对超编和不符合有关规定配备的工作人员,不得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
机构编制实各制管理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在20个工作日内更新。省直各部门(单位)通过“山东省人事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信息进行日常维护,省编委办公室负责审核并更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公示信息。各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信息的维护管理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全省党政群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采集和公示工作要在2007年12月底前完成。具备条件的其他事业单位可与党政群要关同步进行,也可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适进推进,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
五、加强领导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要把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人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密结合起来。各级组织、人事、财政、监察及政府信息管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以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为契机,对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和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清理。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超编、混编问题,通过竞争上岗等途径,明确划分在编人员和超编人员,坚决清理清退违反规定配备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实施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法规及政策规定,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二OO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第四篇:苍编办发【2011】4号《关于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
苍编办发〔2011〕4号
中共苍溪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
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根据市委组织部、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关于转发《关于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广编办发〔2011〕26号),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四川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苍委〔2009〕35号)等文件要求。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于2011年全面启动,到2012年底前,基本建成与省市同步,覆盖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1-
编制实名制管理体系,搭建起运转协调、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实名制管理平台,实现机构编制、组织、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制约和信息资源共享。
一、实施范围与主要内容
(一)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范围及对象
全县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机关以及纳入机构编制管理范围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称机关事业单位)及在编人员。
(二)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机构情况:机构名称、性质、规格、隶属关系、批准文号、组织机构代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内设机构、经费形式、主要职责等。
2、编制情况:编制种类、编制数量、单位领导职数、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批准文号等。
3、人员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进本单位时间、职务、上下编情况等。
二、实施步骤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要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软件操作、信息采集、工作流程等进行培训,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一)按编定员。各机关事业单位根据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机
构编制,对本单位机构设置、编制与领导职数、实有人员对应情况进行核实,锁定在编在册人员。
(二)信息采集。各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实名制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规定口径采集录入信息,经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上报的数据要确保客观、真实、准确无误。
(三)数据汇总.各乡镇、各主管部门必须在12月10日前将信息采集资料报县编办,以确保全市数据汇总工作在年底前完成。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切实将此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在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按照省、市委编办的要求,对机构编制管理传统方式和手段的重大调整,是推进机构编制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落实责任制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我县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完成。
(二)认真组织,切实做好各个步骤的落实工作。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分步实施,到明年底基本完成。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做好实名制管理推进工作。一是要认真组织培训。涉及单位和人员比较多的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此项工作内容多、难度大,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从长远考虑,确定懂计算机操作的专人参加培训。二是要做好信息采集。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对现有机构、编制与领导职数、实有人员进行认真清理,按编定员,按照规定的口径、指标和要求采集汇总数据,确保数据全面、真实、准确。三是严格信息数据管理。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妥善管理好信息数据,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主题词:机构编制实名制通知
中共苍溪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11月16日 印发(共印120份)
第五篇: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与反馈等流程中,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住机构编制的关键。历史和现状表明,超编、混编、吃“空饷”等问题均发生在机构编制执行与监督环节。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增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因而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机构编制实名制”应运而生,恰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行为,就是将机构编制部门核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按照规定类别和特定程序定编到人,把抽象的编制具体化,使自然人的进编有章有法,让在编人员的身份认定有凭有据。无论哪种类别的编制,都要与自然人的真实姓名匹配,其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实名制管理的范围,涵盖了党政群团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与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现实需要。实名制管理为界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 1
身份提供了最有效、最可靠、最直接的依据。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的各项规定,对所批准的机构编制进行全程跟踪,可以从制度上解决超编和混编混岗问题。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科学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举措。实名制管理把人员编制审批、人员调配、工资审批、经费拨付等工作相互衔接,实现了管编制、管人员、管经费等多环节的有机统一,从源头上强化了机构编制管理,充分发挥了机构编制管理在科学配置执政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维护机构编制权威性、严肃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部门对所批的机构编制实行全程管理和监督,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这项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将人员控制在编制员额之内,从而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的盲目增长,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实名制管理的实施,使具体人员和抽象的编制相结合,真实姓名和身份证的法定作用相统一,增强了机构编制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2
提供了重要依据。实名制管理要求编制使用必须进行事前审核,为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了关口前移的阵地。
实名制管理主要包括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机构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度,人员编制审核制度和实行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完成实名制管理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和完善人员列编审核制度。用人单位需要新增人员时,要凭本单位本用编计划及大编委会研究文件先到机构编制部门开具《人员列编通知单》,办理编制核准使用手续,然后再到组织、人事、财政、社保等部门办理人员招录、招聘、调配、核拨经费、社会保险等手续。
二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主要依托中央编办开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机构编制的基础信息由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编办负责审核录入。
三是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度。要将实名制管理的文件、政策、程序和结果等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条件成熟时,还要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示系统,在网上公开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信息,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是建立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要建立信息汇总和报告制度,建立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约束机制,随时掌握各单位机构编制动态变化情况。
五是建立销编人员备案管理档案库。退休、退职、调出、辞去公职、被辞退或解聘、死亡、被开除及其他原因需销编的,用人单位必须凭相关手续在30日内办理销编手续,及时调整实名制管理系统信息做好归档备案管理。
总之,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刚性化手段,在“管住”的基础上,力求“管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相关的政策精神,始终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把好审核关,坚持从紧从严原则,不越权审批,不违规操作,不在限额外审批,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湖南省汨罗市编制办 郑在坤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