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感染管理规定[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1:2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房感染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房感染管理规定》。

第一篇:产房感染管理规定

产房感染管理规定

一、建筑布局要求

1、应当布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邻近,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2、布局合理,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物品洁污分开,摆放有序。

3、设有待产室、治疗室、处置室、库房等;有普通分娩室及隔离分娩室、待产室、产房等。

4、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与消毒。

二、人员管理要求

1、医务人员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或有感染性伤口时,暂停接产工作。

2、接生或助产前应按照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和无菌手套。

3、非本科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所有人员入室前应作手卫生。

4、定期体检,做好个人免疫接种。

5、按要求参加院感科和本科室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法律、规范及制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

三、消毒隔离与质量管理

1、接产前必须外科洗手。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断脐器具专用,禁止断脐器械与其他助产器械混用,脐部护理使用的敷料及脐包应无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保持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通风不良时,可采用层流净化或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

5、保持分娩室内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清洁。连续接产之间应清洁地面、台面、及其他物体表面,若有血迹或污染则先取出污染,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产床每次使用后更换床上一切用品,并使用消毒液擦拭床单位。

6、产妇分娩前应进行HBV、HCV、HIV、TP筛查,传染病产妇安置在隔离分娩室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助产,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按医疗废物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接产前特别是为急诊产妇及传染病产妇接产工作人员诊疗过程中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有体液暴露危险时应戴防护面罩、防水围裙和防护鞋。

8、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使用后立即消毒。

四、分娩后胎盘管理

1、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按病理性废物处理。

2、严格落实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的知情权,孕妇及其家属入院后在本院的《产妇分娩知情同意书》上签署胎盘处理意见。

3、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4、指定专人回收,产科工作人员在与回收人员交接时,当面清点个人及重量,并在医疗废物登记本上对胎盘进行交接登记并签字。

5、产科设立《胎盘处置登记本》。

五、死胎、死婴管理

1、引产、流产娩出的死胎及正常分娩发生的死婴归产妇本人所有,应告知产妇和家属妥善处理,禁止将死胎、死婴抛进垃圾箱、下水道或水沟、河流等公共场所。由于处理不当造成传染病传播或其他不良影响的,由产妇本人或家属承担一切后果。

2、死胎、死婴归医院处置的,必须纳入遗体管理,进行焚烧或依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活化。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死胎、死婴;严禁将死胎、死婴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4、产科设立《死胎、死婴处置知情同意书》,对去向进行登记。

六、监测和记录

1、使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毛巾、湿化瓶、吸引瓶等应当每天更换、测试含氯浓度并记录。

2、每季度进行手术间空气菌落数、医务人员手表面、物表菌落数、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并记录。

3、科室内成立感控小组,每月有质量检查记录,每季度有活动记录和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记录。

4、有空气循环风动态消毒记录和过滤网清洗更换记录。

第二篇:产房控制院内感染管理规定

产房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一)物品管理

1.明确室及各区的消毒管理制度,并落实责任到人。2.无菌包布应一用一清洁消毒。

3.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做到一人一用一销毁。

4.直接接触病人的仪器,如:血压计、心电监护仪、听诊器等物品做到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5.各区抹布、拖把分区使用,清洗消毒后悬挂晾干备用。6.完善相关制度,严格物品、器械管理。7.每月对器械和物表进行生物学监测一次。

(二)空气消毒

1.限制区窗户改为双层玻璃

2.严格管理限制区隔离门,做到人人监督,随手关门。

3.连台接生时,尽可能不在同一分娩室操作,如有特殊情况,需做好消毒后方可操作。

4.禁止患者自带卫生纸进入分娩室,由医院或科室统一安排并消毒后使用。

5.每处置完一名病人立即按要求打扫并消毒灭菌。6.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

(三)人员管理

1.产房工作人员,加强对控制院内感染方面的知识培训,杜绝违反操作常规行为再次出现。2.传染病人用物及产生垃圾,严格按传染性物品初步处理后再做进一步消毒处理。

(四)人物流向

1.严格按医院规定的工作人员、病人,污物三通道流程操作。2.出入限制区与非限制区之间的隔离门应更换鞋、更衣做到随手关门。

(五)监督机制

1.产房护士长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各种登记和工作记录,加强对产房工作人员的日常教育和培训,及时规范和纠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产房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监督进出病区的其他人员着装、行为符合要求。

2.院感办应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不定时对产房进行监督检查。

3.建立产房院感应处置预案,一旦发生院内感染,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产房和院感办于当天查找和分析原因,立即采取措施,以最快速度控制传染源,截断传播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和损失,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院感办

2010年1月11日

第三篇: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感染管理

一、产房基本要求

产房周围环境必须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新儿室相邻,相对独立。

每日接生前必须湿式清扫,全部物体表面,如门、窗、桌、椅、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称,遇污染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

空气保洁,注意通风,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二次或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消毒。每月做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表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毎季度做一次消毒剂的微生物学监测。

二、产房布局要求

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标志明确。•限制区: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 •半限制区: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

•非限制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待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

三、产房基本设置要求

分娩室最多设两张产床,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平方米;

室内配备动态空气消毒装置;

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和消毒;

四、刷手间要求

•水龙头采用非接触开关(脚踏式、肘式、感应式)•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 •操作前按照外科手消毒方法进行;

•刷手间要与分娩室相隔,不要穿越太长走廊。

五、做好标准预防与消毒隔离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用使用物品单独固定,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 • 接产完房间严格终末消毒。

• 产房每周有卫生日,要求达到环境整洁,无污染源,无卫生死角,空气新鲜。

六、医疗废物处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垃圾管理要求

对患有或疑是传染病产妇的胎盘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七、温馨提示

•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分娩室。

•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要求衣帽整洁,穿专用的工作服及专用鞋,外出需更换。专用鞋每周刷洗消毒两次,刷洗后用含有效氯300-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若专用鞋被分泌物、排泄物、血液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产妇使用的拖鞋每人用后要刷洗消毒。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妇产科

李春丽

在医院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相对集中,各种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增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感染爆发事件频频发生,已成为影响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和增加医疗费用的重要原因,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使医院感染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将产房的医院感染简述如下:

一、建立二级监控体系

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建立职责明确的二级护理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护士;二级管理:医院感染科的负责人,护理部主任,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与产房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制度,参观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三、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1、产房的环境

1)产房周围必须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相邻,相对独立。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标志明确。

限制区:正常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刷手间,各类浸泡桶区; 半限制区: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器械室、办公室;

非限制区内设置更衣室、产妇接待区、污物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做到区域物品放置有序,洁污分开,强化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意识。

3)分娩室最多设两张产床,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平方米,室内配备动态空气消毒装置,墙壁、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与消毒。

4)刷手间要求:水龙头采用非接触开关(脚踏式、肘式、感应式),手刷、擦手毛巾一人一用一灭菌,操作前按照外科手消毒方法进行;刷手间要与分娩室相隔,不要穿越太长走廊。

2、产房的清洁

每日湿式清扫地面,定时通风换气,地面遇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立即清扫,并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拖地。全部物体表面,如:门、窗、桌、椅产床,新生儿抢救台,无影灯,新生儿磅称,遇污染立即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擦拭,且必须用产房专用抹布,拖把,有明显标记,每次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

3、产房所用器械的消毒灭菌

对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塑料制品使用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产房空气消毒 1)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每天定时照射消毒2次,每次1小时,每次治疗活动结束后照射1小时。并注意紫外线消毒的湿度40%-60%,温度20以上,紫外线灯管每两周用乙醇纱布或棉球檫拭1次,定期测定紫外线照射的强度并记录使用累计时间。

2)循环风动态空气消毒装置:每日两次,每次1小时,治疗活动后消毒1小时。

5、产房护理人员手的消毒

产房护理人员经常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易被大量细菌污染,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洗手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产房护理人员在进入或离开产房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护理特殊感染产妇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均应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并在洗手后进行手的消毒,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6、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规,每个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

1)严格无菌观念,保持慎独精神 进入产房必须更换产房专用衣裤、戴口罩、帽子、换鞋,必须严格无菌观念,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如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2)无菌物品的管理

无菌物品放置在无菌柜里,并有明显标志无菌包外需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灭菌日期有序放置,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容器(浸泡碘酊、酒精、碘伏)每周消毒、更换2次,并有开启时间。

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必须规范

如无菌持物钳的应用、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取无菌溶液法等。

4)做好标准预防与消毒隔离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室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产房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常用的隔离技术有:戴口罩帽子;手的消毒;穿脱隔离衣和无菌手术衣;戴手套等。

5)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产房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房空气消毒效果监测;(2)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3)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4)医疗物品消毒效果监测;(5)红外线消毒效果监测;(6)消毒液的监测。

6)产房污物的处理

(1)将医用垃圾装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采用焚烧处理。使用的污物袋坚韧耐用,不漏水。(2)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进行初步消毒后送供应室集中毁形处理。

四、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明确产房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对产科所有护理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学的教育,每月组织1次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提高其理论技术水平,增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做好产房的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脓疱病等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负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跟护理工作密切相关,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产房作为医院Ⅱ类环境,产科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该是感染管理者,都应该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履行自己的职责,在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中,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第四篇:产房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

一、建筑布局

1.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邻近,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2.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分娩室、待产室、治疗室,辅助区包括无菌物品存放间、洗手池、办公室,产妇接收区、污物间、卫生间。

3.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滑,便于清洁与清毒。

二、人员管理

1.医务人员,包括辅助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

2.医务人员患有皮疹、腹泻、呼吸道综合征及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时应离岗或调岗。建议接种流感、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等疫苗。

3.诊疗过程中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有体液暴露危险时应戴防护面罩、穿防水围裙和防护鞋。

4.接生或助产前应按照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5.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

三、环境管理

1.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 次,每次≥30 min,通风不良时可安装空气净化消毒器。2.每台分娩后应湿式擦拭地面及产床周围的各种物体表面,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3.窗台、墙面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4.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四、物品管理

1.产床上的所有织物均应一人一换,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明确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织物应分开收集、标识明确.不应在产房内和走廊上清点脏污织物。2.接触患者的所有诊疗物品均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3.脐部护理使用的敷料及脐包应无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4.如需备皮,不能使用剃毛等损伤皮肤的方法,备皮用具首选一次性物品,否则应采取有效的消毒处理方法。

5.接送产妇的平车保持清洁,隔离产妇使用后应立即消毒。

五、隔离管理

对有潜在传染性疾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隔离分娩。医护人员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分娩结束后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人双层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第五篇: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产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在医院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相对集中,各种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增多,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医院感染能明显增加病人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日,延误康复时间,给个人、家庭、医院和社会造成严重的损伤。产房作为医院的Ⅱ类环境,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成为产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房护理人员必须正确掌握有关医院感染的知识,严格履行医院感染的管理规范,认真执行相关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规范,现将产房的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简述如下。

1、建立二级监控体系

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建立职责明确的二级护理管理体系。一级管理:病区护士长和兼职监控护士;二级管理:护理部主任,为医院感染科的负责人,负责评估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与产房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制度有:清洁卫生制度;消毒灭菌制度;隔离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参观制度;感染管理报告制度等。

3、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1)产房的环境

①产房周围必须清洁,无污染源,与母婴室和新生儿室邻近,相对独立。②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域之间标志明确,并对各区域内的物品放置有具体的要求,做到洁、污分开,从区域划分上让医护人员强化医院感染意识。③墙、天花板、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与清毒。(2)产房的清洁 日常清洁工作:

湿式清扫,定时通风换气。产房内桌面、地面每日用1:200“84”消毒液擦拭1次,且必须用产房专用抹布、拖把,有明显标记,每次用后用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治疗活动后的清洁工作:

每次治疗活动后产房地面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应立即清扫,并用消毒液拖地。(3)消毒、灭菌

①产房所用器械的消毒灭菌

对于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多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某些金属锐器必须使用化学消毒剂灭菌时,应定时监测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并定期做细菌培养,以确保消毒效果。②产房空气消毒

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每天定时照射1h;每次治疗活动后照射1h,应注意红外线消毒的适宜湿度为20℃~40℃,适宜温度为40%~60%,红外线灯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1次。

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法:遇有特殊感染病人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将过氧乙酸稀释成0.5%~1.0%水溶液,加热蒸发,在60%~80%相对湿度、室温下,过氧乙酸用量按1g/m3计算,熏蒸时间为2h。(4)洗手对手的消毒

产房护理人员经常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手易被大量细菌污染,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所以,洗手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产房护理人员在进入或离开产房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护理特殊感染产妇前后、无菌操作前后均应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并在洗手后进行手的消毒。(5)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础的技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反,每个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

①严格无菌观念,保持慎独精神

进入产房必须更换产房专用衣裤、戴口罩、帽子、换鞋,必须严格无菌观念,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如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②无菌物品的管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包外需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无菌容器(浸泡碘酊、酒精、碘伏)每周消毒、更换2次,并记录。

③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必须规范:如无菌持物钳的应用、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取无菌溶液法等。(6)隔离技术

对患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在隔离室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产房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常用的隔离技术有:戴口罩帽子;手的消毒;穿脱隔离衣和无菌手术衣;戴手套等。(7)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产房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产房空气消毒效果监测;②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③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④医疗物品消毒效果监测;⑤测;⑥消毒液的监测。

(8)产房污物的处理

①将医用垃圾装入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采用焚烧处理。使用的污物袋坚韧耐用,不漏水。②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等物品进行初步消毒后送供应室集中毁形处理。4加强医院感染学教育,明确产房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对产科所有护理人员加强医院感染学的教育,每月组织1次医院感染知识学习,提高其理论技术水平,增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做好产房的感染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脓疱病等医院感染的发生,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负担。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跟护理工作密切相关,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所以,产房作为医院Ⅱ类环境,产科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该是感染管理者,都应该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履行自己的职责。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一、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人物流向符合要求。

二、分设生理、隔离待产室、产房;急诊产房按感染产妇对待。

三、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及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

四、一次性用品与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按有效期长短分别从里到外分柜放置。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五、产前应做HbsAg、抗-HCV、抗-HIV等检测。阳性者及急诊产妇在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产房接生。

六、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诊疗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供应,科室不得有自备包。

七、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八、发生职业暴露立即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并到感染控制科进行登记。

九、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微生物学监测。检测不合格要有追溯记录

十、医疗废物规范放置,专人收集处理。一般胎盘应归产妇所有,特殊感染的或产妇不要的双包双扎按医疗废物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工作。隔离待产室、产房终末消毒制度

一、病人所使用过一次性物品及胎盘装入黄色塑料袋由专人收集处理。

二、床单、被罩、枕套放入双层黄色黄色塑料袋内交由洗衣房按感染性物品处理。棉被、床褥、枕芯暴晒6小时,遇血液、体液污染时交洗衣房消毒拆洗。

三、操作台、器械台、婴儿处置台、婴儿磅秤、产床、地面及墙壁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如上述遇血液、体液污染时先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液应大于血液、体液的面积),再用清水拖洗干净。

五、使用后的拖把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六、执行终末消毒处理时,医务人员应戴手套、穿防护衣。

七、隔离产房动态消毒机消毒2小时,接生后随时消毒2小时,隔离待产室紫外线照射1小时,并做记录。

胎盘的处理:1.不存在携带传染病可能性因素的胎盘,产妇可自行处置。

2.自愿放弃或者捐献本人胎盘,由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处置。3有关医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由助产技术服务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抗-HIV、抗-HCV、HbsAg等阳性或特殊感染孕妇安排在隔离待产室、隔离分娩室;急诊孕妇按感染对待;分娩结束后须对房间实施终末消毒。胎盘按医疗废物处置。

医院感染爆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用病人和医务人员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用相应的隔离措施。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染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空气隔离,接触隔离,微粒隔离。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区域间标识明确,符合功能流程。

二、医务人员进入产房应更衣换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生前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刷手及手消毒制度,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接生前应按要求消毒产妇会阴。接生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分设生理、病理产房、待产室。产房应定时通风换气,分娩前后用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产妇出产房后进行终末消毒。

四、保持室内清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物表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拖把分区使用,每日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两次。遇污染时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覆盖并清除。用后浸泡消毒,清洗后悬挂晾干。每周彻底消毒一次。

五、一般诊疗用品如体温表、听诊器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流动水冲洗,干燥备用。消毒液定期更换,保证有效浓度。

六、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应采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流动水冲洗,干燥备用。

七、产妇所用物品及器械应严格按照要求处理。一般产妇用后的器械,在处置室冲去血迹后交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确诊、疑似感染及急诊产妇用后的器械尚需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交消毒供应中心处理。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1、若发生皮肤、粘膜的职业暴露后,应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

4、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上报感控科和预防保健科,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5、医务人员应及时留取暴露者和患者血样进行血源性疾病监测,以便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适的预防用药,并定期追踪。

6、感染源为特殊病人者,应立即上报,并严格处理.医疗废物泄漏处理:发生医疗废物的泄漏时,应及时对泄漏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将含氯消毒液直接倾倒在污染区域,由外围向中心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6步洗手法:⑴掌心对掌心搓擦;⑵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⑶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⑷两手互搓,互搓指背;⑸拇指在掌心中转到搓擦;⑹指尖在掌心中摩擦。医务人员手的采样方法: 一般6小时内送检,在0—4度条件下,不得超过24小时。采样时间:一般要求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护理活动前进行采样。

采用面积、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平方)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

采样时间:一般应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前采样。采样高度:应设在距地面(垂直)80—150厘米高度范围内。

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时,可在一条对角线上去3个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时,可设东、西、南、北、中五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外科刷手标准

准备:

1、衣帽整齐,戴口罩

2、用物准备:无菌手刷、无菌擦毛巾、抗菌皂液、外科手消毒液 操作流程:

1、充分暴露上肢至上臂下1/3

2、修剪指甲,用适量清洁剂和流动水初步洗手至上臂下1/3,冲净皂液

3、取无菌手刷

4、取适量清洁剂于洗手刷毛面上

5、按三节段(双手交替)刷手。顺序:指尖、指间、手掌、手背、腕部(环形);前臂(螺旋性);肘部、上臂下1/3(螺旋性)。时间3分钟

6、刷毕将手刷弃于水池内

7、冲洗时指尖向上,肘部置于最低位,不得反流

8、抓取无菌巾中心部位,擦干双手后将无菌巾对折呈三角形,底边置于腕部,角部向下,已另一手拉对角向上顺势移动至上臂下1/3,擦去水迹,不得会擦;擦对侧时,将毛巾翻转,方法相同

9、将擦毛巾弃于固定容器内

10、消毒上臂:取适量外科手消毒液,揉搓双手至上臂下1/3,再取适量外科手消毒液揉搓双手,待药液自行挥发至干燥。揉搓时间不能少于2~6分钟 全程:

1、操作有序,手刷规范、用力恰当

2、刷洗原则:先指后掌,先掌后背侧,并注意指尖、指缘下、大拇指内侧、尺侧及皮肤褶皱处的刷洗

3、冲洗原则:先手、后前臂、再上臂,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产时会阴冲洗

目的:保持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无菌,避免经阴道逆行感染。用于接生前、内诊前、剥膜、人工破膜、阴道手术操作等。

用物准备:盛38~40℃温水和肥皂水,冲洗碗,无菌接生巾,垫巾,污水桶。操作方法:

1.向产妇解释目的,嘱产妇仰卧位,将大腿屈曲分开,充分暴露。2.将产妇腰下的衣服向下拉,以免冲洗时浸湿。

3.用肥皂水先擦洗阴阜、左右腹股沟、左右大腿内侧上1/3处,再擦洗会阴体、两侧臀部,擦洗时稍用力,然后弃掉棉球。

4.再用肥皂水按顺序擦洗尿道口→阴道口→小阴唇→大阴唇→会阴体,稍用力,最后擦洗肛门,弃掉镊子。

5.用温水由外至内冲洗肥皂液(冲洗时测水温)6.再按3、4、5程序重复一遍。

7.消毒外阴一遍,擦洗顺→序为尿道口→阴道口→小阴唇→大阴唇→阴阜,换碘伏原液棉球擦洗腹股沟→大腿内侧上1/3处→会阴体→肛门,不要超出温水清洁范围,弃镊。8.撤去臀下垫巾,垫好无菌接生巾。注意事项:

1.消毒原则应当由内向外,自上而下。

2.操作过程中注意遮挡和保暖产妇,水温为39~41℃。3所有冲洗用品均为灭菌物品,每日更换一次,并注明开启时间和日期,严格无菌操作。4.冲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产程进展,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医务人员安全防护制度

1.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1)手卫生。(2)戴手套。(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4)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5)正确处理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2.预防职业暴露的措施:(1)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2)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中,医务人员除需戴手套和外科口罩外,还应戴防护眼镜。当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有污染操作者身体的可能时,还应穿上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服。(3)医务人员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若手部皮肤存在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穿刺、防渗透的利器盒内。抽血时最好使用真空采血器及碟形采血针。禁止对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手卫生管理规范

1.手卫生遵循原则;a)当手部有血液或 其它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流动水洗手。b)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3.洗手方法: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每步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尤其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做到彻底清洗。

(1)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

(2)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每月一次,应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4.外科手消毒:(1)遵循原则:a)先洗手,后消毒。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2)洗手方法与要求:a)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b)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 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c)流动水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d)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3)外科手消毒方法:a)冲洗手消毒法: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6分钟,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b)免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4)注意事项:a)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b)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c)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它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d)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清洁双手。e)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1、若发生皮肤、粘膜的职业暴露后,应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

4、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上报感控科和预防保健科,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5、医务人员应及时留取暴露者和患者血样进行血源性疾病监测,以便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适的预防用药,并定期追踪。

6、感染源为特殊病人者,应立即上报,并严格处理.职业暴露的处理:1保持镇静,2迅速脱去手套,3由伤口处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4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5再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冲洗;6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7用碘伏、酒精消毒伤口。

下载产房感染管理规定[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房感染管理规定[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产房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加强产房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向娟 徐芳 三峡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产科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 要】目的:为预防产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产房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产房医......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产房应设置在与母婴室和新生儿科(室)临近,环境清洁、安静,周围无污染源,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区域。 二、产房的设施、环境条件与手术室要求基本相同。环......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 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须更换衣裤和鞋,戴好口罩、帽子。 2、 接触病人前后,医务人员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 3、 工作人员离开产房因......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与非限制区、区域之间须有门隔开,标志明显,洁污分流。设置正常分娩室和待产室、隔离分娩室和待产室。 (二)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范文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与设备 (一)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与产科病房、母婴室邻近。 (二)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三)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隙,表面光......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 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人物流向符合要求。 二、 分设生理、隔离待产室、产房;急诊产房按感染产妇对待。......

    产房医院感染制度

    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制度 1、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与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岗位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医院感染专业人员......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为规范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依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河南省 卫计委《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版)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