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湖北省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湖北省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首批重点职业高中、省“512工程”合格学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绿色学校、十堰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科研20强学校、校园绿化达标单位,丹江口市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我校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32138平方米。固定资产2488万元,教学设备总价值966万元。校现有17个班,在校生996人,有教职工98名,其中专任教师数96人。为了更好的贯彻全国、省和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加快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4年职业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职成[2014]5号)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加快推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培养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湖北省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认真对照《十堰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依照标准,进行自查
(一)管理体制与机制
1、管理机构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饶克均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学校信息 1
化建设和发展。设立有教务处、教科室为工作机构的信息化开展指挥中心,依托年级组、教研组对教师的信息化进行培训、提升。由校长为总负责,副校长、中层领导、信息技术教研组长为运作负责人,以学校网管、计算机教师为技术支撑,学科骨干教师为应用核心的运行机制。信息教育工作组成员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引领和策划到网络管理,从信息技术教育到学校整个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培训、机房维护,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有效,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我们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发展规划
学校将信息化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信息化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地位。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计划,任务明确,落实措施得力。学校有效落实全市中职学校息化发展规划和工作任务的措施得力,圆满完成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任务。
3、制度建设
制定信息化业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并在教师职称评聘中有一定的分值,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学习与提升。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工作纳入学校教学工作考核范围。教师讲课中必须使用信息化进行教学,年度考核中使用好的进行奖励。建立健全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项管理规定和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分工,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通过这些制度,使学校的信息化设施、设备能很好的利用、使用起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4、资金投入
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资金投入机制和办法,将教育信息化经费列入年度计划。学校接有中国电信光纤100兆宽带,有网络
交换设备21台,网络信息点覆盖20个教室和41个办公室。建有校园网站,拥有计算机总台数 348台,全部联网,有17个白板教室,教师︰机达到1︰1,学生︰机达到3︰1。这些现代化教育设施为高标准办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基础设施
1、网络接入条件
学校开通100兆网络带宽,能满足师生使用的校园网络接入条件。教师在办公室、教室等教学办公场所可以利用有线/无线方式方便接入互联网,学生可以在教室、实验室、实训室、图书室及其它学习场所方便接入互联网。
2、教学终端设施
学校所有班级都装有白板,网络畅通,2010年为教师配备备课、授课必需的终端设备一台,2016年秋季已更换。学生用计算机达300台,2016年秋季更新140台,满足学生学习上网的需要。
3、网络与信息安全
学校设有网络管理员,专门负责学校网络畅通、网络安全工作,建有校园群,对每台机子分配IP,要求教师正确上网,浏览健康网页、网站。建立了软件采购、软件使用和软件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行政办公使用正版软件。
(三)信息资源
1、数字教育资源
建成校本资源建设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建成教学资源平台、电子阅览室、数字图书馆等综合资源平台。校本资源建设与共享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实现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人人通,校本资源库与省、市、县数字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教师可访问十堰市信息化云平台资源、十堰市职业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数字教育资源内容丰富。
2、教育管理数据
学校建有网址,教师可以上传教育教学资源,教师按要求使用云平台,完成自己教育教学资源传输。学校自有系统管理数据与市、县级平台的对接,市、县可动态获取需要的管理数据。
(四)教学应用与推广
1、应用能力
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提升制度并有效执行,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省信息化教学大赛。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将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重点通过现场诊断和观摩课等方式,促进学用结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2015年全体教师参加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全部合格。管理人员、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分别达到适应自身工作的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学生按要求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学生普遍达到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标准要求。
2、应用推广 注重运用,服务教育教学。做到四个运用:一是学校建有校园网,各处室、各班级实现了网络资源、校内自建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及时交流,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二是建立了校园QQ平台、学校网页资源库等,通过校园信息资源应用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三是立足信息化课题研究。坚持以课题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以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现代教育手段与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程的有机整合。四是加强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现代教育手段“走进课堂、服务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手段。
服务教育教学:一是丰富了课堂教学。学校要求教师使用现代 4
教育设备进行教学,并通过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强制推广使用。二是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了课堂知识容量,化抽象为直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是促进了教研教改水平进一步提高。2013年~2015年,陈斌、林茂参加十堰市中职数学说课比赛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周军参加十堰市中职语文说课比赛获三等奖,姚启军、薛艳华、参加十堰市讲课获二等奖、三等奖。我校组织192人次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其中饶克均校长参加管理者培训、郭建林参加了管理员培训、王部军、胡敏培训者培训。郭建林参加全国网络工程师培训考试,取得资格。组织教师观看《能力提升》系列视频,继教方面:完成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的校本培训。分通过研讨、实践,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研教改。四是德育教育活动手段现代化。开学初组织学生收看《开学第一课》视频,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参加经典吟诵活动和并连续三年参加全省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每学期为学生播放5次以上爱国主义电影,使学生受到直观的思想教育。
(五)工作特色
1、数字校园
校内无障碍网络接入,具有完善的运维管理队伍和设施;校园网络、广播、电视通联到每一间教室;学校管理数字化,各类业务系统深度应用,管理数据共享,各类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统一整合,实现了“单点登录、统一服务”和“一卡通”;学校主页成为学校信息发布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2、资源均衡配置
充分利用校本优质资源,广泛开展远程协作、校际研修等对外交流活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广学校教学成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以信息技术对口帮扶薄弱学校,有实施方案,帮扶活动过程资料完整,成效明显;充分认识本校薄弱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创新性的应用模式,将名校、企业、研究机构的优质人力资源、数字资源引入本校,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3、教学应用创新
按照校本教学需要,积极开展创新应用建设,有效开展数字化教学软、硬件环境和应用,丰富平台应用内
4、管理应用创新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和创新学校管理,有效解决了教育管理方面的难题。重点建设覆盖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办学和学生资助等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业务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教育信息服务,提升学校现代化服务水平。
5、教学改革创新
根据学校教学和教改需要,制订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规划并形成体系,有激励机制。普及师生个人学习终端,创新数字化的专业学习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知识建构工具,引导广大师生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承担市级以上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资料齐全,课题管理规范;
6、投入机制创新
积极探索企业投入,学校按年度购买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服务投入模式,积极自筹经费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十堰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我校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
(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水平还不高。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多;二是大部分教师仍处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阶段,部分教师仅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形式,缺乏对有效融合的教法、学法的深入钻研,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收效还不明显。
(二)信息化应用设备老化,学校电脑均已达到正常使用年限,需要及时更新,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资源库也需要不断完善,方便师生能够快速方便的检索查找,保证在教室内可以随意调用。
三、今后的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
积极争取项目,逐年增加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学校在向上申报的2015-2016年建设项目《湖北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中,明确列出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计划。即:(1)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用于机房建设、电脑配置、基础网络建设、安全监控系统建设等。(2)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3)标准化录播室建设。总计核算经费260万元。项目资金早已到位,因为我市目前正在进行中职学校整合,项目尚未实施。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学习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信息化教育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提高微机房使用效率,完善微机房台账,推进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及信息化教学管理上水平。
(三)加强师资培训,在教师培训上,使教师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还要加强教师的学科修养,帮助教师更进一步地把握学科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更要增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的意识,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点,从而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开辟道路。
我们完全相信,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下和大力支持下,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必将迈出新的坚实的步伐,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之路,促进教育教学现代化,推动学校办学水平不断上新台阶。
2016年9月25日
第二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校陆续添加了许多现代化得硬件设施,这些设施为我校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新学年,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推进我校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增加信息化硬件投入,加强信息化硬件管理,提高信息化教学教研能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现制定以下信息化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实干的精神、超前的思路开展学校信息化工作,做到有认识、有领导、有落实。从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出发,科学研讨、合理规划、协同合作,整合各种现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将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水平,加强管理和培训力度,实施同步发展策略。将科研与教学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与信息化工作相关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信息化工作。学校将依据本指导思想,切实地将信息化工作计划落实到实处。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校园网工程建设
1.实施改造校园网工程,高标准建设校园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结构,发挥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为教育教学应用构建网络平台。
2.完善学校内网功能,完全实现校务公告、办公自动化。
(二)加强学校园网管理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制订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措施,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1.组织领导。
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2.常规管理。
不断研究各种管理技术,加大考核力度,杜绝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网络畅通,更好地服务于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既要保证网络安全畅通,又要杜绝教师在网上聊天、打扑克、玩游戏等不良现象。深入研究网络应用问题,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病毒防治。
加大对学校的管理力度,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减少病毒的传播。凡新安装系统的计算机必须先安装杀毒软件,并打好相关补丁后才能接入网络,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病毒问题,保证网络不因病毒导致堵塞、停网等现象的发生。
(三)充分发挥网络的使用效益
树立建网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网页建设,改进和提高教育网站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学管理服务。
1.继续加强学校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站布局和内容,使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德育,服务于管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力求网站界面简约、布局合理、色调一致、风格统一、内容丰富。
(四)教育资源库建设
继续加强资源库建设,建立自己的资源中心。
(五)网上办公环境建设
探索和完善校内消息和文件传输系统,实现网上发布通知、传送文件,进一步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
(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1.继续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立足实际,针对不同学科和学段,完成对教师常用软件系统的专项内容培训。
2.继续组织开展教师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七)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研究
1.加强信息技术教研活动。
2.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力度,发动全体教师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规范。
3.进一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课堂应用实践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施能力。
第三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精神,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特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校自2009年逐步完成了校园网改造,网络设备更新换代,微机教室的升级改造,校园安防系统的改造和新建,班班通数字化多媒体教室建设等。几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从硬件建设来看,学校建成了覆盖整个校园的局域网,学校目前拥有“班班通”多媒体教室9个(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4个,多媒体综合教室9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近几年在对外宣传、人事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联系等方面已实现数字化办公。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办公应用软件。
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体制还需完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校本信息资源建设滞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教学等方面应用不足,网上教学、网上评课、移动点对点教学服务、数字化 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需加强。这些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二、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从学校全局高度统一标准,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步分期实施具体项目,保证规划的逐步落实。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根据统一规划部署,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同时避免全面铺开,要抓重点项目,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师生实际需求,以应用为驱动,推进校本教育资源库、学校信息资源库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实现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在可操作的前提下,高起点制定发展信息化规划,引入当前最新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实现我校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校园网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的专业水平,实现核心平台智能高效、网络出口智能安全、网络接入智能灵活、网络管理智能统一。
——构建学校公共网络存储系统。开发能够满足学校数据存储需要的大容量、可扩容、可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确保学校数据资源的储存和安全备份。提供面向部门和用户的个性化存储及公共网盘等服务,为实现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习提供条件。——建设功能强大、设计美观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新的校园网站既集成学校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入口,为师生员工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同时也展示学校的视觉形象和教育理念,体现阜宁中学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实现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新建学校数字化广播网,校园安防网全部升级成数字信号系统,实现互联网、校园广播网、校园安防网等多网融合。管理和服务等
(二)具体任务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搭建智能、高效、安全的基础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实现万兆主干,千(百)兆到桌面,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更新教室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师用机配置。提高网络运行管理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教育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校园,为建设全省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具体任务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搭建智能、高效、安全的基础网络平台。升级改造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实现万兆主干,千(百)兆到桌面,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更新教室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师用机配置。提高网络运行管理——建设网络直播互动教室(直录播教室)。建设具有课堂录播、互动教学、网络直播、远程交互培训、视频会议等功能的直录播教室。
——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教室建设。逐步完善机器人、3D打印、航模、单片机等社团活动场所和器材设备,扩大活动规模。
——建设学校公共服务区域数字化系统。安装校园数字化文化展示系统,如大屏幕电视、触控一体计算机等。学校主要出入口配置户外LED显示屏。
2、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加快课程和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教案、试题、课件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平台,完善学校各学科教学资源库。
——建设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引进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使师生在校内外都可对馆藏图书进行查询、检索、预借等操作。优化电子图书阅览室,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3、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先进的管理信息综合系统(电子校务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一卡通”包括食堂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签到管理系统等。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系统的无缝对接。
4、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教学的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引入移动智能终端,探索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云录播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利用网络共享平台实现统一认证。——建设综合信息门户平台。学校网站上设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平台,建立个人化信息门户。搭建学校统一认证系统,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实现教学平台与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建设教科研协作、管理和分析平台,开发和引进科研资源库、学术资源库、课题项目库。为优秀教师建立专门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践研究。推进学校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信息技术支持微课堂教学实践、创客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项目,促进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阜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引进新技术专业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舒茶职高 2015.12.20
第四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2017—2018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里,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在科教局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全中心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基础建设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以及设备利用率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现将本学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确保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
1、继续做好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目前各校各功能教室的电教设备已基本配备好,因此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管”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电教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用”主要是指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2、切实管理好多媒体既要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并做好多媒体教室、班级的卫生、安全工作。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
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2017年2月中心校54人参加了由科教局组织的电子白板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
二、加强科研,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我校按照科教局要求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以课本为基础,适当增加电脑动画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同时加强了网络教学,本学21名教师参加了大同市电化教育馆组织的首届中小学特色微课(视频)大赛。
三、本对14所学校进行了网络汇聚,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网络,以便更好的服务学生老师及家长。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电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监督,由于人力的关系,电教设备使用监督情况做的不是很好,虽然已经制定了班班通使用制度、使用记录,但对使用记录检查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我校的班班通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部分教师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部分教师对计算机和多媒体投影的使用仍然很陌生,对课件的操作也不是很熟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电脑知识掌握的不牢,操作的少,缺少专业的指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为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提升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做出努力。
3、目前还有两所小学网络汇聚还未完成,争取下学期完成这两所小学的网络汇聚工作。
XXXXXX学校 2018年2月2日
第五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工作
在过去的一里,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基础建设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以及设备利用率上都较好地完成年初期制定的目标。现特将本期电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确保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
1.继续做好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
目前学校各功能教室的电教设备已基本配备好,因此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电教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做好老师的教学软件借还登记,整理软、硬件资源,健全管理制度,使软、硬件不流失、不损坏。“用”主要是指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2、切实管理好多媒体
既要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并做好多媒体教室、班级的卫生、安全工作。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
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计算机学习。
4、增强电教人员的服务意识 采取合适的方式将学校内的电教资源传递给各位老师,让每位老师了解学校的资源进而能利用这些资源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得到较好的教学成果。本学期,每天对各班级使用电教设备进行记录。
二、加强培训和科研,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1、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与休息时间进行“Word文档的撰写编辑”、“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进行对因特网(Internet)的学习了解及其应用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活动,提高各位教师信息素养和现代化办公水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整合的应用能力,也为教师们进行电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2、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与总结
本我校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建设与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多位参与教师撰写了自己的经验论文。
3、信息技术教学方面: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初中信息技术课以课本为基础,适当增加电脑动画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同时加强了网络教学,让学生学会了收集、存储、筛选、整理以及应用各种信息的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效果。
三、建立和完善校园网和学校网站: 完善学校网站,以便更好的服务学生老师及家长,学校网站已成为宣传我校的一个新窗口。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电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监督
我校现有电脑、投影机,还有部分辅助的电教设备,电教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也是电教的重要工作,在这项工作中,由于人力的关系,是我校的电教设备使用监督情况做的不是很好,虽然已经制定了班班通使用制度、使用记录,但对使用记录检查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对我校的班班通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部分教师还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培训
在学校的公开课和其他活动中,已经显示出我校部分教师对计算机和多媒体投影的使用仍然很陌生,对课件的操作也不是很熟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电脑知识掌握的不牢,操作的少,缺少专业的指导。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为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提升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