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今冬明春困难灾民生活救助工作通知
关于认真开展今冬明春受灾群众 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民政局,市属各开发区民政局:
今年以来,全省范围内先后发生干旱、低温冷冻、雪灾、风雹、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特别是年初全省范围的特大干旱、汛期的严重洪涝灾害,给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今冬明春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存在诸多困难。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冬明春期间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安排。根据省民政厅有关部署要求,现就做好我市受灾困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冬春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地民政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加强对受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冬春救助工作作为当前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按照民政部《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程》(民发〔2009〕141号)有关要求,及早对冬春救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与有关涉灾部门的沟通联系,合力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好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要及时掌握本地区工作进展情况,对于行动迟缓的,要采取措施,督促其加快进度。省、市将适时对重灾地区的冬春救助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财政部门,或建议本级人民政府向上级申请资金补助。各县市区民政局要及时拟定本级资金申请报告,于10月18日前报送市民政局。要统筹用好中央和地方各级安排的各类救灾资金,确保受灾群众尤其是受灾低保户、特困户等困难家庭的生活救助工作。要切实做好救灾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救灾资金联合监管机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媒体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五、加强工作指导,按时上报信息
各县市区要及时完成《受灾人员冬春生活困难状况评估报告》和《受灾人员冬春生活需救助情况统计表》(附后),于10月12日前报市局救灾科。
附件:受灾人员冬春生活需救助情况统计表
潍坊市民政局 二○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第二篇:春季灾民生活救助方案
兰考县辖5镇11乡,428个村委,总人口76万,农村人口68万,耕地面积95万亩。2004年财政收入6300万元。
2004年,我县遭受了干旱、洪涝、风雹、病虫等多种自然灾害,受灾面积78.6万亩,成灾44.5万亩,绝收面积22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为做好春季灾民生活救济工作,特制定兰考县春季灾民生活救助方案。
一、基本任务
2005年春荒期间,我县共有缺粮人口9.2万,其中需要国家救济的5.3万,需救济粮205万公斤,各乡镇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这些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医治、学生不失学,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基本要求
由于我县受灾严重,救灾资金不足,且时间紧,任务重,为妥善安排好春荒期间受灾群众生活,现提出五点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和民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县灾情的严重性和救灾工作的紧迫性,把生产救灾工作作为
县乡党委、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要站在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加强领导,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安排好灾民生活。
(二)搞好灾情调查,澄清群众缺粮、缺衣被底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区群众的生活状况将发生变化,县乡人民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对灾情变化情况逐村逐户进行认真调查。对缺粮人口、缺粮数量、需口粮救济人口、需口粮救济数量等基本情况掌握清楚,落实到户。要特别关注五保户、优抚对象的生活状况。通过调查灾情,明确救灾工作的重点,为完成春荒期间的救灾工作任务打好基础。
(三)严格确定救济对象及救济形式
1、救济对象。是指家中存粮到麦收前每人每天不够1斤的缺粮户或缺衣少被的困难户。各乡(镇)要在进一步核查灾情的基础上,根据群众家庭经济状况、自救能力的大小,按自救户、扶持户、救济户等类型,进行分类排队,救济户要登记造册。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照顾烈军属、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退伍军人和分散供养五保户等。确定救济户的程序是户主申请,村民代表评议,村组审核,乡政府审查批准。确定后的救济对象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2、救济形式。采取邻里互助,无偿救济两种形式。邻里互助
主要针对家中缺粮而有自救能力的户,无偿救济主要针对烈军属、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带病退伍军人、分散供养五保户和特困户等。救济粮要根据每户的生活情况,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发放过程中,县乡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给予全程监督。
(四)动员全社会力量,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由于去年我县受灾严重,救灾款远远不能满足救灾工作的实际需求。县乡党委、政府要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捐款捐物,同时积极向兄弟县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求援,争取多方援助。接收到的捐赠款物要及时登记建立台帐,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的手中,并向社会公示。
(五)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专款专用。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款分级负担的原则,除民政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救灾款外,县乡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救灾资金的投入,按照规定,县财政要拿出15万元,各乡镇要拿出18万元救灾专项资金,用于安排群众生活。对上级下拨的救灾款要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坚决杜绝优亲厚友、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救灾工作结束后,监察、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要联合对救灾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三、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一)为切实做好春荒期间的救灾工作,县委、县政府将成立救灾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县救灾工作的组织与督查。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民政局。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配合县领导组共同做好救灾工作。
(二)县乡民政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组织好灾情调查、救济对象确定及救灾款物的发放工作。
(三)明确责任,严肃纪律。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县直各单位都要按照各自分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负起责任,搞好生产救灾工作。对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或延误时机、失职、渎职的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人一律追究责任,予以严肃处理。对于完成任务出色,群众反映好的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三篇:日照市灾民生活救助办法(2011.4)
日照市灾民生活救助办法
(草拟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能力,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确保救灾款物规范有序高效透明的运转,切实保障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民政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规程》、《灾民应急救助工作规程》、《灾区倒房恢复重建管理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全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灾民是指在我市区域内因发生自然灾害后受灾的困难群众(以下简称灾民)。自然灾害是指发生的水旱灾害;大风雷电灾害、低温冻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救灾资金是指中央下拨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金和省、市、县区财政预算安排的一般自然灾害救灾储备金及救灾捐赠款,包括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资金;救灾物资是指使用救灾款购臵的救灾粮、救济衣被、救灾帐篷等和各
类救灾捐赠物资。救灾款物是指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的统称(以下简称救灾款物)。
第四条 市、县(区)民政部门负责灾民救助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财政部门按照规定落实救灾资金;农业、水利、气象、卫生、粮食、统计部门和减灾委成员单位协助民政部门共同做好灾民救助工作。
第五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民政部门根据灾害发展和救助程序,及时启动本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确保24小时内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第六条 市、县(区)民政部门设立救灾仓库,并储备必要的救灾物资。
第二章 救助对象
第七条 救助对象是指因自然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灾民,符合以下条件的给予救助:
(一)因灾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春荒、冬令期间缺粮,无自救能力,生活困难的;
(二)因灾造成损失,无力解决穿衣、治病等困难的;
(三)因灾造成居住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能力重建和修缮的;
(四)因灾紧急抢救、转移和安臵的。
第八条 受灾的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及“三老”(在乡
老复员军人、老“三属”、老残疾军人)优抚对象给予优先救助。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予实施救助
(一)打架斗殴、交通肇事、酗酒、赌博、吸毒的;
(二)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处于服刑或劳教期间的;
(四)有劳动能力却游手好闲或多次拒绝就业中心介绍工作的;
(五)非突发性重病患者但经常享用非生活必需品的;
(六)拒绝管理审批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七)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第十条 灾害过程结束后,县(区)民政部门立即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因灾倒损房屋和困难群众生活状况逐村逐户进行调查、登记,并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定工作,建立因灾倒房重建及困难群众台账,制定救助计划。
第三章 救助内容与标准
第十一条 救助内容
灾民救助分生活救助和倒房重建救助。
(一)生活救助:包括冬令、春荒期间和突发性重大灾情灾民的生活救助。
冬令期间生活救助是指每年的12月至下年2月给予灾民口
粮、衣被和治病救助。
春荒期间生活救助是指每年3月至6月给予灾民的口粮、衣被和治病救助。
突发性重大灾情救助是指紧急抢救、转移和安臵灾民,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
(二)倒房重建救助是指对因灾倒塌损坏住房的灾民给予资金、帮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救助。
(三)分散五保对象因灾造成倒塌损坏房屋的,原则上接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不再对其倒塌损坏房屋重建或修缮。
第十二条 救助标准
(一)冬令、春荒期间和突发性自然灾害按每人每天不超过1斤粮食给予救助,并确保灾民有衣穿,有水喝、有病能医治。
(二)灾民倒塌住房重建每户不超过3间,每间补助1500元。(三)灾民修缮住房每户不超过3间,每间补助500—1000元。(四)因地震、风暴潮、海啸、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的,给予一次性5000元救助。
(五)因地震、风暴潮、海啸、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有伤无亡的,基本生活出现临时困难的,给予500-800元救助。
(六)因重大生物自然灾害,造成灾民基本生活出现临时困难的,视家庭困难情况,原则上给予200-500元救助。
(七)因水旱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无自救能力,生活困难的,视家庭困难情况,原则上给予200-500元救助。
(八)因水灾房屋被淹,造成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临时困难的,视情况原则上给予200-500元救助。
(九)因洪涝、台风、风暴潮、海啸和重大生物等自然灾害,造成大牲畜死亡或基本生活出现临时困难的,视情况给予200-500元救助。
(十)因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 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的,视情况原则上给予500-1000元救助。
第四章 资金申请与筹措
第十三条 灾民救助资金由中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配套的自然灾害储备金和社会捐赠资金及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资金组成,(一)救灾资金的申请。由县(区)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向市民政局、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灾害发生背景、灾区初步损失情况、紧急转移安臵灾民数量以及申请救灾资金的理由和数量。
(二)春荒、冬令救助金申请。每年10月15日前和下年1月15日前,由县(区)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同时,县(区)民政局、财政局向市民政局、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内容包括:农作物受灾情况、需口粮救济人口数量、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数量、需治病救济人口数量,地方各级政府计划安排的救灾资金数量。
第十四条 市财政局每年安排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1%救灾资金预算,作为全市的自然灾害储备金;各县(区)财政根据历年支出情况安排相应救灾资金预算,用于对灾区困难群众的救助。
第十五条 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救灾捐赠活动,为灾区困难群众募集救灾款物。
第五章 资金拨付与使用
第十六条 市民政局接到上级下拨救灾资金后,连同本级救灾资金,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分配方案,会商市财政局下拨各县(区)。
第十七条 县(区)民政局接到拨款文件后,提出拨款计划,会商县(区)财政局,在10个工作日内发放到灾民手中,并将发放使用情况及时上报上级业务部门。
第十八条 在中央、省、市救灾资金下拨到位之前,县(区)人民政府先安排本级救灾资金,解决灾区群众的春荒、冬令期间的生活困难。
第十九条 救灾资金主要用于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紧急抢救、转移和安臵灾民;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加工及储运救灾物资。
第六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灾民生活(医疗)救助。
(一)县(区)民政局根据上级下拨的救灾资金补助数量和本级配套资金情况等因素,在15个工作日内,对原灾民救助计划进行修改,确定政府救助对象和救灾款物。其程序是:由灾民所在村(居)召开村(居)民大会或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由村(居)委会根据评议的结果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县(区)民政局审批、备案;经过救助对象所在村(居)进行公示;最后形成灾民救助方案。
(二)县(区)民政局将确定的救助对象救助情况制成《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建档,其主要包括: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需救济情况(人数、时段、总量)、救灾款(物)发放情况。《灾民救助花名册》由县(区)民政局统一印制,填报时一式两份,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区)民政局存档。
《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连同灾民救助方案报市民政局备案。
(三)县(区)民政局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向政府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救助卡》是针对在特定的救助时段内政府发放给救助对象的凭证,内容包括:户主姓名、身份证号、需救济情况(人数、时段、总量)、实际救灾款物的发放情况等。《灾民救助卡》由县(区)民政局统一印制,盖章后发放到户。
(四)县(区)民政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和救助时段向救助对象发放救灾款物。灾民生活
救助实行实物救济时,对采购的物资统一标识,以便监督检查。救助对象持《灾民救助卡》领取救灾款物。救助对象在领取救灾款物时,在《灾民救助花名册》上签字捺印,县(区)民政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救助对象持有的《灾民救助卡》上签字盖章。
(五)市民政局根据县(区)民政局上报的《灾民救助花名册》和灾民救助实施方案,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汇总,形成本级灾民实际救助方案,连同本级《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上报省民政厅。
第二十一 条 灾民住房救助
(一)灾民住房救助由本人申请、村(居)委会申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县(区)民政局审批。
(二)县(区)民政局对经审批的建房对象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所在地张榜公布。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补助资金数量,建房对象(户主)名单、政策优惠、建房补助标准和补助数量,恢复重建工作进度及责任人等。
(三)县(区)民政局将补助资金指标总额一次性落实到户,分期拨付。
(四)县(区)民政局督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户的恢复重建工作。
(五)由建房对象自行组织施工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与建房对象签订重建协议,确保重建进度和质量。
(六)市民政局按规定下拨各类恢复重建资金,定期通报恢复
重建资金使用情况和工作进度,监督县(区)民政局对建设对象的公示到位、资金到户、政策落实及重建方案执行情况。
第二十二条 灾民建房涉及到的相关税费,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减免。
第七章 监督与奖惩
第二十三条 各级政府要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落实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认真做好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工作。要把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四条 救灾款物的发放使用要作为村务公开主要内容。救济人员名单和救灾款物数量必须经过群众民主评议,并由村组张榜公布。群众评议和村委会公示的灾民救助花名册,村委会负责人要进行签名并及时整理存档,妥善保管。
第二十五条 坚决杜绝乡镇发放救灾款物的违规操作。乡镇人民政府确定救助对象,必须经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载入会议记录,救助对象名单和救助数额要在乡镇政府政务公开栏内进行张榜公布,切实做到账目公开、分配方案公开、发放程序公开。
第二十六条
实行公开、公正、民主的原则,确定救助对象后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市、县(区)民政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咨询、监督电话,受理灾区困难群众的咨询、投诉、举报。
第二十七条 市、县区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加强内部监督,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制度,采取核对凭据、入户抽查、明察暗访等措施和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纠。乡镇民政所每年对救助对象生活困难情况入户检查率要达到100%,县区民政部门每年对发放对象入户检查率要达到50%以上,市级民政部门每年抽查率要达到20%以上。对检查、抽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除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县区、乡镇民政部门及其检查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八条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开展对救灾款(物)使用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财政部门要严肃财经纪律,及时对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保证专款(物)专用,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监察部门要依纪依法对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开展执法监督监察,及时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审计部门要依法对救灾款物的管理使用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第二十九条 对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发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同级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条 对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发放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直接责任人和主管负责人,要依据有关政策、法律,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并要追回救灾款物。
(一)救灾款物下拨或者发放不及时,影响灾民生活,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克扣、冒领、截留、拖欠、挪用、贪污救灾款物的;
(三)虚列、虚支或者改变救灾款物预算、用途的;
(四)因管理不善致使救灾款物遗失、损坏、变质的。
第三十一条 救灾资金的使用,由财政、审计、监察部门依法进行监督,严禁挪用、挤占,确保重点使用。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贪污、挪用、截留、私分救灾款物的;
(二)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村(居)委会组成人员贪污、挪用、截留救救灾款物的,依法予以罢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各区县民政局可参照本《办法》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日照市民政局负责解释。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实施。
第四篇: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
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
来源:深圳市民政在线 发布时间:2008-08-26 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的重点是解决因灾造成群众的吃饭、穿衣等方面的生活困难。春荒救助时段为每年的3月至5月,一季作物区为每年的3月至7月;冬令救助时段为每年的12月到下一的2月,大灾之年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救助时段。为规范春荒和冬令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一、调查
春荒和冬令救助工作实施前,各级民政部门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全面开展荒情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灾民和特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当年或上年灾害损失情况、灾民自救能力、春荒或冬令期间口粮、衣被、住房、治病等方面的困难情况及各级政府实施救助的工作情况等。县(市、区)、乡(镇)民政部门要会同其他部门逐村逐户调查、摸底,建立《需救济人口台账》和调查档案。民政部和省级、地(市)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抽样调查。
二、需救助情况的上报 县级民政部门:
春荒:根据调查,每年1月10日前填报《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并上报地(市)级民政部门。
冬令:根据调查,每年10月10日前填报《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并上报地(市)级民政部门。地级民政部门:
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民政部门的春荒、冬令报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汇总本行政区域内的数据,报省级民政部门。
省级民政部门:
省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地级民政部门的报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汇总本行政区域内的数据,分别于1月20日(春荒)和10月20日(冬令)前将《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情况)》(含分市、分县数据)上报民政部。民政部: 在接到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统计报表后,在5个工作日内汇总数据。民政部掌握到分县的需救助人口数量。
三、核查、评估分析和救助计划的制定 县级民政部门: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灾民生活救助计划,于每年10月15日(冬令)前和1月15日(春荒)前报地级民政部门备案。地级民政部门:
1.根据县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情和县级调查的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核查。
2.会同财政、农业、水利、气象、统计等部门,对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3.根据统计、核查、评估的结果和县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制定地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连同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的核查会商评估报告,于10月20日(冬令)和1月20日(春荒)前报省级民政部门备案。省级民政部门:
1.对地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情和全省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核查。
2.会同财政、农业、水利、气象、统计等部门,对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3.根据统计上报、核查、评估的结果和地级灾民救助计划,制定省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连同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的核查会商评估报告,于10月25日(冬令)和1月25日(春荒)前报民政部门备案。
县级、地(市)级、省级灾民生活救助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业人口、财政收入、当年(春荒为上一年)自然灾害等情况; ②灾民需生活救助情况及分析;
③计划通过组织和引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社会捐助、开仓借粮及采取其他措施分别可解决多少灾民的生活问题; ④本级地方财政投入及可解决的问题; ⑤存在的资金缺口及对上一级政府的补助请求。民政部:
1.对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情和全国需救助情况进行核查。
2.会同财政、农业、水利、气象、统计等部门,对灾情和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会商和评估。
3.根据统计上报、核查、评估的结果和省级灾民救助计划,制定全国灾民生活救助计划,于11月5日(冬令)和2月5日(春荒)前报部领导审批。
民政部制定的全国灾民生活救助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当年(春荒为上一年)自然灾害及区域分布情况; ②全国灾民需救助情况及需救助的重点区域分析;
③地方各级通过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社会捐助、开仓借粮等措施解决部分灾民生活问题的分析;
④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解决部分灾民生活问题的分析;
⑤需中央政府投入的资金总量。
四、救灾资金的申请、办理、拨付(一)救灾资金的申请 县级、地级民政部门:
县级、地级民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春荒、冬令灾民需救助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后,如完成灾民救助任务确有困难的,可向上级政府或上级民政部门,申请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省级民政部门:
省级民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春荒、冬令灾民需政府救助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后,如完成灾民救助任务确有困难的,可向国务院申请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省级政府春荒请款报告在每年1月底向国务院报告,冬令请款报告在每年10月底之前向国务院报告。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农作物受灾情况、需口粮救济人口数量、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数量、需治病救济人口数量,地方各级政府计划安排的救济资金数量。
(二)救灾资金的办理 民政部:
民政部接到省级政府的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后,根据全国灾情评估结果和全国春荒、冬令救助计划,按照中央救灾资金的补助标准,结合各地自然灾害情况、财力状况和救灾工作工展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测算,制定救灾资金分配方案于11月10日(冬令)和2月10日(春荒)前商财政部办理。(三)救灾资金的拨付和使用 民政部:
在与财政部确定拨款方案后3个工作日内,由财政部、民政部联合发文将中央救灾资金下达有关省(市、自治区)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同时报国务院办公厅,抄送国家审计署、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和财政部驻该省(市、自治区)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春荒救济资金在2月中旬前下拨,冬令救济资金在11月中旬以前下拨。省级和地级民政部门:
接上一级财政和民政部门的拨款文件后,由民政部门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
财政部门确定后,由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联合下文拨付,同时将拨款文件报上一级财政和民政部门备案。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须在30日内下达到县级。县级民政部门:
接到上级财政和民政部门的拨款文件后,由民政部门提出拨款计划,并在1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
在中央救灾资金下拨到位之前,省、地、县级要先安排本级财政资金,解决灾区群众春荒冬令期间的生活困难。
五、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 县级民政部门: 1.根据上级下拨的实际救灾资金补助数量和本级配套资金情况等因素,在15个工作日内,对原灾民救助计划进行修改,确定实际的政府救助对象和救助款物。其程序是:由灾民所在行政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由村民委员会根据评议的结果报乡镇(街道办事处)审核,再报县级民政局审批、备案;经过救助对象所在村或村民小组进行公示;最后形成灾民救助方案。
2.将确定的政府救助对象的救助情况制成《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见附表),连同灾民救助方案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
《灾民救助花名册》是在对《需救济人口台账》上的救助对象的排查基础上建立的,是对需政府救助对象实施救助的主要依据。《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建档,其主要包括:户主姓名、身份证号、需救济情况(人数、时段、总量)、救济款物发放情况。《灾民救助花名册》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一印制,填报时一式两份,由乡镇和县级民政部门存档。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将《灾民救助花名册》制成EXCEL电子表格,报上一级民政部门直至民政部,以备监督检查。
3.县级或乡级民政部门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以户为单位向政府救助对象发放《灾民救助卡》。
《灾民救助卡》是针对在特定的救助时段内,对需政府救助的灾民实施生活救助时向救助对象发放的凭证。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户主姓名、身份证号、需救济情况(人数、时段、总量)、实际救济款物的发放情况等。《灾民救助卡》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统一印制,由县级民政部门盖章后发放到户。
4.县级或乡级民政部门根据《灾民救助花名册》和救助时段向救助对象发放救灾款物。灾民生活救助实行实物救济时,要对采购的物资统一标识,以便监督检查。救助对象持《灾民救助卡》领取救灾款物。救助对象在领取救灾款物时,需在《灾民救助花名册》上签字捺印,民政部门需在救助对象持有的《灾民救助卡》上盖章。省级和地级民政部门:
根据下级上报的《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和灾民救助实施方案,分别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汇总,形成本级灾民实际救助方案,连同本级《灾民救助花名册》电子文本报上一级民政部门备案,上报民政部的数据和情况要具体到县(市、区)。
六、监督、检查 民政部:
1.中央的救灾资金分配方案确定后向媒体公布。2.汇总分县的全国救灾资金分配情况。
3.春荒灾民生活救济资金下拨25天后,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下拨20天后,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开始每隔7天向社会公布各地中央救灾资金的下拨进度,直至县级民政部门全部下拨。4.会同财政部对各地中央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及时下拨中央救灾资金的省份进行通报批评,并可酌情在下次中央下拨救灾补助资金时减少补助数额。省、地、县级民政部门:
1.地方各级救灾资金下拨分配方案确定后都要向社会公布。省、地级民政部门配合民政部和财政部在本行政区域内会同财政部门对救灾资金的下拨进度每隔7天向社会通报一次,直至资金全部下拨。
2.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根据县级民政部门上报的《灾民救助花名册》,对救助对象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监督检查救济款物分配、落实情况。同时接受社会、新闻媒体及专家暗访等方式进行监督,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七、效果评估
在灾民救助时段内或救助时段结束后,各级民政部门组织力量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各地的灾民生活实际救助效果进行评估;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对本级政府无力解决的困难及时报上一级政府;对各地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各地评估结果报上一级民政部门,省级民政部门负责汇总本行政区域内的评估情况报民政部。
实行省管县的省份,县级的统计数据、计划、方案等情况上报时,可直接报至省级,同时报地级民政部门备案;省级向县级下拨资金时,同时通报地级民政部门。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民政部负责解释。
第五篇:珙县民政局关于规范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
珙县民政局文件
珙民政发[2005]14号
珙县民政局 关于规范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的 通知
乡镇人民政府:
春荒、冬令灾民救助的重点是解决因灾造成群众的吃饭穿衣等方面的生活困难,春荒救助时段为每年的3月至5月,冬令救助时段为每年的12月至下的2月,为规范我县春荒和冬令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经研究,全县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范通知如下:
一、调查时段和内容
每年3月1日至6日和12月1日至6日为春荒和冬令开展灾民调查摸底时段。调查主要内容是:灾民和特困户家庭基本情况,灾害损失情况,缺粮、衣被、住房、治病等方面的困难情况,汇总存档备查。
二、调查的方法和程序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乡(镇)、村干部对灾区农户进行调查,县
民政局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由所在村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由村委会根据评议结果进行公示,将通过的结果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无异议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备案。
三、调查相关表册及上报时间
《灾民救助花名册》和《灾民救助卡》是对需要政府救助对
象实施救助的主要依据,乡镇人民政府将审核后确需此次春荒救助的灾民按《春荒、冬令需救济人口台帐》的要求和去年冬令已救济发钱的灾民花名册一并制成电子表格区别开后于3月30日前从党政网上报民政局。
《灾民救助卡》是针对特定的救助时段(春荒、冬令)对需政
府救助时向救助对象发放的凭证,由县民政局统一印制并盖章,乡镇领取后发放给受助对象,《灾民救助卡》、《灾民救助花名册》、《春荒、冬令需救济人口台帐》上的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等情况要相一致。
四、救灾救济资金划拨和发放要求
各乡镇人民政府接到由县民政局和财政局的拨款文件后,提
出使用方案并报县民政局和财政局,资金到位后即按使用方案15天内及时足额兑现到灾民手中,灾民需在《灾
民救助花名册》和《灾民救助卡》上签字捺印,完善相关手
续。灾民领款签字后的《灾民救助花名册》原件乡镇存档备查。
附:《灾民救助花名册》、《灾民救助卡》样表。
二00五年三月八日
主题词:春荒冬令生活救助通知抄送:宜宾市民政局、县委办、县府办。
珙县民政局办公室2005年3月8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