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2 01:2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

第一篇: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09〕22号)

现公布《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七日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实施对期货公司的监督管理,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促进期货公司持续规范发展,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期货公司分类是指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影响力和持续合规状况,按照本规定评价和确定期货公司的类别。

第三条 中国证监会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制定并适时调整期货公司分类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第四条 期货公司的分类由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组织实施,坚持依法合规、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中国证监会设立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等事宜。

评审委员会由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交易所相关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的产生办法、组织结构、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由中国证监会另行规定。

第六条 参与期货公司分类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监管经验,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勤勉尽责。

第七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根据分类结果对不同类别的期货公司实施区别对待的监管政策。

分类评价不能替代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管措施。

第二章 评价指标

第八条 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主要根据期货公司客户资产保护、资本充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信息披露等6类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体现期货公司对各种风险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客户资产保护。主要反映期货公司客户资产安全保障机制、客户资产安全性、客户服务及客户管理水平等情况,体现其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二)资本充足。主要反映期货公司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指标情况,体现其资本实力及流动性状况。

(三)公司治理。主要反映期货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情况,体现其合规风险管理能力。

(四)内部控制。主要反映期货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情况,体现其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五)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反映期货公司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情况,体现其技术风险管理能力。

(六)信息披露。主要反映期货公司报送和披露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体现其会计风险及诚信风险管理能力。

第九条 期货公司市场影响力主要根据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的业务规模、盈利能力等情况来确定,包括以下内容:

(一)日均客户权益总额;

(二)经纪业务盈利能力;

(三)净利润。

第十条 期货公司持续合规状况主要根据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发生的违规行为、期货行业自律组织采取的纪律处分、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采取的监管措施、行政处罚,或者司法机关采取的刑事处罚进行评价。

第三章 评价方法

第十一条 设定正常经营的期货公司基准分为100分。在基准分的基础上,根据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市场影响力、持续合规状况等评价指标与标准,进行相应加分或扣分以确定期货公司的评价计分。

第十二条 期货公司客户资产保护、资本充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信息披露等6类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不符合具体评价标准的,每项扣0.5分。

第十三条 期货公司市场影响力符合以下条件的,按照以下原则给予相应加分:

(一)期货公司上一年度日均客户权益总额位于行业前10名、11至30名的,分别加5分、2.5分;

(二)期货公司上一年度经纪业务盈利能力位于行业前10名、11至30名的,分别加4分、2分;

(三)期货公司上一年度净利润位于行业前10名、11至3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持续合规状况指标得分低于规定分值的,市场影响力指标不予加分。

第十四条 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扣分:

(一)风险监管指标未达到监管标准的,每次扣1分;风险监管指标预警的,每次扣0.5分;

(二)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重大预警,经核实为期货公司原因的,每次扣0.5分;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一般预警,经核实为期货公司原因的,每次扣0.25分,最高扣3分;

(三)违规使用自有资金的,每项扣2分;

(四)允许客户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开仓交易的,每次扣2分;

(五)错单和穿仓损失金额超过当期提取的风险准备金额10%的,扣2分;

(六)审计报告及审阅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审阅意见的,每次扣3分;

(七)任用不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期货业务的,每次扣0.1分,最高扣2分;

(八)任用未取得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每次扣2分;

(九)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3个月以上缺位的,每次扣2分;

(十)未经许可或报备私下变更股东的,每次扣10分;

(十一)未经许可设立、变更经营场所的,每次扣10分;

(十二)未按规定使用分类评价结果的,每次扣1分。

第十五条 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采取监管措施、行政处罚或者被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按照以下原则给予相应扣分:

(一)被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或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因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监管谈话的,每次扣2分;

(二)被采取《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第(二)至

(七)项监管措施的,每次扣3分;

(三)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因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或者罚款的,每次扣3分;被暂停、撤销任职资格或者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每次扣5分;被市场禁入的,每次扣10分;

(四)被采取《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第(一)项监管措施的,每次扣10分;

(五)被警告、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的,每次扣15分;

(六)被撤销部分或者全部业务许可、关闭分支机构,或者被刑事处罚的,每次扣20分。

第十六条 期货公司营业部被采取第十五条所述监管措施的,营业部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及时告知期货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期货公司营业部按第十五条所述原则进行扣分。

第十七条 期货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被中国期货业协会或者期货交易所纪律处分的,每次扣0.5分,累计最高扣3分。

第十八条 期货公司违规行为已被采取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或者同一违规行为被采取多项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按扣分最高的项目进行扣分,不重复扣分;不同违规行为被采取同一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应当分别计算、合计扣分。

第十九条 期货公司出现被采取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的监管措施时,期货公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且通过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验收的,对相应的监管措施可以不予扣分,但仍需按照违规行为进行扣分。

第二十条 期货公司符合以下条件的,按照以下原则给予相应加分:

(一)在评价期内与其他期货公司进行合并且在评价期内已获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的,可加3分;

(二)在评价期内管理制度创新成果在全行业推广的,最高可加2分。

第二十一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配合日常监管、落实专项监管工作及整改完成情况,对期货公司进行酌情扣分,最高可扣2分。

第四章 公司类别

第二十二条 根据期货公司评价计分的高低,将期货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类11个级别。

(一)A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内最高,能够较好控制业务风险;

(二)B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在行业内较高,能够控制业务风险;

(三)C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其现有业务规模基本匹配;

(四)D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低,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

(五)E类公司潜在风险已经变为现实风险,已被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第二十三条 A(AAA、AA、A)、B(BBB、BB、B)、C(CCC、CC、C)、D等4类10个级别的公司,由中国证监会每年根据行业发展状况,结合以前年度分类结果,根据全部期货公司评价计分的分布情况,以中位数为基准,按照一定的分值区间确定。

第二十四条 期货公司日均客户权益总额未达到全国期货公司日均客户权益总额平均水平的,不得评为A类公司。

第二十五条 被依法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接管等风险处置措施的期货公司,定为E类公司。

第二十六条 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存在股东虚假出资、股东抽逃出资、挪用客户保证金、超范围经营、信息系统不符合监管要求、日常经营及自评中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报送虚假材料等情形的,将公司类别下调3个级别;情节严重的,直接评为D类。

第二十七条 期货公司未在规定日期之前上报自评结果的,将公司类别下调1个级别;未在确定分类结果期限之前上报自评结果的,直接评为D类。

第二十八条 期货公司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出现异常且足以导致公司分类类别调整的,评审委员会有权根据有关情况及时对相关期货公司的分类进行动态调整。

上述分类调整属于调高期货公司类别的,期货公司评价指标应当持续6个月以上满足与调高类别相应的标准。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九条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采取期货公司自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评审委员会复核和评审、中国证监会确认评价结果的方法。

第三十条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每年进行1次,风险管理能力及持续合规状况评价指标以上一年度4月1日至本年度3月31日为评价期;涉及的财务数据、经营数据原则上以上一 年度经审计报表为准。

第三十一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自评,对照评价指标与标准,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及被采取的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经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公司经营管理负责人、首席风险官签署确认后,于每年4月15日之前将自评结果上报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第三十二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在期货公司自评的基础上,根据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对期货公司自评结果进行初审和评价计分,于每年5月15日之前将初审结果上报评审委员会。

第三十三条 在初审过程中,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就有关问题进行核查,并与期货公司核对情况,确认事实。

第三十四条 评审委员会在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的基础上组织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评审确定期货公司的类别。期货公司分类结果由中国证监会确认后生效。

第三十五条 期货公司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形,认为有必要申请扣分豁免的,应当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经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后由评审委员会复核并审议决定。

第三十六条 中国证监会于每年7月15日之前将期货公司的具体得分及所属类别书面告知期货公司。

第三十七条 期货公司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在收到分类结果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可通过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向评审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第三十八条 对于在自评时隐瞒重大事项或者报送、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期货公司,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对签署确认意见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经理层人员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记入诚信档案。

第三十九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对期货公司发生的违规行为和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调查、迅速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并记入监管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期货公司进行客观、公正的初审和评价计分。

第四十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对期货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及时、充分采取相应监管措施,以及期货公司分类初审的质量,是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考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期货公司监管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分类结果的使用

第四十一条 中国证监会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不同类别的期货公司在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区别对待。

第四十二条 期货公司分类结果将作为期货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等事项的审慎性条件。

第四十三条 期货公司分类结果将作为确定新业务试点范围和推广顺序的依据。

第四十四条 期货公司分类结果将作为确定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不同缴纳比例的依据。

第四十五条 期货公司分类结果主要供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中国期货业协会等机构使用。

期货公司不得对外公布分类结果,不得将分类结果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重大预警,是指由于期货公司保证金封闭圈内自有资金不足或者保证金出现缺口等事项而导致的预警。

(二)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一般预警,是指除上述重大预警以外的其他预警。

(三)经纪业务盈利能力,是指期货公司手续费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指标 序号 评价标准

1.客户资产保护 1.01 期货保证金账户的管理、报备、披露符合相关规定

1.02 期货保证金的存放、出入金符合相关规定

1.03 期货保证金封闭管理有效运行,不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形

1.04 向监控中心报送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能够按规定及时报送

1.05 开户环节符合相关规定和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要求

1.06 交易环节符合相关规定,能够切实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2.资本充足 2.01 风险监管指标的计算符合规定

2.02 建立了风险监管指标动态监控与补充机制,开展重大业务前进行敏感性测试

2.03 按照规定履行了定期报告与风险监管指标异常时的临时报告义务

3.公司治理 3.01 期货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业务、人员、资产、财务、场所等方面严格分开、独立经营

3.02 公司“三会”制度健全并有效履行职责

3.03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情况符合监管要求,不存在提供虚假信息、隐瞒重大事项、拒绝配合监管、擅离职守等情况

3.04 公司股东及其关联人未占用期货公司资产,未损害公司及客户的合法权益

3.05 公司及股东能够按规定向监管部门履行报告义务

3.06 期货公司未直接或间接为股东提供融资或担保

3.07 期货公司确保首席风险官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独立的检查权,为首席风险官有效履职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3.08 首席风险官按规定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切实履行报告义务,并按要求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交工作报告

4.内部控制 4.01 公司和营业部的人员、岗位、场地、设施等方面符合运营和监管要求

4.02 公司内部控制架构健全,设置了必要的业务和职能管理部门,符合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4.内部控制 4.03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完善,财务、交易、结算、风险控制、合规等各项业务有效运转并符合监管要求

4.04 公司建立了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并有效执行

4.05 公司建立了明确、合理的授权分责制度并有效执行

4.06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稽核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并有效执行

4.07 公司自有资金管理有效,资金用途和划拨程序符合监管要求

4.08 营业部“四统一”管理有效执行

5.信息系统安全 5.01 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完善并有效执行

5.02 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03 应急处理机制健全有效

5.04 按规定及时准确报送信息系统情况

6.信息披露

6.01 信息披露制度健全且有效执行

6.02 公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6.03 公开披露的信息能够按规定及时披露

6.04 信息披露工作由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公开信息填报工作符合监管要求

第二篇:上海证监局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11〕9 号

现公布《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一一年四月十二日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实施对期货公司的监督管理,引导期货公司进一步深化中介职能定位,促进期货公司持续规范健康发展和做优做强,全面提升期货行业服务国民经济能力,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期货公司分类是指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结合公司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持续合规状况,按照本规定评价和确定期货公司的类别。

第三条 中国证监会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和审慎监管原则,在征求期货行业等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适时调整期货公 司分类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第四条 期货公司的分类评价由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组织实施,坚持依法合规、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五条 中国证监会设立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等事宜。

评审委员会由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和期货交易所相关人员组成。评审委员会的产生办法、组织结构、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由中国证监会另行规定。

第六条 参与期货公司分类评价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监管经验,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勤勉尽责。

第七条 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根据分类结果,合理配臵监管资源,对不同类别的期货公司实施区别对待的监管政策。

分类评价不能替代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监管措施。

第二章 评价指标

第八条 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主要根据期货公司客户资产保护、资本充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公示等6类评价指标,按照《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见附件)进行评价,体现期货公司对各种风险的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客户资产保护。主要反映期货公司客户资产安全保障机制、客户资产安全性、客户服务及客户管理水平等情况,体现其操作风险管理能力。

(二)资本充足。主要反映期货公司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管指标及管理情况,体现其资本实力及流动性状况。

(三)公司治理。主要反映期货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情况,体现其合规风险管理能力。

(四)内部控制。主要反映期货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情况,体现其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五)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反映期货公司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情况,体现其技术风险管理能力。

(六)信息公示。主要反映期货公司信息公示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体现其诚信风险管理能力。

第九条 期货公司市场竞争力主要根据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的业务规模、成本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情况进行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一)日均客户权益总额;

(二)期货业务收入;

(三)成本管理能力;

(四)净利润;

(五)净资产收益率。

第十条 期货公司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主要根据期货公司为产业客户服务的情况,以及在优化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 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一)机构客户日均持仓;

(二)机构客户日均权益;

(三)机构客户日均权益增长量。

第十一条 期货公司持续合规状况主要根据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发生的违规行为,期货行业自律组织采取的纪律处分,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采取的监管措施、行政处罚,或者司法机关采取的刑事处罚进行评价。

第三章 评价方法

第十二条 设定正常经营的期货公司基准分为100分。在基准分的基础上,根据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持续合规状况等评价指标与标准,进行相应加分或扣分以确定期货公司的评价计分。

第十三条 期货公司客户资产保护、资本充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公示等6类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不符合具体评价标准的,每项扣0.5分。

第十四条 期货公司市场竞争力符合以下条件的,按照以下原则给予相应加分:

(一)期货公司评价期内日均客户权益总额位于行业前5名、6至10名、11至20名、21至30名、31至40名、41至50名的,分别加2分、1.5分、1分、0.75分、0.5分、0.25分。期货公司评价期内持仓成交比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50%的,该指标不予加分;

(二)期货公司评价期内期货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11至20名、21至30名、31至40名、41至60名、61名至排名中位数的,分别加4分、3分、2分、1.5分、1分、0.5分。期货公司评价期内商品期货手续费率或金融期货手续费率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50%的,该指标不予加分;

(三)期货公司评价期内成本管理能力位于行业前5名、6至10名、11至20名、21至30名、31至40名、41至50名的,分别加1分、0.8分、0.6分、0.4分、0.2分、0.1分。期货公司评价期内期货业务盈利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该指标不予加分;

(四)期货公司评价期内净利润位于行业前5名、6至10名、11至20名、21至30名、31至40名、41至50名的,分别加2分、1.5分、1分、0.75分、0.5分、0.25分。期货公司评价期内营业部部均手续费收入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该指标不予加分;

(五)期货公司评价期内净资产收益率位于行业前10名、11至20名、21至30名、31至40名、41至50名的,分别加0.5分、0.4分、0.3分、0.2分、0.1分。

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持续合规状况指标得分低于规定分值的,市场竞争力指标不予加分。

第十五条 期货公司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符合以下 条件的,按照以下原则给予相应加分:

(一)机构客户日均持仓位于行业前5名、6至10名、11至20名、21至30名、31至40名、41至50名的,分别加2分、1.5分、1分、0.75分、0.5分、0.25分;

(二)机构客户日均权益位于行业前5名、6至10名、11至20名、21至30名、31至40名、41至50名的,分别加2分、1.5分、1分、0.75分、0.5分、0.25分;

(三)机构客户日均权益增长量位于行业前10名、11至20名、21至30名、31至40名、41至50名的,分别加0.5分、0.4分、0.3分、0.2分、0.1分。

第十六条 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发生以下情形时,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扣分:

(一)风险监管指标未达到监管标准的,每次扣1分;风险监管指标预警的,每次扣0.5分;

(二)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重大预警,经核实为期货公司原因的,每次扣0.5分;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一般预警,经核实为期货公司原因的,每次扣0.25分,最高扣3分;

(三)违规使用自有资金,或者为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他关联人提供融资,对外担保的,每次扣2分;

(四)允许客户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开仓交易的,每次扣2分;

(五)错单和穿仓损失金额超过当期提取的风险准备金额10%的,扣2分;

(六)审计报告及审阅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审阅意见的,每次扣3分;

(七)任用不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期货业务的,每人次扣0.1分,最高扣2分;

(八)任用未取得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每人次扣2分;

(九)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存在3个月以上缺位的,每人次扣2分;独立董事存在3个月以上缺位的,每人次扣1分;董事(含独立董事)、监事(含监事会主席)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存在3个月以上缺位的,每人次扣0.25分;

(十)未经许可或报备变更股权的,每次扣10分;

(十一)未经许可设立、变更经营场所的,每次扣10分;

(十二)未按规定使用分类评价结果的,每次扣1分;

(十三)开展期货投资咨询等创新业务不符合有关业务规则的,每次扣0.5分。

第十七条 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采取监管措施、行政处罚或者被司法机关刑事处罚的,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扣分:

(一)被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或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因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监管谈话的,每次扣2分;

(二)被采取《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第(二)至

(七)项监管措施的,每次扣3分;

(三)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因对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或者罚款的,每次扣3分;被暂停、撤销任职资格或者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每次扣5分;被采取一定期限市场禁入措施的,每次扣8分;被采取永久性市场禁入措施的,每次扣10分;

(四)被采取《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二款第(一)项监管措施的,每次扣10分;

(五)被警告的,每次扣12分;被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的,每次扣15分;

(六)被撤销部分业务许可、关闭分支机构,或者被刑事处罚的,每次扣20分。

第十八条 期货公司营业部被采取本规定第十七条所述监管措施的,营业部所在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及时告知期货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期货公司营业部按本规定第十七条所述原则进行扣分。第十九条 期货公司被中国期货业协会训诫、公开谴责、暂停会员部分权利的,每次扣0.5分;被暂停会员资格的,每次扣1分;被取消会员资格的,每次扣2分。期货公司从业人员被中国期货业协会纪律惩戒的,每人次扣0.25分。期货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因同一违规事项被纪律惩戒的,从高扣分。

期货公司被期货交易所下发监管意见函的,每次扣0.25分;被警告、书面警示、通报批评、公开谴责、强行平仓(期货公司有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期限内执行强行平仓的除外)、罚款、没收 违规所得的,每次扣0.5分;被暂停或限制业务、暂停或调整会员资格的,每次扣1分;被取消会员资格、市场禁入的,每次扣2分。

第二十条 期货公司违规行为已被采取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或者同一违规行为被采取多项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按扣分最高的项目进行扣分,不重复扣分;不同违规行为被采取同一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应当分别计算,合计扣分。

期货公司因同一事项在不同评价期被分别采取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按最高分值扣分;同一事项在以前评价期已被扣分但未达到最高分值扣分的,按最高分值与已扣分值的差额扣分。

期货公司违规行为被采取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的,无论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否发生变更,均应按相应的规定予以扣分。

第二十一条 期货公司被采取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的监管措施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且通过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验收的,对相应的监管措施可以不予扣分,但仍需按照违规行为进行扣分。

期货公司主动上报违规行为的,如果该行为不属于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所列违规情形,经评审委员会认可后可以减半扣分。

第二十二条 期货公司符合以下条件的,按照以下原则给予 相应加分:

(一)在评价期内与其他期货公司进行合并且在评价期内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可加4分;

(二)期货公司剩余净资本达到1亿元整数倍的,每1倍数加0.5分,最高加2分。但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在评价期内出现预警或不达标情形的,不予加分。

第二十三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可以根据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配合日常监管、落实专项监管工作及整改完成情况,对期货公司进行酌情扣分,最高可扣2分。

第二十四条 期货公司信息技术建设、自有资金管理等方面内容纳入分类评价的有关规定,根据期货市场发展情况和监管工作需要另行制定。

第四章 公司类别

第二十五条 根据期货公司评价计分的高低,将期货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类11个级别。

(一)A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持续合规状况的综合评价在行业内最高,能够较好控制业务风险;

(二)B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持续合规状况的综合评价在行业内较高,能够控 制业务风险;

(三)C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持续合规状况的综合评价在行业内一般,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规模基本匹配;

(四)D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状况、持续合规状况的综合评价在行业内较低,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

(五)E类公司潜在风险已经变为现实风险,已被采取风险处臵措施。

第二十六条 A(AAA、AA、A)、B(BBB、BB、B)、C(CCC、CC、C)、D等4类10个级别的公司,由中国证监会每年结合行业发展状况和以前分类结果,根据全部期货公司评价计分的分布情况,按照一定的分值区间确定。

第二十七条 期货公司日均客户权益总额未达到全国期货公司日均客户权益总额平均水平的,不得评为A类公司。

第二十八条 被依法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指定其他机构托管、接管等风险处臵措施的期货公司,定为E类公司。

第二十九条 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存在股东虚假出资、股东抽逃出资、挪用客户保证金、超范围经营、信息系统不符合监管要求、日常经营及自评中向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报送虚假材料等情形的,将公司类别下调3个级别;情节严重的,直接评为D类。

期货公司在自评时,若不如实标注存在问题,存在遗漏、隐 瞒等情况,将在应扣分事项上加倍扣分。

第三十条 期货公司未在规定日期之前上报自评结果的,将公司类别下调1个级别;未在确定分类结果期限之前上报自评结果的,直接评为D类。

第三十一条 期货公司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出现异常且足以导致公司分类类别调整的,评审委员会有权根据有关情况及时对相关期货公司的分类进行动态调整。期货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业务规模、财务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变化,不属于动态调整的范围。

上述分类调整属于调高期货公司类别的,期货公司评价指标应当自评价结果确定后持续6个月以上满足与调高类别相应的标准。E类公司最高可调至C类C级,D类公司最高可调至C类CCC级,A、B、C类公司不予调高类别。

期货公司申请动态调整的,应当经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同意后上报评审委员会。

第三十二条 期货公司合并的,合并后的存续公司在上一年评价期内不存在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所列违规情形,且截至申请日违规事项全部整改完成,合并后的存续公司可以自收到中国证监会核准期货公司合并的批复文件之日起,申请将其上一年分类结果调整为原合并各方分类结果中的较高者。合并后的存续公司申请调整分类结果的,应当经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同意后上报评审委员会。

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三十三条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采取期货公司自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评审委员会复核和评审、中国证监会确认评价结果的方法。

第三十四条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每年进行1次,风险管理能力及持续合规状况评价指标以上一4月1日至本3月31日为评价期;涉及的财务数据、经营数据原则上以上一经审计报表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自评,对照评价指标与标准,如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及被采取的纪律处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经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公司经营管理负责人、首席风险官签署确认后,于每年4月15日之前将自评结果上报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第三十六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在期货公司自评的基础上,根据日常监管掌握的情况,对期货公司自评结果进行初审和评价计分,于每年5月15日之前将初审结果上报评审委员会。

第三十七条 在初审过程中,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就有关问题进行核查,并与期货公司核对情况,确认事实。

第三十八条 评审委员会在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的基础上组织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评审确定期货公司的类别。期货公司分类结果由中国证监会确认后生效。

第三十九条 期货公司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情形,认为有 必要申请扣分豁免的,应当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经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后由评审委员会复核并审议决定。

第四十条 中国证监会于每年7月15日之前将期货公司的具体得分及所属类别书面告知期货公司。

第四十一条 期货公司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在收到分类结果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提出书面申诉。期货公司提出书面申诉的,应当经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初审同意后上报评审委员会。

第四十二条 对于在自评时隐瞒重大事项或者报送、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期货公司,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应当对签署确认意见的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经理层人员采取相应监管措施,记入诚信档案。

第四十三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对期货公司发生的违规行为和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调查、迅速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并记入监管档案,在此基础上对期货公司进行客观、公正的初审和评价计分。

第四十四条 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对期货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及时、充分采取相应监管措施,以及期货公司分类初审的质量,是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考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期货监管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分类结果的使用

第四十五条 中国证监会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对不同类别的期货公司在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区别对待。

第四十六条 期货公司分类结果将作为期货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等事项的审慎性条件。

第四十七条 期货公司分类结果将作为确定新业务试点范围和推广顺序的依据。

第四十八条 期货公司分类结果将作为确定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不同缴纳比例的依据。

第四十九条 期货公司分类结果主要供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各期货交易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中国期货业协会等机构使用。

期货公司不得将分类结果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重大预警,是指由于期货公司保证金封闭圈内自有资金不足或者保证金出现缺口等事项而导致的预警,以及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认定的其他重大预警情形。

(二)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一般预警,是指除上述重大预警以外的其他预警。

(三)期货业务收入,是指期货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以及其 他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开展的期货经营业务收入。

(四)成本管理能力,是指期货公司期货业务收入/(业务管理费+营业税金及附加+佣金支出)。

(五)净资产收益率,是指净利润/净资产。

(六)机构客户日均持仓,是指期货公司在各期货品种上的机构客户(即非自然人客户,下同)日均持仓占比之和,按下列公式计算:

1.某公司在某期货品种上的机构客户日均持仓占比(P):

a1a2ai/iPA1A2Ai/i

其中,i=评价期内的交易天数;a=某公司在某期货品种上的当日机构客户持仓量;A=该品种的当日机构客户总持仓。

2.某公司在各期货品种上的机构客户日均持仓占比之和: ∑Pr

其中,r=期货品种。黄大豆一号和黄大豆二号、硬麦和强麦、螺纹钢和线材均作为一个品种计算。

(七)机构客户日均权益,是指期货公司机构客户的日均客户权益。

(八)机构客户日均权益增长量,是指本评价期机构客户日均权益-上一个评价期机构客户日均权益。

(九)持仓成交比,是指日均持仓量/日均成交量。

(十)手续费率,是指手续费收入/成交金额。

(十一)期货业务盈利,是指期货公司期货业务收入-(业务管理费+营业税金及附加+佣金支出)。

(十二)营业部部均手续费收入,是指手续费收入/营业部数量。期货公司总部未向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不开展经营业务的,视为1个营业部。

(十三)剩余净资本,是指期货公司净资本扣除按规定与其业务规模相匹配的净资本之后的部分。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9年8月17日公布的《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证监会公告〔2009〕22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修订说明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修订说明

为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监管要求,适应期货市场发展变化,引导期货公司合规经营,提升期货业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我会修订《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

2009年8月,我会发布《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证监会公告〔2009〕22号),开始实施分类监管制度;2011年4月修订发布《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监会公告〔2011〕9号),沿用至今。2009年以来,我会对期货公司进行了9次评价。

分类评价是结合经营业绩及合规状况对期货公司打分排名,并从优至劣划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类11个级别的过程。在长期的监管实践中,分类监管已成为期货行业重要的监管抓手和引导工具,对促进期货公司合规经营、稳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期货市场发展变化,期货公司分类监管制度应当与时俱进,提高评价适应性和科学性。

二、修订原则

(一)稳定制度框架,保持工作连续。在维持总体制度框架的基础上,优化和微调评价指标及程序,确保分类评价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适应行业变化,体现监管导向。综合体现期货公司各项业务开展情况,并通过针对性的指标设计,引导期货公司专注主业,深耕期货市场,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加大违规成本,强化监管威慑。在净资本监管、保证金安全、业务合规性等方面大幅提高违规成本,强化监管底线要求。

(四)优化评价体系,理顺评价程序。吸收多年评价经验,传承发扬好的制度,调整优化不完善的制度。

三、主要修订内容

(一)优化重组加分指标体系

1、新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指标。该指标主要根据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服务产业和机构投资者、提升期货市场运行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包括三项:一是“保险+期货”业务规模,评价期货公司“保险+期货”试点开展情况;二是机构客户日均持仓,评价期货公司培育产业和机构投资者情况;三是期货、期权做市业务成效,评价期货公司通过子公司为期货、期权合约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情况。

2、合并存在重复评价的加分指标。本次修订删除“机构客户日均权益增长量”指标。同时合并“机构客户日均权益”、“日均客户权益总额”两项指标,将境外客户权益纳入考虑,形成“加权调整后日均客户权益总额”指标,其中自然人客户、境内法人客户、境外法人客户权重系数分别为0.5、1、1.2,指标最大分值由2分增至4分。

3、将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纳入评价。本次修订将期货业务收入指标按不同业务条线拆分为经纪和咨询业务收入、资产管理产品日均期货权益总额、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利润三项,分别评价期货经纪和投资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公司开展情况。每项指标最大分值设为2分。

4、删除与监管导向相关性较弱的指标。现行规定“成本管理能力”指标有鼓励期货公司减少各项支出、压缩经营成本之嫌,可能会削弱期货公司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的意愿,不利于期货业长远发展;“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可能会制约期货公司资本规模扩大,不利于期货公司提升抗风险能力。本次修订删除上述两项指标。

(二)调整细化扣分指标体系

1、完善风险管理能力指标。本次修订涉及投资者保护、股东规范、子公司管理、股权投资、信息报送等方面。修订后,风险管理能力评价子项增至41项。同时明确期货公司被实施行政处罚预先告知、因涉嫌证券违法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或者发生风险事件,反映出风险管理能力存在问题的,需要对照扣分。

2、调整特定情形扣分项目。一是提高“两金”违规成本,将净资本预警或不达标、保证金一般预警或重大预警扣分分值翻倍。二是将“信息系统不符合监管要求”列为特定情形,细化扣分标准,提高可操作性。三是将“开展期货投资咨询等创新业务不符合有关业务规则”情形纳入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四是考虑到期货公司设立、变更分支机构行政许可已取消,删去“未经许可设立、变更经营场所”情形,并将按时报备要求纳入风险管理能力指标。

3、细化措施扣分项目。一是行政监管措施增加“被出具警示函,每次扣1分”。二是细化期货业协会自律措施扣分档次,对期货公司、子公司、高管人员、从业人员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设置0.15至5分不等的扣分分值。三是增加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产品、风险管理子公司被期货交易所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每次分别扣0.25、0.5分。

4、扩充“一票降级”情形。在现行规定列出的股东虚假出资、挪用保证金、超范围经营等情形基础上,增加允许客户直连交易、利用期货投资咨询活动传播误导性信息、资产管理业务从事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为非法期货活动提供便利等情形。修改后“一票降级”情形增至八项。

(三)优化完善评价程序,强化“五位一体”协作

1、增加期货公司自评内容。期货公司除对扣分指标进行自评外,还要初步计算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指标,计算过程及结果上报公司住所地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抄送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中国期货业协会。

2、增加监控中心和期货业协会为初审单位。监控中心负责对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指标(“保险+期货”业务规模除外)、市场竞争力(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利润除外)进行初审并汇总;期货业协会负责对“保险+期货”业务规模、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利润指标进行初审并汇总。

3、明确相关单位的监管协作机制。监控中心、期货业协会应当对相关数据进行校验并就数据差异与期货公司核实,必要时可以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发现重大异常应当通报派出机构,派出机构应当核查反馈。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对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应当通报期货公司住所地派出机构。

(四)其他修订内容

一是提高剩余净资本加分标准。本次修订将剩余净资本加分门槛由1亿元提高至5亿元,鼓励期货公司提升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二是为调整部分加分指标的计算口径预留空间。评审委员会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对加权调整后日均客户权益总额指标的各项权重系数进行调整,决定并公布“保险+期货”业务规模和期货、期权做市业务成效指标计算口径,自下一起实施。期货业协会根据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发展变化对风险管理公司业务利润指标计算公式进行调整,经评审委员会同意后自下一起实施。三是将信息技术建设、期货扶贫等纳入评价。信息技术建设是期货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应当鼓励行业机构加大投入;期货扶贫是服务实体经济重要方面,去年已由期货业协会组织评价。此外,《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监管指引》(证监会公告〔2018〕5号)明确提出投教基地命名与考核情况持续纳入分类监管。本次修订第十四条,“中国证监会可以组织相关单位对期货公司信息技术建设、服务脱贫攻坚、投资者教育等方面进行专项评价,最高可加或扣2分”。

第四篇: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操作说明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操作说明

为了增强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的可操作性,细化评价标准,根据《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与《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指标与标准》(以下简称“指标与标准”),制定本操作说明。

一、评价方法及工作底稿概述

(一)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分为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与调 整指标的评价。

(二)定量指标由评审委员会直接根据期货公司经审计的年 度财务数据进行评定。

(三)定性指标与调整指标采取由期货公司自评、证监局初评,评审委员会最终确定的方式进行。通过填写3张工作底稿完成对期货公司定性指标与调整指标的评价。

1、期货公司对《指引》中第二十六条规定的资本充足情况、客户资产保护、公司治理、合规管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信息技术安全的内容进行自评,具体工作底稿见附件1,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自评表。

2、证监局根据《指引》对期货公司定性指标及调整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工作底稿见附件2,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证监局评价表。此表以总分100分为基数,对期货公司的定性指标及调整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此评价表结构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证监局对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采取的监管措施 和存在的重大问题做出评价,具体指《指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所规定的定性指标。

第二部分是证监局对公司自评结果的调整情况。即证监局在对期货公司填写附件1进行自评的基础上,检查期货公司的自评情况是否属实,以及是否需要对其自评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部分是证监局对期货公司调整指标的评价,即是否存在《指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对期货公司特殊事项的加、减分项目,计算得出期货公司的调整指标得分。

第四部分是证监局对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是否存在《指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八条规定的存在影响公司分类的重大事项需直接调整分类的情形进行列示。

其中,定性指标总分为100分,前两部分累计加总得出期货公司定性指标得分,第三部分列示期货公司调整指标得分,定性指标与调整指标得分直接计入附件3,计算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最终评分。第四部分不进行打分及计入总分,仅用于期货公司存在的特殊情况的填写,该部分以填写“是”或“否”进行列示。

3、期货公司的最终评分由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的比重计算出期货公司得分的基础上,按照调整指标对上述得分调整后得出期货公司最终评价得分及分类结果,具体工作底稿见附件3,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结果表。

在期货公司评价得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期货公司是否存在《指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八条规定的存在影响期货公司分类结果的重大事项需要直接调整分类的情形,最终确定期货公司的分类。具体工作底稿见附件3,期货公司分类监管 评价结果表。

二、定量指标的评价

市场影响力共五个指标,具体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解 释如下:

(一)上一月末平均客户权益总额,指期货公司评价期 内每月末客户权益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为:∑(每月末应付货币保证金+每月末应付质押保证金)/12。应付货币保证金与应付质押保证金数取自评价期内期货公司每月上报的资产负债表。

(二)上一手续费收入、利润总额,指期货公司评价期 内经审计的手续费收入与利润总额,上述数据直接取自评价期内期货公司经审计的利润表。

(三)上一经纪业务利润,指期货公司期货代理业务取 得的利润,计算公式为:手续费收入+利息净收入-提取期货风险准备金-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上述数据均取自评价期内期货公司经审计的利润表。

(四)上一手续费收入与代理交易额的比率,计算公式 为:手续费收入/代理交易额。

三、定性指标的评价

(一)总体原则

1、就同一事项对期货公司采取多项监管措施的,按扣分分值最高的项目进行扣分,不重复扣分。

2、就不同事项对期货公司采取同一监管措施的,应当分别计算、合计扣分。

(二)对《指引》规定的资本充足等7个方面的定性指标 的评价说明

1、资本充足指标

(1)1.01“风险监管指标计算符合规定”。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的计算符合《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中对风险监管指标计算的相关规定,具体法规要求参见《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第二章。

(2)1.02“风险监管报表报送符合规定”。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报表的报送符合《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中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报表报送时间、报表留存的相关规定。具体法规要求参见《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四至第二十七条。

(3)1.03“建立了风险监管指标动态监控与补充机制,开展重大业务前进行敏感性测试”。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建立了风险监管指标动态监控与补充机制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扩大业务规模或者向股东分配利润等重大决定前,对风险监管指标进行敏感性测试。

(4)1.04“按照规定履行了定期报告与风险监管指标异常时的临时报告义务”。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履行了定期报告义务及在风险监管指标出现比上期变动超过20%、预警、不达标,及监管部门要求时,履行了临时报告义务。具体法规要求参见《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八至第三十条。

2、客户资产保护

(1)2.02“期货保证金账户的管理、报备、披露符合规定”。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按照《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七十条及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等的要求进行保证金账户的管理。

(2)2.08“期货公司为客户开户的操作程序符合规定,期货经纪合同符合要求”。“为客户开户的操作程序符合规定”的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开户操作程序符合《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 四章经纪业务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公司开户环节实名制工作的通知》(证监期货字[2007]257号)等的相关规定。

“期货经纪合同符合要求”的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经纪合同的内容符合中国期货业协会关于《期货经纪合同指引》、《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的规定,并向中国期货业协会与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具体参见《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3)2.09“符合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相关要求,不存在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的委托为其进行期货交易的情形”。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需接受符合规定的投资者进行期货交易,具体参见《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条、《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金融期货合格投资者的相关要求按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规定执行。

(4)2.17“未擅自将资金划出保证金封闭圈”。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不存在除《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29条规定以外的情形将自有资金划出保证金封闭圈的情形。

3、公司治理

(1)3.10“按照规定设臵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依法履行职 5 责”。本款评价标准为:按照《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具有实行会员分级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所结算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和独资的期货公司应当设立独立董事。未依法设立独立董事的,扣0.5分;独立董事未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规定履行职责的,每次扣0.5分。

(3)3.13“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违规兼职的情况”。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期货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四号》、《公司法》第五十二条等关于高管兼职的相关法规规定。对违规兼职的情况,每人次扣0.5分。

(4)3.16“任用不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期货业务”。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任用《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期货从业人员”,即期货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时,需具有从业资格。本款按照人次扣分,每人次扣0.5分,最高扣5分。

4、合规管理

(1)本项内容主要是对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考察。

(2)对期货公司未设首席风险官的,对本项内容 “4.01—4.06”款均需进行相应扣分。

(3)4.06“不存在首席风险官应发现而未发现、应报告未 6 报告的事项”。本款评价标准为:对期货公司发生《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管理规定(试行)》规定的首席风险官应发现和报告的事项,除按照对该事项的监管措施和问题进行相应扣分外,还应在本款按次予以扣分。

5、内部控制

(1)5.05“公司所属营业部符合人员、岗位、场地、设施的 要求“。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所属营业部符合《期货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四号》的相关要求。

(2)5.06“能够对营业部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结算、统一风险控制、统一资金调拨、统一财务和会计管理。” 对本款 的评价中,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四统一管理职能不在同一地的,需按照本款进行相应扣分。

6、信息披露

本项内容由期货公司根据《期货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管理规定》进行披露,目前该规定正在制定中,不作为期货公司分类监管首次评价的内容。

7、信息技术安全

(1)7.01“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健全有效,符合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制定相关监管要求,本次测评暂不作为扣分项目。

(2)7.02“信息技术软硬件系统建设、系统运行和系统维护能够满足期货公司正常经营,符合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本款 评价内容为2008年对期货公司的网站检测与公司信息系统现场检查情况。

对在2008年存在网站被检测存在重要安全漏洞的,每次扣0.5分;存在重要安全漏洞不按规定进行复测,每次扣0.5分;有漏洞且复测不合格的每次扣0.5分。

公司信息系统被现场检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被要求整改的扣0.5分。

(3)7.03“信息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健全并有效执行”,本款评价标准为:未能建立应急处理预案,扣0.5分;建立了应急处理预案,但在故障和灾难发生时未发生作用,每次扣0.5分。

(4)7.04“信息技术人员不少于公司总人数的6%;营业部至少设1名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本款评价标准为:“信息技术人员”为期货公司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公司总人数”包括营业部人数。

(5)7.05“按照规定及时准确报送信息技术情况”,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在中国证监会信息技术调查工作中不按时填报,扣0.5分;不按规定填报其他事项的(协会自律和监管要求),每次扣0.5分;公司发生技术事故未按规定上报的,每次扣0.5分。

(6)7.06“未发生公司负有责任的技术事故”,本款评价标准为:发生导致客户交易中断的技术故障,每次扣0.5分。

(三)对《指引》规定的属于重大事项的定性指标的评价 说明

1、对《指引》第十九条第一至五款,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采取相关监管措施的,每人每次分别计算,合计扣分。

2、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说明。

“上一每发生一次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上一每发生一次风险监管指标预警的扣1分”,本款评价标准为:在评价期内期货公司发生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标准或预警的,按照每项每月进行扣分。

对期货公司由于增资造成负债/净资产的比例不达标或超过预警标准的,可以不认定为期货公司该项指标预警。证监局在填写测评表时,需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对期货公司通过《期货监管部期货公司监管工作指引第1号—关于结算会员以增加注册资本金的方式补充净资本》补充净资本,股东已将增资款汇入期货公司验资账户的,可以不认定为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不达标或预警。证监局在填写测评表时,需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对风险监管指标“净资本按照营业部数量平均折算额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评价标准为:达标标准为“扣除经纪业务预警标准的净资本按营业部数量平均折算额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预警标准为“扣除经纪业务预警标准的净资本按营业部数量平均折算额不低于人民币360万元”。

3、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说明。

“上一每发生一次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重大预警、经核实为公司原因的,每次扣1分”。

对期货公司发生保证金缺口及自有资金不足的预警,因银行系统升级及银行数据报送错误原因造成预警的,可以不予扣分。

4、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四款的说明。

“上一期货公司违规使用自有资金的,每一项扣2分”,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违反《期货公司自有资金使用指引》的相关规定的情形。

对本款的评价按照每项每月进行扣分。

5、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五款的说明。

“上一存在允许客户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每次扣5分”,本款评价标准为:在评价期内期货公司每个客户发生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计为1次。

6、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六款的说明。

“公司上一错单和穿仓损失金额超过当年提取的风险准备金额的10%的,扣2分”,本款所指“穿仓损失”的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发生的未向客户追索成功的穿仓损失金额。

7、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七款的说明。

“上一审计报告及审阅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审阅意见的,每次扣3分”,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评价期内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风险监管报表审计审阅报告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需进行相应扣分。

8、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十一款的说明。

“上一任用未取得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每次扣2分”,本款所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的所有需要由中国证监会及派出机构核准任职资格的人员。

9、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十二款的说明。

“上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一个月以上缺位的,每次扣2分”,其中,对本款经理层人员的评价标准为:公司经理层人员的最低要求为3人,即总经理、副总经理及首席风险官;期货公司总经理缺位,董事会授权1名副总经理或有高管任职资格的人员代为主持期货公司日常工作,可以不认定为缺位;但由于任命公司其他高管人员代为主持工作导致期货公司经理层人员不满足最低要求的,需进行相应扣分。

10、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十三款的评价说明。“除上述第(七)至

(十一)所列情形外,期货公司存在其他不符合行政许可情形的,扣3至10分,具体由评审委员会审议决定。”对其他不符合行政许可情形的,由证监局提交评审委员会决定。

(四)对其他问题的说明

1、对《指引》第十八条的说明。

“对评价内出现信息系统不符合要求,直接评为D类”,指期货公司信息系统存在重大缺陷,不能满足客户交易需要,可能造成数据失真或损害客户合法权益。具体评价标准为:(1)评 价内公司系统出现10次以上中断;(2)评价内公司系统出现长时间(1个交易日以上)中断,影响客户无法正常交易;(3)公司系统存在不符合监管部门基本要求及重大缺陷的情形。

2、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的说明。

“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与其他期货公司进行合并的,可以加5分”,在评价内,期货公司进行合并的,以将股权变更行政许可文件报送至中国证监会,并取得中国证监会的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为标准,可以予以加分。

在对本款进行评价时,期货公司在评价当年6月30日之前对上进行评价时,符合本款规定的,可以对期货公司予以相应加分,但对期货公司每次合并事项只作一次加分,已在上加分的,在以后中评价中不予重复加分。

四、关于试评工作的相关事项

(一)2009年开始对2008年进行测评时,对首席风险官、信息披露、自有资金使用、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定的相关内容不作为扣分项考虑。

(二)试评中,对《指引》第二十三条第五款盘中透支事项的扣分,因期货部于2008年9月份下发《关于对期货公司盘中透支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函》(期函字[2008]300号),对期货公司盘中透支情况进行检查,并要求期货公司与2008年10月底之前自查完毕。因此,2008年10月31日之前发生的盘中透支事项不按本款进行扣分,只按照采取的监管措施进行扣分;对2008年10月31日之后发生的盘中透支,按照本款规定每人次扣5分。

(三)试评中,对期货公司存在《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第十条、第十八条规定的“一票否决”事项的,也需按照正常程序对期货公司进行评价,评出定性指标的得分,以便进一步分析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四)试评中,各证监局要与辖区公司所属营业部所在地证 监局充分沟通,获取营业部的监管信息。

第五篇: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操作指引20090305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操作说明

为了增强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的可操作性,细化评价标准,根据《期货公司分类监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与《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指标与标准》(以下简称“指标与标准”),制定本操作说明。

一、评价方法及工作底稿概述

(一)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价分为风险管理能力与市场影响 力的评价。

(二)市场影响力由评审委员会根据期货公司经审计的 财务数据直接进行评定。

(三)风险管理能力采取由期货公司自评、证监局初审,评审委员会最终确定的方式进行。通过填写3张工作底稿完成。

1、期货公司对《指引》中规定的风险管理能力指标进行自评,具体见期货公司分类评价工作底稿一,期货公司自评表。此表以总分100分为基数,通过扣分的方式得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的自评得分,此表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期货公司是否符合《指引》中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资本充足情况、客户资产保护、公司治理、合规管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信息技术安全的内容进行自评,第二部分是对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采取的监管措施和存在的重大问题做出评价,具体指《指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

十四、第二十五条所规定的事项。

第三部分是对期货公司特殊事项的评价,即期货公司是否存 1 在《指引》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对期货公司特殊事项的加、减分项目。

第四部分是对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是否存在《指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二十条规定的存在直接影响公司分类的重大事项的情形进行列示。该部分不进行计分,只须填写“是”或“否”,在最终确定期货公司分类时参考。

2、证监局根据《指引》及日常监管掌握情况,对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的自评情况进行初审,对期货公司自评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做出调整,具体见期货公司分类评价工作底稿二,证监局初审表。

3、期货公司的最终评分由评审委员会在计算风险管理能力与市场影响力合计分并进行调整的基础上,由评审委员会综合考虑期货公司是否存在《指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二十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存在影响期货公司分类结果需要直接调整分类的重大事项,最终确定期货公司的分类。具体见期货公司分类评价工作底稿三,评价结果表。

二、市场影响力指标的评价

市场影响力共四个指标,具体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数据来源解 释如下:

(一)日均客户权益总额,指期货公司评价期内每交易日客 户权益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为:∑(每日应付货币保证金+每日应付质押保证金)/当年交易日天数。

(二)经纪业务利润,指期货公司期货代理业务取得的利润,计算公式为:手续费收入-提取期货风险准备金-营业税金及附加-业务及管理费。上述数据均取自评价期内期货公司经审计的 2 利润表。

(三)利润总额,指期货公司评价期内经审计的利润总额,该数据直接取自评价期内期货公司经审计的利润表。

(四)净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为:净利润/月均净资产。

三、风险管理能力指标的评价

(一)总体原则

1、就同一事项对期货公司采取多项监管措施的,按扣分分值最高的项目进行扣分,不重复扣分。

2、就不同事项对期货公司采取同一监管措施的,应当分别计算、合计扣分。

(二)对《指引》规定的资本充足等7个方面的风险管理 能力指标的评价说明

1、资本充足情况

(1)“风险监管指标计算符合规定”。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的计算符合《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中对风险监管指标计算的相关规定,具体法规要求及扣分标准参见《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第二章。

(2)“风险监管报表报送符合规定”。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报表的报送符合《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中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报表报送时间、报表留存的相关规定。具体法规要求及扣分标准参见《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四至第二十七条。

(3)“建立了风险监管指标动态监控与补充机制,开展重大业务前进行敏感性测试”。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建立了风险监管指标动态监控与补充机制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扩大业务规 3 模或者向股东分配利润等重大决定前,对风险监管指标进行敏感性测试。重大业务指可能导致期货公司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发生10%以上变化的业务。

(4)“按照规定履行了定期报告与风险监管指标异常时的临时报告义务”。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履行了定期报告义务及在风险监管指标出现比上期变动超过20%、预警、不达标,及监管部门要求时,履行了临时报告义务。具体法规要求及扣分标准参见《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第四章第二十八至第三十条。

2、客户资产保护

(1)“期货保证金账户的管理、报备、披露符合规定”。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按照《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七十条及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等的要求进行保证金账户的管理。

(2)“期货公司为客户开户的操作程序符合规定,期货经纪合同符合要求”。“为客户开户的操作程序符合规定”的评价标准 为:期货公司开户操作程序符合《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四章经纪业务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期货公司开户环节实名制工作的通知》(证监期货字[2007]257号)等的相关规定。

“期货经纪合同符合要求”的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经纪合同的内容符合中国期货业协会关于《期货经纪合同指引》、《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的规定,并向中国期货业协会与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具体参见《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

(3)“符合金融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相关要求,不存在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的委托为其进行期货交易的情形”。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需接受符合规定的投资者进行 4 期货交易,具体参见《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五十条、《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金融期货合格投资者的相关要求按照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规定执行。该条按照期货公司接受不符合规定条件的投资者的人数进行扣分,每人次扣0.5分。

(4)“未擅自将资金划出保证金封闭圈”。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不存在除《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29条规定以外的情形将自有资金划出保证金封闭圈的情形。

3、公司治理

(1)“按照规定设臵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依法履行职责”。本款评价标准为:按照《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第四十条的规定,具有实行会员分级结算制度期货交易所结算业务资格的期货公司和独资的期货公司应当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未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规定履行职责的,每次扣0.5分;未设立独立董事或独立董事缺位的,按照“上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一个月以上缺位的,每次扣2分”项目进行扣分。

(3)“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违规兼职的情况”。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期货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四号》、《公司法》第五十二条等关于高管兼职的相关法规规定。对违规兼职的情况,每人次扣0.5分。

(4)“任用不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期货业务”。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任用《期货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期货从业人员”,即期货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时,需具有从业资格。本款按照人次扣分,每人次扣0.5分,最高扣 5 5分。

4、合规管理

(1)本项内容主要是对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考察。

(2)对期货公司未设首席风险官的,对本项六款内容均需进行相应扣分。

(3)“不存在首席风险官应发现而未发现、应报告未报告的事项”。本款评价标准为:对期货公司发生《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管理规定(试行)》规定的首席风险官应发现和报告的事项,除按照对该事项的监管措施和问题进行相应扣分外,还应在本款按次予以扣分。

5、内部控制

(1)“公司所属营业部符合人员、岗位、场地、设施的 要求“。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所属营业部符合《期货公司行政许可审核工作指引第四号》的相关要求。

(2)“能够对营业部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结算、统一风险控制、统一资金调拨、统一财务和会计管理。” 对本款 的评价中,期货公司对营业部的四统一管理职能不在同一地的,需按照本款进行相应扣分。

6、信息披露

本项内容由期货公司根据《期货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管理规定》进行披露,目前该规定正在制定中,不作为期货公司分类监管首次评价的内容。

7、信息技术安全

(1)“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健全有效,符合相关政策和监管要 6 求”,目前中国证监会正在制定相关监管要求,本次测评暂不作为扣分项目。

(2)“信息技术软硬件系统建设、系统运行和系统维护能够满足期货公司正常经营,符合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本款评价内容为2008年对期货公司的网站检测与公司信息系统现场检查情况。

对在2008年存在网站被检测存在重要安全漏洞的,每次扣0.5分;存在重要安全漏洞不按规定进行复测,每次扣0.5分;有漏洞且复测不合格的每次扣0.5分。

公司信息系统被现场检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被要求整改的扣0.5分。

(3)“信息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健全并有效执行”,本款评价标准为:未能建立应急处理预案,扣0.5分;建立了应急处理预案,但在故障和灾难发生时未发生作用,每次扣0.5分。

(4)“信息技术人员不少于公司总人数的6%;营业部至少设1名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本款评价标准为:“信息技术人员”为期货公司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公司总人数”包括营业部人数。

(5)“按照规定及时准确报送信息技术情况”,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在中国证监会信息技术调查工作中不按时填报,扣0.5分;不按规定填报其他事项的(协会自律和监管要求),每次扣0.5分;公司发生技术事故未按规定上报的,除按照“未发生公司负有责任的技术事故”扣0.5分外,再按照本款每次扣0.5分。

(6)“未发生公司负有责任的技术事故”,本款评价标准为: 7 发生导致客户交易中断的技术故障,每次扣0.5分。

(三)对《指引》规定的属于重大事项的风险管理能力指 标的评价说明

1、对《指引》第二十一条第一至五款,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采取相关监管措施的,每人每次分别计算,合计扣分。

2、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说明。

“上一每发生一次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上一每发生一次风险监管指标预警的扣1分”,本款评价标准为:在评价期内期货公司发生风险监管指标不符合标准或预警的,按照每项每月进行扣分。

对期货公司由于增资造成负债/净资产的比例不达标或超过预警标准的,可以不认定为期货公司该项指标预警。证监局在填写测评表时,需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对期货公司通过《期货监管部期货公司监管工作指引第1号—关于结算会员以增加注册资本金的方式补充净资本》补充净资本,股东已将增资款汇入期货公司验资账户的,可以不对期货公司采取监管措施并进行扣分,但在期货公司完成增资之前,仍须按照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不达标或预警进行相应扣分。

对风险监管指标“净资本按照营业部数量平均折算额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评价标准为:达标标准为“扣除经纪业务预警标准的净资本按营业部数量平均折算额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预警标准为“扣除经纪业务预警标准的净资本按营业部数量平均折算额不低于人民币360万元”。

3、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说明。

“上一每发生一次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重大预警、经核 8 实为公司原因的,每次扣1分”。

对期货公司发生保证金缺口及自有资金不足的预警,因银行系统升级及银行数据报送错误原因造成预警的,可以不予扣分。

4、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的说明。

“上一期货公司违规使用自有资金的,每一项扣2分”,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违反《期货公司自有资金使用指引》的相关规定的情形。

对本款的评价按照每项每月进行扣分。

5、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五款的说明。

“上一存在允许客户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每次扣5分”,本款评价标准为:在评价期内期货公司每个客户发生在保证金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计为1次。

6、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六款的说明。

“公司上一错单和穿仓损失金额超过当年提取的风险准备金额的10%的,扣2分”,本款所指“穿仓损失”的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发生的未向客户追索成功的穿仓损失金额。

7、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七款的说明。

“上一审计报告及审阅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或审阅意见的,每次扣3分”,本款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评价期内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风险监管报表审计审阅报告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需进行相应扣分。

8、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十一款的说明。

“上一任用未取得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每次扣2分”,本款所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9 评价标准为:《期货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的所有需要由中国证监会及派出机构核准任职资格的人员。

9、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十二款的说明。

“上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一个月以上缺位的,每次扣2分”,其中,对本款经理层人员的评价标准为:公司经理层人员的最低要求为3人,即总经理、副总经理及首席风险官;期货公司总经理缺位,董事会授权1名副总经理或有高管任职资格的人员代为主持期货公司日常工作,可以不认定为缺位;但由于任命公司其他高管人员代为主持工作导致期货公司经理层人员不满足最低要求的,需进行相应扣分。

10、对《指引》第二十五条第十三款的评价说明。“除上述第(七)至

(十一)所列情形外,期货公司存在其他不符合行政许可情形的,扣3至10分,具体由评审委员会审议决定。”对其他不符合行政许可情形的,由证监局提交评审委员会决定。

(四)对其他问题的说明

1、对《指引》第二十条的说明。

“对评价内出现信息系统不符合要求,直接评为D类”,指期货公司信息系统存在重大缺陷,不能满足客户交易需要,可能造成数据失真或损害客户合法权益。具体评价标准为:(1)评价内公司系统出现10次以上中断;(2)评价内公司系统出现长时间(1个交易日以上)中断,影响客户无法正常交易;(3)公司系统存在不符合监管部门基本要求及重大缺陷的情形。

2、对《指引》第二十七条的说明。

“期货公司在评价期内与其他期货公司进行合并的,可以加5分”,确定重组发生的标志为获证监会许可。

在对本款进行评价时,期货公司在评价当年6月30日之前对上进行评价时,符合本款规定的,可以对期货公司予以相应加分,但对期货公司每次合并事项只作一次加分,已在上加分的,在以后中评价中不予重复加分。

首次评价时,以我会认可期货公司重组方案为标准进行加分。

下载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

    关于修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的决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3〕12号 现公布《关于修改〈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的决定》,自2013年7......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期货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期货公司加强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期......

    期货营业部监管规定(5篇模版)

    期货营业部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期货公司营业部(以下简称营业部)的经营活动,加强对营业部的监督管理,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期货公司管理办法》(证监会令......

    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管理规定(试行)

    期货公司首席风险官管理规定(试行) 证监会公告[2008]1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完善期货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促进期货公司依法稳健经营,维护期货投资者合法......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操作指引

    2018年期货公司分类评价操作指引 为增强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的操作性,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评价标准,根据《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本操作指引。2018年期货公司......

    公司考勤规定(试行)

    考勤管理规章制度(试行) 一、总则 1、为规范考勤管理,严肃劳动纪律,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桃源温泉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2......

    证券公司分公司监管规定(试行)(精选五篇)

    证券公司分公司监管规定(试行).txt我是天使,回不去天堂是因为体重的原因。别人装处,我只好装经验丰富。泡妞就像挂QQ,每天哄她2个小时,很快就可以太阳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期货公司的风险监管, 督促期货公司加强内部 控制,增强期货公司抗风险能力,根据《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